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他说,他一生的心血都白费了

书名:
唐浩明版张之洞(全三册)
作者:
唐浩明
本章字数:
5468
更新时间:
2021-12-31 10:16:24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张居正传

作为曾被梁启超先生评价为“明代唯一政治家”的张居正,他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有低谷时期,有高光时刻;他为明王朝贡献了“万历中兴”这名垂青史的重要改革;拖住了走下坡路的明王朝的脚步,同时毁誉参半的政治生涯也伴随他的后半生,即使在去世后仍余波不休。本书力求完整展现张居正的一生,贯穿其少年傲骨、初入朝堂、归隐田园、再入江湖、锐意改革、立新求变并最终站到了权力的制高点上,以自己的卓识扭转了大明的国运。本书为明代政治家刻画立体显影,呈现出一个在皇权中斡旋、既有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感,也私德有亏、毁誉参半的明朝高官、大政治家的完整形象。
已完结,累计14万字 | 最近更新:参考文献

第一章 内阁起始

书名:
张居正传
作者:
周其运
本章字数:
5850

明朝内阁的起源

元至正二十四年(红巾军宋龙凤十年,1364),朱元璋即吴王位,仿元制,置中书省、行中书省,设左右丞相。

朱元璋从一个沿街乞讨的乞丐到万人之上的皇帝,历经艰难困苦,既充满传奇色彩,也形成了刚愎自用的性格,其中明显特征就是他视权如命,一旦大权在握,就不能落入旁人之手。于是,在此后的几年间,为加强中央集权,将权力完全揽在自己手中,他一步步地削弱相位。

洪武元年(1368),改左右相国为左右丞相;

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三司,改变行省政治直属中书省局面,同年裁汰中书省官员,只保留丞相职务。

洪武十一年(1378),诏令六部,政事“勿白”中书省,夺六部政务于中书省。

洪武十二年(1379),谪斩右丞相汪广洋。

朱元璋称帝初期,设左右丞相。明朝以左为尊,故左丞相为百官之首,即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朱元璋时期,共任命了两个左丞相,第一个是开国功臣李善长,第二个是胡惟庸。

朱元璋削弱相权

那朱元璋为什么后来又决心削弱相权呢?除了他对权力的过于渴望外,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收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大臣以地域为区分,分成淮西和浙东两派。

这些所谓的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虑到他是皇帝,所以当时是由李善长代理会长。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常遇春等人。这些人可以说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阵容强大,足可独霸一方,甚至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李善长何许人也,为什么是第一功臣?

李善长是定远人,与朱元璋同是安徽籍贯,算是同乡,很早就投奔朱元璋,并且十分有才能。明面上看,他好像很少出面干什么大事,实际这是由他的工作特点决定的。他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办理。李善长知人善任,能因才用人,使之各得其所;并且娴于辞令,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调兵转饷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作为“大总管”,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他在朱元璋势微的时候投奔而来,一直负责军队的粮饷供应,成为前线将士风卷残云的“发动机”。他是朱元璋登基典礼的“总导演”,是朱元璋大封功臣时的“首席公卿”,也是朱元璋的亲家翁。

李善长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马后地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璋是个明白人,所以在明朝建立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并曾特赐他一方铁制的凭券,上面明写着可以免除他两次死刑、免除他儿子一次死刑的承诺。

浙东派的代表人物是刘基。在当时,刘基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却终究成为派别之争的牺牲品。

李善长长处明显的同时,缺点也极其突出。他外宽和而内多刻薄,既富且贵,骄横专擅,凭借自己的权势,颐指气使,凌驾于百官之上,朱元璋日渐不满。碍于李善长过去的功劳朱元璋一直隐忍不发。一天,朱元璋借与陶凯论斋戒当至诚为由,暗示李善长应趁早退职。李善长立即心领神会,谢恩辞职。

然后,胡惟庸做了宰相。胡惟庸也是定远人。龙凤元年(1355),在朱元璋攻克和州时,胡惟庸归附红巾军,颇受宠信。因李善长的推荐,他被擢为太常寺少卿。对此,有人归结为同乡关系;也有人分析为胡惟庸的侄女嫁给李善长的侄子为妻,有着姻亲关系;还有一种说法是李善长收受了胡惟庸的贿赂。无论怎么说,在李善长的运作下,胡惟庸一路仕途顺利,历任宁国主簿、湖广佥事、太常少卿,洪武三年(1370)官至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1373)升右丞相,再升左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其中胡惟庸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任相七年,权势显赫,遇事专断。

作为淮西派二号人物,本来胡惟庸接替李善长的宰相之职已在朱元璋心中内定,可是为了显示公允,朱元璋偏偏要询问刘基的意见。刘基虽然受到李善长的排挤,仍然出于公心劝导朱元璋不要撤换李善长:“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但朱元璋还是决定要撤换李善长,于是提出让刘基接替李善长的位置,刘基立即以自己无法胜任而婉言拒绝。

朱元璋又问:“杨宪如何?”刘基与杨宪有私交,但他还是说了公道话:“(杨)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杨)宪则不然。”直言指出杨宪能力可以胜任宰相,可是心胸不够。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此偏浅殆甚于(杨)宪。”意思说汪广洋还比不上杨宪。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性情耿直,一直不看好胡惟庸,就直言不讳地说:“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又说:“区区小犊,一经重用,偾辕破犁,祸且不浅了。”在刘基看来,胡惟庸最为糟糕,好比一匹劣马,叫它驾车,必然会翻车坏事。

刘基这样回答,并不是完全出于私心要排除异己,也是站在国家利益上客观评价。胡惟庸早年归附红巾军,颇受宠信,在李善长的推荐下,被擢为太常寺少卿(北魏始置太常少卿,北齐称太常寺少卿,为太常寺副长官,历代沿置。唐制,太常寺少卿二人,正四品上,祭祀宗庙时由其率太祝、斋郎安排香烛,整理揩拂神座与幕帐,迎送神主。举行祭礼时,与良酝署令共同斟酒),后来一直从事排挤非淮西系人士的勾当。总之,胡惟庸一路仕途顺利,都是攀龙附凤之术。

朱元璋见以上人选都不合适,再次邀请刘基出任丞相:“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刘基再次推辞:“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意思就是我这人疾恶如仇,又做不了烦琐事,如果做了宰相就辜负了皇上。皇上不用担心天下没有能够胜任宰相的人,只要有内心仔细甄别便会有所发现。目前您提的这几个人,都不适合做宰相。

可是朱元璋不但让胡惟庸当了宰相,而且把他们的对话告诉了胡惟庸,导致心胸狭窄的胡惟庸对刘基耿耿于怀,甚至即便刘基退休回家,依然不肯放过刘基。

史料记载,刘基因对于朱元璋安排胡惟庸做宰相的行为心灰意冷,知道自己将大祸临头,于洪武四年(1371)告老回乡,又因怕遭政治灾祸,索性隐居山中,不再与闻政治,每天以饮酒下棋为乐,口不言功。他想逃避现实,但政治斗争的旋涡仍然把他卷了进去。胡惟庸获悉刘基曾在皇帝面前说自己无能,怀恨在心。当时胡惟庸以左丞掌中书省事,指使亲信官员攻击刘基,无中生有地诽谤刘基用有“王气”的土地建造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刺激朱元璋的猜忌心理。结果是在意料之中的,刘基被剥夺了官禄。刘基惧怕更大的祸患,赶赴南京当面向皇帝请罪,并且留京不归,以明心迹。不久胡惟庸当上了左丞相,刘基大为悲戚:“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从此刘基忧愤成病,没有多长时间就死去了。关于刘基的死因,后来胡惟庸案发,有人告发说,刘基是胡惟庸毒死的。从胡惟庸与刘基的矛盾看,如果淮西派是朱元璋的“正室”,浙东派就是“偏房”, “偏房”斗不过“正室”,自然呈现一边倒的阵势。

淮西派倒台

胡惟庸在宰相的位置上政绩并不突出,但贪污受贿行为却很严重,同时不断排挤任何不服从他的人,甚至敢于挑战朱元璋的权力,私自截留下属的奏章,官员升降,处决犯人,都不经过朱元璋的批准。正如《明史》所说:“帝以(胡)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尽管朱元璋有意维护淮西派的利益,很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真正危及自己利益时也会痛下决心,大开杀戒。

到了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由于激动,一时说不出话来,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朱元璋大怒,以“谋不轨”罪诛胡惟庸九族,同时杀了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还活着。他与胡惟庸是亲家,而且他弟弟李存义是板上钉钉的同党。朱元璋考虑到他在朝廷中的巨大影响力,不但没有杀他,连他的弟弟李存义也免死,放逐到崇明岛(今上海崇明岛)。

可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家里修房子。此时,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丞相了,不能再呼风唤雨,却想出向带兵的汤和借三百士兵当劳工的念头。汤和是他的老乡,也是他的好友,因而在他看来这似乎是一件平常的事情。然而在借给李善长三百士兵后,汤和立刻密报了朱元璋,朱元璋又一次对李善长动了杀机。

然而李善长又犯了一个更加要命的错误:他的亲信丁斌因为犯法应该被流放,他却上书为丁斌求情。朱元璋愤怒了,下令不再流放丁斌,而是将他关到监狱里,日夜拷打。

丁斌扛不住了,在朱元璋的“循循善诱、耐心开导”下,终于脑子开了窍,招供了李存义与胡惟庸共同谋反的细节。朱元璋当机立断,把李存义抓了回来,也是严刑拷问。李存义于是又供出了自己劝说李善长的情况,而李善长的那句“汝等自为之”也成了朱元璋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之一。

李善长的家奴经过仔细分析,也开始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他们合谋以受害者的身份向朱元璋申述,说他们长期受到李善长的欺压,并状告李善长积极参与胡惟庸谋反,还将时间、地点说得相当清楚。

此时凑热闹的人也不断地多了起来,御史们纷纷上书弹劾李善长,从上朝时不注意礼节到贪污受贿,罪名无所不包。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钦天监生怕落后,被人认为觉悟低,也结合部门实际,向朱元璋上了一个非常荒唐的奏报,说“最近出现星变,是不吉利的预兆”,然后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当移大臣”。

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等开国功臣。处死李善长的理由是李、胡两人往来甚密,而李善长身为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招惹灭族之灾。李善长全家七十多口被满门抄斩,朱元璋只免了自己的女儿、女婿(也即公主和驸马李祺)之死。朱元璋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三万余人,时称“胡狱”。

从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朱元璋这个人向来多疑,所以功臣几乎被杀光。现在他逐渐年迈,太子朱标又生性懦弱,所以他更加没有安全感。或许也一直密切关注胡惟庸等高官动向,之所以能够七年隐忍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感觉事态还不够大,他所要的局面是胡惟庸把事情搞得足够大,好以此进行一场大的清洗与政局整合。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

这场腥风血雨除了使许多人遭受灭顶之灾外,另一个后果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于洪武十三年(1380)废除丞相制度,开始大权独揽,集皇权、相权于一身,结束了自古以来皇帝与六部尚书中间夹着丞相的局面,从此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二十八年(1395)六月,朱元璋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这是朱元璋将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真正明确下来,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丞相”职位彻底消失。

可是在封建制王朝的最高决策层中,皇帝相当于企业集团最高层,宰相的职能就相当于CEO。关于宰相职责,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可见宰相的重要地位非同一般。能力好的皇帝或许还勉强可以短期兼任CEO,可是要长期维持大国正常运转却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

更要命的是朱元璋是标准的草根出身,做过和尚,当过乞丐,带兵打仗也很有天分,可是就是学问不够,因此对一批满口之乎者也的下属那通篇文绉绉的文章看得一头雾水,没少给人打板子。当时的户部尚书茹太素曾经上了一篇奏折给朱元璋,朱元璋让人读给自己听,结果读到一半就用了将近三个钟头,都是三皇五帝、仁义道德之类。朱元璋当机立断,命令不要再读下去,数了下字数,已经有一万多字了。朱元璋气极,命令马上传茹太素进见,让侍卫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并开始酝酿着找些参谋。

内阁的诞生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奇怪的机构——内阁就诞生了。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其职责最开始为皇帝的秘书机构人员,代皇帝起草诏令、批改奏折、拟票(拟定文草)等。最初的内阁设春夏秋冬四辅官,两年后撤之;仿宋制,改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四大学士,并增置文华殿大学士。诸大学士仅以“辅太子、备顾问”。建文帝改革翰林官制,废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大学士,设学士,将翰林、殿阁学士合而为一。永乐帝继位后,复旧制,并充实翰林官。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永乐帝命解缙、胡广、杨荣等翰林官七人入值文渊阁,协理庶政,是为内阁肇始。

内阁设辅政大学士若干,并无定数,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补。以隆庆元年(1567)为例,内阁共有六人,分别为少师建极殿大学士徐阶,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李春芳(二月晋少保、四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郭朴(二月晋少保、四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九月致仕),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高拱(二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四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五月罢官),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陈以勤(四月加太子太保),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张居正(四月晋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到了万历元年(1573),内阁只有两人,分别为张居正、吕调阳(十一月晋太子太保)。内阁中首席内阁大学士也称为内阁首辅。朱元璋、朱棣时期,由于这两个皇帝比较勤政,内阁大学士一直没有什么权力,对政事也没有太大影响。到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皇帝的精力没有爷爷和老爹充沛,于是就开始对内阁放权。此后内阁逐渐恢复了以前丞相的权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内阁首辅就成了有实无名的宰相。

从能力上看,明朝的内阁辅臣总体素质普遍较高,譬如连中三元的商辂、著名的“三杨内阁”等,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但最具有争议性的却是大改革家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