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成功等于坚持——《焊花耀青春》创作谈
- 书名:
- 焊花耀青春
- 作者:
- 春笋
- 本章字数:
- 3679
- 更新时间:
- 2022-01-27 11:50:54
岁末年初,我的长篇小说《焊花耀青春》迎来了它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以200章,42.2585万字圆满完结。于我个人而言,这绝对是我写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回望过去的一百天,回望那些让文字定格在文稿里的时刻,我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趁着余温尚存,写下《焊花耀青春》创作感言的文字,算是记录,也算是为未来更好的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007年夏天,我的处女作《别让子孙没有鱼吃》在报纸上发表。那时,就有年长我三旬的文友建议我要整点“大部头”的东西,对于一个写作还没有入门的年轻人来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文友的话却让我牢牢记在心底。
从此,在纸媒上发表“豆腐块”就是我最大的理想和追求,我一共用了十四年的时间在这条道路上奋勇拼搏。回望这段路时,前半程的用力明显要远远高于后半程。我特别感谢那些年的努力,才让我的理想走得更远。出一本书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在写作十年,记者从业五年的时间重要节点,2020年8月,我将这些年走来的写作之路,用《青春逐梦——从焊枪手到电视记者》一书作结。
阶段性的理想都实现了,文友当年关于我写点“大部头”东西的念头不止一次在我心头涌现。然而,连小说的结构都不清楚是什么,更不懂写小说的基本套路,我,我太难了。“缺什么那就补什么”,2021年我订阅了一些文学期刊,更加广泛地去了解、探知、阅读一些作家的创作谈和写作方法,试图从这里面学到一些知识,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帮助。
看别的作者写的小小说,有些觉得也简单,但是轮到自己写时,八百字都让我感到不小的困难。后来也创作几篇一千五百字左右的篇幅投了出去也石沉大海。
参加省作协举办的培训班,也是三年前通过文学培训认识的文友向我推荐一个网站编辑的约稿,让我也尝试写写,有个要求就是写十个故事,每个故事要写一万字。一万字对我更是一组天文数字,我在设计每个故事时,也就在琢磨我要怎么设计悬念、怎么构思才能让我凑够这一万字。当我将十个故事的大纲发给文友时,等来了编辑的反馈,“我写文章太正了,跟网站的风格不匹配,某某网站现在都是那种故事性极强,而且比较猎奇的这一类题材。”是他跟我约的稿,却没有被编辑选用,他告诉我,“别泄气,加油。”
正如他对我的鼓励一般,我非但没有泄气,反而在构思那些大纲时,我产生非常强烈的创作冲动,于是将亲身经历的事情转化成两篇短篇小说的创作。一家国家级刊物文学编辑在看过我的小说后,给出“你的叙述功底是好的,能把故事讲清楚……”的评价。
对于小说的定义我都还很模糊,编辑的这番肯定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基于此,我又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这次我专门对写作时间和小说内容进行一次测试,也就两三天的时间便完成一篇小说的创作。这不正是网文的创作速度吗?
尤其是拜读一位资深网络作家的小说,一个没有企业经历的人都可以将企业生活写得栩栩如生,我在企业工作过八年,却写不出有关工业题材的任何内容,这不免让我汗颜。我清楚他写的小说类型是现实题材,就是网文中的IP文。我觉得我也能行,我也要尝试这方面的创作。
看似都隶属于文学,网文和传统文学,除了传播的载体有些不同,在其他领域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尤其是在看到这位作者参加七猫首届现实题材获奖的消息后,为他感到高兴之余,我参加这类题材征文的想法也越发强烈。
网络小说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动辄上百万字乃至说几百万字的字数就让我望而却步,当看到七猫第二届现实题材征文,看到字数要求在10万到45万之间,这也正符合我的意思。
我在工厂从事过八年的焊工,看到现实题材征集的奋斗故事以及拜读过第一届现实题材获奖作品大赛,思来想去,我就将小说定位在写航天领域的重大题材,从一名火箭发动机焊工入手,展现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大作为。
按照编辑的要求,我投了创作大纲和万字正文。很快等来了结果,喜忧参半。正文没有过审,需要重新再写,而总编认为大纲没有问题,并着重用蓝颜色的字体标明我应该重点写什么。
这是我第一次写网文,我也听到很多网文作者说起自己的“扑街”经历。很庆幸,我的作品顺利签约,我假想过的其他“拦路虎”再也没有出现过。
第一个字到第十万字,完全都是生活的亲历,写起来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受限于传统创作思路的影响也是改改停停,每天创作两章对我来说都是挺耽误时间的一件事情,写下一章(两千字左右)怎么也得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在即将进入第二个十万字起步的阶段,遇到了写作以来的第一个瓶颈期,节奏放缓,速度放慢,有些推不动小说的创作。重新理顺创作大纲,我写下了一万字的细纲,布局十万字到二十万字的创作。由于有了前期的铺垫,写起来相对比较轻松,在十万字的节点还是碰到不小的阻力,重新梳理大纲,成功迈进20万字的大关。在此期间,也创下日更新8324字和小时更新2364个字的最高纪录。
第二十万到第三十万字,我的创作感受就是文思泉涌,写作速度也创下历史新高,单日写下10660个字,51分钟完成2113个字。在此期间,我的小说创作也迎来第100章的到来,看别人的小说都很难看到100章,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写下了100章,由此我也暗自期许200章的到来。
第三十万字到这部小说的完结,前半程轻车熟路,越是在四十万字以后,尤其是到最后的几章,我也是反复想以什么样的内容收尾,我不希望虎头蛇尾,更怕画蛇添足,越是到这样的关键时刻,越是要精雕细琢,最后我努力为这条龙点了一颗“睛”。
我是人不是神,在整本小说创作中,我也有厌倦的时候,那就停下来做其他的事情,换换思路。我也有困顿不安的时候,但我还是要求自己不能偷懒,“逼”着自己去写作。整本作品存量最多的在十天左右,最短的也就剩下一天。当然,留存一定量的时候,还是对后面的更新持有很大的信心,要不根本就不会顺利完成。“成功等于坚持”,这是我对成功的定义。我就这么在坚持中,一次次在昏昏欲睡中“挺”了过来。当你夜深人静,家人都进入梦乡,你的眼皮在上下打架,你还在坚挺,这本身就是一种折磨;凌晨五点,很多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我也没有丝毫的睡意便从睡梦中醒来,开始一天的小说创作。这是写作除了没有灵感以外的又一种痛苦,还好一切都会云开雾散,苦尽甘来。
说说这部小说的亮点。我塑造了王鸿鹄、魏芸萱、富耀华、韩明东、雷师傅、吕师傅等人物,我笔下的这些人物工作都离不开焊接技术,不能说他们是大千世界所有人物的画像,至少我敢保证,有的人一定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哪怕就是在塑造王鸿鹄这类技艺非凡的金牌焊手时,他也有过犹豫、迷茫、焦虑的状态,毕竟,我是写人而非写神。
除了老生常谈的人世间三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以外,我的小说里还写了师徒情、战友情、兄弟情、工友情等诸多情感。没有感情作支撑,我想即使是再好的小说也会索然无味。
在我的小说中,我肤浅地自认为还有个蛮有意思的事,就是我写了男人女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中国人与外国人。也第一次在我的小说创作中,使用汉英双语写作。这也算是我在这部作品中,对英语的一点应用。尤其是到了国际赛场,还是老一套的语言架构,势必会降低小说的档次。
最重要也是让我引以为豪的是,我在我的小说中大量地引经据典。“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诸多古人留下来的精彩诗句都在我的文中有所应用。一是为了这部小说的文化增色;其次也是向广大读者宣传一下我们的国学和传统文化。
我还列举了卓文君为了司马相如不顾冲破家庭的反对,与他结为伉俪。结果在司马相如飞黄腾达的时候,做出这种喜新厌旧的事情,只好以此诗与他做诀别。司马相如读完这首诗后,回想起与卓文君相处的点点滴滴,意识到自己确实对不起卓文君,就将卓文君接了回来,从此两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以此来劝告王鸿鹄,不要受低廉的身份影响到自己的爱情。也借苏东坡的诗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来告诉王鸿鹄,即使苏东坡与王弗家庭出身、兴趣爱好的截然不同,以至于阴阳相隔十年之久,对妻子刻骨铭心的思念却挥之不去,王弗的音容笑貌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照样也可以成就一段广为流传的人间佳话。
我是完成了42万字的长篇巨制,但是距离我对好作品的要求还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仅此一部小说,也算是为了未来的深度创作积累点经验。阅读中外名篇佳作,文学语言的运用,典型人物的深度塑造,人物语言及形象的刻画等诸多方面,还需要我进一步去学习、研究与实践。
茅盾说过:“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
贯彻总书记的教导: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这次创作,我深刻感谢我先前经历过的生活,让我感知大家的喜怒哀乐、辛勤劳动,未来,我要深入生活、深入实践,用心、用情、用意,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
期待下一个四十万字更精彩!!!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90%的人强烈推荐

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
第1章 这婚,老子不结了!
- 书名:
- 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
- 作者:
- 古原驰
- 本章字数:
- 2117
“好冷!好饿!”
林阳半条腿都陷在了积雪之中,巨大的凉意让他的双腿失去了知觉。
唯有喉结,伴随着不争气的肚子,不自觉地蠕动。
他太饿了。
和不远处这头黑野猪对峙的时候。
他竟然没有任何的惧意,反而有了狂炫猪肉炖粉条的幻觉。
这感觉不是他的。
是宿主的身体反应。
这是1978年12月1日,改开当月,晌午十点左右。
空中的鹅毛飘雪,接触鼻尖的凉意很真实。
“想不到老子竟然重生在了四十年前,今晚搞不好还要娶老婆入洞房!”
没错,这是他重生的第五分钟,确定了108次。
他从一个执行特战任务的丛林特种兵,被机器狗火焰覆盖,子弹贯穿身体之后。
睁开眼就杵在了这里。
这五分钟,林阳在一边接受重生的事实,一边消化宿主的信息。
宿主的悲惨,连林阳这个常年在丛林战中端着重机枪,突突恐怖分子的特种兵都感觉有气的发抖。
十五岁没了爹。
母亲张桂英一边在生产队干活,下工后编织筐卖钱贴补家用。
除了林阳之外,还有一个哥哥和妹妹。
哥哥是个瘸子。
妹妹早早嫁了人,微薄的彩礼钱贴补家用。
还有可恶的奶奶,偏心二叔一家子,不管他们的死活。
连每年年底生产队发的那点米面油,都要搞点过去贴补二叔一家子。
好不容易同村的马小花看上了他,两个人在媒人的牵线下要结婚。
母亲张桂英借遍了娘家和邻舍,掏空了所有积蓄,才凑齐了66块钱的彩礼钱。
没想到昨晚上马大哈和孙翠花上门。
张口就要涨彩礼钱,要88元。
说她闺女屁股大要生养,一定能给林家生个大胖小子传宗接代。
没钱就要一头野猪凑数。
林阳被逼无奈,壮着胆子大冬天的进山打猎。
因为没啥经验,手里的镰刀和板砖一样没用。
刚才被野猪猛顶了几次,宿主当场光荣。
要不是他重生占了身体。
此刻已经成了野猪的一盘菜。
“玛德,为了娶个又胖又丑的老婆差点让老娘都下跪了,真特么是个窝囊废。要是在我的队伍里有这种废物,老子早把他枪毙好几次了!”
消化完宿主的悲惨人生,林阳右手捏着左手腕一拧。
伴随着一声骨头正位的声音,林阳眼神变得笃定了不少:“既然让老子重生了,那我替你好好活一把。什么马小花,歪瓜裂枣的只会影响肾上腺素的飙升,她也配做老子的女人!”
“哼哼!”
就在此时,对面的野猪也饿疯了。
西北的冬天,犹如生命的禁区,山里寸草不生。
野猪看到林阳这盘菜,也是铆足了劲。
刹那间。
雪花漫天飞舞,野猪一个猛扑就朝他袭来。
“杀人我都不眨眼,杀个猪能是什么技术活!”
“小子,既然借你身体重生,这第一顿吃肉炖粉条子,我就替你孝敬给你娘了!”
林阳虽然是个特种兵,但从小是个孤儿,是在福利院长大的。
他没体会过什么是亲情。
没想到重生之后,还有这样的机会。
眼瞅着野猪扑来,林阳迅速把镰刀反向握在手中。
一个侧身躲开野猪撞击的同时,镰刀用力划过野猪的颈动脉。
“哼哼!”
野猪痛地扑在了雪窝里,滚烫的鲜血顺着脖子,将周围的雪都化成了血水。
林阳翻身骑在野猪的身上。
镰刀被他当作匕首猛扎,七进七出,野猪当场光荣。
“这身体,确实虚!”
这一番操作,林阳扛起一百多斤野猪的时候,眼前有点黑。
79年的全国,计划经济,生产队是主要的基层经济主体。
一年到头,过年能分到二两肉就算是烧高香了。
再加上冬天也吃不到什么菜。
饿,是常态。
虚,也是真的虚弱。
“晚上就吃猪肉炖粉条子!”
林阳铆足劲,扛起还留着血的野猪,深一脚浅一脚地下山。
红山村,距离大青山有几里地。
按照宿主的记忆,林阳也算是轻车熟路,一脚踹开了虚掩的院门进了破败的土院子,随手将野猪扔在地上。
“娘,看看我带什么回来,今晚等我哥回来,咱们提前过年!”
林阳熟悉各种生存环境,喊娘的时候也没啥觉得不妥。
因为要结婚。
院子里的墙上还用红纸写了几个喜字贴着,怪喜庆的。
“小阳!”
听着林阳进门,张桂英拉着哭声就从上房冲了出来,拉着他看了又看,满眼的担忧:“你这孩子真是不要命了!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你让娘怎么活啊!”
看着张桂英眼泪刷刷落下,林阳第一次感觉到了亲情的暖意:“娘,我这不是好好的嘛。你看看,我打的野猪,百十来斤,咱们今晚包饺子!以后咱们家顿顿吃肉!”
“林阳,你小子还有点本事,真让你把野猪给搞了回来!”
就在此时,凌乱的脚步声进了院子。
“亲家。”
张桂英连忙擦着眼泪迎了上去:“按照你们的要求,野猪也有了,彩礼钱也给了,小阳和小花的喜事要不今天就办了吧?”
而此时。
马大哈一家三口目光炙热地盯着野猪,嗓子在蠕动。
79年,大块吃肉是很奢侈的。
马大哈一家也不例外。
林阳看着马小花眉头一蹙:“这小子是眼瞎了吗?为了这种货色让家里到处借钱,还进山打猎送了命,真是够窝囊的!”
这年头,女同志能把体重干到一百五十斤,也是罕见。
“张桂英,你急什么!”
“我们家小花可是咱们周围几个生产队的年轻小伙争着抢着追的,给你们家哪有这么容易!”
孙翠花回过神,指着林阳道:“林阳,你想娶我们家小花得看你的诚意。66块钱的彩礼,加上一头野猪我们还是觉得亏。”
“我娘的意思是,你写个欠条,欠我们家一辆自行车!”
“否则,我就算是嫁过来,也不给你们林家生孩子!“
马小花双手抱在胸前,下巴快扬到了天上。
屁股大生儿子,她可是一个宝。
“林阳,你是不是聋了,我闺女跟你说话呢?要是彩礼没有自行车,我闺女就不嫁!到时候你哭着喊着求我都没用!”
“啪!”
林阳抬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就把马大哈抽在了地上:“你闺女这种烂怂货还想要自行车?你们也配!这婚,老子不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