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终章

书名:
时代的印记
作者:
三五春
本章字数:
4114
更新时间:
2023-01-26 17:31:40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我在九零年代做大厨

一生最重不过饱餐与被爱,一生所求不过温暖与良人,一生所爱不过守护与陪伴……强子服兵役五年后复员,在老家的小县城找了份做厨子的临时工,而后开启了他平凡却精彩的人生,在爱与背叛中迷惘,在艰苦奋斗中成长……
连载中,累计34万字 | 最近更新:第105章 知味阁旗舰(下)

第1章 新的开始

书名:
我在九零年代做大厨
作者:
经年素秋
本章字数:
4731

那是九零年七八月间某日,强子因为留队的名额跟连长发生争执,最终起了摩擦甚至动手,然后在十月份背了个处分复员回家。

他家在一个很有名却又很小的县城,因为秦兵马俑而享誉全世界,但是在哪个年代依然与繁华相去甚远,整个县城也只有三条不长的街道相互交错,临街的门面房矮小又破旧,唯一比较大的国营甜食店也不过是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房,整个城区甚至连公交车都没有一趟。

那年深秋十月间,一列绿皮火车在略显破旧的车站停稳后,稀稀拉拉的只有十五六个人下车,然后急匆匆的朝着出站口走去。

强子背着打的一丝不苟的行军背包从最后一节车厢下车,然后跟着稀稀拉拉的人流走出车站。

眼下秋收季节,正是新兵入伍,老兵复原的交替时节,那个年代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复转军人,因为没有肩章和帽徽的墨绿色军装太明显了。

“一点儿都没变啊!”

强子长长的叹息道,五年前他满怀希望入伍,现在却义务服役超额期满,复转回原籍。

他的从军经历这也是那个年代相当一部分农村男孩子的经历,他们怀揣梦想,带着一腔热血入伍,然而一没文凭二没立功表现,更是没有身份背景,想在部队改变命运的梦想很快破灭,最终义务服役期满,复原返回原籍继续务农。

强子背着背包,右手拎着一个装着不少书籍的网袋(这是他从军五年最重要的收获),随着人流走出火车站后没有停留,沿着陇海线一路向东徒步而行。

那个时候连公交车都没有,出租车之类更是不用想了,大多数人出行都是靠步行或者是自行车。

记得那时候家里的自行车都是擦洗的铮明瓦亮,下雨天不骑,上陡坡不骑、超重不骑等等,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自行车骑人(泥泞道路扛着自行车)的现象……

强子家距离火车站大约四五公里,对于经常进行十公里负重越野的他来说,这点路根本就不叫事。

不过对于他来说,复原回家多少有点说不上来的失落感,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命运的想法落空,恐怕是谁也不会兴高采烈,尤其是他还背了个处分复原!

这段路他走的不快,甚至可以说有些磨蹭,因为他打算在天黑时进村,那样就可以不被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张四王五疙瘩六盘问,从而减少些许尴尬。

好不容易磨蹭到天黑,强子像是侦察兵一样左右环顾,然后拉低帽沿突然加快速度,以武装越野的速度一溜烟进了村子,果然没有碰到那些烦人的村里人。

父母看到儿子回家,自是免不了一番嘘寒问暖,因为他已经五年没有回家了,入伍时才是十七岁不到的半大小子,眼下经过部队大熔炉的磨炼,已经彻底蜕变,成了随时准备扛起生活所有的男子汉。

“哈哈哈……儿子啊,不必唉声叹气的,复原对于农村娃来说不是常态吗,咱们就是做农民的命,赶明天寻个啥工作,好歹部队给了你一个能够扛起生活重担的好身板不是吗?”

父亲作为家里的主心骨,曾经也是服役七八年的复转老兵,对于这些人生常态似乎看的很开。

“就是,听你爸的,只要肯出力,就不愁过不好日子,哪天托人给你寻个媳妇,好歹先成个家,农村人过日子吗,先解决一件大事再说。”

母亲如是劝说,作为农村妇女,也许她能够想到的就是给孩子盖房子结婚生子吧!

“对了爸,我在部队学过厨师,能做川菜,算是个正经川菜厨子,我想先找个厨师的活,起码挣钱养家不成问题。”

强子入伍时就分到了炊事班,又接受过正规厨子的培训,也做得一手好菜,于是说出自己的想法。

那个时候,厨师算是个比较混的开的职业,只要手艺好,不愁工作养家的事。

听到这个消息,庞爸庞妈有些喜出望外,这年头有这门手艺虽然不能发家致富,但是绝对饿不着,养活老婆孩子也差不多足够。

“太好了,你这孩子,怎么写信都没说过这事,既然有了这门手艺,这五年兵就不白当,明天我问下战友,他就是个老牌厨子,看看哪里需要人手……”

要说小县城最好的高中,恐怕非华中莫属了,学校位处骊山的山脚下,越往南地势越高,最高处和校门口的落差在三百米上下。

山脚下村庄林立,农舍大都依山而建,不过这里的农民与平原上差别很大,他们大多侍弄当地的一种特产…石榴以及火晶柿子,据说这俩玩意跟秦兵马俑一样,享誉海内外,当地的农民也因此收入颇丰。

加上有高中生在校外住宿,他们的房子也大多能够租出去,为丰裕的生活锦上添花。

距离华中这里不远有一个小镇……新丰镇,也因为楚汉相争时期的鸿门宴而出名,然而当时旅游业尚未发展起来,小镇依然是死气沉沉并无多少繁华。

这座小镇有个很特殊的产业链,为县城两家最大的国营企业加工生产零部件,不过大都是家庭式作坊,农民们没有一家有做大的想法。

随着时间推移,认知的提升,个别胆大的人开始打起了这些家庭式作坊的主意。

华中的校办工厂……华凌公司,就在适合的时间段跳了出来,因为有靠山和实力,所有分往家庭式作坊的订单最终都被它一股脑吃下……

今天是强子复原返家的第二天,父亲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出门了,目的就是县城某家单位的食堂,他的战友就在那里做厨子,直到傍晚时候,他才骑着自行车,满脸喜色的回来了。

“强子,事情办妥了,明天就可以上班了。”

正在给母亲讲述几年当兵经历的强子听到这话,顿时喜出望外。

“太好了爸,在哪里?”

庞爸一边撑自行车一边说道:“老齐的老丈人在华中的校办工厂做饭,哪里缺个正式的川菜厨子,我跟他说了你的情况,然后我俩又一起去了那家工厂,见了他老丈人,他说是让你明天去试试菜,若是行的话直接就可以上班!”

老齐是父亲的老战友,是个老牌厨子,在小县城这个弹丸之地还是小有名气的,不过他的老丈人却不是真正的老丈人,而是他老丈人的兄弟,今年也就五十啷当岁。

强子听说是校办工厂,当时心里还是有点不乐意的,因为作为一个正经川菜厨子,进大城市那些酒楼饭店的话,工资会高很多。

不过为了避开村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闲话,他决定还是先干着,等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找。

眼下是农忙,一旦过了这几天,村东头那个闲言碎语集散地简直热闹的像是集市,东家长西家短的流言蜚语基本上都是从那里流传出去的。

“那行吧,大锅饭就大锅饭,先干着,等以后有机会再找,先稳定下来再说,总不能待在家里吃闲饭吧!”

父母听到强子的话,心里都舒坦不少,心里想着儿子长大了,知道给家里减负了。

第二天天不亮,强子往背包里塞了几件衣服就准备出发了。

“你这瓜蛋(当地人对儿子亲昵的称呼),还不知道行不行呢,骑你爸自行车去,不行晚上再骑回来,你爸今天也不上工地。”

家里就一辆破旧自行车,庞爸今天刚好没事,庞妈就让强子骑着去试工。

“放心吧妈,你儿子的手艺没问题,肯定能通过试工,要是我不回来,自行车怎么回来,我爸每天还要用。”

强子执意不肯骑父亲的自行车,因为父亲在县城干建筑工,每天要往返七八公里,没有自行车的话极不方便。

“怪不得你起这么早,那行吧,路上小心点,要是通过试工的话好好干,咱们是农民,什么苦吃不得,干活也别矫情,力气吗,省着也不能当钱花……”

庞妈在一旁絮叨着,也许那个年代大多数农家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一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碌,哪份与生俱来的朴实始终不改。

“放心吧妈,你儿子不是偷奸耍滑的性格,部队锻炼了我四五年,什么苦都能吃的下,我听说那些厂子都有礼拜天,休息的时候我再回来看你和爸。”

“哥……你这就要走了?”

这时,一个睡眼惺忪的半大小子出现在厦房门口(关中地区农村一种半边盖的房子,大多是土木结构)。

这是强子的弟弟……庞小强,今年十五岁,正在上初三,昨晚硬是拉着哥哥聊了大半夜军旅生活。

“嗯……我去县城试工,今晚可能不回来了,你在家多长点眼色,能干啥活就帮妈干点,别整天想着玩,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不要像你哥一样没文化,到部队上也是个戳锅底的。”

“知道了哥,戳锅底也没什么不好,起码能吃好喝好,还不用上学,我最烦的就是上学了!”

小强低声嘀咕,说实在的,他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整天就想着逃学旷课了。

“你这瓜蛋,就是不让妈省心,多学学你哥!”

庞妈宠溺的拍了拍弟弟的头,然后看着强子:“儿子,出门在外跟人打交道要和和气气的,咱不想着占便宜,也吃不了亏……”

在母亲的絮叨中,强子背起背包走出大门,天色未亮就出了村子,大踏步向南而去,县城就在南边的山脚下。

出了村子后,他把背包往背后一丢,开始跑步前进,从军的五年里,每天跑步练军体拳已经养成了习惯,眼下绝对算是轻装上阵,因为在部队的时候,都是负重越野。

半个小时后,天色已经大亮,强子也已经跑到县城了,往华中的话要继续向东两公里,哪里是骊山的东段,山体并不高耸,植被却异常郁郁葱葱,不过都是村民栽种的石榴以及火晶柿子,这玩意算是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

此刻路边原本的甜食店已经开门,作为小县城有数的国营卖熟食的饭店,它的前身只是卖油条醪糟等甜食的,记得以前一根油条八分钱,一碗鸡蛋醪糟好像也是八分,早点花个两三毛钱就能吃的肚子溜圆,灌个水饱。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本单一的甜食店早就经营不下去了,国营的饭店转包给了个体户,现在的早餐多了许多花色品种,豆腐脑、葱花饼、胡辣汤、时辰包子、丸子汤等等,不过可能是甜食店的名字早就深入人心,原本的牌子并没有被取代。

看了一眼天色,强子觉得时间尚早,于是走到甜食店临街的桌子坐下,随便要了四个包子和一碗豆腐脑吃了起来。

放眼望去,小城的街道一眼就能望到头,早上卖早点的也并不多,除了甜食店这一家,再就是最南边靠近华清池的某酒楼了,这是一家专门接待游客的餐饮店,许是旅游业并不十分景气的原因,这种在当时算是高档的酒店也做起了早点生意。

“老板结账。”

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强子吃饭速度很快,没几分钟就消灭了四个包子和一碗豆腐脑,用桌子上的卫生纸擦了擦嘴让老板结账。

“来了……这么快就吃完了,一共一块钱,所有东西都是两毛,不要粮票。”

老板是个看着非常油腻的大叔,一件白色大褂已经快成了灰黑色,油光铮亮的,估计从穿上就没洗过。

强子放下一块钱后起身问道:“大叔,现在几点了?”

大叔看了店里一眼:“七点差一刻。”

“哦……华中一般几点钟开门?”

“差不多七点吧,一般学校差不多都这个点!”

庞爸说过,那个校办工厂就在学校大门里边,可以直接进去,在厂门口等着开门,然后找一个姓李的老厨子就行了。

华中强子虽然没有进过,但是却知道地方,因为时间还早,所以就一路溜达着往学校走去,几年没有回来,这小县城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

大约半个小时就来到学校门口,一个看门的老头叫住他,那时候并没有什么保安公司,有些学校便随便招聘几个老头看门,只要是认生面孔就行了。

“等等小子,你是干嘛的?”

“哦,大爷,我是来华凌公司应聘的。”

强子很有礼貌的回答。

“应聘……那是什么意思?”

老头显然没弄明白应聘是啥意思,强子认真的看了他一眼,突然有点想笑,这老头满嘴怕是都没有几颗牙,这样的人能够充当保安或者门卫,恐怕也是某个校领导的乡下亲戚吧!

“华凌公司招人,我是来试工的!”

“哦……华凌公司招人,我咋不知道……进去吧,进门右拐,那一排两层楼房就是。”

老头并没有多说什么,摆了摆手让强子进去,架势跟轰苍蝇似的。

一排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原来应该是教职工的宿舍,现在被当做华凌公司的办公区,后边一个空院子有数间厂房,应该就是生产车间了。

这看着其实就是大一点的土作坊,叫做公司恐怕就是为了听起来洋气,因为那个年代一切都透着土气,对当地农村人来说,听得最多的就是什么供销社、农机站、粮油站、能叫做公司就显得高大上不少。

现在时间不到,办公区并没有什么人出入,强子站在写着餐厅字样的房间门口打量,看样子也是几间宿舍打通做的食堂,一切都透着简陋。

无聊的他从裤兜里摸出一盒钟楼牌香烟来,这玩意当时卖一块一毛钱一盒,不算便宜,大多数农村人只能抽的起大雁塔或者宝城,也就是两三毛的价格,再差的就是羊群,当时应该是九分或者一毛钱一盒。

看了看烟盒的包装,从上边撕开锡纸,露出一个小洞,目的是每次只能抽出一两根来,这是学别人的样子做的,因为他自己并不太会抽烟。

买这玩意就是为了装门面,给其他陌生人递烟,出门办事,这样做会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