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书名:
粮食安全
作者:
钟文峰
本章字数:
869
更新时间:
2024-04-07 13:25:30

接触粮食问题是在我所在的海南亚太观察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下称人大农发学院)确定合作举办“农业与粮食安全”系列研讨会后才开始的。对我来说,人大农发学院党委书记孔祥智教授亦师亦友,相交20 多年,把这个小范围、高层次、深交流的系列研讨会交给我们来承办,算是对我的高度信任和扶持。此后,“价值链转型与中国粮食安全”研讨会(2011 年5 月)、“美国新农业法案及其对中国影响”

研讨会(2012 年3 月)在海口我院顺利举办。现在,我们又在筹划新的会议——“中国农企走出去”研讨会,相信一定也会取得成功。

对于跨国粮企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我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深深意识到其严重性。记得第一次研讨会举办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程国强老师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曹智处长对“玉米将成为下一个大豆”的忧虑更加深了我的思考。在会上,大家深入研讨了当时玉米的严峻形势,使我更加明白跨国粮企对中国粮食领域介入之深、影响之大。因此,跨国粮企的动向时刻牵动我的心。

2012 年初,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我的老朋友马燕冰老师打电话约我写一本关于粮食安全的书,作为“国家安全知识简明读本”

之一,我答应下来。主要一是希望把自己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心得归纳研究,与大家共同探讨。二是认为目前关于粮食安全的书虽然不少,但系统归纳跨国粮企所作所为的却没有看见,我想借此机会做一些梳理,也许还能有所作为。

在此,借机再次对为我写序的孔祥智教授,策划该书的马燕冰研究员、刘毅编辑表示深深的感谢。此外,还要感谢《海南日报》记者、我的校友黄媛艳同志,她对我关于种子安全这一章的写作起了重要作用。我的两位同事陈淼、江俊豪为第四章收集、整理了许多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海南亚太观察研究院孙杨院长始终不渝地支持我们“农业与粮食安全”

系列研讨会,并对本书的编撰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引用了大量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报章内容,绝大部分已在书中指明了出处。如还有不当之处,敬请诸位方家原谅,顺致谢忱。

钟文峰

2012 年9 月12 日于海口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本书便是从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获得内心宁静和强大。
已完结,累计14万字 | 最近更新:四、死生观

序 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 节选自黄宗羲《明儒学案》

书名: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作者:
冯友兰
本章字数:
1641

王守仁字伯安,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也。父华,成化辛丑(一四八一年)进士第一人,仕至南京吏部尚书。先生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岑夫人梦神人送儿自云中至,因命名为云。五岁,不能言,有异僧过之曰:“可惜道破。”始改今名。豪迈不羁,十五岁,纵观塞外,经月始返。十八岁,过广信,谒娄一斋,慨然以圣人可学而至。登弘治己未(一四九九年)进士第。授刑部主事,改兵部。逆(刘)瑾矫旨逮南京科道官,先生抗疏救之,下诏狱,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遣人迹而加害,先生托投水脱去,得至龙场。瑾诛,知庐陵县(一五一〇年),历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升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时虔、闽不靖,兵部尚书王琼特举先生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未几,遂平漳南、横水、桶冈、大帽、浰头诸寇。己卯(一五一九年)六月,奉敕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而闻宸濠反,遂返吉安,起兵讨之。宸濠方围安庆,先生破南昌,濠返兵自救,遇之于樵舍,三战,俘濠。武宗率师亲征。群小张忠、许泰欲纵濠鄱湖,待武宗接战而后奏凯。先生不听,乘夜过玉山,集浙江三司,以濠付太监张永。张永者,为武宗亲信,群小之所惮也。命兼江西巡抚。又明年(一五二一年),升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嘉靖壬午,丁冢宰忧。丁亥(一五二七年),原官兼左都御史,起征思、田。思、田平,以归师袭八寨、断藤峡,破之。先生幼梦谒马伏波庙,题诗于壁。至是,道出祠下,恍如梦中。时先生已病,疏请告。至南安,门人周积侍疾,问遗言。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而逝,七年戊子十一月二十九日(一五二九年)也。年五十七。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于收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收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

先生悯宋儒之后学者,以知识为知,谓“人心之所有者不过明觉,而理为天地万物之所公共,故必穷尽天地万物之理,然后吾心之明觉与之浑合而无间”。说是无内外,其实全靠外来闻见以填补其灵明者也。先生以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即理也,故于致知格物之训,不得不言“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夫以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以力行为工夫。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此其立言之大旨,不出于是,而或者以释氏本心之说,颇近于心学,不知儒释界限只一理字。释氏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而止守此明觉。世儒则不恃此明觉,而求理于天地万物之间,所为绝异。然其归理于天地万物,归明觉于吾心,则一也。向外寻理,终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总使合得,本体上已费转手,故沿门乞火与合眼见暗,相去不远。先生点出心之所以为心,不在明觉而在天理。金镜已坠而复收,遂使儒释疆界渺若山河,此有目者所共睹也。试以孔、孟之言证之。致吾良知于事物,事物皆得其理,非所谓“人能弘道”乎?若在事物,则是“道能弘人”矣。告子之外义,岂灭义而不顾乎?亦于事物之间求其义而合之,正如世儒之所谓穷理也,孟子胡以不许之,而四端必归之心哉!嗟乎,糠秕眯目,四方易位,而后先生可疑也。隆庆初,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中(一五八四年),诏从祀孔庙,称“先儒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