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书名:
穴位止痛
作者:
李春深编著
本章字数:
22900
更新时间:
2023-09-25 12:09:35

主治功效1本穴归于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故有疏风散邪、解表止痛、开鼻窍之功效,主治头痛、项强、鼻塞不闻香臭等病症。

2本穴有疏散风热、明目利咽之功效,用以治疗目赤肿痛、咽痛第二章等症。

3本穴还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用于治疗肩、背痛等症。头面部止痛特效穴4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症、神经衰弱、失眠;五官科疾病,如咽喉炎、慢性鼻炎、鼻出血;运动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腰扭伤等。

047XUEWEIZHITONG▲睛明穴——保护眼睛按睛明穴位止痛眼睛是我们看世界的窗口。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多的人体器官就是眼睛了。现在10个人中就会有7个戴眼镜,因为他们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才会让眼睛“受伤”。其实,我们面部有一个保护眼睛的神奇穴位——睛明穴,该穴位于目内眦,是眼泪出入的地方,是精气汇聚而帮助眼睛感受光明的地方。该穴对于各种眼疾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如上火导致的目赤肿痛,肝血不足导致的视物不清、迎风流泪、目眩、结膜炎、夜盲、近视等。总之,若要保护好眼睛,治疗眼疾,该穴不可或缺。

睛明穴睛明穴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手太阳、足太阳、足阳明及阴跷脉、阳跷脉之交会穴。该穴具有泄热明目、祛风通络的功效。

048穴名释义睛,眼睛;明,明亮。该穴在目内眦,主治目疾,善能明目,故名睛明。

标准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中。

快速取穴正坐位,目视前方,手置于内侧眼角稍上方,轻轻按压有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正坐,举起双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内,以中指或食指指腹轻轻地点揉睛明穴。点揉时,指腹紧贴皮肤,不能与皮肤表面形成摩擦。

点揉该穴时,力度要轻柔并渗透。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一般双侧睛明穴要同时点揉。

主治功效1本穴位居目内眦,归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消肿止痛之功效,是治疗目疾之要穴,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内眦痒痛、胬肉攀睛、目翳、目视不明、近视、夜盲、色盲等。《针灸大成》记载:“按东垣曰:‘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盖此经多血少气,故目翳与赤痛从内眦起者,刺睛明、攒竹,以宣泄太阳之热。’”《玉龙歌》云:“两眼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则刺睛明鱼尾穴,第二章太阳出血自然消。”2本穴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不但适用于实证为患,对于肝肾不头面部止痛特效穴足所致的目疾,亦可配伍运用。

3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眼科疾病,如近视、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青光眼、视网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结膜炎、角膜白斑等。

049XUEWEIZHITONG▲内庭穴——牙痛找内庭穴位止痛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牙疼的痛苦体验。牙疼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为龋病(龋齿)、牙髓炎等口腔疾病。然而面对牙痛,很多人会束手无策,只能手捂双腮,疼得叫苦不休。却不知,在我们足背部的第2、3趾之间有个穴位叫内庭穴,它是治疗牙痛的特效穴。此穴尤其对于胃火引起的牙痛功效显著。此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即荥穴尤其善于治疗热证。对于胃火引起的五官热性病症,比如牙痛、咽喉肿痛、鼻出血等,以及胃肠炎导致的吐酸水、腹泻、痢疾、便秘等,都属于该穴的治疗范围。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本输》的“溜于内庭”。该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

内庭穴050穴名释义内,入也;庭,指门庭。当足背第2、3趾间的缝纹端。趾缝如门,喻穴在纳入门庭之处,故名内庭。

标准定位在足背,第二跖趾关节前方,当第2、3趾间缝的纹端处。

快速取穴正坐位,当第2、3趾间缝的纹端处,按之酸痛明显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坐位屈膝,腰部前倾,用拇指指腹点揉内庭穴。点揉时,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不能与皮肤表面形成摩擦。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两侧内庭穴同时或交替点揉。

主治功效1本穴为足阳明胃经荥水穴,水能克火,故有清泄胃火、利咽消肿、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出血等症。

2本穴归于足阳明胃经,有通胃腑、泄热邪、调理胃肠之功效,主治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等症。如《玉龙歌》曰:“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3本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口、足背肿痛等。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五官科疾病,如牙痛、牙龈炎、扁桃体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痉挛、胃炎、急慢性肠炎;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第二章神经麻痹;其他,如下肢麻痹、趾跖关节痛、三叉神经痛等。

头面部止痛特效穴051XUEWEIZHITONG▲耳门穴——缓解牙痛找耳门穴位止痛“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可见,牙疼看似小病,但其痛苦程度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付牙疼,除了按压内庭穴来缓解外,还可以通过按压耳前的耳门穴来缓解。《百症赋》曰:“耳门、丝竹空,住牙痛于顷刻。”《针灸大成》曰:“主耳鸣如蝉声,聤耳脓汁出,耳生疮,重听无所闻,齿龋,唇吻强。”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该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具有开窍聪耳、泄热活络之功效。

耳门穴052穴名释义该穴在耳屏上切迹前,主治耳鸣耳聋,其处犹耳之门户,故而得名。

标准定位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张口取穴。

快速取穴1侧坐位,微张口,耳朵前方,耳屏上方稍前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2侧坐位,微张口,先取听宫穴,当听宫穴直上0.5寸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正坐,举起双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内,轻扶头部,四指放在面部两侧,以拇指指尖垂直按揉耳门穴,按之胀痛明显,痛感可向耳内渗透。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3分钟,可双耳门穴同时按揉。

主治功效1本穴位居耳前上方,归属手少阳三焦经,具有清泄少阳相火风热、聪耳窍、祛风消肿、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耳鸣、耳聋、齿痛、颈颔肿、唇吻强急等。

2本穴可用于治疗五官科疾病,如聋哑、耳鸣、中耳炎、颞颌关节炎、牙痛等。第二章头面部止痛特效穴053XUEWEIZHITONG▲承浆穴——口部疾病找承浆穴位止痛婴幼儿由于脾气虚弱,加之牙齿没有长全,很容易流口水,口水过多常常困扰着爱子心切的父母。那么,有没有一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一情况呢?不妨试着按揉一下承浆穴。承浆穴,顾名思义,就是承接口中央浆液的地方,位于下嘴唇下方(即颏唇沟)正中央的凹陷处。

口部诸症都可以取承浆穴进行治疗,如各种原因导致的流口水、口、牙龈肿痛等。

承浆穴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的“承浆,一名天池,在颐前下唇之下,足阳明任脉之会,开口取之”。该穴是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具有生津敛液、舒筋活络的功效。

054穴名释义承,承受也。浆,水与土的混合物。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湿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胃经地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以及任脉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地部经水的承托之地,故名。

标准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快速取穴1正坐位,口唇下方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取穴,按压有痛感。

2正坐或仰卧位,在面部口唇下0.5寸处,按压有痛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端坐位,以食指或中指指腹点揉承浆穴。点揉的力度要轻柔而能渗透,不可过度用力,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双手交替操作。

主治功效1任脉同督脉相交通,督脉通于脑,本穴归于任脉,故有开窍醒脑、熄风止痉、祛风通络之功效,主治脑卒中(中风)昏迷、癫痫、口眼斜、唇紧等。

2本穴归于任脉,位于颏唇沟正中,为任脉、足阳明经交会穴,具有清热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面肿、齿痛、龈肿、流涎、口第二章舌生疮、暴喑不言等。

3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神经麻痹、失语、脑头面部止痛特效穴血管疾病后遗症;其他,如牙龈炎、口腔溃疡、糖尿病、小儿遗尿等。

055XUEWEIZHITONG▲商阳穴——咽喉肿痛找商阳穴位止痛“咽喉肿痛,请用金嗓子喉宝。”这一广告语已家喻户晓。假如我们身边没有类似金嗓子喉宝之类的润喉片,有什么穴位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疼痛吗?手阳明大肠经的第一个穴位——商阳穴就是我们随身携带的“金嗓子喉宝”。对于患有咽炎的人们,常按此穴可缓解疼痛。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本输》的“大肠上合手阳明,出商阳”。《针灸甲乙经》中称其为绝阳。该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清泻阳明、开窍醒神的作用。

穴名释义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属金。商,五音之一。大肠经与肺相合,行于阳分,又肺音商,金音商,故名商阳。

商阳穴商阳穴056标准定位在食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

快速取穴微握拳,食指前伸,食指指甲桡侧与基底部各作一线,相交处便是该穴。

操作方法一手食指自然弯曲,另一手以拇、食二指夹住该食指,以施术手的大拇指指尖垂直掐按被施术手的商阳穴,疼痛感明显。每次掐按1分钟,早晚各一次,注意不要掐破皮肤。

主治功效1本穴归于手阳明大肠经,可清泄阳明火热,调节大肠经气,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解毒利咽、聪耳明目之功效,可治疗头面部诸多热性疾患,如咽喉肿痛、颔肿、口干、齿痛、耳鸣、耳聋、青盲内障等。

2本穴为大肠经井穴,具有清热开窍、苏醒神志之功效,主治神志疾患,如突然晕倒、中风昏迷等。

3本穴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效,可以治疗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肩、臂肿痛,食指麻木等。

4本穴还有泄热散邪、发汗解表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汗不出、高热等。

第二章5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五官科疾病,如牙痛、咽炎、喉炎、腮腺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等。

头面部止痛特效穴057XUEWEIZHITONG▲廉泉穴——声音嘶哑找廉泉穴位止痛声音嘶哑是常见的一种症状,多由于发音不当损伤了喉咙,或者休息不足导致虚火上炎祸及喉咙,或者吃了过于辛辣的食物导致火气郁结于喉咙等所致。声音嘶哑还常常伴有咽喉肿痛,以致咽唾沫或凉水都觉得疼痛,严重者由于疼痛而不能说话,看似小病,却让人异常痛苦。那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办呢?在喉结上方,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有一穴位叫廉泉穴,可以解决这种痛苦。用拇指点揉该穴,可感觉口中津液慢慢渗出,咽喉得到津液的滋润,症状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廉泉穴058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刺节真邪》。该穴属任脉,为阴维脉、任脉之交会穴,具有利喉舒舌、消肿止痛之功效。

穴名释义廉,廉洁、收敛之意。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冷缩而降。

本穴物质为天突穴传来的湿热水汽,至本穴后散热冷缩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收敛之处,故名。

标准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快速取穴正坐仰靠,当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按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端坐位,以大拇指指腹点揉廉泉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达到深层局部组织。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可双手交替操作。

主治功效1本穴归于任脉,位于喉舌之间,具有清热祛风、化痰开窍、通利舌咽之功效,主治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口舌生疮、第二章暴喑、咽喉肿痛、聋哑等。

2本穴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

头面部止痛特效穴3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五官科疾病,如舌肌麻痹、咽炎、舌炎、喉炎、扁桃体炎;其他,如聋哑、中风失语、声带麻痹、舌根部肌肉萎缩、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059XUEWEIZHITONG▲照海穴——咽炎按照海穴位止痛一些说话多的人容易嗓子疼,甚至引起咽炎,照海穴可以缓解嗓子疼的症状。照海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该穴善于滋阴,可灭上炎之虚火。比如,慢性咽炎一般是由于实火长期灼烧阴津,阴液亏少,不能克制上炎之虚火而形成。慢性咽炎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常反复发作。但是,经常按揉照海穴,可使上炎的虚火下降,使咽喉得到津液的滋养,从而缓解症状,甚至得以治愈。

照海穴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的“照海,阴跷脉所生,在足内踝下一寸,刺入四分,流六呼,灸三壮”。该穴属足少阴肾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滋阴清热、调经止痛的功效。

060穴名释义照,同昭,含明显之意;海者,百川之所归也。该穴在足内踝下一寸,为阴跷之所生,足少阴脉气归聚处。因穴处脉气明显,阔大如海,故名。

标准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足内侧,由踝尖垂直向下推,至其下缘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坐位屈膝,以大拇指指腹点揉照海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到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照海穴交替点揉。

主治功效1本穴归足少阴肾经,肾者属水、性寒凉,故有滋肾阴、降虚火、利咽消肿之功效,主治咽喉干痛、梅核气、目赤肿痛、暴喑等。

2肾经联络心脏,交于厥阴心包经。本穴归于肾经,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阴跷盛主目而欲睡,故有补肾健脑、安神定志之功效,主治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等。

3本穴还有温肾阳、补肾气、益精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小便频数等。第二章4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五官科疾病,如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鼻咽管炎;妇科疾病,如子宫脱垂、阴道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衰弱、头面部止痛特效穴精神分裂症、癔症、癫痫等。

061XUEWEIZHITONG▲合谷穴——面口合谷收穴位止痛现在,面瘫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种病起病很突然,发病前患者通常没有明显不适,往往是急性发作。本病内因是由于精神紧张或过度劳累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外因是感受风寒——着了冷水或吹了冷风所致。现代医学发现,按揉合谷穴可以调理面部的健康状况,证实了古人所概括的“面口合谷收”这句话。所谓“面口合谷收”,即是说凡是头部、面部的疾病,像头痛、牙痛、发热、口干、流鼻血、颈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科疾病,如疮、癣、疥、癞等,通过刺激合谷穴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治疗面瘫,合谷更是必取之穴。合谷穴在它的诸多功效中最擅长止痛。因为这个穴位经气旺盛,止痛效果好,所以它就好像我们身体上的“止痛片”,不管什么原因的痛症,都可以用大拇指掐按这个穴位来止痛。

穴位概述本穴出自《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又称其为虎口。合谷合谷穴合谷穴062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解表泄热的作用。

穴名释义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穴名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肌肉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标准定位位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处。

第二章头面部止痛特效穴快速取穴一手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指蹼缘上,拇指指端到达处取穴。

063XUEWEIZHITONG操作方法穴位止痛一手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垂直掐按合谷穴,局部有麻酸胀痛的感觉,甚至向食指外侧端或者向手臂外侧前缘放射。每次掐按2~3分钟,早晚各一次,左右手交替操作。

主治功效1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故能调节肺气,主治外感疾患,如发热恶寒、头痛、汗出伤风、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等。

2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面部,可主治五官疾病,如牙关紧闭、口眼斜、面肿、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鼻塞、目赤肿痛、口疮、口噤、舌痛等。

3本穴还可治疗胃肠疾患,如胃痛、泄泻、便秘等。

4手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该穴还是治疗妇科疾患的常用穴,主治妇人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胎衣不下、恶露不止、乳少等。

5本穴还是治疗肩、颈、上肢麻木疼痛的要穴。

064第三章颈肩臂部止痛特效穴颈、肩、臂部的疼痛多来自颈椎病、肩周炎、手腕扭伤等疾病,尤其是患有颈椎病、肩臂痛等的人群已经逐步年轻化,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快速解决这些不适,本章将告诉你一些缓解疼痛的小妙招。

065XUEWEIZHITONG▲阳池穴——手腕扭伤按阳池穴位止痛人的关节是身体中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尤其是手腕。腕关节扭伤在生活中很常见。如不小心跌倒,手掌或手背猛力撑地,迫使腕部过度背伸、掌屈以及旋转活动,或因持物而突然旋转(如拧螺丝)及伸屈腕关节等,引起腕关节周围的韧带、筋膜、肌腱的扭伤或撕裂伤,都称为腕关节扭伤。一般来说,发生腕关节扭伤后,若伤势不严重,可以在家疗养。治疗手腕扭伤、手腕酸痛、关节肿痛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压阳池穴。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本输》。该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原穴,具有清热通络、通调三焦、益阴增液、生发阳气、沟通表里的功效。

阳池穴阳池穴066穴名释义阳,天部阳气也;池,屯物之器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受外部传入之热,此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故名。

标注定位在腕背部横纹中,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快速取穴1微屈指,沿手背部第4、5掌指关节向上至腕背侧横纹处可触及一凹陷,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2微屈指,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与小指固有肌腱之间,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以手腕为中心,往不痛之处弯曲,一边吐气,一边用拇指强压此穴10秒钟再放手,如此重复3次,指压后肿消、痛止。

主治功效1此穴可治疗耳聋、目赤肿痛、喉痹等五官科疾病。

2此穴可治疗手腕部损伤、前臂及肘部疼痛、颈肩部疼痛等运动系统疾病。

第三章3此穴可治疗流行性感冒、风湿病、糖尿病等。

4此穴还可缓解女性手脚冰凉等症。

颈肩臂部止痛特效穴067XUEWEIZHITONG▲手三里穴——手臂不适按手三里穴位止痛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蛋白质、高脂肪的饮食给当代医学带来了很多难题,比如中医所称的中风,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都会留下后遗症——半身不遂。其中,对于上肢不遂者,针灸医生每每都会取手三里穴进行治疗。同样,经常按摩手三里,对上肢不遂也能起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其实,任何情况下出现手臂麻、疼或者其他不舒适感,都可以通过按揉手三里穴得以缓解。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也多以手三里穴治“手臂不仁,肘挛不伸”,“肘臂酸痛,屈伸难”等。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该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具有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之功效。

手三里穴手三里穴穴名释义手,上肢;三,数词;里,古代有以里为寸之说。穴在上肢,因068距手臂肘端3寸,故名手三里。

标准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处。

快速取穴屈肘90°,肘横纹外侧端外凹陷中即是此穴,按压有酸胀感。

操作方法一手屈肘放于胸前,另一手屈肘用大拇指垂直弹拨该手臂的手三里穴。弹拨时,用手臂发力,带动腕部活动,不可直接用腕部发力,以免造成腕部损伤。弹拨该处酸痛感明显。每次弹拨3~5分钟,早晚各一次,双手交替操作。

主治功效1本穴有舒筋通络、祛风湿散寒之功效,主治上肢不遂、肩臂痛、肘挛等。

2本穴有疏散风热、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以治疗颊肿、舌痛、失音等。

3本穴归手阳明大肠经,有理肠胃、消积滞、通腑气的作用,用于治疗腹胀、呕吐、泄泻等症。

4弹拨手三里对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有效。

5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如肩臂痛、上肢麻痹、半第三章身不遂;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五官科疾病,如牙痛、口腔炎;其他,如颈淋巴结结核、面神经麻痹、感冒、乳腺炎等。

颈肩臂部止痛特效穴069XUEWEIZHITONG▲阳溪穴——腕臂疼痛找阳溪穴位止痛现如今,很多办公室一族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频繁地敲击键盘,使得很多人感到手腕疼痛;还有些人由于工作的需要,手经常接触冷水,时间一长,手腕关节感到疼痛,有时这种疼痛很严重,甚至夜间疼痛得难以入睡。对于腕关节的疼痛,在其外侧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阳溪穴,经常按揉此穴可以缓解疼痛。《千金方》中称该穴可“主腕臂外侧痛不举”。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本输》。该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经穴,具有清热散风、通利关节的功效。

穴名释义手背为阳,筋骨间凹陷处类似山溪。该穴在两骨、两筋(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穴当阳位,故名阳溪。

阳溪穴阳溪穴070标准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端,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快速取穴1在手腕背侧,当手拇指上翘时,在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有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2将手掌侧放,拇指伸直向上翘起,在腕背桡侧,手腕横纹上侧有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端坐俯掌,一手自然弯曲,用另一手四指握住手背,拇指点揉该手阳溪穴,酸胀感明显并向大拇指背侧走窜,每次点按2~3分钟,早晚各一次,左右手交替操作。

主治功效1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经穴,具有清热散风、通经活络之功效,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出血、齿痛、咽喉肿痛、舌痛。

2本穴还有通腑泄热、定惊安神之功效,主治神志病,如热病心烦、癫狂、痫症、狂言、善笑。

3本穴位居腕关节,具有舒筋利节、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治疗手腕痛,五指拘急。

4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五官科疾病,如鼻炎、耳聋、耳鸣、结膜炎、第三章角膜炎;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病等。

颈肩臂部止痛特效穴071XUEWEIZHITONG▲大包穴——类风湿痛按大包穴位止痛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20~45岁的女性较为多见。起病时,首见早晨起床后关节活动不灵,起床活动后有所改善,并伴有多个关节呈对称性的关节炎,以手、足、腕、踝及颞颌关节等为主,严重者可致残障。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以正气不足为本,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其邪阻碍经脉,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而且久病必虚,气血不足以养经络筋骨,不荣则痛。同时,邪与瘀血、痰湿互结,难解难去,病程必定长而缠绵。中医有“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之说。

类风湿患者可经常按揉大包穴,有助缓解疼痛。

大包穴属足太阴脾经,为“脾之大络”。中医认为,此大络穴有“总统阴阳诸络、灌溉五脏六腑、无所不包”之意。刺激大包穴能起到健脾养血、通经活络、除湿化痰、袪瘀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治疗类大包穴072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退行性变等引起的关节疼痛、疲软、乏力等病症。临床上,运用大包等穴位结合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其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并防治关节畸形。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经脉》。该穴属足太阴脾经,为脾之大络(穴)。

该穴具有统血养经、宽胸止痛之功效。

穴名释义大,穴内气血涉及的范围为大、为广也。包,裹也、受也。本穴物质为大包穴上部区域流落下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的低地势点,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汇聚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传脾脏,气血物质在此有如收裹之状,故名大包。

标准定位腋中线上,腋窝下6寸,第6肋间隙中。

快速取穴仰卧位,在腋中线上,于第6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患者正坐侧身,平静呼吸,右手食指及中指指腹点按左侧大包穴,按而揉之,使大包穴处产生明显的酸、麻、重、胀感,最后用掌心轻揉、轻轻拍打腋下侧放松。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按揉10~15分钟,每第三章天1~2次。

主治功效颈肩臂部止痛特效穴1本穴主治胸、肺、胁肋部疾患,如胁痛、心内膜炎、肋间神经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

2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哮喘、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073XUEWEIZHITONG▲风池穴——颈椎疼痛按风池穴位止痛脊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有低龄化的发展趋势。现如今的很多年轻人,由于坐姿不当,长时间地久坐久视,再加上空调冷风的侵袭,所以很容易患上颈椎病。颈椎病轻者可引起颈项部疼痛,肩背及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心慌、视物不清、耳鸣等症状;重者可出现脊椎受压症状,导致肢体功能失常,甚至大、小便失禁等。

想要摆脱颈椎病的困扰,除了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作息习惯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穴位的方式来缓解并治疗颈椎病。

中医认为,风池穴是防治颈椎疼痛的养生要穴,常按风池穴有舒经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因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落枕等引起的颈部酸痛等有很好的疗效。

风池穴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热病》。该穴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经、阳074维脉之交会穴,具有平肝熄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之功效。

穴名释义“风”,指风邪;“池”,意为池塘,这里指凹陷。本穴位于颈后,是风邪易于侵犯的地方,故名。

标准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

快速取穴坐位,后颈部,枕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与耳垂齐平。指腹揉压此穴,从耳后到头部两侧会感觉疼痛。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两指并拢或应用按摩棒等,用力环行揉按风池穴,同时头部尽力向后仰,以局部出现酸、沉、重、胀感为宜。

每次按揉10分钟,早晚各按一次,急性期时可增加按摩次数。

主治功效本穴为治疗头、眼、耳、口、鼻、脑、神志疾患,以及上肢疾患的常用要穴。该穴可治疗以下疾病:1循环系统疾病:脑卒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无脉症。

2五官科疾病:电光性眼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鼻炎,第三章耳聋,耳鸣,甲状腺大吞咽困难。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失眠。颈肩臂部止痛特效穴4运动系统疾病:落枕,肩周炎,卒中后遗症,足跟痛。

5其他:感冒。

075XUEWEIZHITONG▲肩穴——肩膀酸痛按肩穴位止痛我们的肩膀有时还会出现一种不明原因的疼痛,一到晚上疼痛还会加剧,严重影响睡眠。肩部酸痛多是由于肩部肌肉疲劳和紧张或是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袭所致。一般长期伏案写字、打字的工作者,手臂肌肉容易紧张、僵硬、瘀血,并由手臂扩展至颈肩而造成肩膀酸痛。

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很常见。有的老年人肩痛还伴有活动障碍,这是肩周炎的症状。

另外,长期待在空调房中也是诱发肩膀疼痛的原因之一。低温环境使血管急剧收缩、血流不畅,造成颈肩部肌肉纤维受损、受凉,从而使局部疼痛。尤其是老人以及常穿露肩、露背装的女性更容易诱发肩周炎、颈椎病等。

肩髎穴肩髎穴076对于因受寒导致的肩周炎,还有因长期伏案导致的肩膀酸痛、僵硬,以及偏瘫患者上肢活动不利,揉按肩髎穴都能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的“肩髎,在肩端臑上,斜举臂取之”。

该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

穴名释义髎,骨空处也。该穴当肩关节部骨隙处,故名肩髎。

标准定位在肩部,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凹陷处。

快速取穴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陷窝,前者为肩髃,后者为肩髎,按压有酸胀感。

操作方法上臂外展平举,在肩关节后方有一明显凹陷,用另一手食指或中指指腹进行按压,感觉酸痛明显处即为肩髎穴。双手交替按压,每次按压2~3分钟,早晚各一次。

主治功效1本穴有祛风湿、散风寒、通经络、止痹痛之功效,是治疗肩疾第三章常用穴,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等。

2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如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颈肩臂部止痛特效穴病后遗症;其他,如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077XUEWEIZHITONG▲肩穴——肩部保健选肩穴位止痛人到了50岁左右,由于全身激素的改变以及机体自我调节能力的退化,加之长期伏案或者夜晚睡觉时肩膀露在外面感受风寒,时常会出现肩膀周围疼痛,以致难以抬肩,这时就要警惕了,可能患上了肩周炎。肩周炎,又称为“五十肩”,因为该病发生在50岁左右,肩膀就像凝固、冻结了似的,活动受限。对于该病,肩髃穴是治疗的特效穴。

历史上有一个典故,隋末唐初的著名医学家甄权擅长针灸治病。有一天,鲁州刺史受风寒,肩不能抬起而不能拉开弓箭,遍访名医无人能治,后来求治于甄权。甄权在其肩髃穴上刺入一针,出针后,刺史立刻就能拉弓射箭了。这个典故或许是夸大其词了,但说明了肩髃穴对肩部疼痛有奇效。

肩髃穴肩髃穴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该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为手阳明经、078阳跷脉之交会穴,具有通经活络、疏散风热之功效。

穴名释义髃,髃骨也,为肩端之骨。该穴在肩端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故名。

标准定位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

快速取穴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端坐位,一手臂自然下垂,另一手以中指指腹按压肩髃穴。按压该穴时,力量要能渗透,可感到局部酸痛感明显,有的会出现向上臂放射的现象。每次按压3~5分钟,左右手交替按压,早晚各一次。

主治功效1本穴归手阳明大肠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之功效,主治上肢疾患,如肩臂痛,手臂挛急,肩中、四肢热,手背红肿,半身不遂等。

2本穴有疏散风热、和营止痒之功效,主治瘰疬诸瘿、乳痈、风热隐疹。第三章3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如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臂神经痛;其他,如乳腺炎、荨麻疹等。颈肩臂部止痛特效穴079XUEWEIZHITONG▲天宗穴——肩背不适按天宗穴位止痛运动过量或者长期端坐,会感到背部僵硬沉重,如同背了一口锅似的,时间长了,可能会发展为肩背部疼痛。此时,按揉天宗穴,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症状。该穴位于肩背部两侧,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其上肌肉丰厚,按揉起来会感觉舒适、轻松,同时又能缓解肩背部的各种不适。天宗穴的前面是胸腔,内包含有心、肺,在女性前面还有乳房,故而该穴还能保健心、肺,并且长期坚持按揉还有丰胸的作用。有报道称,针刺天宗等穴治疗乳腺增生疗效很好,并可提高免疫力。

天宗穴天宗穴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的“天宗在秉风后,大骨下陷者中”。

该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具有舒筋活络、理气消肿之功效。

080穴名释义天,指上部;宗,宗仰之意,天宗为天上之星辰。该穴在肩胛骨冈下窝正中,与曲垣、秉风诸穴彼此相望,故名天宗。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快速取穴1正坐垂肩,在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2在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平齐,肩胛冈中点下缘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由他人代劳,用拇指指腹点揉天宗,或用手掌根按揉天宗穴区,感觉酸痛者为佳,以能耐受为度。点揉或按揉时要用巧劲儿,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不能用蛮力,以免误伤。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或按揉8~10分钟,左右手交替。自己按摩此穴,一般需要借助工具,比如用按摩锤敲打天宗穴区。

主治功效1本穴位于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肩胛痛、肘臂外后侧痛等。《针灸甲乙经》曰:“治肩重,肘臂第三章痛不可举,天宗主之。”2本穴近于肺,内应于肺,具有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气喘等。

颈肩臂部止痛特效穴3本穴还有通乳络、消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乳痈。

4现代临床常应用此穴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如肩关节周围炎、肩背软组织损伤、肘臂外后侧痛;其他,如乳腺炎、哮喘等。

081XUEWEIZHITONG▲肩贞穴——肩周炎找肩贞穴位止痛肩周炎患者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手臂上举的时候,肩轴周围疼痛不堪,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痛点常常位于肩部后面,即肩贞穴的位置。该穴深层是附着在肩关节上的肌肉,由于发生肩周炎时该肌肉痉挛收缩,于是产生了疼痛。肩贞穴是治疗肩周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按揉肩贞穴,可以起到通经活络、止疼痛的作用。配肩髃穴、肩贞穴肩贞穴082肩髎穴可治疗肩周炎,配肩髎穴、曲池穴、肩井穴、手三里穴、合谷穴可治疗上肢不遂。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素问·气穴论》。该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具有清脑聪耳、通经活络之功效。

穴名释义肩,穴所在部位肩部也。贞,古指贞卜问卦之意。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阳气所在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气,上行到本穴后此气冷缩而量少势弱,气血物质的火热之性对天部层次气血的影响作用不确定,如需问卜一般,故名。

标准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快速取穴正坐垂肩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一手臂弯曲肘关节,手搭于对侧肩头,另一手从该手臂下方绕过腋窝,以中指点揉肩贞穴,或用四指指尖按揉肩贞穴区。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2~3分钟,左右交替操作。手法要均匀、柔和,力度要能渗透,第三章注意不要伤了施术的手指和手腕。

主治功效颈肩臂部止痛特效穴1本穴归于手太阳小肠经,太阳主表,故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肩胛痛、手臂痛等。

2小肠经循行于耳,本穴故有清热聪耳之功效,可治疗耳鸣、耳083XUEWEIZHITONG聋等。《针灸甲乙经》曰:“耳鸣无闻,肩贞及完骨主之。”穴位止痛3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五官科疾病,如牙痛;运动系统疾病,如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病后遗症、头痛等。

084第四章胸腹部止痛特效穴引发胸腹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各种内脏、血管、神经及组织的疾病都有可能引发疼痛。要想缓解疼痛,首先要找到病根。本章将告诉你缓解胸腹部疼痛的关键步骤和找到特效止痛穴的方法。

085XUEWEIZHITONG▲内关穴——胃痛揉揉内关穴穴位止痛胃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病症,轻者片刻会自然恢复,严重者会有痉挛疼痛的表现。中医认为,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是导致胃气不和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按压两手的内关穴来缓解疼痛。在坐火车或者外出旅游的途中,如果突然出现胃疼或心脏疼痛,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可以马上按压内关穴,疼痛便可以得到缓解。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俗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在山势险峻的地方,一个人把守着关口,就是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我们手臂上的内关穴就相当于这样一个要塞,它是保护人体的关口,补泻兼得。平时经常按压这个穴位,能够起到舒缓疼痛、解除疲劳、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等作用。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经脉》。该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该穴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气镇痛的功效。

内关穴内关穴086穴名释义内,内部也;关,关卡也。内关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空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空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而得名。

标准定位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快速取穴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横指宽处。

操作方法用左手拇指尖按压在右内关穴上,按压5~10分钟即可。按压时,力度以感觉到有一种酸麻胀感一直向腋窝传导为佳。左右手可轮换按压,每日2~3次。

主治功效1内关穴可以疏通经络治疗心包经及前臂诸疾。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心包与心本同一体,其气相通。心包为心之外膜,络为膜外气血通行的道路,心包络是心脏所主的经脉,心不受邪,由心包代心受邪而为病。凡邪犯心包影响心脏的神志病和气滞脉中心络瘀阻所致病症,皆取本穴。

2情志失和、气机阻滞而致肺气上逆、胃气上逆,以及气滞经络、第四章气滞血瘀等病症,亦属本穴治疗范围。

3内关通于阴维脉,阴维脉联系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经并会胸腹部止痛特效穴于任脉,还与足阳明经相合,以上经脉都循行于胸脘胁腹,故内关又善治胸痛、胁痛、胃痛、心痛、结胸、反胃、胸脘满闷、胁下支满、腹中结块以及疟疾等。

4内关为针麻、镇痛常用穴之一。

087XUEWEIZHITONG▲中脘穴——胃痛胃胀找中脘穴位止痛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尤其是正值旺年的上班族,因为工作紧张更是常常省掉这顿,凑合那顿,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导致不少人患上了胃病。除了高强度的工作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影响外,情绪对胃的影响也很明显,忧虑、思考、悲伤都可引起吃不下饭、胃胀气。

加上季节变换,昼夜温差大,很多老胃病患者受冷空气刺激后很容易出现泛酸、胃痛等不适。有时候受到生冷食物的刺激,导致脾胃受凉、消化不良也会产生胃痛。当您胃痛胃胀的时候,中脘穴就派上了用场。

通过按摩中脘穴,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中脘穴是任脉的穴位,同时也是胃的募穴,是脏腑之气直接输注的地方,还是腑会,所以对六腑(胃、大肠、小肠、胆、三焦、膀胱)的疾病尤其是胃病有很好的疗效,号称胃的“灵魂腧穴”。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该穴属任脉,为胃之募中脘穴穴,腑之会穴,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的交会穴。该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安神之功效。

穴名释义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

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088空腔,故名。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快速取穴仰卧位,在上腹部,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1选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压穴位,以自觉稍痛为度。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边缓缓呼气,一边用指头用力下压,按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2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掌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

主治功效1本穴为胃之募穴,腑之会穴,又系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交会穴,故可用治一切腑病,尤以胃的疾患为先,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疏理中气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疾患,如腹痛、胃痛、腹胀、呕逆、反胃、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第四章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等。

2现代临床常应用此穴治疗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食胸腹部止痛特效穴物中毒、癫痫、精神病、神经衰弱等。

089XUEWEIZHITONG▲中府穴——咳喘找中府穴位止痛每当遇到天气变化、季节转换,或者晚上睡觉没有盖好被子而不慎感受风寒,或热天大汗、劳累后感受风邪而酿成风热之症,不少人会发生咳嗽,咳嗽剧烈者还伴有胸痛,此时指压中府穴能明显缓解这些症状。该穴能治疗气短、胸闷、呼吸不畅等呼吸系统疾病。中府为肺之募穴,为肺气结聚处,故按压该穴可以使呼吸通利、清气运行通畅,使人精气神充足,神采飞扬。

中府穴中府穴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该穴属手太阴肺经,为肺之募穴,手、足太阴之交会穴。该穴具有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之功效。

090穴名释义中,中焦;府,聚也,即聚集的地方。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此穴为中气所聚。本穴又为肺之募穴,故肺、脾之气聚于此穴,故名中府。

标准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快速取穴1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下方三角窝中心凹陷处的云门穴,当云门穴直向下推一条肋骨,与第一肋间隙平齐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2仰卧位,在胸壁的外上部,平第一肋间隙,距胸骨正中线6寸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正坐或仰卧位,以中指指腹按揉对侧的中府穴。按揉该穴时,酸痛感明显,按揉的力度适中,以舒适为度,不可用力过大,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揉,两手交替反复进行操作,每次按揉1~3分钟。

主治功效1该穴为肺经的起始穴,且为肺之募穴,当发生肺炎、肺结核、肺癌时,按压该穴可缓解上述肺病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烦热等症状。

2该穴为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故能健脾祛湿,消除腹胀、腹泻、四肢肿胀的症状。

3按压该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治疗瘿瘤、肩背痛。第四章4现代研究表明,刺激该穴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胸腹部止痛特效穴091XUEWEIZHITONG▲天池穴——胸闷心痛按天池穴位止痛持续紧张的生活以及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致使许多人的心血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尤其是一些女性,本来每月就有一次失血,加之生活忙碌,经常会心情不好,感到有气无力,严重者会感到心胸憋闷,甚至胸部偶尔会出现疼痛感,这往往是心血管出现问题的征兆。

为了防患于未然,或者治疗这种疾病,应该多按揉一下天池穴。根据中国古典医籍《针灸铜人》记载,此穴位能治疗“胸膈烦满,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中鸣”等症。

天池穴天池穴092穴位概述本穴出自《灵枢·本输》的“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在《针灸甲乙经》中名之“天会”。该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为手厥阴、足厥阴、足少阳之交会穴。该穴具有活血化瘀、宽胸理气的功效。

穴名释义天,指高位;池,指水聚处。穴在胸廓,胸廓为清虚境界,居天位。

穴承足少阴脉气转注而来,又近乳房,乳房为泌乳之所,喻之为“池”,因而得名。

标准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侧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快速取穴仰卧位,先定第4肋间隙,然后于乳头中点外开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妇女应于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向外处取穴。

操作方法正坐或仰卧,用大拇指指腹垂直向下按压天池穴,有明显酸痛感,每次可以只按压一侧的穴位或者双侧同时按压1~2分钟,早晚各一次。

主治功效该穴可以治疗以下病症:1咳嗽、哮喘、呕吐、胸痛、胸闷、心烦、瘰疬、腋下肿痛等。

第四章2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包膜炎等。

3妇科系统疾病: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等。

胸腹部止痛特效穴4局部治疗:淋巴结结核、腋窝淋巴结炎、肋间神经痛等。

093XUEWEIZHITONG▲少府穴——心胸有病少府泻穴位止痛作息不规律、饥饱失调,或者情绪不稳定、经常生气,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细节,往往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久而久之,便会出现胸闷、胸痛、心慌的症状。此外,现代女性拼命追求“骨感美”,经常节食减肥,从而导致有气无力,严重者还会出现心慌,稍一活动就会感觉喘不上气。

对于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了。除了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外,一定要经常掐按少府穴。

少府穴少府穴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的“少府者,火也,在小指本节后者陷中”。该穴为手少阴心经之荥穴,具有清心泻热、理气活络之功效。《针灸聚英·肘后歌》曰:“心胸有病少府泻。”穴名释义少,指手少阴;府,聚也。该穴为手少阴心经之荥穴,属火,心属火,此穴为本经气血汇集之处,故名少府。

094标准定位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快速取穴仰掌,在手掌面,握拳,手指屈向掌心横纹,在小指尖下凹陷处,按压有酸痛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端坐仰掌,手微屈,用另一手拇指尖掐按少府穴,按之酸痛明显,注意勿掐破皮肤。每次掐按2~3分钟,左右手交替操作,早晚各一次。

主治功效1该穴属手少阴心经,故可治心慌、胸痛等心脏疾病。

2心火太旺的人身上容易起一些疖子,少府穴为心经的荥穴,荥穴泻热的功效明显,故而身上容易起疖子的人应当经常按压一下少府穴。

3中医认为,心脏与小肠是互为表里的两条经,小肠与正常排小便和水湿的关系密切,按揉该穴还能清热利湿,治疗小便不利、遗尿、阴痒和阴痛。

4少府穴位于第4、5掌骨之间,该穴具有畅通局部气血的作用,可以治疗小指挛痛和掌中热。

第四章胸腹部止痛特效穴095XUEWEIZHITONG▲膻中穴——宽心顺气按膻中穴位止痛膻中穴是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人体气脉的总机关。对于胸闷、咳喘、心悸等症状,只要按摩膻中穴,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膻中穴还有调节情绪的作用,按摩此穴,可以有效预防情绪波动。

《黄帝内经》曰:“膻中者,为气之海。”也就是说,膻中穴是容纳一身之气的大海。但凡与气有关的疾病,如气虚、气滞等,都可以找它来调治。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因为生气,会突然捂住胸口大喊疼痛。这时候,在没有速效救心丸的情况下,要赶紧坐下来,用大拇指轻轻地按揉膻中穴,就可以得到缓解。

现代医学也证实,按摩膻中穴可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及调节消化系统。很多老年人的血管往往有些堵塞,很难膻中穴096像年轻人那样顺畅自如。所以,平时作为一种保健措施,也可以经常按摩膻中,加强气的运行效率,提高心脏工作的能力,对于防治心血管病有很好的帮助。而对于上班族而言,工作、生活压力大,难免烦躁生闷气,按按膻中穴就可使气机顺畅,烦恼减轻。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根结》。该穴属任脉,为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任脉之交会穴。该穴为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穴,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之功效。

穴名释义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该穴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为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

标准定位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第四章用大拇指先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再逆时针方向按揉,每次各30下,动作要缓慢、均匀、有力。

胸腹部止痛特效穴主治功效该穴可治疗胸闷塞、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噎嗝、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食管狭窄、肋间神经痛、心绞痛、乳腺炎等症。

097XUEWEIZHITONG▲至阳穴——缓解心绞痛的特效穴穴位止痛虽然心绞痛是十分常见的病症,但其发作往往十分突然,有时发作时恰好身边没有药,家属、亲友及周围人常会手足无措,但如果有人能掌握按压至阳穴的方法,就会获得较好效果。按压至阳穴不仅在心绞痛发作时可立即奏效,而且还可预防心绞痛发作。

中医把心绞痛归于胸痹范围,认为心绞痛是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气滞血瘀所致,治疗当以活血化瘀、理气通阳为原则。至阳走督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而至阳穴恰在督脉阳气的焦点。按摩至阳穴,利用反馈机理,通过调节皮肤与内脏关系,可激发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起到缓解心绞痛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至阳穴由神经支与心脏相通,按压至阳,可通过该神经支舒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发作。

相关研究也证明,刺激至阳,便刺激了相关脊髓节段,加强了痛觉感知和冲动调节,抑制了痛觉,故有镇痛作用。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该穴属督脉,具有利胆退黄、利膈宽胸之功效。

至阳穴098穴名释义至,到达。阳,阴阳之阳。至阳穴在两膈俞之间,人体以背为阳,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故名。

标准定位背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快速取穴1让患者低头,颈后隆起的骨突即为第7颈椎,由此往下数到第7个骨突即为第7胸椎,其下方凹陷处就是至阳穴。

2让患者两手自由下垂,用手摸患者的肩胛骨,肩胛骨下角的下方即为第7肋间,第7肋间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处即为第7胸椎下方,即至阳穴所在。这种方法尤其适宜于冬季不便脱衣的情况下取穴。

操作方法操作者可取一个一角硬币,或其他边缘光滑的硬板,用右手食指、拇指夹持,以硬币或硬板边缘的横缘抵住至阳穴,给予重压,局部可有酸胀感。一般在按压至阳穴1分钟之内心绞痛即可缓解,按压4分钟以上,可维持作用时间达20分钟。

主治功效1本穴主要用于治疗胸肺、肝胃等疾患,如胸胁胀痛、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肿痛、疟疾、脊强、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肠炎、肋间神经痛等。第四章2现代常应用此穴治疗支气管炎、胃痉挛、胆绞痛、膈肌痉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肝炎、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及胸腹部止痛特效穴带状疱疹等。

099XUEWEIZHITONG▲神门穴——心痛胸闷按神门穴位止痛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项功能的下降,老年人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有的人突然就会感到一阵阵的心慌,或几秒钟胸部疼痛;还有人觉得说话舌根发硬,睡眠不好,心胸憋闷。这些人一般多面色紫暗,口唇和指甲颜色青紫,舌体表面有瘀斑、瘀点,舌底的静脉曲张变粗变紫暗。中医认为,以上症状大都可归结为一种叫“血瘀”的致病因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滞是形成血瘀的一个重要原因。气虚鼓动无力,血的运行可因之瘀滞,或气虚导致血虚,血虚则脉道艰涩,也可使血行不畅而导致血瘀。血瘀症状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如及时防治,会很快改善。发现自身有以上症状时,要注意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此时可按揉神门穴。神门穴专治心病,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心安万事安,心脏的元气充足,各种心系统的疾病及由此导致的精神方面疾病都会得到改善。老年人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揉揉神门,以保护心脏。

神门穴神门穴100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该穴为手少阴心经之输穴,心的原穴,五行属土。该穴具有宁心安神、通经活络之功效。

穴名释义神,与鬼相对,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气血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的外传之气,其气性同心经气血之本性,为人之神气,故名。

标准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快速取穴1仰掌,在腕骨后缘,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在掌后第1横纹上,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2仰掌,在豌豆骨(腕骨中如豌豆状的骨,是八块腕骨中最小的一块骨头)的桡侧,掌后第1横纹上,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用双手拇指轮换按压双侧神门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2分钟左右,每日2次,力度适中。

主治功效第四章本穴为治疗精神病和心脏病的要穴,主要用于治疗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心痛、心烦、心绞痛、心律不齐、高血压、惊悸怔忡、胸腹部止痛特效穴失眠、健忘、痴呆、癫痫、神经衰弱、癔症、精神病、头痛、眩晕、目黄、咽干、胁痛、手臂寒、腕关节痛等。

101XUEWEIZHITONG▲曲泽穴——心痛咳逆找曲泽穴位止痛由于老年人血管弹性变差,加之饮食不节,不少人患上了心脏病。

在心脏病迁延、加重或发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心慌、心悸、胸闷、饮食无味的症状。这时按摩曲泽穴可有效缓解不适。曲泽穴为心包经的合穴,不但具有心包经穴位治疗心脏疾病的共性,而且对于伴有胃部不适,有恶心、呕吐感觉的心脏病患者尤为适宜。

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本输》的“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该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具有清暑泄热、和胃降逆、清热解毒的功效。《针灸铜人》中谓该穴能“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血,风疹,臂肘手腕善动摇”。

曲泽穴曲泽穴102穴名释义曲,指屈曲;泽,水,水之归聚处。因穴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凹陷中,微屈其肘始得其穴。又因穴为手厥阴之合,属水,以水归聚如泽喻本穴,故而得名。

标准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快速取穴伸肘仰掌,肘关节弯曲约呈120°角时,肘窝处可摸取一绷起的大筋,即肱二头肌腱,在其内侧肘横纹上可触及一凹陷,即是该穴。

操作方法正坐伸肘,掌心向上,肘关节弯曲约呈120°角,另一只手轻握肘尖,四指在外,大拇指弯曲,用指尖垂直按压曲泽穴,有酸麻胀痛感即可。双手交替按压,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

主治功效1该穴可治疗心系病症,如心痛、心悸、善惊等。

2本穴为合穴,“合主逆气而泄”,“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说明合穴对胃病及上逆性病症有独特的治疗作用。该穴还可治疗胃痛、呕吐、呕血等胃病。

3该穴在肱二头肌腱尺侧缘,故刺激该穴可影响该处肌腱的作用,治疗肘臂挛痛。第四章4肘窝、腘窝中的穴位富含血液,该处的穴位对于热证、血证多有良效。该穴名为“曲泽”,具有润泽之性,故善于治疗暑热病。胸腹部止痛特效穴103XUEWEIZHITONG▲阳陵泉穴——胆绞痛按阳陵泉穴位止痛发生急性胆绞痛时,患者有明显的右上腹痛或中上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轻者不久能减轻或缓解,严重者腹痛难忍,若距医院较远,可通过按压阳陵泉穴来解除痉挛、缓解疼痛。

阳陵泉穴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本输》。该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穴,具有舒肝利胆、强健腰膝的功效。

穴名释义穴在膝下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

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像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104标准定位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快速取穴侧卧位,在小腿外侧,先摸到腓骨小头,过腓骨小头前缘做一条竖直切线,再过腓骨小头的下缘做一水平切线,两条切线的交点处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端点按穴位,力量可稍重一些,按揉1~2分钟,穴位处出现酸胀感即可。

主治功效本穴属足少阳胆经,有舒筋脉、清胆热、驱腿膝风邪、疏经络湿滞之功效,主治膝关节痛、坐骨神经痛、偏瘫、胸痛、胆囊炎。除此之外,在针灸治疗常用穴中尚有“外伤阳陵泉”之说,也就是说阳陵泉可治一切外伤的疾患,即一切筋的毛病都可以找阳陵泉治疗。

1胆腑病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载:“合治内腑”,《灵枢·四时气篇》载:“邪在腑,取之合”。胆附于肝,内藏清汁,肝与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肝胆多同病,因湿热蕴结,入侵肝胆,胆汁外溢;或脾阳不运,湿热内阻,胆汁外溢;以及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实火等所引起的病症,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2筋的病证:阳陵泉是筋之会穴,为筋气聚会之处。《难经·四十五第四章难》云:“筋会阳陵泉”。故阳陵泉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按摩该穴,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

胸腹部止痛特效穴3经脉通络上的病证:依其足少阳经的循行、针感的走向和穴位的所在,循经取穴,本穴治疗本经经脉循行通络上的下肢、髀枢、胁肋、颈项病,以及肝胆火旺,循经上扰的眼、耳、头部病变。

105XUEWEIZHITONG▲少海穴——心痛找少海穴位止痛人身之经络,互有关联,一个地方出现疾病,很有可能是其他多种经气综合失调的结果。而人体之气,一旦紊乱,只有找到最关键之处,才能将其纠正。少海,为古代地名,即渤海之意。手少阴心经所入为少海,海者,深阔无疆,少阴经最里,部位最深。其治症复杂,表里寒热虚实或者七情志意之病均可取少海穴进行调理。

少海穴少海穴106穴位概述该穴出自《针灸甲乙经》的“少海者水也。在肘内廉节后陷者中,动脉应手,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该穴为手少阴心经之合穴,具有理气通络、益心安神的功效。

穴名释义少,指手少阴心经;百川之汇曰海。该穴为手少阴之合穴,属水,为脉气汇集之处,故名少海。本穴物质为地部的经水与天部的云气汇合之处,水湿云气在本穴缩合冷降,穴内气血总体特性表现出水的润下特性,故其属水。

标准定位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快速取穴屈肘举臂,以手抱头,在肘内侧横纹尽头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操作方法屈肘向上,手微握拳,以另一手大拇指指端按压少海穴,力度以酸痛感明显但能忍受为度,使力量深入局部组织,每次按压2~3分钟,左右手交替操作,早晚各一次。

主治功效1该穴为手少阴心经穴位,能够治疗心痛、心悸等心疾。

第四章2少海为手少阴的合穴,心属火,水克火,心火上炎导致的各种病症均可取少海穴进行治疗。例如,心火导致的牙痛、头晕目眩等都胸腹部止痛特效穴可通过按压少海穴得以缓解。

3该穴下有从上臂走向前臂的血管和神经,故而该穴可治肩臂疼痛、腋窝部疼痛,下可治前臂麻木疼痛、肘关节痛、肘关节挛痛等。

4现代临床中,常应用此穴治疗癔症、精神分裂症、尺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等。

107XUEWEIZHITONG▲尺泽穴——尺泽泻肺热穴位止痛一些人脾气很大,易发怒,但是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发火。

委屈憋在心里很难受,常会感到心中憋闷,喘不上气来。这时不妨按摩一下尺泽穴,可以缓解这种不良情绪。五行学说中,怒属肝,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尺泽为肺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怒则肝气上逆,按压尺泽穴可以泄上逆之肝气。该穴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称为鬼受。《千金翼方》中称尺泽为鬼堂,说明该穴作用奇特,对一些疾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掌握该穴,在日常生活中会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难题。

尺泽穴尺泽穴108穴位概述该穴出自《灵枢·本输》。该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具有清热和胃、通络止痛之功效。

穴名释义尺是长度单位,在骨度分寸法中,从腕至肘为一尺。泽,水聚处也,喻手太阴肺经之气流至此处,像水之归聚,故名。

标准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快速取穴伸臂,掌心向上,肘关节弯曲约呈120°角时,肘窝处可摸取一绷起的大筋(肱二头肌腱),在肘横纹中,大筋外侧缘即是该穴。

操作方法端坐位,一只手伸臂向前,仰掌,掌心向上,肘弯曲约呈120°角,用另一只手中指指腹按压尺泽穴,按压的力度要适中,以按之酸痛明显,甚至酸痛感向上下扩散但能够忍受为度,按压至局部透热为宜,双侧交替按压各2分钟,早晚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