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9.2
完结 签约作品 都市人生 现实百态
作者: 庐上雁 主角: 林正秋
12.99万字 0.1万次阅读 0.3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28章 一座有着英雄传统的城市 2021-03-16 10:46:50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12.99
    累计字数
  • 2
    创作天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28章
简介

本书叙述了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林正秋教授从事地方史学研究的故事,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学术研究与城市建设事业相联系,从而为打造杭州城市品牌做出的努力。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后,历史的真实面貌,一个人的经历见证一座城市的进程,同时也是一段杭州故事,一座文化名城在史册上留下的痕迹。

第1章 青葱岁月

前言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正秋(下称“林”)为杭州乃至浙江地方史研究与经济建设做了许多工作,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与杭州这座城市的改革开放进程息息相关,其教学与学术经历,或许,可以窥探到人们致力于经济建设与向文化科学进军的一个侧面,一个人的足迹,可以佐证一个时代的进程,与众不同的是,他把自己从事的学科与现代建设联系起来,做成为公众服务的工具,而备受各方关注。

有道是“作文先做人”,林教授走过的学术道路,或许,值得后辈引为楷模。

笔者多次采访他,林侃侃而谈,说了许多在学术与教学生涯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自己的心声。本书内容出处,除了笔者自己多次采访林教授以外,还研读了他的著述,参考了各地报刊访问林后所写的通讯报导,将他断断续续对记者的谈话融进了本书。

在内容安排上,均在解释里注明了出处。

林说,除了教学以外,我对杭州城市史的研究,与文史创作应当发端于一九七八年的最初那几篇论文《南宋杭州的城市经济》(1978年2月)发表在《杭州大学学报》;

《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3月)刊出;

另一篇论文《古代的杭州》刊载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12月),还有《南宋时期杭州的经济文化》发表在《历史研究》(1979年12月)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林正秋多次被评为杭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和浙江省级劳动模范等,他的论文与著述无数次获得省、市社科类著作的各种褒奖,成为杭州十大文化人物之一(见附录),一直到今天(2021),在漫长的数十年执教与创作生涯中,编撰了三十余部专著,数百篇论文,培养了成千上万个学生。

大致上说,除了教学以外,学术成果可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对杭州史的研究;

二是对南宋都城的研究;

三是对旅游文化的研究;

四是以史学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而为现代建设服务。

有研究认为,林正秋在一生的研究与创作活动中,敢为人先,潜心钻研地方史,将史学研究应用于现代经济建设,特别是为杭州史研究创立了十二个“第一”:

文革后,第一个颠覆了教课书上对南宋的定论;

第一个在内地大学历史系创立地方史课程;

第一个提倡在杭州恢复“宋菜”;

第一个开设“旅游文化课”;

第一个提出以本土文化为主导开发旅游;

第一个在市民中普及南宋文化知识;

第一个提出开发南宋皇城遗址与御街;

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工具促进城市发展建设;

第一个提出开发杭州西溪旅游文化;

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倡导恢复以宗教文化带动的旅游业;

第一个提出以爱情作为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与品位来吸引游客;

第一个挖掘“宋酒文化”并应用于市场。

许多人未敢涉足的领地,他斗胆尝试进入,成为首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注1)。

在实践中,林正秋对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三个要求,即,“新、深、实用”。

“新”是指内容新,采用新发现、新史料、新观点、新考古研究成果,而非人云亦云;

“深”,做学问一定要沉下去,探究其中的因果关系,对某些现象主张放在当时社会的政经、军事、文化大背景下去思考,并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知其所以还要知其所以然。

“实用”,也就是古为今用,让地方史研究直接应用于地方上的经济建设。

他将自己的研究放在时代进程的大视野中,地方史与现代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建设服务、为现代社会所用。他的研究成果难道不足以说明,改革开放以后,林与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点点滴滴的发展与杭州的“申遗”成功不无关联吗?人们可以从本书中窥探到杭州的建设在改革开放后进程中的许多细节。

注释:(注1)见《林正秋,一位公共学者》载《浙江故事》2017年浙江作家协会编。

(作者与林正秋教授在林的寓所2017)

第一章青葱岁月

一九三六年仲秋,林正秋出生在浙江温州鹿城区花柳塘一个店员的家庭,长辈给他取名“正秋”初衷,或许,正是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父亲叫林锡华,一九一三年出生,读过五、六年私塾,后到谭德华柠麻店当学徒,又到庞源顺柠麻店打工。

一九五一年,柠麻店歇业,林锡华失业在家。从五一年到五八年这段漫长的岁月,锡华靠做水产流动小贩谋生,日子过得相当艰辛。儿时的林正秋意识到,父亲在外做工赚点辛苦钱,养家糊口相当艰难了,能够供养自己进入温州第六小学(今城南小学)读书已经非常不容易,由此,学习特别用功,他想用优秀的成绩来回报父母的付出。

小学毕业后,林正秋考入温州第一中学(下称“温一中”)。

林说,我考取温一中以后,见到父亲为支撑这个家庭的生活,起早落夜,每天奔波,日渐消瘦。

林看在眼里,放学后还要主动帮助父亲到南大门经销水产品。

他在学业与生活难于兼顾的情况下,只得改为读夜间班。那是班主任魏忠老师特批的,有一次问林正秋:“你改读夜间班是父母意见,还是自己的主张?”

林回答说,这是我个人的想法。魏老师听了,不觉说了一句:“你真懂事!”

温一中的教导主任是徐规(注1),徐老师是温州平阳人,原在浙江大学(下称“浙大”)历史系教书。一九四九年后,浙大紧缩编制,历史系停办,回到老家浙南,在温州第一中学执教。虽说徐规是温一中的教导主任,仍兼课为学生讲授中国历史。

徐规老师的课,深入浅出,将我国漫长的古代历史文化讲得有声有色,东方历史的曲折起伏,绵远流长,让每一位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上了他的课,对林启发很大,对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历史课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被同学们推举为历史课代表。

初中快要毕业时,本来校方规定读夜间班的学生不能报考高一级学校,幸好校长金嵘轩听说了,说道:“这个学生(林正秋)家庭贫困,读书要求迫切,成绩好,给个特批吧。”

就这样,初中毕业后林考进了温州师范专科学校(下称“温师”),这所学校毕业生去向大多是当小学教师。毕业时(1956),适逢周总理提出“向科学进军”号召,初级师范毕业生居然也被允许报考上一级师范学院。

林从初中开始就喜欢历史课,顺其自然,史学成了大学报考填写的第一志愿。

读书与留校教书

一九五六年,林正秋如愿考上了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下称“浙师院”)。正当他打点行囊准备上学之时,家中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父亲又失业了。

不言而喻,全家七个孩子中,林正秋当大,作为长子,有帮助父母分担养家糊口之责。父母希望他能如同温师别的毕业生一样,离校后当小学教师,挣钱养家帮助弟妹。

幸好,有位邻居听说了,碰巧遇到林锡华,说道:“在我们这个大杂院里,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你怎么能将他叫回来呢?从前人家讨饭也要供儿郞读书考状元,你总不至于到讨饭的地步吧。况且,只要考上了大学,生活费、学杂费国家全包了,你担心什么!”

邻居的一席话,令父亲醒悟:家里再艰难,不能苦了孩子,自己熬熬省省,再艰难一点,也不能让孩子受委屈,终于同意让他继续求学。

写了《越王勾践与奋发图强》

林正秋知道自己的大学梦来之不易,学习特别努力,各门功课成绩都相当优秀。

大二时,林对浙江乡土历史产生了兴趣,写了篇短文《越王勾践与奋发图强》,这是他写的第一篇有关史学的论作,刊载在浙师院历史系刊物《历史学习》上。虽说没有稿费,编辑部给的奖励只是一本小册子《中国科技发明与科技人物论集》。

那篇文章的发表,对于林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鼓励,以至于一直到今天(2020),这本小册子依然珍藏在他的书橱中。

了解一座城市,才能深入了解这个国家

到了大三,恰逢“大跃进”运动开始。浙江省京剧团要拍一部越王勾践(注2)的戏,请了林及中文系的一名学生去指导。那时候大学生被视为“新知识分子”,老师则被叫作“旧教育制度下产生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他给演员们讲了勾践的故事,然后让他们表演一段看看,其中有个练习兵器的细节,演员拿出一个木头风箱烧起炉火打兵器。他说:“这个错了,不符合历史。”

林告诉他们,木头风箱基本上是在南宋以后出现的,到了明清时期才流行起来。二千多年前,鼓风都用皮囊——两块大木板往中间一压,中间的孔能鼓出风的一种器物。

这是林第一次“说戏”,这次经历让他对史学的兴趣更浓,也对自己更有信心。他觉得中国历史涉及的范围过于漫长浩瀚,只有选定一个目标,将一段特定的历史,或者,一个地区的历史做专、做精、做透,才能避免泛泛空谈。

他想从杭州史入手,了解一个城市的进程,才能更深入的了解一个国家。

成为“红色信号报”主编

浙师院学生会办了一个四开版的小刊物,叫做“红色信号报”,每周一期。

多年以来,这家学生报的编辑大多由中文系学生选派与兼职。林喜欢写写稿子,进校不久,就成为该刊的历史系通讯员,经常给刊物撰文,很快当上了这家小报的记者。随着高年级校刊成员的离校,又成为编辑。当时学生报有六个编者,每三人轮流编一期。

毕业那年(1959),浙师院已经与杭州大学合并(注3),称为杭州大学(下称“杭大”)。林正秋成为杭大“红色信号报”主编,同时兼任了学生会宣传部长。

多年以来,这份刊物的编辑,大多是中文系同学的阵地,其它学系同学任主编的情况不多。林正秋由学生会刊物的通讯员、记者与编辑一直到主编。作为记者与编辑,给了年青的林正秋许多机会采访当时的一些名师益友,既扩大了视野,也积累了经验,同时磨练了笔杆子。其实,林在大学历史系读书时,就已经开始了地方史研究的习作。他的毕业论文(一九五九年)题目是《论于谦的爱国主义精神》,分析了于谦,一个杭州人在外敌入侵时,秉承的爱国精神,此文为他以后从事地方史研究埋下了伏笔。

二00七年十一月,《温州都市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他,问道:“您研究浙江乡土历史有五十年了,那么,您是否涉及到温州的乡土历史呢?”

林回答说:“有的,一九五八年我在读大三时,学校组织学生下乡劳动,我与一位同学回到老家,调查了温州工人运动史。我们到温州新华印刷厂等单位调研发现,温州印刷工人运动是浙江印刷工人运动的源头。在全省范围内,温州工人率先号召开展罢工,这个事件出现在当时的刊物上,我们找到了这段珍贵史料,也是温州工人运动的光荣革命史。”(注4)

注释:(注1)徐规(1920-2010),温州平阳县江南区半浦村,今苍南县龙港镇新兰村人,初名敏珠,后易名规,字仲规。1939年温州中学毕业,同年秋考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毕业后留校。1949年浙大历史系停办,徐规返乡任温州中学历史教员。1954年调到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与杭州大学合并,在杭大历史系任教,著有《仰素集》,校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编著《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李焘传》、《宋史研究集刊》、《宋史补正丛书》等(摘自网络)。

(注2)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465),原姓姒,古越国与中原语言不同,译为勾践。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越国国君为春秋五霸之一。勾践即位后,在槜大败吴军。公元前494年,被吴军击败于夫椒,被迫求和。三年后释放回国,重用能臣,卧薪尝胆,国力逐渐恢复。勾践起兵伐吴,大败吴师,成为春秋时最后一位霸主(摘自网络)。

(注3)1952全国院系调整中,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一部分、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和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摘自网络)。

(注4)《一位研究杭州的温州学者》刊载于《温州都市报》2007年11月5日”学人专栏“。

90%看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