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回家(全书完)

书名:
蜀绣
作者:
慕十七
本章字数:
2283
更新时间:
2022-06-28 08:05:09

“嗯”周扬淡淡地应了一声,那云淡风轻的样子就像是刚刚外出赶集回来的一样,仿佛自己从来都没有离开过。

“阿姐”周绪紧紧地抱着周扬,心里面的各种委屈、伤心、思念全部混作一团,一时没有控制住,放声痛哭了起来。

“住口,你是个男娃,别动不动就哭,要是吵到了姑姑,我定让你好看。”熟悉的斥骂,一如回到了当年自己年幼的时光。

周绪连忙掏出手绢,迅速地擦干眼泪,正准备询问她这些年在外面的情况,手术室的灯却在这一刻熄了。

众人纷纷来到门口,等着手术室的门打开,一名高高大大的医生从里面走了出来,摘掉了口罩,对着他们问道:“你们谁是病人家属?”

“我是”周扬响亮的声音直接盖过全场,只见她推开周绪上前问道:“请问我姑姑现在情况怎样了?”

“手术很成功,这还得归功于救治的及时,听说在医疗队到达之前,是你们自己做的急救措施?”

医生显然特别欣赏那一套急救手法,忍不住开口说道。

“是,我也是医生,虽然学的是口腔专业,但基本的急救还是可以操作的。”江燕开口应道。

“有医生就好,刚好咱们可以讨论一下接下来的医治方案,虽说只是轻微的脑梗,但患者年龄确实也不小了,往后该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

你们半个小时之后,再去一楼的办公室找我,我们再说后续的治疗。”医生说完之后匆匆离开了,过了大约十来分钟,有护士出来通知,群芳先生已经从绿色通道直接送去了病房。

众人这才赶去病房,群芳先生还没有醒过来,留了陈姨在一旁守着,其他人虽然心里面也很担心,但都非常自觉的退出了病房。

周扬带着周绪和沈初晴一起去了医生的办公室,跟着一起去的还有江燕,了解完情况后,办理好了住院手续,已经是晚上十点过了。

周扬让周绪带着大家去解决晚餐,自己则留在病房和陈姨一起陪着还没有醒过来的群芳先生。

“你啊!怎么这么狠心,一走就是十几二十年,你知道这些年,先生是怎么过来的吗?”

陈姨坐在病床前,周扬则站在床尾,看着床上躺着的至亲,听着陈姨温温和和的质问,周扬轻轻地咬着嘴唇,哪怕泪水已经浸湿了眼眶,却硬是强忍住不让它落下一滴来。

“以前先生虽然也会想你,但因为不了解你离开的真正原因,只觉得是你辜负了她,所以并没有那么大的思想包袱。

可自从去年,先生得知了你离开的原因之后,在想你的时候,又添加了自责、担心和内疚。

更是让阿绪到处去打听你的下落,只要你有可能出现的地方,阿绪基本上都跑遍了。

先生每天都盼着你能回来,她那么骄傲的一个人,还说过只要你愿意回来,她可以向你道歉。

自从拿到了浙江这边的全国青年刺绣师大赛赛事通告,先生心里面就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让初晴过来比赛。

因为她就是在这个赛场上面失去的你,所以她想要在这里把你给找回来,才会千里迢迢地过来观赛。

整整七天的时间,一直守在观众席上,等着初晴大杀四方取得好成绩,让你知道,她收了别的弟子,你之前的担心完全就不成立,你可以毫无顾虑地回家了。”

陈姨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痛哭流涕了起来,周扬缓缓地走向床头,伸手轻轻地握住了群芳先生的手,含泪泣道:“姑姑,我回来了。”

群芳先生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虽然睁开了眼睛,意识也恢复了,经过检查之后却发现出现的失语症状。

虽然不能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在见到周扬的那一刻,群芳先生便一直紧紧地攥着她的手,一步也不愿意放她离开。

绣龙人周群芳脑梗中风的新闻,彻底的压过了沈初晴夺得金奖的新闻,但看着老师一天天的好转起来,沈初晴心情也跟着一天天好了起来。

群芳先生在休养了半个多月之后终于可以开口说话,可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周扬回家。

周扬卖掉了自己维持生活的小面包车,当机立断地处理完了手上的杂事,一行人在时隔了四十几天之后终于踏上了归程。

虽然江燕和冯璃,沈妈妈她们因为要赶回去工作的原因早就离开了,但回来的队伍人数并没有少,同行的不止周扬,还有桑梓杨琪韩婧和一名来自苏绣的年轻刺绣师。

等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回到青桑镇时,整个青桑镇都张灯结彩了起来,进入镇口的大路上,挂着各种各样的条幅和标语,恭贺群芳先生徒弟沈初晴全国青年刺绣师大赛获得金奖。

恭贺第一届群芳园汉服节于九月初九正式举行。

欢迎袖手扬针回家……

一条条横幅,从她们眼前一闪而过,周扬看着早就物是人非的小镇,再一次红了眼眶。

因为要举办汉服节的原因,整个青桑镇明显比以前热闹多了,群芳先生看着望着车窗外出神的周扬低声说道:“我跟铭秋商量过了,你以后就和子兴一起,负责一锦阁的事儿吧!”

“不,我才不要跟张子兴共事,我要自己做事,就是不知道姑姑愿不愿意支持。”周扬很难得的带着几分撒娇的语气说道。

“你说……”群芳先生早就没有了之前的强势,反而很耐心地想要听听她心里的想法。

“我想要留在青桑镇,留在姑姑身边,虽说我这双手拿不了针线了,可是我对刺绣的了解却早已经深入了骨髓。

所以,我想办一个以群芳园为名的工作室,广招学徒,不分资质,只要是愿意学习刺绣的,都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

以后咱们的青桑镇,不但有咱们自己的汉服园,还有咱们自己的刺绣工作室,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周扬声音里面充满着对未来的期望,坐在副驾驶上的沈初晴激动地回过头说道:“我赞成,我赞成,阿姐办工作室,我可以去带学徒的。”

“你啊!我这边另有安排,明年三月份,广东的能工巧匠杯刺绣大赛,明年九月份,江苏的刺绣百花赛我都给你报好名了。

除了这两场比赛,还有云南的少数民族刺绣展,蒙古的特色刺绣艺术大赛我都替你把邀请函给接下来了。

带徒弟你还太年轻,多去给自己攒点资历吧……”

看着周扬手中的那一大把邀请函,沈初晴忍不住高声喊道:“阿绪救命……”

车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稳稳地驶进了群芳园里,群芳园的故事、刺绣师们的故事,就算是再过一千年一万年,都不会有结束的一天……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时光养老院

“沪漂女孩”顾茉因为性格社恐和付不起房租的原因,选择了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成为了上海一家养老院的护工,当起了老人们晚年的“搀扶者”和心灵情感的“倾听者”。 从一群光鲜亮丽的上海老人身上,了解到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一年后,顾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立了一家“时光养老院”,帮助村里的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快乐养老”。 迈入新征程,面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顾茉带领村民们努力把养老院办出了“家”的味道!用青春守护夕阳,让青春在养老事业中闪光!
已完结,累计41万字 | 最近更新:第157章 前景广阔

第1章 大学毕业

书名:
时光养老院
作者:
顾天玺
本章字数:
1798

盛夏,太阳毒辣,戴南镇像烧透了的砖窑,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妈,我渴了!”顾茉抬起头,仰望着面无表情的妈妈。

“别嚷嚷!待会儿妈给你买冰棍吃!”蔡瑜神色匆匆,却一脸心虚。

母女二人路过一家小卖部,蔡瑜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老板,来根冰棍!”

女孩接过冰棍,笑出两只甜甜的小梨涡,“妈,你真好!”

蔡瑜嘴角牵扯了一下,揶揄地苦笑了一声:“多吃点,今天让你吃个够!”

顾茉做梦也没想到,妈妈带她从顾家村来到戴南镇赶集,竟是为了把她丢在孤儿院。

“妈,路上咋没人呢?赶集的集市呢?”

乡镇赶大集的时间一般都是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蔡瑜为了把女儿骗到镇上撒了谎。

“可能妈记错了吧!”蔡瑜面色慌张,转头看向商店老板,“老板,再来个三色杯!”

顾茉眼睛一亮,三色杯是村里小孩做梦都想吃的雪糕,三种口味组成,故而取名叫‘三色杯’。

“妈,你真好!”

这话像扇耳光打在蔡瑜脸上,火辣辣的,“多吃点!”

吃完日思夜想的雪糕,顾茉心满意足拉着妈妈的手,开心地连蹦带跳。

天气热得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路上很难看见一个路人从屋里出来。估摸着走了半个钟头,母女二人站在戴南镇孤儿院门口。

还不太识字的顾茉,昂着脖子问:“妈,这是哪儿呀?”

蔡瑜定住脚步,突然哭哭啼啼:“妈对不起你,你奶奶说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你爸不能没有儿子,顾家要儿子传宗接代。你别怪妈狠心,要怪就怪你不带把儿......”

胸口一阵剧烈疼痛过后,顾茉慢慢睁开眼睛,刚才做了一场梦,只不过这个梦的内容是真实发生过的。

宿管阿姨本着不让毕业生薅学校羊毛的原则,将毕业班这一层楼的电源无情地切断了。

几名室友正叉着腰骂骂咧咧,“死八婆,她这是要热死人啊?早看她不顺眼了!

四年收了我八个电吹风、三根卷发棒、一个电水壶、两个火锅,我下去找她掰扯掰扯!”

“算了,她就是学校的一条狗,下午拍完毕业照咱们就走了。”

“对,咱们犯不着再和那种人浪费口舌,离开了学校她屁都不是。”

室友蓝汐看向上铺,“茉茉大睡神,别睡了,马上要去操场拍毕业照,别耽误大家各回各家。

这种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我一秒钟都不想待。我现在就想吹着空调,抱着八喜冰淇淋追剧......”

顾茉从床上下来,站在窗户前,看着楼下人来人往。

快递员正忙着给毕业班学生的行李称重,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能在大学城大赚一笔。

她没什么行李,随身物品更是少得可怜。当初从家里带来的被褥是旧的,四年下来已经发黄发硬,没有带回家的必要。

一个行李箱就足够装下她的大学四年!

她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和未知的恐惧,那个家绝不可能给她一丁点帮助。

当年中考,她考上全镇第一名,父母让她去服装厂打工赚钱贴补家用。

“上这么多年学有什么用?就是以后读出来了,也是嫁给别人家,便宜了外人!”

一向重男轻女的奶奶不住点头附和:“让她别念了,趁早出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女子无才便是德!”

老师上门劝说,村里人指指点点,父母才勉强答应供她读书。

高考,她很争气考上了一所不错的本科,父母让她出去打工赚钱供弟弟读书。

顾茉绝食三天三夜,最后用一瓶百草枯以死相逼。

父母担心闹出人命,这才同意让她读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她兴奋得一夜失眠,夜里却听见爸妈在抱怨她不懂事。

“都读成书呆子了,这要是早早出去打工赚钱,也能减轻咱们的压力。

村头顾三的女儿,从初中就开始往家里赚钱,现在还给弟弟盖了大房子。”

她爸叹气道:“是啊,学得再好,以后也是人家的人。

当初要不是你心慈手软,把她从孤儿院接回来,咱们生儿子至于罚款吗?”

她妈立刻怼道:“你当初不也心软了,连着几个夜里都在唉声叹气,还怪我!”

“行了行了,总之她上大学一个月生活费就给三百,多一分也不行......”

想起过往的痛苦回忆,顾茉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惨的人!

从小她就爹不疼,娘不爱,可偏偏她妈遇上事情了还特别爱和她吐槽。

前几天,她妈又给她打了视频电话,哭得眼泪鼻涕一脸。

这次是吐槽她奶奶在小姑家田里干活,一个不留神把两条腿都给摔断了。

奶奶没摔断腿之前,干活持家的一把好手。自从摔断了腿,她就成了三个子女口中的废人。

“茉茉啊,全村都没有像你奶奶这样阴险的人,还说要去电视台曝光我们忤逆老人。

这些年啊,她帮着你两个姑姑种田、带娃、洗衣、烧饭,没少替她们两家出钱出力。

活蹦乱跳的时候,成天想着帮两个女儿卖力干活。腿瘸了就想赖在咱们家享清福,让你爸一个人给她养老送终。

她这不是养儿防老,这是养老坑儿!妈告诉你,全世界没有这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