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 9.2
28.22万字 0.1万次阅读 0.2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三章 2023-10-25 13:45:06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28.22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章
简介

“小课题俱乐部”是南京市长平路小学一项教改创举,是“十二五”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规划课题成果,重点探索了如何引领儿童进行小研究,如何推进教师进行小研究。本书从“儿童小研究叙事”、“教师小研究叙事”、“小课题俱乐部的管理叙事”、“小课题俱乐部的理论叙事”四个方面讲述他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与思考,既有具体的操作案例,又有较为深刻的理论追问,是一本别有风情的教改专著。

第一章

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书图书在版编目(犆犐犘)数据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李婷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9ISBN9787305208430Ⅰ.①小…Ⅱ.①李…Ⅲ.①小学教育教育研究Ⅳ.①G622.0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89240号出版发行南京大学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出版人金鑫荣书名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主编李婷责任编辑经晶荣卫红编辑热线02583685720照排南京紫藤制版印务中心印刷南京玉河印刷厂开本718×10001/16印张25字数435千版次2018年9月第1版2018年9月第1次印刷ISBN9787305208430定价88.00元网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njupress销售咨询(025)83594756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序《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一书就要出版了,这是长平路小学多年研究成果和师生心血的结晶。李婷校长托人送来厚厚一沓书稿,要我写一点读后感。

我曾有幸多次参加长平路小学的课题研究活动,对他们有所了解。“小课题俱乐部”肇始于2008年。当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2008年,他们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了“教师课题俱乐部”,提倡教师做“小”“实”“近”“活”的课堂教学研究。10年来,他们通过“小课题”“小项目”“小团队”“小讲坛”“小沙龙”等载体推动教师的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广泛影响。

全校40周岁以下教师参与市、区和校级小课题研究比例达91%,每期南京市级个人课题立项数量始终处于区内第一方阵,其中2008年、2012年、2013年位列全区第一。2008年,学校承办了南京市个人课题经验交流会。2011年,“教师‘小课题俱乐部’校本研修方式的创新研究”经专家评审,被批准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015年,学校承办了鼓楼区个人课题展示活动。

“小课题俱乐部”成立之初,他们就有一个宏大和长远的规划———前五年研究教师,后五年携手儿童。因此,在考虑“十三五”学校课题设计和申报的时候,他们在“教师小课题俱乐部”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儿童小课题俱乐部”。

2016年,“儿童小课题俱乐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经专家评审,被批准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次年,该课题被列为南京市第一批精品课题培育课题。目前,围绕着“十三五”课题的研究,他们成立多个职能“小部门”,开设适宜的“小专题”,培养相关的“小技能”,创造原生态的“小成果”,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合作意识、责任担当等得到有效提高。

翻看他们厚重的书稿,透过他们一篇篇精彩的讲述,我深切地感受到,经过十多年不懈的实践和探索,“小课题俱乐部”已经成为长平路小学的重要特色。

002■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甚至也可以说,它正在成为鼓楼区、南京市的一张与众不同的教育名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小课题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成长方式、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甚至整个学校的精、气、神和文化,都在发生悄然而深刻的变化,小课题俱乐部筑起了学校师生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正在引领学校朝着新的梦想坚定前行。

长平路小学创建于1929年,明年将是它的90华诞。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正逢其时。记得参加一些学校课题结题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建议学校和课题组不要因为课题结题了就结束某一方面的研究,而是要沉下心去,咬紧某些重要的、关键的问题不放,作持续的、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真正把问题研究清楚、研究深透,真正形成有成效、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真正积累、凝炼起学校的特色和文化,真正让一届一届学生、一代一代教师从中受益。这里,我要给长平路小学提个类似的建议,希望他们把“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继续下去、进行到底。因为教师校本研修方式创新、儿童小课题研究、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等,都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普遍问题,某种意义上也是永恒问题,都非常值得并且需要花更长时间去作持续、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祝愿他们在这些方面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期待他们“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有精彩续篇!

(金边,《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研究员)目录第一篇“儿童小研究”叙事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03第一节低年段儿童小研究的特点………………………………003第二节低年段儿童小研究概览…………………………………007第三节低年段儿童“小研究卡”精彩展示………………………016第二章中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32第一节中年段儿童小研究的特点………………………………032第二节中年段儿童小研究概览…………………………………038第三节中年段儿童“小研究卡”精彩展示………………………045第三章高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62第一节高年段儿童小研究的特点………………………………062第二节高年段儿童小研究概览…………………………………066第三节高年段儿童“小研究卡”精彩展示………………………071002■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第二篇“教师小研究”叙事第四章课程小研究…………………………………………………………091第一节我们的“课程小研究”……………………………………091第二节“课程小研究”过程掠影…………………………………095第三节“课程小研究”精彩叙事…………………………………111第五章课堂小研究…………………………………………………………127第一节我们的“课堂小研究”……………………………………127第二节“课堂小研究”过程掠影…………………………………136第三节“课堂小研究”精彩叙事…………………………………139第六章活动小研究…………………………………………………………164第一节我们的“活动小研究”……………………………………164第二节“活动小研究”过程掠影…………………………………173第三节“活动小研究”精彩叙事…………………………………177第三篇“小课题俱乐部管理叙事”第七章小课题的制度管理………………………………………………189第一节我们的“小课题档案袋”…………………………………189第二节“小课题”的制度管理……………………………………194第三节制度管理促师生研究的精彩叙事………………………204目录■003第八章小课题的过程管理………………………………………………212第一节我们的“五自管理”………………………………………212第二节小课题的过程管理………………………………………215第三节“过程管理”促师生研究的精彩叙事……………………222第九章小课题的成果管理………………………………………………228第一节我们的“八个一成果”……………………………………228第二节小课题的成果管理………………………………………231第三节成果管理促师生研究的精彩叙事………………………242第四篇小课题俱乐部“理论”叙事第十章小课题俱乐部的组织形态———“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观照…………………………251第一节我们一起研究……………………………………………251第二节“学习共同体”面面观……………………………………255第三节学习共同体的校本行动…………………………………259第四节小课题俱乐部研学共同体………………………………265第十一章小课题俱乐部的行动方式———“探究性学习”理论观照……………………………268第一节我们的“探究”故事………………………………………268第二节“探究性学习”的理性思考………………………………277第三节探究性学习的教改行动…………………………………282004■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第十二章小课题俱乐部的价值取向———“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观照………………………287第一节我们的“班级种植区”……………………………………287第二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校本行动………………………291第三节小课题俱乐部的“问题解决”……………………………302第十三章小课题俱乐部的精神气质———“审美科学”的理论观照……………………………317第一节我们在追求研究的“美”…………………………………317第二节至美的学校发展效能……………………………………328第三节至美的校本行动…………………………………………337第四节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生活”……………………………346第十四章小课题俱乐部的人文情怀———“暖认知”的理论观照………………………………356第一节让研究“温暖”起来………………………………………356第二节“暖认知”与学校变革……………………………………358第三节“暖认知”的研究行动……………………………………369第四节暖认知理论与小课题俱乐部的关系……………………378参考文献………………………………………………………………………384后记…………………………………………………………………………388第一篇“儿童小研究”叙事长平路小学有了“儿童小研究俱乐部”,俱乐部有许许多多“儿童小研究”的故事———南京的梧桐树有哪些小秘密?

身边的“长江水”有哪些小学问?

紧邻学校的南京长江大桥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与不便?

一个个小问题、小专题、小课题,从儿童身边的世界中生成。

正像许多哲学家、教育家所云,儿童是天生的小密探。儿童的探索行为,是天生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的保护、尊重与引领。“小研究俱乐部”应需而生,应需而长。

书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第一节低年段儿童小研究的特点一、低年段儿童小研究的选题特点1.选题的趣味性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更多是受到兴趣控制,他们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因此,在选择低年段儿童小研究的内容时,一定要关注内容的趣味性。借着这些有意思、有意义的小研究,让低年段儿童跨进研究性学习的大门。选题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确立研究专题的第一步学习活动,是强化儿童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教师在选题时,可以在儿童中间广泛地征询,让儿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引导儿童筛选出有深入研究价值的、外延广泛的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这样,儿童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成为研究的主人。

2.选题的生活性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思维情境性较强、目的性较差,还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还很难掌握较抽象的概念。针对低年段儿童的思维特点,低年段儿童小研究选择的内容更多的应该是与儿童生活极为贴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较形象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儿童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通过自己的手去摸、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听,在此基础上,辅以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教师家长的引导,才能帮助儿童逐步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004■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3.选题的易操作性低年段儿童还处在身体的生长发育期,这一期间的儿童大脑的发育、肢体的协调能力还没有达到一个很完善的境界,过于复杂的操作模式不仅儿童的能力达不到,还会打击儿童的自信心,消耗儿童刚刚建立起来的兴趣。低年段儿童小研究选择可操作性强、易于操作的选题,更能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让儿童在大自然中,在大街小巷中走走、看看、摸摸、想想、说说,活动活动他们的手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童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是道理,还得到了童年的快乐、同学的友情。

二、低年段儿童小研究的过程特点怎样才能使低年段儿童乐于参与到研究的全过程中去呢?我们应当紧紧围绕“全程参与”做文章。

1.儿童活动贯穿全程低年段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都决定了,小研究的过程应以活动为主要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如:一起走到户外去观察所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相约书店或图书馆,共同查阅所需资料;亲自动手做做相关的种植或进行相关的实验;“比一比谁知道的多”“比一比谁的记录最详细”等课题知识小竞赛……围绕小研究开展活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其动手动脑操作的特点,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开发,同时群体活动又能增强儿童的伙伴意识、互助意识,儿童的身心都能得到愉悦感。

2.教师支持贯穿全程低年段儿童小研究必须在教师的全程支持下进行。低年段儿童年龄小,所学知识有限,对于怎样进行小研究更是茫然不解,又何谈规范的过程和结论?因而,教师适时适当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题阶段,教师应当发挥低年段儿童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的特点,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儿童的意见。

而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则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儿童一起确定研究的时间、方式、小组的分工、研究成果的体现,等等。实施和汇报交流的过程,只要时间上允许,教师都应当参与其中,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

3.家长配合贯穿全程低年段儿童小研究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协助。需要既有积极性又有责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05任心的家长担负起组织和管理的职责,保障儿童的安全,同时也能在知识层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不仅如此,儿童在利用手机、电脑等现代通讯设备与同学沟通交流时,也需要家长的从旁协助。只有得到家长的全程帮助,低年段儿童小研究才能开展得更加顺利。

三、低年段儿童小研究成果特点1.带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在整个小学阶段,与其他中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段儿童的年龄特征是最为显著的,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带有低年段儿童的特点: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评价时只看优点,容易受成人的左右,很少能顾及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因此,低年段儿童小研究的成果显现出碎片化、形象化、问题化的特点。研究成果多以图片、资料为主,往往缺少理性的梳理和内在的联系,缺少完整性、连贯性,后续的问题缺乏深入性。

2.偏重于感性的认识由于低年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因此,低年段儿童小研究的成果也更多的是以感性的形式展现,如:相关事物现象的图片、参与活动拍摄的照片、网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的截图、讨论交流的对话记录,等等。低年段儿童天真活泼,他们的语言表达没有任何的修饰和遮掩,也没有深思熟虑后的理性发言,更多的是生活中最常见、最真实、带着最本真的情感的话语。这样的研究成果虽然缺乏一定的认知高度,却是最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3.激趣是主要的目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低年段儿童中开展小研究,目的并不是追求多么有价值、有意义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激发儿童进行小研究的兴趣,培养儿童参与小研究的意识,让儿童在研究过程中体会到成长与收获的快乐。所以,低年段儿童小研究的成果还是以“激趣”为主要目标,让儿童能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认识了一个新事物、掌握了一个新技能,在与小朋友的交流中有了新话题,有了值得骄傲的新资本,还能提出更多有趣的问题。这样的体验,会给儿童带来更多的快乐,更能激起他们继续参与小研究的兴趣,形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更有利于低年段儿童小研究活动在校园内的开展。

006■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四、低年段儿童小研究注意事项在低年段做儿童小研究,既要关注人人体验的“全程参与”,又要关注微不足道的“细末之处”。关注细节,就是为儿童积累良好的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奠基,就是为保护儿童独立思考、尊重个性思维提供支持。具体说来有三点要格外关注:1.实践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儿童在进行小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内容是需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低年段儿童受心理和生理特点影响,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不强。在研究之初,需要教师、家长在分工、合作研究等方面的指导。在分组时,可以采取自愿结组与老师搭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毕竟,儿童年龄小,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呵护他们的好奇心,是小研究承载的很重要的一项任务,而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也必将不断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师不可操之过急,不应期望通过一次研究就能达到多个目标。

2.交流中的统一认识与个性呈现儿童的潜能是无限的,鼓励儿童在小研究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个研究过程,这也是相信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创造的一种表现。“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儿童做了同样一个课题的研究,但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收获,尤其是在低年段,学生年龄小,知识发展水平不均衡,对世界的认识还处在摸索阶段,这样的特点就更加明显。但在注意到这一点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小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在小研究的总结阶段,教师应当适当地统一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站在理性的高度,总结研究的成果,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

3.研究中的教材开发与学科整合低年段儿童小研究应当充分挖掘课本中的学习资源,将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以课外促进课内、以课内发展课外的目的。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数学好玩”的内容,即课标中的“综合与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充分挖掘,使教材的“有限”作用得以拓展延伸。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07低年段儿童小研究还可以注意学科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自身优势,将学科融合为课程,进行新课程的开发,丰富儿童学习的方式。如: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将课文中学到的动植物内容与相应的科学知识结合起来,研究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将语文学科与品德社会学科结合起来,结合课文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实践课程研究;将美术学科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让儿童参与到校园文化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中来。

这样的小研究设计更具有综合性,它打破了学科本位的藩篱,能促进儿童主动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努力沟通现象背后问题要素间的关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复杂问题。

(本节编写:秦雯)第二节低年段儿童小研究概览1.小研究一览表序号学科小研究名称小研究组成员指导教师邓纘乙、吴乐馨、纪雨萱、周欣1语文树为什么会落叶?语、朱法羽、谭景鹏江园徐玉?、孙妍、包小夏、曾婧茹、2语文“树”字的由来谢璐阳、樊馨羽江园3数学南京路边的树于殊阳、范天瑞、刘梓辰、薛景文侯晓瑾4数学奇特的树王京、杨雨萱、陈雨嫣、方欣茹侯晓瑾戚泽熙、王雅琪、王雅涵、毛锌5语文形态各异的树叶桐、侯淑杰、朱奕洁刘慧姜洋、王钟昊、王浩然、刘雨欣、6语文文学中的树何瑞谦、王恒睿刘慧郁东城、贡子恒、许浩峰、张震7体育树叶只有绿色的吗?恺、顾浩轩杨志彬张砚清、刘明泽、兰亚轩、肖源、8体育树为什么会穿上白裙?阚景宸杨志彬008■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续表序号学科小研究名称小研究组成员指导教师9数学为什么树有年轮呢?汪予希、臧妍、朱晴空、杨婉晴侯晓瑾为什么有的树不结10数学果子?王思琦、郑舒瑜、来泽峰、靳欣然侯晓瑾为什么树能提供新鲜刘品萱、张欣雨、江承恩、董以11语文的空气?勋、罗淑瑶江园为什么树砍了还会罗紫涵、张浩翔、崔子豪、于珂12语文再长?昕、王雪儿江园13体育树的寿命程泓康、尚景涵、季婉昕、王丽雅杨志彬14体育树木的作用林子涵、苏启轩、刘鑫宇、唐睿琦杨志彬2.典型小研究概述南京路边的树梧桐树是南京最有名的行道树,于是,孩子们选择最为熟悉的它作为研究的对象。法国梧桐是什么样的树?南京的法国梧桐树是谁种下的?为什么这些树可以长那么高?法国梧桐树在春天时为什么会掉毛絮絮?孩子们提出了这些质疑。在后续的研究中,孩子们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查阅收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整理编辑汇总,组织网上讨论。虽然还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但做起事来还真是有模有样。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09通过研究,孩子们了解了法国梧桐名字的来历、形态上的特点,还知道了南京的梧桐树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有着密切的关系!南京梧桐树的发展与市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夏天,这些梧桐树为人们遮阴蔽日,秋天,它又用绚丽的色彩为南京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随着研究的深入,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梧桐树为什么会成为“行道树之王”,也由此更深入地认识了梧桐树的生长特点及其作用。在研究中,孩子们还针对梧桐树最大的缺点,也是让许多南京人深恶痛绝的一点———掉“毛毛”,提出了追问:有什么方法能让梧桐树不掉“毛毛”?

课题的研究使孩子们更加了解了南京,了解了南京的历史和文化,让孩子们爱上了南京。

奇特的树树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植物,也是品种最为丰富的植物,银杏、油松、红松、黑胡桃、合欢、桑树、垂柳、刺槐、银桦……真是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因而,它也激起了小朋友们探究的愿望。在一(2)班小朋友研究的小课题《奇特的树》中,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世界上有哪些奇特的树?食人树是如何吞噬食物的?

面包树的果实可以吃吗?为什么猴面包树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树”?橡胶树产生的乳胶有什么用呢?孩子们想象着如果这些生活在沙漠或者雨林中的树木,能够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神奇的变化呢?

带着这份好奇,孩子们分工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每一个孩子都是那样专注与投入。运用手机、电脑上网查阅资料,找来相关的物品进行研究,课余时间被010■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孩子们充分地利用起来。食人树、面包树、猴面包树、橡胶树的秘密被孩子们一一揭开:食人树有13科20属600多种,最大肉食植物是马来王猪笼草,会捕食小型哺乳动物,传说中的食肉植物,其体型庞大得能够杀死甚至吞噬一个人类或其他大型动物。猴面包树树冠巨大,树杈千奇百怪,酷似树根,树形壮观,果实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动物最喜欢的食物;橡胶树是一种神奇的热带落叶乔木,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当地印第安人发现,橡胶树被利器划过时,会有一股乳白色液体流出,液体凝固后可以防水、耐腐,且有弹力,后来,橡胶树种被哥伦布等人带回欧洲,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11这些知识又引发了孩子们进一步的思考:食人树、食人花与捕人藤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面包树和猴面包树有什么区别?有文章说橡胶林改善了海南热带森林的生态环境,可是又有调查表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因为过多种植橡胶树破坏了生态平衡,这又是为什么呢?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需要谁来守护呢?相信在下一步探究中,孩子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树为什么会穿上白裙?

每到入冬,园林工人总是会给路旁的行道树“穿”上白裙,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现象引起了二(1)班小朋友的注意,于是,他们把“树为什么会穿上白裙?”作为自己研究的小课题。他们围绕“白裙”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大树要涂上“白色”?所有的树都会涂上“白色”吗?“白色”是什么?“白色”有什么作用?不涂“白色的东西”又会有什么后果呢?为什么有的“白色”涂得厚厚的,有的“白色”涂得薄一些呢?对于这些问题,他们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穿上白裙是为了像我们人类一样漂亮;穿上“白裙”是为了保暖;为什么不让树穿上“红裙”012■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蓝裙”“绿裙”而是“白裙”呢;也可以任意地给树涂上五颜六色的“裙子”,让它们变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为了便于研究探讨,小组成员建立了一个QQ群,在群内提示研究中的注意事项、约定活动的时间地点、确立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等。他们在网上查阅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到街头与园林工人交谈、拍摄树木照片,到相关工厂了解“白色”材料的成分……在一次次辛勤付出后,他们也有了丰硕的成果:“穿”白裙可以杀菌、杀虫、防虫,防冻害和日灼,避免早春霜害,方便晚间行路;“穿”白裙的时间是11月下旬到翌年2月中旬;“白裙”的位置在树的1.2~1.5米处,重点是树干根茎和树干南面;“白裙”的种类有以防冻害为目的的涂白剂,以防虫害为目的的涂白剂,以防病害为目的的涂白剂,防虫杀菌抗寒的综合性涂白剂。孩子们还知道了哪些树种是适合“穿”白裙的,给树木“穿”白裙前还应做好准备工作。

在研究中,他们还发现了一些与树木知识有关的书籍:《花草树木怎么过冬》《树木和森林》《十万个为什么》,并把这些书籍对同学们做了推荐。不过,他们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的树即使涂了涂白剂还是会被虫咬。这也使得他们在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涂白剂,能使大树不会被虫子咬?孩子们一定会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探究下去的。

文学中的树树在真实的生活中,树也在美妙的语言文字中。孩子们研究的目光由“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的树,伸向了文学作品中用精彩的文字描绘出来的树。二(3)班的小朋友想到了:哪些文学作品中对树木进行了独特的描写?不同的文学作品表达树木的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13他们同样在开始研究之前创立了微信群,讨论关于书籍的要求和想法,交流在书中找到的关于树的段落,探讨自己阅读后的体会。为了增加感性认识,他们还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各种各样的树,也简单地了解了树木的生长。他们阅读了大量书籍,在一篇篇文章中寻找树的踪影,了解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些树的特点的。

金波所著的《追踪小绿人》中写到“还有那几棵红棕树,叶子红得像燃烧的火苗”,让孩子们了解到红棕树的叶子像火一样红;唐朝杜甫《腊日》中写道“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让孩子们知道了柳树是报春的使者;《中国经典童话》的一篇童话中描写“一棵小梧桐树,他非常粗心,常常丢东西”,树的形象又活化了,成了一个粗心马虎的孩子;《作文大全》里的“校园里的梧桐树”,又让孩子们认识梧桐树的样子和梧桐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九章·橘颂》中“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橘树的俊逸动人的外表美;《动物植物大百科》里介绍的树木就更多了,孩子们通过这样的说明文了解了很多树木的生长过程……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许许多多,孩子们研究的路是那样漫长而又充满了奇妙的体验,这样的感受是课堂不能给予的。

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孩子们不仅对树木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在这样的实践课014■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程中丰富了语文知识:长篇童话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红棕叶子比作像燃烧的火苗;古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纤细的柳枝随风起舞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经典短篇童话中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告诉小朋友们秋天大树的树叶是要凋落的;作文使用记叙的方式,描写简单易懂;而文言文就比较难理解了,需要一一解读才能理解每一句的意思;百科全书里面一些实际的图文很有趣,有些树木让小朋友们吃惊不已,特别能提高小朋友阅读的兴趣;不同的书对于树木花草的描写是不同的,有些会根据情景、根据小朋友年龄特点来恰当地表达。

小课题的研究不仅没有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反而对他们的语文能力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可谓是意外的收获。

树为什么会落叶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15每到秋天树叶便会从枝头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它们在空中盘旋飞舞,就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地上积满了厚厚的落叶,就像秋姑娘给大地铺上了一张软软的地毯。这样的景象也引起了小朋友的好奇心:树年纪大了,叶子自然掉落了吗?树落叶是要存储养分过冬吗?快过新年了,大树想换新衣服了吗?树叶要离开大树出去看看吗?小朋友的问题带着童真,也带着不解与困惑。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发现之旅。

线上,他们通过微信群保持聊天沟通,家长询问孩子意见,听取孩子心里的想法,而家长只是记录者;线下,他们开展休息日聚会,约定在学校附近的狮子山公园、绣球公园见面,一边沿路观察树叶的飘落情况,一边展开讨论:为什么有的树春天会落叶,有的树冬天会落叶,还有的一直不落叶呢?为什么同一棵树有的树叶会落,有的不会落呢?

肯定是因为有的树叶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想去玩呢。肯定是因为有的树叶喜欢玩耍,有的就喜欢待在树妈妈怀里睡觉。有的树叶愿意照顾大树妈妈,有的树叶志在四方。而且树叶肯定有自己喜欢的季节,有的喜欢春天出门,有的想在冬天旅行。

掉在草地上的树叶和小草是好朋友,它们肯定会说很多悄悄话。小朋友的世界里,落叶也变得这样有思想、有个性,真是有趣极了。

虽然真相往往是残酷的,它会打破想象的美好,但正确的科学原理还是应当让孩子们认识到的。在后续询问科学老师和在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后,孩子们016■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才真正认识到:在冬天来临之际,树木为了自我保护需要休眠,而越冬休眠的树木本身也需要养分,为了调节自己的体内平衡,很多树都需要落叶,减少水分、养分的损耗,储蓄能量,等到条件适宜再重新萌发;而一些松柏之类的树木因为叶片像针尖一样,损耗水分养分特别少,所以能保持常绿。

孩子们在研究落叶的同时,也做了一回保护环境小卫士,自觉捡拾落叶,装入袋子,最后放在保洁车里。保洁员阿姨还不停夸奖小伙伴们爱护环境呢!孩子们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开心又长知识,大家一起讨论一个话题真是太有意思了。以后看到落叶都会留心观察,看它从哪棵树掉落,看它掉落过程,看它落在哪里……落叶这次旅行完毕后会去哪里呢?是等待着下次的旅途,还是回归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孩子们又定下了下一次活动的主题。

(本节编写:秦雯)第三节低年段儿童“小研究卡”精彩展示一、主动关注发现身边的问题1.树叶只有绿色的吗?

我的课题树叶只有绿色的吗?

我的伙伴贡子恒、许浩峰、张震恺、顾浩轩小组成员对“树叶只有绿色的吗?”课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我的1.是所有的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质疑2.树叶为什么是绿色?不是蓝色、彩虹色?

3.绿色的树叶也会变色?

通过小组成员讨论,提出了下面的想法:我的1.叶子之所以是绿色,是不是因为叶子中有什么让叶子一定是绿色的?

设想2.不是绿色的叶子,是不是就没有这种东西?如果没有这样东西叶子又会是什么颜色?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17续表第一阶段:完成时间:2月25日前★小组成员领取任务:寒假期间,分别去寻找不同颜色的叶子。

★做好树叶标本,记录树叶的特征,比较树叶的颜色。

我的探索第二阶段:完成时间:2月25日★资料收集、整理:通过网上、书上查找资料,了解树叶颜色形成的原因。

★小组讨论1)我们生活的周围,大部分的叶子颜色都是绿色的,可是为什么叶子天生就是绿色的呢?天生的绿叶还会变颜色吗?还有没有别的颜色的树叶呢?

2)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在叶子上画,水彩笔的颜色与叶子的绿色会产生变化。如果颜色发生变化,那是不是说绿色的颜料就是绿色的树叶做的呢?

3)把叶子泡在水中,叶子天然的颜色遇到水会怎么样呢?

018■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续表1.通过寻找不同颜色的叶子,我和小组成员发现虽然大部分叶子的颜色是天生绿色的,但也有长出来就是红色、黄绿相间色的叶子。

2.有些绿色的叶子会随着季节的变换改变颜色。比如枫叶,到了秋天就会变得火红火红的,这在语文课本《火红的枫叶》中也提到了;比如银杏树叶,到了秋天会变得黄灿灿的。

我的发现3.好多天生就是绿色的叶子,是因为树叶中有一种东西叫叶绿素,春天到了太阳的光很充足,照在大树上,叶子中的叶绿素吸收光线中的黄光、蓝光,吸收绿光最少,所以叶绿素的溶液呈现绿色。

4.而叶绿素含有的花青素,胡萝卜素,会影响叶子最终的颜色。

5.通过小实验,我发现叶子的绿色和水彩笔的颜色,可以混合成新的颜色。

6.通过小实验,我发现叶子泡在水中,颜色是不会化开的,但如果是水彩笔画出来的颜色泡在水中,是会化开的。也就是说,颜料中绿色与树叶的绿色不是同一种东西。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19续表★通过和小伙伴一起找资料、查资料,我知道了树叶的颜色是由于叶子中的叶绿素中的很多小色素形成的,谁是老大,谁就能决定叶子的颜色。所以,叶子不是只我的有绿色的。

收获★在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用SIRI问问题,这是一个很棒的人工智能小软件,她懂的比我多。

为了做这个小课题,我在书店找资料时发现了一本书叫《亲子阅读:世界上的植物》,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很多与植物有关的,各种有意思的小我的知识,而且里面有很多图片资料,让我就像亲眼见到一样。

推荐在我还没有能力去到其他很远的地方的时候,读书成为我了解这个神奇世界的最好途径。

1.为什么叶子能与画笔的颜色产生新的颜色,却不能像画笔的颜色一样在水中溶化?

我的2.为什么叶绿素吸收的绿光最少,却长成了绿色?

追问3.胡萝卜素与胡萝卜有关系吗?

4.我们能不能改变叶子的颜色,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

2.树为什么会落叶?

我的课题树为什么会落叶?

我的伙伴邓纘乙、吴乐馨、纪雨萱、周欣语、朱法羽、谭景鹏小组成员们对树为什么会落叶展开想象,提出各自看法:1.树年纪大了,叶子自然掉落了吗?(纪雨萱、谭景鹏)我的2.树落叶是要存储养分过冬吗?(周欣语、朱法羽)质疑3.快过新年了,大树想换新衣服了吗?(邓纘乙)4.树叶要离开大树出去看看吗?(吴乐馨)春夏秋冬,每时每刻都有树叶飘落,大的、小的、绿的、黄的。可能树叶想以飘落我的的方式告诉我们:除了吸收阳光雨露,照顾大树妈妈,它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旅程。

设想它们是否也想以自己的方式去看看这个世界呢?

020■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续表1.线上微信群保持聊天沟通家长询问孩子意见,主要表达孩子心里的想法、感受,家长只是记录者。

我的探索2.线下聚会开展起来微信群里约定休息日在学校附近的狮子山公园见面,讨论研究。研讨会开始,先来张合影。

沿路观察树叶的飘落情况后,孩子们开始展开想象,讨论起来。

纪雨萱、谭景鹏:为什么有些树年纪越大,掉的树叶反而比较少呢?有的小树反而树叶都掉光了呢?

周欣语、朱法语:对啊。不是所有的树都要储存养分过冬吗?

邓纘乙:肯定是因为有的树叶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想自己去玩呢。

吴乐馨:对哦,就像我们做完作业就可以玩了。那会不会是树叶有些季节存储养分,到有些季节才掉落呢?

邓纘乙:那为什么有的树春天会落叶,有的又在冬天落叶,有的又不落叶呢?为什么同一棵树有的树叶会落,有的又不会落呢?

朱法羽:而且并不是最大片的树叶就一定会落下。

谭景鹏:有的小小片就掉下来了。

邓纘乙:肯定是因为有的树叶喜欢到处玩,有的就喜欢待在树妈妈怀里睡觉。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21续表周欣语:有的树叶照顾大树妈妈,有的树叶有自己想去的地方。

吴乐馨:而且树叶肯定有自己喜欢的季节,有的喜欢春天出门,有的想在冬天旅行。

纪雨萱:喜欢春天的树叶一定是喜欢春风和细雨,喜欢冬天的树叶一定非常坚强。

邓纘乙:那掉在草地上的树叶肯定和小草是好朋友。它们肯定在说话。

朱法羽:随风飘的树叶肯定想去更远的地方。

周欣语:还有的树叶喜欢陪着小鱼一起去玩。

谭景鹏:我也要像它们一样,去看看世界。

大家:我们都来捡一些落叶吧。

结论:当树叶还在树上的时候,它们努力照顾妈妈。但是它们也喜欢自己去旅行,去交朋友,去看看世界。

我的孩子们在研究落叶的同时也做了回保护环境小卫士,自觉捡拾落叶,装入袋子,探索最后放在保洁车里。保洁员阿姨还不停夸奖小伙伴们爱护环境呢!

3.整理这些天的收获回家收集照片素材,整理文字,形成初稿。

有的树叶很年轻(很小很绿)就想落下来去旅行,有的很老了也不愿意离开大树妈妈。有的树叶选择冬天落下;有的一年四季都不落下;有的喜欢随风飘行;有的喜欢落在小河里;有的喜欢飘落在草地上;有的喜欢落在石板上。原来树叶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拥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想法,也想追寻属于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的树我的叶也许比较内向,喜欢赖在家里,储存养分照顾大树妈妈,在妈妈的怀抱里感受春、发现夏、秋、冬,静静地体会白天和黑夜、阳光与雨露。有的树叶也许性格比较外向,喜欢出门看看,感受清风,轻吻大地,与小草、小溪为伴,随遇而安。其实从树叶长出的那一刻起,就开启了它丰富多彩的一生,而从树叶选择飘落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022■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续表同学们的聚会既开心又长知识,大家一起讨论一个话题真是太有意思了。以后我的看到落叶我们都会留心观察,看它从哪棵树掉落,看它掉落过程,看它落在哪里,我收获就知道它想在哪里旅行啦!

我的多在户外观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世间万物都有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推荐性和选择。

落叶这次旅行完毕后会去哪里呢?是等待着下次的旅途,还是回归大自然母亲的怀抱?

我的追问3.奇特的树我的课题奇特的树我的伙伴王京、方欣茹、杨雨萱、陈雨嫣1.世界上有哪些奇特的树?

2.食人树如何吞噬食物?

我的3.面包树的果实可以吃吗?

质疑4.为什么猴面包树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树”?

5.橡胶树产生的乳胶有什么用呢?

我的设想如果我们的城市中有这些奇特的树,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23续表第一阶段:小组分工搜集资料方欣茹、杨雨萱:查阅和收集各种奇特的树的相关资料。

陈语嫣:查阅和收集相应树的图片。

王京:整理编辑汇总文字和图片,给小组成员分工及组织同学们进行网上讨论。

我的探索第二阶段:整理资料1.食人树食人树广义指地球上的食肉类植物,有13科20属600多种。

已知的最大肉食植物是马来王猪笼草,会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同时食人树指不同传说中的食肉植物,其体型庞大得能够杀死甚至吞噬一个人类或其他大型动物。

纵使有着各种不能肯定的有关报告记载,目前为止没有此类植物的具体存在证据,因此这种植物的存在暂时还是个谜。

024■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续表2.面包树桑科常绿乔木,高10~15米;树皮灰褐色,粗厚。叶大,互生,厚革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两面无毛,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浅绿色,全缘;叶柄长8~12厘米;托叶大,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黄绿色,被灰色或褐色平贴柔毛。花序单生叶腋,雄花序长圆筒形至长椭圆形或棒状,黄色;雄花花被管状,被毛,上部2裂,裂片披针形,花药椭圆形,花柱长,聚花果倒卵圆形或近球形,绿色至黄色,表面具圆形瘤状凸起,成熟褐色至黑色,柔软,内面为乳白色肉质花被组成;核果椭圆形至圆锥形。

我的探索3.猴面包树猴面包树又叫波巴布树、猢狲木或酸瓠树,是大型落叶乔木,主干短,分枝多。

猴面包树树冠巨大,树杈千奇百怪,酷似树根,树形壮观,果实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动物最喜欢的食物。当它果实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树”的称呼由此而来。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25续表4.橡胶树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橡胶树种植基地,然而出产天然橡胶的橡胶树学名叫巴西橡胶树,是一种神奇的热带落叶乔木,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地理大发现之前,当地印第安人发现,橡胶树被利器划过时,会有一股乳白色液体流出,液体凝固后可以防水、耐腐,且有弹力。后来,橡胶树种被哥伦布等人带回欧洲,后来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世纪末,欧洲人又将橡胶树大面积移植到现在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地。清光绪五年(1879年),一个叫何麟书的年轻人登上开往马来亚的帆船。到了异国,他平生第一次认识了橡胶树。几年后,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橡胶树移植到家乡的海南岛。1906年他把橡胶树带回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天然橡胶是我国稀缺的战略物资。从那时起,国家开始集中大批人力、物力,计划在海南大规模种植橡胶树。

我的探索第三阶段:交流总结各自谈一谈在收集整理资料过程中的想法。

1.世界上能吃动物的植物约520多种,但绝大多数只能吃些细小的昆虫。

2.面包树还是各种物品的原材料。用面包树做的小船是萨摩亚人最主要的交我的通工具;用面包树建的房子,可以住上50年;萨摩亚人甚至用树皮做绳子和各种生发现活用品。

3.猴面包树不仅可以储存水分,果实还可以食用。

4.橡胶树的经济寿命大约三十多年,断胶后的树木可以用来搭桥、建房、造纸。

我的世界上有很多种奇特的树,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这些树的样子、特收获征、生长环境……增长了很多知识。

我的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实地去看看这些树,或者自己上网看一看有关这些奇特推荐的树的图片和视频,相信大家一定会大开眼界。

1.食人树、食人花与捕人藤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2.面包树和猴面包树有什么区别?

我的3.橡胶林改善了海南热带森林的生态环境,可是又有调查表明我国云南西双版追问纳因为过多地种植橡胶树破坏了生态平衡,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需要谁来守护呢?

026■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二、主动探究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1.形态各异的树叶我的课题形态各异的树叶我的伙伴王雅涵、毛锌桐、戚泽熙、侯淑杰、朱奕洁我的质疑为什么每片树叶的形状都不一样呢?

因为树妈妈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的孩子也不一样!和伙伴们一同观察不同的植物的叶子都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树木不一我的样,叶子基本都有不一样的形状?

设想一、收集资料收集有关树叶的知识:我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网络和课外书籍,收集相关知识,可浏览“中国环境网”、“中国自然科学网”等相关网站。了解树叶的各种形状、颜色变化的原因、作用、叶贴画、叶子的文化等知识。

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我的探索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27续表二、整理资料1.整理文字,获取信息后,我们通过读书笔记、手抄报的形式及时整理,保存这些信息,以便今后查阅。

我的探索2.我们利用一部分实物资料,发挥想象,制作一些图案精美的叶贴画。

三、总结交流1.相互交流,说说各自体验的机会,我们和其他小组交流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并谈谈自己活动后的收获。

2.总结反思,对研究情况简单总结,思考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及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再做探讨,以便以后研究。

028■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续表不同植物的叶子是不同的,甚至同一棵树的树叶都不完全一样!而且冬天也有很多的形状各异的绿色树叶!

我的发现我的收获不同的叶子,有的是形状不同,有的是颜色不同,有的是纹路不同……多种多样的手工制作树叶样本:我的推荐我的追问人们常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是真的吗?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29三、主动反思发现成长的自我1.“树”字的由来我的课题“树”字的由来我的伙伴徐玉?、樊馨羽、谢璐阳、孙妍、包小夏、曾婧茹1.老师告诉过我们中国的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过来的,为什么“树”这个字不像一棵大树呢?

2.为什么有的树开花,有的树不开花?

3.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树”字就这一个?

我的4.听了仓颉造字的故事,他是怎么造“树”这个字的呢?

质疑5.象形字的时候,为什么没把“树”像山、火、水一样画一棵大的树的样子,而是画了“木、豆、手”来形容“树”?

6.“树”这个字演变到现在,为什么中间的“豆”没有了,改成了“又”;右边的“手”却用“寸”来代替?

1.“树”字肯定和木头有关系,这个字会不会也像我们书本上的“山”、“水”等一样,通过一定的规律演变而来。

2.“树”这个字是不是有各种各样的写法和读音。

我的3.学校发给我们的字典里是不是能找到答案。

设想4.社区里有多种树,尤其是有果实的树,让小朋友可以看到,也可以吃到。

5.曾婧茹的老家有很多山,她回去的时候看见山上有很多树,会不会有什么发现。

1.我们首先查找了学校发的《新华字典》,找到了树的意思有两个。

2.我们小组成员一起活动,看见了各种不同的树。

3.一起到家门口的阅江楼观察树木的生长。

4.查找不同的字典多找一些不同时期“树”我的的字对比一下,比如繁体字、象形字。必要时请探索爸爸妈妈帮忙。

030■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续表1.我们发的《新华字典》里“树”的意思有两种:(1)木本植物。(2)立,建立。

2.树的繁体字的写法:树。繁体字“树”是由“木”、“土”、“豆”、“寸”构成。那就是说:种子(豆)埋在土下面,一寸一寸地长成树木。

3.我发现有的树叶子的形状像“又”,“树”字中间是一个“又”。

4.仓颉造字只是一个故事,并不是所有的字都是仓颉造出来的,我们现在学的我的字是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叫简化字。

发现5.最古老的树:银杏树。平均最高的树:澳洲杏仁桉。

6.世界上最大的树:雷曼将军树。

7.世界上最毒的树:金皮树。

第一章低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31续表1.无论多高大的树都是一点一点长起来的。

2.我们大概知道了“树”字的由来,它的意思。

我的3.中国的字是由象形字演变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就像“树”这个字一开始描绘收获的就像树的样子。

4.字体的种类很多,我们现在学习的字是简化字,这种字写起来很方便。

1.有关字的问题应该多查字典,我们查了《新华字典》。

2.推荐我们团队曾婧茹看过的《外公是棵樱桃树》,孙妍看的《行道树》《一棵会我的开花的树》。

推荐3.如果你想种一棵大树,那么你一定要有一颗种子。

4.城里的孩子如果想看美丽的大树应该到山里去看看。

5.研究问题要多和同学讨论,六个人比一个人的力量大。

我的1.树都是长在土里么?水里和空中有没有?

追问2.一颗豆子一样小的种子怎么长成这么大的树?

(本节编写:李长燕)第二章中年段儿童的小研究第一节中年段儿童小研究的特点一、中年段儿童小研究的特点(一)内容上贴近生活实际1.选取身边的事物作为研究内容中年段儿童小研究活动强调实践性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儿童的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研究内容,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儿童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选取研究内容时,就应当使课程与儿童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儿童的距离,为儿童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对于中年段儿童来说,他们所认知的世界正在逐步建立完善,因此,研究内容不宜太深太难,越贴近生活越好。

例如:以“水”和相关内容为主题的研究,其本身涉及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非常多的事物,同时,又是中年段科学课学习内容的延伸。在儿童对水的自然属性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对其在环保、文化等诸多方面价值的了解;在研究方法上,还渗透了对观察、测量、比较等了解事物的方法的实践锻炼,是个很好的研究主题。

2.研究新鲜事物小研究活动要贴近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儿童圈于学校,而要以儿童的活第二章中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33动和交往为线索,有选择地了解新鲜事物,开阔儿童视野,引领儿童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变化的世界,用心感受这个神奇的世界。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组,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

例如:中年段儿童在科学课上接触到养蚕的学习内容,儿童们非常喜欢。因为大部分儿童对饲养小动物都很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围绕养蚕或别的小动物并开展的小研究,儿童就非常愿意去做。同样,与电子产品、动漫、科学探秘相关的研究主题,也非常受欢迎。

3.在儿童生活中进行研究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知识包罗万象,它可使幼童成长为学生,可把学生熏陶为学者。生活课堂,使每一位在其怀里成长的儿童都享有积极的受教育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是小研究活动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儿童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学校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如校内新闻、社会热点、城市变化,等等,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儿童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研究内容和儿童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儿童随时随地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二)形式上变化多样寓研于乐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明确指出:“快乐学习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并得到精神满足。”由此可见,是否寓教于乐,以乐促学,使儿童快乐地投入小研究,直接关系到研究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寓教于乐,以乐促学,给儿童创造一种快乐、轻松、有趣、生动、民主的研究气氛,将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寓教于乐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善用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来引发儿童怀着快乐情绪进行学习。不能把“寓研于乐”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或者用某种教辅手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外暂时得一时欢娱,而034■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寓研于乐”的“研”是做小研究,“乐”是乐趣、兴趣、意趣、情趣,即把小研究活动放到对儿童的潜能和学习原动力上,让儿童最大可能地感受到研究过程的乐趣,努力提高儿童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寓研于乐”,以情施教,情知交融,涉及教师教学观、学生观、方法论等方面的根本转变,也需要学校指导思想的变革。在小研究中,突出“乐”,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将兴趣、成功、审美、创造、理解、尊重和依赖贯穿于小研究之中,使师生获得小研究的愉快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在小研究的形式上可以运用情景模拟、职业角色体验、现场操作、成果展示等新的方式。例如:小研究“游山玩水”中让儿童以一个小导游的身份,对某地的景点进行导览介绍而开展的前期调查和资料整理活动,进行职业体验。

(三)强调人际交往和分工合作中年段是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和价值判断初步形成的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关系能使儿童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培养儿童乐观豁达的品格,使儿童在当前乃至今后的生活中都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应对各种问题。因而,中年段儿童交往的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更应该有教师的精心培养和训练。

中年段儿童小研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必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在小研究活动中培养生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在的儿童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更不会主动为他人着想。我们在小研究中把儿童组建成小组,让儿童在小组的小环境里学习、交流、互助、成长,让他们在小组的这个小环境里感悟大世界。

每个小研究团队都要组建小组,明确职责;加强培训,强化意识;共同参与,自主管理。在组建小组后,让组内所有儿童参与小组的建设,推选组长,构想组名、提出口号、设计组徽,同时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制订小组研究计划、小组活动安排、小组学期或阶段工作总结。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小组所有成员集思广益、发挥团体智慧,让组内人人有分工、人人有事做、人人能管理。儿童参与了整个过程,自己制定的规则也会认真遵守,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融入了小组这个“小社会”,为以后儿童迈入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中年段儿童的小研究■0352.在小研究活动中培养师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其一是构建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实际上是人际感情的交流,爱心构建“双向信任”的桥梁。在小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胸豁达、关心关爱每一位儿童,同时能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对儿童保持积极相待的态度;努力为儿童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每一个儿童都有展示的机会、展示的空间、能力的训练。同时在与儿童交流的过程中,做到和谐、自然、默契,通过自身健康的情绪去感染儿童。在儿童遇到困难时,主动帮一帮、拉一拉、扶一扶,让儿童不畏惧困难,能克服困难;在儿童取得成功时,及时赞赏、及时鼓励,让儿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成功的快乐,尽量使师生之间在情感上保持协调和融洽。

其二是教给儿童交往技巧和能力。有的儿童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想和别人友好相处,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赢得大家的喜爱;朋友之间闹矛盾了,不知道怎样调和;被别人误会了,不知道怎样澄清事实……这就牵涉到一个交往技巧的问题,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人们能逐渐领悟到一些交往技巧并善加运用。但中年段儿童没有什么人际交往经验,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教给儿童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如学会结交新朋友、学会倾听和交谈、学会赞美和感谢、学会拒绝以及消除误会。

二、中年段儿童小研究的价值(一)小研究活动能帮助儿童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小研究活动不受课程、教材的束缚,它可以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课外书籍等传播信息的工具,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帮助儿童吸收新的知识。

1.巩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丰富的研究活动,可以使儿童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例如“透明的水都一样吗?”这个小研究,有助于中年段儿童掌握“水”和“液体”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2.有助于扩大知识的视野小研究活动能发展儿童对政治、科学、文学、艺术、体育的兴趣和才能。例如“水字的‘前世’与‘今生’”这个小研究,不仅让儿童掌握了“水”这个字的字形字036■小课题俱乐部的至美叙事义,还能够让儿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

3.加深理解和记忆小研究活动不仅能让儿童了解和掌握时事知识,而且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一起来读《水先生》”这个小研究,让孩子为《水先生》一书做导读,这就要求孩子自己能先读通、读懂这本书,对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每一次参与小研究活动,儿童都要通过上网、阅读科普书籍、报刊,或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知识,并且亲身实践,使儿童养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儿童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的能力,也培养了儿童积极思维、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含着对旧知识的应用巩固、延伸和对新知识的渴求探索,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小研究活动能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小研究活动不局限于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也不局限于课堂儿童的实践和活动,让儿童走出教室,步入自然,融入现代生活,为儿童的自主探究与实践开辟了巨大的空间。小研究活动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能教会儿童许多生活中的知识,让儿童真正做到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儿童自主选择自己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开展探究和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快乐,获得经验,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例如在有的小研究中,需要儿童进行现场采访,这对于羞于和陌生人交流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这个机会在课堂学习中是很难得到的。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儿童可以学会交往,学会交流,积累社会生活的各种经验。

小研究活动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让儿童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研究活动“贴近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儿童参与社会生活,使儿童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