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裔美国文学作品选读 9.2
64.92万字 0.1万次阅读 1.1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三章 2023-10-26 17:49:48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64.92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章
简介

本教材选编非裔美国文学经典作品,同时适当兼顾现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代表作品。本书分为四大部分:非裔美国诗歌,非裔美国戏剧,非裔美国小说与非裔美国自传。本书的目标读者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研究生与英语专业本科生;同时也可以作为大学外语拓展课教材,满足对非裔美国文学感兴趣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需要。目前国内还没有同类教材出版,而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开设非裔美国文学或非裔美国重要作家专题研讨课,并向全校的素质类拓展课方向发展,本书的出版能够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第一章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非裔美国文学作品选读 / 王玉括主编.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10

ISBN9787305237058

Ⅰ. ①非… Ⅱ. ①王… Ⅲ. ①美国黑人-文学作品研

究-高等学校-教材 Ⅳ. ①I712.0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54817号

出版发行南京大学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

出版人金鑫荣

书名非裔美国文学作品选读

主编王玉括

责任编辑董颖编辑热线02583596997

照排南京南琳图文制作有限公司

印刷江苏苏中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787×10921/16印张 1875字数 308 千字

版次2020年10月第1版2020年10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305237058

定价5500元

网址: 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njupco

官方微信号: njupress

销售咨询热线: (025) 83594756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

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前言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非裔美国文学不断壮大,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传记家,以及享誉世界的学者与社会活动家,许多名篇佳作也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诺顿美国文学选集》与《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许多高校开始设置“黑人研究”项目,进一步推动了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深入。

20世纪以来,我国始终关注非裔美国文化及文学的发展。20世纪初,林纾翻译的《黑奴吁天录》在中国社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黑奴汤姆叔叔成为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人反观自身的一面镜子。长期以来,美国黑人文学是中国学术界关注、借鉴的重要对象。20世纪30年代,休斯访华推动了中国社会对非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的介绍与翻译。40年代,我国几乎与美国同步介绍赖特的新作,可谓新的例证。1949年至1979年间,我国学术界始终关注美国黑人文学的战斗功能及其对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所发挥的作用,翻译、介绍了休斯、赖特等进步作家或具有左翼倾向的非裔美国文学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继续重视非裔美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特征及其认知功能,也越来越重视非裔美国文学的美学价值与文化意义,许多硕士、博士论文以非裔美国文学为研究对象;国内许多重要的外国文学研究期刊也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动态与趋势;许多著名高校开设非裔美国文学或非裔美国重要作家专题研讨课,并向全校的素质类拓展课方向发展。

为更好地建设特色鲜明的英语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全校的综合素质类课程,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集中文学方向的精锐力量,结合兄弟高校优秀师资,编写国内第一部非裔美国文学作品选读教材。

本教材涵盖非裔美国文学的主要文类:小说、自传、戏剧与诗歌,积极借鉴美国高校同类课程选材的原则与方法,重点选取非裔美国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并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需要,配以作家简介、作品简介与选读赏析等,辅之以注释与思考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丰富中华文化建设提供他山之石与借鉴之镜。

王玉括

2020年10月于南京仙林

目录

非裔美国文学简介1

第一单元非裔美国诗歌1

非裔美国诗歌简介1

1. 《巴尔斯之战》1

2. 《致剑桥大学》2

3. 《我们带着面具》3

4. 《从容赴死》4

5. 《黑人说河》5

6. 《我们真酷》5

7. 《黑人艺术》6

8. 《大卫·沃克》7

9. 《伴字典而眠》9

10. 《黑白通婚》9

第二单元非裔美国戏剧11

非裔美国戏剧简介11

1. 《阳光下的干葡萄》12

2. 《荷兰人》30

3. 《栅栏》46

第三单元非裔美国小说59

非裔美国小说简介59

1. 《他们眼望上苍》60

2. 《看不见的人》73

3. 《紫色》93

4. 《宠儿》102

5. 《抹除》116

6. 《已知世界》127

第四单元非裔美国自传146

非裔美国自传简介146

1. 《艾奎亚诺的传奇人生》147

2. 《道格拉斯自述》166

3. 《女奴生平》189

4. 《从奴役中奋起》212

5. 《大海》222

6. 《黑孩子》232

7. 《马尔科姆·艾克斯自传》252

8.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268

9. 《兄弟与看护人》274

参考书目287

Contents

A Brief Survey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1

Unit OneAfrican American Poetry1

Introduction1

1. Bars Fight1

2. To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NewEngland2

3. We Wear the Mask3

4. If We Must Die4

5. The Negro Speaks of Rivers5

6. We Real Cool5

7. Black Art6

8. David Walker7

9. Sleeping with the Dictionary9

10. Miscegenation9

Unit TwoAfrican American Drama11

Introduction11

1. A Raisin in the Sun12

2. Dutchman30

3. Fences46

Unit ThreeAfrican American Fiction59

Introduction59

1.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60

2. Invisible Man73

3. The Color Purple93

4. Beloved102

5. Erasure116

6. The Known World127

Unit FourAfrican American Autobiography146

Introduction146

1. Interesting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Olaudah Equiano147

2.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ass166

3. Incidents in the Life of a Slave Girl189

4. Up from Slavery212

5. The Big Sea222

6. Black Boy232

7. Autobiography of Malcolm X252

8. 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268

9. Brothers and Keepers274

参考书目287

非裔美国文学简介

非裔美国文学(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是指由非洲人后裔在美国以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作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裔美国文学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在书写自身文化传统的过程中,秉承对自由、公正、平等、独立等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追求、质疑与坚守,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乃至世界流散文学与文化研究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据记载,1619年,第一批非洲黑人踏上美国的土地,之后的非洲奴隶贸易为北美大陆输送了大量黑奴,19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种植园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引发大规模的奴隶买卖,并制定了许多限制奴隶人身自由、剥夺他们受教育机会的法令法规。远离故土的非洲黑人不仅失去与自己文化传统的联系,被黑色大西洋无情地隔开,而且在文化传统方面被连根拔起,因此,黑人的书面文学创作与作品出版相对较晚。目前能够确定的由非裔美国人创作的散文作品最早发表于1760年,最早的诗歌作品是露西·泰莉(Lucy Terry)于1746年创作的《巴尔斯之战》(“Bars Fight”),哈蒙(Jupiter Hammon)的第一首诗歌《夜思》(“An Evening Thought: Salvation by Christ With Penitential Cries”)出版于1760年。但是学术界普遍认为,惠特莉(Phillis Wheatley)创作出版的《关于宗教、道德诸主题的诗歌》(Poems on Various Subjects, Religious and Moral, 1773)是非裔美国文学的开始,开创了非裔美国文学(与批评)传统,也开启了黑人女性文学传统。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末出现的大量奴隶叙事作品为非裔美国文学传统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865年内战结束前的奴隶叙事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和两种主要类型,以19世纪30年代为分界点。第一部美国奴隶叙事《布里顿·哈蒙:一位黑人的惊世苦难与离奇拯救》(Narrative of the Uncommon Sufferings, and Surprising Deliverance of Briton Hammon, a Negro Man)于1760年在波士顿出版,之后出版的奴隶叙事作品分别由葛洛尼韶(James Gronniosaw)、马兰特(John Marrant)、库高诺(Ottobah Cugoano)、艾奎亚诺(Olaudah Equiano)及杰伊(John Jea)所撰写。其中尤以《艾奎亚诺的传奇人生》(The Interesting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Olaudah Equiano)最具代表性,是19世纪美国奴隶叙事的原型,为后来的奴隶叙事奠定了重要基础。1845年出版的道格拉斯的《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一个美国黑人奴隶的生平自述》(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ass, an American Slave)是奴隶叙事的典型代表,成为衡量其他奴隶叙事的标准文本,作品以“我出生于某地”开始,描写残酷的男主人、女主人或监工经常鞭打奴隶;此外,也记录了奴隶学习读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遭遇的挫折与障碍,揭露号称“基督徒”的奴隶主的伪善;奴隶叙事中不可或缺的是描绘奴隶的逃亡,以及猎奴队与猎狗紧追其后的追捕等;最后叙述奴隶成功逃往北方的喜悦,取个新的姓氏,作为自由人获得一种合适的新的社会身份,然后对奴隶制进行反思等。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学习读写,掌握读写能力;敢于反抗奴役,并成功逃亡;特别强调个体的自我再现。

19世纪30年代之前以艾奎亚诺为代表的奴隶叙事并非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土,而是在更加广阔的大西洋区域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叙述者在非洲、欧洲与美洲活动;以道格拉斯为代表的第二阶段的奴隶叙事作品,主要揭露美国南方奴隶制的罪恶,配合废奴运动,呼吁白人读者的同情与支持。1865年内战结束前,美国出版了87部奴隶叙事的书或小册子,平均每年1.3部;1866至1901间,出版了54部前奴隶的叙事作品,平均每年1.5部。

非裔美国女性也积极参与奴隶叙事的书写,发展、丰富了奴隶叙事创作与研究中的性别维度。普林斯(Mary Prince)是第一位发表奴隶叙事的女性,于1831年出版《玛丽·普林斯的生平》(The History of Mary Prince),彻底改变了奴隶叙事这一文类中的男性视角,不仅揭露黑人女奴遭受的性虐待与性剥削,而且强调黑人女性对待孩子与家庭的自然情感。雅各布斯(Harriet Jacobs)的《女奴生平》(Incident in the Life of a Slave Girl, 1861)借鉴感伤小说模式,修改了艾奎亚诺与道格拉斯这两位著名黑人男性作家的奴隶叙事模式,直接面向女性(包括白人女性)读者进行创作,与她所继承的男性文学传统拉开距离,把奴隶叙事推向高潮。

除奴隶叙事之外,19世纪的其他重要非裔美国作家与作品还包括内战前沃克(David Walker)鼓励读者反对奴役、反对奴隶制的小册子《呼吁》(An Appeal to the Coloured Citizens of the World, 1829),较早体现了黑人民族主义的思想,布朗(William Wells Brown)的第一部非裔美国小说《科洛泰尔》(Clotel; or, The Presidents Daughter, 1853)和第一部非裔美国戏剧《逃往自由》(The Escape; or, A Leap for Freedom, 1858),1859年,德莱尼(Martin R. Delany)发表《美国小屋》(Blake; or The Huts of America),同年出现非裔美国女作家哈珀(Frances Ellen Watkins Harper)的短篇小说和威尔逊(Harriet E. Wilson)的长篇小说《我们的黑鬼》(Our Nig; or, Sketches from the Life of a Free Black)。19世纪末的重要非裔美国作家有获得全国认可与国际声誉的邓巴(Paul Dunbar),他以方言诗为时人所知,以及探索内战后美国南方复杂的种族与社会身份的切斯纳特(Charles Chesnutt)等,邓巴对非裔美国民俗与方言的使用,对后来的非裔美国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20—3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不仅推动了文艺创作,而且深化了对种族问题的思考,重点探索种族与艺术、历史、性别、阶级、性、政治、社会学、哲学等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哈莱姆文艺复兴指20年代发生于纽约的哈莱姆黑人居住区的黑人文艺运动(也被称为新黑人文艺复兴),有几位公认的重要代表人物,如杜波伊斯(W.E.B. Du Bois)、洛克(Alain Locke)、约翰逊(James Weldon Johnson),几处重要的诗歌与小说发表园地,如《危机》(The Crisis)、《机遇》(Opportunity)、《信使》(Messager)等杂志,由于一些白人与黑人赞助人的热心帮助,许多年轻的黑人作家得以进行创作,陆续发表、出版许多诗歌与小说作品。华盛顿(Booker T. Washington)的自传《从奴役中奋起》(Up from Slavery, 1901)重视黑人的技能教育与经济条件的改善,忽略黑人的政治平等诉求,杜波伊斯的《黑人的灵魂》(The Souls of Black Folk, 1903)发人深省,影响深远,不仅提出非裔美国人的双重意识问题,而且预言般地指出美国20世纪的最大问题是种族问题,约翰逊的《前有色人自传》(The Autobiography of an ExColored Man, 1912)率先关注黑人混为白人的问题,洛克的《新黑人》(The New Negro, 1925)为一个时代命名,提出黑人的自信与自我表达问题;此外,图默(Jean Toomer)的《甘蔗》(Cane, 1923)极具实验性特点,诗人休斯(Langston Hughes)积极借鉴黑人爵士乐的主题与节奏进行创作。费希尔(Rudolph Fisher)的《术师死去》(The Conjure Man Dies, 1932)通常被视为第一部非裔美国侦探小说,瑟曼(Wallace Thurman)的《莓子愈黑》(The Blacker the Berry, 1929)是第一部涉及同性恋的非裔美国小说。戏剧方面有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非裔美国非音乐剧——理查森(Willis Richardson)的《拾荒老妪的财产》(The Chip Womans Fortune, 1923)。民俗学家和小说家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融南方黑人民俗于小说创作,《他们眼望上苍》(1937)成功地塑造了新黑人时代的女性人物珍妮。

美国民权运动之前的非裔美国代表性作家主要有关注黑人的不公正遭遇、强调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更加青睐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风格的赖特(Richard Wright)、佩特里(Ann Petry)和海姆斯(Chester Himes)等,赖特的小说《土生子》(Native Son, 1940)塑造了暴力特征明显的主人公别格,彻底颠覆了温顺的“汤姆叔叔”形象,自传作品《黑孩子》(Black Boy, 1945)借鉴了19世纪奴隶叙事追求自由的主题与形式。佩特里的《大街》(The Street, 1946)和海姆斯的《他要是抱怨就让他走》(If He Hollers Let Him Go, 1945)与赖特的抗议小说一脉相传,海姆斯也是著名非裔美国侦探小说家,其哈莱姆侦探小说系列广受好评。此外,关注黑人社区普通黑人喜怒哀乐的布鲁克斯(Gwendolyn Brooks),因诗集《安妮·艾伦》(Annie Allen, 1949)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诗歌奖的非裔美国诗人;埃里森(Ralph Ellison)探索黑人主人公寻找自我人生旅程的小说《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 1952)获得国家图书奖;以批评赖特的抗议小说为学术界瞩目的鲍德温(James Baldwin)不仅出版多部文集如《土生子札记》(Notes of a Native Son, 1955),《下次是火》(The Fire Next Time, 1963)等,也创作了多部小说,如《向苍天呼吁》(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 1953),《乔万尼的房间》(Giovannis Room, 1956)是第一部公开处理同性恋主题的非裔美国小说,《另一国度》(Another Country, 1962)则探讨了双性恋、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性行为等主题;年轻剧作家汉丝贝利(Lorraine Hansberry)描写黑人家庭反对种族隔离、挑战限制性条款的作品《阳光下的干葡萄》(A Raisin in the Sun, 1959)获得纽约剧评人奖。

美国民权运动催生的黑人艺术运动与黑人权力运动明确提出追求黑人的团结、黑人的民族身份等主张,渴望创造一种新的历史、象征、神话与传说,创立自己的黑人美学等。黑人艺术家们创办黑人剧院,发表充满火药味的诗作。著名代表人物有诗人兼剧作家琼斯/巴拉卡(LeRoi Jones/Amiri Baraka),其《荷兰人》(Dutchman, 1964)获得奥比奖,布林斯(Ed Bullins)三获奥比奖;其他重要诗人有桑切斯(Sonia Sanchez)、科特斯(Jayne Cortez)、奈特(Etheridge Knight)、罗杰斯(Carolyn M. Rodgers)和乔万尼(Nikki Giovanni)等;自传作品有《马尔科姆·艾克斯自传》(The Autobiography of Malcolm X, 1965)及穆迪(Anne Moody)的《成年于密西西比》(Coming of Age in Mississippi, 1968);重要小说有里德(Ishmael Reed)以戏仿方式调侃黑人文化民族主义的《胡言乱语》(Mumbo Jumbo, 1972),盖恩斯(Ernest J. Gaines)的小说《简·皮特曼小姐自传》(The Autobiography of Miss Jane Pittman, 1971)等。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黑人女性主义,进一步推动了非裔美国文学的繁荣,重要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有玛雅·安吉洛(Maya Angelou)及其自传《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 1970),沃克(Alice Walker)的代表作《紫色》(The Color Purple, 1982)描绘了非裔美国社区内部的问题,特别是黑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问题,她对赫斯顿的关注与考古,推动了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始终关注黑人社区内部的矛盾与问题,重视对普通黑人生活的再现与描绘,陆续发表多部作品,其代表作《宠儿》(Beloved, 1987)获得多项大奖,不仅深化了对非裔美国历史与记忆的思考与再现,而且成功地激励其他年轻非裔美国女作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此外,还有著名女性主义诗人洛德(Audre Lorde),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美国桂冠诗人达夫(Rita Dove),小说家马歇尔(Paule Marshall),金凯德(Jamaica Kincaid),剧作家尚格(Ntozake Shange),第一位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的非裔美国女性科幻小说家巴特勒(Octavia E. Butler)等,她们的创作不仅关注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种族问题,而且反思黑人族群内部男性至上的观念对黑人女性的压迫与伤害,丰富了非裔美国文学的性别维度。

非裔美国男性作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小说家怀德曼(John Wideman)获得多种奖项,其自传《兄弟与看护人》(Brothers and Keepers, 1984)是20世纪晚期最具创意的作品之一,约翰逊(Charles R. Johnson)的《中间航道》(Middle Passage, 1990)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戏剧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因《无处成名》(No Place to be Somebody, 1969)获得1970年普利策戏剧奖的第一位非裔美国剧作家戈登(Charles Gordone),1973年获得托尼奖的沃克(Joseph A. Walker),因《士兵的报酬》(A Soldiers Pay, 1981)获得普利策奖和纽约戏剧批评界奖的富勒(Charles H. Fuller, Jr.),而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当属威尔逊(August Wilson),他以10部作品涵盖20世纪10个不同的时段,探讨了不同时期非裔美国人的个体、家庭与社区生活及其与历史的联系,分别以《栅栏》(Fences, 1985)与《钢琴课》(The Piano Lesson, 1987)两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

进入21世纪,非裔美国文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创作主题多样,而且创作手法与风格多变。既有许多作家继续关注奴隶制及种族隔离制度等历史问题,也有许多作家关心大迁徙运动对黑人的影响,以及城市化过程中黑人面临的新的身份认同与种族歧视问题,既有现实主义的杰作,也有许多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在小说、诗歌和戏剧领域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多次获得大奖,成为美国族裔文学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如琼斯(Edward Jones)探讨奴隶制时期黑人奴隶主问题的小说《已知世界》(The Known World, 2003)获得普利策奖;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的小说《地下铁道》(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2016)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与普利策小说奖;美国桂冠诗人特雷塞韦(Natasha Trethewey)的诗集《黑人卫士》(Native Guard, 2006)获得2007年普利策诗歌奖;帕克斯(SuzanLori Parks)因探讨黑人男性兄弟家庭关系的剧作《赢家/输家》(Topdog/Underdog, 2001)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非裔美国女剧作家;杰西(Tyehimba Jess)以《奥利奥》(Olio, 2016)获得2017年普利策诗歌奖;诺塔奇(Lynn Nottage)以《劳役》(Sweat, 2016)于2017年第二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等, 再次证明当代非裔美国文学的繁荣与生命力。读者有理由期待,非裔美国文学在反思种族、性别与阶级的时代背景下,在质疑种族的社会建构特征的进程中,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杰作,为美国乃至世界读者深入了解族裔的多元性特征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文本。

Unit One

African American Poetry

非裔美国诗歌简介

与很多民族的文学发展进程类似的是,非裔美国文学也以诗歌开始,注重反映非裔美国民族的社会生活与个体境遇。美国两个多世纪的奴隶制进一步强化了非裔美国诗歌对社会内容的重点关注,揭示了美国制度性的种族歧视给美国黑人个体造成的身体与心理伤害。1865年内战结束以后,杰出的非裔美国诗人不断涌现,著名代表人物有19世纪末赢得广泛赞誉的邓巴,以及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休斯、麦凯、卡伦、布朗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鲁克斯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非裔美国诗人,这一殊荣进一步扩大了非裔美国文学特别是非裔美国诗歌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民权运动的深入,争取非裔美国民族的合法权益,提倡文学的宣传甚至战斗功能,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非裔美国诗人的共同追求。

作为非裔美国文学的缩影,非裔美国诗歌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发展预示了非裔美国文学其他文类的大致走向,其内容方面的多样与形式方面的创新为非裔美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单元选取非裔美国诗歌发展不同时段的10首代表性诗歌,旨在引导学生领略非裔美国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在不同时代的发展。

1. “Bars Fight” by Lucy Terry这首诗歌是露西·泰莉16岁(1746年)时创作的,是目前能够确认的美国黑人创作的第一首诗歌,但是直到1855年才发表。

August, twas the twentyfifth,

Seventeen hundred fortysix,

The Indians did in ambush lay,

Some very valiant men to slay,

The names of whom Ill not leave out:

Samuel Allen like a hero fout,

And though he was so brave and bold,

His face no more shall we behold.

Eleazor Hawks was killed outright,

Before he had time to fight—

Before he did the Indians see,

Was shot and killed immediately.

Oliver Armsden he was slain,

Which caused his friends much grief and pain.

Simeon Arsden they found dead

Not many rods distant from his head.

Adonijah Gillet, we do hear,

Did lose his life which was so dear.

John Sadler fled across the water,

And thus escaped the dreadful slaughter.

Eunice Allen see the Indians coming,

And hopes to save herself by running;

And had not her petticoats stopped her,

The awful creatures had not catched her,

Nor tommy hawked her on the head,

And left her on the ground for dead.

Young Samuel Allen, Oh, lackaday!

Was taken and carried to Canada.

2. “To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NewEngland” by Phillis Wheatley

菲丽丝·惠特莉(1753—1784)是从非洲劫掠卖到美国的奴隶,她聪慧好学,借鉴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等人的风格与创作技巧,出版诗集《关于宗教、道德诸主题的诗歌》(1773),开启非裔美国文学传统(及非裔美国女性文学传统)。

From Poems on Various Subjects, Religious and Moral

WHILE an intrinsic ardor prompts to write,

The muses promise to assist my pen;

Twas not long since I left my native shore

The land of errors, and Egyptian gloom:

Father of mercy, twas thy gracious hand

Brought me in safety from those dark abodes.

Students, to you tis givn to scan the heights

Above, to traverse the ethereal space,

And mark the systems of revolving worlds.

Still more, ye sons of science ye receive

The blissful news by messengers from heavn,

How Jesus blood for your redemption flows.

See him with hands outstretcht upon the cross;

Immense compassion in his bosom glows;

He hears revilers, nor resents their scorn:

What matchless mercy in the Son of God!

When the whole human race by sin had falln,

He deignd to die that they might rise again,

And share with him in the sublimest skies,

Life without death, and glory without end.

Improve your privileges while they stay,

Ye pupils, and each hour redeem, that bears

Or good or bad report of you to heavn.

Let sin, that baneful evil to the soul,

By you be shunnd, nor once remit your guard;

Suppress the deadly serpent in its egg.

Ye blooming plants of human race divine,

An Ethiop tells you tis your greatest foe;

Its transient sweetness turns to endless pain,

And in immense perdition sinks the soul.

[1773]

3. “We Wear the Mask” by Paul Laurence Dunbar保罗·劳伦斯·邓巴(1872—1906)是以黑人方言入诗而为美国读者所熟悉的“种族”诗人。他引以为憾的是,自己很多以标准英语创作的诗歌无人问津。本诗中的“面具”(mask)道尽美国黑人不为人知的辛酸。

From Lyrics of Lowly Life

We wear the mask that grins and lies,

It hides our cheeks and shades our eyes—

This debt we pay to human guile;

With torn and bleeding hearts we smile,

And mouth with myriad subtleties.

Why should the world be overwise,

In counting all our tears and sighs?

Nay, let them only see us, while

We wear the mask.

We smile, but, O great Christ, our cries

To thee from tortured souls arise.

We sing, but oh the clay is vile

Beneath our feet, and long the mile;

But let the world dream otherwise,

We wear the mask!

4. “If We Must Die” by Claude McKay克劳德·麦凯(1889—1948)出生于牙买加,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主要作品包括《回到哈莱姆》(1928)、《班卓》(1929)、《香蕉谷》(1933)和自传《远离故土》(1937)等。这首小诗不仅揭示了美国的种族问题,也成为鼓舞人们以昂扬的斗志、不懈的努力,争取自由的名篇。

From Harlem Shadows

If we must die, let it not be like hogs

Hunted and penned in an inglorious spot,

While round us bark the mad and hungry dogs,

Making their mock at our accursèd lot.

If we must die, O let us nobly die,

So that our precious blood may not be shed

In vain; then even the monsters we defy

Shall be constrained to honor us though dead!

O kinsmen! we must meet the common foe!

Though far outnumbered let us show us brave,

And for their thousand blows deal one deathblow!

What though before us lies the open grave?

Like men well face the murderous, cowardly pack,

Pressed to the wall, dying, but fighting back!

[1922]

5. “The Negro Speaks of Rivers” by Langston Hughes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位多产作家,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非裔美国诗人。

Ive known rivers:

Ive known rivers ancient as the world and older than the

flow of human blood in human veins.

My soul has grown deep like the rivers.

I bathed in the Euphrates when dawns were young.

I built my hut near the Congo and it lulled me to sleep.

I looked upon the Nile and raised the pyramids above it.

I heard the singing of the Mississippi when Abe Lincoln

went down to New Orleans, and Ive seen its

muddy bosom turn all golden in the sunset

Ive known rivers:

Ancient, dusky rivers.

My soul has grown deep like the rivers.

[1921, 1926]

6. “We Real Cool” by Gwendolyn Brooks格温多林·布鲁克斯(1917—2000)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诗歌奖(1949年)的非裔美国抒情诗人,也是伊利诺伊州的桂冠诗人;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期间,她的诗歌创作趋向激进,风格大变。

THE POOL PLAYERS.

SEVEN AT THE GOLDEN SHOVEL.

We real cool. We

Left school. We

Lurk late. We

Strike straight. We

Sing sin. We

Thin gin. We

Jazz June. We

Die soon.

[1960]

7. “Black Art” by Amiri Baraka阿米利·巴拉卡(1934—2014)是位与时俱进的诗人,20世纪50年代,他是先锋派诗人;60年代,他转向黑人民族主义;70年代,成为马克思主义者。“9·11”之后,因发表反犹诗歌,他被剥夺了新泽西州桂冠诗人的称号。作为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他主张以诗歌为武器,奋起抗争。

Poems are bullshit unless they are

teeth or trees or lemons pil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