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孩子,做孩子最喜欢的人

书名:
懂博弈的女人最幸福
作者:
吴昱荣
本章字数:
6557
更新时间:
2021-01-21 15:37:45

教育孩子应该听谁的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夫妻都会持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而言,做父亲的大多主张严管,而做母亲的则认为宽爱更好。

经过朋友撮合,美慧嫁给赵军。大部分通过相亲认识的夫妻都存在跟美惠和赵军一样的问题:结婚后两个人才开始真正的接触与了解。他们之所以很快结婚,原因之一就是把结婚当成了一个任务,而且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于是,孕育孩子很快被安排进日程。

美惠和赵军很快有了个女儿。孩子的诞生刚开始的确给了他们幸福感和满足感。不过,孩子半夜的啼哭催生了矛盾。一开始,赵军都会主动起床喂孩子奶或者换尿片,以示自己体恤老婆白天带孩子的辛劳。

可惜没过多久,这个家里就出现了两个女人的哭声。那天,孩子半夜又哭闹了,赵军不愿起床,于是推了推美惠。美惠生气了:“白天我一直抱着孩子,怎么还要我去呢?你就不该管管吗?”赵军马上回了一句:“我白天不也忙着工作吗?我怎么没管孩子?孩子买奶粉的钱不是我挣的吗?”

孩子的哭声更响了,赵军没办法,起床安顿好孩子。上床不久,孩子又哭了,这回赵军怎么也不肯起来了。美惠狠命地掐了老公的胳膊,赵军被激怒了,用力甩了一下膀子,结果不小心打到了美惠的脸上。“你怎么打人啊?”美惠委屈地哭开了。母女俩的哭声交织在一起,赵军在一旁憋了半天闷气,无奈之余只得怏怏地抱起孩子。

直到女儿2岁以后,美惠与老公的矛盾才趋于缓和,生活重归平静。这是因为,女儿2岁后,自己懂得吃喝拉撒,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的负担,所以二人的矛盾也被掩盖。而女儿刚上学那会儿,夫妻都将精力放在女儿身上,也无暇顾及对方的毛病。

转眼女儿长到9岁了,开始上小学四年级。女儿学习基本上步入正轨,不需要家长密切关注,于是,这对夫妻也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更多的问题。就是这年,家里风云再起,夫妻二人又开始了激烈的争执。

此时,夫妻二人争执的核心,从几年前的“谁来照顾孩子”演变为“教育孩子应该听谁的”。对教育女儿的主导权,美惠和老公赵军都是势在必得!

对许多夫妻来说,都免不了会遇到“孩子是应该听父亲的还是听母亲的”的亲子教育问题,这是一个很容易就引发夫妻争执的问题。“孩子该听谁的”,表面上看是关于孩子的问题,本质上却是夫妻二人之间关于家庭权力的较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就好像是一把“权杖”,谁握有这个“权杖”,谁就能登上“一家之主”的宝座。

虽然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是,在一个家庭之中,夫妻之间还是会就孩子教育的问题发生博弈,争夺教育孩子的主导权。夫妻之间关于孩子教育应该听谁的博弈也属于“斗鸡博弈”形态,其结果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夫妻都坚持自己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权力,谁也不愿意让步,经常发生争吵,并且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结果孩子也不知道听谁的好,所以干脆谁的都不听。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均为负收益,都是-5。

第二种情况:老公胜出,获得教育孩子“说了算”的权力,孩子平常很听老爸的话,对老妈的话不会乖乖服从。这种情况下,老公为正收益,10;老婆为负收益,-10。

第三种情况:老婆胜出,获得教育孩子“说了算”的权力,孩子更多地听老妈的话,对老爸话则不会乖乖服从。这种情况下,老公为负收益,-10;老婆为正收益,10。

第四种情况:夫妻二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起商量,谁的话更利于孩子的教育就听谁的,孩子对父母都很尊重。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均为正收益,都是5。

显而易见,第四种情况为最佳结果。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家庭中,夫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多都有一个主次之分。

父母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孩子时,夫妻两人都不应该出面袒护孩子,就算是一方责备得不当,另一方也不应该在一方正在教育时给予纠正,或者当着孩子的面为此争吵。这样不仅会有损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会影响到母子或父子的感情。

孩子面前,父母要统一态度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夫妻双方能否相互配合特别重要。上一节我们已经说过,夫妻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由一方树立主导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另一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功劳就可以被忽视。有的时候,辅助教育者的功劳并不一定比主导一方小。

生活中人们一直强调夫妻要互补,当然,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如此,就是说夫妻两人应从不同侧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在大多数中国家庭里,父母一般会分饰这样两个角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说得更详细一点就是,一方在教育孩子时要训,另一方则负责哄。

这一教育方法由来已久,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可是,夫妻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最好不要总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因为这种做法也存在一些弊端:

1.有时会让孩子分不清是非,无所适从

小明说一句谎话,爸爸气得打了他一巴掌,而妈妈立刻心疼地拉过去,搂在怀里问孩子有没有打疼,这样就会让孩子陷入迷茫,分不清对与错。

2.会让孩子在家里只怕一个人,只听一个人的话

夫妻俩既然有了明确的分工,那就要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一来,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如果唱白脸的不在家,孩子就会不听管教了。时间一长,孩子极有可能成为“欺软怕硬”的小两面派。

3.会让孩子只跟唱红脸的那一方亲,排斥唱白脸的

我的一位朋友为了教育他那调皮爱玩的儿子,跟妻子进行了“分工”:

我的朋友扮“白脸”,当孩子不听话时,他便板着脸,或训斥,或惩罚,或打骂;其妻则扮“红脸”,当丈夫对孩子管教到一定程度时,再出面圆场,哄孩子按大人的要求行事。

刚开始那会儿,我的朋友对其家教之法一度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去年他因故与妻子离婚时,向法院要求将孩子判给自己,谁知孩子死活不愿跟随,最后,法院将孩子判跟了他的妻子。此时,我这位朋友才明白自己家教法的失误,孩子已经跟自己不亲近了。

4.不利于及时地教育孩子

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总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当孩子犯过失时,如果没有立即进行教育,而是等到唱白脸的回来再进行教育,那效果自然会差很多。

由此可见,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之间应该统一态度,步调一致,通力合作。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具体情况,夫妻双方可以有所分工、有所侧重,但务必要牢记:分工和侧重跟扮演两种相反的角色有着本质的区别。

跟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

某位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要是父母跟孩子交上朋友,就会跟孩子成为一生的‘至交’,这种友谊对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大有裨益。”说起来容易,现实生活中,有几对父母会发自内心的意愿去这么做,或者做到了呢?这的确是一个需要父母反思的问题。

就算努力后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父母一定要尝试着那样去做,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跟孩子进行对话,尤其是做母亲的,要用自己的细腻去拉近母子关系。想跟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它们就是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下面请看一位母亲总结的教育心得。

在孩子很小时,我就帮助孩子分析事物、明辨是非,对家中的任何事情,我都鼓励孩子说出他的看法,并录下跟他的谈话内容。对孩子有启蒙意义的东西,我也全部保存了下来,将孩子的学习成绩、身高等按每年的变化情况绘制成曲线图。我教孩子唱歌和游泳,还带他到博物馆参观、看展览、看演出,并尽量抽时间跟他一起去郊外游玩,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感受无拘无束的自然世界。

当然,在所有的活动中,我不会以自己的权威来擅自决断事情,或摆出一副做什么都对、对什么都懂的样子,而要努力做一个能给予孩子知识和快乐的最知心、最值得信任的朋友。我会时常组织全家人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正是因为家庭氛围十分民主、和谐,所以孩子也生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当孩子心里有事的时候,他从来不会憋在心里,总是愿意告诉我。每次出门时和回家进门时,也礼貌地跟我打招呼,洗衣、做饭都会帮忙,饭后积极地收拾饭桌和洗碗。总之,家中平常所有的家务孩子都积极参与,有时还给父母盛饭、按摩等。就算有些事我批评他过了头,他也从不当面反驳,而是过后再进行解释。

我经常对孩子说:“我们既是母子,也是朋友,我有培养和教育你的义务,当然,也应该得到你的帮助,等你长大以后,你就会发现我在许多地方都有欠缺,我有许多方面远不如你,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要像朋友那样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才行。”

不管是谁,只要是家庭中的一员,在家中都是平等的,当孩子就某些事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我一定要进行认真地考虑,假如是对的,就接受他的建议;如果不对,就跟孩子解释清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我们必须跟孩子成为好朋友。

父母跟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非常有益,对孩子来说,这无异于一剂通心的良药,它不仅能有效地解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结,帮孩子树立自信,而且还对孩子改掉一些缺点或不良习惯大有助益。

没有孩子会喜欢苛刻的妈妈

1990年的《财经杂志》上,有一篇标题为“为什么评分得A的主管却是评分得F的父母”的封面故事。按理说,评分得A的主管对孩子的管教应该是最严厉的,为什么孩子反而成了最不及格的呢?

据研究人员研究,成功主管的子女比较可能出现情绪和健康问题。例如,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家公司,主管的子女每年接受精神异常或滥用药物的治疗的达到36%,而非主管的子女仅有15%。报告中还指出,主管长时间工作和个人特质(完美主义、缺乏耐心)是问题子女的罪魁祸首,并忠告精力充沛、对自我要求过于苛刻的管理者,应该学习怎样不伤害子女的自尊与自信。

孩子免不了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母亲,你必须要明确一点:孩子年龄较小,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在喜欢一样东西的时候,他们通常想据为已有。他们在情绪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生气甚至发脾气,并借助破坏物品或攻击他人等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其实,这些都属于一个正常孩子的情绪反应,是他们特有的年龄特点,我们不能一味地判断为孩子是不讲理、自私或有暴力倾向,而要从实际出发,耐心地帮助孩子辨别对错,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如果孩子出现了行为问题,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立刻指责孩子,应当心平气和地了解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进一步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并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承担应付的责任。如将满地的玩具收拾整齐,向被自己伤害到的小朋友道歉,等等。

在批评或者帮孩子矫正错误的过程中,妈妈们一定不要忘记时刻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不嘲弄孩子的尴尬、重视跟孩子相处时的礼貌、及时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减少孩子的难堪情绪等。

许多人在事业上是不折不扣的成功者,但在家庭生活中却很失败,绝对称不上合格的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教育关系孩子一生的事情,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期,真的就后悔莫及了。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要做到尽心尽力。无论有多忙,都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倾向,及时纠正孩子的缺点,帮孩子建立完善的人格、心态,这是为人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好女真的是富养出来的吗

一句老话说了很多年,想必大家都听过,它就是“穷养儿子富养女!”用通俗一点儿的语言来解读:儿子要穷着养,这样就能锻炼他的吃苦精神,将来就算身处逆境也能白手起家,成为能伸能屈的大丈夫;女儿要富着养,这样就能锻炼她的物质承受力,如果女人从小就见过些世面,长大后总不会轻易一见玫瑰花就心动。

中国家有娇女的人家真是不少。有朝一日,这些人家有女初长成,如花似玉一枝秀,只等如意儿郎前来求。刚开始的时候,这些父母看着自家漂漂亮亮的大姑娘,心里头那个美啊!渐渐地,等女儿跟络绎不绝的追求者过上两招之后,当父母的心里便不由得开始紧张了。

这家的母亲叹息道:“我家女儿从小没吃过一点儿苦头,样样我都给她最好的。如今的她,根本不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当一回事,介绍个门当户对的小伙她瞧不上;还信誓旦旦说物质条件可以忽略掉。我如何放心她跟着去吃苦?她吃得了苦?”

那家母亲也跟着感叹:“我家女儿的毛病就是太娇惯!都怨我从小把她宠到大,什么都要给她最好的。现在的她,根本不懂得感恩,别人对她再好,也不懂得知足。老拿别人来跟我们比较一番,这怎么会有可比性呢?真不知将来谁会娶她!嫁给谁估计她也不会满意啊!就算老公再宠她,公婆再疼她,那跟亲爸亲妈也不可能一样啊!”

富养的女儿最让父母发愁,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把女儿嫁给谁,或者说这样的女儿很难让父母放心的嫁出去。也许每一对父母都希望把女儿培养成公主,可父母不知道的是,这世上的王子毕竟凤毛麟角。如果从小胃口就被吊得太高,将未来这些“公主们”极有可能高不成低不就,那时要嫁的幸福可就成了大难题。

被宠坏的女儿呢,往往都能伸不能屈,性子太傲。习惯好日子的女儿,往往连一点儿苦头都咽不下去。可是,生活怎么可能只有伸、只有甜呢?所以,父母该操心的不应该是怎样富养女儿,而是:你的女儿,有什么资本去应对人生中必须经历的那艰苦二十年!

有位婚姻专家说过:“阔太太都是熬出来的!”听到这句话,很多女孩都会略略皱一下眉头,因为她们觉得这个“熬”字很刺耳。

自以为聪明的女人会说:“一个女人的成功就是嫁给一个成功的男人!”大部分女人都想嫁有房有钱的男人,这样便可以少奋斗二十年。可是,她们忽略了一点:真正有营养的姻缘都是“熬”出来的,小火慢炖,费时良久,这才是最为养人的。

少奋斗二十年自然是好的,最起码不用吃那二十年的苦。遗憾的是,很少有人会想到:人生有些东西,少了这二十年的积淀,就算真的能到手,自己也未必能把得住!对女人来说,这二十年的积淀是不可少的,它不仅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内心的修为。有了这份修为,女人才能够走得更稳、过得更幸福。

“穷养儿子,富养女”,貌似有几分道理,实则荒谬之极。对于儿子,父母都在穷养,为儿子的以后精打细算;对于女儿,父母都在富养,把最好的一切送到女儿手心里。这样长大的男孩与女孩,将来他们能幸福吗?

好女绝对不是富养出来的,而且好女也经不起富养。女儿是这世上最美的一朵花,我们可以不必刻意地让她吃苦,可至少应该让她明白,人生有些苦是一定要吃的。

幸福离你有多远

假设要画一只鸟和一个人,你打算如何构图?(提示:鸟象征着“幸福”,而人代表“你”。)

A.一个人正看着笼中的鸟。

B.一个人正追着飞走的鸟。

C.一只鸟停留在一个人的肩上或手上。

D.一个人正向飞远的鸟招手。

E.一只鸟在上空飞行着,而这个人对这只鸟毫不在意。

测试结果:

A.你的幸福其实已近在眼前了,却受到了一些阻碍而让你无法如愿以偿,也许是你已有结婚的对象了,但对方家人反对你们的婚姻,或是你无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所以婚期仍然未决定。千万不要让幸福溜走了!

B.你正全力以赴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你想抓住自己的幸福,但又抓不住,正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中。其实,有舍才有得,如果你认为眼前的幸福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可就要做个决定了!

C.你现在正处于幸福、满足的状态中,每天都觉得很快乐,可能是你找到了自己的最爱,因此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人了!

D.你正等待幸福的来临,并且是以一种平静、平常心来等待,人生中有许多事是要去自己争取的,机会稍纵即逝,千万大意不得!

E.你对幸福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现在的你相当的淡然,可能你经过了一些特殊的事情,所以突然想开了,并对人生有了自己的见解。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三十六计现代释解

讲述《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是博大精深的东方古老智慧,传世已久的世界经典名著,被喻为中国人无形的“智慧长城”。
已完结,累计13万字 | 最近更新:§当“走”不“走”心中早已有盘算

前言

书名:
三十六计现代释解
作者:
释颢
本章字数:
664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是博大精深的东方古老智慧,是传世已久的世界经典名著,被喻为中国人无形的“智慧长城”。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在当代社会,《三十六计》的影响更是扩大到政治、商业领域。对大众来说,《三十六计》中的谋略思想,对为人处世和日常生活、工作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社会是复杂的,不可避免地充满着争斗。如果你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人性有所了解,对处世的策略有所掌握。而《三十六计现代释解》正是这样一部书,它既是兵家制胜的宝典,也是商家竞争的秘籍、政治家案头的启录,一句话,是为人处世的宝典。

本书在对《三十六计》原书进行诠释和解读时,为使读者朋友能够深刻领悟三十六计的精髓,真正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在编写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古今经典案例。从故事的机趣中阐述一些道理,浅显易懂。作为现代人,能够熟读历史,活用历史的智慧,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是极为重要的。

如读者读完此书能将书中计谋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那么定能得到帮助,并在竞争日益激烈与关系日益错综复杂的当代世界里纵横捭阖、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