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绿色发展理念解析 9.2
23.87万字 0.1万次阅读 1.2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三章 2023-10-25 14:58:00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23.87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章
简介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绿色发展理念的逻辑阐释;绿色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绿色发展理念与其相近思想、思潮的比较;绿色发展理念实践的战略举措。

第一章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绿色发展理念解析 / 秦书生著

.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12

ISBN 9787305212468

Ⅰ. ①马… Ⅱ. ①秦… Ⅲ. ①绿色经济-经济发展-

研究-中国 Ⅳ. ①F12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83008号

出版发行南京大学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

出版人金鑫荣

书名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绿色发展理念解析

著者秦书生

责任编辑谭天

照排南京南琳图文制作有限公司

印刷江苏凤凰数码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718×10001/16印张15.25字数 283千

版次2020年12月第1版2020年12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5212468

定价78.00元

网址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

官方微信njupress

销售热线(025) 83594756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

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出版说明

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一类重要项目,旨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支持基础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它是经过严格评审,从接近完成的科研成果中遴选立项的。为扩大后期资助项目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版式、形成系列”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绿色发展理念解析

序言

序言

自从生态危机发生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意义。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才能走出生态危机,续写人类社会发展繁荣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彰显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绿色发展理念是党的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的新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新表达。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绿色理念提出的同时,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竭智尽力,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阐释。所以,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绿色发展理念解析》是一部研究绿色发展理念的学术专著,汇聚了作者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诸多研究和思考。本书是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多视角的理论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贯彻落实的战略举措,为超越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学理论证。本书首先阐述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思想渊源。其次,从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及其概念界定、基本要义、实质与核心、基本特征、时代价值等方面阐释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理论;继而从逻辑起点、逻辑展开、逻辑主线、逻辑归宿四个方面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逻辑阐释。再次,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释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在此基础上把绿色发展理念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当代西方绿色思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构建生态制度体系、构建多元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六大方面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实践的战略举措。

本书的突出特色有两个:第一,研究视角具有特色。本书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深入研究绿色发展理念,从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思想渊源入手,揭示绿色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然后运用逻辑分析法、哲学分析、比较分析法阐释绿色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内蕴,最后提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战略举措。本书紧扣主题,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视角解读绿色发展理念,并对绿色发展实践进行了战略层面的思考。第二,本书将逻辑分析贯穿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论证之中,从形成依据、基本内涵、实质与核心、基本特征、时代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并从逻辑起点、逻辑展开、逻辑主线与逻辑归宿四个方面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分析论证,阐释各部分内容之间呈现的逻辑关系,从逻辑视角系统阐述绿色发展理念具有突破和创新。

综观全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绿色发展理念解析》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总体把握,揭示了绿色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阐明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意蕴,回答了新时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现实问题。本书研究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结论可信,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探讨极具理论色彩,是作者大胆探究的呕心之作。本书作者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时代责任感,既有论理精当的阐述,又有战略层面的思考,彰显了该书的特有风格、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生动体现了作者作为生态文明新时代前行者的学人担当和使命。

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既为领导干部、社会公众理解和把握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学习材料,也为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学术资料,还为环境保护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文献。相信本书对于高校的环境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学科的专题教学也会大有裨益。

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

二〇二〇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1

第一节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1

一、 顺应绿色发展国际大趋势1

二、 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9

第二节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思想渊源12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传承发展12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和谐思想的合理汲取19

三、 对西方生态思想的有益吸收26

四、 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接续发展34

第二章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38

第一节绿色发展理念的正式提出及其概念界定38

一、 绿色发展理念的正式提出38

二、 绿色发展理念的概念界定40

三、 绿色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概念辨析

42

第二节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要义44

一、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45

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6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9

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51

五、 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53

六、 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化55

第三节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质与核心57

一、 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质57

二、 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59

第四节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特征61

一、 全局眼光的战略思维61

二、 人民立场的价值理念62

三、 充满着辩证法的智慧63

四、 党的领导的政治保障64

五、 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65

第五节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价值67

一、 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价值67

二、 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69

第三章绿色发展理念的逻辑阐释72

第一节绿色发展理念的逻辑起点72

一、 问题导向:中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矛盾突出72

二、 不忘初心:绿色发展惠及民生福祉74

第二节绿色发展理念的逻辑展开76

一、 以思想理念的生态化为先导引领77

二、 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为根本要求80

三、 以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为动力支撑83

四、 以消费方式的绿色化为助力推进85

五、 以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为重要抓手87

第三节绿色发展理念的逻辑主线92

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要义93

二、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目标

指向96

第四节绿色发展理念的逻辑归宿99

一、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成美丽中国99

二、 使人民群众获得生态幸福105

第四章绿色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109

第一节绿色发展理念的辩证唯物主义阐释109

一、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09

二、 “两山论”体现矛盾分析方法112

三、 环境治理观体现系统思维方法116

四、 生态红线观念是对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120

第二节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124

一、 观念层面体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24

二、 生产力层面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126

三、 体制改革层面体现马克思主义改革观129

四、 科技层面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32

五、 民生层面彰显马克思主义群众观134

第五章绿色发展理念与其相近思想、思潮的比较139

第一节绿色发展理念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39

一、 绿色发展理念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139

二、 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142

第二节绿色发展理念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与发展

144

一、 绿色发展理念符合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145

二、 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的

最新表达148

三、 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的内在要求150

四、 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政治

保障151

第二节当代西方绿色思潮的理论内容与总体评价154

一、 当代西方绿色思潮的理论内容154

二、 当代西方绿色思潮的总体评价165

第四节绿色发展理念与当代西方绿色思潮的比较169

一、 绿色发展理念与三种西方绿色思潮的一致性169

二、 绿色发展理念相较于三种西方绿色思潮的优越性173

第六章绿色发展理念实践的战略举措179

第一节构建生态文化体系,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思想保证179

一、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180

二、 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价值观181

三、 积极营造生态文明氛围183

第二节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184

一、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184

二、 积极推动绿色生产185

三、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发展186

四、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189

第三节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192

一、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93

二、 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195

三、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体系199

四、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体系203

五、 完善领导干部生态绩效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制度207

第四节构建多元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210

一、 坚持政府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210

二、 强化企业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213

三、 促进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216

四、 构建多元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良性运转机制219

第五节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城乡居住环境221

一、 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222

二、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224

第六节构建生态安全体系,防范生态环境风险226

一、 加大自然系统保护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227

二、 构建生态环境风险的治理体系229

三、 建立健全生态安全预警机制230

四、 建立生态安全系统评价体系231

后记234

第一章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

第一章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

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绿色发展”已从单纯的经济学名词转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由此引申出的绿色发展思想得到了各国政界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什么是绿色发展、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以及怎样实现绿色发展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凝练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上限。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相对不足,人均能源储备量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能源资源消耗速率快、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扭转资源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和生态状况日益恶化的局面,破解改革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的难题,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护中国的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需要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发展之路。

第一节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

中国“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全球性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空前强调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的国际背景下提出的,也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以及顺应人民群众期待良好环境的现实选择。

一、 顺应绿色发展国际大趋势

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日益突出的全球性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不断顺应世界范围内的绿色经济发展潮流提出的。

(一) 全球性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加剧亟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自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之后,随着自身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逐渐提升,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从原始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的敬畏与依赖逐渐转向了工业文明时期的改造与征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从和谐逐渐转为对立并进一步恶化,全球生态危机随之而来。

原始文明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过着采集、狩猎的集体生活,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只能借助简单的工具。因此,在变幻莫测的自然面前,人类只能盲目地顺应自然、依赖自然,被动地适应自然,加之人类数量极度稀少,所以人类对自然环境几乎没有造成破坏,自然环境相对来说十分优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推动着社会从原始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在依赖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更进一步地改造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开始呈现出相互制约、初步对抗的形式:人类从自然中获取生产资料,通过劳动生产所需产品,在此基础上开发和改造自然。但由于此阶段人类没有全面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并没有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对草原的开垦、对森林的砍伐、对动物的滥捕滥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自然界的破坏,生态问题开始出现。

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工业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拓展和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人类开始征服自然、攫取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对立、紧张的状态,过度开采、过度排放、过度消费引发了空前的生态危机,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大气和水体污染、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问题不断出现。

20世纪是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世界人口超过60亿,是1900年世界人口的近两倍之多。实际上,自20世纪后50年代,世界人口数量就以2%的增长率持续增高,增长幅度如此之快,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人口爆炸”的时代到来,全球人口的激增给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了严重“负荷”。人口的增加伴随着集聚效应,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开采,这就加剧了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淡水资源匮乏也一度成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联合国环境署在2002年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上指出,全球有一半的水源受到污染,全球还有80多个国家的人口严重缺水,这一趋势还在继续上演,“到2025年将有十亿人生活在绝对缺水的国家”

李晓光:《全球人口增长带来的16个方面的影响及对策》,《前线》2000年第4期第63页。。水体、土壤、噪声“三大”污染,以及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加之全球气候异常,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有关数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加速增长趋势,增加的二氧化碳能导致气温持续上升,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等恶果。为抑制气候变暖,人类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1990年10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呼吁各国共同采取行动控制气候,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温室效应的高度重视。然而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人口增长导致了人类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住房拥挤、交通拥挤、工作环境拥挤等已是普遍的现象,成为“城市病”。急剧膨胀的世界人口是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因素,而这种种苦果都源于人类追求经济利益的“增值本性”,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承载能力,因此,人类不得不为自身的行为付出代价。

全球性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正不断加剧,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带来了极大的生态环境压力,给世界各国敲响了环境危机警钟。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触发的“八大公害”环境事件震惊世界。进入21世纪,全球生态危机、资源环境恶化日益加剧,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面临诸多不可预知的考验。特别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资源能源危机会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而种种环境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人类社会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黑色发展”为定义的传统发展方式,其发展模式具有不协调、不健康、非生态、非持续的特点,是引发生态环境危机和资源能源危机的内在根源。倘若恶化的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威胁。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工业文明的弊端显露无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工业文明亟须转型。这就必须抛弃“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绿色发展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生态文明从理念构想走向全球化行动的时代浪潮,是为迎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做出的正确反应,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发展模式,它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指向。为此,各国政府纷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以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绿色生产方式应运而生,这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国际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

绿色发展理念产生于绿色发展大浪潮的国际背景下。20世纪60至70年代,人类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对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进行反思。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出版,书中通过数据生成的研究报告,详述了滥用杀虫剂对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破坏问题,掀起了人类重新审视自然、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环保主义绿色思潮。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持续增长”和“均衡发展”的口号首次被提出,批评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指出这种模式已经使人类生存达到崩溃的边缘,应当停止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学者丹尼斯·梅多斯首次提出要转变人类社会发展模式,把增长限制在地球可承载的能力范围内,这种环保意识奠定了绿色发展理论的基调。同年6月,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举行,会议通过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报告《人类环境宣言》和《只有一个地球》,打破了人类发展的界限,更引发了各国政府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大规模唤起了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共识逐渐萌发,开启了人类探究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为绿色发展奠定了早期的理论基础。次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成立。1979年,“绿色和平”国际性环境组织创建,随后各种以保护环境为主旨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

20世纪80至90年代,环境问题得到更深入的关注,探索一种可持续性、长久性的发展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并在各个国家逐渐得到贯彻实施。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宣告成立。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引发各国广泛关注。臭氧层抵御太阳致命射线的保护层,其空洞变化意味着其辐射的危害正慢慢伸向地球人类。“臭氧空洞”“全球变暖”与“酸雨沉降”,成为20世纪80年代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1986年4月,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引发世界重大环境惨案,震惊了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危在旦夕。人们开始反思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一味贪恋财富的增长带来的苦果,人类环保意识继续提升,环保组织进一步壮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认识,许多国家的政府和议会都把正确处理和协调环境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倡导一种“建立在生态承载力之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同步的发展机制”,即可持续发展,其内涵概括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当前发展以及今后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人类的发展应该符合既满足当代人的生存发展等各种需求,同时也要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原则,顾及和满足下一代人的需求。该报告同时也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才能健康发展,人类社会才可持续前进。《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布,成为指导世界各国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从此,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日渐成为热点。各国开始努力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探寻绿色化的发展模式,这可视为国外学界对“绿色发展”的最初理解。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召开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会议”,形成了《丹波宣言》。1992年6月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成为继《人类环境宣言》和《内罗毕宣言》以后又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世界性宣言,正式提出要以可持续发展突破传统经济与环境的二元对立,实现新的发展模式,旨在为各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采取行动和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指导原则,开启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文明时代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并渐渐走向探究发展模式的实践工作阶段。世界各国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渐渐萌起,各国纷纷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发达国家中率先选择“绿色新政”战略,掀起了绿色发展的浪潮。

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题为《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的研究报告,阐述了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及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指出人类应选择绿色发展之路。由此奠定了国外研究绿色发展的基础,并逐步发展形成了以“绿色经济”“绿色政治”为主要研究议题,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个学科领域的绿色发展研究。2008年12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波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提出“绿色新政”概念,旨在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新政”的提出,成为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的典型代表,各国根据自身优势,把“绿色新政”计划作为绿色发展目标,力图以此为契机在新一轮全球绿色竞争中抢占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主导权。

2011年2月21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26届理事会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上发布了《绿色经济报告》,强调了绿色经济在推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各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新办法。同时,该报告还指出,发展绿色经济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长期贫困的重要战略。由此可见,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纷纷实施系列重要举措以推动各国的绿色发展。欧盟也坚定实施“绿色新政”,倡导发展绿色经济,并曾公开宣布力争在2013年前出资1000多亿欧元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已开始把“绿色发展”作为一种重要施政理念。2012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的背景下“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提出,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传播能力,实现生态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的全球性流动,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协作的方式把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复苏、债务危机的消除等结合起来。201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华沙开幕,大会制定了“合作共赢”的主题,与会各国以协商谈判的方式,确定了在2020年以前落实节能减排计划、遏制全球气候恶化的具体措施。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利马开幕,大会继续以国际协作为主题,进一步落实了绿色气候资金的启动计划,与会各方强化了合作行动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作为一个大国履行国际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

《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人民日报》2013年7月21日第1版。。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顺利召开,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成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宣言书,中国政府积极地参与到这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协作之中。

(三) 绿色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的战略抉择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走向国际化,世界各国也越发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各项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运动。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了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增长双赢模式的探索。

面对当今世界发展新形势和全球竞争新格局,世界主要新兴国家努力把握发展机遇,踊跃谋划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积极促进经济转型,抢占世界绿色发展高地。20世纪90年代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经济价值理论”为主题的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爆发。美国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加强政府与民间的合作,同时十分注重用法律及政策强制约束环保实践的进行,将环保思想作为国家战略提升到议事日程。1990年,美国加强了环境立法建设,其中《清洁空气法修正案》标志着美国环境政策的转折和环境政策发展的新趋向。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和“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明确提出“绿色新政”,目的在于调整环境和能源政策,以科技创新为龙头,不断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缓解能源紧张、生态破坏的压力,进而抢占新一轮绿色发展的制高点。奥巴马绿色新政的提出是环保实践成为美国提升国际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对全国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以实现能源节约。同时,注重加强对能源和环境领域的科研投入,使其充分发挥其科学技术优势,大大降低能源消耗,让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的使用范围扩大。奥巴马政府不仅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投入,还强调要对农业使用的有机化肥和农药进行开发研究。此外,美国还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保险、绿色能源等。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大力推进环保技术创新,有关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环保技术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认同度。德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立法,主张完善的生态政策与法律体系可以为德国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保障,并最早成立了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绿党,有效促进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发展。低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先进技术的推广,高度自觉的国家生态意识,使德国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走向了未雨绸缪的预防性绿色发展道路。多年来,德国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生态工业并以此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在2000年年初德国联邦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的规范下,德国政府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的发电设施,促进了绿色发电业的蓬勃发展,太阳能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50%。德国环保技术产品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20%,环保技术领域创造的工作岗位年均增长15%。近年来,德国环保技术和产品质量均处在世界领先水平,环保意识也已经深入人心。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国家,独立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监督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执行。1994年,英国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英国的战略选择》。进入21世纪以后,英国先后颁发了《英国低碳转型计划》《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法案。2009年,英国政府连续出台《低碳转换计划》《可再生能源战略》《国家战略文件》,全面系统地发布了自己的绿色新政。绿色能源、绿色制造和绿色生活方式是英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

法国作为欧盟的主导国之一,发展风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其推进绿色经济政策的重点,此外,法国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的典型代表。法国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高度重视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20世纪90年代就颁布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等相关政策,出台了《国家能源新战略》《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计划》《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等政策草案;200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目的是建立“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的循环型社会形态,改变以往环境负荷高、资源利用率低、生产废弃物过度排放、生活消费过度浪费的局面,以推动经济型体制向循环型经济体制转型升级。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审议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同年日本发布《环境与循环型社会白皮书》。2008年,日本政府通过“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提出要提高家用太阳能的利用率。2009年,日本政府公布了《绿色经济和社会变革》政策草案,在日本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下,日本企业争相将发展绿色技术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视节能技术的创新和能源节约,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大量采购节能新产品,并对企业使用节约能源的设备进行补贴

杨宜勇、吴香雪、杨泽坤:《绿色发展的国际先进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第22页。。日本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从而逐步建成了“循环型社会”。

新加坡始终坚持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并重的基本国策,重视法治环境建设,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战略,打造绿色城市。经过数十年来的发展,新加坡成为全世界闻名遐迩的“花园城市”。

韩国将科技战略作为振兴国家、发展绿色可持续经济的重要手段,开启了“绿色增长”战略。韩国政府在2009年推出《低碳绿色成长国家战略》,设立了五年内的短期目标以及“到2020年建成世界第七大‘绿色强国’,到2050年成为世界第五大‘绿色强国’”的长期战略目标,加大绿色发展投入,制定实施“三大推进战略”。韩国政府还陆续公布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和《绿色能源技术开发战略路线图》等文件,旨在推动“绿色增长”计划顺利实施。

巴西凭借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多年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经验和技术,提出了以生物能源为核心内容的“2030年国家能源发展计划”。

欧盟也积极倡导发展绿色经济。2009年3月,欧盟宣布在2013年前出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保持欧盟在低碳产业的世界领先地位。

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浪潮下,世界上一些相对落后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同样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埃塞俄比亚在全球环境基金的资助下,推行了针对其北部地区对抗干旱、防治土壤退化的计划。

欧飒:《非洲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人民日报》2007年12月03日第7版。肯尼亚实施了以开发新能源为核心的政策,大力推进地热资源、核能、生物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古巴则通过国家环境战略、环境立法、制度建设等加强环境管理,支持和实践绿色经济发展等。

总的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协作,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愿望。资源危机、环境恶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绿色发展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思想在各国蓬勃发展,推进绿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已然成为国际大趋势。绿色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悄然来临,在这样的国际趋势下,中国必须顺应国际绿色发展大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而持久的基础。习近平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38页。。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顺应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国际大趋势,顺应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战略的时代浪潮,而且树立了新型生态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强化了中国在世界环境事务中的公信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还表明了中国敢于肩负起与国际身份相适应的生态责任和担当。

二、 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严峻,严重影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在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日趋严峻的状况下提出的,是破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应对资源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日益攀升,对资源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特别是对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粗放使用造成资源能源供需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凸显。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诸如铁矿等对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趋严峻的资源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从数据上看,201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1.4%,但是消耗了世界21.9%的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包括50.2%的标准煤,另外还消耗了23.4%的水电,55%以上的水泥,44.4%的常用有色金属,排放了25%以上的二氧化碳。从现实影响来看,“资源约束趋紧,全国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400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有2/3的城市缺水;环境污染严重,全国受污染耕地多达上千万公顷,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十大流域中劣V类水质占10.4%,雾霾等极端天气频发;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37%,荒漠化土地占27.4%,生物多样性锐减”

李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

绿色发展理念也是基于中国环境恶化日趋严峻的状况下提出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投入产出的效率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中国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据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中国1/3的国土处于差或较差水平,有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和退化,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和消亡。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程度降低、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北方特大冰雪等自然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直接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疾病蔓延、生命质量和数量减少等难以计数的间接损失。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局部生态改善和局部生态恶化并存,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问题仍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肩负着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艰巨历史任务,如果我们不能摆脱资源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走传统发展道路,中国现行的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将无法支持如此庞大的人口和经济体的高速增长,甚至可能造成国家未富强而资源环境先衰竭的尴尬、惨痛局面。此外,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还会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逐步提升。然而现实却是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似乎成了人们的奢望,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中国一些地方环境问题已相当严重,因水污染、空气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特别是近些年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使得本身就缺乏完善污染治理体系的农村成为环境污染事件和环境纠纷的多发地。同时,跨区域间的环境纠纷也日益增多,大大增加了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概率。成因复杂、不易处理、容易反复、影响恶劣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会破坏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扰乱正常的社会治安,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恶劣影响。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转型发展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的热点问题,生态治理能力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这无疑使中国的生态压力急剧增加。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难题。我们不能再盲目地走传统道路,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在保护生态和求发展中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变片面发展为绿色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所需要的环境服务。习近平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民日报》2013年5月25日第1版。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迈进,是中国这样一个突破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破解生态环境瓶颈制约难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中国资源危机与环境恶化日趋严峻的现实国情,破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中国在工业化进程初期,过分追逐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均衡发展,使生态、资源和环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深刻反思,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随之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等。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未得到根本性的遏制,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质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被空前激化,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超越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环境自身难以调节,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鉴于当前中国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做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和讲话,为切实解决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之,绿色发展既是国际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应对严峻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形势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思想渊源

绿色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和谐思想的合理汲取,是对国外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科学借鉴,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传承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以求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生态执政的最新表达。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传承发展和与时俱进。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也从未对生态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但是他们对生态环境、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探索却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张资源的循环利用,给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办法,就是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完成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和解,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总的来说,这些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所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起点,而绿色发展理念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

徐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1版。。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激化而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新时代中国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而提出的,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核心在于人类怎么看待自然的价值,以及如何衡量人类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他们看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也是人及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诸多著作中,如《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发展史、演化史的角度对人类自身的进化发展进行了梳理,提出人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人起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依赖于自然而存在发展。因此,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这其中渗透着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共生理念。人类起源于大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9页。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是人、社会和自然三种价值的有机统一体,不仅强调自然物的价值,更强调创造此种价值的人的本身和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阐释,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伴而生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依赖自然而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具体地、历史地放在自然之中来阐述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类正确认识自身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界具有客观规律性,人类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作为自然系统当中的一部分,人类必须以自然为基础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就决定了人类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1页。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劳动的存在,更肯定劳动的价值,但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必须以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否则,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难以为继,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9页。恩格斯还列举了诸多实例来阐明不尊重自然规律而导致生态破坏、不可持续的后果,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细心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内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9页。马克思恩格斯警示人们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自然。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人类才会得到自然源源不断的馈赠,而“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必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马克思指出,如果人类不能对耕作“有意识地加以控制”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那么就会换来如同希腊、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一样土地荒芜的恶果。恩格斯对此也列举了许多例子加以论证,“西班牙的种植厂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利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保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2563页。。这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只有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来进行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维持自然界的和谐,人类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在自然面前完全无能为力。恩格斯批判人类只能一味屈从自然界的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历史观,指出其忘却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影响以及人类改造自然、为自身开创生存环境的事实,因而是较为片面的。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3484页。因此,人在充分了解自然、认识到自然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是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能动地改造自然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倡人们通过合理的实践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进而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改造自然,从而为人类更好地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习近平曾指出:“在对待自然问题上,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11页。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同样也出现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等严峻的生态问题。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和方案,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本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对工业废物的再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这是循环经济思想的初步萌芽。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论述了关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废弃物排放的观点,这些观点与当今循环经济的思想具有一致性。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在论证不变资本的节约过程中,专门探讨了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他指出,排泄物主要包括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也就是生产排泄物,以及人类在维持自身生存所进行的新陈代谢而产生的废料,即消费排泄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扩大,生产的和消费的排泄物的利用范围也扩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页。。马克思指出,“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个产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例如,毛纺织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收集废毛和破烂毛织物,进行再加工,用作再生呢绒的制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我们在曼彻斯特的大机器制造厂内可以看到,被庞大的机器像刨花一样削下的铁屑堆积如山,傍晚用大车运到炼铁厂去,第二天变成铁锭再运回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页。,废料的循环利用应当建立在大规模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由于大规模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废料数量很大,这些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贸易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同时,还应当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数量。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减量化都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同时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污染,从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指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减量化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马克思认为,应通过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来深刻认识废弃物中有用的成分与属性,进而开发其不为人知的使用价值,使废料可以再利用。马克思还主张通过先进的回收技术、利用技术对废弃物进行再加工,使得原本作为废弃物的各种生产中产生的废料,以一种新的形势被再次投入生产,“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4页。。对此,马克思认为英国约克郡毛纺织工业的重要部门——再生呢绒业,就是应用新的再利用技术、可循环的工艺,对废旧毛织物进行再加工、再处理的典型。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我们除了要利用新工艺进行废物再利用以外,还要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而减少污染。

秦书生、王宽:《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传承与发展》,《理论探索》2014年第1期第40页。他还分析了化学的进步对废料循环利用所带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找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各种各样工业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转化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再比如,他以英国再生羊毛和废丝的再加工为例,来说明机器经过技术改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变废为宝。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117页。

马克思恩格斯循环经济思想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我们今天所说的循环经济是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废物循环再利用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的见解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可以说是开创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先河。他们关于废物资源化、循环再利用的思想为当今中国走循环经济之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循环经济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循环经济思想启示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应当坚持以绿色循环为主要原则,通过科学技术进步与绿色产业发展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保护、修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实现经济生态化,并且由此而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可以说,习近平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正是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蕴含的强大生产力,并指出这一强大资本逻辑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看到了工业文明产生的不良后果。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马克思恩格斯洞察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沾沾自喜地站在自然之外,以主宰者的身份去征服和控制自然。而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下,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对自然的漠视、资本家的贪婪生产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土地贫瘠、肥力下降,资源毫无止境的浪费、短缺等毁坏自然力的乱象。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在带来辉煌的物质财富、推动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增加了自然的负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消耗了自然资源。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并且将西方社会中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实问题的根源指向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辩证法》《资本论》等著作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并指出正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内在逻辑促使资产阶级疯狂逐利,将自然环境中的一切都纳入资本逻辑的统摄之下,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大工业与大农业的生产情况,认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9页。;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逐利性的基础上又指出了这种逐利行为的盲目性,“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2页。,至于这些结果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他们却毫不关心。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4页。马克思恩格斯以工业化最早的英国为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在当时,英国很多城市对废水、污水的处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排入河流中的废水、污水,造成严重水源污染,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马克思指出:“绝不能把使用价值看作资本家的直接目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4175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正是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这种本性,使其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社会历史根源就是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只有完全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制度,以一种更加优越的社会制度取而代之。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那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7778页。。总而言之,只有推翻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实现了人类自身的彻底解放,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解,生态问题才有可能被彻底解决。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既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更要实现人的解放,而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习近平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中国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口总额不到十三亿,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就会把这个人口数量提升一倍以上。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习近平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正是要求在深刻反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百多年以来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所以一方面需要克服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经济社会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需要依靠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与绿色产业的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的不断和解。由此可见,习近平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批判资本逻辑引发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又结合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观点。

总而言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石。绿色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生都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严厉批判,以及资本逻辑对自然的破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生态罪恶的根源,为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正确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又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很多新论断、新要求,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与时俱进,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和谐思想的合理汲取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合理汲取。习近平在阐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时曾多次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言论。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文化发展中,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智慧,这些生态智慧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文化渊源,对绿色发展理念的产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染作用,是绿色发展理念产生的重要思想资源。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最新成果。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更加注重主客体间的融通,强调以一种灵动的、生命的、有机的方式来对待自然,中国先哲们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得以生长。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内容非常丰富,对绿色发展理念形成发展具有较直接的文化影响。

第一,“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探寻人与自然和谐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永恒命题,奠定了中国传统生态和谐思想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儒、道、佛三家为主要组成部分,在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系中各自蕴含着朴素而丰富的生态和谐思想,这些思想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在早期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已有了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认识,古代中国有许多哲学家深入研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起源于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在这方面虽然各家具体主张有所不同,但是有着共通之处,那就是将包括人、万物在内的整个世界视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主张“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最普遍呈现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辩证统一的生态思维,强调人、世间万物与天之间是统一的,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即天道、地道、自然与人是相通和统一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高理论价值目标,主张人在社会发展中要以仁爱之心为基础来对待自然,并热爱和亲近自然,遵守自然规律,以“德性”思维来约束自身的社会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地做出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

儒家所谓的“天”,则指人和世间万物的本源,“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

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20页。,人与世间万物源于天,并最终统一为一个整体,“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陈晓芬译注:《论语·孟子》,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44页。,在这里蕴含着斗转星移、万物生息的自然运行规律。这里的“天”与自然有着极相近的意蕴。因此,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是儒家提出的人自身修养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主张人置身于整个天人系统当中,为天地之心,应以积极的方式去把握天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修身完善自我,从而实现天人合一。孔子提倡“知命畏天”,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不应该只有畏惧,应该尽力而为。荀子认为“天行有常,天人相分”,人类必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人类实践活动不能与自然规律相违背。孔子曾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陈晓芬译注:《论语·孟子》,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44页。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安小兰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15页。汉代的董仲舒认为:“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冯国超译注:《春秋繁露》,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69页。

道家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凡事都应顺应自然、崇尚自然,以此作为修身养性的行为准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岳麓书社2016年版,第145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岳麓书社2016年版,第88页。,都是告诫人们尊崇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庄子进一步指出,天地广大孕育万物,万事万物虽然繁多,但有着相通的属性,从大“道”的角度去理解,“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6页。,“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