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与马化腾的互联网江湖 9.2
作者: 周希奇
10.96万字 0.1万次阅读 0.9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马云:心中无敌,才能无敌于天下 2023-11-28 10:15:24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2
    作品总数
  • 22.56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53章
简介

互联网领域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大形势下,企业一边忙着建立自己的护城河,防守后院;一边忙着攻城掠地,唯恐落后。马云,本是教师出身,凭借“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信念,让阿里巴巴成为中国电商的领导者。马化腾,科班出身的IT精英,带来了适合中国互联网的社交基因,使腾讯成为即时通信领域最大的赢家。这两位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兄弟”,为了扩大和锁住用户,正在进行着互联网竞争最激烈也是最残酷的战役。 当马云遇上马化腾,网络世界烽烟四起,充满悬念。本书全景式地展现了“二马”从井水不犯河水到为了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不得不迈入对方地盘的过程,详细阐述了两大巨头的经营思维和管理理念。这两大巨头间的战役将改变互联网未来格局,影响我们的消费方式与生活习惯。

前言

在中国的互联网界一直有BAT三巨头之说,也就是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早几年,这三家公司基本上势均力敌,很难分出高下。不过这一两年来,百度的市值跟阿里巴巴的和腾讯的差距越拉越大。截至2015年3月18日,阿里巴巴市值约2123亿美元,腾讯市值约1642亿美元,百度市值约711亿美元。腾讯和阿里巴巴,经过十来年的“刀光剑影”,终于双双登上了互联网巅峰。不过,互联网巅峰就像是金庸小说中的光明顶,两大巨头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仍在社交、金融、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1995年,英语教师马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四年后,他又创办了阿里巴巴,从此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互联网之父”的称号,马云当之无愧。

1998年底,计算机工程师马化腾成立了一个叫作腾讯的小公司。十年后,他的腾讯QQ拥有了近8亿用户,他也因此被称为“QQ之父”。

马云知道自己是技术外行,所以他敢于放手,其用人侧重于“全球化”,开创了外行领导内行的“阿里神话”;马化腾技术出众,管理却需要摸索,所以他独创出一种“双打”管理模式:创业的技术人员+空降的管理人才,如此一对一的“帮扶”使得腾讯的事业蒸蒸日上。马云曾自比为风清扬,出手无招,追求的是“快意恩仇”;马化腾则低调内敛,有如少林寺的扫地僧,于不动声色间出手,举世皆惊。

一个是西子湖畔的“大侠”,一个是埋头钻研的“扫地僧”,两个掌门人从个性、经历到做事风格,截然不同。两人的碰撞,充满悬念。

“二马”的第一次交锋,发生在2006年。

2006年,马云在淘宝网上推出“招财进宝”业务时,马化腾看到C2C市场的广阔前景,迅速推出腾讯拍拍的电子商务业务。早在2003年,当马云闭门研发淘宝网的时候,马化腾也在同步研发自己的项目,甚至曾提出与马云合作,但最终不了了之。在看到淘宝势头不错的时候,马化腾拿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业务。2006年3月,腾讯拍拍正式运营,凭借其在用户群体中的优势,夺走了淘宝网不少生意。

马化腾的后来居上,让在电子商务领域如鱼得水的马云有些恼火。“现在腾讯拍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创新,所有的东西都是抄来的。”拍拍的推出,加速了淘宝网“招财进宝”业务的流产,马云毫不掩饰对马化腾的“指责”。

对于“抄袭者”的骂名,马化腾不以为然。“抄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

一个有一说一,一个淡然处之,两人的处世风格一目了然。

有了“淘宝·拍拍”之争后,马云和马化腾的明争暗斗就渐渐多了起来。粗略盘点一下,有支付端的“支付宝·财付通”之争,理财工具的“余额宝·理财通”之争,社交工具的“来往·微信”之争。有些产品之间并没有擦出激烈的竞争火花,但它们面市的任务就是从对手的同类产品中分得一杯羹。比如阿里推出的阿里旺旺就是要模仿QQ,比如腾讯的“易迅”对阿里的“手机淘宝”。双方都铆足了劲儿,拼尽全力地占有市场。

2014年,腾讯扔出了一颗红色炸弹,一款叫作“微信红包”的应用出现在了腾讯的微信平台上,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在微信红包的强力攻势下,微信的银行卡绑定量也开始快速增长。然而,支付宝的“发红包”和“讨彩头”功能则反应平平。手机支付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支付方式,这个领域可谓兵家必争。微信钱包悄然升级,微信也能当卡刷了,这无疑是对阿里支付宝“刷手机支付”的公开挑战。2014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使用微信支付的人已经接近2000万,并且以高速度增长,这无疑给支付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此,马云扬言要“杀到企鹅家去”。风云突变,自此,两大巨头又陷入一场激战。

打车软件方面,滴滴打车与微信支付发起了乘客打车立减10元、司机补贴10元的活动,随后快的打车和支付宝跟进,加入了这场硝烟弥漫的打车大战。社交网络方面,阿里强势入股新浪微博,内部强推“来往”,以此对抗腾讯的QQ和微信。抢占O2O资源方面,阿里入股高德、银泰;腾讯入股大众点评、58同城。2015年大众点评网和美团网宣布合并,新一轮融资时,本来在美团有股份的阿里宣布退出,转而扶持新口碑;与之相对的是,腾讯追投了10亿美元,美团网已经坚定地站在了腾讯阵营。这意味着,在O2O领域,阿里和腾讯的大战已经开始。

在“互联网+”背景下,在大数据带来的大变革、大机遇面前,马云和马化腾的角逐仍然会继续。从这两个互联网巨头的策略、布局、竞争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怎样的经营和管理智慧?他们的角逐又将引领互联网向哪个方向发展?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