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用良好的沟通帮助孩子搭建人际关系的桥梁

书名: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作者:
静涛
本章字数:
19268
更新时间:
2021-05-14 14:20:42

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偶像崇拜

网上有一则报道:大连市一位崇拜张国荣的16岁少女自杀,起因是她的母亲认为马上就要考试了,没有给她买张国荣的歌碟。少女自杀后,母亲找到孩子的日记,她在日记中写道:“看到他,我不知哭过多少次。我喜欢他,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他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令我心动。” “我想他,哪怕一天能看一眼他的样子,我就满足了。”“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

近些年来,青少年因为追星而影响学业的现象很普遍,因为疯狂崇拜偶像而导致的自杀悲剧不断发生。

偶像崇拜是青春期的特征之一,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已渐渐脱离父母的庇护,触角向外伸展,父母、老师不再是“伟大”的化身,而渐渐地有了新的“伟大”的标准。也许是容貌姣好,也许是地位卓越,可能是歌艺超人,也可能是机智不凡,一旦某人的特质让青少年心仪、羡慕,他们便很容易献出全部的热情,将他当成学习、模仿或仰慕的对象。“人不轻狂枉少年”,可以称得上是偶像崇拜的最佳诠释。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适度的偶像崇拜对成长中的自我认知有相当大的帮助,孩子还可能透过对偶像的模仿学习到一些正向的行为模式。

现今年轻人崇拜的偶像变化极快,但每一轮的崇拜中,他们都那么狂热。何以明星的偶像生命并不长久,偶像崇拜现象的生命力却如此顽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追星的青少年是要追寻自我。当他们或早或迟地走过童年,面对纷繁的世界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他们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性”。此时,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急需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的特点的人物,于是明星出现了。如果明星能够有足以让他们佩服的表演,就会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

其次,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他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因此,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精神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某种意义上,这不过是将偶像代替了父母,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再次,偶像崇拜也是青少年融入自己团体的一种手段。有些追星族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卷入追星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们是“二流”的追星族。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所归属,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们属于那个团体,所以他们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明星的生日、星座和爱好。

客观地说,崇拜偶像能满足孩子的某些心理需要,对其成长有一定的好处。特别对于青少年而言,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父母和老师的权威减弱,但自身还未真正成熟,所以需要有新的参照和学习对象。由于娱乐明星外貌或才艺出众,而且总处于大众关注的焦点,显得很风光,所以很容易成为青少年追随和模仿的对象。崇拜偶像也有一定的情感寄托作用。青少年逐渐脱离对家人的感情依赖,但是青春期情绪波动不稳,仍需要有外在的情感依托和情感表达对象。对偶像适度的追随和模仿,有助于使青少年确立自我认同,宣泄和平衡情绪,并为进入成年角色做好准备,而且对他们来说,欣赏和喜爱影视、歌曲作品,本来就是一种精神享受。

大多数孩子的“追星”仅限于收藏几张他喜欢的“星”照贴在床头,听该“星”演唱的歌曲,或偶尔花钱买票听该“星”的演唱会,搜集该“星”的一些生活资料……如果仅限于这些,做家长的不应横加干涉。孩子紧张学习之余,听听流行歌曲,让生活丰富多彩些,会更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但是,追星是一种非常情绪化的行为,容易理想化、浪漫化、绝对化,出现极端、冲动甚至疯狂的情绪和行为,不仅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可能拖累家人。所以在肯定崇拜偶像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该防止孩子崇拜偶像走火入魔。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研究发现,有些人年少时选择具有领导能力的人作为偶像,他们长大后比一般人更能承受责骂、父母离异甚至重病的打击。可见,为孩子选择偶像有多重要。其实,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个偶像大多是自己的父母,其比例可达82%,为人父母者真该小心言传身教。

有乐观的父母才会有开朗的孩子,不论你是热爱工作,还是待人热诚,孩子都会全盘模仿,并会以你所拥有的办事效能、技巧、成就甚至体能作为榜样。可能你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在行,但你待人接物的态度,你的理想、志向、信念都是献给孩子的最丰厚的礼物。

随着孩子日渐长大并开始独立,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也会有所转移,新目标可能是祖父母、玩伴的父母、家庭医生、电视剧中接触到的人物等。此时,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模仿这个人物的正面行为,不妨多安排些聚会,让孩子与他的偶像多多接触。

那么,做父母的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对待偶像呢?

1. 要让孩子明白偶像只是在某个方面很杰出,在其他方面也很普通可以引导孩子主动说出自己偶像身上的不足,比如其偶像的发型、服饰、表情、习惯动作、口头禅等。同时要帮助孩子学会分析,用理智来面对明星。让孩子清楚认识到明星也是人,他们一定也有许多缺点,并不是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每一种行为都是美的。

2. 帮助孩子看到明星的艰难

有意引导孩子多向思维,不要一味批评,不要激化矛盾,应学会支持孩子对的一面,指出片面的地方。告诉孩子,明星的成长历程也有勤奋、有辛酸,要看到他们鲜花掌声后面踏实的努力。

3. 要培养孩子多种兴趣爱好

帮助孩子把注意力从偶像身上转移到其他活动中,比如运动、书画、音乐等。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指出,大多数心理疾病的原因都是“精神交互作用”:对某些片面信息注意越多,越容易把它看得很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理障碍。当从许多活动中都能得到乐趣时,就不容易执著于某一种乐趣。而且当某种活动受到挫折的时候,还能从别的途径获得乐趣,从而保证心理状态不失去平衡。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场景一:雯雯的妈妈每天早上给雯雯穿衣服时都会被她气晕头。因为雯雯每天一早穿衣服要自己选,而且选的衣服经常跟天气情况不符,如果你不满足她,她就大哭大闹。老师说六一儿童节那天要统一着装,雯雯就每天问:“今天老师要给我们穿新衣服吗?”等到发服装这天,老师告诉小朋友:“只能试一下,要等到表演时才能穿。”可雯雯就不听,妈妈知道她会这样,还专门让老师单独给她讲了一遍,可雯雯还是一回家就忘,想穿新衣服,便开始跟妈妈闹。

场景二:孙先生最近很苦恼,他是一名普通职员,家庭收入有限,但他儿子却特别爱穿名牌,衣服、鞋子,甚至连书包都要名牌产品。给他买吧,力不从心,不给他买吧,儿子又吵闹不休,弄得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孙先生说,每次拒绝给儿子买名牌产品时,儿子都要反驳说,他们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穿名牌、用名牌,凭什么自己就不能拥有呢?儿子的反驳让孙先生无言以答,他觉得很为难。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如同蚕休眠、蝉蜕皮、蛹变蝶,是一个脱胎换骨、自我认知的过程。青春期的孩子追求美,是他们自我意识觉醒、追求独立自主和完善自我的必要成长过程,而并非学坏。青年男女进入青青发育期后开始出现关心自身的美、关注异性身上的美的心理,这是性审美心理的一种体现。

孩子从懂事起往往就有种种爱美的表现,但爱美心理的真正觉醒,并鲜明地表现在行为之中,是伴随着性的日益成熟而来的。追求自己更美一点,表现出对自己的美的欣赏与喜悦,表面看来好像只是为了自己,其实深埋在这种表象后面的本质却是为了他人,特别是为了给异性欣赏。

尽管有人打扮自己有引起别人注意的明显意图,有人则只是一种潜意识,其本质是一样的。对自身美的关注与追求所体现的爱美心理间接地反映了人们的性审美意识,对异性美的关注与追求所体现的爱美心理,则更为直接地反映了人们的这种意识。对自身美的关注与追求正是为了吸引异性从而达到对异性美的追求,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都体现了爱美心理的性审美特征。

因此,随着性成熟而觉醒起来的爱美心理是符合人的生理心理规律的正常心理。

女孩子或者是男孩子在一段时间爱打扮是正常的,因为对异性好奇和感兴趣,希望吸引别人对他们的关注,有一种特别的表现欲,希望大家关注他们。其实,现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很“爱美”,可是,他们的审美观常常出现偏差。在他们眼里,时下流行的就是美。于是,在没有考虑是否符合自己身份、年龄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去效仿、跟风。他们上身穿校服,下身穿着运动裤,腰间挂着几根金属链。原本好好的头发,非要弄得像乱草一样。

如果女儿只是尝试用妈妈的化妆品,或者儿子换了一种新潮的发型,家长大可以把这种现象当做普通的爱美之心,并对他们进行小小的肯定。如果反对孩子的某个装扮,就应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讲清楚反对的理由。千万不要拿出家长权威,居高临下地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

但是如果孩子迷恋奇异的装扮,狂热的追求名牌,这就需要正确地引导了。

孩子爱穿名牌,主要出于以下两种心理。一是显示自己身价。名牌服装不仅在审美情趣上要高出普通服装,在价格上更要高出普通服装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许多孩子都把穿名牌服装看做显示自己家庭经济实力和审美水平的标准,似乎只有穿上了名牌才能抬高自己的身价。二是从众心理作用。名牌之所以成为名牌,并不是从一开始设计出来就成为名牌的,而是经过人们多年的使用之后得到认可,才在公众中树立起一种稳定的信誉和牢固的地位。孩子们看到某些明星穿名牌,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便产生了想穿名牌的念头。这两种心理还是不够健康的,攀比心理会分散学习精力,从众心理是盲目的,而且还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父母要耐心教育孩子克服这些心理问题,让孩子对名牌有个正确的认识。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孩子体验美的开拓者。父母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走进孩子的审美标准

不要总是说孩子不听话,因为父母可能不了解孩子。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他们,连他们正常的心理发育都不了解,很难因势利导。出现问题之前就要有预先的防备,否则提前的教育就很难展开。要做21世纪的好家长,不要以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旧观念教育孩子,因为21世纪信息量是很大的,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对信息的接受跟家长小时候相比是有天壤之别的,社会改变了,家长如果不跟上,就无法教育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容易产生审美标准上的分歧,这应通过讨论、比较、相互沟通来解决,而不应将自己的认识、观念强加给孩子。

2.告诉孩子你的底线在哪里

孩子们在青春发育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身体的里里外外都在变化,经常想知道真实的自我是什么。因此,家长和十几岁的孩子要敞开胸怀真诚地交流,对孩子的选择表示尊重很重要。同时,在你真正尊重孩子的选择的时候,你还需要和他有坦诚的交谈,谈谈底线、责任问题,让他知道什么是你能容忍的,什么是你不能容忍的。谈话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的话题,这样他就不会觉得你只针对一件事,也要了解什么是他能容忍的,什么是他不能容忍的。

3.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偶尔给孩子买一些名牌产品,而对于过分迷恋穿名牌的孩子,家长不要轻易“投降”。有的孩子由于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便又哭又闹,甚至以不吃饭、不学习相威胁。家长们在又气又恨、又怜又爱的心情下常常会作出让步,这只能助长孩子的高消费心理和一意孤行心理,使他们得寸进尺。因此,家长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向孩子妥协。

4.让孩子了解家庭经济状况

许多孩子从小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下,不知父母的辛劳之苦,更不知道家中每月的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余额多少,对于父母每天要付出的劳动更是不了解。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家长可以带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去参观一下,让他们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以及工资的来之不易。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记录家中的收支情况,使孩子了解家中的消费水平。即使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也要教育孩子懂得节俭,这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5.避免诱发孩子的名牌心理

孩子心中的“名牌热”,有些可能是父母无意识诱导的结果。他们无非认为父母给自己买的衣服贵就是名牌,而父母往往有意无意地说些推波助澜的话,比如这是什么牌子的,穿了就是漂亮等,使孩子有了胜人一筹的优越感,更有可能让孩子滋生炫耀心理。因此,身为家长,平时不要过多谈论名牌,也不要炫耀和过分追求。

作为家长要承认你的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的选择,赏识孩子装扮上的长处,哪怕这种选择与你所希望的不同。

当然也要帮助孩子理解青春自然美和修饰美的区别。告诉孩子“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关键是要大方得体、适应场合。

鼓励孩子多与老师交心

有一位表现积极、工作负责的体育委员,在一次体育课外活动中,体育教师没有认真听取他的合理化建议,武断地对他进行了批评,挫伤了这位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使他对体育教师产生了对抗心理。具体的表现是:情绪低落、孤僻,对学校的体育活动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负责了。

这位学生的这些变化未能引起体育老师的重视,致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上体育课时这位体育骨干不光是消极对待学习,偶尔还故意犯些小错误。每次犯错误后,体育老师都采用简单的方法处理,有时是粗暴地批评,有时是不闻不问,后来干脆撤销了这位同学的体育委员职务。

职务被撤销之后,这名学生的情绪更是一落千丈,上体育课总是迟到,甚至旷课,后来产生严重的厌恶体育的心理,干脆再也不参加体育活动了。

这名体育委员的行为,其实是青春期孩子在特有的应激反应之下所产生的激动情绪的极端化表现。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

小学生几乎都把老师当成偶像,认为老师是世界上最有学问、最值得尊敬的人。到了中学,随着自我独立意识的增强,初中生们渐渐学会了评价老师,对老师不再盲目地喜欢和崇拜了。有的人更是只看到老师的缺点,说老师太严厉了,对学生没有好脸色;说老师太偏心了,就向着学习好的学生;或者认为老师太主观臆断,不调查清楚事实就乱批评人等。这些同学对老师有了意见可又不愿意给老师提,怎么办呢?就用一些不妥当的行为来发泄,比如给老师起绰号、上课故意捣乱、当众顶撞老师等。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师生之间出现矛盾、关系紧张,其最终结果是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那么,都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喜欢老师呢?

(1)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老师没有让孩子当小干部,没有给他一定的工作任务,甚至在课堂上很少向他提问,或者老师从来没有跟他交谈过。

(2)孩子对某科的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好,即使老师没有对他批评、责备,他自认为学习不好,老师不会喜欢自己,于是对老师缺乏感情。

(3)因为纪律问题或个别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过多、过于严厉。受到太多、太严厉批评的孩子,在老师面前缺少成功、愉快的心理体验,易造成感情上的隔阂。

(4)被老师冤枉过,老师又没有认真承认自己的失误。老师教育、批评学生时,难免出现错误,有的孩子被冤枉了,耿耿于怀,产生委屈甚至怨恨情绪,与老师感情疏远。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一般来说,孩子不喜欢老师是因为不能忍受老师对自己冷淡的态度,或不能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批评而对老师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而这种负面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家长要做好以下工作。

1.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诉说氛围

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的、自由的发表意见的心理氛围,使孩子毫不隐瞒地讲清楚老师批评自己的原因,以及对自己的态度和自己接受批评时的心情。家长一方面要认真听取孩子对事情的全部经过的陈述,以及孩子对老师批评和处理意见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冷静地分析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适宜的方法予以解决。

2.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即人的心理具有的识别他人的情绪,并对其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能力),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创造情景让孩子亲身体会老师的难处,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减轻或避免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切忌在没搞清事实真相之前就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或对老师表示不满。应教导孩子:一方面要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告诉孩子,人无完人,老师也难免有缺点,对老师要理解和宽容。

3.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这对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是极其重要的。而只有家长与老师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步调一致、有的放矢地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合理的需要,并施以有效的教育,使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中体会到受教育的愉快。当然在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件事上,家长与老师可能有不同看法和意见,这时候要避开孩子互相交换意见,而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争辩。否则,会造成孩子思想上的混乱或无所适从,甚至使孩子养成两面派的坏毛病,或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教育作用相互排斥或抵消的不良后果。特别要强调的是,家长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讲有损老师尊严的话,同时,要让孩子懂得,对老师的尊重并不等于认为老师做的都对,对老师有意见就应该向老师提出来,只是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最好是在事后找老师谈心,说明实情,消除误会。

作为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多与老师交心。如果孩子过于害羞、胆怯,那么可以鼓励孩子以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并主动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接纳孩子的伙伴,鼓励其多交朋友

“一起去公园转转吧!”节假日里,父母好不容易安排妥当一次充满温馨的出游,可孩子的反应已远远不再是童年时的欢呼雀跃,取而代之的那份勉强与拖拉倒像是你让他去拔牙:“非得我也去吗?”更有甚者,干脆一口拒绝:“不行,我和同学还有事呢!”后来你才得知,所谓“有事”不过是陪同学或朋友去商场挑一张音碟而已。

为了孩子的生日,父母转了无数商场,跑得腿脚发软,精心挑选了合体的衣服作为礼物,可是孩子完全不领情。更让父母伤透心的是,在孩子甜言蜜语向自己争取到生日聚会的赞助以后,名单中却没有自己……如果你已经有了上述案例中类似的经验,切莫气愤伤心,因为你并不孤独,有许多家长与你一样有着共同的感受;如果你还没有这样的“机会”,也别太早得意,因为你恐怕在劫难逃。在子女的青春期内,这是一道少不了的风景线。不必埋怨孩子“没良心”“不懂事”,更不用怀疑自己什么地方没有尽职以致孩子疏远了你。就如同孩子在三四岁时,曾有一段什么都要“我自己来”一样,这是又一次生命的飞跃。

心理学家对此有个十分贴切的称呼:心理“断乳期”。身为父母者都知道,无论是母乳还是牛奶喂养,婴儿断奶后的营养非同小可。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糖类等样样都少不得,因为这些将替代母乳和牛奶供给孩子身体发育所必需的一切,几乎所有的家长对于孩子断奶后的营养问题都关心不已。从人的心理发展来说,青春期与婴儿断奶期十分相似,是一个心理“断乳期”,而友谊则是心理“断乳期”的食粮。

在童年时代,父母亲可以说是孩子最重要的心理支撑,不懂的事情问父母,不会做的事情找父母,是非的判断顺从父母,得失的取舍请教父母……一切都那么自然。而到了青春期,由于独立感和成熟感的出现,使得他们不愿意再像以往那样依赖父母,不仅如此,他们还非常自觉和迫切地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但实际上,青春期的所谓独立和成熟依然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够真正保证他们应付生活中的复杂内容,这就形成了孩子既不愿意依靠父母,又不能够真正独立的现象。于是,就像离开了母乳却不能离开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其他营养物质一样,同龄人的关系密切和突出了,并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为同样的发展和变化,使得青春期的同龄人经历着同样的感受,体验着同样的需求,他们每个人都在完成着生活重心的转换——从依附性为主到独立性为主。这些共同的感受和需求使得同龄人之间形成了深深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一同经受“成长的烦恼”,一同品味“成长的欢欣”。顺理成章,他们彼此之间最情愿也最能够提供相互需要的支持,提供相互需要的帮助。于是,他们将朋友看得特别重要,他们对友谊无比忠诚。他们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为了彼此的利益,甚至顶撞家长。他们常说,“我们同学都是这样说的”“人家都是这样穿衣服的”等。在种种家长们看来没有道理甚至近乎荒唐的言行后面,实际上存在着一大堆的道理,那就是:同龄人的行为准则就是我的行为准则。

即使最溺爱孩子的父母,也不会盲目到让子女靠母乳或牛奶长大。对于青春期子女的交往和友谊,也应抱有同样理性的态度。友谊是他们心理“断乳期”的精神食粮,千万别加以剥夺或者进行阻碍,除非你想让孩子一辈子停留在童年。可以说,没有密切的同龄人关系,没有在一定程度上的与父母的疏离,孩子的青春期就是有缺憾的,他们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就是不完美的。如果你的孩子基本没有朋友,那绝对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你应当帮助他找到原因,补上这青春期的重要一课。

社会心理学常识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他人的眼中认识自己的,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具有健康的自我意识,那么请鼓励他去结交朋友,他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会获得建立准确的自我概念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团体活动中体验自我价值。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如果你希望孩子具有健康的自我意识,那么请接纳孩子的伙伴,让他在团体活动中体验自我价值。作为一名开明的家长,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1.请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宽松、民主才能培养出性格平和的孩子,孩子才能平和地与别人交往,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好伙伴。让孩子在充满善意的、宽松的环境中长大,保证他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品质,这是孩子成为受他人欢迎的人的基础。

平时串门时尽可能把孩子带上,使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有机会学习一些社交的礼仪和规矩。培养孩子倾听、赞赏他人的技能,让孩子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并杜绝他们吃吃喝喝交朋友的想法。

2.请不要对孩子的交往横加干涉

建议家长少发这样的议论:“你为什么要与某某来往?他……”首先,这是十分不公平的,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还未定型,随便地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太轻率了。其次,孩子选择朋友有他自己的标准,可能某个孩子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更可能具有你所不知道的某种可贵之处,而那正是你的孩子极为珍视和需要的:或许他们有共同的爱好——足球、集邮,或许他们在性格上互补——一个内向谨慎,一个活泼开朗。另外,少男少女的友谊往往比成人纯洁得多,用成人世界中或多或少的功利甚至势利的经验来评判,本身就是对孩子们美好情谊的亵渎。

3.请不要让孩子有某些特权

让孩子多接触同龄的孩子,要给予他们发展独立性的自由,尽可能让孩子与邻里的孩子交往,要以平等的观念待人。并让他在穿衣、交通、玩耍、零花钱等方面与其他孩子一样,不要让孩子有某些特权。不要使自己的孩子产生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这样会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

4.请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和赞赏他人的习惯

让孩子努力倾听和了解周围人的思想和感受,积极沟通情感。认真听完别人的讲话,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讲话,别人的个性、特长、信仰、习惯、爱好等均要尊重。要做到不侮辱别人,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并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谅解他人、乐于助人,学会调节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在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培养他们多看别人长处、少看别人短处,向前望而不要向后看的习惯。在让孩子感受到他人优点的同时,还要提醒孩子赞扬他人的优点,并从他人身上学习各种可贵的品质。

5.请正确对待孩子交往中出现的冲突

孩子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冲突和争执是很自然的,家长不应过多干预,要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通过独立解决冲突和争执,使他们学会协调、同情、忍让等处世技巧,这往往是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不到的。同时,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化解矛盾的责任心和能力,使孩子在调解冲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对方的陈述和观点,从而掌握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并学会判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争端,而不是采取被动或侵犯的方式;懂得必须照顾每一方、每个人的需要,使各方都在最小矛盾的情况下和平相处。

正确对待孩子的异性朋友

小百合读初三,是班上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近妈妈发现小百合的书包里有男生的电话号码,而且放学常有男生陪伴回家。为此,妈妈大为恼火,决定采取强硬措施,将这些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于是妈妈严格规定,小百合放学15分钟后必须到家,此外还时常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小百合放学回家的路上,以观其动态。

在家里,妈妈一听到有男生来的电话,马上挂断,并一个劲地询问打电话的是谁。小百合自幼都很听妈妈的话,但对妈妈的这种做法百思不解。她哭着对妈妈说:“这些都是班上的同学。最近班上开展一对一活动,自己是干部,有责任帮助同学。再说,我们也没有做什么嘛。”妈妈一听更火了,大声地说:“帮助同学干吗非找男生?马上就要中考了,自己都忙不过来,还帮别人,万一帮出事怎么办?不行,我不同意!”

没过几天,当妈妈又发现小百合和一男生在放学路上边说边走时,顿时怒不可遏,冲到那个男生面前,气势汹汹地说:“你跟着我们小百合干什么?小流氓,给我滚开!”小百合一听着急了,拉着妈妈说:“我们在谈明天的活动课。”妈妈根本不听,不由分说地拉住小百合就走了。

回到家后,妈妈把小百合狠狠打了一顿,并且非要让女儿说清楚和那个男生是什么关系。无论小百合怎么申辩她都不信,干脆把小百合关在屋里,并说:“不说清楚不准吃饭!”小百合被关在屋里越想越伤心,她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会变得如此反常,自己又错在哪里。如果班上同学和老师知道了,该怎么想?她突然感觉有口难辩,伤心至极,大声地哭了起来。

许多孩子都对家长的过分管束非常不满。有的孩子说,父母经常私拆他的信件,偷看他的日记;有的孩子说母亲“像特务一样”监视他与异性同伴的交往;还有些孩子埋怨母亲一发现自己与异性同学在一起,便格外紧张,不给异性同学好脸色,弄得自己很难堪……应该说,家长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性成熟提前,早恋现象在中学已很普遍,家长适当地过问孩子与异性的交往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家长同时应该明白,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渴望与别人交流心里的感受,渴望别人的关注、认同,他们渴望友谊就像植物渴盼阳光一样,他们不但喜欢同性、同龄、同志趣的朋友,更渴望结交异性朋友。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性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一系列微妙而复杂的反应。异性间的相互交往及由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愉悦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而且对整个心理活动都会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它可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敏捷活跃而奋发向上。这就是所说的“异性效应”。

这种“异性效应”对中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异性效应”可使同学间相互取长补短、丰富完善个性;利用“异性效应”可以提高学习与活动效率,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有可能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思想观点相互启迪,往往能触发智慧的火花;利用“异性效应”可以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男女同学在评价对方的同时,当然也一定会注意规范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在评价别人中学会评价自己,使自我评价的能力得到提高;利用“异性效应”可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男孩往往为此激励自己成绩优异,女孩子也不知不觉地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学习刻苦努力,举止优美大方,待人温文尔雅,言谈风趣,富有修养。这种相互激励就成为男女同学发展的动力和“促进剂”。

家长对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应保持一份平常心,纠正五种误解。

误解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其实,成长包括很多方面。读书求知主要涉及智力发展,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会与人交往,包括与异性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它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这门课不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

误解二: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误解三: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因此,与异性交往本身并不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可能还有积极作用。

误解四: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早恋”,使孩子犯错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异性交往的动机多种多样,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谈恋爱。即使是一对一的男女约会,也不能与谈恋爱画等号。虽然青少年还不成熟、容易冲动,但是他们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制能力,在恋爱问题上一般会相当慎重。

误解五: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需要别人指导,到时自然就懂。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来说,与异性交往是一个全新的领地,有很多的疑问和困惑。资料表明,在社会风气十分开放的美国也有相当一部分大、中学生把与异性交往当做一个难题。在观念相对保守,而且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充满偏见的中国,不难想象青少年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据一些心理咨询专家反映,我国青少年来电来信所寻求帮助的问题中,与异性交往有关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异性友谊与“早恋”和“堕落”是不能简单画等号的。完全禁止孩子与异性朋友正常交往,反而会强化其好奇心。正确的做法如下所示。

1.支持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

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和共同的集体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淡化中学生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促进其形成健全的友谊关系,使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2.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教育

中学生处于求知的黄金时代,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对宝贵的时光要倍加珍惜。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崇高而远大的追求目标,避免其无谓地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是防止和纠正早恋行为的最有效的办法。

3.充实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内容

在家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娱乐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使孩子充实、兴趣多元化。另外,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作风的不检点很容易导致青春期的孩子好奇模仿。

4.使孩子正确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

应教会孩子正确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

不宜过分亲昵。过分亲昵不仅会使自己显得太轻佻,引起他人的反感,而且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即使是有一定亲缘关系或非常熟悉的异性同学之间也不要随意流露热情和过分亲昵。比如,在异性同学面前忸怩作态、举止轻浮,或异性同学之间拉手、拍肩,更有甚者,与异性同学进行亲吻、拥抱等。

不宜过分冷淡。因为冷淡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无礼、孤芳自赏。更不能对异性同学歧视、轻视或爱理不理等。

不必过分拘谨。在和异性的交往中,要该说就说、该笑就笑,忸怩作态反而使人生厌。反之,过分随便也不好,男女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开,这都是要注意的。

同性依恋不等于同性恋

瑶瑶今年15岁,有个要好的同伴娜娜。一次,娜娜的妈妈在自家窗户外,发现两个女孩子在接吻,气得娜娜的妈妈把娜娜叫进屋就是一顿暴打,还说了一些比较重的话:“你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这是同性恋,会毁了你……”

第二天上午,娜娜妈妈就给瑶瑶妈妈打电话说了此事,瑶瑶妈妈也挺意外。中午瑶瑶妈妈去瑶瑶学校接她放学,路上问她知道为什么接她吗?她说:“知道,娜娜妈妈给你打电话了吧?”妈妈说:“没有呀,她找我有什么事呀?不过有个电话我没接。”瑶瑶说:“回家告诉你。”到了家,瑶瑶笑着有点不好意思地把那天的事说了,妈妈问她为什么这样呀?她说就是逗着玩,没什么意思,是娜娜妈妈误会了。瑶瑶妈妈当时没发火,就是像谈心似的和她说说两个女孩不要这样,谁看见都会那样想的。瑶瑶妈妈知道,这两个孩子平时在学校也是常在一起,书信以老公老婆自称。面对这样的情况,她真的很苦恼,怕说深了伤害到孩子,又怕没及时引导影响了孩子的将来。

很多学生喜欢将自己谈得来的同性伙伴称为“死党”,她们往往是同班同学,有着相同的性别和说不完的共同话题,整天形影不离。在校园中,经常可以看到两个女生或两个男生特别要好的情形,尤其是女生更为显著。她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乐与忧愁,对其他同学的介入还会产生嫉妒。对父母、老师、亲戚都不说的秘密,她们相互交流。应该说,同伴中“死党”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无话不谈的密友,是最了解自己“秘密”的伙伴兼“亲信”。

从儿童期过渡到青年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大致要经历:两小无猜期、两性疏远期、两性爱慕期和恋爱期。但有些青少年在两性疏远期中可能有另一种自然倾向——同性依恋。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萌动前期的少男少女渴望友谊,同时他们又正处于对异性的排斥阶段。在学校里,异性学生之间不能大大方方地交往,出现明显的男女生分界。在与同性朋友交往中,有些女孩子渴望结识年龄稍长的,能保护、了解和爱护自己的“姐姐”,有些男孩子则愿意和见多识广的人交往,特别崇拜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事业有成的“哥哥”。开始时是效法,进而发展成为爱慕依恋,这种情结的发展在两性疏远期是十分自然的。因为在这一阶段,异性之间的交往和亲近最容易受到同学们的注视和非议,而同性间的接近和亲热,则显得自然和安全,这种同性的友谊也容易带有爱慕色彩,进而出现依恋情结。这种青春期同性依恋毕竟与同性恋有区别,我们决不能把学校里的男女同性间比较要好或亲密现象一概视为不正常。

有同性依恋倾向的青少年,绝大多数很快会成长到两性爱慕期。同时,同性依恋并不等于同性恋,同性依恋与同性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急切地寻找能理解自己的人,以能促膝长谈,倾吐心中的悄悄话,同时,他们又排斥异性。所以,他们的亲密朋友都是心心相印、以诚相待、息息相通的同性同龄人,这是正常的现象。由于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性生理处于发育阶段,性成熟现象普遍存在,这与他们幼稚的思想意识相矛盾,朦朦胧胧的性心理促使他们通过各种盲目的手段体验性感觉,如拥抱、亲吻、玩弄外生殖器等。其发泄对象多是他们亲密的小伙伴,所以不应该视为同性恋。

尽管如此,对少年时期这类同性相依现象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同性之间过分地依恋,容易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的人格,产生社会交往的不适应感,将自己囿于狭小的人际交往圈中,成人后容易发展成同性恋。如果青少年和同性关系异常、密切依恋,会产生只有和同性在一起玩耍交往才舒适协调的意识,到了和异性进一步交往的年龄时,可能仍然不愿意或害怕与异性交往接触,此时若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可能导致其拒绝、厌恶异性,追求同性或独身。所以说,同性依恋现象也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虽然同性依恋不等于同性恋,但是正确的引导还是必要的。作为家长,要注意以下事项。

1.判断孩子依恋的原因

拿出一张纸来,让孩子想想如果和依恋对象分开,自己会怎样。不要单纯地让孩子写出:焦虑、伤心、难过等情绪,要让孩子写的是,比如和他分开自己就只有一个人,和他分开他就会和张三好……通过其写下来的线索,你可以知道孩子的依恋到底是出于哪种原因:对独立的恐惧?对父母依恋的转移?逃避异性爱?这样,你就可以知道在孩子的依恋后面真正需要的东西。一般来说,找到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着手解决就很容易了。

2.帮助孩子通过同性得到成长

因为孩子依恋的对象通常具有孩子自身没有而希望有的一些品质,现在,将孩子最欣赏依恋对象的品质写下来,并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让孩子也能够拥有这些品质。当孩子也具有这些品质以后,他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就会变得自然了。

3.扩展孩子的同性交往圈

可在温馨亲切的气氛中,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有意识地介绍几个与其志趣相投的男女同龄人给他认识,让他们共同学习、娱乐、交往,以逐渐减少特定的同性之间的依恋感。

4.鼓励孩子与异性交往

让孩子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感受到异性的优点,即便起初孩子因羞涩或者由于某些特定习惯觉得异性不好,做父母的也不应斥责或者冷眼相待,而应该鼓励孩子与异性继续交往下去,通过慢慢熟悉达到慢慢理解的地步。

5.鼓励孩子以独立心态交友

告诉孩子:同学之间关系亲密很正常,不过即使两个当事人之间没有问题,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能否被周围环境认可。同性间的交往,还是顺其自然为好,这样周围的人也才会感到自然。同时,要注意以独立的心态、独立的人格来进行活动与交往,不要对孩子言听计从,要让孩子学会保留自我。

早恋不可怕,关键在转化

曾小雪和妈妈就像好朋友一样,无话不谈。但是,自从小雪进入初中后,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她开始偷偷写日记,日记本上还上着小锁。女儿是怎么啦?妈妈可真想打开女儿的日记本看一看。但妈妈知道,女儿的秘密如果丢失了,心就会锁上,会对父母失去信任。于是,妈妈有意识地增加了和女儿在一起聊天的时间。

有一次,妈妈主动和女儿谈起自己青春期的一些心态,谈到自己少女时代对异性的好感。说到一些趣事,小雪竟听得哈哈大笑。笑过后,小雪若有所思地说:“想不到你那时也这样。唉!”

“你是不是也有什么苦恼?”妈妈关心地问。

“妈妈,我很喜欢我们的班头,他的成绩非常好,而且长得很高大、帅气。只要一想到他,我就心跳加速,总是希望他能注意我。我该不是不良少年吧?”

“噢,这很正常的啊!你想想,你已经进入青春期了,进入对异性有感觉的人生阶段了。如果没有这种感觉,那才是不正常的呢!”

“你说我这算不算是早恋?”女儿忧心忡忡地问。

“傻孩子,这叫什么早恋啊!这只能算是异性之间的好感而已。当然如果你不用理智去控制,也有可能发展成早恋,那就会对学习、对人生带来很大影响,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你已经长大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把握好自己!你不是希望他也注意你吗?你可以把自己各方面搞得更优秀,努力把学习成绩提高,争取超过他,让他反过来对你刮目相看啊!嘿,那时候你才荣耀呢!”

“对呀!”女儿高兴地说。

由于女儿化“爱情”为动力,加倍努力,期末考试时,她的成绩大幅提高,已接近班长了。小雪信心百倍地对妈妈说:“下次考试我一定要超过他!”

青春期,人生旅途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幼稚与成熟同在,烦恼与希望并存。青春期是直接关系和影响一个人一生荣辱与成败的关键时期。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时,确实会面临许多烦恼,会充满迷惘、感到困惑甚至手足无措,这是每个人成长都要经历的。

孩子早恋的常见心理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种是精神空虚型。青春期正是人的精力特别旺盛的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的大好时光。但是一部分孩子未能把充沛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发泄这部分过剩的精力,于是早恋便来到了他们空虚的心灵之中。有的甚至同时与几个人“谈朋友”。

第二种是爱慕虚荣型。这种类型以女孩子居多。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加上流行的爱情歌曲和表现性爱的影视及书籍的诱导,少男少女的潜意识里产生一种渴望被认可、被赞美甚至被追求的冲动。如果她平时在学校里因成绩好或表现好常受到表扬,或在家里能得到家长的肯定,这种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分心的危险也就小些。如若不然,加上外部因素的诱惑,比如有人向她表示好感,甚至自认为别人在向自己表示好感,或遇到居心不良者出面介绍撮合,她就会分心。

第三种是盲目钟情型。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迈进了多梦的年华,对异性的好奇、对两性问题的兴趣有明显的增加,都或多或少地有了怀春的萌芽。大多数人的这种感觉如浮光掠影,一闪即逝。不过也有少数多愁善感的孩子会被它困扰。

第四种是好奇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理及性的逐渐发育成熟,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对异性产生强烈的神秘感和好奇心理,并且时时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探索和尝试的愿望。他们积极观察异性,并试图通过同学、朋友、报刊、影视等途径寻求答案,或者用不正常的方式发泄和尝试。

第五种是模仿心理。有的青少年并不明白爱情的真正含义,但看见别人在谈“恋爱”,自己也跃跃欲试。而且群体之间有着“平行影响”,一个班级只要出现一对,马上就可能会有第二对、第三对。

第六种是逆反心理。有一种心理效应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青少年在恋爱初期,外人越反对,两个人的关系越紧密。外界越不让怎么做,自己越要怎么做,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最怕的就是孩子掉进情感的旋涡。因为家长有一套理论:孩子对异性发生兴趣,就一定会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前程。所以,他们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情感方面的蛛丝马迹,不是搞侦察追究,就是围追堵截,采取各种手段防患未然。

对于青春期的男孩子长胡子、变声了,女孩子来月经、乳房发育了等现象,家长可能都极其平静,将其视为生命成长的一种自然。但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喜欢跟异性交往了,家长就立刻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惶恐不安。

为什么我们尊重孩子生命的自然,却不尊重孩子的感情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把情感看做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看做是孩子成长中自然流动的一种生命气息和情绪。其实,此时的孩子并没有真正接触到爱情的本质。在他们的感情世界中,具有和爱情截然不同的感情特点。

(1)朦胧性。越是紧张的时候,恋情越容易点燃。因为情绪太紧张了,人的感情变得异常脆弱,需要宣泄。这种情况下,谁能理解孩子,孩子就容易跟谁亲近,恋爱可以给人的情感以暂时的安慰,也可以让人逃避紧张带来的压力,还可以给害怕竞争的人以借口。孩子以为这是在恋爱,其实呢,他们还分不清在这种情感中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2)变异性。18岁之前的“爱情”的特点是:主要是被异性的外貌吸引,其次是性格或专长的吸引,因此常常很不稳定。也许孩子今天对一个人迷恋得茶不思、饭不想,几天之后又觉得他一无是处。

(3)单纯性。孩子只觉得和对方在一起很愉快,没有成年人谈恋爱时对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理智考虑。

(4)矛盾性。面对感情变化的漩涡,孩子无法自拔,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如果你的家里有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少男或少女,在其早恋这个问题上该怎么处理呢?

1.理智地面对

当你发现孩子的情绪有了波动时,不要慌张,也不要“横刀立马”地挡在孩子面前,请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并对他的长大表示祝贺,它说明你的孩子已经被人关注、被人欣赏了。但同时,也要提醒孩子,这其中的喜欢,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它是青春期性发育成熟时的性意识萌动,它飘忽不定,很难长久。

2.让孩子正确对待,敢于说“不”

必须让孩子明确,此情暂不宜接受。可以告诉孩子,此时两个人前途未定,可变性还很大,实际最终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从情感上说,大都是一时的冲动,难以永久;在意志上,自制力差、感情用事,易做出“越轨”的事情;从经济上看,远未具备恋爱的经济基础;从精力和时间上看,必然出现与学习争精力、争时间的矛盾现象,从而影响前途、丧失机遇,那真是得不偿失。总之,要让孩子意识到,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宜贸然接受人家轻率抛来的绣球。

3.帮助孩子进行冷处理

自己和孩子一道注意保护对方的自尊心。告诉孩子不宜轻易嘲讽、训斥、谩骂对方,或随意报告老师,向同学公开,使人家难堪。这样是不理智的,也是不文明、缺乏修养、不尊重人的表现。对方写信、递纸条多半是在一时的感情冲动之下进行的一种试探,对此孩子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照常与之正常交往,既不过于疏远和回避,也切不可过于热情、亲近,可略冷淡,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心意。这样既不伤害人家,也让对方知道这只是一厢情愿,并顺便给其一个“鸣金收兵”的台阶下。

4.将孩子的爱慕对象朦胧化

青春期孩子的爱慕对象比较朦胧,常常是某一类型的理想化人物或是生活中的近似人物。家长往回拉一拉,就可以拉回到友谊上来;推一推,就可能推向早恋。如果孩子接到的情书,正是他所喜欢的对象,我们用近似人物将爱慕对象模糊化、群体化,是有效果的。比如对所有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评价,将每个同学的优点帮孩子进行一下分析,让他感受到,自己喜欢的对方不过是大众中的一个。

5.采取接纳的态度,认真听取孩子的感受

只有孩子信任父母了,才有可能采纳父母的意见,接受父母的影响。平时应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畅通的沟通渠道。经常制造亲子密切交流的机会,多倾听、多了解孩子的心声。注意不要有偷看孩子的日记和跟踪孩子等不适当的行为。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教育路上行与思

《教育公平——一道艰深的历史命题》;《推进教育均衡掀开义务教育新的一页——关干我省推进教育均衡的思考》;《教师要有慎独精神——关于师德的思考》;《跳出教育看教育——教育要刻不容缓地回归教育本位》;《当个好校长——略谈校长的示范和管理》;《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下的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的制定》……《教育路上行与思》收录了一系列教育文章。
已完结,累计12万字 | 最近更新:后记

序一

书名:
教育路上行与思
作者:
李明阳
本章字数:
2828

王湛

李明阳同志寄来《教育路上行与思》的书稿,我读起来感到很亲切。

李明阳同志是学师范的,毕业后先在安徽的一所农村师范学校任教,而后走上教育行政管理岗位,在省教育厅工作已经二十又四年。在厅里的20余年中,有10年是担任厅基础教育处的正、副处长,7年前升任厅领导,现任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我简略介绍李明阳同志的工作履历,是想说明他30余年的教育工作生涯主要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我与李明阳同志相识并有交流,正因为我也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21世纪初的几年,我在教育部任副部长兼任教育部总督学,主要负责基础教育工作。当时李明阳同志正担任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工作上的联系多一些,围绕基础教育工作的交流也多一些。今天读李明阳同志教育书稿,书稿中主要写的是关于基础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读来既勾起许多回忆,也激起很多共鸣,因而觉得亲切。

李明阳同志在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域里一路走来,且行且思,他的实践与思考,有三点值得一说。

其一,其行求实。安徽的基础教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安徽地处我国中部,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也是基础教育大省。安徽夙有“耕读传家”的重教传统,城乡群众对“有学上”“上好学”,有着强烈的诉求。但是安徽基础教育底子较薄,满足群众“有学上”“上好学”诉求的困难也较多,安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要艰难得多。21世纪初,作为全国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的试点省份,安徽的基础教育更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农村税费改革与教育何干?不了解这段教育历史和当时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人是很难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的。但当时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影响巨大,原来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和面向农民的教育集资这两大支柱一下子撤掉,新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的大厦靠什么来支撑,对当时全国的教育事业来说,是最紧迫、最严峻的问题。而一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和安徽省设计的方案对税费改革给义务教育带来的影响认识是不充分的,应对措施也是乏力的。这时,最关键的问题是让方案制定者、决策者对实际情况有准确的了解,对税费改革给义务教育带来的影响有深入全面的评估。此时,说实话,听实话,反映实情,了解实情就至关重要了。我们不能忘记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教育系统的同志们,他们坚持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反映实情,表现出科学的态度和无畏的勇气。李明阳同志正是安徽教育界积极而勇敢地反映实际情况的许多同志中的一员。当时他正担任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这个岗位在当时应该说处于风口浪尖。2000年下半年和2001年,我几次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去安徽调研,在省、市、县、乡及基层学校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听取反映。李明阳同志参与了调研的组织工作,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和他有了较多的接触。由于安徽的试点和探索,在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同时,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重新定位,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经费投入也纳入公共财政保障的范畴。这一段改革历程向我们表明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是与一线广大的改革参与者求真务实的工作实践分不开的。

李明阳同志工作实践中的求实精神不止表现在安徽农村税费改革那一阶段,在其他工作中也多有表现。比如他抓教育督导工作,也注重出实招。多年来坚持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省教育厅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年度督导考核不动摇,促进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安徽富有特色的教育督导工作在全国很有影响,《中国教育报》曾专题报道“安徽教育督政四年督出7.38个亿”。

其二,其思求深。行成于思。管理工作实践要取得良好成效,与深入的理性思考是分不开的。做行政管理工作,做领导工作,力求思考得深一些,不是故弄玄虚地追求深邃,而是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现象深入下去,贴近真实,逼近本质。李明阳同志从教师成长为教育管理干部,有城市也有农村教育工作的经验,这样的经历使他能从不同视角看教育,思考得更加深入些,更加深刻些。他的思考求深,一是避免浮泛化。他主张教育管理的中观指导论,从中观立场上将宏观决策具体化落实在微观领域里,防止对下“中而不介”,照抄照搬;二是避免简单化。在谈教师队伍建设时,他分析了数量、质量和管理同时困扰着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要处理好人与物、质与量、德与才、远与近四个关系,统筹把握队伍建设;三是避免形式化。针对课改中走形式的流俗,他直言“不要把‘你棒、我棒、你真棒’等同于激励教育,防止捧杀了我们的孩子;不要用演戏排练的方式上示范课,防止误导学生弄虚作假”等,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四是避免主观化。他以“一道艰深的历史命题”为副题,从政治、法律、国际社会、传统文化、西方历史等多重角度,深入追寻了教育公平的历史必要性,倡导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坚定推进和实施教育公平;五是避免经验化。他把师德放在社会道德建设的大系统中,提出教师“是社会崇高道德的化身”,“师德建设的水平决定国民素质的高度”;“师风建设的成效影响社会风气的优劣”,所以“师德应是整个社会道德的表率,教师应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先行者。”再如他阐述教育督导的内涵,不是停留在一般的行政表述上,而是从学理的角度,指出“教育督导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旨在更富理性、更有规律地开展教育督导工作。他在《跳出教育看教育——教育要刻不容缓地回归教育本位》一文中说:在教育保障机制未建立的时候,教育不得已而越位,校长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于跑钱、跑项目上;但当教育保障机制建立后,教育必须刻不容缓地回归到教育本位,校长们要集中全部精力抓教学、抓管理、抓质量,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以质量回报社会。

李明阳同志是一位实践工作者,他的文稿主要是部署、指导和总结实际工作的。但他坚持且行且思,注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研究工作,指导工作,既乐于思考,又善于思考。所谓善于思考,就是注意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探求本质,力求其深。

其三,其言求雅。李明阳同志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多年,但不失教师本色,博览好学;善诗文,晓书法,学养甚厚,多才多艺。他撰写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写工作文稿,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在坚守准确、简洁、畅达原则的同时,力求凝练优美。偶尔引经据典,恰到好处,意味悠长。“信”与“达”的同时求“雅”,文质彬彬,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以上三点,是读李明阳同志文稿时的感受和联想。李明阳同志且行且思,我则且读且思。写出来,应李明阳同志之请,作为他这本书的序。

2012年8月16日

(王湛,教育部总督学顾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总督学、江苏省副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