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商榷 9.2
20.14万字 0.1万次阅读 0.3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三章 2023-10-26 11:35:34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20.14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章
简介

陈霞村,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词典研究、审读和评论工作,并在国家级重点刊物、报纸发表数十篇重量级关于词典编撰的文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集将老先生近几年的新发论文汇为一册,可视为从事词典编撰的教科书,让从事词典编撰工作的同志们学习借鉴。

第一章

序言序言当今时代,科教兴国成为治国的方针,科技大发展,教育大普及,字典、词典之类工具书在广大群众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些年来,辞书出版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实属空前,但是,质量参差不齐也是不争的事实。有代表性、权威性的大中型词典,在这种形势下,其地位和影响多么重要是显而易见的。即使这样的权威词典,也要不断修订,逐步完善。这既需要得到专家学者的支持帮助,也需要倾听读者群众的批评建议之声。

三十年来,笔者正是怀着这种信念从事词典的研究、审读和评论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结合词典学教学和研究,评校当代有代表性的词典,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评校《辞源》(1979年修订版),写了12篇文章,其中4篇本书未收(《辞源指误》,刊于《光明日报》1992年7月2日3版、《新闻出版交流》1993年2期;《辞源应重考源》,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1991年12月17日2版;《词语探源札记》,刊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1期;《加强训诂研究提高辞书质量》,刊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3期)。

1词典商榷二、评校《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版),写了24篇文章,汇集成为《聚焦〈现汉〉》一书出版。

三、评校《金瓶梅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等,写了3篇文章。

四、评校《现代汉语词典》(5版),写了9篇文章。五、考证、辨析词语,写了6篇文章。

本人只是一所普通高校的普通教师,天资平平,虽然在求知、教学和研究中尽量抓紧时间,不敢稍有懈怠,但是学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终究有限,所以取得的成就也很微小。尽管如此,我所做的工作还是得到了辞书界、出版界的朋友们的鼓励。有的给我寄信,感情诚挚,言辞亲切;有的相隔千里赠书,令人深为感动。

关于词典的研究和评论,虽说有的时候也要深入生活实际考察,在群众中进行调研,而大部分工作是在阅读书刊资料中进行的,一天到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案头书”,不免有书生气。2004年4月,笔者把多年研究、评论《现汉》的二十几篇文章汇集为《聚焦〈现汉〉》一书送去出版,并跟出版社签了合同。可是不久之后遇到阻力,合同被迫取消。笔者理解出版方面的苦衷,只得转投另一家出版社出版了。到了现在,这样一个天天讲纪律、讲法治的时代,还会发生这种事情,真是让人感触万端了。经过这次事情,我这老书生也懂得了一点社会人情。为了避免发生类似事情,笔者后来写的研究、评论词典的文章,有些当时发表,另外一些暂时放下,等将来时机合宜时再发表。

2序言这次在大家的支持帮助下编辑出版《词典商榷》一书,就当作我晚年工作的总结和汇报吧。

弟子白云、郭振红、岳海燕,还有白云的学生徐冬雪都为我出这本书尽心费力,在此一并致谢!

值此甲午岁末、乙未新春临近之际写了一首小诗,附志于此:咬文嚼字日未闲,我与辞书结夙缘。啃硬骨头求实学,无穷乐趣在其间。

陈霞村2015年1月23日3

目录目录序言……………………………………………………………………1《辞源》释义考证………………………………………………………1《辞源》释义补证………………………………………………………9《辞源》引例考证………………………………………………………18《辞源》引例浅议………………………………………………………27词语考辨………………………………………………………………36盈贯·满贯……………………………………………………………43“贰”释义辨……………………………………………………………48“蹈海”别解……………………………………………………………53《金瓶梅》词语补释……………………………………………………57谈趣味字典的科学性…………………………………………………66成语释义方法探索———《中国成语大辞典》阅读笔记………………………………73《现汉》(5版)词语释义商榷…………………………………………91《现汉》(5版)引例商榷……………………………………………1601

词典商榷《现汉》(5版)标点商榷……………………………………………183《现汉》(5版)成语释义的若干问题………………………………219再谈《现汉》(5版)成语释义问题…………………………………233关于成语变式条目之间释义的照应………………………………243用括注表示词义比较———《现汉》(5版)注释体例浅议之一………………………271用括注表示词语的语用特点———《现汉》(5版)注释体例浅议之二………………………304《现汉》(5版)用字问题举例………………………………………346正确使用成语典故…………………………………………………362“父母官”考…………………………………………………………367“碧血”“丹心”考……………………………………………………370“雄关漫道”质疑……………………………………………………372社会用语考察………………………………………………………3762

《辞源》释义考证《辞源》释义考证我在翻检《辞源》(1979年修订版)时,发现词语训释疏失之处,随手记录,现在略作考证,以供参酌。

倾覆“倾”,倾斜,倾倒;“覆”,反转,灭亡(军队灭亡)。“倾覆”连用,表示颠覆、危害。以上义项,《辞源》都收列了,并引《左传》《荀子》例句。《辞源》所未收列者,“倾覆”又有阴谋诡诈、反复无常之义,多指政治手段、为人品质。古书中用例甚多。

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荀子·强国》)故齐之田单,楚之庄,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强弱,则未有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齐也;掎契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荀子·议兵》)··社稷之所以立者,安静也,而险谗谀者任。四封之内所以听从者,信与德也,而陂知(智)··倾覆者使。(《韩非子·诡使》)居无何,方进奏咸(即陈咸)与逢信邪枉贪污、营私多欲,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赂遗以求荐举。(《汉书·翟方··进传》)例一,“倾覆”与“权谋”、“幽险”并列,例二,“倾覆”与“权谋”并1

词典商榷列,例三,“倾覆”与“陂知”并列,例四,“倾覆”与“奸佞”并列:都可证明其义为诡诈、反复。田单、庄、卫鞅诸人皆善兵谋,唯缪虮事迹无考,荀子斥之为“盗兵”。《庄子·庚桑楚》宣颖注:“盗,诈也。”“盗兵”者,诈兵也。正与“倾覆”相协。

“倾”谓由立而侧,“覆”谓由向上而向下,由位置、方向变更引申为反复无常,此与“反侧”、“反复”、“倾侧”、“展转”词义演变相仿。

节奏《辞源》引《礼记·乐记》《典论·论文》,注为“乐音的高下缓急”。《礼记》郑注:“节奏,阙作进止所应也。”孔疏:“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古代乐舞合一,音乐之起止高下,亦即舞蹈之进退起止。由此引申,表示礼节,即行礼时步趋之急缓,仪程之先后等等。此义《荀子》书中多用,他书亦或见之。《荀子·富国》杨注:“节奏,礼之节文也。”后世“礼节”一词由此而来。《辞源》应收此一义项。

彼国者亦有砥厉,礼义节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荀子·强国》)程以立数,礼以定伦,德以叙位,能以授官。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节奏陵而文,生民宽而安。上文下安,功名之极也,不可以加矣。(《荀子·致士》)凡主相臣下百吏之俗,其于货财取与计数也,须孰尽察,其礼义节奏也,芒韧僈楛,是辱国已。(《荀子·富国》)··必将修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宫,平政以齐民。然后节奏齐于··朝,百事齐于宫,众庶齐于下。(《荀子·富国》)然后节奏··齐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宫,忠信爱利刑乎下。(《韩诗外传三》)2

《辞源》释义考证例一,“礼义”与“节奏”并举,用为教诲、调一吏民,施教布政的具体内容;例二,上称“礼以定伦”,谓以礼义规定人伦关系、等级贵贱,下称“节奏欲陵”,谓等级严明,尊卑之别,上下之序不得逾越规范;例三,“礼义”、“节奏”并举,礼节粗劣不明,等级混乱,必为辱国,相反,礼节严谨分明,等级有序,必为尊国;例四,上称“脩礼以齐朝”,下称“节奏齐于朝”,前后一致;例五词句与例四稍异,大旨相同。

“礼义”为纲,“节奏”为目,即指行礼之项目、次第。具体言之,在宴享礼,为献、酬、酢等;在宾客礼,为升降、揖拜、周旋、避让等;在丧礼,为小敛、大敛、殡、葬等;在婚礼,为纳采、纳徵、亲迎、合卺等。

眩眠又作“眩湣”、“眩瞑”、“眩眠”。《辞源》收“眩眠”,注:“目不安貌。”直用《汉书·司马相如传》颜注;收“瞑瞑”,注:“昏暗迷乱”;收“瞑眩”,注:“头晕目眩。”此三者,形异而实同,皆谓昏暗迷惑,视觉不明。“眩眠”为同义复用,“瞑瞑”为叠词,“瞑眩”即“眩眠”。《庄子·知北游》:“神农隐几阖户昼瞑。”“昼瞑”即“昼眠”,“瞑”、“眠”通假。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眩眠,即瞑眩也。”揽欃枪(天欃、天枪,星名)以为旌兮,靡屈虹而为绸。红(应为“虹”)杳静以眩·(或本作“泫”)湣·兮,猋风涌而云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引《汉书音义》曰:“杳渺、眩湣,冥无光貌。”谓昏暗无所能见。《索隐》引晋灼曰:“杳渺,深远;泫湣,混合也。”混合,即无所分辨,昏暗一片。《索隐》与《集解》释义一致。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廖廓而无天。视眩眠(《汉书》作“眩··泯”)而无见兮,听惝恍(《汉书》作“敞怳”)而无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3

词典商榷《汉书》颜注:“眩泯,目不安貌,敞怳,耳不谛貌。泯音眄。”“耳不谛”,谓听不清楚,正与“无闻”相协;“目不安”,谓眼花缭乱,正与“无见”相协。“目不安貌”是就视觉言,“冥无光”、“混合”是就物象言。

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瞑瞑然。(《荀子·非十二子》)··《荀子》杨注:“瞑瞑,视不审之貌。”视不审,即视觉不明,迷惑错乱,与颜注“视不安貌”相接近。

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尚书·说命上》)“瞑眩”,《慧琳音义·七十五》引《国语》贾注云:“眩惑也。”又引《仓颉篇》云:“视之不明也。”《孟子·滕文公上》赵岐注:“瞑眩,药攻人疾,先使瞑眩愦乱,乃得瘳愈。”外界昏暗或者光线闪烁,人会头昏眼花,服药引起反应,也会有此感觉。所谓“视不安貌”、“瞑眩愦乱”皆就某种语境而释义,编辞书时当慎为抉择。如直取随文释义为注,势必妄生纷歧。

家人《辞据》为此立四个义训:一、卦名;二、一家之人;三、仆役;四、平民之家。其中第三义训及引例,显系误采颜注。下引原用例句并及《史记》《汉书》其他例句,加以辨析。

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略卖,为奴于燕。(《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窦太后好《老子》书,召问固,固曰:“此家人言耳。”(《汉书···辕固传》)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和亲。(《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4

《辞源》释义考证今陛下弃万乘之至贵,乐家人之贱事,厌高美之尊称,好匹夫··之卑字。(《汉书·五行志中》)例一,“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索隐》注:“谓居家之人无官职也。”《会注考证》引颜注:“家人,犹言编户之人也。”《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鹿泽中,为群盗。”与“无官职”、“编户之民”记述一致。彭越庶民出身,虽曾佣工于酒家,并非为人奴仆。《辞源》引用此例,疏于考据。

例二,固曰:“此家人言耳。”颜注:“家人,言僮仆之属。”此即《辞源》所据以采入者,然而颜氏此说实误。《会注考证》引中井积德曰:“家人谓庶人,言庶人理身家之术耳,不可施之邦国也。”此注简明妥恰,而为辞书编者所忽视。辕固由于儒者门户之见,遂斥道家书为平民理家修身之学,不能治国。俞正燮不明颜注之误,更作推演,称“宫中名家人者,盖宫人无位号,如言宫女子宫婢”,触及窦太后出身,因是揣想拟测,故用一副词“盖”。且“宫人无位号”称“良家子”或“家人子”,不称“家人”。《汉书·元后传》:“入掖庭,为家人子。”可证。窦太后由良家子入宫,确为庶民之家出身,至于入宫有无位号,于史无征。《史记》《汉书》中“家人”释“僮仆之属”,证之各例,均难成立。至宋元戏曲小说中才多见称奴仆为“家人”者,时已晚近。

例三,“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颜注:“于外庶人之家取女,而名之为公主。”《会注考证》引周寿臣:“汉制,良家子入宫无官职号者,谓为家人子,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号。”但据《史记·匈奴列传》“乃使刘敬奉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那么“家人子”实为皇帝本家之子(女性亦可称“子”)。抑或传闻分歧,因而两存其说?然太史公对本朝事件,不致如此犹疑。且上文已有“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5

词典商榷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等语,则解为皇帝本家之子当无问题。

例四,“乐家人之贱事”、“好匹夫之卑字”,“家人”与“匹夫”互文,都指庶民。所谓“家人之贱事”,即汉成帝微服出游郊野,聚私奴,养车马,置田产,饮于吏民之家等,效仿民间行乐。

孤偾《辞源》采顾炎武说(《日知录》廿七),释作“亢奋之疾”,颇可商榷。现引原文于后:孝惠高后时,冒顿(匈奴单于)寖骄,乃使使遗高后书曰:“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高后大怒,召丞相平及樊哙、季布等议,斩其使者,发兵而击之。(《汉书·匈奴列传》)夫于“孤偾”,曾有两种训释。《汉书》颜注引如淳曰:“偾,仆也,犹言不能自立也。”如淳释“偾,仆(倒下)也”,是得其要领的,由此引申,表示睡卧。“孤偾”连文,即独自睡卧,鳏居一人,含有挑逗侮辱之意。已经寡居的高后,听此秽词,当然大怒,要动干戈了。如淳将“孤偾”释为“犹言不能自立也”,须人扶持,这与“秽词侮辱”就有距离了。这是如淳说之失误,但其中确有合理成分。

另外一说,王先谦《汉书补注》引顾炎武《日知录》廿七:“顾炎武云,‘偾’如《左传》‘张脉偾兴’之‘偾’,《仓公传》所谓‘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如说非。”《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谓筋脉涨起(杨伯峻《左传注》谓“偾”为“”之通假,,隆起也),“偾兴”二字,同义复用,而与“孤偾”无涉。具体言之,是说外域所产之马,因不熟悉本国道路,不通主人意图,未能教练驯服,到驾车作战时就会恐惧6

《辞源》释义考证紧张,一反常态,不听使唤,狂怒暴躁,筋脉涨起。这与男子“亢奋之疾”毫不相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齐王侍妾韩女腰背痛,月经不下,仓公为她诊脉,属于肾脉,脉细而迟,性欲压抑所致。韩女的脉相、症状,更与马因惊惧紧张而“张脉偾兴”不相干。王氏《汉书补注》功绩卓著,但于此处,斥如说,取顾解,惜其未能深思而慎取也。

“偾”、“僵”、“偃”有相通处。《说文·人部》:“偾,僵也。”“僵,偾也。”“偃,僵也。”三者同义互训,都有倒下(动作)的意思。由此引申,表示躺倒(动作)、睡卧(姿势)。《诗经·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贾谊《新书·淮难》:“天子使者奉诏而弗得见,僵卧以发诏书。”“偃”、“僵”都指躺着、卧着。“孤偾之君”之“偾”,亦由倒伏而表躺卧,“孤偾”即独自躺着(暗示鳏居)。下文“陛下独立,孤偾独居。”是说吕后一人生活,独自躺着,独自坐着(暗示寡居)。而且“孤偾独居”一语,“孤”、“独”互文,“偾”(卧)、“居”(坐)相对,两个偏正结构,句式一律。再者,冒顿自谓有亢奋之疾似可说通,怎知吕后也有此疾病呢?

故人《辞源》在“故人”词条下立有三义:一、旧友;二、前妻或前夫;三、对门生故吏的自称;四、死者。去年我读《爱情诗注析》(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稿时,发现南北朝至唐代,妻子亦称婚后多年之丈夫为“故人”。岑参《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尚隔”说明未能团聚而切盼夫妻团聚,显然是其丈夫,而非前夫。隋代女诗人苏蝉翼《因故人归作》诗:“郎去何太速?郎归何太迟?欲借一尊酒,共叙十年悲。”诗中用“郎”,题中称“故人”,都指丈夫。南朝梁代吴均有一首《陌上桑》写采桑女子对远别丈夫的思念,诗共八句,后四句说:“蚕饥妾复思,拭泪且提筐。故人宁知此?离恨煎7

词典商榷人肠!”这个“故人”显然是指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

向《辞源》注为“北窗”,是受古书随文释义影响而失误。《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毛传:“向,北出牖也。”北方冬季多西北风,农民入冬前堵塞北窗以御寒。“向”在此诗中注“北出牖也”,符合事实。但是不应据此认为“向”只指北窗。《荀子·君道》:“然则人主将何以知之?曰: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窥远收众之门户牖向也,不可不早具也。”《淮南子·说山》:“四方皆道之门户牖向也,在所从闚之。”“牖向”同义复用,都指窗户,引申表示途径渠道。《辞源》不应拘于《诗经》训诂,以“北窗”释“向”。

说明:本文刊于《语文研究》1990年3期。

8《辞源》释义补证《辞源》释义补证关于《辞源》(1979年修订版)释义失误、义项失收、书证不妥等问题,笔者曾写过一文(见《语文研究》1990年第3期),此后又检得数则,补述于后。

写(xie)收列三个义项,一、“用笔作字”,引《韩非子·十过》;二、“描摹,抄录”,引《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艺文志》;三、“镕铸”,引《国语·越语下》。此释值得商榷。《释名·释书契》:“书称刺,又曰写。”但后一用法,中古以后典籍始用,汉代以前尚未出现。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今人以书为‘写’,盖以此本传于彼本,犹之此器传于彼器也。《说文》:‘誊,移书也。’徐氏曰:‘谓移写之也。’”赵翼《陔馀丛考》:“《曲礼》:‘器之溉者写,其馀不写。’注:‘谓传之器之中也。’并无以为作字者。《汉书·艺文志》:武帝置写书官,‘写’字始作钞录解。盖因此器置于彼器有传递之义,故借为传钞书写之字。”顾、赵所说相同,古无以“写”为作字者。

“写”有移置、传递义,由此引申,表示描摹、仿效。《淮南子·本经》:“雷震之声,可以钟鼓写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国语·越语下》:“王命良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新序·杂事第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9

词典商榷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以上各例,“写”并谓描摹、仿制。若区别之,可以分别解作依照模拟,描画,铸造,雕刻等等。钞录、誊写,所谓“以此本传于彼本”,亦模仿形式之一,故有“写书”(《汉书·艺文志》)、“写经”(《晋书·王羲之传》)、“传写”(《晋书·左思传》)、“写定”(《后汉书·郑玄传》)之类。据此,“写”(xie)下应释:一、描摹,仿造;二、钞录,誊写;三、作字,写字(中古以后)。

而且,如以“用笔作字”解释《韩非子·十过》例句,无法讲通。

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无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而习之,退去之晋。

或曰“听而写之”,或曰“抚琴而写之”,或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所谓“写”,即师涓当夜半时,一面倾听濮水中之神秘新声,一面弹琴模仿,经过两夜,终于习得。后在晋平公宴会上演奏(师旷在坐)。岂有“用笔作字”之事?《周礼·春官》注:“凡乐之歌,必使瞽矇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太师、小师。”师涓与师旷一样,以盲人为乐师,又当夜半听曲练习,绝无可能作字。

谢注:“告辞,告别。”《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有厮养卒谢其舍中曰:‘吾为公说燕,与赵王载归。’舍中皆笑曰:‘使者往十馀辈,辄死,若何以能得王?’”此处实有误解。《集解》引晋灼曰:“以辞相告曰谢也。”谓以语告之,今语告诉。《玉台新咏·卷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末尾写道:“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谓告诉,与《史记》之10《辞源》释义补证例同。《玉台新咏·卷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往营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谢”谓辞别。

死亡《说文》:“亡,逃也。”引申表示离去,丢失,灭亡。“死亡”连用,可以表死,属于同义复词。《周礼·春宫·大宗伯》:“以丧礼哀死亡。”孔疏:“诸经云‘亡’者,多是逃亡,此经郑不解‘亡’,则‘亡’与‘丧’为一,以其逃亡无可哀故也。”“死亡”在古书中又常常表死和逃亡。《辞源》仅释“死”义,未妥。以下列举几例,并加分析。

人谓叔向:“子离于罪(按:叔向被囚),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国公族纷争,酿成惨祸,有被杀者,有被迫逃亡国外者,有遭囚禁者。叔向被执入狱,相比之下,犹以为智。此处“死亡”,“死”指冀迪、黄渊等人被宣子杀害,“亡”指栾盈出奔楚国,上文已作交代。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多次描述当政横征暴敛,嗜杀好战,田地荒芜,人民饥饿流亡情景。“彼夺某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孟子·梁惠王上》)“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孟子·梁惠王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孟子·梁惠王下》)“死亡”谓饥饿而死,抛尸野外,离散逃亡,漂流四方。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史··11词典商榷记·淮阴侯列传》)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以下称《考证》):“亡,流亡也。”勾践灭吴之后,大夫文种被杀,范蠡流亡国外,隐姓埋名。

昔者夏商之季世,虽关龙逢、箕子、比干之贤,身死亡而道不··用。(《汉书·贾山传·至言》)此例曾为《辞源》引用,以为“死亡”表死义之证。然而按之史传,关龙逢(夏末人)、比干(商末人)因强谏被杀(死),箕子佯狂逃匿(亡),后遭拘禁,故谓“身死亡而道不用”。

尤物注:“特出的人物。”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又注:“后常用以指绝色的美人。”引《红楼梦》卷六六。此处疏误之甚。《左传》例中,“尤物”实指美色或特出的美女。试读原文: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是物”之下,杜注:“夏以妹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共子晋申生,以骊姬废。”“是物”、“尤物”指妹喜、妲己之流。《史记·周本纪》:“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美物”谓三名美女,与“尤物”义相近。“尤物”有时指特出的人物,见于《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颜成子入见,曰:‘夫子,物之尤者也。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使若死灰乎?’”旧故注:“旧交,旧友。”引《礼记·少仪》:“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此论与人共事相处之道,谓不偷看别人的隐私,不戏弄别人,不谈论别人过去的短处。郑玄注:“不道旧故,言知识之过失损友也。”训释确当。但引孔子所说“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于此不协。《史记·高祖本纪》:“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道旧故为笑乐。”“故12《辞源》释义补证人”为主语之一部分,“道旧故”决非“道旧友”,盖谈论旧时刘邦买酒欠账、虚报礼钱之类,以为笑谈。《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不忘旧故。”《后汉书·桓帝纪》:“旧故恩私,久受封爵。”以上“旧故”并谓旧交,旧友。

又,“旧故”或谓旧情、旧谊。汉代常用“有旧故”表示彼此过去交谊深厚。《史记·张丞相列传》附《邴吉传》:“孝宣帝时,以有旧故,封为列侯。”《正义》:“以孩童时侍养宣帝,及拒诏使活宣帝之故,后封为博阳侯,邑千三百户。”《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馀因悉三县兵袭常山王张耳,张耳败走,念诸侯无可归者,曰:‘汉王与我有旧故,而项羽又强,立我,我欲之楚。’”《集解》:“张晏曰:‘汉王为布衣时,尝从张耳游。’”并其例也。

由此可知,“旧故”有以下诸义项:一、旧交,旧友;二、往事,旧事;三、旧情,交谊;四、老人。

往往注:“常常。”引《史记·五帝本纪赞》,又引《汉书·高帝纪下》:“上居南宫,从复道上见诸将往往耦语。”《史记·留侯世家》亦有此一记述。泷川资言《考证》:“往往,非一处也。《货殖传》‘往往山出棊置’,义与此同。”此处“往往”犹处处,不当引用于此。

通人注:“指学识渊博的人。”引《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王充《论衡·超奇》。谨按:又指仕途通达的人,见于《庄子·秋水》:“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错注:“通‘措’。”列举安置、停止二义。按:又表舍弃、离开。《战国第·齐策三》:“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或以闻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亦甚不义矣!君其杀之!’孟尝君13词典商榷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错之,勿言也!”又,“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胜注:“超过,胜过。”引《杜工部草堂诗笺·北征》。按:“超过,胜过”之义,是由多数之义引申而来,此与“多”引申表超过,胜过情形相似。“胜”表多数,见于先秦典籍。《庄子·天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着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此处“胜”与“少”对举。《韩非子·奸劫就君》:“故奸私之臣愈众,而暴乱之徒愈胜,不亡何待?”“胜”与“众”互文。以上应当补列。

又,《庄子·列御寇》:“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征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韩非子·解老》:“众人不肯问知听能,而圣人强以其过败適(按:通‘谪’)之,则怨。众人多而圣人寡,寡之不胜众,数也。”以上“胜”表“超过,胜过”,远远早于《辞源》引例。

假在第一义项“不真”下,引《史记·淮阴侯列传》:“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并说:“旧时官吏代理政事,真除以前称假。如说假署、假吏、假将军等。”又列“假王”、“假令”、“假守”、“假吏”词条,都属此类。按:释义应作“暂署,代理”。释为“不真”,易与“虚伪,假冒”相混,且不合乎以今语释古语、以浅近释艰深之原则。应另立一“不真,虚伪”义项。《陶渊明集·命子》其九:“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无假。”《颜氏家训·勉学》:“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皆是其例。

后生收列“后代子孙”、“后辈”、“少年”三个义项。此外,应补14《辞源》释义补证“学生,弟子”一义。老师、师傅称“先生”,学生、弟子称“后生”。《墨子·非儒下》:“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孙诒让云:“后生亦弟子也。”《墨子·耕柱》:“耕柱子遗千金于墨子,曰:‘后生不敢死。’”同篇又曰:“后生有反子墨子而反者。”“后生”均指从师之弟子。

治未列医治义项,亦未收入“治病”词条,应该补入。此义出现颇早,至今仍用。《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韩非子·内储说上》:“卫嗣君之时,有胥靡逃之魏,因为襄王之后治病。”人物第二义项注作:“泛指有才德名望的人。”符定一《联绵词典》一册云:“引申之,无德者亦可谓之人物。”《东观汉记·第五伦传》:“伦免官归田里,不交通人物。”桓谭《新论·祛蔽》(严可均辑):“夫古昔平和之世,人物蒙美盛而生,皆坚强老寿,咸百年左右乃死,死时或如卧出者,犹果物谷实久者则自堕矣。”以上“人物”指人们(多数)。

五福引《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此为一说。桓谭《新论·辩惑》(严可均辑):“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此又一说。《庄子·天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可见“多子多福”之说由来久矣。

不几注:“不可希望。几,庶几。”此注不确,“几”与“庶几”一词无涉,乃“冀”之通假。《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焉。”《释文》:“几,音冀。”《史记·吕不韦列传》:“则子无几得与长子。”《索隐》:“几,犹望也。”《韩非子·奸劫弑臣》:“我以忠信事上,积功劳而求安,是犹盲而欲知黑白之情,必不几矣。”陈奇猷《集释》:“几、冀通,下同。”以上并“几”通作“冀”之例。

15词典商榷亦有用“不冀”的。《商君书·农耕》:“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则如以狸饵鼠尔,必不冀矣。”“庶”、“几”同表将近,可以组成并列结构。《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史记·淮阴侯列传赞》:“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以上“庶几”与“不几”之“几”(通“冀”)互不相关。有时,“不几”亦表不接近,“几”同于近。《左传·襄二十八年》:“楚不几十年,未能恤诸侯也。”此处“不几”不解“没有希望”,当别立一义项。

受用列举两个义项:一、“接受财货以供官府开支”,引《周礼·天官·大府》;二、“好处,利益”,引《朱子语类》卷九。按:此外,有时还表收纳任用归降的人。《三国志·蜀书·卻正传》:“泰始八年诏曰:‘昔在成都,颠沛守义,不违忠节,及见受用,尽心干事,有治理之绩。其以正为巴西太守!’”人定注:“夜深安息之时。”引例有二。《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玉台新咏·卷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淹淹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按:《后汉书集解》:“《通鉴》胡注:日入而群动息,故中夜谓之人定。惠栋曰:杜预云,人定者亥也。”胡注以“人定”为中夜,时限未定,《辞源》注文盖用此说。社预解为亥时(夜九时至十一时)甚当。现在河北民间犹有“人定亥时”、“半夜子时”之语。

向风“向”谓仰事归服,通作“鄉”、“嚮”。“鄉往”(《史记·孔子世家赞》)、“向服”(《越绝有·吴内传》)、“向慕”(《三国志·魏书·陈留王奂传》)连用,“向”并表佩服、仰慕。“向化”(《后汉书·班超传》)、“乡方”(《礼记·乐记》)、“归乡”(《诗经·商颂·长发》郑16《辞源》释义补证《笺》),“向”并表归服、依顺。“风”有教化、声教义。《尚书·说命下》:“咸仰朕德,时乃风。”孔《传》:“风,教也。”《战国策·秦策一》:“山东之国,从风而服。”“向风”(或“乡风”、“嚮风”)往往用于称颂明君善政,谓其教化所及,天下归心,应当注为仰慕归服教化。《管子·版法》:“兼爱无遗,是谓君心,必先顺教,万民乡风。”贾谊《过秦论·中》:“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天下之士,斐然向风。”《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林赋》:“于斯之时,天下大说,乡风而听,随流而化。”《盐铁论·非鞅》“诸侯敛祍,西面而向风。”以上均是,似无疑义。《辞源》于“向风”下,引南朝梁陆佐公(倕)《石阙铭》:“乃正六乐,治五礼,改章程,创法律;置博士之职,而著录之生若云;开集雅之馆,而款关之学如市,兴建库序,启设郊丘,一介之才必记,无文之典咸秩。于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注:“闻风仰慕。”不如注为仰慕教化,因为“闻风”通常表示听到风声(如“闻风丧胆”、“闻风而动”等),显然于此不协。于“嚮风”下,引司马相如《上林赋》,注:“依顺,敬慕之意。”注文只释“嚮”义,未及“风”义,应作补正。于“乡风”下,引《管子·版法》《史记·留侯世家》,注:“归化。”注文如按古代词语同义互训理解,似无不妥;如按以今语释古语理解,“归化”谓归顺(参看《辞源》二册),仅相当于“向”义,亦不相应。同一词而有三种注文,互有参差,恐系数人分别注释、失于协调所致。

委积注:“积聚,储备。”引《周礼·地宫·遗人》注:“少曰委,多曰积。”“积”下注:“多。”亦引此例。此盖误解。郑注犹谓少储曰委,多储曰积。

说明:本文刊于《语文研究》1992年2期。

17词典商榷《辞源》引例考证《辞源》(1979年修订版)不同于一般词典、字典,重在溯求本源,因此,引用例句应选取最早或者接近最早的典籍。如有演变,还须探其原委,说明来龙去脉。但据平时翻检所及,《辞源》在这些方面,时有硫失,在此列举若干,略加考证,以供参酌。

事情注:“事实。”引《战国策·秦策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此已在《韩非子》中出现。《存韩》篇:“臣恐陛下淫非之辨而听其盗心,因不详察事情。”《说难》篇:“所说出于厚利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不几注:“不可希望。几,庶几。”引《汉书·邹阳传》。早于此者,《韩非子》中多用之。《五蠧》篇:“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奸劫拭臣》篇:“我以忠信事上,积功劳而求安,是犹盲而欲知黑白之情,必不几矣。”按:“不几”之“几”,通假为“冀”(根据《说文解字》段注,本字为“觊”),与副词表接近之“几”无涉。古籍中亦有用“不冀”者。《商君书·农耕》:“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则如以狸饵鼠尔,必不冀矣。”布衣注:“庶人之服。”引《战国策·赵策二》例,未及《庄子》《荀18《辞源》引例考证子》《韩非子》等。《庄子·让王》:“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荀子·富国》:“布衣履之士诚是,则虽在穷阎漏屋,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以国载之,则天下莫之能隐匿也。”《韩非子·奸劫弑臣》:“适当明王之意,则有直任布衣之士,立为卿相之处;处位治国,则有尊主广地之实:此之谓足贵之臣。”又注:“也作为平民的代称。”引《吕氏春秋·行论》《史记·李斯列传》。此在《荀子》《韩非子》中已用。《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夫以布衣之资,欲以离人主之坚白、所爱,是以解左髀说右髀者,是身必死而说不行者也。”乘隙《辞源》收“乘间”,注:“趁空,钻空子。”引《汉书·赵充国传》。收“乘虚”,注:“趁空虚无备。”引《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收“乘隙”,注:“趁空。得间。”引《文苑英华》卷一七载隋李德林《从驾还京》诗。此表得间。有更早者,见于《左传·襄公九年》:“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使伯氏司里积土涂以备火之乘隙而入也。”此表趁空。后世又有“乘虚而入”。

强奸注:“以暴力逼奸妇女。”引《汉书·王子侯表》。有更早者,见于《墨子·号令》:“诸以众彊凌弱少,及彊姧人妇女,以欢哗者,皆斩。”“彊”即“强”,“姧”即“奸”。

挥手注:“挥指弹琴。”引《南史·戴颙传》。此已见于嵇康《琴赋并序》:“伯牙挥手,钟期听声。”其实,“挥”亦表弹琴。《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令田连、成窍共琴,人抚一弦而挥,则音必败曲不遂矣。”陆机《前缓声歌》:“太容挥高弦,洪崖发清歌。”《宋书·范晔传》:“吾于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19词典商榷振缨注:“犹弹冠,谓出仕。”引《艺文类聚》卷三八载南朝陈·沈炯《祭梁吴郡袁府君文》。早于此者,陆机《祖道毕雍孙刘边仲潘正叔诗》:“执笏崇贤内,振缨层城阿。”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君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分别注:“离别。”引《宋书·南郡王义宣传》。应及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三:“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音旨注:“谓言谈意旨。”引《世说新语·赏誉》。应及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四友之人,亲受音旨。”胜负《辞源》未列此条,而于“负”下注:“败。”引《史记·陈丞相世家》。此已见于《韩非子》中。《内储说上》篇:“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说林上》篇:“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当家注:“主持家业。”引《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已见于《韩非子·六反》:“夫当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财货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耳目注:“刺探消息的人。”引《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此已见于《韩非子·备内》:“大臣比周,蔽上为一,阴相善而阳相恶,以示无私,相为耳目,以候王隙。”又,《六韬·龙韬》:“耳目七人,主往来听言观变,览四方之事、军中之情。”春秋注:“谓年龄。”引《战国策·秦策五》《史记·李斯列传》。应及《庄子·至乐》:“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成玄英注:“春秋,犹年纪也。”同篇:“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乐,不能过也。”贪污注:“本指贪得而卑下。”引《韩非子·奸劫弑臣》。此已见20《辞源》引例考证于《庄子·秋水》:“事焉而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智故注:“巧饰,巧诈。”引《淮南子·原道》《三国志·蜀书·郤正传》。此已见于《韩非子》中。《解老》篇:“诸夫饰智故以至于伤国者,其私家必富,故曰‘资财有馀’。”《八经》篇:“众谏以效智故,使君自取一以避罪,故众之谏也,败,君之取也。”“智”与“故”又常并举。《庄子·刻意》:“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管子·心术上》:“恬愉无为,去智与故。”知交注:“相知之交。”引《吕氏春秋·节丧》《史记·汲黯郑当时列传》。此已见于《韩非子·解老》:“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也,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雌雄注:“喻胜负、高下。”引《史记·项羽本纪》。早于此者,《荀子·议兵》:“故兵大齐则制天下,小齐则制邻敌;若夫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淮南子·氾论》:“一世之间,而文武代为雌雄。”汉·东方朔《答客难》:“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称道注:“陈说,宣扬。”引《韩非子·说疑》(“称道往古”)、《新唐书·杜审言传》(“高自称道”)。以上均表宣扬。表陈说者,例如,桓谭《新论·言体》(清·严可均辑):“王翁好卜筮,信时日,而笃于鬼神,多作庙兆,洁斋祭祀,牺牲肴膳之费,吏卒辨治之苦,不可称道。”《庄子·天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此盖“称道”一词所本。

洒淅注:“寒慄不安貌。”引《资治通鉴·唐纪·会昌二年》。此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刺疟篇》:“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21词典商榷洒浙寒甚,久乃热。”《素问·调经论》,“邪客于形,洒浙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临御注:“君临天下。”引《晋书·康献褚皇后传》《刘梦得集·卷十九·为裴相公让官第一表》。此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天元正纪大论》:“至哉圣人之道,天地大化,运行之节,临御之纪,阴阳之政,寒暑之令,非夫子孰能通之?”烦热注:“烦闷燥热。”引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诗。此早已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民病胸中烦热。”《素问·本病论》:“民病伏阳本内,烦热生中,心神惊骇,寒热间争。”大月小月注引《尚书·洪范》孔颖达琉:“二曰月,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所以纪一月也。”此已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篇》:“月有大小,日有短长。”《素问·六节藏象大论》:“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徐而盈闰矣。”惊悸注:“因惊恐而心跳加剧。”引晋·袁宏《后汉纪·孝献纪》《晋书·刘聪载记》。此已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心神惊悸,寒热间作。”沈醉注:“大醉。”引《三国志·蜀书·蒋琬传》。早于此者,桓谭《新论·琴道》(清·严可均辑):“水戏则舫龙舟,建羽旗,鼓钓乎不测之渊;野游则登平原,驰广囿,强弩下高鸟,勇士格猛兽,沈醉忘归。”傲物注:“自负,轻视他人。”引《旧唐书·张昌龄传》(“恃才傲物”)。有较早者,《晋书·谢安传》附《谢万传》:“万既受任此位,矜豪傲物,尝以咏啸自高,未尝抚众。”《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22《辞源》引例考证谥曰骄。”相干注:“引申为相关涉、妨碍。”引《红楼梦·十三》。此已见于汉·王充《论衡》。《问孔》篇:“智与仁不相干也,有不知之行,何妨为仁之行。”班白注:“花白。”引白居易《闲忙》诗。有更早者,《礼记·王制》:“轻任并,重任分,班白者不提挈。”郑注:“杂色曰班。”据清·阮元《礼记注疏》校勘记,《石经》、岳本等均作“班”。《晏子春秋·外篇八》:“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缁布之衣。”《文选·十六》载晋潘岳《闲居赋》:“昆弟班白,儿童稚齿。”假借注:“借,借助。”引《庄子·至乐》。此已见于《墨子·尚贤中》:“夫高爵而无禄,民不信也。曰:此非中诚爱我也,假藉而用我也。夫假藉之民,将岂能亲其上哉?”“假藉”即“假借”,古无“借”字。

下车注:“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引《后汉书·儒林传序》。此已见于《汉书·叙传上》:“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钓名注:“作伪以取名。”引《管子·法法》《汉书·公孙弘传》。应及《韩非子·说林下》:“孔子谓弟子曰:‘孰能导子西之钓名也?’”寡不胜众“寡不敌众”下注:“也作寡不胜众。”引《后汉书·崔骃传》附崔寔《政论》。此已见于《韩非子》中。《解老》篇:“众人不肯问知听能,而圣人强以其祸败適(通‘谪’)之,则怨。众人多而圣人寡,寡之不胜众,数也。”《难三》篇:“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手足异处注:“谓被杀。”引《越绝书·卷七·越绝内传·陈成恒》。此已见于《韩非子·说疑》:“言听事行,则如师徒之势;一言而不听,一事而不行,则陵其主以语,待之以其身,虽(身)死家破,要领不23词典商榷属,手足异处,不难为也。”傍若无人注;“形容神情自若或态度高傲。”引《世说新语·简傲》。此已见于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好逸恶劳注:“喜欢安逸,厌恶劳动。”引《后汉书·郭玉传》。此早见于《韩非子·心度》:“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乐,犹好也。按:注语不当,应注“喜欢安逸,厌恶劳苦”。《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荀子·王霸》:“乡方略,审劳佚。”“劳”并谓劳苦,辛苦。

提领振纲又作“提纲挈领”,引《南齐书·顾欢传》。又作“举纲持领”,见于《论衡·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此来源于《韩非子》《荀子》。《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挈领”“引纲”并喻扼其要领。

舍近谋远又作“释近趋远”,见于桓谭《新论·言体》(清·严可均辑):“王翁(王莽)嘉慕前圣之制,而简薄汉家法令,故多所变更,欲事事效古;美先圣制度,而不知己之不能行其事。释近趋远,所尚非务,故以高义退致废乱。”又作“舍近即远”。《孙子兵法·九地》:“易其居,迂其途,便人不得虑。”杜牧注:“易其居,去安化危;迂其途,舍近即远。”口是心非注:“心口不一。”引葛洪《抱朴子·微旨》。此已见于桓谭《新论·辨惑》(清·严可均辑):“道必当传其人。得其人,道路相遇辄教之;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高位厚禄注:“也作‘高官厚禄’。”引《汉书·董仲舒传》《孔丛24《辞源》引例考证子·公仪》。又作“尊官厚禄”,见于《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名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资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攀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一日千里注:“形容马跑得极快。”引《荀子·修身》。此已见于《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韩非子·难势》:“夫曰良马固车,臧获御之则为人笑,王良御之则日取乎千里。”又见于《史记·秦本纪》:“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延年益寿又作“延寿益年”,见于桓谭《新论·祛蔽》(清·严可均辑):“今不思勉广日学自通,以趋立身扬名,如但贪利长生,多求延寿益年,则惑之不解者也。”千变万化又作“千转万变”,见于《庄子·田子方》:“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四分五裂又作“四分五剖”,见于扬雄《解嘲》:“往昔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转祸为福注:“变祸难为吉利。”引《史记·苏秦列传》。此已见于《战国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故桓公负妇人而名益尊,韩献开罪而交愈固。此皆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者也。”言听计从注:“极言对人信任。”引《魏书·崔浩传》。此已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惟作“言听计用。”原文:“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至于此。”25词典商榷言过其实注:“言语浮夸,超过实际。”引《三国志·蜀书·马良传》。此已见于《淮南子·主术》:“言不得过其实,行不得逾其法。”甘拜下风注:“与人比较,自认不如,愿居下列。”引欧阳修《戏答圣俞持烛之句》。此语源于《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左顾右眄注:“也作‘左顾右盼’。”引李白《走笔赠孤独驸马》诗。此已见于晋·左思《咏史》:“左顾澄江海,右盼无虏胡。”说明:本文刊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1期。

26《辞源》引例浅议《辞源》引例浅议《辞源》修订版自1979年问世后,已经成为研习文史古籍的主要辞书。就引例说,既名《辞源》,自应溯本求源,选取最早或接近最早的文献资料,这是起码要求之一,也是《辞源》区别于一般辞书之处。但事实不然,书中许多例句出现较晚,甚至有距其最早出处时间相差几百年、上千年者,仅就平时翻检所得,就有60多处。这是《辞源》引例方面主要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此外,还有释义与引例不一致、有释义无引例等情况。

下面,试作一些具体分析:一、“溯源”非源,使本书质量受到影响。古代汉语词语,有初始义,有后起义,又有转移、假借义等等,形成一个复杂的词义系统。编纂辞书,就要溯源及流,力求理清词义发展变化的脉络。而其初始义,犹如总纲统摄众目,因此,首在溯本求源,引例尽量采用最早或接近最早的书证。对此,编者似乎没有真正认识。五经、三传、诸子、《史》《汉》之类,都是人们所熟悉的,而且几乎都有“索引”之类可供检寻,恰是这些书中有的例证,有许多被忽略了。例如:胜注:“超过,胜过。”引唐杜甫《北征》诗,此已见于《庄子》等书。《庄子·列御寇》:“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征之。夫明之不胜神也27词典商榷久矣。”《韩非子·解老》:“众人多而圣人寡,寡之不胜众,数也。”多注:“赞许,自负。”引《韩非子·五蠢》《后汉书·仲长统传》,此已见于《庄子·秋水》:“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投注:“到,临。”引宋王明清《挥麈录馀话二》、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二》,此已见于《汉书·原涉传》:“涉单车驱上茂陵,投暮入其里宅。”又,《后汉书·范式传》:“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班白注:“花白。”引唐·白居易《闲忙》诗,此早见于《礼记》等书。《礼记·内则》:“轻任并,重任分,班白者不提挈。”注:“杂色曰班。”《石经》、岳本等“班”作“斑”,为通假字。又,《晏子春秋·外篇八》:“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辎布之衣。”乘隙引《文苑英华》一七载隋·李德林《从驾还京》诗,表示得闲。此早见于《左传·襄公九年》:“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使伯氏司里积土涂,以备火之乘隙而入也。”表示趁空。后世乘隙而入(或作“乘虚而入”)即本于此。

强奸注:“污辱妇女。”引《汉书·王子侯表》,此早见于《墨子·号令》,“诸以众彊凌弱少,及彊姧人妇人,以讙哗者,皆斩。”“彊姧“为“强奸”之异体。

当家注:“主持家业。”引《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已见于《韩非子·六反》:“夫当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财货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当家”谓当家之人。

雌雄注:“胜负,高下。”引《史记·项羽本纪》,此已见于《荀子·议兵》:“若夫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又,《老子》:“知其雌,守其雄。”28《辞源》引例浅议“雌”、“雄”对举,谓高下强弱也。

尤物注:“美色,绝色的美人。”引《红楼梦·六六》,此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智故注:“巧诈。”引《淮南子·原道》《三国志·蜀书·郤正传》,此已见于《韩非子》中《解老》《八经》,更早者,《庄子》《管子》已将两者并举。《庄子·刻意》:“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管子·心术上》:“恬愉无为,去智与故。”二、未能广泛利用有关资料,尤其是古书训诂材料。很多古籍,前人都已做过注释考证,这些对编写词典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认真研究,广泛搜集,充分利用。然而许多现成材料似乎并未引起编者注意。

具指酒肴和食器,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未及《礼记》等书及注。《礼记·内则》:“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注“具,馔也。”《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注:“具,馔具。”弄指奏乐或乐曲,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世说新语·任诞》,未及《韩非子》及注。《韩非子·难三》:“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任也,此中期所以事昭王者也。”陈奇猷注:“王褒《洞萧赋》云:‘时奏狡弄’,与《韩非子》此文对证,则弄谓曲调也。”春秋表年龄,引《战国策·秦策五》《史记·李斯列传》,未及《庄子》及注。《庄子·至乐》:“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成玄英疏:“春秋,犹年纪也。”斟酌表吸取、考虑,引《荀子·富国》、三国·诸葛亮《出师表》,29词典商榷未及《国语》及注。《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韦昭解:“斟,取也;酌,行也。”《吕民春秋·召类》引此,高诱注:“斟酌,取其善而行。”自屏注:“自己屏弃自己。婉言自杀。屏,除去。”引《后汉书·吕强传》:“忠、恽复谮曰:‘强见召,未知所问而就外草自屏,有奸明审。’”此为婉言自杀。又可表自我屏弃于远方,见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古时将行为不轨者逐出乡里,罪恶大者,弃诸夷狄。《礼记·王制》:“(不帅教者)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注:“远方,九州之外。”自屏:“谓自以罪重,退于荒野也。”再者,《经籍篡诂》《联绵字典》等书汇集大量旧注材料,经过系统整理,对于辞书释义引证,很有参考价值。例如,“不然”表不这样,《辞源》引《荀子·性恶》,《联绵字典》一册列《论语·八佾》一例,《孟子·万章上》二例,出现较早。以上三例均为应答之辞,兹补记叙之辞三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君必不然。”《左传·昭公二十年》:“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孟子·梁惠王下》:“今也不然。”《联绵字典》一册于“不然”下又列“反设之辞”义项,引《史记·吴世家》一例,《左传》《礼记》更多用例,《辞源》未列此义。“便辟”、“便嬖”、“便僻”,《辞源》只收前二词条,《联绵字典》一册加收后一词条,引用《管子·君臣下》《韩非子·八奸》等书例句。此类情况尚多,不再详述。

三、有时,对旧注取舍失当。旧注有误,前人已做辨正,或者旧注虽然不误,属于随文释义,不足概括全部含义,对此不能深思慎取,以30《辞源》引例浅议致以讹传讹或者以偏概全。这主要是释义问题,但也由此造成了引例不确切、引例与释义不合等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写(xie)注:“用笔作字。”《辞源》引《韩非子·十过》。这是一个误例。现引原文于后: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无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而习之,遂去之晋。

文中或曰“听而写之”,或曰“抚琴而写之”,谓师涓当夜半时,一面倾听濮水中之神秘新声,一面鼓琴摹习,经过两夜习得,并在宴会上演奏。师涓以盲人为乐师,夜半听曲模仿,岂有以笔作字之事?这是误解“写”的古义。“写”表传递,引申表模仿、仿造。《淮南子·本经》:“雷震之声,可以钟鼓写也。”“写”谓模拟雷声。《新序·杂事第五》:“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写”谓仿制龙形。传抄文字,亦属模仿。“写书”(《汉书·艺文志》)、“写经”(《晋书·王羲之传》),“写”,谓传钞移录。至中古后“写”才表作字、写字。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赵翼《陔馀丛考》都有考证。陈奇猷注引《日知录》“今人以书为写”等语,编者盖因此误解“写”之初始义。北京大学历史系注释小组《论衡·纪妖篇》注:“写:仿效,摹写。”可以参酌。

向注:“北窗。”《辞源》引《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毛传:“向,北出牖也。”释义即采毛传。黄河以北冬季多西北风,所以农民堵塞北窗以御寒,在《七月》中“向”释“北出牖”合乎语境,但若以此31词典商榷概括其义,则不确切。“向”常通假作“郷”。《礼记·明堂位》:“复庙,重檐,刮楹,达郷。”注:“郷,牖属,谓夹户窗也,每室八窗为四达。”此处“郷”为夹户之窗。“牖”“向”同义,古书因常并列使用。《荀子·君道》:“然则人主将何以知之?曰: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窥远收众之门户牖向也,不可不早具也。”《淮南子·说山》:“四方皆道之门户牖向也,在所从窥之。”高蹈注:“犹远行。”引《左传·哀公二十一年》:“齐人责稽首,因歌之曰:‘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杜预注:“皋,缓也,高蹈,犹远行也。言鲁人皋缓,数年不知答齐稽首,故使我高蹈来为此会。”哀公十七年,齐君稽首,鲁君不答,因此作歌谴责。释义采杜预注:“高蹈,犹远行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已作辨正:“凡人喜则高跃,怒甚亦高跃,故《吕民春秋·知化篇》高注引《传》,并云:‘高蹈,瞋怒貌也。’”此歌大意是说:“鲁国人有过失,几年还不察觉,使我恼恨跺脚。只因他们死守儒家礼书,以致两国不相和睦。”齐人赴顾(即今河南范县)会盟,不须远行。杜注违背事理,不当从。“高蹈”表喜怒,又见《列子·汤问》等,兹不详引。

块然第一义项注“孤独的样子”。引《史记·滑稽列传》:“块然独处。”《淮南子·原道》亦有此语,注:“块然,独居貌。”(参看《联绵字典》一册)又引《庄子·应帝王》:“块然独以其形立。”此处“块然”非谓孤独,形容道家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唐成玄英疏:“块然,无情之貌也。外除雕饰,内遣心智,槁木之形,块然无偶也。”以上二例,义实不同。第二义项注:“安然自得。”引《谷梁传·僖公五年》:“王世子,子也。块然受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孔颖达疏引徐邈云:“块然,安然也。”释义即用徐说。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已作辨正:32《辞源》引例浅议“书传无训‘块’为安貌者,徐说非也。今案:块然,独尊之貌。《荀子·君道》:‘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东方朔《答客难》曰:‘块然无徒,廓然独居。’字亦作‘傀’。《荀子·性恶篇》:‘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杨注曰:‘傀与块同,独居之貌也。’”四、释义借引例以证实,引例由释文而明义,两者必须相应。如果两者不合,会使读者迷惑不解,甚至以非为是,以是为非。这是保障辞书释义准确、体例严谨的重要方面。然而,《辞源》有时偏离这一原则,释义与引例相互参差。这有三种情况:1有的引例所用词义与释义分歧,因而不足明证所列义项。例如:尤物注:“特出的人物。”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杜预注:“夏以妹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共子,晋申生,以骊姬废。”所谓“尤物”即妹喜、妲己等,指绝色的妇女。此处引例失误。“尤物”表特出的人物,见于《庄子·徐无鬼》:“颜成子入见,曰‘夫子(称南伯子綦),物之尤者也。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使若死灰乎?’”往往注:“常常。”引例有二,其第二例引《汉书·高帝纪下》:“上居南宫,从复道上见诸将往往耦语。”此亦误引。《史记·留侯世家》亦有此段文字。泷川资言《考证》:“往往,非一处也。”“往往”犹处处,古书习见,兹不征引。

挥《辞源》在“挥手”下注:“挥指弹琴。”引《南史·戴颙传》:“凡诸音律,皆能挥手。”例为“挥手”,与注不合。“挥”表弹琴,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令田连、成窍共琴,人抚一弦而挥,则音必败,曲不遂矣。”33词典商榷毛注:“五谷。”引《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蘩蕰藻之菜。”杜预注:“毛,草也。”孔颖达疏:“草是地之毛。《周礼》:‘宅不毛’,谓宅内无草木也,故杜以毛为草,草即下句蘩蕰藻是也。”此与释义不合。第二例引三国·诸葛亮《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文选》李善注引何休曰:“硗埆不生五谷曰不毛。”此与释义相合。

2有的释义有二,引例仅含一义,另一义项不能落实,例如:元戎第三义项注:“主帅。”引《周书·齐炀帝(宇文)宪传》:“吾以不武,任总元戎,受命安边,路指幽、冀。”第四义项注:“兵众。”引《汉书·董贤传》:“统辟元戎。”“任总元戎”,谓负责统领大军,“统辟元戎”,谓统帅大军。以上二例,“元戎”词义实相同。唐·皇甫冉《春思》诗“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斾勒燕然?”此诗“元戎”指主帅。或有更早之例,待考。

倾注:“超越,排挤。”引《汉书·田蚡传》:“蚡新用事,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诸将相。”此例“倾”表超越、凌驾,无表排挤、倾轧之例。《盐铁论·错币》:“违于义而竞于财,大小相吞,激转相倾。”“倾”表排挤。

3有的注文一项,实含二义,引例只出一义,不够周严。例如:熙注:“嬉戏。通‘嬉’。”引《庄子·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此表游戏。“熙”通“嬉”,又表取笑,戏弄。见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强(qiang)注:“勉力,勉强。”引《孟子·滕文公下》:“强而后可。”“强”表勉强,使人为不肯为或不能为之事。无表勉力之例。补引二例于后。《墨子·天志》:“上强听治,则国家治矣;下强从事,则34《辞源》引例浅议财用足矣。”《庄子·天下》:“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又,“强”表勉强,还指故意做出,表面装成。《庄子·鱼父》:“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戚,强笑者虽笑不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说明:本文刊于《辞书研究》1992年5期。

35词典商榷词语考辨当前,继承文化遗产,推进四化建设,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因此更加感到讲求文字考据之学的必要性。笔者虽然爱好于此,无奈学力有限,多年无所进益。这里只将片断心得整理出来,以便与诸位同好商讨。

借光人们在平时交往中常常需要别人给予方便,这时习惯使用“借光”一词,谦恭有礼地提出请求,如说:“借光,对个火!”(请求跟人对火吸烟)“借光,让一下!”(请求别人让路)新版《辞源》认为:“借光”出处有三:一、汉代匡衡凿壁偷光故事,见于旧题刘歆所著《西京杂记》,元人吴莱有诗歌咏其事:“邻光因借烛,道味肯吹虀。”(《渊颖集二·忆寄方子清》)二、晋代车胤囊萤照书故事,见于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写过《秋萤》一诗,即咏其事:“下帷如不倦,当解借馀光。”(《骆宾王文集》)以上两则典故都是说的勤奋读书,与现今用法相去甚远,置之不论。三、《郑板桥全集·家书序》中出现“借光”一词,原文抄引于此:板桥诗文,最不喜求人作叙。求之王公大人,既以借光为耻;求之湖海名流,必至含讥带讪,遭其荼毒而无可如何。

这里,“借光”是指分沾有地位的光荣,与现今用法较为接近,但是36词语考辨并无“请求给予方便”之义,因此二者实不相当,而且出现晚近,只可视为“借光”近古用法之一。

我们的看法,“借光”一词,源于《战国策·秦策二》中的寓言故事。原书中说: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馀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文中,“妾”是处女自称,“爱”是吝惜的意思,“烛”不是后世所用蜡烛,而是古代照明用的火炬。故事是说:长江边上有个家境贫寒没有火炬照亮的处女,每到晚间就到其他处女房中做活计,其他处女一起议论,想撵走她。这个家境贫寒没有火炬照亮的处女将要走了,对其他处女说:“我因为家中没有火炬的缘故,常常提前进来扫房间铺席子。你们为什么舍不得那点照在四面墙上的馀光,把馀光给了我吧,给了我对你们有什么妨碍呢?我认为对你们是有益处的,为什么要撵我走?”其他处女共同商议,认为事情是这样,就留下了她。战国时期甘茂在秦国被排挤,不能存身,于是去向苏代求助,把自己比作贫家处女,请求苏代劝说秦王留下自己。

《史记·甘茂列传》也载此事,文字略有不同:“臣(甘茂自称)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馀,子可分我馀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战国策·秦策二》中说:“何爱馀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史记·甘茂列传》中说:“子可分我馀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概括言之,即为“借光”,不是很简要又很恰当吗?《史记·甘茂列传》所说“分我馀光37词典商榷……得一斯便”,与现今“借光”含义又是何其相近?古人使用典故相当灵活,不一定要拘泥原文,而且以不露痕迹为上乘。“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燕策》)、“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一》)、“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因噎废食”(出自《吕氏春秋·荡兵》)等等,都是概括古书内容而成。只是“借光”表示请求别人给予方便,起于何时,尚无确证。

斧正请求别人修改文章时用,含有尊敬内行专家之意。又作“斧政”,“政”为“正”的通假。一般认为,是由《庄子·徐无鬼》中运斤成风的典故演化而来。原文如下: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通‘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这个故事中的古代名匠技艺高超,令人惊叹。有个楚国人用白土刷墙,不小心鼻头上落了一个白点,又小又薄,就像一片苍蝇翅膀。让一位叫石的木匠师傅给他削掉。木匠师傅抡起斧子,带起一股冷风,这个楚国人一动不动地站着,让他砍来,白点被削得没有丝毫痕迹了,可是并没有伤着鼻子。庄子讲这故事,重点是在“技”与“质”的关系,以此为喻,感叹惠子死后,再也没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哲学了。但是“斧正”一词和这故事还有一定距离,因为运斤成风和修改文章之间没有联系。伟大诗人李白才调不凡,雄视百代,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五中说:《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

38词语考辨李白是以运斤成风为喻,抒发自己空有巨匠之才,能著雅颂之篇,可惜没有知音赏识的感慨。诗中是把运斤成风和写作诗文联系起来。

元人杨宏道《小亨集·次韵张敏之新居》这首五言古诗,回忆自己早年学诗经历,诗中说道:……贱子少年日,壮志生马驰。句格喜孤峭,剑锋白差差。

有意不能达,竟日持纷丝。投笔忽自笑,作者安敢期?幸遇斲垩手,运斤与删厘。

诗中,“贱子”,古人谦称。“作者”,是指诗人所仰慕的古代名家“陶谢”、“韦柳”诸人。诗中把诗文能手喻为技艺高超的木匠师傅,把修改文章喻为运斤斲垩,这才是“斧正”一词的直接出处。“运斤”,即“斧”(作动词用,砍削,删除),“删厘”,即“正”(改正、订正),“运斤与删厘”,即是请人斧正之义。“斧正”一词的使用,则是明清的事。

麝香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有一首五律《题金城临河驿楼》,作于天宝十三年(754)诗人赴北庭过金城(即今甘肃兰州市)途中,引录于此: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诗中“麝香”一词,《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注为:“雄麝脐部香腺的分泌物,含有浓烈香味,可做香料或药材。这句说,园中的花潜藏着浓烈的香气。”这是未作深入考察,凭想当然而下的注解。“麝香”,这里实与香料、香味无关,而是一种鸟名。在《本草图经》《尔雅翼》等书中有记载,产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杜甫曾到甘肃天水著名佛教石窟麦积山游历,并写下了《山寺》一诗,其中也写到了这种鸟儿。

39词典商榷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竹石,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老杜诗中,用“麝香”与“鹦鹉”相对,“麝香”之下用一动词“眠”字,“鹦鹉”之下着一动词“啄”字,显然,“麝香”是说的动物了。杜诗所写的景物和岑参诗中所咏的,都在甘肃,显然“麝香”、“鹦鹉”都是该地的鸟儿。我们细玩岑参的诗意:“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这一联中,草木对草木,飞禽对飞禽,对仗工稳。而且,站在驿楼之上远眺,怎么发现园中鲜花“隐藏着浓烈的香气”呢?那样描写,给人生硬之感。如果是说园中花丛隐藏着麝香鸟儿,就很自然,因为从远处望,虽然不见鸟的形状,却可以听到鸟的叫声,从而辨知它是什么鸟儿了。古人诗中,描写鸟在花树枝叶丛中栖止啼叫,往往可见,这既表现了草木的繁密茂盛,又表现了鸟禽的天然生趣。以下诗句向为人们熟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

———岑参《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最末两句,也是出自岑参诗中,正与“园花隐麝香”是同一表现手法。“麝香”在新版《辞源》中也收入了,如能细玩诗意或查工具书,它的意义是不致弄错的。

苦窳古代是指器物制作粗劣,质量差,不坚固。“苦窳”本是同义联用,二者都是形容词,但是也有弄错彼此之间语法结构,造成误解的。《韩非子·难一》中说:40词语考辨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朞年甽(同“畎”)亩正。河宾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朞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朞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文中“苦窳”一词,《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上册注曰:“制出的陶器苦于不结实。”《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注释:“制造出来的陶器总嫌不坚固。”这样注解,是把“苦”看作动词,“愁烦”、“嫌恶”之义。“苦窳”本来属于同义联用,所以“苦”字解为“苦于”、“总嫌”等等就显得迂远不确了。为了说明问题,再引几例:其工商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

———《韩非子·五蠹》纤微苦窳之器,日变而起。

———《贾谊新书·瑰玮》械用兵革攻(同“功”)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

———《荀子·议兵》以上三例,第一、第二两例,都是作者指斥当时社会的腐败风气,粗制滥造,偷工减料,借以谋利,显然“苦窳”只能看作同义连用。最末一例,“窳楛”,杨倞注曰:“窳,器病也,音庾;楛,滥恶,谓不坚固也。”据注,“窳楛”亦即“楛窳”,也是同义联用,“楛”与“苦”意义相同。其实,不仅“苦”、“楛”,还有“盬”字,都应看作一词异形。《荀子·王41词典商榷制》:“辨功苦,尚完利。”注曰:“功,谓器之精好者;苦,谓滥恶者。”(《荀子·劝学》):“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注曰:“楛,与苦同,恶也。”这是由器物质地之劣引申为品德行事之恶。《史记·平准书》:“县官作監铁,铁器苦恶,贾(同“价”)贵,或强令民买卖之。”司马贞《索隐》:“言器苦窳不好。”《汉书·息夫躬传》:“器用盬恶,孰当督之?”注曰:“邓展曰:盬,不坚牢也。”“盬恶”并列,正与“苦恶”并列相同。由上可知,“苦”、“楛”、“盬”与“窳”用同义。

古代还有“行盬”一词,又作“行苦”,也是指器物不牢。《汉书·礼乐志》:“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孟康曰:“苦,音盬。夫妇之道行盬不固也。”《周礼·地官·司市》注:“凡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利者使阜,害者使亡。”郑玄曰:“利,利于民,谓物实厚者;害,害于民,谓物行苦者。”“行盬”(“行苦”)为汉代习见说法,“盬”亦作“苦”。此又一证。

从《韩非子·难一》中,也可推知“苦窳”是指“器物不牢”。文中颂扬舜的道德感化作用,举出三组相对的现象。“侵畔”(越过田界)与“甽亩正”(田界端正)相对立,“争坻”(争夺水中高地)与“让长”(让给年长的人)相对立,“器苦窳”(器物粗劣,不坚固)与“器牢”(器物坚固)相对立。下文又说:“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命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苦窳”同义连用,所以它的否定说法,可以为“不苦”或“不窳”。当然,这里用“不窳”,也是为了和“不争”句式一致,增强文章气势。

说明:本文刊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4期,作者署名村夫。

42盈贯·满贯盈贯·满贯“盈贯”犹谓“满贯”,古书训诂古向来都无异议。但是关于“盈贯”、“满贯”的本义、喻义,却长期存在着两种说法。一说“盈贡”、“满贯”谓引弓达到极限,出自《庄子·田子方》,现代学者陈奇猷《韩非子集释·说林下》,对于“盈贯”、“满贯”借喻罪恶盈满有过系统阐释;另外一说“盈贯”、“满贯”谓串物或钱于绳,已满一贯,借喻罪恶盈满。《尚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孔颖达疏:“纣之为恶,如物在绳索之贯,一以贯之,其恶贯已满,天绝其命。”此以“贯”为串物已满。《左传》宣公六年:“以盈其贯。”焦循《补疏》:“贯为钱贝之贯,如以绳贯钱,一一重之,至于盈满。多一次战,则多一次民疾,是为‘盈其贯’。”此以“贯”为串钱已满。

《辞源》(1979年修订版)兼收两说,以致自相分歧。这里摘引其有关条目,并加分析:盈贯(一)谓满引弓。《庄子·田子方》:“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释文》引司马彪“贯,镝也”。(二)满贯。谓所积甚多,达到极限。贯,串钱绳。《左传》宣公七年“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七一·狂吟七言十四韵》诗:“俸随日计钱盈贯,禄逐年支粟满园。”43词典商榷按:注一揭示“盈贯”由来及其本义,了然明白。郭象注:“盈贯,谓溢镝也。”成玄英疏:“盈贯,满镞也。”可见所谓“贯,镝也”,是说“盈贯”即盈镝,箭头与弓背相交,也就是说,引弓达到极限。注二所谓“盈贯,满贯。谓所积甚多,达到极限”,此比喻义正是由“引满弓”之义引申而来,注者却又说“贯,串钱绳”显然是把关于“盈贯”的两种说法搅在一起,令人颇感迷惑了。

贯盈以绳贯钱一一重之,至满一贯谓之贯盈。《尚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犹言罪恶累累。

按:此用清代焦循《左传补疏》之说。但是考查古代货币历史,圆形方孔之钱最早不会超过战国晚期,以一千文为一贯钱,更是汉代之制。这样理解《左传》“以盈其贯”不妥,这样理解《尚书》“商罪贯盈”更难讲通了。

满贯张弓至满。贯,满。引申称罪恶满盈为满贯,又径以罪恶为满。《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答曰:‘吾恐其以我满贯也。’遂去之。”此指罪恶盈满。

按:此据《庄子》注释“满贯”,但是注语“张弓至满”,“张”应为“引”。《说文·弓部》:“张,施弓弦也。”“引,开弓也。”“张”谓给弓上弦,“引”谓拉开弓,二者不应混淆。“又径以罪恶为满”,“满”字恐是“贯”字之误。引例“是其贯将满矣”,意为这个人的罪恶将盈满了,可为佐证。恶贯满盈,极言作恶之多。《尚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传》:“纣之为恶,一以贯之,恶贯已满,天毕其命。”唐·陆贽《陆宣公集二十·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伏以士宁昏荒暴慢,恶贯久盈。”《元曲选》缺名《殊砂担四》:“你今日恶贯满盈有何理说?”44盈贯·满贯按:此注用伪孔传。寻绎文意,所谓“一以贯之”,则是以“贯”为贯穿、连续,而未以为比喻。至唐孔颖达作疏时,才以为比喻了。

还有三个词条与理解“盈贯”、“满贯”意义有关系,兹予引述。持满拉满弓弦。《史记·卷九五·夏侯婴传》:“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按:“持满”即拉弓到极限时保持不变,随时可以射箭,这往往是防御敌人攻击的一种态势。又见《史记·卷一〇九·李将军列传》:“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持满”犹谓引弓保持满贯状态,也可以从侧面证明“盈贯”、“满贯”意义相同。

入彀指进入弓箭射程之内。用以比喻受笼络就范。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篇“(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后因称科举中式为入彀。

彀中弓弩射程所及范围。《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后以喻掌握之中。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篇:“(唐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按:“彀”第一义项注:“张满弓弩。《孟子·告子上》:‘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也指射手。《史记·廉颇蔺相如传》附李牧:‘彀者十万人。’”第二义项注:“以弓弩张满喻事物的范围、程式,见‘入彀’、‘彀中’。”此说实比“入彀”、“彀中”释义为长。“彀”、“贯”上古同属见母,都指引弓达到极限。既然“彀”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程式,同样,“贯”也可引申为罪恶的极限、定数。古代刑律称盗窃数量达到处死之罪为“满贯”,玩麻将牌称达到一定数量为“满贯”,都是这一意义。

综合以上所述,笔者认为,考查“盈贯”、“满贯”的本义及其引申45词典商榷演变,要想理清头绪,究明原委,应注意三个问题:一、引弓满、钱串满是否出自同一时代;二、引弓满、钱串满是否都能比喻罪满祸来;三、“盈贯”、“满贯”、“贯盈”、“恶贯满盈”各是什么结构关系。下面试作一番讨论。

《庄子·田子方》:“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引之盈贯”即引弓至满,达到极限。此义在古籍中例证很多。《史记·伍子胥列传》:“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司马贞《索隐》:“刘氏音贯为弯,又音古患反,贯谓满张弓。”《史记·陈涉世家赞》:“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以上“贯”、“弯”都谓引弓至满。《说文·弓部》:“弯,持弓关矢也。”注:“凡两相交曰关,如以横木持两扉也。矢桰檃于弦,而镝出弓背外,是两耑相交也。《孟子》曰:‘越人关弓而射之。’《左传》:‘将注,豹则关矣。’皆谓引弓将满,是之谓‘弯’,或假‘贯’为‘关’。”可见引弓至满,达到最大限度为“关”,假借为“贯”。“盈贯”、“满贯”是动宾关系,“贯盈”、“恶贯满盈”是主谓关系,引弓至满,蓄势待发,所谓“弓在弦上,不得不发”,必然导致放箭,因而用以比喻罪恶积到最大限度,必然导致灾祸发生。《尚书》所谓“商罪贯盈”,《左传》所谓“以盈其贯”,《韩非子》所谓“贯将满矣”,以及后世所谓“恶贯满盈”,都是这一喻义。以上各例,多在秦汉以前。“贯”、“彀”为同义词,“盈贯”、“满贯”引申表示罪恶达到极限,又与“入彀”、“彀中”引申表示人才达到一定标准、进入一定范围,词义演变有相似处。或将“盈贯”、“满贯”之“贯”解为串钱贝之绳,显然是因“贯”字从贝,受字形蒙蔽的缘故。乍看“盈贯”、“满贯”解为串钱于绳,积满一贯,借喻罪恶达到极限,此说似乎也可以通。但是深入考查:一、此说只是汉以后训诂家46盈贯·满贯言,没有古籍资料可资印证。汉以后“盈贯”之例不在讨论之列。二、如前所说,钱用绳串,出现时代较晚,不能用以解释《尚书》《左传》各例。三、“盈贯”表示串钱满绳(唐·白居易诗),“贯朽”表示钱财积满(《汉书·贾涓之传》)都是形容财富充裕,使人幸福满足,此义难与罪满祸至构成联想,形成比喻,因而此说最终难以成立。

说明:本文刊于《辞书研究》1996年4期。

47词典商榷“贰”释义辨《说文·贝部》:“贰,副、益也。”段注:“当云副也,益也。”“贰”的古义为副职、附益。《周礼·天官·大宰》:“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注:“正谓冡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也,副谓小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也。”太子位次国君,称“贰君”(《礼记·坊记》);文书的副本,称贰令(《周礼·天宫·职内》);诸侯、大夫的副车,称“贰车”(《国语·鲁语下》);天子、诸侯的副宫,称“贰室”(《孟子·万章下》),等等。以上并为“贰”表副职、次位之例。《周礼·天官·酒正》:“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郑玄注引郑众说:“三贰,三益副之也。”《管子·子弟职》:“周还而贰。”尹知章注:“贰,谓再益。”以上并为“贰”表增加、附益之例。“副”亦表副职、次位,因此古书中常以“副贰”连用或互注。

古代副职与长宫之关系,并非同级,而是从属、辅佐,由此引申,“贰”可以表辅助、服从、亲近、附属等等,与叛离是相对的。《尚书·周官》:“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国卿,君之贰也,民之主也,不可以苟。”《左传·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左传·哀公七年》:“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邾赋六百48“贰”释义辨乘,君之私也。以私奉贰,唯君图之!”以上,“贰”并表辅助、增益。古书又常“陪贰”连用,“陪”亦表佐助、增益。

“贰”表辅助、亲附,还可举出以下例证: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僖公三十年》)此事亦载其他书中。(《新序·善谋第九》)。“晋文公、秦穆公围郑,以其无礼而附于楚。”《史记·郑世家》:“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或言“贰于楚”,或言“附于楚”,或言“助楚”,“贰”犹附属、辅助。

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涂。苌弘谓刘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陆浑氏甚睦于楚,必是故也。君其备之!”乃警戎备。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雒。陆浑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左传·昭公十七年》)上文曰“甚睦于楚”,下文曰“贰于楚”,“睦”、“贰”互文见义,“贰”谓亲睦、附合。

徐子,吴出也,以为贰焉,故执诸申。(《左传·昭公四年》)杜注:“言楚子以疑罪执诸侯。”徐君母为吴女,楚人疑其亲吴,加以拘禁。“贰焉”谓贰于吴,亲附吴国。

春秋时期,各大国为取得、巩固其霸主地位,或以武力兼并小国,或胁迫其与之结盟。晋、楚争霸期间,常因讨伐同盟倒向敌国而兴兵。

秋,楚入伐郑,郑即齐故也。(《左传·僖公元年》)楚子重伐郑,郑从晋故也。(《左传·成公六年》)三年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以其服于楚也。(《左传·文49词典商榷公十三年》)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以上,某国亲近、依附大国,或言“即”,或言“从”,或言“服”,或言“贰”,意义大体相同,应无疑义。

此外,诸日母、娘母、泥母字的释义,多表辅助、贴近,对于我们理解“贰”的意义,亦有启发作用。

“迩”,近也。《诗经·周南·汝坟》;“父母孔迩。”《尚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耳”,附于头部两侧之器官,司听。又为附于器物两侧便提举之物。《周礼·考工记》:“其耳三寸。”北方俗语称瓶罐、筐篮之类两侧提子为“耳子”。

“黏”,贴附,附着。王褒《僮约》:“黏雀张鸟,结网捕鱼。”“昵”,亲近也。《尚书·说命》:“官不及私昵,惟其能。”又写作“暱”。

“泥”,也作坭,泥土。又有黏附、涂饰、限止、纠缠等义。“贰”又是数词“二”之大写,表示数目,由此引申,表示并列、重复、改变、叛离。《左传·成公四年》年:“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叛”、“贰”互见,即其明证。

综合以上可知,“贰”有两组义项:表副职、增益,引申表示辅助、亲附、服从、从属;表数目,“二”之别体,引申表示并列、重复、改变、叛离。正由于此,有时难免发生误解。

《左传》及其他古籍中常用“贰于×”、“贰焉”(贰于是),表示国与国、人与人之关系,“贰”或为亲近、依附,或为背叛、离开,必须审慎辨50“贰”释义辨之。戚桂宴先生曾撰文论述(《太原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此处再引一二例句加以讨论,庶有补于释疑辨惑。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贰于己”,杜注:“贰,两属。”《辞源》(1979年修订版)据以采入。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注:“贰,两属,属二主。”贰于己,一方面属于庄公,一方面属于自己。依此,“贰于己”即“两属乎己”,实难讲通。其实,正如上文论证,“贰”表依附、从属、“贰于己”即依附自己,从属自己,表面没有公开脱离朝廷,实际依附大叔。此无异于一个国家出现双重政权的局面,在君主专制时代,是绝对不允许的,因而公子吕说:“国不堪贰。”言之不胜愤慨。

假如“贰”表“两属”,“属”之行动,必须来自两方,或指向两个方面。“二国(楚、晋)图其社稷,而求舒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左传·成公三年》)“两释”,谓楚、晋同时释放。宣王谓摎留曰:“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乎?”(《战国策·韩策一》)“两用”,谓同时任用公仲、公叔。“两属于己”,则不具备上述条件。《古代汉语》教材采用此说,又感难以讲通,于是更补充说“属二主”,“一方面属于庄公,一方面属于自己”,亦属牵强。《辞源》径采杜注,列为义项,尤为不妥。所以如此,恐是由于误解训诂。古书训诂,远比今人注释范围宽泛,不仅释义,还要考史、评述等等。释义又有近义互训、古今对照、分析内涵、揭示联系等等不同方式。杜注“贰,两属。”是就西鄙北鄙当时处境而言,如果看成训释词义而搬用,势必扞格难通。

关于“贰于×”,还有一个典型例句值得我们注意辨析。

51词典商榷(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盍蚤自贰焉?”杜注:“自贰,自别异于曹。”此注可商。《国语·晋语四》,亦记此事,韦昭解:“贰,犹别也。”与杜注同。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贰谓示贰心于重耳。”“贰心”谓叛逆之心抑或亲附之心,令人疑惑不定。上文都是论述公子重耳具备返国即位条件,因而其妻劝僖负羁及早结交重耳,留作退步,僖负羁听从劝告,即向重耳献礼致意。此段记述重心,是在重耳之政治前途及对其应取态度,可见“蚤自贰焉”,即谓亲附重耳,而非背离曹国。即使僖负羁礼品超出规格,亦不为背离祖国,不当解为“别异于曹”。

此亦见于汉人著作。《淮南子·道应》:“子何不先加德焉?”《史记·曹世家》:“初,晋公子重耳其亡过曹,曹君无礼,欲观其骈胁。厘负羁谏,不听,私善于重耳。”“先加德焉”,劝其结恩于重耳;“私善于重耳”,史家记述事实;自贰焉,主动亲近重耳。三者大旨实同,“贰”即亲附、靠近,不当解为别异、离开。

说明:本文刊于《辞书研究》1993年5期。

52“蹈海”别解“蹈海”别解自从1978年7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周恩来赴日留学之际写下的爱国诗章《大江歌罢棹头东》以来,迄今所见,论者都认为“蹈海”这个对理解全诗题旨关系很大的词语出自《史记·鲁仲连传》,是表示宁死不屈的用典。笔者对此颇感疑惑,在此略陈管见。

战国时期赵孝成王8年(前258),秦国大军长驱直入,围困赵国都城邯郸。盟邦魏国慑于秦国威势,屯兵边境,观望形势,还派出了辛垣衍将军劝说赵国君臣投降,尊奉秦王为帝。就在这时,齐国高士鲁仲连面见辛垣衍,驳斥了这种向侵略者屈服的可耻主张,严正表示,如果秦国肆无忌惮,僭称帝号,他将“蹈东海而死”,决不当奴隶。从此,“蹈海”就成为宁死不屈、持守气节的典故了。晋代陆机《演连珠》:“是以吞纵之强,不能反蹈海之志。”元代张翥《望江》诗:“鲁连蹈海英灵远,王粲登楼感慨同。”以上都是这种用例。

但是,“蹈海”除了表示宁死不屈外,还有其他含义。《史记·鲁仲连传》记述,燕将攻占齐国聊城,鲁仲连作书一封,用箭射进城去,劝说燕将退兵,燕将被迫自杀。齐国将军田单禀报齐王,准备给予封赏,鲁仲连不肯受封,“逃隐于海上”。后来因以“蹈海”作为看轻功名、隐居避世的典故。《后汉书·逸民传论》所谓“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53词典商榷情”,是说鲁仲连有轻视富贵、逃隐海上的高尚气节,千乘的封爵也不能使他改变初衷。这里“蹈海”与投海而死没有关涉,《后汉书》注已经揭示清楚了。《李白集》卷十七《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就是这种用例。

不仅如此,“蹈海”有时还能表示渡海远行。这一意义出现较晚。南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中说:“只如顷者敌势陆梁,伪豫入寇,固尝败之于襄阳,败之于淮上,败之于涡口,败之于淮阴,较之往时蹈海之危,固已万万。”所谓“蹈海”,即指高宗为了躲避金兵,乘船入海,辗转南下,正与上文“间关海道”相合。近世仍有这种用法。《上海滩》1994年4期《中统大员毛森重返上海》末一节说:“毛森当年仓皇蹈海到台湾后,失欢于蒋家父子,弃职去香港。”文中“蹈海”即指渡海远去。

为什么“蹈海”会有多种意义呢?稍稍做些考证就不难理解了。在古汉语中,“蹈”有跳义,所以“蹈海”可以表示投入海中自杀;“蹈”又有踏、踩之义,所以“蹈海”可以表示到海上,走海道。至于具体所指,依据不同语境而有区别,或者表示入海隐居,或者表示渡海逃难,或者表示出国求学……很多注者把这首诗中“蹈海”解作“蹈海而死,以身殉国”,并且引用1906年爱国志士陈天华为抗议日本政府迫害中国学生跳海自杀这一事实(胡华《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笔者再三玩味,认为不如解作渡海出国求学、寻求救国道路符合作者当时的思想实际。“邃密群科济世穷”,说明出国目的,是为了寻求真理,挽救国家。清末最早介绍西方学术文化的著名学者之一严复曾用“群学”指称西方近代的社会学、政治学,“群科”含义与此相同。那么,此时周恩来所向往和追求的是什么社会学、政治学呢?这就必须54“蹈海”别解进行历史的考察。周恩来少年时代经历了辛亥革命,他为封建帝制的崩溃而欢呼过、兴奋过,很快又因封建军阀窃取革命成果而感到失落。军阀政府对外献媚帝国主义,对内压迫劳苦大众,政治黑暗,国势贫弱,日甚一日。周恩来目睹这一切,忧国忧民,积极求索祖国腾飞之路。他入南开学校后,接受了西方启蒙文化和近代自然科学,猛烈抨击以孔孟之道为中心的旧文化、旧礼教,而他奉为真理的新文化新思想,总的说来,还没有脱出旧民主主义的范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周恩来正是抱着这种想法,于1917年9月,东渡日本求学的。只是到了日本后,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工遭受压榨、军国主义日渐猖獗的情景,又读到了宣传社会主义的书刊,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他思想上受到了震撼,这才开始醒悟到资产阶级的社会学、政治学不能挽救中国,因而毅然决定回国。而在赴日前夕,他对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认识,不会产生宁可自杀也不屈服的想法。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说明,在不同的语境中“蹈海”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在此即指渡海求学,寻求真理。“难酬蹈海”连读,意指难酬蹈海之志,是说即使难以实现渡海赴日求学的宏伟抱负;“亦英雄”是一转句,古汉语中常用“虽……亦……”表示先让步后转折,这里是说赴日求学、寻求真理这一行动本身也是足以自豪的英雄壮举。

从全诗的立意、情调看,把“蹈海”解作一旦壮志难酬,就要投海殉国,也欠妥当。诗中“棹头东”、“济世穷”、“图破壁”,说明青年时期的周恩来满怀激情,豪迈乐观,不畏渡海出国的艰险,决心改造黑暗落后的祖国,实现中华腾飞的美好理想。正在踏上征途之际,竟然想到壮55词典商榷志难酬、投海自杀,跟贯穿全诗的坚毅乐观精神很不一致,难以说通。而且这样解释,“难酬”之下顿开,“蹈海亦英雄”作一读,也显别扭。

附带指出,1979年修订版《辞源》,在“蹈海”词条下只收了表示“赴海,投身入海”这一义项,而且把《后汉书·逸民传论》一例也误作表示投身入海了,这些都有待于补证。

说明:本文刊于《光明日报》1994年10月10日5版。

56《金瓶梅》词语补释《金瓶梅》词语补释白维国先生《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词典》)和蒋礼鸿先生《金瓶梅词话语词札记》《(文献》1991年第3期),在《金瓶梅》词汇研究上多有创获,颇为学界瞩目。这里仅就《词典》《札记》若干考释未尽之处,根据河北、山西民间俗语材料做些补充,以求同道指正。

安席宴会上按客人身份地位安排座次,请其入席。现在山西晋南一带仍在使用,如说“先给长辈安席”之类。第61回(815页):“当下王六儿把酒打开,烫热了,在旁执壶,道国把盏,与西门庆安席坐下。”第49回(622页):“西门庆递酒安席已毕,下边呈献割道。”第11回(121页):“东家安席,西门庆居首席。”第16回(182页):“妇人安他(西门庆)上席坐下。”第58回(767页):“(西门庆)一面脱了衣服,安在左手第四席,与吴大舅相近而坐。”以上几例可以说明,“安席”就是招待客人按着一定次序入座,“安他上席”,“安在左手第四席”等等,是对“安席”的最好注脚。西门庆是当地财主恶霸,又有官衔,在宴会中总是占据尊位。《词典》(5页)注:“酒席上入座时敬酒、行礼、排位次等活动。”所指过于宽泛。“安席”为宴会礼仪之一,但与“敬酒、行礼”不是一回事儿。

57词典商榷撇《集韵》:“撇,必结切,入屑帮。”“撇”可读“别”,所以书中借为“别”,表示簪住,插住。第14回(165页):“玉楼在席上看见金莲艳抹浓妆,鬓嘴边撇着一根寿字簪儿,从外摇摆进来。”第64回(947页):“头上戴着白绉纱髻珠子箍儿、翠云钿儿,周围撇一溜小簪儿。”河北、山西俗语,称妇女头上戴簪子为“别簪子”,也说“插簪子”,“插”即是“别”。书中也有这种说法。第2回(25页):“一径里踅出香云一结,周围小簪儿齐插。”第77回(1159页):“那妇人头上勒着翠蓝销金箍儿,髻插着四根金簪儿,耳朵上两个丁香儿。”《词典》(396页)读pie,注“垂,斜坠。”恐怕不合事实。如果簪子垂下或者斜坠,就会跌落下来。

吹毛求问故意挑毛病,寻破绽。“问”,通假为“璺”,指玉石、器物上的裂纹,引申表示纰漏、毛病。古书有“吹毛求疵”(《韩非子·大体》)、“吹毛求瑕”(《三国志·吴书·步骘传》)。“疵”、“瑕”、“问”(璺)在此意义相同。第8回(84页):“妇人道:‘就是家中有事,那里丢我恁个半月,音信不送一个儿?只是不放在心子上。’因问玳安:‘有什么事?你对我说。’那小厮嘻嘻只是笑,不肯说。‘有桩事儿罢了,六姨只顾吹毛求问怎的?’……玳安如此这般,把家中娶孟玉楼之事,从头至尾告诉了一遍。”玳安不肯说出西门庆长时间不来看潘金莲的原因,只拿“有桩事儿”来搪塞。潘金莲感到蹊跷,一再追问,玳安不耐烦了,说她“吹毛求问”,就是千方百计寻求破绽,探明究竟。《词典》(80页)注:“一个劲儿地追问细节。”把“求问”理解为“追问细节”,不够确当。

戳五路儿认为别人糊涂软弱,有意欺哄人家。“戳”本义为刺,扎,引申表示欺哄诈唬。河北东北部乐亭、滦县一带称一种类似鹌鹑58《金瓶梅》词语补释的鸟儿为“五路儿”。这种鸟羽毛稀短,飞得不远,反应迟钝,容易被人捉住。俗语说欺哄别人,捉弄别人,就称“逮五路儿”,“拿五路儿”。第51回(647页)记述,潘金莲嫉妬李瓶儿受到西门庆宠爱,就到正妻吴月娘那里编造假话,想挑起月娘对瓶儿的不满,却被月娘识破。月娘道:“想必两个不知怎的有些小节不足,哄不动汉子,走来后边戳五路儿,没的靠我垫舌根。我这里还多着个影儿哩。”这里“戳五路儿”指编瞎话来哄骗别人。“哄不动汉子,走来后边戳五路儿……”,“哄”、“戳”交替使用,形异实同。第64回(878页):“玳安道:‘虽故俺大娘好……总不如六娘,万人无怨,又常在爹根前替俺们说方便儿。随问天来大事,受不的人央,俺们央他央儿,对爹说,无有个不依。只是五娘快戳五路儿,行动就说看我对你爹说,把这题在口里。如今春梅姐,又是个合气星,天生的都出在他屋里。’”这里“戳五路儿”指认为别人软弱可欺,诈人家。《词典》(83页)注:“戳舌儿。疑‘五路儿’是舌的隐语。”此说缺乏根据。

带系儿缀在鞋袜、物件上以便拴结的带子或绳子。又称“带儿”、“系儿”。拴缚时用带子打结儿。第12回(134页):“这个香囊葫芦儿,你不在家,奴那日同孟三姐在花园里做生活,因从木香栏下所过,带系儿不牢,就抓落在地。”这里“带系儿”指香囊葫芦上的带子。第8回(89页):“一条绿潞绸永祥云嵌八宝小光绢里儿、紫线带儿、里面装着排草梅桂花兜肚,一根并头莲瓣簪儿。”这里“带儿”指缀在兜肚上的带子。第3回(373页):“把两个香袋子等不的解,都揪断系儿,放在袖子内。”这里“系儿”指香袋子上的带子。下文记述:“书童道:‘你好不尊贵,把人的带子也揪断。’”可见“系儿”即指“带子”。《词典》(106页)注:“带系儿:结子,带子打的结。”又注(248页):“系59词典商榷儿:带子打的结儿。”显然都不妥当。

丁八合成“不”字,是嫖客与妓女之间断绝关系,不相往来的隐语。相反,如果嫖客与妓女之间打得火热,称为“子女”(第68回,951页),合成“好”字。“丁八”、“子女”都是用拆字法说黑话。第32回(388页):“因把董猫儿的虎口烧了两醮,和他丁八着好一向了,这日只散走哩。”第68回(952页):“可不砢碜杀我罢了,只好樊家百家奴儿接他,一向董金儿也与他丁八了。”现在山西太原俗语仍说“丁八”,意义引申,表示争吵,如说“刚才我跟他丁八了两句”。《词典》(127页)注“意见不合,关系破裂。”未明其所以然。

黄猫黑尾藏头露尾,有意遮盖,不免露出破绽,形容行动鬼鬼祟祟的样子。第28回(342页):“你看他还打张鸡哩,瞒着我黄猫黑尾,你干的好茧儿。”第67回(932页):“我的儿,老娘猜不着你那黄猫黑尾的心儿?”第7回(79页):“你这老杀才,搬着大引着小,黄猫黑尾。”第61回(820页):“你悄悄把李瓶儿寿字簪子,黄猫黑尾偷与他,却教他戴了来这里施展。”最后一例,用“黄猫黑尾”形容偷窃家中之物,躲躲闪闪,半藏半露,更是生动确切。《词典》(233页)注:“比喻表里不一,前后行为不一。”恐系望文生义。

拣妆一种由四只圆形瓷盒、一只瓷盖组成的器皿,摞在一起呈圆柱形,用以盛针、扣之类零碎物品或药品、茶点等。解放前河北乡间陪嫁女儿的用品,有胆瓶、大镜、梳妆匣、拣妆子等。第73回(1060页):“这妇人一面叫秋菊,问他果子在那里。秋菊道:‘有,我放在拣妆里。’”第44回(557页):“李瓶儿道:‘也罢,银姐不吃饭,你拿个盒盖儿,我拣妆里有果馅饼儿,拾四个来,与银姐吃罢。’”第23回(273页):“上房拣妆里有六安茶,顿一壶来俺每吃。”第73回:“用纤手儿60《金瓶梅》词语补释向拣妆瓷盒内,倾了些颤声娇药末儿,装在里面周围。”最后一例,所谓“拣妆瓷盒”表明它是瓷器,而非木制的梳妆匣子或首饰匣子。《词典》(254页)注:“梳妆匣。内装梳具和首饰等。”误将“拣妆”当成梳妆匣,所以就不能明了其真正用途了。

借一步是请别人跟自己到某处去的客套话。第6回(62页):“西门庆道:‘且借一步说话。’何九跟着西门庆,来到转角头一个小酒店里,坐下在阁儿内。”这里指西门庆叫何九跟他到小酒店里去。第9回(102页):“武二道:‘且请借一步说话。’傅伙计不敢不出来,被武二引到僻静巷口说话。”这里指武二叫傅伙计跟他到巷口去。《词典》(268页)注:“请别人稍事停留的客套话。”释义不准确。

绵花瓜子弹过的棉花卷成卷儿,又称“绵瓜子”。现在河北俗话中仍在使用。第13回(153页):“李瓶儿怎的生得白净,身软如绵花瓜子一般。”第67回“西门庆见老婆身上如绵花瓜子相似。”《词典》(356页)注:“纺线时先把棉花撕成巴掌大小的棉团,叫‘棉瓜儿’,比喻肌肤白晰(皙)柔软。”纺线时先把棉絮撕成巴掌大小片子,河北俗语称“布节摊子”。比喻身体白净柔软,只能用棉花卷儿,不能用巴掌大小棉絮片子。

抿目旧时丧仪之一,孝子用棉花蘸水为死者擦拭眼睛,河北俗语称“开眼光”,书中称“开光明”,意谓死者到阴间能看清道路。“抿”就是涂抹。第63回(867页):“西门庆要亲自与他开光明,强着陈经济做孝子,与他抿了目。”《词典》(358页)注:“丧仪之一,由孝子按摩死者眼皮使闭合。”此注实误。“抿”不指按摩,而指把泥、灰、油、水之类涂上去。“抿头”(第20回,235页),即用抿子把油或水涂到头发上;“抿目”,即用水擦拭死者眼皮。

61词典商榷辇下天子车驾所经之处,指京城。又称“毂下”、“辇毂之下”。唐·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鐏前岂能愁家国?辇下惟能忆弟兄。”《文选·求通亲亲表》李善注引胡广《汉官解诂》注:“载下谕辇毂之下,京兆之中。”《北齐书·路去病传》:“京城下有邺、临漳、戌安三县,辇毂之下号难治。”第70回(992页):“正是,辇下权豪第一,人间富贵无双。”是说朱勔太尉在京城权豪中居第一位。《词典》(374页)注:“皇帝之下。”实误。

染脓带河北及山西忻州以北地区俗语称又黏又稠的鼻涕为“脓带”。也常用以比喻坏事情、坏名声。败坏别人名誉,称“擤他一袜子脓带”或“往别人身上抹脓带”。书中用“染脓带”比喻惹出麻烦,闹出乱子,犹如沾染污秽之物。第72回(1019页):“他(吴月娘)……教我(潘金莲)和他(来旺媳妇惠莲)为冤结仇,落后一染脓带(指惠莲因丈夫来旺被递解原籍徐州愤而上吊自杀),还垛有(据崇本,应作“在”)我身土,说是我弄出那奴才(潘金莲唆使西门庆,瞒过惠莲把来旺递解原籍徐州)去了。”所谓“一染脓带,还垛有(在)我身上”,是说一旦惹出麻烦,就把罪责推在我身上,“脓带”的喻义与今俗语大致相同。《词典》(431页)注:“指上吊。脓,脓血。”显然误解。此处“脓带”与“脓血”无关涉,而且上吊而死,并无脓血流出。“垛”,在今河北、山西俗语中读duo,指用力地甩。《词典》(143页)读duò,注:“堆。比喻给人安加罪名。”音义都未了然。甩脓带只能称“垛(duo)”,不能称“垛(duò)”。

肉倭贼骂人的话。今河北东北部乐亭、滦县一带仍用“肉倭”,又称“肉性”,指别扭,执拗,使他不动,叫他不理。第61回(824页):“他怎的前日你生日时那等不言语,扭扭的,也是个肉倭贼小淫妇儿。”62《金瓶梅》词语补释第76回(1138页):“这贼小囚儿就是个肉倭贼,你大娘问你,你怎的不言语?”《词典》(440页)注:“软中有硬不好对付的人。”不够确切。

桑下第69回(961页):“桑下肯期秋有意?怀中可犯柳无心。”“秋”指秋胡,秋胡戏妻故事见于《西京杂记·六》《列女传·五》;“柳”指柳下惠,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见于《荀子·大略》。这里是说,秋胡之妻出外采桑,怎会料到离家多年、已不相识的丈夫经过桑下,有意调戏自己?尽管少女坐在怀中,有机可乘,但柳下惠没有非礼的念头。借秋胡妻、柳下惠的典故,称颂贞女烈男志节坚贞,不受诱惑。《词典》(453页)注:“语出《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指男女私会。”这是极大的误解。秋胡戏妻与桑中之约,二者出典不同,喻义不同,不应混为一谈。再说,书中“肯期”是以反诘表否定,意谓怎么预料,正与唐代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当时置酒延枚曼,肯料平台狐兔走”句中的“肯料”用法相同。“期我乎桑中”,意谓约我到桑林中会面,“期”为约期相会;“桑下肯期秋有意”,“期”为预料。此处不难分辨。

失脱失掉,失落。“脱”即掉落。第79回(1202页):“此这一去不来倒好,若来,正是:失脱人家逢五道,溟冷饿鬼撞钟馗。”这里是说丢失财物的人家偏又遇上盗神(五道将军),北方饿鬼偏又碰到捉鬼的钟馗。即指祸不单行,雪上加霜。第27回(325页)作“失晓人家逢五道,溟冷饥鬼撞钟馗”。当是另一说法。“失晓”指睡得误了早起,亦通。《词典》(475页)注:“失脱:出现失误和脱漏。”似乎于文不合。

汤读tang,指轻轻碰一下就离开,含有试探、逗弄意味。今河北乐亭、滦县一带俗话中仍在使用。人们用棍子逗猴儿,正是这种动作。形容某人厉害,人人不敢靠近,就说“没有人敢汤他一下”。又写作63词典商榷“”。第73回(1061页):“甚么斗猴似的,汤那几棍儿,他才不放在心上。”第76回(1129页):“我做奴才,一来也没干坏了甚么事儿,并没教主子骂我一句儿,我一下。”《词典》(110页)读dàng,注:“碰;撞。引申指打。”“汤”与“打”,一轻一重,不应混淆。

影疑惑,犯疑,心里嘀咕。现在山西方言中称“圪影”或“圪疑”。第46回(588页):“想着前日道士打看,说我短命哩,怎的哩,说的人心里影影的。”“影影”即疑惑不安,放心不下。又作“疑影”,同义复词。第26回(321页):“不想月娘正送李妈妈、桂姐出来,打惠莲门首过,关着不见动静,心中甚是疑影。”第62回(844页):“李瓶儿道:‘你上紧着人请去,那厮(李瓶儿已故丈夫花子虚)但合上眼,只在我根前缠。’西门庆道:‘此是你神弱了,只要把心放正着,休要疑影他。管情请了他(潘道士),替你把这邪祟遣遣,再服他些药儿,管情你就好了。’”第25回(301页):“我倒疑影和他有些甚么查子帐。”《词典》(638页)注:“恶心;厌恶的感觉。”引第46回(588页)例。此注实误,亦与文意不合。

水子指精液,“水子”表示液体。书中用以骂人,指唾沫。今河北、山西俗语中仍在使用。又称为“”。第50回(640页):“耍便耍,笑便笑,臜剌剌的水子吐了人恁一口。”《札记》注:“字不见于字书,据上文,玳安尽力向书童口里吐了一口唾沫,则是唾沫。”似对喻体(精液)和喻意(唾沫)未作分辨。《词典》(505页)于此释义正确,却与引例意义不合。注:“,精液。用来骂人,指口水。”引第50回(640页)例“贼秫村村(应为‘贼村秫秫’)。你今日才吃?你从前已后把不知吃了多少。”这里“吃”暗指西门庆鸡奸书童事,“”字正用其本义,而且玳安不会称自己的口水为“”。

64《金瓶梅》词语补释驮背,弯腰。现在一般写作“罗锅”。此为北方俗语,通行很广。第82回(1250页):“大娘后边拉住我听宣宝卷与他听,坐到那咱晚,险些儿没把腰累了。”《词典》(337页)释义正确。《札记》注:“《集韵》去声三十八箇韵‘,病也。’平声八麻韵:‘,病也。’这里大概是痠痛的意思。”恐有误解。

说明一下,文中引用《金瓶梅词话》语句,凡注页码的,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排印本;未注页码的,据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本。

注:引自《全唐诗》下册13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

引自《文选》中册521页,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

引自《北齐书》二册646页,中华书局1972年大字本。

引自《全唐诗》上册4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

说明:本文刊于《文献》1994年2期。

65词典商榷谈趣味字典的科学性不久之前,读了一部趣味字典书稿,这个选题很好,颇有新意,读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部字典打破了传统的注释方法,利用说故事、猜谜语、介绍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讲字形,解字义,既讲清了语言文字,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又向读者传播了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语言生动,富有情趣,毫无平板、枯燥之感。这在辞书之林中堪称一枝独秀,值得称赞。

辞书界有一句流行的话:“编写字典、词典是圣人的事业。”这道出了辞书的性质与要求。尽管本书是一部趣味字典,但既是辞书的一个品种,就要具备辞书的共性,尤其是注意辞书内容的科学性。字典是向读者提供文字规范,帮助读者解决疑难的,不论列形、释义、举例、引证,都应准确无误,可以遵循。检查这部字典,基本上是符合要求的,但也存在一些较明显的失误,某些条目还要作较大的修改。目前社会各界对于辞书质量滑坡问题反映较多,因此更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着对读者认真负责,对文化学术严谨不苟的精神,进一步审阅修改,使其达到出版要求。

从辞书的科学性来衡量,这本书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书中多次批判宋代王安石《字说》随意解字(参看“霸”、“豹”、66谈趣味字典的科学性“飞虎”、“笃”、“鹤”诸字条目),指斥其将形声字误作会意字,有的地方却又对这种做法表示肯定,以致自相矛盾。“浅”字条说:“《字说》对很多字进行饶有趣味的解释。”“飞”字条说:“无论对王安石《字说》作何评价,在当时原始材料缺乏的情况下,也就难为这位聪明的才子了”,等等。其实,对《字说》及类似现象,如果不把它们当作文字溯源的学术探讨来看待,而当作世俗学的解释,只要便于群众接受,也就不须多加指责,尤其没有必要在字典、词典中反复引述。何况《字说》原书早已失传,今天所见多为责难之词(甚至出自政敌的攻击),不一定能代表全貌。宋代曾将此书作为科考范本,想来未必一无是处。更加令人不解的是,书中贬斥《字说》,然而很有一些条目以会意解形声,或对形声字的声旁穿凿附会,比当年王安石恐怕也差不到哪里去。这里仅举几例:“矮”字条,分析为“矢、禾、女”。

“谤”字条,认为“谤”的本义是言过其实……“谤”字的本义是议论别人的过失……议论别人难免言过其实……这是就“谤”即“言、旁”附会成说。

“悲”字条,认为“非心为悲”。

“璧”字条,认为“竖放时样子像峭壁,故称‘璧’”。

“泛”字条,认为“由‘乏水’二字组成……源于古人的避讳心理”。

“梵”字条,认为是“林中平凡之地”。

“孤”字条,认为“瓜是一种……植物。只有一个果实……不是很孤单吗?”“忽”字条,认为“忽者,勿心也”。

67词典商榷“恬”字条,认为“此字又可看作会意”。

“患”字条,认为“是心上一个‘串’字……财帛动人心”。

“忌”字条,认为“‘忌’字是自己压在自己心上”。“贿”字条,认为“‘贿’就是有钱财”。如果在教学中或写随笔小品时,为了通俗地讲解汉字,生发议论,以便引起学习兴趣或加深印象,偶尔使用,尚属无可厚非。但是,在编纂字典、词典时,这样大量使用附会手法,就很可能会造成误解,甚至将青少年读者引入迷途,因此不能不郑重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