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故事 8.0
连载中 签约作品 现实主义 现实故事
作者: 瑚布图 主角: 赵旻 费威
36.68万字 0.1万次阅读 0.8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163章 赵旻被放鸽子 2025-01-19 13:31:05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3
    作品总数
  • 128.05
    累计字数
  • 314
    创作天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163章
简介

没有经历过黄金时代的前提下,过山车似的掠过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直接跌在黑铁时代的钢板上。 国际贸易转型升级、面临重大困境,国门两岸的普通人如何面临时代的选择? 口岸经济的疯狂与无序时代一去不复返,黑铁时代的国门贸易能否走出困境? 抗击敌寇入侵时的两国人民的生死友谊,以及四代人之间的跨国恋情,能否开出圣洁之花? 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不断变迁,生活的不断富足,新生代、新意识的崛起,真的要把先辈们泣血的抗争扔进故纸堆里? 本书通过以安娜、赵晓云、赵旻祖孙四代女人,以及几位活跃于国门前的职场女性的打拼故事,发现新思路,拓展新战线,依靠两国资源和技术互补,依托新媒体数字经济发展,展现一个大型边境合作区从困境成功转型的国门故事。

第1章 百年口岸跌入黑铁时代

芬河口岸开通116年。中俄国门再这里打开了116年。

时光悠悠,岁月悠悠,中俄这条铁路大动脉,铿锵运转了116年。

人生如梦,人生百态,一百多年来,国门两侧演绎了无数可悲可叹的人生故事,有悲剧,有喜剧,无不精彩绝伦,令人扼腕唏嘘。

国门打开,家国情怀,他乡异国,通商通婚,爱恨情仇。时至今日,国门故事仍然在激情澎湃地上演。或慷慨激越,或烟火漫卷。

口岸经济的黄金时代没能持续多久,便过山车一样直接跌入黑铁时代,跌跌撞撞20年。

随着新时代曙光的照彻,一群新职业女性在国门崛起……

赵旻拿着调研报告,兴致颇高地来到招商部副总监穆青办公室。“穆总,这是您让我弄的互贸区基本现状的调研报告。”

她披着一头金色长发,个头高挑,肌肤胜雪,英眉俊目,鼻梁高挺,一双湖蓝色的大眼睛,犹如梦幻,深邃得如一泓不见底的潭水。

招商部总监穆青好看的、雕塑般的脸上面无表情,拿起报告快速浏览。

……芬河市口岸116年前开通,后因特殊年代被关闭。上世纪90年代初重新打开国门,口岸经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黄金时代……

然好景不长,几年后芬河口岸跨过白银时代,直跌黄铜时代。9年前,江浙老板费强携巨额资金进入芬河口岸,招揽投资商建设国际互市贸易区,总占地55公顷,预计总投资160亿元……

7年前互贸区一期(商服区)建成,总投资35亿,建成760家商铺、两座写字楼、5座商服楼……

6年前二期工程(加工园区)部分建成,总投资39亿,入驻外经贸企业21家。主要有原董事长费强建成一个旅游鞋厂,现副总徐波建成一个地板厂,芬河市苗成的“苗氏集团”建成一个指接板厂,魏东的“发达集团”建成一个出口果菜基地……

由于建设时贪大求全,对国际经济形势分析的不够透彻,又逢政策调整,使得互贸区建成就闲置。目前21家外经贸企业中,17家正常运转,经济效益尚可。而760多家店铺却很惨,只有36家正常营业,售卖俄罗斯纪念品、手工艺品和巧克力、奶粉等,以及芬河市的土特产……

“啪!”报告被穆青很响地摔在桌上。

赵旻一个激灵,很响的声音似乎抽了她一个嘴巴。

“垃圾!”穆青拍着报告气哼哼地说,“赵旻,哪个师娘教你的,这份调研报告全是干巴巴的数字罗列,既没有情况分析,又没有解决办法,一点参考价值也没有,简直就是一个垃圾。”

“我……”赵旻进来时的好心情荡然无存,她望着穆青愤怒的眼睛小心嗫喏。同时,一双凤眸里氤氲起一层泪雾。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被上级称为垃圾,让她感觉无比地委屈。这篇调研报告,可是她走访了33个商户,查阅了100多份资料,熬了12个夜晚,才写出来的。

赵旻知道穆青瞧不起自己。他一向高傲冷漠,是985重点大学毕业的,而自己不过是初中毕业就上了高级护理学校,说是大专,其实底子也就一个初中。

他身材高大、俊朗,浑身上下皆是名牌,开着越野大吉普,步伐自信而沉稳,看这做派,不用猜就知家境殷实。

而她呢?

赵旻不敢言说。出身乡村教师家庭,母亲是没有职业的普通家庭妇女,浑身上下所有行头,加起来不超过500元。所以在“金禾”集团,不要说穆青这样高富帅的优质青年,就是那些保安们,也从没拿睁眼瞧过她一眼。

因此穆青高傲,自有他高傲的资本,所以在他们的眼里,她的低贱、卑贱,仿佛就是她与生俱来的标签。

“重写,两天后交稿。”穆青脸色铁青,把报告甩给赵旻。

“对不起,穆总,我没学过写调研报告,恐怕两天时间难以达到你的要求。”赵旻的执拗劲上来了,她的语音变得不冷不淡。

她想,与其两天后完不成任务再被你骂,不如现在说实话。虽然在你眼里我如卑贱的尘埃、蝼蚁,但尘埃也有尊严,蝼蚁也有高傲!

“这是你的借口吗?那你学过什么?”穆青抬眸冷冷地看着赵旻,他的眼里似有煞人的寒霜。

赵旻勇敢地与那双冷眸对视,不卑不亢地说:“我就一个高护的大专生,学的是打针护理,而不是企业文案。”

穆青闻言猛抬头,眼神愈发地冷厉,“你是说,你不胜任你的工作?”

“穆总,我的工作是招商助理,至于这份调研报告,似乎不是我的业务范畴。”赵旻眉毛上扬,勇敢地与那双冷眸对视。

这时桌上的手机响了,穆青拿起手机,里面传来总办主任曹婧的声音,“穆青,你怎么回事,不是通知9点开会吗,你在磨蹭什么?”

穆青下意识看了眼手表,9点过5分。他狠狠地朝赵旻翻个白眼,急匆匆往门外走,“别忘了,给我关门。”门外传来冷冰冰的命令。

室内只剩下赵旻,她愣怔片刻,转身朝外走去。可走了两步,她又返回身去,拿起桌上报告。既然穆青说这是垃圾,那她就把垃圾收走,免得它碍穆青的眼,让他骂自己大傻逼!

突然,赵旻肚子一阵绞痛,她来月经了。

赵旻忍住疼痛,眉头微皱,抬头看见穆青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棕色小相框,这是穆青俊朗的半身照。于是,她狠狠地怒视着穆青照片,低声啐了一口,“垃圾!”

“金禾”公司会议室。

公关部总监柳梅正在汇报,“昨天早上在公司大楼前,十几人聚众闹事,他们在互贸区购买的店铺至今没租出去,污蔑我们是骗子公司,甚至有人拿手机录像。”

“幸亏我们发现及时,让保安部及时予以制止,才没将录像发到网上,也没造成更大的舆情危机……”

柳梅说完,总经理赵莉说。“‘金禾’遭遇舆情危机,怪不得别人,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原因,但更主要是我们经营不善的责任,我们不能当甩锅侠。”

“‘金禾’要想走出困境,必须调整战略发展思路,适应新时代口岸外经贸发展形势,不能再按老路走下去,更不能坐以待毙,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才能使企业走出沼泽……”

赵莉说完,其他股东和中高层纷纷发言。

“赵总的思路不错,但我认为太过理想化,调整战略发展思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我们这个烂摊子,怎么调整?如何调整?”

副总徐波双手一摊,声音很洪亮地说,“所以我认为,‘金禾’当前最重要的是减支裁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他是“金禾”最大、最早的股东之一,跟原董事长费强大学同学,当初投资2.3亿到互贸区,2亿元建了地板厂,虽现在还生产,但效益一般。至于另外3千万,他在黄金位置买了几十个店铺,目前只租出去6个,利息都没收回来。

3年前费强跳楼后,他老婆赵莉接任董事长。

自视甚高的徐波没能接任,着实不很服气,他不甘心被一个娘们管着。一些股东投资失败后,也将责任归咎于费强身上,惯会经营小圈子的徐波有了同盟,怨气便撒到赵莉身上。

这两年,无论赵莉提出什么构想,徐波都明里暗里掣肘,试图将她赶走,然后由他来掌舵“金禾”。

“我不同意徐总的看法。”一个人站起来置疑徐波,打眼一看,这就是个经常撸铁健身的男人。

项目总监余梓贤的发言,令许多人露出震惊之色,谁给他的勇气,竟胆敢如此直接地反对徐波?

余梓贤故意不去看那些讶异和质询的目光,眼睛看着赵莉说:“我同意赵莉总的想法,‘金禾’要想摆脱困境,必须从旧的管理模式中跳脱出来。既然互贸区实现不了中俄互市贸易,干嘛还守着这个不可能实现的理念,自欺欺人?我觉得,我们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走出国门寻求新的商机”

余梓贤是北京外经贸大学的硕士生,毕业后在青岛一家外企工作,费强花重金聘请他来到芬河市,担任项目部总监。

余梓贤比较正直,性格独立,不苟言笑,讨厌职场拉帮结派,说话很有分量。

“叫你这么一说,我们招商部的兄弟们都是混饭吃的,是一群白痴呗?”招商部总监葛树林针锋相对地发问。

余梓贤的话,让他觉得特别刺耳,他是项目部总监,却来说招商部的事,这是犯了职场的大忌。

于是葛树林不无讥讽地说,“请余总监讲讲,‘金禾’如何改变发展思路,才能搞好招商引资?”

余梓贤没有看葛树林,眼睛仍然望着赵莉,“赵总,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很久了,‘金禾’为何不能顺应形势,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出口和深加工呢?”

葛树林撇嘴,“说的比唱的好听,可要真正实现却难于上青天。”

“我觉得余总监的想法很好,‘金禾’要想盘活,必须走出国门,积极出击,寻求商机。”穆青说。

“别画大饼了,当初就是因为有人画大饼,把互贸区吹的天花乱坠,我们才上当受骗,瞎猫似的来自这里投资,害得家破人亡。”公关部副总监赵佳璐大声说。

该作者其它作品
90%看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