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9.2
19.7万字 0.1万次阅读 2.4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三章 2023-11-02 13:31:12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19.7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章
简介

本书主要论述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培养中医思维,为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一章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供西学中医专业用)?

主编?张庆祥?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医基础理论/张庆祥主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6ISBN978-7-5723-0223-7Ⅰ.①中…Ⅱ.①张…Ⅲ.①中医医学基础Ⅳ.①R2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47373号中医基础理论ZHONGYIJICHULILUN责任编辑:徐日强装帧设计:孙?佳主管单位: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邮编:250002电话:(0531)82098088网址:www.lkj.com.cn电子邮件:sdkj@sdcbcm.com发?行?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邮编:250002电话:(0531)82098071印?刷?者:山东省东营市新华印刷厂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华泰工业园邮编:257335电话:(0546)6441693规格:16开(210mm×285mm)印张:11??字数:285千??印数:1~12000??

版次:2020年6月第1版???2020年6月第1次印刷定价:38.00元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武继彪副主任委员?贾青顺庄?严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兴臣?尹常健?司国民?汤继芹?李?伟?唐炳舜《中医基础理论》编委会主?审?孙广仁主?编?张庆祥副主编?郑红王海军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海军?张庆祥?郑红?孟庆岩颜培正总?序“中西医并重”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保证了作为中华瑰宝的中医药的健康发展,促进了中西医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推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应用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西医结合学科创建、发展、推广是中国对世界医学科学的独特贡献。开展西医学习中医(“西学中”)教育培训,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西学中”教育培训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团结中西医”,推进“中西医结合”的卫生方针。毛泽东同志强调:“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医。”1955年,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了第一期全国性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开始了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此后,全国有计划地举办了大量各种类型的“西学中”班。“西学中”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其中涌现出许多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才,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党和政府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西学中”制度,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加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了西学中的制度化、规范化,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山东省是全国较早开展西医学习中医的省份之一。1958年11月,山东省卫生厅委托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6年10月,成立西医学习中医系,学制2年,进行正规的全日制教育。截至1991年,共举办“西学中”班10期,前后共培训学员737人,这些学员陆续成为我省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1年5月,为适应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我省重新启动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工作,连续举办了2期全省“西学中”培训班,先后培训学员7000余人,在行业内及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2019年,第三期全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完成招生。

“西学中”学员不同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他们有西医理论基础,有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我们要有针对性。“西学中”培训效果如何,教材是关键。在总结前期培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帮助下,成立了“‘西学中’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本套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创新教材。本教材紧密结合学员需求和学习特点,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突出了临床实用性,内容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针对性强。

1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写期间,正值全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这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西医协同作战、优势互补,在疫情医疗救治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编写人员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发扬抗“疫”精神,不怕辛苦,勤奋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编写工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相信本教材将进一步促进“西学中”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贡献力量,也祝愿中西医结合医学为保障人类生命健康不断做出新贡献。

?????????????山东中医药大学?武继彪2

总?前?言中医学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国务院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指出,要“鼓励西医师全面、系统学习中医”,建立更加完善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开展“西医学习中医”(以下简称“西学中”)培训工作意义深远,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的根本要求,又能有效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西学中”培训工作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早在1950年召开的首届全国卫生大会上,就确立“团结中西医”为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之一。毛泽东同志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全国各地一直有计划地组织各项“西学中”培训工作,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大量中坚力量,各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更是层出不穷。“西学中”培训已经成为我国特有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途径。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发展模式,为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推动中西医结合高质量发展。

自“西学中”培训开展至今,其教学模式及配套教材的编写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次“西学中”系列培训教材编写立足培训目标及社会需求,突出中医药特色,重视中医思维培养及临床实用性,发挥培训教材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本系列教材通过多次举办座谈会、专家研讨会,征求相关领域专家、专业教师及学员的多方面意见建议,经反复论证修订,最终成稿。教材由“中医基础模块”“中医经典模块”及“中医临床模块”重点课程组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常用中成药》《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针灸学》《推拿学》11门。本系列教材主要有以下特色。

1.强化中医思维培养,突出中医人文特色。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互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本系列教材根据“西学中”的人才成长规律,渗透中医传统文化及相关人文知识,并加大“经典”学习力度,促进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与培养,创造1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条件使学员更快地了解中医、热爱中医、应用中医。

2.以目标需求为导向,强调临床实用意义。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重视中医特色医疗介绍,且引入课后思考及相关案例,使学员具备运用中医方法处理临床常见疾病的能力,力争达到“医、针、药、技融合”的目标。兼顾学术与临床,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其实用性。

3.精选专家编写团队,保证教材编写质量。教材主编皆为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或中医临床优秀教师,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教学实践反馈,经过多次校订及审阅后成稿,保证了编写水平及质量。

4.接轨信息教学建设,重视内容守正创新。本系列教材在继承原有中医药教材基础上,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重视学科知识更新。同时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相关改革,并将课程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建设目标。

该套教材是本着“传承经典、守正创新”的初心在“西学中”培训领域的一次跋涉,在编撰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及瑕疵,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提出宝贵意见,以共同提高“西学中”培训教学质量。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领导对教材的编辑和出版高度重视,给予了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各分册的主编和编委利用业余时间,不辞辛苦,认真编撰;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也为教材的出版付出了很大心血。在图书出版之际,谨向他们致以深切的谢意。

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2

?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前?言《中医基础理论》是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为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委托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之一,供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成人教育西学中专业使用。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1984年第1版)的基础上,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17年第3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12年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16年第3版)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2003年第1版)等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进行修订补充编写而成的。在此,谨向这些教材的主编和编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教材是西学中学员的基础课、入门课及主干课。根据出版社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从符合西学中学员基础课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现代语言风格,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其传承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原则,传承中医学基本知识,培养中医学思维,使之成为高起点、高质量的精品教材。本课程主要包括“绪论”“中医学哲学观”“中医学生命观”“中医学疾病观”“中医学防治观”五部分内容。

本教材的应用和教学,可使学员能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常用成方”等相关的课程,为培养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西学中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编写组在充分吸收和借鉴既往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师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主要突出以下特色:一是注重传承性。以中医经典为依据,运用中医语言,在各部分内容中尽量引用中医经典原文为佐证,并在各章节之后增加“经典文献辑要”,体现中医学特色,以供学员自学参考。

二是体现实用性。着重从中医学哲学观、生命观、疾病观和防治观加以阐发,彰显中医学特色,并在治法之后增加了常用治疗八法及常用方剂。在生命观、疾病观、防治观等有关病因病机内容之后,增加了相应的治法与方剂,保持了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完整性,以便于西学中学员的系统学习与参考应用。

三是强调科学性。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做到名词解析简明清晰,文字表达准确精练,相关内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并适当压缩文字、精练语言、增加图表,以利于学员的理1

中医基础理论?目录解和掌握。

四是突出创新性。为帮助学员从整体上把握中医基础理论,本教材打破既往教材章节分散的弊端,将内容归纳为“绪论”“中医学哲学观”“中医学生命观”“中医学疾病观”“中医学防治观”五部分。

在“绪论”中专门介绍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以培养学员的中医思维;在“中医学生命观”中增加了“人体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在“中医学防治观”中,着重介绍养生与康复,并在第二节的“治法”部分,加入了中医学治疗“八法”等内容,彰显了中医学的“治未病”特色,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创新性与实用性。

根据出版社的要求,我们甄选了学校优秀的教师作为编委,首先在主编主持下,共同讨论制订了教学大纲与编写原则,继而根据各位编委的学术特长进行了细化分工。“绪论”“中医学哲学观”由张庆祥编写,“中医学生命观”由郑红、王海军编写,“中医学疾病观”由孟庆岩编写,“中医学防治观”由颜培正编写。初稿完成后,由张庆祥、郑红、王海军对相关章节内容进行初审和反复修改,最后由主编张庆祥统一进行认真复审、校对定稿。本教材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孙广仁教授主审。

本教材修订经过主编、副主编间相互审校,数易其稿,力求至善至美。然而由于时间紧张、水平所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诚恳希望各院校老师和学员提出宝贵意见,以冀进一步修订完善。

????编?者2

?目录目录绪?论..........................................................................................................................................................................1一、中医学的概念和学科属性...........................................................................................................................1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4四、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7五、“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9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12第一节?精气学说................................................................................................................................................12一、精气的基本概念.........................................................................................................................................12二、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13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4第二节?阴阳学说................................................................................................................................................15一、阴阳的概念与归类.....................................................................................................................................15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7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9第三节?五行学说...............................................................................................................................................21一、五行的概念与归类...................................................................................................................................21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3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5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30第一节?藏?象...................................................................................................................................................30一、藏象概述.....................................................................................................................................................30二、五脏.............................................................................................................................................................33三、六腑.............................................................................................................................................................48四、奇恒之腑.....................................................................................................................................................51五、脏腑之间的关系.........................................................................................................................................53第二节?精、气、血、津液.............................................................................................................................64一、精.................................................................................................................................................................641

中医基础理论二、气.................................................................................................................................................................66三、血.................................................................................................................................................................69四、津液.............................................................................................................................................................71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72第三节?经?络...................................................................................................................................................77一、经络概述.....................................................................................................................................................78二、十二经脉.....................................................................................................................................................79三、奇经八脉.....................................................................................................................................................89四、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与经络学说的应用.................................................................................................95第四节?体?质.................................................................................................................................................100一、体质概述...................................................................................................................................................100二、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101三、体质学说的应用.......................................................................................................................................104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107第一节?病?因.................................................................................................................................................107一、外感病因...................................................................................................................................................108二、内伤病因...................................................................................................................................................113三、病理产物病因...........................................................................................................................................117第二节?发?病.................................................................................................................................................125一、发病的基本原理.......................................................................................................................................125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27三、发病类型..................................................................................................................................................128第三节?病?机.................................................................................................................................................130一、邪正盛衰..................................................................................................................................................131二、阴阳失调...................................................................................................................................................133三、精、气、血、津液失常..........................................................................................................................136四、内生五邪..................................................................................................................................................143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147第一节?养生康复......................................................................................................................................147一、养生.........................................................................................................................................................147二、康复.........................................................................................................................................................149第二节?防治原则.....................................................................................................................................151一、预防..........................................................................................................................................................152二、治则..........................................................................................................................................................153三、治法..........................................................................................................................................................1592

绪?论中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中医学的概念和学科属性(一)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方法,研究人体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以“形—神—环境”为医学模式,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而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与人又结成了多种社会关系。因此,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同时还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中医学在形成过程中,受古代哲学的影响,还融会了古代天文学、历法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农学、兵学等多学科知识,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论理工具,以藏象经络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积累的活动和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其大致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1.形成基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急剧变革,百家争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显著变化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和科技支撑。

(1)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人们在维持生存活动中发现食用某些动植物能够治疗疾病,并把这些动植物可当作药物的经验流传下来,之后便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的医疗实践活动。殷商甲骨文中即有耳鸣、下利、疾首、疾耳、疾目等疾病的记载。《五十二病方》提到病名百余种,记载药物247种;《黄帝内经》以解剖方法研究人体,以了解“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灵枢·经水》)等等,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积累了大量的医药学知识。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道家、儒家、法家、1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阴阳家等众多的学术流派。各流派学术思想的碰撞交融,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如道家“道法自然”、儒家“执两取中”等思想,对于中医养生、治则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相关学科发展的交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天文、历法、数学、农学、植物学、动物学及冶炼、酿酒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中医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如天文学的宇宙观为天地人相关的整体医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农业生产和植物学的认识,促进了中药学的形成与发展;物候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促进了中医学对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

(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古代哲学思想对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如精气学说的万物本原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的辩证法与系统论思想,为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形成,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哲学和方法学依据。

2.形成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四部中医经典著作的成书问世。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年间,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各81篇。其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养生等内容,并对天人关系、形神关系,以及阴阳、五行等哲学问题进行了阐释,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2)《难经》?作者解释了81个中医学的基本问题,又称为《黄帝八十一难经》。其中以问答的方式,阐述了人体的脏腑结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防治等,提出“诊脉独取寸口”及“左肾右命门”理论,进一步阐发了经络学说,补《内经》之不足。

(3)《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著,后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伤寒论》共397法,113方;《金匮要略》共25篇,记载病证40余种,262方。《伤寒论》以外感病为主,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纲领,是中医学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类,并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病因三分法。由于张仲景对中医学的巨大贡献,故后世尊称其为“医圣”。

(4)《神农本草经》?为汉魏时期作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收录药物365种,根据毒性大小及功效不同,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120种,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主益气;中品120种,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或有毒,主治病补虚;下品125种,主治病,以应地,多毒。

并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且系统地论述了药物主治与功效、七情和合等药物配伍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医疗技术也不断提高。

1.魏晋隋唐时期(220—960年)魏晋隋唐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不断充实完善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名医名著。

晋代王叔和著的《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该书全面地论述了脉诊理论与方法、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等,系统论述了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24种脉象的形态及主病。

2?绪论晋代皇甫谧著的《针灸甲乙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较系统地论述了经络、腧穴、针灸治疗的方法和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共载穴位349个。

隋代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1729条,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各种病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等。

唐代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记载七千多首有效方剂,其中《千金要方》30卷,载方5300首,《千金翼方》30卷,载方剂2571首。《备急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并提出了“大医精诚”的医学道德标准和思想境界,开创了医学伦理学的先河。

2.宋金元时期(960—1360年)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流派纷呈,各有建树。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了“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

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倡导脏腑辨证与脏腑用药,创制六味地黄丸等名方。

金元时期,由于战乱及文化背景不同,医学争鸣更为突出,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世称之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字守真,亦称“刘河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用药多寒凉,故后世称其为“寒凉派”,代表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治病善用汗、吐、下三法祛邪,后人称其为“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李杲(字明之,号东垣),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用药注重补养脾胃,故后人称其为“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方药,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简表简介学术观点用药特点学派代表作姓名籍贯刘完素(守真),号通河北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素问玄机寒凉泻火寒凉派玄处士(1120—1200)河间志过极,皆为热甚原病式》祛邪已张从正(子和),号戴人(1156—河南主邪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病:汗吐攻邪派《儒门事亲》1228)考城安下三法李杲(明之),号东垣(1180—河北主虚论:内伤脾胃,百病由补益脾胃补土派《脾胃论》1251)正定生朱震亨(彦修),号丹溪翁浙江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滋阴降火滋阴派《格致余论》(1281—1358)义乌足3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3.明清时期(1368—1911年)明清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政府出资对医学理论和经验进行综合整理,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类书,同时也在命门学说、温病学说等方面有所创新与发明。

明代命门学说兴起,赵献可提出了“两肾之间为命门说”,张介宾提出了“两肾皆为命门说”。明代李中梓在总结对脏腑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学术思想。

明末清初温疫横行,促使了温病学说逐渐形成。明代吴又可(字有性)著《温疫论》,提出了“戾气”致病说。清代医家叶桂(字天士)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创新温病理论的湿热病因理论;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为温热病证的辨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药。

清代医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修正了古人在脏腑解剖方面的一些错误;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创制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多首活血化瘀方剂。

4.近代现代(1840年后)近代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该时期的中医学成果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如曹炳章的《中国医学大成》(刊于1936年),共辑录365种医书,分医经、药物、诊断、方剂等13类,是集古今中医之大成者;二是中西医在学术上逐渐沟通,形成了以唐宗海(字容川)、朱沛文(字少廉)、恽树珏(字铁樵)、张锡纯(字寿甫)等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如唐容川著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中西医汇通的学术专著。

现代时期(1949年后),国家提倡中西医互相学习,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医基础理论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在理论的系统整理和现代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东西方医学互相学习、优势互补的趋势已经形成,多学科理论相互渗透,应用哲学原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方法研究中医学,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和现代化打下了基础。此外,中医药对外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的医疗、教育、科研等全面走向世界,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势必会推动和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从而为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和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对人体自身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养生防治等各个环节。

1.人体自身的完整性(1)在结构上不可分离?包括五脏一体观与形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等组织器官虽然各有其独特功能,但都通过经络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系统,且以五脏为中心,而心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如下表所示。

4?绪论人体生理系统简表系统五脏六腑形体官窍五华五液经?脉肝系统肝胆筋目爪泪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汗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脾系统脾?胃?肉口唇涎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涕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发唾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形神一体观,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乃神之舍,神为形之主,形健则神旺。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

(2)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人体是以心为主宰,由脏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结构严密、分工有序的整体。各脏腑组织通过阴阳相关、五行生克维持着“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平衡协调关系。

(3)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内脏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如肝气郁结可见胸胁胀痛;外表受邪可以内传于里,如外感寒邪内传于肺,可见恶寒无汗、咳嗽咳痰等症;脏腑病变可以相互传变,如肝气横逆,可以乘脾犯胃,导致腹痛、呕吐等脾胃功能失常的病证。

(4)在诊断上察外知内?由于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局部的变化常为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所致,故通过观察人体局部的变化,如望舌象、望面色、切脉象等,即可以察知人体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病变。

(5)在治疗上调内治外?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互为表里,故舌尖碎痛,可用清心泻小肠之法治之。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皆为整体观念在中医治疗学上的具体应用。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生在天地间,以自然之空气、水分、食物为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气候、饮食、居住环境等的变化则会影响人体,出现相应的生理、病理变化,故《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生理上,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能影响人的体质及生理功能。如夏季气候炎热,则人体多汗而少尿;冬季气候寒冷,则人体多尿而少汗。白天阳气趋于表,人体以活动为主;夜间阳气入于里,以睡眠为主。西北高原,寒冷而干燥,人体腠理多致密;东南沿海,温热而潮湿,人体腠理多疏松。

病理上,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及地区方域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疾病。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泻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灵枢·一日分四时》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潮湿,故多发湿痹;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则多发寒痹。

在治疗上,应根据季节、地区及人的体质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则与治法,即因时、因地、因人制5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宜(三因制宜)。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是具有明显社会属性的高等动物,在其生存过程中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故人的社会地位、家庭状况、文化程度、人际关系等,常常影响着人的健康与疾病。

社会进步,丰衣足食,居住舒适,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而环境污染,饥饱失常,情绪紧张,则形成不利于健康的因素。社会安定,生活规律,机体抵抗力强,故得病较少,易于长寿;若社会动乱,饮食起居失常,抵抗力下降,则易得疾病,寿命减少。

(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临床诊疗的主要特点,是在辨病论治基础上的,对疾病进行动态化与个性化的治疗。

1.病、证、症的概念病,即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自我调节功能失常引发的一系列功能、结构异常的病理过程,如感冒、麻疹、肺痈等;或指主要表现的症状或体征,如头痛、泄泻、发热、崩漏等。

证,即证候,是中医学的专用术语,是指疾病过程中表现在整体层次上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证,即證,是表述病人状态,《说文解字》曰:“告也,从言,登声”。候,《说文解字》曰“伺望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凡觑伺皆曰候,因之以时为候”,故候包含空间与时间两方面的含义。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如肝胆湿热、风寒感冒、肝胃不和、痰热阻肺等。

症,包括症状与体征。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觉到的不适,如头痛、眩晕、心烦等;体征是指能够被察知的客观表现,如舌象、脉象、面色等。

疾病与证候皆由症状和体征所构成。疾病是一个病理过程或主要症状,可能包括多个不同阶段或不同类型,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其表现常常不同,治疗亦不相同,此即同病异治的基础;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类型的病理概括,因此同一个证可能出现在不同疾病中,此即异病同治的基础。

2.辨证与论治的相互关系辨证,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其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证的思维过程。论治,是指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与方药的过程。辨证论治,是指将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其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进而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与方药的过程。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的两个阶段。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手段与方法。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辨证论治的特点(1)病证结合?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疾病是一个病理过程或病理表现,证候是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整体反应。辨病能把握疾病的整体变化;辨证则能把握疾病阶段的特殊性,使治疗更有针对性。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十分重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一般是先辨病后辨证。

(2)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体现了个体化诊治的重要性。

同病异治,是指相同的疾病,因人、因时、因地或因疾病的阶段不同,疾病的证候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感冒,因外感邪气不同,则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之别,治疗风寒感冒需要疏风6

?绪论散寒、辛温解表,以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治疗;治疗风热感冒则应当疏风清热、辛凉解表,以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治疗。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理状态(证),则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胁痛、胃脘痛,以及乳癖、瘿瘤等不同疾病,在其过程中出现肝气郁结、因情志刺激加重等证侯时,则皆可用疏肝解郁法,选择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四、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性。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了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整体思维、意象思维、类比思维、变易思维等四个方面。

(一)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显著特征之一。

整体思维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界万物由混沌一体的气分化而来,由气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再分为五行之气,由五行之气而生万事万物。如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四十二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重要经典《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天地人本源于一气,故具有万物同源、相参相应的关系,即天人相应。《道德经·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受其影响,中医学认为,人生天地间,其生存与整个自然界息息相关,故此《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也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生命的运动规律,与自然界的总体运动和外周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学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从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上来认识。它既注重人体解剖组织结构、内在脏腑器官的客观存在,更重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功能,强调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和谐。由于人体是由精气构成和分化的有机整体,人体的每一个组织器官都是整体的部分,都具有整个生命活动的全部信息,因而人体外在局部,如舌苔、面色、脉象等的变化,皆可反映内在脏腑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病变规律。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中医治疗学中的耳针疗法、足部疗法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和“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都是中医学注重整体调整的具体体现。

(二)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指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从具体事物或现象进行抽象的思维方式。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是主观心神与客观物象的结合,即《易传·系辞上》所说“立象以尽意”。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是由具体的、外在的直观形象,上升到内在的、抽象的意念之象,进而实现“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的目的。中医学意象思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7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一是观物取象,简称观象,是通过外在的观察,把握事物或性质的思维方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以水火的动态之象,作为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标准。凡是外在的、显露的、温热的、盛实的、明亮的、开放的、向上的、活跃的……为阳,凡是内在的、隐藏的、寒凉的、虚弱的、晦暗的、闭合的、向下的、稳定的、静守的……则属于阴。临床以之指导分析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病症信息,常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二是据象归类,即根据事物之象,以同气相求的原则进行分析归类,从而寻找其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方法。如根据五行特性归类,形成的以五脏为核心的人体与内外环境密切相关的五行系统,以及药性的四气、五味、归经等,皆是据象归类的体现。

三是以象测脏,即根据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推测分析内脏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在脏腑的运动规律,可通过外在的形体、官窍表现出来,即如《丹溪心法》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如要了解心的生理病理,可以考察舌质和面色状态。“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若舌尖红甚,面色红赤,则为心火上炎的表现。

(三)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的思维方法,也称为“援物比类”或“取象比类”法。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与人体内的事物相类比,去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诊断防治等问题。例如,依据自然界一日之中太阳的变动情况与人体相类比,《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又如自然界的风具有轻扬向上、善动不居的特性,类比人体的病理变化,则凡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或动摇不定等特性的病理表现,如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皮肤官窍痒无定处或汗出恶风、肢体抽搐等,皆属风邪为患,应采用祛风的方法治疗。

中医学还运用类比思维创造了许多治疗方法。如采用寒凉攻下的方法治疗火热上炎,称为“釜底抽薪法”;采用滋阴增液而通便的方法治疗阴虚肠液干枯、大便秘结,称为“增水行舟法”。这皆属于依据类比思维而创立的治疗方法。

(四)变易思维变易思维,是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内在规律的思维方法。

变易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易经》即是讲究变易的古代著作。以易理和气一元论为基础的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皆由气构成,而气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气又可以分阴阳,而阴阳在相对运动之中产生了交感,然后就有了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等系列的变化,并有春夏秋冬、昼夜晨昏等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是故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者,生化之宇,气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格致余论·相火论》亦云:“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生命是一个不可逆的运动过程,人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如心的搏动、肺的呼吸、脾的运化、肝的疏泄、肾的藏精,以及六腑的传导化物等,皆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疾病也是由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相8

?绪论互斗争所引起的阴阳失调、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治疗时需依据发病时间、地点,以及人体正气强弱、体质不同而辨证论治,运用不同的方法,动态调整,以使人体重新回归协调平衡。如《本草经集注·序》所说:“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此即变易思维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五、“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中医学哲学观、中医学生命观、中医学疾病观及中医学防治观等五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思维方法等。

中医学哲学观,主要阐释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生命观,主要阐释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等四部分。藏象,主要阐释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与神志、体窍、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精气血津液,主要阐释精、气、血、津液的内涵、形成、分布、功能、运行、相互关系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经络,主要介绍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等。体质学说,主要介绍体质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及应用等。

中医学疾病观,主要介绍和阐释关于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病变机制等,包括病因、发病、病机三部分。病因,是关于致病因素的致病途径、致病特点和致病规律的理论,主要介绍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逸失度、病理产物等因素的致病特点和致病规律。发病,是介绍疾病的发病原理、影响发病的因素等理论。病机,是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机制的理论,主要阐述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以及内生五邪等基本病机。

中医学防治观,主要介绍和阐释养生康复与防治原则,包括养生康复与治则治法两部分。养生康复,主要介绍养生、康复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治则、治法,主要介绍治则、治法的概念及常见治则与治法等。

(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方法“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西学中学员专业培训的基础课程,其内容丰富,研究范围广泛,涉及中医学的名词术语、基本特点、哲学基础,涵盖了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物质基础,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养生康复、治则治法等内容。学习本课程,要求全面理解和领会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常用中成药”等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好中医学,要树立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复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全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学习目标;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认真分析、客观理解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充分认识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讲究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掌握各章节的具体要求;正确认识中西医学不同的思维方法与理9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论特征,明确两个医学体系的区别与差异,既要相互结合理解,又要防止生搬硬套。

【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方法,研究人体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在长期医疗实践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多学科知识,在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的成功问世为形成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理论上的整体观念和临床上的辨证论治。其思维方法主要有整体思维、意象思维、类比思维和变易思维四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绪论、中医学哲学观、中医学生命观、中医学疾病观以及中医学防治观等五部分。全面理解和领会中医学的常见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技能,培养中医学思维方法,对于为进一步学习“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常用中成药”以及临床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中医学四大经典的历史地位如何?

2.金元四大家各有何学术特点?其相互之间有何异同?

3.该怎样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4.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有何异同?

推荐阅读书目1.李致重.中医复兴论——沉思?启蒙?正本?清源.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李致重.正医——正本清源复兴中医.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3.刘长林.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张庆祥.每天学点中医基础.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经典文献辑要1.《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10?绪论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2.《素问·金匮真言论》: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泻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3.《灵枢·一日分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4.《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5.《伤寒论·辨太阳病病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6.《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11?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中医学哲学观,是指对中医学理论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们通过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概括、发展而形成的关于宇宙间的最一般运动规律的认识。

在战国至秦汉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中国古代哲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们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发生发展、成长兴衰的观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归纳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进而总结出对宇宙本原和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哲学思想。其中,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不仅应用于天文、地理、历法、政治、经济、农业等领域,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医学运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关于宇宙形成与运动变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归纳总结人体生理、病理与疾病防治经验,构建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用以认识生命的产生,阐释人体健康与疾病,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制订养生与防治的原则与方法等。

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古代的唯物论。它源起于先秦时期,两汉时被“元气说”同化,对奠基于两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精气的基本概念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其内涵基本上是统一的,但其起源是不相同的。因此,了解精气的内涵与起源,对于正确认识中医学的精与气具有重要意义。

(一)哲学之精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精的基本内涵有二:其一,精即气,是指一切无形的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其二,精是气中之精华,即如《管子·内业》所说:“精也者,气之精也”。

精的概念,首见于《道德经·二十一章》,其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古人认为精是道的内核,是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管子》《易传·系辞上》《吕氏春秋》等也有类似的记载。如《易传·系辞上》12?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说:“精气为物。”《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古人认为精即细微的、运动变化的气。

精概念的产生,源于古代的“水地说”。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认为自然之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

人的形成亦如此,如《周易·系辞下》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二)哲学之气的概念哲学之气,是指无形的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如《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古人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通过“观物取象”的思维方法,将直接观察到的自然之云气、雨气,饮食之蒸汽、热气,以及人体之汗气、呼吸之气等加以总结概括,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即气是无形而动的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气可以用以解释自然现象,如《国语·周语上》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道德经·四十二章》亦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中医学中,精气是指存在于体内一切的精微物质。其中,精为有形之精微物质,是生命的本原;气为无形之精微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精与气可互生互化,是同一物质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因此,哲学之精与气是一个相同的概念,而中医学上的精和气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精气学说认为宇宙万物皆是由精气构成的。天、地、日、月、水、火是由精气构成,并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如《淮南子·天文训》说:“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之间的万物是由气化生的,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原始物质。即如《易传·系辞上》所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庄子·知北游》亦指出:“通天下一气耳。”《论衡·自然》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根据存在形式,精气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其中精细、弥散、肉眼难见且运动的气,为无形,正如宋·张载在《正蒙·太和》中所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而成形的、凝聚的、肉眼可见的实体,即有形。一般把弥散之气称为气,有形实体称为形,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气合而有形”,指出无形而弥散是气之常态,有形而凝聚是形之常态,人体亦是气聚而成形之体,故此《医门法律·先哲格言》说:“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

(二)精气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精气广泛存在于宇宙之中,其充满宇宙且运行不息。宇宙中一切事物及其纷繁变化,都是精气运动的结果。

气的运动,即气机。气机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四种。而升与降、聚与散,是对立相反的,但相互间保持着协调平衡,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聚与散也是精气的运动形式,宋·张载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正蒙·太和》)气的升降聚散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如《素问·六微13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气化,是指由气的运动而产生各种变化。宇宙万物在形态、功能或形式上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如《易传·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素问·六微旨大论》说:“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气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如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物聚散转化;二是形与形的转化,如水之寒化为冰霜雨雪、热化为蒸气云雾等;三是气与气之间的转化,如天气与地气之间云雨的变化,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四是有形之体自身的变化,如植物的生长收藏、人体的生长壮老等,皆是有形之体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的气化过程。

(三)精气是万物相互作用的中介精气运行于天地万物之间,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通过精气的中介联系作用,将天地万物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气别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天地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精气是其相互联系的中介。故《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气为中介,促使宇宙万物相互感应、相互联系。如磁石吸铁、乐器共鸣、日月吸引海水形成潮起潮落,以及日月、昼夜、季节、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等,都是通过气的中介作用而实现的。

(四)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精是宇宙之气的精华部分,人类的形体和精神皆由此而生。人类是宇宙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故此《管子·内业》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淮南子·天文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亦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之形体由精化成,由气充盈,由神主宰,并依赖天地之气以维系。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构建中医学精理论?

受精气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形成了“精为人体脏腑组织生成本原”的理论。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基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精充气足,则生命活动正常;精亏气虚,则生命活动异常,出现各种病证。

(二)奠基中医学气理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升降交感运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由此,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一方面,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都是气聚而成形之物,而其功能的发挥则依赖于无形之气的推动和激发。如心之行血、肺之呼吸、脾胃之运化等,都离不开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另一方面,气的运动不断推动着机体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即“气化”,并由此推动气血运行,促进吐故纳新,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若精气充足,则气血旺盛,生命活动正常;精气亏虚,则气血不足,生命力弱。人体气机的升与降、出与入之间保持协调平衡,则“气机调畅”,人体健康无病;若升与降、出与入运行失常,则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常而变生诸病。

14?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三)概括精、气、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体之精,是指肾所藏之精,即生殖之精。人体之气,是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物质,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之神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人体一切生命活力的外在表现,二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精、气、神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主要表现在: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气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精足则气充,精亏则气弱。精气能生神,神能统驭精气。如《类经》所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又在吾心之神。”精足气充则神旺,精亏气虚则神衰,正如《养生三要·存神》说“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故将精、气、神,称为“人之三宝”。

(四)阐释中医学整体观念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是自然、社会、人类统一的物质基础,是人与自然万物共同具有的化生之源。为此,人与自然物质具有同源异构的特点,并时刻进行着各种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由此构建了人体自身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统一性的整体观念。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具有一定的影响。自然万物禀天地之气生长收藏,亦产生不同的温热寒凉、升降浮沉等性味归经之偏,故可以药食之偏性,调节人体之偏病,以使人体重归协调平衡状态。

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世界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古代的辩证法思想。

一、阴阳的概念与归类(一)阴阳的概念?

1.阴阳概念的形成阴阳的初始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即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如《说文解字》所说:“阳,高也,明也。”由于向阳处温暖明亮、生机旺盛,背阳处寒凉晦暗、生机萧条,故此将阴阳的含义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明亮、运动、向外、上升属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属于阳;而具有相对寒冷、黑暗、静止、向内、下降属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属于阴。诸如日与月、白与昼、天与地、上与下、升与降、晴与阴等,分属阴阳。由此形成了阴阳的抽象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学说作为哲学思想逐渐形成。古代哲学家运用具有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现象、社会政治,甚至伦理道德。如《国语·周语》记载伯阳父以阴阳解释周幽王二年陕西发生的大地震:“阳伏不能出,阴迫不能烝”。《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相互作用、相反相成,是维持万物冲和协调的内在动力。

《周易》分别以--与—表示阴与阳,《易传·系辞上》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命题,将阴阳学说提高至哲学的高度进行概括,指出阴阳不但对立相反,而且互根互用、对立统一,是天地自然的基本规律,使阴阳成为对立统一的哲学概念。

2.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概15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括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也可标示一个事物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概念与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概括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作为哲学名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阴阳是天地自然普遍存在的法则和规律,是世界万事万物变化的纲领,是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二)阴阳的特性与归类?

1.阴阳的特性(1)阴阳的普遍性?自然界与人世间的事物与现象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皆可用阴阳进行标示。

阴阳可概括天地,包罗万象,如天地、日月、水火、上下、内外、春夏秋冬,男女、雌雄、升降、出入等,故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认为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皆可以阴阳进行标示与说明。

(2)阴阳的关联性?阴阳所概括的事物或现象应当处于统一体内,或一个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相关的两个方面,如空间中的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时间中的昼与夜、春夏与秋冬;运动状态的动与静、升与降、兴奋与抑制等。若二者不在一个统一体中,或无关联性,如天与热、昼与下等,则不能以阴阳概括说明。

(3)阴阳的规定性?由于阴阳内涵的规定性,阴阳对各自属性有明确的规定性,存在不可变或不可反称性。如温热、明亮、向上、趋外、兴奋等,是阳的特性;而寒凉、晦暗、向下、内收、沉静,则是阴的特性。日为阳,月为阴;水属阴,火属阳,而不能反称。人体的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皆有其特殊规定性,亦不可反称。

(4)阴阳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阴阳为相比较而存在的。如春夏和秋冬相比属阳,但春与夏相比,则春属阴、夏属阳。故《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二是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自然界,昼为阳、夜为阴。而白昼之中,上午属阳,下午属阴;夜晚之中,则上半夜属阴,下半夜属阳。在人体,背为阳,腹为阴;在脏腑,脏为阴,腑为阳;五脏又可分阴阳,心、肺在上为阳,肝、肾在下则为阴。三是阴阳属性可以相互转化。如夏天阳盛至极,则天气则逐渐转凉,即阳转化为阴;反之,冬至之后天气渐暖,则为阴转化为阳。

2.事物阴阳属性的归类事物阴阳属性归类的条件为相互关联性与对立相反性。以此为基础,可将自然界和人体相关的事物进行阴阳分类。凡是具有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皆属于阳;反之,凡是具有相对静止的、内收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抑制的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则属于阴(表1-1)。

表1-1?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表分类温度湿度亮度重量人体方位时间运动状态阳上天左春夏白昼温热燥明亮轻运动上升兴奋功能气秋冬黑夜寒冷晦暗静止下降抑制物质阴下地右湿重血16?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存在着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阴与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事物和现象,或其内部相反的属性。它们共处于统一体中,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如一年四季气候温热寒凉的更替,是自然界阴阳二气相互制约而取得相对协调平衡的结果,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若外邪侵袭,或人体脏腑功能失常,常可引起阴阳失调而出现或寒或热的病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生气通天论》亦云“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再如人体机能的兴奋与抑制,兴奋功能属阳,抑制功能属阴。白天阳气充盛,兴奋功能制约了抑制功能,人以活动工作为主;入夜则阴气充盛,抑制功能制约了兴奋功能,从而进入睡眠休息状态。而兴奋与抑制之间相互制约、交替进行,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对立制约的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在自然界的上与下、寒与热、升与降等,皆是相互依存、互为其根的。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寒,即没有热。正如《医贯砭·阴阳论》中所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如人体气与血的关系,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气与血关系密切,血的生成、运行、固摄,皆以气为动力,故称“气为血之帅”;而气的运行与营养,则以血为基础,故称“血为气之母”,二者相互助长、相互为用。再如,人体功能中的兴奋与抑制亦是如此,白天的兴奋,是以夜间充分的抑制为基础的;而夜间的抑制,同样以白天的兴奋为前提。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亦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灵枢·营卫生会》所说老年人之“昼不精、夜不瞑”,则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所引起的病理变化。

(三)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交感,即交合、感应。《易传·咸》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如在自然界,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得以交合产生云雨变化,从而维系自然万物的生长收藏。在人体,心之阴阳与肾之阴阳,交互感应而上下交合,而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从而维持心肾阴阳之间的协调。

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天地阴阳的升降,天为阳,地为阴,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而天气属阳而其中含阴,天气之阴受地气吸引而下流于地;地气属阴,其中含阳,地气之阳受天气蒸化而上升于天。如此,则阴阳交感,氤氲化物。

17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图1-1)。如在自然界,天气为阳,但其中藏有阴气;地气为阴,其中藏有阳气。在人体,心属火主动而属阳,但心中亦藏有阴;肾属水主静,但肾中藏有阳。

阴阳互藏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天气在上属阳,含有阴气;地气在下,亦含有阳气。根据同气相求的原理,天之阴气,受地之阴气的吸引,下降于地而为雨;而地之阳气,受天之阳图1-1?太极阴阳图气的吸引,上腾于天而为云。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阴阳互藏是阴阳互根互用的基础和纽带。阳以阴为源而生,阴依阳动而化。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因为阴中有阳,阳中寓阴,所以才有可能产生阴阳的消长与转化。

(四)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并在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阴阳消长主要形式有二,一是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是阴阳对立制约的体现。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由冬—春—夏,阳气增长,阴气渐消,天气渐暖,即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夏—秋—冬,天气由热转凉到冷,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

二是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是阴阳互根互用的体现。如气血关系,若气虚则生血不足,而致血虚,即是阳消阴亦消;而在治疗血虚时,用补气生血之法,则气旺血充,即是阳长阴亦长。阴阳的消长是绝对的,阴阳的平衡是相对的。

(五)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其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转化,即转换、变化,即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的互根互藏是相互转化的内在基础;而阴阳消长至极是阴阳转化的外在条件,芒种夏至小暑即所谓“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重阴小满大暑必阳,重阳必阴”。事物阴阳的转化,是外在条件与内在原立夏立秋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见图1-2。

谷雨处暑阴阳相互转化的形式有渐变与突变两种。渐变是指清明白露随着阴消阳长而阴渐变为阳,或随着阳消阴长而阳渐变为春分秋分阴。如四时寒暑的更替、一天中昼夜的变化,皆是阴阳渐惊蛰寒露变的过程。突变是指阴阳的消长发展到一定限度,阴阳快雨水霜降速向其相反方面转化的过程。如夏天天气炎热,而突见狂立冬立春风暴雨,甚或冰雹,即是阴阳的突变。阴阳的转化是以阴大寒小雪小寒冬至大雪阳消长为基础的,无论是渐变,还是突变,皆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基础,而阴阳转化是阴图1-2?阴阳二十四节气图阳消长的结果。

18?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根据脏腑组织的部位分阴阳,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由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心、肺在上为阳,而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在下为阴,而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人体经络的阴阳分类亦如此,如在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皆循行于四肢的外侧面或背部,故属阳;而手足三阴经皆行于四肢的内侧面或腹面,故属阴。

五脏与六腑的阴阳分类,则是根据其生理功能特点来划分的,五脏主藏精气,藏而不泻,故属阴;六腑主传化饮食水谷,泻而不藏,故属阳。

(二)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气血运行、经络通畅、物质与功能相互协调,皆是阴阳之间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的结果。如人体物质和功能关系,功能的产生须以物质为基础,而物质的化生又以脏腑功能活动为前提,二者互根互用。再如白昼阳盛于外,夜晚阳入于里,人体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阴阳之气,相互关联,又相反相成,从而维持正常脏腑协调,气血运行通畅,即如《素问·生气通气论》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