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每天读点成功哲学

书名:
每天读点哲学
作者:
祝和军 编著
本章字数:
24209
更新时间:
2021-05-14 14:34:32

所谓成功,主要指事功,指人向外追求的胜利。它和人生的幸福构成了人的两极,人既需要对人生的意义进行洞察,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也要向外追求事功。前者是“修身”,后者是“平天下”;前者是“出世”,后者是“入世”,二者同时且唯一地隶属于人,不可偏废。

向外追求的成功,在于与对手的较量,而这种较量充满了智慧,并不是知识所能企及的。正如在战争中,有人把兵法倒背如流,却照样打败仗。所以,成功是活力较量或竞争中的一种胜出。

成功的哲学,并不是给你指一条具体的道路,只是让你辨明努力的方向。其实,在成功的道路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只有一颗相时而动、顺势而行的心。其中的妙处,还需要读者慢慢地去体会和把玩。

谋局定势——成功就是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胜出

人生的成功在于对人生意义的洞察,它需要面对的是自己。认识你自己,是获得完满人生的关键,而事业的成功则在于和他人的竞争。所谓的成功,不过是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胜出。正如一个开拓市场的营销人士,他的成功不在于他开拓了多少市场份额,而在于他和他的竞争对手相比占有了多少份额。因为资源有限,谁能够在竞争中胜出,谁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所有的竞争都带有战争的痕迹,因为竞争总是人和人在争,总带有进攻和防守的味道。比如,在法庭辩论中,起诉的一方发起的是进攻,辩护的一方是在防守;在商业领域,更是有商场如战场的比喻。商家赢得胜利的关键不是争取到最大的客户群,而是要战胜压制住你的竞争者,让自己脱颖而出。但对方也不是坐以待毙的“等闲之辈”,他和你一样有血有肉,有知识,有经验。所以,人和人之间的争斗是活力的对抗,你想把他吃掉,他更想把你吃掉;你绞尽脑汁地想各种办法对其进行进攻,他也在殚精竭虑地让你这些办法无效。

所以说,人和人的竞争是一场博弈,或者叫对局,这就像下一盘棋。在下棋过程中,双方的棋子一般多,在力量上谁也不占优势,要取得胜利,就要看你如何把所有的棋子都调动起来,形成有利于自己的格局和势态。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战争双方的实力可能有所差别,有强弱之分,但是实力强弱未必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因为战争讲究的是战略和战术的相互配合,而不是简单地硬碰硬,否则,历史上就不会有以弱胜强的战役,军事家也没有必要研究兵法了。

“局”代表了中国最高的谋略智慧。因为你的对手不是“死”的,而是和你一样的“活物”。所以,谋略不是知识,知识面对的客体是“死”的,你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对付它。而谋略智慧是要在活力对抗中寻求制胜之法的思维过程和结果,面对的是“非程序、无规则、前契约条件下的人类竞争”。

善弈者谋局,不善弈者谋子。象棋是中国的发明,其中蕴藏着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善谋局者,一子失招,全盘可以弥补;而谋子者,却常常顾此失彼,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谋势”,意味着高屋建瓴,驾驭全局,用好机遇,也就是打造“铁一般的成功”;“谋子”,则是眼光短浅,缺乏战略思考,只是满足“捡到篮里就是菜”。眼光高远的人总是善于“谋势”而疏于“谋子”,站得高,看得远,少急功近利,多从长计议,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即是如此。所以说,高明的棋手与人对弈,总是顾全大局,审时度势,筹划全盘,攻守有度,进退得宜,方可稳操胜券。若只注意谋子,一时杀伐虽然痛快,却忽略了大势的变化,纵使开头略有小得,最终也会因画地自限而失去未来。

著名象棋大师于幼华曾经说过,要想在象棋对弈中取得胜利,办法不外乎两个:一是把对方将死,二是把对方的子全部吃光。乍一听,这话好像是废话,没有任何意义,其实,简单的两句话已经涵盖了象棋对局过程中的全部玄机,也深刻地道出了战争中两个最关键的字眼——战略和战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成功者都是战略家,尤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谋局定势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这就需要你一方面要对形势的发展和趋向有超前的眼光和判断力;另一方面,要对自己是否具备造势与任势的条件和实力,有清醒的认识和完善的考虑。一个无懈可击的竞争战略,如果执行不力,最后也会变得一文不值;而一个先天偏误的竞争战略,无论你多么卓尔不凡,执行过程无可挑剔,最后也难逃失败的厄运。可以说,善弈者谋一局之胜,不善弈者求数子之得。

有记者曾问张瑞敏:“您觉得海尔最大的经验是什么?海尔的成功别人能克隆吗?”张瑞敏回答:“如果你想把这个经验再去复制一次的话,那肯定一点用处都没有,就连我们自己,都会把成功的经验抛弃,然后寻找更好的办法。我认为,如果说海尔有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不断地变,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外面天天在变,你必须跟得上这些变化,甚至走到变化前面去,做到以变制变,这样才行。其实,有些东西用几页纸就说完了,做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在企业经营之中,指的是企业要先于竞争对手洞察市场可能的变化方向,并因之采取不同的灵活行动,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曾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呼风唤雨,纵横一时,但由于忽视或误解了竞争环境中变化的征兆,最终导致自身的竞争优势严重受损;还有一些企业采用一成不变的企业战略,或者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战略,不能把企业一时的优势转化为长久的胜势,最后难免失败出局。

人生亦如下棋,一个决定的错误,一个环节的失误,均会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从下棋也可以看出人的智慧、性格与修养。那些真正的高手,走得都比较沉稳,对于输赢成败看得也比较达观,不恋战,也比较谦虚,他们允许对方悔棋,且能置身于时局胜败之外,敢于赞叹对方,也敢于指点对方。

高手也看棋谱,但更注重在实战中锻炼,更注重经验与教训的获得。人生亦如此,人生之答案,该走那条路,该如何去走,其结论不在书内,而在书外。

“尽信书不如无书”。永远不会有那一本书会给你设计出人生的模式和方案,重要的是凭自己去走,凭自己去努力读懂那本最难读懂的无字之书。

不必拘执——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

明代冯梦龙在《智囊》中说:“智慧没有固定的模式,以顺应时势者为最高。所以愚人千虑或有一得,聪明人千虑亦有一失。而大智之人遇事能应付自如,无需经过千思万想。他人取其微末,我则执其大端;他人看得近,我则觑得远;他人愈忙愈乱,我则以逸待劳;他人束手无策,我则游刃有余。正因为如此,所以难事遇到他就变易了,大事遇到他就化小了。他观察事物,入于无声息的毫芒之微;他举止行动,出入意想思考之外。”

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智慧也不讲究固定的套路。如果你想在成功的道路上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或“万能钥匙”,肯定会大失所望,因为局势每时每刻都在微妙地发生变化,你的选择和举动也应该进行相应调整。综观古代历史风云、现代商场起伏,能够脱颖而出的人,从来不会按常规出牌,你也永远无法看透他的底牌。因为他们深知,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有现成的规则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效仿,唯有正确判断自己所处的局势,并且敏锐地嗅出局势中弥漫的味道,才是当下抉择和行动的唯一依据。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人和人的竞争需要的是智慧。与对手过招的时候,你必须对当下的局势保持清醒的认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国演义》中孙权和庞统的一段对话颇有意思。孙权问庞统:“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回答:“不必拘执,随机应变。”孙权又问:“公之才学,比公瑾若何?”庞统笑答:“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一个拘泥兵法,一个随机应变,高下之分岂非不言而喻、一目了然?”所以,伏龙、凤雏齐名,而周瑜却棋差一招。世间本来就没有路。大凡成功者,估计都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的奥妙。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甲在一条街上开了一家服装店,做了几年,生意不错。这段时间,邻居传言这条街上要修路。甲想,修起路,灰尘满天,路也不好走,生意一定就不好做了。于是,甲就在门口挂了个转让的牌子。没几天,乙找上门来,想接收甲的服装店,因为甲急着转让,开价较低,乙又想接,价格也能接受,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成交了。甲拿着钱又到另外一条路上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也挺红火。

乙接管服装店后,就开始修路了;但乙并不担心,在接店之前乙就打听清楚了。他分析了这段路的情况,认为这段路的行人很多,原来没修路时,行人都要走在马路上;而现在因为修路,马路没有了,行人都要从乙的服装店门口的过路,因为方便,很多人都要顺路进店里看看。结果,乙的生意比没修路前甲的生意还要好。后来,路修好了,乙已经利用这个机会揽了不少的回头客,生意更加火爆。

其实,无论是生意,还是人生,都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

托马斯·杰弗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他在给孙子的忠告里,提到了以下十点生活的原则。

1. 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到明天。

2. 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

3. 绝不要花还没到手的钱。

4. 绝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

5. 绝对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

6. 不要贪食,吃得过少不会使人懊悔。

7. 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

8. 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

9. 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

10. 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再说话,如果还气恼,那就数到100。

约翰·丹佛是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也是有名的亿万富翁。在对记者的一次答辩中,他发表了对以上几个问题的看法。从鲜明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政治家和一个商人的不同之处。他的观点是:

1. 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会发现很有趣的结果,尤其是买卖股票的时候。

2. 别人能做的事情,我绝对不自己动手去做。因为我相信,只有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做。

3. 如果可以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我绝对不从自己口袋里掏一个子儿。

4. 我经常在商品打折的时候去买很多东西,哪怕那些东西现在用不着,可是总有用得着的时候,这是一个预测功能。就像我只在股票低迷的时候买进,需要的是同样的预测功能。

5. 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这有什么不对吗?我的父母、我的朋友们在为我骄傲,我看不出我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骄傲,我做得很好,我成功了。

6. 我从来不认为节食这么无聊的话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哪怕是为了让我们的营养学家们高兴,我也要做出喜欢美食的样子,事实上,我的确喜欢美妙的食物,我相信大多数人有跟我一样的喜好。

7. 我常常不得不做我不喜欢的事情,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没有办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正像我的理想是一个音乐家,最后却成为一个股票经纪人。

8. 我常常预测灾难的发生,哪怕那个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在别人看来几乎为零。正是我的这种动物本能使我的公司在美国历次金融危机中逃生。

9. 我认为只要目的确定,我就不惜代价去实现它。至于手段,在这个时代,人们只重视结果,有谁去在乎手段呢?

10. 我从不隐瞒我的个人爱好,以及我对一个人的看法,尤其是当我气恼的时候,我一定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出来。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做人原则,进一步说就是,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味模仿别人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就。所以,我们必须用合乎情理的行为方式,去探索和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

鲁迅先生也说:“世间本来就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有了路以后,人们却因为便利而习惯了这条前人的路,尤其是当这条路成为这一带唯一的大道时,人们竟误以为是路决定了人的方向。其实选择的权利还是在我们手中,我们既可以因袭前人的路,也可以另辟蹊径。别忘了,世间本来就没有路,只有我们想去的目的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的智慧不会在你前进过程中指手画脚,它只会告诉那些夜行者应该如何武装自己。

见机行事——真正的高手是不预测的

“执者,失之;为者,败之”。勉强做一件事情结果可能是失败,但紧抓着不放最终难免会失去。当你握住了一样东西时才可能失去,不想失去,就不要“执之”;要想自始至终地把握,就要放下私欲,达到无欲则刚的境界。为了既定的目标在路上疲于奔命,就会忽视路边的风景,以至于到最后只会盯着奔腾的河水发愣,而看不到河边的苹果树。

古时军队临近决战,都要清理整顿一番来个“轻装上阵”。连年征战,军队官兵都少不了拖泥带水的大小包袱。如果不甩掉这些包袱,军队无法前进,不但难以取胜,甚至可能被消灭。

曾经有一位公司老总问柯云路,能不能设计一种对大多数人适用的10分钟减压训练科目。柯云路犹豫了一下,列出了下面这个清单:

家中放几十万现金,你会不会牵挂其安全而焦虑?当然会。方法是把它存入银行,交给银行保管。

脑子里想着几个重要约会,还有几个必须不忘的电话,你会不会反复牵挂怕其遗忘而焦虑?会。你应该把它记在记事本上,交给记事本保管。

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负担,都应交到应该交付的地方:

将钱交给银行。将怕忘的事交给记事本。

将方方面面的工作交给各个负责的部下。

将无法预测的未来交给命运。

将今天没解决的问题交给明天。

将烦恼交给自生自灭的情绪规律。

将没必要背的包袱交给大地。

将孩子的成长一定程度上交给孩子自己。

将多余的牵挂交给过眼云烟。

将难以忍受的内心折磨交给知心朋友。

将恋人有关忠贞的允诺交给他(她)本人保管。

将自己的作为交给别人任意评价。

将与己无关的事交给上帝。

将对未来的忧虑交给未来。

将旅途劳顿交给淋浴。

将身心疲惫交给随心所欲的休闲。

将失去所爱的痛苦交给自然而然的淡化与遗忘。

将明天的收获交给今天的耕耘和风雨旱涝。

将自己赤条条剥光了交给自然。

在这里,柯云路其实在告诉我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没有任何规则和公式可循,比规则和程序更重要的是一颗“随遇而安”的心灵。一旦为自己规定了既定的套路和规则,就如同为自己套上了一把无形的枷锁。

进退是人生的策略,攻守是人生的战局,讲究战略和战术的相互配合。战略离不开战术,战术也离不开战略。正如下棋一样,你的进攻方式是不断变换的,因为你的对手随时都可以对你的战略进行“反围剿”。如果既定的战略不利于发挥自己各方面的力量,无法形成必要的杀招,你就必须改变策略。

正如结构要服从于功能一样,战略也要服从于战术。也就是说,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让你的所有“棋子”都活起来,而不是憋屈在那里不能发挥作用。如果你的战略无益于战术结果,那么,这样的战略就是错误的,而不管它有多么完美的形象与体现。战略的制定不是从上到下,而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一位将军只有深入了解战场上发生的一切,才能在制定有效的战略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战略不是来自涂有防腐剂的象牙塔中,而是生存于当场的对局中。

大凡有所建树的人,其实都没有非常严谨的计划,他们常因某个突发事件而追求另一个生涯目标。亿万富豪佩罗是电子资料系统公司的开山始祖,也是1992年美国总统大选重量级的候选人之一。他曾说:“要看个人成败就看他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佩罗深信不可预期的事情往往就是最大的机会,他的成功生涯就是活生生的见证。佩罗本来只是IBM的电脑业务员,开创电子资料系统公司所需的1000美元还是太太储蓄多年的私房钱。一开始,电子资料系统公司做的是大型二手电脑的中介工作,帮买不起昂贵电脑设备的公司解决了难题。然而22年后的一天,佩罗却以25亿美元的价格,将当初毫不起眼的电子资料系统公司卖给了通用汽车公司。佩罗说:“回首过去,有多少事情是照计划丝毫不差地实现的?要是计划的25%得以实现,就算十分幸运的了。”

威廉萦诺玛公司是美国家庭用品的大厂商,其创办人就是看准了旧金山湾区的零售点,因而大发利市;温娣的创始者大卫·汤姆斯,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世界知名速食企业的大老板;堪称世界第一的布洛克所得税申报服务公司的布洛克兄弟,在草创初期也无法想象日后他们的身价在纽约股市竟值10亿美元。这些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人所不能成者,就在于善于把握机会。

计划赶不上变化。真正的高手是不进行预测的,他们固然有自己的规则和计划,但他们绝对不会拘泥这些死板的东西,为之所累。因为他们知道,局势变幻莫测,没有任何一套计划能像计算机一样把事态的发展变化清晰地计算出来,唯一可做的只能是见机行事,见景生情了。

破除成见——以不变应万变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说,要评价一个人是否得道,可以通过对以下这几个方面问题的回答来判断。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营,客观存在,魄,主观意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能统一起来,而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气,在客观存在及其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决策并采取行动。致柔,做到完全遵循时势变化的发展规律,随其自然地作出选择。婴儿,最能做到无知、无欲、无为,是完全随其自然地作出选择的典范。在客观存在及其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决策并采取行动的时候,能否像婴儿那样保持无知、无欲,无为的心态,完全随其自然地遵循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而作出选择?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指头脑中各种各样的观念、欲望、知识、经验、教训等,这些都可能成为遵循“道”这个变化过程的障碍或垃圾。能否把头脑中的各种主观杂念清除得干干净净,绝不留下任何残渣余孽?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天门”,指的是人的“心门”,也就是心的“门户”。正如庄子所说的:“入出无见其形,是谓天门。”此处是指掌握万物生化的无形之门。“开阖”,意为一开一合,一动一静。“雌”,指的是柔弱和清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天性动(开),后天情欲即生。后天情欲静(阖),先天之性即现。人生天地之间,必然运心应物。然而,在举心运念时,不能让情欲障蔽本性,而应以清静无为处之。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意思是说,在探明事理的时候,大脑能否保持无知、无欲的纯净状态?无知,就是不把自己的知识当做绝对的真理,而是以完全客观、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永远像第一次遇到的情景一样去对待眼下所发生的一切事实。

在这里,老子强调的无非是一个字——破。只有破除“成见”,你才能对时势敏感起来。你内心中所有的条条框框,无论是知识、观念还是欲望,都可能会成为你作出抉择的阻碍。因此,你必须像婴儿一样做到“专气致柔”,才能做到相时而动、顺势而行,完全根据事态的发展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

在金庸的著名小说《倚天屠龙记》里,有一个张三丰教张无忌学习太极剑的片断。这一段描写得非常精彩,充分表现了金庸先生对这个“破”字的深深体悟:

张三丰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彩,各人尽皆诧异:“这等慢吞吞、软绵绵的剑法,如何用来对敌过招?”转念又想:“料来张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数,好让他瞧得明白。”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张无忌道:“看清楚了。”张三丰道:“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你了。你自己去想想吧。”张无忌低头默想。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在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了一大半了。”

周颠失声叫道:“糟糕!越来越忘记得多了。张真人,你这路剑法很是深奥,看一遍怎能记得?请你再使一遍给我们教主瞧瞧吧。”张三丰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众人只看了数招,心下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周颠叫道:“糟糕!糟糕!这可更加叫人糊涂啦。”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么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收剑归座。

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沉思半晌,又缓缓踱了半个圈子,抬起头来,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干干净净的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这就请八臂神剑指教罢!”说着将手中木剑递给了他。张无忌躬身接过,转身向东白道:“方前辈请。”周颠抓耳搔头,满心担忧。

在这里,以太极剑对敌,并非每招均须按照原招式,不可有所变化,更非按顺序一式接一式,三环套月必继之以大魁星。只要把握住剑法精神及要诀,审视对敌情况,机动出招,或每招加以变化,或一招中含两三招变化克敌制胜而已。原书第994页云:“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精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

天下至理,殊途同归。老子所说的得道也好,张无忌学太极剑也罢,都在说明“破”的重要性。唯有“破”,你才能活在当下活生生的局势里,才能不被个人的偏见所束缚,做到“大象无形”。我无形,而敌有形,未曾交手,胜负已定。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片断之一。曹操请刘备在后园小亭青梅煮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若龙隐龙现。曹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刘备曰:“未知其详。”曹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后来还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最后以手指刘备及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在这里,曹操借龙的大小变化来比喻真正英雄的“无形”。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变化莫测,没有固定的形状,正是对英雄的最好比喻。正因为无形,所以才能“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才能“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龙是中国人的象征!那么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为了生存,保全自己,就势必像龙一样变化,审时度势,立足于天地间而不败!

无知无畏——勇气来自无知

自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为了成为文明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从牙牙学语到一字一词,从言谈举止到道德规范,我们的脑子不断在接受许许多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相应地指挥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后天”一天天在巩固,一天天在强大,而我们的“先天”却在一天天被深藏,被遗忘。

所以,学者,虽看似有益,但却暗含着不益;道者,虽看似玄奥,但却真正有益。故《道德经》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没有所学,就谈不到何谓所损。万物本就是对立存在。学得越深,受到的束缚可能就越大;受到的束缚越大,我们就可能在重大的选择面前瞻前顾后,坐失良机。打一个比方,你身上的东西越多,放下就越不容易,而放不彻底,也就看不清当下的形势。

在日常生活中,“无知者无畏”这句话经常用来讽刺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人。但是,如果仔细揣摩一下,难道没有几分道理吗?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企业家,他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恰恰是因为“无知”,他说:

“因为无知,我才敢进入我想进入的行业,才不会考虑什么进入门槛的高低、有没有这个或那个进入的壁垒、竞争对手是谁、在哪里、有没有相对优势,致使考虑到最后决定不进入这个行业。

“因为无知,我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高薪聘请有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不会考虑什么成本核算、对人才的投入是否有产出,以及投入产出比是多少等,结果我成功了。

“因为无知,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竞争阻力时,不懂得如何计算它的胜算有多大,不懂得设计什么精确的竞争方案,我只知道我要赢,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结果我真赢了。

“然后,我得了第一桶金,我成了资本家,我雇用了一批高智商的职业经理人——那些当初因博学而放弃进入市场的人。”

想得多了,考虑得多了,有时候难免会纠缠于细节而看不清局势,进而瞻前顾后,犹豫不前。北大有一位著名的教授,他在一次讲座中对下面的学生说,他写文章从来不看一些相关的二手资料,因为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二手资料浩如烟海,观点参差不齐,如果看得多了,就什么文章也不敢写了。还不如只看一手资料,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写,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领会,这样才更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说“无知者无畏”,并不是在鼓吹知识无用,无知光荣,而是说过多的知识可能会让我们凭空产生畏惧心理,而畏惧心理又无形中让困难增大了一倍。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但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他暗想: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作业交给导师后,导师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有多难时,往往会做得更好。我们仅听别人说有多难多难,心里便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不敢去尝试,而不知道时,则大胆地去做,不畏畏缩缩,到头来,反而成功了,就像高斯一样。畏惧心理和困难是成正比的,越害怕,困难越大,你也就越做不成。如果阿基米德、牛顿把这道难题当做小学试题来做,我想他们一定可以解开这道数学难题。

为什么人类成长最快的时候是在年轻时期?为什么大多数人出成绩是在40岁之前?除了生理上的原因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那个时候的“无知”。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所谓“不惑”,就是不再无知了,所谓“知天命”,就是连老天爷的事情都知道了,因此也就给自己套上了一具重重的“知识枷锁”。向东吗?不行,据我所知,东方有一座高山,向西吗?不行,我知道西边有一条大河。跑快些吗?不行,知识告诉我们,跑快了会摔跤的,而且可能会摔死。

还是老子说得好:“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在探明事理的时候,大脑保持无知、无欲的纯净状态,不把自己的所知所识当做绝对的真理,而是以完全客观、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永远像第一次遇到的情景一样去对待眼下所发生的一切事物。而这些,你能做得到吗?

打破常规——别让经验把你“杀死”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会怎样?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他们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他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动作。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智力和经验,蜜蜂灭亡了。

而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反而顺利地得救,获得了新生。

下面这个故事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笑话:美国宇航局曾经为圆珠笔在太空不能顺畅使用而苦恼,因此出巨资请专家研制新式品种。两年过去了,该科研项目进展缓慢。于是,宇航局向社会悬赏,征求此种“便利笔”。不料,很快来了一个小伙子,他向惊讶的官员们出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枝铅笔!

人的惯性思维来自对事物的固有认知,而这时的知识对于人而言,就成了一种限制。人生在世,主要是靠经验做事情,也就在不同程度地被自己的习惯和惯性思维所左右。而能不能从过去的经验和惯性思维中跳出来,就成了能否成功的关键。例如,人们上班时总是习惯走一条固定的路线,或是乘坐固定的某路公共汽车;出差时总喜欢住在自己熟悉的宾馆——道理很简单,因为人们相信经验,害怕改变,担心这种改变会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遗憾的是,人们的这种习惯实际上并非最佳的选择,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选择和决断面前,更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时间在变、空间在变、对象在变、条件在变,僵死的思维模式怎么能应付变幻莫测的局势呢?

《三国演义》中,周瑜和黄盖在赤壁之战中用的苦肉计是妇孺皆知的。正因为苦肉计的实施,周瑜才得以击破曹军。苦肉计的成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思维惯性。由于人们一般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危险时刻,人都是以保全自己为主要目的的,而不是故意去伤害自己。可黄盖正是利用了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所具有的巨大惯性来蒙住敌人的眼睛,从而牺牲自己而成大事。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没有照搬苏联的模式,走“城市包围农村”的老路,而是另辟蹊径,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同样,香港、澳门的回归,正是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才得以实现的。如果邓小平不打破以往的思维模式,克服这种模式所形成的巨大惯性,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之路恐怕就不会走得这么顺利。

在艺术领域更是如此。一名艺术家因打破常规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在很短的时间内是很难被人接受的。像达利这位今天被人们尊敬的艺术大师,以前也曾因为世人的思维惯性长时间不被人们接受,但是只要是真理,都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达利最终成功了。

思维惯性就像一位脾气倔强的船长,他可以好心地让你搭船,在他熟悉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一旦到了一片陌生的海域,他的固执可能会使船只触礁。此时,只有船上有胆有识的你挺身而出,战胜船长才能改变船只的命运。

伟人之所以伟大,恐怕关键一点就在于此。

美国西点军校素有“美国将军的摇篮”之称。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在西点,所有的学员非常熟悉一个关于小虎鲨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是西点人的“反面教材”。

小虎鲨长在大海里,当然很习惯大海中的生存之道。肚子饿了,小虎鲨就努力找大海中的其他鱼类吃,虽然有时候要费些力气,却也不觉得困难。有时候,小虎鲨必须追逐很久,才能猎到食物。这种困难度,随着小虎鲨经验的长进,越来越不是问题,猎食的挫折并未对小虎鲨造成困惑。

很不幸,小虎鲨在一次追逐猎物时,被人类捕捉到。

离开大海的小虎鲨还算幸运,一个研究机构把它买了去。关在人工鱼池中的小虎鲨,虽然不自由,却不愁猎食,研究人员会定时把食物送到池中,都是些大大小小的鱼食。

有一天,研究人员将一片又大又厚的玻璃放入池中把水池分隔成两半,小虎鲨却看不出来。研究人员又把活鱼放到玻璃的另一边,小虎鲨等研究人员放下鱼之后,就冲了过去,结果撞到玻璃,疼得眼冒金花,什么也没吃到。小虎鲨不信邪,过了一会儿,看准了一条鱼,又猛地冲过去,这次撞得更痛,差点没昏倒,当然也没吃到。休息10分钟之后,小虎鲨饿坏了,这次看得更准,盯住一条更大的鱼,又冲过去,情况没改变,小虎鲨撞得嘴角流血,它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虎鲨瘫在池底思索着。

最后,小虎鲨拼着最后一口气,再冲!但是仍然被玻璃挡住,这回撞了个全身翻转,鱼还是吃不到。小虎鲨终于放弃了。研究人员又来了,把玻璃拿走。然后,又放进小鱼,在池子里游来游去。小虎鲨看着到口的鱼食,却再也不敢去吃了。

教官斯蒂克告诫学员:人很容易被过去的经验所限制,有时候我们会不会也像小虎鲨一样呢?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次,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九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得以幸存下来。

但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曝晒下,每个人口渴得冒烟,水成为最珍贵的东西。尽管四周是水——海水,可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现在,九个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爷下雨或别的过往船只发现他们。可等啊等,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天际除了海水还是一望无边的海水,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岛。渐渐地,八个船员支撑不下去了,他们纷纷渴死在孤岛。

当最后一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拼扑进海水里,“咕咚咕咚”地喝了一肚子。船员喝完海水,一点儿觉不出海水的苦涩味,相反觉得这海水又甘又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觉吧,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着死神的降临。

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船员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后来人们化验这水发现,这儿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所谓的海水实际上全是可口的泉水。谁都知道“海水是咸的”,“根本不能饮用”,这是基本的“常识”,因此,八名船员被渴死了。是“环境”害死了他们,还是“经验”?

斯蒂克说:“敢于突破‘经验’,常常会使你绝处逢生。”

要利用好经验,而不是受它们的束缚。这是小虎鲨给我们的启示,也是西点军校的校训。

善于取舍——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近来,市面上出现了一本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的主旨告诉我们,不要忽视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细节,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可能会让你功败垂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你必须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才能做成不平凡之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是,把细节都做好了,就一定能成功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你可以扫一眼你周围那些规规矩矩、言听计从、把小事和琐事做得非常好的男男女女,他们离成就一番事业到底还有多远呢?据说这是一本公司、企业领导非常赞赏的书,但我敢肯定,它绝不是一本员工喜欢的书。其中的原因,我想很多人肯定都心知肚明。

其实,没有一种品质能够决定成功与否。勤奋就能成功吗?不尽然。诚实就能成功吗?不尽然。重视细节就能成功吗?也不尽然。如果你想在成功的道路上抓住一根永远受用、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稻草”,找到一把开启成功的“万能钥匙”,我看你还是不要枉费心机了。就拿细节来说,过分地迷信细节,也会使人与成功失之交臂。

人生在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小到吃喝拉撒,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求人们“事必躬亲”。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欲成大事,必须洞察方向,把握大局。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心无旁骛,才能专心致志。若拘于小节,将精力和时间过度地投放在非原则的琐事之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对成大事产生阻碍作用。

但是,不拘小节,不是忽视小节,不注重小节,而是不拘泥于小节,不为细节所累。著名的德国诗人歌德说过:重要之事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所累。为什么一些人树立了目标却久久不能实现,为什么成大事者总会那么少?因为太多人缺少了“不拘小节”的品质和气魄。他们很容易被琐碎小事分散精力,而成大事者就不同了,认准了目标就勇往直前,就一如既往,抛开了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和羁绊,集中精力去做大事。久而久之,差距就拉开了,“拘泥小节”的人仍然是一般人,而“不拘小节”的人就成就了大事业。

《史记》中有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是做大事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做人也应如此,善于取舍,才能成就大事。曾国藩以方圆谋人生,坚持着这样的信条:定准方向,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而是抓住根本,抓住主要矛盾,从大局去考虑问题。因而他的《曾氏家书》中的许多信条被后人奉为圭臬。春秋时的越王勾践,在失败后以去吴为奴为“小节”,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志在一朝灭吴,最终成就了立国的大事。像这样不拘小节的人还有很多,韩信不拘于胯下之辱,最终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爱因斯坦不拘于衣衫褴褛,提出了相对论……这些成大事者其志不在小,将目标放远,从大局着眼,不拘小节,最终获得成功。

而诸葛亮事必躬亲,管太多琐事小事,“军中罚二十以上必亲览”,没有做到善于取舍,没有处理好军中小事的“小节”与建立国家的“大事”的关系,最终劳累过度,以致“出师未捷身先死”。

汉高祖刘邦出生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如果考虑敬业的细节,作为农民,刘邦就该把务农的细节搞好,试想如果他像他的哥哥那样精于耕作,能够成就后来的帝业吗?项羽过去是刘邦的主公,封刘邦为汉中王,刘邦嫌官小,不想就职。他当时要是考虑忠与不忠的细节,甘拜项羽的下风,能够演绎出楚汉争霸的历史风云吗?项羽要烹煮刘邦之父刘太公,刘邦一点不难过,而且要项羽分一杯羹。他当时要是考虑孝与不孝的细节,恐怕早就成了项羽的阶下囚了。刘邦被楚军追杀,数次要把两个儿女推下车,好加快逃跑的速度。他当时要是考虑仁与不仁的细节,也许早已被乱军踏死了。项羽与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等项羽归还其父母妻子后,刘邦马上毁约进攻项羽。他当时要是考虑信与不信的细节,就造成隔江而治的分裂局面了。汉朝建立后,刘邦杀掉为大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英布、彭越。他当时要是考虑义与不义的细节,可能皇帝就成别人了。刘邦多次抛下太公、妻儿、部下而逃跑。他要是当时考虑勇与不勇的细节,还能保全自己吗?这些在后人看来非常重要的细节,刘邦却从不考虑,流氓是流氓了点儿,但是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了最后的成功者。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封面有海尔集团总张瑞敏的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但是,做好简单事情的人和做好平凡事情的人都太多了,如过江之鲫,但成就大事的人却少之又少。为什么?因为只有少数信奉大丈夫不拘小节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才能成就大的事业。认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能为细节所累,不能拘泥于细节。正如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迷信细节倒不如不重视细节。看来,如何把握细节与成功之间的按钮,确实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课题。刘邦不屑于做好务农之类的简单事,不屑于做受仁义礼智信之类束缚的平凡事,却成就了一代帝业。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认真去思索。

大智若愚——最重不过“是非心”

同我们中国人相比,西方人更热衷于追究事实的真相,凡事都要问个对错、是非。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了让我们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哲学,总是在思考“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些近乎无聊的问题。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就欠缺多了,我们的是非观念是模糊的,凡事总追求最后的效果,对事情的真相、是非的对错没有太多的执著,以至于我们给别人的印象好像有点对错不分,是非不明。殊不知,就是在这种“难得糊涂”之中,隐藏着西方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大智慧。

著名管理学家曾仕强在北大讲课时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中国人有是非,但是没有是,也没有非。”正如《红楼梦》中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即使说清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如果太执著于是非,就永远看不清是非。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换句话说,即使是圣人,他所知道的也只是“存在”而已。我们于茫茫之中摸索前行,更是常常连“存在”也分辨不清。因果循环,红尘变幻,究竟是真是幻、是梦是醒,我们也同样看不清楚。就像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蝴蝶做梦又变成庄周,他也分不清是梦是醒。

春秋时期,楚王请来一些大臣喝酒吃饭。席间,楚王叫他的两位爱妾许姬和麦姬轮流给大臣敬酒。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大王赶快叫人把蜡烛点起来,看谁没有帽带,我就知道是谁了。”楚王听了却命令手下人先不要点蜡烛,对各位大臣说:“我今晚一定要和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把帽子脱了,痛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谁的帽带断了。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将军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过关斩将,直逼郑国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调戏许姬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效忠楚王。

如果楚王记恨在心,非要把这件事情弄个水落石出,结果又会怎样呢?很明显,这位调戏许姬的将军必然会受到惩罚。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奖善惩恶也无法改变现实。楚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受到是非观念的束缚,而是从长远考虑,才挽回了一员大将对自己至死不渝的忠心。

在历史上,东方朔曾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之喻,委婉地劝告汉武帝要“举大德,赦小过。”察,就是苛察。徒,即同类或伙伴的意思,现在就是指“朋友”。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差异。

汉朝时期,大将班超在西域为都护的时间较长,又有病,所以朝廷将他召回。接任者任尚请求班超临别赠言,班超说:“塞外的吏士本来就不是孝子顺孙,他们都是因为罪过而发配到边地的,而蛮夷又都怀有鸟兽之心,不容易安抚,却极易挑起事端。而您的性格太严厉而急躁,这是不好的,也容易出问题。水清了就没有大鱼,政务太苛察就不易让下面的人亲附,以至人事和谐,所以您还是应当将法度放松点,简易点,要宽容人家的小小过错,只要大事能够抓住、不出问题,就算尽到职责了。”

用水引喻政治或者人的智慧以及交谊等都只是类比的关系。虽然只是类比,但道理是相通的:鱼的环境是水不要过分清澈,以致无处藏身;人的环境是关系不要过分紧张,以致无法相处。过分清澈与过分紧张,都含有危及生存的因素,一旦危及生存,就必须对所存身的环境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鱼要求有水草、岩隙和树枝等赖以藏身的空间,人也要求有一个“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的环境和心态,要不然都会造成对生命不利的结果。

放下是非心,是一种大智慧。看似稀里糊涂,实则大智若愚。就好比肥沃宽松的土壤,树木就必然会生长茂盛一样(这当然须有其他要素如阳光、水分等),人有了不执著于是非的开放心态,能动的触角就会四处延伸,就会做出尽可能大的成绩。但人事之间的尺度是不易掌握好的,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及,结果总是不能尽如人意。

对宋朝诗人苏东坡来说,他聪明过人,可偏偏不为权贵所容,一生总是受到贬谪。无奈的东坡居士最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智慧之灯熄灭之后,前途就一片暗淡了,犹如一个瞎子骑着一匹瞎马,在一片广大无边的深渊边疾驰,其危险程度是不言自明的。老子说,“大智若愚”,郑板桥讲“难得糊涂”,意思无非是:凡事太较真,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未必是件幸事。

隐藏弱点——别让“软肋”成为你的要害

在人身上,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是软肋;在处世过程中,最容易被人利用的是弱点。一旦被别人抓住弱点,也就被击中了要害。何谓弱点?有的人认为,只有那些不好的东西才是弱点。比如,粗心大意、性格急躁、心胸狭窄、好色嗜酒……其实,你所偏执的一切东西都可能成为你的弱点和软肋,哪怕在你看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蒲松龄先生在《聊斋志异·牧竖》中曾经讲过一条狼的故事:

有两个牧童在深山老林里迷了路,他们恰巧走到一个狼窝前,见窝里有两只小狼崽,这两个机灵的小牧童连忙商量了对策。于是,一人捉住一只,分头爬到相距几十步远的两棵树上。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它一看小狼不见了,急得团团转。一个牧童在树上对小狼又是扭脚,又是揪耳朵,让它嚎叫。老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愤怒地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树上整得小狼嚎叫起来。老狼听到,慌忙四下张望,才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于是老狼又往对面奔跑过去。这样,老狼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往往跑了几十趟,渐渐跑不动了,叫声也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又过一会儿,便一动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老狼已经死了。

舐犊之情是非常崇高的一种情感,但在狼这里,却成了它致命的“软肋”!牧童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能够轻松地把穷凶极恶的老狼置于死地。曾经轰动一时的美国大片《金刚》里的大猩猩如若不是对女主人公心存爱慕,以至于碍手碍脚,人类的尖端武器也是奈何不了它的。“金刚不是被飞机射死的,它是被美丽害死的”,这是片尾点睛的一句话。其实,野兽在爱上美女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死了。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以仁义著称,世称“刘皇叔”,“侠义播于四海”而得民心,成就了大业。他由一个市井小民直至一代仁君,其过程是艰难曲折的,但他始终牢牢记住了“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的道理。就在刘备集团被曹军打得大败,“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落荒而逃的途中,刘备还念念不忘人民,每次议事,以民为先,携带十数万民众一同转移。危急时刻宁肯自己投江而死,也不连累百姓受苦,其仁其德,足可惊天地而泣鬼神。

刘备的仁德之心还通过人民之口而广为传颂。徐母责子骂曹而盛赞刘备,称刘备“仁义布于四海”及刘备是“得其主”,归曹是“弃明投暗,自取恶名”。这些话,不乏褒扬美化刘备之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刘备宽仁爱民,深得民心,农民刘安甚至杀妻以食刘备。这与曹操因疑而滥杀其叔吕伯奢一家数十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正因为如此,刘备才有着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人格魅力,能吸引一大部分高超人才为他抛头颅,洒热血。他对人才的爱护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刘备69岁才得到的宝贝儿子,却为了赵云可以完全扔向冰冷的地面。刘备的人格魅力甚至连敌人都会为他折服,曹操说:“天下英雄唯吾与使君。”明知关羽杀了颜良文丑,袁绍还是舍不得杀他。刘表听信谗言,提剑要杀刘备,走到一半,还是觉得“玄德必不负我。”周瑜对孙权说:“要是只有刘备,荆州就借给他,可是现在他身边有个狡诈奸险的诸葛亮,荆州就不能借。”

就是这样一个如此“仁义”的人为何不能统一天下,却要病死白帝城呢?为什么蜀国在三国鼎立中最先倒塌呢?原因还是这两个字——仁义。在他的头脑中,仁义是主导,一切事情都得为之让道。比方说,在对待益州问题上,刘备是应该接受法正等人的建议,乘刘璋邀请之机进占西川,还是恪守“信义”,坐守荆州?答案理所当然的是前者,因为占益州是刘备集团的既定方针,这个目标的实现是迟早的事,至于用政治手段、还是军事手段,抑或两者并用,只是方法问题。纵使刘璋邀请刘备的态度是诚恳的,言辞是热情的,但最终目的是让刘备为其占领汉中,防守北方,对抗曹操正因为此,刘备在西进的过程时常受自己的“仁义”所限,处处表现出“不忍之心”,以至于错失了很多战机,甚至一度受挫。要不是诸葛亮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就很可能前功尽弃。

关羽死后,刘备悲痛过度,念念不忘的是桃园结义之兄弟情谊,一味地想着报仇,而不去研究新局势、新问题,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更不纳诸葛亮、赵云等人顾全大局的肺腑之言,率兵七十余万攻打东吴。结果犯了兵家大忌,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800里,几乎全军覆没,最后败走白帝城,刘备也在悲痛和悔恨中郁郁而终。至此,蜀汉元气大伤,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益州疲惫,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更为严重的是,刘备的贸然举动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成为蜀国衰弱,乃至灭亡的预演。

刘备因诚恳厚道而得以招揽数位有能之士及获取他人敬仰,正如他所说:“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但他又过分地注重仁义情理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的智慧和才能是绰绰有余的,但性格上的缺陷还是阻碍或限制了他的发展及进步,最终造成大业晚成,甚至是穷其一生都未能实现霸业。

感情意气拯救了刘备,也毁灭了刘备。就像《金刚》中的那个大猩猩,从关公走麦城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刘备命将休矣。他靠仁义得天下,最后又因拘泥于仁义而失天下,正所谓“成也仁义,败也仁义”,仁义最终还是成了刘备的软肋和致命伤。

善假于物——狐假虎威的启示

望得远要登高,听得远要顺风,行万里靠车马,渡江河靠舟船,一个人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这也许就是一个成功者和平凡人之间的区别。

荀子《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船桨)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我曾经整天苦思冥想,但是不如学习一会儿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望,但是不如站在高处望得宽广。站在高山上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远处的人却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比平常更洪亮,听的人却听得很清楚。利用车马的人,他本人的脚并不见得走得特别快,却能到达千里之遥;利用舟船的人,他的水性并不见得特别好,却能渡过长江大河。君子的本性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善于利用和借助客观条件罢了。

大家都知道“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听说,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感到非常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讲了狐狸是如何借助老虎的威风恐吓林种百兽而成为森林之王的故事。意思是说,北方各国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楚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楚王的权势。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继承其父齐相田婴的爵禄,家累万金,所养门客近三千人,而且他才思敏捷,善于择人善用,其声名远播各国诸侯。不久,孟尝君当了齐国宰相,在协助齐王与秦国争霸称雄的争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后来,齐王听了秦国和楚国的挑拨,认为孟尝君独揽大权,其名声在己之上,于是就罢了他的官并没收了他的封地。孟尝君无可奈何。这时他的门客冯谖献谋说:“您让我带上礼物去秦国走一趟,包您官复原位,而且还能得到更多的封地。”

于是,冯谖受命到秦国并对秦王说:“所有说客无论到秦还是到齐,都是为了秦强齐弱或秦弱齐强。齐、秦二国是不分雌雄而不能并立的国家,谁称了雄,谁就可拥有天下。”秦王听后问道:“您有何办法能使秦国成为雄而不为雌呢?”冯谖说:“齐国之所以能得到诸侯的尊重,关键是有孟尝君。而现在齐王听信挑拨,罢了他的官,孟尝君固然心里不满而想离开齐国。您若趁机把他请来辅佐秦国,那将不只是使秦称雄的事情了,而是让秦国拥有天下的大计了。您若失去时机,待齐王醒悟过来让孟尝君官复原职,那将来谁雌谁雄就难说了。”秦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立即派人携重金去请孟尝君。

冯谖辞别秦王之后,先走一步回到了齐国。他马上把对秦王说的话又对齐王说了一遍,还说:“秦国很钦佩孟尝君的才智,听说秦王已派人携重金来迎他去秦。如果孟尝君一去,秦王肯定会任他为宰相。到那时各诸侯国都将归附于秦,秦一旦称雄,齐就连临淄、即墨都难保了。您为何不趁秦使未到而抢先让孟尝君官复原职,再多封领地以示歉意呢?这样,孟尝君也将乐于接受。”

齐王当即采纳了冯谖的意见,并派人到边境打听是否有秦使请孟尝君的消息。当得知秦国的使者已经带了重金来到齐国的消息后,齐王更加深信不疑了,立即恢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并在旧有封地外又多增加了一千户的俸禄。

在这里,冯谖借助秦国之势,让孟尝君重新登上了宰相的宝座,而且地位比以前更加牢固。但还有比这更高明的,那就是凭借敌人之力消灭敌人,就像金庸小说中“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一样,借力攻击,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美国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米什想给妈妈一个惊喜,特地从学校赶回家过周末。到家后妈妈还没回来,于是米什决定打扫一下那口不出水的井,想打扫干净后或许会有水流出。但当他用手电去探查井口时,没有注意井边的青苔,手一滑,跌入了二百二十多米深的井。腰和腿的剧痛让他晕了过去。第二天早晨,他在饥饿中醒来:“救救我,救救我!”他不顾一切地喊着,但声音只是在井壁回荡。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故。老师认为他回家了,而妈妈却认为他还在学校……

直到第五天,他无意中发现一个掉在井底的杠夹钳,于是他用钳子一块、一块地撬开井壁上的砖块,把形成的洞作为落脚点,一步一步爬出了死亡之井。

米什使用了杠夹钳而得以重生。若是换成别的什么动物,那只能成为一具无人发觉的僵尸。虽然动物也能够感到灾难的存在,但是它们知道的毕竟太少了,更谈不上“假于物”了。

《郁离子》中有一个“鹳鸟移窠”的寓言。说墓门之老在看到鹳鸟搬家后,得知大水将至,于是告诉了子游。子游便积极地组织大家修造船只,最终幸免于一场山洪。但巨大的山洪没过了大树,将鸟儿的巢窠给冲走了。可悲的鹳鸟只有长号于苍穹。

首先感应到山洪的鹳鸟失去了自己的巢窠,而后知的子游等人却幸免于难,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子游得知山洪将至,并没有像鹳鸟一样单纯地把自己的巢窠搬到树上,而是组织村民修造了许多船只。子游借助了鹳鸟的消息和“水涨船高”的道理,所以他们得以保全了生命。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斐塞司博士,看见猫喜欢晒太阳,进而发明了日光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一张地图的启发下,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树上掉下的苹果,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位位“君子”都是因为善于借助外物的提示,而有所发现的。

其实,只要我们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做到“君子善假于物”,必定也会有所发现与作为。但若总是碌碌无为地虚度年华,听到山洪将至的消息时也像鹳鸟一样,仅仅把巢窠搬到高处,就草草了事,那结果只能像鹳鸟一样悲鸣于苍穹了!

人脉竞争——让别人来成就你

美国老牌影星道格拉斯年轻时落魄潦倒。有一次他搭乘火车,与旁边的一位女士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聊,聊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没过几天,他就被邀请到电影制片厂,而那位女士正是知名的制片人。

这个故事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使你事半功倍。王成看似侥幸致富,其实他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得到了别人的帮助。祖母嘱咐他“要勤快不要懒惰,要抓紧不要懈怠,宁早勿晚”;店主出谋划策,让他审时度势,沉住气,不要轻易还价。正因如此,昔日懒惰出名、越过越穷的王成才能够一夜暴富,走上别人不易取得的成功之路。

这里的人际关系,现代人称它为“人脉竞争力”。身经百战的投资银行界老将、台湾所罗门美邦财务顾问、董事长杜英宗说:“人脉,或者说人际关系,这是一门人生的大学问,很重要。”

现代的人都知道比尔·盖茨,因为他是世界巨富,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成为世界巨富的原因。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他掌握了世界的大趋势,还有他在电脑上的智慧和执著。这话当然不错,但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就是比尔·盖茨的人脉资源相当丰富。

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的时候,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是在他20岁的时候,却签到了一份大单。

假如把营销比喻成钓鱼的话,是钓大鲸鱼好,还是钓小鱼好呢?回答肯定是大鲸鱼。因为钓一只大鲸鱼可以吃一年,但钓小鱼的话得天天去钓。比尔·盖茨在创业的时候,就了解了这一点。他一开始就钓了一条大鲸鱼。

他20岁时签到了第一份合约,这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强电脑公司——IBM签的。当时,他还是位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他怎能钓到这么大的“鲸鱼”呢?原来,比尔·盖茨之所以可以签到这份合约,中间有一个中介人——比尔·盖茨的母亲。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董事会的董事,妈妈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假如当初比尔·盖茨没有签到IBM这个单,相信他今天绝对不可能拥有几百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史丹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过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这个数据简直令人震惊,但细想起来却不无道理,无论什么事情,几乎都无法凭一己之力完成,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需要互相“利用”。而在这个十倍速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知识迅速更新,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更加无法完成任务。因此,如果一个人懂得建立人脉网络的支持体系,既能强化他的个人竞争力,也会促使他向更高的目标看齐,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脉竞争力”呢?它的定义就是:相对于专业知识的竞争力,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人脉网络上的优势。一个人脉竞争力强的人,他拥有的人脉资源比别人更深更广,在平时,这个人脉资源可以让他比别人更快地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转换成工作升迁的机会,或者是唾手可得的财富,而在危急或关键时刻,也往往可以借机转危为安,或者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

哈佛大学为了解人际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就所扮演的角色,曾针对贝尔实验室顶尖研究员作过调查。他们发现,被大家认同的杰出人才,专业能力往往不是重点,关键在于“顶尖人才会采用不同的人际策略,这些人会多花时间与那些在关键时刻可能帮助自己的人培养良好的关系,在面临问题或危机时也便容易化险为夷”。

哈佛学者分析,当一位表现平平的实验员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会努力去请教专家,之后却往往因苦候没有回音,而白白浪费时间;顶尖人才则很少碰到这种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在平时还用不到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起丰富的人脉资源网,一旦有事请教立刻便能得到答案。

这份研究报告还指出人脉资源网络深具弹性,每一次良好的沟通都为这个复杂的资源网多织一条线,渐渐地便能牢不可破。

现代社会决定胜出的关键往往在于面临难题时,如何以最快的方式找到正确的人来帮你解决。因此,不妨从现在开始建立或巩固你的人脉资源网。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全十九册)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案例集”。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历史先辈们都遇到过、处理过,有经验教训。 作者华杉用“通篇大白话”翻译整部《资治通鉴》,并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让人像读小说一样拿起来就放不下。同时,结合历代名家观点和本人管理经验,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 翻开本书,看南北朝时局风云变幻,学会制管理者必备的优良品格
已完结,累计317万字 | 最近更新:卷第一百七十六 陈纪十(公元584年—588年,共5年)

自序: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书名: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全十九册)
作者:
华杉
本章字数:
2223

我写这本《华杉讲透〈资治通鉴〉》,希望给读者贡献两个价值:一是轻轻松松通读《资治通鉴》,把故事讲好,一读就懂,把道理讲清楚,一看就明白;二是真正能学到东西,用在自己身上,知行合一。

要实现这两个价值,就要写成《资“自”通鉴》。什么意思呢?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是写给皇上看的,让皇上学习历史,从中找到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而我这本书,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是写给和我一样的普通人看的,让人们从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经营事业和人生的经验教训。正如宋神宗在为《资治通鉴》御制序言中所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音xù,养育之意)其德。”我们读《资治通鉴》的目的,就在于“畜德”,提高自己的智慧和修养。

为什么要读史呢?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形成未来的参与者。读史可以理解今日之中国、今日之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子,也可以理解今日之我为什么是这样子。现在虽然是全球化的时代,但我们每个人都首先是中国人,我们与生俱来就继承着中国独特的政治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构成了我们生存发展的环境,也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血脉里,是我们的文化基因。这文化既在我们之内,也在我们之外,构成我们的思想观念,让我们浸泡在其中。

《资治通鉴》从战国的三家分晋,写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一共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可以说,这就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集大成。现在不是流行讲大数据吗?这就是历史的大数据。

这些历史大数据,是历朝历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是一本超级案例集。这些人物,是中国人的“原型人物”,这些故事,是中国社会的“原型故事”,驱动这些人物和故事的力量,就是中国历史的“社会原理”和“文化原力”。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无论是家国天下的,还是个人遭遇的,历史先辈都遇到过,都处理过,都有经验教训,找到原型、原理和原力,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的社会,指导我们的生存、学习和发展。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是我“华杉讲透历史智慧系列”的第六部书。之前我写完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完成《资治通鉴》之后,我还会写讲透《史记》,整个讲透系列六本书,也可以说整体是一本书,为什么呢?因为后两本,《资治通鉴》和《史记》,可以说是前五本书的案例集。不是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吗?在对《资治通鉴》的解读中,和平年代的事件和议论,我就用儒家思想来作案例分析。而战争年代的军事部分,则用《孙子兵法》来作对照讲解。这样,六本书结合起来,就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智慧最精华部分的理论和案例大全了。

写这一部书,是我“为往圣继绝学”心愿的一部分,之前写《孙子兵法》和“儒家思想”,是因为那是中国智慧的母体。而写《资治通鉴》,是因为它篇幅太大,现在很难有人能花精力去写,所以我就想利用我的优点——能下日日不断之功,滴水穿石——利用每天早上5∶00到7∶00的写作时间,花上十年,把这个工作做了。

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继承往圣先贤的遗志,叙述他们的事迹,我这也是为祖先尽孝吧!

《资治通鉴》各种版本的权威,当然是历经宋、元两朝的胡三省的注本,后人无法超越了。但是,胡三省的注释,仍是古文,绝大多数人读不了。目前大家读的《资治通鉴》白话文版,一种是文白对照版,通常是找若干历史或中文教授,每人分解一部分合译,其出发点只在于译,不在于讲,可读性不是很强,而且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过分翻译,译得像白开水,失去了原文的气脉。我在译注时,力图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特别是一些传世警句,如果直译就太可惜了。所以,我先保留原句,再作解释,在文白之间,把握到比《三国演义》再白一点就可以了,能让读者没有阅读困难,又能体验到一点古风古韵。

另一种白话文版,就是《柏杨版〈资治通鉴〉》。柏杨老师怀着对中国历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否定态度和憎恨情绪,基本上通篇都是痛斥,读得我心惊肉跳。我觉得他用现代语境来臧否中国古人,着力于批判,而不是借鉴,这不但对古人不公平,而且也无益于读者的学习进步。说实话,读了他的版本,是我发愿要重写《资治通鉴》解读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没有柏杨老师做的大量考据工作,我也没法这么容易去写这套书。对他的评论,我也作了部分收录。

宋神宗在御制序言中说:“惟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于至当,则良史之才矣。”我也用这句话来要求我这套书,是非明确,褒贬恰当,而且基本以中国儒家思想为价值观标准,怀着对祖先的感情和敬意去写。至于与“现代观念”不一致的地方,就要读者自己去辨别了。

神宗又说《资治通鉴》:“其中所记载的明君、良臣,他们切磋琢磨治国理政之道,他们相互商议讨论的精当之语,他们制定的德政和刑法,在天人相与之际,吉凶和善恶的原理,威福和盛衰之根本,规模和利害之功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评判其邪正,概括其善治与疏忽,其辞令渊厚,箴谏深切,可谓齐备!”

神宗这个评价,高度概括,令人神往。今天我写《资治通鉴》,就以胡三省的注本为本,结合张居正的《资治通鉴》讲稿,和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来写。希望能用现代的语言,还给读者原汁原味的古人智慧,再以“华杉讲透”的点评,与读者分享我的心得体会,知行合一。

《资治通鉴》全文三百余万字,我这套“讲透”,也将有五百万字之巨,其中谬误,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华杉

2018年9月23日于上海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