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 9.2
18.42万字 0.1万次阅读 0.3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三章 2023-11-01 18:02:20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4
    作品总数
  • 118.17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章
简介

本书为国内首部关于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发展报告,全书共分为六篇十九章,第一篇为理论篇,第二篇为城市首位度评价指标,第三篇为我国各省会城市首位度评价,第四篇为各省会城市首位度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篇为各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篇为政策建议。

第一章

图书在版编目(犆犐犘)数据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张为付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4ISBN9787305218422Ⅰ.①中…Ⅱ.①张…Ⅲ.①城市经济-经济规模-研究报告-中国Ⅳ.①F299.2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58991号出版发行南京大学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出版人金鑫荣书名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主编张为付责任编辑王日俊秦露照排南京理工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印刷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开本787×10921/16印张16.5字数346千版次2019年4月第1版2019年4月第1次印刷ISBN9787305218422定价160.00元网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号:njupress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本书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江苏高校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书名: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主编:张为付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前言首位度是一个代表城镇体系中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里集中程度的概念,一个城市首位度的高低体现了其对发展要素的集聚能力大小和对要素利用结果的优劣。研究城市首位度,有利于促进首位城市充分利用首位优势引领城市群或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提升首位度的意义更为重大,原有的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成就难以填补需求方面的空缺,新的需求与原有供给所产生新矛盾导致了经济转型升级问题,这些问题既对传统首位城市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首位城市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机遇。

剖析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首位度,更深入地了解首位城市的首位度状况,有利于制定政策推进城市首位度发展,使之符合国家战略。

人们对首位度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早期对首位度的量化描述集中于采用人口规模和以GDP衡量的经济规模这两大宏观指标,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首位度仅限于规模的简单衡量逐渐暴露其局限性,人口规模和GDP规模不足以衡量一个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引领地位。此外,时代的变迁对城市首位度也提出了新的衡量标准和新的发展诉求,受到历史、政治、文化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市的功能逐渐放大,而首位城市的功能又影响到它对其他城市的辐射以及其他城市对首位城市的依赖。这些都使得学者开始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城市首位度的评估进行改进,赋予其新的内涵。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而又与时俱进的新评价体系,是首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报告根据全面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与可比性原则构建了综合指标来评价全国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广义首位度(因为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数据获得有难度,本报告中未涉及)。综合指标包括规模综合指标、产业综合指标和功能综合指标三个方面。规模综合指标包括城市的总体规模和人均规模两方面共12个指标;产业综合指标包含工业结构指数、服务业结构指数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三个方面共7个指标。功能综合指标选取了公共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1·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能、国际化功能、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共17个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后,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根据产生的新的不相关变量,选择了具体的城市和具体的年份来度量规模指标得分、产业指标得分、功能指标得分并进行比较,客观地衡量了不同年份和区域中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在规模、产业、功能方面的首位度表现并进行了聚类分析。

广义首位度综合指标评估结果显示,广义首位综合得分排名较高的城市是杭州、合肥、广州、武汉、成都、南京。这六个城市中有四个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南京与另外五个省会城市相比排名相对较低,但一直稳居前十。此外,沈阳和西安也偶尔有良好的综合得分表现,但发展不稳定。多数省会城市没有呈现出高首位度,只有极少数城市有高于2的首位度。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综合得分聚类结果呈现出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比较一致的趋势。北京和上海聚为一类,广州、天津、重庆聚为一类,南宁、拉萨、西宁聚为一类。武汉、长沙、成都这几个位于中部和西部腹地的省会集聚了省内最好的资源。而东北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省会城市首位度聚类排名较低,没有显著拉开和省内第二大城市的差距。

为得到更丰富的结论,本报告又从空间和时间维度来探讨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首位度。空间维度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结构布局的基本规律: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首位度相对较弱,外向型经济降低了省会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中西部省份加强发展了省会城市,突出了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但也有一些例外,如贵州、内蒙古、江西、广西表现出较低的省会城市首位度。城市布局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影响城市布局的重要因素。而时间维度的分析发现:规模首位度的主要规模在过去五年里没有变化,北京市和上海市依旧是东部地区的明星城市,武汉市规模首位度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一,重庆市则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从产业首位度上看,杭州市稳居东部地区的头名,合肥成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产业区,乌鲁木齐市在西部地区,排名首位;从功能首位度上看,太原市、合肥市和长春市依次成为中部地区功能中心。在西部地区成都市和银川市则轮流成为功能区的核心城市。

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首位度究竟会对经济发展和辐射造成何种影响,本报告也运用实证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2012—2016年全国31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规模首位度、产业首位度和功能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规模首位度可以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规模首位度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是对东北地区,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弱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首位度也可·2·前言以显著提高经济增长,从全国范围来看,产业首位度也是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分时间段的研究发现,产业首位度对经济增长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N”型特征;功能首位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就各项功能来看,技术创新效应与对外开放效应是功能首位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通过吸引投资,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针对于新常态下传统发展模式转变和经济转型的需求,本报告提出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优化首位度的政策建议。在规模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应当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东部省份应提高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集聚力,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中西部省份应夯实中小城市人口承载能力,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在产业方面,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需要促进两方面的首位度发展,一是产业结构首位度,二是产业类型首位度,以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产业首位度。在功能方面,优化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产业首位度依赖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创新机制的提高。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更依赖于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创新机制的实现依赖于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企业要努力实现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创新力量,就省会城市自身而言,参与企业创新机制的建设则是改善其功能首位度的重要途径。

作为全国首部采用广义首位度综合评价指标来评价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研究成果,我们课题组于2018年12月27日在南京财经大学召开了研究成果发布会,感谢关注和报道成果发布会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新闻媒体。本报告的写作凝聚了众多人士的心血。感谢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及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宣烨院长对本报告研究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国际经贸学院张莉老师、蔡洁老师、陈启斐老师和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周霄雪老师在写作中的辛勤付出,感谢国际经贸学院的研究生们在数据收集方面所做的工作。本报告的出版得到了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期待本报告的出版能为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综合首位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能促进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优化和发挥其首位优势。当然,本报告中的任何问题都由作者负责。

张为付2019年3月29日·3·目录犆狅狀狋犲狀狋狊!"#$%&#第一章城市首位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一、首位度的概念…………………………………………………………………3二、首位度的计算…………………………………………………………………5三、首位度计算的引申……………………………………………………………7四、本章小结………………………………………………………………………8第二章新常态下提高城市首位度的意义……………………………………………9一、新常态对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发展的影响…………………………………10二、新常态下提升城市首位度的意义…………………………………………14三、本章小结……………………………………………………………………16第三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优化城市首位度的意义……………………………17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发展的影响……………………17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优化城市首位度的意义……………………………20三、本章小结……………………………………………………………………23第四章市场环境下城市首位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4一、市场环境给城市首位度发展带来的机遇…………………………………24二、市场环境给城市首位度发展带来的挑战…………………………………26三、本章小结……………………………………………………………………29第五章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的目标……………………………………30一、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提高首位度的发展目标………………………………30二、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提高首位度的战略任务………………………………33·1·书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三、本章小结……………………………………………………………………36!'#$()*+,-./0第六章首位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39一、全面性………………………………………………………………………39二、科学性………………………………………………………………………40三、前瞻性………………………………………………………………………41四、可操作性……………………………………………………………………41五、可比性………………………………………………………………………42六、本章小结……………………………………………………………………42第七章首位度评价指标的选择……………………………………………………44一、规模综合指数………………………………………………………………44二、产业综合指数………………………………………………………………45三、功能综合指数………………………………………………………………46四、本章小结……………………………………………………………………48第八章首位度评价方法的选择……………………………………………………50一、主成分分析法………………………………………………………………50二、聚类分析法…………………………………………………………………52三、本章小结……………………………………………………………………53!1#$23456()789):*+,-.

第九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评价结果………………………………57一、规模首位度分析……………………………………………………………57二、产业首位度分析……………………………………………………………64三、功能首位度分析……………………………………………………………70四、综合首位度分析……………………………………………………………78五、评价结果的聚类分析………………………………………………………81六、本章小结……………………………………………………………………85第十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的空间比较……………………………88一、总指标综合得分与首位度分析……………………………………………88二、规模综合得分与规模首位度分析…………………………………………91三、产业综合得分与产业首位度分析…………………………………………97四、功能综合得分与功能首位度分析…………………………………………102·2·目录五、本章小结……………………………………………………………………108第十一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的时间变化…………………………110一、规模首位度分析……………………………………………………………110二、产业首位度分析……………………………………………………………124三、功能首位度分析……………………………………………………………138四、本章小结……………………………………………………………………152!;#$23456()789)*+,?@A第十二章政府因素对城市首位度的影响…………………………………………155一、政府因素对规模首位度的影响……………………………………………155二、政府因素对产业首位度的影响……………………………………………157三、政府因素对功能首位度的影响……………………………………………158四、本章小结……………………………………………………………………160第十三章市场因素对城市首位度的影响…………………………………………162一、市场因素对规模首位度的影响……………………………………………162二、市场因素对产业首位度的影响……………………………………………164三、市场因素对功能首位度的影响……………………………………………166四、本章小结……………………………………………………………………168!B#$23456()789)*+,CDEFG:<=第十四章规模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73一、规模首位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173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174三、实证结果及讨论……………………………………………………………176四、本章小结……………………………………………………………………187第十五章产业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88一、产业首位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188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189三、实证结果及讨论……………………………………………………………191四、本章小结……………………………………………………………………201第十六章功能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03一、功能首位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203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205·3·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三、实证结果及讨论……………………………………………………………207四、本章小结……………………………………………………………………221!H#$IJKL第十七章优化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规模首位度的政策建议……………………227一、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规模首位度分析………………………………………227二、优化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规模首位度的政策建议…………………………228三、本章小结……………………………………………………………………230第十八章优化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产业首位度的政策建议……………………232一、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产业首位度分析………………………………………232二、优化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产业首位度的政策建议…………………………233三、本章小结……………………………………………………………………239第十九章优化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功能首位度的政策建议……………………240一、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功能性垄断优势分析………………………………240二、优化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功能首位度的政策建议…………………………241三、本章小结……………………………………………………………………246参考文献………………………………………………………………………………247·4·第一篇理论篇书第一章城市首位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一、首位度的概念城市首位度是城市地理经济学中用于衡量城市群发展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最初以“首位城市”的概念出现于1939年,由美国学者杰斐逊提出、并进一步粗略界定其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之中相对于宏观指标上排名第二的城市具有极其显著的绝对优势的第一位城市。在这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后续学者在对于这种绝对的优势的量化描述集中于两大宏观指标,即人口和GDP,并依此给出了早期首位度的狭义概念,即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内,人口量第一或者GDP总量第一的城市,其人口量或GDP总量相对于排名第二的城市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首位度仅限于规模的简单衡量也逐渐暴露出局限性,迫使学者开始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其进行改进,赋予其新的内涵。自二战以来,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的功能迅速发展和完善,同时为了应对发展道路上历史、政治、文化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城市功能的多样化也逐渐放大。城市的发展直接受到城市功能的影响,而城市的功能又反作用于城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或者对首位城市的依赖。因此,在产业分工背景下的城市分工就是广义的首位度所去评价和衡量的最终特征,即将其拓展到包括规模、产业、功能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广义界定之上,就这四个指标的首位度度量为标准综合判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首位城市的首位度。

(一)规模首位度规模首位度反映了一个城市在总体规模上领先于其他城市的程度,它能够反映出首位城市在人口、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与集聚性优势,后者是前者的必然条件,而后者也反映了城市空间要素的空间集聚性,它是现代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规模首位度具体可以体现在两大方面,即传统规模优势与前沿要素规模优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势。传统要素规模首位度是由一个城市的基本生产要素的规模优势与其就传统生产要素的集聚性优势所界定的。其中,传统规模优势中所包含的要素指代在传统经济理论之中所界定的基本生产要素,包括人口、资本、土地等。规模首位度对于传统要素衡量的保留来源于规模经济依旧存在发展空间的城市发展现状,即通过传统意义上的规模扩张,城市依旧能够就产业扩张实现其规模竞争优势。

前沿要素规模优势是相对于传统投入产出模型所体现的技术性投入要素的规模优势,即通常所说的知识或创新要素的规模优势。出于创新的特征,前沿要素规模优势具有抽象性,其衡量依据主要以包括人力资本、R&D、专利技术等在内的替代变量或以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出口产品复杂度等在内的媒介变量为主,要素丰裕的地区具有支撑产业优化升级从而带动前沿要素规模集聚、实现良性循环的能力,是考量现代化规模首位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产业首位度产业首位度反映了一个城市在产业发展水平上的领先程度。这一指标综合反映了首位城市包括内部产业链地位、产业附加值率、高端化水平等产业优势领先于其他城市的程度,体现了首位城市产业发展的先导性。产业首位度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产业链地位、产业附加值水平、高端产业占比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关系。(1)产业链地位首位度表现为首位城市内部的产业以中上游产业为主、处于区域产业的中心地位的产业发展水平。(2)产业附加值水平首位度体现为首位城市产业增加值率水平显著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即首位城市产业产品主要作为高级中间投入要素或高端产品,这要求产品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和不可替代性。(3)高端产业首位度主要体现为首位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端产业为主,即以包括交通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产品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在内的高端制造业及现代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现代运输业等高端服务业在内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度的产业为主,其他中低端产业主要服务于高端产业的优化升级,并向中高端产业的禀赋特征转化,这一特征是首位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4)首位城市之中,服务业服务于制造业,同时,制造业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即首位城市应当是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换言之,首位城市的实体经济处于竞争最优地位,显著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

(三)功能首位度功能首位度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功能优于其他城市的程度,包括健全度和发展水·4·第一章城市首位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平两个方面,从广度与深度两个层次对于城市功能的领先性进行了界定。城市功能包括公共服务、集散、市场化、创新和国际化五大功能,分别反映了城市的便民度、要素集中水平、市场潜力、创新能力和外向水平。据此,首位城市的功能首位度具体体现在以上五个层面。(1)便民度体现于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势、文化服务优势、医疗服务优势、教育资源优势、社会保障功能优势与环境保护优势等方面,分别代表了一个城市的人均公共资源与公共服务水平、文化凝聚力水平、卫生健康水平、研究实力与研发潜力、生活保障度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基础。它反映了一个城市民生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城市“招兵买马式”招揽人才的基础优势之一。(2)要素集中水平或者集散功能建立在一个城市的便民化程度的基础之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客运、货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信息便利化水平与资本累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空间距离的绝对优势与要素集聚的相对优势。它是首位城市作为未来都市圈战略发展中心的必要条件。(3)一个城市的市场潜力代表着这个城市的购买力,决定着新常态下消费主导型经济主流发展模式能够给城市带来的发展潜力与发展机遇。(4)与之对应的,城市的创新功能则代表了一个城市从供给侧方面能够给予产业升级、城市化进程等重大战略的人才资源,是首位城市的主要发展动力。

(5)外向型经济代表着城市坚持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国际化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文化发展,为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基础。

二、首位度的计算(一)规模指标法———二城市法及其延伸杰斐逊在对首位城市进行界定时,将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规模的比例作为衡量标准,并发现首位城市在人口规模之上具有极为显著的比较优势,而两者之间在人口上的巨大差异贡献了首位城市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明显优势。据此,杰斐逊提出了二城市法来计算城市首位度,公式如下:犘1犝=犘2其中,犝为城市首位度,犘1、犘2分别代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首位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同时,出于对计算结果的量化分析,Marshalls(1989)对Jefferson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延伸,提出了首位度的界限指标,将2.0视为首位度的界限值。首·5·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位度数值大于2小于4时,成为中度首位分布;首位度大于4时,则为高度首位分布。

国内学者在计算二城市法时,界定直辖市和唯一地级市的首位度为1,作为首位度计算的特殊地区处理办法(郭松,2006)。

作为拓展,后续学者提出了四城市法与十一城市法,即按照人口规模标准,以首位城市与第二、三、四大城市或者首位城市与除首位城市外的前十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作为衡量其首位度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犘1犝=4犻∑犻=2犘犘1犝=11犻∑犻=2犘四城市法与十一城市法的界限值一般均定为1,超过1被认为是显著首位度优势。但是就三者的计算方法来看,依旧仅就人口规模的简单考量,计算模型依旧建立在传统的首位城市定义之上,存在着片面性、武断性和非时效性的局限。

(二)规模指标法的局限性首先,仅就人口相对规模的计算去定义首位城市的优越性较为片面。随着城市发展方向的多元化,仅以人口数量或人口密度定义城市的功能并不具有科学性。以我国为例,近年来“逃离北上广”的现象愈加频繁,使得原本处于第二梯队的二线城市的发展势头再一次备受瞩目,首位城市的传统定义也受到了冲击,仅就人口规模对于首位城市的界定难以适应时代需求。

其次,人口规模的单一衡量存在武断性。城市分工体系的丰富使得城市的首位度难以仅就人口规模等宏观指标作出评价。传统经济模型下,经济发展不仅依靠传统经济投入要素的丰裕度,更依赖于技术水平的进步、民生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消费结构的改善等现代要素,而对于这些新的要素丰裕度的衡量难以就传统宏观指标给出结论,需要在新的指标体系下予以反映。另外,城市群的建立与发展使得首位城市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与特征,这一独特性同样难以用传统指标去衡量,甚至难以用数据指标给出结果。在建立新的指标体系时,同样需要对此予以考量。

最后,仅就人口规模的时序比较缺少时效性。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开始步入后工业化阶段,人口规模对于城市首位度的反映随着时间越来越不明显,难以做到与时俱进。传统指标随着城市分工复杂化逐渐失去比较意义,难以反映首位城市的职能随·6·第一章城市首位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特点。因此,对于传统指标的选取和计算方案需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和首位城市的特点重新进行界定,以实现衡量规模的时效性。

三、首位度计算的引申城市规模分布反映了一个国家城市人口在不同层级城市中的分布情况,是人口规模的一种相对衡量指标。对于这一指标的实证分析,F.Auerbach于1913年提出了位序规模分布,这是理论发展早期的分析工具之一。同时,他就其研究结果提出,城市规模分布可以通过帕累托分布来描述。

(一)犣犻狆犳法则1949年,G.K.Zipf对于这一理论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Zipf法则,即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公式如下:犘狉=犓·狉狇其中,犘狉是第狉位城市的人口,犓是最大城市的人口,狇为Zipf系数。这一公式解释了城市等级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被后续学者广泛用于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西方学者认为,狇越接近于-1,即帕累托指数越接近于-1,城市群系统形态越好。

周文(2011)在对国内2008年城市帕累托指数的测度中发现,国内城市规模分布基本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指数约1.217;云南和广东两省规模分布的帕累托指数最低,而宁夏最高,说明前者的人口集中于大城市,而后者分布较为均匀;同时,国内城市分布排除个例后的规模分布满足经济发展与之正相关。此外,是否排除农业人口对于帕累托计算的结果同样有着显著差异,体现在均衡程度显著降低上,说明城镇化水平依旧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最后,从国家分布来看,各省的帕累托指数基本接近于平均水平,分布较为均衡。

(二)犿狅狀狅指数同样,为了弥补帕累托指数就城市群规模的欠妥考虑,后续学者提出了mono指数,即利用城市群规模最大的前两位、前三位和前四位城市计算所得的狇值的平均值。公式如下:ln犘犻=犆-狇ln犚犻·7·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其中,犘犻是第犻位城市的人口或就业规模,犆为常数,犚犻为城市位序,狇为回归系数,一般取绝对值,即mono系数值,代表的是城市群的规模分布情况。若狇>1,则核心城市具有较高的首位度,城市群通常按照单一中心来首位分布;若狇<1,则表明城市群内部就业、人口等比较分散,城市之间的规模差异较小,存在多个中心城市;若狇=1,则城市体系完全服从Zipf法则。

Zipf法则和mono指数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就人口规模给出了城市规模分布的更为科学有效的计量标准和工具,但是考虑其依旧仅建立于人口规模衡量的改进之上,依旧难以就首位城市给出与时俱进的评判,所以其片面性在所难免。

四、本章小结城市首位度最初是简单地以人口规模去衡量一个城市相对于其所位于的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其他城市的领先水平。这一理论建立在城市人口规模决定城市等级的理论基础之上,而实现的时代基础在于旧时代的城市具有显著的功能单一化特点,且城市间分工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但随着城市多元化的不断深化,简单地以人口规模来衡量城市首位度难以再适应时代发展,对于城市首位度的综合考量也拓展至规模、产业、功能和制度等多方面,以丰富城市优势的衡量标准,并实现更为精准的首位城市界定。

参考文献[1]徐长生,周志鹏.城市首位度与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14(9):5968.[2]汪明峰.中国城市首位度的省际差异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1(3).[3]雷仲敏,康俊杰.城市首位度评价: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4).·8·第二章新常态下提高城市首位度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中美关系由破冰到不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经历了罕见的长达20年的“大稳定”时期。尽管日本、阿根廷等国家经济依旧低迷,2002—2007年依旧是世界经济显著增长且经济学家高度乐观的“黄金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现了高度发展;尤其是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在当时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然而,自2007年末,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国际金融危机由美国向全世界蔓延,使得大多数国家至今依旧深陷低迷。然而,对于这一经济下滑的趋势,绝大多数学者均认为这是周期问题的必然结果,并认为宏观刺激就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最佳手段,“凯恩斯主义”和货币政策远胜于其他政策。因此,刺激政策在全世界得以继续推广。然而,直至2018年,这一政策并没有迎来各国期望的经济恢复和增长,反而使得世界一直处于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抬头的危险境地之中。在这一全球发展“熄火”的过程之中,中国同样不能够幸免,随着2012年由两位数增长逐渐下降至个位数增长,经济增速预期不断下调,以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中国逐渐意识到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理论问题,而是一种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原有矛盾不断暴露,新阶段之中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和新变化不断发生,经济发展走上新的轨道,依赖于新的动力,并要求政府、企业和居民都以新的观念和新的行动去实现。这种深刻的变化就反映出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的事实。

在新常态阶段,我国目前逐渐面临要素供给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与高收入水平国家之间的显著差距,同时我国发展所需的资源环境因全球环境问题逐渐加深约束等深刻的结构性问题不断突出,使得自2012年以来国内经济的减速不可避免。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并构成了新常态下的新挑战,包括产能过剩、债务风险、城镇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化转型和金融乱象等。而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新挑战,引领新常态,首先需要创新驱动,打造新增长引擎;其次,需要市场发挥其作用,实现市场化结构调整;第三,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构筑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再次,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与发展的关系;最后,缓解社会矛盾,实现包容性增长。

一、新常态对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发展的影响(一)“经济新常态”———定义与宏观表现经济新常态所展示的是一种阶段性的长期现象和历史特征,即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某一历史阶段的全局性和结构性的改变是一种正常现象。它是一种长期且普遍的现象,是一种“大多数”或者“大概率”的现象。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借鉴相当长期的研究成果,需要极广的视野,关注到世界的每一个经济角落,对于每一个所谓的“非常态”现象深入分析和了解,并对今天的常态现象进行对比和借鉴。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从大跨度时间上观察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的长轨迹和大趋势,以长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支撑其学术判断和政策主张。他提出,从人类发展历史看,高速经济增长是工业化时期发生的一段特殊历史现象,也可以说是工业化时期区别于其他时期的特征性“常态”。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经济增长是极为缓慢的,完成工业化之后,高速增长也将不复存在。他在其数据论述中也突出地指出,1990—2012年,亚洲的人均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8%,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推进。但随着大部分学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逐渐趋于保守,新的世界增长环境给中国,或者主要给中国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等经济发展中心地区“笼上了一层雾”。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依赖的世界经济形式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一个以经济“新常态”为表征的中长期历史阶段正在到来,“新常态”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但实际上,即使随着经济增长率下行至7%以下,我国经济增长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而言也可以称为“高速增长”。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只是一种心境的常态和视野的开阔,是由过去一心一意搞发展和注重短期目标向发展平常心态和合理预期性经济综合增长转化的大趋势。

新的发展常态下,我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是最先需要改变发展思路与观念的核心试点地区,将见证由规模增长的首要目标逐渐向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思想转变、治·10·第二章新常态下提高城市首位度的意义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随着社会精神由利己主义、结果主义等极端化、粗放化的思想观念逐渐向分享、平等、公平等物质量化指标与物质成果分配、非物质性其他追求并行的新思想观念,过去经济不受规则约束的陈旧思想逐渐被淘汰,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也将被逐渐接受。随着大部分城市开始由物质主义向可持续发展主义过渡,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兼备的新发展模式逐渐被要求和强调在各个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发展纲要之中。人们愿意为了公平正义、风险规避、法制太平等目标放弃畸形发展的经济目标,愿意去包容新的元素、新的文化、新的发展方式。对于物质的占有欲开始显著下降,而注重生活质量和自我实现,假日和陪伴家庭越来越重要,人们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也逐渐更为注重福利的提高。这一切,都对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未来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常态下省会城市与直辖市面临的挑战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当前面临的所谓新常态来自过去经济发展的决策,富有旧时代的显著特征,而面对着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曾经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思想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首先,来自省会城市与直辖市所面临的与其他城市之间发展矛盾。这一矛盾来自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思想的扭曲,具体体现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大部分实现了先富起来的目标,但是并没有实现先富代替后富的最终目标。反而使得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潜力被大幅削减,改革开放的果实并没有实现全民共享。

其次,对于物质的扭曲性追求和对于脱贫的粗略解读使得各省会城市与直辖市大多沉迷于经济规模优势的追求,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发展因素。这就使得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之后,或者经济空虚的稀缺性得以弥补之后,物质所带来的效用逐渐被边际化,而其他因素,包括创新、企业、生活、文化等多种方面的要素稀缺所带来的矛盾集中暴露。这一系列矛盾使得长期积累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不匹配的供给之间的总矛盾空前激化,而发展方式则尚未摆脱急于求成的做法,加之国际风云的突变与恶化,使得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出现了大量的“欲速则不达”的问题。大量的低效率和浪费现象、寻租现象和素质教育不当现象等与文明发展相悖的问题不断暴露,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质量、财富分配平等、公共服务普及、社会公平正义、公民素质提高的追求越来越高,使得城市人口对于经济现状存在的诸多不满也在逐渐暴露,这就是新常态下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所面临的最为基本的挑战。

·11·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三)新常态下省会城市与直辖市的发展战略要求如何具体去定义这一基本挑战给予目前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发展纲要所提出的要求,政策制定者需要从过去改革开放的基本发展思路与今天的发展诉求之间的矛盾中探索出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部分直辖市的试点,过去30年间省会城市与直辖市最为强调的发展点来自效率,而效率的提高和结果主义是各地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力,但在这一巨大推动力的背后,片面强调的效率优先和结果至上使得粗放式发展的副作用日益暴露。

一是国有资本权力扭曲。最初,省会城市与直辖市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动力在于企业所能给予的巨大经济规模所带来的税收效益和经济绩效,但效率优先使得政策制定者片面强调规模的价值,而忽略了企业本身的逐利性所带来的垄断动机(企业垄断主要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或者超额利润),而使得政策红利给予了国有资本以巨大的垄断性权力。在这一背景下,民间资本难以生存,而国有企业则会因缺少市场竞争导致巨大的公平模糊性与定位模糊性,从而使其极易成为利益团体的寻租工具,对于有关企业或产业的国际声誉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不利于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支柱性产业与企业走向世界。

二是政策寻租动机。省会城市与直辖市的产业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内与国际竞争,而其核心竞争因素已经由规模与成本优势逐渐转变为技术优势,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部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依旧坚持原有的规模优先和量化指标思想来制定政策,对于创新的定义模糊笼统,缺少对于城市创新发展的构想,片面追求差异化甚至超国民待遇,使得企业难以培育创新动力,片面追求政策红利,导致效率大幅下降、产业升级难以为继的现象。

三是土地制度扭曲。随着级差地租的推进,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逐渐将财政与土地绑架,使得土地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来源,尤其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难以实现收支均衡,从而使得推高地价成为地方政府继续运营的唯一手段,而这造成了地价与房价的市场扭曲,拆迁补偿的失序,开发用地效率低下,囤地现象严重,民众难以承担房地产的重担,民生问题逐渐尖锐。

四是赋税力度失调。政府为实现支出缺口的填补,逐渐集中于“增收节支”政策,加大财税力度与行政性收费力度,从而使得企业赋税越来越重,企业避税和博弈心态与日俱增,甚至逼迫企业退出当地。

五是金融脱实向虚。对于服务经济的片面追求使得省会城市和地方政府在不断·12·第二章新常态下提高城市首位度的意义做大金融垄断体制,而使得银行坐享巨大的超额利润,金融活动逐渐脱离实体经济,造成资金效率低下,资金成本高企,经济整体脱实向虚。

六是发展环境失衡。省会城市和地方政府过分强调发展目标,而对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力度不够,使得部分具有丰富资源的省会城市经历了“资源诅咒”,且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加剧,不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思想。

以上发展方式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制度的私利性与省会城市及其直辖市的中心地位的不匹配。换言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所需要变革的是自身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基本政策取向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渐转变为以公平促进效率,以法治保障公平,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有序规范的市场机制,实现产业、规模扩张、民生标准的公平公正,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性发展。

一是淘汰和转移落后产能,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传统的城市评价体系下,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发展的溢出效应与发展政策意向存在一定的分歧,重点体现在现有体制下,本地就业与税收已经转变为各地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的筹码,导致各地政府一刀切式地扶持本地企业,使得各地产业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企业间普遍存在的政府兜底意识使得过度和冒进投资经常发生,最终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甚至导致政府和企业均陷入债务风险。新常态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相对“熄火”,转移过剩的传统产能并集中力量发展中高端产业、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现阶段的国家级战略目标之一,并对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头部经济为主,实现地区性优势产业聚集,推动城市溢出效应。

二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转移和淘汰落后产能依赖于市场的力量,尤其是国际贸易自由化下引进国外竞争来倒逼国内加快改革步伐,或通过示范效应来获取技术溢出等学习效益,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产业转移和发展。通过近期的贸易战等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距离发达国家依旧有着巨大的差距,而为了追平这一差距,实现科技兴国战略目标,需要扩大开放,吸引国外的优质企业与优质人才,一方面倒逼国内企业吸取经验,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以争夺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则向世界表明国内的态度,即国内坚持扩大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成为世界交流的窗口,实现知识、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自由流通,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是合理引导城镇化建设,不搞一刀切式政策。随着房地产和基建“大水漫灌式”的扩张式投资逐渐“熄火”,“一刀切式”城镇化带来的恶果也逐渐显现,如建筑材料的过剩,产业脱实向虚等。这是由于传统的城镇化目标仅简单地就人口规模因素来衡量城镇化水平,而对于产业集聚、规模经济、人力资本和知识溢出效应等更为现·13·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代化的因素重视程度不高等。新常态下,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城镇化规划作为其他城市的先决范例,更需要综合考虑其地区性领先在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体现和溢出。

四是有效管理生态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常态下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抛弃作为大国对于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等世界气候问题应当承担的责任,应当合理有效地把生态管理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应当就制度先进性给出示范,积极响应低碳经济改革的战略需求,指导区域经济与生态统筹发展。

二、新常态下提升城市首位度的意义(一)新常态为城市首位度改革注入新动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增长速度的减缓,将发生一系列系统性的机制和利益关系变化。因此,改革推进必须平衡“生产导向”与“分配导向”的体制机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亲商”和“亲民”政策权衡,以及鼓励竞争、激励先进与扶助弱势、保障底线的政策权衡。由于改革红利是改革动力的源泉,所以,改革的实际效应应该直接体现为尽可能扩大改革红利的受益人群面,减少改革代价的承受人群面。改革红利应该是具体的和可感受的,而不是抽象的和虚幻的,而且,应当有相当程度的获益及时性。理论上说,只有当改革受益所形成的社会动力明显地大于因改革受损所形成的阻力,改革的推进才具有可行性。即使是集权式改革,基于完全合理合法的原则,也必须充分考虑受益与受损的现实利益格局,改革路径即使没有“帕累托改进”的空间,即无法做到在不使任何人受损的条件下使一些人受益,也应遵循利益动力正向性原则,即改革受益的正能量显著大于受损所致的负能量。

再者,审慎对待改革的原推动力机制所形成的利益格局,适当承认和保持可接受的既得利益,减少因显著不公平而获取的不可接受的既得利益,坚决遏制和制裁非法获利。反腐获得广泛和强烈的民意支持,是改革突破利益藩篱的强有力正能量。而持续的民意支持还要基于使更多人从改革中获得可以直接感受的切身利益。改革要积极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关系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方向转变。尤其是要使“父母官”心态和体制逐渐转变为政府真正承担“公仆”和“裁判员”职能的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范行为”不能够由行政性系统主导体制灌输,即形而上学式的统一贯彻。市场和社会主体不能够变为改革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当自主参与其中。同时,体制改革的公共品逻辑决定了改革的动力机制中需要由体现利益中性的“智库”和·14·第二章新常态下提高城市首位度的意义“第三方评估”机制。由于改革的具体举措必然涉及敏感的利益关系,通常还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尽管在全局上充分合理,但也未必对所有人都同样有利,甚至会使一些人不可避免地受损。所以需要有相对超脱的“利益不相关方”或“利益非相关者”参与改革决策。这是改革的第二级动力机制同第一级动力机制相区别的特点之一。

最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逐步消除各种垄断现象,尤其是消除行政性垄断,从而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要消除垄断,就必须有比垄断势力更为强有力的改革力量。这种改革力量不可能仅仅来源于经济领域,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必须基于各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在涉及重大复杂利益的改革上,需要有“政治决定”的决断机制。据此,新常态下,对城市首位度的定义不再简单地聚焦于人口规模优势,而是就产业、规模、功能和制度等多方面实现首位城市的相对优势,因此,提升新常态下的城市首位度也是发展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

(二)新常态促进城市首位度综合发展首先,提高首位城市的规模首位度,通过首位城市的资源优势和人口优势合理引导城镇化建设。通过城市本身的集聚性优势实现过渡性城市扩张,有利于减少“一刀切式”政策造成的无效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进程是国家发展蓝图之中关系民生的重要一环,而作为规模首位的城市,其城镇化路径已经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不仅体现在其资源规模、人口规模等传统衡量标准之上,更体现在其便利化程度、民生水平、人均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平均规模考评之上。相对于此,国内二线城市的崛起就能够在资源与人口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凭借着公共资源、生活便利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在多方面实现了一线城市同等的吸引力。作为首位城市,其规模优势能够带来要素集聚性,从而进一步扩大这一优势,实现良性循环。

其次,提高首位城市的产业首位度,体现为提升首位城市内部产业链地位,提高产业增加值率。这有利于建立首位城市的头部经济地位、实现区域产业经济的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内技术溢出效率、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首位城市就产业方面发挥其辐射效用必然需要高端产业的比较优势。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逐渐加快,拥有具有国际性比较优势的发达产业是首位城市具有其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首位城市实现区域性产业政策的坚实基础。高端产业的比较优势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产业在价值链之中的地位,二是产品附加值。实现高端产业比较优势,有利于首位城市建立以自身产业为核心的多边产业体系,通过高级要素的投产关系发展或吸引其他高·15·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端产业,从而实现区域性产业的结构性改革,应对新常态下产业的困境。

最后,通过提高首位城市的功能首位度,能够实现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功能性协调和统筹,提高城市分工效率。通过以首位城市分别作为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对外开放和城市群布局的中心,有利于加强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避免重复的政府性事务,提高行政效率。随着城市分工体系的发展完善,首位城市与非首位城市最为重要的区别在于首位城市的功能独特性,具体体现在枢纽地位、空间便利度、公共服务效率、行政效率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而这一独特优势的实现能够起到行为的示范与指导作用与公共要素的辐射作用,实现对周边城市禀赋功能的促进。

三、本章小结新常态下,国家传统发展观念的演变对于城市首位度提出了新的衡量标准和新的发展诉求,即在这一概念新的定义下,提升首位城市的首位度体现在产业、规模、功能和制度等多方面质的提升。提升首位度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首位优势引领城市群或区域经济发展符合时代诉求,顺势而行,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1]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5):419.[2]蔡癑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财经界,2016(35).[3]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Vol.36(4):513.·16·第三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优化城市首位度的意义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始于产能过剩现象的普遍存在。新常态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被传统制度所抑制,而其最为惯常的产业化体现就在于国内企业———尤其是传统重工业对基本技术的依赖,而难以实现在效率与创新水平上的提高,使得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大打折扣,大部分传统行业的利润率出现了大幅的负增长。与此同时,企业依旧在疯狂地扩张,造成了市场不景气与产能过度扩张并存的局面,反映出当今国内对于规模经济过度追求所导致的严重的产业发展障碍。随着消费市场因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改善,供需关系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国内的供给难以实现日益提高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过剩产能对于先进产能进行了残酷的挤兑;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与需求侧严重不配套,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同时高端产品供给难以满足需求市场。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2015年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的供给侧改革再次被深入解读,同时指明了今后宏观政策和着力点。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随着全球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弊端逐渐暴露,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逐渐成为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其目的在于合理克服现有政策的弊端,实现更为优化的增长。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发展的影响供给侧改革始于供给管理理论,其最初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供给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于减少税负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以“无形的手”而非“有形的手”主导经济的调节与管理。其核心在于,只有通过优化投入要素,才能优化总供给,并增加和优化总供给,并使得全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社会财富增加,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填补税收空缺,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省会城市与直辖市就减税减负方面的有所作为是供给侧改革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一前提,且最为重要的减负政策在于降低边际税负。支撑这一政策理念的基本观念在于拉弗曲线,即征税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种效果:收入效应会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替代效应会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因此,随着税率的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目前,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就税负方面依旧处于高位,企业难以负担各种税收与行政事业性收费,导致大量的企业集中相当一部分资源与精力专注于避税以提高生存空间,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同样也不利于地区经济长期的发展。此时,适当的减税将有助于企业减少避税的精力而专注于企业生产,从而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带来政府税收的增加。部分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实践已经表明,高税收挫伤了人们劳动和储蓄的积极性,同时减少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阻碍资本形成,降低社会生产财富的能力,使得供给侧的经济微观主体受到抑制。此时,减税可以刺激他们的积极性,增加供给,进而通过“萨伊定律”实现由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使经济走出谷底。

经济的增长扩大了政府的税基,从而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

其次,政府开支和干预规模的减少,也是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刺激经济活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启示之一。政府过大的开支和过长的手不仅无益于供给质量与供给结构的优化,反而会滋生政府的权力垄断与腐败,进一步降低自由竞争环境的构建,损害企业家精神的弘扬与发展,使得政府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性优化的包袱。随着省会城市与直辖市政府对当地市场的合理运行的干预不断减少,留给利益集团的寻租空间将被大幅缩减,从而鼓励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倒逼企业面对竞争并提高自身实力。无论是减税,还是减支和放任并重,都是一种将发展最大限度交给市场去定夺的方法。

当前,过高的税负和过长的政府干预带来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产能过剩、企业避税与寻租、发展速度与民生水平提高速度不匹配和政府效率低下。(1)产能过剩来自政府对于税收的过度依赖,以及过度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对量化指标的过分强调。

(2)企业避税与寻租来自政府的税负力度与一刀切式的发展政策,使得企业丧失了寻求竞争优势的动力。(3)民生水平提高的相对落后则来自过去对发展速度的过分强调和单一追求,而使得其他方面的发展诉求被遏制,从而导致了目前显著的“国进民退”现象,使得经济发展与省会城市与直辖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从而显著抑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政府效率的低下,则来自省会城市·18·第三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优化城市首位度的意义和直辖市长期以来政府的权力垄断,其“过长的手”所导致的普遍的权力寻租行为,这一腐败的根源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得到暴露。

综上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产业、调控、财税与资本的新战略部署,即包括产业优化重组、结构性减税、化解房地产库存和防范过度投资,几大领域相辅相成,共同勾勒了供给侧改革的总路线,也为包括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等首位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一是减税与去化同时进行的情况下,防范过度投资和金融乱象。在“藏富于民”的基本宗旨依旧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减税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政府“感到痛”,同时为了稳定财政,去化必然会伴随着政府干预市场导致的房地产泡沫现象,从而造成过度投资和金融乱象。首位城市作为房地产的风向标,更应当切实防范经济脱实向虚,在去化的同时借助市场的力量消化泡沫,实现经济与财政的健康关系。自营改增改革以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状况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财政收入进一步收紧于中央,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方面开始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地方政府一方面寻求推高土地价格,另一方面积极扶持本地企业,盲目扩大产能,以提高企业税负,这就使得产能过剩进一步加深,同时土地价格水涨船高,使得大部分城市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伴随着产能过剩,尤其是房地产过剩造成的现象引起了中央的重视,提出了去库存的战略目标;但同时,棚改的去化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大幅提高,房价的抬高使得土地价格随之提高,而随之跟进的税收也大幅上涨,填补了地方政府的财政亏空。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土地依赖陷入恶性循环,使得地方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同时民众的财富出现大幅泡沫,难以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减税与去化的双重压力,政府扶持的过度投资造成了大量的产业重复建设和土地价格泡沫,实体经济的利润远远低于虚拟经济,造成城市经济不断脱实向虚,失去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出现金融乱象。金融乱象主要表现为虚拟经济大幅挤兑实体经济的现象,即资本服务于资本而非服务于制造,从而使得资本掠夺性进一步加强,难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进一步造成人民与资本的矛盾的激化,引发社会危机,阻碍经济增长。作为金融资本功能协调性主体,首位城市的金融稳定直接影响到中央与地方就财政矛盾的合理解决方法与机制的建立,这就对首位城市的房地产调控和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重组产业并转移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实现稳健财政。随着产业重组和转移,政府能够通过本地企业获取的税收相对明显减少,而需要的科技投资等则显著上升,造成了多地政府入不敷出的困境。如何在保证产业升级中政府充分发挥其财·19·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政作用的同时,实现稳健财政,已经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智慧的重要使命。产能过剩一方面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税收空缺,另一方面则给产业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产业升级依赖于大量的投资,不仅包括学习型的对外投资,也包括自主研发的鼓励性减税政策等。这些对政府的财政收支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使得财政稳健难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得以实现。产能过剩一方面挤占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源,使得新兴产业的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利益团体之间就寻租行为带来的恶性循环,使得新兴产业更难以得到政策的保护。解决这一日趋严重的问题,不仅需要政策与制度在政治与经济之上的先进性水平显著提高,更需要做到政治透明化、高效化管理,在保证产业升级扶持的基础上,实现财政稳健。

三是在保障就业的同时,通过产业优化重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从供给侧角度来看,我国本地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民用方面依旧和世界其他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使得我国的消费能力与我国的供给能力严重不匹配。但产业转移同样意味着就业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这一民生与发展的矛盾,也是当今大多数步入后工业化阶段的首位城市所需要面临的问题。产业优化重组的过程之中,裁员潮在所难免,其原因在于岗位结构性需求的变化,需求主力逐渐由低成本劳动力为主向高端人才为主发展。随着低成本劳动需求的减弱,企业对于低成本劳动愿意负担的工资减少,而对于高端人才愿意负担的工资大幅提高,禀赋的不匹配使得失业潮随着产业改革的深入而愈演愈烈。就业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仅限于少数人。若政府为保障就业选择以牺牲产业优化为前提,民用产业供给与消费的矛盾则会进一步加深,使消费能力外溢,产业难以生存,进而同样会引发降薪与裁员潮,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暴露。因此,如何就就业保障与产业结构升级在短期与长期利益之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首位城市不可避免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优化城市首位度的意义(一)供给侧改革倒逼首位度城市改革自身发展评价机制供给侧改革下,城市首位度的衡量不应当继续被局限于量化指标,而应当综合考虑到包括规模、产业、城市功能和制度优越性等多种因素。传统体系下对于人口、经济规模等单纯的数量指标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对于经济发展的单一解读,而结果主义毋庸置疑地加重了政策制定者急功近利的心态。而这一愈发不合理的发展思路导致·20·第三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优化城市首位度的意义了目前所出现的新常态现象。从市场角度看,供给无效化现象日益凸显,国内产品质量太次而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同时产品过分强调集中于低端产业,使得国内购买力大量外溢,同时国内产品无人问津,而这一切主要来源于政府对于经济规模的盲目追求。市场的变化则来源于经济的发展,随着巨大的物质空缺的弥补,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对于国内产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国内的产业在片面强调规模效益的同时,并没有实现合理有效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其中尤其以大部分省会城市与直辖市目前的产业现状为例,在城市内部市场的巨大需求面前,城市内部的支柱产业却难以满足甚至无法进入当地市场,这一现象反映出需求的调节供给的能力被明显抑制,而这一抑制的最大力量就来自于政府。政府“有形之手”的过长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法规形成的行政垄断和过分的行政管制,使得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上游企业在省会城市与直辖市大多数处于垄断状态,成为利益团体寻租的工具,从而带来了严重的腐败和低效率现象;另一方面,金融等服务经济制度的一刀切式发展,使得高融资成本、高税费成本、高人力成本、高原材料成本和高行政成本重压在民营资本身上,导致虚拟经济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脱离实体“自娱自乐”,而非服务于实体经济,民营经济越来越难以生存与发展,在客观上形成了对实体经济或者说供给侧发展的挤压。最后,供给激励不足的问题也使得技术创新领域难以为继,技术创新领域的“大锅饭”薪酬和对于科研人员成果缺乏保护等方面,均极大地遏制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因此,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依旧在于对于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构建,从而确保利益寻租行为的杜绝和供给动力得以恢复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对于城市首位度的进一步优化体现在其就传统体制背景下和新常态下这一概念的广义性新特征,同时这一首位度衡量标准也就供给侧改革对首位城市提供新的发展思路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衡量标准。

(二)供给侧改革为城市首位度综合发展提供具体目标规模扩张的科学性解读是城市首位度优化的关键。以规模首位度作为城市首位度的衡量标准,有利于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和生活水平的共同进步。规模首位度更多注重人均资源禀赋和中位数生活水平等新指标的分析考量,在温饱社会基本实现的前提下,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多地应以人均公共资源、人均生活水平为基础。因此,纳入新的衡量标准,标志着城市先进度的衡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也为城市规模扩张提供了新的思路。规模首位度在供给侧改革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体现在两个基本要素上,即人口与土地。其中,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界定,不仅是学·21·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术界历来讨论的重点,更是商界生存发展的基础性理论。人口是供给与需求的基础,对于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直接影响到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进步的关键。土地制度的安排对于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集聚性作用和对于供给尤其是公共产品供给的带动,有利于优化供给,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近年来,土地制度的不合理应用使得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填补财政亏空的手段,使得去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金融乱象,日益严峻的去库存与土地财政的交织使得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将城乡土地统一纳入首位城市的规模首位度评价体系之中,有利于加速推进土地改革,使地方政府逐渐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实现土地制度真正利于民。

产业发展要求城市首位度考虑到产业结构性发展。产业首位度应当作为城市首位度的衡量标准之一,其首位度体现在产业规模、产业地位和产业增加值率等多个方面。首先,考虑产业规模体现了目前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发展现状,即大部分潜在首位城市依旧处于需要产业扩张的阶段,其实体产业的规模效益,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规模效益依旧存在着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其次,产业国际地位的提高是首位城市和直辖市保持产业规模的可持续性首位的必要条件。产业地位的提高体现出产业应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技术密集型产业布局总领,利用质量与效益在国际市场竞争之中取胜,从而形成新的产业规模增长的动力,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最后,产业增加值率的提高是针对产能过剩,产业的结构性升级依旧来自增加值率的提高,而对比世界其他地区的先进城市和地区,我国首位城市的产业增值率远远达不到先进标准,也意味着巨大的提升空间。我国首位城市及直辖市应当抓住当前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升级机遇,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产业内企业在市场力量下的优胜劣汰,逐步取消过去对于产业规模的过分强调,鼓励企业、产业走向国际竞争,真正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从而满足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实现供需平衡的螺旋式发展。

创新机制与开放经济的矛盾是城市功能首位度优化的最大障碍。创新与开放是当今新常态经济的主题,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供给侧产品的优化和市场潜力的发掘依赖于创新机制的健全与发展,依赖于创新良性循环体系的建立,而开放经济在引进新观点、新气象的同时,也会给长时间桎梏于“拿来主义”的旧发展政策以更大的惯性,使得以创新为动力的新发展战略受到较为巨大的历史阻力。从这一点上来看,供给侧改革给首位城市功能化定义所带来的最大贡献在于,创新与开放并存的包容并蓄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在坚持开放竞争发展观,坚持与国际合作,与世界接轨的同时,引导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和大局意识,在维护市场公平的同时为企业的国际公平竞·22·第三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优化城市首位度的意义争提供支持,确立创新奖励机制和产业扶持制度,真正实现企业的有所创新、有的创新和对未来微观经济发展方向的把握,从思想上实现创新与开放、竞争与合作、公平与实力第一的供给侧改革方向,使改革真正实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义。

三、本章小结本章重点讨论了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原因、对于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构建首位城市的影响与意义。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原有的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成就难以填补需求方面的空缺,尤其是高级需求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使得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经济乱象,对于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进一步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首位城市,为了实现首位度发展符合国家战略,为国家步入高收入水平和实现民族繁荣富强的目标奠定基础,应当充分发挥现阶段的政府职能,实现藏富于民,实现创新发展,实现供给侧产品质量的跃升,在供给侧改革中探索未来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1]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17.[2]蔡癑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财经界,2016(35).·23·第四章市场环境下城市首位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而现阶段供给侧的弊端不断展现出来,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消费观念随着巨大的经济红利而变化,使得消费市场结构发生了更为深层次的变化,中高端消费需求逐渐取代了大部分的低端消费需求,对本土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供给侧的弊端更多体现出市场环境的变化,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劳动成本的迅速上升、原材料供应成本随着国际环境的不确定而不断提高,以及脱实向虚引发的金融盘踞和“吸血”实体经济使得资金成本越来越高等一系列方面的压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运营越来越艰难,并加剧了供给侧改革以适应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的挑战。

一、市场环境给城市首位度发展带来的机遇(一)需求侧视角下市场环境变化发展机遇从消费角度看,更为理性的消费市场给企业转型升级以巨大的动力,从而推动了首位城市产业首位度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我国居民原先对产品数量的需求正逐渐向对质量的需求过渡。质量追求是未来消费结构变化的长期特征,在产品个性化需求方面越来越多,如住宅越来越注重舒适和美观而非升值空间,食品越来越重视绿色和安全而非价格,产品越来越重视多功能和高档化等。

二是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转变。在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转变是必然趋势。在物质生活资料得到保障之后,居民消费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比例必然会扩大,另外,娱乐休闲与旅游等相关文化娱乐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除了我国居民丰富精神文化的必然需要。精神生活消费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以及文化消费的增加,也是我国居民消费层次不断第四章市场环境下城市首位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升的重要表现方式。

三是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转变。在生存资源得到质和量的满足之后,我国居民在消费过程中必然会更多地关注跟自身发展相关的消费需求,会进一步加大对健身医疗保健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同时追求快捷交通和对称信息,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居民发展需求带来的消费需求正逐渐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内容。

消费市场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准入的社会满意度提高,二是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三是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高质量产品进入市场的进程加快,促进了国内消费市场和消费理念的改善,同时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发展质量不断走高,创新产品的快速融入,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指明了方向。同时,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市场竞争环境开始步入平稳有序发展的快速增长期。随着竞争执法工作的深入发展、竞争执法力度的加强,市场秩序得以显著改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已初现雏形,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执法制度的建设包括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信用监管长效机制的完善和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良好的执法制度使得消费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市场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最后,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重点体现在对于先进专利与技术、文化作品等过去不受重视领域的重点保护,达到补短板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消费环境的科学发展。

(二)供给视角下市场环境变化发展机遇从供给角度看,盲目规模扩张带来的问题促使企业寻求更为多元的要素优势积累,从而推动了首位城市规模首位度和功能首位度的实现。为了解决日趋上升的成本问题和劳动力问题,企业一方面有着更为巨大的动力寻求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也将寻求更为紧密的产业内与产业间合作。这为城市人才吸引度和城市产业合作功能提供了新的动力,有利于城市高级资源优势和功能优势的积累。供给缺口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向、研发方向等方面的具体答案,体现在其由市场自主给出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企业发展、产业发展甚至国家发展蓝图构建出了具体直接的市场诉求,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升级,逐渐成为应对于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产品供给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公共产品的市场化供给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国家提出鼓励和引导·25·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非国有经济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并提出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投资与经营,实现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的多元化。市场也做出了积极响应,大量民间资本开始进入公共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各个领域,本来由政府“包揽”的公共产品如今不断地转型由市场供给,并逐渐成了公共产品供给的一个发展变化趋势。近年来,技术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创造了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条件,为私人资本的深入参与打下了基础,而私人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种制度创新更是增强了市场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我国公共产品的市场化供给取得了初步进展。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的发展打破了原先政府独家提供的垄断格局,在公共产品上逐步培育起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企业在竞争中成为市场主体,有效激发出企业经验的积极性,这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公共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财政压力。所以,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无论是从提高公共产品经济效率还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平角度出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公共产品的私有化经营,能够更好地实现首位度城市自身产业首位度与功能首位度的综合性发展,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最后,产业转型最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市场的择优性,在竞争中实现自然的优胜劣汰,按经济规律办事。在日趋理性和国际化的消费市场下,如何转型升级由市场指明了具体的道路,作为企业最为直接和公开的信息渠道,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在企业转型升级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企业的转型升级直接关系到首位城市产业首位度的发展。随着理性消费观念的进一步拓展,市场对产业升级的具体要求也在不断显现,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向高价值链、高附加值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目标推进。

二、市场环境给城市首位度发展带来的挑战(一)传统产业政策惯性企业愈加激烈的本土内竞争使得首位城市难以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以实现市场潜力的开发。传统制度下产业趋同性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出现企业寻租行为,从而造成行政不公平、不透明现象。此时,首位城市的规模优势与功能优势均失去了其意义,难以发挥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甚至会通过恶意竞争损害首位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值得关注的是,消费市场的改善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本土企业的竞争压力,反而可能会助推本土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甚至会造成本土企业·26·第四章市场环境下城市首位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赢得市场份额采取寻租行为来实现成本优势或政策优势等不公平竞争优势,不仅不利于外部优质产业的进入,反而会进一步阻碍本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最终造成资源与效率的大量浪费,并使得首位城市最终失去其赖以发展的产业优势。避免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方法就是填补传统制度在行政透明度与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政策空白,确保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得以实现。其中,对于首位城市制度的制度公平与行政效率要求最高,作为具有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中心城市,首位城市的消费市场在对外开放之中起到晴雨表的作用,其所代表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往往是整个区域的典范,若这一市场存在不透明度,整个区域的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都会受到阻碍。如何借助先进的制度,实现首位城市的供需健康发展,并以此带动区域整体的供需健康发展,是首位城市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二)产能水平不足挑战消费市场与供给市场的不匹配会导致本土企业难以匹配对外开放新要求。现阶段,国内的产能水平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本土企业难以适应现阶段对外开放的节奏,造成部分首位城市难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城市首位度。国内产能水平落后一方面来自国内产能愈加难以适应国内消费市场的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体现在消费市场的开放使得国内产能再一次面对来自国外先进企业与先进技术的竞争。现阶段,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多地来自关键生产技术的变革、产品的创新和独特性和产品的民用性水平显著低于国外先进产品,使得其在扩大开放与发展的前提下难以再次运用价格优势等传统优势赢得市场份额,从而难以实现规模经济。随着国内对于专利保护的加强,旧时代“技术换市场”的思想已经不再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创新为主的创新拉动性增长目标,但随着国际环境因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而蒙上的阴霾,本土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增长依旧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就本土企业的发展步伐与对外开放的步伐相统一,充分实现创新发展与产业转型,是首位城市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所需面对的重要挑战。

(三)金融落后挑战日益脆弱的资金链难以实现首位城市的产业首位度。以房地产市场为首的传统体制与现代市场关系扭曲的金融乱象依旧没有得到整治,使得企业对于虚拟经济的依赖越来越高,脆弱的资金链造成了企业升级难、转型难等问题,难以单独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而需要依赖政府的政策调控,而这又会导致一定的有偏·27·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性行为。如何寻求一个均衡点,保证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协同健康发展,是首位城市在实现其首位度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在公共产品市场化竞争的过程之中,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新市场环境对于其市场化进程所存在的阻碍效应,一方面,当前私人资本在公共产品的投资潜力、经营积极性与能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许多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还处于低效率状态,公营事业单位亏损的现象也仍然存在。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与各种体制性障碍有关:首先,对私人资本的市场准入仍旧存在若干“禁区”或者设置苛刻的条款,从而导致了私人资本难以进入公共产品的供给领域。基础设施成为私人资本投资的一大禁区,另外,金融、旅游、卫生等新型服务行业的民间投资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进入困难。其次,在公共产品产权制度上也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的保障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而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公共产品的市场有效供给必须以对私人产权的制度保障为前提条件。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公共产品产权制度上仍颇有争议,各种相关法律也十分薄弱。因此,破除垄断部门的利益特权,从体制上根除市场准入的“禁区”,健全公共产品的产权制度,保护私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未来进一步深化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四)文化凝聚力不足挑战文化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是制约首位城市全面功能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来源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经济成就,同时又给进一步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位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是国际竞争的关键,是市民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力的体现,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首位城市的文化国际竞争力难以匹配其经济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精日”“哈韩”“美分”等现象在相当多的特大城市中阴魂不散,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则缺少重视,一味地强调经济发展,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培养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使得国内文化面临着严重的赤字性冲击,民众的文化凝聚力与文化自信力被严重抑制。这一文化空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和严重的结果,就在于国内民众对爱国情怀以及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发展成果的自豪感出现了严重下滑,从而引发了移民潮、购买力外溢等现象,并极大地压缩了国内企业的民族使命感和文化自信心,造成了广泛的造假现象、文化拿来主义、拜金主义和国外优越主义等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文化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矛盾逐渐深化,这对于首位城市打造文化中心而言又是一个巨大的机遇。首位城市应当顺应思想文化改革的潮流,培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综合·28·第四章市场环境下城市首位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的文化环境,确保两者优劣互补,协同发展,为实现更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保驾护航。

三、本章小结新的市场环境实际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需求与原有供给所存在的新矛盾导致的经济转型升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依赖于城市首位度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对传统首位城市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实现消费与供给的匹配,使经济继续蓬勃发展,是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期的首位城市所直接面临的新发展问题。

面对着新的市场环境,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着力供给侧改革,以适应新环境刻不容缓。首先,应当营造更加公开、透明、便利的准入环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化商业环境规制,实现商业制度改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为建设全球第一大市场而努力,强化竞争政策在国家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健全竞争政策体系并抓好贯彻实施,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强化反垄断执法,加大价格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最后,要坚守质量安全底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1]江小涓.中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J].南开经济研究,2002(2).[2]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3).·29·第五章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的目标综上所述,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的目标应当考虑三个方面,即产业先进性、规模优势和功能中心,分别对应首位城市应当具有的产业首位度、规模首位度和功能首位度。所谓“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增长阶段,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并存的阶段。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三架马车”除消费外的部分对于经济的贡献开始同步下降,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四万亿计划在内的刺激政策的副作用又开始显现,以创新促发展的方案再一次被重点圈出。作为创新发展的龙头,包括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在内的首位城市不可避免地就新的战略目标面临着新的战略任务。

一、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提高首位度的发展目标(一)确认首位度城市的产业头部地位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使其位于区域产业头部地位。作为产业发展的先导,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应当就其城市产业发展给出其作为领先地位的发展水平,在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增加值等方面做出表率。产业头部地位用于形容一个地区的产业在区域产业整体层面的比较优势,即首位城市的产业决定了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以中高端产业和上游产业为主,能够对于整个区域的产业形成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产能转移效应。主体产业的创新规模和发展路径居于领先地位,能够显著带动其他城市的主体产业实现产业转型;二是产业规模占据显著市场优势,作为连通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首位产业,需要市场竞争优势居于首位的企业;三是产业高附加值优势明显,在产业利润与产业增加值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以实现长远战略规划的头部规划。

实现产业头部的战略规划,首先需要编制有关的发展战略规划。首位产业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性,探索首位产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首位产业发展的客观规第五章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的目标律和遵循首位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将体现在编制规划中。首位产业战略规划应当以产业研究分析为指导,以产业咨询机构、行业专家和龙头企业三方相融合,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同时要力求管用,倒逼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企业年产值及利润情况达标,同时制定正确的发展路径,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发展战略,切实实现引领作用。其次,政府应当切实推动这一战略的有效实施,确保有效的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持,确保创新创业的动力得以保存。再次,要实施积极的招商引资策略,确保首位产业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再次,合理保障用地供给,切实解决用地指标短缺问题,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坚决打击囤地现象和不法利益集团。最后,建立健全政府管理监督下的投资融资机构,确保资金链条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真正解决创新的“融资难”问题。

(二)实现首位度城市要素禀赋优势演化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应当聚焦要素积累,逐步实现高级要素的禀赋优势。首位城市作为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的综合反映,应当体现在对于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的吸引力,对于高级要素资源应当具有禀赋性优势,在规模上体现其能够承上启下的条件。回顾改革开放历程,省会城市要素集聚的关键在于其政策红利。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普及和发展,劳动者强烈的致富欲望被激发出来,并把这一致富欲望转变为对于旧时代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巨大动力,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结构向开放型市场经济结构转型,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先富的示范效应成为改革深入推进的巨大动力。至今,省会城市的要素集聚依旧需要市场的参与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其次,省会城市的农村改革释放了近乎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形成了改革开放初期各省会城市参与国际要素合作的优势要素的形成,并固定了一定程度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为城市争取其他要素聚拢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城市应当进一步加大农村开放力度,实现劳动力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而另一方面,首位城市的虹吸效应体现在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上,这一吸引力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工资、资源等传统要素的优势,二是包括互联网、公共资源等在内的现代资源的禀赋优势,后者对于前者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随着科技的发展,物流等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使得传统要素的空间距离优势被进一步缩小。

再次,土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使得土地要素资源配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目前,随着政府垄断土地供给问题的不断出现,土地市场化进程需要政府更为科学地·31·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放手”,从而切实实现土地市场的健康化发展,确保利益集团无租可寻。

再次,分权式经济管理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有了发展地方经济的巨大积极性和强大功能,从体制的内在动力上和政策的灵活性上形成了中国争取国际要素流入的巨大引力。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主要是从中央集权体制转向中央地方分权式体制。1994年分税制的改革则大大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的积极性,各级地方政府高度关注本地经济发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下,各级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竞相出台各种极为灵活的地方性外资政策条例,并身体力行大力招商引资,由此形成了中国争取国际要素流入的多极化巨大引力源。但就目前来看,国内的分权经济管理体制尚不成熟,存在着重复建设、政商关系扭曲、税负过重、外资超国民待遇挤压民营资本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实现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是当今政府的政策战略目标之一。

最后,稳定的、持续强化的开放政策促进了要素的流入。从创办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地区再到实行全国开放,从实行“三来一补”到大力招商引资,从“以市场换资本”到“以市场换技术”,从以引进港澳台资本为主到引进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从引进生产企业到引进研发中心,从引进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到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从制造业开放到服务业乃至全行业开放,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式的开放,中国持续推进的开放极大地鼓励了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入,促进了国际要素在中国的集聚。三十多年来,开放政策在保持稳定性、延续性、可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不断加大力度。超国民待遇的外资优惠政策,提供了流入要素在中国本地市场有力的竞争地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不断提高,创造了跨国公司熟悉的经营环境,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履行更加提高了市场准入透明规范的稳定性和法制化,有力地推动了要素的进入。此外,政府对外资的服务高度积极有效,投资软环境不断改善,综合投资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从经济发展、市场规模和潜力、劳动力价格和人力素质、政府的勤政和办事效率、政治稳定性等多方面分析,中国的综合投资发展环境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诸多方面进一步促进了高级要素的集聚。作为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的成功实践,扩大和深化开放依旧是首位城市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

(三)巩固首位度城市功能性区域中心地位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应当建立功能中心,承担城市间功能协调的责任。同时,首位城市的溢出效应则体现在首位城市的优质资源和资本向区域内的其他地区布局的功能,即以规模首位度优势为基础,实现技术扩散、资源再分配、产业再布局等方面的规·32·第五章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的目标模重组,从而实现区域整体规模的竞争优势。因此,省会城市应当能够就其在交通、行政、福利、金融、文化和科技等多方面具有协调性优势,充分实现其作为辐射城市的先进性和指导性作用。首位城市的金融中心优势在功能首位度建立之中居于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金融发展的经济核心地位上。首位城市的金融稳定性对于防范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离本土化”和“离制造化”举足轻重。随着企业对外投资步伐的加快,国内资本存量存在巨大的下行压力,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产业转型的加快,制造业资本实际利率开始显著上升,而其收益依旧显著低于服务业,使得大量资本聚集在金融领域,造成制造业的“离制造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不利于产业首位度的建立,也会阻碍其他功能首位度的实现。合理的金融监管和适当的产业政策引导,是首位城市就功能首位度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

二、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提高首位度的战略任务首位城市的发展目标给其制定提高首位度的战略计划提出了新的任务。不同于传统制度下对统计数据的依赖和宏观指标的直观性和单一性,新的时代提出新的首位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对产业升级的再定义、对规模要素禀赋的衡量、对人均资源分配的重视和对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先进制度的引入与实践。

(一)人才引进战略规模首位度的提高,要求首位城市继续出台人才优惠政策,提高其人力资本吸引力,积累优质的知识和人力资本。规模优势需要首位城市能够“留得住人才”,而这一条件依赖于首位城市所能提供的发展潜力、发展机遇和发展态度。在实施优惠政策的同时,首位城市同样应当就其功能优势和资源优势展现其吸引力,大力发展便民化、效率化行政等。人才政策是规模首位度战略的核心,做到人才政策的成功,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确定人才部署的目标、整体规划和就业安置。在引进国际先进人才的同时,加大青年科研骨干的培养力度,为持续发展集聚人才优势;二是按需引进,着力打造创新团队。创新是要素集聚的核心,以创新人才为中心,打造人才布局的蓝图是人才部署的基本路径;三是完善条件吸引人才,切实解决目前人才面临的“3H”问题,即房子、子女教育和医疗问题,实现人才的安居和留驻。

(二)产业升级战略产业首位度的提高,要求首位城市集中精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淘汰和转·33·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移过剩的传统产能,与当今的消费市场相对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首位城市政府应当避免盲目和过度投资,也要避免予以外资“超国民待遇”,在平等合理有效的市场条件下,积极鼓励和引导区域性市场的对外开放,借助市场力量实现产业的优胜劣汰;同时,政府仍应当坚持鼓励并支持国内企业的创新,以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和发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向高端产业链地位迈进。产业发展实现比较优势,需要达到六大目标:一是全面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具有高附加值品牌优势和国际话语权;二是持续拥有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工艺、新流程、新组织;三是主要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废气减排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生产安全保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实现审美性提高;四是产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高技术化;五是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区域内文化联动、工业与信息联动的交互性发展优势;六是作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实现区域特色化和本土化优势,具有市场专业化、精细化规划。

(三)公共资源优化战略功能首位度的提高,要求首位城市不再注重于城市内部底线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就整体区域而言,首位城市功能性改善所带来的人均福利的提高。首位城市的功能首位度建立在人均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之上,而人均资源禀赋优势一直是传统制度所忽略的重要现代化指标之一。因此,功能首位度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城市人均公共资源的提高,能够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等多种因素的稀缺性问题。

人均资源禀赋优势中,公共资源效率问题一直是制约功能首位度发展的主要问题,而目前,这一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并显著受制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但随着无现金支付、网上公共服务等技术支持性活动逐渐渗透,原本制约城市发展的空间距离因素的影响逐渐变小,行政效率明显提高,行政透明度得到了改善,市场寻租行为等也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使得福利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因此,运用科技来实现公共资源分配和效率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平衡,缓解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实现城市功能首位度的提高。众所周知,科技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创新机制的建立,而创新机制的建立依赖于良好的制度。

首位城市应当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创新经济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注重当地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实现制度的因地制宜化,从而最大化制度的行政效率。通过先进的制度,省会城市能够践行自身特大都市圈中心的布局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产权保护制度的并行发展,实现效率与公平、民生与就·34·第五章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的目标业、环保与规模经济、实体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产业集群战略综合实现产业、规模和功能首位度最为鲜明的体现,就在于首位城市的产业集群发展,即自发形成一系列产业组成国际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的能力,并且凭借这一产业链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产业集群给首位城市布置了新的战略任务。

首先,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产业集群的产生需要与整个区域的高关联度和产业竞争力的巨大潜力,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是通过本地特有的、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粘住在全国甚至全球流动的生产要素落户本地,从而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同地区适合发展的产业并不相同,不同地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也不相同。政府应当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生产要素,在刺激自发性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同时注意防范上游企业的垄断行为,切实保护中小企业的合理利益,从而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

其次,政府应当清楚其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地位,加大政府制度创新力度。产业集群的发展是由环境因素、需求条件、生产要素、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发生、发展中毫无作用。集群的产生需要政府的间接参与,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幼稚产业和企业,政府需要予以一定的维护并懂得及时放手,让企业和产业最终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另外,政府需要制止集群内部的不正当行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产业升级,杜绝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并关注集群外部的市场环境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帮助创业者向专业化发展,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企业间的劳动分工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一种政策调控、间接干预和优质服务体系,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空间。

再次,政府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与技术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直接相关,并具有内在相关的创新主体、组织和机构的复合系统。其获得成果的前提是基于本地的创新网络,即建立在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知识的有效积累、传承与增长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大幅提高生产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其方式是通过创新系统的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互动创新。这一点与新常态下日益强调的分享发展观不谋而合,产业集群本身作为一个创造、扩散和应用知识的体系,就是一个区域性创新系统,因此,建立这一系统就是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功能性基础。

·35·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最后,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品牌,是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础。区域内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间是否具有高度的内在联系,是产业与民生等问题协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产业集群得以焕发生命力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我国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大量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进一步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制度和治理方面的更高要求。因此,实现现代化治理体系,打造区域品牌文化,是产业集群“走得出去”和真正为民的制度基础。

三、本章小结新时代下,实现产业首位度优势已经不再以简单的人口规模为衡量标准,经济发展过程之中面临的新矛盾对首位度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同时也就提高城市首位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据此,新的战略规划下,传统制度下简单地以GDP、就业规模等直观单一的数据对于发展目标进行界定的方式已经不再具有科学性,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而又与时俱进的新评价体系,是首位城市在区域发展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本书接下来所探讨的重点。

参考文献[1]苗长虹,王海江.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地理研究,2006,25(2):222232.[2]付丽娜,陈晓红,冷智花.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城市群生态效率研究———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4):169175.[3]吴良镛.城市世纪、城市问题、城市规划与市长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0,24(4).[4]Zhang,Hong,Sally,etal.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4):318.·36·第二篇城市首位度评价指标第六章首位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一、全面性目前,省会城市的发展普遍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对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负面效应。首先,大部分首位城市的社会发展观存在着片面化和狭隘化的特点。长期的粗放式发展下,目前依旧有省会城市将社会发展单纯地视为经济发展,只关注政府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致使社会拜金风气长期占据首位。企业普遍缺少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拉大;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怀逐渐减少;不尊重他人成果、抄袭等现象频发;低劣的物质垃圾和精神垃圾充斥市场,不仅庸俗化了社会环境,还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发展,暴露了急功近利和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弊端。此外,对于科学技术的“双刃剑”认识不够清晰,盲目追求科技发展,而忽视了民众本身的要求,导致了发展与自然的严重失衡以及科技飞速发展下新的矛盾,同时使得少数精英利用科技剥削广大民众的现象日益突出。最后,过分强调市场的力量,而忽视了市场改革下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得社会文化凝聚力和公信力进一步下降,难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基础。

因此,首位度评价体系应当系统全面地反映首位城市的综合领先优势,包括可比优势和特殊优势。其中,可比优势反映了首位城市在横向与纵向方面做比较时,有关优势的衡量方式因其与时俱进的特征而得以留存。可比优势包括城镇人口规模、就业率与失业率、人均工资水平等就新常态下的战略目标实现程度具有直观反映的指标优势,其在衡量城市首位度时能够给予进一步的细分考评以大体方向,确保细分衡量方法的针对性。特殊优势则体现在首位城市所独有的体现为显著的首位度优势,如功能中心、产业中心、行政中心等功能的衡量,是城市群随着时间与空间聚集所导致的中心城市必然拥有的优越性特征,能够有效地反映首位城市作为城市群辐射中心的地位。但考虑其在传统体制下长期被忽视的现状,这一指标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体系的衡量难以简单直观地就统计数据来衡量,需要通过相对指标或替代指标的计算来体现。

二、科学性首位度体系的科学性来源于发展的科学性。首先,发展思路上要实现创新飞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廉洁和安全是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保障,是当代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部署。这一发展思路体现了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反映了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彰显的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的担当精神。其次,发展目标上应当体现出协同一致。要切实做到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民生保障水平普遍提高、文化建设呈现全新局面、生产建设实现稳步提升、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等整体目标,做到兼顾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实际和可能、全局和局面相统一的科学布局,明确法治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实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再次,在发展重点上应当注重补短板,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提速度为基点,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增强优势强后劲的均衡发展。最后,强调既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又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要求,着力净化政治生态,着力建设文化强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力争经济较快增长,达到中高速增长和发展,真正把发展质量、速度、效益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上。

因此,首位度评价体系应当能够体现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新思路的成果,而不能够简单地以传统意义上的规模指标、财税指标等数据性指标来衡量。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新的消费理念对于产品和产业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要求,而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也就依赖于城市的要素集聚性。衡量一个城市的要素集聚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人口规模、交通便利程度、地理位置、人才政策、金融竞争优势等等。这就对城市的首位度提出了更为科学的要求,即衡量一个城市的首位度必须考虑到这个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度、对于资本的吸引度和对于技术的吸引度。这一变量无法根据传统制度下的简单宏观变量去描述和衡量,而需要借助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替代方案,有时甚至是非计算指标体系去衡量,以体现其科学性。

·40·第六章首位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三、前瞻性首位度体系的前瞻性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前瞻性体现了一种科学准确的判断。目前,省会城市发展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有战略定力、战略自信,以平常心面对压力,保持宏观政策的总体稳定;矛盾叠加,要求省会城市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既不能脱离实际、提过高的目标和要求,也不能畏惧一时的困难和问题而缩手缩脚。其次,发展理念需要得到完善,随着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迈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就要求政府增强更新发展理论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实现新旧发展功能的平稳切换。最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辩证统一,是实现前瞻性的关键。发展的刚性要求倒逼我们必须在规定时间节点前完成既定的任务,是推动阀安装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绝大多数矛盾不会随着某一项指标的完成而消失。只有时刻保持问题意识、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探寻解决之道,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揭示规律、把握规律,为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据此,首位度评价体系应当能够在三个方面实现其前瞻性。首先,这一评价体系所包含的发展目标具有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发展应当体现发展与环境、效率与公平、财政与民生等多方面的均衡性;其次,这一评价体系所包含的发展指标具有可预见性,即目标的建立应当考虑到时代背景下首位城市所需要具备的特点;最后,这一评价体系指标就发展路径的必要性,即应当考虑到现有城市发展条件下维持首位城市地位所必须达到的条件,在评价体系之中体现首位城市的使命特点。

四、可操作性首位度评价体系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即其评价体系就数据层面而言能够满足统计限制最小和统计方案最优,从而满足横向可比性,同时,应当满足对于数据时效限制的突破这一纵向可比条件;而就非数据层面而言,首位度评价体系应当满足信息时·41·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的特点,确保所选择的非数据指标清晰明了,能够切实反映有关问题和结论。

就实际情况来看,可操作性制度框架具体内容包括区域经济基础评价体系、地方政府功能评价体系和环境评价体系。区域经济基础评价体系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活跃程度或贸易与投资活跃度;地方政府功能性评价体系包括政府财政能力、审批与管制力度、干预水平、行政效率与透明度;环境评价体系包括产权保护力度、地方法制健全程度和司法执法力度。建立经济社会法制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目的在于应用,这是科学研究最终目标体现。一些指标从指代内容来说对于科学测度经济社会法制协调度很有意义,但假如缺乏现实可操作性,将其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会给后续的评价工作带来一定障碍与困难,对指标体系的应用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评价指标在数据获取、统计分析上应当具有较强的实用可操作性,一是数据资料的可得性,二是数据资料可量化,三是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少而精。

五、可比性首位度评价体系的可比性应当满足四个条件,即区域内首位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可比性、区域间首位城市的可比性、国内首位城市与国际首位城市的可比性和首位城市的前后时期可比性。首先,区域内首位度应当反映出首位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所明显存在的竞争优势,包括其独特性和其比较优势两个方面;其次,区域间首位城市应当就其首位度做到可比性,以便反映首位度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再次,国内首位城市与国际首位城市应当具有可比性,从而反映出国内首位城市距离发达国家的地区相对成熟的首位城市之间存在的具体差距;最后,首位度评价应当能够就首位城市的发展路径给出趋势对比,展示现有首位度的发展趋势,为政策建议做铺垫。

六、本章小结相对于传统的片面追求数据基本面的量化指标体系,现阶段首位度衡量体系应当实现全面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与可比性。第一,首位城市应当体现出一种综合性优势,以实现其领先地位确认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非局限于经济规模领先,使得城市出现大而不强的现象,这会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首位度的衡量应·42·第六章首位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当具有创新精神,注重更为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切实注意到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以创新为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与目标;第三,首位度的衡量应当具有前瞻性,随着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于发展的前瞻性,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的前瞻性是实现综合首位度的基本前提;第四,首位度体系的构建应当注重可操作性,即计算的科学合理性;第五,首位度体系的构建应当注重比较,通过比较正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努力学习国际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同时又不应当盲目照搬或者将目标局限于此,而应当在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为国内首位城市的领跑潜力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43·第七章首位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在研究首位度的最早期文献中,Jefferson(1939)使用人口规模来测度首位度。

很多著作沿用了这种方法,用单一指标,比如人口规模或者经济规模(陈彪,张锦高,2009;李宝礼,胡雪萍,2018;汪明峰,2001;徐长生,周志鹏,2014)来衡量首位度。这种方法有可取之处,它能很清楚地反映该城市作为一个地域中心来吸引人口以及聚集生产的能力,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所反映的人口规模和生产集聚仅仅是总量规模,无法体现出质量。一个城市的GDP总量高并不能说明这个城市有长足的发展潜力,因此,需要运用综合指标来评价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首位度。在以往的研究中,康俊杰(2010)、雷仲敏和康俊杰(2010)运用了综合指标来进行评价。本研究参考了康俊杰(2010)的指标体系构建,由于本研究评价的对象和研究时间段与康俊杰(2010)不同,评价指标基于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一些修改。本研究从三个层面对城市的广义首位度进行评价:第一是城市的规模情况,即从总体上考察城市的规模;第二是产业情况,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支撑;第三是城市的功能情况,它是一个城市的服务能力体现。具体评价指标如下:一、规模综合指数城市规模是一个包含了城市人口、土地、资本和经济等多个方面要素的概念。城市的规模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的总体规模,主要是城市的人口、土地、资金等在总体规模上的总体情况;二是人均规模,反映的是各种资源对于人均的集中程度,包括人均的土地面积、资本存量、财政收入等方面。在这部分选取城市的指标包括:人口规模、城市的土地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GDP总量、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人均GDP、人均投资总额、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化率。选取这些指标,一则可以从总量上考察城市规模,二则可以评价城市规模的效率。

人口规模、城市的土地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GDP总量、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第七章首位度评价指标的选择零售总额、财政收入数据来源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人均GDP、人均投资总额、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财政收入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城市化率数据来源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二、产业综合指数产业综合指数不是对各个城市的产业进行量的评估,而是从总体上对产业进行质的评估,所以采用的综合指数主要评估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在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是否处于高端。如果某产业所生产的产品附加值高,产业的关联性强,则该产业在整个产业的价值链中处于价值链上游,对整个产业的拉动作用大;二是产业的生产效率,即城市的产业在发展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相对技术水平。相同产业部门效率高的城市则产业水平高,反之则产业水平低。这一部分选择的指标综合了这两个方面,主要从产业结构和产业贡献率两个方面评价城市的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包含工业结构指数、服务业结构指数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三个指标。工业结构指数等于城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除以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工业在城市GDP中的比重与全省工业在GDP中的比重的对比情况。如果该城市的工业在GDP中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则工业结构指数高,反之则工业结构指数低。服务业结构指数等于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除以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衡量的是一个城市服务业在城市GDP中的比重与全省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的对比,如果该城市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则服务业结构指数高,反之则服务业结构指数低。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等于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除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该指数反映的是一个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的对比情况,如果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则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高,反之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低。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三个指数高,则说明产业竞争力高。

产业贡献包含了工业贡献度、服务业贡献度、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财政产出率。

工业贡献度指数是城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城市工业在一个地区中的比重情况。工业贡献度高则说明工业在城市中的规模较大,产业首位度高,反之则工业首位度较低。服务业贡献度指数指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衡量的是一个城市服务业在一个地区中的比重情况。服务业贡献度高则说明服务业在城市中的规模较大,产业首位度高,反之则服务业首位度较低。

·45·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指数指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地区高新技术产值比重。高新技术贡献度指数反映一个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在一个地区中的比重情况,指数高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中的规模较大,产业首位度高,反之则高新技术产业首位度较低。财政产出率指数反映的是一个城市财政在产业产出上的效率高低,用城市GDP总量占城市财政年支出总量来衡量。财政产出率高的城市说明城市的财政产出的经济效果好,反之则说明城市的产业效果差。

城市工业增加值、城市服务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地区工业增加值、地区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三、功能综合指数城市的功能情况是一个城市的服务能力体现。对于城市功能首位度的评价,选取公共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能、国际化功能、市场化程度等17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一)公共服务功能公共服务能力包括基础设施、文化服务、医疗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城市环境。

基础设施包括一个城市供电、供水、道路和绿化四个方面;指数由城市人均供电量占地区人均供电量比重、城市人均供水量占地区人均供水量的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占地区人均道路面积的比重、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占区域人均绿地面积的比重这四者的乘积构成,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

文化服务用城市每万人拥有的图书馆藏书数量代表;指数等于城市每万人拥有的图书馆藏书数量占地区每万人拥有的图书馆藏书数量的比重,即一个城市对于城市居民文化服务的能力相对全省平均水平的情况。文化服务指数高,则说明城市的文化服务能力在全省处于较高的地位,反之则低。

医疗条件指数由医生数量和病床数量决定,等于城市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量占地区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量的比重乘以城市万人拥有的病床数量占区域万人拥有的病床数量的比重。城市医生万人拥有量和城市病床万人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城市的医疗供给能力,二者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比较情况综合起来可以说明该城市医疗条件在全省的水平。

教育条件指数由教育经费的支出情况表示,用城市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除·46·第七章首位度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地区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得到。

社会保障指数包括城市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由城市养老保险参保率占区域养老保险参保率比重乘以城市医疗保险参保率占区域医疗保险参保率比重得到。

城市环境可以由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用城市年空气优良率占全区域年城市优良率比重作为城市环境指数。

城市人均供电量、城市人均供水量、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地区人均供电量、地区人均供水量、地区人均道路面积、区域人均绿地面积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城市每万人拥有的图书馆藏书数量、地区每万人拥有的图书馆藏书数量、城市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量、地区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量、城市万人拥有的病床数量、区域万人拥有的病床数量、城市教育支出、财政支出、地区教育支出、城市养老保险参保率、区域养老保险参保率、城市医疗保险参保率、区域医疗保险参保率数据来源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城市年空气优良率、全区域年城市优良率数据来源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二)集散功能集散功能包括客运周转指数、货物周转指数、城市旅游吸引指数、信息集中指数、资金集中指数。

客运周转指数用城市年客运总量占全区域年客运总量比重表示;货物周转指数用城市年货物运输总量占全区域年货运总量比重表示;城市旅游吸引指数用城市年旅游收入总额占区域年旅游收入总额的比重表示;信息集中指数用城市年邮电、电信业务量占全区域邮电、电信业务量的比重表示;资金集中指数用城市年储蓄总额占全区域年储蓄总额的比重表示。

城市年客运总量、城市年货物运输总量、城市年旅游收入总额、城市年邮电和电信业务量、城市年储蓄总额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全区域年客运总量、全区域年货物运输总量、区域年旅游收入、全区域邮电、电信业务量、全区域年储蓄总额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市场化指数市场化指数来自王小鲁、樊纲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指数通过从不同方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市场化进程进行全面比较,和使用基本相同的指标体系·47·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对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进行持续的测度获得。

(四)创新功能技术创新用专利授权量来表示,技术创新指数等于城市万人授权专利占区域万人授权专利的比重。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既能表现出该城市的创新吸引力,也会影响城市的创新潜力,因此人才吸引力指数也用以表示创新功能。吸引力指数等于城市科技人员占区域科技人员的比重。

城市万人授权专利数据来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区域万人授权专利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城市科技人员和区域科技人员数据来自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五)国际化功能国际化功能包括经济外向度指数、投资外向度指数、旅游外向度指数。

经济外向度指数用城市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除以全区域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表示。投资外向度指数用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除以全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表示。旅游外向度指数用城市国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除以全区域国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表示。

城市外贸总额、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全区域外贸总额数据来自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城市国际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数据来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全区域国际旅游收入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四、本章小结在研究首位度的早期文献中常用人口规模或者经济规模等单一指标来衡量首位度,本研究运用综合指标来评价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首位度。具体包括规模综合指数,从总体上考察城市的规模;产业规模指数,衡量产业的发展;城市功能指数,衡量城市的服务能力。城市规模指标从城市的总体规模和人均规模两方面进行衡量,具体包括人口规模、城市的土地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GDP总量、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人均GDP、人均投资总额、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化率指标。产业规模指标主要从产业结构和产业贡献率两个方面评价城市的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包含工业结构指数、服务业结构指数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三个指标;产业贡献包含了工业贡献度、服务业贡献度、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财政产出率。对于城市功能首位度的评价,选取了公共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能、国·48·第七章首位度评价指标的选择际化功能、市场化程度共17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公共服务能力包括基础设施、文化服务、医疗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城市环境;集散功能包括客运周转指数、货物周转指数、城市旅游吸引指数、信息集中指数、资金集中指数;创新功能用技术创新指数和人才吸引力指数来表示;国际化功能包括经济外向度指数、投资外向度指数、旅游外向度指数;市场化程度用市场化指数来表示。

参考文献[1]陈彪,张锦高.基于城市首位度理论的湖北省城市体系结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5053.[2]李宝礼,胡雪萍.区域经济增长与最优城市首位度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8,(7):155160.[3]雷仲敏,康俊杰.城市首位度评价: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4):3338.[4]康俊杰.基于首位度评价的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5]汪明峰.中国城市首位度的省际差异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1,(1):2730.[6]徐长生,周志鹏.城市首位度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14,(9):5968.[7]JeffersonM.Thelawoftheprimatecity[J].犌犲狅犵狉犪狆犺犻犮犪犾犚犲狏犻犲狑,1939,(29):226232.·49·第八章首位度评价方法的选择一、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是一种统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正交变换将一组可能存在相关性的变量转换为一组线性不相关的变量,转换后的这组变量叫主成分。主成分分析首先是由皮尔森(KarlPearson)对非随机变量引入,而后霍特林(HaroldHotelling)将此方法推广到随机向量的情形,信息的大小通常用离差平方和或方差来衡量。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作用旨在降维,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即主成分,其中每个主成分都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且所含信息互不重复。这种方法在引进多变量的同时将复杂因素归结为几个主成分,使问题简单化,同时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

本研究中有许多与城市首位度有关的因素,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城市首位度的某些信息,如果都保留会造成评价过程烦冗低效,因此要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规模、产业、功能三大方面共36个指标,对2012—2016年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以及27个每省经济规模排名第二的城市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在36个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把指标分为规模、产业、功能三类进行KMO检验(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检验值均达到标准,指标数据均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在主成分分析中,求出协方差阵或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按指定的贡献率从原始指标中集中抽取若干互不相关的主成分,再根据各个指标在选取的主成分上的载荷来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重新组成几个彼此无关或者相关性较小的新指标。这些新指标尽可能不重复但能较充分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以达到指标降维和简化评价的目的。根据成分矩阵的指标权重和标准化的指标数据可以分别计算出各个城市的规模综合指数、产业综合指数和功能综合指数的得分,再由此计算出省会城市和部分直辖市的规模首位度、产业首位度和功能首位度。具体研究步骤如下:第八章首位度评价方法的选择第一步,构建分值评价矩阵。假设有犿个影响城市首位度的因子,同时有狀个城市综合评价指标,据此建立狀犿阶的分值评价矩阵,公式如下:犡=(犡犻犼)狀犿式中,犡犻犼为第犻个评价对象在第犼项的指标数值。

第二步,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因为各项评价指标的量纲不统一,需要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数据具有可比性,公式如下:犡犻犼-犡犢=犛其中,犡为各指标的平均值,犛为样本标准差。

第三步,建立相关系数矩阵。使用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犢,建立相关系数矩阵犚,即1狀犚犻犼=犢犻犽犢犼犽狀-1∑犻=1第四步,求解主成分载荷矩阵,计算矩阵的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第五步,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分别对规模、产业、功能评价分值进行计算,即(犪1犉1+犪2犉2+…+犪犽犉犽)犣犻=犽犻∑犻=1犪其中,犣犻为规模综合得分或产业综合得分或功能综合得分,犉犽为第犽个主成分的分值,犪犻是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第六步,用两城市法计算公式算得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规模首位度、产业首位度、功能首位度。根据首位度的计算公式:犘1犝=犘2其中,犝为城市首位度,犘1、犘2分别代表省会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本研究引申出城市的规模首位度、产业首位度、功能首位度的计算公式:狊1狊犮犪犾犲犉犛=犉狊2犮1犻狀犱狌狊狋狉狔犉犛=犉犮2·51·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犵1犳狌狀犮狋犻狅狀犉犛=犉犵2其中,犛狊犮犪犾犲,犛犻狀犱狌狊狋狉狔,犛犳狌狀犮狋犻狅狀分别为省会城市的规模首位度、产业首位度、功能首位度。

犉狊1和犉狊2分别代表省会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规模综合得分,犉犮1和犉犮2分别代表省会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产业综合得分,犉犵1和犉犵2分别代表省会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功能综合得分。

二、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是研究多要素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方法,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聚类分析根据样本的多种指标表现出的属性,按照某种相似性或差异性确定样本之间的亲疏关系,按亲疏关系依次进行连接聚类,绘制出聚类图。本研究采用系统聚类法里的组间平均链锁法来聚类,因为相较于犽均值聚类法需要人为指定聚类的类别数量,系统聚类法有更大优势,是系统根据数据之间的距离来自动列出类别。选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组间平均链锁法,相似性度量采用欧氏平方距离度量。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设初始模式样本有狀个,每个样本自成一类,即建立狀(0)(0)(0)(0)类犌1,犌2,犌3,…犌狀,计算各类之间的距离(初始时即为各样本间的距离),得到一个狀狀维的距离矩阵犇(0)。

第二步,假设前面的聚类运算中已求得距离矩阵犇(犖),犖为逐次聚类合并的次()()()()数,则求犇犖中的最小元素。如果它是犌犻犖和犌犼犖两类之间的距离,则将犌犻犖和()()犌犼犖合并为一类犌犻犼犖+1,并由此建立新的分类。

()()第三步,计算合并后新类别之间的距离。计算犌犻犼犖+1与其他没有合并的犌1犖+1,()犌2犖+1…之间的距离。

第四步,返回第二步,重复计算及合并。

可以有两种方法处理变量众多的研究,一种是先聚类后筛选变量,另一种是先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再做聚类分析。第二种方法更适合进行省会城市间的比较和首位度的计算,因此本研究采用第二种办法。研究将在所做城市首位度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产生的新的不相关变量算得规模、产业、功能这三项的综合得分,然后利用已经得到的各城市在这三项上的得分来进行城市首位度的聚类分析研究。

·52·第八章首位度评价方法的选择三、本章小结主成分分析通过正交变换将一组可能存在相关性的变量转换为一组线性不相关的变量,其主要作用旨在降维,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其中每个主成分都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且所含信息互不重复。本研究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规模、产业、功能三大方面共36个指标对2012—2016年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以及27个每省经济规模排名第二的城市综合指数进行测算。

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是研究多要素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方法,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本研究将在所做城市首位度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产生的新的不相关变量算得规模、产业、功能这三项的综合得分,然后利用已经得到的各城市这三项的得分来进行城市首位度的聚类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1]康俊杰.基于首位度评价的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53·第三篇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首位度评价第九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评价结果城市首位度是个相对的概念,随着时间的不同及参照城市的不同,计算出的结果迥异。本研究选择具体的城市和具体的年份来度量规模指标得分、产业指标得分、功能指标得分,以便客观地衡量不同年份和区域中城市在规模、产业、功能方面的首位度表现。

一、规模首位度分析表91中是评价城市规模的指标,共12个,定义为犡1,犡2,犡3,…,犡12。如前文所述,规模不仅包括人口和经济总量,还包括了土地面积、投资总额、人均经济水平等多项指标,从经济规模、人均规模、空间聚集等多个方面来度量城市规模的综合表现。

表91城市规模指标得分评价体系项目各评价指标单位犡1人口规模万人犡2土地面积平方公里犡3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犡4GDP总量亿元犡5投资总额亿元犡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犡7财政收入亿元犡8人均GDP元犡9人均投资总额万元犡10人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万人犡11人均财政收入万元犡12城市化率%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根据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是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GDP总量、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可归纳为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二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是人均GDP、人均投资总额、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化率,可归纳为人均规模。第三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是土地面积、人均土地面积,可描述为土地规模。

表92是根据2012年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表92中成分得分矩阵表中每个指标的得分可以算出主因子的得分方程,通过得分方程计算的得分可以对主因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解释。例如,根据表92可以列出3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方程:犉1=0.225犡1+0.045犡2+0.175犡3+…+0.043犡11-0.03犡12犉2=-0.18犡1-0.046犡2-0.026犡3+…+0.249犡11-0.206犡12犉3=0.049犡1+0.448犡2+0.017犡3+…+0.155犡11-0.219犡12表922012年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人口规模(万人).225-.180.049土地面积(平方公里).045-.046.448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175-.026.017GDP总量(亿元).178.004.010投资总额(亿元).135.045-.0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86-.034.016财政收入(亿元).196-.045.064人均GDP(元)-.038.361-.033人均投资总额(万元)-.141.450-.108人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万人).048-.038.452人均财政收入(万元).043.249.155城市化率-.030.206-.218表93是根据2013年数据做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基于这些系数可以列出2013年3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方程。可以看出,2013年第一主成分中人口规模的系数与2012年基本持平,建成区面积、GDP总量、投资总额、·58·第九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评价结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系数略有上升,即人口与经济规模贡献系数总体上升。第二主成分中人均规模变化的贡献有升有降,人均GDP和人均投资总额的系数略有下降,人均财政收入的系数上升。第三主成分中土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的系数略有上升,即土地规模对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系数上升。

表932013年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人口规模(万人).226-.166.068土地面积(平方公里).060-.028.466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178-.024.024GDP总量(亿元).186-.003.022投资总额(亿元).138.033-.0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91-.030.021财政收入(亿元).191-.015.071人均GDP(元)-.024.340-.047人均投资总额(万元)-.128.407-.103人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万人).061-.020.463人均财政收入(万元).009.301.092城市化率(%)-.016.168-.230表94是2014年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比较可发现,第一主成分中,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GDP总量、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系数环比下降,即人口与经济规模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系数下降。第二主成分中,人均GDP、人均投资总额系数变大,人均财政收入的系数减小,人均规模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呈此消彼长的态势。第三主成分中土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的系数略有上升,即土地规模对第三主成分的贡献变大。

表942014年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人口规模(万人).218-.167.050土地面积(平方公里).052-.058.472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174-.044.020·59·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续表)类型成分123GDP总量(亿元).181.000.017投资总额(亿元).127.050-.0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86-.024.012财政收入(亿元).194-.038.063人均GDP(元)-.022.351-.040人均投资总额(万元)-.146.460-.118人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万人).043.017.446人均财政收入(万元).051.263.128城市化率(%)-.050.217-.279比较2014年和2015年的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看出,2015年第一主成分中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系数下降明显,GDP总量略有上升,总体上经济和人口规模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下降。第二主成分中,人均GDP、人均投资总额、人均财政收入的系数减小,即人均规模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下降。第三主成分中土地规模的贡献有升有降,土地面积系数下降,人均土地面积的系数上升。

表952015年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人口规模(万人).179-.007-.143土地面积(平方公里).082-.550.228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160-.017-.058GDP总量(亿元).184-.084.064投资总额(亿元).111.177-.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78-.041.006财政收入(亿元).194-.170.106人均GDP(元).030.015.352人均投资总额(万元)-.133.392.159人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万人)-.073-.182.462人均财政收入(万元).083-.072.355城市化率(%)-.020.345-.034·60·第九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评价结果表96是2016年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比较可发现,2016年第一主成分中人口规模、GDP总量、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的系数上升,建成区面积的系数下降,经济和人口规模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上升。第二主成分中,人均GDP、人均投资总额、人均财政收入的系数变大,人均规模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上升。第三主成分中土地规模的贡献提高,因为土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的系数均上升。

表962016年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人口规模(万人).239-.145.021土地面积(平方公里).057-.071.480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097-.112.001GDP总量(亿元).198.011.022投资总额(亿元).144.021-.0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02-.014.008财政收入(亿元).214-.035.074人均GDP(元)-.019.354-.006人均投资总额(万元)-.198.462-.051人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万人).038.020.467人均财政收入(万元).062.255.139城市化率(%)-.045.259-.215根据以上规模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以及主成分分析解释总方差的结果,可以算出规模综合得分中犉1,犉2,犉3的系数犠1,犠2,犠3,加总后可得到每个城市每年规模指标的综合得分,即:犉狊=犠1犉1+犠2犉2+犠3犉3将这些得分整理后可得到如表97所示的2012—2016年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规模综合得分和排名。

·61·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表972012—2016年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规模综合得分和排名规模综合得分排名省份城市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河北石家庄0.8850.8740.8601.0340.8741919191818山西太原0.6840.6650.6250.8240.5922221242226辽宁沈阳1.4291.3911.2991.3100.890109111217吉林长春0.9730.9680.9331.0480.8741417181719黑龙江哈尔滨1.0841.1211.0091.0190.9831313141913江苏南京1.5051.5411.5011.6581.42877879浙江杭州1.4531.4621.4651.5811.53898998安徽合肥0.9720.9770.9541.1290.9571516161415福建福州0.9540.9780.9591.0640.9821715151514江西南昌0.7230.7410.7390.9380.7572120212020山东济南0.9681.0161.0391.1720.9951614131312河南郑州1.1221.1481.1881.3661.1911212121111广东广州1.8151.9251.9502.0262.02865555湖南长沙1.3291.3051.3801.5061.3761110101010湖北武汉1.9231.7181.8421.7711.77956667海南海口0.2730.3200.3700.3020.3543130303030四川成都1.4641.2941.5791.5871.991811786贵州贵阳0.5590.5330.5680.6940.6132626262425云南昆明0.7470.6480.7370.7410.7532022222321陕西西安0.9030.9330.9421.0520.9391818171616甘肃兰州0.4290.4330.5280.5400.5242929272827青海西宁0.2970.3140.3300.3670.3283031312931内蒙古呼和浩特0.6370.6170.7110.6380.6722323232524广西南宁0.6180.6040.5810.5880.6852525252722西藏拉萨0.4350.4390.4890.2890.4952828283128宁夏银川0.5290.5160.4540.6230.4932727292629新疆乌鲁木齐0.6220.6120.8070.8640.6742424202123直辖市北京3.0092.9632.9873.0532.91511112·62·第九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评价结果(续表)规模综合得分排名省份城市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直辖市天津2.1772.2072.2402.4162.12744444直辖市上海2.9902.9212.9463.0443.13722221直辖市重庆2.2602.2662.2952.5862.27033333从表97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这四个直辖市在2012—2016年一直占据着规模综合得分前四名。这四个直辖市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总量上明显超越其他城市。直辖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政治优势,在国内主要城市中经济体量靠前,并且能够辐射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它们在规模综合指数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从而在规模排名中居于全国前列。武汉、广州、南京、杭州、成都这几个位于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和西部枢纽的城市,虽然在人口和GDP总量上略低于四个直辖市,但仍排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十的位置。兰州、西宁、南宁、拉萨、银川地处西部地区,城市和经济的整体规模较小,经济基础比较差,因而规模综合指数的得分在省会城市中排名较后。

用二城市法的公式来计算省会城市的规模首位度,得到表98。由于直辖市不易找到可参照的第二位城市,此处不计算其首位度。在省会城市中,多数城市拥有低度规模首位分布,没有超过2的首位度界限。以2016年为例,在27个省会城市中,19个省会城市的规模大于本省第二大城市,得到的首位度犛狊犮犪犾犲>1。但是这19个城市中有15个是低度首位分布,即1<犛狊犮犪犾犲<2。武汉、长沙和兰州形成了中度首位分布,即2<犛狊犮犪犾犲<4。成都形成了高度首位分布,犛狊犮犪犾犲>4。据此可发现,高度首位分布多形成于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和第二位城市发展差距大造成了规模的集聚和较高首位度的形成。发达地区,比如沿海地带、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易形成高度首位分布,甚至会由于第二位城市的规模太大而未形成省会城市首位分布。

表982012—2016年省会城市规模首位度省份城市规模首位度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河北石家庄0.97400.97881.01771.03841.0705山西太原1.61961.64151.73591.94251.7240·63·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续表)省份城市规模首位度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辽宁沈阳0.94850.94100.91711.15480.9081吉林长春2.09441.56841.57982.01521.3240黑龙江哈尔滨1.27281.37381.38001.69961.3772江苏南京0.81530.87220.81920.89680.8176浙江杭州1.11951.16481.12731.11551.1360安徽合肥1.73761.75211.73581.56811.6747福建福州1.16731.17271.16061.09501.1322江西南昌1.49941.45491.46881.79441.3704山东济南0.68640.76920.77590.76160.7470河南郑州1.67771.72591.88271.76581.7830广东广州0.95041.00740.95541.02250.9476湖南长沙2965227615295792868923804湖北武汉3486930173303052405727380海南海口0.57050.68820.78040.46760.8033四川成都3748734684419893592948817贵州贵阳1.30151.25251.26541.90911.0113云南昆明2.00021.77892.07541.95781.5271陕西西安1.32411.42571.53332.52431.2280甘肃兰州1633517060231321586524712青海西宁0.13990.14320.1546-1.28280.1605内蒙古呼和浩特0.42810.34210.48100.69350.5212广西南宁1.10311.11251.09351.17841.3556西藏拉萨0.74750.64081.59601.2600宁夏银川1.46141.42571.51861.39561.8901新疆乌鲁木齐1.74081.70051.98702.00781.6984由于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的数据缺失,拉萨的首位度无法计算。

二、产业首位度分析表99中是评价城市产业的指标,共7个,定义为犡1,犡2,犡3,…,犡7,从工业结构指数、服务业结构指数、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工业贡献度指数、服务业贡献度·64·第九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评价结果指数、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指数、财政产出率指数等多个方面来度量城市产业的综合表现。

表99产业指标得分评价体系项目各评价指标犡1工业结构指数犡2服务业结构指数犡3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犡4工业贡献度指数犡5服务业贡献度指数犡6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指数犡7财政产出率指数根据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以服务业指数为主,第二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以高新技术产业指数为主,第三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是财政产出效率指数,第四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是工业指数。

表9102012年产业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4工业结构指数-.019-.009.025.972服务业结构指数.537.165-.276.090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015.580-.110.008工业贡献度指数.239-.259.257.080服务业贡献度指数.524-.087.040-.136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指数-.069.521.205-.013财政产出率指数-.122.076.899.008对比2012年和2013年产业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发现,2013年第一主成分中服务业指数的贡献下降,第二主成分中高新技术产业指数的贡献变小,第三主成分中财政产出率指数的贡献下降,第四主成分中工业指数的贡献下降。

·65·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表9112013年产业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4工业结构指数.462-.128.199-.117服务业结构指数-.037.492.333-.025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020-.028.797-.043工业贡献度指数.463-.028-.073-.042服务业贡献度指数-.008.574-.218-.052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指数-.083-.049-.0521.018财政产出率指数.282.195-.111.033比较2013年和2014年产业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看出,2014年第一主成分中服务业指数的贡献上升,第二主成分中高新技术产业指数的贡献变大,第三主成分中财政产出率指数的贡献变大,第四主成分中工业指数的贡献下降。

表9122014年产业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4工业结构指数.558-.057.026-.168服务业结构指数.003.570-.003-.240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004-.156.700-.139工业贡献度指数.503.023-.053.056服务业贡献度指数-.038.587-.184.127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指数-.030-.052.541.119财政产出率指数-.073-.082-.021.932根据2015年产业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看出,2015年第一主成分中服务业指数的贡献下降,第二主成分中高新技术产业指数的贡献变大,第三主成分中财政产出率指数的贡献变大,第四主成分中工业指数的贡献上升。

表9132015年产业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4工业结构指数.593.123-.189.001服务业结构指数-.195.087.645.064·66·第九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评价结果(续表)类型成分1234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087.557-.104.002工业贡献度指数.557.011-.132-.073服务业贡献度指数-.075-.176.594-.033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指数.051.506-.009.021财政产出率指数-.055.020.0271.005根据2016年产业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看出,2016年第一主成分中服务业指数的贡献上升,第二主成分中高新技术产业指数的贡献变小,第三主成分中财政产出率指数的贡献变小,第四主成分中工业指数的贡献下降。

表9142016年产业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4工业结构指数.127-.118.693-.178服务业结构指数.050.689-.083-.297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指数.549.011.076-.142工业贡献度指数.011.044.499.085服务业贡献度指数-.148.501.008.083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指数.550-.127.069.191财政产出率指数.039-.199-.079.940根据以上产业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计算出各年产业指标每个主成分的得分,再结合主成分分析中解释总方差得到的系数,加总后可得到每年各城市产业指标的综合得分,将这些得分整理后可得到如表915所示的2012—2016年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产业综合得分和排名。直辖市产业综合得分的计算与省会城市的计算参照物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不参与省会城市的排名,而是单独排名。

表9152012—2016年省会城市产业综合得分和排名产业综合得分排名省份城市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河北石家庄1.5921.1731.1631.0781.140211111215山西太原1.0541.0650.9880.9180.9671716151920·67·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续表)产业综合得分排名省份城市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辽宁沈阳1.4371.4271.4871.0941.0274661118吉林长春1.2641.3941.4931.2371.40887589黑龙江哈尔滨1.1541.1291.6281.0421.46910133157江苏南京1.1161.1511.1911.1621.192111210913浙江杭州1.5911.6281.6401.6181.63632255安徽合肥1.7261.6662.2121.8041.79411121福建福州1.0901.5281.5281.0501.5821434146江西南昌1.0181.1081.4110.9001.41819148208山东济南1.0181.4720.6810.8481.369204222110河南郑州1.0621.1791.0880.9530.9511610131721广东广州1.0741.0761.0560.9221.0121515141819湖南长沙1.0930.7670.8060.6690.7991320192223湖北武汉1.0301.4381.4181.0561.19018571314海南海口1.2160.9050.9631.9711.34991917111四川成都1.2841.1841.1371.8041.2757912312贵州贵阳0.9080.7040.7931.6511.68821222043云南昆明1.4080.7430.8191.6121.6395211864陕西西安1.3050.9410.9811.5721.6996181672甘肃兰州1.1051.2611.2101.0311.05612891616青海西宁0.2030.0580.2030.1140.0852525252626内蒙古呼和浩特0.3670.1940.3400.1800.8622323232422广西南宁0.2790.1180.2700.1500.1832424242525西藏拉萨0.033-0.0860.0850.6000.2792626262324宁夏银川0.7561.0240.7521.1571.0362217211017新疆乌鲁木齐0.9381.9170.7972.2692.051直辖市北京1.3611.0140.9431.0040.85812222直辖市天津1.2110.9330.8730.9130.75723333直辖市上海1.0571.0220.9681.0430.87131111直辖市重庆0.6850.7550.7760.8450.73544444乌鲁木齐的数据与其他城市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其存在异常值,不参与排名。直辖市产业综合得分的计算方法与省会城市不同,不参与省会城市排名,而是在四个直辖市里单另排名。

·68·第九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评价结果合肥、杭州的产业综合得分排名靠前,说明这两个城市所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高,产业的关联性较强,产业拉动和辐射作用大,并且产业的生产效率较高。西宁、南宁、拉萨排名靠后,说明其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小,产业的生产效率较低。通过观察这几个城市的服务业指数、高新技术产业指数、财政产出效率指数、工业指数可发现,合肥的工业指数和服务业指数高,虽然高新技术产业指数和财政产出效率不高,但综合起来产业指数还是占有优势。杭州的工业指数和服务业指数也比较高,此外,高新技术产业指数高于合肥,但是财政产出效率很低。西宁、拉萨的工业指数、服务业指数、高新技术产业指数和财政产出效率都很低,因此它们在产业发展的综合得分上表现不佳。一些排名在中间的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有优势也有短板,比如南京,工业指数和服务指数较好,说明工业结构和服务业结构较合理,但是高新技术产业指数和财政产业效率低,影响了总体的产业综合得分。在四个直辖市中,上海的产业综合指数有四年排名第一,说明上海的工业结构、服务业结构和高新技术结构总体比较合理。

用二城市法来计算省会城市的产业首位度,得到表916。多数省会城市有着较低的产业首位度,即没有超过2的首位度标准。以2016年为例,在27个省会城市中,21个省会城市的产业综合得分大于本省第二大城市,得到的首位度犛犻狀犱狌狊狋狉狔>1。

在这20个城市中,有16个是低度首位分布,即1<犛犻狀犱狌狊狋狉狔<2。乌鲁木齐、昆明、海口、贵阳、南昌形成了中度首位分布,即2<犛犻狀犱狌狊狋狉狔<4。与规模首位度一样,产业首位度较高的城市多位于不太发达地区,省会城市和第二位城市发展差距大造成了产业集聚和较高首位分布的形成。发达地区不易形成产业的高首位分布,比如沿海省份,省内常有其他的港口城市产业实力可以与省会相媲美,使省会无法形成较高的首位度分布。

表9162012—2016年省会城市产业首位度省份城市产业首位度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河北石家庄1.48330.95220.98791.15631.0430山西太原1.48241.38011.26971.26461.4278辽宁沈阳1.08311.08170.97961.14000.9137吉林长春0.90391.29811.54211.44451.6938黑龙江哈尔滨0.84720.61050.88120.85081.1623江苏南京0.65921.50911.53111.87301.8021·69·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续表)省份城市产业首位度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浙江杭州1.10991.08541.44831.92391.8927安徽合肥1.41881.30491.69991.32951.2931福建福州0.72860.97770.96701.04401.3186江西南昌1064110668181180859623424山东济南1.01161.39710.69300.96321.3876河南郑州1.16711.66641.66801.17391.2115广东广州1.03961.22110.55830.98851.0014湖南长沙1.25201.15971.23340.84900.6693湖北武汉1.59435.52674.56621.43401.6852海南海口1614413331170653035624888四川成都1.78831.39071.55782.19001.9816贵州贵阳1191506045079111288421243云南昆明2051310931095771370128160陕西西安1.63840.91550.97010.87491.7768甘肃兰州1.92461.53661.45901.28961.5869青海西宁0.28750.05600.1990内蒙古呼和浩特0.37070.16810.29920.18790.8223广西南宁0.32250.11360.26430.16950.2041西藏拉萨宁夏银川1.01141.03480.76261.33361.1871新疆乌鲁木齐1179323899112693418433803由于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的数据缺失,拉萨的首位度无法计算。由于青海第二大城市海西的数据缺失,西宁的部分年份首位度无法计算。

三、功能首位度分析表917中是评价城市功能的指标,共17个,定义为犡1,犡2,犡3,…,犡17,从基础设施指数、文化服务指数、医疗条件指数、教育条件指数、社会保障指数、城市环境指数、客运周转指数、货物周转指数、城市旅游吸引指数、信息集中指数、资金集中指数、技术创新指数、人才吸引力指数、经济外向度指数、投资外向度指数、旅游外向度指数、市场化指数这17个方面来度量城市功能的综合表现。

·70·第九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评价结果表917城市功能指标得分评价体系项目各评价指标犡1基础设施指数犡2文化服务指数犡3医疗条件指数犡4教育条件指数犡5社会保障指数犡6城市环境指数犡7客运周转指数犡8货物周转指数犡9城市旅游吸引指数犡10信息集中指数犡11资金集中指数犡12技术创新指数犡13人才吸引力指数犡14经济外向度指数犡15投资外向度指数犡16旅游外向度指数犡17市场化指数根据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以医疗卫生和国际化指数为主,第二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以集散功能指数为主,第三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是文化和创新指数,第四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是社会保障指数,第五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是教育和基础设施指数,第六主成分载荷较大的指标是市场化指数。

表9182012年功能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456基础设施指数.030-.026.022.207-.684-.162文化服务指数-.059.048.429-.130.003-.075医疗条件指数.225.104-.016.162-.046-.140教育条件指数-.036-.022.012.158.478-.243社会保障指数-.155-.020.496.050-.043.005·71·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续表)类型成分123456城市环境指数.040-.056-.059.268.137.189客运周转指数-.017.361.012-.029.031-.020货物周转指数-.268.091.021.215.189-.063城市旅游吸引指数-.002.171-.153.119-.125.457信息集中指数.082.385-.022-.236-.005-.064资金集中指数-.078.266.027.044.002.186技术创新指数.016-.089.202.144.001.041人才吸引力指数-.031-.063-.007.499-.153-.118经济外向度指数.262.153.017-.015.040-.405投资外向度指数.343.007-.058.028-.051-.062旅游外向度指数.368-.065-.139-.053.042.093市场化指数-.002.011.176-.151.073.528比较2012年和2013年的功能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发现,医疗卫生和国际化指数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下降,集散功能指数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降低,文化和创新指数对第三主成分的贡献减小,社会保障指数对第四主成分的贡献显著降低,教育和基础设施指数对第五主成分的贡献上升,市场化指数对第六主成分的贡献下降。

表9192013年功能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456基础设施指数-.012-.029-.049-.022-.099.736文化服务指数-.045.016.044-.035.428.278医疗条件指数.079.163.099.023-.001.067教育条件指数.016-.064.015.004.665-.217社会保障指数-.066-.118.373-.058-.029.093城市环境指数.043-.101.395-.006.049-.173客运周转指数.194.022-.067.116.055-.001货物周转指数.171-.003-.100.173-.083.141城市旅游吸引指数.332-.020.041-.165-.111-.072信息集中指数-.005.045.074.412-.051.009资金集中指数.356-.031.030-.184.072-.054·72·第九章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评价结果(续表)类型成分123456技术创新指数-.177.106.278.254-.109.224人才吸引力指数.116-.114.365.039.131-.112经济外向度指数-.099.288-.062.349.052.009投资外向度指数.045.368-.100-.046.009-.017旅游外向度指数-.065.417-.140-.066-.099-.123市场化指数.132.136-.042-.482-.032.074通过比较2013年和2014年的功能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发现,医疗卫生和国际化指数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下降,集散功能指数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增大,文化和创新指数对第三主成分的贡献下降,社会保障指数对第四主成分的贡献上升,第五主成分中教育的贡献下降但基础设施的贡献上升,市场化指数对第六主成分的贡献降低。

表9202014年功能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类型成分123456基础设施指数-.036-.095.081-.049.617.053文化服务指数.006.075-.066.097.538-.032医疗条件指数-.126.012.430-.313.144-.100教育条件指数-.111.216.011-.253-.013.554社会保障指数.004-.189.398.146.012-.118城市环境指数-.002.086.266-.106-.157.099客运周转指数.207.060-.042-.233-.033-.092货物周转指数.094.057.033-.445-.031-.016城市旅游吸引指数.345-.050-.019.144-.098.019信息集中指数.096-.139-.074.171.037.614资金集中指数.302.007-.047-.007.094-.027技术创新指数.043.022.176.176.042-.008人才吸引力指数.240-.113.132.142-.035.297经济外向度指数.093.231-.043.059.063-.059投资外向度指数-.026.421-.054-.184.028.058旅游外向度指数-.113.346-.028-.002-.122-.046市场化指数.080.077-.095.359.002-.039·73·中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首位度发展报告对比2014年和2015年的功能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发现,第一主成分中医疗卫生贡献上升但国际化指数贡献下降,集散功能指数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有升有降,文化和创新指数对第三主成分的贡献下降,社会保障指数对第四主成分的贡献降低,第五主成分中教育的贡献下降但基础设施的贡献上升,市场化指数对第六主成分的贡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