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阴山
本书作者
  • 18
    作品总数
  • 673
    累计字数
最近更新
  •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全新修订版) 完结 人物传记 27.5万字 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经典作品!比智慧更强大的是意志!在绝境中爆发出的疯狂意志,让成吉思汗卷土重来直至征服全世界!翻开本书,领略成吉思汗一生的智慧与意志。这是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历史,更是一部成吉思汗的个人征服史。 他9岁丧父,又连遭族人、部众的抛弃,从贵/族之家坠入痛苦的深渊,险些在荒原中饿死; 六七年后,被死敌泰赤乌人生擒,死里逃生,重回流/亡之路,几年的积蓄毁灭殆尽; 41岁时,早已统一蒙古部落的成吉思汗却再次溃败,只剩下19人追随左右…… 然而,成吉思汗却凭借他惊人的意志,顶住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榨取敌人的经验、力量,以更强大的自我卷土重来;通过不断的浴血奋战,以ji少的病例横扫欧亚,创建了世界上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 翻开本书,在热血沸腾的世界征战中,领悟一代天骄朴实的征服之道。
    9.2 更新至第八章 大汗之死002 2024-09-10 14:37:54
其他作品 (17本)
  • 王阳明领导力心法 完结 成功有道 16.36万字 学会这些心法,你就能成为像王阳明一样一呼百应的领导者!百万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力作!学会这些心法,你就能成为像王阳明一样一呼百应的领导者!百万册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全新力作!创造性地提出提升领导力和管理能力的“六大心法”。自信心法:不是有了能力才自信,而是自信后才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化心法:以身作则+以道诲人=统一员工思想。赏罚心法:赏罚的四大原则——公正、及时、公开、守信。沟通心法:不要去说服员工,而要用良知打动他。极简心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人不如少一人。制度心法:制度中要渗入符合人心的要素。可实操的知行合一方法论,可复制的领导力心法!
  • 王阳明心学口诀 完结 人物传记 1.89万字 本书由百万册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从浩如烟海的心学著作中精心挑选出99句至理箴言,并对每一句进行了精辟的解读,将晦涩难懂的阳明心学浓缩成了一本通俗易懂、可以每天习练的随身读物。让你在轻松阅读中,渐渐获得“知行合一”的无边智慧和无穷力量!
    9.2 更新至99 2023-11-27 17:18:47
  • 《围炉夜话》全是老人言 完结 历史文化 8.37万字 多听老人言,处世更老练!翻开本书,每多记住一句,人生就更顺一点儿。 《围炉夜话》是晚清知识分子王永彬和家人在寒夜里围炉烤火,心有所得,闲说而成,被奉为中国古代“处世三大奇书”之一。王永彬立足于家庭伦理教育,向子弟们语重心长地讲述如何在一个人心不古、兵荒马乱的世道上生存。 【看好自己的起心动念】 《围炉夜话》: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度阴山解读:大多数人活的都是个心,活的是个起心动念。心不正,越是聪明越糟糕;心正,纵然不聪明,也能活得很好。有很多人因为交友不慎,被带入万丈深渊。所以,如果你没有把握交到好朋友,那不如潜心读书。只有看好你的起心动念,才能看顾好你的人生。 【做事要“享受过程”】 《围炉夜话》: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 度阴山解读: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结果导向”思维总是让我们跳过事情的开始和过程,直接达到结果,不管正义与否。而只有勇于负责、心胸博大,做事不问结果是福还是祸,只问初心和过程,这样才能“享受过程”。 【用良心管自己】 《围炉夜话》: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 度阴山解读:世上最廉价的东西是良心,因为谁都可以背叛它;世上最昂贵的东西也是良心,因为它是做人的尺度。我们常常讲“得饶人处且饶人”“穷寇莫追”“做人留一线,他日好相见”,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凡事点到为止,见好就收。 翻开本书,每多记住一句,人生就更顺一点儿。
    9.2 更新至221 工作是谋生 2023-11-27 11:40:22
  • 帝王师:刘伯温 完结 人物传记 33.99万字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 五大传奇权谋人物传记(全五册) 完结 人物传记 136.29万字 五大传奇权谋人物传记。《知行合一王阳明》,道破天机!深入解读知行合一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一本书写透曾国藩成功秘诀:坚持笨拙,不走捷径!《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讲述成吉思汗一生杀伐谋断的智慧与意志。《帝王师刘伯温》,领略千古谋臣深不可测的谋略智慧。《帝王师张居正》,一生坚持实用主义的理想主义者!看帝王师张居正如何用为人不齿的手段实现神圣崇高的理想!
    9.2 更新至抄家 2023-11-22 17:26:27
  • 中国古代大人物系列(全五册) 完结 历史文化 136.17万字 知名历史作家度阴山五大传记经典。刘伯温+王阳明+成吉思汗+张居正+曾国藩!翻开大人物的传奇生平,领略中国人的千年智慧。翻开本书,领略千古谋臣刘伯温深不可测的谋略智慧!全面解读知行合一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讲述成吉思汗一生杀伐谋断的智慧与意志!领略大明帝国首辅张居正,如何不择手段救天下。一部揭示曾国藩成功秘诀的全传:坚持笨拙,不走捷径! 《中国古代大人物系列》内容简介: 《帝王师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他9岁丧父,又连遭族人、部众的抛弃,从贵族之家坠入痛苦的深渊,险些在荒原中饿死;六七年后,被死敌泰赤乌人生擒,死里逃生,重回流亡之路,几年的积蓄毁灭殆尽;41岁时,早已统一蒙古部落的成吉思汗却再次溃败,只剩下19人追随左右……然而,成吉思汗却凭借他惊人的意志,顶住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榨取敌人的经验、力量,以更强大的自我卷土重来;通过不断的浴血奋战,以极少的兵力横扫欧亚大陆,创建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极盛时期的蒙古帝国覆盖了当时的半个世界,将40多个国家、720个民族一一收入囊中。 《大明首辅张居正》:23岁初入官场,张居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理想主义者,却在亲历腥风血雨的内阁斗争后,痛悟了什么是政治,从此踏上一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道路。他不顾同僚鄙夷,勾结太监冯保,登上首辅之位,赢得皇帝和太后的信任,为改革大业铺平道路。他通过大收贿赂安抚戍边将领,起用贪官殷正茂平定西南叛乱,彻底解决由来已久的边疆兵患。他趁皇帝年幼,以帝师之名独裁擅权,一改官场颓靡习气,使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以辞官为由,胁迫小皇帝下旨,将反对者一一铲除,从而顺利推行新政,一举扭转帝国财政危机。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做事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死功夫,不留隐患,日积月累,便无人可以超越。曾国藩做任何事都不投机取巧,打仗更是将这种“尚拙”的哲学发挥到了极致。曾国藩打仗从没有用过锦囊妙计,而是信奉“结硬寨,打呆仗”,日日不断地垒墙挖沟、筹备火炮,绝不主动出击,直到把太平军困得人心惶惶、士气全无,再慢慢攻城,最终用四场胜仗彻底解决了太平天国这个大患。
    9.2 更新至第七章 结局 2023-11-22 17:17:32
  • 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完结 历史小说 18.05万字 百万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全新传记力作! 高筑墙:确立根基 元末群雄乱斗,朱元璋在一开始就有着全盘战略规划。他将目光紧紧地盯着金陵,这座控扼长江的咽喉重镇,不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经济富庶,能为自己的征战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于是当别人四处抢地盘时,朱元璋却一心一意猛攻金陵,将其拿下,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确立根基。 广积粮:巩固大后方 紧接着,朱元璋立即着手恢复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民生,安定社会秩序。在根基未稳之前,决不像其他对手那样贸然扩张。一年后,金陵粮食富足、人心稳定,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建立了起来,让朱元璋从此立于不败之地。 缓称王:不务虚名,闷头发展 之后,眼睁睁看着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等实力相当的对手纷纷称帝称王,朱元璋却强忍诱惑,坚持不称王,在金陵仅仅低调地自称“吴国公”。当敌人树大招风,被元朝军队追着打时,他却得以安心发展,闷头壮大,静待时机,击败所有对手,一举开创大明三百年基业。 翻开本书,看明太祖朱元璋如何靠这“九字三训"稳扎稳打得天下!
    9.2 更新至后记 2023-11-22 17:09:31
  • 度阴山讲了凡四训 完结 历史文化 6.22万字 ?上就要进入社会了,赶紧读《了凡四训》恶补为人处世!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写的训子书,是对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的谆谆教诲。他在书中提到的为人处世原则,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让人受益匪浅。曾国藩在读了《了凡四训》后,对袁了凡推崇备至,并将这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 处世原则1:人生在世,命运由我不由天 袁了凡: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度阴山解读:这句话是一切为人处世原则的基点。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要因为过往和出身而自卑、怨天尤人。 处世原则2:关注当下,过去未来皆如泡影 袁了凡: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度阴山解读:不要对没有发生的事过于焦虑,也不要对发生过的事反刍式地回想。
    9.2 更新至6 诚就是谦 2023-11-22 17:08:33
  • 度阴山讲《菜根谭》 完结 历史文化 12.68万字 心浮气躁就读《菜根谭》,杂念一消万事可成!《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翻译解读!读两页就恢复心平气和。 《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编著的语录体经典著作。其博采儒、释、道三家之长,位列古代“处世三大奇书”之一。历代名人都将其视如瑰宝,曾国藩从中领悟全身而退的秘诀,国学大师季羡林赞它耐人寻味,稻盛和夫称自己成功全靠它。 看淡一切,是人生的大智慧 《菜根谭》: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度阴山解读: 这是《菜根谭》中很有名气的一句话,可以列为《菜根谭》十大金句。它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命运,不必为之操心。如果能明白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和人的宠辱、去留都是正常现象,人生还有什么看不淡和想不透的呢? 成事须破心中贼 《菜根谭》: 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取其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度阴山解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贼,所有心外之贼都是你心内之贼的化身。如果心不静,来一件麻烦事解决一件,那你会疲于奔命,永远解决不完。久而久之你就心浮气躁,万事难成。相反,只要让你的心安定下来,那事情再多,你也能游刃有余。 创造美好的心中世界 《菜根谭》: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度阴山解读: 客观世界固然存在,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能跳出客观世界,创造一个自我世界。邪恶固然客观存在,但只要你能心态平和,不受邪恶熏染,那你重新创造的这个世界就是美丽新世界。聪明的人不会让自己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活在自己的美好心灵所创造的世界中。 翻开本书,读两页就恢复心平气和。
    9.2 更新至第五章 概论004 2023-11-02 15:38:58
  •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五册) 完结 历史小说 96.9万字 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套装包含: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系列(共4册) +《传习录》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理解心学四句教,所有的困惑将变得清晰,所有的犹豫将变得果断 王阳明写给家人的心学课!于修身、持家、教子、读书、立业中,娓娓道来日常生活中的知行合要诀 用108个历史故事解读《传习录》,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心学要点。
    9.6 更新至参考文献 2023-11-02 15:26:31
  • 《道德经》其实很好懂 完结 科普读物 15.64万字 轮扁制轮:“道”不可言说 齐国的制轮高手轮扁有一次和齐桓公分享自己的制轮心得,他说:“我做的轮子非常好。可每当我把诀窍说给儿子听时,他要么感觉我说得很浅,要么感觉我未说全。哪怕我每次说的是同样的心得,都和前一次有差别。后来我明白了,真正的心得是无法说出来的。‘道’也一样,一旦形成文字和言语,就会产生谬误和偏差。” 推恩令:“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避免采取有敌意的行为 推恩令的内容很简单:将原本只能由诸侯嫡长子继承的封地,分给诸侯的所有孩子。久而久之,封地被切割,大诸侯变成了小诸侯,大诸侯的威胁消解于无形。这就是“无为”——避免采取让对方感觉到有敌意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解决问题。
    9.2 更新至参考书目 2023-11-02 15:20:01
  • 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 完结 人物传记 21.28万字 这是一部枭雄曹操扫平群雄的争霸史,更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屡败屡战,扭转逆境的励志史。 人们读《三国演义》,总觉得曹操是个计谋百出、百战百胜的军事天才,但如果我们纵观曹操一生,就会发现其中全军覆没、死里逃生的经历比比皆是。这些经历中的任何一次,都能轻易将绝大多数人打入绝望的深渊,但曹操每次都能重整旗鼓,用乐观的笑容面对一切逆境,带领手下扫平群雄,奠定霸业。 宛城之战,曹操遭张绣背叛,爱将典韦和长子曹昂全都战死沙场。眼看兵败如山倒,曹操急忙擦干眼泪,高兴地褒奖了来援的于禁,激励败兵,以破釜沉舟之志,反过来将张绣杀得丢盔弃甲。 官渡之战,曹操兵力不足袁绍五分之一,军中的存粮更只够吃一个月,士气低迷,几乎所有人都建议撤兵。饥肠辘辘的曹操却笑道:“困难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我们一定有办法战胜袁绍。”果然不久后,许攸就献上火烧乌巢之计,曹军以少胜多,为奠定北方打下了基础。 赤壁之战,周瑜一把大火烧得曹操几乎全军覆没。谋士和武将都近乎绝望,但年过50的曹操却并没有心灰意冷,反而谈笑自若,一边抵御孙权的进攻,一边招兵买马、重整军队,短短一年内就恢复了元气。 翻开本书,领略曹操如何用乐观心态扭转逆境。
    9.2 更新至曹操遗嘱 2022-01-04 11:36:04
  •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完结 人物传记 24.69万字 曾国藩做事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死功夫,不留隐患,日积月累,便无人可以超越。曾国藩自幼读书就用笨功夫,不读懂上一句,绝不读下一句,一篇文章连读几十遍才勉强成诵,连躲在床底下的小偷,都忍不住钻出来替他背了一遍;当了翰林后,为了见上军机大臣穆彰阿一面,他天天写诗文呈送,一连被拒了13次,最后硬是把穆彰阿给感动了;曾国藩做任何事都不投机取巧,打仗更是将这种“尚拙”的哲学发挥到了极致。曾国藩打仗从没有用过锦囊妙计,而是信奉“结硬寨,打呆仗”,日日不断地垒墙挖沟、筹备火炮,绝不主动出击,直到把太平军困得人心惶惶、士气全无,再慢慢攻城,最终用四场胜仗彻底解决了太平天国这个大患。曾国藩深谙“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的道理:不走捷径、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聪明人。
    9.2 更新至去世 2022-01-04 11:34:33
  •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 完结 人物传记 30万字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打下的蒙古帝国地跨欧亚,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极盛时期版图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南至南海。今天的匈牙利、波兰、俄罗斯、韩国都曾是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他9岁丧父,又连遭族人、部众的抛弃,从贵族之家坠入痛苦的深渊,险些在荒原中饿死; 六七年后,被死敌泰赤乌人生擒,死里逃生,重回流亡之路,几年的积蓄毁灭殆尽; 41岁时,早已统一蒙古部落的成吉思汗却再次溃败,只剩下19人追随左右…… 然而,成吉思汗却凭借他惊人的意志,顶住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榨取敌人的经验、力量,以更强大的自我卷土重来;通过不断的浴血奋战,以极少的兵力横扫欧亚大陆,创建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极盛时期的蒙古帝国覆盖了当时的半个世界,将40多个国家、720个民族一一收入囊中。 “体力坚强,只能战胜独夫;意志坚强,才能战胜万众。” 成吉思汗对他的孙子忽必烈说。 翻开本书,在热血沸腾的世界征战中,领悟一代世界征服者最朴实的征服之道。
    9.2 更新至第八章 大汗之死 2022-01-04 11:29:41
  • 帝国首辅:张居正 完结 人物传记 29万字 3岁初入官场,张居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理想主义者,却在亲历腥风血雨的内阁斗争后,痛悟了什么是政治,从此踏上一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道路。 他不顾同僚鄙夷,勾结太监冯保,登上首辅之位,赢得皇帝和太后的信任,为改革大业铺平道路。他通过大收贿赂安抚戍边将领,起用贪官殷正茂平定西南叛乱,彻底解决由来已久的边疆兵患。他趁皇帝年幼,以帝师之名独裁擅权,一改官场颓靡习气,使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以辞官为由,胁迫小皇帝下旨,将反对者一一铲除,从而顺利推行新政,一举扭转帝国财政危机。 只要有助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张居正便毫不在乎手段的正义与否。这让他一方面成为政敌眼里卑鄙的弄权小人,一方面又成为百姓心中伟大的救国英雄。 翻开本书,领略大明帝国张居正如何不择手段救天下。
    9.2 更新至第七章 结局 2022-01-04 11:27:36
  • 秦始皇:创造力一统天下 完结 人物传记 21.49万字 秦始皇一统天下、成就千古一帝的秘诀是他那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为了打造一个万世一系的大秦帝国,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制度与政策。虽然他的帝国只维系了14年,但他的这些制度却成为后世所有帝王将相参照模仿的对象,影响古代中国政治长达2000年。 他是大一统王朝的创造者:秦始皇统一六国,采取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措施,缔造了大一统王朝,为后世确立了大一统的标准。 他是皇帝称号的创始人:秦始皇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因此创造出皇帝称号,这一称号也成为后世华夏统治者的官方称号。 他是中央集权制的开创者:秦始皇针对春秋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构建了以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制,这一制度一直为后世帝王所沿用。 他是世界奇迹万里长城的修筑者:秦始皇面对匈奴无孔不入的入侵,制定超出所有人想象的万里长城计划,以举国之力打造万里长城,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翻开本书,领略秦始皇如何用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统天下。
    9.2 更新至帝国何以快速崩溃 2022-01-04 11:27:07
  • 深不可测:刘伯温 完结 人物传记 36.49万字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据《明史》记载,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刘伯温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这十八策吓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以后,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 一遇到大小战事,朱元璋便召刘伯温进入小密室悄悄商议。大战鄱阳湖、兵围苏州城,刘伯温统领全局,指引朱元璋以绝对的弱势一次次大获全胜。每一场战役都像一盘棋局,按照刘伯温的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在刘伯温的指引下,一介布衣的朱元璋得以登基称帝,并在皇帝位置上游刃有余。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全面采纳刘伯温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方略,开创了大明盛世的百年基业。 翻开本书,看千古第一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