培训与开发 9.2
作者: 颜世富
35.98万字 0.1万次阅读 0.5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后记 2024-01-17 11:23:46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35.98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111章
简介

《培训与开发(第2版)》内容简介: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知识的创造者与知识的载体——人是第一资源,比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源(如土地、原材料、房屋、机器等)重要得多,人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同时,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迅速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环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环境等各种不确定性的挑战,因此与之相适应,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也需要为迎接新的挑战而作出调整。

总序

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知识的创造者与知识的载体——人是第一资源,比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源(如土地、原材料、房屋、机器等)重要得多,人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同时,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迅速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环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环境等各种不确定性的挑战,因此与之相适应,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也需要为迎接新的挑战而作出调整。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人力资源”概念之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又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吸取了各种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学科中引申出了许多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新兴而又永恒的话题。随着科学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各门学科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同时,在全球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经济对企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和实践也要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我国加入WTO以后逐步融入全球化,企业为了克服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并保持竞争优势,就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角度出发,运用全球战略和政策解决自身遇到的新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的治学理念应是在教学和研究中,强调理论的本土化,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目前我们的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是西方学者通过对西方企业的研究而建立起来的,因而这些理论拿到中国来应用首先面临一个本土化的问题。这种本土化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将西方成熟的理论拿到中国的环境中来验证。如果能够验证,那么我们才可以在教学和实践中应用。如果不能够检验,我们就需要寻找原因,对原有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第二个更高的层面,就是对一些在西方理论框架下难以解释的中国特有的现象,发展出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进行解释。

基于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马洪立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二十余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了本套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系列教材。

本套教材借鉴了国外一流大学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中的优秀做法,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考察中国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组织面临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研究中国学生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以本土化为出发点,力争在知识体系、案例选择、编写体例、语言组织等方面做到以下几点:

(1)知识体系合理化。本套教材内容既要涵盖一个专业已经形成并为该专业多数专家认同的知识,又要阐述围绕这些知识的最新学术研究进展,同时还要凸显作者本人的学术观点。

(2)案例选择本土化。尽量以本土化为原则选择教学案例,或从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去分析一些国外的经典案例。

(3)编写体例规范。每一章开始有本章学习目标、本章结构图和引导案例,以便让读者在每一章伊始就知道该章的知识框架。每章中间还根据教学需要,穿插学科背景知识、学术争论、最新进展等,以增加可读性。每章结尾有本章精要、思考题、案例分析和推荐阅读书目,以便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4)语言组织生动。教材力争文笔生动、表达活泼,提高可读性。

成思危先生在百忙之中审阅肯定了本套书的编写大纲,并嘱咐在内容和体例方面力争创新,力求本土化。编写指导委员会各位成员对本套书的体系、内容定位、编写要求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我代表编写委员会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们殷切期望专家和读者在阅读和使用本套教材过程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以便再版和重印时日臻完善。

南京大学商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导赵曙明博士

记于美国密苏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