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 9.2
17.86万字 0.1万次阅读 0.3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三章 2023-10-25 10:32:31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17.86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章
简介

本书从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菜单式教师培训运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探究、实践基地成效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思政课教师培训案例,引用其他实践基地培训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基地思政课教师培训的特色,提出了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的思考。

第一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项目批准号:15JDSZK109)项目资助作者简介:刘家桂,1963年生,江西泰和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任教。2010年12月—2017年10月任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刘家桂◎著长。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8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获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江西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主要学术兼职有江西省政治学会副会长、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理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事、吉安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刘家桂SIXIANGZHENGZHILILUNKEJIAOSHISIXIANGZHENGZHILILUNKEJIAOSHI◎

CAIDANSHIPEIXUNFANGANYANJIU著CAIDANSHIPEIXUNFANGANYANJIU策划编辑李目宏责任编辑曾文英夏欢装帧设计邓家珏排版制作邓娟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责任印制李德花定价:48.00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项目批准号:15JDSZK109)项目资助作者简介:刘家桂,1963年生,江西泰和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任教。2010年12月—2017年10月任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刘家桂◎著长。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8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获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江西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主要学术兼职有江西省政治学会副会长、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理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事、吉安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刘家桂SIXIANGZHENGZHILILUNKEJIAOSHISIXIANGZHENGZHILILUNKEJIAOSHI◎

CAIDANSHIPEIXUNFANGANYANJIU著CAIDANSHIPEIXUNFANGANYANJIU策划编辑李目宏责任编辑曾文英夏欢装帧设计邓家珏排版制作邓娟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责任印制李德花定价:48.00元刘家桂◎著江西高校出版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项目批准号:15JDSZK109)项目资助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刘家桂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9.8ISBN978-7-5493-8783-0Ⅰ.①思…刘…Ⅲ.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域.淤育—教学研究—中国Ⅳ.①G64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43428号出版发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总编室电话(0791)88504319销售电话(0791)88517295网址www.juacp.com印刷北京虎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开本700mm×1000mm1/16印张17.25字数270千字版次2019年8月第1版印次2019年8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5493-8783-0定价48.00元赣版权登字-07-2019-559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图书若有印装问题,请随时向本社印制部(0791-88513257)退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前言2015年11月,教育部社科司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并在通知中发布了“参考选题”。经专家评审,我们成功申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项目。

项目申报成功后,教育部社科司领导对项目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我们应约到教育部听取司领导对项目研究的要求,并对项目研究任务做了一些调整。

在申报选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时,我们原计划是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江西)”为基础开展研究,在“项目工作思路”中提出:“整合井冈山及周边地区具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文化特色,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资源,形成按照教育部要求的‘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线路,制定出独具井冈山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为此,我们申报团队原计划设定的未来三年的预期目标如下:第一年:制定出“永新三湾—龙市—茅坪—茨坪”线路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包括4天、5天、6天、7天的培训方案,方案中包括现场教学和专题研修、体验式社会实践、访谈式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在此基Ⅰ

础上,把以上4个培训方案编辑成册。

第二年:制定出“茨坪—兴国—瑞金—于都”线路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包括7天、8天、9天、10天的培训方案,方案中包括现场教学和专题研修、体验式社会实践、访谈式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在此基础上,把以上4个培训方案编辑成册。

第三年:制定出“茨坪—毛泽东当年井冈山及周边地区调查地寻踪调查”线路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包括10天、15天、20天的培训方案,方案中包括现场教学和专题研修、体验式社会实践、访谈式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以社会调查为主。在此基础上,把各线路共11个培训方案编辑成册,力争出版,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井冈山)规范化、常态化。

项目申报成功后,社科司领导在以上预期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重要意见,提出三年完成项目的具体任务:一是通过调研其他基地,把实践研修再梳理优化,提出基于现场教学的菜单式方案;二是在现有服务范围的基础上,进行面向全国思政课教师服务的探索;三是提升宣传效果,跟高校思政课网站联系,将思政课教师培训各种形式的成果、学员感受等在思政课网站公布,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四是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菜单式培训,从培训角度和规律把握上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研究;五是制定出“永新三湾—龙市—茅坪—茨坪”线路、“茨坪—兴国—瑞金—于都”线路、“茨坪—毛泽东当年井冈山及周边地区调查地寻踪调查”线路三套完整的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六是形成项目成果,出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

课题组成员通过仔细讨论,认为要认真贯彻好社科司领导的意见,并完成好课题研究,最后决定把三年中对本项目研究的成果以一部专著的形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式呈现出来。

在项目研究中,我们得到了其他1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以下简称为“实践基地”)同人们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了“实践基地”的一些培训方案或日程安排,为完成教育部社科司领导要求“通过调研其他基地,把实践研修再梳理优化,提出基于现场教学的菜单式方案”和“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菜单式培训,从培训角度和规律把握上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尤其是在2019年3月29日至4月1日,我们邀请“实践基地”的直接负责人和参与者在井冈山召开了项目交流研讨会,各基地在提供自己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中肯意见和建议。

课题组成员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项目要顺利完成,最重要的是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江西)”为基础,完成好3套完整的共计11个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由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江西)”主要在井冈山地区,该地区拥有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贯穿整个研究的一条主线是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的运用。但我们认为,仅仅如此还达不到社科司领导“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菜单式培训,从培训角度和规律把握上进行科学全方位的研究”的要求。为此,我们是如此架构本项目研究的:一是分析“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关系,我们把它作为第一章进行研究;二是理清“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关系,我们把它作为第二章进行研究;三是研究“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这既是我们多年来实践探索的理论总结,又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方案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我们用了较大篇幅写好这第三章;四是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探究”,这章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和核心,3套完整的共计11个思政课教师培训方案在该章完整地呈现出来,可以给思政课教师培训提供选择,不仅如此,我们还按照社科司领导要求,引用了一些其他实践基地的培训方案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也可以看出不同基地的思政课教师培训特Ⅲ

色;五是总结多年来各“实践基地”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活动与成效”,肯定各基地培训成绩的同时,提出了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的思考。

由于这类项目属于创新性研究,没有可以参考的模式和范例,遇到的困难不少,我们将尽力克服,力争圆满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目录前言/Ⅰ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01一、菜单式培训方式探究/001二、菜单式培训是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新趋势/009三、菜单式培训是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的重要方式/013四、思政课教师培训需要高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017第二章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23一、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发展历程/023二、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体系/026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的作用/029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35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方式/035二、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045三、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设计/055四、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行为/064五、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方式/071六、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管理/081001第四章高校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探究/093一、制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093二、高校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设计/097三、其他“实践基地”思政课教师培训方案及特色/222第五章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活动与成效/248一、暑期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248二、在社会实践研修中强化人才培养/254三、做好今后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的思考/258参考文献/262后记/26500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菜单式培训是一种采取双向选择的全新培训方式,能让接受培训者有足够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一些部门开始重视菜单式培训,并对之进行了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也对这种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菜单式培训方式探究菜单式培训既可以激发思政课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增强主动性和满足感,从而在培训中解决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菜单式培训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欢迎,成为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教师培训方式。

(一)菜单式培训的相关概念1.菜单式教师培训的含义菜单式教师培训是一种以满足教师专业化成长需求为目的,以解决教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指导的新型教师培训方式。菜单式教师培训讲究自由双向选择,在教师所需培训内容和方式上给予了更多选择权。菜单式教师培训方式的理念是,依据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和实际情况不一,对教师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和方案,供其自由选择。通过让教师接受自己感兴趣的培训方法和方案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菜单式培训中,通过实践研修活动的开展,使教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01师既可以作为接受培训的“受训者”角色,也可以作为向其他教师授课的“培训者”角色。在实践研修中,大家可以将各自的优点、专长和教学经验展现出来,供大家选择学习,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实现共同提升,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菜单式教师培训的实质就是“因材施教”和“因需施训”,采取授课与听课双向选择,不断激起教师的各种兴趣,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菜单式教师培训方式的提出菜单式教师培训方式主要针对传统教师培训即“灌输式”培训而提出的。

传统教师培训往往是聘请一位或者几位专家作为培训者,培训专家根据自身的经验向受训教师传输教学方法和内容。这类培训在实际中反应为:教师普遍缺乏积极性,培训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这种培训方式的不足,菜单式教师培训方式应运而生。菜单式教师培训方式具有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法多样、组织形式多种、参与互动性强、选择空间自由等特点。这种不同于传统培训的方式,使教师在实践研修的主动参与过程中,实现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菜单式教师培训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被大家积极探索的思政课教师培训方式。

(二)菜单式教师培训的前期准备1.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的期望和需求菜单式教师培训是采取授课与听课双向选择的模式,因此在开展培训前首先要调查了解教师参加培训的期望和实际需求,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菜单式培训方案,这是开展好菜单式教师培训的前提。

第一,了解教师对培训的期望,调查教师对培训的需求。在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前,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调查了解教师的培训期望和实际需求,既可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也可以采取会议形式。如果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可以在问卷中列出较为详细的问题,比如:您最期望以何种方式进行培训、您最期望培训达到什么目的、您希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您所希望的实践研修中的培训方式主要有哪些、您在培训中有哪些特殊需求等等。如果采用会议方式,可以邀请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师召开座谈会,大家坐在一起谈谈各自的想法,让教师谈谈心中的期望和培训建议,这些建议越具体越详细越好。

00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调查人员则可以根据自己听到和记录的情况,及时归纳参加培训教师的需求。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一些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尤其是需要根据不同省、市、自治区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特色,制订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只有这样才可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好培训方案供大家选择,力争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

第二,集思广益,探讨培训可行性。根据调查情况,组织参与培训教师、培训专家和教授等进行研究,对了解到的情况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剖析,确定哪些是思政课教师的共性问题、哪些是教师的个性问题、哪些需求应在实际培训中尽力让受训者得到满足、哪些需求由于受条件限制在实际培训时不太具有操作性、哪些特色在培训中要突出等等。通过分析,最终确定要针对哪些问题和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也可以针对一些教育部思政课骨干教师或者各省、市、自治区思政课教师的特殊需求,制定一些菜单式培训方案。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往往可以使培训达到更佳效果。

第三,确认需求情况,周密部署工作。根据研讨得出的针对性问题,及时制定培训菜单,然后到本省高校做确认调查,让高校教师了解培训方案的针对性和特色所在,了解教师对培训菜单的满意程度,确认是否能够满足教师的需求。培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一般以“实践基地”的高校教师为主,而对其中的一些学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比如高校学科建设问题、思政课教学改革问题、形势与政策等,可以邀请对这些问题有较深研究的全国各地高校教师作为专家学者参与培训,举办相关专题讲座并开展研讨,充分发挥受训者的主体作用。我们认为这些做法意义独特:一是可以提高培训的品位和档次;二是可以提高基地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三是可以促进参训教师间的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尊重教师意愿,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在最终确定了教师的培训期望和需求后,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我们认为,在制定培训内容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要在问卷调查和会议商讨中确实提出的问题基础上,根据问题的共性、个性进行先后排序,将多数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03人关心的共性问题排在前,将关注度较小的个性问题排在后。如果参训教师较多,则要对受训教师进行分班,将有共同期望和需求的教师分在一班,以便他们选择培训方案和共同学习讨论。在进行培训时,既可以聘请一些相关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也可以在培训者中选择一些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或者介绍思政课教学改革经验,当然这方面必须提前沟通好。这种学员的适当参与教学,可以强化培训的互动性和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在培训过程中,需要组织教师分组进行交流探讨,看看他们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是否有了更为发散性的建议等。有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在培训总结上集中分享给各位参训教师,从而共同进步。

二是培训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都是有目的性的学习活动,教师来参加培训就是为了满足某些需求或者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在培训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上就必须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不是简单地讲述理论,更不能纸上谈兵。在培训方案设计中,可以让参训教师首先提出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甚至可以让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分析他们解决方法的合理性,然后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解析,指出其中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最后要组织小组讨论,让教师及时总结参加培训的体会,重点是通过讨论和总结,明白如何把参训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应用于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技巧。

3.制定科学可行性培训方案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其专业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培训现场体验和回味思考的过程中,在不断反思中寻求理解和扩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将共性的理论指导变成自身的提升助力。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制定培训方案时,要特别考虑参训教师在培训活动中和今后的实践教学中的可参与性,确保培训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当然,在制定科学可行的培训方案时,教学方式方法至关重要。下面以井冈山地区为例,提出一些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政课教师培训的方式方法。我们国家许多地方都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认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政课教师培训,不仅需要寻找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契合点,还需要探究正确的00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教学路径与方式,从而构建正确的思政课教师培训方法。从实践看,这些教学方法主要有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激情教学、研究教学等。

一是专题教学。专题教学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使其在较短的时期接受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以促进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教学方式。专题教学是各个基地在组织培训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等特点,最大的优点是使参训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到相对较多的特有专题知识。我们认为进行专题教学是有必要的,虽然来自全国各地的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党史、国史知识都比较了解,但在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他们掌握的井冈山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方面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往往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因此,我们开设的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深受受训教师欢迎,他们尤其对一些细节问题特别感兴趣,这使他们“了解到了一些原来不曾了解的资料”。据我们了解,其他11个“实践基地”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同样都有专题教学,比如,延安有“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山东临沂有“沂蒙精神的成因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

当然,由于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物质载体大多是固定的、分散的,我们不可能在所有涉及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场所都进行现场教学,而专题式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诚然,我们认为,思政课教师参与培训,是为了达到一种“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目的,它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训中除了开设红色文化资源方面的讲座,还需要举办一些关于学科发展趋向、思政课改革、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讲座。可见,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要求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使用专题教学方法。

二是现场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中,我们认为,除了必要的专题教学,还需要特别注重现场教学。一方面,在设计培训方案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教师培训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另一方面,在培养和提高教师思想品德方面,同样需要关注教师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强调在培训中教师的参与性、主体性、能动性,注重参训教师的自我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是“人”“事”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05“物”“精神”所构成的资源形态,这种资源形态所呈现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有着时间距离,更需要我们在培训中主动引导参训教师,让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教学,从而让学员更易理解与接受。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必须让教师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三湾改编旧址群、龙江书院、八角楼、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北山烈士陵园等。但是,在培训方案设计中要避免那种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我们不是让教师为了参观而参观,而是要在参观中学习。每到一处除了参观外,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相关现场教学,在不同的现场讲授不同的主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员进行思考,由原来的重教转化为现在的重导,通过引导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现场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的统一。这种教学形式在各个“实践基地”都广泛运用,而且效果都很理想。

三是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肯定教育者的主动作用,又尊重学员的能动性,主张进行互动、沟通、协调,两者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合作性、民主性的特点。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政课教师培训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场地由封闭转化为开放,而且即使教学结束也不一定完全呈现结论。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进行筹划。首先,我们要尽量引导学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且为学员提供自由想象、自主思考、自主探索且得出自己结论的机会,而不是追求统一的答案;其次,设计培训方案过程中,还需要由重结论转化为重过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和引导教学活动,注重教学和提升过程;最后,在设计方案中,要特别注重由“独白”向“对话”方式进行转变,要摆脱以往课堂上教师“独白”式的讲授方式,采用双方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在双向互动中实现培训目标,我们觉得这是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这种方式对于思政课教师培训结束后开展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示范或者启发作用。

四是激情教学。激情教学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情绪,使其保持高昂的、正面的情绪,通过情感体验来提高自身知识素养的00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教学方式。人是具有情绪、情感的,情感会影响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影响人对事物的评价,从而决定自身是否接受。情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对人的行为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如果一个人喜爱某一种活动,就会积极参加,积极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反之,则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激情教学充分肯定受教育者情绪的重要性,鼓励与引导受教育者积极、正面的情绪,抑制其消极、负面的情绪,使其发自内心地接受教育内容,是提高思政课教师培训成效的方法创新。红色文化资源中的“人”“事”“物”“精神”等载体,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不乏感人的故事、动听的歌曲、难忘的味道等,这些都为开展激情教学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因此,我们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可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采用激情教学方式,如在培训中安排“激情教学”环节,让专业教师带领学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八角楼的灯光》《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等经典红色歌曲。为了渲染气氛,可以在组织学员聆听红色歌曲《十送红军》背后感人肺腑的故事后,再齐唱这首歌曲,这时候有许多学员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就可能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了。这种教学方式能将学员的“听觉”“视觉”等充分调动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他们的情绪,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程或活动,发自内心地接受和认同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内容,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倾向,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师培训成效。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同样可以在今后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时使用。

五是研究教学。研究教学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鼓励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发现问题、主动思考、进行研究的教学方式。研究教学要求学员具有敢于质疑的勇气,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具有不断研究的毅力等。我们认为,相对其他教学方式,研究教学特别适合思政课教师培训。这是因为思政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等有较高的认识与理解,他们自身具有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各种障碍的毅力,他们在认识水平、思想道德、自身素养以及研究能力等方面普遍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近年来,许多拥有比较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校,充分利用地方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颇多的成果。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时间和条件等原因,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方式尚比较单一,多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07局限于走马观花式参观。深入探讨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特别是结合教学实际的需求和目标,通过不断探索挖掘党史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抢救与整理各类的党史资料,加深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真正准确地认识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如果时间许可,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些努力,设计一些具有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的内容以及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等方面的研究,这也可能是某些思政课教师研究的方向。我们希望,参训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从理论与学术的角度对我们党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历史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具有科学性、独特性、新颖性的观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员能够理性、辩证地思考问题,也能较好地彰显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的重要价值。

(三)菜单式培训的服务工作1.要改变培训观念,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菜单式培训方式是结合思政课教师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他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者困惑,通过培训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促进学习。菜单式培训方式是为了有效激发思政课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参加培训的意义和作用,为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作为培训方,应该想方设法设计好培训方案,激发教师的参训兴趣,进而达到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

2.要针对教师实际问题,增强培训实用性菜单式培训方式应该结合当前思政课教师的实际情况,及时将培训“菜单”不断更新,尤其是要对各种新理论、新措施、新方法以及新问题等及时进行培训和指导,从而能够使教师通过培训感觉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获。我们认为,菜单式培训方式既要有内容上的独特设计,也应该在方式方法上进行独特设计。因此,在培训中一方面要将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地方特色资源(比如井冈山、延安等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另一方面又要使教师通过培训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得到启发,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巧得到有效提升。

00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3.要紧跟学术发展动态,强化理论与实际结合在菜单式培训方案设计时,培训者要紧跟当前学术发展动态,在培训内容上,要把当前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融于培训之中,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的观念和理念都能有所转变的同时,还能够使参训教师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等。

通过培训,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二、菜单式培训是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新趋势实践研修,作为思政课教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高校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整个社会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的特点,要求开展菜单式培训。

(一)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的新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需要新气象、新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同样具有新特点。

1.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具有层次性虽然参与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的教师都来自高校,但是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有各自的个性和学科背景,这使他们存在客观的个性差异。思政课教师群体正是由不同个性、不同能力、不同素质基础的教师个体所组成。思政课教师的差异性,还表现为具体教学职能的较大差异性。参与思政课实践研修的教师所在高校层次不一,有来自985高校的,也有来自211高校的,也有来自普通高校的,还有来自高职高专学校的。这些高校中有些是研究型高校,有些是综合型高校,有些是应用型高校。

虽然高校的思政课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是各层次高校的教学职能差异性还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设计培训方案时,不能脱离他们的教学特点,用同一个标准和模式去要求所有参训教师;而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职能、不同层次对教师个体提出适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09当要求,承认和正视教师的相对差异性,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培训得到相应的提升。

从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思政课教师并非是单一存在的形态,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合体。按职称层次划分,有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不同层次的教师;按年龄层次划分,有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按所在高校的类型划分,有研究型高校、综合型高校、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因此,菜单式思政课教师培训就是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教师实际出发,分层次地提出培训目标,达到培训目标。

2.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具有针对性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培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需施教,学用一致,注重实效,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要求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无论培训的内容,还是培训的方式方法都应该切合教师工作实际,切合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要根据思政课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选择专题教学内容,组织学员进行研究、讨论,共同寻求解决的对策和办法。

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指出,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我们认为思政课教师培训同样应该重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在设计培训方案时,要针对教师工作实际提出培训专题,如思政课改革、学科发展趋势等。还可以在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上进行设计和展现,比如,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激情教学、拓展体验等。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研讨式培训,普遍受到参训的思政课教师欢迎,并在之后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们探索多样性、有特色的思政课教师培训方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具有选择性当代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同样,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我们也愈来愈重视他们个性的发展。在设计培训方案时,我们力争达到让学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工作、学会促进个人发展的01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培训目标。学会认知,主要是指通过培训,促进学员在掌握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他们掌握获取知识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学会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以及运用信息。学会做事,是指通过培训,促进学员在实践中运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信息,发展他们职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提高组织工作效率的能力。学会共同工作,是指通过培训,使学员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与他人在协作中共同发展。学会促进个人发展,这也是培训的终极目标之一。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在于人的发展;反过来,人的发展则对组织和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强化自己创造的潜能。因此,我们认为,思政课教师培训主要应该是“发展性”的,“而不着眼于补救”,要尽力满足教师提出的要求,把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作为培训内容和目标之一。

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应该倡导选择性学习,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在选择中发展。现代教师培训是一种专题式、菜单式、积木式的培训,即一种选择式的培训,可以使他们按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因此,培训课程设计应是一种集群式、菜单式的课程体系。我们认为,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活动应该是一种以现场教学为主的自主选择的培训方式。这种自主选择性的培训方式能够满足广大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促进他们主动学习,从而达到培训实效性、针对性的要求。

(二)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的特点与形式一般来说,常规性教学办法不分学员的具体情况,实行一个班几十个人“一锅煮”,即使一些学员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也无可奈何。经过调查研究,并参考国外及发达地区教师培训做法,我们正在探索一套全新的思政课教师培训的新办法、新思路,即根据学员差异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开设菜单式培训方案,以供学员选择,尽量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学什么”。

菜单式培训,由于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学习模式,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员有了更多选择余地,这是思政课教师培训工作的全新探索。这种培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11训方式能使培训对象从被动受教育者转变成主动汲取知识、提高技能的学习者。

1.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一般具有的特点一是自主性,即参训教师可以自主申请参加培训和自由选择参加何种方案的培训,“实践基地”可以在教育部指导下自主组织实施培训。

二是菜单式,“实践基地”提供的培训是以菜单形式进行的,包括课程菜单、时间菜单、师资菜单等。

三是实用性,各“实践基地”组织的每次培训,都是有的放矢地解决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开展针对性很强的短期强化培训,对新理论、新政策、新法规、新经验、新技能进行讲授,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从而满足思政课教师全面发展的需要。

2.菜单式培训与以往培训方式的不同点由于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培训具有上述特点,菜单式培训方式与以往的培训方式相比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是学员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要我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

二是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套餐式、板块式,变成了灵活的组合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是学习时间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硬性规定学习时间变成弹性学习时间,学员可以更加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时间紧张的可以参加4天培训,而时间充裕又有实际需要的可以参加长达20天的培训。

3.开展菜单式培训的主要形式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开展菜单式培训的主要形式一般多为“N+X”菜单式培训,“N+X”培训模式是一种新型培训机制。“N”为必修课程,一般是指各“实践基地”的特色主打专题。“X”一是指选修课程,比如:有关学科建设的专题,有关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的专题,有关形势与政策方面的专题,等等;二是指培训时间,比如:一般为3—15天的培训时间,甚至可以达20天;三是指01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教师教学专题,比如:同一个专题有多个教师讲课,或者同一个教师可以讲多个专题,以供大家选择。该培训模式能使集中培训和个性化需求培训较好地结合,既可以达到知识更新的目的,又有利于学员教学技能提高。

三、菜单式培训是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的重要方式实践研修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教育部文件指出,“实践基地”的建立,将“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因此,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社会实践培训方案,通过思政课教师亲自参与实践研修活动,并及时总结经验,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总体素质,而且有利于各高校教师在相关课程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且卓有成效的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从而架起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一)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实践研修的特点思政课教师菜单式实践研修,就是根据思政课教师培训需要,设计出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研修形式,由思政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研修方案,组成主题相同的班级,在培训教师的具体协调和指导下,依托高校“实践基地”,参加一定时间的培训活动。这种创新的实践研修模式,是对传统实践研修形式的一种超越。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菜单式实践研修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研修理念人本化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是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一种延伸,是在尊重参训教师个性和需求的前提下展开的,在培训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因为如此,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将尽量使学员做到“六多”,即多动腿、多动手、多动口、多观察、多动脑、多动笔。通过不断观察、交流、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他们今后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实践研修主题多样化根据教育部对思政课教师培训的要求,各个“实践基地”以组织社会实践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13和研修活动为主要内容,整合当地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资源,形成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研修活动。各“实践基地”在设计方案时,要整合各自的特色资源,设计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多样化主题,形成菜单式培训方案提供给学员,让不同的班级学员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某一主题参加实践研修活动。这一创新做法充分考虑了学员个体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是对“一个地方、一个主题”的单一社会实践研修活动的提升。

3.实践研修载体阵地化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要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阵地建设十分重要。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在全国各地建立首批12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从而为思政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研修活动,更多地接触和了解社会提供了可靠保障。

4.实践研修时间集中化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活动,主要是由教育部统筹安排时间,或者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自行安排时间进行,一般将时间集中在一周左右。这种培训方式有布置有措施有落实,有“实践基地”的周密设计、统筹安排和全程服务。实践证明,这是对过去那种只重视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教师寒暑假“走马观花式”社会实践的超越,获得了参训思政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5.实践研修培训队伍专业化根据教育部要求,各“实践基地”配备了精干、得力的组织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建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能力强的校内校外结合和专兼结合的培训队伍,他们在培训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各“实践基地”的教师在精心组织、认真教学、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随时根据思政课教师的需求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新时代要求,使实践研修活动常做常新。各“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不断拓展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从而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研修01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6.实践研修管理主体协调化《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教育部社科司负责‘实践基地’管理。围绕‘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研究制订相关政策,给予政策支持。协调制定全国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计划、确定社会实践路线。

组织专家对‘实践基地’建设情况、运行状况及工作成效等进行检查督导。组织各‘实践基地’开展专题研讨交流等。”教育部要求,“‘实践基地’所在省(市)教育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协助做好指导和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相关政策支持。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所在省(市)教育工作部门分管领导、职能处室负责同志,依托高校(单位)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组成。各依托高校(单位)具体组织实施。设立‘实践基地’办公室,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办公室可设在本校(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本校(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和研究成果的作用,整合当地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资源,形成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路线。制定本‘实践基地’的中长期建设计划和每年开展活动的工作计划,并负责实施”。正因为如此,各“实践基地”都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办公室、教务处、宣传部、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等职能部门紧密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实施的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运行机制,实现了管理主体的协调一致,并形成管理合力,从而保证实践研修的顺利进行。

(二)菜单式实践研修的教学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式培训方案,作为一种创新的形式,与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相比,有着显著的优势,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1.重视学员主体性地位传统的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由于可能出现教学环节缺失,或者实践教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15学研修方案不完善,使参训者主体性得不到应有发挥,导致思政课教师培训实效性不强。菜单式思政课教师培训方案,则能充分发挥培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实践主题由参训者根据“菜单主题”自主确定;实践研修合作伙伴、研修方案实施、实践研修的时间空间由参训者自由选择;甚至一些研修方式方法也要教师共同参与完成,实践结论由大家讨论得出。这样一来,在整个实践研修教学过程中,把参训教师实实在在置于主体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员成为实践研修教学的主动参与者,进而能心情愉快地投入实践活动中去,各位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2.满足学员差异性学习需求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在进行思政课教师培训中,应该把每个学员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从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提供适合学员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个性发展的需要。菜单式思政课教师培训方案,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强调采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员最大限度的发展。这种培训尊重学员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创设多样化的反映时代精神的社会实践主题供学员自主选择,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不同学员个性学习需求。在这方面,我们更希望通过开展菜单式教师培训示范作用,让参训教师将来更好地去组织开展各高校的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进而取得更佳的实践教学效果。

3.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毫无疑问,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而在高校开展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思政课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首先自己要很好地去践行素质教育,参加菜单式思政课教师培训就是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参加菜单式教师培训,让他们充分体验这种教学模式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把素质教育思想贯穿社会实践研修的始终。

01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4.弘扬知行统一优良风气知,是由学而知;行,是用,是实践,是解决实际问题。知与行的关系,就是学与用的关系,知行统一就是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际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菜单式思政课教师培训,将尽力使参加社会实践研修活动的教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促进理论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创新相结合,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在新时代不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良好风气。

四、思政课教师培训需要高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经有关省(市)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申报,2013年5月,教育部决定建立首批12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各个“实践基地”探索出了一些思政课教师培训的新途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政课教师培训经验。

(一)相关部门对“实践基地”建设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职责。当前,面对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的新形势,针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情况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特点,高校思政课的使命更加崇高,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要求教师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自身所教的理论不断深入研究并“诚教之,笃信之,躬行之”,这样才能有效地使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因此,为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教育部非常重视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的建设,2013年5月下发了《通知》,决定建立首批12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通知》要求“实践基地”所在(市)教育工作部门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17要高度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协助做好指导和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相关政策支持。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所在省(市)教育工作部门分管领导、职能处室负责同志,依托高校(单位)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组成。

首批12个“实践基地”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依托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苏州大学、嘉兴学院、井冈山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湘潭大学、临沂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延安大学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了“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各单位不仅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实践基地”各项工作,而且主管领导(有些是单位主要领导)定期到“实践基地”听取工作汇报,参与开班典礼、结班典礼、学术讲座等活动,并对相关工作给予大力指导。在各依托单位建立“实践基地”的过程中,所在单位的有关部门都给予大力支持。例如,“实践基地”设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或者校长担任组长,一名副书记或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实践基地”主任,主抓研修基地的各项具体工作。从学员的开班典礼到结班典礼、从讲座内容的设计到优质师资的聘请都严格按照要求推进,而且每期培训班都制定详尽的《教学手册》和《学员手册》以及工作方案,培训按照程序化操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由于有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实践基地”的各项工作得以良性发展,培训效果良好,得到了全国各地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保障“实践基地”建设大力提升思政课研修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是思政课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践基地”取得效果的主要考核指标。为此,各“实践基地”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及思政课教师的期望和需求制定了详细的研修方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实践研修活动。“实践基地”一般都突出如下特色。

一是开展专题教学与研修活动。为了让各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党的“一大”、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延安斗争历史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上海广东苏州改革开放取得的成01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就,以及各地特色资源运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情况和思政课教学科研前沿情况等,各“实践基地”在培训方案中都会安排1~3个专题教学,比如“红船精神与建党95周年”“井冈山斗争史与井冈山精神”“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沂蒙精神的成因与弘扬”“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人才培养”“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的建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苏州城乡一体化创新实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实践”“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的实践”“大湾区建设现状与展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方向、方位与方法”“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立体多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新时期中日关系发展与政策应用”等。在专题教学后有时候还开展一些小组研讨活动。各“实践基地”本地特色专题一般是由基地所在高校学者开设,各基地还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较高的社会声望,经常聘请校内外专家为每期参加研修的教师做专题讲座。比如,聘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相关专家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定教材的制定过程、目标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使专题报告这种方式成为帮助研修教师“吃准”“吃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精神的捷径。专题讲座的方式能够让研修教师聆听知名学者的治学之道和授课心得,帮助他们捕捉理论前沿,促进自身研究水平的提升。

二是开展现场教学。这是各“实践基地”都普遍采取的一种深受学员喜欢的主要教学形式。各“实践基地”所在地区有许多革命旧址群、改革开放新成就展示地等,学员在参观考察旧址和成果展出等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各“实践基地”教师在一些特色旧址、场地开展一些有明确主题的现场教学。比如,井冈山在茅坪“八角楼”旧址群开展“从井冈山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场教学,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前开展“学习革命英烈为主义而献身的伟大精神”现场教学;延安在王家坪旧址开展“党员干部的楷模毛岸英”现场教学,在知青旧居———梁家河大队开展“知青情·知青理·知青魂”现场教学;广东在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开展“建设制造强国,守望工匠精神”现场教学,在深圳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19莲花山邓小平同志塑像前开展“改革开放,继往开来”现场教学等。

三是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这种教学形式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活动可能会让学员印象深刻。比如,在井冈山,组织学员身穿红军服,背着米袋和斗笠,用半天时间重走当年朱德毛泽东走过的挑粮小道,让教师在走进的历史中去体验去感受,探索社会实践新形式。又比如,在遵义苟坝,晚上让学员穿着红军服,提马灯,唱着革命歌曲走完1.5公里的毛泽东小道。这种教学活动往往使学员感悟深刻,终生难忘。

四是开展访谈式实践活动。邀请红军后代开展访谈活动,并进行互动交流,让参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地了解历史、进行思考。比如,在井冈山,邀请袁文才的孙子袁建芳、王佐的孙子王生茂、曾志的孙子石金龙、老红军江治华的孙女江满凤进行现场访谈教学,使许多教师感受十分深刻。

五是开展音像教学。“实践基地”根据多年的探索,将一些革命战争年代发生的历史故事和一些感人事迹,通过音乐舞蹈形式表现出来。一些精美的编排和精彩的演出,往往能使人产生强烈的震撼,甚至给学员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如果参与培训的人数较多、时间又允许的话,组织者一般会安排现场演出,但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放映他们录制的音像片或者相关影视片进行教学。相关影视教材有井冈山大学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河北师范大学的音乐舞蹈史诗《西柏坡》、临沂大学的《沂蒙六姐妹》等。

六是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在培训中,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比如,在井冈山和原中央苏区,可以在毛泽东当年开展“永新调查”“宁冈调查”“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等所在地,开展“寻踪调查”实践活动,调查结束后要求学员写出调研报告,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服务。

(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思政课教师水平1.加强培训管理,为提高研修质量提供制度保障每年各个“实践基地”都要接受教育部安排或者委派的思政课教师培训1~8期,一般每次人数在40~80人,有时甚至多至200人,时间一般为1周。各“实践基地”接到任务后,都将制定培训方案报教育部审核,待批准后学员到达时正式实施。此外,各“实践基地”还“接受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02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委托,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社会实践活动”。为保证培训质量,“实践基地”在编排班级时一般每个班级不超过50人。在研修即将结束时,要组织研修考核,参加研修的教师在研修期间要撰写有关班级的内容不少于5000字、有关个人的内容不少于3000字的研修报告,最后通过考核合格颁发结业证书。

2.深化过程管理,营造良好实践研修氛围针对一些学员可能第一次来到“实践基地”,对培训学校环境还很陌生的情况,各“实践基地”一般都在学员报到时就提供《学员手册》,或者制作温馨“小贴士”供其使用,并向他们发放校园地图,还通过安排联络员、组建班委会等做法,使参加研修的教师很快转换角色,融入培训氛围中。如果培训时间较长,“培训基地”还会为研修教师办理学校的图书使用证,使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对研修教师开放,为其学习研究提供方便。同时,通过与学校联系,学校的运动场所和娱乐设施也将及时对学员开放。

3.通过实践与研修结合,不断提升实践研修实效性为使研修教师更进一步了解“实践基地”的特色资源,大力开拓视野,增加他们与授课专家之间以及与其他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各“实践基地”在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工委的支持下,及时与各相关部门联系,增加了社会实践研修环节,组织研修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考察活动。尤其是在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地的社会实践中,需要地方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些社会考察活动,为研修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以真情实感打动学员创造了条件。这种社会实践方式,使研修教师的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引导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提升学员整体素质目前,每个“实践基地”都完成了几百或上千人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任务,基本上覆盖了全国大部分高校。5年来,12个“实践基地”累计培训超过1万名思政课教师。通过这种研修方式,参与教师在学习中不断认识自身不足,不断进取,使教学和科研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实践基地”建设的初衷和重要目标,根据各基地已经结业的教师反馈,第一章菜单式培训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21这一目标在各基地都很好地实现了。参加过实践研修的教师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方面上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在带动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整体发展方面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有些高校的教师通过实践研修后,把现场教学、访谈教学、激情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应用于本校思政课改革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02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第二章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夺取中国革命胜利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是一种以物质(旧居、旧址、遗迹等)、信息(标语、文件、书信等)、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优质教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是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简称,是指教育者将红色文化资源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使其感受和体验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内涵,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我们觉得,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

一、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发展历程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优质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正是这种吸引力和感召力催生了多种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实践。纵观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参观学习向现场教学转化、从课外活动向课堂教学转化、从自选行为向规定行为转化发展这样三个层面,逐渐呈现出规范化和突出实效性的教学特点。

1.从参观学习向现场教学转化近年来,在我国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许多单位经常组织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特点表现第二章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23为:主题突出,目的明确,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从教学角度看,这种实践活动在较早前并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专业的教学人员参与。多是由本单位自己组织,或委托旅行社组织,主要是在节假日与观光旅游或红色旅游结合在一起进行。在活动中,讲授者主要是导游或革命英烈后代或当地的知情人。这些人不是专职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教学训练,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方面相对固定,学员无法取舍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因而这种实践活动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参观学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需求的迅猛增加,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或培训的教学机构应运而生。专业教师和专门培训机构的介入,实现了一般性参观学习向现场教学转化的跨越。现场教学就是教师将教学活动安排在有关现场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按照培训机构制定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深入研究和挖掘教学现场所蕴含的历史资源和承载的教育内容,为教学对象提供相关的新颖的背景材料。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秉承一个现场教学点就是一部活教材的理念开展教学研究,按照凝练主题、营造氛围、设计活动、讲述典型的要求备课,在此基础上组织培训对象在实地开展教学。现场教学不同于室内课堂教学之处在于,讲授时不仅对培训对象有教学上的要求,比如,必须以队列形式或坐或立;而且对授课教师也有特殊的教学规范要求,比如,教学姿态、语言规范及为增强教学效果而自己设计准备教具等。当然,现场教学有时候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化,其个别环节也可参考之前的参观学习,但由于现场教学是专职教师按教学规范实施教学,其培训效果是要远远优于一般参观的。

2.从课外活动向课堂教学转化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人才培养,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人,各级各类教育都概莫能外,红色培训教育也是如此。红色文化资源因其蕴含着革命英烈的崇高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和先进文化,长期以来就被各级各类学校应用于教育教学。然而,由于蕴含在红色文化资源中的这种教育元素具有独特性质,一般较难在不衰减其特有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文本教材和高校课堂。因此,运用红色文化02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主要采取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比如,在清明节前后到革命烈士陵园献花扫墓,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邀请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到学校做典型事迹报告等。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然而正是这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课外性质,使它具有临时性和断续性的特点,活动组织形式相对松散,设计也可能太严密,并且容易受到其他活动的干扰。随着人们对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特质认识的深化,尤其是基于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方法创新,现在许多高校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大胆探索,比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音像式和访谈式教学方式的采纳、主题教室与展示式教学相结合等,这些都为红色文化资源进入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特别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教具的改进,以旧居旧址形式存在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可以比较方便地转化为现实课堂。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从课外活动到课堂教学的发展,极大地创新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3.从自选行为向规定行为转化从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以前各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主要采取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这些实践活动一开始并没有列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而是培养方案外的补充或者说是培养方案外的一些自选行为。

活动的组织者主要是学校的党团学工部门。比如,学校各级党团委和学工部门组织的红色历史知识竞赛、唱红色歌曲、诵红色经典等校园红色文化活动,以及在节假日和特殊日期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田野调查活动等。参加这种学习或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往往是按照一些规定标准挑选出来的优秀分子,从范围上看并没有做到对学生的全覆盖。从师资上看也没有专门的教师,往往由思政课教师或党团学工干部兼任。近年来,随着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处革命老区的高校对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实践有了新举措,即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开发基于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校本课程,编写相第二章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25应的校本教材,比如井冈山大学的《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延安大学的《延安精神概论》、临沂大学的《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等;组建独立的教学研究机构,比如井冈山大学的“井冈山精神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的“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延安大学的“延安精神研究中心”、龙岩学院的“中央苏区研究院”等。这些研究机构还配备了专业的研究和教学人员。与此同时,相关高校还提倡各学科专业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社会学、历史学、旅游管理、音乐舞蹈、体育学等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使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更加正规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二、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如上所述,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实践发展,经历了由一般参观学习到正规课程教学的过程;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也经历了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到探究和揭示教育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涉及教育者、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基本元素,这些基本元素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通过多年实践探索,我们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教育价值功能科学界定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并从不同角度分析揭示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教育元素,论述它的时代意义和资政育人价值。从教育学视阈出发,探寻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与方式。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公民、学生、军人和党员领导干部等不同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从本课题研究角度看,我们认为要重点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紧密结合,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科专业建设、校本教材、课程开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2.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红色文化资源是具有独特教育品质的资源,这种教育特质将深刻地影响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指导教学实践的角度,可以从教学内容、02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课程形态和课堂形态三方面分析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一是要揭示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还包括信念、意志、品格、情感的教育,是知情意行融合在一起的教育,这是红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教育特质,思政课教师培训要对此给予特别重视;二是要明确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课程形态不同于文本教材类的课程形态,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需要重视受教者的现场感受和体验,根据反馈的信息要求,要对培训课程不断调整和优化,形成动态的课程;三是要明确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分散性和融合性等特点,且又多在旅游景点,课堂形态是现场的、流动的,有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中需要组织者预先考虑与设计好应对方案。

3.关于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教学方式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是以红色文化资源的多种存在方式为依据,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借鉴接受理论,根据受教育者对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内涵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的过程。通过多方面分析教育者、教育信息、传播方式、接受氛围等影响因素,根据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独特性要求,分析讲授式、展示式、音像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特征及其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接受对象的不同特点,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运用,最终构建融“看、听、思、悟、行”为一体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对增强思政课教师培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启发和示范作用。

4.关于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学习行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学习行为主要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借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红色文化资源现场刺激与学习者反应和行为强化之间的关系;二是借鉴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分析学习者的类型、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研究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高尚情操、其背后的英雄事迹等,如何使学习者的行为动机得到激发、情感体验得到加强;三是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学习者理解、接受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时存在的问题,研第二章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27究现场的直观教学、体验教学和自主探究等在帮助学习者理解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方面所起的作用。三个方面的学习行为研究,落脚点是为了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5.关于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教师能力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最主要的形式是现场教学,思政课教师培训也是以现场教学为主。因此,可从四个方面来了解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是可以从教师掌握知识的能力来进行分析,了解教师在现场教学中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等知识进行选择、加工、提炼、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可以从现场表达能力来进行分析,了解教师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艺术,以及他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营造氛围、激发情感、启发思考的传导能力;三是可以从现场调控能力来进行分析,了解教师在面对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现场受天气变化、游客多寡、旅游线路等因素影响时,在时间安排、地点选择、纪律维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组织能力;四是可以从教师的科研能力来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性、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并形成学术成果的研究能力。教师的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决定培训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6.关于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在把握红色文化资源教与学规律的基础上,从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整体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等要素进行科学安排,合理设计,形成教学计划并不断优化。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如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研究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景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媒体选择时所需考虑的各种问题,包括教学设计的内涵和功能、教学设计的目的和原则、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内容、突出特色、落实效果。

7.关于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教学管理根据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的特殊时空特点,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组织过程进行研究,揭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所要求的特殊教学组织方式。比如,02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由于现场空间、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要求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地点的选择、教学班的人数规模确定等都需要科学论证、精心设计。深入分析适应红色文化资源时空离散分布特点下的教育管理模式,如流程管理、准军事化管理、预案管理等。这是思政课教师培训顺利开展的保障。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的作用近年来,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学术研究不断深化。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不断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一)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蕴含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先进文化、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党风党纪、科学的执政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强烈感染力、震撼力和强大的教育功能,对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提升师德师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了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理想信念是任何一个政党得以维系和生存的基石。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积淀的宝贵财富,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富强不懈奋斗的革命历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追求理想信念至死不渝、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形势多么危急,我们党都是高举理想信念的大旗,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经受了各种考验,忍受了各种疾苦,克服了各种困难,战胜了各种敌人,最终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在经济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重读革命先烈的临终遗言和壮丽诗篇,重温革命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我们仍然会感到荡气回肠,并为他们追求理想的执着所震撼。因此,用这样一种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政课教师进行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对于坚定思政课教师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仰、保持政治本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中第二章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29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2.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教育内容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绳,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宗明义地向世人表明,它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客观记录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实践的历史资源,它蕴含了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将其作为我们党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因此,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借鉴党的群众工作历史经验进行教育,对于确立新时期高校良好师生关系,强化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吸引力,进而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了丰富的优良传统教育内容优良的党风党纪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与中国共产党成长相伴随的历史文化记载,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包括了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实事求是精神,也包括了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而制定的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各项制度和原则,还包括了为了保证革命胜利、规范革命军人行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组织纪律。这些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沉淀起来,并被人们广泛认可和崇敬的价值观念、工作态度、行为规范和道德情操,也是我们党和军队能够赢得群众、走向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瑰宝,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当前,虽然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新的时代、新的使命仍然需要我们继续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绝大多数由中共党员构成的特殊群体,思政课教师为人师表,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运用这些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教育,对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03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班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4.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了丰富的资政育人教育内容作为在血与火的岁月里锻造和熔炼出来的红色文化资源,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凝结了先进的伦理观念,记录了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和高尚品德,折射出他们的革命经历和人格魅力,蕴含着丰富的反腐倡廉和道德情操教育的内容。这种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队伍成员判断自身行为得失、确定自身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大家再也不用过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的艰苦生活了,但是,我们认为,警钟长鸣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新时代主题。

因此,运用这些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教育,对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追求,提升价值品位,恪守师德师风,保持定力,永不懈怠,做新时代的合格思政课教师具有重要作用。

(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师培训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红色文化资源是教师培训的优质资源,并为开展培训教育提供了重要内容。但是要让这些丰富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还需要按照思政课教师教育培训的规律将这些资源进行转化,并妥善地处理好以下关系。

1.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历史资源。依托这种资源对思政课进行培训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对教师进行历史知识教育。因为接受培训的思政课教师大都在教学的同时还从事有关党史、国史等学术研究,他们通过学习和重温党的历史,在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等方面得到启发和获得感悟,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培训,不仅要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富历史经验传递给广大教师,更重要的是要以历史事实为出发点,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寻找革命传统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点,把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弘扬新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党的历史经验与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发挥让历史第二章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31告诉现在、让历史启迪未来的作用,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为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2.要处理好讲授与体验的关系讲授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是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培训的两种重要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等形式,系统地向受教育者进行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是知识教育,它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师借助于语言,在较短时间内使学员掌握基本内容和系统知识。体验式教学是指让学员亲身参与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得到体验和感悟,从而受到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信念、情感、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让红色文化资源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去感受、去思考、去领悟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信念、情感、道德等教育元素的作用。比如,井冈山开展“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体验式教学的成功,主要不在于老师讲述了什么,而在于学员在体验中思考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正如有学员在现场感叹说“挑粮小道上的挥汗如雨,胜过书本上的千言万语”。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各有所长,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要将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讲授中加入体验的设计,有助于受教育者更深刻地理解相关问题;在体验中加入讲授的环节,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

3.要处理好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这种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推动着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化。然而,在许多人看来,感性认识是一种低级的认识,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忽视。殊不知,在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少了哪一部分,认识过程都不完整。我们过去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一个特点,就是过于注重抽象的理论概念,偏重理性认识。重点强调理性而往往忽视感性,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政课教师培训恰恰能够改进那种“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红色文化资源是直观的、具体的、形象03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的,它的现场环境给予学员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往往是巨大的。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这种感性优势。当然,仅仅激发情感、以情动人也还不够。要让这种教育效果持续、深入,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员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情感激发转变为理性思考。为此,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要深度挖掘教育主题,寓理于情,以情促理,最终实现学员的思想政治和精神素养在知情合一、情理交融中产生共鸣,得到升华。

4.要处理好大局与细节的关系作为对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的记载,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既有重要人物从事的重要活动,也有普通战士和广大人民群众所做的重要的贡献,要谨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政课教师培训教育,不仅要从大局着眼,运用中国革命史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高贵品质教育思政课教师,让他们把握大势,总揽全局,在学习中成长,在教学研究中提高,还要从细节着手,深入挖掘大事件背后的每一个小案例,以及重要人物背后的普通战士和普通群众的感人事迹,因为宏大的历史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讲述历史不仅要讲述伟人的丰功伟绩,还要宣传小人物的动人故事。普通战士和普通群众的一件细小事情,往往更贴近生活、更打动人心、更容易走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反映并揭示出那个时代的民心向背和历史真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迪。这些也是思政课教师自己开展教育教学的良好素材。

5.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般而言,内容决定形式。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形式就是内容。例如阅兵的步伐,是战场上不用的步伐。这种步伐作为一种形式,在阅兵场就是内容。战士们用这种从来不在战场上行走的步伐行进,就给人一种排山倒海、气吞万里的印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政课教师培训教育,必须将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别的红色文化资源所包含的培训教育元素,提炼教学主题,确定教学内容;其次,要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形式。多年的培训实践告诉我们,相同的教学内第二章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政课教师培训033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往往会带来极不同的教学效果。由于红色文化资源内含的教育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选择和创新教学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思政课教师教育培训中,我们可以综合运用讲授式、体验式、音像式、展示式、案例式、访谈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同时,还可设计各种教具,以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当学员举着红旗,穿上红军服装,系上识别带,戴着斗笠,背着粮袋,在井冈山“朱毛挑粮小道”进行体验式教学,这种情境和特别的教具所带来的现场感、真实感,使学员得到精神洗礼,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达到的。

03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理论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方式、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设计、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行为、红色文化资源的课程教学、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方式、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管理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对思政课教师培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启发作用。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方式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教师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思政课教师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是我国近十年才兴起和发展的事情。目前专门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分类的成果尚不多。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在大数据应用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数据库的建设更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提出了迫切需求。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属性分类的前提和基础是深刻认知和把握分类对象的内涵及其属性特征。因此,要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首先必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其属性特征。红色文化资源是由红色、文化、资源三个词语复合而成的概念或范畴。理解这三个词语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地位,是把握红色文化资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35源内涵与属性特征的前提。

“红色”词语的本意是一种鲜艳夺目的颜色。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如红色革命、红色政权、红旗、红星、红军、红色根据地等。红色的这种象征表述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文化”指的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些活动有多少种方式、其结果有多少种类型,就会有多少种文化。因此,“红色文化”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通常指可以开发利用并产生新的需求效用的来源。学者们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及其创造的文化视为资源,从而提出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文化、资源这三个概念融合形成的概念或范畴,其内涵并不是这三个概念或范畴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它们的有机整合与统一。“红色”规定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主体和年代,即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年代主要指革命战争时期。“文化”界定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及其蕴含的厚重历史和革命精神。

“资源”则揭示了红色文化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这三个概念的相互规定与融合,就形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即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的革命活动及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财富,具体表现为人们可以开发利用的历史遗存。

红色文化资源是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类而区别于其他类的根本判断依据。

在这里所谓的“类”,指的是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的集合。分类一个方面是将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区分开来,另一个方面则是将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聚合起来。

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其属性或特征自然也多种多样。我们从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分类需要出发,认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属性和特征除了内涵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1.红色文化资源的主题属性主题又称主旨、要旨、主要内容、中心内容或中心思想等,指的是一组具03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有共性事物的总称。主题作为事物中心内容的逻辑描述,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采用主题概念或范畴进行分析和归纳。主题可以用自然语言表述。表述主题的自然语言又称为“主题词”。主题既是事物的属性特征,又是事物的区分依据。红色文化资源的上位概念是文化资源,文化资源依据不同主题可以划分为民族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国家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文化资源的上位概念是资源,资源同样可以依据主题划分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军事资源等。由此可见,主题属性是红色文化资源与生俱来的属性,因其概念本身就是依据主题而被划分或聚类的。

2.红色文化资源的学科属性学科简言之是知识的集合,或者说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不仅可以视为人类认识知识的结果,表现为静态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也可以视为认识知识的活动,表现为动态的关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学科范畴的知识是广义知识,既包括陈述性知识,也包括程序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既包括可以编码化符号化的知识,也包括不可以编码化符号化的知识;等等。从知识的视角和维度分析,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蕴含中国革命历史的“活化石”,涉及多门类学科的丰富知识,如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新闻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凡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知识都有所涉及。从这个角度看,红色文化资源主要表现为人文学科的属性。

3.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属性产业是具有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统称。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属性是其作为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并因这种开发利用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所决定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资源,在归谁所有或占有方面存在共有性与独占性相统一的性质和特征。这种性质和特征在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中表现为公益性与营利性的矛盾:公益性要求免费向公众开放,营利性则要求收回投资并得到正常利润。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消耗性与再生性的统一。消耗性表明物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产业开发中会不断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37耗散,再生性则表明非物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反复开发和永续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在产业开发方面的这些属性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产业开发的具体方式。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活动和产业开发,主要聚集于文化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如以实物型文化产品为代表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产业、以创意型文化产品为代表的文艺表演和各类艺术设计产业以及红色旅游和红色培训产业等。我们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组织进行的红色培训中,应该主要体现其公益性和社会效益,绝不能以营利性为主要目标,否则就可能导致红色培训的本末倒置。

4.红色文化资源的文化遗产属性文化遗产则是指人类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并被传承的文化财富的总称。

文化遗产通常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分。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主要指活态的精神类财富。文化遗产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在政治历史、科研、经济、艺术审美、基因传承等方面都有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一个国家或民族失去了以文化遗产形式存在的历史记忆,就可能使人们陷入茫然恐慌而无所适从的境地。红色文化资源承载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过程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录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文化财富,在帮助人们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原则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的革命活动所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其自身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即物质形态、信息形态、精神形态。这三种表现形态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划分为三大类型,即物质类、信息类、精神类。将红色文化资源分为三大类型适合通常的理论研究。若是从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多重维度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则必须加以更加深入系统的划分。

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由此决定红色文化资源的属性特征和表现形态也丰富多样。这些丰富多样的属性特征和表现形态都可以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依据。因此,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或原则选择哪些属性特征03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和表现形态作为依据便成为分类的前提和基础。分类标准或原则的选择是否合理、恰当并且科学,直接关系到分类本身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无价值。就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而言,我们认为其分类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目标或需要为导向的原则分类是目的性非常强的活动,分类的目标或需要不同,聚焦提炼的事物属性特征及表现形态也就不同,分类的结果自然迥异。我们认为,无论何种学科分类都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或需要来进行的,都是为了使研究变得更为合理且更为方便而进行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主要是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利用服务的。因此,是否有利于应用研究和开发利用便成为红色文化资源分类的首要标准或原则。

2.以主题分类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以主题分类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是直接从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要有利于应用研究和开发利用派生出来的原则。应用研究和开发利用都是围绕主题进行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自然应以主题分类为主。主题作为一组具有共性的事物之总称,是事物中心内容的揭示。主题分类与学科分类相比较的最大优势就是用户友好。学科分类虽然从知识的分类标准聚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但从主题的分类标准看却是分散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主题分类则可以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3.类目设置参考和借鉴现有分类成果的原则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客观存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不断积淀的历史文化遗存。现在被人们称之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事物,在被称为红色文化资源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被人们以其他名称称呼之。如革命旧址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井冈山时期的历史文献、延安时期的文学艺术等。与此相适应,这些革命文物或历史文献也被人们以各种方式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

当人们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主题分类或聚类时,面对的主要是以不同名称称谓且散藏于文献文物中的各种形态的历史文化遗存。因此,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名选取和类目设置应尽可能参考借鉴各种已有的分类成果。这是实现信息有效交换和共享的前提。

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394.以物质属性多少和年代远近排序的原则分类不仅表现为类目的确定,而且表现为类目的排序。排序通常选择或依据类目之间的某种关联展开,并因此将划分的类目组织成为具有次第性和等级性的体系。由于主题之间的层次和等级很复杂,类目之间的隶属关系也不够清晰,因而在主题分类法中通常按类名字来排序。这种按类名字的排序方法显然不能反映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为此,我们认为,应当采取以类目包含的物质属性多少以及类目涉及的年代远近来进行排序。类目所指代的事物所包含的物质属性多则排序在前,物质属性少则排序在后;相应的,类目涉及的年代久远则排序在前。比如,红色旧址类目与红色文艺类目的排序。红色旧址类目包含的物质性显然比红色文艺更多,因而红色旧址排在红色文艺之前。又比如,红色文学艺术与红色创作的排序。红色文学艺术和红色创作很难从物质属性上做出显著区分,但红色文学艺术包含当年的作品,而红色创作则主要是当代的成果,因此红色文学艺术排序在红色创作之前。

5.分类必须遵循逻辑规则的原则分类作为依据事物的属性特征和表现形态将事物分为若干种类的逻辑行为,必然要以相关的逻辑规则作为自己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逻辑规则主要有:一是每次划分都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这一标准可以是事物的某一个属性特征,也可以是某一组属性特征,但必须同一,否则就会犯“划分依据不同一”的逻辑错误;二是划分的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换句话说,就是划分出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否则便会出现“多出子项”或“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三是划分出来的各子项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不相容关系,即任何两个子项之间都是全异关系,否则就会出现某些事物既属于这一子项同时又属于另一子项的现象,从而出现“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四是划分必须按照属种层次有序进行。在需要连续划分才能完善分类的场合,每次划分都必须以上一层次划分的子项为对象。不能越级划分,也不能将不同的属种层次的子项并列在一起。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体系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依据以主题分类为主兼顾学科的分类原则将红色文04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化资源分为由10个基本大类构成的分类体系,并以物质属性多少和年代远近为其排序。我们遵循中文的语言习惯,尽可能用四字组词的方式表述这10个大类:红色旧址、红色器物、红色文献、红色人物、红色事件、红色文艺、红色建筑、红色精神、红色研究、红色创作。这10个基本大类的二级类目则依据红色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主要文献分类法设置。

1.红色旧址红色旧址指的是以革命遗址形式存在的红色文化资源,其表现形态为样式和功能用途各不相同的建筑或建筑群。红色旧址的显著特征是空间上的不可移动性。这一特征使其与不可移动文物紧密关联。不可移动文物在我国通常分为6个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括若干子类。红色旧址当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分类中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大类。这一大类下设17项子类。

由于红色旧址与近现代一些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是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不能直接套用不可移动文物分类的子项。然而它们之间又有很大的相似性,某些子项的大部分都是重叠的,因而可以参照和借鉴不可移动文物的类目类名。在这里,我们依据红色旧址的外观形态及功能用途将其分为12项子类。具体类目类名及排列顺序如下:民居宅第、旅店客栈、坪台场地、祠堂寺庙、学校书院、医院诊所、商贸店铺、道路桥梁、井泉渠堰、农田设施、工业建筑及设施、军事建筑及设施。

2.红色器物红色器物指的是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有关的各种用品用具。这些用品用具在空间上是可移动的,通常是红色博物馆和纪念馆的主要实物展品藏品,与可移动文物紧密相关。我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分类原则依据的是文物的历史年代和类别特征。对古代文物分类以质地为主,兼顾性质、功用;对近现代文物分类以功用为主,兼顾质地、性质;存世量较大且类别特征明显的文物独立成类。一件文物只能归入一个类别,如果包含两类以上文物特征,则以其主要内容归类。第一次普查据此将可移动历史文物分为35个具体类别。参照和借鉴可移动文物的分类,我们将红色器物分为13项子类:学习用品、办公用具、印信图章、旗帜牌匾、证件徽章、货币票证、邮票邮品、服装被褥、家用器具、耕作农具、器材工具、通信器材、武器装备。

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413.红色文献红色文献主要指以信息形态存在的记录革命历史进程和人物活动的书面文字材料以及影像资料等。文献不仅仅是记录的内容或知识的总称,而且包括记录这些内容或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记录的内容或知识是文献的本质属性,因而通常以这些内容或知识所体现的学科属性作为其分类的依据。同时由于文献载体特征明显,依据载体的属性特征对文献进行分类也较为常见。如将文献分为纸质图书、音频资料、图像资料、视频资料、微缩胶卷、电子文档等。红色文献反映的学科内容属性相对而言非常集中,因而以文献体裁作为分类依据既可以较好地保留那个时代的文献产生特点,又能够较好地反映那个时代的文献传播方式。为此,我们将红色文献分为17个子项:纲领规章、宣言公报、决议决定、指示命令、记录纪要、法规条例、布告通告、标语、信函、电报、报告、总结、著作、报纸期刊、讲稿笔记、统计数据、音影图像。

4.红色人物红色人物主要指亲身参加了当年的革命实践并做出了一定贡献的人。这种贡献或者使当事人因此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声望,或者使当事人担任重要职务而在某个方面有代表性,或者使其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留下历史印迹,等等。在通常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学者们一般将红色人物同其他各类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若是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则必须将红色人物列为一个独立的类别。这个独立类别中的具体人物排序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按当年的组织体系架构顺次排列,比如,按井冈山时期的“三委”领导顺次排(“三委”指前委、军委、特委);二是按红色人物一生所担任的党政军职务高低排列;三是按姓氏笔画排列,这三种排列各有优点和长处。第一种排列反映了当年的实际情况;第二种排列显示了历史的发展变化状况;至于第三种,我们认为采取我国志书编纂的通例,以姓氏笔画为序排列红色人物,是符合大众习惯的选择。至于红色人物在当年组织体系架构中的位置,以及一些历史人物之后走向反面等具体事项,可设置附录予以说明和体现。

04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5.红色事件红色事件主要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的有重要影响的各种活动。事件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历史则表现为对过去事件的各种记录。从历史事件与历史记录的关系看,事件可以分为本源事件和记录事件。本源事件是实际发生过的事件,表现为客观的历史;记录事件则是用语言文字符号以及其他各种方式记载的事件,表现为对客观历史的主观构建。在通常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人们总是将具体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红色旧居旧址和红色器物等,同其所记录或承载的红色事件融合在一起研究,因而无须将红色事件作为独立的类型单列。但是在专门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时,就必须将红色事件析出为独立的类别,否则就会缺失那些没有实物载体的红色事件。事件的分类通常以事件的内容属性或事件发生的领域属性为依据。正是依据于此,我们将红色事件分为12个子项:党的建设、政权政务、经济财贸、群众运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统战工作、理论创新、军事斗争、国际共运。为了研究的完整性,也为了方便人们的阅读和检索,可在附录部分增加按照红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的大事记。

6.红色文艺红色文艺是红色文学艺术的简称,主要指人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创作主要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进行,因而不少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就存在随着时间推移和传承人变化而不断演化的情况。

例如:当年创作并传唱的一些红色歌曲,由于没有曲谱和文字记录,在时间的长河中往往演化为多个不同版本。尤其以群体的口耳相传而代代绵延的红色传说更是如此。传说每讲述一次,就相当于是一次再创作。同一个母本的传说,不仅在不同的讲述人那里会有不同的叙述,即使是同一个讲述人,在不同时间和场合中也会有某些差异。在这方面,我们严格区分因传承方式而产生流变的红色文学艺术与后来人们基于红色文化资源而创作的红色文学艺术,将前者归为“红色文艺”类,而将后者归为“红色创作”类。文学艺术通常以体裁类型作为分类依据。为此,我们将红色文艺划分15个子项:诗词韵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杂著、歌谣唱词、故事传说、绘画、宣传漫画、书法篆刻、雕塑、摄影、音乐、歌曲、舞蹈、戏剧戏曲。

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437.红色建筑红色建筑是红色纪念建筑的简称,主要指在革命战争年代为纪念重大事件和缅怀英烈而建的各类建筑,以及革命胜利后所建造的供人们瞻仰凭吊的建筑。纪念是人们所固有的心理活动,表现为对特定事件和人物产生记忆、缅怀、想念、尊崇、敬仰等精神上的需求。当这种精神需求通过专门的建筑来表达或实现时,这种建筑就是纪念建筑。纪念建筑是一种独特类型的建筑,其历史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建筑历史。由于纪念建筑的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而其设计特点主要是围绕纪念主题,运用艺术手法刺激人们的感官,从而激发人们的情感并产生精神上的共鸣。红色纪念建筑可因其选址不同而分为原址纪念建筑、相关遗址纪念建筑、新址纪念建筑;也可因其纪念对象不同而分为事件纪念建筑、人物纪念建筑、综合纪念建筑。我们结合纪念建筑的功用和外形将红色建筑分为8个子项:博物馆、纪念堂馆、烈士陵园、碑亭台柱、牌坊塔祠、园林景观、纪念广场、纪念雕塑。

8.红色精神红色精神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总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战争年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以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模范行为引领并改造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过程,既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战胜各种社会思潮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同时也是无数共产党人以他们的高尚行为和道德情操做出表率从而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的过程。红色精神作为这段历史的沉淀和凝结,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放射出璀璨的人文光芒。红色精神作为意识形态的总和,我们认为可以分为8个子项:思想理论、精神信仰、理想信念、观念观点、伦理道德、意志品格、情感情操、价值观。

9.红色研究红色研究主要指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对象的科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研究一般指科学研究,主要任务是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内在规律。红色文化资04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源蕴含了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因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是多门学科参与和多重目标交织在一起的研究。既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又有自然科学研究;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对策研究;既有基础研究,又有应用开发研究。科学研究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解决问题为终结的过程。问题不仅关系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而且影响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水平。为此,我们结合研究成果的形式和研究问题的领域将红色研究分为12个子项:科研论文、学术著作、对策建议、咨询报告、调研报告、文献综述、教学设计、展陈大纲、规划方案、实验报告、软件开发、科技专利。

10.红色创作红色创作主要指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对象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及其成果。

创作通常指文学艺术的创作,是通过智力活动创作出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虽然都是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但它们之间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就是文学艺术创作可以进行合理的艺术虚构。也就是说,文学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历史是经过艺术加工剪裁或者艺术虚构的历史。虚构则是指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凭空想象,如移花接木、添枝加叶、无中生有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虚构是创作文学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历史素材进行独具匠心的选择、提炼、取舍、剪裁、想象、虚构等艺术加工,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实现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交相辉映。有鉴于此,我们将红色创作与红色研究分为两个大类。由于时代变迁,文学艺术的创作类型也不断变化,因而我们将红色创作分为17项子类:诗词韵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杂著、故事传说、绘画作品、书法篆刻、雕塑、摄影艺术、音乐、歌曲、舞蹈舞剧、戏剧文学、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影视作品、动画漫画。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指的是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育教学资源所具有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教育者和学习者提出特殊的要求,从而派生出必须遵循的教育教学规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45律。我们认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是红色文化资源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与远离红色文化资源现场、采用书本知识形态的教育教学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是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同样也是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前提和基础。

(一)从红色文化资源的存在方式看其教育特质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价值的历史遗存。当人们以红色文化资源这一范畴来描述和概括这种历史遗存时,通常是指红色文化资源的原生态存在方式。由于中国革命胜利走的是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因此,红色文化资源的原生态存在方式,尤其是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如革命的旧居旧址等,就与当年的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被赋予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

1.红色文化资源的情境性特质情境性是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育资源最鲜明的教育特质。那些蕴含和承载了中国革命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活动的红色文化资源,就是以情境的形态展示在人们面前。比如,人们一走进由革命胜迹遗迹和红色旧居旧址为主体的现场教学点,厚重的历史感就会扑面而来,这是任何书本教材都无法做到的。书本教材(包括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书本教材)将历史抽象并凝练为文字,在取得超越时空限制效果的同时,也舍弃了许多生动的细节。红色文化资源则能够多维度描述历史并再现被书本教材抽象或舍弃了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比如,当我们走进三湾村,看见那翠绿的山林、蜿蜒的古道、环绕的小溪、高大的枫树、错落的民居、沧桑的旧居旧址及室内陈设等,它们似乎都在向我们讲述当年的“三湾改编”,甚至三湾村的鸡鸣、犬吠、牛哞、风语都仿佛具有灵性,在述说当年的故事。当参加培训的学员置身于这样一种教学情境之中,他们得到的感官刺激是全方位的,学员的好奇心理决定了情境教学的学习效果要远远胜于书本知识和课题教学。当然,从教育教学的要求看,红色文化资源所具有的这种教学情境性,还是不完备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安排进行有针对性的情境创设。这种情境创设一般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炼和优化,其手段主要有语言和简单便携的教具。这就好像聚光灯照射在巨04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幅画卷上,使观察对象更加鲜明凸显,观察者头脑中的印象自然更加深刻。

2.红色文化资源的离散性特质农业生产生活的特点是农民按村落聚居,村与村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且通过道路连接。这样一种社会生态状况,使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离散性,因而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的教育教学内容也具有离散性。这一点与书本承载的教育教学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印写文字的纸张可以叠加成书本。上下五千年、东西南北中的事情都可以整合成一本书,而以旧居旧址等实物形态存在的红色文化资源则无法叠加。你要阅读它,就得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去,一个点接一个点地阅读。这是一个需要较多时间和资源的过程。因此,红色文化资源的离散性教育特质往往使得人们选择那些最具有代表性的场点作为教学点,而对一般的场点就只能因时间和其他限制而割爱。红色文化资源的离散性教育特质对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实践的最大挑战在于,按现有交通线路连接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场点,其承载的教学内容(表现为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在时序上和逻辑上与真实事件的历史发生顺序可能具有不一致性。也就是说,按交通线路的行进顺次安排教学,与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在时间和逻辑上的顺序可能有着无法回避的冲突。

这样的冲突在书本教材中可以非常便利地通过章节安排妥善处理,但在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场教学中,就必须通过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以及教学线路的优化组合来解决。这也是思政课教师培训要十分注重的一个问题,关系到培训任务的完成与否及效果如何。

3.红色文化资源的非移动性特质物质性红色文化资源不可移动的物理特性,使其在作为教育资源时具有非移动性的教育特质。这一教育特质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上给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特点。既然我们不能像移动文本教材那样将作为教材的红色文化资源移到学习者面前,就只有将学习者送到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现场点。从这一层意义上讲,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是在运动中教学,也有人把其比喻为“在车轮子上办学”。由于红色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离散性,将学习者运送到教学现场的距离可能很远。比如,在井冈山这样被称为红色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47文化资源宝库的高度密集区域,10天左右时间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培训,行程可达上千公里。而在贵州这样红色文化资源分散的地区,1周左右的思政课教师培训就可能超过2000公里。红色文化资源的非移动性教育特质,不仅给教师的前期教研投入带来很大工作量,教师个体要熟悉相隔较远距离的不同现场教学点就是一件费时费工的事,而且还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现场教学组织能力。培训人员将学习者送到非移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点,还给教学服务带来许多挑战。书本承载的教育教学内容可移动,人们就可以围绕固定的教学场所,例如教室来进行相关的基础建设。人们不仅可以将各类强化教学效果的设施附加于教室,如灯光、音响、投影等,还可以围绕教室投入专门的人力服务。在现场教学点却难以装备类似的设施和投入专人服务。这种特质大大考验着组织培训者的全方位协调能力。

4.红色文化资源的多样性特质红色文化资源是内涵丰富、载体多样的优质教育资源,由此决定了其多样性的教育特质。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历史的沉淀和凝结,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涉及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军事建设等方方面面,既包括知识性内容,又涵盖非知识性内容。这些内容分属不同学科领域,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协同攻关。由此可见,红色文化资源多样性教育的特质决定了这种教育教学是跨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从而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跨专业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红色文化资源还是具有多样性载体的教育资源。载体的多样性,也决定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多样性教育特质。一般而言,教育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同,相应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也不相同。比如,物质实体可以通过观察去认知,但精神价值则只能通过思考来领悟。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以物质、信息和精神为载体的教育资源,这些载体又有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物质的,有革命遗址、文物、器具等形式;信息的,有文献、图像、声音、符号等形式;精神的,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多样性的教育特质决定了在思政课教师培训实践中必须运用多样化教育教学方式。

04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二)从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内容看其教育特质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性的文化资源,它像化石一样记录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汇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逐渐形成的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贵品格。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教育内容,最主要的是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爱国主义、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等各方面。这部恢宏教材的内容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尤其是从教与学的实际操作过程分析,具有以下教育特质。

1.红色文化资源的不完全知识性不完全知识性指的是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教育教学内容具有不完全是知识的属性,这种属性也可以称为非知识性。这是红色文化资源最根本的教育特质。一些人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愿意接受这一点。他们受“知识中心主义”影响,力图将一切教育教学内容都归纳为或说成是知识,似乎不将其说成是知识就凸显不出重要性。我们认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比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关于知识的兴趣、对待知识的态度以及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等。毫无疑问,红色文化资源包含丰富的知识,但是人们更加看重的是红色文化资源包含的理想信念、价值信仰、意志情感、道德情操等内容。这些内容显然不完全是知识。我们之所以做出这种分析和判断,就是为了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更好地遵循和运用不完全知识性这一教育特质所派生出来的教学规律,从而设计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而达到良好的思政课教师培训效果。

众所周知,通常意义上的教育,大都是指知识教育或者是以知识为主体的教育。知识教育最鲜明的特征是具有层次性、顺次性和累积性。比如,大学三年级的知识不能安排在一年级讲授,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先后次序也不能随意调换,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更是如此。累积性在这里指的是学习者对某个领域范畴的知识掌握得越多,就越能理解和接受同一领域范畴的其他知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则没有这样的严格限制,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现场教学点的顺次选择可以有较大的弹性,知识的累积性效应也不显著。例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保留了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这件文物是当年留下来的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49《入党誓词》。《入党誓词》只有简短的24个字,其中就有9个错别字。我们设想一下,当年的革命英烈面对错别字连篇的《入党誓词》宣誓时,他们的理想信念就一定比不写错别字的人差吗?我们肯定不能这样认为。可见,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教育内容与学习者之间并没有像知识教育中那样的线性对应累积关系。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不完全知识性或非知识性的教育特质,就意味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论:既然红色文化资源是具有非知识属性的教育资源,若是用教知识的方法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感受。例如,我们的高校教学生思想品德是将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完全作为知识来传授。我们请专家学者将学生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按知识体例排列组合,归纳为章节,编辑成教科书。然后由教师在课堂里按传授知识的方式进行规范讲授。讲授完后考试,考试通常就是在试卷上答题。

学生的成绩高低取决于答题内容与教师所讲或教材所述的相似程度,相似度越高,考分越高。至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做得怎么样,也就是他的实际思想品德状况,和考试成绩高低似乎没有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是教了思想品德知识,学生也确实学了思想品德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没有考虑到: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思想品德不仅仅是他应该知道的知识,更应该是他必须践行和坚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2.红色文化资源的非传递性传递性和非传递性是从教育学视阈考察教育教学内容的两种不同属性或特质。所谓传递性特质,指的是教育教学内容具有这样一种属性,该属性允许教育者采取各种方式将所教内容编码化或符号化,然后用言传口授的方式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则采取听或者记的方式接受这些编码化或符号化的内容。经过若干个相同的或者相似的过程,所教内容便传递给了受教育者。

非传递性特质,是指教育教学内容无法编码化或符号化,也不能用言传口授的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即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只能体验领悟而无法传递接受。如果一定要用编码化或符号化的方式传授此类教育教学内容,传授的也只能是表述这些内容的信息而不是这些内容本身。一般而言,非知识属性的教育教学内容,基本上都具有非传递属性。显然,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教育05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教学内容,具有非传递性的教育特质。我们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只有适应这种教育特质,才能在实践中取得预期的好效果。

3.红色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如前所述,红色文化资源既涵括知识类的教育内容,又涵括非知识类的教育内容,显现出综合性的教育特质。这种综合性具体表现为知、情、意、信、行的统一。所谓知,就是指知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革命史的“活化石”,必然包含有多学科的丰富知识。然而,人们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时,一般不会按学科体系讲授这些知识,更多的是将这些知识融会于其他教育教学内容之中。正是在这样一层意义上,我们认为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包括思政课教师培训,主要不是知识传授型的教育教学。所谓情,主要指情感、情谊。红色文化资源蕴含党群之间、军民之间无比深厚的鱼水之情。这种深情是理解和感悟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关键。这种感情的熏陶感染,能激起人们对革命英烈的敬仰之情和国家的热爱之心。所谓意,主要指意志、勇气、性格、品德等。在革命战争年代,物质极其缺乏、条件极其艰苦、环境极其恶劣、牺牲极其巨大,革命前辈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忍受并战胜了许多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这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意志品格,始终是国家和民族的优质教育资源。所谓信,主要是指理想、信念、信仰,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相应的红色传统等。理想信念的教育是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的主题和重点,也是特别有优势和有实效的教育。与书本文字的抽象描述不同,在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现场所感受到的鲜活人物和事件往往具有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产生其他教育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效果。所谓行,主要指行为、举止、行动等。行为是人们受思想支配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思想一般难以观察,行为则往往一目了然。当年许多群众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就是革命队伍在新思想支配下的新行为新气象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革命英烈的模范行为和高尚品格,是我们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宝贵资源。

4.红色文化资源的隐含性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指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遗存,这些历史遗存承载或记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51录的教育教学内容,大多数以原生态的形式隐含在其载体之中。红色文化资源的隐含性教育特质,要求人们沿着两条线路去挖掘和开发教育教学内容。

一是挖掘和提炼。主要涉及以旧居旧址为代表的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比如,当你走进一幢民居或接触一件器物,若是没有说明和介绍,你根本就不知道这幢民居和这件器物背后的人物和事件。由此可见,现场教学点的讲解和点评是多么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大量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从而提炼出适宜的教育教学内容。二是还原和揭示。主要涉及以价值和观念形态存在的精神类红色文化资源。例如井冈山精神,是关于井冈山时期革命先辈的普遍行为与集体意识的高度归纳和概括。在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场教学点,不可能从概念到概念地讲述井冈山精神,而是尽可能还原抽象,概括出井冈山精神的生动人物行为和事件细节,以揭示井冈山精神的深厚人文底蕴。这两条线路的特点,一是从具体到抽象,一是从抽象到具体,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三)从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过程看其教育特质我们上面已经分别从红色文化资源的存在方式和教育内容分析并揭示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但是那还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并且主要是从教育者的视角进行分析。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育资源,只有进入实际的教育教学动态过程,才是活性的资源,也才能更加充分地显现其独特的教育特质。因此,我们不仅要从教育者的视角,而且要从受教育者的视角;不仅要用静态的方式,而且要用动态的方式研究和揭示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

1.红色文化资源的互动性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过程,是教育者与学习者围绕教与学的素材即红色文化资源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显著特征就是互动性。互动性根植于红色文化资源的非传递性教育特质,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以展现出来。大家知道,由于知识大都具有传递性,以知识为对象的教学过程的典型形态,就是教师讲(动)学生听(静)。虽然学生可以提问,教师有时候也会主动提问,但这种互动现象只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的补充,只是起着点缀的作用。绝大多数课堂是老师一讲到底。红色文化资源的教与学过程则不可05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内容的非传递性教育特质,设计教与学互动就是每一堂课的必需。这种互动不仅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师生与当地群众之间的互动。比如,当我们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学习党的群众工作传统,教学互动的对象就包括房东家庭。教学互动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占比例可以很大,有的课程甚至全部由教学互动构成。从我们组织的思政课教师培训实践看,教学互动给予学习者的正面激励是相当大的。当然,教学互动对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现场的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红色文化资源的生成性教育教学过程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协同共进的过程,其教学进展线路图可能预设,也可能生成。究竟是预设还是生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与学的素材的教育特质,以及这种特质对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要求。在知识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所教知识的目标、内容、重点、步骤、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在教学过程开始前就很清楚,教学进展基本上都是预设的。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甚至可以做到刚说完最后一句话,下课的铃声就如约而响。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过程则很难事先预设,因为许多影响因素是随着教学过程的进展而生成的。尤其在教学互动中出现的情况,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例如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就因时间、地点、情境、活动,以及学习者本人的观察、感知、兴趣、领悟不同而有所区别。尽管运用大数据可以从概率上统计会出现什么问题,以及不同问题出现的频率。但即使要将大概率问题像知识教育那样拿出一个预设的优先顺序,也会因为信息量太大而难以找出预设方案。生成性的教育特质对教师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最大挑战,就是经常面对自己准备不充分或无从准备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夯实自己的教学底蕴,不仅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专才,还要能成为跨学科专业的通才。

3.红色文化资源的差异性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质赋予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突出性质就是差异性。这里讲的差异性指的是同一个教学过程有不同的要求。这种差异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53性贯串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在以掌握知识和促进认知为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起点的目标设置和教学过程进展中的教学内容讲授,基本上没有差异或者说差异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例如知识教育,在什么程度上理解和掌握了作为教学目标的知识点,就算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任务,其标准对所有接受这门课程教学的学生都是一样的。教师在课堂里也是无差别地同时对所教班级学生授课。至于有些教师给个别学生开小灶,则不是教学规划中的规定动作。正因为如此,知识教育可以用相同的标准如试卷来考核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现代教学基本上是班级教学,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存在差异。红色文化资源则因其固有的教育特质,教学过程起点的目标设置和教学过程进展中的内容讲授都存在差异性。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是非知识的实践教学或活动教学,其教学目标更多地表现为受教育后要达到的状态,这种状态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情感态度、观念意志等的变化。显然,这种变化很难用编码化或符号化的语言精准表达,允许差异是必然的选择。在红色文化资源现场点教学中,教师集中讲授或点评的时间并不多,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者依据课程设计在各种活动中学习。由此可见,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进展过程显然具有差异性。至于学习效果,差异性更是不言而喻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差异性教育特质,给组织培训者出的最大难题就是怎样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

4.红色文化资源的体验性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教育内容具有非知识性和非传递性等教育特质,决定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过程具有体验性。体验是与认知不同的心理活动。

认知是通过概念、判断等获取知识的过程,它强调把握事物的客观性,避免个人的主观喜好和价值判断。体验则不仅仅要把握事物的客观性,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情感或感受与该事物融合在一起。体验总是在真实情境中,由体验者身临其境、亲力亲为才得以实现的。红色文化资源的体验性教育特质,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出能够产生强烈体验感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受教育者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比如,“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就是我们依托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设计的体验式课程。为激发情感,我们模拟历史情境设计出的体验方05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式是:举着红旗,穿上红军服装,系上识别带,背着斗笠,挎着粮袋,扛着木枪重走挑粮小道。这条小道全长3100米,蜿蜒曲折,陡峭难行。从山下的源头村走到山上的黄洋界哨所,即使空手都会大汗淋漓、全身湿透、精疲力乏、气喘吁吁,对有的人而言甚至是对生理极限的挑战。然而,只有在这样一种身体状况下,才能特别深刻地体验到当年的艰苦,特别深刻地感悟到“理想信念高于天”的革命精神。这堂课的成功秘诀,不在于教师讲授了什么,而在于学习者在行进中思考了什么、感悟了什么。许多学习者在走过这条小道之后深有感触:“挑粮小道上的满头大汗,胜过教科书上的千千万万。”三、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统筹谋划和有序安排教学诸要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或行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现场组织进行的,这一过程受室外环境的影响以及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干扰非常之大。因此,统筹谋划和有序安排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诸要素就成为卓有成效地开展教学过程的前提和基础。

(一)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系统与教学设计教学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教学诸要素按一定规则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些教学诸要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在不同学者的研究框架中,这些教学诸要素又有不同的归类及组合,如教学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等。教学系统的运行过程就表现为这些教学诸要素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过程。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既有一般教学系统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性。

教学设计实际上是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属概念。“设计”一词一般具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是目标导向,目标在设计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其二是事先的活动,谋划行为至关重要;其三是应用性,设计的结果是可操作的方案。

教学设计既然是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设计者关于教学系统的认知便成为影响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在早期人类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系统是简单的,如早期人类在劳作过程中的技能练习与口耳相传。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教学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55系统已经演化成典型的复杂系统。复杂性也因之成为教学系统的基本属性。

这种复杂性不仅表现为构成系统的教学诸要素复杂,还表现为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复杂。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多样性、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混沌性等。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系统作为一般系统,显然也具备这种复杂性。

教学系统作为由若干子系统复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内部子系统的关系有简有繁、错综复杂,表现为不同的层次结构。这种层次结构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把握:一是从整体层面分析把握教学系统的运行;二是从系统内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作用的紧密程度来分析把握教学系统的子系统运行。从红色文化资源教学设计的实践来看,整体层面的教学设计在于精心创设一个高效的教学系统,其结果表现为可操作的具体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所有教学要素都在该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的规范统领下有序运转。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子系统层面的教学设计涉及多项教学要素和多种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设计。课程是教与学全部关系的总和,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内容的转化都要通过课程环节才能得以实现。

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系统课程层面的教学设计与整体层面的教学设计都涉及教师、学生、目标、内容、方式、环境等教学诸要素,有许多共性。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许多学者在研究教学设计时并没有严格地区分课程层面的教学设计与整体层面的教学设计。实际上这两个层面的教学设计差别较大,表现为:一是教学设计的主体不同,红色文化资源课程层面的教学设计通常由一线任课教师承担,任课教师不仅要进行教学设计,而且要亲自操作实施;红色文化资源整体层面的教学设计,通常是由主管领导和教务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吸收任课教师参加,共同承担,他们负责制定教学设计方案,但通常不需要亲自操作实施。二是范围和内容存在差异,红色文化资源课程层面的教学设计较为具体和微观,更加注重教学运行的细节;整体层面的教学设计则较为抽象和宏观,更多的是从总体上考虑教学的布局和结构。三是侧重点的区别,红色文化资源课程层面的教学设计更注重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技术路线的安排;整体层面的教学设计则更加强调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式的运用。或者说,红色文化资源整体层面的教学设计主要解决“教学什么”的问题,而课程05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层面的教学设计主要解决“怎样教学”的问题。本文在不做特别说明时,主要论述整体层面的教学设计。

(二)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系统的特殊性与教学设计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系统既有一般教学系统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集中表现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矛盾性和冲突性,从而必然对教学设计提出解决这些特殊矛盾和冲突的要求。这些特殊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既有交通线路安排教学与历史逻辑的矛盾,以及对此的教学设计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是将红色文化资源直接作为“教材”的教学。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的革命活动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表现为物质形态、信息形态、精神形态等多种形态。以红色旧居旧址为典型的现场教学点,其承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是有着严格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的。然而,由于这些旧居旧址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离散性,按照现有交通线路连接起来的教学点,不管怎样排列,其顺序与真实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通常是不一致的。我们不能想象先讲述事件的结果,再讲述其他无关事件,最后讲述事件原因的教学顺序安排。这种空间干扰问题在书本知识的教学设计中不会遇到,因为文字表达的内容可以轻易超越空间编排在书本之中。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很容易按照时间和逻辑的顺序,分成章节写进教材之中。人们的思维也毫无障碍地就能排除空间上的干扰而按其内在的联系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场教学则很难排除空间上的这种限制和干扰。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上应当尽量将这种限制和干扰减少。

从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设计实践来看,教学路径的优化组合与教学内容的精心编排是解决空间限制和干扰的主要方式。教学路径的优化组合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解极值(最优或次优)的几何问题。比如,我们依据这种方法,在现场教学的总时间和总行程不变的情况下,将井冈山的红色现场教学点组合成多个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适应于不同的教学组合。不同教学组合的效果差别不大。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空间限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57制和干扰。精心编排教学内容可以从教学设计上解决空间矛盾和冲突,因此更有效。通常的做法是在现场教学点设置相关的小专题。这类小专题既可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补充连接的作用,从而使整个教学的脉络更清晰,逻辑更严密。多年思政课教师培训经验表明,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

2.单个现场教学点的内容都很好,所有教学点的内容合在一起却难以反映整体状况的矛盾及教学设计以红色旧居旧址为代表的现场教学点大多是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承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无疑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内蕴的教育教学内容也非常生动具体,是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意志品格以及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教育的鲜活教材。然而,这些现场教学点毕竟只是以发生在这个点的具体事例反映那段历史,各个点的内容合在一起往往是一个层面的重复,表现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此外,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迹遗址并没有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还有一些遗迹遗址因交通不便而无法前往。因此,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实践中,即使将各个现场教学点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全部汇总起来,也很难在整体上反映那段历史。这就是以局部说明整体所不可回避的矛盾。

多年的思政课培训实践表明,通过教学设计化解这一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安排专题教学,运用讲授的方法从整体上阐述那段历史。专题教学既要保证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同时又要与全部现场点的内容相呼应,做到详略得当,即现场缺失的内容由课堂专题教学来补。但是这种方法不宜过多采用。我们的体会是三天左右时间的现场教学最多安排一次室内课堂教学。这样的节奏大家容易接受。二是安排现场教学。在现场教学点的教学实际上是按两条线路展开:一条线路是现场本身承载的事件和活动,与讲解员的讲解内容大致相同;另一条线路则是专门设计与整体教学相呼应的安排。其教学内容源于现场又超越现场,是整体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教学过程的运动性与教学管理的秩序性的矛盾及教学设计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主要是在现场进行,其实一些“实践基地”的地方特05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菜单式培训方案研究色资源教学及改革开放前沿典型教学也是如此。现场教学同在教室内静坐听讲的教学形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和学生一直都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即使在被称为“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的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场教学点虽然很密集,但它们之间的距离也是相当可观的,一天的教学行程平均下来可达到100公里。而在遵义、延安、临沂、上海、广州等地,各教学点之间更是远远超出这个距离。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在车轮上的运动教学过程。这就给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等方面都带来了许多特殊困难。现场教学是野外教学,天气变化和交通状况等都有可能对教学秩序造成巨大冲击。现场教学点大都是热门的红色旅游景点,如织的人流也往往会对现场教学秩序带来很大干扰,尤其在节假日,拥堵的人群甚至可能导致现场教学无法进行。

事先谋划能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在应对红色文化资源教学过程的运动性所导致的管理矛盾时,常规的办法就是制定教学预案。教学预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运动中教学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对教学秩序的干扰。尤其在雨季,如果没有教学预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很可能将整个教学秩序搅得一塌糊涂。解决这类矛盾的升级方案是在教学设计中引进流程管理的思维和方法。所谓流程管理指的是事先规划好有关教学过程的所有步骤或程序,在时间上尽可能精确。教学过程涉及的全部责任人都有细致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所有这些都在教学计划或培训方案中明确标示出来,大家都严格按照教学的规定流程实行工作对接,同时履行自己的职责。思政课教师培训实践表明,在教学设计中引入预案管理和流程管理的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保证红色文化资源教学有序进行。

4.教学问题的生成性与教学方案的预设性的矛盾及教学设计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不完全知识性和非传递性的教育特质。这种教育特质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的存在方式等因素,决定了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行为主要是观察学习、活动学习、体验学习和反思学习。教师的教导行为也主要是为了激发和激励学生学习。这就使得红色文化资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生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总是在不同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互动中,伴随学第三章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培训运用059习者不同的观察、感知、体验、领悟而生成,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这些生成性的问题经常会超出教师事先预设的课程教学方案。红色文化资源教学问题的生成性对教师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师经常要面对自己准备不充分或者无从准备的问题。由此可见,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素质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学问题的生成性与教学方案的预设性的矛盾主要发生在红色文化资源的课程教学层面,其根源是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本身的特殊性。在一般知识教学中,每堂课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步骤等都是既定的,或者说其范围是规定好了的。超出范围的问题难得一见,即使见到了也可能是下一堂课的问题。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则不相同,由于主要是依托历史进行理想信念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因而其内容范围是发散的,生成的问题自然会超出预设教案。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引入问题域的概念增强课程教学设计的预设性。所谓问题域,就是将问题归类。个别问题的概率难以预测,同类问题集合的概率则会有相对稳定的阈值。运用大数据技术统计分析红色文化资源教学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出现的频率,是化解问题的生成性与教案的预设性的矛盾的可行办法。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设计过程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事先谋划和安排,在操作层面上通常表现为一整套系统化的步骤和程序。这些步骤和程序按其内在的逻辑展开,就是我们理解的教学设计过程。研究这些步骤和程序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便形成了教学设计过程的不同模式。我们总结长期从事红色文化资源教学设计的实践,认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设计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