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章 处 世
- 书名:
- 孟子的生命哲学
- 作者:
- 沈智、张少华/编著
- 本章字数:
- 49925
- 更新时间:
- 2020-11-24 18:23:17
综 述
孔子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要奉行忠恕之道。孔子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仁者爱人”,也可以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基本上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这一部分所选的名句,基本上都是孟子围绕着“仁”以及由此而生发出的“仁、义、礼、智、信”等五个重要方面来展开的。在这一部分中,孟子不仅提出了交友所应遵循的原则,同时也指出了在面对尊长时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
我们知道,周朝实行的是礼制,即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什么样的行为不符合“礼”的要求,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就是将“仁”对于人的要求具体化,以及由此而生发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可以说是都包含于“礼”
的范围之内。同时,孟子还将伯夷、伊尹、柳下惠等世人所崇拜的古代贤人称为圣人,并把他们当成世人所应学习的榜样。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以及行为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今天,这些处世原则对于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仍然发挥发挥着巨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097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①者也。柳下惠,圣之和②者也。孔子,圣之时③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孟子· 万章下》
注释:①任(r-n):使用,担任。②和:随和,有亲和力。③时:时机,机会。
译文:伯夷,因为清廉而成为圣人;伊尹,因为担当重任而成为圣人;柳下惠,因为正直和善而成为圣人。孔子,因为顺应时势而成为圣人。孔子是圣人中的集大成者。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推崇孔子,认为他是圣人中的集大成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哲学主张都是继承了孔子的衣钵。孟子推崇的圣贤很多,除了每次说话都要称许的尧舜外,还有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但是孟子认为只有孔子,才是圣人中的集大成者。《中庸》道:“仲尼祖述尧舜”。意思就是说孔子已经继承了尧舜的美好品德,而且尧舜是帝王,其德行都泽被于当时的人民,对于隔了两千年的孟子来说,毕竟太遥远了,只知道一些关于尧舜的传闻,却并不能证明。
而孔子对孟子来说却并不遥远,其一言一行都通过他的门人弟子传到了孟子那里,而且孔子还以自己仁厚睿智的思想广教弟子,使“仁”能够代代流传,这就更使孟子对其景仰不已。伯夷、伊尹、柳下惠这三个人也都称得上是圣贤,但是他们都还有缺点:伯夷过于坚持自己的清廉,显得有些狭隘;伊尹曾经在商汤和夏桀之间几度摇摆,在立场和原则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摇摆性;柳下惠则过于随和,显得有失庄重。只有孔子,将诸位圣贤的优点集于一身,应时而生,堪称圣人中的圣人。
图解经典
与时俱进, 适者生存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并不是要人样样精通,而是要其在拥有专长同时,尽量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知识。时代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使是自己的专长,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柳下惠
柳下惠,姓展名获,因受封于柳下,谥号为“惠”而被称为柳下惠,他因正直无私,而被迫辞官隐居,以教学为生,但却受到了后人的推崇,孟子称之为“百世之师”。
古为今用
儒家思想讲究中庸,中庸思想并不是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中立或者左右逢源。中庸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它要求人达到一种至诚至德的状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做到最好却又不过分,否则就会“过犹不及”。一件事情做得太过分或者不够好都不行,就像过于谦虚与不够谦虚都是骄傲自满的表现一样,中庸要求人正好处于这个临界点上,所以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分寸,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098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①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②,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上》
注释:①所欲:想要的东西。②得兼:兼而有之,亦可理解为“兼得”。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两者不能同时获得,就舍弃鱼而要熊掌。
生存是我想要的,仁义也是我想要的,两者不能同时获得,那就舍弃生命来获得仁义。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十分形象地阐明了“舍生取义”这个道理。“舍”与“取”
的关键是要分清什么是“鱼”,什么是“熊掌”,哪些是应该舍弃的,哪些是应该保有的,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儒家所提倡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这些都是做人的原则和道德的底线。以“五常”为标准,那么“鱼”和“熊掌”也就容易区分和选择了。
故事链接
有一年,齐国闹起了饥荒,很多人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有一个叫黔敖的人,在路上摆起了堆满食物的摊子,遇到饥饿的人就给他们东西吃。有一个人实在是饿坏了,只见他用袖子挡着脸,一副昏昏沉沉的样子,步履蹒跚地从黔敖的摊子前经过,黔敖左手拿着吃的,右手端着喝的,得意而轻蔑地说:“嗟,来食!(喂,来吃啊!)。”这个饥饿的人拿开袖子,用眼睛瞟了瞟黔敖和他手中的食物,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会饿成这个样子的。”这个人直到饿死也没有接受黔敖的食物。
古为今用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在论述“舍”与“得”的关系。
人不能太贪心,有放弃才有得到,有句话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099
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
不逾阶而相揖也。
礼,朝廷不历位①而相与言,不逾阶②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③,不亦异乎?
—《离娄下》
注释:①历位:越过位置。②逾阶:越过台阶。③简:简傲,傲慢。
译文:礼制规定,在朝堂之上,官员不能越过自己的位置而互相交谈,不能越过台阶互相作揖,我想遵守礼制的规定,子敖却认为我怠慢了他,这不是很奇怪吗?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中国人重视礼数,自古皆然。无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的不好,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王子敖是齐王的宠臣,孟子对他没什么好感。齐国大夫公行子的儿子死了,王子敖前去吊唁,他一进门便有人离开自己的位置上前同他说话,他坐下以后,还有人跑到他的座位前面去跟他说话。姑且不论这些人趋炎附势的无耻之状,单是这种行为就已经违反了当时的礼制,孟子反对违反礼制的行为,因此没有上前去同王子敖说话,从而引起了王子敖的不满。“礼”历来就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提倡“克己复礼”,孔子同鲁国的权臣阳货是政敌,阳货想拉拢孔子,就去拜访孔子,结果孔子不在家,于是他就给孔子留下了一只火腿,“礼尚往来”,孔子虽然不想见阳货,但还是要遵守礼法,于是他便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这样既成全了礼,又达到了他自己的目的。儒家的先贤们谨守礼法,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后世树立规范。礼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存在,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图解经典
在人际交往中以礼待人
在生活、职场以及某些特定的场合中都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礼仪规范,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礼仪待人接物,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掌握待人接物的礼仪就能留给对方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圣教化俗
周斌,明朝人。他在任升州知府期间,广兴学校,用儒家礼义来教化当地的百姓,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尤为尊崇,结果使当地民风为之一变。
古为今用
今天,“礼”虽然不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但是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仍然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比如亲人故去以后,我们要为亲人修建坟墓,并且定期去祭扫,以表示对先人的缅怀之意,这就是“礼”;在工作中,下属对于领导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没大没小,而是始终以尊敬的态度来对待,这也是“礼”的表现。虽然在形式上“礼”
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但其本质是没有改变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应该大力弘扬。
100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亲丧,固所自尽①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②之服,矸粥③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滕文公上》
注释:①自尽:竭尽自己的全力做某事。②齐疏:古代的一种丧服,又称为“齐衰(cu~)”,用粗麻布制成,衣边缝齐。③矸(g`n)粥:稀粥。
译文:父母去世,本来就应该竭尽心意去办丧事。曾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就按照礼的要求去侍奉,父母死了以后,就按照礼的要求去安葬,按照礼的要求去祭祀。这就可以说是尽了孝道了。”诸侯的丧礼,我没有学过。即使这样,我还是听说过一些的。三年的服丧期限,穿粗布齐边的丧服,喝稀粥,从天子到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中国人重视家族传统,这在葬礼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有“五服”之说。“五服”
是五种丧服。孟子所说的“齐疏之服”又称“齐衰”,“衰”实际上是“缞(cu~)”,是指一种麻布,“齐衰”属于“五服”之中的第二等,“齐衰”之上是“斩衰”,用粗麻布制成,衣边斩断而不加修饰,属于最重的丧服。“齐衰”之下为“大功”、“小功”、“缌麻”,其服丧程度依次降低。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丧服,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规定,但是也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视服丧之人与死者的亲疏程度的不同来穿丧服,最亲的人穿最重的丧服,关系疏远一些的穿次等丧服,以此类推,关系最远的则穿最轻的丧服。葬礼是体现孝心的重要时刻,并且也要按照“礼”的要求来做才能算是孝,而且死者去世后要定期祭祀,这也是一种孝。孟子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无后的话便无法祭祀先人,从而落得个不孝的罪名。“礼”的出现,为如何尽孝提供了一个标准,它可以使孝子不会因为过度悲伤而毁坏身体,也可以使其尽到作为子女的孝心,毕竟死者已矣,生者还是应该保重的。
图解经典
子贡庐冢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按照礼制为其守丧三年,然后就离开了。只有子贡在孔子墓前建了一座茅庐,一共守了六年丧后才离开。
使孝心成为家族传统
人类社会的延续体现于家族的代代相传,它所传承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多的是传承一种精神,一种“家风”,孝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为今用
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与其对死者陷入深深的怀念中而难以自拔,不如好好地珍惜生者。人们往往要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还不如在亲人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多一些关爱,让他们感觉到家庭的温暖。
其实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对于那些过于重视事业而忽略了家庭的人来说,只要他们能够经常给自己放两天假,多陪陪父母,或者在工作之余打个电话问候一声,都能让老人感到欣慰,并且获得他们的理解,这些都是“孝”的表现。
101
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
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凯风》①,亲之过小者也。《小弁》②,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告子下》
注释:①《凯风》:写对母亲不守妇道的规劝。②《小弁》:抒发了对父亲听信谗言伤害儿子的怨恨之情。③矶(j~):水流冲击石头。引申为刺激、触犯。
译文:《凯风》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母亲犯下的小过错。《小弁》这首诗写的是父亲犯下的大过错。父母犯下的错误过大然而子女却不怨恨,这样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疏远。父母犯下的过错很小却产生怨恨之情,是受不了小小的刺激。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更加疏远是不孝,不能承受小小的刺激,也是不孝啊。
深入浅出解经典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当子女发现了父母的错误以后,应当如何处理呢?孟子认为应该讲求“度”,如果父母犯的是小错误,那么就应该规劝他并使其改正;如果父母犯的是严重的错误,儿女却还不怨恨的话,那就是纵容,这也是不可取的。
故事链接
王祥的母亲早逝,继母朱氏对王祥十分厌恶,总是说他的坏话,还驱使王祥干一些又脏又累的活儿,但是王祥从来没有怨言。父母生了病,他就衣不解带,还“卧冰求鲤”
给生病的母亲吃。继母要他看树,每当风雨之夜,他就用身体挡着树枝不让果子掉下来。
王祥的一片孝心终于感动了继母,一家人从此和睦相处。
古为今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在小事上很少有人能够去规劝父母,在大事上能够大义灭亲者就更少了。当父母的小过发展成大错,恐怕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102
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孔子为鲁司寇①,不用,从而祭,燔②肉不至,不税冕③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④行,不欲为苟去⑤,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告子下》
注释:①司寇:周代官职名,掌管一国的刑法、纠察等事务,孔子曾在鲁国任司寇。
②燔(f1n):烧、烤。③税(tu4)冕:脱去帽子。税,通“脱”。冕,古代贵族所戴的礼帽。④微罪:小的罪过。⑤苟去:随便离开。
译文:孔子在担任鲁国的司寇的时候,没有受到重用,跟随国君祭祀,用于祭祀的烤肉却没有按时送到,于是孔子没有脱掉礼帽就走了。不了解孔子的人,以为他是为了一点烤肉而离开的,了解孔子的人,知道他是为了鲁国国君的无礼才离开的。至于孔子本身,他想带着一些小错误离开,而不想随随便便地就离开。君子的所作所为,普通人本来就不是很了解啊!
深入浅出解经典
鲁国的国君没有按照礼制送给身为司寇的孔子祭肉,这表明他已经不再重视孔子了,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不脱掉礼帽就离开也不符合礼制。其实孔子不是不懂得礼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故意给人留下口实,以牺牲自己的名誉而为鲁国国君遮羞。
故事链接
魏公子信陵君去迎接侯嬴,而侯嬴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公子亲自为他驾车,他直登上座。车到半途,他还故意与好朋友朱亥聊了很长时间,公子不但没有怪罪,还在宴会上赞誉侯生的才华并亲自向候生祝酒。侯生之后才告诉信陵君自己是故意以傲慢无礼来反衬公子的虚己待人。
古为今用
“家丑不可外扬”,由此我们可以联系到一个词语—隐私。隐私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每个人的隐私都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103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①,大人弗为。”
—《离娄下》
注释:①非义之义:不符合仁义要求的行为。
译文:孟子说:“不符合礼仪的行为,不符合仁义的行为,德行完备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礼作为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要求从天子到士人,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必须符合礼的规定。从孔子开始,礼又被和“仁”联系在了一起,《论语· 颜渊》中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不符合礼的行为被称为“非礼之礼”,不符合仁义的行为被称为“非义之义”,这些行为,儒家所尊崇的那些圣人是绝对不会从事的。
故事链接
曾参病重,其弟子乐正子春来探望他。子春的童仆端着蜡烛,照见了曾参的席子,于是指着席子问:“那是大夫用的席子吧?”曾参闻言立即想起,自己身下的席子是季孙氏赠送的,还没来得及换下来,于是他不顾病重坚决要求儿子将席子换下来,并对儿子说:“你还不如那个童仆爱我,君子以德爱人,而你这么做只是姑息我罢了。”换席之后,曾参还没躺好,就去世了。
古为今用
一个人违背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他违背了道德,那他也会受到整个社会舆论的谴责,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人的羞耻感,因为人有羞耻感,所以在面对舆论的谴责时,他会感到良心不安,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这就是道德的作用。因此,在今天才会大力提倡“以德治国”,这对于社会稳定、人心团结是很有必要的。
104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①,行不必果②,惟义所在。”
—《离娄下》
注释:①信:守信用。②果:有结果。
译文:孟子说:“德行完备的圣人,说出来的话不一定都会实现,所做的事不一定都会有结果,因为他们一切都以道义为准绳。”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认为人在处于高位之时,就要处理很多事情,有些事可以轻松简单地处理好,但是遇到一些难办的事时,往往就需要变通,需要权宜之计,其过程和结果也未必会与自己的初衷相符。但是,有一个原则是必须坚持的,所有的权宜和变通,都是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原则就是“义”。“义”能够指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世,使人们都能作出正确的决定并且将其付诸实践。
故事链接
东汉时期,董卓废掉汉少帝而另立汉献帝,朝政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董卓横行朝野,胡作非为。司徒王允见此情景便将貂蝉献与董卓,之后在暗中又将貂蝉献给吕布,致使二人失和,最后他又利用吕布除掉了董卓。之后王允与吕布共掌朝政,但王允其人却不知变通,于是他手下之人渐渐与之疏远。后来董卓部将李、郭汜等人请降,王允坚决不许,结果李、郭等人被逼造反,且攻破长安,于是吕布出逃,王允被杀。
古为今用
人在实际生活中会有很多言行不一的时候,比如在赴约途中为了救助别人而迟到,如此一来他可能会因为迟到而招致误解和谴责,但是他的行为却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去赞扬他。现在有些人在言行不一或者犯了过错的时候,也会用一些貌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这是为了逃避责任和义务。对于这些人不能有丝毫的同情,而应该严惩不贷。
105
春秋无义战。
孟子曰:“春秋①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尽心下》
注释:①春秋:此处指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
译文: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那次战争要好于这次战争,这样的情况还是有的。征伐只能是天子对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是没有征伐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从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以来,周天子就成为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西周施行分封制,各个诸侯都臣服于周天子,他们都必须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坚决服从周天子的号令。
一直到周平王迁都,东周开始,周天子的权威才开始衰落,各个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开始了互相攻伐。
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 季氏》中说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朝的统治秩序就此发生改变,各个诸侯国为了能够取得霸权,就打着“勤王”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不服从自己的诸侯进行讨伐,他们表面上似乎对周天子十分尊重,实际上却是想建立自己的霸权,这一时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其间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对于诸侯之间的征战,孟子认为这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战争,完全没有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因为在孟子看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才是符合“义”的,而诸侯之间的征伐行为都是不符合“义”的。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会作《春秋》,以“春秋笔法”来褒贬这一时期的人物。
图解经典
理智地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
朋友有很多种,有的是生死之交,有的是君子之交,有的则是酒肉朋友,还有的甚至是无良之辈。在与朋友进行交往的时候,一定要对对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仔细地考虑二者之间的交往是否值得,对于那些酒肉朋友和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小人,更应该提高警惕,防止被他们所害。
宋襄公假仁失众
宋襄公一心想靠仁义称霸,在宋国与楚国交战的时候,他滥施仁义,结果使宋国遭受惨败,宋襄公本人也受伤并且失去了众人的支持,不久他便因伤重而去世了。
古为今用
现代人对于春秋时代诸侯之间互相征战的行为,或许与孟子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以正义作为行事的标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现代社会比古代社会更复杂,发生的事情也比古代要复杂得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人们对于事物的评价依然是以正义和非正义来确定的。对于正义的行为,人们都会持赞成的态度,而对于那些非正义的行为,人们则会进行谴责和制止。这就是人心的向背,顺应人心的行为自然会得到支持,而违逆人心的行为则必然也会遭到反对。
106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
为人臣①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也。然而不王②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告子下》
注释:①人臣:臣下,臣子。②王(w3ng):名词作动词,称王。
译文:当臣子的,怀着仁义的心态去服侍君主;当儿子的,怀着仁义的心态来侍奉父亲;当弟弟的,怀着仁义的心态来侍奉兄长,这是君臣、父子、兄弟之间抛弃了利益关系而充满了仁义之心。这样还没有称王的国家,是从来没有的。为什么一定要涉及利益的问题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宋要阻止秦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他没能说动楚王,于是他又想到秦国去说服秦王。孟子主张要用仁义去打动各国的国君,认为宋的说之以利的方法是不对的。
故事链接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派其门下食客冯谖前往薛城去讨债,但是冯谖却当众将所有债券给焚烧掉了,当地百姓大赞孟尝君的恩德。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什么回来,冯谖回答道:“我把最珍贵的‘义’买了回来。”孟尝君听后虽有不悦之色,但也并没有深究。后来齐王听信谗言,让孟尝君退隐薛城。孟尝君还未到薛城之时,百姓早已出城百里相迎。
古为今用
每个人都希望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光明、充满爱心,那么就必须抛弃自私的心理,抛弃人与人之间的成见。
107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圣王不作①,诸侯放恣②,处士横议③,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滕文公下》
注释:①作:起,兴起。②放恣(z#):放肆骄纵。③横议:恣意评论。
译文:圣明的君主不再出现,诸侯就变得放纵,士人乱发议论,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理论流行于天下。世上盛行的理论,不是归于杨朱学派就是归于墨家学派。杨朱学派主张一切为了自己,这是不把君主放在眼里;墨家学派主张对所有人无差别地去爱护,这是不把父亲放在眼里。不把父亲和君主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和禽兽没有什么不同。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是孟子对于杨朱学派和墨家学派的评价,其出发点当然是儒家“仁”的学说。杨朱学派提倡人要重视物质享受,看重自己的生命,做什么事情都要为自己考虑,这显然是与儒家思想大相径庭的。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为先秦时代的“显学”,曾经盛极一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与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但是又不完全相同,因为它打破了儒家所崇尚的“礼”。礼法是社会等级的标志。孟子称杨朱学派为“无君”,就是因为如果太重视自己,而不考虑别人,就会不利于贵族对于平民的统治,从而使国家政权陷入危险的状态。而墨家的学说主张则都是在忽视社会阶层等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所提倡的“兼爱”,要求君臣、父子、兄弟之间要以平等的身份互相爱护,“节葬”
则抨击贵族的奢侈浪费,反对儒家提倡的厚葬,这些与周礼的要求都是相违背的。作为儒者的孟子不能接受这些,所以称其为“无父”。而在当时,杨朱学派和墨家学派的思想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正是因为这样,孟子才要游说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扭转这样的局面。
图解经典
不要把偏激当做个性
个性能够展现出人的独特之处,但是把偏激当做个性就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可怕的境地。个性可以张扬,但必须是健康的、成熟的,把不成熟的性格当做个性的人只能是到处碰壁,甚至还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克制偏激的个性必须开拓自己的心胸,多与人交往,用宽容和仁爱来立身处世。
墨 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兼爱”,要求君臣、父子、兄弟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关爱,这一学说遭到了孟子的反对。
古为今用
有的人忘记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不愿意承担父母的赡养责任,还有的人因为兄弟姐妹间争夺财产而对簿公堂,完全不顾及亲情。虽然法制社会最看重的是法律,但是法律只是底线,而道德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准。试想如果只有法律,而没有道德,那么人们岂不是要天天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打官司了?这个社会还怎么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以德治国,使道德也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重要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
108
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盆成括①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②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③,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尽心下》
注释:①盆成括(ku7):人名,“盆成”为姓,“括”为名。②见:助词,表示被动意义。③小有才:有些小聪明。
译文: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要死了。”盆成括被杀以后,孟子其他的弟子问孟子:“先生是怎么知道他将要被杀的呢?”孟子说:“盆成括这个人虽然有些小的才干,但是却不懂得大道理,这就足够让他被杀的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盆成括是孟子的弟子,最了解学生的人莫过于自己的老师。盆成括的“小有才”,就是有一些小聪明,一个人有些小聪明不是什么坏事,但是要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做人要低调,孟子强调要有“恭敬之心”,与道家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很相似,其目的就是使人有涵养,有大家风范。
故事链接
杨修既为名门之后又才华横溢,然而正是他的才华将他送上了断头台。杨修先是教人改建花园大门,又与人分食塞北酥饼,再戳穿曹操梦中杀人的真相,后还教曹植告发曹丕,教曹植斩门吏,终因“鸡肋”事件被猜忌成性的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处死。
古为今用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为人处世要难得糊涂,在一些小事上千万不要得理不饶人,凡事都要为他人留些余地,这也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这就叫做“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109
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①。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②。
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离娄下》
注释:①廉:廉洁,清廉。②惠:恩惠,惠赠。
译文:孟子说:“可以拿,也可以不拿,这个情况下拿了就会损害自己的廉洁。既可以给,也可以不给,这个情况下给了就会对自己给人恩惠的行为有所伤害。既可以死,也可以不死,这个情况下死了就会对自己的勇敢有所伤害。”
深入浅出解经典
面对金银财宝谁都会动心,如果可以拿的话谁都会拿,拿了可以使自己陡然而富,但是自己却可能再也不会是从前那个甘于清贫的自己了。对那些穷苦的人,既可以给他们物质上的接济和帮助,也可以教给他们一技之长或者是其他的致富之道,但是绝不能为了博得“慈善家”的美名而故意去施舍。选择死亡需要勇气,但是选择含羞忍辱地活下来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因为活着的人有更大的责任要承担。
故事链接
春秋时期,屠岸贾怂恿晋景公诛杀大夫赵盾满门,赵盾的子媳庄姬公主已有身孕,只有她因躲在宫中而幸免于难。不久,庄姬产下一男婴名赵武,由程婴暗中携带出宫。
屠岸贾得知消息后,命人追查婴儿的下落。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决定将自己亲生儿子交由公孙杵臼来顶替赵武,自己再向屠岸贾谎报消息。屠岸贾得知后,将公孙杵臼与婴儿处死,而程婴则携赵武隐遁深山。后来赵武成人,在将军魏绛的帮助下报了灭门之仇,程婴见自己的使命完成,毅然自刎而死。
古为今用
人生本来有很多选择,但是如何进行选择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不仅需要有明智的判断力,而且还需要有行动的勇气。
110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曰:“以力假①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③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公孙丑上》
注释:①假(ji2):利用,凭借。②赡(sh3n):足够,充足。③中心:内心。
译文:孟子说:“凭借武力假借仁政者能够称霸,称霸的必须是实力雄厚的大国。凭借德行施行仁政能够称王,称王的可以不是大国。商汤凭借方圆七十里的地盘兴起,周文王凭借方圆百里的地盘兴起。用武力来使他人臣服的,他人并非内心臣服,而是因为力量不充足。用德行来使人臣服的,人们就会发自内心地臣服。就像七十多个弟子服从孔子一样。《诗经》中说:‘从东面从西面,从南面从北面,没有不臣服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在孟子看来,通过施行仁政使天下臣服的是王道,用武力使天下臣服的是霸道。王道重在以德服人,而霸道则重在以武力服人。
故事链接
公元225 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南征,孟获接连被擒又被放,后来孟获流着眼泪说:“自古以来都没有人在作战中七擒七纵,丞相对我真是仁至义尽。”孟获至此心悦诚服,归顺蜀汉。
古为今用
有的人凭借自己身强体壮使别人服从自己,有的人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使别人服从自己,有的人凭借自己的财富使别人服从自己。一旦他年纪大了,权力没了,财富没了,就会出现门可罗雀的情况,那自己还能像现在这么风光吗?为人应该谦虚谨慎,以德服人,这句话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111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①,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②,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③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告子下》
注释:①所就三:出仕做官的三种情况。②衰(shu`i):变弱,减少。③周:接济,周济。
译文:陈子向孟子问道:“古代的君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来做官?”孟子说:“古代君子出来做官的情况可分为三种,辞官不做的情况也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情况是国君恭敬有礼地接待他,并且能够施行他的政治主张,这样就会出仕。对他仍然很尊重,但是却不施行他的政治主张,那么就辞官不做。第二种情况是国君虽然不能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但是能够对他恭敬有礼,那么就做官,如果对他不像原来那样恭敬有礼了,那么就辞官不做。最次的一种情况是一天到晚没有饭吃,饿得连门都出不了,国君听说了以后会说:大的方面,我不能施行他的政治主张;小的方面,不能听从他的建议,现在让他在我的土地上忍饥挨饿,这是我的耻辱。国君因此周济他,那也可以接受。但这只不过是免于死亡罢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古代君子做官的三种原则,古代的读书人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只能依靠国君的供养,因此他们不能完全独立。国君对士人有诚意,他们就可以出来做官,国君如果没有诚意,那么他们就只能等着,所以说士人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地位,能做到这三个原则,也算是难能可贵了。其实不只是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士人都是处于这种尴尬的位置,士人的个体价值完全被忽视了,他们能否做官完全出自于统治阶层的需要。少数孤傲不群的人拒绝出仕,也只能是甘于清贫了。
图解经典
西河返驾
孔子本想前往晋国,走到黄河边时却听到晋国权臣赵简子杀害窦鸣犊、舜华两位贤人的消息,孔子很生气,于是就返回去了。
做人要明辨是非
我们要培养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许多事情在发生之前都会有征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对这些征兆尽早作出是非判断,就能避免损失。如果不辨是非,盲目行动,那么很容易陷自己于危险的境地。
古为今用
人们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工资待遇,还要看自己求职的单位其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在这家企业能否使自己有所发展。如果只是为了挣工资养家糊口,那么随便找个工作便可以了,但是如果想做得更好,发展得更长远,那么就应该使自己的目光看得更广更远,寻找一个真正能使自己融合进去的企业,使自己在这个工作环境里面如鱼得水,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创造更多的价值。
112
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①。”
—《尽心上》
注释:①介:耿介,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译文:孟子说:“柳下惠不会因为位至三公,就改变他正直清廉的操守。”
深入浅出解经典
柳下惠一生因为坚持自己正直清廉的品格而屡遭罢黜,但这也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他与伊尹、伯夷、孔子被孟子并称为儒家的四大圣人,这便足以证明他的品德之高尚。
柳下惠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像伯夷那样因为君主不圣明就不出仕,也不像伊尹那样因为君主不圣明就另投明主,他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保住自己的美德。
故事链接
柳下惠曾经在鲁国担任刑狱诉讼方面的官员,官职卑微。当时鲁国的政权已被权臣把持,柳下惠因为坚守自己的节操,不肯同流合污而三次被贬职。但是他的贤德之名却由此而传得更远,很多国家都用高官厚禄来请他去做官,但是都被柳下惠拒绝了。柳下惠认为,自己就是因为坚守清廉才遭到贬职的,即使到了别的国家,担任了重要的职位,也会因为自己坚守节操而招致贬职之辱,所以还不如在本国担任小官。
古为今用
古往今来,有志向、有节操的人并不少见,但是像柳下惠这样,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都能够保持自己的节操和志向的人却很少。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很多人为了物质上的享受而放弃了自己的良知,一些人在遭遇逆境的时候怨天尤人,处于顺境的时候又得意忘形,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资格,这些人的确应该向先贤好好学习一下了。
113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①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②,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尽心上》
注释:①游:游历,此处指周游列国,游说诸侯。②嚣嚣(xi`o):悠然自得的样子。
译文:孟子对宋句践说:“您喜欢游说诸侯吗?我告诉你游说诸侯应该怎样做。人们理解我,我会悠然自得地面对;人们不理解我,我也会悠然自得地面对。”宋句践说:“那要怎么做才能悠然自得呢?”孟子说:“尊崇仁德,喜欢义行,就能够做到悠然自得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呢?孟子说要尊德乐义,就是要人们加强自己的内心修养,在心中树立一根标杆,时时提醒自己不可过界。
故事链接
唐代贞观年间,一位漕运官员因疏忽而致使运粮船只沉没。年终考核时,考功员外郎卢承庆负责评定官员的政事等级,以此来决定官员的升迁。那位漕运官员因粮船一事而被评为中下,但他却丝毫没有沮丧的神色。卢承庆见其人心胸开阔,又认为船沉一事非人力所能阻止,改判为中中。那人既不欢喜,也不加以推辞。卢承庆见此人宠辱不惊,又改判为中上。
古为今用
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敢想敢干,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其实,有的时候在面对困难时不是需要多少钱或物的帮助,而只需要一种淡定坦然的心态,就能渡过难关。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激励。
114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①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②我缨③;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离娄上》
注释:①孺(r%)子:小孩子。②濯(zhu5):洗,涤。③缨:古人用来系冠的带子。
译文:孟子说:“不仁德的人可以跟他说话吗?他把危险当作安全,把灾难当作利益,用导致自己灭亡的事情来享乐。如果君子和不仁德的人交谈,那么哪里还会有亡国败家的事情发生呢?有小孩子唱歌道:‘沧浪的水好清澈啊,可以洗我系帽子的缨带;沧浪的水好浑浊啊,可以用来洗脚。’”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引用这首《沧浪歌》,意思就是说,当“沧浪之水清”的时候,也就是国家政治清明、君主圣明的时候,君子就可以出来做官,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沧浪之水浊”的时候,也就是天下政治腐败、君主昏庸的时候,君子便可隐居避世,以保全自己的清白。
故事链接
屈原被楚王流放,在江畔行走,面色憔悴。有渔夫见到他就问:“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才会被放逐。”渔夫说:“圣人都能顺应世事来行事,您又何必孤芳自赏呢?”屈原说:“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将帽子掸掸再戴,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一抖衣服再穿。我宁愿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世间的污浊。”渔夫于是不再说话,划着船走了。
古为今用
做人要豁达,要懂得变通。有些事情是人无法避免并且无法改变的,那么就坦然去面对,用自己超然于物外的态度来解放受到压抑的心灵。
115
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
孟子曰:“言无实不祥①。不祥之实②,蔽③贤者当之。”
—《离娄下》
注释:①祥:好的征兆。②实:果实。此处为后果之意。③蔽:遮挡,阻挡。
译文:孟子说:“说话没有事实依据是不好的。由此造成的后果,要由阻挡贤人被起用的人来承担。”
深入浅出解经典
君子以诚信为本,因此说话一定要有理有据,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论语· 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要多做事,少说话。一旦说话就要小心谨慎,防止自己有不实之处。如果一个人在品人论事时毫无事实依据便信口开河,不仅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也容易给自己带来祸患,后果十分严重。这不仅是个人品质问题,如果程度严重的话,那么还将会是一个法律问题。
故事链接
楚国左尹伯宛击吴有功,引起了费无忌和鄢将师的嫉妒,二人于是密谋陷害伯宛。费无忌建议伯宛宴请令尹囊瓦,又告知他令尹喜好兵器,最好将兵器放在门后随时给令尹观看。费无忌又去向囊瓦诬陷伯宛想要谋害令尹,囊瓦闻讯到伯宛家搜查,见到门后的兵器后便将伯宛满门诛杀,只有伯宛之子伯嚭逃往吴国。但国人得知此事纷纷对令尹囊瓦心存怨恨,囊瓦为发泄怨恨而将费无忌灭族。
古为今用
“祸从口出”,有的人因为怕惹祸上身而三缄其口,有的人则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搬弄是非,但是他们都平安无事,如鱼得水,反而是君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并不讨人喜欢,有的人坚持正义,勇于说实话,反而惹得大祸临头,这一切都让人觉得心里不平衡。但是,公道自在人心,小人得志只是一时的,玩火者必自焚,造谣生事搬弄是非者最终会不攻自破,只留下千古骂名,遗臭万年。而正直君子一定会青史留名,万古流芳。
116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①,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②,使人昭昭。”
—《尽心下》
注释:①昭昭:明白。②昏昏:糊涂,迷糊。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贤人都用他们已经参悟通透的道理来使他人也懂得这个道理。现在的人却用他们没有想通的道理来使别人懂得这个道理。”
深入浅出解经典
教导别人的人都是尊长。君主要求大臣公正廉洁,父亲要求儿子恭敬孝顺,但是首先君主要能够做到以仁德公正之心来对待天下,父亲要能够恭敬孝顺对待祖父,这样才有资格去要求臣子。尧舜能够以身作则,孝敬亲长,施行仁政,所以天下百姓都对其心悦诚服,尧舜也成为了历代帝王所羡慕的明君圣主;桀纣自己荒淫暴虐、残杀忠良、嗜酒好色,却要求臣民顺从恭敬,所以最后惹得群起而攻之,落得个亡国丧身的下场。梁惠王总认为自己勤政爱民,但实际上却是连年征战、劳民伤财,所以被孟子讥笑为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不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吗?儒家强调人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透彻的了解,然后才能跟别人进行交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是人应该经常反思自己对上级是不是不够忠诚,对朋友是不是不讲信用,对学习是不是能够经常温习。每天反省一下自身有没有什么过错,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保持清醒,也才不会导致有严于律人、宽于律己的事情发生。
图解经典
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
见识广博的人面临困境的时候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存在,才能使那些遇到困难便束手无策、焦躁不安的人们感到一些安慰。在生活中,也应该尽量培养自己那种处变不惊的修养,给身边的人做出榜样,使他们不至于为生活而忧虑、烦恼。
定三分隆中决策
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所感动,于是向刘备纵论天下大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主张,使刘备明白了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
古为今用
“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是今天经常用来形容教师这个职业的话。
教育者自身要先受到教育,然后才能去教育别人,否则要拿什么来为人师表呢?学生向老师学习的不只是文化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一个老师如果连做人都出了问题,又凭什么去教他的学生做人的道理呢?教学如此,从政也一样,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上级如果不能以身作则的话,又拿什么来约束自己的下属呢?
117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①而与②之,必也狂狷③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④,故思其次也。”
—《尽心下》
注释:①中(zh4ng)道: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行为适中。②与:结交,接近。
③狷(ju3n):拘谨,孤傲。④必得:一定能够得到。
译文:孟子说:“孔子说:‘如果不能得到那种行为合乎正道的人来相互交往,就一定会找那些狂放之人和狷介之人来交往了。狂放的人有进取之心,狷介的人有些事情是不做的。’孔子难道不想和那些行为适合的人交往吗,是因为他意识到不一定能够找得到这样的人,所以只能找次一等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确实是理想中的完美人格,但人们一遇到实际情况,就变得难以把持自己,对自己的行为难以控制。少数人能够成为积极进取的狂者和清高孤傲的狷者,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故事链接
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为人洒脱,一生狂放。他到处游历,喜好结交各路朋友。
李白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伟大理想,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可谓“狂者进取”的表率;田园诗人陶渊明安贫乐道,不畏权贵,他认为做人应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渊明自认为无法兼济天下,于是选择了隐居。可谓“狷者有所不为”
的表率。
古为今用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知心朋友,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却都没能做到以诚相待,其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有私心,每个人都是出于不同的目的而为自己考虑。
118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①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②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下》
注释:①仓廪(l@n):储存粮食的仓库。②上慢而残下:对上怠慢,对下残害。
译文:遇到饥荒的年景,国君的百姓都饿死在沟壑之中,身体强壮的年轻人流落到四方的有几千人,可是国君的仓库却十分充实。有关官员却没有将这种情况禀告上去,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所做的事情,最终还会应验在你的身上。”老百姓现在有了报复的理由,君主就不要有所抱怨。君主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上级,并且愿意为之赴死。
深入浅出解经典
曾子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出尔反尔”这个成语,指的是一个人不守信用,反复无常。不过其最初的意思是人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孟子引用曾子的这句话是用来告诫邹穆公的。邹国同鲁国打仗,邹国战败,邹穆公认为是邹国的百姓不支持他们的君主而造成的,于是向孟子请教。在一向主张施行仁政治理国家的孟子看来,问题的根源就出在邹穆公本人身上,因为他不能施行仁政,没有将恩泽普及到老百姓身上,老百姓生活困苦,哪里还顾得上支持本国与他国的战争啊!苦果是自己酿成的,最终还要由自己来品尝。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官员欺下瞒上,还充当了助纣为虐的帮凶。老百姓对于国君和各级官员毫无好感,抱怨都来不及,还谈什么拥护与帮助呢?孟子希望邹穆公能够施行仁政,将恩泽施及到人民身上,使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老百姓的拥护,再遇到对外战争的时候,全国上下才能同仇敌忾,老百姓才能乐于为国君赴死,进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图解经典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人自私是因为想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每个人都能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那么得到的远远要比自己付出的多。
振贷贫民
汉昭帝在位时,天下灾害频繁,昭帝命使者赈贷没有种子和粮食的贫民,后来又下令不用偿还并免除当年的田租。
举粥供民
张纯生性仁孝,丁忧期间恰逢大旱,他设立粥棚,供饥民食用,对那些鳏寡老人还给予一定的资用。百姓对他十分感激。
古为今用
一个人如果家财万贯、生活富裕却不知道同情弱小、怜惜贫苦人的话,就会被人称作“为富不仁”。一旦他遭遇困难的时候,那么他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抛开迷信的成分,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玩火者必自焚”,“多行不义必自毙”,可见如果人没有仁德之心,总是为恶,那么他必定会招致天怒人怨,最后落得自取灭亡的结果。
119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①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②,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③,自求多福。”
—《离娄上》
注释:①反:反身自问。②答:答谢,回应。③配命:配合、顺从天命。
译文:孟子说:“如果对人仁爱,却得不到他的亲近,那么就要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如果治理别人,却不能达到目的,就要反问自己是不是采取了明智的措施;待人以礼,却得不到别人的回应,就要反问自己是不是怀着谦恭之心与人交往的。行为没有达到目的的人,都要好好反省自问,他的态度端正了,天下的人也便归附他了。《诗经》中说:永远顺应天命,自己求得更多的幸福。”
深入浅出解经典
在孟子看来,天要求人要有仁爱、明智、恭敬的美德,可是人们虽然拥有这些美德,却往往不能顺应内心的愿望:这些人中,有的是因为不能好好保养自己的美德,最后丧失了美德;有的虽然拥有这些美德,但是却不能恰当地展现出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反省自己,改正自己头脑中不正确的认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故事链接
魏晋时期,司马家族一手遮天,国家的政治风气日益败坏。司马氏执政后制定了一系列虚伪的政策,他们在政治上铲除异己、培植同党,对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魏晋名士进行了严酷的压制和迫害。司马集团最后终因其内部腐朽不堪,只短短的三十七年,便土崩瓦解了。
古为今用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完美无缺,但是这样的朋友是不存在的。有的人要求过于苛刻,对朋友身上的一些小缺点横加指责,往往因此而失去了朋友。
120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曰:“子路①,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②。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③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公孙丑上》
注释:①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以勇武正直闻名。②闻善言则拜:听到好的言语就向说话的人拜谢。③耕稼(ji3)陶渔:耕地、播种、做陶器、打鱼。
译文:孟子说:“子路听到别人告诉他有错误,他就高兴。大禹听到好的言语就拜谢别人。大舜就更伟大了,他与大家一起行善,放弃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而帮助别人,喜欢从别人身上吸取长处来行善。他从一个普通的百姓成为帝王,没有一样长处不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吸取别人的长处使自己能够行善,这就相当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所以说君子应该做的事情没有比和别人一起行善更好的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在孟子看来,像子路“闻过则喜”和大禹“闻善则拜”这样的美德,还都是比较低级的美德,真正伟大的美德是应该像大舜那样“与人为善”。首先要从别人身上吸取长处,使自己本身具有优秀的品德,这是学习阶段;然后是通过自己这些美德来影响别人,带领大家一起行善,一起具有这些美德,这是实践阶段。“与人行善”不是单纯地把善行施加在别人身上,而是使别人能够从你的善行中得到启发,从而使他人也具有美德。自己打鱼,将捕获的鱼分给别人,只能使别人吃一次鱼,那么还不如将打鱼的方法告诉别人,使他能天天都吃到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儒家的终极理想是建立“大同社会”,希望能达到“天下为公、人人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需要每个人都有高度的觉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本性,控制内心的私欲,与周围的人一起行善。事实上,由于人的私欲根本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大同社会”一直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但是儒家所提倡的这种“与人为善”的主张,并不会因此而丧失其积极意义,反而更显珍贵。它对于人们修身养性,努力克制私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解经典
让善良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与人为善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理解,能够使人们互相尊重与支持,否则就只能使人们互相猜疑、排挤,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自私,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能同舟共济。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做到与人为善,那么也就能使人们团结起来,营造出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礼教大行
汉代罗威为人宽厚,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的庄稼,他与邻居交涉未果,就每天割青草喂牛,邻居得知后非常感动,从此对牛严加管束。
古为今用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真正能够做到“闻过则喜”的人又有几个呢?雷锋一度是全体国人学习的榜样,可是现在学雷锋却被某些人讥为“傻子”、“傻帽”,要想更进一步做到“与人为善”,又谈何容易呢?究其原因,就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变得是非不分,一切都从“向前看”变成了“向钱看”。要想纠正这种不正之风,就需要我们在思想上排斥“金钱至上”
的观念,用良好的道德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21
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
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
孟子曰:“吾今而后杀人亲之重①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知也,一间②耳。”
—《尽心下》
注释:①重(zh7ng):严重。②间(ji3n):空隙,缝隙。
译文:孟子说:“我从今以后算是知道杀害别人的亲人的严重性了。一个人如果杀害了别人的父亲,别人也会杀掉他的父亲。杀害了别人的兄长,别人也会杀掉他的兄长。
这虽然不是他亲自杀了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但是其意思也差不多。”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反对斗殴,反对杀人。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好勇斗狠、与别人打斗的话,就会给父母带来危险,这是一种不孝的表现;至于杀人就更不可以了,杀了别人的亲人,别人就会杀害你的亲人,这实际上跟自己杀了自己的亲人没什么两样。
故事链接
楚平王昏庸无能,却又好色贪杯、残暴不仁。他宠信小人费无极,不仅干出了强占儿媳的禽兽之举,而且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的老师伍奢和及其长子伍尚。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出逃,发誓灭楚报仇,伍子胥逃到吴国后,协助公子光夺得王位,后来终于借助吴国的力量,同大将军孙武一起攻打楚国。楚国国都被攻破,伍子胥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
古为今用
君子与别人交往靠的是自身的人格魅力,有仁德、有爱心、讲信义、虚心好学,这样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但是有些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事事争强好胜,动辄以武力服人。这样,虽然别人表面上对其尊重,但心里其实是怨恨他的。而且以武力取胜的人一旦遇到比自己更强的人,那么他自己也会难免沦为被动挨打的角色。
122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万章问曰:“敢问友①?”孟子曰:“不挟长②,不挟贵,不挟兄弟③而友也。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万章下》
注释:①友:交朋友,这里指交友之道。②挟长(xi9 zh2ng):以年长作为资本。挟:倚仗,凭借。
译文:万章向孟子请教:“请问应该如何交朋友?”孟子回答说:“不凭借自己年长的资本,不凭借自己高贵的地位,不凭借兄弟的成就来和别人交朋友。交朋友是要结交朋友的品德,因而不能有所凭借。”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此处谈论的是人们在交朋友的时候应该坚持的原则。孔子在《论语》中说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是如何选择朋友,那么一旦与对自己有益的人交朋友,自己又应该怎么做呢?孟子提出:不能倚老卖老,也不能恃强凌弱。
故事链接
严光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称帝之后他就隐姓埋名,不与之相见。光武帝下令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他。司徒侯霸与严光也是同学,光武帝于是命他前去请严光。
严光到达之后,光武帝立即到馆舍之中探望,而严光却高卧不起。之后严光入宫与光武帝畅谈数日,夜间同睡一床,又将脚放在皇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说天上有客星冒犯帝星,意在影射严光昨夜之举,光武却一笑置之。光武帝想说服严光做官,却被他一口回绝。严光不久后又隐居富春山,直至去世。
古为今用
人们往往都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交朋友。可是现在有些成年人,甚至包括一些小孩子,相互之间只知道互相攀比,互相争斗,他们的友情充满了水分,算不得真正的友情。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
123
孟子曰:“恭也。”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①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却②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
—《万章下》
注释:①交际:互相交换(礼物)之际。②却:推辞。
译文:万章问孟子:“请问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互相馈赠礼物应该是什么态度。”孟子说:“恭敬。”万章问:“推辞也是恭敬啊。推辞又是不恭敬,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地位尊贵的人赐给我礼物。我的心里却先猜测他是如何得到这件礼物的,然后才接受,这就是不恭了,所以不能推辞。”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讲的是君子与别人互相馈赠礼物时所应持的态度。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原则是互相尊重,有的人奉行“无功不受禄”的原则,因此在别人出于礼貌而向自己赠送一些小礼品的时候往往加以拒绝。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儒家提倡“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朋友之间互相馈赠礼物是正常的。在官场上,经常有人以送礼为名进行贿赂,希望官员在执法的过程中能够偏袒自己,这对于清正廉洁的君子来说,毫无疑问是要加以拒绝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不符合礼法。孟子要说的并不是这种情况,很多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一些士人往往将自己的清正廉洁之心扩大化,对于一些正常的社会交际活动,也采取拒绝的态度,有的人甚至不能保持自己的恭敬之心,即使是在接受尊贵的人赐给自己的礼物的时候,连他送给自己的礼物是如何得来的,得来的方式是义还是不义,也要做一番猜疑。这就完全失去了双方互赠礼物的意义,本来是希望通过互相馈赠礼物来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巩固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到最后反而会使两人变得疏远起来。
图解经典
与人交往, 存恭敬之心
恭敬之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的恭敬之心并不是要对别人奴颜婢膝,而是说要在精神和人格上尊重对方。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互相赠送礼物,礼物是情义的表达,礼物是否珍贵与情义是没有关系的,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到送礼物的人的一片真情,从而对其变得更加敬重,使两人之间的感情更为深厚。
洁己家国
明代的屠任为官清正廉洁,他在河南武陵任知县九年,从未接受过贿赂,有人曾送他瓜果蔬菜,他以此为贿赂的开始而加以拒绝,他死后,其全部财产只有几箱书。
古为今用
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朋友之间、亲戚之间互相赠送礼物的情况发生,这都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但是“送礼收礼”有时候往往也意味着行贿受贿的不正之风,对此我们应该坚决打击和摒弃。首先,这种行为触犯了法律,属于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为的是谋取更大的私利,但是却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其次,这种交往行为本身就不是建立在人与人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而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送礼的和收礼的都只是为了满足对方的私欲,人的道德和人格尊严在这种行为发生的同时已经完全丧失了。
124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①。侮夺人之君,唯恐不顺②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离娄上》
注释:①夺人:掠夺别人,侵夺别人。②顺:顺从,服从。
译文:孟子说:“有恭敬之心的人是不会欺侮别人的,生活俭朴的人也不会掠夺别人的财物。有的君主欺侮、掠夺别人,唯恐别人不顺从他,他哪里称得上恭敬、节俭呢?
恭敬和节俭,难道可以用声音和笑脸表现出来吗?”
深入浅出解经典
心存恭敬的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首先就会生出一种尊重的态度,因为他知道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一个人生活节俭,那是由于他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一箪食,一瓢饮,就能让他感到很快乐,既然他对物质生活条件并不看重,那么他还掠夺别人的财物干什么呢?难道是要故意损害自己节俭、清廉的名声吗?恐怕不是。怕的是,有些人表面装得谦恭清廉,暗地里却包藏祸心,图谋不轨。
故事链接
西汉文帝主张以勤俭治国,并且能够以身作则。他在位二十三年,宫中所用从未增加,而且楼台苑囿也不加修葺,服饰车马也没有更换新的。张安世位列公侯,有万户食邑,但他的妻子却依然亲自纺织,家中奴仆也从事生产。明代永乐皇帝上朝时因里衣的衣袖已经磨破,而不得不将破的部分盖住。永乐帝曾感叹说:“朕一天更换十件新衣也未尝不可,但人应当珍惜自己的福分,所以要反复地换洗。当年母亲亲自补衣,父亲见了说:‘富贵而能保持勤俭,正是为世人做榜样。’”
古为今用
在文明社会,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不能因为身份的不同而产生人格尊严的不平等。
没有人可以有瞧不起别人的资本,因为大家生来即平等,不同的只是成长的环境罢了。
125
说大人,则藐之, 勿视其巍巍然。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①之,勿视其巍巍然②。堂高数仞③,榱④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⑤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尽心下》
注释:①藐(mi2o):轻视,瞧不起。②巍巍然:雄伟高大的样子。③仞(r-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为七尺到八尺。④榱(cu~):椽子。⑤驱骋:驱赶驰骋。
译文:孟子说:“向那些地位高的人进言,必须藐视他们,不要被他们高贵的身份所吓倒。殿堂高达几丈,椽子的顶端就有好几尺,我如果得志是不会这么做的。饭菜摆满了桌子,几百名姬妾在一旁侍奉,我如果得志是不会这么做的。饮酒作乐,骑马打猎,后面跟着战车千乘,我如果得志是不会这么做的。他所做的事情都是我不做的,而我做的事情都是符合古代的礼制的,我为什么要怕他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大人”就是那些所谓的大人物,他们可能拥有巨额的财富,也可能拥有崇高的地位,普通人在跟他们交谈的时候,往往会战战兢兢,表现得十分怯懦,为什么?因为慑于对方的财富和地位。孟子告诉我们,跟这样的人交谈时,不必害怕,大人物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吃饭睡觉,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如果这些人凭借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就盛气凌人的话,那么君子士人一样可以以其“浩然之气”来与之抗衡。“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一句话,点出了君子和士人的精神武器,大人物虽然拥有地位和财富,但是他们却缺少了那份正气和仁心,曾子说:“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孟子· 公孙丑下》)这就是“大人”与真正的士人之间的差距,孟子说胸怀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问那些大人物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呢?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善于养其浩然之气的士人比那些色厉内荏的大人物要强多了。
图解经典
引衣容直
宋代的寇准为官正直敢谏,即使皇帝震怒,他也敢毫不畏惧地拉着皇帝的龙袍。宋太宗曾将他比作唐代的魏徵以示对他的敬重。
古为今用
现在一些企业的工作人员不能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滋长了不少“娇气”和“骄气”,在工作的时候怕苦怕累、对别人的态度也十分强硬。对于自己分内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一点都不积极。有些服务性的企业更是如此,本来就应该是靠服务他人来谋求发展的,却凭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有利地位,自命老大,制定“霸王条款”,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于这样的企业,就应该进行严格的整顿,好好刹一刹这股不正之风。
126
人人平等, 不卑不亢
无论交往对象的地位多高,都应该做到不卑不亢。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与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交往时产生畏惧的心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
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用①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②一也。
—《万章下》
注释:①用:使用,凭借。②义:含义,这里指贵贵尊贤的本质。
译文:地位低的人尊重地位高的人,被称为尊重贵人;地位高的人尊重地位低的人,被称为尊重贤人。尊重贵人和尊重贤人,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本句与“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一脉相承,说的都是交朋友的道理。
地位不同的人也可以互相交朋友,那么朋友之间相互尊重就是必需的。地位低的人尊重地位高的人,并不是出于对其地位和权势的畏惧,而是对朋友的德行和朋友之间平等身份的尊重。地位高的人尊重地位低的人,也不是想要显示自己的礼贤下士,而是因为其朋友虽然地位不高,但是有德行,有才学。要想真正成为朋友,就要抛开身份、地位等这些阻碍友情发展的东西。
故事链接
孟献子是鲁国的一位大夫,他身历三朝,权倾朝野。并且他为官十分清廉,与人交朋友也从来不以权势压人。他与当时著名的贤人乐正裘和牧仲是好朋友,这两个人都是普通的士人,没有什么权势和地位。但是在他们之间交往的时候,孟献子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夫就觉得了不起,对两人十分尊重;乐正裘和牧仲两个人也从来没有将孟献子看成是大夫,他们三个人的关系十分友好,堪称知音。
古为今用
人生得一知己难矣,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朋友,与你志同道合、互为知音,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那么你就是幸运的,朋友之间的友情就是你最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127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①,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滕文公下》
注释: ①好(h3o)辩:喜欢辩论。
译文:公都子问孟子:“外面的人都说先生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我哪里是喜欢辩论啊,我是不得已啊。”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一书以其充沛盛大的气势和无懈可击的论辩而成为《四书》中最具文采的著作。但这并非孟子刻意为之,只是出于他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游说各国国君施行仁政的需要,不得已而为之。儒家所推崇的社会模式是尧舜时代的太平治世,在儒家看来,那个时候君民一心,上下一体,天子爱护百姓,百姓拥戴君主,简直就是“大同社会”
的模型。可是从夏商开始,天子之位就不再像尧舜那样由禅让而得,而是“禹传子,家天下”,由此而生出了暴君。到了西周灭亡以后,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诸侯互相攻伐,因此孔子主张回到西周的“礼治”时代,进而实现天下大同。孔子为了这个理想周游列国十四年,却没有一个国君能够任用孔子,从而使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孟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比春秋时代更为混乱的战国时代,各国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进行了更多的战争,孟子进一步发展了“仁”的学说,提出了“仁政”的主张。但是国君们只关心“利”,而不再关心“义”,因此在与各国国君交谈的过程中,孟子经常采取设喻、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来进行说明,并且以严密的逻辑对其言论进行组织,因而经常使与之交谈的国君无言以对,“顾左右而言他”。孟子的“好辩”,是他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也是他适应社会变化的一种表现。
图解经典
不要在沉默中灭亡
“难得糊涂”的意思是说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但是一些信奉明哲保身的人将此奉为真理,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三缄其口,在沉默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正义感和责任心。最终他们都要为自己的圆滑和世故付出代价。这个社会期待出现真的猛士,那些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猛士!
孟 轲
孟子名轲,字子舆,他为人刚直,身上散发出一种浩然正气。他的文章也是如此,以充沛的气势、严密的逻辑而受到后人的称道。
古为今用
现在,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在遭遇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很多人都采取了“忍”的态度。然而,“忍”也是有限度的,对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忍则忍,反而能体现一个人的涵养。但是有些时候“忍”往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靠据理力争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原则地妥协和退让,等于是姑息和纵容。当自己的人格、国家的尊严受到了侮辱时,便无须再忍,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反而能够赢得对手的尊重。
“好辩”也是人们随着时代进步而对自身修养的提高。
128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①者,有达财②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尽心上》
注释:①成德:成就品德。②达财:培养才干。财,通“材”。
译文:孟子说:“君子教育别人的方法有五种:有的是对别人就像及时雨那样湿润点化,有的是成就其品德,有的是培养其才干,有的是回答别人的疑问,有的则是靠着自身的品德和学问使别人在私下里受到教育。这五种情况都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此对于冉有和子路他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态度。冉有这个人谦恭有礼,不过行事却犹豫不决,所以孔子告诉他如果听到什么好的主张或建议,就应该马上去做;而子路这个人争强好胜,遇事容易冲动,考虑事情也不周全,所以孔子告诉子路,如果听到什么好的主张,一定要先征得父母的同意然后再去做。孟子在这里也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思想,他主张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资质,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有的人只要稍加点拨就可使其成材,有的人则要着重需要培养其美好的品德,有的人则需要着重培养其才干,有的人只要解答他的疑惑,有的人不用亲自传授知识,只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并为其树立榜样就可以了。人们因为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品性,所以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不同,因此要想使每个人都能成材,就不能采用同样的教育方法,只有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变得好学。
图解经典
圣门四科
孔子根据其弟子的品行和特长,将他们 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
在生活中与不同的人交往时,根据交往对象的性格、品性、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
古为今用
“因材施教”在今天仍然不过时,并且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才算是真正的刻苦好学,殊不知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即使再刻苦,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有什么起色。关键还是要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不要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使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要家长和老师能够了解孩子的性格,发现孩子的兴趣,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能够提高。
129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曰:“人之患①在好为人师。”
—《离娄上》
注释:①患:病患,此处意为人身上的毛病。
译文:孟子说:“人的通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中国人向来以谦虚为美德,孟子说人天生即具有的“恭敬之心”,人们称呼品德高尚的人为“谦谦君子”,就是说君子身上都具有谦虚的美德。君子虚心好学,以无知为耻,所以孔子提倡人们要以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态度来学习。但是,君子绝不能轻易地以长者自诩,动辄拿出一副老师的架势,对别人妄加指点。但是,就像有的人爱说谎一样,有的人偏偏“好为人师”,所以在生活中总是能遇到很多热心“帮助”、“指导”我们的“老师”。
故事链接
孔子在游历列国的途中遇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就走过去问他们原因。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孩子的观点则恰好与他相反。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中午的时候却只有盘子那么大,难道不是近大远小么?”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是很凉爽的,到中午的时候就热了,难道不是近热远凉么?”对此孔子也无法回答。于是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啊,也不过如此!”
古为今用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同龄人,大家都是朋友,彼此平等,即使自己真的比别人知道得多一些,也应该尽量地控制和约束自己心中那种“好为人师”的欲望,这样才不会受到别人的反感。但有些时候,往往也会遇到比我们大那么几岁的人,凭着自己的老资格,论资排辈,以前辈自居,倚老卖老。对这样的人,我们恐怕也只能是敬而远之了。
130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①?”
—《离娄下》
注释:①如后患何:拿以后发生的祸患怎么办?如……何,拿……怎么办?
译文:孟子说:“谈论别人不好的事情,以后因此招来祸患时该怎么办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祸从口出”,连孟子都承认这一点,看来此话确实不假。孔子在《论语· 阳货》中就曾说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途说者说的大都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专门以败坏别人的名誉为乐,所以孔子说这种人跟德行是沾不上边的。有一个词语叫做“长舌妇”,就是用来形容这种人的,长舌妇不一定都是女人,男人如果总爱嚼舌头,也是可以享此殊荣的。
故事链接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暴虐,横征暴敛,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比干从政四十余年,一直主张减轻徭役,使百姓能得以安居乐业,他对纣王之举甚为不满,于是叹息说:“君主有过错而臣下不去指正就不是忠臣,怕死而不去进言就不算勇敢,君王有错就去进谏,君主不听就以死相报。”于是比干便去摘星楼强谏三天,纣王大怒问:“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真是这样么?”于是比干被剖心而死。
古为今用
中国人做人历来讲究光明正大,胸怀坦荡,所以君子品人论事就应开诚布公、直言相告,背后说人坏话是小人的行径,为君子所不齿。如果对朋友有什么意见或者误解的话,大可以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楚,省得憋在心里难受,谁有错误谁就主动向对方道个歉,一笑了之。即使对方真的不能接受你的意见,那也远比你在人家背后嚼舌头要好。
131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吾闻之也,有官守①者,不得其职则去②;有言责③者,不得其言则去。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④有余裕⑤哉!
—《公孙丑下》
注释:①官守:官吏的职守。守,职责。②去:离开,指辞官不做。③言责:进言的责任。言,向上级提意见。④绰(chu7)绰然:宽裕的样子。⑤余裕:财和物经过使用以后还有剩余。
译文:我听说,有官职的人,如果不能在他的职位上有所作为的话就应该辞去官职;有向君主进言的责任的人,如果他向国君所提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就应该离开。我没有官职,也没有进言的责任,那么我对于做官还是退隐的选择,不就有很大的余地吗?
深入浅出解经典
儒家对于出仕的态度是比较随意的,如果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那么不如辞官归隐,这样做才不会给别人带来危害。
故事链接
东晋陶渊明年少时既胸怀大志,又渴望能建功立业。他在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但不久后便因目睹官场黑暗而辞官。之后陶渊明又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十一天,因为浔阳郡派官员来巡查,陶渊明感叹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于是他又毅然挂印辞官回归乡里,并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以明己志,自此之后他便不再出仕。
古为今用
一个人如果立志于从事某项事业,那么既然下定了决心,就应该一路做下去。当然这也不是说不可以改变,如果无论如何在某个行业都做不出什么成绩来,那么就应该及早地抽身退步,而不要让自己陷得太深,致使到最后后悔都来不及。
132
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公孙丑曰:“诗①曰:不素餐②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尽心上》
注释:①诗:即《诗经》,最早称为《诗》,汉朝时被称为《诗经》。②素餐:不劳动而白白吃饭。
译文:公孙丑说:“《诗经》中说道:不能白吃饭啊。君子不去耕种却能吃上饭,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君子居住在这个国家,国君任用他,他就能给国家带来安定、富强、尊贵、繁荣。国家的年轻人跟着他学习,就都能学会孝悌忠信的道理。这不是白吃饭,试问谁还有比这更大的功劳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中国人向来鄙视不劳而获。《诗经· 卫风· 硕鼠》中写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中对不劳而获的贵族奴隶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士是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既没有劳动能力,也不懂经商之道,完全没有经济来源,因此公孙丑才会产生疑问:士一直以来都是在白白地吃饭,而且还长期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道德的普及教育,古代社会传统的四大行业—士、农、工、商,士被排在了第一位,这足以说明其受重视的程度。那么士人的职责是什么呢?如果士人身处庙堂,就应该为国君贡献安邦定国的良策,使国家变得富强繁荣,老百姓安居乐业;士人如果身处地方,便应该成为地方的表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教化地方的百姓,这被称作教化民风。在这些过程中,士人可能都没有亲自参加劳动,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德行,作出了自己应尽的职责,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自古以来才会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
图解经典
别让平庸消磨自己的生命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精彩一些,但是又有很多人习惯于平庸,在庸庸碌碌中消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平凡与平庸不同,平凡的生命照样可以拥有精彩的生活。所以,请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请摆脱平庸,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吧。
苏秦合纵相六国
苏秦是战国时代主张“合纵”以对抗秦国的代表人物,他虽身为一介书生,但其志向远大,发誓要获得功名富贵。他主持“合纵”时曾身佩六国相印,显赫无比。
古为今用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不好找工作,这就使得一些正在准备考大学的高中生和一部分家长都打起了“退堂鼓”,一度销声匿迹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这些人只看到了一时的困难,却没有想到知识是无价的,没有知识的人是注定不会做大做强的,有些人中途辍学创业发家,但是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因为没有文化而最终失败了,真正坚持下来的人,也是靠着业余时间在充电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成为成功人士的。可见,并不是读书无用,而是其他的问题在作祟。
133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夫人必自侮①,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②,而后人伐之。太甲③曰:天作孽④,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离娄上》
注释:①侮(w^):侮辱。②伐:攻伐。③太甲:商朝第四位国王,曾被名相伊尹废黜,后改过自新,重新为王。④作孽(ni-):制造灾难,引申为作乱、为恶。
译文:人一定是先自己轻慢了自己,然后别人才会去轻慢他;家一定是自己先去毁坏,然后别人才会去毁坏它;国家一定是自己先去攻伐别的国家,然后别的国家才会去攻伐它。太甲说:天制造灾难,人还可以躲避;人自己制造灾难,就无法躲避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说这番话的意思就是告诫诸侯国的国君,一定广施仁政,为老百姓考虑,为自己的国家考虑,尽量避免自身的错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所作为。
故事链接
晋朝刘道真遭遇兵乱,有一次,他和人共用一个盘子在草房中吃饭,见到一个老妇人领着两个孩子走过,这三人都穿着青衣,于是他嘲笑道:“这真像一只青羊领着两只羊羔。”老妇人反唇相讥:“你们俩真像两只猪在一个槽里吃食。”
古为今用
西谚有云:“上帝要使一个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如果恣意妄为、作恶多端的话,其结果一定是自取灭亡。
134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仕①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②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万章下》
注释:①仕:做官。②养:供养父母。
译文:出仕做官并不是因为自己家里贫穷,但是有时候也会因为家里贫穷而出来做官;娶妻并不是为了要供养父母,但有时也是为了供养父母。因为贫穷而出来做官的,就应该推辞掉地位显赫的官职而做一些小官,推辞掉丰厚的俸禄而只接受微薄的俸禄。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以做官和娶妻来比喻为人处世的道理。当人处于困境的时候,难免会急于摆脱困境,因此有时候就会放弃自己的原则而妥协。出仕做官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处在官位之上,治下有百姓,有士人,谁是官谁就是本地的负责人,所有事情都要由他来解决,所以一旦有的事情处理不好,那就是他的责任。做官不能只为自己考虑,因为这不是他所应该想的。做官如此,娶妻也是如此,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妻不只是为了供养父母,而是为了生养后代,使家庭能够得以延续下去,供养父母的事情要由男子来承担,因为这是礼的要求。这是大的原则,适用于普通的情况,但是一旦有特殊情况出现的时候,那就需要权变了。家里太贫穷以致无以为生的士人,可以靠做官获得俸禄来供养父母,但是所做的官不能是大官。孔子这样的圣贤也曾为了生计而做过一些管理牛羊的小吏,这就是权宜之计。这样的人之所以不能做大官,是因为他们的困境会使他们容易在工作上犯错误,也可能会让他们只关心自己而不关心他人。所以说遇到这样的特殊情况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在尽量维护自己的原则的基础上去做变通。
图解经典
渊明采菊
陶渊明九岁丧父,与其母亲、妹妹三人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后为生活所迫,出任彭泽县令, 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又毅然辞官。
不要因为贫穷而丧失尊严
有的人因为贫穷而工作,这个动机并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哪怕是从事最脏最累、薪水微薄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可耻的。但是有少数人却好逸恶劳,为了生活而出卖人格,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以至于走上了邪路。生活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精神上、人格上也是一个穷人。
古为今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接触的一类人,有的人讨厌吝啬抠门的人,有的人讨厌自私冷漠的人,还有的人会毫无理由地讨厌他人,如果真的讨厌,不与其交往也就罢了。但是有的时候却往往是造化弄人,你因工作上的事情只能找人家帮忙,或者要与其合作共事,为了大局,那就必须暂时放下自己的原则,而与其搞好关系,通力合作,以完成工作。
135
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①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②兵而走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④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梁惠王上》
注释:①填然:敲鼓的样子。②曳(y-):拉着,拽着。③走:跑,逃跑。④直:通“只”,仅仅,只不过。
译文:孟子回答(梁惠王)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打仗来说明。战鼓齐鸣,战事开始,双方的武器一开始交锋,便有人丢弃了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就停住了,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就停住了。跑了五十步的人于是就笑话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认为这么做怎样?”梁惠王说:“不可以这样做。逃跑了五十步的人只不过是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深入浅出解经典
梁惠王爱民的政策做的只是表面功夫,他的心里并没有装着老百姓,也做不到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反而经常驱使老百姓去打仗,给人民带来灾难。梁惠王总觉得自己比其他的诸侯治理国家要用心用力,其实那就是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心理。
故事链接
一只蝉在树上洋洋得意地鸣叫,却不知道其身后有一只螳螂已悄悄向它逼近,并准备吃掉它,螳螂觉得蝉太笨了,竟然不知道有敌人在偷袭它。可是螳螂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被一只黄雀看在眼里,而黄雀也正准备过去吃掉螳螂。黄雀自以为得计,却不知道它的行为已经被人看在眼里,有个人手执弹弓正准备射它。
古为今用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先了解自身的不足和长处,多多学习朋友身上的长处,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如果总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不足相比,那么不仅是对朋友的不公正,对自己也降低了要求。
136
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①楚游者,比②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③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④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下》
注释:①之:去,到。②比:等到。③弃:舍弃,废弃。此处指与朋友绝交。④已(y@):停止,完了。此处指罢免。
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有一位臣子,将他的妻子和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他自己却跑去了楚地游历,等到他回来以后,看到他的妻子和儿子正处于寒冷和饥饿之中,那么他应该怎么办呢?”齐威王说:“跟这个朋友绝交。”孟子又问:“掌管司法的官员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属下,该怎么办?”齐宣王回答说:“罢免这个官员。”孟子又问:“那么大王您的国境之内没有治理好,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转过头去看看左右两边的人转移了话题。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这段话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经典的成语“顾左右而言他”,而且以短短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孟子极强的辩论技巧。孟子与齐宣王讨论的是治国之道,孟子向齐宣王提出一个问题:朋友不能尽到应尽的义务应该怎么办?齐宣王毫不犹豫地说要与朋友绝交。紧接着孟子又问道:国家的官员不能尽职尽责,应该怎么办呢?齐宣王又是不假思索地说要罢免这样的官员。齐宣王不知不觉地钻入了孟子事先设好的“套”中,得到了前面两个问题的答案后,孟子抛出了“重磅炸弹”:齐国这个国家没治理好,该怎么办呢?
照齐宣王前面两个问题的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应该是罢免齐宣王这个国君。但是齐宣王自己能这么回答吗?
孟子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将齐宣王逼到了死角,齐宣王只能无奈地“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一书的显著特色就是充满了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并且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说理,从而使孟子的文章显得气势充沛,逻辑严密,使人不得不叹服。“顾左右而言他”也为后人如何搪塞别人提供了最好的范本。
图解经典
敬贤怀鹞
唐太宗一日玩鹞子,恰好魏徵走来奏事。太宗知道魏徵平日好直言极谏,因此将鹞子藏在自己怀里。魏徵知道太宗怀着鹞子,故意奏事不止,结果那鹞子死在了太宗怀中。
坦率承认自己的错误
既然犯了错误就应该坦率地承认,而不应该用转移话题这样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错误,这样无疑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古为今用
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得见猪黑,却看不见自己黑。有些人的嘴一天到晚滔滔不绝地数落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却往往视而不见。当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时,这些人还能适时地转移话题,推卸责任,这类人可以说是毫无礼义廉耻之心了。提高个人素质,不能只要求别人,首先每个人都要严格约束自己才行。更重要的是,当出现问题和发生错误的时候,要有担当责任的勇气,不能总是想着如何推卸责任,而应该尽快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
137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①。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②死者,非正命也。
—《尽心上》
注释:①顺受其正:顺应它(指命运)正确的部分。②桎梏(zh# g&):古代刑具,戴在手上的被称为桎,戴在脚上的被称为梏。
译文:人生没有什么不是命运的安排,因而应该顺应命运中正确的部分。所以了解命运的人,不会站立在倾斜的将要倒塌的墙角之下。为了尽力实现正道而死的人,是正常的命运。因为犯了罪带着手铐和脚镣而死的人,则不是正常的命运。
深入浅出解经典
儒家学说中对于鬼神采取的态度是“敬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显然孔子并没有接触过鬼神,也没有古人常说的受到鬼神启示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但孔子对鬼神是否存在于世间仍然持保留态度,尽量不作评论。但是儒家却相信天命,认为人的一生自有命运的安排,人到了五十岁就能够知晓天命,从而能够知道自己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五十岁之前,是君子努力学习实践的阶段,当自己的生活积累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就能够豁然开朗,可以避免命运中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并尽量实现那些有利的事。人的一生要实践“仁”,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就是“仁”的要求。但是有的人却为了“仁”
而被戴上了手铐和脚镣,这不是命运的安排,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只能是因为这个社会出了问题,不仁的人掌握了统治的权力,因此对于仁人志士采取了打压政策。春秋战国时代,就是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诸侯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与人民,连年争战。儒家竭力主张施行仁道,就是希望使天下人都能有正常的命运,使仁人不再遭受不正常的命运。
图解经典
因膰去鲁
鲁国国君终日沉恋女色,怠惰于国家政事,郊祭后,鲁国国君没有按照惯例向大夫们分送祭祀的胙肉。孔子于是辞职出走,开始周游列国。
努力实现自己的“ 正命”
命运并不决定于天意,而是决定于人的自身。人的一生应该在现有的道德、法律约束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这才是人的“正命”。
古为今用
事在人为,没有人天生就会犯罪,也没有人天生就是圣人,人的命运要由自己来主宰。
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最好武器,在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要以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绝不可恣意妄为。法律也是行为的准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触犯法律。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将自己再提高一步,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样不仅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也能使自己的内心获得充实和满足。
138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①,卒②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③,莫之敢撄④,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⑤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尽心下》
注释:①搏虎:与老虎搏斗。②卒(z%):最后,终了。③负隅(y%):依靠着险要的地势。负:依靠,凭借。隅:山势险要之处。④撄(y~ng):接触,冒犯。⑤攘(r2ng):撸起,挽起。
译文:晋国有一个名叫冯妇的人,以杀虎而闻名,后来成为了一个士人。有一次他到野外去,看见一群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老虎跑到险要的山上去,没有人敢上前去打老虎,人们远远地看见冯妇来了,都跑上前去迎接他。他挽起袖子,下车就要去打老虎,这让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其他士人却笑话他。
深入浅出解经典
冯妇以前靠打老虎出名,这是为民除害,受到人们的尊敬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他成为士人以后就应该修身养性,用自己的德行来为百姓树立榜样,再去打老虎就不符合其作为士人的原则了。
故事链接
明朝皇帝朱由校心灵手巧,擅长制造木器。不论是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儿,还是涂床、刷梳匣这样的漆工活儿,他都做得如痴如醉,而且技术相当精湛。他甚至还派内监把他做的这些成品拿到市面上去卖。他做木匠活儿从不感到厌倦,却把他皇帝的身份置之脑后。奸臣魏忠贤常趁他引绳削木之时,请求批示公文,以此来达到自己控制大权的目的。后来魏忠贤长期把持朝政,专权误国,而熹宗却一概不管。可叹一代大明王朝就这样葬送在这名出色的木匠的手中了。
古为今用
人们在小的时候都爱玩,这是我们的天性,受到家长的宠爱也在情理之中。长大以后,我们就应该有养家糊口的责任感和成家立业的事业心。
139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曰:“独乐①乐②,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梁惠王下》
注释:①乐(yu-):听别人演奏音乐。②乐(l-):喜悦,高兴。
译文:孟子问齐宣王:“一个人听音乐的快乐,和别人一起听音乐的快乐,两者相比,哪个更快乐呢?”齐宣王说:“不如与别人一起听音乐快乐。”孟子又问:“和少数人一起听音乐的快乐,和多数人一起听音乐的快乐,两者比起来,哪个更快乐呢?”
齐宣王说:“不如与多数人一起听音乐快乐。”
深入浅出解经典
古代,国家统治者的快乐是建立在剥削人民的基础上的。他们之所以能享受快乐,是因为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的物质财富都被统治者占有了。但是,如果统治者只注重自己的享受,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那么他的统治也不会长久。孟子的思想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为了能够长久地维护阶级统治,孟子提出统治者必须在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基础上去享受,使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否则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那么国君不仅享受不到快乐,反而会有一大堆的烦心事。商纣王修建酒池肉林,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秦始皇修建阿房宫,隋炀帝开挖大运河,都是为了自己享乐,可是他们贪婪残暴,弄得天怒人怨,最后几乎都没有好结果,可以说,他们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以后,减免赋税,重视生产,使当地老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正因为如此,当他游玩滁州山水的时候,才会出现“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的景象,欧阳修也发出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欣慰感慨。
图解经典
脯林酒池
商纣王建造酒池肉林,奢侈浪费,不能与民同乐。同时还拒谏饰非、暴敛重刑,终于激起民怨,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打败,自己也自焚于鹿台。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如果享受快乐的人能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就会感到一种别样的快乐,那是一种用自己的付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快乐。
古为今用
有的时候快乐并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多少,有的人家财万贯,却没有感觉到快乐。有的人生活贫困,吃了上顿没下顿,却依然能够苦中作乐,乐观自信。快乐是能够传染并且可以分享的。小孩子因为有了一根新画笔而喜悦,他将画笔借给伙伴让他们每人画上一笔,于是每个人都会感到高兴,这就是分享的快乐。领导如果能够将荣誉和奖励与下属共享,那么不仅领导能享受到快乐,其下属也一样能享受到快乐,而且上下级之间在以后的工作中关系会更加融洽,效率也会更高。
140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权①,然后知轻重;度②,然后知长短,物皆然③,心为甚。
—《梁惠王上》
注释:①权:秤锤,此处为动词,称量、衡量的意思。②度(du5):量,计算。③然:这样,如此。
译文:称量以后才知道是轻是重,用尺子量过以后才知道是长是短,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人的想法更是这样。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子说这句话是希望齐宣王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看其是不是正确的,齐宣王总想成为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主,但是却没有励精图治的精神,所以孟子希望他能够进行比较和衡量,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作出改正。治理国家、颁布政策需要反复衡量,普通人为人处世也应该做到经常比较和衡量,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才能得到进步。
故事链接
在秦二世统治时期,丞相赵高的野心很大,他做梦都想要篡夺皇位。然后他每天都在担心大臣们不听他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测试办法。在一天早朝上,他牵了一头鹿,并且硬把这头鹿说成是送秦二世的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您错了,这是鹿而非马。”
然后秦二世便问左右官员。有的大臣因惧怕赵高,就说鹿是马;有的大臣不吭声;有的大臣则据实说是鹿。后来,赵高不加理会,把凡是说鹿的大臣治罪,从此群臣都开始畏惧赵高。赵高的专权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赵高后来也为自己的残暴无知而付出了代价。
古为今用
当面对一些所谓的“权威”的时候,很多人就丧失了评价其人的勇气。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经过比较,又怎能发现他的优点,进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呢?
141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左右①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梁惠王下》
注释:①左右:跟随在身边的人。
译文:身边的人都说这个人可杀,不要听信;诸位大夫都说这个人可杀,也不要听信;整个国都内的人都说这个人可杀,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要仔细察访了,如果发现这个人真的可杀,那么就杀掉他。
深入浅出解经典
国君要杀一个人,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为什么要杀,能不能杀,就必须深入调查,而决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人命关天,错杀旁人既是对被杀者的冤屈,也是对元凶的纵容。
作为一国之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面考察,广泛征求意见,绝不可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偏听偏信,到最后铸成大错,失去民心。
故事链接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向魏徵询问,如何区分明君和昏君。魏徵回答说,圣明的君主善于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昏庸的君主最喜欢听信一面之词。魏徵又举例说,古时的尧、舜之所以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而秦二世、隋炀帝那样的昏君,却只知听信权臣之言,而不知民情,任凭奸佞横行。总之,只有广泛听取臣下的建议,才能了解到民情。太宗牢记魏徵之言,此后更为注意虚心纳谏。
古为今用
有的时候因为个人的好恶,使我们在品人论事时难免会有失偏颇。要想做到客观,就要求我们在看问题时必须全面、综合地考察,排除自己的个人感情,站在中立的角度,从问题的本质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142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①,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②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滕文公下》
注释:①室:家,家族。②媒妁(shu7):媒人。
译文:生下男孩子就希望为他找个妻子,生下女孩就希望为她找个婆家。为人父母的这种想法,每个人都有。但是如果没有父母的同意和媒人的介绍,就钻洞互相偷窥,甚至是跳墙私会的话,那么就会被父母和全国人看不起。古代的人不是不想出仕,只是厌恶没有经过正确的方式出仕。不经过正确方式出仕的人,与钻洞偷窥是很像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古代男子与女子结婚需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礼法的规定,其用意往往是出于维护家族的地位和利益,而并非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但是孟子之意本不在此,而是用来说明士人出仕做官要像男女结婚一样,通过正当的途径来实现。
故事链接
一天,卓王孙在家宴请王吉,司马相如也在被邀之列。席间,司马相如奏了一曲《凤求凰》。躲在帘后的卓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以琴求偶之意,但他们的好事却遭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最后两人只好私奔,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为美谈。
古为今用
在很多偏远贫穷的地方,仍然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教育他们的家长改变思想观念之外,最重要的是要铲除产生包办婚姻的根源—贫穷。
143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淳于髡①曰:“男女授受不亲②,礼与③?”孟子曰:“礼也。”曰:“嫂溺④,则援之矣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离娄上》
注释:①淳(ch%n)于髡(k$n):战国时期齐国人,以正直敢谏闻名。②授受不亲:不亲手接东西和递东西。③与:通“欤”(y%),表疑问的语气词。④溺(n#):淹没入水中。
译文:淳于髡向孟子问道:“男子和女子不能亲手递东西和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吗?”孟子说:“是礼法的规定。”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嫂掉进了水里,那么小叔子用手拉她上来对吗?”孟子说:“嫂嫂掉进水里而不去拉她,这样的人是豺狼。男女之间不亲手接递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嫂嫂掉进水中用手将她拉上来的情况,属于权宜之计。”
深入浅出解经典
古代的礼法规定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东西和接东西,更不能有身体上的接触,否则女子就有被视为失节的可能。叔嫂之间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不认识的人。在中国封建社会,所有女子都成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小姐,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也成了大逆不道的行为。后世的那些伪道学往往抓住这一点,而忽略了孟子的真正用意,这不正是干了买椟还珠的傻事吗?人们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不能按照既定的计划来行事,有时候需要做些变通以为权宜之计,而“嫂溺叔援”这件事只是被当作一个例子来说的。孟子说过:“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一件事情能不能做、该不该做,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是不是符合“义”,如果不符合“义”,即使是已经答应别人的事,也不能够去兑现诺言,这就是“言不必信”;即使已经开始做了,也要马上停下来,这就是“行不必果”。“授受不亲”确实是礼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遵守,但是当嫂子溺水以后,而做小叔子的还固守礼法的话,那就是迂腐了,在这种情况下,救人才是义行,不救人就属于禽兽了。
图解经典
以权变的手段处理难题
《易经》认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当遇到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时,不妨采取一些权变的手段来渡过难关。权变不是要放弃自己做事的原则,而是在保持这个原则的基础上,运用灵活多变的策略来达到目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非要走其中的一条呢?
乘夜逾墙
在《西厢记》中,张生为见崔莺莺而趁着夜色翻墙与之相会,诗礼传家的莺莺对此举大为不满,并将其斥退,张生因此一病不起,后在红娘的帮助下,二人终成眷属。
古为今用
在遇到比较麻烦、棘手的问题的时候,采取一些权宜之计,能够有效地缓解当前的压力,比如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政府便出台了单双号限行和限制机动车牌照发放数量的办法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但是单双号限行只能是作为权宜之计,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交通拥挤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意识到青山、绿水、蓝天对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144
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①见于色。”
—《尽心下》
注释:①箪食豆羹:一箪食物,一豆羹汤。箪和豆都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译文:孟子说:“喜好名声的人,能把千乘之国让给别人,如果那个人不是合适的人,那么就算是让出一箪食物,一豆羹汤,也会在脸上表现出不高兴的神色。”
深入浅出解经典
在儒家看来,要想名垂青史,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即使在历史上留了名,也不会是什么好名声。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好名之人”指的并不是那些爱好虚名的人,而是珍惜自己的荣誉和美德的君子。君子能够成人之美,所以即使让他将整个国家让给别人,他也是愿意的。但是被让的这个人,必须是有德行有能力的贤能之士。如果“好名之人”将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让给一个毫无仁德之心的人,那么这个“好名之人”要么是昏庸无能,要么就是被逼无奈。所以说当真正的君子想要将自己的事业或者其他东西让给别人的时候,一定会好好地挑选一个称职的接班人。尧将天下禅让给舜的时候,就曾对舜进行了长期的考验与观察。如果让尧将天下让给像桀、纣一样的暴君,那么尧是不会干的,不要说是天下,就算是很普通的东西,尧也不会让给他。一切以“仁”为标准来进行评价和判断,这就是君子的处世之道。
图解经典
珍惜自己的名誉
“名利”二字,一向是“名”在前,“利”在后,这也正说明了名誉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人们宁可舍弃属于自己的利益,也不愿身败名裂,在死后遭人唾骂。名誉是靠自己的言行来获得的,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名誉得以保全,就必须保证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光明正大、无愧于心。
望祀山川图
尧、舜同为古代的圣君贤王,二人皆有仁德,尧年老之际,为了天下百姓将帝位让给了舜,而没有让给自己的儿子丹朱。
古为今用
一个企业要想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不光要有一个英明睿智的领导,也要有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员工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聘用可以信任的员工,对企业的老板来说是很重要的。只有员工和老板之间相互信任,才能有高度的默契,既然选择了可以信任的员工,就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将某项工作交给员工去做,那么就一定要信任员工,使其放开手脚。如果员工在个人品质上有问题的话,那么重要的工作就不要叫他去做,或者干脆趁早将这个员工清除出企业。
145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白圭①曰:“丹之治水也愈②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沟壑③。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④。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告子下》
注释:①白圭(gu~):名丹,曾担任魏国的丞相。②愈:超过,胜过。③壑(h-):深谷,沟渠。④洚(ji3ng)水:大水,洪水。
译文:白圭对孟子说:“我白丹治水的成就大过禹。”孟子说:“您说错了。大禹治水,顺应了水的流向,所以大禹把四海当作排水的沟渠。可是您却把邻国当作排水的沟渠,水倒流就成了洚水。洚水就是洪水。仁德的人是厌恶这样做的。所以说您的做法是错误的。”
深入浅出解经典
白圭治水的时候采取的是筑堤排水的办法,堤坝筑起后,本国的水患是解除了,可是水却沿着堤坝流到了邻国,给邻国造成了水患,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自然遭到了孟子的谴责。
故事链接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在担任无为县县令时,有一年蝗虫成灾,他亲自带领全县百姓去扑打蝗虫,不久蝗虫便来越少,老百姓都称赞米芾。可是,不久邻县就传来消息,说蝗虫都跑到了邻县,使邻县闹起了蝗灾。
古为今用
每个人都会有烦恼,有了烦恼就应该及时地化解和排遣。生活中有的人生气或者烦恼的时候喜欢把别人当作出气筒,但结果往往是惹恼了别人,自己的烦恼也没有排遣出去。
146
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今①有人日攘②其邻之鸡者,或③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④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滕文公下》
注释:①今:假使,如果。②攘:偷盗,盗窃。③或:有的人。④损:减少。
译文:比如说有一个人每天都偷他的邻居一只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情。”他就对人家说:“那就请让我减少一点吧,每个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停止。”如果已经知道这是不义的行为,就应该马上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深入浅出解经典
错误无论大小都应该一下子改掉,如果总是借故推脱,那么就会应验那句老话: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尤其是同样的错误,绝不能犯两次。如果只是减少自己的错误,也就是还允许自己犯同样的错误,那么错误既然犯了,就必然会对他人或者自己造成损害,这又何必呢?嘴里喊着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改正的人,实际上是没有改正的决心啊!
故事链接
孟子见到宋国百姓生活贫苦,于是劝说大夫戴盈之减轻百姓的赋税。戴盈之说:“那就先征收十分之一的税,但是免去关隘和集市的赋税现在暂时还做不到,那就先减轻一些,然后等到来年再说怎么样?”孟子于是为戴盈之讲了邻人攘鸡的故事,而且又说:“如果已经知道是不对的,那就应当立即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戴盈之惭愧不已,并表示要立即免除关税。
古为今用
长痛不如短痛,下定决心改正错误的初期可能确实会让人感到难受。戒烟就是如此,有些吸烟的人戒烟往往没几天就又点燃了香烟,这就是因为最开始戒烟的那几天没有烟抽使自己非常痛苦,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却偏偏戒不掉,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决心不够啊!如果凭借坚强的决心控制住自己的烟瘾,那么再过一段时间就不会有如此大的痛苦了,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忍受戒烟之苦,也正是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啊。
147
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①之火也。
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告子上》
注释:①薪(x~n):柴禾。
译文:仁德之人战胜没有仁德的人,就像水能灭火一样。但是现在想着实现仁德的人,就像用一杯水来扑灭一车柴火着起来的大火一样。火没有熄灭,就说水不能胜火,这就给了不仁的人动力,最终连自己仅存的一点仁德之心也会丧失。
深入浅出解经典
施行仁政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否则,就与那些残暴不仁的君主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会闹出“五十步笑百步”的笑话。施行仁政对每个诸侯国的国君来说,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王天下”的目标,所以必须有打持久战的精神准备,如果不能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那又怎么能使他们乐意为自己效劳呢?
故事链接
颜阖为卫灵公所聘,要去做卫太子蒯瞆的老师。到了卫国之后,颜阖问卫国的贤人蘧伯玉:“卫太子凶顽,任其所为就是教导无方,不知如何教导就会危及己身。我应当怎么办呢?”蘧伯玉说:“您能先来问明情况是很明智的,但您若想只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教导太子是很难的。您没听说过螳螂么?这种动物胆敢凭借自己的力量来阻挡车轮,却不知道自己微小的力量根本就是无济于事的。这一点您一定要想明白。”
古为今用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我们学习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一味地注重技巧,而不注重积累,不肯下苦功钻研学问,那么到最后也不会成就什么大事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也是日积月累之功,我们可以凭借技巧和窍门应付一时,但它却不是永远都能行得通的。
148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①土地,充府库②。”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③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④,战必克⑤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告子下》
注释:①辟(p#):开发,开辟。②府库:国家收藏文件、财物、兵器的专门地点。
③乡(xi`ng):通“向”,面向,朝向。④约与国:约定盟国。⑤克:攻克,战胜。
译文:现在侍奉君主的人说:“我能为您开辟疆土,充实国库。”现在人们所说的那些好的臣子,就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那些人啊。国君不能向着正道,不能立志施行仁政,他们却想着如何使国君富足,这是使夏桀富足啊。又说:“我能为您联合盟国,您攻打别人必然会取得胜利。” 现在人们所说的那些好的臣子,就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那些人啊。国君不能向着正道,不能立志施行仁政,他们却总想着为国君打仗,这是在辅佐夏桀啊!
深入浅出解经典
“良臣”和“民贼”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良臣”的心中存有仁德,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人民而进行的;“民贼”的心中则毫无仁念,他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进行的。
故事链接
尹绰和赦厥同在赵简子手下为官,一次赵简子带他俩外出打猎,尹绰认为逮到野兔的人不顾老百姓的庄稼是不值得奖励的。赵简子十分生气。尹绰知道后,又对赵简子说:“作为臣下,就应帮助完善您的为人。赦厥从不批评您,您就更不会改正错误。”
古为今用
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古代的君子要温润如玉、讷于言而敏于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赞赏;现在的人却欣赏有口才、敢于挑战、敢于张扬自己个性的人。
149
有伊尹之志则可,
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①于不顺。放太甲于桐②,民大悦。太甲贤,又反③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④可放与?”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⑤也。”
—《尽心上》
注释:①狎(xi1):亲近而不尊重。②桐:商朝桐地的宫殿。商王太甲曾被伊尹流放于此,后常用桐宫来代指帝王被幽禁的地方。③反:通“返”,返回。④固:原本,本来。
⑤篡(cu3n):篡夺,用阴谋夺取权力和地位。
译文:公孙丑说:“伊尹曾经说过:‘我不亲近那些没有恭顺仁义之心的人。把太甲流放到桐宫,老百姓都很高兴;太甲变成贤君后,又把他接回来,老百姓也很高兴。’像伊尹那样的贤臣,看到君主不贤,就可以将他流放吗?”孟子说:“有伊尹那样的志向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的志向,就变成篡位的贼子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太甲即位成为商王以后,变得残暴不仁。丞相伊尹为了教育太甲,将他流放。伊尹看到太甲真心悔过,便又将他迎接回来,重新尊其为商王。儒家尊伊尹为圣贤,就是因为伊尹流放太甲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而不是为了篡夺王位。
故事链接
霍光与群臣商议后决定让刘贺继任皇位。谁知刘贺是个行事荒唐的纨绔子弟,他的荒唐行经终于导致了霍光的气愤,于是霍光联合群臣召开“公审大会”,最终将其废黜。
古为今用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态度不端正,事情就可能做不好。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如果人人都不学习,那么国家还有什么未来和前途呢?
150
视不胜,犹胜也。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①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公孙丑上》
注释:①量敌:衡量敌人的实力。
译文:孟施舍这样培养自己的勇气,他说:“对待不能战胜的敌人,就像能够战胜一样。衡量敌人的实力然后才上前,考虑到能够胜利才与其交战,这是畏惧军队的人。我怎么能做到一定胜利呢?只是能够无畏罢了。”
深入浅出解经典
孟施舍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勇士,他的英勇来源于其对勇气的培养。勇气就来自于对一切都无所畏惧的态度。“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对手或者敌人比自己强大,也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当然,无畏的勇气离不开审时度势的智慧,如果逞匹夫之勇,那么这种勇气就是盲目的。而智慧往往是在具备了足够勇气之后才产生的,所谓的“急中生智”、“智勇双全”往往也正是这么产生的。当然,在孟子看来,人若想具备大无畏的精神莫过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的威力是巨大的:“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公孙丑上》)一个人能够无畏,在他身上就能表现出一种勇猛刚强的气势,“虽千万人,吾往矣”。(《公孙丑上》)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要培养这种正气,就要在自己的内心培养仁德,并且顺从内心的意愿,多做义行,对于功名富贵这些身外之物,则视之如浮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私欲少了,无所畏惧的勇气自然也就多了。
图解经典
以必胜的信念面对挑战
当面对挑战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树立必胜的信念,然后再用这种信念来支撑自己面对貌似强大、不可战胜的对手。人能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靠的就是顽强的意志;人能够有所成就,靠的就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才能产生开创新局面的魄力,才能义无反顾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荆轲刺秦王
为了阻止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刺秦之事虽未成功,但荆轲视死如归的精神却流传千古。
古为今用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应用于战争,就可以创造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应用于生活,也可以使人获得学习、事业的成功。“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困难,要么被困难打败,要么打败困难。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们最需要的往往不是人力、财力的支持,而是源自于内心的勇气。有了蔑视一切的勇气,就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而化劣势为优势,克服困难,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