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

书名:
林汉达成语故事:隐身战国的成语
作者:
林汉达
本章字数:
2422
更新时间:
2024-06-13 17:25:00

公元前 473 年,越王勾践带着范蠡(lí)、文种,亲自率领着大队人马攻打吴国。吴国兵马一连气打了几回败仗。在笠泽被打得一败涂地。夫差打发王孙雄上越国兵营去求和,情愿当个属国。勾践坚决不答应。夫差没有法子,只好叫伯嚭(pǐ)守着城,自己带着王孙雄逃到阳山去了。范蠡、文种的兵马接连不断地攻打。伯嚭抵挡不住,先投降了。越国的兵马追上夫差,把他围困起来。

夫差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射到范蠡的兵营里去。范蠡跟文种拿来一看,上头写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大夫为什么不留着吴国给自己做个退步呢?”他们写了一封回信,也用箭射了过去。夫差拿来一看,上头写着:“你杀害忠臣,听信小人。专凭武力,侵犯邻国。越国杀了你的父亲,你不知道报仇,反倒放走了敌人。——你犯了这么些罪过,哪儿能不死呢?二十二年前,老天爷把越国送给你,你不要。如今老天爷把吴国送给越王,越王哪儿能违背天命呢?”夫差念到末一段,止不住流下眼泪来。王孙雄说:“我再去求求越王,瞧他还有人情没有?”

待了一会儿,王孙雄回来说:“越王看在过去的情义上,要把大王送到甬东的岛上去,给您五百户人家,养您到老。”夫差苦笑着说:“我已经上了年纪,何必再受这份罪!你拿衣裳挡着我的脸,我还有什么脸去见伍子胥呢?”说着就自杀了。王孙雄脱下自己的衣裳,包上夫差的尸首,他也自杀了。

越王勾践进了姑苏城,坐在吴王夫差的朝堂上。吴国的相国伯嚭挺得意地也站在那儿,捻着几根七长八短的胡子,等着受封。勾践对他说:“你是吴国的太宰,我哪儿敢收你做臣下呢?如今你的国君在阳山,你怎么不去呀?”伯嚭听了这话,低着脑袋,垂头丧气地退出去。勾践派人追上去,把他杀了。

勾践从俆州(俆shū)回到姑苏,就在吴王的宫里开了个庆功大会,一直闹到半夜。大家伙儿正乱哄哄地喝酒、唱歌、作乐的当儿,勾践忽然觉得好像短了个人似的,细细一查看,原来范大夫不见了。勾践赶紧叫人去找,哪儿有他的影儿呢?勾践怕他变了心,连忙叫文种去接收他的军队,接着又派人上各处去找。大伙儿忙乱了一宿,还是找不到他。

到了第二天,勾践正担心着这回事,有几个派出去的人回来了,说:“范大夫自杀了。我们在太湖旁边找着了他的外衣,兜儿里还有一封信。”说着,就把衣裳和信递了上去。勾践赶紧先看那封信,上头写着说:“大王灭了吴国,当上了霸主,我的本分总算尽了。可是还有两个人,留着他们对大王没有好处。一个是西施。她迷惑了夫差,弄得吴国灭亡了,如果留着她,也许能迷惑大王,因此,我把她去了。一个就是我范蠡。他帮着大王灭了吴国,留着他,他也许要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我把他也去了。”勾践知道范蠡杀了西施之后,他自己也死了,这才放了心。他半天没言语,拿起范蠡的衣裳,说:“我全靠你,才有今天。我正想报答你的功劳,你怎么就这么扔下我呢?”大伙儿也都有点儿难受,文种更觉得闷闷不乐,没精打采地出来了。

过了些日子,忽然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文种拿过来一看,上头写着:“你还记得吴王说的话吧,‘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越王这个人能够容忍敌人的欺负,可不能容忍有功的大臣。我们只能够同他共患难,可不能同他享安乐。你现在不走,恐怕将来想走也走不了啦!”文种才知道范蠡并没死,他原来带着西施隐居起来了。其实范蠡已经带着财宝珠玉,弃官经商,改名更姓,到了齐国。后来搬到当时人口众多、交通便利、买卖发达的大城市定陶,称为朱公,财富多到万万,就是后来称为陶朱公的大富商。当时文种回头叫那个送信的人,那个人早就跑了。文种就把那封信烧了。心里挂念着老朋友,可不怎么真信他这些话。他认为勾践不过对待敌人刻薄点,要说他想杀害有功劳的大臣,这未免太多心了。天下不能有这么没良心的人。

范蠡经商

范蠡除了很有治国之才以外还很有经商头脑。范蠡发现吴越地区很需要战马,而北方的战马膘肥体壮又很便宜,就想从北方运马到南方卖。可是这一路上强盗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被抢。他听说有一个叫姜子盾的麻布商人很有势力,早就买通了一路上的强盗。范蠡立马想出了主意。他买好了马匹,跑到城门口张贴了告示,说:范蠡新组建了一支马队,能帮商人运送货物到吴越。姜子盾看到告示,果然去找了范蠡说要运麻布。范蠡就这样借着姜子盾的势力成功地把马运到了吴越地区,赚了第一桶金。范蠡经商也很讲究诚信。那个时候没有称量工具,人们买卖货物只用眼睛估量,经常有商人欺骗百姓。范蠡觉得这样很不公道,就发明了杆秤,这种秤到今天还在使用呢。范蠡是道德经商第一人,被很多地方供奉为财神。

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反倒没有一天过着快活的日子。对那些和他一起共过患难的人,因为如今没有什么患难可共了,就慢慢地疏远了。他向来知道文种的才干,可是这种越有才干的人越是靠不住。万一他变了心,可难对付了。他真有几分怕他。

有一天,勾践上文种家里去看望他。他坐在文种的卧榻上,对他说:“你有七个好计策,我用了你四个计策,就灭了吴国,你还有三个计策没使出来呢。我灭了吴国,万一吴国的祖宗跟我报仇怎么办?你得替我想法儿对付他们才好!”文种听得有点儿糊里糊涂,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刚要问是怎么回事,勾践已经站起来走了,可把自己的宝剑落在文种的身边。文种拿起来一瞧,嗬,原来是“属镂”!就是当初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宝剑。文种这才明白了。他对天叹息着说:“走狗不走,只好让主人烹了。我没听范大夫的话,真是该死!”他又笑着说,“这把宝剑杀了伍子胥,又杀了我。它把我们结成了‘刎颈之交’,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说着,他就自杀了。

鸟尽弓藏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意思是鸟打尽了就把好弓收藏起来,不再让它发挥作用。勾践就像是打鸟的猎人,文种就像是帮助勾践打鸟的好弓。勾践消灭了吴国,文种不再有用,他的才能反倒成了威胁,勾践只好杀了他。

后来,大家用这个成语形容做某件事成功以后,抛弃出过力的功臣,或帮助过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