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书名:
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
张庆祥主编
本章字数:
114496
更新时间:
2023-09-25 11:07:46

六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津液被灼,必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燥结。而大肠传导失常,肠燥便秘,也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呕恶等症。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六腑关系密切,脏属阴而腑属阳,脏为里而腑为表,五脏主贮藏精气,六腑主传化水谷,故脏与腑通过经脉络属与功能相关,构成了脏腑的表里配合关系,其依据主要有三:①经脉上相互络属。

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构成脏腑表里关系,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则构成表里经脉。其他脏腑以此类推。②生理上相互配合。六腑传化水谷的功能,受五脏之气的支持和调节才能完成,如胃的受纳腐熟需脾气运化的推动,膀胱贮水排尿赖肾气的蒸化等。五脏的功能也有赖于六腑的配合,如脾气的运化水谷,又需要胃气的腐熟功能的支持;肝气的疏通条达,需要胆气排泄胆汁的配合等。③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肺热壅盛,失于肃降,可致大肠传导失职而大便秘结,反之亦然。因此,在治疗上,则有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同治诸法。

1.心与小肠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心与小肠构成了表里关系。

在生理上,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吸收水液,经脾气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其心脉,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病理方面,心火偏亢,可循经下移于小肠,小肠泌别失职,可引起尿少、尿赤涩刺痛、尿血等小肠实热的症状。小肠有热,亦可循经脉上熏于心,可见心烦失眠、舌赤糜烂等症状。此外,小肠虚寒,化物失职,水谷精微不生,日久可出现心血不足的病证,多表现为面色?白、心悸怔忡等症。

2.肺与大肠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生理上,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57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二者配合协调,从而使肺主呼吸及大肠传导的功能均归正常。

病理上,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可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若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影响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

3.脾与胃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足太阴经属脾络胃,足阳明经属胃络脾,二者构成表里配合关系。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与胃的关系,体现为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三个方面。

(1)纳运相得?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主运化提供前提;脾主运化、消化食物,转输精微,也为胃的继续摄食提供物质基础。二者密切合作,才能维持饮食物的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故《诸病源候论·脾胃诸病候》说:“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景岳全书·脾胃》说:“胃司受纳,脾主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若脾失健运,可致胃纳不振,而胃气失和,也可导致脾运失常,最终均可出现纳少脘痞、腹胀泄泻等脾胃纳运失调之症。

(2)升降相因?脾胃居中,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相反而相成。脾气升则肾气、肝气皆升,胃气降则心气、肺气皆降,故为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方面,脾气上升,将运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上输布,自然有助于胃气之通降;胃气通降,将受纳之水谷、初步消化之食糜及食物残渣通降下行,也有助于脾气之升运。脾胃之气升降相因,既保证了饮食纳运功能的正常进行,又维护着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若脾虚气陷,可导致胃失和降而上逆,而胃失和降,亦影响脾气升运功能,均可产生脘腹坠胀、头晕目眩、泄泻便溏、呕吐呃逆,或内脏下垂等脾胃升降失常之候。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3)燥湿相济?脾与胃相对而言,脾为阴脏,以阳气温煦推动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升清,故性喜燥而恶湿;胃为阳腑,以阴气凉润通降用事,胃阴足、胃津充则能受纳腐熟,故性喜润而恶燥。故《临证指南医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脾易湿,得胃阳以制之,使脾不至于湿;胃易燥,得脾阴以制之,使胃不至于燥。脾胃燥湿相济,是保证二者纳运、升降协调的必要条件。若脾湿太过,或胃燥阴伤,均可产生脾运胃纳的失常。如湿困脾运,可导致胃纳不振;胃津或胃阴不足,亦可影响脾运功能。脾湿则其气不升,胃燥则其气不降,可见中满痞胀、排便异常等症。

4.肝与胆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足少阳经属胆络肝,二者构成表里相合关系。肝与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同司疏泄、共主勇怯等方面。

(1)同司疏泄?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二者协调合作,使胆汁施泄通利,以助脾胃运化。肝气疏泄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胆汁排泄无阻,又有利于肝气的疏泄畅达。

若肝气郁滞,可影响胆汁疏利;若胆腑湿热,也影响肝气疏泄,最终均可导致肝胆气滞、肝胆湿热,或郁而化火,肝胆火旺等病理变化。

(2)共主勇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而决断又来自肝之谋虑,肝胆相互配合,人的情志活动正常,遇事则能及时决断。如《类经·藏象类》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肝胆共主勇怯是以二者同司疏泄为基础的。若肝胆气滞或胆郁痰扰,均可导致情志抑郁或惊恐58?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胆怯等病症。

5.肾与膀胱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二者构成表里相合关系。肾与膀胱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共主小便方面。

生理上,肾为主水之脏,开窍于二阴;膀胱贮水排尿,是为水腑。膀胱的贮水排尿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足,蒸化及固摄功能正常发挥,则津液能够正常输布,余者贮于膀胱并有度地排泄。

膀胱贮水排尿有度,也有利于肾气的主水功能。

病理上,若肾气虚弱,蒸化无力,或固摄无权,可影响膀胱的贮水排尿,而见尿少、癃闭或尿失禁。膀胱湿热或膀胱失约,也可影响到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以致出现小便色质或排泄的异常。

【附】人体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1.血的运行与五脏调节中医学认为,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外达皮肉筋骨,运行流注全身,对各脏腑、形体、官窍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血脉营卫,周流不息,上应星宿,下应经数”(《灵枢·痈疽》),“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血的正常运行,与气的关系密切相关。气为阳,血为阴,血的运行,必须依靠于气的推动、温煦和固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血冲和,阴平阳秘,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血才能正常地不断循环流动。此外,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各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及相互协调对维持血的正常运行尤为重要。其中,心气为血行的动力,肺辅心行血;肝之疏泄、藏血,脾之运化、统摄;肾精化而为血,为人身阴阳之本,则是血循行的调节因素。

心主血脉,为血行的基本动力。全身的血依赖心气的推动在脉中正常运行,输送各处。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心律,血才能在脉内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主气司呼吸而生成宗气,宗气能贯心脉,促进血行。肺主宣发肃降,调畅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血在全身运行。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肝主藏血,既能滋养肝体,使之柔和,又可制约肝阳,防止其升发太过。肝以藏血为前提,同时又根据机体不同的状态,调节血量的分布。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血量亦随之改变。脾主统血,可统摄血在脉之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肾主藏精,精能化血,精血同源,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血本身的充盈,肾脏对血行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肾阴、肾阳的作用使之行而不滞。

总之,血正常的循行于脉中,流行全身,发挥其营养的作用,是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共同调节的结果,是脏腑功能活动的整体体现。

2.呼吸运动与五脏调节呼吸运动是指人体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呼出体内浊气的气体出入交换,吐故纳新,实现了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呼吸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指征,也是全身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保证。人体保持正常的呼吸运动,需要多个脏腑功能的密切配合,特别是肺、肾、心、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肺是呼吸运动的主宰,在呼吸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肺主呼吸,体“虚如蜂巢”,吸之则满,呼之则出,一呼一吸,完成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肾主纳气,肺所吸入之清气有赖于肾的摄纳,保持吸气的深度,以防止呼吸表浅。肺为气之主,肾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此外,肝、脾、心也与呼吸运动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升发以助肺气肃降,升降得宜则气机舒展,气行宣降而呼吸正常;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由脾气散精上输于肺,与肺吸入之清气相合而生成宗气,宗气走息道而行呼吸;心主血,血为气之母,气非血不和,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是气的载体,并给59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气以充分营养。因此,五脏都参与了呼吸运动的调节,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即如《难经·四难》所说:“吸入肝与肾,呼出心与肺,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五脏中任何一脏的功能异常,均可引起呼吸运动失调而产生病变,如咳嗽、喘证、哮证等,故《素问·咳论》中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3.饮食消化与五脏调节人以水谷为本,饮食物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人在出生以后,需要不断地摄取饮食,化生水谷精微,以维持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饮食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主要包括消化、吸收和排泄,这一过程多依赖脾、胃、小肠、大肠、肝、胆等脏腑功能互相配合而进行,其中与脾、小肠、胃的关系尤为密切。

脾主运化,饮食物在经过胃的初步腐熟后,形成食糜下送小肠。小肠在脾气的作用下,进一步化物以“分清泌浊”。其中水谷之精微部分由脾气转输、运送至全身,发挥营养作用;而食物糟粕部分在大肠的传导作用下转变为粪便排出体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一方面可以调节脾胃的升降,使之升降相因,纳运结合,调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肝的疏泄气机,还能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帮助脾胃运化。肺居上焦,主宣发;饮食精微由脾气转输至肺,在肺气的宣发作用下而布达全身。肾主藏精,为后天之本,脾阳根于肾阳,水谷运化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蒸腾,后天水谷之气得先天之气鼓动,则生生不息。

因此,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等过程,是在脾、胃、小肠等多个脏腑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也与肝、肺、肾等脏腑有关,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失常,均可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障碍,出现脘腹胀满、纳呆、便溏、消瘦等病症。

4.水液代谢与五脏调节水液代谢,是指水液的生成、输布以及排泄,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水液来源于饮食,是通过胃、脾以及大小肠等消化吸收功能而生成。

水液的代谢过程,是全身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靠脾、肺、肾三脏的调节而完成。肾司开合,为主水之脏;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之枢纽;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此外,水液代谢也与心、肝的功能有关。心主血脉,行血而利水运。水饮入胃,中焦之水经脾气的运化,肝气的疏泄,散精于上焦;心肺同居上焦,上焦之津液,经肺气宣发、心脉通利,而散布到肌腠皮毛、四肢百骸,其经腠理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其浊者得肺气肃降而输达下焦。下焦之水液,浊中之清者复经肾气的蒸腾上升至心肺,而重新参加布散,浊中之浊者经肾的气化,膀胱开合,而排出体外。

总之,脏腑人体水液代谢的全过程,需要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协同配合,又是以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活动为主的,其中,肾的气化作用又贯穿于水液代谢的始终,并且对脾、肺等脏腑在水液代谢方面的功能起着促进作用。如果脾、肺、肾三脏中任何一脏的功能失常,皆可引起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使水湿停留于体内,而产生痰饮、水肿等病理变化。

5.生长生殖与五脏调节生长壮老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人体的产生,先从精始,由精而生成身形脏腑。人出生之后赖五脏六腑之精的充盈,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气血精津液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精能化气,气化为精,肾为藏精之腑。

人的生长发育与体内的气血阴阳以及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有关。如肾精充足,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心血充盈,可运行濡养周身;脾气健运,气血化源充足;肺气正常,可维持体内清浊之气的吐故纳新;肝气调畅,可促进各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人的生长发育要依赖五脏精气充养,与气血运行通畅。由于“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脾、肾两脏在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并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肾主藏精,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为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肾中精气禀受于父母,是激发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中精气充足,生长发育正常,则表现出幼年时期生机旺盛,齿更发长;青壮年时期体魄壮实,筋骨强健。

60?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脾主运化,后天化生的精气血津液是维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故人出生以后,还须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脾气健运,吸收、转输水谷精微,且能化生气、血、津液,濡养周身各组织器官,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同时,又能不断地补充、培育先天之精气,使机体生机不息,保证了人体正常地生长发育。可见,生命的形成根于肾,生命的延续关乎脾。如脾气虚弱,运化失常,便可引起营养不良、体乏消瘦等症,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称之为“后天失调”。

生殖主要是指机体发育成熟而具备的繁衍后代的能力。人的生殖功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过程,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与肾、肝、脾的关系密切,尤以肾为最。

人体生殖机能的发育、成熟以及生殖能力均与肾密切相关。肾为封藏之本,肾中的先天之精,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新的生命体的原始物质,为人类生育繁衍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促使胚胎的形成,并维系着胚胎的正常发育。人的生殖能力与天癸密切相关。天癸是生殖的基础,天癸的产生取决于肾,是肾中精气逐渐充盛到一定程度而化生的一种物质。一般而言,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男子自16开始,女子从14岁开始,肾中精气逐渐充盛,天癸产生并维持其功能而具有生殖能力。由此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天癸的产生与否,是决定并影响生殖能力的关键。

肝藏血和主疏泄,肝气调畅,藏血充足,女子的月经来潮和孕育胎儿的生理活动便能正常维持;若肝失疏泄,藏血不足,就会导致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症。肝的疏泄作用还影响及男子的排精功能,如所肝火偏旺,可出现遗精;肝气郁结,可出现精瘀等。脾主运化,先天之精气要依赖后天之精气充养,脾吸收、转输水谷精微下达于肾,归藏于肾,使肾精保持充盈,方有利于生殖之精的生成,同时水谷精微化生的血又能贮藏于肝,使冲任气血充足而不绝,有助于女子发挥正常的生殖能力。

因此,生殖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在肾、肝、脾等脏腑功能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任何一脏的功能失常,均可影响生殖功能,产生男子精少不育、女子月经失调、闭经或不孕等病症。

【小结】藏象是有关人体脏腑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中医学运用“意象思维”,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借助于“司外揣内”“以象测藏”的方法,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自然的整体联系,形成了“四时五脏阴阳”的藏象理论。

中医学以脏腑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将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其中五脏为藏学说的核心,五脏具有化生与贮藏精气的作用,各有自己不同的生理功能与生理特性,并与相关的神、志、体、窍、液、时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六腑具有传导饮食水谷的作用,其功能各不相同,但多与饮食物消化吸收传导有关,其功能的维持和调节皆与五脏皆有关。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具有形态中空似腑,功能藏精气似脏的特点,其功能皆与五脏有关。其中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脑为髓海、主感觉运动,赖肾精充养;女子胞男女皆有,在女子为子宫,有主持月经、妊育胎儿之功,男子为精室,具有化生精子、贮藏精液之功,其功能与肾藏精及五脏调节有关。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六腑之间结构相连,功能相关,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受盛和传化。五脏与六腑依据经脉相连、功能相关,而构成阴阳表里关系。

总之,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有藏泄,功能各异,关系密切,在整体观思想指导下,形成了四时五脏阴阳系统,共同完成饮食物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化生输布,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61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2.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

3.谈谈你对肝“体阴用阳”的理解。

4.谈谈肾为“封藏之本”的理解及临床应用。

5.脾与胃的关系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推荐阅读书目1.王琦.中医藏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孙广仁.中医藏象生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杨扶国,齐南.中医藏象与临床.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

4.严世芸,李其忠.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何银洲.中医如此神奇之阴阳五行藏象.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9.

经典文献辑要1.《素问·灵兰秘典论》: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2.《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3.《素问·五脏别论》: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62?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4.《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5.《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6.《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7.《素问·五脏生成》: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中医学精、气、血、津液是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正如《灵枢·本藏》所言:“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代谢,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始终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精、6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气、血、津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与藏象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一、精中医学精学说,是研究精的概念、代谢、功能及其与脏腑、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学说。

(一)精的基本概念精,是指禀受于父母,先身而生的精华物质,是构成人身并维持人身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如《灵枢·本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说明精即先天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精具有为维持人身生命活动的作用。

中医学的精理论源于古人对人类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体验。精是人类生命繁衍的根源,是人之生命的本原,与古代哲学范畴的精概念不同。

精的本义,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二八……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中医学受到精气学说“精为万物本原”思想的影响,结合生活与临床实践的体悟,形成“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产生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的概念,该概念反映精的本质特征与属性。

(二)精的生成与藏泄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等三个不同而又相关联的阶段。

1.精的生成精的生成,禀受于父母。即《灵枢·决气》所言“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源于父母,出生之后受水谷精微的充养而不断充盛。

精是先身而生的精华物质,是人身生命的本原。精的产生,标志着一个生命的先天基础已经确定,如《灵枢·天年》“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精禀受于父母,具有先天确定性,其自然寿数、健康状态、个人体质等均会受到限定,“天寿”“天年”“先天禀赋”等词语就是对精的先天确定性的一种表达。《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女子七岁”“男子八岁”的论述表明,精自身具有由弱变盛,由盛而衰的自然变化规律。精气充盛,则人身表现出生、长、壮的状态;精气衰败,则人身表现出老、已的状态。另外,《素问·上古天真论》还阐述了精得不到保养,可导致早衰,即“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水谷精微”是饮食水谷在胃、小肠、大肠、脾等脏腑运化功能下,产生的精微物质,是气血津液产生的重要来源,也是精不断得到充养的重要条件。但水谷精微和精的内涵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灵枢·论勇》:“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灵枢·五味》“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所讲之精,均为水谷精微,与精的概念具有本质区别。

精的生成,以先天之精为本,受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才能维持其由弱变盛,由盛而衰的自然变化规律。

64?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2.精的藏泄(1)精的贮藏?精藏于肾中,肾精充盛与否,与心、肺、肝、脾四脏盛衰密切相关。《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在五行属水,其根本特性在于封藏。精是产生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本原。因此精宜藏,忌妄泄。所以精藏于肾中,依赖于肾之封藏得以保养。临床中所讲之精亏,即为肾精亏虚。由于肾所藏之精来源于先天,所以李中梓《医宗必读》曰“先天之本在肾”。

心、肺、肝、脾四脏盛衰,与肾精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说明肾主封藏而重在藏精,五脏盛则肾精充,五脏虚则肾精亏。心、肺、肝、脾四脏任何一脏虚衰日久,易致肾虚;而肾精亏虚,则其他四脏随之而虚。

精藏于肾,在水谷精微充养下而得以充盛,肾精充盛则产生生殖之精以繁衍生命,其生殖之精,亦即下一代的先天之精。因此,繁衍生命与肾精充盛与否有密切关系。肾的藏精功能主要依赖肾气的封藏作用。肾精化生肾气,肾气的封藏作用使精藏肾中而不妄泄,保证肾精发挥其生理功能。若肾气虚亏,封藏失职,可造成精的脱失。

(2)精的施泄?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化气;二是化生殖之精。

肾中所藏之精,即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可化元气。元气以三焦为通道,布散全身,推动和激发各脏腑气化,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肾精亏虚则可影响全身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

肾中所藏之精,还可化为生殖之精。女子“二七”、男子“二八”之时,肾中所藏之精充盛,天癸则按时而至,肾精产生生殖之精以施泄。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生殖之精的化生与施泄有度,与肾气封藏、肝气疏泄的密切相关。

(三)精的功能精具有繁衍生命、生髓养骨、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繁衍生命?肾精充盛所化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肾精充足而化肾气,天癸按时而至,精气溢泻,有利于繁衍后代。

2.生髓养骨肾精充足,则能生髓养骨,生长发育正常;肾精有损,则见生长发育迟缓或未老先衰。年老之人,常现耳聋耳鸣、筋骨不灵、活动不便,均与肾精不足,不能充养脑髓与骨髓所致。

3.化血作用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的来源之一。肾精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精足则血旺,精亏则血虚。

4.化气作用?肾精可化肾气,即元气。肾精充盛,则元气充足,机体生命活动旺盛,身体健康;若肾精衰少,则元气不足,机体正气虚衰,抗病能力下降,易于患病。

5.化神作用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精能化气,神能御精。《素问·刺法论(遗篇)》说:“精气不散,神守不分。”说明只有积精才能全神。反之,精亏则神疲,精亡则神散,生命结束。

二、气中医学气学说,是研究人体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其与脏腑、精血津液之间关系的理论体系。

65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指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具有推动、温煦、固摄、防御等作用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正如《灵枢·决气》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医学的气概念,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如呼吸时气的出入、随汗而出的热气、气功锻炼中的体悟等,逐渐形成了气是人体中的能流动的细微物质的概念。

中医学精与气的概念有严格区别:精,强调是生命的本原,是形成生命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强调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具有推动、温煦、固摄、防御等作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气的生成气,由肾精、水谷精微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气的生成,是脾、肾、肺等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

1.生成之源?气来源有三:先天之精、水谷精微、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

先天之精。人出生前,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成为人体气的根本。《灵枢·刺节真邪》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人出生后,藏于肾中的精可化生先天之气。《难经》称先天之气为“原气”或“元气”。

水谷精微。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可化生水谷之气,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部分。如《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清气参与气的生成,是气的重要来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2.相关脏腑功能气的生成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肾藏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是气的根本,因而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对于气的生成至关重要。肾封藏肾精,则可化为气,精充则气足;肾失封藏,精耗则气衰。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完成对饮食水谷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可化气,称为水谷之气,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若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生成不足,水谷之气的来源匮乏,则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故《灵枢·五味》曰:“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肺主气司呼吸。一方面,肺通过吸清呼浊,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体内,成为气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之气相互结合,积于胸中,生成宗气。

(三)气机与气化1.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有运动的特性。气不断运动,流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筋骨皮毛,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气的运动基本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自下而上的运行曰升;气自上而下的运行曰降;气由内向外的运行曰出;气自外向内的运行曰入。如呼出浊气是出,吸入清气是入,肝气升发是升,肺气肃降是降。

气机升降出入协调平衡,是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另一66?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方面,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必须平衡协调。这种正常状态称之为“气机调畅”。气机调畅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在中土五行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各脏腑之间气的运动要协调平衡。如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心肾相交等等,都说明了脏与脏、脏与腑之间处于升降协调的统一体中。

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称为“气机失调”或“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为“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为“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为“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为“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为“气闭”。

2.气化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气化的形式。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气化的基本形式。如精化为气,精与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等等,皆属气化的具体体现。气化过程的激发和维系,离不开脏腑的功能。气化过程的有序进行,是脏腑生理活动相互协调的结果。

3.气机和气化的关系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而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维系了体内新陈代谢的协调稳定和生命过程的有序发展,气的运动及其气化过程的停止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结。

(四)气的功能气成之后,运行全身,对于维持脏腑功能,促进津血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促进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推动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激发人的精神活动等。若气虚不足,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各脏腑组织功能减退,精血津液生成不足或运行输布障碍,或人的精神萎靡不振等。

2.温煦作用体现以下几方面:温煦人体,维持正常体温;温煦各脏腑组织,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温煦精血津液,维持其正常运行和输布。若气虚不足,温煦力弱,则可见形寒肢冷、体温下降,或各脏腑组织功能减弱,或见血瘀津停、痰饮水肿等证。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保卫人体,驱邪外出的功能。《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若气虚不足,防御力弱,可见气短乏力、自汗、易于感冒,或病后体弱、难以痊愈等。

4.固摄作用是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作用。表现为:统摄血在脉中运67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行,防止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防止其过多排泄或无故流失;固摄精液,防止其妄泄。若气虚不足,固摄无力,则可见气虚出血,或自汗、多尿、小便失禁,或遗精、滑精等病证。

5.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各种生命信息都可以通过气来感应和传递,从而构建人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密切联系。

(五)气的分类由于气的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及功能特点不同,气又有着各自不同名称。如行于脉中为营气,行于脉外为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胸中者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1.元气是指由先天之精所化,通行三焦,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气化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难经》又称“原气”,《内经》元气用“真气”表述。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气。

(1)生成与分布?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如《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肾中先天之精得到水谷精微的充养,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如《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元气发源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成为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2)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元气的盛衰变化体现于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人从幼年开始,元气逐渐充盛,促进生长发育。到青壮年,元气充足,使机体发育,形体壮实,筋骨强健,同时具备了生殖能力。到老年,肾精渐衰,化生元气渐少,形体出现衰老之象,生殖机能也随之衰退,直至元气衰亡,生命终止。因此,元气不足则易于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及未老先衰的病理改变。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膻中”。

(1)生成与分布?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因此,脾的运化与肺司呼吸的功能,对宗气的生成和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

(2)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如《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宗气可助肺呼吸,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声低微。二是贯心脉以行血气。宗气可助心脏行血。宗气充盛则脉搏和缓有力,节律一致。反之,则脉来躁急,节律不一,或微弱无力。三是下行丹田以资先天。宗气下行,蓄积于脐下丹田,可资先天元气。

3.营气是由水谷精微化生,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有营养,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营气是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将“营血”并称。营属阴,卫属阳,所以又常称为“营阴”。

(1)生成与分布?营气是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水谷之气,在脉中运行全身。如《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68?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腑也。”(2)生理功能?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血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一是注于脉中,与津相合而化为血。如《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二是循血脉流注于全身,发挥营养作用。如《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4.卫气是由水谷精微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其有卫护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为卫气。卫气相对营气属阳,故又称“卫阳”。

(1)生成与分布?卫气由水谷精微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运行于脉外,不受脉道约束,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如《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2)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如《灵枢·本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卫机体,防御外邪。卫气充盛则不易招致外邪侵袭,卫气虚弱则常常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

二是温煦全身,维持人体体温。卫气充足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虚亏则易致风寒湿等阴邪侵袭。如《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曰:“卫气者,热气也……虚则病寒,实则病热。”三是调节腠理开合,排泄汗液。若卫气虚弱时,则调控腠理功能失职,可以出现无汗、多汗或自汗等症。

营气与卫气均来源于水谷精微,来源相同。但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运行迅速;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气有化血和营养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腠理的功能。营属阴,卫属阳,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体温和汗液,若营卫失和,则可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以及“昼不精夜不瞑”等临床表现。

三、血中医学的血学说,是研究血的生成、运行、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精气津液关系的理论体系。

(一)血的基本概念血是指循行于脉中,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难经·二十二难》所言“血主濡之”,说明血具有濡养的作用,反映其功能特征。

脉是血运行的通道,又称为“血府”。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说明血在脉中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营养作用。血运行涩滞,停积不行则成“瘀血”。血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称为“离经之血”。

(二)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和肾精是化生血的基础,在脾、胃、心、肺、肾等协同作用下,化生为血。

1.化生之源血的生成来源有二:一是营气与津液化血。水谷精微可化生营气和津液,发挥濡养功能,是构成血的主要物质,也是血化生之源,如《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说明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产生水谷精微,成为血的化生来源;二是精化血,如《诸病源69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候论·虚劳精血出候》曰:“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2.相关脏腑功能血化生是在多个脏腑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脾胃的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1)脾胃?脾胃是血化生的主要脏腑。脾胃纳运正常,产生水谷精微,进而产生营气和津液,成为血的重要构成部分。如《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反之,脾胃纳运失常,血化生之源的水谷精微不足,易致血虚。因此,血虚之治,首重脾胃。

(2)心肺?心肺对血化生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对脾胃产生水谷精微的气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于心肺,化赤而为血。如《灵枢·营卫生会》曰:“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张志聪《侣山堂类辨·辨血》曰:“血乃中焦之汁……奉心化赤而为血。”均说明心肺在血的生成中的化赤作用。治疗血虚病证,应注意调补心肺功能。

(3)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也是血化生的基本物质。肾精充足,则血化生有源。肾精不足,则易致血虚。治疗血虚病证,如伴肾精不足者,应考虑补肾益精而生血。

(三)血的运行血行脉中,循经脉而流布全身,发挥濡养功能。血的运行受多种因素影响。

1.影响血行因素(1)气的推动与温煦?血属阴,气属阳。血的运行依赖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若气推动温煦作用太弱,则血运迟缓,易致瘀血;过强在血脉躁动,导致出血。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2)气的固摄?血行脉道,不逸出脉外,需气的固摄。正如《金匮要略编注》所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气的推动与固摄协调平衡是保证血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若气固摄作用不足,则易致出血。

2.相关脏腑功能血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之气的功能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在脉中运行,心气充足,则血行正常。肺朝百脉,可助心行血。宗气贯心脉行血气,突出心肺在血行中的协同作用。肝主疏泄,气机调畅,可保证全身气血通畅。脾主统血,脾气健运,统血有力,则血行脉中而不外逸。

可见,心、肝、脾、肺等脏相互协调,保证了正常血行。其中任何一脏的气不足或气机失调,都可引起血行失常。故《温病条辨·治血论》说:“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四)血的功能血主要具有濡养和化神两个方面的功能。

1.营养滋润作用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而发挥营养滋润作用。如《难经·二十二难》曰:“血主濡之”。血量充盈,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肌肉壮实、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动自如。血量亏少功能减弱,则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涩、毛发不荣、肢体麻木或运动无力。

2.化神作用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精神活动需血的营养。人体血气充盛,70?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血脉调和,则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思维敏捷,反之则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梦、烦躁、惊悸等。

四、津液津液学说,是有关人体内津液的概念、生成、输布、排泄及其与脏腑、精、气、血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其中,质地清稀,流动性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与液的损耗分别称为“伤津”“脱液”。津液可互补转化,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

(二)津液的代谢津液代谢,是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复杂过程,是多个脏腑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津液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的运化、胃的腐熟、小肠主液、大肠主津而生成。水饮进入胃,下传小肠、大肠,经脾气运化、胃气腐熟、小肠化物主液、大肠主津等作用,化生水精,成为津液,津液生成。

2.津液的输布?主要是由脾、肺、肾和三焦、膀胱等脏腑协调配合来完成的。津液产生后,依次经过脾的运化、肺的宣降、三焦行水、输入膀胱、肾的蒸腾气化,进而布散全身,完成津液输布过程。另外,还与心阳推动、肝之疏泄有关。

肺、脾、肾、三焦、膀胱协同输布津液。脾运化津液至肺,即“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宣发肃降,津液通过三焦,输入膀胱,即“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膀胱中津液在肾阳蒸化作用下,布散全身,即“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此《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是津液输布主要通道。

另外,津液入脉为血,心行血,故心之阳气也行津液。气能行津,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影响津液布散,故津液输布与肝之疏泄有关。

津液输布失常可在体内产生痰饮、水湿。脾不健运,痰湿内生,故脾为生痰之源,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宣发肃降主行水,肺失宣降,则痰饮内停,故肺为贮痰之器;三焦气化失司,水道不得通调,则水泛三焦;膀胱气化失司,津液不藏,则水蓄膀胱;肾阳亏虚,蒸化无力,津液不布,关门不利,聚水而肿,如《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肺、脾、肾与津液输布关系最为密切,如《景岳全书·肿胀》曰:“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71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肾主津液,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推动各脏腑气化,对津液代谢起根本作用,故其本在肾。如《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肺主宣降行水,对津液上行下达,内外布散起重要调节作用,故其标在肺。如《素问·水热穴论》曰:“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脾主运化津液,居中焦,是津液输布的枢纽,故其制在脾。如《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3.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产生汗与尿来体现。汗、尿均为津液气化后产物。津液发挥滋润濡养作用后,从汗孔排出的为汗,从尿道排出的为尿。如《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说明津液在阳气蒸化后产生汗与尿。再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说明汗与尿均为津液气化的产物。

汗的产生主要与肺有关,肺宣发津液于体表,津液在阳气蒸化后形成汗液。尿是一身津液在肾阳蒸化后形成的。肺的宣降和肾阳蒸化分别是保障汗和尿正常产生的重要机制。

津液布散于全身,五脏六腑均需津液滋养,不同脏腑功能失常,会表现出汗的不同表现。如《素问·经脉别论》曰:“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所以,疾病状态下的汗出,要重视各脏腑的功能是否失常。

因此,津液的排泄,主要与肾、肺有关。由于尿是津液气化的主要途径,故肾的作用在津液气化的地位最为突出。

(三)津液的功能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滋润濡养和充养血脉两个方面。

1.滋润濡养作用津质地清稀,以滋润作用为主;液质地浓稠,以濡养作用为主。津液布于体表能滋润皮毛肌肉,渗入体内能濡养脏腑,输注孔窍的能滋润五官九窍,渗注骨、脊、脑能充养髓,流入关节能滋润骨节。津液不足,则会使皮毛、肌肉、孔窍、关节、脏腑及骨髓、脊髓、脑髓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

2.充养血脉作用津液入脉,为血的组成部分。如《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说明津液与营气共同渗注于脉中,化生为血。故津液具有充养血脉的功能。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气、血、津液,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之间关系密切,精能化气、精血同源、津血互化,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它们之间相互促进、互生互化,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一)气与血的关系气与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景岳全书·血证》又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气是血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化生的基础和载体,故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1.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72?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1)气能生血是指气可化生血。首先,血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血的化生是在脾胃之气运化、心肺之气化赤、肾气蒸化等协作下完成的,脏腑之气的激发推动是血生成的动力;其次,营气与津液化构成血。营气充盛则血化生有源,营气虚亏则血化生不足。治疗血虚,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如当归补血汤,即是益气生血的例证。

(2)气能行血是指气能推动血行。血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推动,以及肝气疏泄调畅。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运血者,即是气。”因此,气机调畅,则血行正常。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行迟缓;气机郁滞不通,则血瘀。再者,气的升降出入失常,也会影响血的运行。所以,在治疗血行失常时,常常配合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如以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之胸闷胸痛;以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半身不遂等。

(3)气能摄血是指气能固摄血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脾气充足,则血行脉中;脾气虚弱,易致各种出血,即“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因而治疗气不摄血证时,常用健脾补气,以归脾汤加减以益气摄血。

由于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故称“气为血之帅”。

2.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1)血能养气?是指血可涵养营养气。如肝血可涵养肝气,肝血充足,则肝气得养而疏泄正常。

若血虚不足,常可导致气虚无力。

(2)血能载气?是指血能运载气而不易散失。如《血证论·吐血》说:“血为气之守。”《张氏医通·诸血门》说:“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说明气依附于血而得以存在体内,并以血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因此血虚常伴气虚,而大失血易致气涣散不收,漂浮无根的气脱,称为“气随血脱”。

由于血能养气、载气,故称“血为气之母”。

总之,血属阴,气属阳。气血阴阳之间协调平衡,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反之,即如《素问·调经论》所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因此,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使其恢复协调平衡的状态,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法则之一。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与津液相对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类似于气与血的关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固摄作用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及运动变化,也离不开津液的滋润和运载。

1.气能生津是指气可化生津液。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是在脾胃运化、小肠分清别浊、大肠主津等脏腑的共同协作下完成的。相关脏腑之气的激发推动是津液生成的动力,尤其是脾胃之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脾胃等脏腑之气充盛,则化生津液的力量增强,人体津液充足。如若脾胃之气亏虚,则化生津液力量减弱,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治疗时往往采取益气生津之法。

2.气能行津是指气能推动津液的输布。首先,气是津液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津液由脾胃化生之后,经过脾、肺、肾及三焦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得以输布全身各处,以发挥其生理作用。其次,津液气化产生汗、尿,是通过气化来完成的。如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气化无力进行,或气机郁滞不畅,气化受阻,都可以引起津液的输布、气化障碍,7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并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称为“气不行水”或“气不化水”。因此,临床常将利水湿、化痰饮的方法与补气、行气法同时并用,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即是如“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的具体应用。

3.气能摄津是指气可以固摄体内津液,防止无故大量流失。例如,卫气主司汗孔开合,固摄肌腠,不使津液过多外泄;元气固摄尿液,按时排出。若气虚固摄力量减弱,则会出现诸如多汗、自汗,以及多尿、遗尿、小便失禁等表现,临床上常采取补气摄津法治疗,如玉屏风散治疗气虚自汗,肾气丸治疗肾虚遗尿、小便失禁等。

4.津能载气是指津液能够载气而行,而不致散失。血脉之外,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会使气漂浮失散而无所归,故说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大量丢失,易致气的损耗。例如外感暑热,不仅伤津耗液,而且气亦随汗液外泄,出现少气懒言、体倦乏力的气虚表现。而当大汗、大吐、大泻等津液大量丢失时,气亦随之大量外脱,称之为“气随津脱”。故《金匮要略心典·痰饮》曰:“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因此,临床中在使用汗法、下法和吐法时,必须做到有所节制,中病即止,勿使太过而导致变证。

由于津液是气的载体,气依附于津液而运行,津行则气行,津停则气滞。“津停气滞”与“气不行水”是互为因果的,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因此临床上利水药与行气药常配合使用。

(三)精、血、津液的关系精、血、津液与气相对而言,其性属阴。生理上,精、血、津液三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化生、互相补充的关系。病理上,三者之间也往往发生互相影响。其关系集中地体现于“精血同源”和“津血同源”两方面。

1.精血同源是指精能化血,血能养精,精血互生互化的关系。精与血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主要表现为:(1)精能生血?精藏于肾,称为肾精;血藏于肝,称为肝血,肝血反映全身血之充盛与否。肾精化生先天之气,通过三焦布全身脏腑,激发各脏腑气化,推动脾、胃、心、肺等脏腑化生血。肾精化血充足,可荣养毛发,使毛发柔顺光泽,故曰“发为肾之外荣”“发为血之余”,说明了精血之间关系密切。

若肾精不足则血虚不荣,则有头发枯槁脱落之候。

(2)血能养精?血以水谷精微为主要生成来源,肾精赖水谷精微不断充养,血也可化生为精,以不断补充滋养肾精,使肾精充实。故血足则精充,血虚则精亏。由于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精血之间互生互化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又称为“肝肾同源”。由于肝称乙木,肾称癸水,故肝肾同源,也称“乙癸同源”。

2.津血同源血和津液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1)津能化血?布散于肌肉、腠理等处的津液,可不断地渗入脉道,以化生和补充血。但在大汗、大吐、大泻,或严重烧烫伤时,脉外津液不足,则脉内血中的津液渗出脉外,以补充脉外津液,进而导致脉中血亏。此时不可再用放血或行血破血疗法,以防血止津液的进一步耗伤,即《灵枢·营卫生会》所谓:“夺汗者无血”。

(2)血可化津?中焦水谷化生的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相合,在心、肺作用下化赤为血。血行于74?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脉中,血中津液可以渗出脉外,以濡润脏腑、形体、官窍,也可弥补脉外津液不足,有利于津液的输布代谢。但在大失血时,脉中血少,反而需要脉外津液进入脉中生血,从而导致脉外津液不足。由于津液气化常通过汗的变化来体现,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此时,若对大失血者再发汗,则会导致津液与血进一步耗竭。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伤寒论》中也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

总之,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为血;血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

脉中脉外,有进有出,有分有合,就是津血同源的基础。

(四)精与气的关系1.精能化气肾精为先天之精,可化生元气,推动脏腑气化。故精足则气旺,精亏则气衰。临床中,精虚及失精常同时见到气虚,即精气两亏。

2.气能补精摄精脾胃等脏腑之气充足,功能正常,产生充足的水谷精微,以补养肾精,因而气能补精。气既能补精,又能摄精,防止精无故耗损,此即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若气虚不能补养精,或气不摄精,可导致精亏或遗精、滑精等症。故临床上常采用补气生精、补气固精的治疗方法,可用金锁固精丸加减治疗。

【小结】精是指人体生命的本原,其生成禀受于父母,受水谷精微的充养而不断充盛,藏之于肾;其施泄形式为化气、化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生髓养骨、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气是指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的精微物质;由肾精、水谷精微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中介作用。元气是指由先天之精所化,通行三焦,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气化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的作用。营气是由水谷精微化生,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有化血和营养作用。卫气是由水谷精微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行于脉外而具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作用。

血是指循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水谷精微和肾精是化生血的基础;气的推动、温煦、固摄作用影响血行;具有营养滋润和化神作用。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其来源于饮食水谷,其生成、输布、排泄与脾、肺、肾、三焦等脏腑关系最为密切;具有滋润濡养和充养血脉作用。

精气血津液皆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相互之间关系密切:精可化气,气能补精摄精;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载气;精能生血,血能养精,故精血互化;津液可化血,血可化津液,故津血同源。

复习思考题1.精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与水谷精微的关系?

75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2.气的功能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

3.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是什么?

4.津液输布与排泄涉及哪些脏腑?试述肺、脾、肾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

5.气与血关系包含哪些内容?

推荐阅读书目1.史菘重编.灵枢经.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5.

3.秦越人.难经.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经典文献辑要1.《灵枢·决气》: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2.《灵枢·经脉》: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3.《素问·上古天真论》: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4.《灵枢·刺节真邪》: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5.《灵枢·邪客》: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76?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6.《素问·痹论》: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7.《灵枢·营卫生会》: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8.《灵枢·五癃津液别》: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

9.《灵枢·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第三节?经?络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概念、构成、循行、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高度重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如《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一、经络概述(一)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的通路。

如《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如《医学入门》谓:“脉之直者为经。”“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分支,错综联络,遍布全身。如《灵枢·脉度》曰:“支而横者为77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络。”经脉多深而不见,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多浮而常见,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见表2-1。

1.经脉经脉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正经,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正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经别,又称“十二经别”,是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2.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指从经脉中分出的较大的络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的作用。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分布全身,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有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3.连属部分经络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经筋和皮部。经筋,是十二经脉“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表2-1?经络系统简表手太阴肺经手三阴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经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络

手太阳小肠经?十二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系经脉经脉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足太阴脾经统

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78?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奇经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八脉阳跷脉的总称经脉十二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经别深入体腔的支脉之间在体内的联系十五十二经脉及任、督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经

别络共十五支联系和渗灌气血?

络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系?孙络最细小的络脉统

十二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经筋外连十二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皮部五脏内属十二经脉所属络者六腑二、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对称分布于人体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属于一脏或一腑。

十二经脉命名,是据其分布的手足、所属脏腑和阴阳属性而命名的。

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阴经隶属于脏,阳经隶属于腑(表2-2)。

表2-2?十二经脉命名表循行部位阴经(属脏)?阳经(属腑)(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前缘手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上肢中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缘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前缘足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下肢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缘*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79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1.走向规律如《灵枢·逆顺肥瘦》所言:“手之三头(面)(手三阳经)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即: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手三阴经)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手三阳经,从手指端走向头面(足三阳经)胸手部,与足三阳经相交会;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从足趾端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腹

胸部与手三阴经交会(图2-1)。

(足三阴经)2.交接规律足图2-1?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相为表里的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在上肢末端(手指),相为表里的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交接在下肢末端(足趾)。

(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3)足手阴经在腹胸部交接足、手阴经,交接部位皆在胸部内脏。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3.分布规律(1)头面部?手足六阳经均行经头面部,《难经·四十七难》曰:“人头者,诸阳之会也”。其中,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少阳经行于侧头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和头后部。诸阴经中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均上达目系,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足少阴肾经上抵舌根,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2)四肢部?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3)躯干部?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胸面。循行于腹胸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

4.表里关系手足三阴与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如《素问·血气形志》说:“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表2-3)。

表2-3?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表表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里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80?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5.流注次序十二经脉,首尾相贯、依次衔接,自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注,最后传至足厥阴肝经,复再回到手太阴肺经,从而首尾相贯,如环无端(表2-4)。

表2-4?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表食指端鼻翼旁足大趾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心中小指端目内眦足小趾端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胸中无名指端目外眦足大趾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肺中【附】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系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图2-2)。

分支:从手腕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云门中府天府侠白迎香口禾髎扶突尺泽天鼎巨骨孔最肩髃二间三间合谷商阳臂臑阳溪偏历温溜下廉列缺经渠太渊手五里鱼际肘髎曲池少商手三里上廉图2-2?手太阴肺经图2-3?手阳明大肠经81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2.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部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图2-3)。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3.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出而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颌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图2-4)。

分支:从颌下缘(大迎穴)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头维承泣下关四白颊车巨髎髀关大迎地仓人迎缺盆水突气舍气户库房伏兔屋翳膺窗乳中阴市乳根梁丘不容承满梁门关门犊鼻太乙足三里滑肉门天枢上巨虚外陵条口大巨丰隆水道下巨虚归来气冲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图2-4?足阳明胃经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气冲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沿大腿前侧下行,至膝髌,向下沿胫骨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82?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4.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中,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图2-5)。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周荣箕门胸乡天溪食窦血海大包腹哀阴陵泉大横地机腹结漏谷府舍三阴交冲门商丘公孙太白大都隐白图2-5?足太阴脾经5.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图2-6)。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青灵极泉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少海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6.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灵道通里阴郄穴),沿手背尺侧上腕部,循上肢外侧后缘,过神门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交肩上后入少府大椎穴,再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少冲道下行,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图2-7)。

图2-6?手少阴心经8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秉风肩外俞臑俞曲垣天宗肩贞小海支正听宫颧髎天容养老天窗阳谷肩中俞腕骨后溪前谷少泽图2-7?手太阳小肠经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目眶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7.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图2-8)。

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后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脊柱正中旁开1.5寸)下行,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分支: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脊柱正中旁开3寸)下行至髀枢(髋关节,当环跳穴处),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84?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五处眉冲曲差攒竹睛明通天络却玉枕天柱络却通天承光五处眉冲曲差大杼风门附分肺俞魄户厥阴俞膏肓心俞神堂督俞膈俞膈关肝俞魂门胆俞阳纲脾俞意舍胃俞胃仓三焦俞肾俞肓门气海俞志室大肠俞小肠俞关元俞膀胱俞上髎胞肓次髎中髎中膂俞下髎秩边会阳白环俞图2-8?足太阳膀胱经8.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图2-9)。

85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俞府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幽门阴谷腹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俞涌泉中注四满筑宾气穴大赫横骨交信复溜太溪照海大钟水泉然谷图2-9?足少阴肾经间使大陵曲泽内关劳宫中冲郄门天泉天池图2-10?手厥阴心包经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9.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图2-10)。

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

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10.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图2-11)。

86?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肩髎耳和髎角孙丝竹空颅息臑会耳门瘈脉消泺翳风天牗清冷渊天井天髎肩髎四渎三阳络支沟外关会宗阳池中渚液门关冲图2-11?手少阳三焦经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到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11.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额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图2-12)。

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处,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下行进入胸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胁,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12.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图2-13)。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颊里,环绕口唇的里边。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87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本神颔厌目窗正营率谷承灵头临泣悬颅阳白天冲悬厘浮白瞳子髎脑空环跳曲鬓头窍阴上关风池听会完骨肩井风市渊腋中渎辄筋膝阳关日月京门阳陵泉带脉五枢维道外丘阳交光明阳辅居髎悬钟环跳侠溪丘墟足窍阴足临泣地五会图2-12?足少阳胆经阴廉足五里阴包期门曲泉膝关章门中封中都蠡沟太冲急脉行间大敦中封图2-13?足厥阴肝经88?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三、奇经八脉(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其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有异于十二正经,故曰“奇经”。因其数有八,故曰“奇经八脉”。

(二)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能统率、联系、调节十二经脉。其主要功能表现于下。

1.密切十二经脉之间联系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起到联结整合作用,如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为“血海”“十二经脉之海”;带脉“约束诸经”等。

2.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奇经八脉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功能。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就会渗灌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奇经中所涵蓄气血则溢出给予补充。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肝、肾等脏联系密切。如督脉的“入颅络脑”“行脊中”以及“属肾”;任、督、冲三脉,同起于胞中等。

(三)奇经八脉各自的生理功能1.督脉的主要功能(1)总督一身阳经,为“阳脉之海”“督”,有总督、督管、统率之意。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

(2)促进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行脊里,入络脑,属肾,与脑、髓、肾关系密切,可促进脑、髓与肾的生理功能。

2.任脉的主要功能(1)总任一身阴经,为“阴脉之海”“任”,有担任、任受之意。任脉循行于腹面正中线,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对全身阴经气血起调节作用。

(2)任主胞胎?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生殖功能有关。如《太平圣惠方》曰:“夫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3.冲脉的主要功能(1)调节十二经气血,为“十二经脉之海”?“冲”,有要冲之意。冲脉循经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为一身气血之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

(2)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女子月经来潮及孕育功能,皆以血为基础,冲脉起于胞中,为“十二经脉之海”,又为“血海”(《灵枢·海论》),因此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娠与冲脉盛衰密切相关。

4.带脉的主要功能(1)约束纵行诸经?“带”,有束带之意。正经与奇经中的其余七经均纵行,唯带脉环腰一周,有总束诸脉的功能。如《太平圣惠方·辨奇经八脉法》曰:“夫带者,言束也,言总束诸脉,使得调柔也。”(2)主司妇女带下?因带脉亏虚,不能约束经脉,可见带下量多。如《傅青主女科》曰:“夫带89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下俱是湿证,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5.跷脉的主要功能(1)主司下肢运动“跷”,有轻健跷捷的含义。《太平圣惠方·辨奇经八脉法》曰:“夫跷脉者,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作之所由也,故曰跷脉也。”(2)司眼睑开合?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如《灵枢·寒热病》曰:“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所以阴阳跷脉有司眼睑开合的功能。

6.维脉的主要功能“维”,有维系、维络之意。阳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

【附】奇经八脉循行部位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与其功能有密切关系。奇经八脉的具体循行如下。

1.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图2-14)。

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缩龈交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腰俞长强上星百会神庭后顶后顶强间印堂百会脑户前顶风府素髎囟会哑门水沟上星兑端神庭图2-14?督脉90?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

分支:从小腹内分出,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再向上到两眼下部的中央。

2.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图2-15)。

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于脊柱前。

承浆廉泉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会阴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图2-15?任脉91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3.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图2-16)。

分支:起于肾,浅出气街,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

分支: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趾。

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4.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图2-17)。

5.阴跷脉和阳跷脉阴跷脉起于内踝下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图2-18)。

幽门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俞中注阴交四满气穴横骨大赫带脉五枢维道图2-16?冲脉图2-17?带脉92?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睛明睛明承泣交贯冲脉巨髎风池地仓巨骨臑俞肩髃居髎交信跗阳照海申脉仆参图2-18?阴跷脉图2-19?阳跷脉阳跷脉起于外踝下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再向上经腹、胸后侧面,经肩部,由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图2-19)。

6.阴维脉和阳维脉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图2-20)。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图2-21)。

9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目窗正营头临泣承灵阳白本神脑空风府风池哑门肩井廉泉天髎天突臑俞期门腹哀大横府舍冲门阳交筑宾金门金门图2-20?阴维脉图2-21?阳维脉【附】经别、别络、经筋、皮部1.经别又称“十二经别”,是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也属于经脉范畴。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这样十二经别分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2.别络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另外,若再加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别络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主导作用。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即《灵枢·脉度》所谓“络之别者为孙”。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即《灵枢·脉度》所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十二经脉的别络多行于身体浅表部位,从肘、膝关节以下分出后,均走向相表里的经脉,并与其别络相通。如此则阴经的别络络于阳经,阳经的别络络于阴经,密切了表里两经的关系。

3.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十二经筋”,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经筋多附于骨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94?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4.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又称“十二皮部”。皮部位于人体最浅表部位,对外界变化具有调节作用,并依赖布散于体表的卫气,发挥其抗御外邪的作用。观察不同部位皮肤色泽和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病变。在皮肤一定部位施行贴敷、艾灸、热熨、梅花针等疗法,可治疗内在脏腑的病变。

四、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与经络学说的应用(一)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经络系统具有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感应传导和调节平衡等基本功能。

1.沟通联系作用人体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之间的相互联系,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的各种功能的协调统一,是依赖经络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沟通脏腑与体表?《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十二经脉每条经脉对内属络脏腑,对外联络筋肉、关节和皮肤,起到沟通脏腑与体表联系的作用。

(2)沟通脏腑与官窍?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又循行经过口、眼、耳、鼻、舌及二阴等官窍。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可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官窍。

(3)沟通脏腑之间联系?某些经脉除属络特定内脏外,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足少阴肾经,不但属肾络膀胱,还贯肝、入肺、络心、注胸中、接心包等。也有多条经脉同入一脏,如手太阴经属肺,手阳明经络肺,足厥阴经注肺,足少阴经入肺,手少阴经过肺等,沟通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4)密切经脉之间联系?表里经、同名经和异名经之间,相互贯通;六阴经和六阳经阴阳表里相合;经别、别络从内外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正经和奇经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等,使经络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结构的纵横交错的调节系统。

2.运输渗灌作用经脉具有运输气血作用,络脉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如《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灵枢·脉度》说:“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经脉的运输渗灌,使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3.感应传导作用感应传导,是指经络具有感应传导信息的作用。如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的表现。当针刺穴位出现酸、麻、重、胀等感觉或循经传导感觉时,治疗刺激及信息可以随经络之气到达病所,故《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此外,脏腑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也可通过经络而反映于人体外部某些官窍组织,如胃病患者足三里常有压痛,肝火上炎患者会出现目胀、巅顶痛等症状。

4.调节平衡作用经络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及其感应传导信息功能,可对各脏腑、形体、官窍进行调节平衡。《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经络的调节平衡作用,可促使失常的机能活动恢复正常。如月经失调者可针刺三阴交,面口疾病均可取合谷,胃脘痛者可取足三里,腰背痛者可取委中等,皆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95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经络不仅可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而且可阐释疾病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与治疗。

1.阐释病理变化如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小腹,布胁肋,上连目系,故肝气郁结可见两胁及少腹痛;肝火上炎易见两目红赤,肝经湿热多见阴部湿疹瘙痒等。足厥阴肝经属肝,挟胃,故肝病可以影响到胃,又“注肺中”,所以肝火又可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水泛滥,可以“凌心”“射肺”等。

2.指导疾病诊断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可推断疾病病位。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为肺病表现;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则应考虑真心痛等心脏疾病。再如头痛: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则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及项部,多为太阳经病变;痛在巅顶,主要与厥阴经有关。

3.指导疾病治疗经络是针灸、推拿及药物疗法的理论基础。经络取穴的基本原则是“循经所过,主治所及”。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常用取穴方式有循经取穴、表里配穴、输募配穴、阴阳配穴等。

金·张元素创立“引经报使”理论。如《汤液本草·细辛》说:“太阳则羌活,少阴则细辛,阳明则白芷,厥阴则川芎、吴茱萸,少阳则柴胡。”经络学说可指导方剂组成。如交泰丸,心肾经络相通,黄连入心以降火,肉桂入肾能温阳,可使水火交济以治心肾不交证。

【小结】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生理机能的通路;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经脉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经络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经筋和皮部。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据其分布的手足、所属脏腑和阴阳属性来命名;其循行方向和交接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头面、四肢、躯干有一定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存在特定的表里关系。十二经脉,首尾相贯依次衔接,自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注,复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具有密切十二经脉之间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等作用,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经络具有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感应传导、调节平衡的作用。在阐释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诊断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复习思考题1.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有哪些?

2.十二经脉在头面、四肢、躯干部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3.试述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4.经络学说是如何应用的?

96?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推荐阅读书目1.灵枢经.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5.3.秦越人.难经.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4.杨幹潜,郭燕文.医经今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5.彭勃.奇经八脉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经典文献辑要1.《灵枢·经脉》:(1)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3)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次指外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4)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5)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6)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7)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97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8)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9)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10)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11)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12)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2.《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3.《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98?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附】人体部位组织名称图颠

颠发际角额颅颞曲角颥鬓阙中外上纲内完蔽枕骨眦下纲眦骨颧唇明吻堂曲颊颐项项中

颏颔颈图2-22?头面部组织名称图巨骨项骨两叉骨骨

肩解脊胸

膺骨肩胛肩乳髆膂

胁腰

季胁季胁脐

骶监骨尻

横骨臀尾

鼠蹊曲骨髀枢闾图2-23?躯干部组织名称图99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伏

兔股

臑后外

臑内髌肘

肘腘胫

臂骨臂外内

腨腕

腕踝兑骨鱼

跗内踝外踝跟

踵图2-24?四肢部组织名称图第四节?体?质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影响,并以此指导疾病诊断和防治的理论。体质影响着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影响着对各种病因的易感性、发病倾向,以及证候类型以及个体对治疗的反应。因此,重视体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生命特征,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对诊断、治疗、预防及养生康复均有重要意义。

一、体质概述(一)体质的概念体质,是指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形与神俱”是生命存在和健康的基本特征,如张介宾《类经·藏象类》说:“形神俱备,乃为全体”。形壮则神旺,形衰则神衰。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构成。形态结构主要包括形体之肥瘦高矮,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等。其中尤以肥瘦最有代表性,如《灵枢·逆顺肥瘦》及《灵枢·卫气失100?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常》即以体型将人分为肥人与瘦人,肥胖体质又以其形态特征等划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

生理功能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功能的体现,诸如心率、心律、呼吸、语言、食欲、口味、体温、二便、生殖机能、月经、睡眠、视听觉、触嗅觉等,均是体质生理功能的反映。心理特征属中医学“神”的范畴,主要表现在人格、气质、性格等方面。

(二)体质的评价体质的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身体形态结构、身体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心理发育水平和适应能力。

理想体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育良好,体型匀称,体重适当;二是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耳聪目明,声音有力,牙齿坚固,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脉象和缓均匀;三是感觉灵敏,动作灵活;四是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态度积极;五是适应能力强,有较强的抗干扰、抗不良刺激和抗病的能力。

(三)体质的特点体质具有以下特点:先天遗传性、后天可调性、相对稳定性、形神一体性、差异多样性。先天遗传是体质形成发展的基础,但体质受后天影响可逐渐调整;体质相对稳定,连续可测,但受年龄、环境刺激也可动态改变;体质形神一体,受地域、文化影响,具有群体趋同特点;体质有差异多样的特点。

二、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中医体质的分类体质分类方法不同,体质类型不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按照五行特性分类,将体质分为“木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和“水形之人”;《灵枢·通天》按照阴阳属性分类,将体质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灵枢·论勇》根据行为特征分类,将体质分为“勇士”“怯士”等。另外,还有寿夭、刚柔、苦乐等不同体质分类的描述。目前,常用的体质分类包括阴阳分类法和九种常见体质分类法。

1.阴阳分类及其特征(1)阴阳平和质?是机能协调的体质类型。其特征为:身体强壮,胖瘦适度;面色与肤色明润含蓄;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质红润,脉象缓匀;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具有这种体质的人,不易感受外邪,生病少。即使患病,多为表证、实证,且易于治愈,康复亦快,或不药而愈。如果后天调养得宜,无暴力外伤、慢性疾患及不良生活习惯,其体质不易改变,易获长寿。

(2)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类型。其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食量较大,消化较快;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高,动则易出汗,喜欢饮水;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多滑数;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性情急躁,自制力较差;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

具有这种体质的人,易感暑、热性等阳邪,发病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易化燥伤阴;皮肤易生疖101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疮;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证。

(3)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特点的体质类型。其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易于疲劳;面色偏白少华;食量较小,消化力弱;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唇舌偏淡,脉多迟缓;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

具有这种体质之人,易感寒、湿等阴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证。

2.九种常见体质分类法及其特征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发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技术性文件。

(1)平和质(A型)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强。

(2)气虚质(B型)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边有齿痕,脉弱。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3)阳虚质(C型)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4)阴虚质(D型)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偏瘦。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5)痰湿质(E型)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6)湿热质(F型)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心理特征:易于心烦气躁。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7)血瘀质(G型)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胖瘦均见。常见表现:肤色晦暗、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102?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心理特征:易烦,健忘。发病倾向:易患癥瘕及痛证、血证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8)气郁质(H型)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发病倾向:易患脏燥、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9)特禀质(I型)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胎痫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体质特征取决于脏腑经络气血的强弱盛衰,凡能影响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功能活动的因素,均可影响体质。包括先天禀赋,以及年龄、性别、饮食、劳逸、情志、地域、社会等后天因素。

1.先天禀赋父母生殖之精的盈亏盛衰决定着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影响体质。如《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曰:“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2.后天因素(1)年龄因素?《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了人体脏腑精气盛衰与年龄的关系。在生长壮老过程中,年龄变化导致的脏腑精气变化,不断影响着体质。

(2)性别差异?男子以精气为本,女子以血为本。男子多用气,故气常不足;女子多用血,故血常不足。男性多阳刚,体魄健壮,性格外向;女性多阴柔,体魄娇弱,心思细腻。

(3)饮食因素?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对体质有明显影响。如《素问·五脏生成》曰:“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4)劳逸所伤?过度劳逸能影响体质,如《素问·举痛论》曰:“劳则气耗。”《素问·宣明五气》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5)情志因素?情志和畅,则脏腑功能协调,体质强壮。而情志内伤,可致脏腑精气的不足或紊乱,给体质造成不良影响。

(6)地理因素?不同地域的饮食结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社会民俗等,会影响体质。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了地域方土不同,形成东、南、西、北、中五方人的体质差异。

(7)疾病针药因素?疾病多损伤体质,如大病久病使体质虚弱。药物针灸用之得当则改善体质,用之不当则损伤体质。

10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三、体质学说的应用体质与病因、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及养生预防均有密切关系,“因人制宜”就是体质学说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具体体现,是个性化诊疗思想的反映。

(一)说明病因偏阳质者易感受风暑热之邪;偏阴质者易感受寒湿之邪。小儿气血未充,稚阴稚阳之体,常易感受外邪或因饮食所伤。《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二)阐释发病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如《灵枢·论勇》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少长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再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说:“凡此九气(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丛生之病,壮者得之气行而愈;弱者得之气著为病也。”说明对某些情志刺激,机体发病与否与体质有关。

(三)解释病机体质因素决定疾病的传变,一是通过正气强弱,决定发病和影响传变。体质强壮者,发病多为实证,病情清浅,病程较短;体质虚弱者,感邪易深入,病情多变,易发危重证。二是通过“从化”而影响传变。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如素体阳盛阴虚者,感邪多从阳化热;素体阴盛阳虚者,则邪多从阴化寒。

(四)指导辨证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疾病证候类型。相同疾病,因体质差异可表现出不同证候;而感受不同病因或患不同疾病,体质相同,常可表现为相同或相类证候。即要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五)指导治疗治病求本,包含从体质差异而求本治疗,即因人制宜。体质偏阳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体质偏阴者,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泄热;气虚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等。

(六)指导养生善于养生者,应兼顾体质特征。如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热;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寒;肥胖者,食宜清淡而忌肥甘;阴虚之体,饮食宜甘润生津之品,忌辛辣燥烈;阳虚之体,宜用温补之品。

【小结】体质是指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体质具有先天遗传性、后天可调性、相对稳定性、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差异多样性等特点。目前,常用的体质分类方法有阴阳分类和九种常见体质分类。先天禀赋,以及年龄、性别、饮食、劳逸、情志、地域、疾病等后天因素均可影响体质。临床上,体质理论可用于阐释病因、发病、病机,指导辨证、治疗及养生预防等,“因人制宜”是体质学说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体现,是个性化诊疗思想的反映。

104?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复习思考题1.试述对体质概念的认识。

2.试述体质的特点。

3.试述偏阴质和偏阳质的特征。

4.九种常见体质,是从哪些角度进行判定的?

推荐阅读书目1.付作举.中医体质辨识.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盛增秀.中医体质学说十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3.王琦.中医体质学研究与应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经典文献辑要1.《灵枢·通天》: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2.《灵枢·五变》:黄帝曰: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少俞曰:善乎哉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夫木之蚤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渍而漉;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扤伤,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

黄帝曰:以人应木,奈何?少俞答曰:木之所伤也,皆伤其枝。枝之刚脆而坚,未成伤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3.《灵枢·论勇》: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105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

勇士者,目深以固,长衡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骨曷骬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4.《灵枢·寿夭刚柔》: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皮与肉相裹则寿,不相裹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

106?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中医学疾病观是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病机及传变规律认识的理论体系,包括病因学说、发病学说与病机学说等。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疠气传染、跌仆金刃,以及饮食劳逸失常等;发病主要研究疾病发生与邪正之间的关系,包括发病原理和发病类型;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和机理,是中医学辨证的重要内容,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和内生五邪。

第一节?病?因病因学说,是研究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病因理论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多学科渗透,经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而日臻丰富完善。

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又称为致病因素、病邪等。疾病发生的原因种类繁多,诸如气候异常、疫疠传染、精神刺激、饮食所伤、劳逸失度、痰饮、瘀血、结石、各种外伤、虫兽所伤、药邪、医过以及先天因素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历代医家对病因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内经》以阴阳为总纲,对病因进行分类。《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了“三因学说”,称六淫邪气为“外所因”,情志所伤为“内所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这种把致病因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进行病因分类的方法,使中医学病因理论更趋完善,对后世影响很大。目前,根据疾病的发生途径、形成过程,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其他病因四大类。

当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疾病后,会产生不同的病变反应,从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同的致病因素导致疾病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在认识病因的时候,往往从疾病的临床表现来推求病因。

中医学病因学说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问诊求因,通过问诊了解推求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所伤、外伤等;二是辨证求因,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是中医探求病因的特有方法。

107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一、外感病因外感病因,指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或口鼻侵犯人体,从而引发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因为邪气从外而来,侵袭体表,故其导致的病证,称为表证。外感病因主要包括六淫和疠气。

(一)六淫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是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的基本条件。人生长在自然界,依靠自然界环境而生存,并通过调节自身的变化以适应四时的气候变化。但在六气变化异常,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六气变化,导致疾病发生时,则成为致病因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称为“六淫”或“六邪”。

六淫的形成必须具备六气异常和人体正气亏虚两个基本条件。六气变化异常,包括六气太过或不及,如冬天过于寒冷、夏天过于炎热,则容易导致伤寒或中暑;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气候干燥,则外感燥邪,多见胸闷、干咳等;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暑天天气炎热而突发暴风骤雨,则常易伤寒感冒。正气亏虚,包括各脏腑功能异常,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邪气侵袭人体而引发疾病。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如下所示:其一,外感性。六淫致病,其侵犯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由于六淫邪气均是自外界侵犯人体,故称其为外感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即称为“外感病”,临床多见恶寒怕冷、全身酸痛、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象浮数或浮紧等表证。

其二,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季节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六淫致病与时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故其所致病变又称为“时令病”。

其三,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为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高温环境作业多致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其四,相兼性。六淫致病可以单独致病,如伤风、中暑、燥邪犯肺、寒邪直中等;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侵袭,相兼致病,如外感风热、寒湿困脾、风寒湿痹等。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所谓风寒、风温、风湿、寒湿、湿温,两者为并。风湿寒、风湿温,三者为合。”六淫致病从现代医学来看,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在内。六气异常,对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疾病传播以及人体抵抗力等,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风作为一种流动的空气,常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而通过气溶胶方式引起疾病的病毒有上百种,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等,因此,风邪可被认为是“传染性微生物气溶胶”。

中医学阐释六淫的致病特点,主要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即以自然界之气象、物候与人体病变过程中的临床表现相类比,经过反复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推演、归纳、总结出来的。

1.风邪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主要发生在春季,但四季皆有,终岁常在,在六淫中致病最广,常被称为“百病之长”。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08?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具有轻扬、发散、向上、向外的特性,属于阳邪。风性轻扬上浮,致病常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素问·太阴阳明论》有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临床可选用桂枝汤加减,以发表解肌,调和营卫。

(2)风性善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的特点。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痹证中的“行痹”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又称为“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有发病急骤,变化无常的特点。如风疹表现为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可迅速遍及全身,此起彼伏的特点。

临床可选择消风散加减治疗,以养血清热,祛风止痒。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

(3)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有动摇颤抖的特征,因此,凡是症见震动、摇摆的都称为风证。诸如眩晕、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都与风邪侵袭相关。如临床上因受风而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斜,为风中经络,临床可选用牵正散加减治疗,以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4)风为百病之长?长者,首也。风邪为六淫之首,是六淫邪气致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外感病致病的先导。寒、湿、暑、燥、火邪多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致病,故临床上有风寒、风湿、风燥、风火等证。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盖六气之中,唯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则曰风湿,兼火则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其余五气,则不能互相全兼,如寒不能兼暑,暑亦不兼寒,湿不兼燥,燥不兼湿,由是观之,病之因乎风而起者自多也。”此外,风邪致病范围极为广泛,种类繁多。风邪四时皆有,伤人无处不到,为病最多。古人甚至把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2.寒邪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为冬季主气,故寒邪为病,多见于冬季。此外,气温骤降,淋雨涉水,汗出当风,以及贪凉露宿,或过饮寒凉之物,均为感受寒邪的途径。外寒病根据寒邪侵犯人体部位的不同,有伤寒、中寒的区别。寒邪伤于肌表,阻遏阳气,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冬令主气,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人之阳气本可以制约阴寒之气,若阴寒之邪偏盛,则人体阳气不足以祛除寒邪,反被阴寒之邪所伤。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感受寒邪,可见局部或全身性的寒象,如寒邪袭表,卫阳被遇,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的实寒证,临床常用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若寒邪直中太阴,损伤脾阳,则见脘腹冷痛,或呕吐、泄泻等症。临床以理中汤或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以温中散寒。寒邪直中少阴,心肾之阳受损,病人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临床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进行治疗,以通阳散结,散寒止痛。

(2)寒性凝滞?“凝”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寒性凝滞即寒邪伤人,易使气血凝结、经脉阻滞。

人之气血全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所以能运行不息,畅通无阻。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又称寒胜则痛。

《素同·痹论》言:“寒气胜者为痛痹”“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疼痛的性质多表现为冷痛,得温则减,遇寒加剧。根据寒邪伤人部位不同,症状各异。如痹证中的寒痹,可见关节冷痛,遇寒加109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剧,称为“痛痹”,可用乌头汤加减治疗,以散寒通络,祛风除湿;寒邪痹阻胸阳,可见胸背部剧痛,谓之“胸痹”,可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进行治疗。由于疼痛是寒邪为病的重要临床表现,有人把寒性凝滞和寒主痛联系起来,合称为寒性凝滞主痛。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缩、牵引的特性,寒邪侵袭人体可导致为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挛急。《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急,绌急则外应小络,故猝然而痛。”缩蜷、绌急,即经络、血脉收缩之意。寒邪侵袭肌表,腠理闭塞,卫阳被遏,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可用麻黄汤、九味羌活汤加减进行治疗,以发汗解表。若寒客于经络关节,则筋脉、经络收缩拘急,可见筋脉、关节屈伸不利,拘挛作痛等症,可用乌头汤加减散寒通络。寒入厥阴经脉,则经脉拘挛,可见少腹拘急不仁,临床可以暖肝煎加减,以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3.暑邪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为夏季的主气,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故《素问·热论》云:“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这在六淫中是独有的。暑邪致病,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医学心悟》曰:“伤暑者,感之轻者也,其症烦热、口渴;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症汗大泄,昏闷不醒,或烦心、喘喝、妄言也。”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之热,较其季节的热邪更甚。因此,暑邪侵犯人体会出现一派阳热亢盛的征象,如壮热心烦、面红目赤、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等,临床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以清热泻火,益气生津。

(2)暑性升散,易扰心神,伤津耗气?暑为阳邪,其性主散,其致病可致腠理开泄,大汗出。汗出过多耗伤津液,故临床出现口大渇、喜冷饮、尿少短赤等症。在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津而泄,导致气津两虚之证,临床常以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以清热解暑,益气生津。暑为阳邪,其性上升,故暑邪为病易上扰头目心神,可见头昏、目眩、面赤等症;暑性为火,心亦主火,故暑之炎热之性最易扰动心神,轻者出现心频不宁,重者甚则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临床可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

(3)暑多挟湿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为患。其临床除见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临床可以藿香正气散(水)治疗,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此外,暑亦可夹寒湿之邪侵袭人体,发生于盛暑之时,贪凉饮冷太过,临床表现为在外感寒邪的基础上,兼夹有湿邪为患的症状。

4.湿邪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外感湿邪为病称为外湿病。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乃夏秋之交,此时阳热亢盛,雨水较多,湿气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故长夏多湿病。此外,居处潮湿,淋雨涉水,长时间水中作业等,均可成为湿邪为病的途径。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属阴邪。“湿为水之散,水为湿之聚”。湿为有形之邪,故易阻滞气机。湿邪侵犯人体,常停滞脏腑经络之中,经脉阻滞不通,影响气机升降。如湿阻于肺,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临床可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或涤痰汤加减治疗;湿困脾胃,升降不利,纳运失调,则胃脘痞胀、大便不爽,临床可用平胃散加减治疗;湿停下焦,气化不利,则小便短少不利,可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入侵则可损伤人体阳气。故清代叶桂110?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在《温热论·外感温热篇》中说:“湿胜则阳微。”(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邪致病症状上具有沉重的特点。如湿邪袭表,可见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裹。《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为清阳不升之象。又如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或屈伸不利等,称之为“湿痹”或“着痹”。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伤湿叙论》中言:“经云,湿为停着,凡关节重着而弱,皆为湿着。”“浊”即浑浊、黏腻之意,指湿邪为病,其排泄物和分泌物具有浑浊不清的特点。如湿邪为病,阻滞于上,则见面垢、眵多;湿浊下注,则有小便浑浊不清、大便不爽、下利脓血黏液,或妇女带下过多,可选择葛根芩连汤或完带汤加减治疗。

(3)湿性黏滞?“黏滞”即黏腻停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不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症状的黏滞性。湿邪为患,易呈分泌物及排出物滞涩不爽的特征,如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等。二是指病程的缠绵性。湿邪为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痹、湿疹、湿温病等,具有明显的病程长、难以速愈的特点。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类水属阴,有趋下特性,故湿病多见身体下部的症状。如下肢浮肿、妇女带下、外阴湿疹以及小便浑浊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临床可用五苓散或完带汤加减以利水渗湿或健脾化湿。

5.燥邪凡致病具有干涩、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燥为秋天的主气。秋季天气肃敛,气候干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燥邪为病,根据其相兼寒热不同,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初秋具有夏热余气,燥与热相合,病多温燥;深秋而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合,则发为凉燥。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干,即干燥;涩,指停滞、不滑利。燥邪为干涩之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皮肤干涩、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可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而燥邪伤人,常自口鼻而入,故燥邪最易伤肺,耗伤肺津。燥邪犯肺,使肺阴受损,宣降失司,甚则损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咽喉干痛,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舌红少津。病属温燥者,可选桑杏汤加减治疗;病属凉燥者,可选杏苏散加减治疗。由于肺和大肠相表里,燥邪自肺影响到大肠,则可出现大便干燥难解等症,可用增液汤加减治疗。

6.火(热)邪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火热之邪旺于夏季,伤人常导致外感火热病证,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此外,感受风、寒、暑、湿、燥等各种外邪或精神刺激,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化火,故又有“五气化火”“五志化火”之说。

温、热、火三者均属阳邪,异名同类,故常统称为温热之邪、火热之邪,但在程度上又有差别。

一般认为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火既可指具有温煦、生化、推动作用的阳气,称为“少火”,又可指火热之邪,称为“壮火”。《素向·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火与热皆为阳盛,其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多为全身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致病,多在局部郁发。温邪包括的致病因素十分广泛,是指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学的范畴中出现。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11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火热邪伤人,机体阳气出现病理性亢盛,其致病热象显著,临床表现为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火曰炎上”,火热之邪有升腾向上的特性,故其侵犯人体多表现在上部,尤以头面部最为多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如风热之邪上扰,可见头痛、咽喉肿痛,临床可用银翘散或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疗,以疏风清热;心火上炎,可见舌尖红赤疼痛、口舌生疮,可用导赤散清泻心火:肝胆火热上冲,可见面红目赤、头目眩晕、耳鸣,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以平肝息风,清热泻火;阳明热盛,可见牙龈肿痛、齿衄、唇口糜烂等症,可用清胃散加减治疗。

(2)火热易扰心神?心属火,火性躁动,与心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则心烦不安、失眠多梦;重则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甚则神志狂乱,可用生铁落饮或礞石滚痰丸加减治疗。

(3)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侵人,热淫于内,损伤阴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迫津外泄;另一方面直接消灼阴津。故火热之邪致病,除热象显著之外,往往伴有人体阴液消耗的症状,如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火邪迫津外泄,往往气随津泄。如《素问·举痛论》所言:“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此外,邪热过度亢盛,势必耗伤人体正气,导致全身性的功能减退。津液亏少无以化气,也可出现气虚。临床上,在火(热)炽盛的同时,还可以见到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

(4)火热易生风动血“生风”,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津液,劫伤肝阴,筋脉失养失润,而致肝风内动,又称为“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临床应用羚角钩藤汤加减,以凉肝息风,增液舒筋。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动血”,指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即“热盛动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以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证。如火热在肺可用桑菊饮加减;火热在肝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热扰营血,可选用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

(5)火邪易致疮痈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化脓,临床可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二)疠气1.疠气的概念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致病性和流行性的外邪,又称为“疫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疠气引起的疾病称为“疠病”“瘟病”“时疫”“时毒”。早在《内经》时期就明确指出,此类邪气是不同于六淫的又一类外感之邪,《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伤寒全生集》认为疠病“盖受天行疠疫之气而为病,乃非伤寒比也”。明代吴有性在《瘟疫论·序》则更加明确地提出:“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可见疠气是有別于六淫,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疠气可通过空气传播,多从口鼻侵犯人体,也可随饮食污染、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性接触、血液传播等途径感染而发病。疠气致病的种类很多,如大头瘟(腮腺炎)、白喉、烂喉丹痧(猩红热)、天花、霍乱、鼠疫、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其中包括了许多现代临床传染病。

112?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2.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空气、食物、接触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当处在疠气流行的地域时,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凡触之者,多可发病。疠气致病既可以散在发生,如一户一村;也可大面积流行,如一镇一国,甚至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说:“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或偏着一家。”(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疠气多属热毒之邪,其性疾速暴戾,且常挟毒雾、瘴气等秽浊之邪,故其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的特点。常见热盛、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瘟疫论·杂气论》提及某些疫病,“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足见疠气致病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笃。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疠气感人致病其传染途径、传播方式也各异,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但同一种疠气所致的疫病,其临床症状基本相似,都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和传变规律,即所谓“一气致一病”,故《素问·刺法论》称“无问大小,症状相似”。例如痄腮,无论患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一般都表现为耳垂之前口角之后部的肿胀疼痛。说明某种疠气可专门侵犯某脏腑、经络或某一部位而发病,所以“众人之病相同。”3.影响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因素(1)气候变化异常?疠气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在环境的剧烈变化,自然气候反常,如久旱酷热、水涝、非时之气等,均可滋生疠气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证治准绳》指出:“时气者,乃天疫暴疠之气流行,凡四时之令不正乃有此气。”(2)环境饮食污染?环境卫生恶劣,如水源、空气污染也会滋生疠气。如《医学入门》说:“东南两广,山峻水恶,地湿沤热,如春秋时月外感雾毒,寒热胸满不食,此瘴毒从口鼻而入也。”同样,食物污染、饮食不洁也可引发疠病。临床上见到的疫毒痢,就是疠气直接随饮食进入人体而发病的。

(3)预防隔离不当?感染疠气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防止其在人群中的传播。对于易感者,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进行体育锻炼、饮食、针药调养或药物预防,以提高人体的正气,防预病邪。因此,《松峰说疫》明确提出:“凡有疫之家,不得以衣服、饮食、器皿送于无疫之家,而无疫之家亦不得受有疫之家衣服、饮食、器皿”。

(4)社会因素影响?疠气的发生和流行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若战乱连年,社会动荡不安,生活贫困,卫生环境恶劣,则容易发生疫病流行。若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注重卫生保健预防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疫病的发生率会显著下降。

二、内伤病因内伤病因是相对外感病因而言的。此类病因直接伤及脏腑,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非外邪所致,故称为内伤病因,主要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由内伤病因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内伤病。

(一)七情内伤113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1.七情内伤的概念七情内伤,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内伤致病因素。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应,一般不会导致疾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续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范围,使人体脏腑气机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能否致病,除与情志本身反应强度、方式有关外,还与个体的心理特征、生理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七情致病不同于外感六淫,六淫主要从口鼻或皮毛肌表侵入人体,而七情则直接影响相关的内脏而发病,故七情致病称为“七情内伤”或“内伤七情”,是造成身心疾病等内伤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2.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人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外界的各种刺激作用于人体,人体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情志反应。七情是五脏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产物,是五脏精气活动在神志方面的表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七情以怒、喜、思、悲、恐为代表,分属于五脏,称为五志。具体而言,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若脏腑气血运行失常,会出现异常的情志反应。如《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反之,情志太过也会损伤相应的内脏,导致疾病的发生。

七情与气血的功能关系密切。气与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形成七情的物质基础。气对人体脏腑具有温煦推动作用,血对人体脏腑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不同情志活动对脏腑气血有不同的影响,气血功能失调,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故《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表现,所以说七情与人体脏腑气血关系密切。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首伤心神。心藏神而为脏腑之主,所以情志所伤,首先影响心神,然后波及相应脏腑。如《类经》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无不从心而发。”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可损及其他脏腑。《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损伤相应之脏。七情过激或持久刺激可直接伤及相应脏腑,影响脏腑功能而产生病理变化。不同的情志刺激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过喜伤心,可见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健忘,甚至精神失常等;过怒伤肝,可见两胁胀痛、善太息、咽中异物感、痛经、闭经等;过思伤脾,可见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悲忧伤肺,可见咳嗽、胸闷、气短、乏力等;惊恐伤肾可见滑精、二便失禁等。

易伤心、肝、脾。七情过激虽可伤及五脏,但与心、肝、脾的关系尤为密切。心主血而藏神;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故肝失疏泄、气机紊乱又是情志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脾主运化,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和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七情内伤以心、肝、脾三脏病证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由于情志的复杂性,七情内伤既可能是一种情志伤人,也可能是两种以上情志交织伤人致病,如忧思、郁怒、惊喜、惊恐等。数情交织致病,可损伤一脏,也可伤及多脏。如大惊过喜,或猝受惊恐,既114?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可伤心,又可及肾;忧思过度,既可伤脾,也可影响心、肺等脏。此外,情志内伤还可以化火,即“五志化火”,久之可致阴虚火旺等证,或导致湿阻、食积、痰饮等诸郁为病。

(2)影响脏腑气机?七情内伤致病,主要是通过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机失调、气血逆乱而发病。《素问·举痛论》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气上,即气机逆上。怒则气上,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冲,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可见面红目赤、头晕耳鸣,甚者呕血或卒倒昏厥等症,临床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若肝气横逆,可兼见腹痛、泄泻等症,临床可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以抑肝扶脾。

喜则气缓。气缓,即气机涣散。喜则气缓,指暴喜过度,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如《灵枢·本神》所谓“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临床可见精神不集中、神志失常或狂乱等症,可用养心汤或朱砂安神丸加减治疗。

悲则气消。气消,即气的消沉或功能减退。悲则气消,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耗伤、意志消沉。临床可见气短胸闷、精神萎靡不振、乏力懒言等症,可用百合地黄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恐则气下。气下,即气机下陷。恐则气下,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可用金锁固精丸加减治疗,以固肾涩精。

惊则气乱。气乱,即气机紊乱。惊则气乱,指突然受惊,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可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可见心悸怔忡、惊恐不安等症,可用安神定志丸加减治疗。

思则气结。气结,即气机郁结不畅。思则气结,指思虑劳神过度,可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由于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的运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可用归脾汤加减治疗,以补益心脾;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不饥、腹胀便溏,甚至形体消瘦等,临床可以归脾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以健脾养心,疏肝理气。

(3)多发为情志病?情志病,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或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七情致病不仅可引起胸痹、真心痛、眩晕等以躯体疾患为主的心身疾病,还常可致郁证、癫证、狂证等以精神失常为主的精神病。

(4)影响病情变化?病势变化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当怒时怒而不过,当悲时悲而不消沉,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若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如素有阴虚阳亢、肝阳化风的眩晕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涨,气血冲逆于上,则可见眩晕加重,甚至突然昏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七情内伤导致肝气失调出现的梅核气、胃脘痛,以及腹痛泄泻等病证,往往会因情志刺激而病势加重;患有胸痹、真心痛、消渴等病的患者,也常因情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二)饮食失宜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合理饮食,是水谷精微化生的前提,有利于气血生成、脏腑充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饮食失宜,115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内伤性病因之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依靠脾胃的功能,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转输水谷精微。但若饥饱失常,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则又常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故饮食所伤,常影响脾胃腐熟、运化功能,气机升降失常,引起消化功能障碍;或为宿食积滞,或能聚湿生痰、化热,亦可累及其他脏腑而变生他病。另外,大病之后,余邪未尽,亦可因伤食而复发。饮食失宜而致病,主要表现为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三个方面。

1.饮食不节是指饮食没有规律。主要包括过饥与过饱两个方面。

(1)过饥?指摄食不足,或饥不得食,或过度限制饮食,或因脾胃功能不足而不思饮食等。长期摄食不足,则化源缺乏,气血化生不足,久之必然亏虚为病,可见形体日渐消瘦。故《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如婴幼儿因母乳不足,营养不良,可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气血衰少则正气不足,卫外无力,易感外邪或继发其他病证。此外,还有部分患者,为了某种目的过度节食减肥,导致气血化生不足,变生诸病,严重者可发展成厌食等较顽固的身心疾病,临床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以健脾益气。

(2)过饱?指饮食过量。长期饮食过量,超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影响饮食物的腐熟和运化,以致阻于体内,形成宿食积滞,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泄泻、嗳腐吞酸、厌食纳呆等,可选用保和丸或山楂丸等治疗,以消食和中。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长期过饱,还可引起营养过剩,而发展为肥胖、消渴、胸痹等病证。过食肥甘厚味,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病,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因小儿进食缺乏规律性,且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较成人为弱,若幼儿食积日久,可积而化热,形成“疳积”,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大便溏泻、面黄肌瘦等症,临床可用消积散加减治疗,扶脾健胃,磨积消食。

2.饮食不洁进食不洁净或有毒的食物,可引起多种肠胃道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或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等,临床见脐腹时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若蛔虫窜进胆道,还可出现胁腹剧痛、时发时止,吐蛔,四肢厥冷的蛔厥证,临床可用乌梅丸加减治疗,以缓肝调中,清上温下。若进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常出现剧烈腹痛、发热吐泻等中毒症状,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

3.饮食偏嗜是指特别喜好某些食物或专食某些食物,饮食有偏而言。饮食偏嗜日久,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饮食偏嗜主要表现在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等几个方面。

(1)寒热偏嗜?饮食宜寒热适中。《灵枢·师传》云:“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过冷过热,皆不相宜。如多食生冷寒凉,可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症,临床可用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治疗,温中导滞;若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成痔疮病症,临床可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以泻热通腑,行气导滞。若嗜酒成癖,久易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甚至变生癥积,临床可用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以祛瘀软坚,扶正健脾。

(2)五味偏嗜?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脏,各有其所喜,《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味各有不同作用,不可偏废。若五味偏嗜,则致脏气偏盛偏衰,久之可传变而发生疾病。如多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失去光泽;多食苦味,会使皮肤枯槁少津,汗毛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萎;多食酸味,会使皮肉萎116?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缩,口唇干薄;多食甘味,会使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由此可见,若长期偏嗜某种性味的食物,既可引起本脏功能失调,也可导致“伤己所胜”之脏而出现各种变证。

(3)食类偏嗜?指偏食某种或某类食品,或厌恶而不食某类食物,或膳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等,久之也可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如瘿瘤(碘缺乏)、佝偻(钙磷代谢障碍)、夜盲(维生素A缺乏)等。人的膳食结构应谷、肉、果、菜齐全,且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藏气法时论》),调配合理,才有益于健康。若饮食结构不适,调配失宜,有所偏嗜,则味有所偏、脏有偏胜,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三)劳逸失度劳逸结合是指动静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适当劳作与适当休息,方能形神俱养,有助气血流通、阴阳平和,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劳逸失度,可损伤机体而引发疾病。劳逸失度,包括过劳和过逸两个方面。

1.过劳指劳动或思考过度,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

(1)劳力过度?又称“形劳”,指长时间的过度用力,劳伤形体或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过度劳力易耗气伤形,致使脏气虚少,功能减退。临床可见少气懒言、神疲消瘦,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健脾益气。《素问·举痛论》说:“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劳力过度也可致筋骨损伤,出现肢体的肿痛、功能受限等。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外,若突然用力过度或不当,造成持重努伤,导致气耗,同时可致局部气血阻滞,而出现气短乏力、局部疼痛等症状,可用红花油外敷。

(2)劳神过度?又称“心劳”,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积劳成疾。由于心主血而藏神,脾在志为思,思虑劳神过度,则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以及脾不健运的纳呆不饥、腹胀便溏等症,临床可用归脾汤加减,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3)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而言。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太过,或手淫频繁,或妇女早孕、多育等,皆易耗伤肾精。常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欲减退,或遗精、早泄、阳痿,或月经不调,甚则不孕不育等病症,临床可用肾气丸加减以补益肾气。

2.过逸是指过度安闲,长期不劳动,又不运动锻炼。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阳气才得以振奋。若安逸少动,易致气血不畅,同时脾胃运化功能呆滞,化生气血减少,日久渐趋虚弱,出现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或脉络阻滞不通,或动则心悸、气喘及汗出等,或继发他病。临床可用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以健脾补肺,扶助正气。正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此外,长期用脑不足,可致神气衰弱,常见精神抑郁、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临床可用还少丹进行治疗,以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三、病理产物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形成的致病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些病因的作用,引起脏腑功能失常或气血津液代谢失调,继而形成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进一步作用于人体,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原有疾病或引起新的病变。因其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具有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的双重特点,故称为病理产物性病因,117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也称为“继发性病因”,主要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

(一)痰饮1.痰饮的概念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一经形成,可作为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一般而言,痰有有形与无形之分:有形之痰,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的痰,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无形之痰,指虽见痰饮之表现,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狂乱等,但不见排出之痰,而此类病证如按痰饮进行治疗,又能收到同样的疗效者,故称其为无形之痰。

由于痰、饮、水、湿同源而异名,均为人体津液代谢失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就形质而言,稠浊为痰,清稀为饮;就其停留部位而言,痰可外达皮肉筋骨,内至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常停留于人体局部或肌肤,根据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金匮要略》将其分为四饮,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许多情况下,水、湿、痰、饮并不能截然分开,故常常统称“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

2.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等,均可导致脏腑机能失常,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停聚而形成痰饮。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如肺失宣降,津液输布失司;脾失健运,水湿内生;肾之阴阳失调,水液蒸化失常;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等,均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或湿聚,或寒凝,或气滞血瘀津停,或燥热虚火煎熬津液,而成痰饮。

3.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的病理产物,可阻滞气机,影响脏腑气机的升降;也可流注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如痰饮停留于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喘促等症,可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饮困阻中焦脾胃,则可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可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痰饮若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可用涤痰汤或苏合香丸加减治疗,以化痰息风,宣郁开窍。若痰饮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痰核瘰疬或阴疽流注等,临床可用消瘰丸或四海舒郁丸加减治疗以理气化痰。

(2)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但是痰饮形成之后,可作为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机能活动,影响水液代谢。如痰湿困脾,脾气不升,可致水湿不运;痰饮阻肺,肺失宣降,可致水液不布;痰饮停滞下焦,影响肾气的蒸化,可致水液停蓄。因此,痰饮致病能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使水液停留体内,加重水液代谢障碍,临床可选用济生肾气丸或真武汤治疗,以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3)易蒙窍扰神?痰饮为浊物,而心神性清净,故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症,可用涤痰汤加减,以豁痰开窍;或者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蒙蔽心窍,扰乱神明,则出现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痫等病证,可用竹沥达痰丸,以清热除湿,开窍醒神。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而致多种疾病。由于其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在临床上形成的病证繁118?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多,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如饮逆于上,可见眩晕耳鸣,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水注于下,则见下肢水肿,可用真武汤加减治疗;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可用二陈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症,可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

(二)瘀血1.瘀血的概念瘀血是指体内因血行滞缓或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称“恶血”“蓄血”“败血”“污血”等。它包括体内停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瘀血是能继发新病或加重原有病情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

2.瘀血的形成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与心、肺、肝、脾等脏的机能,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脉道的通利,以及寒热等因素密切相关。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如外感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失常,痰饮、结石、各种外伤、疾病失治误治等均可导致瘀血。

(1)血出致瘀?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等,致使脉管破损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或其他原因,如脾不统血、肝不藏血、热灼脉络而致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如果所出之血未能完全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2)血行不畅致瘀?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使血液运行不畅通的各种因素,均可导致瘀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或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均可使血液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停积不行,形成瘀血,临床可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气虚致瘀:气为血之帅,是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虚则运血无力,而致瘀血,临床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津血同源互化,津液亏虚,无以充血则血脉不利,临床可用增液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

血寒致瘀: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若外感寒邪,入于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拘挛,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散,形成瘀血,临床可用温经汤加减治疗,以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血热致瘀:外感火热邪气,或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行不畅,临床可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3.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形成之后,停积不散,不仅失去其濡养作用,而且可导致新的病变发生,瘀血的致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于阻滞气机?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瘀血即成,则会影响气机运行,导致血瘀气滞,症见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而气为血之帅,气机郁滞,又进一步加重血液运行不畅的症状。

119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2)影响血的运行?瘀血为血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但瘀血形成之后,无论其停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等脏腑的机能,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行失常,如血阻滞于心,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胸痹心痛,可用丹参饮或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血留滞于肝,可致肝脉阻滞,气血运行障碍,可见胁痛、痞块疼痛拒按等症,故有“恶血归肝”之说,可选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血紫有块等,可用失笑散或丹参饮加减治疗;血阻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形体、官窍因脉络受阻,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可用十灰散加减治疗。

(3)影响新血生成?瘀血是病理性产物,已失去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瘀血阻滞体内,日久不散,就会严重地影响气血的运行,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失常,气机受阻,势必影响新血的生成。故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于濡养的临床特征,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说:“瘀血不行,则新血断无生理……盖瘀血去则新血易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这揭示了瘀血阻滞与新血生成之间的辩证关系。

(4)病位固定,病症繁多?瘀血停滞局部,多难于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癥积肿块形成而日久不消等。瘀血阻滞的部位不同,形成原因各异,兼邪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就不同。如瘀阻于心,血行不畅则胸痹心痛,可选用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瘀阻于肝,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经脉瘀滞,可见胁痛、积块,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有块,可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等,可用通窍活血汤或补阳还五汤等加减治疗。

4.瘀血的病症特点瘀血致病,虽然症状错综繁多,但其主要特点可大致归纳如下:①疼痛:多为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②肿块:固定不移,肌表色青紫肿胀,或体内癥积,硬肿压痛。

③出血:血色紫黯,或夹有瘀块。④发绀:面色紫黯,唇爪青紫,或见肌肤甲错。⑤舌脉异常: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此外,如面色黧黑、皮肤紫斑,以及某些精神症状,如善忘、狂躁、昏迷等亦较多见。

(三)结石1.结石的概念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的结石等,且大小不一。结石形成之后,可作为病因导致新的病证,如石淋、黄疸等。

2.结石的形成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常常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目前比较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饮食不当?饮食偏嗜,喜食肥甘厚味,影响脾之运化,蕴生湿热,内结于胆,久则可形成胆结石;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肾结石或膀结石。若空腹食柿,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又可形成胃结石。此外,某些地域的水质中含有过量的矿物及杂质等,则是促使肾与膀胱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情志内伤?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汁郁结,气滞湿阻久而化热,郁蒸煎熬可形成结石。

120?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3)服药不当?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如碱性药物,磺胺类药物,钙、镁、铋类药物等,可酿成肾结石、胃结石等。

(4)体质差异?先天禀赋差异,以致某些物质的代谢异常,可形成易患结石病变的体质。

(5)久病损伤?某些慢性病变,由于邪气久留,损伤脏腑组织的结构、功能,代谢迟缓,可导致某些物质留滞而形成结石。如胆病日久,胆腑气机不畅,胆汁排泄受阻,久则可沉积成胆结石。

3.结石的致病特点结石致病,由于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状表现差异很大。结石停聚,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损伤脏腑。气机壅塞不通为基本病机,疼痛是各种结石的共同症状。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肝气疏泄,调节胆汁生成与排泄;肾气的蒸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功能失调易生成结石;且肝肾有管道与胆及膀胱相通,而胆、膀胱等管腔性器官,结石易于停留。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结石多为湿热内蕴,日久煎熬而成,故结石的形成过程多较缓慢。结石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其临床表现各异。一般来说,结石小者,病情较轻,甚至无任何症状;结石过大,则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发作频繁。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停滞可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引起局部胀痛、水液停聚等。严重者,结石嵌滞局部,如胆道或输尿管中,常出现剧烈绞痛;结石嵌滞,损伤脉络,可引起出血,如肾结石、膀胱结石可致尿血等。

【附】其他病因除上述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其他病因,主要有外伤、诸虫、毒邪、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

(一)外伤外伤病因,指扑击、跌扑、利器等外力击撞,以及虫兽咬伤、烧烫伤、冻伤等而导致皮肤、肌肉、筋骨和内脏损伤。外伤致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一般来说,轻者可为皮肉损伤,血行不畅,出现疼痛、出血、瘀斑、血肿等;重则损伤筋骨、内脏,表现为关节脱臼、骨折、大出血、虚脱、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外伤类型,根据其损伤性质可分为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1.外力损伤指因机械暴力引起的创伤,包括跌扑、坠落、撞击、压轧、负重、努责、金刃等所伤。

这种损伤可使肌肉、血脉破损,而见局部青紫、肿痛或出血,也可致筋肉撕裂、关节脱臼、骨折;重者可损及内脏,出血过多,危及生命。

2.烧烫伤主要是火毒为患,包括火焰、沸水、热油、蒸汽、雷电等灼伤形体。轻者灼伤皮肤而见局部灼热、红肿、疼痛或起水泡;重者多烧焦肌肉筋骨,而见患部如皮革样或呈蜡白、焦黄,甚至炭化样改变。

若严重烧烫伤,可致火毒内攻,而见神志昏迷,或大量伤津耗液而致亡阴亡阳。

3.冻伤是低温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的损伤。冻伤的程度与温度和受冻时间、部位等直接相关,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局部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鼻等裸露和末端部位。初起,因寒性凝滞收引,局部可见肌肤苍白、冷麻作痛;继而肿胀青紫,痒痛或起水泡,甚至溃烂;日久则组织坏死而难愈。全身性冻伤,多为外界阴寒太甚,御寒条件太差,致使阳气严重受损,失其温煦作用,而出现寒战,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肢体麻木,反应迟钝,甚则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昏迷等。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121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4.虫兽所伤主要指猛兽、毒蛇、疯狗及其他家畜或动物咬伤。其中猛兽所伤,轻者局部皮肉损伤、出血、肿痛;重者可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致死亡。疯狗咬伤,除局部皮肉损伤、出血、肿痛外,经过一段时间潜伏后,可发为“狂犬病”,出现烦躁、惊慌、恐水、恐风、抽搐等症,乃至死亡。

(二)诸虫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统称。人体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蛲虫、钩虫、血吸虫等。这类寄生虫寄居于人体内,不仅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造成各种伤害,导致疾病发生。?

1.蛔虫又称“长虫”。其致病较为普遍,尤其是儿童更为常见。多由饮食不洁,摄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它寄生于肠道,当脾胃机能失调时,易在肠中作祟而致病。其为病可见脐周疼痛,时轻时重,或吐清涎,或夜间磨牙等。若蛔虫入于胆道,则见胁部绞痛,恶心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称为“蛔厥”。若虫多扭结成团,可致肠道梗塞不通。若蛔虫寄宿日久,可致气血亏虚,面黄肌瘦,在小儿则易致疳积。

2.蛲虫主要通过手指、食物污染而感染,并寄生于肠道。症状可见肛门奇痒,夜间尤甚,以致睡眠不安。病久亦常伤人脾胃,耗人气血。

3.绦虫又称“白虫”“寸白虫”。多由食用生的或未熟的猪、牛肉而得,多寄生于肠道,症见腹部隐痛,或腹胀腹泻、食欲亢进、面黄体瘦,有时在大便中可见白色带状成虫节片。

4.钩虫又称“伏虫”,常由手足皮肤黏膜接触被钩虫污染的土而感染,初起见局部皮肤痒痛、红肿等。

这种皮肤钩虫病,俗称为“粪毒”。成虫寄生于小肠,可严重影响脾胃功能和耗伤气血。症见腹部隐痛、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甚或肢体浮肿等。

(三)药邪药邪,指因药物加工、使用不当而引起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药物既可治病,也可致病。如果药物炮制不当,或医生不熟悉药物的性味、用量、配伍禁忌而使用不当,或病人不遵医嘱而乱服某些药物等,均可引起疾病发生。

1.药邪的形成(1)用药过量药物用量过大,特别是一些有毒药物的用量过大,则易于中毒。如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细辛、巴豆等均含有毒成分,临床使用均有用量规定,必须严格遵守,用量过大则易中毒。

(2)炮制不当某些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经过适当的炮制可减轻毒性。如乌头火炮或蜜制、半夏姜制、马钱子去毛去油等。如果对此类药物炮制不规范,则易致中毒。

(3)配伍不当部分药物配伍使用时会产生毒性或使毒性增加。如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等。

(4)用法不当某些药物在使用上有着特殊要求和禁忌。如有的药物应先煎以减低毒性,妇女妊娠期间的用药禁忌等。若使用不当或违反有关禁忌,也可致中毒或变生他疾。

2.药邪的致病特点(1)药邪中毒?误服或过量服用有毒药物则易致中毒,且其中毒症状与药物的成分、用量有关。轻者常表现为头痛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麻等,重者可出现全身肌肉震颜、烦臊、紫绀、出血、昏迷乃至死亡。

(2)加重病情,变生他疾?药物使用不当,非助邪即伤正,一方面可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另一方面还可引起新的病变发生。

(四)医过医过,也称“医源性致病因素”,指由于医生的过失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变生他疾的一类致病因素。医源性因素涉及面很广,医生接触病人过程中的言行举止,都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的效应。

1.医过的形成122?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1)言行不当?医生言语亲切,行为得体,则可辅助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如果说话不注意场合,或语言粗鲁,态度生硬,则会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如把应该为病人或对病人保密的病情,草率地张扬扩散,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甚至引起严重后果。

(2)处方草率?诊治时漫不经心,可产生不利影响。轻者患者在不信任状态下服用,不利于治疗;重则可延误治疗,甚至错发药物而致不测。

(3)诊治失误?医生诊察有失,辨证失准,以致用药失误,或手法操作不当,是重要的医源性致病因素。其中,常见的如用药时“虚虚”“实实”,寒热不辨,补泻误投等等。

2.医过的致病特点(1)易致情志异常波动?医生言行不当或诊治草率,极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情志异常波动,或拒绝治疗,或导致气血紊乱而使病情加重。

(2)加重病情,变生他疾?医生言行不当,处方草率,或是诊治失误,均可延误治疗,加重病情,甚至变生他疾。

(五)先天病因先天病因,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病因,包括源于父母的遗传性病因和母体在胎儿孕育期及分娩时异常所形成的病因。先天病因一般分为胎弱和胎毒两个方面。

1.胎弱也称胎怯,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致日后发育障碍,畸形或不良。胎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皮肤脆薄、毛发不生、形寒肢冷、面黄肌瘦等。

胎弱为病,主要包括两类情况:一是各类遗传性疾病。多因于父母之精本有异常,如先天性畸形等。二是先天禀赋虚弱。多因于受孕妊娠之时,父母身体虚弱,或疾病缠身;或饮食不调,七情内伤,劳逸过度,以致精血不充,胎元失养等所致。

2.胎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胎毒,指某些传染病,在胎儿期由亲代传给子代。如梅毒可由其父母传染而得。广义胎毒,指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误食伤胎之物,导致遗毒于胎、出生后渐见某些疾病。此外,近亲婚配,怀孕时遭受重大精神刺激,以及分娩时的种种意外等,也可成为先天性病因,使初生儿或出生后表现出多种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多指(趾)、色盲、癫痫等。

【小结】中医学认识病因,主要是采用由果推因的认识方法探求引起证候的原因,并由此认识疾病的病理过程,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即辨证求因。根据其感受途径不同,中医学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病因和其他病因。

外感病因中,六淫为异常气候所致,它们皆有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并有外感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兼性等共同致病特点;疠气虽然也属于外感病邪,但是它们具有强烈传染性与流行性,具有发病迅速病情较重、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

内伤七情是由异常情志刺激所引起,具有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多发为情志病、情志波动影响病情等特点;而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以及过度劳累、过度安逸,皆可影响相关脏腑,导致相应疾病。

血与津液为人体正常物质,各种因素作用人体,影响其运行输布,皆可导致痰饮瘀血或结石等病理产物,并阻滞气血运行,影响脏腑组织的功能,而引起进一步病证变化。

123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复习思考题1.六淫是如何形成的?其致病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2.寒邪与湿邪皆为阴邪,其以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何异同?

3.怒属于正常情志还是致病因素?

4.痰饮和瘀血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推荐阅读书目1.高文柱.《诸病源候论》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8.

2.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姚春鹏.《黄帝内经》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4.胡瑛君.医易同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

经典文献辑要1.《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2.《素问·痹论》:内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

4.《素问·太阴阳明论》: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5.《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124?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第二节?发?病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学说。疾病是与健康相对而言的,中医学用“平人”指称健康人。《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机体内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形与神,以及机体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稳定有序的基础。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自我调节功能失常引发的一系列功能、结构异常的病理过程。

发病,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疾病发生的过程。《灵枢·根结》就有“真邪相搏”记载。若邪气的损害超越了人体正气的适应力、调节力,或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低下,难以适应环境的剧烈或持久的变化,则致疾病发生。

历代医家既重视正气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邪气的重要性。《素问·评热病论》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的“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强调正气不足是导致邪气侵人而发病的决定性因素。《金匮要略》既言“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又说“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说明疾病发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正虚,即机体自身的功能失常和代谢失调,使机体的适应力、调节力、防御外邪入侵的能力下降;二是邪气,即各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这两方面的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常相互影响,机体自身的失调易致邪自内生或外邪侵袭,而邪气产生或入侵后,又加重了机体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在发病机理上,《素问·咳论》提出了“外内合邪”的发病观,指出先有脏腑损伤,内疾产生,若再有外邪侵袭,外邪合内疾则发病。在发病类型上,《内经》首次提出了“伏气致病”说。《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为后世医家的“伏邪致病”奠定了基础。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明确提出了“伏气”这一概念。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虽错综复杂,但概括起来,主要是邪气作用于机体的损害与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交争过程。邪正相搏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原理。邪气对机体具有侵袭耗伤等各种致病特性,正气对邪气具有抗御、修复、调节等作用。邪气作用人体,正气必然与之抗争,若病邪被及时抗御消除,正能胜邪,“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得以保持,则不发病。反之,病邪不能及时消除,邪胜正负,机体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则发病。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1.正气的基本概念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以及抗病、祛邪、调节、修复和适应环境能力。正气的抗病、祛邪等作用,是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作用的综合表现。正气的充盛取决于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充足、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完整及功能活动的正常和相互协调。精血津液是产生正气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持脏腑经络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2.正气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抗御病邪侵袭,祛邪外出,修复调节等作用。

125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1)抵御外邪?邪气侵入机体,正气必然会与之抗争。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以入侵,故不发病。或邪气虽已侵入体内,但正气盛,能及时抑制或消除邪气的致病力,亦不发病。

(2)祛除病邪?邪气侵入后,若正气强盛,可在抗争中祛除病邪。或虽发病,但邪气难以深入,病较轻浅,预后良好。

(3)修复调节?对邪气侵人而导致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精血津液亏耗及生理机能失常,正气有自行调节、修复、补充的作用,可使疾病向愈。

(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正气分布到脏腑经络,则为脏腑经络之气。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不息,推动和调节各脏腑经络的机能,使之正常发挥,并推动和调节全身精血津液的代谢及运行输布,使之畅达而无郁滞,从而防止痰饮、瘀血病理产物以及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邪的产生。

3.正气与发病正气的强弱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起着主导作用。邪气之所以能够侵袭人体而致病,是由于正气虚弱,故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正虚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外邪乘虚而入,而致疾病发生。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正气不足,适应和调节能力低下,也易对情志刺激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应而发为情志病。

(2)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调节脏腑经络机能活动的能力下降,易致脏腑机能紊乱,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内生邪气而发病;或导致病理产物的积聚而引起新的病变。

(3)正气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邪气侵人,若正气充盛,抗邪有力,邪正相搏剧烈,多表现为实证;正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气血精津液亏损,多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二)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邪气的基本概念邪气,是与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包括六淫、外伤、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痰饮、瘀血等。

2.邪气的作用邪气侵犯人体,可对机体的产生不同的损害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导致生理功能失常?邪气侵人发病,可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调,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机能紊乱,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

(2)造成脏腑组织形质损害?邪气作用于人体,可损伤机体的皮肉筋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或致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而为病。

(3)改变体质类型?邪气袭人,还能改变个体的体质特征,如阴邪致病,损伤阳气,久之可使体质转变为阳虚体质,使之易感阴寒之邪。

3.邪气与发病中医发病学,既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也重视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体而引起邪正交争的结果,若无邪气侵袭,人体一般不会生病。当邪气盛实,超越人体正气抗御能力和调节范围时,邪气对疾病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疠气、高温、虫兽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损伤而产生病变。

(2)邪气影响发病性质和类型?不同的邪气作用于人体,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特点和证候类型。如126?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六淫邪气致病,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初起多有卫表证候,证属表证。七情内伤,发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多直接伤及内脏,或致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产生病变,证属里证。

(3)邪气影响病情和病位?感邪的轻重、邪气所中的部位与病情的轻重和病位有关。感邪轻者,临床症状表现较轻;感邪重者,症状表现也重。受邪部位表浅者多形成表证;受邪部位较深者多形成里证;表里两部同时受邪,称为“两感”,表现出症状重、易于传变。邪气的性质与病位有关,如风邪轻扬,易袭阳位,故风邪致病,多在肺卫;湿邪黏滞、趋下,易袭阴位,阻遏气机,故湿邪致病,多见身体下部及内脏病变等。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邪正相搏的胜负,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也影响着病证的性质和发展转归。

1.决定发病与否(1)正胜邪负不发病?正气充足,则能抵御外邪,或祛邪外出,或防止内生病邪的产生,机体不受邪气的侵害,不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故不发病。

(2)邪胜正负则发病?邪气亢盛,致病能力强,超越了正气的抗邪能力,外邪得以侵入,或内生病邪亢盛,进一步损害机体,造成机体阴阳失调,或脏腑功能异常,或精神情志失常,或脏腑组织的形质损伤。

2.决定证候类型疾病发生后,其证候类型、病变性质、病情轻重与转归,都与邪正胜负有关。

正盛邪实,多形成实证;正虚邪衰,多形成虚证;邪盛正虚,多形成较为复杂的虚实夹杂证,甚或危重证。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除正气与邪气对发病的直接影响外,其他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可归纳为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精神状态三个方面。

(一)环境与发病1.气候异常?气候因素的变化主要与外感疾病有关,如外感六淫与疠气致病。由于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气候变化,所以可引起季节性多发病,如春天多风,则常发生伤风感冒,或麻疹、风疹;秋天干燥,则多发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病。

2.地域差异?不同的地域,自然条件不同,常有区域性多发病,甚至地方性疾病。如广东、香港等东南沿海,温热多雨,多患皮肤湿疹脚癣或湿痹等;而新疆、甘肃等西北高原地区,空气干燥气,候寒冷,多患风寒感冒或以疼痛为主的寒痹等。还有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时常会出现一些地方性疾病。如瘿瘤等,大多发生的偏远山区。

3.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好坏,可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如工业生产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造成空气、水源或食物的污染,进而影响人体,导致各种疾病。若因工作关系经常接触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粉尘、油漆、化学制品等等,则可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如铅中毒、苯中毒、砷中毒等。

127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4.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际关系及境遇变迁等变化,常常影响人的心理,导致精神情志疾病。如《素问·疏五过论》说:“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等等,皆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发病有关。

(二)体质与发病1.决定发病倾向?体质强弱是正气盛衰的体现,因而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体质壮实,正气强,则抗病御邪力强,不易发病,或病后多发实证;体质衰,正气弱,则易受邪,或易发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2.决定病邪易感性体质不同,气血阴阳盛衰有别,对病邪具有不同的易感性。阳虚之体,易感寒邪;阴虚之质,易受热邪。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又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易感外邪,受邪后易化热生风;年高之人,脏气已亏,精血不足,抗病康复力弱,易感外邪,或内生疾病,其病证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且多迁延难愈。

3.决定证候类型感受相同的病邪,因体质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如同感风寒之邪,卫气盛者,易致表实证;卫气虚者,易为表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同感湿邪,阳盛之体易热化形成湿热证,偏阴质者又易塞化为寒湿证。

(三)精神情志与发病情志不同,则发病缓急、病性轻重不同。如大怒则病重,过思则病轻;惊恐发病则病速,忧思致病多病缓。情志异常与疾病可相互影响,七情太过可引起疾病,而疾病变化亦可引起异常情志变动。如过度思虑,或长期抑郁不舒,可导致脏腑功能减弱,气血亏虚,而致外感或其他疾病;而肝失疏泄,可见急躁易怒或喜笑不休等情志异常。即如《素问·调经论》所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三、发病类型发病类型,是邪正交争结果的反映。由于正气强弱的差异,病邪的种类、性质、入侵途径、所中部位、毒力轻重不同,故发病形式有所不同。主要有卒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等。

(一)卒发卒发、又称为顿发,感邪即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多因感邪较甚、情志剧变、感受疠气、毒物所伤、急性外伤所致。

(二)徐发徐发,又称为缓发,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多见于内伤邪气致病,如思虑过度、房事不节、忧愁不解等,常可引起机体渐进性病理改变,逐渐出现临床症状;又如年老体虚,虽感外邪,正气抗邪无力,机体反应性降低,常徐缓发病。

(三)伏而后发伏而后发,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如感受温热邪气所形成的“伏气温病”“伏暑”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128?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四)继发继发,指在原发疾病未愈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如肝气郁结日久继发的“癥积”“臌胀”等。

(五)合病与并病合病与并病首见于《伤寒论》。合病,指两经或两经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如太阳与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并病,是指感邪后一经症状未罢又见另一经症状,如太阳与阳明并病、太阳与少阳并病等。

(六)复发复发,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引起疾病复发的机理是余邪未尽,正虚未复,同时还有诱因的作用。诱因可致余邪复盛,正气更虚,从而使疾病复发。复发的常见诱因包括外感致复、饮食致复、过劳致复、情志致复,或药物致复等。

【小结】疾病与健康是相对的。人体脏腑、经络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就是“阴平阳秘”。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即发生疾病。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与正邪斗争关系密切,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胜邪负则不病,邪胜正负则发病。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内环境和外环境都有密切关系。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内环境指人体的正气,包括体质因素和精神情志因素等。根据疾病发行情况不同,发病类型可分为卒发、徐发、复发、伏而后发、合病与并病等不同类型。

复习思考题1.发病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2.正邪与发病的关系如何?

3.发病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推荐阅读书目1.张仲景.金匮要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李梴.医学入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田合禄.内经真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4.张其成.中医象数思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29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经典文献辑要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2.《素问·百病始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第三节?病?机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机理。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和疾病传变的机理。

病机是对疾病本质的概括,是临床治疗的前提和依据,素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内经》是病机理论的起源,明确提出了邪正盛衰病机和阴阳失调病机。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等。此外,《内经》还论述了脏腑病机、六气病机、气血病机等,为病机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论》部分在《内经》外感热病病机理论的基础上,精辟地阐述了外感病六经病机的变化及其传变规律;《金匮要略》则是在《内经》脏腑和六气病机理论的基础上,对脏腑、气血、痰饮等病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并探讨了内科杂病和妇科病证的病机。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最早而且较完备的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归纳了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机特点,首次对儿科病机进行了全面阐述。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李杲确立“阴火”的病机概念,朱震亨倡“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对“六郁”病机进行了阐发。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创立了卫气营血与三焦理论,用来阐明外感热病的病机规律,并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是对中医病机学的重大发展。

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丰富了瘀血病机理论。唐宗海著《血证论》,并有“脏腑病机论”专篇,对血证与脏腑病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中医病机学得到较大发展。一是病机理论的丰富,如病机层次说、痰瘀同源说、体质病机说等新观点的涌现,同时病机学也日趋系统化;二是利用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中医病机理论,如对阴虚、阳虚本质的研究,瘀血病机的研究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疾病过程极其复杂,牵涉局部和全身的各个层次,对病机的研究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病机理论。第一层次为基本病机,指病邪作用于人体,全身正气奋起抗邪,而130?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形成基本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第二层次是系统病机,是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第三层次是类病病机,指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第四层次是疾病病机,是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展、变化和转归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中风的病机等。第五层次是证候病机,指研究某一具体证候的发展、变化和转归的规律,如脾胃湿热证的病机、痰饮蕴肺证的病机、肝气郁结证的病机等。第六层次是症状病机,是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展、变化的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等。本节主要研究人体整体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调和内生五邪。

一、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与邪气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邪气侵犯人体后,一方面邪气对机体的正气起着损害作用;另一方面正气也对邪气产生抗御和祛除作用。邪正双方不断斗争的态势和结果,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决定病证的虚实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和邪气这两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其不断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力量对比的消长盛衰变化。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变化,形成了疾病的虚实病机变化。

1.虚实病机虚和实是相比较而言的病证,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实证病机?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实证多由外邪侵袭,或痰饮、食积、瘀血等滞留体内所致,多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或病理产物积聚的内伤病证。实的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斗争剧烈。临床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痰涎壅盛、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表现。

(2)虚证病机?虚是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虚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重病损伤正气引起,多见于疾病后期及体质虚弱者。虚的病机特点是正气亏虚,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正邪斗争不剧烈。临床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自汗盗汗、声低气微,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

2.虚实变化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比较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疾病中,还会出现虚实之间的多种变化,主要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及虚实真假。

(1)虚实错杂?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邪盛正伤,或疾病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或因虚体受邪,正气无力祛邪外出:或本已正虚,又兼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而致虚实错杂病变,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种情况。

虚中夹实,是指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变化。如脾虚湿滞证,由于脾气不足,运化无权,而致湿邪内生,阻滞中焦。临床上既有属脾气虚弱的神疲肢倦、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不实等,又兼见属湿滞病变的口黏、脘痞、舌苔厚腻等症状,可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变化。如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131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于热邪伤津耗气,可形成邪热炽盛、气津两伤的病证。其表现既有高热气粗、面红目赤、尿赤便秘、苔黄脉数等实热症,又兼见口渴引饮、气短心悸、舌燥少津等津亏气虚之症,临床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

(2)虚实转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由实转虚和因虚致实的病机变化。

由实转虚,是指实证或因失治、误治等原因,病程迁延,致使由实证转化为虚证的病变过程。

因虚致实,指以正气虚为主的虚性病变,转变为邪气盛突出的病变过程。其机理多由于脏腑功能减退,而病理产物停聚;或正虚,外邪侵入,虚实并存,邪盛突出。因虚致实的病变,正虚仍然存在,此时实性病机占突出地位。

(3)虚实真假?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出现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象,主要有真实假虚和真虚假实两种情况。

真实假虚,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碍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故真实假虚又称为“大实有羸状”。如热结肠胃,腹痛硬满,发热汗出,而见泻下稀水臭秽,《伤寒论》称为“热结旁流”,病机属真实假虚,可用大承气汤加减,以峻下热结。

真虚假实,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故真虚假实证又称为“至虚有盛候”。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腹部胀满、时痛时减等假实征象,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气健脾。

总之,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机的虚和实是相对的。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常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临床上应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虚与实的病机。

尤其是在有虚实真假的特殊情况时,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真正把握住疾病的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正双方的斗争,其力量对比在不断地发生消长盛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疾病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论,正胜邪退,疾病趋向于好转和痊愈;邪胜正衰,则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导致死亡;若邪正力量相持不下则疾病趋向迁延或慢性化。

1.正胜邪退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奋起抗邪,正气渐趋强盛,而邪气渐趋衰减,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病理变化。这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归,常见于正气比较充盛,抗御病邪能力较强;或因邪气较弱,或因及时正确的治疗,邪气难以进一步发展,致使病邪对机体的侵害作用消失,脏腑、经络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康复。

2.邪胜正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气亢盛,正气虚弱,机体抗邪无力,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的病理变化。多由于机体的正气虚弱,或邪气炽盛,或失治误治,机体抗病力弱,不能制止邪气的侵害作用,邪气进一步发展,机体受到的病理性损害日趋严重,病情因而趋向恶化和加剧。若正气衰竭,邪气独盛,脏腑经络及精血津液的生理机能衰惫,阴阳离决,则机体的生命活动亦告终止。

3.邪去正虚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抗御邪气,邪气退却而正气大伤的病理状态。多因邪气亢盛,正气耗伤较重;或正气素虚,感邪后重伤正气;或攻邪猛烈,正气大伤所致。其病机特点是邪气已退,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也已消失,但正气消耗的状况尚有待恢复。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其最终的转归一般132?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仍然是趋向好转、痊愈。

4.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弱,而邪气亦不亢盛,则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变化。此时,由于正气不能完全祛邪外出,邪气可以稽留于一定的部位,病邪既不能消散,亦不能深入,又称为“邪留”或“邪结”。一般说来、邪气留结之处,即是邪正相搏病理表现明显之所。一般多见于疾病后期,且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

邪正相持阶段,仍然存在着正邪的消长盛衰变化,从而形成疾病阶段性的邪正对比态势的不同变化。邪正相持的态势具有不稳定性,可因正邪的盛衰变化而发生向愈或恶化的转归。

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平衡,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表现的病理状态。一般而言,邪正盛衰是虚实病证的机理,阴阳失调是寒热病证的病机,二者在阐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机理时,常联合应用、互为羽翼。

(一)阴阳偏盛阴阳偏盛,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过于亢盛的病理变化,属“邪气盛则实”的实性病机。一般而言,病邪侵袭人体,多同气相求,阳邪侵犯人体可导致机体阳偏盛,阴邪侵犯人体可导致机体阴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故阴阳偏盛必然导致机体寒热变化。由于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一方偏盛必然制约另一方使之减弱,阳偏盛伤阴可致阳盛兼阴虚,阴偏盛伤阳可致阴盛兼阳虚。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是阴阳偏盛病理变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1.阳偏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变化。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形成阳偏盛的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从阳化热;也可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阳盛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临床可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脉数有力等症,可用黄连解毒汤或凉膈散加减治疗。

阳气亢盛则对阴气和津液的制约太过,所以说“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耗伤阴气和津液。阳盛之初,对阴气和津液的损伤不明显,从而出现实热证。如果病情发展,阳盛日久,则且明显耗伤机体阴气和津液,则从实热证转化为实热兼津亏或阴虚证。

2.阴偏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的病理变化。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形成阴偏胜的原因,多由于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中阻等,导致机体内阴气的病理性亢盛。

阴气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阴盛以寒、静、湿为其特点,如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临床可用四逆汤或理中丸加减治疗。

阴气亢盛则过度制约阳气,“阴胜则阳病”,故在阴偏盛时,常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形成133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实寒兼阳虚证。

(二)阴阳偏衰阴阳偏衰,指人体阴阳中某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性病机。由于阴阳双方存在着对立制约的关系,因此,阴或阳偏衰,制约无力,导致对方相对偏盛,从而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或“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的病理变化。

1.阳偏衰?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减退,出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变化。一般而言,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

形成阳虚的主要原因,多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耗阳气。由于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人体热量不足,难以温暖全身,可见畏寒肢冷、腹痛便溏等症,即“阳虚则寒”,临床可用理中丸或真武汤加减治疗。

由于阳气的推动作用不足,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退,加之温煦不足,则血液凝滞,津液停滞而成水湿痰饮,临床可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或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由于兴奋作用减弱,可见精神萎靡、喜静等症。阳偏衰虽也可见到面色?白、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蜷卧、脉微细等虚象,可用桂附地黄丸或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

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2.阴偏衰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凉润、宁静、抑制等功能减退,出现代谢相对增快,机能虚性亢奋,产热相对增多的病理变化。一般而言,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是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伤阴所致。阴气虚衰,主要表现为凉润、抑制与宁静的功能减退,阴不能制约阳,阳气相对偏亢,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病变,表现出虚热及虚性亢奋的症状,如低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等,即所谓“阴虚则热”,可用六味地黄丸或清骨散加减治疗。

阴虚则热与阳盛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三)阴阳互损阴阳互损,指机体的阴或阳虚损至一定程度,影响到另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此是在阴阳偏衰的基础上,由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调所呈现出的病理变化。由于肾阴、肾阳为全身脏腑阴阳的根本,因此,当脏腑的阳气或阴气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损及肾阴、肾阳。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之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发生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阴阳互损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指由于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阳虚,进而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例如肝阳上亢证,其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制阳的阴虚阳亢,但病情发展,因肾阴亏虚而影响肾阳化生,出现畏寒肢冷、面色?白、脉沉细等肾阳虚衰的症状,转化为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证,可用金匮肾气丸加134?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减治疗。

2.阳损及阴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例如肾阳亏虚、水泛为肿证,其病机主要为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水湿内生,溢于肌肤。但其病变发展又可因阳气不足而导致阴气化生无源而亏虚,出现日益消瘦、烦躁不安,甚则阳升风动而抽搐等肾阴亏虚之征象,转化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临床可用真武汤或地黄饮子加减治疗。

(四)阴阳格拒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在于阴阳双方的对立排斥,即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致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的复杂病变。

1.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指阴气偏盛至极,闭阻于里,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病理变化。寒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由于排斥阳气于外,可在原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等寒盛于内的基础上,又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无根等假热之象,故称为真寒假热证,可选用右归饮加减治疗。

2.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指阳气偏盛至极、深伏于里,热盛于内,排斥阴气于外的病理变化。热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排斥阴气于外,可在原有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热盛于内的基础上,又出现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证,可选用白通汤加减治疗。

(五)阴阳亡失阴阳的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

1.亡阳指是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病理变化。一般而言,亡阳多由于邪气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也可因汗出过多,吐泻无度,津液过耗,气随津泄,阳气外脱;或由于素体阳虚,劳伤过度,阳气消耗过多所致;亦可因慢性疾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终至阳气亏损殆尽,而出现亡阳。临床多见冷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蜷卧、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生命垂危的临床征象,可用四逆汤加减治疗,以回阳救逆。

2.亡阴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病理变化。亡阴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伤耗阴气、煎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大量外泄而为汗,以致阴气随之大量消耗而突然脱失;也可由于长期大量耗损津液和阴气,日久导致亡阴者。阴气脱失,多见手足虽温而汗出如油、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乏无力、脉数疾跳动等危重征象,临床可用生脉散加减治疗。

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综上所述,阴阳失调的病机,是以阴与阳之间所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以及相互消长、转化等理论,来阐释、分析机体一切寒热病证的病变机理。阴阳失调的病机虽然是复杂的,但其中最基本的病机是阴阳的偏盛和偏衰。阴阳偏盛不仅可以导致其对方的亏损,也可以形成阴阳格柜或阴阳转化;阴135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阳偏衰不仅可发展为阴阳互损,也可导致阴阳亡失。

三、精、气、血、津液失常精、气、血失常,包括精、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精、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精、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人体的精气血失常,必然会影响及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但是,精、气、血又是脏腑机能活动的产物,因此脏腑发生病变,也会引起精气血的病理变化。所以,精、气、血失常的病机,同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病机的基础。

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必须由多个脏腑的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诸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脾气的运化转输、肾气的蒸腾气化、三焦的通调,以及肝气的疏泄都参与其中,以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其核心是气对津液的气化作用。因此,气的运动及其维持的气化过程,调节着全身的津液代谢。如果肺、脾、肾等相关脏腑生理机能异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气化功能失常,均能导致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的障碍,包括津液不足及津液在体内滞留的病理变化。

(一)精的失常精的失常主要包括精虚和精的施泄失常两方面的病变。

1.精虚主要是指肾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肾精禀受于父母,来源于先天,赖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而维持其充盛状态。在生理上,肾精为脏腑之精的根本,具有化生肾气以促进生长发育、生殖和生髓化血、充脑养神等功能。因此,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过劳伤肾等,均能导致肾精不足。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精神委顿、耳鸣、健忘,以及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等。临床可选用左归丸加减进行治疗。

2.精的施泄失常精的施泄,是指化为生殖之精以适度排泄。生殖之精,是在天癸的激发作用下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在水谷精微的资助充养下合化而成。肾精充沛,肾气充盛,青春期后的男性则正常排精。若精的排泄过度或排泄障碍,则可出现失精或精瘀的病理变化。

(1)失精?是指生殖之精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生殖之精大量施泄,必致肾精大量损失而出现失精或精脱的病理变化。精闭藏于肾而不妄泄,主要依赖肾气的封藏作用与肝气的疏泄作用的协调平衡。

若房劳过度,耗伤肾气,或久病及肾,或过度劳累,伤及肾气,以致肾气虚衰,封藏失司,生殖之精因之过度排泄,而成失精或精脱,表现为精液排泄过多,或兼有滑精、梦遗、早泄等症,并兼有精神萎靡、思维迟钝、失眠健忘、少气乏力、耳鸣目眩等症。临床可用右归丸或六味地黄丸加减进行治疗。

若精泄不止,则成精脱。精为气的化生本原,精脱必致气的大量损耗而致气脱。临床可选用金锁固精丸等进行治疗。

(2)精瘀?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的病理变化。如果房劳过度、忍精不泄,或少年手淫,或久旷不交,或惊恐伤肾,或瘀血、败精、湿热瘀阻,或手术所伤等,皆可导致精瘀而排泄不畅。若肾气虚而推动无力,或肝气郁结而疏泄失职,亦致精泄不畅而瘀。

精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排精不畅或排精不能,可伴随精道疼痛、小腹重坠、少腹硬结如串珠、腰痛、头晕等症状。治疗则应审因论治,或补气,或疏肝,或活血化瘀,或祛痰利湿。

(二)气的失常136?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的病理变化;二是气的某些功能障碍及气的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

1.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而表现出相应功能低下的病理变化。

形成气虚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机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使气过多消耗而致。

气虚常见精神委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脉虚等症状,可选用四君子汤、玉屏风散等加减治疗。偏于元气虚者,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等症,常选用肾气丸加减治疗;偏于宗气虚者,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可选用保元汤加减治疗。

由于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所化,是人身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元气亏虚可引起全身性气虚,而无论何种气虚亦终将导致元气亏损,特别在小儿和老人表现得最为明显。

2.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的病理变化。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节着脏腑经络的机能活动和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协调。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则能影响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各种功能的协调平衡。一般来说,气机失调可概括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几种情况。

(1)气滞?是指机体局部气的运行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变化。气滞,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影响到气的运行;或因脏腑机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皆可形成局部的气机不畅或郁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机能障碍。

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

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肺气壅塞,症见胸闷、咳喘,可选用杏苏散、桑菊饮或清气化痰汤等加减进行治疗;肝郁气滞,症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常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加减治疗;脾胃气滞,症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可选用保和丸、香砂六君子丸等治疗。

气滞的表现,虽然不同脏腑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特点不外乎闷、胀、疼痛。因气虚而滞者,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2)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塞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暖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症。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窍而致昏厥。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一般来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逆者。如肺津亏虚失润或肾不纳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津或胃阴亏虚,也能导致胃气上逆。

(3)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气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从而形成气虚下陷的病变。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

137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上气不足,主要指气不上荣,头目失养的病变。一般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正如《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治疗当益气升提,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由于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与脾气不升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常伴见面白无华、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以及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可用升陷汤加减进行治疗。

(4)气闭?即气闭阻于内,不能外出,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变化。气闭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

气闭的临床所见,或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或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或剧痛所致的痛厥,或痰阻气道之痰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突然严重受阻,而致清窍闭塞、神失所主的病理状态。气闭发生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多可自行缓解,亦有因闭不复而亡者。其临床表现,除昏厥外,随原因不同而伴相应症状。临床可掐按人中、百会、中冲等穴位,或选用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进行治疗。

(5)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亡失,以致生命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从而出现生命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遗尿、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临床可选用参附汤加减进行治疗。

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不固,以及生命机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性征象;亡阴是阴液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生命机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因此,气脱若偏向阳气的暴脱,则为亡阳;若偏向阴液的暴脱,则为亡阴。

(三)血的失常血的失常,一是因血的生成不足或耗损过多,致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引起的血虚;二是血的运行失常而出现的血瘀或出血等病理变化。

1.血虚是指血量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失血过多;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血的生化乏源;或因血的化生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骨生髓,最后可化血,故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机能,所以血虚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机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证候。血虚者气亦弱,故血虚除见失于滋润营养的症状外,多伴气虚症状,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神疲乏力、头目眩晕、心悸不宁、脉细弱等临床表现。临床可选用四物汤或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

心主血、肝藏血,血虚时心肝两脏的症状比较多见。心血不足常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脉138?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细弱等心失血养的症状,临床可选用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肝血亏虚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临床可选用补肝汤加减进行治疗。若肝血不足,导致冲任亏虚,又可出现妇女经少、月经衍期、闭经诸症,临床可选用四物汤加减进行治疗。

2.血运失常血的运行失常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两个方面。

(1)血瘀?是指血的循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运停滞的病理状态。血瘀主要表现为血的运行郁滞不畅,或形成瘀积,可以为全身性病变,亦可瘀阻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某一局部,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无论病在何处,均易见疼痛,且痛有定处,甚则局部肿块,触之较硬,位置固定,若肿块生于腹内,称为“癥积”。另外,唇舌紫暗,舌有瘀点、瘀斑,皮肤赤丝红缕或青紫,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等,也是血瘀常见的征象。导致血瘀的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

(2)出血?是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变化。逸出血脉之血,称为离经之血。若此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蓄积于体内,则称为瘀血。瘀血停积体内,又可引起多种病理变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而引起全身机能衰竭。导致出血的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

(四)精、气、血的关系失调精气互化,精血同源,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精、气、血三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

1.精与气、血的关系失调(1)精气两虚?由于精可化气,气聚为精,精气并虚或精伤及气、气伤及精,都可见精气两虚的证候。肾藏精,元气藏于肾,故本病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肾的精气亏虚。肾之精气亏虚,以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障碍以及早衰等为临床特征。临床可选左归丸或左归饮加减治疗。

(2)精血不足?肾藏精,肝藏血。肾与肝,精血同源,故肝肾精血不足较为常见。多种疾病伤及肝肾,或肝病及肾、肾病及肝,皆可形成肝肾精血不足之证,症见面色无华、眩晕耳鸣、神疲健忘、毛发脱落稀疏、腰膝酸软;男子精少、不育;女子月经延期、月经量少、不孕等。临床可用河车大造丸或大补阴丸加减治疗。

(3)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气机失调,疏泄失司及瘀血内阻,皆可致精道瘀阻而形成气滞精瘀或血瘀精阻的病机变化,而且二者可互为因果,同时并存。临床所见,除有一般精瘀症状外,前者以情志因素为多,阴部胀痛重坠明显;后者可见血精、阴部小核硬节等瘀血表现。

2.气与血的关系失调气和血之间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和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如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而至血虚;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之运行滞涩;气虚摄血功能减弱,则血逸脉外而出血;气机郁滞,则血可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则血可随气上逆或下陷,出现上为吐血、衄血,乃至厥仆,下为便血、崩漏等症。

同样,血的虚衰和血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如血虚,则气失所养而衰少;血脱,则气随血脱;血瘀,则可致气郁。故临床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以及气血两虚等几方面。

139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1)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导致血的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变化。气滞血瘀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的疏泄作用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临床上多见胸胁胀痛、癥瘕积聚等病证。肺主气,调节全身气机,助心行血,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现。临床常选血府逐瘀汤加减,以理气活血。

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必兼气滞。由于气滞和血瘀互为因果,多同时并存。如闪挫外伤等因素,就是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但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气滞血瘀,辨别气滞与血瘀的主次则是必要的。

(2)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变化。气虚血瘀,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致的惊悸怔忡、喘促、水肿或肢体瘫痪、萎废。另外,老年人多血瘀,且多气虚,故气虚血瘀病机在老年病中较为常见。气虚和气滞可与血瘀并存,常常相互影响。临床常以补阳还五汤加减,以益气活血。

(3)气不摄血?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变化。由于脾主统血,所以气不摄血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因气虚不足,气不摄血的咯血、吐血、皮肤紫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症,同时兼见面色不华、疲乏倦怠、脉虚无力、舌淡等气虚的表现。因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主升,所以脾不统血的病机,易见肌衄及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证。临床常以归脾汤加减,以益气摄血。

气摄血的功能,虽以脾气之统血为主,但亦与其他脏腑之气的盛衰有关。比如肺气、肝气、肾气以及胃气亏虚,也可减弱气之统摄功能而发生出血。

(4)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血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变化。各种大失血皆可导致气随血脱,较常见的有外伤失血、呕血和便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血为气之母,血脱则气无所依,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症见精神萎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肢不温,或有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等。临床急以独参汤或参附汤加减,以益气固脱。

气随血脱如能及时救治,则可转危为安,继而表现为气血两虚的病理状态。如病情恶化,可出现亡阴、亡阳,发展为阴阳离决而死亡。

(5)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气血两虚,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相应功能失常,故可出现不荣或不用的病证。

临床主要表现为肌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的病理征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弱、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萎废不用等。临床常以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以气血双补。

(五)津液代谢失常津液的代谢失常,是指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过程障碍。津液的正常代谢,是维持体内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相对恒定的基本条件。津液代谢失常包括津液不足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1.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或功能减退,导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于濡润、滋养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变化。

140?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导致津液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热邪伤津,如外感燥热之邪,灼伤津液;或邪热内生,如阳亢生热、五志化火等耗伤津液。二是津液丢失过多,如吐泻、大汗、多尿及大面积烧伤等,均可损失大量津液。三是津液生成不足,如体虚久病,脏腑机能减退,可见津液生成不足。另外,慢性疾病耗伤津液,亦致津液亏耗。

津和液,在性状、分布部位、生理功能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津和液不足的病机及临床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主要分布于皮毛、孔窍、肌肉,并充盈血脉,以滋润作用为主。所以,一般而言,伤津主要表现为滋润功能不足。临床上,伤津常见于吐、泻之后,如夏秋季节,因饮食伤中,而致呕吐、泄泻或吐泻交作,损失大量津液者。严重者,因血中津少而失其滑润流动之性,气随津泄而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而见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微欲绝的危象。另外,炎夏高热多汗也易伤津。

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主要分布于脏腑、脑髓和关节之中,含有大量精微物质,以濡养作用为主。由于津与液本为一体,伤津和脱液,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虽有区别亦有联系。一般而论,伤津较轻,以缺水为主,伤津未必脱液;脱液较重,更多损失精微营养物质,故脱液必兼津伤。从病情轻重而论,脱液重于伤津,伤津乃脱液之渐,脱液乃伤津之甚。津易伤亦易补充,而液一般不易损耗,一旦亏损则较难恢复。但津伤多发生迅急,常突然陷于气随津泄,甚至气脱的重危证候,则又非脱液可比。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津液代谢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虽有不同,但其结果都能导致津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成为内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根本原因。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转输和布散,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可致水湿内生,酿痰成饮。引起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很多,如肺失宣发和肃降,津液不得正常布散;脾失健运,可致水饮不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津停;三焦的水道不利,不仅直接影响津液的布散,而且影响津液的排泄。凡此均致津液输布障碍,而生痰饮水湿之患。上述多种成因中,脾气的运化功能障碍具有特殊意义。因脾主运化,不仅对津液的输布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津液的生成方面具有主导作用。脾失健运不但使津液的输布障碍,而且水液不归正化,变生痰湿为患。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津液的排泄障碍,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贮留体内,外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津液化为汗液,有赖肺气的宣发功能;津液化为尿液,有赖肾气的气化功能。肺肾功能减弱,均可引起水液贮留,发为水肿,但肾气的气化作用失常则起着主导作用。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常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等多种病变。

(1)湿浊困阻?多因脾运失常,津液不能转输布散,聚为湿浊。湿性重浊黏滞,易于阻遏中焦气机,而见胸闷、脘痞、呕恶、腹胀、便溏、苔腻等症,临床可选择参苓白术散或平胃散等加减进行治疗。

(2)痰饮凝聚?多因脾、肺等脏腑机能失调,津液停而为饮,饮凝成痰。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病及脏腑经络,滞留于机体的不同部位而有多种的病理变化。饮停之部位比较局限,如停于胸胁的“悬饮”,饮留于胸膈的“支饮”等。

(3)水液贮留?多由肺、脾、肾、肝等脏腑机能失调,气不行津,津液代谢障碍,潴留于肌肤或体内,发为水肿或腹水。正如《景岳全书·肿胀》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141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上述湿、水、饮、痰,皆为津液停聚所生,以状态而论,湿为弥漫状态,水最为稀薄,痰较稠厚,饮则介于两者之间。另外,在发病机理,停聚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也各有特点。但四者之间,又难以决然划分,而且可以相互转化,故有痰湿、水饮、痰饮并称者。

此外,肾气与膀胱之气的气化不利,尿液亦可停于膀胱难于排出而见尿少或癃闭;肺卫气机不利,腠理闭塞,玄府不通,汗不外泄,表现为少汗或无汗,又属于津液排泄障碍的特殊病理变化。由此可见津液代谢病机的复杂性。

3.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和气的升降出入,而气之循行亦以津液为载体,通达上下内外遍布于全身。津液与血液相互化生,津液的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运行通畅的条件,而血的充沛和畅行,也是津液充盛和正常输布的条件。因此,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协调,乃是保证人体生理活动正常的重要方面。一旦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则可出现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

(1)水停气阻?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变化。因水湿痰饮皆为有形之邪,易阻碍气的运行,其临床表现因水液停聚的部位不同而异。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可选用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治疗;水饮凌心,阻遏心气,则可见心悸、心痛,可选用苓桂术甘汤进行治疗;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可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可用平胃散加减进行治疗;水饮停于四肢,则可使经脉气血阻滞,可见四肢浮肿、沉重胀痛等临床表现,临床可选用小青龙汤进行治疗。

(2)气随津脱?主要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出现暴脱亡失的病理变化。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此即汗出过多,津液外泄,阳气随之亡失的病理变化。《金匮要略心典·痰饮篇》亦指出:“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此即说明,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泄泻,皆可使气随津液的耗伤而脱失。

(3)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血又同源于后天的水谷精微,若因高热伤津,或烧伤引起津液损耗,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均会导致津枯血燥,见心烦、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舌红少津等临床表现。

(4)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变化。津液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血行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因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等因素,致使津液大量亏耗,则血量减少,血的循行涩滞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临床表现,除见原有津液不足的表现外,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斑疹显露等症。《读医随笔》说:“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

此即说明了热灼津亏导致血瘀的机理。

(5)血瘀水停?指因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理变化。血中有津,脉外之津液可渗入脉中,血瘀则津液输布不利;另外,血瘀必致气滞,也导致津停为水,故血瘀常伴水停。

四、内生五邪142?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内生五邪,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或气血津液功能异常而导致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变化。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脏腑及气血津液的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一定区别:内生五邪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属于外感病的病因。

(一)风气内动风气内动,即“内风”,是与外风相对,指脏腑气血失调,体内阳气亢逆而致风动的病理变化。

《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凡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都是风气内动的具体表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指明了内风的临床表现,不仅与外风为病相类似,而且指出了与肝密切相关。风气内动病机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

1.肝阳化风是指肝阳偏亢,或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致肝阳亢逆无制而动风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所伤,肝郁化火,或年老肝肾阴亏,或操劳过度等,耗伤肝肾之阴,导致阴虚阳亢,风气内动。常见临床表现:轻者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扑,或见口眼??斜、半身不遂;严重者则因血随气升而发卒然扑倒,不省人事,或为闭证,或为厥证。可用镇肝息风汤加减治疗,以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2.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是指邪热炽盛,燔灼津液,劫伤肝阴,筋脉失养而动风的病理状态。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火热亢盛,煎灼津液,致使筋脉失养,动而生风。常见临床表现:在高热不退基础上,出现痉厥、抽摘、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神昏谵语等。可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以清热息风,增液舒筋。

3.阴虚风动是指阴气衰竭,宁静抑制功能减退,筋脉失养而动风的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后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气和津液大量亏损,阴虚则阳亢,抑制能力减弱,加之筋脉失之滋润,变生内风。

临床可见筋惕肉瞤、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并见低热起伏、舌光无苔、脉细如线等阴气衰少表现,可用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以滋阴息风。

4.血虚生风是指血液虚少、筋脉失养而动风的病理状态。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致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可用阿胶鸡子黄汤加减治疗,以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此外,临床还有血燥生风,指血虚津亏,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而生风的病理变化。多由久病伤阴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等原因,导致局部或全身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血燥而化风。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症状。

(二)寒从中生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变化。

因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以致阳气虚衰。阳143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气虚衰,不能制阴祛寒,故阴寒内盛。多表现为阳热不足,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可见面色苍白、畏寒喜热、肢末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滑润、脉沉迟弱,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症。临床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内寒的病机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故脾肾阳气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象,而尤以肾阳虚衰最为关键。

阳气虚衰,蒸化水液功能减退,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形成水湿、痰饮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临床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下肢水肿等。临床可用肾气丸、真武汤加减治疗。

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血脉,反生内寒以收引血脉,血脉收缩则血行不畅,重者可致血滞经脉或脏腑之中,形成瘀血。临床可见痛处固定、遇寒加重,可用温经汤加减治疗。

阳虚阴盛之寒从中生,与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所引起的寒证,即“内寒”与“外寒”之间,不仅有所区别,而且还有联系。其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临床特点是以寒为主,虚象并不明显。二者之间的主要联系是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而最终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低下,易感寒邪而致病。

(三)湿浊内生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气的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变化。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为脾虚生湿。

内湿的产生,多因过食肥甘,嗜好酒肉,恣食生冷油腻,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所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气化。因此,内湿多由脾阳虚津液不化而成;而肾阳虚衰,亦必然影响脾之运化而导致湿浊内生。反之,由于湿为阴邪,湿胜则可损伤阳气,故湿浊内困,久之必损及脾阳、肾阳,而致阳虚湿盛之证。另外,湿浊可以聚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成水,变生多种病患。

湿性重浊黏滞,多阻遏气机,故其临床表现常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异。如湿邪留滞经脉之间,则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可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可用平胃散加减治疗;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可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湿浊虽可阻滞于机体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仍以湿阻中焦脾胃为多。

此外,外感湿邪与内生湿浊,在其形成方面虽然有所区别,但二者亦常相互影响。湿邪外袭每易困脾,脾失健运又易滋生内湿。故临床所见,脾失健运,内湿素盛之体,易外感湿邪而发病。

(四)津伤化燥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指体内津液耗伤而干燥少津的病理变化。多因久病伤津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津液亏少,以及热性病过程中的热盛伤津等所致。由于津液亏少,不足以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从而燥由内生,故临床多见干燥失润等病变。

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而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内燥病变,临床多见津液亏少枯涸之144?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症,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或龟裂,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少等,可用增液汤或益胃汤加减治疗。如以肺燥为主,还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以胃燥为主时,可见食少、舌干无苔,可用益胃汤或麦门冬汤加减治疗;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可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

内燥与外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燥伤人多在秋季,多易伤肺。内燥则由于全身脏腑组织功能失常,津液亏少所致,可以发生于多个脏腑,但以肺、胃、大肠多见。无论外燥还是内燥,都以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失于滋润为特征。

(五)火热内生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指脏腑阴阳失调而致火热内扰的病理变化。火热内生有虚实之分,其病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阳盛化火人身之阳气在正常的情况下,有温煦脏腑经络等作用,称之为“少火”。但是在病理情况下,阳气过盛,机能亢奋,必然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津。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感六淫病邪,在疾病过程中,皆可郁滞而从阳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瘀血、结石等)和食积、虫积等,亦能郁而化火。

3.五志化火又称为“五志之火”,多指由于情志刺激,影响了脏腑精气阴阳的协调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或亢逆。气郁日久则可化热,气逆也可化火,导致火热内生。

4.阴虚火旺此属虚火,多由于阴液大伤,阴虚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阳亢化热化火,而致虚火内生。一般说来,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临床可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以养阴清热。阴虚火旺,多见某一局部的火热征象,如牙痛、齿衄、咽痛、颧红等,可选用知柏地黄汤或玉女煎加减,以滋阴泻火。

【小结】疾病过程极其复杂,牵涉局部和全身的各个层次,对病机的研究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病机理论。本章主要讨论病变机理中的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以及内生五邪,是疾病发生后病理变化的本质。寻求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和本质,对于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复习思考题1.正邪与疾病的关系是怎样的?

2.何谓气脱?其与亡阳有何异同?

3.阴虚与津液不足有何区别和联系?试述之。

4.瘀血和血瘀有何区别和联系?试述之。

145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推荐阅读书目1.任应秋.病机临证分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高文柱.《诸病源候论》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8.

3.王清任.医林改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4.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经典文献辑要1.《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景岳全书·肿胀》:凡水肿等证,肺脾肾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

146?第三章?中医学疾病观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中医学防治观,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研究疾病预防、治疗及疾病康复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包括养生、康复、预防、治则、治法等内容。养生、治疗与康复虽然在研究对象、基本理论、具体方法、适应范围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一致的目标,也体现了中医防重于治和防治结合的重要特色。

第一节?养生康复一、养生养生,又称道生、摄生、保生等。“养”即保养、调养、养护;“生”即生命。养生是采取一定措施保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长寿命的理论与方法。养生的首要目的是培补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养生的目标是协调阴阳,使人身心康健,延年益寿。养生学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探索和研究生命的规律,以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理论和方法为宗旨,进行综合性养生保健活动,从而达到强身防病、延年益寿目的的学科。

(一)养生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可归纳为顺应自然、形神兼养、保精护肾、调养脾胃等。

1.顺应自然?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息息相关,自然界的季节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天体运行、地理环境的演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

《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从养生的角度而言,人体自身虽具有适应能力,但人们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取养生措施以适应其变化,这样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应而协调有序,保持健康,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据此,中医学提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顺时养生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强调:“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又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即是强调养生应遵循四时变化规律。中医学倡导顺应自然的饮食调配、起居有常、动静合宜、衣着增减等,均是这方面的良好体现。

2.形神兼养?

中医学认为,形与神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147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主,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不可活。因此,中医养生要形神共养,使形体健壮,精力充沛,以达身心合一,健康长寿。“调神”主要有清净养神、四气调神、疏导养神、修身怡神。“保形”重在保养精血。

《景岳全书》曰:“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可用药物调养及饮食调养,以保养形体。此外,还可通过运动锻炼,以达保养形体之目的。炼形的方法包括太极、导引、按摩等。

3.保精护肾?中医学强调肾精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因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能御气。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元气、阴精的生发之源,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心。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及衰老速度。肾气充足,则精神健旺,身体健康,寿命延长;肾气衰少,则精神疲惫,体弱多病,寿命短夭。正如明·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所说:“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护肾保精之法应注意房事有节,并且要结合运动保健、按摩固肾、食疗保肾、针药调治等,从而使人体精充气足、形健神旺,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之目的。

4.调养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图书编·脏气脏德》曰:“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脾胃强健,气血化源充足,脏腑功能强盛,保证生命活动协调平衡;脾胃虚衰则百病丛生。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如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调摄、针灸按摩、气功调养、起居劳逸调摄等,皆可健运脾胃,调理后天,以达延年益寿之目的。

(二)养生的主要方法中医养生的实践基础丰富多彩,具体方法灵活多样,包括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环境养生、针药养生等。

1.收摄精神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调节,故神极易耗伤而受损。因而,养神就显得尤为重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以养之”,主要是指静神不思、养而不用,即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而言。《素问·痹论》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即指静而少思,神不过用,身心的清流有助于神气的潜藏内守。反之,神气的过用、躁动往往容易耗伤,会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清静养神的养生保健意义。

2.起居有常?人类在漫长演化过程中,养成了与自然相适应的生活规律,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要是做到作息规律、居处适宜、穿着合体、慎避外邪,以达到生活愉快、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明确指出了四季的起居养生方法,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3.饮食有节?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实用,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着重论述,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黏滑等物”等,这对避免过食伤胃,防止食物中毒,预防疫病传染,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4.适应环境环境养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中医养生学基本原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养生又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社会环境等方148?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面。

地理环境又称为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样也是各种生物的生存基础。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和一切的生物皆由地球环境进化而成,都依赖环境而生存。适宜的地理、优质的水源、丰富的物产,能维护健康,益寿延年。

气候环境也与人类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对应关系。人如果要达到健康长寿或修身养性的目的,首先就得了解自然界变化的特点与规律,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得去适应,与自然界保持着和谐共存关系。根据所处的环境气候变化的特点来调节自己的身体,从而起到养生的目的。

人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属性,因此,必须重视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疾病及养生的影响。《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始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这里非常明确地阐明了诊治疾病要注意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观点。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同样与身心健康有着紧密关联。

5.针药养生运用传统中药、针灸方法来达到延缓衰老、健体强身的目的,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对养生防病经验的总结。几千年来,不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保健药物,而且创造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延年益寿方药。据《神农本草经·序录》谓:“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可知列为上品者,为延年益寿之品。在365种药物中,记述有延年、不老、耐老、益气、轻身、增寿等药物共165种,某些药物后面还直接注明“颇利老人”。书中记载的这165种与抗老延寿有关的药物,均被后世本草著作收录。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黄芪建中汤、薯蓣丸、肾气丸等著名的补养抗衰老方剂,尤其是肾气丸,时至今日仍在国内外有效地应用。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资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

二、康复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或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中医康复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各种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法和手段,使伤残者、慢性病者、老年病者及急性病缓解期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精神状态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的综合性学科。

(一)康复的基本原则康复的目的,旨在促进和恢复病、伤、残者的身心健康。其基本原则包括形神结合、内外结合、药食结合、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结合等。

1.形神结合?形体与精神康复相统一,是中医康复学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同时进行康复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体康复原则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的“形”与“神”在生理状态下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健全的形体是精力充沛的物质保证,乐观舒畅的精神状态又是形体强健的根本条件,形体与精神之间这种相互统一的关系是生命存在的重要保证。因此,一切康复医疗应遵循恢复形体与精神的协调统一的原则使形体与精神协调平衡,而达恢复健康,益寿延年之目的。养形,一是重在补益精血,二是注意适当运动,以促进周身气血运行,增强抗病祛邪的能力。调神,主要是通过语言疏导、以情制情、娱乐等方法,使患者摒除一切不良的情绪,创造良好的心境,保持乐观开朗、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如此形体安康,精神149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健旺,以达形与神俱、身心康复的目的。

2.内外结合?是指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的原则。内治法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药物、饮食等内服,以达到协调阴阳、恢复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之目的的方法。外治法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针灸、推拿、药物外用等,对患者全身或病变局部有关穴位施以针刺、敷贴、熏蒸、烫洗、外敷等的治疗方法。内治法可恢复和改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外治法则能疏通体内气血的运行,故内外结合并用,综合调治,能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一般而言,病在脏腑者,以内治为主,配合外治;病在经络者,以外治为主,配合内治;若脏腑、经络同病者,则内治与外治并重。如眩晕病常以药物内治为主,配合针灸、推拿、磁疗等外治之法;颈椎病则以牵引、针灸、推拿等外治为主,配合药物进行内治。

3.药食结合是指药物治疗与饮食调养相结合的原则。药物治疗具有康复作用强、见效快的特点,是康复医疗的主要措施。但恢复期的患者大多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服药过久,既难以坚持,又可能会损伤脾胃功能,或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饮食虽不能直接祛邪,但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不同,予以合理调配和烹饪,可以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营养机体,而且可以梳理阴阳、协调脏腑、畅通气血,进而能扶正祛邪;同时,饮食具有制作简单、味道适口、易被患者接受、便于长期服用等特点,可以增进患者的食欲,利于肠胃运化,从而充分发挥后天的生化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促使患者的康复。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曰:“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因此,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有选择地服用某些食物,做到药食结合,不仅能增强疗效,相辅相成,发挥协同作用,还可减少药量,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缩短康复所需的时间。

4.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结合自然康复是借助自然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来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自然界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泉水、高山、河流、森林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可促进人体身心健康。温泉疗法、日光疗法、泥土疗法、森林疗法等传统疗法,能弥补人类技术领域在医学方面的不足。而《灵枢·邪客》中更是系统阐述了自然界的风雨、声音、雷电、高山、深谷、泉脉、草萱、山石、林木等,与人相应之关系,这些阐述引导后世发展成为许多自然康复疗法。因此,在运用药物、针灸、气功等治疗康复方法的同时,可以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结合自然康复法,利用自然因素对人体不同的作用,以提高康复的效果。如对冬季证属虚寒的哮喘病患者,利用夏天阳气旺盛的时机,或内服温阳补肾之药,或在肺经背部穴位贴敷辛热香窜药膏,实行冬病夏治,可望事半功倍,消除病根。

(二)中医康复的主要方法在中医康复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在临床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选用药物、饮食、针灸、气功等康复方法,还需要患者自我调摄、自我保健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常用的康复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精神康复法?医生以某种言行或情志相胜理论,对患者进行有意识的精神锻炼,影响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和行为等,指导他们进行自我精神调摄,减轻和改善患者的异常情志反应,或消除导致心身功能障碍的情志因素,使形神调和,达到减轻功能障碍和促使患者康复的目的的方法。精神康复法150?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异常情志反应和消除致病性情志因素。应用精神康复法,一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二要详察病情,区别对待。可采用说理开导法、情志相胜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色彩疗法等进行康复。

2.饮食康复法?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饮食品种,或药食相配,以调节饮食的质量,达到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促进病后康复的目的的方法,又称食疗。运用饮食康复法,一要注意辨证进食,即根据临床所辨证型,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选用相宜的食物配膳,做到寒热协调、五味不偏、有益于健康。二要注意辨病施食,即在辨证进食的前提下,还应根据病种不同而选用不同的饮食。三要重视饮食禁忌,如脾虚泄泻,忌食生冷瓜果;黄疸,忌食油腻;温病高热,忌食辛辣荤腥等。四要注意饮食适度,即食量要因人、因证而宜,勿太过或不足。

3.药物康复法?是以中医的辨证康复观为指导,运用中药,针对慢性病、病残、伤残、老年病、恶性肿瘤等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以减轻或消除患者功能障碍,促进其身心康复的方法。药物康复法具有见效快、辨证施治、整体康复、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内服药物康复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两方面。由于康复患者大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故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是药物康复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多种皮肤病、筋骨痹痛可采取外治法。

4.针推气功康复法?是指在中医康复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针刺、艾灸、推拿、气功等方法来刺激患者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疏通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纠正形态结构异常、改变系统功能等促使患者形神康复的目的的方法。它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是中医康复医疗的重要手段。

5.运动康复法?是指通过体育锻炼,促进气血运行,调养身心,祛除疾病,促使其身心康复的方法。人类在远古的生活和劳动实践过程中,发明了一些形体锻炼的方法,并逐渐认识到形体锻炼的重要性。中医学认为锻炼形体可以促进气血流畅,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脏腑功能旺盛,从而使身体康健。

其康复作用主要表现为扶正祛邪,强身健体;调节精神,改善功能;平衡阴阳,维持健康;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轻松安宁,延年益寿。传统的健身术如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等,均具此特色。

运动康复要点有三:一是运动量要适度,要因人而异,做到“形劳而不倦”;二是要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三是要持之以恒,方能收效。

6.自然康复法?亦称环境康复法,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有利因素,以促进疾病的痊愈和身心康复的方法。常见的有泉水疗法、日光疗法、热砂疗法、泥土疗法等。

第二节?防治原则防治原则,包括预防原则和治疗原则,是预防疾病发生,治疗疾病并阻断其发展,促进疾病好转或痊愈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防治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制订的反映中医预防和治疗学的规律和特色的理论知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预防和治疗二者关系中,中医学特别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151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既病之后,根据疾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以防止疾病发展,这是中医学处理防病与治病关系的核心思想。

一、预防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称为“治未病”。预防,对于健康人来说,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病者而言,可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早在《内经》就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即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先行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疾病的发生的原则。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正盛衰,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此,未病先防,就必须从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

1.养生以增强正气?养生,主要是未病时的一种自我保健活动,从预防的角度看,可增强自身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是对养生基本原则的精辟论述。

2.防止病邪侵害?

(1)避其邪气?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有时甚至可变为主要因素,如各种冻伤、烧烫伤、电击伤、化学伤、虫兽伤、交通伤害等,故未病先防除了养生以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之外,还要注意避免病邪的侵害。《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说要适时躲避外邪的侵害。其中包括顺应四时,防六淫之邪的侵害,如夏日防暑、秋天防燥、冬天防寒等;远避疫毒,防止疠气之染易。至于外伤和虫兽伤害,则要在日常活动和工作中用心防范。此外,还要注意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等。

(2)药物预防?事先使用某些药物,可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有效地防止病邪的侵袭,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一方法,尤其在预防疫病流行方面更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古代医家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素问·刺法论》即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我国16世纪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开创了人工免疫之先河,为后世的预防接种免疫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近年来,在中医预防理论的指导下,用中草药预防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用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腮腺炎,用马齿苋预防菌痢,用茵陈、贯众预防肝炎等,都是用之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在SARS、甲型HIN1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的预防上,中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既病防变,包括到早期诊治和防止传变两个方面。

1.早期诊治?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邪正斗争的消长,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由浅入深,由轻到152?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重,由单纯到复杂的发展变化。由于疾病的初期,病位较浅,病情多轻,正气未衰,病较易治,因而传变较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诊治越早,疗效越好。如不及时诊治,病邪就则会步步深入,使病情渐趋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早期诊治的时机在于掌握好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传变的规律,病初即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和彻底的治疗。

2.防止传变?是指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掌握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传变的规律,才能在早期诊治过程中,既着眼于当前病证,又能前瞻性地采取措施避免传变的发生。防止传变包括阻截病传途径与先安未受邪之地两个方面。

(1)阻截病传途径?各种疾病的传变是有其一定规律和途径的,如伤寒病的六经传变,病初多在肌表的太阳经,病变发展则易往他经传变,因此,太阳病阶段就是伤寒病早期诊治的关键,在此阶段的正确有效的治疗,是防止伤寒病病势发展的最好措施。又如温病多始于卫分证,因此卫分证阶段就是温病早期诊治的关键。据此可知,邪气侵犯人体后,根据其传变规律,早期诊治,阻截其病传途径,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传变与恶化。

(2)先安未受邪之地?由于人体“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多传其所胜”(《素问·玉机真脏论》)。因此,在临床诊治中,不但要对病变之所在进行诊治,还应该根据疾病发展传变规律,对尚未受邪而可能被传及之处,事先予以充实,阻止病变传至该处,达到中断其发展的目的,即所谓先安未受邪之地。

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五脏的整体规律、经络相传规律等为指导,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临床上在治疗肝病的同时,常配以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温热病发展过程中伤及胃阴时,其病变发展趋势将耗伤肾阴,因此要治疗胃阴不足的同时适当配伍滋肾阴的药物,可有效地防止肾阴的损耗。这些都是既病防变具体应用的范例。

二、治则治则,是治疗疾病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治则是在认识疾病发生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而制订的治疗疾病的准绳,对临床立法、处方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治则是针对疾病所表现出的病机共性而确立的。疾病之基本病机,可概括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等,因而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均属于基本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在错综复杂的疾病过程中,有本质与征象一致者,有本质与征象不一致者,故有正治与反治的不同。正治与反治,是指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补泻效用与疾病的本质、现象之间的逆从关系而言,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1.正治是指采用与病证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病证性质相逆,故153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又称“逆治”。正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一致的病证,如热证见热象、寒证见寒象等,故正治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原则。正治常用的方法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1)寒者热之?是以热治寒,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治疗的治法。即以热药治寒证,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如麻黄汤、桂枝汤等;里寒证用辛热温里方药,如大建中汤、理中丸等。

(2)热者寒之?是以寒治热,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治疗的治法。即以寒药治热证,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如银翘散、桑菊饮等;里热证用辛凉清热或苦寒泻火方药,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等。

(3)虚则补之?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治疗的治法。即以补益药治疗虚证,阳虚用温阳方药,如理中丸、肾气丸等:阴虚用滋阴方药,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气虚用益气方药,如四君子汤、玉屏风散;血虚用补血方药,如四物汤、酸枣仁汤等。

(4)实则泻之?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来治疗的治法。即以攻邪药治实证,如食滞胃脘,用保和丸消食导滞;水饮内停,用五苓散化气行水;瘀血内阻,用桃红四物加减以活血化瘀等。

2.反治指顺从病证假象性质而治的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反治适用于疾病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的真热假寒证、真寒假热证、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相应的治法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1)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虽然表面上是治疗假热,但实则仍为用温热方药以治其本。

(2)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外在寒象是假,里热盛极才是病的本质,故须用寒凉药泻其里热。

(3)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因此,以补开塞,主要是针对病证虚损不足的本质而治。

(4)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如对于瘀血崩漏,当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则瘀血去则新血生;再如对于湿热痢疾,以清热通下的药物进行治疗,皆属于以通治通。

正治与反治相同之处,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故同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其不同之处在于:正治适用于病变本质与其外在表现相一致的病证,而反治则适用于病变本质与临床征象不一致的病证。

(二)治标与治本治标和治本,首见于《素问·标本病传论》。标和本是一个相对概念,标本关系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标本是随着疾病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所指有所不同。如就医患而言,患者为本,医生为标;以正邪言,正为本,邪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先病旧病为本,后病新病为标;病在内在下为本,病在外在上为标等。掌握了疾病的标本关系,就能准确地分清病证的主次先后与轻重缓急,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或在疾病的危重阶段,就必须考虑治标治本的缓急先后。

1.缓则治本缓则治其本,是指对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恢复期采用从本而治的治则。多用于病情154?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因标病产生于本病,本病得治,标病自然也随之而去。另外,先病宿疾为本,后病新感为标,新感已愈而转治宿疾,也属缓则治本。

2.急则治标急则治其标,是针对病情较重或慢性病出现急重症状的治则。适用于病证过程中的危重症状已成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如突然昏厥、大失血、急性疼痛、二便不通等,若不及时解决就要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故必须要采取紧急措施先治其标。一旦标病得以缓解,仍当治疗其本,以获得长远之疗效。

3.标本兼治标本兼治,是在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采取的一种治则。病证之变化有轻重缓急,先后主次之不同,因而标本的治法运用也就有先后与缓急、单用或兼用的区别。如津伤便秘、气虚感冒等,需要增液通便、益气解表等。区分标病与本病的缓急主次,有利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最终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三)扶正与祛邪正邪相搏双方的盛衰消长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正能胜邪则病退,邪能胜正则病进。因此,治疗疾病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使疾病早日向好转、痊愈的方向转化。

1.扶正祛邪的概念(1)扶正?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达到驱除病邪,恢复健康目的的治则。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即“虚则补之”,如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在具体治疗手段方面,除内服汤药外,还可有针灸、推拿、气功、食疗、形体锻炼等。

(2)祛邪?祛邪即祛除邪气,减轻或排除邪气的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以促使疾病痊愈,使邪去正安的治则。祛邪多用泻实方法,即“实则泻之”,如发汗、涌吐、攻下、化痰、活血等。

2.扶正祛邪的运用扶正祛邪在运用上要掌握好以下原则:攻补应用合理,即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辨清先后主次;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1)扶正?扶正原则适用于虚证或真虚假实证。一般多用于慢性疾病,或疾病的后期、恢复期,或素体虚弱之人。在运用时,应当分清虚证所在的脏腑、经络等及其精、气、血、津液的何种虚衰,还应适当掌握用药的缓峻及剂量。虚证一般宜缓图,少用峻补,免成药害。

(2)祛邪?祛邪原则适用于实证或真实假虚证。一般多用于外感病初期、极盛期,或疾病过程中出现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而正气尚可耐受攻伐时。在运用时,应当辨清病邪性质、强弱、所在病位,进而采用相应的治法。同时,还应注意中病则止,以免用药太过而伤正。

(3)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并存,正虚为主不能耐受攻伐者,即先补后攻。

(4)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正虚邪实并存,邪盛为主正虚尚耐受攻伐者,即先攻后补。一是邪盛为主,兼扶正反会助邪;二是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气尚能耐攻者。

(5)扶正祛邪并用?扶正与祛邪的同时使用,即攻补兼施,适用于虚实夹杂的病证。具体运用时,一是要注意分清扶正与祛邪主次关系;二是要尽可能做到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四)调整阴阳155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疾病的发生,就其本质而言,均是机体的阴阳之间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阴或阳的偏盛、偏衰的结果。调整阴阳,即是根据机体的阴阳失调具体状况,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促使其恢复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1.损其有余针对阴或阳偏盛的实证,用“实则泻之”的方法。如“阳胜则热”的实热证,应“热者寒之”,用寒凉药清泻其阳热;“阴胜则寒”的实寒证,应“寒者热之”,用温热药驱散其阴寒。另外,在调整阴阳偏盛时,还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以滋阴或扶阳之品。

2.补其不足?针对阴或阳偏衰的虚证,用“虚则补之”的方法。如对“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宜滋阴以制阳,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宜扶阳以制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另外,根据阴阳互根理论,治疗阳虚证时,在温阳剂中适当佐入补阴药,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此谓阴中求阳法;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入补阳药,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此谓阳中求阴法。若阴阳互损,形成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精、气、血、津液是脏腑经络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理上各有不同功用,彼此之间又相互为用。

精、气、血、津液失常是常见的基本病机,因此,调理精、气、血、津液则是针对精、气、血、津液不足或运行失常病理表现常用的治疗原则。

1.调精(1)补精?适用于肾精不足的精亏证。肾精亏虚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或不孕不育及气血神生化不足等,可选用大补阴丸或河车大造丸加减治疗,以填精补髓。

(2)固精?适用于生殖之精大量丢失的失精证。生殖之精大量流失,出现滑精、遗精、早泄,甚至精泄不止的症状,病机多为肾气不固,故常用金锁固精丸加减以补益肾气以摄精。

(3)疏精?适用于精瘀证。精瘀见于阴器脉络阻塞,以致败精、浊精郁结滞留,难以排出;或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致的男子不排精之候,治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理气疏精,通络散结。

2.调气(1)补气?适用于气虚证。由于一身之气的生成,源于肾所藏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脾胃化水谷而生的水谷精微所化之气,以及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因此,补气多补益肺、脾、肾,尤为重视对脾气的补益。

(2)调理气机?适用于气机失调的病证。气机失调的病机主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治疗时气滞者宜行气,气逆者宜降气,气陷者宜补气升提,气闭者宜顺气开窍通闭,气脱者则宜益气固脱。

3.调血(1)补血?适用于血虚证。由于血虚证主要见于肝、心两脏,故补血法主要用于肝血虚证和心血虚证。又因血的生成与脾、胃、肾等脏腑机能密切相关,因此补血时,应注意同时调治脾、肾等脏腑的机能。其中又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尤为重视对脾胃的补养调治。

(2)调理血运?血运失常的病变主要有血瘀、出血等,而血寒、气滞是血瘀的常见病机;血热、156?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气虚、瘀血是出血的主要病机。治疗时,血瘀者宜活血化瘀,因血寒而瘀者,可选温经汤或生化汤加减以温经散寒行血;气滞血瘀者,常选血府瘀汤以理气活血;出血者宜止血,且须据出血的不同病机而施以清热、补气、活血等法。

4.调津液(1)补充津液?适用于津液不足而致的肺燥、胃燥、肠燥等证。调治方法,一是摄入足量的水液,二是应用滋阴润燥的药物。

(2)祛除水湿痰饮?适用于水湿痰饮证。水液代谢障碍多责之肺、脾、肾,故水湿痰饮的调治,从脏腑而言,多从肺、脾、肾入手。

5.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1)调理气与血的关系?由于气血之间有着互根互用的关系,故病理上常相互影响,而有气病及血或血病及气的病变,结果是气血同病,故需调理二者的关系,如益气生血、理气活血、益气摄血、气血双补等。

(2)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气与津液生理上同样存在互根互用的关系,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因而治疗上,常调理二者关系,如益气摄津、理气化痰、益气化饮等。

(3)调理气与精的关系?生理上气能疏精利精,精气又可互相化生。病理上气滞可致精阻,治宜疏利精气;精亏不化气可致气虚,气虚不化精可致精亏,治宜补气填精并用。

(4)调理精、血、津液的关系?由于“精血同源”,故血虚者在补血的同时,也可填精补髓;精亏者在填精补髓的同时,也可补血。因为“津血同源”,病理上常有津血同病而见津血亏少或津枯血燥,治当补血养津或养血润燥。

(六)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治疗疾病时,根据据时令、地域环境及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的特点,而制订适宜治法方药的治则。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是息息相通的,因此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必然受着诸如时令气候节律、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外,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个体差异,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必须对这些具体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区别对待,从而制订出适宜的治疗方法。

1.因时制宜?是根据时令气候特点的不同而选择适宜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因时之“时”,一是指自然界的时令气候特点,二是指年、月、日的时间变化规律。

以季节而言,由于不同季节间的气候变化幅度大,故对人的生理病理影响很大。如夏季炎热,机体当此阳盛之时,腠理疏松开泄,则易于汗出,即使感受风寒而致病,辛温发散之品亦不宜过用,以免伤津耗气或助热生变。至于寒冬时节,人体阴盛而阳气内守,腠理致密,同是感受风寒,则重用辛温发表之剂;但此时若病热证,则当慎用寒凉之品,以防损伤阳气。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外,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多夹湿,故暑天治病,必须注意清暑化湿;燥邪致病,多在秋季,故在秋季治病,应注意滋养濡润,慎用157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苦燥之剂等。

以月令而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虚,形独居。”并据此而提出:“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的治疗原则,提示治疗疾病时须考虑月相盈亏圆缺变化规律,这对于针灸及妇科的月经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昼夜而言,日夜阴阳之气消长不同,人亦应之。因而某些病证,如阴虚的午后潮热,湿温的身热不扬而午后加重,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等,也具有日夜的时相特征,亦当考虑在不同的时间实施治疗。

针灸“子午流注针法”,即是根据不同时辰而有取经与取穴的相对特异性,是因时制宜的最好体现。

2.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的治疗原则。不同的地域,地势有高下,气候有寒热、水土有湿燥之别异。因而,在不同地域长期生活的人就具有不同的体质差异,加之其生活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与方式各不相同,使其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亦不尽相同,治疗则不相同。如我国东南一带,滨海傍水,地势低洼,气候温暖潮湿,人们腠理较疏松,阳气容易外泄,易感外邪而致感冒,一般以外感风热者居多,故治疗常用桑叶、菊花、薄荷等辛凉解表之剂。即使外感风寒,也少用麻黄、桂枝等温性较大的解表药,而多用荆芥、防风等轻清之辛温解表药,且药物剂量宜轻。而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人们腠理致密,玄府闭塞,阳气内敛,若感邪则以风寒居多,治疗多以麻黄、桂枝之类辛温解表为治,且用药物剂量也偏重。

3.因人制宜是指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选择适宜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不同的患者有其不同的个体特点,年龄大小、性别不同、体质差异等因素,常常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甚至决定着疾病的预后转归。因此,中医在临证治病时,应当注重患者年龄、性别、体质差异对疾病的影响,因人而异。如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指出:“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人异也。”(1)年龄?年龄不同,则生理机能、病理反应各异,治疗则不相同。如小儿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发病则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因而,治疗小儿疾病,药量宜轻,疗程宜短,忌用峻剂。青壮年则气血旺盛,脏腑充实,病发则由于邪正相争剧烈而多表现为实证,可侧重于攻邪泻实,药量亦可稍重。而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日衰,脏腑机能衰减,病多表现为虚证或虚中夹实。因而,多用补虚之法或攻补兼施,用药量宜轻,且应中病即止。

(2)性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病理特点,治疗用药亦当有别。妇女生理上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病理上有经、带、胎、产诸疾及乳房、胞宫之病。如在月经期、妊娠期,用药当慎用或禁用峻下、破血、重坠、开窍、滑利、走窜及有毒药物;带下以祛湿为主;产后诸疾则应考虑是否有恶露不尽或气血亏虚,从而采用适宜的治法。男子生理上则以精气为主,以肾为先天,病理上精气易亏而有精室疾患及性功能障碍等特有病证,如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及精液异常等,宜在调肾基础上结合具体病机而治。

(3)体质?因先天禀赋与后天生活环境的不同,个体体质也存在着强壮羸弱、阴阳寒热偏颇等多方面的差异。体质特性与病证性质及变化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表现为体质对病邪的易感性,即不同体质之人所易感邪气或易发疾病的不同,如瘦人多火易患劳嗽,胖人多痰湿易患中风等;另一方面,即使感受同一种病邪,由于体质的差异与机体反应性不同,病证也会产生寒热虚实之别或“从化”的倾向。因158?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此,虽同患一病,体质不同,治法方药也应有区别:如偏阳盛或阴虚之体,当慎用温热之剂;偏阴盛或阳虚之体,则当慎用寒凉之品;体质强者,病证多实,故攻伐之药量可稍重;体质弱者,病证多虚,其体不耐攻伐,故治疗宜补,若虚实夹杂,则攻伐药量宜轻。

三因制宜的原则,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应用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只有把疾病与天时气候、地域环境、患者个体差异诸因素等加以全面的考虑,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疗效。

三、治法治法是指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疾病与证候的治疗大法、具体治疗方法和治疗措施。治疗大法是针对一类相同病机的证候而确立的,如汗、吐、下、和、清、温、补、消等八法,其适应范围相对较广,是治法中的较高层次。治疗方法是针对某一具体证候所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如辛温解表、镇肝息风、健脾利湿等。治疗措施,是在治法指导下对病证进行治疗的具体技术、方式与途径,包括药治、针灸、按摩、导引、熏洗等,是治法中的较低层次。

(一)汗法汗法,运用发汗宣肺的方药,祛除肌表之邪治疗表证的治法,亦称解表法。适用于外感表证,以及麻疹初起、疮疡初起、水肿腰以上肿甚等病证。

辛温解表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方如麻黄汤、桂枝汤;辛凉解表法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方如银翘散、桑菊饮。若素体虚弱,复有表证,则应扶正解表,如益气解表的人参败毒散、滋阴解表的加减葳蕤汤、助阳解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等。

(二)吐法吐法,运用涌吐方药或手法刺激使者患发生呕吐,治疗痰涎、宿食、毒物等病证的治法。适应于病邪留滞于咽喉、胸膈、胃脘的病情急迫的实证。包括:催吐力量比较温和的缓吐法,如参芦散;催吐力量较强的峻吐法,如瓜蒂散;用于开关急救的涌吐,如通关散、救急稀涎散等。

(三)下法下法,是运用通便、逐水、润肠作用的方药,攻逐体内蕴结实邪,治疗里实证的治法。适用于宿食、结粪、停水、蓄血等实邪内结,腑气不通等病证。

下法分为多种:寒下法适用于里实热证之燥屎内结、痢疾、肠痈初起等,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温下法适用于寒痰结滞、胃肠冷积、寒实结胸及大便不通之病证,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润下法适用于津液不足、阴亏血少的大便不通,如麻仁丸、黄龙汤;逐水法适用于水饮停聚的病证,如十枣汤、舟车丸等。

(四)和法和法,是运用和解或调和的方法,祛除半表半里之邪或调和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的治法。适用于外感热病的邪居少阳、邪伏膜原、邪留三焦和内伤杂病的肝脾不和、胆胃不和、肠胃不和及疟疾诸类病证。

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少阳证,方如小柴胡汤;开达膜原,适用于瘟疫或疟邪伏于膜原,方如达159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原饮;分消上下,适用于三焦湿热,方如三仁汤;调和肝脾,适用于肝脾不调证,方如逍遥散、痛泻要方;调和胆胃,适用于胆胃不和证,方如温胆汤、蒿芩清胆汤;调和肠胃,适用于肠胃不和上热下寒证,方如半夏泻心汤等。

(五)温法温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来温里助阳、祛散寒邪,以治疗里寒证的治法。适用于阳气不足、脏腑虚寒内生或外寒直入于里的诸种虚寒证。

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虚寒证,如理中丸、小建中汤;温经散寒,适用于寒滞经脉的寒痹证,如当归四逆汤、乌头汤;回阳救逆,适用于阳气虚脱,阴寒内盛之证,如四逆汤、参附汤等。另外,温肺化饮、温肾利水、温胃理气等都属温法。

(六)清法清法,是运用寒凉清热的方药,来清除热邪、消退虚热,以治疗里热证的方法。适用于里热证、实火证、热毒证及虚热证等。

清气分热,适用于气分热炽、热盛津伤证,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凉血,适用于热入营血证,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炽盛证,如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暑,适用于暑热证,如新加香薷饮、清暑益气汤;清脏腑热,适用于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的热证,如清肺泄热之泻白散、清心泻火之导赤散、清泻肝胆实火之龙胆泻肝汤、清胃凉血之清胃散;清退虚热,适用于阴虚内热、虚火偏亢,如青蒿鳖甲汤、清骨散等。

(七)消法消法,是运用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祛湿等方药,使积聚有形的实邪渐消缓散的治法。适用于饮食停带、气滞血瘀、癥瘕积聚、痰核瘰疬、水湿内停、疳积虫积等证。

消食导滞法,适用于食积内停证,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消痞软坚,适用于气血痰瘀结聚日久所致的积聚癥瘕、瘰疬痰核等病证,如枳实消痞丸、血府逐瘀汤、消瘰丸等;消痈散结,适用于痈疽疔疖等疮毒结聚的初期,如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

(八)补法补法,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恢复机体正气,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治法,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脏腑阴、阳、气、血、精、液亏虚的病证。

补气法,以脾肺气虚为主,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补血法,主要为心肝血虚,方如四物汤、归脾汤;补阴法,适用于五脏阴精或阴液不足,方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沙参麦冬汤、天王补心丹;补阳法,以脾肾阳虚为主,方如理中丸、肾气丸等。

补法运用既应按气血阴阳之虚,择重而补,又要根据气血互生、阴阳互根的关系,作配合补养。补药多有壅滞之弊,注意补而不滞,适当加入流通气血津液之品,以防壅滞呆胃。

【小结】“治未病”理论始自《黄帝内经》,强调了“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在预防和治疗的关系中,中医学特别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

160?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顺应自然、形神兼养、保精护肾、调养脾胃,具体方法包括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环境养生、针药养生等。康复的基本原则包括形神结合、内外结合、药食结合、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结合等,其方法包括精神康复、饮食康复、运动康复、药物康复、针灸推拿康复、情志康复、自然康复等方法。

预防,是指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未病先防包括养生以增强正气,与防止病邪侵害两个方面;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和防止传变两个方面。

治则是指治疗疾病时采取的根本原则,治法是指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大法。治则统领治法,而治法则从属于治则。治病求本是治疗疾病的根本治则。常用治则包括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三因制宜等;临床常用的治法主要是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等八法。

复习思考题1.谈谈“治未病”思想的内容及临床指导意义。

2.如何调节“阴阳失调”?

3.试述标本的内涵及治标和治本的缓急取舍。

4.临床上如何应用因时制宜指导临床?

推荐阅读书目1.李峰.中医养生康复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2.徐文兵.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3.孟诜.食疗本草.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经典文献辑要1.《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

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161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中医学防治观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2.《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皮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4.《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多传其所胜。

5.《素问·八正神明论》: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虚,形独居。

162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一读就懂的黄帝内经

《一读就懂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解读《黄帝内经》的著作。它白话形式,用简洁的语言重新解读了这部古老的医学典籍,帮助读者轻松理解其中深奥的医学理论。《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然而,由于其语言古奥、内容深奥,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
已完结,累计26万字 | 最近更新:痈疽第八十一

前言

书名:
一读就懂的黄帝内经
作者:
丛书译委会
本章字数:
923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之名而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对,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

《黄帝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两千余年来,历代医家正是在《黄帝内经》所提供的理论原理、应用技术及其所采用的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术得到持续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也是《黄帝内经》之所以被历代奉为“医家之宗”的重要缘由。及至今日,《黄帝内经》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发展及临床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但从未有过如欧洲一样惨痛的经历,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