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翻盘:全球著名企业反败为胜的启示 9.2
12.77万字 0.1万次阅读 0.7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结束语 2023-09-14 11:18:22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12.77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120章
简介

一个企业在遭到重创后,能够起死回生,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杜邦、福特、克莱斯勒、IBM、苹果电脑、雀巢……哪一个不是声名赫赫?哪一个企业的辉煌不让你热血沸腾?哪一个遭遇的重创不让人扼腕叹息?哪一个翻身而起,重掌大旗又不得不让人由衷敬佩?   本书不是一本单单描述“失败在逆转又成功”的书。它是一本告诉你“为什么失败,怎么样逆转,又如何成功”的书。本书所写到的这些企业都是当今知名、有影响力的企业.他们的跌宕起伏都是经典的翻盘案例。

前言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用来形容企业所遇到的各式各样的危机应该是非常贴切的了。市场犹如战场,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若不能洞察先机,随机应变,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足。通观当今世界风云,可能有一帆风顺的企业,但那只是一种暂时的、静态的或是某一时期的特殊存在方式。而大多数企业,包括那些矗立于世界商业之林的名牌大企业,无一不是经历风吹雨打,几起几落,千锤百炼的结果。失败是痛苦的,但是对于真正的胜利者而言,失败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

本书所选取的九个企业都曾遭遇过严重的危机,有的甚至可算是灭顶之灾。然而它们并没有被暂时的困难和突如其来的危机吓倒,而是顶着风浪前进,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顽强地与困难搏斗,最终战胜困难,渡过危机,反败为胜。从它们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有勇气面对失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最终才能东山再起。自暴自弃或怨天尤人都将于事无补。

吃一堑,长一智。优秀的企业都是积累经验教训的高手,失败对于它们来说是铺路石,而决非绊脚石。所谓“前车之鉴”,只要是尝试就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又怎能保证每次都顺顺利利呢?只有对一个个的前车之鉴给予积累,并使之成为我们的财富,才有可能反败为胜。

本书选取的这九个企业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都享有盛名,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许离不开它们。越是人们熟悉的例子,越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越有代表性,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这些企业具有的代表性和我国很多企业遭遇或可能遭遇的情况差不多,有较多的借鉴意义。其二,这些知名企业虽然誉满全球,一般人都听说过它们的名字。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可能只知道这些名称,即使天天在使用它们生产的产品、享受它们提供的服务,却并不知道它们背后的辛酸故事。其三,这些都是国际上的知名企业,在大多数人眼中它们是非常强大的,是一帆风顺的,发展道路应该是毫无波折的。但现实并非如此,他们同样是在困难之中经过磨炼,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失败和挫折中壮大起来的。介绍它们可以使盲目羡慕别人的人了解到世界著名企业也在走着同样坎坷的路。

本书将编写的重点放在如何反败为胜这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供一些借鉴和经验。这些企业反败为胜的经历各有各的特点,他们所遭遇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翻盘”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注重企业文化,有的注重科技创新,有的注重服务领先,有的注重设计奇特出新,有的注重业务转型,有的注重管理方式……各有千秋,各得其所。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成功地转败为胜是他们整体力量提升的结果。

加入世贸之后,我国的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从世界名企反败为胜案例获取有益的启发,有助于我们更了解国际市场。学习名企的经营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吸取他们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少走弯路。当然,还应该学习他们不畏艰难,敢作敢为的不屈精神,激励我们自己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能气馁,要沉着应战,不可轻言放弃。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若是照抄照搬,那肯定是学不到精髓的。虽然别人的经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但是有些时候它也会让我们误人歧途,遭受挫折。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寻求创新。我们必须要觉察变化,以变应变。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别人的经验不可避免地只适用于特定的时空条件和经验主体,但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抱着别人的一套经验不放,一味地按照过去的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当事物所在的时空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根据变化重新审视“他山之玉”,看它在新的情况下是否仍然适用。或者经常问问自己:我的企业适用于这种情况吗?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之中,编者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对资料进行了筛选取舍,力求翔实。对企业反败为胜的侧重点编者有自己的观点,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分析得透彻详细。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各位好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是曾辉、谭周、曾小燕、于天鹏、于天飞、于俊伟、但红华、周淑敏等。另外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因名目众多,不能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谢过。衷心感谢大家对本书的支持!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