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章 为 政

书名:
孟子的生命哲学
作者:
沈智、张少华/编著
本章字数:
51515
更新时间:
2020-11-24 18:23:17

综 述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这一思想是在孔子“仁”的学说上建立起来的。其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要求统治者爱惜老百姓,使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精神愉悦的好日子,以此来达到“王天下”的目的。

孟子曾经用“仁政”来游说这几个国家的国君,但是在战乱不休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国君只关心土地、人口、财富的多少,根本没人在意老百姓的死活,孟子的理想难以实现,只好退而著书。

孟子的“仁政”思想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上,孟子主张国君要任用贤能,善待臣下;在经济上,则要求国君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不能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给老百姓耕种和休养生息的时间;在文化思想上要重视对老百姓进行仁义忠孝等品德的教育,并且国君要做到与民同乐。此外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巨大的进步。

“仁政”思想的基础是“性善论”,施行仁政的人是国君,国君同普通人一样,也具有向善的本性。作为一国之君更应该明白修身、处世、治国的道理,从而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君明主。本节所选的名句,都是阐述孟子“仁政”思想的经典语句,这些句子在今天看来,对于治理国家、管理企业仍然有很大的帮助。

151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南面而征,北狄①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②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③。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尽心下》

注释:①狄:中国古代称北方的少数民族为狄。②虎贲(b8n):军队中的勇士。贲,同“奔”,虎贲原意为像老虎一样奔跑。③稽(q@)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译文: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排兵布阵,我善于进行战斗。’这是大罪啊。国君喜好施行仁政,天下就没有他的敌人,向南征伐,北方的狄族人就会抱怨;向东征伐,西面的夷族人就会抱怨。他们说:‘为什么我们要最后被征伐呢?’周武王讨伐商纣的时候,有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周武王说:‘不要害怕!我是来使你们获得安定生活的,不是来与百姓为敌的。’老百姓向武王磕头致谢,声音如同山崩地裂一样。

征就是正,各国想要端正自己,哪里用得着战争?”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说的“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有两层含义,第一,因为国君好仁,就能够施行仁政,仁政遍及四方,就能够吸引天下人前来归附,那他还有什么敌人呢?因为根本没有人会与之为敌;第二,即使真的有其他国家出于争夺土地、人口的目的而侵掠本国,那么全国的人也会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抵御外敌,敌人也必定会遭遇失败。可是,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国君都以争夺土地、人口、财富为能事,“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在国君这种爱好的风气影响下,很多士人也开始以“合纵”、“连横”为策略对君主进行游说,这也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之一。孟子认为,兵家、纵横家的行为是在协助国君犯罪。真正有德行的国君,就应该广行仁政,使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对于那些不行仁政的暴君,还要讨伐,其目的就是为了使那些遭受暴君统治的人民得到解放。国君有了仁德之名,天下人民就会慕名归之,如果这位仁德的君主不能去安抚其他国家的百姓,那么这些百姓还会抱怨国君呢!

图解经典

仁者无敌

孟子生于乱世,他非常希望能有一位英明的君主来统一天下,在这一点上,他与其他诸子的追求是一致的。商纣王因残暴无道而丢掉天下,周朝的文王、武王则因仁德宽厚而得到天下。所以,孟子推崇王道而反对霸道,提倡仁政惠民而批判骄奢暴虐,他站在儒家的立场上,要求统治者停止对民众进行掠夺以及发动不义的战争。

周武王鹿台散财

鹿台是纣王用来享乐的宫殿,周武王伐纣、攻破商朝都城朝歌以后,命人将鹿台上的金银财宝分发给饥寒交迫的贫民。

古为今用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以武力服人者只能让人表面上服气,却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有以德服人者才能使人心服口服。有的人凭借自己身强力壮欺负别人,有的人凭借着权势和财富想要压倒别人,这样的行为只会招致别人的反感,还谈什么让人家心服口服呢?真正有德行的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凭借的是自己的仁义、谦恭、懂礼、明智等各种品德,而绝不是凭借武力、地位和财富,这样的人使人由衷地感到亲近和敬佩,又怎么会与其为敌呢?

152

仁者无敌。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①税敛,深耕易耨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③以挞④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⑤其民。

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梁惠王上》

注释:①薄:轻微,减少。②耨(n7u):清除杂草。③梃(t@ng):棍棒。④挞(t3):用鞭子和棍子打人,引申为攻打。⑤陷溺:沉没、淹没。

译文:大王如果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少刑罚,降低赋税,使人民能够深耕细作,除去田里的杂草。使强壮的青年能在空闲的时间学习孝悌忠信的美德,在家可以侍奉父母兄弟,在外可以侍奉君主。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棒抵御精锐的秦国和楚国的军队了。

秦国和楚国剥夺了农民耕种的时间,使老百姓不能供养他们的父母,使他们的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女离散,使人民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大王如果前往征讨,那么有谁会是大王的对手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君主是没有敌人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倡“仁政”,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修身养性使自己具备“仁心”,为人处世使自己具备“仁义”,富国安民使国家施行“仁政”,这是“仁”在不同阶段对人的不同要求。

故事链接

周文王善用贤士、广修德政,为伐纣灭商暗做准备。文王死后,武王准备兴师伐纣。

商军人数虽多,但其士兵却都无心征战,纷纷倒戈反攻纣王。纣王见大势已去,只得无奈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古为今用

很多小企业能够牢牢地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靠的不只是敢打敢拼的闯劲,更要靠企业的凝聚力,强大的凝聚力能使一个企业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都敢于迎难而上。

153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

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①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②酒。

—《离娄上》

注释:①恶(w&):厌恶。②强(qi2ng):竭力。

译文:夏商周三代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施行仁政,他们失去天下是因为没有施行仁政。诸侯国的兴废存亡也是如此。天子没有仁德,就不能保全四海;诸侯没有仁德,就不能保全自己的社稷;大夫没有仁德,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宗庙;士人和百姓没有仁德,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四肢和身体。现在的人们,虽厌恶死亡但却乐于处在没有仁德的状态下,这就像是已经喝得大醉却还在往嘴里倒酒一样。

深入浅出解经典

夏朝的奠基者是大禹,开国君主是启,商朝的建立者是汤,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文王,周武王统一天下成为天子,正式建立了周朝。禹、启、汤、文王、武王,他们都是怀有仁德之心的圣人,受到了天下人的敬佩。而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桀,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西周的亡国之君周幽王,他们则无一例外地都是不仁之君,因为不爱惜百姓,失去民心,从而使国家走向灭亡。为什么民心会失去呢?孟子说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因此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向着善良的方向而发展的,当人们看到不善的行为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加以排斥、抵触,因此人们看到禹、汤、文、武的仁德的时候,就会亲附他们,乐意被他们管理;看到桀纣那样的暴君的时候,就会对他们残暴不仁的行为产生痛恨,继而起来反抗他们的统治,并将他推翻。全天下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诸侯国、一个家庭、一个人呢?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不符合仁义的要求的话,他就会被其他人厌恶,既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严重的甚至会因此而丢掉自己的性命。

图解经典

桑林祷雨

商朝初年,天下大旱,卜官说要用活人祭祀才会下雨,商汤认为是自己不够仁德,因而甘愿献身祭祀,后来果然天降大雨。

仁德是天下兴亡的关键

国君是否仁德,是否能够真正为老百姓的生活考虑,这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如果国君为了天下百姓而操劳,那么国家必定会越来越强大。

古为今用

国家的兴盛与灭亡在于统治者能否以仁德治天下。生活中一个人人际关系的好与坏同样也与“仁德”有关。那些善良、恭谨、懂礼貌、讲诚信的人总是能受到大家的喜欢,他们的朋友很多,走到哪里见到的都是阳光。而那些自私、冷漠、狂妄、不守信用的人,就会招致大家的厌烦,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不会受到人们的喜欢。他所看到的,同样也是自私、冷漠的世界。其中的原因不在别人的身上,而就在他自己的身上。

154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①也。失其民者,失其心②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离娄上》

注释:①失其民:失去了百姓的支持。②失其心:失去百姓的民心。

译文:孟子说:“桀纣之所以失去了天下,是因为他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这样也就得到了天下。得到民心是有办法的,得到民心,也就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深入浅出解经典

古代社会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禅让,主要存在于远古时期,如尧、舜、禹之间的交接政权;二是以武力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易经》中所说的“汤武革命”

以及历代王朝的更替大都是如此;三是王朝延续过程中的世袭,“禹传子,家天下”是也。但是,无论以何种方式得到天下,都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必须获得人民的支持。孟子此言总结了桀、纣亡国丧身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也向当时的国君提出了“得天下”的方法。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天下之主,就要获得人民的支持,要想获得人民的支持就要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颠仆不灭的真理。

古代的统治者常常将老百姓视为愚民、刁民,他们认为老百姓没有文化,没有觉悟,而把自己当作老百姓的救星、希望。国君持这种态度,就等于是将自己与老百姓对立起来了,那么再想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就难如登天了。

图解经典

得民心者得天下

明智的君主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取信于民,只有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够安定团结,才能长治久安。

商汤解网施仁

商汤外出时看到有人张网捕鸟,就将网解开三面,不希望鸟儿都被捕鸟人捉住。后来商汤以仁德开创了商朝六百年的江山。

纣王无道造炮烙

纣王残暴不仁,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谏,在宠妃妲己和奸臣费仲的蛊惑下,他创“炮烙之刑”,并处死了正直敢谏的大臣梅伯。

古为今用

一个企业、一个集体,它的管理者是为了企业和集体而存在的,他们的权力也是企业和集体的成员所赋予的,他得到的一切,也都是来自于企业和集体。企业和集体的成员虽然普通、平凡,但他们才是这个企业、这个集体真正的主人。有些企业和集体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将自己看得高高在上,却将企业的员工和集体的成员看成牛马,这样的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领导者。

155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①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②,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离娄上》

注释:①揆(ku!):衡量。②工不信度:臣工不能严守法度。

译文:所以说只有仁德的人才适合居于高位,不仁德的人居于高位,就是将他的恶行传播给众人。居于高位的人不能用正道来衡量利弊,居于下位的人不能用法度来守住自己。朝廷不相信有正道,百官不能严守法度,君子违反了仁义,小人触犯了刑律,这样国家还能存在的话可真是幸运啊。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十分重视国君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教化作用。孟子认为,国君作为一国之主,不仅担负着治理好国家的责任,而且还要以身作则,成为万民的榜样。国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他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着人民的语言和行为。正如孟子所言:“上有所好,下必有甚者矣。”国君好仁,则臣民好仁;国君不仁,则臣民不仁。

故事链接

刘宽为人诚恳,非常大度。有一次,他乘牛车外出,突然有一个人把刘宽的牛错认为自己的牛了。刘宽立即把牛留下,自己则徒步回家。过了一会,那个人亲自把牛还给刘宽并叩头谢罪说:“我的牛已经找到了,我任凭您的处置。”刘宽不但没生气,还和颜悦色地说道:“世间有那么多相似的物品,看错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你还亲自把牛送了回来,何罪之有呢?”当地的人听说这件事后都很佩服刘宽,很多人受他的影响也都变得宽容大度,当地的民风也为之一变。

古为今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言行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一个孩子往往就可以了解其父母的为人。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以身作则。

156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孔子曰:“道二①,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②,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③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离娄上》

注释:①道二:方法有两种。②幽厉:西周的两位天子周幽王和周厉王,死后谥号为“幽”、“厉”。③殷鉴:殷商的镜子。指殷商应该借鉴的经验教训。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两种,行仁政和不行仁政罢了。”暴虐百姓太厉害了,就会招致自身被杀、国家灭亡的结局,即使百姓遭受的暴虐不严重,也会使自己遭受到危险,国家受到削弱。周幽王和周厉王死后的谥号被称为“幽”、“厉”,即使后世子孙孝顺仁慈,也不能改变这种状况。《诗经》上说:“殷朝应该借鉴的经验教训就在不远处,就是它前面的夏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深入浅出解经典

“幽厉”指的是西周的两位天子—周幽王和周厉王。周厉王是西周的第十位国王,他在位期间,残暴不仁,实行严酷的统治,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并且对贵族也开始剥削,最后终于酿成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只好逃出都城镐京,最后客死他乡。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君主,他宠爱褒姒,沉溺于酒色,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从而失信于诸侯,最后当异族犬戎进攻都城镐京的时候,诸侯都没有前来相救,西周也由此灭亡。孟子举出周幽王和周厉王的例子,正好对应了“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周厉王的暴行没有幽王那么严重,虽然也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削弱与损害,但尚不足以亡国,而幽王的行为则是极为昏庸暴虐,那么导致亡国丧身也就不可避免了。夏朝灭亡的教训足以为殷商提供借鉴,殷商灭亡的教训足以为周朝提供借鉴,但是幽王厉王却都不知道吸取教训。在儒家看来,国君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施行仁政,如果不能施行仁政,那么国家就会有灭亡的危险。孔子所谓的“道二”,其实就是一种方法,即施行仁政。

图解经典

戏举烽火

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平时不爱笑,为了逗她开心,周幽王命人点燃了烽火,看到诸侯前来勤王的慌张之态,褒姒终于笑了。

善于作出正确的选择

做事的时候如何选择方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影响选择的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在于个人的主观态度,只有端正了个人的生活态度,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古为今用

人是复杂的动物,有些人我们很难判定他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因为他有的时候能够表现出善良的一面,有的时候又会表现出邪恶的一面,可以说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很多人终其一生功过参半、毁誉交加,就是因为他有过功绩,也犯过错误。其实对于每个人,我们都不必过早地对其下结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们也不必自骄或自怨,不妨潇洒一点,像武则天说的那样:“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157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庖①有肥肉,厩②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③,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梁惠王上》

注释:①庖(p1o):厨房。②厩(ji&):马圈,泛指牲口圈。③饿莩(pi2o):饿死的人。莩,又作“殍”。

译文:厨房里储藏着肥肉,马棚里养着肥马,可是老百姓却是满脸饥饿的神色,野外还有饿死的尸体,这就相当于带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之间互相捕杀,人们尚且厌恶,国君是老百姓的父母,在政事上却不能避免带领着野兽吃人,那他哪还有资格做人民的父母啊。

深入浅出解经典

古代的州县长官被称为“父母官”,意思就是说为官一任必须造福一方,给老百姓带来福利,如果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那么这个官当得就不称职。州县长官尚且如此,那么一国之君又当如何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占有全国的土地、人民、财富,如果只顾自己享乐而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那么要这个君主还有什么用呢?

故事链接

晋时人羊祜,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人,三国时魏大将军司马师的妻弟。他在镇守襄阳时,勤于政事,关心百姓疾苦,百姓无不称赞。羊祜死后,襄阳百姓非常伤心,甚至为之痛哭。因为羊祜生前好游襄阳岘山,于是百姓们就在那里为其修建了一座祠堂,并在堂前立碑备述其事。相传见碑者莫不流泪,因此这座碑也被后人称为“堕泪碑”。

古为今用

做人也好,管理一个企业也好,都不能总想着自己的快乐,更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有共同致富,才能使大家能够安居乐业,长治久安。

158

推恩足以保四海,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诗云:刑①于寡妻②,至于兄弟,以御③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④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梁惠王上》

注释:①刑:通“型”,模型,给……做模范,做榜样。②寡妻:古代指正妻,嫡妻。

③御(y&):使用,应用。④推恩:推广恩德。

译文:《诗经》中说: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然后将其推广到自己的兄弟身上,最后就能应用于治理国家。这里实质上是讲用自己的一片仁爱之心推行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把恩泽推行到别人身上就足够保住天下,不推行恩泽就会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无法保全。古代的圣王能够比普通人强很多的原因没有别的,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将自己的作为推广到别人身上。

深入浅出解经典

要想治理好国家,君主本身就要广施恩泽,使天下的老百姓都能衣食无忧,这样才能使他们对君主感恩戴德。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重视德治,要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教育。

首先要从国家最基本的构成—人开始做起。对每个人,应该用各种途径来教育他,使他明白仁爱、忠心、信义这些美好的品德是人必须具备的。这样就能够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为自己的家庭成员树立标杆、榜样,使他的妻子、儿女、兄弟都能向他学习,然后就能在家庭内部保持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兄弟友爱,从而使整个家庭变得和睦幸福。这是由自身推及到家人,如果能进一步推及到家人以外的人身上,那就能使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得友爱互助,充满温馨,那么国君便可高枕无忧,垂拱而治了。“推恩”,就是要将尊对卑、长对幼的爱护、恩惠,从内部推广到外部,从亲近的人推广到不认识的人。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国君必须施行“仁政”,国君是一国之主,是天下人效仿的榜样,国君能做到这一点,其他人自然也就能做到了。总而言之,还是可以将其归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图解经典

为世界多献出一些爱心

拥有一颗爱心,就应该将心中的爱施加到那些遭受苦难的人身上,给予他们心灵的抚慰和物质的帮助。这样做不是为了展示、炫耀自己,而是为了给这世界增加一点点阳光与温暖。如果每个人都能为世界多献出一些爱心,那么就能使整个世界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与关心。

周天子分封列国

周武王灭商以后,将天下疆土分封给王室成员和有功的大臣,这些人被称为诸侯,有向周天子纳贡和服役的义务。

古为今用

现代社会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其积极意义早已超过了孟子所说的“推恩”,最起码现代人享有的自由已经包括了言论、迁徙、婚姻、集会结社等很多方面的自由。现代人所享有的福利也远远超过了古人,人与人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并且应该互相尊重,这一切都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尽管这个世界还存在着种种不公正的现象,但是随着文明的日益进步,这些现象一定会逐步消失,人们也会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

159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亩之宅①,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②帛矣。鸡豚狗彘③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④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⑤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上》

注释:①宅:住宅,宅院。②衣(y#):动词,指穿衣服。③彘(zh#):猪。④庠(xi1ng)序:古代地方兴建的学校。⑤颁(b`n)白:颁同“斑”,颁白即“斑白”,指头发花白。

译文:在五亩大的园子中,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帛制的衣服了。

鸡、狗、猪等家畜,只要不错失它们繁殖的机会,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吃肉了。

一百亩的田地,不去耽误其农时,那么一个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用挨饿了。严谨地开展学校教育,反复申明孝顺友爱的道理,那么头发花白的人就不用背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老年人穿帛吃肉,老百姓不会受冻挨饿,这样还没有称王于天下的人,是没有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在这里提出了“仁政”的具体措施,他告诉诸侯如何才能称王于天下。中国的老百姓向来比较容易满足,只要能吃饱穿暖也就知足了。所以孟子说的这些措施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富民”,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吃饱了穿暖了,他们就能为国君尽心尽力,听从国君的召唤。中国古代生产力低下,人的寿命也很短,五十岁以上的普通老百姓已经可以算是老人了,七十岁以上的更是堪称高寿,所以自古就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那时,只有五十岁以上的人才有资格穿丝绸的衣服,要是想吃肉,那么就只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了。国君要是能使国内老百姓的生活水准达到这个水平,就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对国君感恩戴德了。在思想上,儒家提倡忠孝之道,因此国君只要再建立一些学校,将忠孝之道普及给老百姓,那么就能使老百姓团结起来,亲如一家,把国君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如果国君想要统一天下,老百姓也会乐于效命,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自然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统一天下,又有何难。

图解经典

治国必先安民

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就要先使老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因为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国家的根本也就垮了。

胆识绝伦

西汉公孙弘的仕途坎坷,后来终以贤良被举为博士,他主张设立五经博士来教导贵族子弟,以使西汉变得越来越强大。

辅君泽民

宋代杜唐卿在任浮梁主簿期间,大力兴办学校,以善政来教化当地百姓,受到人们的称颂,后被宋神宗任命为司农卿。

古为今用

一个企业要想提高其工作效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让员工做到劳逸结合。有了充分的休息才会有更好的劳动,也才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但是有的单位却不明白这一点,还总是让员工加班,从而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下降,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如果能让员工按时休息,并且能够经常开展一些企业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定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160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①,则臣视君如寇仇②。

—《离娄下》

注释:①土芥(ji-):尘土和芥子。芥:小草,比喻极微小的事物。②寇(k7u)仇:敌人,仇敌。

译文:君主把臣子视为自己的手和脚,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视为自己的心腹,国君将臣子看作是供自己玩乐的狗和马,臣子就会将君主视为普通的老百姓。君主将臣子视为尘土和芥子,那么臣子就会将君主当作仇人一样对待。

深入浅出解经典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孟子能够提出这样的看法,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在古代,十分讲究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就连儒家自己也提倡“君为臣纲”,宣扬忠孝节义,但是其前提是君主是有道明君,如果君主是像桀纣那样的独夫民贼,那么对这样的暴君,孟子反对“愚忠”,认为人民有权利推翻暴君的统治,另立明主。

故事链接

伊尹从小就以耕地为生,他地位虽卑,但却心系天下。他见有莘氏的国君十分贤明,就甘愿作为奴隶去莘国任国君的贴身厨师。后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又自愿随嫁到商。他以烹调之道暗喻天下大势以及为政之道,劝汤担当灭夏的重任。汤听了他的话以后就任命伊尹为右相。后来,伊尹不仅成为辅佐汤夺取天下的开国功臣,还是商朝的三朝元老。因此,伊尹在甲骨卜辞中被列为“旧老臣”之首,不仅与汤同祭,而且还单独享祀。

古为今用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坦诚相待,互相关心,互相理解,这样才能增加朋友之间的信任感。在企业中,领导对员工也应该采取信任和理解的态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什么事情就放手让员工去做,这样自然会使员工对领导更加尊重和信任。

161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①。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下》

注释:①乐其乐:对老百姓的快乐感到快乐。②忧其忧:对老百姓的忧虑感到忧虑。

译文:对老百姓的快乐感到快乐的人,老百姓对他的快乐也会感到快乐。对老百姓的忧虑感到忧虑的人,老百姓对他的忧虑也会感到忧虑。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虑为忧虑,这样还没有称王的人,我至今还没有见过。

深入浅出解经典

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告诫齐宣王要使老百姓过上快乐的生活。国君统治着全国的老百姓,如果要获得老百姓的拥护,那么国君不仅要使老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要让老百姓在精神上感觉到很快乐,老百姓只有过上了快乐的生活,才能对国君衷心拥护,天下也才能获得安定,这也是孟子所主张的“仁政”对于国君的要求。

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百姓,其次是国家社稷,再次才是国君。国君只有让处于最底层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才能安定,国君的位子也才能坐稳。如果国君真的能做到修善心、行仁政,使老百姓过上了快乐的生活,那么,就算他不知道去享受快乐,老百姓也会主动要求君主去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快乐。古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老百姓对于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吃上饱饭,穿上暖衣,如果还能在闲暇的时候有些娱乐活动那也就足够了。他们的生活需要满足了以后,自然就不会对国君的种种作为产生抱怨,反而会乐意为之效命。

图解经典

先苦而后甜, 先难而后获

“乐民之乐”和“忧民之忧”要求为政者应一心为民、恪尽职守,把为民众谋福祉、对民众施恩泽放在第一位,而且要了解并关心人民的疾苦,还要尽可能地寻找解决的办法。孔子认为君子为政应该“先难而后获”,即先处理难事后考虑利益的收获,这里指的也是这个意思。

周武王举贤贡能

周武王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十分注重任用贤能,对被纣王罢黜赐罪的商朝官员也都恢复原职,此举使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古为今用

真正的朋友,能够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替你高兴,却又会劝你不要骄傲;能够在你遭遇不幸的时候替你伤心,并且对你进行安慰;能够在你有了烦心事的时候替你烦恼,并且给予你帮助。真正的朋友,不会在你犯了错误的时候对你进行包庇,也不会利用友谊去获得利益,更不会出卖朋友,背信弃义。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相互之间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帮助。这样的友谊才会坚固,才会持久,才经得起任何磨难和考验。

16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是故得②乎丘民③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尽心下》

注释:①社稷(j#):社指土地神,稷指五谷之神,二者合在一起便成为了国家的象征。②得:使……感到高兴。③丘民:指老百姓。

译文:老百姓的地位是最重要的,社稷的地位是次一等重要的,君主的地位是最轻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就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喜爱的就能成为诸侯,得到诸侯的喜爱就能成为大夫。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在这里提出了理想中的政治等级:人民是最重要的,国家其次,国家的君主则是最不重要的。在儒家看来,构成一个国家的最基本要素就是人民,没有了人民,哪里还有国家;国家是为了人民才建立的,有了国家,才需要有治理国家的君主。真正代表天意的,不是天子,而是老百姓,老百姓的“民心”才是天意。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顺应民心,得到民心,才能当好国君;不顺应民心,就会被人民推翻。社稷是土地、五谷,是一个国家境内的所有资源,是建立一个国家的物质条件。但是如果没有老百姓的劳动,那么这些资源也不能转化成衣服、食物、生活用品。所以社稷与老百姓比起来,仍然差一级。一个国家可以永远存在,但是这个国家可能会建立不同的朝代,更换不同的帝王,死了一个君主,马上就会有另外一个君主即位,君主与国家比起来,他的地位就要差一些了,更不要说跟人民的地位相提并论了。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样的政权建立,其根基必然都是人民,人民拥护它,它才能延续;人民不拥护它,它就要灭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国家的君主必须重视百姓,否则必然会招致亡国丧身之祸。

图解经典

团结力量为自己服务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离开了众人的帮助仍然很难获得成功。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是依靠着众人的支持才有所成就的。

要想获得众人的支持,就必须从心里重视这些人,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要使众人能够得到应得的利益。

李世民

李世民早年南征北战,协助其父亲一统天下。即位以后他虚心纳谏、厉行节约、与民休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古为今用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着想,关心员工的生活,使员工感到企业就像他的家,企业不仅是老板的,也是自己的,这样他才会尽心竭力地去工作;其次,要考虑到企业长远的发展之计,从企业的大局出发,考虑周详,决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做出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事情;最后才能考虑自身的得失。只有做到这几点,才算是一个合格、称职的管理者,这也是其明智之处。不明智的管理者,将员工当作牛马,毫不体恤,只会招致员工的不满,这样的企业肯定不会做大做强,并且只会走向消亡。

163

民事,不可缓也。

滕文公问为国①,孟子曰:“民事,不可缓②也。”

—《滕文公上》

注释:①为国:治理国家。②缓:延缓,拖延。

译文: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国的办法,孟子说:“对于老百姓的事情,千万不能拖延。”

深入浅出解经典

“民事,不可缓也”是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又一体现。“民事”就是老百姓的事,它的范围很广,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如果有一点处理不好,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历代王朝更替的史实证明,能否正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力量,是一个朝代兴盛和衰败的重要原因。如果一个君主重视老百姓,能够使老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他的政权就能稳定,甚至能够出现“盛世”的景象。反之社会就会动荡,王朝就会衰败。

故事链接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堪称千古一帝,但是他当上皇帝以后,却用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秦始皇修建了奢华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人民由于无法承受这样的重负,于是揭竿而起,最终爆发了由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过了不久,秦王朝就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灭亡了。秦朝从建立到灭亡,只经历了两个皇帝,才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年。

古为今用

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向前发展的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越是在这种阶段,就越要防止出现一些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群众利益无小事”,药品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农民增产增收这些问题,都需要有关部门予以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出现了诸如“毒奶粉”、“小煤窑坍塌”、“假药”等影响极为恶劣的事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此,我们应该一查到底,坚决杜绝这些行为再次发生。

164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

无礼义,则上下乱。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①。无礼义,则上下乱②。无政事③,则财用不足。”

—《尽心下》

注释:①空虚:指国家没有人才。②乱:混乱。③政事:政治事务。

译文:孟子说:“不相信和任用仁人贤士,那么国家就不会有人才了。没有礼法的约束,那么上下等级就混乱了。政治事务管理不好,那么国家的财政开支就会不够用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对于一个国家什么才是最宝贵的?是人才。管理型人才可以使国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创新型人才可以提高生产力,使国家变得更强大。如果不重视人才,就会使各种各样的人才缺乏激情,对国家变得失望,国家也势必会因为缺乏人才而变得越来越弱。

那么使人才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什么?是这个国家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要靠道德和法律来约束,道德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融洽,法律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准则。没有了道德和法律,人们就会为所欲为,那么国家就会变得混乱,其发展与壮大更是无从谈起。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使政治清明,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使老百姓心悦诚服,如此一来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才能稳定,从而为政府和法律的正常运行提供物质保障,而要做到这一点,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人才。可见一个国家要想稳定地发展,就离不开治理国家的人才、必须遵守的法律和良好运行的政府部门,三者缺一不可,互相制约。

图解经典

任贤图治

尧帝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任用贤能。他将手下得力的臣子派到各地指导生产,还亲自寻访贤才,希望后继有人。

有德者居之, 无德者失之

社会的管理者是人,德才兼备的管理者能够使整个社会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无德无才的管理者则会使整个社会陷入混乱的无秩序状态。

古为今用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主体之一的企业首先必须重视招纳、培养人才,这样才能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开拓市场,增加效益;其次,要确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赏罚分明,使每个员工都能遵守企业规定,树立牢固的时间观念、质量观念,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最后,企业的管理者要做好本职工作,把握大局,积极调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撑,这样才能避免企业走向歧途甚至是破产的命运。

165

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孟子曰:“以佚①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②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尽心上》

注释:①佚(y#):通“逸”,安逸的意思。②生道:使其生存的方法。

译文:孟子说:“在老百姓生活稳定安逸的情况下来使百姓服劳役,即使劳累他们也不会怨言。以保全百姓的心思来判人死刑,即使那人死了也不会怨恨杀他的人。”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在《梁惠王上》一篇中已经提到了“佚道”的具体措施,如不要违背农时,使人民“养生丧死无害”,并且广兴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等等。因为这些措施能够保证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懂礼貌,有爱心。

故事链接

公元228 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他任命参军马谡死守战略要地街亭。马谡在到达街亭后却没有按照诸葛亮的指示行事,从而导致最后惨败而归。街亭失守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想要将马谡斩首。但是诸葛亮想起他和马谡往日的情谊,心里非常难过,在行刑的时候诸葛亮亲自为马谡把酒送行,且为之流涕,并许诺照顾马谡一家老小,使马谡甘愿赴死。之后诸葛亮请求自贬三等。诸葛亮这种既斩之又恤之的做法不仅让马谡的家人毫无怨言,而且对他还十分感激。

古为今用

在公司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对于员工应该“以德服人”。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管理,主张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在政策和制度上要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员工在一个比较宽松、充满温情的环境中工作,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益,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166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

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①;于民也,仁之而弗亲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上》

注释:①弗仁:不施以仁德。②弗亲:不施加亲情。

译文:孟子说:“君子对待世间万物,爱惜它却不将仁德施于其身;对待百姓,施以仁德却不施加亲情。亲近自己的父母就能够对百姓施以仁德,对百姓施以仁德就能够做到爱惜万物。”

深入浅出解经典

君子之所以对自然万物、百姓和自己的亲人采取区别对待的态度,是因为君子与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远有近,感情有亲有疏。自然万物虽有生命,却没有人的思想、人的感情,因此对他们只要爱惜就够了;老百姓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却没有父母那么亲近,因此对他们施以仁德就够了。父母是生我者养我者,感情亲密,因此君子必须尽心尽力地去侍奉和供养他们。如果连父母都不能供养亲近,又怎么敢奢望他以仁德之心对待百姓呢?对人尚且没有仁德,就更不要说对没有思想的自然万物加以爱惜了。君子对于天性中的仁德加以保养和发挥,这就是顺其自然,因为与父母亲人相处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因此对父母比对旁人多一些亲近,多一些敬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将对父母的这种感情施加于别人身上的过程中,因为对其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够深,难免就会有些生分,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只要它符合“礼法”的要求、中规中矩,那也就可以了。自然万物是为人所用的,本不应该有什么爱惜之情,但是因为人有恻隐之心,所以才会产生怜惜之情。齐宣王听见牛的哀鸣尚且心有不忍,更何况是德行高尚的君子?但它们毕竟跟人类不同,所以对其加以爱惜而不施加仁德,可以说这也是自然之理。

图解经典

善行要从身边做起

天下万民、世间万物总有亲疏远近的关系,这是人之常情。能够对关系亲近的表示亲近,才能进一步对关系疏远的亲近,如果连关系亲近的都不能关爱,那么对关系疏远的表示关爱又从何谈起呢?所以说,人要想为善,最好从身边的人开始做起,然后再将其普及到其他人身上。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生性至孝,常以美味供给父母,七十岁时还身穿五彩衣,手执拨浪鼓像小孩子一样玩耍来逗父母开心。

古为今用

古人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有其一定的顺序和逻辑的。我们平时说凡事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也是同一个道理。人的成长是按部就班的,从小事做起能够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增加自己的经验,一步一步地使人成熟。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只有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才能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把握好分寸,掌握好火候。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有的人面善心恶,这就需要我们对其小心提防。

167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齐宣王问曰:“汤放①桀②,武王伐纣③,有诸?”孟子对曰:“于传④有之。”曰:“臣弑⑤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梁惠王下》

注释:①放:流放,放逐。②桀: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是暴君的典型。③纣: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个暴君。④传(zhu3n):指古代的史籍。⑤弑(sh#):古代称臣杀君、子杀父为弑。

译文: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史书上有记载。”齐宣王说:“臣子弑杀君王,这可以吗?”孟子说:“残害仁德的行为被称为贼,残害义行的行为被称为残,这样的人就被称为独夫。我听说诛杀了一个独夫纣,而没有听说弑君的事情。”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存亡与人心向背有着很大的关系,夏桀在位的时候荒淫暴虐,失去了民心,于是商汤率领天下百姓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并且把夏桀流放到了南巢一带;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纣,其荒淫暴虐比夏桀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周武王起兵讨伐纣王,纣王最后自焚而死。孟子认为君主只有修行仁政,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维护和保持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如果君主的所作所为已经伤害了“仁”和“义”的天理,那么全天下的人民就会联合起来杀掉暴君,这是替天行道的正义之举,是值得赞扬的行为,根本就不能算是弑君,这种思想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可以说是相当的进步了。后代君王有的比较开明,对孟子的主张持宽容的态度,如唐太宗李世民;有的就接受不了孟子这样“激进”的主张,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读到《孟子》中“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类似的话时,就曾生气地说道:“如果这个老头活到现在,一定会大祸临头。”并将孟子所有体现这种思想的语言全部删掉,最后御笔钦定了一本《孟子节文》。

图解经典

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如果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其结果必然是六亲不认、众叛亲离,这时人人可以得而诛之,其人也必定会像过街老鼠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第二年,有四海之神与河伯、雨师、风伯前来,告诉武王,周朝建立乃是天命所归。

放桀南巢图

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由于他在位期间残暴不仁,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怨恨。后来汤起兵灭夏,将桀放逐于南巢一带。

古为今用

一个人如果作恶多端到了天理难容的地步,就会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个国家如果到了四处侵略、横行霸道的地步,其他的国家就会群起而攻之,最后自取败亡。

168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①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②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③矣。

—《公孙丑上》

注释:①廛(ch1n):人的住宅和市场上店铺集中的地方。②讥:非难,指责,这里引申为查问。③氓(m9ng):人民,百姓。

译文:尊重贤人,任用有才能的人,使杰出的人能够有官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地立在朝堂之上为国君效力。对市场上储存货物的仓库不征税,依法收购货物而不囤积货物,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会高兴地将货物储藏在市场上的仓库里。关卡只盘查而不征税,那么天下所有的过路人都会高兴地经过我们的关卡。耕地的人只要他们能够帮着耕种国家的田地就不再收田赋,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会高兴地到我国的耕地来耕种。人们居住和做生意的地方都没有赋税,那么天下的人民都会高兴地成为我国的人民。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提倡国君要任用贤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增加他们的收入,这样还能笼络其他国家的人民,何乐而不为呢?

故事链接

魏徵敢于犯颜直谏。魏徵死后,唐太宗大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古为今用

一个企业需要明智的决策者,同时也需要有德才兼备的管理者。管理者的能力和德行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态,他们需要对决策者作出的决策进行深入的理解,然后将其深入贯彻到员工队伍中去,从而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内容。

169

诸侯之宝三:人民、土地、政事。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人民、土地、政事。宝①珠玉者,殃②必及身。”

—《尽心下》

注释:①宝:把……当做宝贝。②殃(y`ng):灾祸,祸害。

译文:孟子说:“值得诸侯珍惜的宝贝有三个:国家的人民、土地和政务。把珍珠美玉当作宝物的国君,灾祸最终会降临在他的身上。”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一个诸侯拥有整个国家的人民、赋税,享受着最高的权力,那么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孟子曾经问过梁惠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的确,梁惠王重视的并不是声色犬马之类的个人享受。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昏庸无能的国君贪财好色,最终都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楚平王当初就是因为好色而险些使楚国被吴国灭掉。只要稍微有点想法的诸侯都不会重视个人的享受,而是想着侵吞别国的领土,扩大自己的地盘,增加本国的人口,因此他们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周围的国家。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本国的土地和人民才是他们最大的财富啊,正因为有了土地和人民,诸侯才可以成为诸侯,一旦失去了这些,他们还凭什么成为诸侯,凭什么去夺取他国的领土和人民啊?所以说,国君要想一统天下,首先就要保境安民,使国境以内的城池固若金汤,使全国的人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施行仁政。

这也是孟子的最终目的。

图解经典

敛财侈费

唐玄宗为了享受奢侈的生活而大肆搜刮民财,使朝廷日益腐朽堕落,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苛政猛于虎

赋税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如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设立种种苛捐杂税,那么不仅不会使国家安定,反而会给国家带来混乱。

古为今用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又是万万不能的。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一遇到实际情况却往往做不到,很多人都狂热地追求金钱,因而也丢掉了更宝贵的东西。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老板,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益,对员工十分苛刻。他们不懂得员工才是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企业的良好运行才是获得效益的有力保障,这些老板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只顾短期利益,却看不到长远利益,做了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傻事,失去了员工的信任和拥护,从而使企业最终难逃衰落破产的命运。

170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①之入人深也。善政②,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尽心上》

注释:①仁声:仁德的声音,指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②善政:擅长为政。

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语言,不如仁德的音乐那样深入人心。擅长为政,不如擅长教育人民。政事处理得好,会使老百姓畏惧,老百姓教导得好,会得到老百姓的敬爱。

国家治理得好,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财富,老百姓教育得好,能够得到老百姓的民心。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的主张是施行仁政,他认为国君只有用仁德才能使百姓乐于接受统治。但是如何施行仁政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孟子认为,教导百姓的方法,单纯地依靠对老百姓有利的政策和国君治理国家的才干是不够的,这样就等于是将老百姓置于一个被动的位置,使老百姓被动地接受统治。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还不是最完美的治国之道。

最好的办法是使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仁政的熏陶。儒家的理想是恢复西周的礼乐传统,孔子认为只有达到“克己复礼”才能称得上是“仁”。在周代,音乐是有教化作用的,《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孔子在《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周代对于贵族的教育是离不开音乐的,学习音乐是一个人成材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高阶段。贵族学习乐和舞,目的不是进行表演,而是为了使人懂得礼仪规范,并熏陶其内心世界。如果能将音乐的教化作用普及到普通百姓身上,一样能起到熏陶和教育的作用,那么对于国君的统治,这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图解经典

以法为主, 以德为辅

空洞乏味的说教、冷酷无情的法令虽然显得庄重威严,然而在为政的过程中却不如循循善诱地引导取得的效果好。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儒家十分重视道德的教化和引导的作用,以法为主、以德为辅,法治与德治的完美结合是最佳的为政之道。

德高服寇

宋代陈舜举廉洁清正,在为官期间致力于教化百姓,甚至连为乱山中的盗贼都互相告诫不要侵犯陈舜举治下的浔州。

古为今用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教育也是一样,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更深层的目的则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这种教育目的下,我们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不应该一成不变。可是当前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却使学生提不起上课的兴趣,逃课、上课睡觉的现象十分严重,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固然应当批评,但是作为教育者的学校、老师不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吗?而最值得反思的,应该是推行这种教育模式的主管部门。

171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②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尽心上》

注释:①彀率:将弓拉满。②跃如:将做而未做某事时的样子,也可以理解为跃跃欲试的意思。

译文:孟子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工人笨拙而放弃使用绳墨,羿也不会因为射手笨拙而改变拉弓的幅度。君子拉满弓却不将箭射出去,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站在正道的中间,这样有能力学习的人就都跟随他学习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在孟子看来,无论学习什么本领,都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韧劲儿。而这种韧劲儿必须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才能发挥作用。人的资质是天生的,虽然有智有愚,但是这不是决定因素,只要好学,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故事链接

弟子冉有向老师孔子说道:“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主张,只是我的能力不够,不能再进行学习了。”孔子一听就知道冉有是害怕吃苦,而不想再学习,他对冉有说:“真正力量不够的人,也要坚持向前走,直到走不动了才停下,那么他虽然半途而废,但也算是尽力而为了。可是你呢,还没有走,就画地为牢,不敢前进了。”冉有听了孔子的话以后十分羞愧,于是继续跟随孔子学习。

古为今用

生活中真正没有学习能力的又有几个人呢?可是很多人却以学不会为理由而拒绝学习,行百里者半九十,半途而废者固然可惜,而那些从一开始就拒绝学习的人岂不是更加可悲了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敢于吃苦,肯于吃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172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①民,则士可以徙②。”

—《离娄下》

注释:①戮(l&):杀。②徙(x@):迁移。

译文:孟子说:“没有罪过国君就要杀了士人,那么做大夫的就可以离开君主了。没有罪过国君就杀了百姓,那么士人就可以迁徙到别的国家去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士人读书学习修身养性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进一步做大夫一级的官职;大夫最初的身份也是士。正因为这样,当大夫看到士人没有什么过错就被国君杀掉时,难免心生怜悯,并且会担心国君接下来是否会杀掉自己了。士人是治理国家的人才储备库,国君也好,大夫也好,为了能够有继承人来管理国家事务,他们都应该爱惜和保护士人。如果单纯地依据自己的好恶而干出“无罪而杀士”的事情,那么士大夫们就可以离开国君,另谋出路了。“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老百姓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构成人员,国君所要统治的,也正是这些老百姓,士人之所以要报效国家,就是要协助国君施行仁政,使老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如果百姓没有什么过错,而国君却凭借自己的个人好恶残杀百姓,那么士人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连自己的生计和生命安全都会没有了保障。所以,士人有权选择离开国君,到其他的国家去效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仅是对士人和大夫所说的,而且也是在告诫国君,要善待臣属与自己的士人和百姓。

图解经典

嬖佞戮贤

汉哀帝宠幸佞臣董贤,丞相王嘉因进谏被投入狱中含冤而死,其他大臣则被免职,董贤被任命为大司马,独揽朝廷大权。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君臣之间需要以“礼”为纽带来维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君主不能礼遇臣下,那么臣下也就没必要对其尽忠了。

古为今用

一个企业,如果它的老板不能体恤员工,不能为员工的切身利益考虑,动不动就批评员工、处罚员工,那么他就会失去人心,他的员工很可能就会跳槽,而且也会使处于管理层的员工产生危机感,因为他们虽然属于管理人员,但是其在本质上却与员工一样,都是为老板打工的,一旦管理层的员工心里也产生了动摇,那么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就会下降,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老板和企业本身,甚至可能会因为人才的缺乏而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

173

之泽,五世而斩。

孟子曰:“君子之泽①,五世而斩②;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③诸人也。”

—《离娄下》

注释:①泽:言行的影响。②斩:断绝。③私淑: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自传授,但是又对其极为倾慕,于是尊其为自己的老师。

译文:孟子说:“君子的言行对其后代的影响,流传到第五代以后就基本断绝了,普通人的言行对后代的影响,到五代以后也就断绝了。我没能成为孔子的徒弟,而是从别人那里继承孔子的学说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据《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如果把孔子算作是第一代的话,到孟子这里,就正好是第五代,这也正是孔子的学说将要断绝而还没有断绝的时候。孟子对孔子极为推崇,称孔子是千年以来圣人中的集大成者,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并以孔子事业的继承者自居,这一点从孟子所说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样的现象呢?我们知道,人的生理因素可以遗传,但是其精神因素却不可以遗传。而且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一夫多妻制,讲求人丁兴旺,一个家庭发展到第三代、第五代的时候,家里就已经有几十口人了,多的甚至能达到上百口,谁都不能保证君子的后代都能像他那样修身立德,成为君子。因此君子的言行在流传的过程中其影响会逐渐衰弱,以至于消失。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其意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再单指君子言行的影响,而主要是指一个人建功立业,他的后人很少能将其功业保持下去,一般到五代以后,他所留下来的恩惠福禄就烟消云散了。

图解经典

让子女传扬优良家风

国人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使子女承袭家族的优良传统。那些不能做到传承祖上美德的后代则被称为不肖子孙,这些人在传统观念看来都是不孝的。因此,启蒙教育就成了普遍而又行之有效的传扬家风的方式,到现在它仍然深受全社会的重视。

教子读书

古人注重家族传统的延续,因此当孩子很小的时候便会开始对其进行道德和文学教育,这称之为“开蒙”。

古为今用

“富不过三代”可以说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发展到后来的一个通俗解释,也是一个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现象,其实要想打破这个怪圈也并非不能做到。对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家族,首先要培养后代的社会责任感,而绝不能将家族传承看作是个人的事情,因为在某些程度上,这个家族起着一个模范和表率的作用,要让后代知道,国家的兴亡与家族的兴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次,要使后代始终保持危机感,培养后代各方面的能力,坚决防止他们成为纨绔子弟,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很应该借鉴一些西方国家著名家族的传承经验。

174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①作云,沛然②下雨,则苗浡然③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④,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⑤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梁惠王上》

注释:①油然:乌云密布的样子。②沛然:盛大的样子。③浡(b5)然:兴起的样子。

④人牧:即人君,指国家的统治者。⑤引领:伸长脖子。

译文:大王知道地里的庄稼苗吗?七八月份的时候天气非常干旱,庄稼苗就会枯萎。

如果天上忽然乌云密布,降下大雨,那么庄稼苗立刻就又会蓬勃地生长起来。如果能够像这样,那么谁能阻挡得住呢?现在的国君没有不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全天下的百姓都会伸着脖子来盼望他的到来。如果真的能够这样,那么老百姓归附国君,就会像水向下流淌一样,那盛大的景象谁又能阻挡得住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国君残暴不仁,滥杀无辜,就会造成民不聊生的景象,那国君又怎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呢?孟子向梁襄王讲述这个道理,就是希望他能够施行仁政,放弃以战争手段来获得利益的想法。

故事链接

尧的长子丹朱骄奢淫逸,非常暴戾。那时洪水泛滥,百姓十分担心,但是丹朱却无动于衷,甚至还在洪水中泛舟取乐。洪水退后,丹朱还逼迫百姓堆沙推舟。长此以往,原来跟随丹朱的百姓也都投奔了舜,舜很贤明,使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古为今用

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人看在眼里,好的行为得到赞扬和支持,坏的行为遭到谴责和反对。如果你能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那么你成功的机会就增加了。

175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君正莫不正。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①也,政不足间②也。惟大人为能格③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离娄上》

注释:①适(zh9):通“谪”,责备,指责。②间(ji3n):责难,诽谤。③格:纠正。

译文:孟子说:“对国君任用的人,不值得多加责备;国君为政,也不值得多加非议。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纠正国君错误的心思。君主施行仁政,那么就没有人会不按照仁德来行事;君主提倡义行,那么就没有人会不去提倡义行;君主的态度严谨端正,那么就没有人会不严谨端正。国家的君主端正了,那么国家也就安定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君主是国家的核心,也是所有官员士人的表率,是全国人民的表率。国君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风气。君主在人事任用上会犯错误,在政治举措上也会发生失误,这些都不值得去谴责,去非议,因为这不是问题的根源。产生这些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于君主内心的认识就有偏差,有错误,如果不将君主的偏差、错误纠正过来,那么就是治标不治本,君主就不会采纳臣子的意见,有的时候甚至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后世大儒程颢说:“天下之治乱,系乎人君之仁与不仁耳。心之非即害于政,不待乎发之于外也。

昔者孟子三见齐王而不言事,门人疑之。孟子曰:‘我先攻其邪心,心既正而后天下事可从而理也。’”孟子说的“我先攻其邪心”在《孟子》一书中没有记载,而见于《荀子》,但是其含义,与孟子见齐威王时所说的内容是暗合的,都是主张先从思想上纠正国君的错误和偏差,只要纠正了这一点,就能够使国君自觉地改正以前的失误。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非“大人”不可,大人是德行完备的君子,他能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内心有偏差的君主,并且能对其产生长期的影响,直到君主也能成为“大人”为止。

图解经典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尧、舜的仁德誉满天下,所以得以垂拱而治;桀、纣掌握生杀大权,却仍然不能挽回众叛亲离的败局。

千古帝王的典范唐太宗就十分重视上行下效的问题,再加上有身边一班贤臣的辅佐,才能为大唐盛世奠定深厚的基础。

太宗皇赐房玄龄

房玄龄是唐初名相,唐太宗曾亲手作诗勉励他为国家多多举荐贤才,而不要耽于饮酒泛舟这样的享乐活动。

古为今用

工作态度端正,那么工作质量就高;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质量就会低,甚至还可能会酿成事故。由于技术不熟练或者其他原因,偶尔出些小差错是难免的,也是可以原谅的;但如果总是犯错误,并且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虽然这些错误可能都是很小的错误,领导都懒得去批评,但是自己绝对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由于技术和外界影响的原因,而是由于自己内心根本就没有重视,才造成了错误的不断发生。只要我们纠正内心的错误观点,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这一类错误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7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①不如地利②,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④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公孙丑下》

注释:①天时:有利于战争的天气条件。②地利:有利于战争的地理条件。③郭:古代的城池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为“城”,外城为“郭”。④粟(s&):谷子,即小米。泛指谷类农作物。

译文:适合作战的天气不如适合作战的地形,适合作战的地形不如上下团结一心。周围三里的内城和周围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却还不能取胜。能够包围城池,这说明一定是占了天时,这样还没有取胜的原因,就是因为天时不如地理的优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盔甲不是不够坚固锐利,军粮也不是不够吃,但是却很快地弃城逃跑,这是因为地理的优势比不上众人的团结一心啊。

深入浅出解经典

无论是战争也好,农业生产也好,还是其他的事情也好,最重要也是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人,地理条件和天气条件虽然也有很大影响,但是终究不及人的影响大。

故事链接

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联军先是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然后联军又采用火攻之计大败曹军。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可谓占尽天时,但刘备与孙权能够在强敌进逼之时结盟,倚仗长江天险,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可以说是占尽了地利、人和。

古为今用

一个人、一个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抢占优势地位,这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而更重要的则是要团结周围的人,团结同类企业,共同发展,以实现共赢。

177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孔子曰:“君薨①,听于冢宰②。啜粥③,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④。”

—《滕文公上》

注释:①薨(h4ng):古代将诸侯之死称为薨。②冢(zh6ng)宰:即太宰。是掌管钱财及宫廷事务的官员。③啜(chu7)粥:喝粥。④偃(y2n):倒,伏。

译文:孔子说:“诸侯去世时,太子就将朝政委托给太宰。自己喝粥,脸色黑瘦,走到孝子的位置上就哭,百官没有不跟着他哀伤哭泣的,那是因为太子带头这么做啊。”

上级爱好什么,下属一定会更加爱好。“君子的一言一行,就像风;小人的一言一行,就像草。风吹过草上,草就一定会倒下。”

深入浅出解经典

君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符合“礼”的要求,在葬礼上也是如此。孟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子女在父母的葬礼上,如何哭,哭到何种程度,如何答谢宾客的吊唁,“礼”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如果不符合“礼”,也就不符合自己君子的身份。尤其是在诸侯的葬礼上,如果做太子的不能按照礼的要求来做,就会使臣子不知所措,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们只能表现出比太子更为哀伤的神情。这样,就会使整个葬礼变得混乱。在儒家看来,德行高尚的君子的职责是教化万民。在孔子以前,普通人是没有资格学习的,从孔子开创“私学”后,普通人才有了机会进行学习。老百姓没有文化,很多道理都不懂,当他们看到德行高尚的君子以后,其内心的向善之念就会被激发出来,并开始向君子学习。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普通人才会常对君子抱着迷信盲从的态度。君子的一言一行,都会使老百姓群起效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这句话本是出自《论语》,这里的“德”,并不是单指高尚的品德,而是指君子长期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格和特点。在这种风气的指引下,普通人很容易就会“跟风”。

图解经典

准确定位, 做好表率

一个有学识、有修养的人应该时时注意用自己的言行为身边的人做出表率。不论是对家人,还是对朋友,以及工作中的同事,都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是由自己决定的,能够成为一个受人称颂的贤才,也是由自己决定的。

隋炀帝剪彩为花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无道昏君,他终日与后妃取乐,为了见到江南春景,他竟然命后妃用彩绸剪成花草树木以供其欣赏。

古为今用

有个成语叫做“上行下效”,意思是说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会跟着怎么做。

这个成语的意思跟“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的意思差不多,但也略有不同。“上行下效”

中的“下效”,主要是出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看见了就跟着学,没有什么目的性。但是“下必甚焉”,就有了很强的目的性了。古代很多大臣都十分善于“揣摩圣意”,也就是猜测君主内心的想法,他们认为在知道了君主的喜好后,就能够做出令君主喜好的事情,或者是献给君主他喜欢的东西,以迎合君主的心思。这也叫做“投其所好”。关键就看“上”

喜欢做什么,如果是好的,大家一起跟着做,那么社会就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178

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

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

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

有天民①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②正者也。

—《尽心上》

注释:①天民:懂得天理,顺应天性的贤人。②物:人物,泛指其他人。

译文:服侍国君的人,就是把服侍这个国君当作快乐的人。安定社稷的人,就是把安定社稷当作快乐的人。保全天性的人,就是那种感觉到自己的理想可以推行到全天下然后才去推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就是依靠自己端正的态度来影响别人,从而使别人品行端正的人。

深入浅出解经典

“事君人”,说的应该是服侍国君的侍臣;“安社稷臣者”,说的应该是安邦定国的将相之才;“天民者”,说的则是那些内心纯洁,可以成为君子的人,《庄子· 庚桑楚》中说:“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可见“天民”不在位则为民,在位则成了下面所说的“大人”,大人是德行完备的人,是教化万民的圣人。这四类人由低到高,是可以逐渐转化的。

故事链接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意为“济世安民”,他在当皇帝以前立下了赫赫战功,平窦建德、灭王世充,在马背上取得了天下。但即位后,唐太宗却以文来治天下,他虚心听取群臣的建议,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在国内厉行节俭,让百姓休养生息。后来在他的文治之下出现了“贞观之治”。

古为今用

普通人只要能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人了。

179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①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②,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③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滕文公上》

注释:①百工:各种手工行业的总称。②劳心:动心思,费精神,忧虑。③食(s#):原意是喂养,此处应解释为供养。

译文:有官员应该做的事情,也有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情。况且一个人身上穿的、戴的、用的,都需要各行各业来为他提供。如果一定要自己做完以后再用的话,那么就是带着天下人不停地奔走了。所以说,有的人要费心思,有的人要费力气。费心思的人要管理别人,费力气的人要受到别人的管理。被别人管理的人要供养别人,管理别人的人要靠别人来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大人”在这里指的不再是德行高尚的君子,而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他们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管理人民。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行各业,有人读书做官,有人务农,有人做工,有人经商,但是士农工商四大门类具体还可细分为很多行业,正是因为有了不同行业的人的分工合作,才使得整个社会能够良好地运行。

官员作为管理者,不必去参加日常的生产劳动,而只要将各行各业的人都协调好就可以了。其实每个行业的人都为这个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只是因为管理者一向高高在上,并且由于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本质决定了他们必须剥削人们,从而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后世扣上了“封建糟粕”的帽子。其实抛开剥削和压迫不谈,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都是需要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只是被管理者通过体力劳动创造出来的产品一般都是实际的东西,是看得见的物质财富,而管理者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国家、企业进行管理,他们的贡献没有表露在外,是隐性的贡献和财富。但是,谁又能说脑力劳动不是劳动?脑力劳动不能创造财富呢?我们必须承认,在今天,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图解经典

士农工商

中国古代社会有“四民”,即士、农、工、商四类,以读书人的地位最高,农业则被视为国家的根本,而商业的地位最低。

打破心中的等级观念

职业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人总以为自己的工作比别人优越,但实际上他的个人价值反而没有别人表现得更为明显。

古为今用

很多人都想通过自主创业过一把当老板的瘾。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创业都能够获得成功,关键还要看个人的能力是否适合自己当领导。上班挣工资固然要看别人脸色,受别人约束,不会挣大钱,但是平凡的岗位往往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所以,如果你有了自主创业的念头,首先必须冷静地分析一下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如果真的有能力,那么就去做;如果没有这个能力,那么就不妨去尝试一下其他途径。

180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①,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②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梁惠王上》

注释:①叟(s6u):年纪大的男子。②乘(sh-ng):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

译文:孟子觐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赶到这里来,能为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要谈利益呢?也有仁义可以谈啊!国君总说什么能给国家带来利益,大夫总说什么可以给自己的封地带来利益,士和老百姓总说什么可以给自身带来利益,如果从上到下都在追逐利益,那么国家可就危险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杀掉其国君的,必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其国君的,必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一个国家如果将利益看得太重,那就会变得贪婪残暴,从而引起与别的国家的战争,殊不知,一场战争打下来,得到的利益未必就比付出的代价大,这就是其失算之处。

故事链接

为了获得宋国的土地和人民,楚国请了鲁国的公输般为其制造攻城用的云梯。墨子当着楚王的面指出,楚国攻宋是不仁不义之举,接着墨子就用腰带围成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当作武器与公输般演练攻城守城的情景,结果公输般无论怎么做都不能攻破城池。楚王于是取消了攻宋的计划。

古为今用

我们理想中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光明、美好的世界,可是战争、灾难、疾病、饥饿却一直存在于这个世界。原因就在于有人为了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而去掠夺本来应该属于别人的利益。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并且要长期坚持。

181

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①上,顾鸿雁麋鹿②,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梁惠王上》

注释:①沼:水池。②麋(m!)鹿:俗称“四不像”,雄鹿有角,雌鹿无角。因雄麋角似鹿,头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而得名。麋鹿原本是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如今野生麋鹿已经灭绝,仅有人工饲养的麋鹿存世,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译文:孟子觐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看着远处的大雁和麋鹿,说:“贤人也喜欢这些美景吗?”孟子回答说:“贤人会在别人都享受到这种乐趣之后再去享受这种快乐,不贤的人即使拥有这些美景,也享受不到其真正的快乐。”

深入浅出解经典

判断一个国君是否贤明其实很简单,就看他是不是能将人民装在心里。将老百姓放在心里的国君,如果看到老百姓还在忍饥挨饿,衣食无着,那他怎么会有心情在园林之中游玩呢?只有看到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才能从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放松自己的身心,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跟孟子所说的这个意思就差不多。

那么一个人要怎样做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呢?首先,个人的快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靠着牺牲别人的利益或者剥削他人的劳动成果来获得自己的快乐,如果自己还有良知的话,那么必定会良心不安,如果没有良知的话,那么又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其次,如果自己有能力的话,就要尽量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尽快渡过难关。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自己的修养、充实自己的精神的过程,使自己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即“与民同乐”。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孟子看来,实践与民同乐最好的办法就是“居仁由义”,即顺从自己内心善良的愿望,将这种想法化作实际行动。

图解经典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周文王筑灵台,可以尽享田猎、宴饮、游逸之乐,这是因为他心怀仁德,深受百姓的爱戴。商纣王造鹿台,终日沉迷于酒色,却难有真正的快乐,这是因为他骄奢残暴,统治不得人心。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贤者因持义守礼而心中坦然,不贤者却因贪暴不仁而内心局促。

范仲淹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为政清明,治军严格,还曾主持“庆历新政”,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名文《岳阳楼记》就是他爱国忠心的最好证明。

古为今用

对于一个公司或者是企业的老板来说,他的目标是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而事业发展的好坏与否最简单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看企业赢利的多少。企业想要赢利,作为企业的员工也想多挣些工资,多得些奖金。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司的长远发展,而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获得员工的积极支持,而获得员工支持的最好办法,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就是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尤其是对于那些作为骨干力量的员工,更应该如此。

182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①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离娄上》

注释: ①役:被役使,被驱使。

译文:孟子说:“天下施行正道,那么德行小的就接受德行大的役使,不够贤能的就接受贤能的人驱使;天下不能施行正道,那么力量小的就被力量大的役使,势力弱的就被势力强的驱使。这两者都可以说是天意。顺从天意的就能够生存,而违逆天意的则会灭亡。”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这里所说的“天”就是天道,天道是与“人道”相对应的,但是在孟子这里,天道与“人道”的意思是相近的。天道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其中也包括了国家兴衰治乱的道理。在孟子看来,天道就是施行仁政的正道,君主只有施行仁政,遵从正道,国家才能发展,才会兴盛,如果违逆了正道,那么国家就会灭亡。

故事链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增加赋税,徭役和兵役繁重,刑法严酷,对人民施行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得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秦二世即位后,继续施行暴政,他不仅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加以残害,还对文武大臣进行迫害。在赵高的唆使下,他更是大开杀戒,从而激起了人们的怨恨。由于违背天道和人道,秦朝仅经过两代皇帝就迅速夭折了。

古为今用

行船之所以要扬帆,就是因为要依靠风的力量来吹动帆,使船能够向前航行,如果非要逆风扬帆,那么船只能是倒退,又怎么能前进呢?只有按照规矩、规律做事才能取得成功,反之就会失败,这一点古今皆然。

183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①,欲为臣尽臣道②,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离娄上》

注释:①君道:做国君所应遵循的原则和道理。②臣道:做臣子所应遵循的原则和道理。

译文:圆规和矩尺,是画方形和圆形的标准;圣人,是人们做人的最好榜样。要做好君主就要尽力遵守国君所应遵守的道理,要做好臣子就要遵守臣子所应遵守的道理,二者都效法尧舜时代就好了。不用舜侍奉尧帝的方法来侍奉君主,这是不敬重君主啊;不用尧帝治理臣民的办法来治理臣民,这是在伤害百姓啊。

深入浅出解经典

在孟子看来,国君有为君之道,大臣有为臣之道,只要国君和臣子都能坚守自己的“道”,那么,国家自然而然就会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可是如果国君和臣子不遵循自己的“道”,那么国家的正常秩序就会被扰乱,就容易产生动乱。尧舜作为儒家心目中理想的圣君贤王,为后世树立了为君的典范,伊尹、伯夷、周公、柳下惠和孔子作为儒家极力赞扬的圣贤,为后世树立了为臣的典范。孟子认为,国君就要像尧舜一样施行仁政,爱护百姓,而臣子就要像周公、伊尹那样,对上忠于国君,对下亲爱、教化百姓。同时,孟子也说:“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如果居于高位的臣子对君主没有恭敬之心,那么就很容易堕落为篡逆的臣子,这是儒家所不能容忍的行为。同样的道理,如果国君像桀、纣那样残暴不仁,那就是对百姓的残害,这也是儒家所不能容忍的,一旦国君不能遵守为君之道,那么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都有权利不服从国君的管理,甚至是推翻他的统治,另立明君。

图解经典

尽到自己分内的责任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因为身处不同的位置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无论在什么位置上,都应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在工作中,应该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家庭中,应该照顾好家人;在朋友交往中,应该做一个诚实可靠的人。总之,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做到问心无愧。

国本惠民

唐太宗认为使国家大治必须靠君臣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国君要善待忠臣,臣子要正直事君,只有这样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安定,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

古为今用

对尊长要孝顺敬重、对晚辈要关心爱护,对朋友要诚实守信,这是做人需要遵守的原则。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德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那么他的才华越高,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而现在有很多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德育教育,这可以说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184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夫仁政,必自经界①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②,谷禄③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滕文公上》

注释:①经界:土地的分界。②钧:通“均”,均匀。③谷禄:作为俸禄的粮食谷物。

译文:实行仁政,必须从划分土地的界限开始,土地的分界不公正,井田的划分就不均匀,作为俸禄的谷物的收入也就会不均匀,所以说暴君和贪官污吏,一定会破坏土地的界限。土地的界限划分正确了,那么井田的划分、官禄的制定,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土地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而且也是几千年来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孟子所说的“经界”,指的是西周时期实行的井田制度下所划分的土地的界限。

从孔子开始,儒家学者们就将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作为实现“天下大同”的最佳途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恢复井田制度。在今天看来,儒家提倡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历史的倒退,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孟子在封建制度诞生的初期,就已经预见到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土地私有制度必然会造成土地分配不均,从而造成社会的动乱。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提倡以农为本,土地被称为财富的象征,由此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土地兼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往往因为没有土地而沦为地主家的佃户,当农民受到的压迫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引发农民起义。很多农民起义都以平均土地作为口号,从而给封建统治者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虽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却都被后世历代帝王曲解,成为他们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儒家思想中真正有利于人民的见解,则都被他们抛在了脑后。

图解经典

公正、公平是重要的准则

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公平和公正都是很重要的原则。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保证人们的利益不受到侵犯和损害。要想确保每个人、每个团体的利益分配达到公平和公正,就应该把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划分明确,只有保证了这一点,才能保证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

御制耕织图

清代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康熙皇帝曾命焦秉贞作《耕图》、《织图》各二十三幅,并在每幅图上亲笔题诗以示其劝课农桑、鼓励农民自给自足之意。

古为今用

“经界”是土地的界线,那么法律就是社会的界线。从几百年前开始,外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就在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直到今天,法律依然有其不完善的地方,而且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之下,也没有完全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有的人总想凭借着手中的金钱和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但是法律终究是法律,它是一个国家维护其统治秩序最有力的武器,法律被破坏就意味着国家的统治秩序遭到了破坏,因此那些胆敢挑战法律的人必然会遭到法律的严惩。

185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无恒产①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②,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③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梁惠王上》

注释:①恒产:固定的产业。②放辟(p#)邪侈(ch@):放纵自身作恶。侈,邪恶的行为。③罔(w2ng):蒙蔽、陷害。

译文: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着坚定的志向,只有士人才能够做到。普通的老百姓,因为没有固定的产业,也就没有了坚定的心志,一旦没有了坚定的心志,就会作出各种邪行,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等到老百姓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来惩罚他们,这是在陷害老百姓啊。哪有仁德的君主在位却陷害百姓的事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吃饱穿暖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这个要求都达不到的话,那还谈何教化百姓呢?

百姓连吃穿都成了问题,自然就难免会有作奸犯科的行为,如果把老百姓逼到了这个地步,然后再对那些违法的老百姓进行镇压打击的话,那么这样的君主就是个暴君。

故事链接

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是郑庄公,他的弟弟共叔段图谋不轨,总想取代庄公而成为国君。郑庄公察觉了共叔段的用心,却没有对共叔段进行批评教育,反而给了共叔段一个富庶的封邑,使共叔段得以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最后郑庄公终于抓住机会将弟弟杀掉了。这件事被孔子记载入《春秋》一书,孔子用“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个“克”字,表明了自己对郑庄公的批评态度。

古为今用

有种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表面上装出一副一切都是为别人好的样子,暗地里却总是设计陷害别人,这种人是名副其实的小人,我们必须对其加以防范。

186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①,楚之梼杌②,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离娄下》

注释:①乘(sh-ng):春秋时期晋国的史书,后用作一般的史书的代称。②梼杌(t1o w&):本意为年轮,后来楚国的史书即以此为名。

译文:孟子说:“周平王迁都以后,周王室开始衰落,天子从民间采集歌谣的做法也就停止了,《诗经》也从此告终,《诗经》告终以后《春秋》就出现了。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记载的都是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其中的内容都是由史官记载的。孔子说:‘诗经中的含义我孔丘私自借用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周朝到了周幽王在位的时期已经衰落,周幽王宠爱褒姒,残暴不仁,引起诸侯不满,申侯联合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迫逃离镐京。周平王即位以后,因为都城镐京被犬戎占领,于是他只得迁都洛邑。周平王迁都洛邑是周朝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周朝由此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平王迁都以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东周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一时期,西周建立的以礼乐制度为基础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诸侯开始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原来西周还有从民间采集歌谣来让周天子了解民情的制度,到了这一时期也开始逐渐废止了。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一心要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于是作《春秋》一书。

《孟子》中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与《春秋》同时的还有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它们都坚持了秉笔直书的特点,将诸侯的行为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尤其是孔子所作的《春秋》,虽然对诸侯没有直接的评价,但是孔子却将自己的褒贬态度蕴含在了文字之中,这就是“春秋笔法”。

图解经典

微言大义的《春秋》

儒家学者认为,《尚书》纪唐虞之际,《诗经》述殷周之盛,周室衰落之后,世间就再无圣王之书了。孔子编订《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捕获麒麟,因为隐公打开了礼崩乐坏之先河,哀公获麟则象征着人间正道的衰落。虽然世间已再无圣王之书,但是孔子作的《春秋》却仍然能够遵循圣王之道。

周平王东迁洛邑

周幽王在犬戎之乱中死去, 平王即位,因都城镐京变成一片废墟,于是平王携百官迁都洛邑,从此便开始了历史上的东周时期。

古为今用

“春秋笔法”并不是模棱两可,左右逢源,而是采用委婉曲折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也被称作“微言大义”。写史书如此,说话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在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们便可采用这种方式来待人接物,逆耳忠言固然能体现朋友之间的真诚无碍,和风细雨也未尝不是治病的良方,对于那些脾气暴躁、自尊心极强的朋友,直言相劝往往会激起他的好胜之心而使其逞一时之强,反不如用委婉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意图,使其因得到点化而顿悟。

187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城郭不完①,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②,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③,丧无日矣。

—《离娄上》

注释:①完:完好无损。②辟(p#):开辟,开发。③贼民兴:作恶的百姓越来越多。

译文:城墙不完整,兵器盔甲不够多,那不是国家的灾难;农田没有被开发出来,财富没有被积累起来,那也不是国家的祸害;统治阶层没有礼法,老百姓没有受到教育,作恶的人也越来越多,那样的话,离国家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国家的安定团结不在于军事实力的高低,也不在于经济实力的强弱,而在于整个国家的人民素质的高低。即使国家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大,老百姓生活水平很高,如果丧失了道德和教育,那么这个国家也会很快走向灭亡。希特勒所领导的纳粹反人类行为造成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战后的德国通过理性的反思,凭借着德国人严谨务实的作风,很快便恢复了强国地位,这不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吗?

故事链接

西汉建立之初,战乱频仍,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刘邦为了巩固其统治,采纳了陆贾的建议,以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为指导,在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首先施行轻徭薄赋以稳定人心。其次不干涉或少干涉人民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生产。这样老百姓就有了时间进行生产,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后来汉武帝又“独尊儒术”,统一了人民的思想,这样一来终于使汉朝走向了强盛。

古为今用

一个企业的产品没有竞争力,暂时的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老板到员工对企业的发展丧失了信心而使企业破产。如果企业能够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坚持奋进,那么企业必定能够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188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万章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万章上》

注释:①万章:孟子的弟子,参与了《孟子》一书的编著。

译文:万章说:“尧帝把天下交给了舜,有这样的事情吗?”孟子说:“没有。天子不能将天下交给别人。”“既然这样,那么舜拥有天下,是谁给他的呢?”孟子说:“是天给他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倡“民贵君轻”,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实际上是将人民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不管孟子是从什么目的出发来阐述的这一理论,但确实是给君主敲响了警钟。君主虽然拥有天下,但是他的权力还是来自于人民。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君主残暴不仁,那么老百姓就有权利推翻这个君主,而另立明君。至于尧将帝位禅让给舜,在孟子看来,这不是尧的自私想法,而是尧为天下人民考虑而作出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禅让不是指一个人将天下交给另一个人,而是天意,是民心。这里所说的“天意”,不是唯心主义者所说的“天”,而是天下的正道,是人民的意志。“得民心者得天下”,舜就是因为得到了民心,尧才将天下禅让给舜,从这一点来看,尧也是一位圣明的君主,尧舜被称为古代圣君的典范,原因也正在于此。

如果有的君主残暴不仁还死守着自己的帝王之位不放,并认为这是“天命不可违”,那么老百姓还是会听从自己拥护的君主,推翻残暴的君主,这也仍然是“天与之”。

图解经典

谏鼓谤木

尧怕自己在政事上有差错,就设立敢谏之鼓、诽谤之木,使人们能够方便地陈述建议、议论得失。

古为今用

偶然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其必然性,成功只会降临在那些有准备的人身上。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将某人的成功归结于这个人的“命好”、“运气好”,他们所说的“命”

和“运气”,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个人的机遇,要想在机遇到来的时候抓住机遇,一举成功,就需要平时的艰苦努力和积极准备,有准备的人没有机遇,依靠自己慢慢地发展也可能获得成功,但是没有准备的人,即使机遇从他的身边经过,他也会错失良机,而不可能成功。

189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君主的权力是从老百姓手中得来的,那么他的治国方略就应该为老百姓服务。

如果君主不能善用手中的权力,那么他的统治就不会长久。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今有仁心仁闻①,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②不足以自行③。

—《离娄上》

注释:①闻:名声,声望。②法:效法,仿效。③行(x!ng):运行。

译文:现在有的国君有施行仁政的想法,也有仁德的美名,但是人民却不能受到他的恩泽,也不能使后世效法他的做法,这是因为他没有施行先王的治国之道。所以说:光有一颗善心还不能够治理国家,光有法度也不能使国家正常运转。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他主张君主治理国家要施行“仁政”。君主有仁德之心,也有仁德之名,但是老百姓却并没有得到实惠,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君的举措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了差错。

故事链接

宋襄公与楚军打仗,当楚军开始过河时,公孙固建议等楚军过到一半时发动攻击,宋襄公却认为这是乘人之危,他要用 “仁义”来战胜楚国。等到楚军渡过河以后开始布阵时,公孙固又建议宋襄公发动进攻。宋襄公却认为这也不符合仁义,因而没有同意。

这时楚军已布好阵列队发起猛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冲在最前面,却陷入敌阵被箭射中。宋襄公虽然满口仁义但最后却因过于迂腐而自食其果。

古为今用

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也应该注意“以人为本”。如果企业的管理者一味注重企业文化的“人性化”,而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那么职工就会变得懈怠,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如果只有严格、死板的规定,而缺少对员工的关心和理解,那么就不能团结员工,工作效率也不会高。

190

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①。”王勃然②变乎色。曰:“王勿异③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万章下》

注释:①易位:另立国君。②勃然:脸色改变的样子。③异:奇怪,惊异。

译文:齐宣王向孟子问有关卿的问题,孟子说:“大王问的是哪一种卿呢?”齐宣王说:“卿还有什么不同吗?”孟子说:“有不同。有大王家族内部的卿,也有不是同姓的卿。”齐宣王问道:“那么王族的卿应该怎么办?”孟子说:“国君有重大的过失就进行劝谏,反复劝谏而国君却不听,那么就可以另立国君。”齐宣王听了以后勃然大怒。孟子说:“大王不要惊异,大王问我,我不敢不用正确的言语来回答。”于是齐宣王的神色逐渐平静下来,然后又问不是王族的卿该怎么办。孟子说:“国君有了过错就进谏,反复进谏而国君却不听,那就离开朝廷。”

深入浅出解经典

卿是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中地位仅次于丞相的高级官员,其职责是辅助君王处理政事。能够成为卿的人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分封制度下产生的,他们都是国君家族内部的人。

一般来说,国君死后,会将君主之位传给其嫡长子,其他的儿子则被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做卿、大夫。另一种成为卿的人是天下闻名的贤士,国君任用他们为卿。如此重要的职位,唯有德者居之。孟子认为,无论是同姓之卿还是异姓之卿,当看到国君有过错的时候都要进行规劝,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同姓之卿,因为是同宗同族,如果对国君进行劝谏国君却不听从的话,那么他们是有权利将国君废黜,而另立明君的,这也不会被视为弑君篡位。而异姓之卿因为在血缘亲情上没有关系,所以当他们向国君进谏而国君却不听的时候,他们虽然没有权力废黜国君,但是可以选择另一种表示自己不满的方法,图解经典

止辇受言

汉文帝是一位谦虚、平易近人的君主。

他乘辇出行时遇到臣下进言,就会停下来,然后等臣下讲完了再走。

用真诚来得到别人的尊重

人与人之间无论关系的亲疏远近,在交往的时候都应该注重一个“诚”字,因为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那就是辞官不做。这些情况都是由国君无道引起的,孟子此言意在告诫齐宣王,不要惹得天怒人怨,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古为今用

“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邻居之间理应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尤其是当某家某户家庭内部之间产生了摩擦时,更需要做邻居的充当“和事佬”前来解劝,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算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可是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死守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之道,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更不要说互相帮助了。有的人甚至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和邻居大吵大闹,使邻里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莫不如抛开嫌隙,与邻居和睦相处。

191

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孟子曰:“仲子①,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人莫大焉亡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尽心上》

注释:①仲子:即陈仲子,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隐士,以廉洁著称。②亡:通“无”。

译文:孟子说:“陈仲子,如果是采取不正确的方式,就算把整个齐国交给他,他也不会接受,人们都相信这一点,不过这只是拒绝一箪食、一碗汤那样的义行罢了。人最大的错误在于没有亲戚、君臣和尊卑的观念,因为他有些小的德行,就相信他也会有大的德行,这怎么可以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陈仲子出身贵族,由于厌恶兄长为了荣华富贵行贿纳贿却毫无羞耻之心的行径,从年轻的时候他就与兄长决裂,独自隐居到深山之中。对陈仲子的品德,孟子持肯定态度,认为他是“齐国之巨擘”,但是对他与母兄决裂的做法,孟子却认为那是不对的。在古代,“廉”是一种小的品德,而“孝”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美德。

故事链接

有一次陈仲子睡觉,在梦中他感觉非常口渴,于是便开始四处找水喝,恍恍惚惚中便从邻居那里偷了一个很甜的瓜。醒来以后,他虽然知道这是一个梦,但心里还是觉得十分不安。于是就赶紧到街上买了一个瓜,并亲自送到了邻居家。但是邻居并不接受,陈仲子就百般请求,直到邻居收下甜瓜他才肯罢手。陈仲子的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思维方式,所以孟子对他持批评态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古为今用

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勤俭节约,也不一定非要吃得差、穿得差,舍不得花钱,关键是掌握好“度”,要让“好钢用在刀刃上”。而切勿被“勤俭节约”四个字,束缚了思想,甚至连正常的生活也不能过。

192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①如也。王者之民,皞皞②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③,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尽心上》

注释:①欢虞(y%):欢乐愉快的样子。虞,通“娱”。②皞(h3o)皞:心胸宽广、悠然自得的样子。③庸:古代指功劳。

译文:孟子说:“霸主之国的百姓,有一副欢乐愉快的样子。王者之国的百姓,有一副心胸宽广悠然自得的样子。杀了他们没有怨恨之情,得到好处也不会居功自傲。老百姓每天都向善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君子经过一个地方就能使当地的百姓受到教化,心中所存的是神妙莫测的东西,其全国上下的德行就像天地一样永远运行,这怎么可以说是小的补益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为了称霸,往往假借周天子的名义来讨伐敌国。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周天子的威信虽有所下降,但仍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他们以周天子的名义来进行战争,就表明一种态度,即自己是尊重周天子的,自己的行为是周天子下达的命令。

从而由此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如果有的国家对这个诸侯不服从,那么这个诸侯就会联合其他诸侯来讨伐这个国家。这个诸侯也就成为了霸主。从一定程度上说,春秋时期的霸主们虽然打乱了西周以来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但是较之于后来的战国群雄,他们对待周天子的态度还是比较客气的。而且他们也离不开周天子这个傀儡,离不开“仁义之师”的名头。为了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这些国君往往也能够励精图治,为本国的老百姓创造安定的生产环境,使老百姓能够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所以孟子才说,霸主之国的百姓能够有一副欢乐的样子。但是这离孟子的理想显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孟子真正的理想社会是“王者之国”,即由尧舜那样的圣君贤王来统治天下。王者之国的国君没有霸主之国的国君那样虚伪,他所施行的安境保民的措施是发自内心地想要使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不得已而为之。

图解经典

过蒲赞政

孔子经过蒲地时,对身为蒲宰的子路大加赞赏。因为子路为政有道,政治清明,所以当地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并呈现出一派安定团结之象。

使民众如沐春风

真正的仁德是发自内心的,高明的人不会要求民众遵纪守法,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民众持礼守义,这种教化就像春风化雨一样柔和而自然。

古为今用

真正懂得管理的企业老板对待员工的态度是真诚的,他们能够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使员工从心里感觉到老板与自己一样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在生活上,领导也能关心自己的员工,员工个人或家庭有了什么困难,也能够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及精神上的鼓励。一个企业能否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就在于老板以什么样的管理风格来管理企业。“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93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

是故汤事葛①,文王事昆夷②。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③,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梁惠王下》

注释:①葛:夏商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为伯爵。②昆夷:周朝时西方的一个少数民族。③獯鬻(x$n y&):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即后来的匈奴。

译文:齐宣王向孟子问道:“和邻国进行交往有规范吗?”孟子回答说:“有。只有仁德的君主才能以大国之尊去侍奉小国。正因为这样,商汤才会去侍奉葛伯,文王才会去侍奉昆夷。只有智者才能以小国的身份去侍奉大国,所以太王能够侍奉獯鬻,句践能够侍奉吴国。以大国之尊来侍奉小国的,是乐于接受天命的人;以小国来侍奉大国的,是敬畏天命的人。乐于接受天命的人能够保有天下,而畏惧天命的人只能够保住自己的国家。”

深入浅出解经典

在孟子看来,大国侍奉小国,是因为大国的君主不以侍奉小国为耻,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大国的君主乐于接受天命的安排,对邻国也能够友好相处,最后更能用自己的美德感化小国,以达到其称王天下的目的。

故事链接

秦王谎称要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国。安陵国的使者唐雎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最后终于使秦王屈服,暂时保全了安陵国的五十里国土。

古为今用

人穷不见得志气穷、精神穷,地位低不见得才能低、学识低。不以出身论英雄,而以才学德行分高下,这才是正确的。

194

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

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①,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尽心下》

注释:①御(y&)暴:抵御暴力。

译文:孟子说:“古代修建关卡,是为了抵御暴力,现在修建关卡,是为了实行暴力。”

深入浅出解经典

古代的国君,无论贤与不贤,都会在其国境之内设立关隘、哨卡,但是其目的却完全不同。最初,古代的贤王设立关卡,是为了安境保民,使国家能够安定,百姓能够团结。

这是由于古代的贤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具有仁德的本性,并且能够将这种本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设立关卡正是实践其仁德的一种表现。可是随着周幽王亡国丧身,平王迁都洛邑以后,“礼崩乐坏”,从西周开始建立的礼制被破坏,诸侯开始僭越称王,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诸侯之间进行了无休无止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诸侯开始在自己的国境之内设立关卡,这么做不仅是为了侵略其他的国家,而且对于本国的人民也进行了盘剥压榨。在孟子看来,这就是因为国君丧失了自己善良的本性,那就更不要说让他去施行仁政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私欲越来越膨胀,各个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死活。可见古代的祸患是由于外敌,而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国家的祸患则是由于国君的残暴才导致的。孟子此言的意思就是警告各国国君不要施行暴政。

图解经典

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孟尝君偷过函谷关

孟尝君出访秦国,被秦王软禁,他命手下的门客采用狗盗鸡鸣的手段, 偷狐裘、贿宠妃、出函谷关,最后终于从虎狼之秦逃了出来。

古为今用

孟子所说的设关为暴,在今天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落后地区,人们的法制观念还不够健全,有一些人在公路上私自设立收费站,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胡乱收费,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并给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种行为既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又严重地损害了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信。因此整顿这些地区的违法乱纪行为,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加强法制宣传,二是要对已经出现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

195

君子用其一,缓其二。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①,粟米之征②,力役之征③,君子用其一,缓其二。

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尽心下》

注释:①布缕(l))之征:征收布缕为税。②粟米之征:征收粮食为税。③力役之征:征发人力服劳役。

译文:孟子说:“有征收布匹的税务,有征收粮食的税务,有征发劳力的劳役,君子采用其中的一种,而暂缓其余的两种。如果采用其中的两种,那么老百姓就会有饿死的;如果三种全用,那么老百姓就会父子离散。”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中国古代的老百姓负担十分沉重,除了要辛勤劳动养家糊口之外,还必须向官府上缴大量的租赋,并且要承担徭役。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阶层要靠老百姓来养活,所以必须征收粮食、布帛作为赋税,统治者要想兴建什么工程,也必须靠老百姓的无偿劳动来完成。在这些沉重的压迫下,老百姓常常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而统治者却过着奢华的生活。所以有的老百姓在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只得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以期改变这种贫苦的生活状态。在孟子看来,“用其一,缓其二”是统治者最好的统治手段,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吃饱穿暖,才有余力为统治者服务。如果统治者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而一意孤行的话,那么就会造成社会生活的凋敝,一旦老百姓的生活不能继续下去,那么国家势必就会酿成动乱。孟子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而他主张施行“仁政”,减轻老百姓的压力,进而缓解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阶级矛盾。

图解经典

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总是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十全十美,他们往往为了这个目标而使自己变得心力交瘁。人生不如意本就十有八九,又何必为了那个难以得到的“十”而苛求自己呢?其实,如果能在某一方面做得完美,那么就不必去苛求另外的那些方面了。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以严苛的刑法镇压人民,并采取“焚书坑儒”的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人们不堪被其奴役与压迫,最终揭竿而起,推翻了暴秦。

古为今用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都希望将自己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安排得面面俱到,毫无纰漏,可是却往往不能称心如意,最后反倒将自己弄得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苛求完美,只要尽力而为就可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生活上投入的精力多了,势必就会影响到学习和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太多,又往往会使自己的生活出现问题。关键是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使其达到平衡就可以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计划,完全可以让自己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196

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②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③焉何哉。

—《告子上》

注释:①或:通“惑”,疑惑,迷惑。②曝(p&):晒。③萌:萌芽,萌发。

译文:对于君主的不明智,不要有什么疑惑。即使天下有最易生长的东西,如果先晒它一天然后又让它冻上十天的话,那么它也不能生长起来。我见君主的次数太少了,我一走,那些寒冷的东西就又来了,就算君主内心萌发了施行仁政的念头,我又能怎样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如果将喜欢阳光的植物放在又黑又冷的屋子里,隔个十天八天的才拿出来让它晒一次太阳,那么它能长得好吗?君主确定施行仁政的想法也是如此,刚刚有了点苗头,就被身边人的冷言冷语给冻死了。那么国君还怎么能拿出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呢?离“王天下”的目标也只会越来越远而已。

故事链接

北宋的改革可谓是全面失败,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统治阶级害怕失去既得利益,因而不想去改变。首先是范仲淹的改革,因为范仲淹本身就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所以他在当时的体制下根本就没掀起什么波澜,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后来改革的坚定执行者王安石也没有能动摇北宋根本的政治制度。司马光吸取了前人的教训,试图在新法和旧法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但时隔一年半,司马光即与世长辞。北宋改革每次都是始于激情,而终于党争,可以说,北宋的灭亡与统治者的顽固守旧有着重大的关系。

古为今用

人做事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旦你下定决心要做某事,那就必须坚持到底,这个过程可能会极为艰难,不但自己要有恒心,有毅力,还要能顶得住别人的冷嘲热讽和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

197

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君子创业垂统①,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梁惠王下》

注释:①创业垂统:创建功业,树立流传后世的典范。

译文:君子创建功业,树立后世学习的榜样,是希望子孙能够继承下去,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就要看天意了。您又能拿它怎样呢?只不过是勉强自己行善罢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君主在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国家以后,总是希望能够长治久安、千秋万世地永远流传下去,这也是每个君主的愿望。但是在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能永远长盛不衰,盛极一时的强汉、大唐,也不过维持了几百年便灭亡了。总结其治乱兴衰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在王朝的建立之初,几代君王都深知天下得来不易,因此,采取种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意识到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只有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这些统治者能够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老百姓的负担相对较轻,老百姓在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也就不会危害国家。但是到了王朝的后期,几乎所有的帝王都忘记了先辈创业的艰难,开始享受起安逸的生活,并且不再注重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而是一味地征收苛捐重税,兼并老百姓的土地,他们自己的私欲得到了满足,而老百姓却无以为生,最后逼得老百姓无路可走,只能揭竿而起,从而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孟子从历史中获得经验教训,告诫国君要“强为善”,即使不是出于为老百姓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国家社稷考虑,多行仁政,这样才能使国家安定太平。

图解经典

入关约法

刘邦攻入函谷关以后,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除此之外,他还将秦朝的种种酷刑全部废除,老百姓感恩戴德,都拥护刘邦为王。

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

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但是,有一部分人却选择了推卸责任,从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当人们面临责任的时候,就应该勇敢地担当,并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古为今用

一个企业要想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那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就必须善待自己的员工。同样的道理,“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要想使家业越来越兴旺,就必须使全家人团结一致,和和气气,不闹矛盾。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家庭如果其内部闹起了矛盾,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最坏的结果—企业的破产、家族的衰败。

19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①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公孙丑下》

注释:①畔(p3n):通“叛”,背叛。

译文:施行仁政的君主就会得到很多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很少,帮助的人最少的时候,连亲戚都能背叛他;帮助的人最多的时候,连整个天下都能归顺他。

以全天下都归顺的人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说君子要么就是不打仗,如果要打那就一定能胜利。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所说的“道”就是仁义之道,孟子主张君主要施行仁政,因为施行仁政能够使老百姓过上安定满足的生活,而不会给国家造成混乱,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使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如果君主不能施行仁政,而是使整个国家民不聊生、民怨沸腾,那么谁还能服从他的统治呢?到了最后只能落得个“孤家寡人”的地步。

故事链接

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战乱频仍,痛不欲生的百姓终于发起了起义。隋朝大业六年(61 0 年),翟让和李密领导瓦岗起义军举起反隋义旗。百姓们因为忍受不了杨广的暴虐统治,纷纷响应起义军,瓦岗寨起义军替天行道瓦解了隋炀帝的暴虐统治,打击了士族地主,对唐初的统治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杨广也终于自食恶果,不但葬送了自己,还亲手葬送了大隋王朝。

古为今用

邪不压正是永远的公理,即使坏人能够得到一时的威风,但是最终他还是会受到历史的公正审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正义的行为永远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邪恶的目的和行为则永远不能见光,一旦出现,就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199

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①,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②。诗云:‘古公亶甫③,来朝走马,率西水浒④,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⑤。’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梁惠王下》

注释:①疾:毛病,缺点。②厥(ju9)妃:齐宣王的宠妃。③甫(f^):古代对于男子的美称。④水浒(h^):水岸边上的平地。⑤胥宇:考察地势,建造住宅。

译文:齐宣王说:“寡人有个缺点,寡人喜欢美色。”孟子回答说:“昔日大王喜欢美色,宠爱厥妃。《诗经》中说:‘古公亶甫,早晨骑着马奔驰,沿着西边的河岸,来到了岐山脚下,于是有一位姓姜的女子,也来到这里和他居住。’在这个时候,没有因为嫁不出去而怨恨的女子,也没有因为没有娶妻而独身的男子。大王如果喜欢美色,就与老百姓一起喜爱,那么要想称王天下又有什么困难的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向齐宣王进言,希望他能够施行仁政,因为在孟子看来,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够称王于天下。可是齐宣王却说自己有种种缺点,为自己不能施行仁政而找理由开脱。齐宣王先是说自己喜欢财货,接着又说自己喜欢美色。这诚然属于孔子所说的“君子有三戒”,即贪恋美色、好勇斗狠、贪得无厌。不过在孟子看来,这些都是人性之中本来就存在的,属于人之常情,而且这些也都是可以去做的,不过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君主要想享受美色,就要使全天下的百姓先娶妻生子,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不会对君主喜爱美色而产生抱怨;君主喜欢财货,老百姓同样也喜欢财货,也都希望自己家境殷实、生活富足,如果能够让老百姓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那么君主再去聚集财货,老百姓又能产生什么怨言呢?而且,君主占有全国的人口和土地,他的生活条件是最好的,国君是有义务使全国的老百姓也过上好日子的,总之,只有天下大治以后,君主才有资格去享受。如果老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君主却奢华放荡,那么君主离亡国也就不远了,还谈什么“王天下”呢!

图解经典

露台惜费

汉文帝想建造一座露台,算成本需要一百金,这是十户中等家庭一年的收入,于是汉文帝便取消了建造露台的想法。

在合作中求发展

聪明的人不会依靠打压对手来获得成功,而是在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同时来使自己获得成功,其结果也必然是一个“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古为今用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能够带领全体员工走向共同富裕,那么这个企业不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能够积极开拓市场,增加其产品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从而使企业发展得更强。但是,如果企业的领导一心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自己的腰包赚得鼓鼓的,员工却连生活都难以保障,那么这个企业的领导者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这个企业也就不会发展得更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员工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企业的领导者不能只想着收获,而不想付出。

200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老而无妻曰鳏①,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②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梁惠王下》

注释:①鳏(gu`n):丧妻或无妻的老年男子。②无告:有了疾苦却无处诉说。

译文:老了以后没有妻子称作鳏,老了以后没有丈夫称作寡,老了以后没有子女称作独,年幼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称作孤。这四种人是天下最穷困却又无处倾诉的人,所以周文王施行仁政的时候,必定要优先考虑这四类人。

深入浅出解经典

周文王名叫姬昌,是儒家所尊崇的圣人之一,他与尧、舜、禹、汤、周武王、周公、孔子,被后世认为是儒家流传的道统。文王身上所具有的品德就是儒家所全力提倡的“仁”。在周文王治理国家的时候,他能够有重点有层次地将自己的仁政措施施行到百姓的头上,鳏夫、寡妇、无人养老送终的老人以及孤儿,是文王行仁政时最先施及的对象。

因为这四种人的遭遇最为悲惨,他们都丧失了自己生活的依靠,没有劳动能力,无法养活自己,如果没有国家的抚恤,那么他们将根本不能生存。儒家的经典典籍《礼记》中有一篇《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描绘了一幅天下大同的理想蓝图,其中对“鳏寡孤独”这四类人的生活作了详细的描写,到了天下大同的时候,使这四种人都能够“皆有所养”,能够过上快乐的生活。

图解经典

泽及枯骨

周文王有一次在出行时,看到路边有一堆枯骨,于是命人将其掩埋。百姓知道此事以后对文王更加敬服。

爱人之心不可太过狭隘

既有助人为乐之心,便不可狭隘,如果只凭自己的好恶而有选择地帮助别人,那么对于没有得到帮助的人就是不公平的。

古为今用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对员工的关心,尤其是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员工,更要经常给予其关怀和帮助。有的员工体弱多病,有的员工家里可能有病人,还有的员工靠着自己的一份工资维持全家的生计。对于这些员工,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对他们多加关照,这不仅是出于道德的要求,也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对这些员工多加照顾,才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感激之情,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印象。

只有这样,全体员工才能团结一致,抛开杂念,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莫言小说文体研究

《莫言小说文体研究》一书是近期关于莫言研究的一本新作,全书主要涉及6部分的内容:道路和历程:莫言小说文体创造的三阶段、文备众体:莫言小说的“混合”式文体、莫言小说叙事的时间形态和时空结构、幻梦与传奇:莫言小说文体的寓言化风格、 莫言小说的语体特点、莫言小说文体的外来影响与对中国传统叙事的继承6个方面全面研究、探讨了莫言小说的文体意义,尤其是其对传统叙事问题的继承、延续与对西方化的文体叙事技巧的融合与创新。
已完结,累计18万字 | 最近更新:后记

导言

书名:
莫言小说文体研究
作者:
管笑笑
本章字数:
18857

本书之所以立意探究莫言小说的文体创造,一方面是基于对当代文学变革的兴趣。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至今,中国文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了巨大的成长,这个过程正是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会相融的过程,也是其再度自我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莫言的个人创作几乎是与之同步的,他的文学道路就是当代文学变革道路的一个见证和案例,因此,研究他的文学道路与创作,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变革进程的一个探究。

另一方面,选择这样一个角度来研究莫言的创作,也出于对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的规避,因为关于他的创作的研究近些年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其思想与艺术,其作品的主题与背景、文本的诸种特征与要素等方面,都已有了许多精彩的见地与论述。以其“文体创造”作为研究的视角,既是一种不得已,同时也是试图从内部寻找研究的角度,因为这有助于探究莫言创作中的一些内部的和技巧性的问题,也有助于解答“中国当代文学究竟是如何变革的,以及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样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

莫言出身于农民家庭,儿时饱受饥饿和孤独之苦,这使他对生命和人性有着独特而珍贵的认识和体悟,也酝酿了他对农民和大地朴素而深厚的感情。对于自己的文学生涯,莫言坦诚这是“一个被饿怕了的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才促使他走上了文学之路。莫言自20世纪80年代初登上文坛迄今,已为读者奉献了十一部长篇小说,二十五部中篇小说,七十五部短篇小说,三部戏剧作品,以及相当数量的散文、创作谈、影视剧本等。他孜孜不倦、力求突破自我的写作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20世纪80年代,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威廉·福克纳的文学思想和叙述方法激发了莫言的文学潜能——这不仅打开了莫言的世界视野,而且还奇妙地使他的写作得以与其宝贵的童年经验建立了联系。由此,莫言摆脱了跟在西方文学身后亦步亦趋的困境,找到了自己的文学根据地和叙述原点——“高密东北乡”。文学意义上的“高密东北乡”起源于其短篇小说《秋水》,随着不辍的笔耕,“高密东北乡”早已超越了承载莫言生命经验的原乡意义,而成为一个不断扩展的文学时空。正如王德威所言:“莫言以高密东北乡为中心,所辐辏出的红高粱族裔传奇,因此堪称为当代大陆小说提供了最重要的一所历史空间。”[2]

在这个历史空间中,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村、民间叙事、神话传说、官方意识形态话语得以展开多重对话。在这狂欢喧哗的对话中,莫言揭开了被政治意识形态遮蔽的历史的另一种面貌,充满了欲望、暴力、性的一面,也使得个体生命从含混模糊的历史主体群像中凸显出来。莫言更通过对“高密东北乡”人们生存状况和命运的揭示,传达出普世性的人类的生存规律和人性倾向。

童年的莫言虽未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天马行空、奇崛瑰丽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弥补了这一点。他奇崛瑰丽的想象力越过了知识的屏障,避免了理论可能带来的潜在暗示和束缚。他的乡土出身、他对农民和大地的情感,使得他远离了各种流行腔调和风尚,执拗地返回故乡和大地,在一片混沌和荒莽中开始自己的文学旅程。他凭借生命的直觉,将自己与民间说书人的传统、中国小说的伟大传统相接续,并通过对这些伟大传统的创造性的化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有的腔调,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个性,成为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讲故事的人”。

莫言不仅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更是一个专注于如何讲故事的人。莫言是一位对文体有着清醒的自觉和追求的作家。他坦言:“一个有追求的作家,最大的追求就是语言的或曰文体的追求,总是想发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声音或者不太一样的声音。”[3]

莫言之所以成为当代文坛上的一个独特存在,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文体模式,而“只有文体学的方法才能界定一件文学作品的特质”[4]。

莫言的小说创作虽不主动追随时兴的思潮或理论,但他的作品总是能和各种理论批评相遇。不可否认,莫言作品的丰富性和不断求新求变,在无意中为理论批评提供了一块丰饶的土地,使得他的作品常出现“无心插柳柳成荫”般的被经典化的过程,并被放置在各种理论框架中加以阐释,如魔幻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民间”理论、狂欢、复调、生命意志、主体性、现代性等,不一而足。但莫言的小说创造又不断溢出理论框架,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新的挑战。随着他三十年来持续地推出作品,评论界、学界对其作品的批评和研究的热度始终不减,相关学术论文、专著可谓洋洋大观。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年来研究莫言作品的相关专著有10余部,硕士、博士论文有155余部,这个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继续增加。面对莫言的文学世界,有评论家曾发出“徒劳”[5]的感慨。诚然,莫言已经成为被反复阐释甚至过度阐释的作家。在目前的语境下研究他的文学,不仅有“徒劳”的感慨,更有“危险”的担忧。如何不落他人窠臼而开辟一片新天地,确实是件艰难的事情。

本书拟从文体角度切入莫言的小说世界,通过对莫言小说文体的各个构成要素的研究,探究在其文体特色背后所掩藏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创作心理。别林斯基说:“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6]莫言的小说文体不仅是一个有关语言形式的概念,它也包含了莫言的创作个性、哲学观念、思想立场、文化立场。

这里指的“创作个性”与作家具体而独特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正如钱锺书所言“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7],传统的传记式批评不能完全解释作家创作个性的生成。作家的文学世界虽然与作者个人密不可分,却也不能把这个世界归结为作家个人感受的总和。优秀的作家可以通过对自己的个体的、具体的生命经验艺术性地把握、呼应时代意识和精神,并穿透时代意识。所以本文在分析莫言小说的文体特征时,采取直接从文本出发的做法,而非传统的“知人论文”的方法。

此外,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本文所使用的“文体”概念做一简要的说明。文体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概念,其内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今中外相关著述汗牛充栋。关于文体的定义,有论者将其限定在语言学范畴内,认为:“文体有广狭两义,狭义上的文体指文学文体,包括文学语言的艺术性特征(即有别于普通或实用语言的特征)、作品的语言特色或表现风格,作者的语言习惯,以及特定创作流派或文学发展阶段的语言风格等。广义上的文体指一种语言中的各种语言变体……”[8]也有论者从更广博、全面的角度将文体定义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方式,“文体是一定的话语系统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独特的个性体验、主体意味、思维方式及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9]。本论文大致遵从后一种对文体的定义,即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野考察关注莫言小说的文体特征。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对莫言小说的研究随着莫言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而呈现出阶段化、持续性的特征,笔者将学界对莫言小说的研究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以来。

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对莫言小说的研究侧重于主题研究、意象蕴含等方面。于1992年出版的杨守森、贺立华编著的《莫言研究资料》集中了80年代到90年代初学者们一批非常优秀的研究文章,涉及意境、感觉、视觉、人物、语言等诸多方面。雷达《游魂的复活——评〈红高粱〉》[10]从小说的主题意蕴这个角度指出《红高粱家族》的根本枢机在于民族性格的力和美。在其接下来的评论文章《灵性激活历史》[11]中,雷达捕捉到作家的主体是如何使得历史主体化,从而激活历史的问题。程德培在《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12]中敏锐地捕捉到童年记忆对莫言小说创作的重要性。童年记忆是莫言小说创作的宝贵资源,它更参与莫言的文学世界创造。他指出,儿童视角是莫言看待世界的一种新颖独特的视角,并试图分析莫言小说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作家的创作心理、创作心态。吴俊《莫言小说中的性意识——兼评〈红高粱〉》[13]也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动机与文本的关联方面讨论了莫言小说性描写中所蕴含的“恋母情结”。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这个时期,研究者也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莫言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威廉·福克纳在文学观念、主题、人物等方面的关联和差异,如朱向前的《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邮票”——莫言小说漫评》[14],王国华、石挺的《莫言与马尔克斯》[15]等文章。其中,朱向前在《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邮票”——莫言小说漫评》中已经敏锐地指出莫言在试图探寻一条中国化的道路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红高粱家族》即是一个富有中国气派和民族神韵的,融合了传奇故事、民情风俗和现代小说技巧的产物。

在文体学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这个时期,学者们也试图捕捉、把握莫言在小说文体上的追求和探索。例如,朱向前的《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评点》[16]注意到莫言小说在文体上的一些特色,比如“多角度叙述结构”、语言上通感的使用、对古典语言的化用等。朱向前的另一篇论文《莫言小说“写意”散论》[17]则从创新精神、艺术感觉、美学意境三方面分析了莫言小说的“写意”性。季红真在《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18]中指出,莫言作品中存在着“内在纷扰和矛盾”的对话结构,具体表现为凄楚、压抑、苍凉的经验性的感受,与欢乐、抗争、激愤的来自灵魂的呐喊所构成的对位性的旋律。在《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莫言散论之二》[19]中,季红真分析了莫言小说文体在时间叙述、空间叙述以及语言方面的特色。季红真指出,莫言小说存在着两种时间,一种是线性的历史时间;另一种是非线性的循环演进的血缘心理时间。而“高密东北乡”则是一个在人类学意义上富有神话效果的文化地理空间。在语言方面,季红真指出,莫言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语词的任意性搭配”而营造出的一种陌生化效果。在论文中,她将任意搭配的语词分为两个语言系统:北方民间口语和当代书面语。陈思和在《历史与现时的二元对话——兼谈莫言新作〈玫瑰玫瑰香气扑鼻〉》[20]中指出莫言小说在叙事形式上表现为历史与现时的二元对话和对传统时空观的打破。李洁非、张陵在《小说叙事观念的调整》[21]中指出莫言小说因三重叙事角度的共同作用而使得作品形成了独特的叙述语言。

由此可见,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对莫言小说的评价和研究,从文体学角度出发进行阐释的文章不多,但不乏精彩的论述,之后由于莫言小说文体的持续发展和变化,使得这些评论又因为历史的原因而显得相对滞后了。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以来,莫言的小说创作继续保持着旺盛的态势,小说风格愈趋多样化,甚至可以说是一部一变。创作成果的丰硕和风格的多变使得莫言小说成为学界密切追踪和关注的热点,莫言小说研究也随着新的理论、方法的产生而呈现出在广度和深度上愈加深化的态势。

陈思和在1994年《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22]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民间”理论,给莫言文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民间”理论作为切入点分析莫言文学的方法论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初滥觞以来,一直有增无减,期间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论文。陈思和本人在《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中指出,莫言小说最基本的叙事形式是复调型的民间叙事结构,有时则呈现出“非民间叙事立场与民间叙事立场对照进行的对照型”[23]的民间叙事形态。张柠《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24]、栾梅健的《民间的传奇——论莫言的文学观》[25]等论文亦借鉴了“民间”理论这个研究角度。

此外,巴赫金的复调狂欢理论也给莫言文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启示和影响。复调狂欢理论作为对文化转型期间的文化形态、话语形态的理论性概括和阐释,在中国当代现实和文学中找到了一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印证和默契。以巴赫金复调狂欢理论来阐释莫言小说的论文,在莫言小说研究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相关论文可见王德威《千言万语,何若莫言》[26],张闳的《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27]《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28],乐钢的《以肉为本,体书“莫言”》[29],王爱松的《杂语写作:莫言小说创作的新趋势》[30],张灵的《莫言小说中的“复调”与“对话”——莫言小说的肌理与结构特征研究》[31]等。

也有论者将人类学视野引入对莫言作品的解读中,如张清华在《叙述的极限——论莫言》[32]中认为,莫言小说所体现出的酒神精神、生命意识、崇高和悲剧的气质、狂欢化的叙事美学、源于大地的诗意等,都与人类学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人类学提升了莫言原有的民间文化经验,并使得它成为具有普世性的人类经验。此外,张清华指出,莫言长篇小说叙事美学上体现出巴赫金所论述的“复调”和“狂欢”的诗学特征,而“复调”和“狂欢”又同属人类学的历史诗学范畴。

进入21世纪以来,“本土化”书写、“如何书写中国经验”、“当代文学与中国传统叙述资源”等议题成为莫言小说研究的新的角度和视野。相关论文可见李敬泽的《莫言与中国精神》[33],程光炜的《魔幻化、本土化与民间资源——莫言与文学批评》[34],张清华的《天马的缰绳——论新世纪以来的莫言》[35],陈晓明的《“在地性”与越界——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质和意义》[36],孙郁的《莫言:与鲁迅相逢的歌者》[37]《莫言:一个时代的文学突围》[38]等文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确从文体学角度研究莫言小说的文章主要有如下几篇。

张清华在《莫言文体多重结构中传统美学因素的再审视》[39]中指出,莫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并继承了审美人生哲学,这使得莫言在此基础上建构其独有的文体表达方式。其文体特征具体表现在:“追忆性”视角、叙述体验中主客体关系的融合、神秘氛围的营造等。

张闳的《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40]指出,狂欢化文体是莫言小说艺术上的突出成就。狂欢化文体表现为叙事在时间上的封闭性、完整性,单一向度被打破,以及狂欢化的话语规则。狂欢化的话语规则具体表现为多重话语系统的混杂混响,这使得莫言小说语言呈现出“戏谑”的特征。戏谑就是贬低化、物质化。戏谑同时也是一种否定性美学,它否定性的一面主要通过戏仿来实现。

季红真的《神话结构的自由置换——试论莫言长篇小说的文体创新》[41]认为,莫言以神话结构的思维方式在文学中表现了民族独特具体的形式,而这是他走向世界的原因。以儿童的心理和想象力为胚胎的神话结构,被置换在不同的外部形式之中,就构成了莫言长篇小说不同的文体形式。

在有关莫言的研究专著方面,目前已有五部,分别是张志忠的《莫言论》[42]、钟怡雯的《莫言小说:“历史”的重构》[43]、叶开的《莫言评传》[44]、张灵的《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45]、付艳霞的《莫言的小说世界》[46]。张志忠的《莫言论》从传统的知人论世批评方法出发,从主题学角度切入,主要研究莫言小说的思想意识。其中“示范性的文体”部分指出莫言文体突出表现在语言的描述性,以及现在进行时态、插语、提示。

钟怡雯的《莫言小说:“历史”的重构》,以巴赫金的复调狂欢理论为指导,将莫言的小说放在当代文学演变的时间纬度中进行考察,讨论了莫言小说的“狂欢化”话语、个人/主体性历史对官方意识形态下“大写”的革命历史的重构等问题。但这部作品在文体层面上的讨论主要限于语言及小说时空结构分析,且多引述他人观点来支撑立论。而出版于2008年的叶开的《莫言评传》是在其博士论文《沸腾的土地:莫言论》的基础上写就的专著。该书也采用与张志忠《莫言论》相似的“知人识文”研究方法,先梳理莫言的生平经历,再进入莫言的文本,其中对莫言文体特征的阐释多散见于文中各处。张灵的《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以文本细读为主要方法,从“民间文化”和“生命主体精神”双重视野观照莫言小说创作。

从文体学角度切入解读的专著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对复调结构、人称使用的讨论上。付艳霞的《莫言的小说世界》是近年来难得的从文体学角度对莫言小说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本书指出莫言小说语言的“拟演讲”特征和“乐观主义”的语言形象,以及莫言“准复述”式的叙事个性,并考察了造成莫言独特文体的文化语境,其中包括了“作为老百姓写作”的创作立场以及乡土文学传统对其的影响等。

莫言小说的海外研究相比于国内透彻、深入、专业化的研究现状而言,呈现出零散化、非专业化的现状。相关研究多是翻译者、作家、书评人对莫言小说单部作品介绍性的推荐文章,但也不乏一些独特而新颖的见解,如托马斯·英奇的《莫言与福克纳》[47]、约翰·厄普代克的《苦竹:两部中国小说》[48]等。国内学者对莫言小说的海外研究现状也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刘江凯在其著作《认同与“延异”: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49]中,梳理并分析了莫言小说在海外的翻译和接受情况。山东大学的博士生宁明在《海外莫言研究》[50]一书中就海外文艺理论界对莫言作品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这是近年来在此领域一部资料比较翔实的著作。而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文学的海外研究呈现出学院化、专业化的倾向,这在法国学术界表现得尤其明显。2013年10月,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发起并组织了以“莫言——地方与普世的交汇”(Mo Yan:au croisement du local et de l’universel)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近百名来自美国、法国、日本的学者、评论家参加了会议。2014年9月,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组织展开了“莫言研究:翻译、传播和交流”(Colloque international L'?uvre de Mo Yan:traductions,reception et interpretations)国际研讨会,近四十名国际学者参与讨论。但限于时间和翻译的问题,笔者未能来得及将会议内容在此处做一综述,希望留待日后完成。笔者写作时也获悉法国瑟伊出版社准备将这两次研讨会上学者提交、宣读的论文结集出版,相信很快国内学者就可以通过此书了解莫言海外研究的最新概况。此外,巴黎新索邦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张寅德也于2013年推出莫言研究专著《莫言:故事发生的地方》(Mo Yan:le lieu de la fiction)[51],这是莫言海外研究领域最新的一部专著。张寅德以“高密东北乡”作为解读莫言作品的着手点,主要论述了莫言小说的语言风格问题。张寅德指出,莫言粗狂、反潮流、如激流般的语言与莫言的出生地高密东北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密东北乡是一个被重新创造出来的想象的场所,是莫言小说独特的话语和语言风格的发源地。莫言的语言创作力极其独特,它根植于乡土文化,同时又展现了它的普世性。张寅德随后指出莫言的作品不是简单的乡土作品,莫言的小说明确讲述了围绕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日益泛滥的物质主义带来的暴力问题、环境问题和生物伦理学问题。在结尾部分,张寅德总结了莫言作品的定位,即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文学。

纵观莫言小说研究现状,学界对莫言小说长期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已经成为莫言文学世界之外的一处庞大而丰富的景观,而文体学领域则是这道景观中较少有人深入探究之处。故本书试图通过历史宏观考察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将莫言的小说放在当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发展的纬度中展开讨论,对莫言小说的文体特征进行考察。

全书的结构和章节安排如下。《导言》部分简述莫言三十余年来的创作历程和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梳理莫言小说研究现状,尤其侧重莫言小说研究在文体学角度所取得的成果,指出未来可供研究者深耕的研究领域。

第一章《道路和历程:莫言小说文体创造的三阶段》将从历时的纬度考察莫言小说文体从意识的自觉到富有个人风格的小说文体生成以及演变过程。莫言小说文体特征在不同创作时期呈现出阶段性、变异性特征。与他个性鲜明、丰富多变的小说文体风格相应,笔者大致将莫言小说在文体上的创新和追求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青春激情驱动下的文体突破与多向探求;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文体自觉与成熟;世纪之交以来:臻于丰富的狂欢与变形。这三个阶段各成一节。

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青春激情驱动下的文体突破与多向探求”,试图勾勒莫言在这一时期文体意识自觉和萌生的过程,所取得的文体成就,对当代文学文体的启发和贡献,以及在文体实验中凸显出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期,作家开始从关注“写什么”到“怎么写”。新潮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等文学流派爆炸式地涌现,改变了当代文学的文体风貌。众多作家如刘索拉、徐星、残雪、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苏童、扎西达娃等人在小说文体上的探索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莫言也躬逢其盛。1985年,莫言推出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作品可以说是莫言于写作初期在小说文体领域探索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透明的红萝卜》已经彰显出某些后来成为莫言“招牌”和“标签”的小说文体特征,如通透的感觉,斑驳多彩、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儿童视角等。但莫言的才华以及他的小说文体风格第一次突出展现是在1987年出版的《红高粱家族》中。《红高粱家族》富有独创性的“我爷爷”、“我奶奶”的叙述视角,反线性反进化论的穿梭跳跃式的时空结构,抒情性、造像性的语言等文体特征使其成为20世纪80年代当代小说文体变革中最华美瑰丽的成果之一。之后的《天堂蒜薹之歌》复调式的结构呈现出“结构就是政治”的寓意。而《十三步》作为莫言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则是莫言在小说文体领域所进行的最富有实验性、最狂飙突进式的一次尝试和探索。《十三步》复杂多变、瞬间转换的叙述人称带来的艰涩、狂乱的阅读和审美体验,使得这部作品在很长时间不被重视。20世纪80年代是莫言对小说文体进行多纬度探索和实验的时期,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壮怀激烈豪迈的一个时期。尽管有些作品如《十三步》,在文体形式上的追求部分地损害了文学的品质,但也彰显出莫言在探索一种属于自己的小说文体时所做的努力。

在第二节“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文体的自觉与成熟”中,笔者试图探究莫言的小说是如何在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文体实验全面展开和深入的时期脱颖而出,并成为众多文体实验中的典范和创新之作的。90年代对于当代文学而言,是一个长篇小说繁荣和丰收的年代,众多作家在这个时期推出了他们的代表作品。如果说80年代是小说文体探索的发轫期和萌芽期,那么在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文体经验积累后,当代文学在90年代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向探求的高速成长期,并收获了一大批独具美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的文本。莫言在这个时期也推出了两部具有革命性和启示性意义的作品——《酒国》和《丰乳肥臀》,其中《酒国》更成为20世纪90年代乃至当代文学史上文体意识最强烈、文体形式最为复杂、最富有先锋特质的作品之一。90年代对于莫言而言,也是其在不自觉中开始向传统美学靠拢和借鉴的时期。莫言在此期间推出的包括《神嫖》《夜渔》在内的短篇小说,或讲鬼怪狐媚,或讲奇人异事,颇有笔记、志怪小说信手拈来、自成篇章的姿态。《丰乳肥臀》以“母亲”以及“她的儿女们”这组典型人物群像,衍生出宏大、混响的复调结构。这种复调结构如同中国传统园林圆明园的“园中之园”结构,各个园林各有景致,但组合起来又构成恢宏博大的气度。《酒国》对丁钩儿侦查食婴案的叙述,实则是对《西游记》降妖伏魔故事的戏仿,而《酒国》中作为镶嵌文本出现的《酒国奇闻录》,从主题、语言到神韵无不可见莫言对志怪、神幻小说的继承和借鉴。

第三节“世纪之交以来:臻于丰富的狂欢与变形”,试图讨论莫言小说文体对中国传统文学和美学,以及民间文学(主要是说书人式的口头叙述)的进一步借鉴,以及在形式上的创造性化用。这一时期的文体探索始于《檀香刑》。《檀香刑》对中国戏曲结构“凤头、猪肚、豹尾”的借用,使得古老的结构形式在新的语境中焕发出异样的风采。莫言在《檀香刑》中恢复了民间口头叙述的传统,让根植于民间大地的猫腔之音超越了西方的钢铁之声,让流畅浅显又不失华丽的土腔土调充溢历史的舞台,这使得《檀香刑》成为一部充满民间气息,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神韵的作品。《檀香刑》的出现对于21世纪初当代文学在文体形式上的探索,是一种宝贵的启发。它使得作家重新将目光投向了民间大地和中国小说的伟大传统,并领悟到古老传统中所蕴藏着的现代性的先锋因子,最本土的也是最国际的。在《生死疲劳》中,莫言借助中国传统的“六道轮回”宗教观念,将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拉到一个宏大的宗教时空中重新审视。于是,政治和道德的判断在这个博大而混沌的时空中变得失效,宗教般的立场超越了尘世的一切价值判断。而《生死疲劳》对章回体形式的采用,不仅是为了叙述的便利和清晰,更是借此形式营造了一种轻松流畅,可以随意敷演、可以随意放置怪诞离奇情节而不为人所怪的文体环境。这种文体环境既发挥了莫言滔滔不绝、肆意汪洋、撒豆成兵、敷演演义的讲故事的才华,也使得莫言有效规避了“政治正确”的风险。纵览莫言自21世纪以来在文体形式上的探索,其文体特征愈趋丰饶多变,往往能在轻盈中,甚至是戏谑狂欢中逸出沉重。这也是莫言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接受和吸纳,以及个人愈加成熟的历史观念和世界观念在文体上的具体呈现。

第二章《文备众体——莫言小说的“混合”式文体》谈论的是莫言小说文体在体裁层面上的特征。

第一节“杂糅和并置:莫言小说文体的混合性特征”。大凡优秀的小说家都不甘受制于僵化的文体规范,力求在文体体制上有所创新。莫言在三十余年的创作中不懈地探索小说与散文、诗歌、戏剧等文体的边界所在,以及各种文体彼此之间的交融,其所取得的成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有着卓越的艺术价值。莫言的小说文体是一种不拘格套、灵动多姿的“混合”式文体,其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散文化、诗性和抒情性、戏剧性。其中,莫言的小说呈现出散文化的特征,而他的不少散文则呈现出小说化的特征。小说与散文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展示了莫言试图探究散文和小说这两种文体的本体性特征,以及探究文体边界所在的尝试,更折射出莫言对于“真实”与“虚构”的思考。莫言小说散文化的特质表现有两点,一则是生活的复杂性和荒诞性在文学中的反映,正如1938年欧洲超现实主义运动领袖布勒东来到墨西哥后发现,“欧洲超现实主义作家们通过各种文学手段所极力追求的东西,在拉丁美洲自然和社会现实中俯拾即是”。[52]二则源于莫言善于以虚实相间的游戏笔法创造“艺术真实”的小说理念。

第二节“诗性与抒情性”。在这一节中,笔者将试图论述:莫言小说的诗性与抒情性特征实则是作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表现。作者强大的主体性使得一切被表现的客体都浸透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和思想情感;被表现的对象与作者主体一起构成了主客体统一、物我本一的世界。在作者主体性的观照下,莫言笔下的万物都成为与作者物我同一的、富有思想和情感的存在,并通过自身显现出作者的主体性和灵魂。

此外,莫言小说中的诗性和抒情性主要通过一个独特的“诗人叙述者”形象而得以展现。这个叙述者是叙事主体和抒情主体的融合。他内心充溢着诗人般浓烈的情感,他有阐明自身思想观念的强烈欲望,这使得他常常自动暴露身份,对事件和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使得被叙述的一切都成为自身主体性的折射和显露。这个“诗人叙述者”强大的主体性,迫使读者通过他的个性和思想去理解和接受他所叙述的一切。莫言小说的诗性和抒情性主要表现在“诗人叙述者”的主体意识对叙述的干预和介入上。莫言小说的诗性和抒情性在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大段的抒情独白和叙述者按捺不住表述自我的欲望而不自觉的“代人立言”,以及富有抒情意味和感染力的第二人称“你”的大量使用。

第三节“复调、对话与戏剧性”。此节笔者将从“何为戏剧性”、“莫言小说戏剧性的外部呈现方式”、“叙述主体的下移和叙述者的被戏剧化”、“小说在写我——一个叫‘莫言’的人物”四部分展开讨论。

莫言小说的戏剧性不仅是小说形式上的一种美学特征,它实际上折射出莫言对历史和人性的一种美学思考。莫言对“戏剧性”的深刻认知不仅来源于其从小耳濡目染、浸染其中的民间戏曲艺术,也来源于翻云覆雨、充满戏剧性变化的历史与现实本身。莫言对历史和人性的美学思考,使其自然而然地找到了“戏剧性”的美学形式。

本节的第一部分“何为戏剧性”中,笔者在对“戏剧”、“戏剧性”相关理论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展开对戏剧与小说、诗歌等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对莫言小说的戏剧性特质的讨论。莫言小说的戏剧性,实质是小说中不同主体意识和思想的对话与冲突。此外,莫言小说的戏剧性也表现为与抒情性的完美融合。

本节的第二部分“莫言小说戏剧性的外部呈现方式”中,笔者认为莫言小说戏剧性的外部呈现主要表现在小说文体对戏剧文体的兼用,以及充满戏剧冲突的情节,典型化甚至脸谱化的人物形象等方面。但莫言小说中的人物也多有类型化的重复现象,这是莫言在未来的写作中需要考虑突破的一个方面。

本节的第三部分“叙述主体的下移和叙述者的被戏剧化”将在叙事学的视野里,以历时性的纬度纵观莫言的小说,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莫言小说戏剧性在文本内部的具体呈现,并试图得出这样的结论:莫言小说的戏剧性也表现在叙述主体不断从叙述者下移到人物上,叙述者意图控制的减弱,总括所有人物意识的统一意识的消失,人物主体性的增强;到最后,叙述者也成了小说的某个人物角色和被叙述的客体,并与其他人物角色展开对话,从而使得文本内部呈现出戏剧性。

本节第四部分“小说在写我——一个叫‘莫言’的人物”,是本节第三部分的延续和深入。莫言小说中始终隐藏着一个人物,那就是他自己。以各种形象出现的“莫言”是作家莫言自身心灵分裂的产物。这个名为“莫言”的人物谱系,展示了作家强烈的自我审视要求和对自身身份、使命的认知过程。戏剧性为作家灵魂的自我对话提供了最合适的艺术表现形式。莫言小说戏剧性最极致的表现,实际上是作家主体意识激发、分裂、自省、自我审视的折射。

第三章《莫言小说叙事的时间形态和时空结构》试图从历史诗学的宏观视野,讨论莫言小说对时间的呈现以及莫言小说独特的时空结构,并剖析莫言小说的时空观念及其体现出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莫言小说的时间形态及其彰显”,指出了莫言小说所呈现出的两种重要的时间形态。第一种是“个人时间对史诗时间的反叛:以《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为例”。《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这两部作品处理的是“20世纪中国史诗如何书写”的问题。这两部作品所采取的时间体系迥异于革命历史叙事和政治叙事中的时间体系。《丰乳肥臀》中的时间叙述是用个体的、生存意味上的个人时间置换、对抗抽象的史诗性时间。《生死疲劳》则采取了以宗教时间体系统摄下的个体时间这种“套盒”式的时间形态,来消解革命进化论和政治历史阶段论的时间逻辑。莫言小说所呈现出的第二种时间形态是“情感化的时间形态:以《红高粱家族》为例”。《红高粱家族》的时间叙述因为叙述者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情感而呈现出高度个人化、情感化的特质。此外,《红高粱家族》的贡献更在于将时间塑造成一种情感、一个形象,甚至是一个人物,使得时间如同一株红高粱的雕塑,伫立在历史与当下永远交织的时空中,对着现代人发出来自祖先和传统的声音,并给现代人以启示。

第二节“‘舞台’:莫言小说一种独特的时空体”。在这一节中,笔者试图分析莫言小说是如何艺术地把握时间和空间之间的重要关系,即巴赫金的“时空体”问题。笔者认为“舞台”不仅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场所和地点,它更是莫言小说中一种蕴含着哲学意味和政治隐喻的重要的时空体类型。首先,文学意义上的“高密东北乡”就是一个“舞台”时空体。“高密东北乡”因容纳了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村、民间叙事、神话传说、官方意识形态等多重话语,使得它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概念而成为一个历史空间,一个汇聚了时间和空间的时空体。莫言小说中的“舞台”时空体可以粗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真实的舞台,举行公共集会、处理公共事务或是众人齐聚开展各种活动的公众场所;第二种是“内心化”的舞台,这种舞台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时空,人物内心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将物理空间化为了“内心化”舞台。笔者试图得出这样的结论:莫言正是通过设置“舞台”时空体,通过暴露舞台戏剧本质性的幻觉性特征,从而产生了“间离效果”,揭示出了被各种意识形态遮盖的历史的真相及人性的矫饰和伪装。

此外,在这一节中,笔者也试图讨论莫言小说处理时间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场景将时间空间化。场景化的手法使莫言将历史和时间空间化为一部长画卷,使得小说呈现出高度的戏剧性、形象性、可感性。

第四章《幻梦与传奇——莫言小说文体的寓言化风格》。在这一章中,笔者试图分析莫言小说文体的寓言化风格的生成原因及其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莫言以寓言性的诉求表达了他对历史和当下现实的理念和情感。

第一节“虚实交融、洞烛古今:莫言小说文体的寓言化风格”。在这一节中,笔者简单梳理了寓言的本体特征,分析了寓言和小说亲近的血缘关系。在此基础上,将莫言小说放置在中国当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中,考察莫言小说寓言性的追求与前辈作家所带来的影响的焦虑、时代思潮等的复杂关系。笔者认为,从某一方面而言,莫言继承了庄子以奇崛瑰丽的想象和虚构来表达寓言性诉求的传统。莫言与庄子的文学血缘的亲近来自于思想开放阔达、爱谈神怪的齐文化的影响。但莫言同时又擅长在质朴平淡的日常叙事中寄寓自己对时代、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如小说《变》和《月光斩》。莫言小说的寓言性,使其表层的言说和叙述指向并企及了广远而博大的哲学理念及高度个人化的主体情感。莫言小说的寓言类型主要分为历史、社会、文化和欲望四种类型。

第二节“幻梦性与当下现实”。在“高密东北乡”这个寓言性的文学时空里,历史与当下现实是莫言小说中最重要的书写主题和对象。莫言对于历史与当下的描述是属于现实主义这个大的传统的,但莫言的现实主义有着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其命名为“幻觉现实主义”(Hallucinatory Realism)。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强调的是一种因病理性(肉体和精神)的幻觉而引起的对世界的异常敏锐的感受,这种感受在莫言小说中常以“幻梦”的形式呈现出来。笔者分析了莫言小说所呈现的四类幻梦。第一类幻梦是宗教(佛教)意义上的虚空之梦,也是一种日神式的“幻梦”。人们通过对幻梦的静观而获得了宁静和解脱。第二类是由于饥饿等肉体痛苦而引起的幻梦。第三类是因为精神层面上的痛苦而引起的幻梦。第四类是由于醉酒或酒神般的“沉醉”而引起的幻梦。莫言对历史与当下现实的叙述是现实主义风格的,而以幻梦入文,在凸显了其作品现实性和写实性的同时,也旨在提供一种超越现实苦难的可能。

第三节“传奇性和历史”的第一部分“历史:传奇化的往昔”中论者试图讨论:莫言描述的不是官方历史,而是一种往昔,一种不带政治价值判断、进化论判断的扎根于乡土文化的故事。历史在民间的呈现形式就是传说。传说是未经意识形态规训的历史叙述,它体现了叙述者的个人好恶、民间的价值判断和对历史的想象。传说永远处在变化发展中,它随着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越传越奇,遂成传奇,成为正史之外的另一种历史。

传说作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使得历史以各种变形和面貌在当下存在,并提供了一个可供历史与当下对话的一个空间和场域。莫言用他的传奇化手法讲述历史,以个体的生命的狂欢消解了政治意识形态叙事中的内在秩序和等级,使得个体从政治宣传画般的刻板印象中凸显出来,以他们原始的本能和欲望穿越了历史的宏大叙事,彰显出混杂着极度的暴力、性爱、善良、邪恶的历史面貌。

此节的第二部分是“人畜共处的有情历史”。莫言通过将动物与人并置在历史中,使其与人类一同成为历史的叙述主体,并以动物喻人,以动物比照人,实欲表达一种“今不如昔,人不如畜”的寓言性的历史慨叹。

第五章《莫言小说的语体特点》。在这一章中,笔者试图探索莫言小说的语言风格特征。语言是形式也是内容;是思想的载体也是思想本身。本章将分为三节进行讨论,分别是“杂语与狂欢”,“倾诉与独白”,“色彩和造型:莫言小说语言与印象派绘画”。

在“杂语与狂欢”一节中,莫言小说语言的杂语和狂欢特征是时代的文化形态在文学中的投射;杂语和狂欢化的语言在呼应时代的同时,也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分裂性,瓦解着中心权威的“独白”话语和“政治意识形态”神话。莫言小说语言的狂欢化也表现在莫言对语言肆意随性的铺张浪费以及语言本身的极度过剩和多余。

“倾诉与独白”一节中,笔者认为莫言小说语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倾诉欲望和情感诉求。叙述者的倾诉欲望使其语言呈现出“繁复和啰嗦”的特质。这本是语言的一种缺点,但在莫言这里,繁复和啰嗦却自成一种风格。风格背后则折射出底层人物卑微、无助的心理境况。莫言小说演讲式的独白源于叙述者“倾诉就是一切”的强烈欲望,而这种欲望也折射出作家复杂的创作心理。

在“色彩和造型:莫言小说语言与印象派绘画”一节中,笔者试图从跨学科的角度,通过打通绘画与文学之间的界限,研究莫言小说语言与印象派绘画,以及后印象派绘画之间存在的契合;莫言小说语言的绘画性、造型性特征。此节涉及的西方画家主要有马奈、莫奈、塞尚、凡·高、高更、劳特累克。

笔者试图得出如下结论:莫言敏锐通透的感觉力,使他能以莫奈般敏感而准确的笔触将倏忽即逝的瞬间、缥缈的梦境凝固在文字中。莫言诗人般的激情使得他的语言呈现出凡·高般主观性的强烈色彩。莫言通过幻想和梦境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找到了最简单的表达形式。莫言梦呓般的语言,具有清晰而鲜明的色彩,但其所蕴含的神秘气息更接近于高更的艺术气质。这种神秘性通过莫言寓言化的手法,表现出一种哲学意味。但莫言的小说语言并没有被感觉、色彩所淹没,他幸运地拥有了塞尚严谨的理性,并依靠这种理性为他丰盈饱满的文字色彩和感性,建构起坚实的结构与造型,从而将瞬间的印象化为永恒的雕塑。此外,莫言也擅长用简洁有力的速写式的线条和素描般的简单纯粹的色彩来摹写世界和人性。这种素描式的手法主要表现在莫言短篇小说中,尤其是21世纪以来推出的作品,如《倒立》《小说九段》中。这种简洁崇实的风格又与劳特累克的美学追求有着颇多相通之处。

第六章《莫言小说文体的外来影响与对中国传统叙事的继承》是本书的最后一章。本章将莫言小说放置在历史的纬度中,以比较的方式研究莫言小说文体的资源问题。本章分为两节,“相遇与碰撞:西方现代小说的启迪和影响”;“‘用耳朵阅读’和对中国传统文体的借鉴”。莫言小说的文体资源并不存在从域外的魔幻“大踏步撤退”到本土的民间文化的转换。莫言小说文体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对乡土民间文化资源和中国古典小说伟大传统从不自觉到自觉挖掘、探索、化用的过程。莫言的小说文体来自根植于乡土的民间历史文化的沉淀,来自于他作为审美主体对中国小说的伟大传统的景仰和深刻的感悟。

我们在莫言的小说文体中发现历史的延续性,发现他文学血脉的基因传承和不断革新的因子。莫言没有接受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教育,其幸与不幸源于此。莫言最初的文学启蒙来自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轶闻,这包括了狐媚鬼怪、乡野轶闻、民间传说、集市上说书人谈古论今的“专业”讲述等。莫言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相遇”激发了他对自身独特而深刻的生命经验的记忆,唤醒了自己所拥有的“用耳朵阅读”得来的文学资源,启发了他滔滔不绝、富有说服力的“炮孩子”式的叙述腔调。“炮孩子”式的叙述腔调是莫言对当代文学语言的贡献之一。莫言借助马尔克斯和福克纳虚构的文学地理模式所带来的启发,建构了“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王国,开始了孤独而漫长的文学旅程。他选择避开那些来自西方文学巨匠的巨大阴影,携带着他们给予他的全部启示和灵感,重返混沌的民间大地,与民间对话。在漫长的尝试和探索过程中,他接续起久被人们遗忘的中国小说的伟大传统,创造出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小说文体。

《结语》部分,笔者指出早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的创作就遭遇了小说技法的过于纯熟和创作资源日趋匮乏的双重困境。他所面临的压力来自于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来自如何不重复自己的巨大挑战。而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世界性荣誉的降临,犹如一个巨大的梦境进入到莫言的现实生活中,这个梦境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提供给他一个观察世界和人性的独特而珍贵的视角。获奖对莫言的文学创作而言既是严峻的考验,也是突破目前写作困境的机会。

在具体论述中,本书以莫言自踏入文坛至今的所有小说为研究范本,并将其文学作品放在当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背景下,通过对其富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细读,阐明莫言小说的文体特征,揭示莫言在小说文体创造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以及对当代文学小说文体创造的启发。拟采取的方法主要有:文体学、叙事学、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研究、跨学科研究、文学社会学以及历史美学的方法。

[1] 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见《小说的气味》,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第172页。

[2] 王德威:《千言万语,何若莫言》,《读书》1999年第3期。

[3] 莫言、张慧敏:《是什么支撑着〈檀香刑〉——答张慧敏》,见杨扬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74页。

[4]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第193页。

[5] 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论莫言》,《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

[6] [俄]别林斯基著,梁真译:《1843年的俄国文学》,见《别林斯基论文学》,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第234页。

[7] 钱锺书:《谈艺录》(下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第498页。

[8]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73页。

[9]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第1页。

[10] 雷达:《游魂的复活——评〈红高粱〉》,《文艺学习》1986年第1期。

[11] 雷达:《灵性激活历史》,《上海文学》1987年第1期。

[12] 程德培:《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上海文学》1986年第4期。

[13] 吴俊:《莫言小说中的性意识——兼评〈红高粱〉》,《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5期。

[14] 朱向前:《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邮票”——莫言小说漫评》,《人民日报》1986年12月8日。

[15] 王国华、石挺:《莫言与马尔克斯》,《艺谭》1987年第3期。

[16] 朱向前:《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评点》,《小说评论》1986年第2期。

[17] 朱向前:《莫言小说“写意”散论》,《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4期。

[18] 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

[19] 季红真:《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莫言散论之二》,《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1期。

[20] 陈思和:《历史与现时的二元对话——兼谈莫言新作〈玫瑰玫瑰香气扑鼻〉》,《钟山》1988年第1期。

[21] 李洁非、张陵:《小说叙事观念的调整》,《文艺报》1986年11月29日。

[22] 陈思和:《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23] 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钟山》2001年第5期。

[24] 张柠:《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南方文坛》2001年第6期。

[25] 栾梅健:《民间的传奇——论莫言的文学观》,《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1期。

[26] 王德威:《千言万语,何若莫言》,《读书》1999年第3期。

[27] 张闳:《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

[28] 张闳:《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

[29] 乐钢:《以肉为本,体书“莫言”》,《今天》2000年第4期。

[30] 王爱松:《杂语写作:莫言小说创作的新趋势》,《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31] 张灵:《莫言小说中的“复调”与“对话”——莫言小说的肌理与结构特征研究》,《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2] 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论莫言》,《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

[33] 李敬泽:《莫言与中国精神》,《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

[34] 程光炜:《魔幻化、本土化与民间资源——莫言与文学批评》,《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35] 张清华:《天马的缰绳——论新世纪以来的莫言》,《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36] 陈晓明:《“在地性”与越界——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质和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1期。

[37] 孙郁:《莫言:与鲁迅相逢的歌者》,《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38] 孙郁:《莫言:一个时代的文学突围》,《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1期。

[39] 张清华:《莫言文体多重结构中传统美学因素的再审视》,《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6期。

[40] 张闳:《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

[41] 季红真:《神话结构的自由置换——试论莫言长篇小说的文体创新》,《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42] 张志忠:《莫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3] [马来西亚]钟怡雯:《莫言小说:“历史”的重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44] 叶开:《莫言评传》,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

[45] 张灵:《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46] 付艳霞:《莫言的小说世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47] [美]托马斯·英奇:《莫言与福克纳》,见贺立华、杨守森编:《莫言研究资料》,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48] [美]约翰·厄普代克著,季进、林源译:《苦竹:两部中国小说》,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4期。

[49] 刘江凯:《认同与“延异”: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0] 宁明:《海外莫言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51] Yinde Zhang:Mo Yan,le lieu de la fiction,Paris:Editions du Seuil,2014.

[52] 柳鸣九:《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3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