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书名: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品书论人(毛泽东读书的乐趣和目的在于以书为鉴,吸取和运用所读之书的经验、教训、智慧来启示现实问题。)
作者:
卢志丹
本章字数:
6091
更新时间:
2024-04-07 13:25:12

1.《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一至八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9

3.《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

4.《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3

5.《毛泽东军事文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

6.《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

7.《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8.《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

9.《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

10.《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1.《毛泽东诗词对联辑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12.《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13.《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

14.《毛泽东自传》,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

15.《毛泽东同志八十五诞辰纪念文集》,人民出版社,1979

16.《怀念毛主席》,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

17.《缅怀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8.《最好的怀念》,红旗出版社,1984

19.《毛泽东的旗帜飘万代》,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7

20.《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1.《毛泽东与中国历史文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22.《毛泽东遗物事典》,红旗出版社,1996

23. 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4. 金冲及:《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5. 马连儒、柏裕:《毛泽东自述》,人民出版社,1996

26. 郭金荣:《毛泽东的晚年生活》,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27. 熊向晖:《在历史的注脚——回忆毛泽东、周恩来及四老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28. 孙宝义、刘春增、邹桂芝:《毛泽东的读书人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9. 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6

30. 龚周忠、唐振南、夏远生:《毛泽东回湖南纪实》,湖南出版社,1993

31. 龚国基:《毛泽东与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32. 龚国基:《毛泽东与中国古代诗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33. 赵志超:《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34. 于俊道、李捷:《毛泽东交往录》,人民出版社,1991

35. 李锐:《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万卷出版公司,2005

36.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7. 蔡清雷、吴万刚、黄辉映:《毛泽东与中国古今诗人》,岳麓书社,1999

38. 胡为雄:《诗国盟主毛泽东》,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39. 张学新、王之望:《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实践大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40. 赖传珠:《古田会议前后,星火燎原选编(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7

41. 牛克伦:《回忆毛主席,熔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42. 王行娟:《贺子珍的路》,作家出版社,1985

43. 李衍柱、李戎:《毛泽东文艺思想概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44. 胡小林、于云才:《毛泽东的学习思想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45. 盛巽昌:《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46. 盛巽昌:《毛泽东与三国演义》,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47. 陈锋、王翰:《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48. 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

49. 张启华:《读懂毛泽东》,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50. 许兴全:《毛泽东与孔夫子》,人民出版社,2003

51. 许全兴:《为毛泽东辩护》,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52. 陶永祥:《毛泽东笔下的诗文典故》,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3. 王宝琮、卢玉珂:《毛泽东著作典故集注》,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

54. 陈钧:《毛泽东选集典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55. 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6. 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7. 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58. 陈晋:《毛泽东之魂》,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59. 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60. 邹兆辰:《毛泽东对历史的考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1. 赵以武:《毛泽东评说中国历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62. 汪澍白:《毛泽东思想的双重渊源》,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63. 汪澍白等:《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4. 叶永烈:《毛泽东之初》,作家出版社,1993

65. 张贻玖:《毛泽东读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66. 张贻玖:《毛泽东和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67. 张贻玖:《毛泽东评点唐诗三百首》,中国档案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68. 刘济昆:《毛泽东兵法》,巴蜀书社,1996

69. 樊昊:《毛泽东和他的顾问》,人民出版社,1993

70. 石玉山:《毛泽东怎样读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71. 刘光荣:《毛泽东的人际艺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7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73. 刘建国等:《韶山的昨天与今天》,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74. 王凡、东平:《特别经历——十位历史见证人的亲历实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75. 张恩和、张洁宇:《长河同泳——郭沫若和毛泽东的友谊》,华文出版社,2002

76. 臧克家:《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77. 傅德岷、邓洪平:《毛泽东诗词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78. 陈廷一:《毛氏三兄弟》,东方出版社,2004

79. 毕桂发:《毛泽东评说文人墨客》,解放军出版社,2004

80. 毕桂发:《毛泽东批阅古典诗词典赋全编》,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81. 时鉴:《听毛泽东讲中国》,红旗出版社,2003

82. 王凤贤:《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83. 薛泽石:《跟毛泽东学史》,红旗出版社,2000

84. 吴宜、温宪祝:《毛泽东读书与写文》,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85. 龙剑宇:《毛泽东家世》,人民出版社,1996

86. 龙剑宇、胡国强:《毛泽东的诗歌人生——从韶山冲到中南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87. 王兴国:《毛泽东与佛教》,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88. 毛新宇:《爷爷毛泽东》,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89. 何显明:《超越与回归——毛泽东的心路历程》,学林出版社,2002

90. 黄丽镛:《毛泽东读古书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1. 付健舟:《毛泽东诗词全集详注》,伊犁人民出版社,1999

92. 柳文郁:《毛泽东评点古今诗书文章》,红旗出版社,1994

93. 董边等:《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94. 张素华等:《说不尽的毛泽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95. 华英:《毛泽东的儿女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

96. 侯俊智、刘佳:《书山有路——毛泽东风采》,新华出版社,2003

97. 马清福:《毛泽东妙评古代文史哲》,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

98. 戴木才:《毛泽东人格》,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99. 曹英:《震撼共和国的大阴谋》,团结出版社,1993

100. 朱正明等:《在毛泽东身边》,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101. 王子今:《毛泽东与中国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02. 董学文:《毛泽东和中国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103. 宋贵文:《毛泽东与中国文艺》,人民出版社,1993

104. 彭德怀:《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98

105. 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3

106.《王震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

107.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

108. 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8

109.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0

110.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111. 蒋南华:《荀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112.《诗经研究丛刊(第五辑)〈毛公后裔今何在〉》,学苑出版社,2003

113. 释传正、释妙峰:《关于禅的研究与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4.《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

115. 张恒俊:《论儒家文化与青年毛泽东》,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 14(3)

116. 程林辉:《毛泽东与儒家人生哲学》,青海社会科学,2008,(5)

117. 王兴国:《成年毛泽东与儒学》,湘潭大学学报,2005,(3)

118. 王淑萍:《孔子的大同施政思想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南都学坛,2003,23(4)

119. 王思涛、孔翠萍:《论毛泽东对儒家思想的扬弃》,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

120. 缪德阳:《毛泽东群众路线对儒家民本思想的扬弃》,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3)

121. 季荣臣:《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对青年毛泽东人格的影响》,党的文献,2007,(1)

122. 黛素芳:《儒家生死哲学与毛泽东的生死观》,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123. 余画洋:《老子的“道”、“德”与毛泽东的哲学》,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3)

124. 林源:《老子哲学与毛泽东的矛盾辩证法》,江苏社会科学,2001,(6)

125. 陈锦松:《毛泽东对老子中哲学命题的发展与升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6)

126. 陈锦松:《老子和毛泽东哲学中关于转化的辩证思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7,24(2)

127. 笑人:《毛泽东读〈老子〉实录》,党史文汇,2002,(8)

128. 高成:《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与老子的兵学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23(2)

129. 李艳:《先秦道家哲学与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21(2)

130. 罗绂成:《浅谈毛泽东诗词中的“鲲鹏”意象》,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7,(11)

131. 哈斯朝鲁:《从〈祭母文〉看佛教对早年毛泽东的影响》,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4)

132. 牛崇辉:《毛泽东与五台山僧人》,湖南党史,2000,(4)

133. 陈喜荣:《试析毛泽东主观能动性思想的儒、道、佛思想渊源》,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2)

134. 曹固强:《毛泽东和达赖交往内幕》,成功(教育版),2008,(5)

135. 张铁军:《毛泽东谈禅宗六祖慧能》,党的文献,2007,(6)

136. 游和平:《毛泽东眼中的佛教文化》,中国粮食经济,2008,(8)

137. 毛国庆:《毛泽东与佛教》,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

138. 檀庆双:《毛泽东与佛教文化》,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8(5)

139. 秦亚红:《毛泽东与五台山》,五台山,2006,(9)

140. 张强:《少年毛泽东的佛教信仰》,世界宗教文化,2004,(1)

141. 熊华源:《毛泽东究竟何时读的〈孙子兵法〉》,党的文献,2006,(3)

142. 谷峰:《毛泽东在何时读了〈孙子兵法〉的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3)

143. 邵平桢:《孙子〈计篇〉与毛泽东〈论持久战〉比较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20(2)

144. 肖茜熔、朱方长:《中国古代兵家辩证法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科技创新导报,2010,(9)

145. 卢秀华:《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辩证法思想的批判继承》,光明网

146. 王君:《“古为今用”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立》,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1)

147. 魏天顺、齐德学:《书生成于统帅——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党史信息报,2007-10-17

148. 徐焰:《四渡赤水出奇兵——到底奇在哪里》,党史信息报,2006-11-29

149. 王子今:《毛泽东论析秦始皇》,百年潮,2003,(10)

150. 丁毅:《“我们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毛泽东谈屈原》,党的文献,2006,(4)

151. 孙业礼:《“吏不得人,则法不得行”——从毛泽东评王安石变法说起》,党的文献,2005,(6)

152. 徐祝林:《化用情中韵豪放意精新——毛泽东诗词化用唐诗的艺术管窥》,当代文坛,2010,(4)

153. 张志忠:《毛泽东的李杜论和唐诗观》,党史文汇,2008,(12)

154. 毛炳汉:《毛泽东酷爱屈原〈楚辞〉及其原因》,湖南社会科学,2003,(1)

155. 牟玉亭:《毛泽东与〈诗〉〈骚〉》,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56. 熊劲松:《从两首论史词作看范仲淹对毛泽东的深刻影响》,范仲淹研究文集,1996,(3)

157. 熊劲松:《毛泽东论范仲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12(5)

158. 徐中远:《毛泽东读红楼梦》,党的文献,1994,(1)

159. 艾丽辉:《毛泽东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南都学坛,2004,24(3)

160. 陈晋:《“务虚”之用——从毛泽东批注李世民的工作方法说起》,党的文献,2007,(4)

161. 马莉:《毛泽东十一次谈屈原及其作品》,世纪桥,2009,(10)

162. 牟玉亭:《毛泽东与〈诗经〉》,深圳大学学报,2008,25(6)

163. 刘汉民:《毛泽东与〈昭明文选〉》,荆州师专学报,1998,(3)

164. 陈延嘉:《毛泽东的〈昭明文选〉情结》,名家,2000,(1)

165. 高玉昆:《毛泽东与唐诗艺术》,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2)

166.《毛泽东与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文艺报,1978,(1)

167.《毛泽东提倡读三部中国小说》,山西日报,1984-01-09

168. 薄一波:《回忆片断》,人民日报,1981-12-26

169. 孟祥中:《毛泽东与中国古典小说》,文史哲,1993,(6)

170. 王学坚:《毛泽东与中国古典小说》,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171. 黎建明:《毛泽东与湘剧》,艺海,2009,(3)

172. 孙琴安:《毛泽东与冯友兰的交往》,成功,2008,(2)

173. 沈素珍:《毛泽东与哲学大家冯友兰的故事》,情系中华,2007,(7)

174. 谢保成:《郭沫若与20世纪学术文化》,郭沫若学刊,2002,(1)

175. 孙琴安、李师贞、岳洪治:《毛泽东与文化名人》,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12-24

176. 黄禹康:《毛泽东与郭沫若半个多世纪的交往》,文史春秋,2009,(5)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路过你生命的每个人

本书是一部怀人忆事类散文集,编选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先生散文随笔中的精华文章,共收录其散文30篇。从里巷乡野到故土情深、从灵魂深处到平凡世界,作者一一回忆了路过自己生命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这些作品笔汁浓郁,浸润了生命的情感,折射出梁先生对现实生活的反观,以及很多积极的人生思考。愿每个人都能内心清明,坦荡澄澈。
已完结,累计9万字 | 最近更新:第四章 做竹须空,做人须直2

自序 人与文学

书名:
路过你生命的每个人
作者:
梁晓声
本章字数:
853

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历来被从多方面进行过诠释。

有一位诗人这样说:“人的丰富多样就是文学的全部内容,也是它存在的意义。”

他便是1987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

这句话并无高深之处,差不多便是“文学即人学”的另一种说法。我之所以引用,乃因很符合我自己对文学的理解。

布罗茨基是以诗歌作品获得诺奖的,但其散文在西方却拥有更多的读者,也是因为他的散文写到了某些与众不同的人。

我曾对我的学生们一再强调:如果谁确实想要成为作家,那么须明白——归根结底,作家的笔除了写自己,还要写较多的他者给喜欢文学的人看。

作家在写自己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写他者,此时作家认为,自己便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起码在经历上是这样。

作家在写他者的时候,未尝不是在写自己,此时作家对笔下人物的好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自己对多样性的人物的好恶,起码在人性上如此。

小说中的人大抵是虚构的,也大抵是有名有姓的,这是因为便于使读者了解他们。一般而言,我们很难始终不知道某个人的姓名却又特别了解某人。散文中的人物却很可能没有姓名,只有性别和性格,甚至连职业也不清楚,只不过是作家在某地、某时、某种情况之下关注的一个人物而已。

作家的这一种关注,折射出作家对社会的一度或一向的敏感,简言之,是作家情感倾向的一种反映。

这本散文集是年轻人编的,书名是他们起的。集中诸篇,有记录我自己断想和杂感的,也有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他者的。年轻的编辑们从我写的几百篇散文和杂文中选出他们喜欢的一些编成书并代为确定书名,折射出了他们的阅读感受。

而我在写这些散文和杂文时,往往会考虑读者能接受与否;也往往并不考虑,而仅是身为作家的“条件反射”或曰本能反应的记录而已。

但编辑们倾注心思编一本书,则是代为读者进行的工作,他们比作家本人更重视读者如何看待一部书。

坦率讲,我这样的作家,对“读者即上帝”的说法,已经并不全盘认同了。

但这句话,对于任何一位编辑,几乎都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我真心代编者说——但愿读者喜欢!

我的感谢也体现在这句话里。

2020 年3 月15 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