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明王朝,永乐十年。
这年朱棣北伐阿鲁台部落胜利回师。
京城应天之内。
梁王府邸里,八岁的梁王朱高焱正无聊地在院子里玩蛐蛐。
突然间耳旁传来系统提示音:“恭喜获得影密卫势力布局天下。”
但朱高焱对此已是波澜不惊。
心中暗自抱怨:"我只是想过过小日子而已,为什么总是让签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势力。
我可一点也不想当皇帝呢。
一个孩童能有什么坏念头。"
自从穿越来后,他成了朱棣第四子,还是个八岁幼童。
即便如此,作为晚年得子的小儿子,朱棣对他极为溺爱,无论如何淘气也只是莞尔一笑。
不过朱高焱倒也不仅仅是调皮捣蛋,在这些年里还签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如罗网刺客、燧发枪等火器......然而却从未签到过什么能让他享受安逸的东西。
朱高焱满心委屈:"前世奋斗了一辈子,今生难道不该好好放松享乐么?"
正在这时,一道黑影闪现眼前,身着银蛇鳞战衣之人跪下报道:"属下惊鲵参见殿下,发现应天府中有建文余孽妄图刺杀陛下。"
朱高焱脸上浮现出一抹纯真笑容,"原来真的是有这回事,知道了。
下去吧,别坏了老爷子今日凯旋的好心情,行动要快,莫要让锦衣卫丢脸。"
惊鲵领命离去。
此时老管家急匆匆赶来:"王爷,陛下凯旋回朝,太子让您同去南门迎接。"
朱高焱摆手笑道:"知道了知道啦。
让大哥先去,我给老爷子准备了个惊喜大礼呢。"
老管家满腹狐疑,不知道这孩子能搞出什么动静能让皇帝龙颜大悦。
应天南门之处,百姓们早已跪迎路旁,大军列队缓缓入城。
马背上的朱棣意气风发,二皇子朱高煦与三皇子朱高燧分立两侧。
大太子朱高炽赶忙上前施礼:"父皇!"
朱棣点头环顾:"应天治理得不错。
只是...这小子老四怎没来?难道他不知今日朕凯旋?"
朱高炽回答:"老四说要给您准备大礼祝贺呢,说是会让父皇高兴得跳起来。
估计应该快了。"
朱棣听闻笑语:"哦?看来平时对这个小儿子的心意没白费。"
而在他们团聚之际,人群中已有百余名刺客悄然拔出利刃。
冰冷的目光带着浓浓的杀机。"为靖难牺牲的大臣们报仇,为了建文帝,我们必须铲除朱棣!”
刺客眼中流露出坚毅与果断,一步步朝着朱棣所在的位置靠近。
两百步……
一百五十步……
一百步……
只要再近一点,就能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完成刺杀!
这一刻,刺客们感到紧张万分,但同时也充满希望。
叮——
就在他们准备拔出武器的瞬间,城中猛然爆发出如雷鸣般的巨响。
轰隆隆!
耀眼的火光划破天际。
久经沙场的士兵瞬间意识到危机,“保护陛下!”
霎时,数以万计的军队将朱棣团团围护起来。
连隐藏在人群中的锦衣卫也迅速加入保护行列。
嘭嘭嘭!
巨大的爆炸声接连不断,在场所有人甚至能感受到地面的震动。
这样的威力,远超任何已知武器。
刺客们见状,只得无可奈何地将兵器收起退回原处。
在正常的情况下,还可以依靠突袭搏一搏,但现在朱棣身边已经被上万名将士环绕,贸然行动无异于送死。
所以,他们只能暂时放弃计划。"头儿,到底发生什么了?”
朱棣神情凝重地望着远方。
从声音判断,似乎是红衣大炮的射击声,但普通的大炮绝不可能造成如此强烈的冲击。
他猜测,恐怕是应天府内的军械库出了状况。"父皇,我……我也不清楚。”
朱高炽神色慌张地跑过来报告,显得忐忑不安。"不清楚?”
“那你这监国之职是怎么当的!”
朱棣怒斥道,而一旁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则暗自窃喜。
这时,一阵童稚的叫声打破了气氛。
只见朱高焱一边挥舞小手一边跑向朱棣,身后还拖曳着三门造型古怪的大炮,正对准这边。"父皇,快来看看我给你准备的好东西!”
听到此言,整条街都安静下来,连空气都似乎停滞了片刻。
朱棣的脸色变化复杂,“你这个四儿子啊,可把大哥害惨了。”
“父皇真的不喜欢吗?”
朱高焱语气中夹杂着几分委屈。"胡说,父皇怎么会不喜欢?就数你有良心知道给爹贺寿,看看那两个混小子空着手来接驾。”
朱棣故意用目光狠狠瞪了一眼朱高炽,待转向朱高焱时却满脸慈爱,这种瞬息间的情绪转换看得众人目瞪口呆。"老四,这玩意虽然厉害,但是太危险了,以后不许随便乱玩,省得伤到自己。”
朱棣将朱高焱轻轻抱到马上,耐心嘱咐着。"父皇,您有所不知。
这叫三炮齐响,寓意天下太平,多吉利啊!”
“而且这是我精心研制的,安全得很,根本不会伤到我。”
朱高焱胸有成竹地拍拍胸口。
听了这话,在场的人再次愣住,看向这个身量还没大炮高的小孩,忍不住笑了起来。
朱棣微笑摆了下手:“行了,行了,老四。”
“这彩头确实不错,不过再接着说,玩笑可就过头喽!”
“走吧,陪爹一起回宫去。”
朱高焱见到朱棣等人满不在乎的模样,也没有再多做解释。
反正礼已经送到了,接下来的事……
朱高焱不自觉地环视四周一眼,随后随着凯旋大军朝皇宫方向而去。
……
乾清宫里。
朱棣换上便装后,在龙椅上坐好,查看太子监管国政时处理的奏章。"老大,你干得挺好!”
“这段时间显然很上心啊。”
“想一想看,想要什么样的奖赏,朕无不满足你。”
朱高炽憨笑着弯腰说道:“父亲,孩儿没有特别的期望,不过是认真完成自己的分内职责罢了。”
“要是父亲定要奖赏儿子的话,那么……”
没等朱高炽讲完,旁边伺候的小太监已走到朱棣近旁,轻声嘀咕几句。
眨眼间,朱棣原先脸上的笑全然没了踪影。
威压顿起,让朱高炽的心猛地一揪。"命令五城兵马司立刻全城缉拿!”
“叫老二、老三火速过来见朕!”
朱高炽心中一震,轻声道:“父亲,怎么了?”
“在朕率领大军还都之前,居然险些遭遇到刺客袭击!”
“什么?!!”
朱高炽脱口而出,冷不防倒抽一口凉气。
此刻连脖颈那里都直冒寒气了呢!
自己负责监理国政留守应天府啊。
如今天子班师,自己安排迎接事宜,怎会丝毫没发现刺客之事呢!
一时之间,额角情不自禁地冒出汗滴滑落下来。
……
就在同一刻,听到天子召唤的汉王和赵王二人也匆忙赶到。
而消息灵通的朱瞻基则紧随其后。"父亲……”
“皇爷爷……”
看着朱棣阴沉着的脸色,汉王和赵王喊了一声后,不安的目光时不时扫向正跪在那里的太子殿下。"你们也统统一边跪下!”
一句冷冷的话语让汉王几人毫不犹豫,赶忙跪至太子身旁。"老三,本宫问问你,你那北镇抚司到底是干嘛吃的!”
“京城中竟有刺客潜伏,而锦衣卫居然事后再知情!”
这一句话把站在一旁听训斥的某位直接吓得差点腿软。"爹,这不是……”
“住嘴!”
朱棣一声呵斥立即压制了对方辩解的念头。"还有你,除了会带兵打仗以外,还会干什么啊?”
“连个反贼都能抓不到,整日吹嘘多么英勇多么厉害。”
“现下你就给我领人马上搜索去!”
“是,爹。”
“至于老大!你怎么管的国政!”
“外有敌手,内藏反贼,这就是你说的履行职责?!”
“孙儿想说不是祖……父亲他…”
不待朱瞻基多言,朱高炽急忙扯了他一把,让他闭嘴别继续。"滚,全都滚!”
“这事如果查不清楚就别到我面前!”
话音落地,三位公子颤巍巍站了起来,俯身退下了。
临走之际,朱高炽低声叮嘱几句朱瞻基。"在这陪着看你爷爷的情况,没事了记得回家通报给你老子一声。”
朱瞻基低声如蚊鸣一般回应道:“知道了。”
在乾清宫内,
朱棣一个人站着,背手思索,神情沉重。
尽管事情已经让他怒不可遏。
可是既为帝王之人,智虑绝非常人所及。"孽障!”
“你且跟老祖宗细细讲讲,当时具体情形如何?”
“你们是怎么察觉端倪的?”
朱瞻基听罢,虽不明白为何皇爷爷突然重提此事,但仍将事情来龙去脉及自己的推测详尽道来。
大概讲述了一阵子。
朱棣陷入沉思之时,那原本威严的面容渐渐浮现一丝笑意。"皇爷爷,您...您怎会如此开怀?”
朱瞻基满心疑惑地询问。
朱棣笑呵呵地挥了挥手:“去,把梁王呈献之物取来。”
朱瞻基先是一愣,旋即好像恍然大悟。"皇爷爷,您的意思是...四叔以火炮吓退刺客?”
朱棣伸手轻拍朱瞻基额头,笑骂一句:“你这小机灵鬼倒是不笨!”
“你四叔突施火炮,致使刺客丧失可乘之隙。”
“他们再次动手,简直和自寻死路无异。”
“所以,暗杀图谋就此打住。”
朱瞻基闻毕,赶忙快步跑出乾清宫。"此等滑头的小崽子!”
朱棣笑着摇头,随即又陷入了深思。"不过嘛,还搞不清你是误打正着还是存心为之...”
乾清宫殿外,朱棣来回抚弄着摆放面前造型奇特的大炮。
瞅了半天,竟也琢磨不出确切名堂。
像火炮?
却又内设数个炮膛。
不像么?
偏偏它就是体型庞大的巨炮无疑!
“小子,你知道这东西有何讲究否?”
朱瞻基满脸堆笑回答:“连爷爷都不晓得了,孙儿我更是一头雾水呢。”
朱棣听言,似要抬腿踢去,却被朱瞻基敏捷闪避。"哼,跟你爹一样油滑!”
“去,速唤工部尚书宋礼前来。”
“是,皇爷爷。”
一声诏令传出,宋礼急忙赶至,躬身请罪:“臣宋礼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平身。”
朱棣简短吩咐一句,随后叉腰而立:“宋礼,叫你过来是有事给你辨认。
瞧瞧这是什么物件,又是工部哪位协助梁王打造的。”
宋礼听完便吃了一惊,赶紧张望过去细看。
越观察得深入,脸色越加变幻不定,最终竟是满面震惊!
一旁的朱棣耐不住性子:“怎么?见到怪事说不话了?”
过好一会,宋礼才恭敬行礼禀报道:“启奏陛下,微臣敢断言,这绝对非工部工匠所能锻造。”
“此乃神物啊!!!”
朱棣闻言,不禁也生出了兴趣,连忙追问:“何以见得?”
宋礼的目光停留在大炮之上,惊叹连连:“陛下,微臣若是没有猜错的话,此炮可连续发射至少三颗弹丸!”
“什么?!”
“竟然能一鼓作气发射三个?”
这下子,朱棣与朱瞻基都被震撼得愣住了。
朱棣回想方才朱高焱提及内容,赶紧再度求证:“你确信该物不是工部之人所做?”
宋礼狠狠点头,慎重表态:“陛下明鉴,臣实在不敢蒙混,此物确凿并非工部制造。”
作为工部主管,宋礼深知这样武器价值连城。
别说制作出来,即便构思如何下手也是完全不能。
朱棣盯着宋礼诚恳的表情,内心震撼之余涌起狂喜之意。"哈哈哈哈哈~”
“太好了!妙哉!”
“这兔崽子果然向朕送上一件绝世之宝!”
激动无比的朱棣回想起之前发生的一系列情况,愈发确定之前的推测属实。"小滑头。”
朱瞻基怔仲之间,立即恢复礼仪称呼:“孙儿见过皇爷爷。”
“你四叔现在何处?”
“四叔...不是一同随驾进宫了吗?”
朱瞻基低声自语,回想当时入宫的情景。
太子与汉王、**等随同陛下入宫,梁王也在其中。
然而入宫后,却再也找不到梁王的身影。
朱瞻基话音刚落,朱棣突然想起什么,一拍大腿惊呼:“糟了!”
“这小子肯定跑去国库了!!”
“快,陪朕去看看你四叔!”
……
**国库内。
**
梁王朱高焱正指挥太监们忙着将此次皇帝远征所得的珍宝器物一一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