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创伤的急救与康复 9.2
11.05万字 0.1万次阅读 0.3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三章 2023-10-26 11:35:56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11.05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章
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是根据体育院校的教学需求,为体育院校学生普及相关医学常识及人体运动相关知识,为保证运动健康及更好地运动发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教材共分三篇,第一篇为运动医学概论,简述了运动医学的基础理论,包括运动系统解剖、运动卫生、运动生理、运动心理,以及运动员的体格检查、营养、体能训练、运动医疗监督、兴奋剂检测、运动员的旅行;第二篇为康复医学概论,叙述了康复的基础医学理论,包括康复医学特征、康复医学评定、康复医学技术、康复医学工程;第三篇重点阐述了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病机制、预防措施和12种运动损伤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方法。

第一章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常见运动创伤的急救与康复/张战博,丁孝民主编—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7.12ISBN978-7-5493-6464-0常…张…丁…运动性疾病—损Ⅰ.①Ⅱ.①②③伤—急救运动性疾病—损伤—康复②Ⅳ.①R873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第号CIP2017297205出版发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号96总编室电话()079188504319销售电话()079188511423网址www.juacp.com印刷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开本/787mm×1092mm116印张8

字数千字190版次年月第版2017121年月第次印刷2017121书号ISBN978-7-5493-6464-0定价元16.00赣版权登字版权所有-07-2017-1465侵权必究图书若有印装问题,请随时向本社印制部(0791-88513257)退换前言社会体育专业《常见运动创伤的急救与康复》教材是我院进行综合实训的主要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之一,体现课程内容的实操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本教材符合现代高校教育理念,体现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体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达到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目的,为体育专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材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要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本教材融会了急救和康复的一系列相关知识和技能,教会体育生在运动场上的基本救护技能,在不具备完整医疗器材的情况下的基本救护常识,包括临时紧急处理方法、伤员运送、简易包扎等;对运动中出现的常见运动伤病的生物学基础、急性病出现的电解质紊乱及临时处理进行了阐述,对常见运动创伤的急慢性病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包括疾病的特征、表现、临时处理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等。为正常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成绩、增强体质提供了保障。

井冈山大学体育专业教材建设丛书编委会主任:熊百华张霭云副主任:杜和平傅秋仁胡达道成员:王玮朱梅菊王卉邹利民王卫民陈颖悟王战伟罗保安目录第一章运动创伤概述………………………………………………………………………1

第一节运动创伤的概念………………………………………………………………1

第二节运动创伤的分类………………………………………………………………1

第三节运动创伤与运动项目的关系…………………………………………………3

第四节运动创伤的预防………………………………………………………………8

第五节运动创伤的急救处理概述…………………………………………………11第二章生理学基础………………………………………………………………………14第一节创伤的水、电解质失衡………………………………………………………14第二节创伤后危病的监测指标……………………………………………………18第三节软组织的病理学……………………………………………………………20第四节末端病的病理与软组织损伤的转归………………………………………21第三章常见运动创伤的急救方法………………………………………………………25第一节人工循环……………………………………………………………………25第二节止血与包扎…………………………………………………………………25第三节临时固定与止痛……………………………………………………………26第四节吸氧术………………………………………………………………………31第五节紧急气管插管术……………………………………………………………33第六节清创术………………………………………………………………………36·1·第七节伤员的搬运方法……………………………………………………………38第四章常见运动创伤的康复治疗方法…………………………………………………39第一节运动创伤的康复训练………………………………………………………39第二节支具的使用…………………………………………………………………41第三节绷带的使用…………………………………………………………………44第四节关节镜………………………………………………………………………47第五节运动创伤的物理治疗………………………………………………………49第五章常见运动创伤的急救处理………………………………………………………58第一节休克…………………………………………………………………………58第二节运动应激性溃疡……………………………………………………………60第三节运动性中暑…………………………………………………………………61第四节脑震荡………………………………………………………………………62第五节手部运动创伤………………………………………………………………63第六节周围血管创伤………………………………………………………………64第七节肝脾损伤……………………………………………………………………67第八节挤压综合征…………………………………………………………………68第九节气胸与血胸…………………………………………………………………69第十节骨折…………………………………………………………………………70第十一节关节脱位…………………………………………………………………78第六章运动创伤的康复治疗各论………………………………………………………84第一节肩袖损伤……………………………………………………………………84第二节肩峰下滑囊炎………………………………………………………………85第三节冈上肌腱炎…………………………………………………………………86第四节肱二头肌长腱滑脱…………………………………………………………87第五节肩周炎………………………………………………………………………88第六节颈椎病………………………………………………………………………89第七节网球肘………………………………………………………………………91第八节高尔夫肘……………………………………………………………………92·2·第九节腕管综合征…………………………………………………………………93第十节腕关节扭伤…………………………………………………………………94第十一节腕三角软骨损伤…………………………………………………………96第十二节腱鞘囊肿…………………………………………………………………96第十三节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97第十四节伸指、屈指肌腱损伤………………………………………………………99第十五节腰肌劳损…………………………………………………………………100第十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症…………………………………………………………102第十七节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03第十八节股四头肌损伤……………………………………………………………104第十九节股内收肌损伤……………………………………………………………105第二十节跳跃膝……………………………………………………………………107第二十一节髌骨软化症……………………………………………………………108第二十二节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110第二十三节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112第二十四节半月板损伤……………………………………………………………113第二十五节跟腱止点末端病………………………………………………………115参考文献……………………………………………………………………………………117·3·第一章运动创伤概述第一节运动创伤的概念运动创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它的发生与运动SportInjury训练安排、运动项目、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它不仅发生在刚开始锻炼的运动新手,从事专项训练的运动员也经常发生。在竞技体育中如果发生损伤,不仅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严重者还会大大缩短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甚至引起残疾和死亡;在学校体育活动和群众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则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学习和工作,还可对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开展。由运动引起的创伤与日常生活中活劳动生产时发生的损伤有所不同,创伤的部位和性质与运动专项的技术特点密切相关,因此正确了解运动创伤的原因、掌握预防等基本知识有助于改进教学和科学安排训练。

常见运动创伤急救与康复的任务主要有:研究运动性创伤发生的原因、机制、伤后训1.

练、恢复时间和程度,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法,减少损伤对训练队的影响。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以加速恢复健康,缩短停训时间,及时恢复正常训练,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开展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运动创伤的发生规律,随访运2.

动创伤的近期和远期结果,阐明运动创伤对人体健康及功能的影响,以便确定运动创伤的防治重点。研究身体结构对运动创伤发病的影响。根据运动专项的特点和人体运动生3.

物力学的原理,分析运动创伤的潜在原因,指出某些人体的正常变异和某些骨性结构异常者不宜从事的运动,真正做到科学选材。通过各种途径,对运动者和教练员讲解运动创4.

伤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使运动者自觉遵守科学的原则,有效避免运动创伤的发生。

第二节运动创伤的分类一、按创伤的病程分类急性损伤:指组织在瞬间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引起的损伤。此类损伤发病急,1.

症状和组织反应明显。若处理得当,多数病程较短。

·1·慢性损伤:包括因急性损伤处理不当逐渐形成的慢性损伤,以及局部过度使用引起2.

的组织细微损伤积累。前者称陈旧性损伤,后者又称“劳损”。

二、按受伤后皮肤的完整性分类开放性损伤:凡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深部组织与外界相沟通的损伤称为开1.

放性损伤。如擦伤、撕裂伤、切伤、刺伤、裂伤、开放性骨折等。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仍保持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的损伤。如肌肉拉伤、挫伤、2.

挤压伤、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等。

三、按受伤组织的机构分类软组织损伤:指皮肤、黏膜、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滑膜、脂肪垫等组织的损1.

伤。在群众体育活动中,急性软组织损伤较多见。从事专项训练的竞技运动员,则患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居多。

骨与关节损伤:包括骨、关节、关节软骨、软骨盘以及骨骺的损伤。急性损伤多为骨2.

折和关节脱位,儿童多见骨骺损伤。慢性损伤则多为与专项技术特点有关的骨软骨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或创伤性骨关节病。

末端病:指肌腱、韧带或关节囊的纤维层在骨端的附着处(又称末端或腱止装置)所3.

发生的慢性劳损性损伤组织变性。此类损伤大多因过度使用引起,创伤的好发部位与运动技术动作对某一部位的特殊要求关系密切。如羽毛球、网球运动员长期反手击球引起的肱骨外上髁炎;跳高、篮球运动员因反复起跳所致的髌腱末端病等。

神经组织损伤:包括脑、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此类损伤发生率虽不高,但对运动员4.

运动能力影响甚大。如拳击运动员因大脑反复被击,致日后脑功能损害即“拳击脑”;跳水运动员的脑挫裂伤等。

内脏器官损伤:指因运动所致的心、肺、肝、脾、膀胱、胃肠等内脏器官损伤。此类损5.

伤一般为急性损伤,可由运动的原因直接引起,如腰部受撞击致肾脏挫伤;腹部受打击致肝、脾破裂。也可与骨折合并发生,如肋骨骨折导致肺脏损伤。

四、按创伤的程度分类轻伤:指伤后未丧失运动能力,仍能按原计划继续训练的损伤。如擦伤。

1.

中度:丧失运动能力小时以上,受伤后短时间(一般周)内不能按原计划训2.241~2练,需要停止或减少患部活动或进行治疗的损伤。如肌肉拉伤。

重度:伤后较长时间完全不能训练,或需要住院进行治疗的损伤。如骨折。

3.

五、按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运动技术伤:是指因专项运动的特殊技术动作要求,引发人体某部位的职业性损伤。

1.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的闭合性慢性损伤,好发于从事专项训练的竞技运动员,创伤的部位和性质与专项技术的动作特点密切相关,如网球肘、足球踝。改变训练手段,改进训练方法,加强损伤部位的肌力训练,伤情可得到控制和好转。

非运动技术伤:此类损伤不具备专项训练的特点,多数为运动中的意外损伤,常发于2.

·2·运动中需要身体相互接触的激烈运动或需要腾空落地的运动项目。运动训练水平低,缺乏保护或保护失当易致损伤。暴力大小及防护能力的差异会影响损伤的程度。非运动技术伤的发生无特殊规律可循,多为急性损伤,病情较重,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方可恢复。

第三节运动创伤与运动项目的关系运动创伤发生的类型及其发生率与从事的运动专项密切相关。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其各自的专项技术特点,以及对人体运动器官承载负荷的不同要求,因此损伤也具有各自所特有的好发部位和损伤性质。但除了项目特有的运动创伤外,许多运动项目还有共同的运动创伤,这是由于运动员除了要进行专项训练外,还要进行大量的身体素质训练,如果运动创伤是发生在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则不能明显反映其项目特点。本节主要介绍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轮滑等专项的损伤特点。

一、田径田径运动包括跑、跳、投掷和竞走。其创伤并不少见,创伤的性质和程度也各不相同。

(一)赛跑在短跑时常遇到的外伤有大腿后部屈肌拉伤,足踝腱鞘炎,跟腱纤维撕裂、断裂或跟腱腱围炎。赛跑时由于急停而引起的髂骨前上棘的断裂、踝关节与膝关节扭伤、踇指指骨骨折等。有时也可能因为起跑坑未垫平而致伤。

中长跑外伤较少。但可能出现过度紧张现象。下肢训练过多,有时会出现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长跑过程中摔倒可发生擦伤,但有时也会因倒在跑道的边沿或道边的板牌上而发生骨折。也曾有人记载过钉鞋刺伤的病例。

马拉松比赛时,由于距离过长,运动员常常发生会阴部及尿道口擦伤、膝外侧疼痛综合征、胫前肌腱鞘炎及足趾挤压伤。因此,应注意运动裤与鞋子的选择及路线的选择(应当选择柏油马路或土路,会阴部涂凡士林可预防擦伤)。

跨栏最易发生大腿后肌肉拉伤(包括坐骨结节末端病)、腰痛及髌骨软骨病。所以应注意训练制度的安排、跨跳姿势的矫正,以及栏的安放位置及方向。

(二)急行跳高、跳远、三级跳和撑竿跳最常见的外伤是踝关节韧带捩伤或骨折、足跟挫伤、膝关节的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前臂骨折及肩部挫伤。这些创伤的发生,可见于下列情况:如助跑时撞到别人身上(由于组织不好而冲撞),跑道不平或太滑,沙坑太硬或有石块,坑沿太高等。曾有过跳高运动员和跳远运动员,因落地时身体扭转摔倒发生大腿骨折的例子,还有数例因跳高落地时肩部撞地而引起肩锁关节分离的病例。撑竿跳高,除上述创伤外,还可因竿的折断或不正确的(头或背)落地,而引起头及脊柱的伤害,这种损伤较少见。

二、球类我国球类活动比较普遍,篮球、足球、排球在群众中倍受欢迎,因此,球类活动引起的·3·创伤也很常见。

(一)篮球篮球运动在我国开展最为普遍。它是一种瞬息万变的运动,要求运动员全面的体力发展与身体训练。最常见的创伤是因跌倒,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踩在别人脚上或被踩),急停、急转、冲撞,场地不平,或场地过滑而引起的急性创伤。外伤最轻的仅仅是一点擦伤,重的可以发生骨折或脱位。一般较常见的有踝关节韧带的捩伤或骨折(往往由于处理不当而变成慢性疾患,经常疼痛妨碍运动)、膝的韧带半月板损伤、指挫伤及腕部舟状骨骨折。另外,在篮球运动中也可发生慢性创伤,其中最影响运动训练与技术发挥的是髌骨软骨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滑步进攻与攻守、急停与踏跳上篮等局部训练过多所致,应引起注意。预防的必要措施是加强全面训练,避免单打一的训练方法,保证合乎标准的场地卫生条件,加强运动员的纪律教育及裁判工作。同时,应注意运动员的过度疲劳状态,以减少发生创伤的可能性。

(二)足球据国外记载,足球运动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外伤程度最轻的是擦伤,重的可以有骨折、脱位及内脏破裂。根据广东省体委医务室的资料(按影响训练的情况分类),足球运动创伤中,是轻伤,是中等伤,只有是重伤。约的损伤是47.8%19%3.2%86%在四肢。损伤中除一般常见的擦伤及挫伤外,踝关节的扭伤最常见。其次是大腿前后肌肉拉伤、挫伤。膝关节损伤又次之。半月板撕裂、膝十字韧带撕断、髌骨骨折、髌骨软骨病等虽比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却较困难。某些发达国家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很多都已经切掉了半月板或髌骨。守门员因为经常扑球摔倒,所以很容易发生手腕(舟状骨骨折)及肘的创伤(鹰嘴皮下滑囊炎及血肿),因此,一般守门员都应穿线衣、带护肘和手套。

激烈比赛致伤。比赛时紧张地争夺、疾跑与铲球,易发生大腿与小腿的肌肉拉伤与1.

断裂。突然改变体位,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外展,都可能引起膝、踝关节的韧带及骨的损伤。

因球的间接作用致伤。这种损伤多见于下肢。例如,用脚外侧踢球,就容易损伤距2.

腓前韧带,这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用足内侧前脚踢球,由于膝关节屈曲,小腿突然因球的作用而外旋外展,就很容易损伤膝的内侧副韧带、半月板及前十字韧带。特别是与对方运动员“对脚”时更容易发生。

此外,一次有力的“屈膝后摆腿正脚背”踢球,由于球的反作用,突然使股四头肌猛力收缩,常常发生股四头肌、股直肌腹或腱膜撕裂。若是儿童,则常常促使胫骨结节软骨炎的发生。

球击伤,例如面部的擦伤、挫伤,腹部挫伤(肝脾破裂、胃肠道挫伤),阴囊及睾丸挫伤3.

等。但最典型而常见的损伤是守门员的手指损伤,如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的韧带牵扯与关节半脱位。

踢伤。比赛时大小腿部常常被对方球靴、膝及小腿踢撞,引起肌肉挫伤、皮下血肿、4.

肌肉断裂(最常见的是股四头肌的损伤)以及骨的损伤(如胫骨骨折,或胫骨创伤性骨膜·4·炎)等。

摔倒。在运动员争球、冲撞或疾跑时很易摔倒,因此,发生创伤的可能性大,场地不5.

平时尤易发生。常见的如擦伤、创伤性滑囊炎(膝及肘)、髌骨骨折、脊柱骨折、脑出血、脑震荡等。在塑料草坪上摔倒还会产生热烧伤。

其他。除上述情况外,足球运动员又常因劳损发生慢性创伤,如踝关节创伤骨关节6.

病(又名“足球踝”,其成因之一是局部劳损,线拍片表现为踝关节前后骨质增生)、趾骨X

炎及髌骨软骨病。

(三)排球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肩、膝和腰。肩以肩袖损伤肱二头肌腱腱鞘炎最多,多因肩部无力、扣空球或和球技术错误(如肩外展度屈肘扣球就很易伤肩,如能高手扣球,此伤即90可避免),一次或多次逐渐引起。在肩部,由于扣球姿势不正确,还会引起肩胛上神经麻痹,出现冈下肌麻痹,多见于集训的运动员。膝伤以髌骨软骨病、股四头肌外侧头末端病(尤以单足起跳与落地的运动员最多,如改为双足多可避免)及半月板骨折与棘突骨膜炎较多。此外,“扣球”“封网”“救球倒地”,也可能发生背部、臀部的挫伤及上下肢其他关节韧带的捩伤或扭伤,其中指扭伤、骨折和脱位最常见。因此,预防办法应注意改进错误的技术,遵循训练原则,改善场地卫生条件(场地要平,但不要太硬或太滑),使用厚护膝及护腰。在准备活动时,应特别注意肩、膝、腰、指及腕关节的活动。

(四)乒乓球快攻型打法的运动损伤占总损伤数的,运动损伤的发生多分布于上肢,其中23.43%肩部与腕、手部最多。因为快攻型打法的主要技术是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都是以快为主,扣杀是主要的得分手段,也是突出一个“快”字,在扣杀中集中全身力量,通过臂、腕、手击球,具有很大的爆发性,整个手臂起到速度杠杆的作用,此时肩部承受力量最大,位置稍有不当就可能发生损伤。手腕的活动范围较小,但此时也以极快的速度内旋(反手则外旋),如果腕关节灵活性不好或腕关节力量较差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削球型打法运动损伤的发生占总损伤数的,多分布于下肢与躯干部,腰骶与膝37.1%部最多。削球型打法下肢的活动较多,且幅度较大,造成膝关节负担过重,常处于半屈位的膝关节在左右前后大范围的跑动中,呈现不稳定状态,损伤较易发生。削球型运动员还要利用转腰来获得回击球的时间和空间,这时如果腰部的柔韧不好,或对抗肌群用力不协调也能导致运动损伤。

弧圈型打法运动损伤的发生占总损伤数的,损伤多分布在上肢和躯干部,腰部与39%肩部最为多见。运动员拉弧圈球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腰部肌肉用力的大小,握拍手同侧的腰部肌肉力量较弱或伸展性较差,都可能引起腰扭伤。接弧圈球时,手臂的动作是以肩为轴,以大臂带动小臂,此时肩关节负担过重是造成肩部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乒乓球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为腰部、肩部和膝部。调查资料表明,乒乓球运动损伤以腰骶部为最多,约占全部病例的三分之一。在乒乓球运动中,人体始终要保持上体前倾的状态,在此时人体后方的棘上韧带始终保持上体前倾的状态,骶棘肌也长时间处于收缩紧·5·张状态,许多运动员在运动结束后又不注意放松腰骶部,致使局部过度疲劳,以致积劳成损。在乒乓球运动中,几乎每一次击球,都离不开转腰这个动作,而这些腰部活动多以大肌肉群为主,大肌肉群一般远比小肌肉群难“动员”,准备活动不充分,大肌肉群的惰性尚未克服,也是造成腰部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肩部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仅次于腰骶部,约占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乒乓球的击球动作大多以肩为轴,因此对乒乓球运动员握拍手臂的肩关节灵活性要求较高,肩关节灵活性差的较易受伤。肩关节长期磨损,肩峰韧带和肱二头肌长头在整个过程中几乎从未得到休息,因此损伤常伴有发炎。如果不注意调节运动量及时治疗,有的就变为慢性炎症,这是肩部运动损伤较多的重要原因。

膝关节也是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在乒乓球运动中,人体在不停地跑动中,膝关节始终处于半屈位,此时关节前十字韧带绷紧,膝关节两侧副韧带松弛,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乒乓球击球动作要求身体重心不停地转换,腿部不停地内外旋转,膝关节不停地承受着向两侧的力的作用,若是膝关节力量薄弱,在急促改变体位和失去重心时,都容易造成膝关节两侧副韧带的运动损伤。

三、体操体操项目比较多,男子六项:自由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四项:自由操、高低杠、平衡木、跳马。

体操项目对人体各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也是运动创伤发生较多的项目,主要原因是由于体操的动作技术较复杂、较难掌握,而且大多是在器械上练习,一旦摔下来就更容易受伤。另外,器械设备不合要求、保护与自我保护方法不当、未遵循教学训练的原则等,也是受伤的原因,以下是体操项目中常见的几种损伤:单杠:正反握前上转体度,前上法助力不当致伤肩部。

180吊环:摆浪振幅不协调致伤腰部。

跳马:助跑上板前空翻落地扭伤足踝。

高低杠:前空翻下、弧形前空翻下、后摆前空翻下,下法前接难动作、新动作落地致伤膝关节。

四、武术(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套路运动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下列几种。

擦伤:皮肤表面与粗糙的物体相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伤,主要征象为表皮剥脱,1.

有少量出血和组织液渗出。如在做跪地动作时,膝盖与地面发生摩擦而导致的擦伤。

裂伤:因钝器打击引起皮肤和软组织的撕裂,伤口边缘不整齐,组织损伤广泛,出血2.

较多,严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如受刀、剑打击而引起的裂伤。

刺伤:因尖细物体刺入人体所致。其特点是伤口细小,但较深,可能伤及深部组织或3.

器官,或者将异物带入伤口深处,容易引起感染。如受梅花针攻击而刺伤。

切伤:因锐器切入皮肤所致。伤口边缘整齐,多呈直线,出血较多,但周围组织损伤4.

·6·较轻。深的切伤可切断大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如受刀、剑砍、劈而引起的切伤。这些损伤的特点是有出血和伤口,所以处理时必须进行止血和保护伤口。

小面积的皮肤擦伤、污染不重者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抹即可,一般不需包扎。关节部位擦伤可在创面上涂抹消炎软膏并用纱布绷带包扎。大面积擦伤,污染较重者要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将污物洗净,再用凡士林纱布绷带覆盖伤口,并以绷带加压包扎。

裂伤、刺伤和切伤,轻者可先用碘酒或酒精将伤口周围皮肤消毒,然后在伤口撒消炎粉,用消毒纱布覆盖,加压包扎。小的裂口,伤口消毒后可用粘膏黏合。裂口较长和污染较重者,应由医生做清创术,清除伤口内的污染和异物,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彻底止血,缝合伤口。凡伤情和污染严重者,应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凡被不洁物致伤且伤口小而深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国际单位,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1500~3000(二)挫伤人体某部位遭受钝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该处及其深部组织的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又称撞伤。如在对练过程中,被对方踢伤或打伤。

原因:武术运动员常在徒手对练或在使用器械时,由于方法不正确或用力不协调而被击伤。受伤部位可发生在躯干,也可发生在四肢。

征象:根据受损的部位以及打击时力量的大小不同,其表现有所不同。以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挫伤最常见,这种没有并发症的挫伤称为单纯性挫伤。病理变化主要为皮肤、皮下组织受到损害,淋巴管与小血管破裂,部分肌纤维损伤或断裂,组织内有渗出液和出血。主要症状有疼痛、肿胀、压痛、局部皮肤青紫及功能障碍等。

挫伤的同时伴有周围重要组织或脏器损伤的称为复杂性挫伤,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损伤,如头部挫伤,轻者可发生脑震荡,严重者可有颅骨骨折或合并脑挫伤而危及生命;胸、背部挫伤可合并肋骨骨折或肺组织的损伤,形成气胸或血胸;腰、腹部挫伤可合并肾挫伤和肝、脾破裂而引起内出血和休克;睾丸挫伤可因剧烈疼痛而引起休克。

处理:单纯性挫伤在局部冷敷后外敷创伤药,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头部、躯干部和睾丸挫伤除一般挫伤处理外,还应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存在,如有并发症出现,应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待病情稳定后,马上送医院治疗。

预防:训练和比赛时,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纠正错误动作,避免误伤。

(三)关节韧带的损伤关节韧带的损伤主要是由间接外力的作用引起的一种闭合性损伤。在武术运动中最常见的是踝关节、膝关节、掌指关节和肘关节的损伤。

原因: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运动,关节内外韧带受到过度的或猛烈的牵拉而造成损伤。轻者仅是少量韧带纤维断裂,重者则是部分韧带纤维断裂或韧带完全断裂,甚至引起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同时还可合并关节内滑膜、软骨损伤或撕脱骨折等。例如武术运动员在练习跳跃动作时,落地不慎而引发的脚踝扭伤。

征象:受伤后局部疼痛、肿胀;若伤及关节滑膜或韧带断裂及合并关节内其他组织损伤时,出现整个关节肿痛或血肿;局部有明显压痛;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7·处理:受伤后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并休息,以减轻出血和肿胀。

24~48h后,拆除包扎固定,根据伤情可采用药物外敷、止痛药剂注射、理疗和按摩等。韧带完全断裂者,应在急救处理后马上送医院,以争取及早手术缝合或固定。

预防:平时要加强关节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在做跳跃或高难度动作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要正确掌握武术动作技术;要注意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场地和器械的维护。

五、游泳主要采取仰、俯这些水平姿势,它与陆地上进行的运动不同,动作不会产生冲击,因此此项运动受伤、事故较少。但游泳运动不妥当也会发生一些受伤和事故的情况。如眼球病、皮肤病、外耳炎、腰痛、肩关节痛等症状,故游泳时千万不可麻痹大意,要注意接受适当的训练和指导。

六、轮滑易损伤部位:上肢易损伤部位:腕关节、肘关节。主要是腕关节、肘关节挫伤,韧带损伤,尺(桡)骨折。

下肢易损伤部位: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主要是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挫伤、韧带损伤、髋关节骨折、尾骨擦伤和骨折。

头部:脑震荡。

服装鞋子要适合轮滑运动的要求。轮滑练习时一定要穿运动服,不要穿牛仔裤或其他服装,做完准备活动后再换轮滑鞋;初学者一定要戴护具,如护膝、护腕、护肘、头盔等;轮滑鞋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练习目的而定,初学者应选择休闲轮滑鞋,鞋的大小应自己穿着合适为宜;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轮滑鞋,最好不要外借,还要及时检查轮滑鞋的轮子、螺丝是否松开,及时拧紧松开的螺丝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第四节运动创伤的预防任何疾病的预防均胜于治疗,运动创伤性疾病也不例外,只要我们对预防运动创伤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根据运动创伤的发病原因,运动创伤的预防应做到以下点:5

一、加强科学训练的指导合理安排运动量,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做到科学训练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科学训练包括五大要素,即全面性、渐进性、个别性、反复性、意识性,前三个要素对预防运动损伤较为重要。全面性原则是增强运动员体能的全面训练,而不单纯针对运动种类进行特定动作的反复训练。增强身体素质,是提高单项训练成绩的基础,并有利·8·于在激烈的比赛中做高难度动作不走样。渐进性是指训练量逐步加大。突然大幅度提高运动量,身体一时不能适应,会导致运动损伤。个别性原则是指训练必须因人而异。不同性别、年龄以及体力、技术熟练程度存在差异,训练量和训练方法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加强运动训练中的保护运动中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必要的,就安全的责任性来说,会涉及许多人员。

第一,运动参与者、老师和父母;第二,运动训练的教练员;第三,记分员和裁判员;第四,运动中心、运动队、俱乐部的医疗或与医疗相关的指导顾问或任何受过训练的急救员;第五,组织者、承办者等。最直接的关联人员是运动员自身、教练员、队医,他们应当根据项目的特点采取保护或帮助的方法以减少运动损伤。且运动中适当的保护与帮助可加强运动员的信心,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在竞技体操中尤为重要。

运动员还应学会各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例如,自高处摔下或落地时必须双腿屈膝并拢,使双腿相互保护以免扭伤膝关节和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当重心不稳快摔倒时,要学会各种滚翻动作以缓冲与地面的撞击,如跳伞落地或排球救球时常常要做后滚翻,切忌直臂撑地。教练员应该熟练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技巧。若现场有队医,有必要协助运动员正确使用保护工具。

无论是运动员,还是对教练员和队医来说,均应进行各种保护支持带的正确使用培训。保护支持带的使用可针对运动项目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选择。例如,防止手及手腕伤,必须用绷带裹手;防止腰损伤用皮围腰;预防“足球踝”用绷带包扎法;防止足弓下陷用黏膏支持带等。保护支持带也可用在受伤症状不重、运动员需继续参加训练的情况下,避免加重损伤。

另外,运动员应积极主动使用必备的保护装备,大多数有特殊危险的运动项目均有特殊设计保护的装备以预防和减少参与者的危险性。在美式足球、业余拳击、超越障碍赛、滑板、板球等运动中,头盔通常用来保护头颅避免直接撞击。面罩由剑术师、曲棍球和冰球的守门员使用,这些运动员在胸部和腹部也穿戴填充性覆盖物加以保护。在接触性运动项目中,保护牙托用来保护牙齿和牙龈,也可防止对头颅的撞击直接传递至下巴。许多篮球和排球运动员使用护膝用具避免直接撞击膝部。棒球使用厚垫防护来保护皮肤。在许多运动项目中,保护性衣着经常会有改进,由于新的材料不断出现,所穿衣着应当既不松也不紧,衣着材料应当有利于排汗。对大多数运动者来说,这些防护性装备具有凉爽效应和防止骤然变冷的双重效应。在跑和跳的所有运动项目中,足底震荡的吸收是竞技性运动鞋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它通常要求尽可能轻巧,其震荡吸收是使用了现代弹性高分子聚合物鞋垫。

三、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准备活动()1.warm-up在运动训练和比赛前是必须的,它不但能使基础体温提高,深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应激性上升,关节柔软性增大,也能调节赛前心理,减轻紧张感和压力感,从而起到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一个彻底的热身能提高身体的效率,因此会提高运动能力。

·9·推荐的热身时间为分钟。通常的热身模式是牵张运动和活动性训练,如弹跳和短5~30跑运动,直至微出汗。有些运动员忽视了准备活动,很容易发生肌肉撕裂、跟腱断裂、腰痛等情况。准备活动时间的长短根据当日运动员的状态加以控制,正式比赛和平时训练前准备活动的水平也应不同。准备活动的项目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整理活动()2.cooling-down即放松活动,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良好方法。从预防损伤的角度看它同运动前或赛前的准备活动同样重要。整理活动应包括慢跑、呼吸体操及各肌群的伸展练习。剧烈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可使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偿还运动时所欠的氧债;整理活动使肌肉放松,可避免由于局部循环障碍而影响代谢过程;运动后做伸展练习可消除肌肉痉挛,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肌肉酸痛和僵硬程度,消除局部疲劳,对预防运动创伤发生也有良好作用。

四、加强医务监督它是指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运动参加者的健康进行监护,预防锻炼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督导和协助科学的锻炼和训练,使之符合人体生理和功能发展规律。运动训练、比赛期间医务监督的主要任务是预防运动损伤,可概括为两大部分。

定期并按需要进行体格检查1.

选拔新运动员集训时,必须进行详细的伤病检查。患有不能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伤病或先天畸形,或从伤情特点来看恰好是所学项目“专项多发病”,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又较困难或需要的恢复时间较长的这一类运动员,就不宜批准集训。例如,有髌骨软骨病的不宜参加篮球、铁饼、跳高等集训,椎骨骨折不宜参加举重与体操等。另外,对入选集训的运动员和从事专门化训练的运动员应该进行定期普查,建立健康档案。普查时应该根据运动专项的发病特点及部位仔细检查,以尽早发现各种劳损性损伤,必要时应定期做线检X

查。通过体检发现潜在性疾病并及时治疗。

加强自我监督2.

自我监督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自身反应最直接的信息,其目的是尽早发现损伤的危险信号,及时治疗或重新安排训练量和训练内容。因此,它对于调整训练计划、安排运动负荷量、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内容除包括一般所熟知的内脏器官功能检查方法之外,还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及外伤发病规律,制订一些特殊的自我监督方案。例如:易损伤肩袖的项目应每日做肩的反弓实验(肩上举度时再用力后伸),出170现疼痛即为阳性;易患髌骨软骨病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应于开始运动时做单腿半蹲起检查,出现膝痛或膝软征象的即属阳性;易患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足屈肌肌腱腱鞘炎者应每日做“足尖后蹬地试验”,伤部出现疼痛即为阳性等。出现以上阳性反应之后,运动员应立即就医仔细检查,并根据伤情的轻重重新安排训练计划。

五、建立队医、教练、运动员预防运动创伤的协作关系运动员应该了解参加运动可能发生损伤,一旦发生损伤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养成预防损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教练员应该提高预防损伤的意识,科学训练并做好保护工作。

·10·队医要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有关常见、普通的运动损伤和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负责急救、协助检查运动量的大小,做好义务监督。同时运动队应该经常举行有关体育理论和运动创伤知识的讲座和讨论,建立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相互学习的制度。建议医生和教练员结合本队损伤的发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将有助于双方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统一认识,进一步融洽协作关系。总之,需建立队医、教练和运动员三者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探讨、研究和防治运动所发生的创伤问题。

第五节运动创伤的急救处理概述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Emergencytreatment理。其目的是保护伤病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伤害、减轻伤病员痛苦、预防并发症,并为伤病员的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急救常常出现于以下情况:当前健康运动员的损伤(头、胸、腹、脊柱损伤);1.

以前确诊疾病的加重(心脏病、哮喘、糖尿病);2.

以前未意识到的疾病的出现(无症状的冠状动脉疾病)。

3.

这些疾病不经常发生,但是当它发生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并且做出正确的处理。因此,无论何种急性损伤,做好现场急救都是十分重要的。

急救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救命在先,做好休克的防治。骨折、关节脱位、严重软组织损伤或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时,伤员常因出血、疼痛而发生休克。在现场急救时,要注意预防休克,若发生休克,必须优先抢救休克。其次,急救必须分秒必争,力求迅速、准确、有效,做到快救、快送医院处理。

救护人员的态度要和蔼可亲,语言亲切、婉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保持镇静,切不可惊慌失措或顾此失彼,即使出现危急情况也应镇静地进行有条不紊的抢救工作;急救技术要熟练敏捷。经急救处理后,应陪伴伤员到医院,并向医生介绍发病情况和急救经过。

一、急救的组织工作应根据运动项目、比赛及训练等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措施。

(一)训练时的急救组织在固定的场地训练时,应就近设急救点,并根据训练项目的特点、创伤发生的情况,做必要的急救物品的准备,例如冰球及拳击易发生头面部皮肤裂伤,它有时需要缝合,应备缝合包。体操易伤脊椎应备担架。球类易伤膝踝应准备棉花夹板、气夹板以利转运。急救点的工作可由医务工作者和保健员共同负责。有些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路线是不固定的,如马拉松、自行车或汽车拉力赛等,急救点也只能是游动的,医生和保健员有时无法跟随,可交给教练员来做,把急救物品放在随行的机动车上以便应急。

·11·(二)大型比赛时重点急救项目的组织工作大型比赛时除一般项目外,易发生严重损伤的比赛项目,如摩托、公路自行车比赛等,应组织人力重点保证,以求伤后能得到及时抢救。急救的准备工作包括:查看比赛路线,组织运动员、教练员座谈,决定急救点的设置位置(一般应设在易发1.

生外伤的地方、便于观察情况的制高点附近、便于运转伤员又不影响比赛进行的地方)、数目、急救车辆的配备及游动路线、各种急救物品的需求及后方医院的联系及准备等。

急救知识的宣传工作:所有运动项目最好都有一些人至少具有第一救助资格。这对2.

接触性运动项目、伤残运动、耐力运动非常重要,而职业运动项目则要完全具备。急救事件可能发生在人群聚集的业余或娱乐性运动中,因此鼓励教练、父母和选手自己接受正确的第一救助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做好急救知识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要,不仅可以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而且可以学自救与互救的方法。如公里自行车比赛的路线很长,医务人172员及急救车常常不能立即到达受伤现场,运动员的自救就可以弥补急救处理不够及时的问题。

二、现场的具体急救工作(一)做出初步诊断首先了解伤史,包括受伤经过、时间、受伤机制、受伤动作,以便估计损伤部位及性质。

(二)就地检查检查有无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发绀、异常呼吸等现象;1.

检查病人有无休克、伤口内或外出血;2.

注意病人神志状态,凡有神志不清、瞳孔改变、耳鼻道出血、眼结膜淤血以及有神经3.

症状者,应疑有颅脑损伤;检查是否有胸腹外伤;4.

检查有否脊髓损伤;5.

注意肢体有无肿胀、疼痛、畸形及功能丧失等,以确定骨与关节损伤的情况。

6.

(三)初步急救处理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后迅速按不同情况处理。目的在于,首先抢救生命,其次防止再伤,防止伤口污染,并为后继治疗做准备和创造条件。

擦伤和切、刺伤:如果出血不多,只需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皮肤伤口内如嵌有砂1.

石、灰土等,应当冲洗干净,再用消毒棉球拭干,在伤口上涂红药水或紫药水,一般不用包扎。伤口较深的,应及时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皮肤或皮下组织撕裂较大的,应去医院缝合。伤后有严重出血的,要先止血。止血方法有多种,可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压迫出血部位,把受伤肢体抬高;也可用绷带加压包扎或上止血带,但不能超过小时,以免造成2

组织缺血性坏死。

挫伤:身体受到钝器的撞击后,皮下的组织、血管、神经出现挤伤、破裂,皮肤会出现2.

局部疼痛、红肿、痕血斑,这时,局部要用冷敷(冰袋或自来水冲洗)并用绷带加压包扎,抬·12·高患肢,以减轻疼痛和出血。一天后,可以用理疗、按摩等方法促进淤血的吸收和肿胀的消除。如挫伤较重,可以内服、外敷一些治疗跌打损伤或止痛类药物。如是胸、腹部位遇到挫伤,还应注意内脏器官有无损伤。如睾丸或内脏器官遭到创伤,往往会出现休克。这时,应立即送往医院。

骨折:运动中由于突然的暴力作用会发生骨折。骨折一般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两3.

种。骨折后局部有明显疼痛、肿胀、畸形、伤肢功能障碍、压痛或震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骨折的急救处理主要是抗休克,临时固定和安全搬动。

开放性骨折由于有伤口和出血,应立即止血,并把伤口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块盖好再固定。对骨折的固定,要轻而稳;如没有现成的夹板,可用木棍、树枝等代替。夹板要上在伤肢的侧面,两端要跨过骨折处上、下两端关节,才能很好地固定伤肢。在夹板和伤肢之间,最好用棉花之类松软物品垫好,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捆夹板的绷带不要直接绑在骨折的断端,结也应统一扣在一侧。将患者送往医院途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保护好受伤肢体。

脱臼:关节脱位是在受到外力过度牵引或暴力打击下造成的。常见部位在肩关节和4.

肘关节。关节脱位时,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并有明显畸形。如肩关节脱位后,肩部由圆形外观变成直角状,叫作“方肩”;肘关节脱位后,肘后“三角关系”(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两髁三点之间在肘伸直时成一直线,肘屈曲时成等边三角形)发生变化,尺骨鹰嘴向后上方移位。脱臼后不要随意搬弄受伤肢体和乱加整复。一般可做冷敷,然后将伤肢用绷带固定,送往医院处理。

脑震荡:在运动中头部受到器械打击,或身体从高处摔下时,常会引起脑震荡,表现5.

为短时间的神志不清,几分钟后才清醒,醒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等。严重者失去知觉后,会出现瞳孔放大,脉搏、呼吸微弱,面色苍白,肌肉松弛等现象。

急救时应让患者安静平卧、头部冷敷、身体保暖,在送往医院途中,尽量避免震动和颠簸。

·13·第二章生理学基础水和电解质广泛分布于机体细胞内外,正常的水、电解质代谢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水、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与运动创伤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它可作为病因引起许多疾病的发生,也可作为并发症与许多疾病伴行。它可导致酸碱平衡紊乱、休克、心力衰竭等病理过程,从而使原发疾病恶化甚至发生恶性循环,危及生命。因此,掌握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规律对运动创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创伤的水、电解质失衡一、人体体液的正常参数(一)体液的容量与分布体液是由水和溶解于其中的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组成,广泛分布于组织细胞内外。成人体液的含量占体重的,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细胞外60%40%液约占体重的,细胞外液中的血浆约占体重的,其余为组织间液。细胞间液20%5%15%中有极少的一部分分布于一些密闭的腔隙(如关节囊、颅腔、胸腔膜、腹腔膜)中,称为特殊的分泌液,如胃肠道消化液、脑脊液、关节囊液等,约占体重的,又称第三间隙液。

1%~2%由于这一部分是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又称为跨细胞液。

(二)体液中的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电解质成分有很大的差异,细胞外液主要的阳离子是+,其次Na是+、2+、2+等;主要的阴离子是-,其次是-、2-及有机酸根和蛋白KCaMgClHCO3HPO4质。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是+,其次是+、2+、2+;主要阴离子是-、-、KNACaMgHCO3Cl2-等。各部分体液中阳离子的总浓度和阴离子的总浓度相等,因此保持电中性。电解SO4质能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间液与血浆的电解质成分基本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较高浓度的蛋白质(),而组织间液的蛋白质含量仅为。

7%0.05%~0.35%这与蛋白质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有关,其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稳定血容量有重要意义。细胞膜两侧+和+浓度相差悬殊,主要通过++酶的作KNaNa-K-ATP用得以维持。

(三)体液的渗透压渗透压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之一,它是由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所产生的渗透效应·14·形成的,取决于溶质的微粒数,与微粒的大小无关。体液的渗透压由其所含的微粒总数决定,包括阳离子、阴离子的个数和非电解质的分子个数,即:血浆总渗透压阴离子浓度=+阳离子浓度非电解质浓度,正常范围为/,其中起主要渗透作用的溶质+280~310mmolL是电解质,特别是+、-及-等单价离子(占渗透压的)。血浆蛋白质NaClHCO390%~95%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在血浆中含量虽然较高,但因其分子量大,分子个数只占血浆微粒个数很少部分,故产生的渗透压也很小,约/,由于蛋白质1.5mmolL难以透过血管壁,故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和血容量方面起重要作用。血浆中晶体物质微粒(主要是电解质离子)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占血浆渗透压的绝大部分。由于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因此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中起决定性作用。正常状态时,细胞内外、血管内外渗透压是相等的。当某侧渗透压发生变化时,水分透过半透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移动来调节渗透压平衡,因此,血管内外及细胞内外渗透压也是相等的。

水、钠的生理功能1.

水参与水解、水化和加水脱氢等重要反应,并为一切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场所;水是良好的溶剂,能使许多物质溶解,而且黏度小,易流动,有利于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输;水的比热大,对体温调节起重要作用;水具有润滑作用,例如泪液有助于眼球的转运,滑液有助于关节的活动等;此外结合水(与蛋白质结合的水)能够保证各种肌肉具有独特的机械功能。钠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参与神经、肌肉、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形成,钠也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参与细胞内液的调节。

水、钠平衡2.

正常人每天水的摄取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含水和代谢水。

机体排出水分的途径有消化道、肾脏、皮肤和肺脏。水的排出量基本上等于水的摄入量。

正常成人每天最低尿量应约,再加上皮肤和肺部的不感蒸发和粪便排出量,则每500mL天最低排出的水量约。要维持水出入平衡,每天需给水,称为1500mL1500~2000mL日需要量。当气温达时,汗腺开始排汗,称为显性出汗。显性出汗时的汗液为低渗28℃溶液,其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氯化钠,此外还含有少量钾离子。因此,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时,应注意补充水和适量钠、钾离子。正常成人体内含钠总量为/,40~50mmolkg其中约是可交换的,约是不可交换的,主要结合于骨的基质中。+及与其结合60%40%Na的阴离子(-和-)含量决定细胞外液容量,血清+浓度的正常范围是ClHCO3Na130~150/,细胞内液中的+浓度仅为/左右。成人每天随饮食摄入钠mmolLNa10mmolkg100~/。天然食物中含钠甚少,故人们摄入的钠主要来自食盐。摄入的钠几乎全部200mmolL经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肾排钠的特点是:多摄多排,少摄少排。此外,随粪便和汗液也可排出少量的钠,但大汗和腹泻时可排出较多的钠。正常情况下排出和摄入钠量几乎相等。

水、钠平衡的调节3.

机体内水、钠的平衡紧密相关,共同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容量。水平衡主要受渴感和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在维持体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钠平衡主要受醛固酮和心房钠尿·15·肽的调节,在维持细胞外液的容量和组织灌流方面起重要作用。渴感机制是机体调节体液容量和渗透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控制着水的摄入。渴觉中枢位于下丘脑外侧区。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升高是渴觉中枢兴奋的主要刺激。渴则思饮寻水,饮水后血浆渗透压回降,渴感消失。此外,有效血容量的减少和血管紧张素的增多也会引起渴感。

Ⅱ渴觉的主要抑制因素是血浆渗透压降低和细胞外容量增加。

二、创伤后水、电解质失衡的表现水和电解质失调又叫水和电解质紊乱。水和电解质广泛分布在细胞内外,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谢活动,对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实现。临床上常见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肿、水中毒、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内的细胞像水中的单细胞生物一样是存在于液体环境之中的。和单细胞生物不同的是人体大量细胞拥挤在相对来说很少量的细胞外液中,这是进化的结果。但人具有精确的调节机制,能不断更新并保持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理化特性和容量方面的相对恒定,这就是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内环境。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都可能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某些医源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本身又可使全身各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因此,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问题,是医学科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了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影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水和钠的代谢紊乱。在细胞外液中,水和钠的关系非常密切,故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缺水和失钠常同时存在。不同原因引起的水和钠的代谢紊乱,在缺水和失钠的程度上会有所不同,既可水和钠按比例丧失,也可缺水少于缺钠,或多于缺钠。

高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缺水更多,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严重的缺水,可使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液间隙,结果导致细胞内、外液量都有减少。

低渗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成低渗状态。

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可保持正常。等渗性缺水可造成细胞外液量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基本不变,细胞内液并不会代偿性向细胞外间隙转移。

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然而通常所称的水肿乃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水肿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全身性水肿时往往同时有浆膜腔积液,如腹水、胸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

“水中毒”的发生是由于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毫升,一旦摄取水16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胀,引起脱水低钠症,一般会导致头晕·16·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且主要呈结合状态,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适当的钾离子浓度及其在细胞膜两侧的比值对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酸碱平衡的调节。钾离子紊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且常和其他电解质紊乱同时存在。血清钾(+)浓度在K

/,平均为/。通常血清钾低于/时称低血钾。但3.5~5.5mmolL4.2mmolL3.5mmolL是,血清钾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缺钾,只能表示细胞外液中钾的浓度降低,而全身缺钾时,血清钾不一定降低。故临床上应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分析判断。血钾高于/5.5mmol称为高钾血症,大于/则为严重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有急性与慢性两类,急L7.0mmolL性发生者为急症,应及时抢救,否则可能导致心搏骤停。

三、创伤后酸碱平衡失调生命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生物体内各种物质按一定的规律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以实现生物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及自我更新和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的代谢活动又必须在适宜的酸碱度的内环境中才能正常进行,因此,体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就显得特别重要。人体每天不断地从消化道吸收酸性或碱性食物,同时新陈代谢过程也不断产生酸和碱,正常人的血液值在范围内,具有在很窄范围内变动的弱碱性,pH7.35~7.45这就需要依靠人体的缓冲系统和肺的呼吸、肾的排泄等的协同作用,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人体的酸碱平衡对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和生理功能尤为重要。人体体液中的酸碱平衡是由血液、肺、肾和组织细胞等调节因素共同维持的。但在作用的时间和强度上是有差别的。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但缓冲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缓冲作用在分钟时达到最高峰;细胞的缓冲能力虽较强,但常导致血清钾的异常;肾脏的调节作30用慢,但对排出及保留具有重要作用。

H2CO3NaHCO3(一)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是细胞外液+增加或-丢失而HHCO3引起的,以原发性-降低(/)和值降低()为特征。在代谢性酸HCO3<21mmolLpH<7.35中毒的临床判断中,阴离子间隙()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代谢性酸中毒按不同的值AGAG可分为高正常氯型及正常高氯型。

AGAG(二)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碱过多的临床情况,主要生化表现为血-过高(/),增高。值多为,但按代偿情况而异,可以HCO327mmolLPaCO2pH7.45明显过高,也可以仅轻度升高甚至正常。常伴有血钾过低。

(三)呼吸性酸中毒常因潴留所致,急性期肾脏的代偿作用不大,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又不起作用,故CO2酸中毒进展快,十几分钟内即可达到严重程度;且潴留的极易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内CO2·17·酸中毒,若不及时纠正,病死率很高。其主要特征是血浆升高,慢性期-水平PaCO2HCO3代偿性增加。

(四)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肺通气过度使血浆浓度或原发性降低,而导H2CO3PaCO2致值升高()。根据发病情况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大类。急性中毒每下降pH>7.45PaCO2(),-下降约/;慢性者-下降为/。呼10mmHg1.3kPaHCO32mmolLHCO34~5mmolL吸性碱中毒的特点是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值升高。主要原因为肺换气过度,体内失pH去二氧化碳太多。呼吸过快或过深,可导致身体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从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可见于休克、高热、颅脑损伤等。

(五)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是指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情况。常见于各种危重情况、药物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等等。根据同时合并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可以分为相加性酸碱平衡紊乱、相抵性酸碱平衡障碍,以及三元性酸碱平衡障碍。

第二节创伤后危病的监测指标运动创伤后危病就是由于运动创伤引起的危急病症,医院是监护,一般指标就是ICU血压、脉搏、心率、肾流量、尿量、内环境、高渗还是低渗、缺钠还是缺钾等。比如休克、大面积烧伤、急性中毒、心脏病急性发作、大量出汗或呕吐导致电解质丢失、急性中暑等,都是生命垂危的表现,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生命结束。

当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后,机体迅速出现以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组织器官微循环急剧恶化为基础的一系列病变,造成循环衰竭。治疗过程始末有效监测患者相关指标并及时予以正确处理,对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患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一、监测内容(一)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精神状态好,对外界刺激能正常反应,表示循环血量基本充足;若患者淡漠、谵妄、嗜睡或昏迷,则说明脑因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生障碍。

(二)肢体温度、色泽肢体温度、色泽反映体表灌流情况。由于失血、大量液体复苏、体腔暴露使热量丢失增加,加之产热功能损害,患者中心温度明显降低。低体温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氧释放减少。当体温低于可影响血小板的功能,降低凝血因35℃子的活性,影响纤维蛋白的形成,增加严重出血的危险性,是出血和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18·险因素。全身低温既是重度失血休克病情进展的结果,又是其病情加重和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体温低于,死亡率高达。

32℃100%(三)血压血压不是反映休克程度的最敏感指标,在判断病情时还应结合其他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对休克患者,应定时测量、比较血压,通常认为收缩压小于,脉压小于90mmHg20,或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表示存在休克的可能;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且无mmHg30%明显活动性出血时出现血压回升、脉压增大,表明休克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