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阳气,驱走寒气 9.2
作者: 曹峰祥
9.86万字 0.1万次阅读 1.2万累计人气值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9.86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29章
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阳气和寒气对身体的影响,并且详细介绍了各种由于阳气不足和寒气侵体引发疾病的解决方法,同时还配有调理身体的膳食食谱。不论在专业知识、医疗方法还是膳食营养上,都详细地介绍了补阳养生之道,是生活养生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第一章 养好阳气,决定健康的细节

1.养好阳气,延长我们的寿命

我们知道,中医的理论的基础是构建在自然法则之上的,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自然法则呢?很简单,就是大自然的规律。中医理论的基础是天人合一,人类的繁衍生息,时刻都与自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身体的阳气是由身体内的津液温煦蒸腾而成的汽化物。就是生命脏腑生理代谢过程之中所形成的动能与热量,生命代谢过程中能量的559/6变为热量,保证正常体温的维持,热量与阳气共同保证我们身体体温的衡定,并使人感到温暖。为什么我们将人体热能产生的气化物称之为阳气,主要是因为阳气与太阳一样,能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或者感到热,所以将其视为人体之阳;而称之为阳气,则代表人体的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的气化反应。人就是阳气充盈的生命体,没有了阳气生命也就终止了。

生命中的主宰——阳气

我们生活在地球之上,而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运转。就太阳与地球相对而言,太阳为阳,地球为阴,地球上面一切生命都依托于太阳。假设没有了太阳,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繁衍不息的生物?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此阳气不仅在自然界中处于主宰位置,同时也是人体健康生命的根本。所以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换句话说,阳气好比太阳以及天,没有阳气的彰显,任何生命物质都失去了支撑的基础,也就无所谓人了。而且人类缺乏了阳气,不仅没有了健康,恐怕活着都是不可能的。

就人体而言,如果阳气最初的数值是100,那么人从出生到死,是阳气从最初的100到最后的0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从生到死,是在不断消耗阳气的过程。我们人身之阳气受之于父母,无论接受父母身上多少阳气,在呱呱坠地之时,这纯阳之气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百分之百的,所以古人都将其称之为“纯阳之体”。而一具死尸,没有任何温度,此时其阳气值为零,只能称之为“纯阴之体”。这就是说,我们将阳气养护得越充分,身体健康程度也就越高,寿命也就愈长,反之健康长寿都是奢望。因此,笔者认为,我们自身所处的状态大多数为“阳常不足”,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状态都是消耗的数量要多于补充的数量。

养生就是保阳气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虽然现在养生的方法很多,但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怎样算是自然之道呢?就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以及自身阳气的状态,自己与哪些相符,与哪些不相符,与自然之道不可违,否则,非但不能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反会损阳耗气、劳倦内伤。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此处之“阴阳”即指自然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就以冬藏来举例子,冬季本属封藏,于摄生之道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祛寒就温,无泄皮肤”,这就是“无扰乎阳”。并不是春夏秋冬都需要运动一身汗才是健康的,如果在冬季我们不注意“封藏”,也不“无泄皮肤”,这必然会损伤阳气,可能是一时之便,但从长远看,对于身体并非绝对有利。

身体首先受到父母先天之气的引导——即肾中精气(阳气的前身),以及后天的呼吸之清气和脾胃运化而得的水谷精微,相结合之后成为我们身体内的纯阳之气。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保证各脏腑器官正常运行的功能。阳气虚就会导致器官的生理功能减弱以及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有关专家认为:“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随着年龄逐渐地增大,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这是一句实话。

东汉名医华佗在其著作《中藏经》中曾提到阳气与生命本质的问题,书中记载:“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比如说我们吃进肚子里面的食物,若是缺少胃中阳气的运动,就不能将食物消化,所以古人经常会说:“阳强则寿,阳衰则夭。”阳气是生命的本质,而保阳气是祛病延年的根本。

阳气的损耗与恢复

我们每一天都在消耗身体内的阳气,比如我们说话、活动、走路、想问题、吃饭、发脾气等一切,只要是在清醒状态下的活动,都在消耗自身体内的阳气,直至阳气竭尽,生命就此停止。所以阳气永远都不是过亢的,只有消损而补充不足!人们也在不断地消耗阴气,“人过四十,阴气自半”,这里讲到的阴气,是指收敛阳气的能力,阳气不能很好敛藏,自然不足,身体发生疾病。

阳气的恢复主要是依托靠吸收天地间的纯阳之气,以及通过饮食、睡眠、锻炼、保健、修炼等来完成。阳气盛的人恢复非常快。阳气虚弱的人,不仅要提供每人活动消耗的阳气,还因为阳虚,自身能力的下降,不能固密自敛阳气而向外泻出阳气。

因此,保阳气,就是捍卫健康、捍卫生命,也是养护身体的根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