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书名:
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
张庆祥主编
本章字数:
47218
更新时间:
2023-09-25 11:07:46

1.阴阳偏盛是指阴邪或阳邪偏盛,人体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包括阳偏盛和阴偏盛。

阳偏盛,是阳邪侵袭,致使体内阳气偏盛,出现“阳盛则热”的实热证。如温热之邪侵犯人体,可见高热、烦躁、面赤、脉数等实热证,兼有口舌干燥、尿少便结等“阳胜则阴病”之症。治疗则应损其偏盛、热者寒之,用清热泻火法。如外感热病,应用银翘散、桑菊饮等,以辛凉解表;内伤热病,则选用白虎汤、承气汤等,以清泻里热。

阴偏盛,是指阴邪侵犯人体,致体内的阴气亢盛,出现“阴胜则寒”证。如外感受凉,寒邪袭表,或过食寒凉,直中太阴,可见恶寒、头痛、腹痛、泄泻、舌淡、脉紧等实寒证,兼见肢冷、脉沉等“阴胜则阳病”之症。治疗则用温阳散寒,外寒常用麻黄汤、桂枝汤等,以辛温解表、散寒止痛;内寒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四逆汤等,以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2.阴阳偏衰是机体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包括阳偏衰和阴偏衰。

阳偏衰,即阳虚,是指阳虚不能制阴,阴相对偏亢而出现“阳虚则寒”的病理状态。临床多见畏寒怕冷、手足不温、面白神疲、舌淡脉微等“虚寒”证。以脾肾阳虚最多见,治疗当以温补脾肾,方选理中丸19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或金匮肾气丸等加减。

阴偏衰,即阴虚,是指阴虚不能制阳,阳相对偏亢而见“阴虚则热”的病理状态。常见潮热或低热、五心烦热、盗汗、脉细数等“虚热”证。以肝肾阴虚或肺肾阴虚多见,治疗以滋补肝肾或滋养肺肾,方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或麦味地黄丸等加减。

阴阳两虚,是指阴阳偏衰至一定程度而致阴阳俱虚的病理状态。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但其中存在着偏阴虚或偏阳虚之不同。临床以肾之阴阳俱虚为多见,治疗当阴阳双补,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1.分析四诊对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资料进行阴阳归类,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表1-2)。若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声高气粗、气味秽浊,发热口渴、便干尿黄,脉浮、数、洪、滑等,属于阳;若面白晦暗、舌淡苔白,声低气怯、气味淡薄,恶寒肢冷、尿清便溏,脉沉、迟、细、涩等,则属阴。

表1-2?四诊资料的阴阳分类表望诊闻诊问诊切诊阳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声高气粗、气味秽浊发热口渴、便干尿黄浮、数、洪、滑阴面白晦暗、舌淡苔白声低气怯、气味淡薄恶寒肢冷、便清尿清沉、迟、细、涩2.指导辨证中医学辨证的方法有多种,如外感病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内伤病有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但所有的辨证,皆可以八纲辨证来概括,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作为中医学辨证的纲领。而八纲之中又以阴阳为总纲,以统帅表里、寒热、虚实。其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而里证、寒证、虚证属阴。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1.指导养生防病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是生命活动维持的根本,而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病机,所以养生防病就须调整阴阳,顺应阴阳的变化,使人体阴阳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皆是根据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而得出的养生防病的方法。

2.确定治则治法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此调理阴阳则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治则。由于阴阳失调的主要病机是阴阳偏盛、阴阳偏衰,因此治疗原则是损其偏盛、补其偏衰,使之恢复正常的平衡协调状态。

(1)损其偏盛?即损其有余、实者泻之,适用于阴阳偏盛所致的病证。阳偏盛者要“热者寒之”,即以寒凉药治疗阳盛所致的实热证;阴偏盛者要“寒者热之”,即以温热药治疗阴盛所致的实寒证。

(2)补其偏衰?即补其不足、虚者补之,适用于阴阳偏衰所致的病证。阳虚者要扶阳抑阴,阴虚者要滋阴抑阳,即如王冰所说的“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若阴阳俱虚,则采用阴阳双补的治法。

20?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3.归纳药物属性用中药治疗疾病,是中医学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原理在于以药物本身的阴阳偏性,来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中药是指以中医理论指导应用的药物。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药性,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药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的性能,又称四性或四气。其中能消除或减轻热证的药物,为寒性或凉性,属阴;而能够消除或减轻寒证的药物,则为温性或热性,属阳。药味主要包括酸、苦、甘、辛、咸五味,另有淡味。其中辛、甘、淡味,能够发散、温补、渗泻,故属阳;酸、苦、咸味,能够收敛、泻下、软坚散结,故属阴。升降浮沉,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的作用趋向。其中升浮药,其性多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为阳,如解表药、开窍药、催吐药等;而沉降药多具有内收、泻下、重镇的特点,属阴,如清热药、泻下药、安神药等(表1-3)。

表1-3?药物性质的阴阳分类表四气(性)五味升降浮沉中药举例阳温热辛、甘、淡升?浮发汗、解表、催吐、开窍药阴凉寒酸、苦、咸沉?降清热、泻火、安眠、泻下药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研究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认识世界、解释宇宙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代的系统论与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与归类(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及其运行变化。《说文解字》云:“行,道也。”行,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运行变化。

五行学说的起源,一般认为有方位说、五星说、时令说之不同。早在殷商时期,已有了方位的概念,如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东土受年……西土受年……王贞受中商年”等记载。五星是指九大行星中肉眼可见的辰星(水星)、太白星(金星)、荧惑星(火星)、岁星(木星)和镇星(填星、土星)五大行星。五星的运行有一定规律,并与四时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如《史记·历书》说“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

现在较为公认的是五行源自四时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的抽象。五行的产生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带四时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的抽象。《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即认为气候的变动,伴随着规律的发生。五行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一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而夏季昼长而潮湿。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春季气候温暖,而万物生发;夏季气候炎热,而万物生长繁茂;长夏气候潮湿多雨,万物变化结实;秋季气候干燥,万物收敛凋零;冬季气候寒冷,万物闭藏。由21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此,古人便以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概念来取象比类,以木之升发特性,概括春天温暖的气候特点和万物生机勃发的物候特点;以火的炎热向上的特性,来概括夏季炎热的气候特点和万物长大茂盛的物候特点;以土的长养万物,来概括长夏之季湿的气候特点和万物秀实的物候特点;以金的沉降清肃特性,来概括秋天凉燥的气候特点和万物收敛凋零的物候特点;以水善于渗下滋润的特性,来概括冬气寒冷的气候特点和万物闭藏的物候特点。由此将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抽象为五行,并以自然气候风、热、湿、燥、寒之间正常的相互制约与异常相互制胜的规律,抽象为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制化和乘侮规律,并用以解释自然界和人体相互关联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二)五行的特性与归类五行概念的木、火、土、金、水,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带四时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的抽象概括,分别代表着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的气候特点,以及相应的生长化收藏的物候变化特性,正如《尚书·洪范》所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1.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是指春天万物由弯曲而渐至伸直,并向上、向外生长舒展的生发特点,引申为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

(2)火曰炎上?是指夏天的炎热以及万物盛大繁茂的特点,引申为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性质。

(3)土爰稼穑?爰,通“曰”;稼,指种植谷物;穑,指收割谷物。土爰稼穑,是指长夏万物长养秀实的特点,引申为长养、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或性质。

(4)金曰从革?从,即顺从,随从;革,指变革。金曰从革,是指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万物随之收敛沉降的特点,引申为沉降、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或性质。

(5)水曰润下?是指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万物闭藏内敛的特点,引申为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作用或性质。

2.五行属性的归类(1)归类方法?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二:一是取象比类法,即从事物的形象或性质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有征象,并与五行的特性相比较,然后将其归属于五行中某一行的方法。如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主升主动,与木升发、调达舒畅的性质相似,故肝属木;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营养全身,与土性相似,故脾属土。再以方位为例:东方为太阳升起之处,与木的升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属木;西方为太阳下降之处,与金沉降、收敛之性相似,故西方属金;中央,古指中原地区,因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与土性相似,故中央属土。

二是推演络绎法,是根据已知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其五行归属的方法。如已知肝在五行属木,而肝和胆相表里,在形体上与筋关系最密切,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甲。由此推演,肝、胆、筋、目、爪等在五行均属于木。其他脏腑亦如此。

22?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2)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思想的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的方位、时间的季节、人体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病理现象进行五行归类,从而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表1-4)。

表1-4?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自然界人体五行五音五畜五果五谷五味五色五化五气方位季节五脏六腑五体五华五官五志五声五液五神变动角鸡李麦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筋爪目怒呼泪魂握小肠徵羊杏黍苦赤长暑南夏火心脉面舌喜笑汗神嚘长夏宫牛枣稷甘黄化湿中土脾胃肉唇口思歌涎意哕大肠商马桃稻辛白收燥西秋金肺皮毛鼻悲哭涕魄咳膀胱羽彘栗豆咸黑藏寒北冬水肾骨发耳恐呻唾志栗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之间的关系1.五行的生克制化(1)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依次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木

系。其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图1-3)。水火每一对相生关系中,都存在着生我者和我生者两个方面。其中生我者,为我之母;我生者,为我之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如水金土生木,则水为木之母,木为水之子;木生火,则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相生子。相克(2)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依次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其图1-3?五行生克图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相克,循环往复(图1-3)。

由于相克关系存在着“克我”和“我克”两种情况,其中“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因此,相克关系又称“所胜所不胜”关系。如木克土,则土为木之“所胜”,木为土之“所不胜”;土克水,则水为土之“所胜”,而土为水之“所不胜”。

(3)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行制化广泛23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存在于五行的相生与相克关系之中,如木生火,火生土,木克土,即生中有制;木

土克水,水克火,火生土,即克中寓生。如此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反相成,从而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协调平衡和发生发展。水火2.五行乘侮与母子相及?

(1)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又名金土“倍克”。其次序与相克次序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图1-4)。引起相乘的原因有二,一是太过相乘,即由于五行中的一相乘相侮行过于强盛,而导致五行相乘,如木旺乘土;二是不及相乘,指五行中的一行过于虚弱,则克它的一行相对亢盛,从而造成的相乘,如土虚木乘。图1-4?五行乘侮图(2)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又称“反克”。其次序与相克次序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五行相侮包括太过相侮和不及相侮(图1-4)。太过相侮,如木气过亢,不仅不受金的制约,而且反向克制金,称为木旺侮金。不及相侮,如土气过衰,不仅不能制约水,反被水制约,称为土虚水侮。

相乘与相侮,二者皆为异常相克,皆有太过与不及两种原因。其不同在于二者次序相反,但多同时发生。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木克土。若木气过旺,则既可引起木旺乘土,也会导致木旺侮金;若木气不足,则既可见木虚金乘,亦会见木虚土侮(见图1-5)。

太过(木火刑金)气有余(木胜乘土)侮所不胜制己所胜金所不胜木所胜土气不及(木虚金侮)(木壅土郁)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不及图1-5?五行亢害承制(3)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母病及子,如水为木之母,若水亏不足,无力生木,则致木行亏虚,出现水竭木枯,母子俱虚。子病及母,如心为肝之子,心血不足引起肝血亏虚,导致心肝血虚。母子俱病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母子俱实,如心肝火旺;二是母子俱虚,如肝肾阴虚。

(二)中土五行模式中土五行,是土居中央,木、火、金、水位于四方的五行模式,是突出土生万物、土控四行的作用。中土五行模式源于古人对方位与季节认识的“河图”:木位东方,应春季;金居西方,应秋季;水位北方,应冬季;火居南方,应夏季;而土居中央,应四时(图1-6)。

24?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1.中土调控木、火、金、水四行土位中央,能生万物,是自然万物生长收藏的基础,如《国语·郑语》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中央土,对四时气化的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如《管子·四时》说:“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春赢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素问·太阴阳明论》亦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以十八日寄之,不得独主于时也”。

2.木与金、火与水之间关系密切木位东方,通于春,属于阴中之少阳,其性曲直、柔和而生发;火位南方,通于夏,为阳中之太阳,其图1-6?河图气炎热而向上;金位西方,通于秋,为阳中之少阴,其性收敛而宣散;水位北方,通于冬,为阴中之太阴。木之升散与金之肃降,火之炎上与水之润下,相互制约,相反相成。

受中土五行的影响,中医学将五脏配属五行,构建了脾居中央,心肝、心、肺、肾居四旁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表1-4)。肝属木,位肝脾胃肺东方,通于春,为阴中之少阳;心属火,位南方,通于夏,为阳中之太阳;肺属金,位西方,通于秋,为阳中之少阴;肾属水,位北方,通于肾

冬,为阴中之太阴;脾属土,居中央,主四时,为阴中之至阴。如此形成“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图1-7?脏腑气机升降图(《素问·刺禁论》)的五脏制化、气机升降理论(图1-7)。而脾居中央,主旺四时,以灌四旁的理论,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创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中医学在确定五脏五行归属的基础上,运用推演络绎法,将人体的脏腑组织、形体结构,如五脏、六腑、五官、五体、五液、五志等,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同时,又将人体的五大系统与自然界相关的事物,如季节、气候、药食气味,以及相关的事物或性质等联系起来,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内外环境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运用取象比类法将五脏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理论来说明其生理功能。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与木之曲直特点相类似,故肝属木;心主血,为阳中之太阳,与火之炎上特点相类似,故心属火;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与土爰稼穑特点类似,故脾属土;肺主宣降,以清肃下降为主,与金之从革特点相类似,故肺属金;肾主水,以封藏为主,与水之润下特点相类似,故肾属水。

3.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如肝生心,即木生火,肝藏血以养心,促进心主血脉的功能;心生脾,即火生土,心血濡养脾土,助脾运化;脾生肺,即土生金,脾化生精微上输至肺,助肺宣降;肺生肾,即金生水,肺通调水道,以助肾主水的功能;肾生肝,即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

25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肝克脾(即木克土),肝主疏泄能调节脾主运化,防止脾气壅滞;脾克肾(即土克水),脾主运化水湿可以制约肾水,防止肾水泛滥;肾克心(即水克火),肾水上行以制约心火,防止心火过亢;心克肺(即火克金),心主火,火的升动能制约肺气,防止下降太过;肺克肝(即金克木),肺主肃降,能防止肝升太过。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说明五脏与发病季节的关系五脏外应四时,时令又分主五气,春、夏、长夏、秋、冬,各有风、暑、湿、燥、寒不同气候,与五脏肝、心、脾、肺、肾相对应。故春季多发肝病,夏季多发心病,长夏季节多湿病,秋天多肺病,冬季多发肾病。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由母脏传至子脏。如肾为肝之母,肾阴不足,导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称为水不涵木。“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由子脏传至母脏。如心火旺导致肝火旺,而见心肝火旺;心血不足,导致肝血亏虚,出现心肝血虚。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传变与相侮传变。相乘传变,包括太过相乘与不及相乘。如正常情况下,肝克脾,若肝气过旺,则能乘脾,称为肝气乘脾;若脾气先虚,亦可导致肝乘,称为脾虚肝乘。相侮传变,有太过相侮与不及相侮。如正常情况下,肝克肺,即肝的升发能抑制肺的肃降。若肝的升发太过可导致肺降不及,出现咳嗽、气急等病症,称为肝火犯肺;若肺气先虚,亦可见肝气相侮,称为肺虚肝侮。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由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通过五行连接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病变的五行属性,来判断疾病所属的脏腑。在四诊方面,常根据面部五色、口中五味及患者的脉象的不同,推测疾病所属的脏腑。如面红、口苦、脉数,多为心火;若面色萎黄、口中甜腻、脉象濡缓,则为脾虚之证。若脾虚的患者,面呈青色,则为木来乘土,即肝气乘脾;若心脏病患者,面呈黑色,则为水来乘火,即肾水上泛心火。

(四)指导疾病的防治1.阐释中药性质?不同的药物,因其生长环境、成熟季节不同或所取药用部位不同,所禀受自然界之气有别,因而具有不同的颜色和味道,各自与脏腑间具有不同的联系。即药物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通过五行的联络,分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如石膏、桑白皮色白入肺经,以清泻肺热;朱砂、丹参色赤入心经,以镇心安神或活血养血;熟地黄、玄参色黑入肾经,能滋补肾阴或滋阴降火;党参、大枣味甘入脾经,可补益脾气;黄连、莲子心味苦入心经,能清心泻火。

2.控制疾病传变任何疾病皆有其发展与传变的规律,临证应当根据其传变规律,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3.确定治则治法(1)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与治法?治疗原则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适26?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用于母子俱虚证;实则泻其子,适用于母子俱实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滋水涵木法,即滋肾阴以养肝阴之法,适用于肝阴不足或肝阳上亢证,可选用镇肝息风汤或三甲复脉汤加减治疗。

补木生火法,即补肝血以生心血的治法,适用于心肝血虚证,可选用四物汤或酸枣仁汤加减治疗。

益火补土法,即补心血以益脾气之法,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可用归脾汤加减治疗。但自命门学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暖脾阳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常将此法用于脾肾阳虚证,多选用附子理中汤或真武汤加减治疗。

培土生金法,即健脾气以补肺气的治法,适用于脾肺气虚证,可选用四君子汤或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金水相生法,即肺肾同治法,是补肺阴以滋肾阴或养肾阴以润肺阴之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证,可选用麦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2)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与治法?治疗原则为:抑强与扶弱。其中抑强,适用于太过所致的相乘相侮;扶弱,适用于不及所致的相乘相侮。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抑木扶土法,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之证,可选择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培土制水法,是用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的治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所致的水肿胀满证,可选用实脾饮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抑制肝木的治法,又称泻肝清肺法,临床多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金清肃之证,可选用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或龙胆泻肝丸加减治疗。

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与滋肾水相结合的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心肾不交证,可选用交泰丸或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

4.指导针灸治疗及精神疗法(1)指导针灸疗法?在针灸治疗中,古人将手足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腧穴,根据其特点不同与五行相配属(表1-5),然后根据病情不同,运用五行的生克规律,选择不同腧穴进行治疗。如治疗肝经火旺,根据“实则泻其子”的治则,可泻肝经荥穴(火穴)行间或泻心经荥穴(火穴)少府。而治疗肝血不足,根据“虚则补其母”的治则,则须补肝经合穴(水穴)曲泉或补肾经合穴(水穴)阴谷,以达到泻实补虚,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果。

表1-5?腧穴的五行配属表五腧穴井荥输经合特点出留注行入阴经木火土金水五行阳经金水木火土(2)指导精神治疗?由于五脏与人的精神情志密切相关,肝、心、脾、肺、肾,分别与怒、喜、思、悲、恐五志相配属,五志太过则伤及相应的五脏。临床上可通过五志相胜关系治疗相应疾病,如怒27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伤肝,悲胜怒,即金克木;喜伤心,恐胜喜,即水克火;思伤脾,怒胜思,即木克土;忧伤肺,喜胜忧,即火克金;恐伤肾,思胜恐,即土克水。如此通过五志的制约关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结】中医学哲学观主要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精气学说作为一种宇宙观,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石。它认为,精或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人体也是由精或气构成的;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是精气运动变化的结果。精气学说指导中医学构建了精气理论、整体观念、阐释精气神的相互关系。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对立统一理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生命过程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通过归纳四诊资料、辨别证候阴阳属性,运用中药的阴阳偏性,补虚泻实以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以使人体重新回归阴平阳秘状态。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五行概念的木、火、土、金、水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带四时气候和物候特点的抽象概括,天地万物的运动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的支配,中医学以之类比人体脏腑组织以及自然界相关事物,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并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归纳疾病的性质,指导养生防病,确立治则治法,指导中药、针灸、精神治疗等。

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虽然各自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及养生防病等重大问题,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精气学说说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及物质统一性。阴阳学说则认为一切生命现象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方面,阴阳的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维持着人体的生命进程。而五行学说则具体说明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结构关系及其调节方式,即人体整体功能动态平衡的特殊规律。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界的联系,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阴阳特性?怎样理解阴阳有名而无形?

2.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3.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4.何谓中土五行?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如何?

推荐阅读书目1.钱学森,等.论人体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2.刘长林.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李致重.正医——正本清源复兴中医.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4.孙广仁,刘家义,张安玲,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释.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8?第一章?中医学哲学观经典文献辑要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2.《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下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4.《伤寒论·序》: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5.《景岳全书·阴阳篇》: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

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至于阴中复有阳,阳中复有静,疑似之间,辨须的确。此而不识,极易差讹,是又最为紧要。

6.《类经图翼·五行统论》: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盖造化之几,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营运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已。

7.《四圣心源·中气》: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29?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中医学生命观是指中医学对人体脏腑组织与生命活动的认识,是在整体观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组织、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组成及生理病理、人体体质的差异及其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理论体系。中医学认为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系,将五脏与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脏腑组织联结成有机整体。同时,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分布、贮藏、运行于各个脏腑形窍之中,维系着脏腑各自的功能。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具有天人合一、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等特点,其内容包括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和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也是中医学基本理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藏?象藏象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学关于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脏腑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是中医临床诊断、防治疾病及养生康复的理论基础。

一、藏象概述(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象,是指人体内脏的功能活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象”的含义有三:一是指脏腑的形象,如心“形如未开之莲蕊”,肾“形如豇豆”等;二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三是指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中医学正是通过观察外在征象来研究内脏的活动规律,即《灵枢·本藏》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亦如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所注释:“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藏象”与脏器的概念不同。藏象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主要运用“以象测藏”的方法,通过观察外在的各种生命征象来研究内脏的活动规律,这就决定了中医学研究脏腑是以形态结构为基础,同时又赋予了某些功能性规律的内容,从而形成了形态与功能合一的“藏象”理论。如心“如倒垂莲蕊”的形态及“主30?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血脉”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解剖分析而发现的,而其“主神明”的功能则是通过整体观察方法而获得的。

因此,“藏象”的概念,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就其结构来说,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机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因此,中西医学对脏腑的名称虽然大致相同,但其内涵却大不一样。正如中西医汇通大家恽铁樵先生在其所著《群经见智录》中提道:“《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不明此理,则触处荆棘,《内经》无一语可通矣。”(二)藏象学说的形成藏象学说,是指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各脏腑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与体表的组织相互联系,内脏有病,其对应的体表组织、官窍等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临床上,中医学通过观察人体外在的临床表现,即可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临床诊断、治疗、用药等提供依据。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古代解剖学知识为基础古代解剖学的知识不仅为藏象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形态学基础,而且古人在这些形态学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脏腑的形态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应用于医疗实践,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名医俞跗已能对人体实施割腹治疾:“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反映当时已积累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内经》对解剖人体观察脏腑也有详细的描述,如《灵枢·经水》说“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灵枢·肠胃》说“咽门……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难经》更详细地论述了脏腑的形态、重量、容量、色泽等,如“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肾有两枚”“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等,且有“七冲门”的记载。中医学对人体某些脏腑生理功能的认识,如心主血脉、肺主呼吸、胃为水谷之海、大肠主传化糟粕等,大都是在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以象测脏的观察为主要认知方法尽管古代的解剖学是较为先进的,但对人体许多复杂深奥的生理病理现象还难以全部做出明确的解释。因此,古人采用了“有诸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以及“取象类比”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人体脏腑的功能。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分析人体在不同环境和不同刺激下所呈现出的不同表现,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这是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认知方法。如在已知肺主呼吸的基础上,发现人体体表受寒时,会出现鼻塞、喷嚏、咳嗽等症状,从而得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的推理;在已知脾胃主运化水谷的基础上,发现几天不进食或每日食量不足,就会出现消瘦、四肢乏力等现象,从而推理出“脾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之说。又如观察分析人在悲哭时出现抽泣,欢喜时心胸舒畅,发怒时面红目赤,思虑过度时食欲减退等现象,推理得出五志分属五脏等理论。

3.以医疗实践的验证为科学依据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可升华而形成理论。通过临床疗效来探索和反证脏腑的生理病理,又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如食用动物肝脏可治夜盲,多次重复的经验则产生了“以脏补脏”的原则,并佐证了“肝开窍于目”的理论;根据“血气者,人之神”的原理,用养血安神的方法,能治疗心悸、失眠等心神不宁之证,从而佐证了“心主神明”的理论。

31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4.以古代哲学思想为系统指导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藏象理论的形成及系统化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精气学说对中医学脏腑精气理论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精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思想,对中医学建立以精为脏腑、形体、官窍生成之源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气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概念,促使中医学产生了各脏腑之气不断运动以推动和调控其生理功能,维持各脏腑之间协调的理论。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用以说明人体的部位、功能等多个方面。在藏象学说中,分脏腑为阴阳,分气血为阴阳,分精气为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促进了五行藏象体系的建立。它将复杂的人体组织结构划分为五个功能系统,每个系统都以五脏为核心,联系六腑、五官、九窍、五体、五志,体现了人体整体功能的统一、形神的统一,并将人体内部的五个系统与外部自然界的方位、时令、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相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五行藏象体系的建立,使中医学脏腑的概念逐渐由形态学实体演变为功能态模型。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性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形成的五大生理系统,包括:肝系统(肝—胆—筋—目—爪),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脾系统(脾—胃—肉—口—唇),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发)。这五个生理系统并非彼此孤立,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保证。

其次,五脏对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也具有整体调节作用。如《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素问·宣明五气》将精神活动分属于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情志活动本由五脏精气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情志活动分别由五脏所司,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依赖自然环境以生存,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机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必然要作出相应的反应。故《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藏象学说应用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时令、方位、五气、五化,药食五味、五色等与人体五大功能系统密切联系,构成了人体内外环境相应的统一体。以季节气候而言,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五脏与五时之气是相互通应的,如心通于夏气,肺通于秋气,肾通于冬气,肝通于春气,脾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故有“应春温之气以养肝,应夏热之气以养心,应长夏之气以养脾,应秋凉之气以养肺,应冬藏之气以养肾”的养生原则。

五脏之气的虚实强弱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例如,春季肝气旺,冬季肾气旺,故春季多发肝病,冬季多发肾病。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当顺应四时,故养生调摄、治疗用药,春天应有利于肝气之疏泄,冬季应有利于肾精之闭藏。另外,根据五行学说,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如在一年四季,肺气在春季较旺,夏季较弱,长夏转强,冬季也较旺,故病情预后转归也不同,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

32?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从地方区域而言,藏象学说依据方位特性将五方与五脏进行类比,如东方属木,主生发,与肝气相通应;南方属火,主生长,与心气相通应,等等。地域不同,气候、水土、饮食、居处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从而使人体脏腑强弱不同,体质和发病倾向也有一定区别。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

(四)脏腑的分类及特点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将人体内脏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即肝、心、脾、肺、肾,合称五脏。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谓“满而不实”“实而不满”,是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断传导变化,以保持虚实更替而不塞满的状态。

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

如《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一般来说,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即五脏病变以虚证多见,如心气虚、肝血虚、肾精亏等;六脏病变多见实证,如食积胃脘、大肠湿热等。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即五脏病变多用补法,六腑病变多用泻法。

二、五脏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因五脏藏神,故又将五脏称为“五神脏”。

(一)心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隔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之莲蕊。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明。由于心的主血脉和主神明功能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心藏神,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液为汗,在时应夏。

1.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心主血脉,即指心气推动血在脉中运行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心主血的内涵有二,其一是心气推动血行。心气推动血行脉中,输送营养周流全身。心气充沛,心脏搏动有力,节律一致,血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若心气不足,心搏无力,可导致血运行失常。其二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主要指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的血,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因此,心有总司一身血的运行及生成的作用。若心阳3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虚衰,可致血的化生失常。

心主脉,是指心气有调控脉管的舒缩,维持脉道通畅的作用。脉为血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的通道。营气与血并行于脉中,故《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心与脉直接相连,形成一个整体。

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必须以心气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故《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在正常情况下,心气充沛,脉道通利,血在脉中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从而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征象。若心气亏虚,血运无力,则见面白无华、胸闷气短、舌淡脉弱等症;若心脉瘀阻,血行不畅,则见面色青紫、胸闷胸痛、舌质紫暗、脉象细涩等症。

(2)主神明?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的生命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心神正常,则人体各脏腑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全身安泰。

神能调气御精,调节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而精藏于脏腑之中而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所化之气为脏腑之气,脏腑之气推动和调控脏腑的功能。因此,心神通过驾驭协调各脏腑之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之目的。《灵枢·本神》中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也就是说心还对外界的各种事物和刺激做出反应,进行意识、思维、情感等活动。由于心藏神,为精神之所舍,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

心的主血脉与主神明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及心脉自身。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可见精神恍惚、思维迟钝、心悸、失眠等症。

2.生理特性(1)心为阳中之阳脏?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又称“火脏”。火性光明,烛照万物。心喻为阳脏、火脏,其意义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有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振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

(2)心主通明?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心以阳气为用,心阳有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的作用。若心的阳气不足,失于温煦鼓动,既可导致血运迟缓,瘀滞不畅,又可引起精神委顿,神志恍惚;心阴不足,失于凉润宁静,可致血行加速,精神虚性亢奋。

3.系统联系(1)心藏神?是指人的精神活动都发于心神,以心为主宰。中医学将人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分为神、魂、魄、意、志,此五者分藏于五脏,故将五脏称为“五神脏”。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此处之神是指狭义之神,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以血为物质基础,心血充足,则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心血不足,则神疲倦怠、思维迟钝。

(2)在志为喜?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活动的“喜”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34?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论》说:“在脏为心,在志为喜。”心血充盈,心气充沛,是产生喜乐情绪的内在基础。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所以《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若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如《灵枢·本神》所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所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其华在面,是指心的气血盛衰及其生理功能,可以通过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可见面色?白晦滞;心血亏虚,则见面色无华;心脉痹阻,则见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则见面色红赤;心阳暴脱,可见面色苍白晦暗。故《素问·五脏生成》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4)在窍为舌?心在窍为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观察舌的变化可以了解心的主血脉及藏神功能。心的主血、藏神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

若心血不足,则舌淡瘦薄;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若心藏神的功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等。

(5)在液为汗?心在液为汗,是指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素问·宣明五气》有“五脏化液,心为汗”之说。心主血脉,心血充盈,血与津液同源互化,血中的水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津液充足,汗化有源。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及心血,可见心慌、心悸之症。故又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

此外,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情绪紧张、激动、惊恐时均可见汗出现象。《素问·经脉别论》说:“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由此可见,心以主血脉和藏神功能为基础,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从而维持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汗是津液所化,津液是气的载体,汗出过多不仅伤津液,又可耗散心气或心阳,出现心气脱失或心阳暴脱的危候。

(6)在时应夏?心在时应夏,是指心气与夏气相通应。在夏季以炎热为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夏季与心气相应。从五脏来说,心为阳中之阳,属火,故心之阳气在夏季最旺盛。心阳虚衰的患者,在夏季往往病情缓解,症状减轻。而阴虚阳盛之心脏病和情志病者,在夏季又往往加重。在预防上,常根据时令来调摄身心。在夏三月,应当“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尽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使人的身心符合阳气隆盛状态,以使心的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展,发挥生命的潜能。

【附】心包络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属于脏。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如《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明清温病学说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响,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称之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

(二)肺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35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降,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肺的生理特性是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藏魄,在志为悲,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在时应秋。

1.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首见于《素问·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的生理功能。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肺主一身之气,包括与气的生成和气机调节两个方面。一是肺与宗气的生成有关。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成。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盛衰。二是肺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功能。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一身之气不足,出现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虚”表现,还会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若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则清气不能吸,浊气不能出,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甚则呼吸停息,导致生命终结。

(2)主宣降?肺主宣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宣发与向内、向下肃降的生理功能。包括肺主宣发与肺主肃降两个方面。

肺气宣发主要体现在:一是将脾转输的水谷精微上输头面官窍,外达皮毛肌腠;二是宣发卫气以温养脏腑组织,司腠理开合,排泄汗液。若外感风寒,可致肺失宣发,则致气机不畅,胸闷喘咳;卫气被郁遏,腠理闭塞,可致恶寒无汗;津液内停,可变为痰饮,阻塞气道,则喘咳不得卧。

肺气肃降主要体现在:一是将脾转输的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二是将人体津液下输于膀胱,以供脏腑气化之用。若肺失肃降,则可出现咳喘气逆或小便不利等症。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宣发与肃降协调,则水谷精微得以正常的输布,即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宣发与肃降失调,则见水谷精微运行障碍。一般而言,外邪侵袭,多影响肺气的宣发,出现以肺气不宣为主的病证;内伤及肺,多影响肺气的肃降,导致肺失肃降为主的病证。宣发与肃降失常常常相互影响,同时并见。如外感风寒,首先导致肺失宣发,出现胸闷鼻塞、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同时也可引起肺失肃降,而见咳嗽、咳痰、喘息气急等症。

(3)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对全身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

《素问·经脉别论》称为“通调水道”。

肺主行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上、向外布散,并在卫气的作用下化为汗液,以润泽肌肤皮毛;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36?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液,通过三焦,下输膀胱,以供脏腑气化之用。

因肺为华盖,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参与全身水液的布散与外泄,故称“肺为水之上源”。各种外邪或内伤因素袭肺,影响肺的宣发或肃降功能,致使水液输布、外泄失常,而出现无汗、尿少、痰饮、水肿等症,临床上可用“宣肺利水”和“降气利水”的方法治疗。如《内经》所谓“开鬼门”之法,古人喻之为“提壶揭盖”,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称之为“开上源以利下流”。

(4)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肺气具有助心行血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全身的血脉均统属于心,心气是血运的基本动力。而血的运行,又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节。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相互结合,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运的作用。

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正常。若肺气虚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血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血行不畅,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

肺主治节,是指肺有辅佐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和调节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二是调理全身气机;三是治理调节血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与排泄。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2.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肺位胸腔,五脏六腑之中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肺在五脏六腑之中位置最高,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故《素问·痿论》说“肺者,脏之长也”。

(2)肺为娇脏?肺为娇脏,是指肺具有清虚娇嫩,易受邪袭的生理特性。肺体清虚,不耐寒热,不容异物;肺主呼吸,外合皮毛,在窍为鼻,与外界相通,故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可病及于肺。故临床上治疗肺的病变,用药多以轻清、宣散为贵,过寒、过热,或过润、过燥之剂,皆非所宜。

(3)喜润恶燥?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润而恶燥。在病理上,燥邪侵袭,易伤肺津,日久可化火伤阴,肺失滋润,肃降无权,则见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咳之症。

3.系统联系(1)肺藏魄是指人体感觉、动作等本能的精神活动与肺密切相关。魄属人体五神之一,主要是指人的本能感觉和动作、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等精神活动。《灵枢·本神》说:“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类经·脏象论》指出:“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魄与生俱来,为先天所获得,藏于肺。《灵枢·本神》说:“肺藏气,气舍魄。”故肺气旺盛则体魄健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灵活协调。若肺病则魄弱,可致神志病变。《灵枢·本神》所说:“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2)在志为悲(忧)?肺在志为悲(忧),是指肺的生理功能与情志活动的“悲忧”有关。悲与忧皆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气所主。过度悲哀或过度忧伤,属不良的情志变化,可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宣发肃降失调。《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悲伤过度,可出现呼吸微弱、气短乏力等肺气不足的现象。反之,肺气虚衰或肺失宣降,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则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37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体合皮,是指肺与皮相合,主一身之表,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其华在毛,是指肺津、肺气的盛衰,可以通过毛发的色泽体现出来。

肺与皮毛相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肺气宣发,宣散卫气,输精于皮毛,以发挥温养、润泽皮毛等功能。二是皮毛能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内经》把汗孔称为“玄府”,又叫“气门”,是说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也是肺气宣发肃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三是皮毛受邪,可内合于肺。如寒邪客表,卫气被遏,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等症;若伴有咳喘等症,则表示病邪已伤及肺脏。

(4)在窍为鼻?肺在窍为鼻,是指鼻与肺直接相连,为肺之外窍。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呼吸平稳,嗅觉灵敏;肺失宣发,则鼻塞不通,呼吸不利,嗅觉亦差。故《灵枢·五阅五使》曰“鼻者,肺之官也”;《灵枢·脉度》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临床上常把鼻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肺病的依据之一,而治疗鼻塞流涕、嗅觉失常等病证,又多用辛散宣肺之法。

喉位于肺系的最上端,为呼吸之门户、发音之器官。喉由肺津滋养,其发音功能由肺气推动和调节。肺津充足,喉得滋养,或肺气充沛,宣降协调,则呼吸通畅,声音洪亮。若各种内伤或过用,耗损肺津、肺气,以致喉失滋养,发音失常,可见声音嘶哑、低微,称为“金破不鸣”;若各种外邪袭肺,导致肺气宣降失常,郁滞不畅,可见声音嘶哑、重浊,甚或失音,称为“金实不鸣”。

(5)在液为涕?肺在液为涕,是肺津化生鼻涕,由肺气的宣发布散于鼻窍。《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肺为涕。”肺津、肺气充足,则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寒邪袭肺,肺气失宣,肺津被寒邪凝敛而不化,则鼻流清涕;肺热壅盛,则可见喘咳上气,流涕黄浊;若燥邪犯肺,则又可见鼻干而痛。

(6)在时应秋?肺在时应秋,是指肺气与秋气相通应。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同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同属于五行之金,故《内经》强调人气亦当顺应秋气而渐收。治疗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此外,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故秋季易见肺燥之证,临床常见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

(三)脾脾位腹中,在膈之下,与胃相邻。《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举,主统血。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的维系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的生理特性是居中央,喜燥恶湿。脾藏意,在志为思,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时应长夏。

1.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把水谷精微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传于小肠做进一步消化。食物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必须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食物才能被消化。由胃传入小肠的食糜,在脾气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后分为清、浊两部分。

38?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其精微部分,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脏腑,分别化为气血,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因此,脾气的运化功能健全,则能为化生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养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气的运化功能减退,称为脾失健运,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运化水液,是指脾气对津液的吸收、转输、布散的功能。一是体内的津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由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输布于全身;二是代谢后的水液,在脾气的转输作用下,上行下达,在肺、肾的气化作用下形成汗、尿等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了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形成,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化生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功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升举?脾主升举,是指脾气具有升输精微和升提脏器的作用。一是升输精微。通过脾气的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和头面,经心、肺化为气血而输布周身,而到达头面部的水谷精微则可滋养面部清窍,维持其生理功能。二是升提脏器,防止下垂。即脾气还对内脏起升托作用,使其恒定在相应位置。

就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而言,二者相互为用,相反相成。正如清代医家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中所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之气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上不得精微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精微下注而见便溏、泄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

(3)主统血?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脾气统摄血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脾脏的部分,一身之气充足,脾气必然充盛;而脾气健运,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作用减退,而导致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衄等,称为脾不统血。

2.生理特性(1)脾居中央?是指中央属土,主长养,与脾气相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在脏为脾。”脾位于人体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精微,除上输心肺、化生气血、布散全身外,还可以直接向四周进行布散。五脏六腑皆赖脾的濡养,故与土长养万物之性相同,故名脾居中央。

(2)喜燥恶湿?脾喜燥恶湿,是指脾具有喜干燥清爽、恶湿滞黏腻的生理特性。脾气健旺,运化水液功能发挥正常,则不为水湿所困,如《医学求是·治霍乱赘言》所说“脾燥则升”。若脾气虚衰,运化水液的功能障碍,痰饮水湿内生,即所谓“脾生湿”;水湿产生之后,又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39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升,脾阳不振,称为“湿困脾”。由于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即所谓“脾喜燥而恶湿”。

3.系统联系(1)脾藏意?脾藏意,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人的思维、记忆、意念等精神活动密切相关。如《灵枢·本神》说:“脾藏营,营舍意。”脾气健运,营气化源充足,气血充盈,即表现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则善忘,呆钝。正如《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所说:“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2)在志为思?脾在志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思虑”活动密切相关。思虽为脾志,但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正常限度内的思虑,是人皆有之的情志活动,对机体并无不良影响。但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则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且主要影响气的运动,最易阻碍脾气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纳呆食少、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3)在体合肉,主四肢?脾在体合肉,是指脾气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及其功能发挥有密切的联系,如《素问·痿论》所说“脾主身之肌肉”。全身的肌肉,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滋润,才能壮实丰满。脾失健运,水谷精微的生成和转输障碍,肌肉得不到水谷精微的营养和滋润,必致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因此,健脾胃生精气是治疗痿证的基本原则,《素问·痿论》称之为“治痿独取阳明”。

脾主四肢,是指人体的四肢,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和滋润,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转输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可见倦怠无力,甚或痿废不用。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气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见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口淡乏味、口腻、口甜等。

脾其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气的盛衰。如《素问·五脏生成》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灵枢·五阅五使》说:“口唇者,脾之官也。”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气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泽。

(5)在液为涎?脾在液为涎,是指涎的分泌与功能与脾气运化关系密切。若脾气充足,则涎量适中,上行于口而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则导致涎液化生增多,可见口涎自出。若脾气不足,津液不充,或脾气失却推动激发之能,则见涎量减少,口干舌燥等。

(6)在时应长夏?在时应长夏,是指脾气与长夏相通应。长夏(阴历六月)之时,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气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酝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类于“土爰稼穑”之理,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正如王冰次注“六节藏象论”时所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此外,又有“脾主四时”之说。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提出脾主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表明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脾不独40?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主一时。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和津液的充养;心、肺、肝、肾的生理功能,皆赖脾气及其化生的精微物质的支撑。脾气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四脏得养,功能正常发挥,人体康健,不易得病,有病也易于康复。

(四)肝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的生理特性是肝为刚脏,肝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魂,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液为泪,在时应春。

1.主要生理功能(1)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发泄全身精气血津液,并维持其宣泄畅达的作用。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形体、官窍等的功能活动也稳定有序。

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称为肝失疏泄。根据其所致病证的不同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多因情志抑郁,郁怒伤肝而致。临床多见闷闷不乐,悲忧欲哭,胸胁、两乳或少腹等部位胀痛不舒等症。二是肝气亢逆,疏泄太过。多因暴怒伤肝或气郁日久化火所致。临床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头痛,面红目赤,胸胁、乳房走窜胀痛,或血随气逆而见吐血、咯血,甚则突然昏厥。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调畅血行津布: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的调畅。气能运血行津,气行则血行津布,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促进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使之畅达而无瘀滞。若肝气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结,亦会导致血行瘀滞、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出现癥积、肿块、水肿、痰核等病症。

二是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脾气以升为健,胃气以降为和。肝气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若肝疏泄功能失常,可影响脾气升清,导致脾失健运,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此为肝脾不和或肝气乘脾;也可影响胃气降浊,导致胃失通降,出现纳呆、脘痞,或嗳气、呕吐、便秘等,此为肝胃不和或肝气犯胃。

三是调节胆汁的分泌排泄: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其分泌和排泄受肝气疏泄功能的影响。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全身气机调畅,胆汁则能正常分泌与排泄。若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厌食油腻、腹胀、腹痛等症;胆汁郁滞日久,则易生结石,出现胁痛、黄疸等。若肝气上逆,则可致胆汁上逆,出现口苦、泛吐苦水等。

四是调畅情志:正常的情志活动以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为重要条件。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若肝气疏泄失职,肝气郁结,可见心情抑郁不乐、悲忧善虑;若肝气郁而化火,或大怒伤肝,肝气上逆,常见性情急躁、亢奋易怒等。由于情志异常与肝失疏泄关系密切,故治疗情志病时应着重调理肝气,如赵献可《医贯·郁病论》说:“予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一方者何?逍遥散是也”。

五是调畅生殖功能: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月经来潮等,皆与肝气疏泄密切相关。男子精液的贮藏与施泄,是肝、肾二脏之气的闭藏与疏泄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肝气的疏泄功能发挥正常,则精液排泄通41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畅有度;肝失疏泄,则排精不畅而致精瘀;若肝火亢盛,疏泄太过,则见多梦、遗精等症。

女子月经定期来潮,也是肝气疏泄和肾气闭藏功能相互协调的体现,其中肝气疏泄尤为重要。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月经周期正常,经行通畅;若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则见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治疗此类病证,常以疏肝为第一要法。由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对女子的生殖功能尤为重要,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2)主藏血?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首先,是贮藏血液。肝藏血,有“血海”之称。其生理意义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濡养肝及筋目。肝贮藏充足之血,可濡养肝脏及其形体官窍,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如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眼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不能濡养筋脉,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其二是为经血生成之源。

肝贮藏充足之血,为女子月经来潮的重要保证。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冲脉充盛,则月经按时来潮;若肝血不足时,可见月经量少,甚则闭经。其三是化生和涵养肝气。肝贮藏充足之血,化生和涵养肝气,使之冲和畅达,发挥其正常的疏泄功能,防止疏泄太过而亢逆。

其次,是调节血量。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的疏泄作用将所藏之血向外输布,以供机体之需;当人安静或情绪稳定时,肢体经脉之血减少,血归藏肝。《素问·五脏生成》说:“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解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再次,是防止出血。肝为罢极之本,具有调节气血运行、通畅中和的作用,且肝阴充足,肝阳被涵,阴阳协调,则能发挥内收功能而防止出血。肝藏血功能失职,常可引起出血或血瘀两种情况。其一是肝气虚弱,收摄无力,或肝气郁结,气滞不畅,则藏血太过,气血瘀滞,而见月经后延、量少色暗,或见腹痛癥积;其二是肝火亢盛,或阴虚阳亢,热迫血行,血不得藏,则见吐血、衄血、月经过多或崩漏等出血病证。

肝主疏泄,其用属阳,又主藏血,其体属阴,故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肝的疏泄和藏血是相反相成、相互为用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血运通达,防止血行郁滞;而藏血正常,则发挥血的濡养作用,不使肝气亢逆,才能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

2.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是指肝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肝在五行属木。木性曲直,肝气具有木的冲和条达、伸展舒畅之能。肝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气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肝病常表现为肝气升动太过的病理变化,如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等,临床多出现眩晕、面赤、烦躁易怒、筋脉拘挛,甚则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也反证了肝气刚强躁急的特性。治疗上多用镇肝平肝之法,以柔制刚,以合木之曲直特性。

(2)肝气升发?是指肝气的向上升动和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内藏生升之气。肝气升发则诸脏之气生生不息,气血冲和,五脏安定。肝气升发,决定了肝之病变以升泄太过为多见,临床多表现为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故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3.系统联系(1)肝藏魂?是指肝的生理功能与人的梦游变幻等精神活动密切相关。魂的含义有二,一是指能伴心神活动而做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如《灵枢·本神》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二是指梦幻42?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活动,如《类经·脏象类》所说:“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魂随神往,魂的功能正常;若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魂不能随神活动,可出现多梦、夜寐不安,甚或狂乱等症。

(2)在志为怒?肝在志为怒,是指肝的生理功能与“怒”的情志变化密切相关。怒以肝血、肝气为生理基础,故肝之气血失调常可引起怒的异常改变。若肝血不足,肝气亢盛,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则易于发怒。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若大怒暴怒,可导致肝气升发太过;郁怒不解,则易致肝气郁结,故有“怒伤肝”之说。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在体合筋,是指肝血可濡养筋,维持筋的正常运动功能。肝血充足,筋得其养,才能运动灵活而有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为“肝生筋”。肝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能耐受疲劳,并能较快地解除疲劳。如果肝血亏虚,筋脉失濡养,则筋的运动能力就会减退。老年人动作迟缓,运动不灵活,动则容易疲劳,就是由于肝血衰少,不能养筋之故。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肝其华在爪,是指肝气、肝血的盛衰可通过爪甲的色泽反映。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所以有“爪为筋之余”之说。爪甲亦赖肝血的濡养,因而肝血的盈亏,可以影响到爪甲的荣枯,而观察爪甲的荣枯,又可以测知肝血是否充足。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红润光泽;肝血不足,则爪甲萎软而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脆裂。

(4)在窍为目?肝在窍为目,是指肝的血气循经脉上注于目,以发挥其视物作用。目之所以具有视物功能,系依赖肝血之濡养和肝气之疏泄。如《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血充足,肝气调和,目才能正常发挥其视物辨色的功能。若肝血不足,则会导致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目眩疼痛等症;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肝风内动则目睛上吊、两目斜视;因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久而火动痰生,蒙阻清窍,可致眼目昏蒙、视物不清,等等。

除肝以外,目的形态功能还与五脏精气有关。《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五轮”学说,为眼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5)在液为泪?肝在液为泪,是指肝血化生泪,从而发挥濡润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适量,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出异物的作用。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在病理情况下,可见泪液分泌异常。如肝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常见两目干涩;如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

(6)在时应春?肝在时应春,是指肝气与春季相通应。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自然界生机勃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属阴中之少阳。人体之肝气升发、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与春气相通应。《素问·诊要经终论》说:“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因此,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畅达之性,保持情志舒畅,力戒暴怒忧郁,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广庭信步,舒展形体。春季天气转暖而风气偏胜,人体之肝气应之而旺,故素体肝气偏旺、肝阳偏亢或脾胃虚弱之人在春季易发病,可见头眩目晕、烦躁易怒、中风昏厥,或情志抑郁、焦虑不安,或两胁肋部疼痛、胃脘痞闷、嗳气泛恶、腹痛腹泻等症状。

4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五)肾肾位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化生肾气,肾气又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肾藏志,在志为恐,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时应冬。

1.主要生理功能(1)主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作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得藏于肾而不无故流失,是其发挥其生理效应的重要条件。

肾精的构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并得后天之精的充养而化成。肾精可化为肾气,是肾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来源。肾精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藏精,精化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人体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并从“齿、骨、发”的变化体现出来。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功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都与肾精及肾气盛衰密切相关。随着肾精及肾气的不断充盈,天癸随之产生。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作用的物质。天癸来至,女子月经来潮,男子定期排精。若肾精及肾气不足时,则表现为小儿生长发育不良,出现五迟(立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口软、手足软、肌肉软);在成人则为早衰、不孕、不育等。临床上防治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或一些原发性不孕症,以及优生优育、养生保健、防止衰老等,都应从补养肾精、肾气入手,进行调理。

二是肾为脏腑阴阳之本。肾中精气对先天脏腑的生成和后天脏腑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肾气由肾精所化,分为肾阴、肾阳两部分:肾阴,又称元阴、真阴,具有凉润、宁静、濡养等作用;肾阳,又称元阳、真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肾阴与肾阳对立统一,协调共济,则肾气冲和畅达。

肾阳为脏腑阳气之本,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经络的各种功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阳充盛,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温煦,各种功能旺盛,精神振奋。若肾阳虚衰,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则脏腑功能减退,精神不振,发为虚寒性病证。

肾阴为脏腑阴气之源,能宁静和抑制脏腑的各种功能,濡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濡润,其功能活动得以调控而不亢奋,精神内守。若肾阴不足,抑制、宁静、濡润等功能减退,则致脏腑功能虚性亢奋,精神虚性躁动,发为虚热性病证。

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生理上,肾之阴阳与他脏之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和相互为用的关系。在病理变化过程中,肾之阴阳与他脏阴阳之间又可相互影响。他脏阴阳不足,日久则会累及肾阴、肾阳,故有“久病及肾”之说。

(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藏,主津液。”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肾主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肾气促进各脏腑的气化作用:水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是在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44?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肾为脏腑之本,肾中阳气对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的气化功能,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肾的气化调控作用失常,可影响津液的输布、排泄,出现各种病证。故《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二是肾气调节津液贮藏与尿液排泄:人体水液在脾胃运化作用下,化为津液,经肺之通调和三焦水道作用而下输于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化生津液,供脏腑组织所需;余者则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肾气的气化功能正常,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生成和排泄正常。若肾阳虚衰,津液不化,可致尿少水肿;肾气虚衰,失其固摄,可见遗尿、尿失禁等症。

(3)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而保持呼吸深度的功能。人体的呼吸功能,主要由肺所主,其中呼气主要依赖肺气的宣发运动,吸气主要依赖肺气的肃降运动。但吸入的清气,由肺气的肃降下达于肾,必须再经肾气的摄纳潜藏,才能维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故《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清代医家林珮琴在《类证治裁·喘证》中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因此,无论是肾气虚衰,摄纳无权,气浮于上,还是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气的纳气功能失常。

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肾气充沛,摄纳有权,则呼吸均匀和调。若肾精亏虚,肾气衰减,摄纳无力,肺吸入之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则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称为“肾不纳气”。

2.生理特性(1)主蛰、守位?肾主蛰,是指肾有潜藏、闭藏的生理特性。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故明·李梴《医学入门·脏腑》说:“肾有二枚……纳气,收血,化精,为封藏之本。”肾气封藏则肾精盈满,人体生机旺盛,若肾气封藏失职,则会出现滑精、喘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大便滑脱不禁及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

肾守位,是指肾中相火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推动等作用。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君火,即心之阳气,心之生理之火,又称心火;其他脏腑之火皆称为相火。生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阳气,称为“少火”;病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亢盛之火,称为“壮火”。相火以其所在脏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肝之相火称为“雷火”,肾之相火称为“龙火”。君火与相火的关系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天元纪大论》)。《景岳全书·杂证谟》中论曰:“盖火本阳也,而阳之在上者,为阳中之阳,故曰君火;阳之在下者,为阴中之阳,故曰相火,此天地生成之道也。其在于人,则上为君火,故主于心;下为相火,故出于肾。主于心者,为神明之主,故曰君火以明;出于肾者,为发生之根,故曰相火以位。”即君火在心,主神明,以明著为要;相火在肝、肾,禀命行令,以潜藏守位为要,即所谓“龙潜海底,雷寄泽中”。心神清明,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序,相火潜藏守位以发挥其温煦、推动作用;肾阴充足,涵养相火,相火则潜藏于肾中而不上扰。

(2)为阴中之阴脏?肾位于下焦,在五行中属水,为阴中之阴脏,故又称为“水脏”。水为天地万物之源,楚简老子《太一生水》中记载:“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肾为水脏,太一生水在人体表现为肾气与天癸的作用,故有女子七七、男子八八的生长生殖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曰:45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肾主贮精藏精,满则泄溢,主二阴司二便,均体现了肾为水脏,有调节藏贮之特性。

3.系统联系(1)肾藏志?肾藏志,是指肾主意志和记忆的功能。《灵枢·本神》说:“肾藏精,精舍志”。肾精充足,则意志坚定,情绪稳定,判断记忆力强。若肾精不足,则可致意志消沉,情感淡漠,判断记力弱,而见精神萎靡不振、神情呆滞、行动迟钝,健忘痴呆等症。

(2)在志为恐(惊)?肾在志为恐,是指肾的生理功能与惊恐的情志活动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肾……在志为恐。”一般而言,恐多内生,由渐而发,事前自知,源于内心对某些事物的惧怕;而惊自外来,多不自知,事出突然而惊。正常的惊恐,可能使人引起警觉,避开危险,防止受伤。若过度惊恐,则损伤脏腑精气,导致心气逆乱,肾气不固,而见神不守舍,或二便失禁等症。《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3)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在体合骨,是指肾精及肾气可促进骨的生长发育的功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滋养,才能坚固有力;若肾精不足,骨髓生化无源,不能营养骨骼,则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老年人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病症。

肾藏精,精生髓。脑由髓聚而成,故《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因此,肾精充足,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则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反之,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则见“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

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精充养,故称“齿为骨之余”。牙齿松动、脱落及小儿齿迟等,多与肾精不足有关。温热病中望齿的润燥和光泽,又是判断肾精及津液盛衰的重要标志。

肾其华在发,是指发为肾之外候。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能反映肾精的盛衰。肾藏精,精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粗壮而润泽,故称“发为血之余”。青壮年精血旺盛,发长而润泽;老年人精血衰少,发白而脱落,皆属常理。但若未老先衰,年少而头发枯萎,早脱或早白等,则与肾精不足有关,应考虑从肾论治。

(4)在窍为耳及二阴?肾在窍为耳,是指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故《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精及肾气充盈,髓海得养,才能听觉灵敏;反之,若肾精及肾气虚衰,则髓海失养,出现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人到老年,由于肾精及肾气衰少,则多表现为听力减退。故说肾开窍于耳。

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司排尿和生殖;后阴主排泄粪便。尿液的贮藏和排泄虽在膀胱,但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必须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肾气之蒸化及固摄作用失常,则可见尿频、遗尿、尿失禁,或尿少,或尿闭等病证。粪便的排泄,本属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亦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有关。若肾气不足,则推动无力而致气虚便秘,或固摄无权而致大便失禁,久泄滑脱。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二阴。”(5)在液为唾肾在液为唾,是指唾由肾精化生。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肾为唾。”由于唾源于肾精,若咽而不吐,则能滋补肾精;若多唾久唾,则能耗伤肾精。故古代养生家主张“吞唾”以养肾精。

46?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唾与涎,虽皆为口中之液,但二者有别:涎为脾气所化,出自两颊,质地较清稀,可自口角流出;唾为肾精所生,出自舌下,质地较稠厚,多从口中唾出。故临床治疗口角流涎多从脾治,唾多频出多从肾治。

(6)在时应冬?肾在时应冬,是指肾气与冬季相通应。冬季是一年中最寒之季,冰霜雪冻,属阴中之太阴。肾藏精,为封藏之本,五行属水,有润下之性,同气相求,故以肾应冬。《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冬季养生,当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睡眠,同时食用补阴潜阳之药食,以利阴气充实,阳气潜藏,精得积蓄,以待春生。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若素体阳虚,或久病阳虚,多在阴盛之冬季发病,即所谓“能夏不能冬”;若患阳虚性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脏病、胃肠病、骨关节病等,则易在冬季寒冷时复发或加重。

【附】命门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系指眼睛而言。如《灵枢·根结》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将命门作为内脏提出则始于《难经》。明清以来,对命门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才出现了各种不同见解,命门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广泛重视。

1.关于命门的部位从部位言,有右肾与两肾,以及两肾之间的区别。

(1)右肾为命门说?《难经》首先提出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李梴《医学入门·命门赋》认为:“命门下寄肾右,而丝系曲透膀胱之间,上为心包,隔膜横连脂漫之外,配左肾以藏真精,男女阴阳攸分,相君火以系元气,疾病生死是赖。”(2)两肾俱为命门说?元·滑寿首倡此说,认为“命门,其气与肾通,是肾之两者,其实一耳。”明·虞抟明确提出“两肾总号为命门”。张介宾《类经附翼·三焦包络命门辨》也说:“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命门。”(3)两肾之间为命门说?明·赵献可在《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中说:“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易》所谓‘一阳陷于二阴之中’,《内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门,是真君真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而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赵氏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医家陈士铎、陈修园、林珮琴等,皆宗此说。

2.关于命门的功能从功能而言,有主火、水火共主、非水非火为肾间动气之不同。如明·赵献可认为命门即是真火,主持一身阳气。明·张介宾则强调了命门之中具有阴阳水火二气,从而发挥对全身的滋养、激发作用。明·孙一奎则认为命门在两肾中间,非水非火,只是存在着的一种元气发动之机,是一种生生不息造化之机枢而已,即《难经·八难》所谓的“肾间动气”。

综观以上各种认识,虽对命门的形态、部位有不同见解,但在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的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一般认为: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肾阴、肾阳,即是真阴、真阳,或元阴、元阳。古代医家之所以称之“命门”,无非是强调肾气及肾阴、肾阳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命门”亦即“生命之门”。

三、六腑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在其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须通过消化道的七道门户,《难经》称为“七冲门”。如《难经·四十四难》说:“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47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六腑的气机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六腑通畅,功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

(一)胆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藏泄胆汁和主决断。

1.主要生理功能(1)主藏泄胆汁?胆藏泄胆汁,是指胆具有贮藏与排泄胆汁的作用。胆汁贮藏于胆,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若肝失疏泄,胆汁的分泌排泄受阻,就会影响脾胃的受纳腐熟和运化,而出现厌食、纳呆、腹胀等症状。若湿热蕴结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等症状。相对于肝气升发,胆气以下降为顺,若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黄苦水等症状。

(2)主决断?胆主决断,是指胆具有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的决断能力取决于胆气强弱,胆气强者,勇敢果断;胆气虚弱,则数谋虑而不决。临床上,肝胆气虚或心胆气虚者,多见易惊、善恐、胆怯,或优柔寡断等精神情志异常的病变。

2.胆为奇恒之腑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内盛胆汁。胆汁是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胆的形态中空、排泄胆汁参与消化,属于六腑;但因其内盛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胆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又为奇恒之腑。

(二)胃胃与脾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贲门上连食管,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主通降。其生理特性是喜润恶燥。

1.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由胃接受和容纳其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由于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依赖于饮食水谷,故胃又有“水谷气血之海”之称。胃气的受纳水谷,既是其主腐熟的前提,也是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基础。因此,胃气受纳水谷功能的强弱,可以通过食欲和饮食多少反映出来。

(2)主腐熟水谷?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水谷入胃,经胃气的磨化和气化作用,化为食糜,再经胃气通降作用,下传于小肠。

(3)主通降?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具有向下通降以下传水谷及糟粕的作用。胃气通降,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一是将食糜下传小肠;二是将食物残渣下移大肠;三是助大肠将粪便排出体外。胃失通降,则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之症。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症。

48?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胃气下降与脾气上升相反相成。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如《素问·逆调论》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

2.生理特性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如《医学求是·治霍乱赘言》所说“胃润则降”。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胃中津液每多受损。所以在治疗胃病时,要注意保护胃中津液。即使必用苦寒泻下之剂,也应中病即止,以祛除实热燥结为度,不可妄施,以免伤津化燥。

(三)小肠小肠位于腹中,其上口与胃在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在阑门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和小肠主液。

1.主受盛化物表现在:一是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二是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在脾气作用下,对其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调,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症。

2.主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具有将食糜进一步消化,而分为清浊两部分的功能。在小肠作用下,食糜进一步消化,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即水谷精微,由小肠吸收,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浊者,即则和部分水液,刚经阑门传送到大肠而形成粪便。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正常发挥,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如张介宾《类经·藏象类》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若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就会导致水谷混杂而下,而见便溏、泄泻等症。临床上治疗泄泻采用“利小便以实大便”的方法,就是“小肠泌别清浊”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3.小肠主液?是指小肠具有吸收水液的生理功能。小肠吸收的水谷精微,由脾气转输到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其中较清稀者上输于肺,经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布散于全身皮毛肌腠和内在脏腑,余者下达膀胱,以成气化之源。小肠实热,可出现小便短赤、涩痛,甚至尿血等症。

(四)大肠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结魄门(肛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与主津。

1.主传化糟粕?是指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将粪便排出体外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如大肠传导糟粕功能失常,则出现排便异常,则有大便秘结或泄泻便溏。若湿热蕴结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还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2.大肠主津?是指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津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由于大肠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曰“大肠主津”。大肠主津功能失常,则津液不得吸收,水与糟粕俱下,可出现腹痛肠鸣、泄泻便溏等症;若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又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

(五)膀胱49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膀胱又称“脬”,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其下连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水液和排泄尿液。

1.贮藏水液?人体的津液通过肺、脾、肾等脏腑的作用,布散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其余者则下归于膀胱。胃、小肠、大肠中的部分津液,由脾气散精后,经三焦渗入膀胱,成为津液之源,故《灵枢·本输》称膀胱为“津液之府”。《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汇聚于膀胱中的水液,经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其清者上输经三焦水道,重新参与津液代谢;浊者,出于膀胱为尿。

2.排泄尿液?尿液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肾气推动和调节。肾气充足,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及时排出体外。若肾气激发和固摄作用失常,膀胱开合失权,既可出现小便不利或癃闭,又可出现尿频、尿急、遗尿、小便失禁等。故《素问·宣明五气》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六)三焦三焦首见于《内经》,属六腑之一,依据其内涵不同,有六腑三焦、部位三焦,以及辨证三焦之不同。

1.六腑三焦六腑之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府”,脏腑之中唯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类经·藏象类》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三焦与心包由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其功能是运行水液和通行元气。

(1)运行水液?《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是全身水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是由肺、脾、肾等脏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升降出入运行。如果三焦水道不通利,则肺、脾、肾等脏的输布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将难以实现,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为“三焦气化”。三焦气化失常,水道不利,可导致津液的运行失调。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2)通行元气?《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难经·三十八难》指出: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三焦是诸气上下运行之通路。肾精化生的元气,自下而上运行至胸中,布散于全身;胸中气海中的宗气,自上而下到达脐下,以资先天元气,皆以三焦为通路。

三焦的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水液的上下运行,全赖诸气的升降运动,而诸气又依附于津液而得以升降运行。因此,气运行的道路,必然是津液升降的通路,而津液升降的通路,也必然是气运行之通道。?

2.部位三焦(1)上焦?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等。也有人将上肢归属于上焦。上焦的生理特点是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上焦主气的宣发和升散,但它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故说“若雾露之溉”。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由于呼吸和饮食皆由上焦而摄入,故又称“上焦主纳”。

(2)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灵枢·营卫生会》将中焦的生50?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理特点概括为“中焦如沤”,生动地表述了脾胃肝胆等脏腑的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由于水谷精微的化生主要是在脾胃作用下进行的,故又称“中焦主化”。

肝胆属中焦。《内经》的脉法和晋代王叔和的《脉经》中,均以肝应左关而属于中焦。但明清温病学以“三焦”作为辨证纲领后,将外感热病后期出现的一系列动风病证,归于“下焦”范围。

(3)下焦?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等脏腑。《灵枢·营卫生会》将下焦的生理特点概括为“下焦如渎”,喻指肾、膀胱、大肠等脏腑的生成和排泄二便的功能,故又称“下焦主出”。

3.辨证三焦辨证三焦,是指三焦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温病条辨》说:“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说明上焦、中焦、下焦而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

四、奇恒之腑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奇恒之腑的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因其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奇恒之腑”。其中除胆为六腑之外,余者皆无表里配合,也无五行配属,但与奇经八脉有关。脉、骨、髓已在“五脏”中述及,因此本节只介绍脑及女子胞。

(一)脑脑,藏于头部,居颅腔之中,为脑髓汇聚而成,又名髓海。《素问·五脏生成》说:“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贮藏精髓和主感觉运动两个方面。

1.贮藏精髓?人体之精髓,由肾精化生,沿督脉上达脑室,并藏之于脑。脑所藏精髓为人体最集中最精微的部分。故《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说:“诸髓者,诸属于脑。”脑髓的生成主要有赖于先天之精,精聚而成脑髓。在人出生以后,脑髓主要依赖于肾中精气的充养。肾精充足,则髓海得养;肾精不足,脑失所养,则髓海空虚,而见头晕、目眩等症。

2.主司感觉运动?人体视、听功能等与脑髓有关。由于脑为髓海,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化,上供脑髓,髓海充盈,则耳聪目明;若髓海不足,则耳聋耳鸣或头晕目眩。如《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此外,与脑和髓海有关的还有6条经脉,包括奇经八脉之督脉入于髓海,奇经八脉之阳跷脉、阴跷脉入后脑,足太阳膀胱经从巅顶入络脑,足厥阴肝经交巅顶入络脑,足阳明胃经循目系入络脑。这些经脉的正常与否,都与脑和髓海的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因此,有关髓海和脑的病变还可以通过经脉进行治疗。

(二)女子胞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子脏、胞脏、子处、血脏,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51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即胞门,又称子门)与阴道相连。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

1.主持月经月经,又称月信、月事、月水,是女子天癸来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说:“女子胞中之血,每月换一次,除旧生新。”健康女子,一般14岁左右天癸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子宫发生周期性变化,约1个月(28天)左右周期性排血一次,即月经开始来潮,到49岁左右,天癸竭绝,月经闭止。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脉气血及天癸区,共同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2.孕育胎儿胞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女子在发育成熟后,月经应时来潮,因而具备受孕生殖的能力。此时,男女交媾,两精相合,就构成了胎孕。《类经·藏象类》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受孕之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血气皆下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培育胎儿以至成熟而分娩。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脉、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

女子胞的功能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女子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所化,而血来源于脏腑。其中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而化血,它们分司血的生化、统摄、调节等重要作用。故脏腑安和,血脉流畅,血海充盈,则经候如期,胎孕乃成。

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气血有关,其中以冲、任、督、带脉为最。冲脉上渗诸阳,下灌三阴,与十二经脉相通,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又为五脏六腑之海。脏腑经络之气血皆下注冲脉,故称冲脉为血海。因为冲为血海,蓄溢阴血,胞宫才能泄溢经血,孕育胎儿,完成其生理功能。故《景岳全书·妇人规》说:“经本阴血也,何脏无之,唯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冲为五脏六腑之血海,故经言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此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也。”任脉为阴脉之海,蓄积阴血,为妇人妊养之本。任脉通畅,月经如常,方能孕育胎儿。因一身之阴血经任脉聚于胞宫,妊养胎儿,故称“任主胞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方能有子。所以,胞宫的作用与冲任二脉的关系尤为密切。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一行于身后,一行于身前,交会于龈交,其经气循环往复,沟通阴阳,调摄气血,并与肾相通,运行肾气,从而维持胞宫正常的经、孕、产的生理活动。“带脉下系于胞宫,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血证论·崩带》),既可约束、统摄冲任督三经的气血,又可固摄胞胎。十二经脉的气血通过冲脉、任脉、督脉灌注于胞宫之中,而为经血之源,胎孕之本。女子胞直接或间接与十二经脉相通,禀受脏腑之气血,泄而为经血,藏而育胞胎,从而完成其生理功能。

【附】精室男子之胞名为精室,具有贮藏精液、生育繁衍的功能。精室是男性生殖器官,亦由肾主,并与冲任相关。故《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说:“女子之胞,男子为精室,乃血气交会,化精成胎之所,最为紧要。”精室主要是指精囊腺,也包括睾丸、附睾和前列腺等,具有化生精子、贮藏精液等作用。精室的功能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睾丸,又称外肾,《类证治裁·卷之首》说:“睾丸者,肾之外候”“外肾,睾丸也”(《中西医粹》),亦称“势”,“宦者少时去其势,故须不生。势,阴丸也,此言宗筋,亦指睾丸而言”(丹波元简注《灵枢·五音五味》)。

五、脏腑之间的关系52?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密切联系,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为用的关系。脏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指出“五脏相通”。心、肺、脾、肝、肾五脏既在生理上相互配合、资生、制约的关系,在病理上又存在相互作用、影响、传变。因此,五脏之间的关系,是临床分析五脏的病机、确定治疗原则的重要理论依据。

1.心与肺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司呼吸。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与血的关系方面。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血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之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平衡。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生理上,肺气充盛,呼吸功能正常,宗气生成充足,心气得到宗气的资助,才能维持正常的主血脉功能。病理上,若肺气虚弱,则宗气生成不足,则使心行血无力,血行不畅则瘀滞为患,可选用保元汤加减治疗。或肺失宣肃,肺气壅塞,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易致心血瘀阻的病证,可见心悸怔忡、胸闷心痛等。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也可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导致胸闷、咳喘等症。临床多采用活血与行气配合,如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2.心与脾心主生血而脾主运化,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与运行方面。

(1)血的生成?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养于脾以维持其正常的运化功能。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贯注于心脉而化赤为血。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是血生成的基础。如《景岳全书·藏象别论》所说:“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因此,脾气健旺,血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病理上,若脾虚失于健运,化源不足,或统血无权,慢性失血,均可导致血虚而心失所养。而劳神思虑过度,既耗心血,又损脾气,亦可形成心脾两虚之证。临床常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无力、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等症,治之多以补养心脾的归脾汤之类。

(2)血的运行?血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血能正常运行而不致脱陷妄行,全赖心主行血与脾主统血的协调。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或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导致血行失常的病理状态;若脾气不足,统血无权,血溢脉外,也可影响心行血的功能,导致血瘀等症。

3.心与肝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运行及精神情志方面。

5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1)血的运行?心主行血,心为一身之血运行的动力;肝藏血,肝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的正常运行。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藏血充足,疏泄有度,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血功能的正常进行。临床常见的血虚,主要表现为心肝血虚。临床可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爪甲色淡、面色无华等,治疗多用四物汤加减以养血活血。

(2)精神情志?心藏神,主宰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护情志的舒畅。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亦有利于心神内守。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可二者并存或相互引动。前者可出现以精神恍惚、情绪抑郁为主症的心肝气郁,后者则出现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

4.心与肾心与肾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具体表现为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等方面。

(1)水火既济?心居上焦属阳,在五行中属火;肾居下焦属阴,在五行中属水。就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而言,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上,故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肾无心火之温煦则水寒,心无肾阴之滋润则火炽。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根据阴阳交感和互藏的机理,肾气分为肾阴与肾阳,肾阴上济依赖肾阳的鼓动;心气分为心阴与心阳,心火的下降需要心阴的凉润。

如《吴医汇讲》中所说:“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而降。则知水本阳,火本阴,坎中阳能升,离中阴能降故也。”(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御精调气,为精、气之主。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御精。如《类证治裁·内景综要》说:“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君火在上,如日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临床上,君相之火不足,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出现心悸怔忡、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形寒肢冷等症。

心与肾之间的水火、精神、阴阳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可见心烦失眠、心悸不安、眩晕耳鸣等症;若心阳虚衰,不能下行温补肾水,致肾阳虚寒,常见腰膝冷痛、小便清长等症。临床多采用交泰丸或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

5.肺与脾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气。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后天之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脾化生的水谷之精气,有赖于肺气的宣降运动以输布全身。而肺维持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气,又依靠脾气运化水谷的作用以生成,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在病理上,肺气虚累及脾(子病54?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犯母),脾气虚也可影响肺(母病及子),终致肺脾两虚之候,可见咳嗽气短、食少倦怠、腹胀便溏等症。临床上多用四君子汤或玉屏风散加减以补益肺脾之气。

(2)水液代谢?肺气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地输布与排泄;脾气运化,散精于肺,使水液正常地生成与输布。人体的水液,由脾气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而布散周身及下输膀胱。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若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湿生痰,为饮为肿,影响及肺,则失其宣降而咳喘痰多,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故临床治疗痰饮水肿,可在宣肺利水的基础上配伍健脾燥湿的药物,如六君子汤或五苓散加减治疗。

6.肺与肝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肝气从左升发,肺气由右肃降。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此为肝肺气机升降的特点所在。肝升肺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升发;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肃降。可见肝升与肺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

病理状态下,肝肺病变可相互影响。如肝郁化火或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可耗伤肺阴,使肺气不得肃降,而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等肝火犯肺证,称为“左升太过,右降不及”,或称为“木火刑金”或“木旺侮金”。临床上常用泻肝清肺法,可选泻白散合佐金丸加减治疗。

7.肺与肾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1)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为主水之脏。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运动使之下归于膀胱。肺肾之气的协同作用,保证了体内水液输布与排泄的正常。病理上,因肺肾功能失调而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水肿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素问·水热穴论》)。临床治疗水肿可采用宣肺利水法与温肾利水法配伍,可选用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2)呼吸运动?肺主气而司呼吸,精而主纳气。在人体呼吸运动中,肺气肃降,有利于肾的纳气;肾气充足,纳摄有权,也有利肺气之肃降。故《类证治裁·喘症论治》指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病理上,肺气久虚,肃降失司,与肾气不足,摄纳无权,往往互为影响,均可以出现气短喘促、呼吸表浅、呼多吸少等肺肾气虚之症,临床上可用人参蛤蚧散治疗。

(3)阴阳互资?肺与肾母子相生,阴液互资。金为水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盛,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阴不足与肾阴不足,既可同时并见,亦可相互影响,导致肺肾阴虚,可见干咳少痰、声音嘶哑、潮热、五心烦热、腰酸耳鸣等症,可选用麦味地黄丸或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

8.肝与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肝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血化生及血行调节方面。

(1)气血化生?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协调脾升胃降,并疏泄胆汁,促进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水谷精微生成充足,气血生化有源,则肝体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肝之疏泄功能的发挥。病理上肝脾病变相互影响。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易致脾失健55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运,形成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肠鸣泄泻等肝脾不调之候,可选用逍遥散或痛泻要方加减治疗。

(2)血的调节?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有所藏,肝血充盈。而肝血充足,可以涵敛肝阳,使肝气条达舒畅,才能保证脾之健运发挥其统血功能。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病理状态下,脾气虚弱,则血生化无源而致肝血不足,或脾气虚统摄无权而致肝血不足。

9.肝与肾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故肝肾之间的关系,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之称,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

(1)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如《张氏医通》所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也就是说肾精化为肝血,而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封藏于肾之精,也需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而维持充足。肾精肝血,互生互化。病理上,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可相互影响,以致出现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亏的病变。治疗上多采用养肝血与补肾精的药物配伍使用,可选择大补阴丸或龟鹿二仙胶加减治疗。

(2)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肝气疏泄可促使肾气封藏有度,肾气闭藏可防肝气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相反而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排精。

若肝肾藏泄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可见阳痿、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临床上肾虚不藏可选用金锁固精丸加减,以补肾固精;肝郁不泄,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以疏肝解郁。

(3)阴阳互滋?肝属木,肾属水,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偏亢,从而维持了肝肾之间的阴阳协调平衡。病理上,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不涵木,又易致肝阳上亢,可见眩晕、中风等,故临床上常常肝肾同治,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或镇肝息风汤加减以滋补肝肾或滋阴潜阳。

10.脾与肾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肾主藏精,又主水,为先天之本。故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水液代谢、阳气相关三个方面。

(1)气的生成?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归藏于肾中,可化生先天之气;肾中精气又赖后天之气的不断补充与培育,以保持肾中精气的协调平衡和元气的不断化生。即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病理上,脾肾不足,相互影响,而见脾肾气虚。临床上治疗时,常常在补肾的基础上,佐以补脾之品,可选用地黄饮子或六味地黄丸加人参、黄芪进行治疗。

(2)水液代谢?脾主运化,肾主水。脾气运化水液功能的正常发挥,须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作用的支持;肾主水液输布代谢,又须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病理方面,脾气失运,水湿内生,日久可致肾水泛滥;而肾气虚衰,蒸化失司,水湿内蕴,也可影响脾气的运化,最终均可导致尿少浮肿、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两虚之证。临床上治疗脾肾阳虚所致水肿,多选用实脾饮或真武汤加减,以健脾利湿、温肾利水。

(3)阳气相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经络的各种生理功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病理上,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会出现泄泻、水肿56?第二章?中医学生命观等脾阳虚的症候;如果脾阳虚,日久会导致肾阳虚,而见脾肾阳虚,可选用四神丸或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的生理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传化水谷、输布津液的器官,正如《灵枢·本藏》所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化为食糜,下降于小肠。小肠承受胃的食糜,再进一步消化,并泌别清浊。清者为水谷精微以养全身,其中的水液经三焦渗入膀胱;浊者为食物残渣下传大肠。渗入膀胱的水液,经气化供人体所需,余者排于体外而为尿。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经大肠的燥化与传导作用,通过魄门排出体外,化为粪便。上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过程,还有赖于胆汁的排泄以助消化及三焦的疏通水道以渗水液的作用。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排空,虚实更替,故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