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 9.2
11.17万字 0.1万次阅读 0.9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会唱歌会跳舞的小百灵鸟 2024-03-06 14:36:04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11.17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6章
简介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译者序

1 9 世纪德国语文学家、古文化研究家雅各布· 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搜集、整理的童话问世之后,译成数十种语言,传遍了世界各国,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份永放异彩的瑰宝,一代又一代大小读者喜爱的读物。

雅各布·格林于1785年1月4日,威廉·格林于1786年2月24日出生在德国黑森的哈瑙。他们的父亲曾在施泰瑙任司法官,1796年去世后,格林一家顿时陷入经济困境。母亲无力抚养五个儿子,于是十一岁的雅各布和十岁的威廉一起投奔住在卡塞尔的姑母,并在当地的一所女子中学就读。兄弟二人先后于1802年和1803年进入马尔堡大学攻读法学,并对日耳曼语言和历史研究产生浓厚兴趣。不久,格林兄弟结识了海德堡浪漫派诗人克莱门斯·布伦塔诺(1778—1842)和阿西姆·封·阿尔尼姆(1781—1813)。他们两人搜集、整理的德国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1806—1808)给予格林兄弟很大启发。从1806年起,格林兄弟便开始以自己的家乡哈瑙为中心,在黑森、美茵河和金齐河一带热心搜集和整理童话。1808年,雅各布·格林在拿破仑的弟弟、威斯特法伦国王热罗默·波拿巴在卡塞尔的私人图书馆工作,不久又在国家图书馆兼职。威廉·格林也于1814年到卡塞尔图书馆工作。1816年春,雅各布·格林受聘担任该图书馆第二馆长。由此开始了格林兄弟一生中最勤奋、最愉快、也最富有成果的学术研究时期。十三年后,格林兄弟二人相继被聘任为格廷根大学教授。1837年,格林兄弟同格廷根大学另外五位教授联名抗议汉诺威国王破坏宪法,国王下令解除七名抗议者的教授职务,并将他们驱逐出境,这就是震惊全德的“格廷根七教授事件”。1841年,格林兄弟应普鲁士国王之召出任柏林大学教授,同年并被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他们发起成立日耳曼学会,第一届日耳曼学者大会于1846年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召开,雅各布·格林当选为主席。威廉·格林和雅各布·格林先后于1859年12月16日和1863年9月20日在柏林去世。

格林兄弟一生致力学术研究,著作宏富。自1808年起,他们开始搜集、编辑德国古老的民间故事,于1816至1818年出版两卷本《德意志传说》,共五百八十五篇,被后世公认为欧洲文化一份珍贵的财富。雅各布·格林发表的《德意志古代法律》、《德意志神话》等著作至今仍是研究古德意志文化的重要参考书。他的四卷本《德语语法》和两兄弟合力编纂的《德语大辞典》是德语研究领域开拓性的、划时代的丰碑。为了潜心编纂《德语大辞典》,格林兄弟不惜辞去教授职务。《德语大辞典》的编纂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格林兄弟十余年夜以继日辛勤劳作,才进行到字母F部。他们去世之后,这部辞书由柏林科学院继续编纂,至1962年方始大体完成。威廉·格林除了致力于与胞兄合作的研究课题,还独力完成了《德意志英雄传说》一书。自1815年起,继续搜集、整理格林童话的工作几乎全部由他一人承担。格林兄弟毕生联手勤奋研究和著述,数十年如一日,他们种种手足情谊感人至深的事迹闪耀着这两位正直学者高尚的人格光辉。格林兄弟生前虽然在德国语文学和古日耳曼文化研究领域备受尊崇,他们寂寞的学术研究工作和辉煌成就毕竟只在狭小的专业范围内为人所知;但由于他们编辑了《儿童和家庭童话》(俗称“格林童话”),格林兄弟的名字随之四海传扬,并在去世一百多年后获得被尊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殊荣。如今提起格林兄弟,人们往往只知格林童话,而对他们倾注了毕生精力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则不甚了了,足见格林童话传播之广,影响之深。

1812年圣诞节前夕,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童话书《儿童和家庭童话》(一卷)在柏林首次出版,大受欢迎。他们继续搜集新的童话,分别于1815年、1819年、1825年出版,各版均有所修订。经威廉·格林最后修订的1857年第七版,全书共收进童话和故事二百一十一篇,可以说,这一版体现了格林兄弟的最后的意志。

据雅各布·格林考证,古代德意志童话是经过改造的、缩小了的神话;有些学者认为童话的出现甚至早于神话,还有些学者认为童话和神话是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的。有一点并无异议:童话是古日耳曼民族的一种口头文学创作,一种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散文体叙事作品。童话所叙述的事件(故事),不受现实世界中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等范畴的制约,它的内容往往是超自然的,神奇的,不可信的。然而童话里塑造的又是人的环境与冲突(有的以动物形象出现),如斗争、诡计、帮助、医治、解救、拯救、求婚、婚姻等等。情节是单一的,单线发展的,没有次要情节;时间和地点是不确定的(如:“在遥远的古代……”、“在某个王国里……”);人物不是个性化的,但明显地分为善的和恶的,美的和丑的;并一般含有相应的道德教训。这就是《儿童和家庭童话》中那些故事的特色。格林童话的故事着力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必将战胜邪恶,好人终将有好报”的思想观念,赞美勇敢、机智、勤劳、诚实、不怕困难……的品质,表现出了古代德意志人的智慧、理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表现出了他们的喜怒哀乐、风俗民情和宗教信仰。这些童话讲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未能实现的梦,它所体现的道德准则符合千百万善良的人们“心中的道德律”,它又充满浪漫的诗意,令人惊异的想象和夸张,许多篇目含有深刻的哲理,这诸多元素的参与融合造就了格林童话恒久不衰的魅力。

格林兄弟以《儿童和家庭童话》作为他们的童话书的书名,表示此书不单是为儿童的,也是为成人的。不具备阅读能力的幼童需要经由父母诵读或讲述才能明白。丹麦的童话大师安徒生(1805—1875)也持相同观点。在哥本哈根市中心有一座安徒生独坐沉思的铜像。铜像最初的设计图样是这样的:一群小孩子,有的爬在安徒生背上,有的坐在他的膝上,有的靠在他的腿上。安徒生看后,非常生气地说,他的童话是“写给成年人和儿童看的,儿童只能听懂故事的外层,唯有人生阅历丰富的成年人方能领悟故事的深长意蕴”。安徒生童话如此,格林童话亦然。

格林童话的语言简洁、朴素、自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以如此纯粹、纯洁的美的语言叙述一个个曲折离奇、感人至深的故事,于是阅读过程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享受,令读者一旦开卷,便不忍释手。然而这看似简单浅近的语言风格绝不是轻易便能达致的。自1806年格林兄弟着手搜集、整理童话起,到1857年威廉·格林最后修订的第七版问世,《儿童和家庭童话》的搜集、编辑工作长达整整半个世纪。除了为适应时代精神和处于上升时期的市民阶层的要求,对童话的篇目和内容持续有所调整之外,格林兄弟对童话语言的推敲、润色成为历次修改、加工不变的重点。

威廉·格林一篇篇、一次次地修改了又修改,琢磨了又琢磨,以求达到简洁朴素流畅自然的极致,不落斧凿、琢磨的痕迹,为此耗费了难以估量的时间和精力。

格林兄弟身为德国语文学和古日耳曼文化学的一代宗师,却绝不小瞧童话这种被时下有些国人轻率地称为“小儿科”的文学体裁,他们呕心沥血,不懈追求童话文本的完美,犹如艺术大师苦苦探索,不创作出精妙绝伦的稀世珍品死不瞑目。

《儿童和家庭童话》于1812年问世至今,已经将近二百年了。回顾格林兄弟搜集、编辑此书的历程,也许从中可以得到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益的若干启示。

潘子立

2009年12月7日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