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抱朴居诗稿
作者:
果志京
本章字数:
4675
更新时间:
2024-04-30 11:56:36

每个人都曾经怀揣少年梦想,在自己的一片天空任由梦想在飞翔。我上学的年代,特别是在“懵懂”的年龄,其实梦想并不是真真切切,它是虚无缥缈的,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我喜欢读书,认为读书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现在想来,这可能就是我的梦想。在所读的书中,尤其爱读一些古典诗词。

在那个物质生活还不是很丰富的年代,我们要想读一本书,特别是古体诗词的书,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家里除了我们上学的课本,好像就没有适合我阅读的书,但有一本怎样养殖花草的书《花卉》进入了我的视野。这是一本介绍花草习性、药用价值、还有花草栽培方法的书。唯一让我高兴的是这本书介绍了一些中国古人对花的赞誉,主要是引用一些古诗词。书里写月季,就引用宋朝杨万里的诗: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写牡丹,就引用唐朝刘禹锡的诗: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些诗让我觉得文字比花还要美丽!我如获至宝,特别爱翻看这些诗词,不知不觉就会背诵里边的诗词了。

除了这些诗,上课老师要求背诵和不要求背诵的诗词,我都主动背下来,这种自觉,形成了一种自律,也就是一种爱好。我现在还清楚的的记得,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时,大家比谁会背诵的诗词多,我会背的花草诗词让我“大放异彩”,小伙伴们虽然没有听过,但琅琅上口、“精致”的语句、和谐的韵律,让他们判定,我背的就是古诗,小伙伴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记得一个午后,去小伙伴家玩儿,第一次看到了朝思暮想的书——《唐诗三百首》。我贪婪地快速翻阅着,发现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一本书,虽然里面好多字不认识,但这不能阻碍我阅读的快乐!我第一次读到了李白的《将进酒》,第一次读到了杜甫的《望岳》……诗集里的那些没见过的诗深深地吸引着我,那些文字让我觉得那才是诗。但小伙伴是不会把这么“金贵”的书借给别人的,那我只能在他家里读,我快速阅读着,在诗的国度里徜徉……我深深沉醉在诗词的海洋之中不能自拔。

这个阶段是我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向同学借一些能借到的书,发现里面有古诗词,就抄写下来,这种爱好让我对古诗有了深深的迷恋,也埋下了我以后创作诗词的种子。

我的家乡在南窖,那时候还被称为南窖公社,是由好几个自然村组成的。公社每年都要组织篮球比赛,除了几个村的篮球队以外,还有卫生院、粮站、供销社……加起来也有十来支队伍。比赛的时候,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彩旗飘扬,山前岭后的男女老少围满了操场,是南窖盛大的节日。记得有一年运动员代表上台讲话,上来就是一首定场诗:猫儿山下红旗飘,南窖人民斗志高。在那个时候,人们好像不怎么注重文化的年代有这样的诗,我惊为“神句”。就是在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对诗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原来诗也是可以自己写的。没有老师教,可以自己练习写。我觉得模仿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好的老师,我写诗就是从仿写开始的。上初中正赶上开始学习英语,这是个新事物,我对这个不“感冒”。别人背单词,我趴在桌子上突然想起《花卉》那里面有一首宋人王十朋描写茉莉的诗,诗曰: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我的灵感立刻来了,刷刷几笔,第一首诗就这样诞生了:“英语名佳用不佳,远从异洲到中华。他日中文强盛时,华语随之播天涯。”这是我当时所写,如实抄录下来。现在大家都知道,学习英语还是很重要的,这里只说诗词。这首不是诗的诗打开了我写诗的大门,一个全新的诗词世界召唤着我……

我上学时教室是固定的,学生是流动的。初三年级毕业了,我们初二年级就搬到了他们的教室,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了。初三每天的学习我觉得还是很快乐的,那个年代大多数人还没有积极向上、读书改变命运的学习劲头,愿意学习的学习,不愿意学习的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玩儿。一根小细棍也能玩一上午,要不就是在纸上画小人儿,但是后来我同学里没有一个植物学家,更没有出现一个画家,看来兴趣和后天的职业也不是相辅相成的,这句是笑谈,大家不要当真。那时我学习累了的时候,总是先环顾四周,看着大家都有事情做,我就只能写我的诗了。记不清是哪个课间了,我忽然灵光乍现,想起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听学长们说去年中考不好考,这个教室没考出去一个,想到这儿,我不但没有气馁,反倒还有了写作的冲动。多么好的诗呀,不管内容,借句怡情,继续写我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无一断锁走蛟龙。凛凛一室出师表,堂堂几人敢弯弓!”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发现所写的也不算是什么诗,也可以说不能完全称为诗,我所谓的诗充其量比儿歌强点儿,只不过是一些顺口溜儿,或者是打油诗。我渴望对诗有更深入的了解,解决长期在大脑里来回“展现”的一些问题:诗除了押韵,还有哪些要求?怎么古人有的诗长短不一?诗的格律是什么?一系列问题在脑海萦绕,挥之不去。这些问题由于物质条件所限,自身知识所限让我无所适从。后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知道了平仄,还知道了格律诗是有平仄关系的。那时不像现在,互联网比较发达,网上书店里就能找到多种学习古诗写法的书。由于没有老师解惑,我只能自己摸索,我找了几首脍炙人口的绝句都标注出平仄,结果一看,我更糊涂了,怎么没有规律呀?许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绝句有四种格式,每种格式不尽相同。在一些诗里,古人在创作时还用了拗救的方法,还有古人写诗用的是平水韵,发音和声调同现代语音相去甚远,还有诸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等说法(这个口诀不完全正确)。混乱的格律,凌乱的思绪,让我一头雾水,不知所措。那时学习写诗好想按照古人的规则写一写,但是没有参考的标准,让我苦恼不已。现在想一想,那时真是有学习的劲头,正是不断的研究摸索,给以后写诗打下了基础。

后来在大学里,我学习了更多的诗词文化知识。以前好多问题迎刃而解了。但是在那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新鲜”的知识吸引着我。我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以外,更多的外界刺激,让我兴奋着、快乐着。在那个年代,年轻人开始迷恋摇滚乐,崔健的《一无所有》的呐喊、唐朝乐队《梦回唐朝》的激越,重金属的敲击震撼着年轻的心,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也是在那时,我系统地接触到了现代文学作家的诗歌,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柔波,戴望舒《雨巷》唯美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现代诗歌的魅力。再后来的舒婷,北岛、顾城、海子等一大批诗人的作品深深地影响着我。在学习中,我乐此不疲。这个时候,我也接触到了王力教授的《诗词格律》,对诗词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我没有了诗词写作的冲动。再后来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忙碌的工作,紧张的生活,是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的阶段。其间断断续续也写了一些诗词,没有什么突破,但是这个时期是我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积淀期,从另一角度也可以说是我诗词写作的蛰伏期。

我诗词写作真正步入正轨,是加入了云水诗社。在云水诗社里,冯绍邦、颜景河、姜玉卉、谭泽、林宗源、范金生、宋家骧、崔育文、赵思敬、马宏侠等等许多先生的帮助,诗社的氛围,让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这其中冯绍邦先生和宋家骧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但我还不时记起他们的叮嘱,记起他们执着于诗词的热情。冯绍邦先生曾经在诗社活动时说,诗人有两条命,一条命是自然的生命,一条是文学的生命,我们要把生命活出精彩,这句话深深地影响着我。宋家骧先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爆发出极大的诗词热情,先后结集了《大房山樵歌》《碎陶集》《人间草木词》等有影响的诗集,留给了我们宝贵的诗词财富。所有这些都激励着我在诗词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刚参加云水诗社活动时,我不能理解大家在休息日还聚在一起研讨诗词,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而且大家讨论一首诗,你一言我一语,有时还形成了激烈的不同意见,甚至还争得面红耳赤。在那个时候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家发个短信不就行了吗!参加了几次研讨活动,我逐渐尝到了甜头,慢慢悟出这是提高诗词最好的方法,也逐渐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推敲”。正是在这种氛围当中,诗社涌现了一大批成熟的诗词作品。社长冯绍邦先生的“转身如转世,来日即来生”堪称经典之句,是诗社成员学习的榜样。耳濡目染,先生们的诗词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能俯身审视自己的不足。我从书架上找出尘封已久的《唐诗三百首》,学习《云水诗抄》先生们的作品,学习平水韵的韵部,从新认真阅读《诗词格律》……这期间,我写出了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古风《登泰山》:登泰山,望泰山,举头峰在缥缈间。久闻五岳其魁首,岱宗巍峨天下传。俯察仰观天地小,胸无块垒纳百川;写出了《老屋情》的不尽乡愁:老屋依稀梦旧容,流年故里寄情浓。谁知一夜相思雨,遍洒山川座座峰;写出了海峡两岸割舍不断的浓浓亲情:今来共种和平树,血脉镶得半月圆。

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张力夫先生、田麦久先生、张桂兴先生的指导,其实诗词往往就是一两句话的点拨,就能点醒梦中人,会对诗词创作有很大的提升。这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根据不同主题,每次大家都用诗词的形式向社会传递文化的声音,因为我相信,诗词也有力量!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很有道理。大部分人旅游除了欣赏美景,也就是想开阔眼界。大多数旅游者是走马观花,到处看看,拍拍照片,发个视频,或者发发“感慨”,赞叹山河的雄伟壮丽。我开始也这样,后来发现用诗词的形式记录下来自己的感悟,这种形式很有意义,而且古人就留下了大量这样的诗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快速提升诗词的写作水平。我写了《过晋祠》:

叔虞一叶始封唐,悬瓮山前晋水长。

周柏犹青遮雨细,名泉不老润莲香。

古今寂寞瑶芳落,多少繁华苑囿藏。

赏客凭栏空咏叹,千年韵致自文章。

写了《戊戌过避暑山庄》:

芳菲一去物华何?御苑兴衰逐逝波。

琥珀留香擎玉盏,琉璃照影对宫娥。

千门翠径喧嚣少,九陌红尘寂寞多。

但见烟云皆是梦,惟余岁月待消磨。

写了《陪同北京诗词学会众诗家参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商周远去散尘烟,华夏文明一脉牵。

堇鼎铭辞留故事,漆罍纹饰记先贤。

岚峰月照封疆后,岫壑云开落日前。

梦锁乾坤灯火里,春潮声外越千年。

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用诗词来表达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在《听黄晓丽老师京剧唱段与朗诵有感》中写道:

玉指兰花四尺筝,轻音一曲可倾城。

痴心不舍千般韵,高亢低昂此处生。

在《贺香山诗社春泽斋放歌》中写道:

浪漫诗心向旭阳,聚贤吟咏雅音长。

南风惬意催新梦,十里荷塘韵律香。

我通过写赠诗的形式,不但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友谊,而且在无形中传播了传统诗词文化。

就像我在“题解”当中经常注明这首诗赠给某某人。这其实不是我在自我炫耀,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传统诗词文化,发扬光大传统诗词。我的许多诗词被书法家写成书法,赠送给别人。用书法这种形式表现出来,我的初衷就是想更好地传播诗词文化。因为一首诗,你读给人听,赠给某一个人,他可能转身就忘了。用笔写在一张普通的纸上,他也可能随手就丢掉了。用书法这种形式,他可能装裱起来,挂在屋里,或是珍藏起来,都使这首诗无形中有了生命力。其实这就是诗词的一种传播途径,让诗词有了知音,便于更好地宣传传统诗词文化。在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让传统诗词走进千家万户,焕发应有的青春活力。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尽我所能宣传诗词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古体诗词,学习古体诗词,欣赏漫漫文学星河中这颗最璀璨的明珠。

就写到这里吧,是大家的帮助和支持,让《抱朴居诗稿》得以面世。最后,我要感谢在诗词路上帮助过我,指导过我,帮我释疑解惑的老师、朋友,让我在学习诗词的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

果志京

二零二一年八月于京华抱朴居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我们究竟该过怎样的人生

本书是一部有关生命思考的评论性散文集,编选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先生散文随笔中的精华文章,共收录其散文28篇,从抵御时代的污浊和浮躁到浮世万象下的人生百态,从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到我们为什么如此倦怠,书中浸润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和浮世万象的沉思及感触,积聚了很多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的积极视角。愿每个人都能切实感受来自岁月和生活的馈赠,不忘初心。
已完结,累计11万字 | 最近更新:第四章 我们为什么如此倦怠2

自序 人与文学

书名:
我们究竟该过怎样的人生
作者:
梁晓声
本章字数:
847

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历来被从多方面进行过诠释。

有一位诗人这样说:“人的丰富多样就是文学的全部内容,也是它存在的意义。”

他便是198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

这句话并无高深之处,差不多便是“文学即人学”的另一种说法。我之所以引用,乃因很符合我自己对文学的理解。

布罗茨基是以诗名获得诺奖的,但其散文在西方却拥有更多的读者,也是因为他的散文写到了某些与众不同的人。

我曾对我的学生们一再强调:如果谁确实想要成为作家,那么须明白——归根结底,作家的笔除了写自己,还要写较多的他者给喜欢文学的人看。

作家在写自己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写他者,此时作家认为,自己便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起码在经历上是那样。作家在写他者的时候,未尝不是在写自己,此时作家对笔下人物的好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自己对多样性的人物的好恶,起码在人性上如此。

小说中的人大抵是虚构的,也大抵是有名有姓的,这是因为便于使读者了解他们。一般而言,我们很难始终不知道某个人的姓名却又特别了解某人。散文中的人物却很可能没有姓名,只有性别和性格,甚至连职业也不清楚,只不过是作家在某地某时某种情况之下关注的一个人物而已。

作家的这一种关注,折射出作家对社会的一度或一向的敏感,简言之,是作家情感倾向的一种反映。

这本散文集是年轻人编的,书名是他们起的。集中诸篇,有记录我自己断想和杂感的,也有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他者的。年轻的编辑们从我写的几百篇散文和杂文中选出他们喜欢的一些编成书并代为确定书名,折射出了他们的阅读感受。

而我在写出这些散文和杂文时,往往会考虑读者的接受与否;也往往,并不考虑,仅是身为作家的“条件反射”或曰本能反应的记录而已。

但编辑们倾注心思编一本书,则是代为读者们进行的工作,他们比作家本人更重视读者如何看待一部书。

坦率讲,我这样的作家,对“读者即上帝”的说法,已经并不全盘认同了。

但这句话,对于任何一位编辑,几乎都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我真心代编者说——但愿读者喜欢!

我的感谢也体现在这句话里。

2020年3月15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