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山鬼 完结 现实小说 0.63万字 趁着妻儿饭后下楼散步的空隙,老高独自到阳台上小酌。一盘花生米,半杯白眼烧。花生米是下酒硬菜,价格不高且耐吃。白眼烧呢,是东嘉本地产的白酒,后劲大,喝了容易翻白眼,所以老高只倒了半杯。但在阳台上喝酒,其实是个愚蠢的选择。毕竟十一月了,就算是在浙南地区,也是微微有些寒意,北风吹过时,已需要外套才能御寒。况且,老高家北面的楼房已经被拆迁办推平了,北风可以直戳老高家这朝北的阳台,所以,在这里喝酒,倒不如说是在喝西北风。但是老高喜欢。在家里喝太闷了,不如阳台视野好,看看废墟,看看北山,几口酒下去,天地就宽了起来。 老高啜一小口酒,吃一粒花生米。吃一粒花生米,再啜一小口酒。时而远观叹息,时而低头沉思,一个人喝酒也有诸多姿态,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样冷清。9.2分 更新至山鬼 2025-04-25 09:51:57
其他作品 (28本)
- 晴川 完结 现实小说 35.02万字 唉,终于还是回到晴川了,没能跳出这个农门嘛。 徐若川缓缓地吐出这么一句,似乎是内心独白,又似乎是面对这秋收后的田野,过于安静而不能自己而发出声来。“唉”的一声,不像是叹气,因为徐若川很淡然很从容,甚至还有浅浅的微笑,把细小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但这“唉”的一声背后,却似乎也有说来话长的心绪。 这是深秋的晴川镇,溪水清澈、田野净美、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在这浓郁的秋色中,徐若川倚靠着晴川家园阳台上的栏杆,时而远眺,时而近观。人们说,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是一种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呢,也是一种乡愁。故乡旧地,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使人心生一丝怯意,但远近距离合适、身边面孔似亲不熟,又让人感觉很放松从容,就如这秋日的暖阳,透过薄薄的云层洒落下来,照在脸上轻轻柔柔,一切都恰到好处。9.2分 更新至后记 2024-12-12 13:40:33
- 严州府榜眼记 完结 历史小说 0.31万字 话说府城东郊华盖乡李浦村以王姓、李姓为主,王姓有钱,李姓有权,却互相看不上眼。王姓觉得姓李的咋了,有权了不起啊,当官能当饭吃吗?李姓觉得姓王的算个球,几个破钱而已,铜臭味不值一提。 某年,王家出了个天才少年王赞,天资聪慧、过目不忘、无师自通,简直是文曲星下凡,连私塾老师李先生都啧啧称奇,“后生可畏,百年一遇啊”。李家人听不下去,纷纷指责李先生,小王家十八代都是务农经商的泥腿子,怎么会有学霸?先生你别拿别人手短,就乱夸一通啊!李先生摇摇头,老夫从不诳语,此生五官端正、天庭饱满、确实了得啊,他年或能高中状元。9.2分 更新至严州府榜眼记 2024-12-12 13:40:32
- 阿克赛-钦 完结 历史小说 1.25万字 十月,生死未定 生死只是一墙之隔。 秀才说这句话时,脸色凝重,一字一顿,没有一点儿表情,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宣布一个重大真理。秀才说完话后凝固不动,仿佛他的话是远处终年积雪的喀喇昆仑山一样不容置疑。事实上,也确实没人置疑。秀才说完话后好几分钟过去,一屋子的人并没有任何反应,过了好半晌,歪躺在墙角的胖子,才挪了挪身子,抖了抖身灰尘,不经意地接了句,我说秀才,你说的啥子墙啊,能隔开生死?再厚的墙也不过是挡挡子弹而已吧,老子要是大炮一轰,生死都是渣渣。胖子边上的不辣笑出声来,我嬲你娘咧,动不动就大炮一轰,胖子你有大炮不?胖子当然没有大炮,他当炮手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自从进山后,已经很久没有触摸大炮了。没有大炮的胖子被不辣这么一说,就失了先机,愤愤不平却又只好压低声音,骂道,妈来个巴子,等老子有大炮的时候,哼。9.2分 更新至六月,尘埃落定 2024-12-12 13:40:32
- 桃花渡,桃花劫 完结 历史小说 0.17万字 “碧湖万顷言万绿,桃花千朵说桃花”。 丽春三月,桃花闹枝头。万绿湖桃花渡附近一带桃花盛开,流水和空气中弥漫着桃花的气息,人行其中,为其粉红嫩白所迷惑,亦为其怡人芬芳所陶醉。然而,中得功名衣锦还乡的张生,在走近桃花渡时,却内心忐忑。 四年前,张生离开家乡,赴京赶考。万绿湖是东源县南部秀才赴京赶考的必经之地,而桃花渡是万绿湖北上的唯一要津,张生抵达桃花渡时,恰遇连日暴雨,湖水暴涨,渡船停摆。张生只好停滞在渡头,借住在船夫李老头家。其时桃花初放,一点点,一朵朵,一片片,遥看近却无,别有一番朦胧之美。9.2分 更新至桃花渡.桃花劫 2024-12-12 13:40:32
- 生死祝 完结 现实小说 1.22万字 春花姨五十多岁,看起来却像六十多岁的人。郊县野村的农人们,总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 早春,乍暖还寒。看起来像六十多岁的春花姨感叹着,公公怎么突然就去世了,真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就在大前天,春花姨的公公还和农人们一起,下田插秧呢。南国的早春,虽然乍暖还寒,但三月份已经开始播种了。农人们把冬天的菜梗子拔除,把春水放入田垄,水牛驾着犁车便将泥土的芬芳搅拌而挥洒至田间地头,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气息。 对于公公的下田干活,春花姨是反对的,“阿爸,家里也不差吃穿,就在家待着吧。”9.2分 更新至05往事知多少 2024-12-12 13:40:32
- 野人山 完结 现实小说 0.85万字 野人山,他们说是魔鬼居住的地方。 1987年,我六岁,上小学一年级。那年,我在野人山外围遇到了鬼,被吓得感冒发烧七天七夜。 野人山的外围,是一条高大的山脉,数锋并举,罗列成行,其中最高的两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霄,两峰对峙如天门,所以康乐村的人们称之为天门山。 天门山之南,我从来没有去过,也从未曾听长辈们说起过那里。神秘而陌生。 天门山之北,我却是熟悉的,这里先是缓坡,再是平地,是上千亩的旱地和稻田,是我们康乐村世代赖以生存的饭碗。再往北,则是宽约十丈的芦花溪,芦花溪的北面就是我们康乐村了,这是一个有着数千人口的大村庄。村里大部分人姓谢,是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后裔,所以叫康乐村。9.2分 更新至06 2024-12-12 13:40:32
- 严州府乌参记 完结 历史小说 0.43万字 繁县县衙东侧,有山名曰乌山,高不过几十丈,宽约数百步,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但是茂林修竹,飞禽走兽,也很有乡野之趣,而且比邻县衙,得官府荫泽,其知名度在繁县诸山中可谓第一。但是,乌山知名度高的原因,却是因为山上产有一种异果——乌参。 乌参,之所以叫乌参,是因为它长的像人参,从叶子到茎秆、根部都像,唯一的区别是:人参食用部分是人肉色的,而乌参是灰黑色的。当然,最主要的区别是它们的本质不同,众所周知,人参是一味补药,能滋阴补阳,而乌参却不是,它几乎可以说是一味怪异的毒药。 简述其功效吧:人一旦吃下乌参,一刻钟后药效发作,便全身力大无比,痛感全失。这个时候,吃乌参者若不被击打,就会全身奇痒难受,好像万蚁噬心,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痛苦万分。当然了,倘若吃乌参者在这个时候被人击打,则会全省舒爽,而且打的越狠他就越舒畅。9.2分 更新至06 2024-12-12 13:40:31
- 废渣 完结 现实小说 0.74万字 李乐真想摔门而去,工作干的好或者不好,都不应该上纲上线,起码的尊重总要有嘛,就算你是局长,也不能这么侮辱人啊。当然,这是李乐心静下来之后的想法。在戴局长说得最起劲的那会儿,李乐何止想摔门而去,还想抄起戴局办公桌上的烟灰缸,狠狠地砸在桌子上,“砰”得一声砸它个稀巴烂,“让旧世界滚蛋吧”。什么玩意,工作而已,你说这么起劲有意思吗?一点都不留情面有意思吗?老戴啊老戴,你不也是从小科员做起的吗,当了个破副局长就开始耀武扬威了?想想就气人。但是李乐仅限于想想,而没有说出来半句话来,倒是安静得像一只沉默的羔羊,对戴局的责骂全盘接受。9.2分 更新至底色/废渣 2024-12-12 13:40:31
- 婚约 完结 现实小说 0.74万字 阿辉看了眼窗外,见天色有点黯淡下来,就起身去厨房间烧饭。妻子阿秀也看了眼窗外,发现肚子还很饱,于是瞄了下手机,才四点半呢,“辉,不用这么早烧晚饭吧?”但阿辉推说自己动作慢,还是早点烧吧。阿秀只好作罢,毕竟不是自己烧,决定权便不在自己手上。 看着阿辉一个人在厨房间里忙活着,阿秀几次想上前帮忙,但想想又停住了,因为整整十年没有动手做饭,厨艺早已丧失殆尽,现在就算是让阿秀炒个最简单的蛋炒饭,都可能会炒糊掉,哪里能帮得上忙呢。阿秀想,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啊,搁置久了,就会生疏。遥想十年前,都是阿秀主厨的,各式好菜在阿秀眼里都不过小菜一碟,甚至可以说,如果材料给足给齐,满汉全席都能给你整出来。这不是阿秀自夸,而是阿辉和他的一群铁哥们对阿秀的美誉。9.2分 更新至婚约 2024-12-12 13:40:31
- 渐行渐远 完结 现实小说 0.96万字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却想到远方去,以逃离内心的逼仄。这是农历新年,正月。 近来许多媒体在喊年味越来越淡,甚至有专家为增加年味而提出了海量的方案。我是不以为然的。从孩童们的欢笑声和连绵不绝的鞭炮声中,应该能够看到年味还在。就说今天吧,正月十二了,城市和郊野都还很喧嚣,窗外还有烟花绽放,这不是大大的年味吗? 只是烟花易冷,万物索然。 自从阿雨离去我去,我的生活便索然无趣。当然,内心仍然觉得应该理性地看待问题,不能因为自己的寡然无味,而否认年味的存在。就好比阿雨在短讯里跟我说的那样,不能因为我们未来不在一起了,而否认曾经爱过。9.2分 更新至五 2024-12-12 13:40:31
- 兄弟塔 完结 现实小说 0.51万字 腊月初一。 寒风从西伯利亚呼啸而来,长驱直入,连绵不绝,中原大地阴冷而沉寂,田野和村庄空无一人,动物和村民都已窝冬。胡家庄一片静谧,满目寒冷。就算天气好,村民也难得出来晒太阳,更何况西风呼啸着、阴云密布着,当然首选窝在家里,要把寒冬躲过去。 胡九州无疑是一个另类,他一大早就醒来了,在黑暗中等待太阳的升起,或者说是等待阳光的到来。天蒙蒙亮,胡九州一个翻身就起床了,他把黑乎乎的棉被折成豆腐块,摸索着柴禾,在冷灶里生火,煮一大碗玉米糊当早餐。胡九州吃完玉米糊,来不及洗碗刷锅,披上破了七个洞的军绿色大衣就出门了,把结了一层厚厚食垢的锅碗留在黑乎乎的空屋里。9.2分 更新至兄弟塔 2024-12-12 13:40:31
- 天地清明 完结 现实小说 0.52万字 南方本无隆冬积雪,何况严寒早已过去,冻土在春风吹拂下渐次融化,万物在春雨滋润下逐个萌发,偶有阳光穿越浅浅的雨雾,普照在黛青色的大地上,花草树木便悄悄拔节发芽,附和着溪谷里纯净的叮咚声,谱写出一曲动人的生命乐章。 但是倒春寒,仍使人忍不住颤栗。冬天的冷,虽然透心刺骨,却是已知的,人们用厚厚的棉衣抵御,便能隔断。而春寒啊,在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时候,悄无声息、冷不丁戳你一下,像是穿着棉衣忽然坠入冷池,颤抖、哆嗦,甚至于恐惧、怀疑。9.2分 更新至4月5日,万物清明。 2024-12-12 13:40:31
- 阴界村鬼事 完结 悬疑推理 1.22万字 人高马大的阿欢,胆子居然如此之小,刘站长始料未及。 那是冬季日短的一天,刘站长和阿欢两人在交通站值守,吃晚饭时,天色已暗,交通站在群山之中孤立无援、寂静无声。按照正常的流程,他们会在晚饭后各自回办公室,玩玩手机,打发无聊的夜班时光。但是,当他们吃到一半的时候,食堂忽然一片漆黑,电冰箱的压缩机发出最后的抖动声后瞬间沉默,而这时候阿欢“啊”地一声,非常刺耳。刘站长吓得一个哆嗦,干嘛啊阿欢,停个电至于这样吗?阿欢停顿了片刻才回答,不好意思啊刘站,我年轻时在通衢镇被鬼吓过,怕黑。阿欢是去年从通衢镇调到交通站的,但是通衢镇怎么会有鬼呢?阿欢,朗朗乾坤,哪来的鬼啊,不要胡说八道。见刘站长这么说,阿欢就来劲了,刘站,真不是骗人啊,吓死人的鬼事。9.2分 更新至07 2024-12-12 13:40:31
- 严州府轿改记 完结 历史小说 0.31万字 那日,风清气朗,府衙闲静。上午巳时,赵知府令书吏张贴公轿改革的告示于府衙内壁——虽是告示,但与草民无涉,故张贴在内壁。不多时,府衙里上至同知、下至轿夫便已知此事,书吏以上都是识字的,自然前来观看,轿夫苦力之流虽然不识字,但也前来观看,当然看不懂,就听书吏们娓娓道来,可想而知,全府上下就议论纷纷起来了。而信息很快传到府衙之外,可见,内部告示也隐瞒不了草民。 草民们的第一反应是:么的,看这情形不像是好事,是不是又要开始新一轮的腐败啊?今年庄稼收成也不好,可别增加苛捐杂税哦啊。——草民站位低,毕竟只是站在一亩三分地上,想到的也就这点切身利益,用国子监孔某东教授的话说,你老百姓就是要纳税的,你不纳税,你给我滚蛋!原话如此,白纸黑字,但是草民们没能力滚到别国去,就只好乖乖纳税吧。况且,说是公轿改革,并未说会增加开支啊,不如走着瞧。9.2分 更新至严州府轿改记 2024-12-12 13: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