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学语文 9.2
作者: 李莞
30.91万字 0.1万次阅读 0.5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后记 2024-01-17 09:09:19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30.91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83章
简介

本书选取了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予以赏析讲解,课后练习中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对比阅读,强化学生文学素养的拓展;下编应用文体写作部分重在强化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如公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申论等。 《实用大学语文》遵循“以学生为本”、“服务于现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指导原则,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从“教”与“学”两方面突出“实用”特点。在安排教材内容与结构上,《实用大学语文》进行了大胆改革,打破已有的同类教材偏重于培养阅读欣赏能力或以文学史为线索编写的格局,将现实工作中常用文体的写作纳入其中,目的是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各项能力,为将来从事各项工作打下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

前言

很荣幸能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联袂,推出这本《实用大学语文》。

一、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思考

自1978年南京大学率先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大学语文”已成为全国各高校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必修或选修的一门公共课。三十多年来,它在提高大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修养、陶冶思想道德情操、提升运用母语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材也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仍偏重于作品的阅读鉴赏,或以文学史为线索编写,类似于文学史的简编本。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究竟如何定位?近几年,学术界对此讨论热烈,见仁见智。基于长期教学实践和科研探索,本书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于现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教育原则,应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建设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的新要求,来思考教材内容的确定和体例的安排。因此,本书认为,其重心必须放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上,既重视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又注重大学生阅读、鉴赏、应用写作能力等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目的,也是编写这本《实用大学语文》教材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二、体例与创新

本教材遵循“以学生为本”、“服务于现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指导原则,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从“教”与“学”两方面突出“实用”特点。在安排教材内容与结构上,本书进行了大胆改革,打破已有的同类教材偏重于培养阅读欣赏能力或以文学史为线索编写的格局,将现实工作中常用文体的写作纳入其中,目的是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各项能力,为将来从事各项工作打下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名篇精读”,下编为“应用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1.上编“名篇精读”部分

本着“代表性”与“文质兼美”结合的原则,上编部分精选了69篇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并按文体分为诗词曲、散文、小说、戏剧四章,重点突出教材的知识性与文学性。通过这些经典名篇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文学鉴赏、创新性思辨与想象等能力的目的。

每一篇作品正文后包括作者档案、含英咀华、思考练习三个部分。注释包括生字生词(生僻字和多音字注音)、人名、物名、地名、官职名、典故出处以及有关典章制度等。作者档案包括作家生平、思想、文学成就与特色等简介。含英咀华包括本篇作品有关背景简介、作品的思想内容与启示借鉴意义简析、作品的艺术成就与特色分析等。 思考练习一般有2~4道练习题,结合赏析提要,让学生分析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其中设计的拓展题,或选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或选其他作家与课文内容、艺术手法相近的作品,供学生拓展性阅读,以开阔视野,充实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辨、鉴赏能力。

2.下编“应用写作”部分

本着“以学生为本”、“实用”的原则,根据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各类专业需要与就业要求,精选了10种实用文体的写作进行教学。它又分为“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其他文体”3章。公务文书部分含通知、报告、请示、函;事务文书含计划、总结、简报;其他文体含毕业论文、申论、自荐书。这部分教学,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性,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选讲其专业所需要的一些常用文体。

此部分每种文体均设计了新颖、多样化、针对性强的思考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直观、有效地学习、掌握写作技能。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及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阅读欣赏与实用写作能力。

本教材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一些前人、同行的成果,不遑一一标注,在此一并致谢。

尽管我们坚持严谨求精的原则,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本教材仍难免有不当之处,祈望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编者

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