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书名: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作者:
陈寅恪
本章字数:
13134
更新时间:
2024-02-28 11:39:33

李唐一代为吾国与外族接触繁多,而甚有光荣之时期。近数十年来考古及异国文籍之发见移译能补正唐代有关诸外族之史事者颇多,固非此篇之所能详,亦非此篇之所欲论也。兹所欲论者只二端:一曰外族盛衰之连环性,二曰外患与内政之关系,兹分别言之于下:

所谓外族盛衰之连环性者,即某甲外族不独与唐室统治之中国接触,同时亦与其他之外族有关,其他外族之崛起或强大可致某甲外族之灭亡或衰弱,其间相互之因果虽不易详确分析,而唐室统治之中国遂受其兴亡强弱之影响,及利用其机缘,或坐承其弊害,故观察唐代中国与某甲外族之关系,其范围不可限于某甲外族,必通览诸外族相互之关系,然后三百年间中国与四夷更迭盛衰之故始得明了,时当唐室对外之措施亦可略知其意。盖中国与其所接触诸外族之盛衰兴废,常为多数外族间之连环性,而非中国与某甲外族间之单独性也。《新唐书》二一五上《四夷传总序》略云:

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抗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凡突厥、吐蕃、回鹘以盛衰先后为次;东夷、西域又次之,迹用兵之轻重也;终之以南蛮,记唐所繇亡云。

宋子京作《唐书·四夷传》,其叙述次第一以盛衰先后,二迹用兵之轻重,三记唐所由亡。兹篇论述则依其所以更互盛衰之迹,列为次序,欲借以阐发其间之连环性。至唐亡由于南诏,乃属于外患与内政关系之范围,俟于篇末论之,兹先不涉及也。

又,唐代武功可称为吾民族空前盛业,然详究其所以与某甲外族竞争,卒致胜利之原因,实不仅由于吾民族自具之精神及物力,亦某甲外族本身之腐朽衰弱有以招致中国武力攻取之道,而为之先导者也。国人治史者于发扬赞美先民之功业时,往往忽略此点,是既有违学术探求真实之旨,且非史家陈述覆辙,以供鉴诫之意,故本篇于某外族因其本身先已衰弱,遂成中国胜利之本末,必特为标出之,以期近真实而供鉴诫,兼见其有以异乎夸诬之宣传文字也。

《通典》一九七《边防典》“突厥”条上(参《新唐书》二一五上《突厥传》、《唐会要》九四“北突厥”条)云:

及隋末乱离,中国人归之者甚众,又更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置于定襄。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俱北面称臣。东自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大唐起义太原,刘文静聘其国,引以为援。

《旧唐书》六七《李靖传》(参考《新唐书》二一五上《突厥传》、《贞观政要》二《任贤篇》、《大唐新语》七《容恕篇》)云:

太宗初闻靖破颉利,大悦,谓侍臣曰:“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高祖)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款塞,耻其雪乎?”

寅恪案:隋末中国北部群雄并起,悉奉突厥为大君,李渊一人岂能例外?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所载唐初事最为实录,而其纪刘文静往突厥求援之本末,尚于高祖称臣一节隐讳不书。逮颉利败亡已后,太宗失喜之余,史臣传录当时语言,始泄露此役之真相。然则隋末唐初之际,亚洲大部民族之主人是突厥,而非华夏也。但唐太宗仅于十年之后,能以屈辱破残之中国一举而覆灭突厥者,固由唐室君臣之发奋自强,遂得臻此,实亦突厥本身之腐败及回纥之兴起二端有以致之也。兹略引史文,以证明之于下。

《通典》一九七《边防典》突厥上条(参考《旧唐书》一九四上、《新唐书》二一五上《突厥传》,《唐会要》九四北突厥条等)云:

贞观元年,阴山以北薛廷陀、回纥、拔也古等十余部皆相率叛之,击走其欲谷设。颉利遣突利讨之,师又败绩,奔还,颉利怒,拘之十余日,突利由是怨憾,内欲背之。二年突利遣使奏言与颉利有隙,奏请击之。诏秦武通以并州兵马随便接应。三年薛延陀自称可汗于漠北,遣使来贡方物。颉利每委任诸胡,疏远族类,胡人贪冒,性多翻覆,以故法令滋章,兵革岁动,国人患之,诸部携二。频年大雪,六畜多死,国中大馁。颉利用度不给,复重敛诸部,由是下不堪命,内外叛之。

《旧唐书》一九五《回纥传》(《新唐书》二一七上《回鹘传》同,又参《旧唐书》一九九下《铁勒传》、《新唐书》一一七下《薛延陀传》、《唐会要》九六《薛延陀传》、《通典》一九九《边防典》“薛延陀”条等)云:

初,有特健俟斤死,有子曰菩萨,部落以为贤而立之。初菩萨与薛延陀侵突厥北边,突厥颉利可汗遣子欲谷设率万骑讨之。菩萨领骑五千与战,破之于马鬣山,因逐北至于天山,又进击大破之,俘其部众,回纥由是大振,因率其众附于薛延陀,号菩萨为活颉利发,仍遣使朝贡。菩萨劲勇有胆气,善筹策,每对敌临阵,必身先士卒,以少制众,常以射猎为务,其母乌罗浑主知争讼之事,平反严明,部内齐肃,回纥之盛由菩萨之兴焉。贞观擒降突厥颉利等可汗之后,北虏唯菩萨、薛廷陀为盛。太宗册北突厥莫贺咄为可汗,遣统回纥仆骨同罗思绪阿跌等部,回纥酋帅吐迷度与诸部大破薛延陀多弥可汗,遂并其部曲,奄有其地。

寅恪案:北突厥或东突厥之败亡除与唐为敌外,其主因一为境内之天灾及乱政,二为其他邻接部族回纥薛延陀之兴起两端,故授中国以可乘之隙。否则虽以唐太宗之英武,亦未必能致如是之奇迹。斯外族盛衰连环性之一例证也。

《旧唐书》一九五《回纥传》(《新唐书》二一七下《回鹘传》同)云:

《唐会要》九八“回纥”条云:

连年饥疫,羊马死者被地,又大雪为灾。

《新唐书》二一七下《黠戛斯传》略云:

回鹘授其君长阿热为毗伽顿颉斤。回鹘稍衰,阿热即自称可汗。回鹘遣宰相伐之,不胜,拏斗二十年不解。阿热恃胜四詈,回鹘不能讨,其将句录莫贺导阿热破杀回鹘可汗,诸特勒(寅恪案:“勒”亦当作“勤”)皆溃。

寅恪案:回纥自唐肃宗以后最为雄大,中国受其害甚巨,至文宗之世天灾党乱扰其内,黠戛斯崛起侵其外,于是崩溃不振矣。然考之史籍,当日中国亦非盛强之时,而能成此攘夷之伟业者,虽以李文饶之才智,恐不易致此,其主因所在,无乃由坚昆之兴起,遂致回纥之灭亡欤?斯又外族盛衰连环性之一例证也。

《新唐书》二一六下《吐蕃传》论云:

唐兴,四夷有弗率者,皆利兵移之,蹶其牙,犁其庭而后已。唯吐蕃、回鹘号强雄,为中国患最久。赞普遂尽盗河湟,薄王畿为东境,犯京师,掠近辅,馘华人,谋夫虓帅环视共计,卒不得要领。晚节二姓自亡,而唐亦衰焉。

寅恪案:吐蕃之盛起于贞观之世,至大中时,其部族瓦解衰弱,中国于是收复河湟,西北逐陲稍得安谧。计其终始,约二百年,唐代中国所受外族之患未有若斯之久且剧者也。迨吐蕃衰败之后,其役属之党项别部复兴起焉。此党项部后裔西夏又为中国边患,与北宋相终始。然则吐蕃一族之兴废关系吾国中古史者如是,其事迹兹篇固不能详言,而其盛衰之枢机即与其他外族之连环性,及唐代中央政府肆应之对策即结合邻接吐蕃诸外族,以行包围之秘计,旧史虽亦载其概略,惜未有阐发解释者,故不得不于此一论述之也。

李唐承袭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重心本在西北一隅,而吐蕃盛强延及二百年之久。故当唐代中国极盛之时,已不能不于东北方面采维持现状之消极政略(见下论高丽事节),而竭全国之武力财力积极进取,以开拓西方边境,统治中央亚细亚,借保关陇之安全为国策也。又唐资太宗、高宗两朝全盛之势,历经艰困,始克高丽,既克之后,复不能守,虽天时地势之艰阻有以致之(亦见下文论高丽事节),而吐蕃之盛强使唐无余力顾及东北,要为最大原因。此东北消极政策不独有关李唐一代之大局,即五代、赵宋数朝之国势亦因以构成。由是言之,吐蕃一族与唐之竞争影响甚巨,更不能不为一论述之也。

《新唐书》八《宣宗纪》(参考《旧唐书》一八下《宣宗纪》、一九六下《吐蕃传》、一九八《西戎传·党项传》,《新唐书》二一六下《吐蕃传》、二二一上《西域传·党项传》,及《唐会要》九七“吐蕃”条、九八“党项羌”条等)云:

〔大中〕三年二月吐蕃以秦、原、安乐三州,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萧七关归于有司。十月吐蕃以维州归于有司。十二月吐蕃以扶州归于有司。

〔大中〕四年十一月党项寇邠宁。十二月凤翔节度使李安业、河东节使李拭为招讨党项使。

〔大中〕五年三月白敏中为司空,招讨南山平夏党项行营兵马都统。四月赦平夏党项羌。八月乙巳赦南山党项羌。十月沙州人张义潮以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归于有司。

同书二一六下《吐蕃传》(参考《通鉴》二四七“会昌二年”、二四八“会昌三年”、二四九“大中三年”诸条)略云:

寅恪案:吐蕃之破败由于天灾及内乱,观此可知也。吐蕃中央政权统治之力既弱,故其境内诸部族逐渐离逻逤之管制而独立,党项之兴起,张义潮之来归,皆其例也。宣宗初虽欲以兵力平定党项,而终不得不遣白敏中施招抚之策,含混了之。则河湟之恢复实因吐蕃内部之衰乱,非中国自身武力所能致,抑又可见矣。

《新唐书》二一六上《吐蕃传》略云:

是岁(长寿元年)又诏王孝杰〔等〕击吐蕃,大破其众,更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以兵镇守,议者请废四镇勿有也。崔融献议曰:“太宗文皇帝践汉旧迹,并南山,抵葱岭,剖裂府镇,烟火相望,吐蕃不敢内侮。高宗时有司无状,弃四镇不能有,而吐蕃遂张,入焉耆之西,长鼓右驱,逾高昌,历车师,钞常乐,绝莫贺延碛,以临敦煌。今孝杰一举而取四镇,还先帝旧封,若又弃之,是自毁成功而破完策也。夫四镇无守,胡兵必临西域,西域震则威憺南羌,南羌连衡,河西必危。且莫贺延碛袤二千里,无水草,若北接虏,唐兵不可度而北,则伊西北庭安西诸蕃悉亡。”议者乃格。〔开元〕十年攻小勃律国,其王没谨忙诒书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曰:“勃律唐西门,失之,则西方诸国皆堕吐蕃。”始勃律王来朝,父事帝(玄宗),还国,置绥速军以捍吐蕃,故岁常战。吐蕃每曰:“我非利若国,我假道攻四镇尔。”

同书一三五《高仙芝传》(参《旧唐书》一〇四《高仙芝传》、《新唐书》二二一下《西域传·小勃律传》)略云:

同书二二二上《南蛮传·南诏传》略云:

时虏兵三万攻盐州,帝(德宗)以虏多诈,疑继以大军,诏皋深钞贼鄙,分虏势。皋表:贼精铠多置南屯,今向盐夏,非全军,欲掠河曲党项畜产耳。俄闻虏破麟州,皋督诸将分道出,或自西山,或由平夷,或下陇陀和石门,或径神川、纳川,与南诏会。是时回鹘、太原、邠宁、泾原军猎其北,剑南、东川、山南兵震其东,凤翔军当其西,蜀南诏深入,克城七,焚堡百五十,所斩首万级,获铠械十五万,围昆明、维州,不能克,乃班师。振武、灵武兵破虏二万,泾原、凤翔军败虏原州,惟南诏攻其腹心,俘获最多。

《唐会要》一〇〇“大食”条(参《旧唐书》一九八《西戎传·大食传》、《新唐书》二二一下《西域传·大食传》)略云:

又案:贾耽《四夷述》云:贞元二年(寅恪案:旧传作“贞元中”,新传作“贞元时”,此“二年”两字当有衍误。)与吐蕃为劲敌,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

寅恪案:唐关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镇为防护国家重心之要地,而小勃律所以成唐之西门也。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称盛强,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欲固守四镇,又不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制吐蕃,而断绝其与大食通援之道。当时国际之大势如此,则唐代之所以开拓西北,远征葱岭,实亦有其不得已之故,未可专咎时主之黩武开边也。夫中国与吐蕃既处于外族交互之复杂环境,而非中国与吐蕃一族单纯之关系,故唐室君臣对于吐蕃施行之策略亦即利用此诸族相互之关系。易言之,即结合邻接吐蕃诸外族,以为环攻包围之计。据上引新书《南诏传》,可知贞元十七年之大破吐蕃,乃略收包围环攻之效者。而吐蕃与中亚及大食之关系,又韦南康以南诏制吐蕃之得策,均可于此传窥见一二也。兹复别引史籍,以为证明于下:

《旧唐书》一四〇《韦皋传》(《新唐书》一五八《韦皋传》同)云:

皋以云南蛮众数十万,与吐蕃和好。蕃人入寇,必以蛮为前锋。〔贞元〕四年,皋遣判官崔佐时入南诏蛮,说令向化,以离吐蕃之助。

《新唐书》二二二上《南蛮传·南诏传》略云:

〔贞元〕五年,〔异牟寻〕遗〔韦〕皋书曰:愿竭诚日新,归款天子,请加戍剑南、泾原等州。安西镇守扬兵四临,委回鹘诸国所在侵掠,使吐蕃势分力散,不能为强,此西南隅不烦天兵可以立功云。

《旧唐书》一二九《韩滉传》(《新唐书》一二六《韩休传》附滉传同)云:

时,两河罢兵,中土宁乂。滉上言:“吐蕃盗有河湟,为日已久。大历已前,中国多难,所以肆其侵轶。臣闻近岁已来,兵众浸弱,西迫大食之强,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计其分镇之外,战兵在河陇五六万而已。国家第令三数良将长驱十万众,于凉、鄯、洮、渭并修坚城,各置二万人,足当守御之要,臣请以当道(寅恪案:《旧唐书》一二《德宗纪上》贞元元年七月丙午,两浙节度使韩滉检校尚书左仆射江淮转运使)所贮蓄财赋为馈运之资,以充三年之费;然后营田积粟,且耕且战,收复河陇二十余州,可翘足而待也。“上(德宗)甚纳其言。滉之入朝也(寅恪案:《旧唐书》一二《德宗纪上》贞元二年十一月两浙节度使韩滉来朝),路由汴州,厚结刘玄佐,将荐其可任边事。玄佐纳其赂,因许之。及来觐,上访问焉,初颇禀命,及滉以疾归第,玄佐意怠,遂辞边任,盛陈犬戎未衰,不可轻进。滉贞元三年二月以疾薨,遂寝其事。

同书同卷《张延赏传》(《新唐书》一二七《张嘉贞传》附延赏传同)云:

〔延赏〕请减官员,收其俸禄,资幕职战士,俾刘玄佐收复河湟,军用不乏矣。上(德宗)然之。初韩滉入朝,至汴州,厚结刘玄佐,将荐其可委边任,玄佐亦欲自效,初禀命,及滉卒,玄佐以疾辞,上遣中官劳问,卧以受命。延赏知不可用,奏用李抱真,抱真亦辞不行。

时抱真判官陈昙奏事京师,延赏俾昙劝抱真,竟拒绝之。盖以延赏挟怨罢李晟兵柄,由是武臣不附。

《通鉴》二三二“贞元三年七月”条略云:

〔李〕泌曰:“臣能不用中国之兵,使吐蕃自困。”上(德宗)曰:“计将安出?”对曰:“臣未敢言之。”上固问,不对。泌意欲结回纥、大食、云南,与共图吐蕃,令吐蕃所备者多。知上素恨回纥,故不肯言。

同书二三三“贞元三年九月”条略云:

〔李泌〕对曰:“愿陛下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上(德宗)曰:“三国当如卿言,至于回纥,则不可。”泌曰:“臣固知此,所以不敢早言。为今之计,当以回纥为先,三国差缓耳。”上曰:“所以招云南、大食、天竺奈何?”对曰:“回纥和,则吐蕃已不敢轻犯塞矣。次招云南,则是断吐蕃之右臂也。大食在西域为最强,自葱岭尽西海,地几半天下,与天竺皆慕中国,代与吐蕃为仇,臣故知其可招也。”

寅恪案:德宗、韦皋、韩滉、李泌等皆欲施用或略已实行包围环攻吐蕃之政策,若非当日唐室君主及将相大臣深知诸外族相互之关系,不能致此,而李长源之论尤为明畅。《通鉴》所载当采自《邺侯家传》。李繁著书虽多夸大溢美之语(如刘玄佐之入朝,实出韩滉之劝促,而《邺侯家传》则归功于李泌,司马君实谓之掠美,即是其例也。见《通鉴考异》贞元二年十一月条),然校以同时关系诸史料,知其所述包环吐蕃之策要为有所依据,不尽属浮词也。

前言唐太宗、高宗二朝全盛之世,竭中国之力以取高丽,仅得之后,旋即退出,实由吐蕃炽盛,唐室为西北之强敌所牵制,不得已乃在东北方取消极退守之策略。然则吐蕃虽与高丽不接土壤,而二者间之连环关系,实影响于中夏数百年国运之隆替。今述吐蕃事竟,即续论高丽者,亦为此连环之关系,不独叙述次第之便利也。

隋炀帝承文帝统一富盛之后,唐太宗借内安外攘之威,倾中夏全国之力,以攻高丽之小邦,终于退败。炀帝竟坐是覆其宗社,而太宗亦遗恨无穷。自来史家于此既鲜卓识之议论,而唐高宗之所以暂得旋失之故复无一贯可通之解释。鄙意高丽问题除前所谓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外,尚别具天时、地理、人事三因素,与其他外族更有不同。其关于唐以前及以后之史事者,以非本篇范围,不能涉及。因仅就唐代用兵高丽之本末,推论此三因素之关系,以明中国在唐以前经营东北成败利钝所以然之故,治史之君子傥亦有取于是欤?

唐承宇文氏“关中本位政策”,其武力重心即府兵偏置于西北一隅,去东北方之高丽甚远。中国东北方冀辽之间其雨季在旧历六七月间,而旧历八九月至二三月又为寒冻之时期。故以关中辽远距离之武力而欲制服高丽攻取辽东之地,必在冻期已过雨季未临之短时间获得全胜而后可。否则,雨潦泥泞冰雪寒冻皆于军队士马之进攻糇粮之输运已甚感困难,苟遇一坚持久守之劲敌,必致无功或覆败之祸。唐以前中国对辽东、高丽进攻之策略为速战速决者,其主因实在此。若由海道以取高丽,则其邻国百济、新罗为形势所关之地,于不擅长海战之华夏民族尤非先得百济,以为根据,难以经略高丽。而百济又与新罗关系密切,故百济、新罗之盛衰直接影响于中国与高丽之争竞。唐代之中国连结新罗,制服百济,借以攻克高丽,而国力分于西北吐蕃之劲敌,终亦不能自有,转以为新罗强大之资,此实当日所不及料,因成为后来数百年世局转折之枢纽者也。关于高丽问题,兹引史籍以供释证,而此事于时日先后之记载最为重要,故节录《通鉴》所纪唐太宗伐高丽之役于下,借作一例。其以干支记日者悉注明数字及月建大小尽,庶几读者于时间之长短获一明确印象。并略增删胡注之文,附载陆路行军出入辽东所经重要城邑距长安洛阳之远近,读者若取时日与道里综合推计,则不仅此役行军运粮之困难得知实状,而于国史上唐前之东北问题亦可具一正确之概念也。

《通鉴》一九七纪“唐太宗伐高丽事”略云:

〔贞观〕二十年二月(大尽)乙未(初二日)上发并州。三月(小尽)己巳(初七日)车驾还京师(寅恪案:即今西安市)。上谓李靖曰:“吾以天下之众困于小夷,何也?”靖曰:“此道宗所解。”上顾问江夏王道宗,具陈在驻跸时乘虚取平壤之言。上怅然曰:“当时匆匆,吾不忆也!”

《新唐书》二二〇《东夷传·高丽传》(参《旧唐书》一九九上《东夷传·高丽传》、《唐会要》九五“高句丽”条)略云:

《旧唐书》一九九上《东夷传·新罗传》(参《新唐书》二二〇上《东夷传·新罗传》、《唐会要》九五“新罗”条)略云:

太宗将亲伐高丽,诏新罗纂集士马,应接大军。新罗遣五万人入高丽南界,攻水口城,降之。〔贞观〕二十一年〔新罗王金〕善德卒,立其妹真德为王。永徽元年真德大破百济之众。三年真德卒,以春秋嗣立为新罗王。六年百济与高丽、靺鞨率兵侵其北界,攻陷三十余城,春秋遣使上表求救。显庆五年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熊津道大总管,统水陆十万,仍令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与定方讨平百济,俘其王扶余义慈献于阙下。龙朔元年法敏袭王。咸亨五年纳高丽叛众,略百济地,守之。帝(高宗)怒,以其弟仁问为新罗王,自京师归国,诏刘仁轨〔等〕发兵穷讨,破其众于七重城。诏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买肖城,三战,虏皆北,法敏遣使入朝谢罪,仁问乃还(自“龙朔元年”至“仁问乃还”一节为《新传》之文)。自是新罗渐有高丽、百济之地,其界益大,西至于海(寅恪案:《唐会要》云:“既尽有百济之地及高句丽南境,东西约九百里,南北约一千八百里”,语较明悉)。

《唐会要》九五“百济”条(参考《旧唐书》一九九上、《新唐书》二二〇《百济传》)略云:

百济者,乃扶余之别种,当马韩之故地,大海之北,小海之南,东北至新罗,西至越州,南渡海至倭国,与新罗为仇雠。贞观十六年与高丽通和,以绝新罗入朝之道。太宗亲征高丽,百济怀二,数年之间朝贡遂绝。显庆五年八月十三日左卫大将军苏定方讨平之,虏其王义慈及太子崇将校五十八人送于京师。其国分为五部,统郡三十七,城二百,户七十六万。至是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等五都督府,各统州县,立其酋长为都督刺史县令,命左卫郎将王文度为都统,总兵以镇之。〔旧将〕福信与浮屠道琛反,迎故王子扶余丰于倭,立为王。龙朔元年〔刘〕仁轨发新罗兵往救,二年〔刘〕仁愿遣刘仁轨破〔其众〕,丰走,不知所在,诸城皆复。帝(高宗)以扶余隆为熊津都督,俾归国,平新罗故憾,招还遗人。麟德二年与新罗王会熊津,刑白马以盟,仁愿等还,隆畏众携散,亦归京师。(自“福信与浮屠道琛反”至“亦归京师”一节为《新传》之文。)

《新唐书》二一六上《吐蕃传》(参《旧唐书》一九六上《吐蕃传》及《旧唐书》八三、《新唐书》一一一《薛仁贵传》)略云:

自是岁入边,破有诸羌羁縻十二州。总章中,议徙吐谷浑于凉州,傍南山。帝(高宗)刈吐蕃之入,召宰相等议,先击吐蕃,议不决,亦不克徙。咸亨元年入残羁縻十八州,率于阗取龟兹拨换城,于是安西四镇并废。诏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副之,出讨吐蕃,并护吐谷浑还国,师凡十余万,至大非川,为钦陵所拒,王师败绩,遂灭吐谷浑,而有其地。

寅恪案:高丽时代高宗获胜之重要原因在乘高丽之内乱及据新罗、百济之形势。然既得其国,而终不能有,则以吐蕃炽盛,西北危急,更无余力经营东北。观其徙新克高丽胜将薛仁贵以讨吐蕃,而致大败之事可知也。自此以后,高丽废而新罗、渤海兴,唐室对于东北遂消极采退守维持现状之政策。唯大同江以南之地实际虽不能有,而名义尚欲保留,及至玄宗开元全盛之时,即此虚名亦予放弃,斯诚可谓唐代对外之一大事。兹特移录关系史料全文于下,治吾国中古史者读之,不能不为之惊心怵目,感叹不已也。

《册府元龟》九七一《外臣部朝贡门》云:

南诏与其他外族盛衰之连环性,观前引关于吐蕃诸条,其概略已可推知。吐蕃之国势自贞元时开始衰弱,文宗以后愈见不振,中国自韦皋帅蜀,定与南诏合攻吐蕃之策,南诏屡得胜利,而中国未能增强,大和三年南诏遂陷邛、戎、嶲三州,入掠成都(见《旧唐书》一九七、《新唐书》二二二中《南蛮传·南诏传》,及《旧唐书》一九三《杜元颖传》、《新唐书》九六《杜如晦传》附元颖传),西川大困。《通鉴》二四九“大中十二年六月”条略云:

初,安南都护李琢为政贪暴,群蛮怨怒,导南诏侵盗边境,自是安南始有蛮患。

同书同卷“大中十三年末”条略云:

初,韦皋在西川开青溪道以通群蛮,使由蜀入贡。又选群蛮子弟,聚之成都教以书数,欲慰悦羁縻之。如是五十年,群蛮子弟学于成都者,殆以千数,军府颇厌于廪给。又蛮使入贡,利于赐与,所从傔策人浸多,杜悰为西川节度使,奏请节减其数,诏从之。南诏丰祐怒,自是入贡不时,颇扰边境。会宣宗崩,中使告哀,丰祐亦卒,子酋龙立,礼遇〔使者〕甚薄。上(懿宗)以酋龙不遣使来告丧,又名近玄宗讳,遂不行册礼。酋龙乃自称皇帝,遣兵陷播州。

胡《注》云:

为南诏攻蜀攻交趾张本。

然则,宣宗末世南诏始大为边患。其强盛之原因则缘吐蕃及中国既衰,其邻接诸国俱无力足与为敌之故,此所谓外族盛衰连环性也。至中国内政所受之影响直关唐室之覆亡,不仅边境之患而已,当别于后述之,兹暂不涉及。又凡唐代中国与外族之关系今已论其重要者,其余虽从略,然可以前所言之义例推之也。

中国无论何代,即当坚持闭关政策之时,而实际终难免不与其他民族接触,李唐一代其与外族和平及战争互相接触之频繁,尤甚于以前诸朝,故其所受外族影响之深且巨,自不待言。但关于宗教文化者,固非今所论之范围,即直接有关内部政治者,亦只能举一二大事,以为例证,未遑详尽论述之也。

《邺侯家传》论府兵废止之原因,其一为长期兵役,取刘仁轨任洮河镇守使为例证(见《玉海》一三八《兵制》三所引,《通鉴》二三二“贞元二年八月”条亦采自《邺侯家传》也)。盖唐代府兵之制其特异于西魏、北周之时期者,实在设置军府地域内兵农之合一。吐蕃强盛之长久,为与唐代接触诸外族之所不及,其疆土又延包中国西北之边境,故不能不有长期久戍之“长征健儿”,而非从事农业之更番卫士所得胜任。然则《邺侯家传》所述诚可谓一语破的,此吐蕃之强盛所给予唐代中国内政上最大之影响也。(关于府兵制前期问题,详见拙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兵制章,兹可不论,唯唐代府兵为兵农合一制一点,恐读者尚持叶水心兵农分离说而不之信,请略举一二例证,以祛其疑焉。

一为《通典》六《食货典·赋税下》载唐高宗龙朔三年七月制“卫士八等已下每年放还,令出军,仍免庸调”,此制之前载〔高祖武德〕九年三月诏“天下户立三等,未尽升降,宜为九等”之文。故可据以推定龙朔三年七月制中“八等”之“等”乃指户籍等第而言,然则此制与其初期仅籍六等以上豪户者不同,即此制已推广普及于设置军府地域内全部人民之确证也。二为戈本《贞观政要》二《直谏类》“贞观三年诏关中租税免二年”条(参《唐会要》八五《团貌杂录》条及《魏郑公谏录》)略云:

右仆射封德彝等并欲中男十八已上简点入军,敕三四出。

〔魏〕征奏以为不可。太宗怒,乃出敕:“中男已上虽未十八,身形壮大,亦取!”征又不从。太宗曰:“中男若实小,自不点入军,若实大,亦可简取。”征曰:“若次男已上尽点入军,租赋杂徭将何取给?且比年国家卫士不堪攻战岂为其少?若精简壮健,人百其勇,何必在多?”

《通鉴》一九二“武德九年十二月”亦载此事,胡《注》云:

唐制民年十六为中男,十八始成丁,二十一为丁,充力役。

据魏征“租赋杂徭将何取给”之语推之,则当日人民未充卫士时亦须担负租赋杂徭之义务,是一人之身兼充兵务农之二业也,岂非唐代府兵制兵农合一之明证乎?(斯事今不能详论,仅略述大意,附注于此。)

回纥与中国摩尼教之关系,论者颇众,又不属本书范围,自可不言。其族类与中国接触,而影响及战时之财政经济者,亦非所欲论,兹仅略述回纥与中国在和平时期财政经济之关系于下:

《新唐书》五〇《兵志》云:

乾元后回纥恃功,岁入马取缯,马皆病弱不可用。

同书五一《食货志》云:

回纥有助收西京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而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

《旧唐书》一二七《源休传》略云:

〔回纥〕可汗使谓休曰:“所欠吾马直绢一百八十万匹,当速归之!”

同书一九五《回纥传》(参《新唐书》二一七上《回鹘传》)略云:

回纥恃功,自乾元之后屡遣使以马和市缯帛,仍岁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新传》“绢”作“缣”)。动至数万马,其使候遣,继留于鸿胪寺者非一。蕃得帛无厌,我得马无用,朝廷甚苦之。是时特诏厚赐遣之,示以广恩,且俾知愧也。是月(大历八年十一月)回纥使使赤心领马一万匹来求市,代宗以马价出于租赋,不欲重困于民,命有司量入计,许市六千匹。〔贞元〕八年七月,以回纥药罗葛灵检校右仆射,仍给市马绢七万匹。回鹘请和亲,宪宗使有司计之,礼费约五百万贯,方内有诛讨,未任其亲。

《新唐书》二一七上《回鹘传》(参考《李相国论事集》)略云:

《白氏长庆集》四《新乐府》云:

阴山道。疾贪虏也。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每岁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余,回纥诉称无用处。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合罗将军呼万岁,捧受金银与缯彩。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来多一倍。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

寅恪案:唐与回纥在和平时之关系中,马价为国家财政之一大问题,深可注意。李绛所言许昏回纥之利,宪宗岂是不知?而终不听者,实以中国财力有所不及,故宁可吝惜昏费,而侥幸其不来侵边境也。白香山《新乐府》之《阴山道》一诗即写当日之实状者,据《旧唐书》四八《食货志》(《通典》六《食货典·租税下》同)云:

开元八年正月敕:“顷者以庸调无凭,好恶须准,故遣作样,以颁诸州,令其好不得过精,恶不得至滥,任土作贡,防源斯在。而诸州送物,作巧生端,苟欲副于斤两,遂则加其丈尺,至有五丈为匹者,理甚不然。阔一尺八寸,长四丈,同文共轨,其事久行,立样之时,亦载此数,若求两而加尺,甚暮四而朝三,宜令有司简阅,有逾于比年常例,丈尺过多,奏闻!”

然则唐代定制,丝织品以四丈为一匹,而回纥马价缣一匹长止三丈余,且疏织,宜召回纥之怨诉。唐室之应付此项财政困难问题,计出于无聊,抑又可知矣。

又回纥在和平时期,与唐代中国政府财政关系既如上述之例,其与中国人民经济关系亦有可略言者。《册府元龟》九七九《外臣部·和亲门》(参考《旧唐书》一三三《李晟传》附惎传)云:

大和五年六月有龙武大将军李惎之子某借回纥钱一万一千二百贯不偿,为回纥所诉,贬惎宣州别驾。下诏戒饬曰:“如闻顷来京城内衣冠子弟及诸军使并商人百姓等多有举诸蕃客本钱,岁月稍深,征索不得,致蕃客停滞,市易不合及时。自今已后,诸色人宜准敕互市外,不得辄与蕃客交关,委御史台及京兆府切加捉搦,仍即作件闻奏,其今日已前所欠负委府县速与惩理处分!”

又《新唐书》二一七上《回鹘传》(参考《旧唐书》一二七《张光晟传》及《通鉴》二二六“建中元年八月甲午”条)云:

始回纥至中国,常参以九姓胡,往往留京师,至千人,居赀殖产甚厚。(上篇已引)

据《新唐书》二二一下《西域传·康国传》(上篇已引),九姓胡即中亚昭武九姓族类,所谓西域贾胡者是也。其假借回纥势力侨居中国,居赀殖产,殆如今日犹太商人假借欧美列强势力来华通商致富之比耶?斯亦唐代中国在和平时期人民所受外族影响之一例也。

《新唐书》一四八《康日知传》附承训传(参考《旧唐书》一九上《懿宗纪》咸通四年、五年、九年、十年诸条,及《新唐书》一一四《崔融传》附彦曾传等)略云:

咸通中南诏复盗边,武宁兵七百戍桂州(寅恪案:《新唐书》六五《方镇表》武宁军节度使治徐州),六岁不得代。列校许佶、赵可立因众怒,杀都将,诣监军使丐粮铠北还,不许,即擅斧库,劫战械,推粮料判官庞勋为长,勒众上道。懿宗遣中人张敬思部送,诏本道观察使崔彦曾尉安之,次潭州,监军诡夺其兵,勋畏必诛,篡舟循江下,益裒兵,招亡命,遂入徐州,据之。帝遣中人康道隐宣慰徐州,道隐还,固求节度。帝乃拜承训检校尚书右仆射义成军节度使徐泗行营都招讨使,率魏博、鄜延、义武、凤翔、沙陀吐浑兵二十万讨之。勋以〔其父〕举直守徐州(承训使降将张玄稔破徐州),勋闻徐已拔,自石山而西,所在焚掠。承训悉兵八万逐北,沙陀将朱邪赤衷急追。至宋州,勋焚南城,为刺史郑处冲所破,将南趋亳。承训兵循涣而东,贼走蕲县,官兵断桥,不及济,承训乃纵击之,斩首万级,余皆溺死,阅三日,得勋尸。

《旧唐书》一九下《僖宗纪》(参考《旧唐书》一六一《李光颜传》,《新唐书》一六五《郑余庆传》附从谠传、一六七《王播传》附式传、一七一《李光颜传》、一八八《杨行密传》、一八九《高仁厚传》、二〇八《宦者传下·田令孜传》、二一四《藩镇泽潞·刘悟传》,又同书四三下《地理志》“羁縻州回纥州鸡田州”条、六四《方镇表》“兴凤陇栏大中五年”条等)略云:

〔乾符四年〕十二月贼(黄巢)陷江陵之郛,〔荆南节度使杨〕知温求援于襄阳,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悉其师援之。时沙陀军五百骑在襄阳,军次荆门,骑军击贼,败之,贼尽焚荆南郛郭而去。

〔中和三年〕四月庚辰收复京城,天下行营兵马都监杨复光上章告捷曰:“雁门节度使李克用杀贼无非手刃,入阵率以身先,忠武黄头军使庞从等三十二都随李克用自光泰门入京师,力摧凶逆。伏自收平京国,三面皆立大功,若破敌摧锋,雁门实居其首。”五月王铎罢行营都统。时中尉田令孜用事,自负帷幄之功,以铎用兵无功,而由杨复光建策召沙陀,成破贼之效,欲权归北司,乃黜王铎,而悦复光也。(“中和三年五月”条中篇已引。)

寅恪案:唐中央政府战胜庞勋、黄巢,实赖沙陀部落之助,盖府兵制度破坏已久之后,舍胡兵外,殆不易得其他可用之武力也。至黄头军疑出自回纥,与沙陀同为胡族。兹以其问题复杂,史料阙少,未能于此详论。总之,观于唐季朝廷之忍耻曲宥沙陀,终收破灭黄巢之效,则外族与内政关系之密切可以推知也。

又《新唐书》二二二中《南蛮传·南诏传》(参《通鉴》二五三“广明元年”条及胡《注》)云:

会西川节度使陈敬瑄重申和议,时卢携复辅政,与豆卢瑑皆厚〔主和之高〕骈,乃谲说帝(僖宗)曰:“宣宗皇帝收三州七关,平江岭以南,至大中十四年内库赀积如山,户部延资充满,故宰相〔白〕敏中领西川,库钱至三百万缗,诸道亦然。咸通以来,蛮始叛命,再入安南邕管,一破黔州,四盗西川,遂围卢耽,召兵东方,戍海门,天下骚动,十有五年,赋输不内京师者过半,中藏空虚,士死瘴疠,燎骨传灰,人不念家,亡命为盗,可为痛心!”

自咸通以后,南诏侵边,影响唐财政及内乱颇与明季之“辽饷”及流寇相类,此诚外患与内乱互相关系之显著例证也。夫黄巢既破坏东南诸道财富之区(见上篇所引《旧唐书》一四《宪宗纪上》“元和二年十二月己卯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条),时溥复断绝南北运输之汴路(详见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及拙著《秦妇吟校笺》),借东南经济力量及科举文化以维持之李唐皇室,遂不得不倾覆矣。史家推迹庞勋之作乱,由于南诏之侵边,而勋之根据所在适为汴路之咽喉,故宋子京曰:“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新唐书·南诏传》论)。呜呼!世之读史者傥亦有感于斯言欤?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一年搞定文言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阅读传统古文经典,对提高大众文化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有重要意义。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古典美文中优中选优,选出48篇古文名篇呈现给读者。作者为方便阅读把古文名篇所涉历史故事、难点重点及诵读技巧等融合到古文解读中,力求让大众读者能够利用一年的时间突破古典美文阅读的障碍,不再为阅读古典美文感到为难、吃力。
已完结,累计22万字 | 最近更新:第三章

第一章

书名:
一年搞定文言文
作者:
郑连根编著
本章字数:
23149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一年搞定文言文/郑连根编著.—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ISBN978-7-5331-9701-8??Ⅰ.①一…Ⅱ.①郑…Ⅲ.①文言文-通俗读物Ⅳ.①H109.2-4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89991号一年搞定文言文YINIAN?GAODING?WENYANWEN责任编辑:杨?磊装帧设计:魏?然封面题字:杨?树主管单位: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邮编:250002?电话:(0531)82098088网址:www.lkj.com.cn电子邮件:sdkj@sdpress.com.cn发行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邮编:250002?电话:(0531)82098071印刷者: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华路东段邮编:276017?电话:(0539)2925659规格:16开(170mm×240mm)印张:25??字数:410千??印数:1~5000版次:2019年1月第1版??2019年1月第1次印刷定价:48.00元前

言“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这是很多中学生学习语文课的体会。文言文和鲁迅的文章之所以让学生感到头疼,端于有一定的难度。文言文不是大白话,语法、用词与现代汉语相去甚远,不能一看就懂;鲁迅的文章虽然是白话文,但思想深刻,对不了解时代背景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可反过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挑战自我的事,就是要“烧脑”的。如果光拣“软柿子”捏,不啃“硬骨头”,那学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此外,不少人感到文言文难学,恐怕还与学习方法不当有关。若大家把心思都用在学古文语法上,而忽视了熟读、背诵古文名篇,那就已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了。不是说学习古文语法没用,而是说光靠古文语法是不能学好文言文的。笔者认为,学好文言文最关键的部分不是语法,而是语感。

语感怎么得来?就靠大量阅读文言文,并背下几十篇古文名篇得来。

背诵古文名篇,看似很笨的做法,实则快速学会文言文的捷径。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总想走捷径的人,常常走弯路,甚至栽跟头,肯下笨功夫的人,事后一看才知道这正是捷径。太多自以为聪明的人都想走捷径,可他们以为的捷径实则投机取巧,而真正的聪明人,其实就是肯下笨功夫1

的人。

就文言文而言,现在的不少大学中文系学生,学中文学了十几年,到了大学本科毕业乃至硕士研究生毕业,还是很惧怕文言文的。他们离开了白话翻译就读不懂文言文,这实在是很可悲的。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不对路,所下功夫不到家。其实,只要方法对路,学文言文用一年的时间就可“过关”,而且这一年还不用全天候地学习——每天只要二三十分钟即可。

今天,笔者把个人对文言文学习的理解和技巧,奉献给读者朋友们。

选50篇左右的经典古文,每天用二三十分钟的时间熟读、背诵,用一周时间肯定能背下一篇。这样一年下来就可背下50篇左右的经典古文。有此“基本功”,朋友们就能掌握古文写作的基本规律,就能增强文言文阅读的语感,就能比较自如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了(当然,偶尔是要查一查工具书的)。

经典古文到哪去选呢?朋友们也不用操心,这本书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古文名篇由我们来选,我们选的原则:一是要经典,二是要适合读者诵读(篇幅不能太长,有些较长的文章,我们就选出其中最经典的段落)。我们参阅各种版本,共选出了48篇经典古文,并针对所选的每一篇古文撰写了历史故事和对古文中的诵读难点讲解。前者介绍这篇古文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故事,后者就告诉大家实用的诵读技巧。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掌握记忆规律的特点,避免死记硬背。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分两种,一种是有意识记忆,一种是无意识记忆,前者告诉自己要把它记下来,后者没想记下来可最后也记下来了。两种记忆方法各有特点,有意识记忆精准、牢固,但不免乏味;无意识记忆兴趣盎然,充满惊喜,但充满不确定性。背诵显然属于有意识记忆,而且是强化的2

有意识记忆,即不但要记住意思,而且字词都不能出现差错。或许正因这一点,很多人才视背诵为畏途。其实,在背诵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打通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之间的通道,借助无意识记忆的手段来帮助我们完成有意识记忆。

举例来说,假若朋友们要背下一段一百字的古文,这一百字是有意识记忆。为了完成这一百字的有意识记忆,朋友们应该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五倍乃至十倍与此段文字相关的无意识记忆的内容,即朋友们应尽可能地了解这段文字的意思及相关背景。这些知识不需要记住,但它们可以引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背诵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背诵的效率就会提高。若没有“辅助材料”,只一味地强调背诵,那就成了死记硬背,效率会降低。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是可以互相促进的。理解力越强,记忆的效率就越高;脑子里记下的东西越多,理解起问题来也就越容易。

可能有人会说:你讲的这些只是你自己的体会,没有过硬的理论依据,如何让我们信服呢?那就请允许笔者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作证,他说:“无意识记忆(阅读有趣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

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有意识记忆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材里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材去熟记就不会是死记硬背了。”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背诵古文的第一关不是背诵本身,而是克服畏难情绪。很多人一听说要把古文名篇背下来,心中立马一惧:这太难了,不可能呀!这么想的人自己多数并没怎么背诵过古文,他们的恐惧心理多半不是来自于实践受挫,而是来自于先入为主的畏难情绪,即事情还没等干,就先行判断此事极难,自己干不成。此种心理不剔除,背诵效率自会大打折扣。若能克服此等畏难情绪,轻装上阵,背诵其实也没那么难了。为什3

么这么说呢?因为背诵不是研究原子弹,不需要高精尖技术,也不需要朋友们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只需要朋友们一遍遍地诵读即可,只要读的时候不走神,一段文字重复读十遍乃至二十遍总能背下来。一段百余字的古文,用不了二三分钟就可读一遍,连读十遍用不了二三十分钟,这有何难?

关键是要长期坚持,积少成多。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朋友们的记忆力自会迅速提升,原来需要读二十遍才背下的,慢慢地只需要读十遍就可拿下,再往后可能是五遍,乃至三遍。反正坚持背诵的时间越长,背诵也就会变得越容易。所以,背诵本身真的没那么难。只要肯下功夫,能坚持,就一定能搞定。比如,先把一篇古文的意思搞懂,扫清字词障碍,阅读相关背景材料。之后,每天拿出二三十分钟,背下百字左右的一段,一周下来肯定能背下一篇,坚持一年,文言文就“过关”了。不信,就请试一试吧!

4目?录目

录第1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1第2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相形,骑着青牛远去的背影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三则)/?15第3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孟子的浩然正气(生于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忧患,死于安乐)/?23第4周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真有人视富贵如浮云(庖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丁解牛)/?31第5周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墨子的“维和行动”(非攻-上)/?391

一年文言文第6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和韩非为什么绝交(劝学)/?49第7周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用儿子当人质(周郑交质)/?57第8周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国君不能随便观鱼(臧僖伯谏观鱼)/?63第9周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指挥的长勺之战(曹刿论战)/?71第10周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春秋时期的“带头大哥”(齐桓公伐楚盟屈完)/?79第11周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子鱼论战)/?87第12周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介之推和寒食节(介之推不言禄)/?952

目?录第13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

楚庄王问鼎中原(王孙满对楚子)/?101第14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周厉王为何被流放?(召使言。

公谏厉王止谤)/?107第15周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

他竟敢割破国君的渔网(里革断罟匡君)/?113第16周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祝贺你成为穷人(叔向贺贫)/?119第17周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赵氏孤儿”有两个版本(晋献文子成室)/?127第18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通过比帅来劝谏国君(邹忌讽齐王纳谏)/?135第19周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一位敢跟国君叫板的隐然而形神不全。

士(颜斶说齐王)/?1433

一年文言文第20周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冯谖为孟尝君谋“三窟”(冯谖客孟尝君)/?149第21周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以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

太后也得送儿子去做人质(触龙说赵太后)/?161第22周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鲁共公的祝酒词(鲁共国者。”工择言)/?169第23周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早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

乐毅的委屈(乐毅报燕王书)/?175第24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这哥俩宁愿被饿死(伯夷列传)/?187第25周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

汉代的“人权宣言”(尚德缓刑书)/?197第26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为什么要“六出祁山”(出师表)/?2114

目?录第27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永和九年的那场宴会(兰亭集序)/?221第28周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的辞职感言(归去来兮辞)/?227第29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真有桃花源吗(桃花源记)/?235第30周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魏徵劝谏李世民(谏太宗十思疏)/?241第31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与兄弟们的聚会(春夜宴桃李园序)/?249第32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的陋室(陋室铭)/?255第33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为什么写阿房宫赋(阿房宫赋)/?2615

一年文言文第34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269第35周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说)/?275第36周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悼念侄子(祭十二郎文)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283第37周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箕子其人其事(箕子碑)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293第38周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苛政和毒蛇谁更“毒”(捕蛇者说)/?299第39周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焉,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别人家失火了,柳宗元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为什么还祝贺(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307第40周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待漏之时想什么(待漏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院记)/?315教矣。

6目?录第41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严先生祠堂记)/?323第42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贤人忧乐关天下(岳阳楼记)/?329第43周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韩琦的昼锦堂(相州昼锦堂记)/?337第44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345第45周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世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

地标性建筑的兴废(凌虚台记)/?351第46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苏轼月夜游赤壁(前赤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壁赋)/?359第47周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苏轼再次游赤壁(后赤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壁赋)/?3677

一年文言文第48周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夫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宋濂如何给朱元璋上观者欤?

“政治课”(阅江楼记)/?3758

第1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1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不亦君子乎?亦乐说乎?乎?子曰人有:不朋学知自而而远时不方习愠,来,之,不不亦1

一年文言文《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著作。

只要是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孔子;只要是中国人,一般都会背几句《论语》。因为《论语》中有很多智慧。

本书开篇,就先从学几则《论语》开始,借此表达我们对孔子的尊重,向先师致敬。

那么,孔子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父亲叫叔梁纥,是一位武士,官居陬邑大夫。据说,孔子出生在尼山的一个山洞中,后来这个山洞被人们称为“夫子洞”。孔子出生时头顶凹陷,像山丘,于是就以丘为名。古代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孔丘排老二,又因他的母亲曾祈祷于尼山,便取字仲尼。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孔子和他的母亲颜徵在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母亲为了养活孔子,把家搬到了鲁国的都城曲阜,住在阙里娘家,过着清贫的平民生活。

虽然过的是平民生活,但孔子从小就对贵族的礼仪颇为向往。他常取一些小盆、小碗当祭器,学习贵族祭祀时的礼节动作。长到十五岁的时候,孔子便为自己立下志向,一定要认真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士人”(那个年代有道德有文化有追求的人)。

2第1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经过勤奋学习,孔子几年之间就崭露头角,获得了很多人的赞誉。

二十岁的时候,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出生。鲁昭公特意送来一条鲤鱼,祝贺孔子喜得贵子。鲁昭公是国君,你想想,国君为一个二十岁的小青年贺喜,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当时在鲁国很有名气,已经受到国君的赏识了。

后来,鲁昭公又接受孔子弟子南宫敬叔的请求,资助孔子“适周问礼”,就是去周王室继续研究礼仪。借着这次“公费游学”的机会,孔子拜访了在周王室担任“守藏室之官”(相当于图书馆馆长)的老子。两位圣贤见面,彼此惺惺相惜。孔子自周返鲁,弟子越来越多,名气也愈来愈大,他所创办的“私学”遂逐渐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

讲到“私学”,就得做一点解释。在夏商周三代,整个中国的文化都是“学在官府”的。所谓“学在官府”,说好听一点是文化教育事业完全由官方负责,说不好听的话就是文化教育资源完全被统治阶级(官府和贵族阶层)垄断,正所谓“民间无书无器,学术专为官有,教育非官末属,非官莫能”。那个时候,老爸是巫师,就把当巫师所需要的技能教给儿子;老爸是史官,儿子日后也要子承父业,继续当史官;老爸是乐师,儿子所受的教育也是奔着日后当乐师去的;若老爸是当官的,那儿子也跟着当官。

一个人学什么及将来干什么,几乎完全是由身份决定的。

可是,这种情况到了春秋时代就改变了。随着周平王东迁,旧的社会秩序瓦解了。维持“官学”所必需的稳定社会秩序和官方权威都已丧失了,官府已经没能力继续维持“官学”了。“官学”破产了,一大批昔日在官方任职的文化人士随之“下岗”了。这批文化人士下岗后只好到民间去寻找“再就业”的机会。如此一来,原本为贵族阶层所垄断和独享的学术文化活动也逐渐普及到了民间。于是,民间的“私学”兴起了,尤其是到了春秋末期,此种情况变得更为普遍。鲁国乐师师襄子、郑国学者邓析等3

一年文言文人都曾兴办私学,收徒授业。平民子弟通过参加这些文化大师创办的“培训班”,也学会了不少文化知识和技能。学习改变命运,相当多的人凭着努力学习,掌握了过硬的本领,从平民一跃变成了“士人”。平民子弟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上升为士人甚至是国家官员,这有利于削弱社会的板结化,对提升社会的活力大有裨益。后来,正是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士人,且他们能够自由流动,倾向不同的士人针对急剧变化的社会提出了不同的思想学说,这也就出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现象。在春秋末期的“私学”热中,孔子的表现尤其突出,孔门成了培养人才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教育学术团队。孔子办学,教学内容很广泛,有著名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六种本事既有人文学科的道德养成和艺术修养,如礼、乐,亦有当时贵族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射、御、书、数等。礼指周礼,是周代贵族在不同场合所应展现出的威仪及各种日常行为规范,学礼的目的是为了养成高贵的品格和气质。乐,不仅包括音乐,还涵盖文学、舞蹈等艺术形式,学“乐”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才华。射指射箭,这是当时贵族阶层的时尚运动,就跟今天的企业高管爱打高尔夫球差不多。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学射箭还带有军事训练的效果,平日练习算强身健体,战事发生时就可上战场射杀敌人。御指驾车技术,那时候的学生跟孔子学御,就相当于现在的人去驾校学车考驾照。书指书写,涵盖识字、阅读、文秘等内容。数指基本的数学、物理知识,包括怎么记账、怎么丈量土地等。可以说,孔子的私学就是春秋末期最有名的“综合性大学”,学生跟着孔子学好了,根本不用为“就业”问题发愁。原因很简单,有过硬的本领在身,任何时候都会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宠儿。

春秋时代,虽然讲门第,讲出身,但真正有本事的人还是会受到重视的。孔子的学生在当时就很受欢迎,许多诸侯国的政府部门都愿意聘用孔门弟子。比如,孔子的弟子公西华很有外交才华,鲁国政府就委任他为大4

第1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使,出使齐国;子贡能言善辩,亦曾出使多国,对春秋末期的政治格局都造成了重要影响;子路、冉有更是成了当时鲁国实际掌权者季氏的家宰,帮助季康子处理鲁国政事。其他地方想聘请孔子的学生去做县长等官员的情形就更多了。比如,子游就做过武城宰,武城是今天的山东费县,武城宰就相当于费县的县长;季氏还想聘请闵子骞做费宰,但遭到了闵子骞的坚决拒绝。请去做高官都不干,由此可见孔子高徒的吃香程度及其高贵气节。子路介绍自己的小同学子羔去做费宰,孔子为此还批评子路,说“贼夫人之子”——你这是害人家子羔,耽误人家的学业。

我们回过头来继续讲孔子的人生。孔子也曾做官,他在五十一岁的时候做鲁国的中都宰,一年后提拔为司空,很快由司空升为司寇,四年后,孔子“代行相事”,全面主持鲁国的行政工作。孔子不愧为圣贤,他主政三个月,鲁国大治:商人不再造假售假,男女老少都好学知礼,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极佳治安局面。

孔子治理鲁国,效果显著。此事传到齐国之后,齐的国君齐景公非常害怕:鲁国强大了,作为邻国的齐国岂不是有被吞并的危险?为了对付鲁国,齐国决定用美女、良马瓦解鲁国君臣的斗志。他们赠给鲁定公“女子好者八十”“文马三十驷”。鲁定公和鲁国的执政官季桓子,在关键时刻未能经受得住女色和金钱的诱惑。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举行祭祀之后又没按照规定送给高级官员祭肉。孔子没收到应得的祭肉,就知道鲁定公不想再恢复周礼,鲁国也无法再用礼乐精神来治理了。于是,孔子毅然辞职,离开鲁国,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岁月。

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每到一个诸侯国都向国君推销“仁政”思想,比如告诉他们要“为政以德”,要用道德感召教化百姓,而不是用严刑峻法惩治百姓,要自己带头遵纪守法、戒奢以俭,而不是对百姓横征暴敛以满足个人的私欲。可惜,各诸侯国国君均不肯在自己的国家里实行“仁5

一年文言文政”。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虽然没有找到一块“仁政”思想的试验田,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宣传了儒家思想,扩大了团队的影响力。另外,在周游列国期间,孔子的“私学”也扩展为一所流动性的“国际大学”,他的弟子也不再局限于鲁国,而是遍布周游过的各个诸侯国,孔子的招生范围和招生规模都随之扩大了。

孔子收徒弟,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即不分贫富贵贱,只要你愿意学,他就愿意教。孔子还善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加以教育,谓之“因材施教”。正因如此,孔门弟子涌现出了很多优秀人才。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孔门弟子有人从政,当上了高官;有人经商,发了大财;有人治学,成了名闻诸侯的大学者乃至帝王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培养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弟子,孔子才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另一方面,孔子的学术思想亦依赖于众多高徒不遗余力地传播才得以发扬光大。

在六十九岁时,孔子被召回鲁国,做了“国老”,相当于国家特聘的国事顾问。此时,孔子一边在杏坛为弟子讲学,一边删定群经,做文化整理和研究工作。孔子是个“音乐发烧友”,一生喜欢音乐,喜欢诗歌。据司马迁《史记》所载,孔子搜集各诸侯国的民歌民谣,加以筛选删定,编成了《诗(经)》,此书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反复翻阅,以致把系竹简的牛皮绳翻断了好几次,成语“韦编三绝”即出于此。孔子还是当时最有名的历史学家,他晚年修撰了一部名为《春秋》的史书,记载了上至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间的重要事件。孔子在修订这部著作中使用了一种寓褒贬于记述的叙述技巧,称为“春秋笔法”。借助于“春秋笔法”,孔子通过写历史来确立人间是非善恶的准则,“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正因如此,才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之说。

6第1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周王室的权威已经丧失,诸侯群雄纷争,礼乐文化遭到了遗弃,急剧的社会转型使很多人身心不安。孔子看到了这些,忧心如焚,所以他一生奔走,一直试图推行“仁政”,以安顿天下百姓。等政治理想破灭之后,孔子便在晚年积极地从事教学和文化整理、研究工作。他全面地研究了周朝的礼乐文化,从中提炼出了“仁”的思想。孔子通过兴办私学和周游列国,也广泛地传播了“仁”的理念。

在历史上能留下很大名声的人,一般都是帝王将相,可也有一些人例外,他们生前并不十分得志,但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却很大,他们同样会受到后人的尊重和怀念。孔子就是这样的人。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当意识以及“仁者爱人”的慈悲情怀一直感召着后人;他留在《论语》中的许多教诲人的话语也深受人们喜欢,许多人将此奉为人生信条,视为圭臬。以孔子为发端的儒家思想在后来更是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孔子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后人为了表达对孔子的尊重,尊称他为“大成至圣先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①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①说(yuè):通“悦”。

②人不知:别人不了②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自己。愠(yùn):生气,发怒。

这一段话是《论语》的开篇,也可说是其中最有名的话。我们先解释一下相关字词。“子曰”,子是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指的是孔子,“子曰”也就是“孔子说”。

7一年文言文再看“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和“习”。今天我们说“学习”指的是一件事,但在古代,“学”和“习”分别指两件事,从老师或别人那里听到了某种道理或学问,这个叫“学”;道理和学问光听到了还不够,还要不断练习,把这些道理和学问应用到生活之中,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后面这个练习、实践的过程,就叫“习”。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时习”就是要让弟子们学了之后还要时常地去复习,去练习,去实践。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有朋自远方来”的“朋”字。就像“学”和“习”在古代是指两件事一样,“朋”和“友”在古代也是有区别的——“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一个老师教出的同学彼此为“朋”,志向相同的人为“友”。那这里的“朋”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志同道合的人”。

接下来看“不亦乐乎”的“乐”,“乐”和“悦”也有所区别,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即心中快乐没表现出来叫“悦”,表现出来了叫“乐”。

最后说一下“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一词,《论语》中的“君子”一词,有时指的是“道德君子”,有时指的是“身份君子”,“道德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身份君子指的是地位高贵的人。这里的“君子”说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君子风度”。

理解了上面这些字词的意思,我们就可把这段话翻译现代汉语了,它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去练习、实践,不也是很愉悦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访,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吗?”这一段很容易背下来,但对意思的理解却有深浅之分。我选择一个视角,做如下解读,供大家参考。

此段三句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学习”在今天是一个词,在古代却是两个词,“学”是一个了解、认知的过程。比如听老师讲如何游泳,听懂了,看示范动作,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个叫“学”;“习”则是一个练习、巩固的过程。要想真学会游泳,光听老师讲,光看别人的示范动作,那是不8

第1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够的,还要下水去不断练习才行——只记住动作要领不够,还要能在水中自如地做出来。游泳如此,学习其他本领也是如此,也既要“学”又要“习”,两者不可偏废。

第二句话讲的是学习志趣。既“学”又“习”了一段时间后,你的水平提高了,长本领了,就需要跟同行交流切磋了。这个时候,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你们终于有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怎能不由衷地快乐呢?

这前两句其实已暗示了孔子的一种“快乐哲学”:人生要过得愉快。那么怎样才能快乐呢?孔子告诉我们:学习的人生才是最快乐的人生。既“学”又“习”,我们就能不断成长,能时时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有价值的。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若说前两句孔子是在教我们如何通过学习得到快乐的话,那么最后一句孔子就是教我们如何防止不快乐。人生在世,你的想法、做法不被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呢?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才是有修养的表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才有君子风度。如果遇到别人不理解自己就上火发飙,怒气冲天,那么你的快乐就很容易为愤怒所击碎,想持续快乐下去也就很难。

这三句话合在一起,前两句告诉我们如何得到快乐,后一句告诉我们如何防止生气;前两句是从积极方面讲,后一句是从消极方面讲;前两句是“进取”“进攻”,后一句是“防守”“防御”。合在一起,诚可谓“攻守兼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这一段话中的“君子”,指的依然是道德君子,也就是有道德修养的人。“敏于事而慎于言”中的“敏”指的是“勤劳、敏捷”。“就有道而正焉”的“就”是“到……去”的意思,“正”指的是“匡正,修正”。那么这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的房屋,也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9

一年文言文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这一小段话讲的是“好学”。好学的准则有两条:物质生活低标准,精神生活高标准。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君子是求学求道之人,其所追求的东西远比吃吃喝喝重要得多,所以不能挑吃挑喝,搞物质攀比,这样才能专心求学。若把过多的心思都用于追求物质享受了,求学求道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好学之人做事要勤快、敏捷,但说话要谨慎,还要多向有道德、有专长的人请教。请高人指路,自己才能少走弯路。

①恶(wū)乎:“恶”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同“乌”,何处的意思。“恶乎”即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于何处”之意。

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我们还是先解释一下字词,“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中的“富与贵”可以说“得之”,“贫与贱”却不是人们想得到的,所以有人认为这里的“得之”应为“去之”,即“摆脱”之意。我们再看“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是“急遽、仓促”的意思,“颠沛”是指偃仆之际,这里比喻遭遇危险。那么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也就不能摆脱。君子如果背离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是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要遵守仁德,在颠沛流离的危急时刻还要遵守仁德。”这一段讲的是如何处理仁德与富贵之间的关系。在人人都喜欢的富贵之上还要有仁德,在人人都极力摆脱的贫贱之上,也还有仁德。仁德是高于富贵贫贱等人生际遇的,君子以践行仁德为根本,10第1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以弘扬仁义为使命,不可为了追逐富贵就违背仁德,亦不可为了摆脱贫贱就违背仁德。

孔子也承认人人都有追求富贵的愿望,这个愿望是合理的,但追求富贵的手段一定要正当合理,不可违背仁德。同理,人人都想摆脱贫贱,这个愿望也是合理的,只是摆脱贫贱的手段不可违背道德底线。这种观念在今天仍然很有现实意义。如果为了升官发财,人们纷纷不择手段,那整个社会肯定会危机四伏,动荡不安。

这一段话不难背诵,难的仍然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坚持这一原则。若大家记住这句话,并一直照此行事,那你就是当之无愧的君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颜渊是孔门第一弟子,道德水平最高。到底有多高?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论语》说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是说他从来不让自己成为不良情绪的传导体,即便自己受了气,也绝不拿别人撒气;“不贰过”更厉害,同样的错误,他绝对不犯第二次。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知错就改,而且改得飞快,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不说别的,就这两条,很多人一辈子也学不来。

高徒颜渊向孔子“问仁”,孔子自会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告诉他,所以就有了“克己复礼”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经典教诲。

“克己复礼”中的“克己”,指的是“克制自己,约束自己”。复,“相合”之意。“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仪。“天下归仁焉”中的“归”,“相称”的意思,“归仁”,就是“与仁相称”。

“回虽不敏”中的“不敏”,指“迟钝”,这里是颜渊的谦辞。“请事斯语”,意思是遵照孔子的话去做。

11一年文言文那么,整个这一段的意思就是,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渊(即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与仁德相符了,别人就会称赞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靠自己的努力,还能依靠别人吗?”颜渊又问:“弟子还想请问具体的行动纲领。”孔子答道:“不符合礼法的现象不要去看,不符合礼法的声音也不要去听,不符合礼法的言辞不要去说,不符合礼法的事情不要去做。”颜渊听后说:“我虽然愚钝,但愿意按照先生说的话去做。”在春秋时代,孔子所要恢复的周礼是一套详细的行为规范,遵守这套行为规范,会让人形态端庄,行为得体,是为“守礼”。若违反了周礼的规定,就是“非礼”,算是不文明的言行。转换到现代社会,“守礼”其实就是守规矩,遵守党纪国法和公序良俗。“克己复礼”就是让人适当约束自己,不要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了达到此目的,就要适当约束眼、耳、口、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诵读这段话,宜先将孔子时代的“礼”与当今社会的行为规范之间做相应的类比,转换,“通古今之变”之后,再读孔子和颜渊的这段对话就能体会其深意了。自律是一切美好品行的起点,节制是一切道德的基石。孔子当年所倡导的周礼已无法在今天施行了(因为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他所提出的“克己复礼”的道德原则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道德纲领,依然有现实意义。

①佚:同“逸”,放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逸之意。乐佚游:①

以放逸游荡为乐。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季氏》)12第1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这段话讲的是有益喜好与有害喜好之间的区别,有益与有害的情况各列了三条,对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很有意义。“益者三乐”说的是有益的乐事有三种。

“损者三乐”说的是有害的乐事有三种。

接下来先说的是三种有益的乐事。第一种是“乐节礼乐”。“乐节礼乐”的意思就是“以礼乐节制为乐”。“礼乐”文化是孔子当年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礼”从事上看是礼仪,是行为规范,可它的核心精神是“敬”,强调的是一种诚敬之心;“乐”从事上看是学习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可它的核心精神是“和”,即不同乐器演奏一首曲子,每种乐器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家步调一致,才能“和”在一起,使整个曲子更有魅力。“礼”用来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乐”则用来追求人内心的平和与快乐。行礼作乐皆有一定的规矩和节度,不可乱来。一个人以“礼”来节制自己的言行,以“乐”来调和自己的身心,抒发自己的情感,并以此为乐事,这等于是在过一种艺术化的和美生活。

第二种是“乐道人之善”,这里的“道”通“导”,“乐道人之善”,就是以引导别人行善为乐事。“乐道人之善”,也有人将这里的“道”解释成“说”,意思是以说别人之善为乐事,这也能说得通,扬人之善确实是一种美德。不过,我觉得这种解释有点浅,不如将其解释为“以引导别人向善为乐”更有广度和深度。

第三种是“乐多贤友”。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乐于并能与很多贤人交上朋友,这本身就说明你也是个贤人,至少也与贤人非常接近了。

接下来说的是三种对身心有害的喜好。第一种是“乐骄乐”,意思是“以骄纵为乐”。不管是有权还是有钱,也不管是长得帅还是学习好,都不可骄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个人不知道骄傲有害,反而以骄傲为乐,其受害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种是“乐佚游”。生活无规律,精神放逸,四处游荡,若有人以此为乐,做学生考试会挂科,当职员会误事,即便混到退休,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利。

第三种是“乐晏乐”,意思是“以大吃大喝为乐”。“乐宴乐”,用现在的话说算是超级“吃货”。“吃货”在今天已经不是贬义词了,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吃点好东西也不没什么大不了,但若沉湎于吃吃喝喝,天天流连于宴饮,那就对身心有害——吃喝太多对健康不利,应酬太多也耽误干正经事。

把这段文字连起来理解,意思就是,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13一年文言文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引导别人向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的朋友为喜好,这三种喜好是有益的。以骄傲放纵为乐,以游荡放逸为乐,以大吃大喝为乐,这三种喜好是有害的。”诵读此段文字,宜注意把握“礼乐”的精神实质,勿做机械理解。关于“益者三乐,损者三乐”的各种情形,宜结合生活做深切领会。此外,“乐道人之善”中的“道”字,古人有两种不同的解释,要用心体会哪种解释更佳。

《论语》中的这五段话,文字都不长,大家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只要连续读上十遍左右就可轻松背诵下来。诵读时最好依如下原则。第一,克服紧张情绪。

有人一听说要把古文背下来,立马心生恐惧,觉得这太难了。心中恐惧,情绪就紧张,情绪紧张,反而会降低诵读效率。大家要知道,诵读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重复,一遍遍地加深印象,肯定会轻松记住的。所以,大家在诵读时都可有意“忘掉”背诵之事,心平气和地连续念上十遍左右,我估计你就能把《论语》中的这几则“短文”轻松背下出。刚开始诵读,不要贪多,每天一则即可,用时也就在二十分钟左右,连续五天,就能背完五则。剩下两天用于复习巩固。第二,诵读时最好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出声音来很重要,因为诵读的过程,眼睛、嘴巴、耳朵和大脑都动起来了,在诵读的过程中调动的感官越多,效果越好。读得“一以贯之”,一直坚持,所以最初宜练习好。第三,诵读的要诀主要在于坚持。即便开始时背诵的速度慢一点,学习起来困难一点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每天坚持,一段时间过后,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的诵读能力和背诵速度都提高了。那个时候,就是你学习古文“开窍”的时刻。

最后要说的是,《论语》中的这五则背诵下来不难,难的是体悟和践行。理解和体悟孔子的教诲,我们可以借助前人的注释及讲解,可践行就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力行了。如果说理解和体悟是“学”的话,那么践行就是“习”,两者合在一起,才算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14第2周?骑着青牛远去的背影第2周骑着青牛远去的背影(《道德经》三则)音声相和,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已。故有无相生,前后相随。已;皆知善之为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难易之相斯不善15一年文言文在春秋战国时代,文字多是刻(书)写在竹简、木牍上的。书写不像现在这么便捷,所以那时的人写作非常简洁,没有废话,能一句话说清的事,绝对不写两句话。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放在今天,连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字数都不太够,但它是一部非常伟大的著作。行文简洁是一大优点,可有时史书的记载过于简洁,让我们对古人的生活信息不能详细把握。比如,史书上对老子的记载过于简略,以至于我们不知道他精确的生卒年。不过,通过有限的记述,我们依然可以说:老子是一位思想深刻而又有些神秘的智者。

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姓李,名耳,字聃。他的职业生涯中有“周守藏室之史也”的记载,也就是说他曾在周王室做过图书馆馆长这一类职务。孔子到周王室参学的时候,曾拜访过老子,并向他请教有关“周礼”的问题。后来,老子看到周王室的权威日益丧失,天下也陷入战乱纷争之中,于是他就骑着一头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守卫函谷关的官员尹喜不让他出关,说:“您老人家即将归隐了,在归隐之前,您得写下一本书。否则,我不让您出关。”我觉得,这个尹喜若活到现在,非常适合做出版人,因为他善于发现发掘好作者。

老子本来没想着写书,被尹喜这么一逼,就写下了《道德经》。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人要向天道无限靠近,像天道运行一样,无私地帮助16第2周?骑着青牛远去的背影万物成长而不妨害万物。从“道法自然”的视角出发,老子反对发动战争,提倡和平;反对瞎折腾,提倡“无为而治”;反对欲望膨胀,提倡“少私寡欲”;反对跋扈嚣张,提倡仁慈谦卑;反对固执巧辩,提倡朴实无华;反对争斗不已凶狠残酷,提倡“为而不争”“上善若水”……就凭着这部《道德经》,老子构建出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成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德经》是老子归隐前的思想交代。写完这部著作之后,他骑青牛出了函谷关,“莫知其所终”。他没出关之前的事情也就这么一点,出关之后的事情当然就更没人知道了。

老子没给后人留下太多的故事,他留给后人的东西就两样: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一个骑着青牛慢慢悠悠西去的背影。前者是一部理论著作,后者是一幅画,更是一首充满着象征意味的诗篇。人们对前者解读得越深刻,人们对后者想象得就越生动;人们对世间的悲喜认识得越清醒,人们对老子的敬佩也就越真诚。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①恃(shì):依赖。

故有无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①,成功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这一章集中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我们一句一句来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东西也随之显露出来了。这里的17一年文言文“斯”,是“则、就”的意思,“已”通“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善良的品德是好的,那么不善的言行也就显露出来了。在老子看来,天下的事物都有对立面,矛盾对立的事物,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互相转化。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是相反相成、相克相生的关系,有此才有彼,有彼才有此。要一个而不要另一个,根本不可能。接下来,老子就进一步深入地阐发这个观点了,他说:“故有无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是,有和无在相互对立中产生,难和易在互相对应中形成,长和短在互相比较中显现,高和下在互相依托中彰显,音和声在互相应和中形成,前和后在互相对比中出现。

那么,面对着这样充满着矛盾的复杂世界,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老子紧接着就告诉我们了:“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这几句话非常有名,老子这里所说的“圣人”指的是有大智慧的人,“处无为之事”,就是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行不言之教”,就是不要说那些空话、套话,而要施行不过度干预的教化。那么,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圣人用顺其自然的观点对待世事,用尽量不干预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加以限制,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却不依赖它们,有了功劳也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也不会失去功劳。在这里,老子强调,真正的明白人、得道之人(圣人)不去做那些虚妄的事情,不说那些无用的蠢话、空话,也不瞎折腾,而是让万事万物顺其自然地发展。

老子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善于逆向思维,善于发现众人忽略的一面。在人们都在为“美”“善”等价值鼓掌、点赞的时候,他看到价值本身所暗含的思维陷阱,即价值意味着差别,意味着分歧,意味着偏狭和固执。即便是一种好的价值,若过度膨胀,也会转化为恶,比如霸道,比如虚伪,比如纷争。

有价值就有反价值。你认为当官是一种价值,就有人认为不当官也是一种价18第2周?骑着青牛远去的背影值,“无官一身轻”嘛;你认为拥有财富是一种价值,就有人认为财富是一种罪恶,富翁死后升入天国的概率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嘛。

有价值就有伪价值。你说当官好,就有人为了当官不择手段;你说有钱好,就有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有对价值的炫耀,就有为迎合价值而做出种种欺世盗名之举。

有价值就有价值纷争。因为秉承的价值观不一样,人群会不断分化,会产生矛盾。都以为自己的价值是对的,别人的价值是错的,发展下去就起了纷争,纷争激烈了,就演变成了战争。在人类历史上,因不同的信仰和意识形态而发生的战争真不知有多少。

正因为老子超前地看到了“价值陷阱”,所以他主张“无为”。

“无为”当然不是啥也不干,而是提醒人们要避免蛮干、瞎折腾、乱作为,要保持冷静、清醒,不可陷入偏执和狂热之中。

诵读这一章,要特别注意老子“逆向思维”的特点,在思路上要尽可能“跟上”老子的逻辑。一旦“跟上”了,诵读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我的经验,如此长度的古文,连续诵读十遍左右,大概就可背下。为了记得更牢固,第二天学习新古文之前,宜先诵读三遍,然后再背一遍,若顺利背过,即可。若有所遗忘,就再诵读一遍,查缺补漏。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①;五音令人耳聋②;五味令人口爽③;驰骋①五色:青、黄、赤、白、黑。此指色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彩多样。

②五音:宫、商、角、故去彼取此。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③五味:酸、苦、甘、老子在这一章中提醒人们不要贪图享乐,而要过简单朴素的生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

活。这一章先用一组排比句,列举了五种过度的享乐给人带来的坏处。这五种过度的享乐分别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颜六色的色19一年文言文彩享受会使人的眼睛受到伤害;“五音令人耳聋”,无奇不有的音乐会使人的听力失灵;“五味令人口爽”,山珍海味会使人味觉迟钝;“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纵情狩猎会让人心情放荡,精神失常;“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珍贵物品会诱惑人盗窃掠夺,不走正路。老子善于逆向思维,一般人都爱好享乐,也知道享乐的好处。

老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看到了过度享乐的巨大危害性,那就是:如果人们过度享乐,人的欲望不加节制地膨胀,那么人的感官灵敏度反而会大幅降低。对此,我们不妨以现代人的生活证实之:整天盯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看花花绿绿画面的人视力就会受伤害;整天戴着耳机听摇滚的人听力就会受到伤害;经常喝酒吃肉的人味觉就会变得迟钝;经常打猎、杀害动物的人就容易内心狂躁、焦虑不安;经常贪图财物的人就容易贪污受贿、触犯法律。一句话,欲望本身没有错,但欲望若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就会反过来伤害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老子说:“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正因为过度享乐对身心有危害,所以,圣人只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享乐,这样才能摒弃物欲的诱惑,过上安定知足的生活。老子提倡人们过一种俭朴恬淡的生活。“为腹不为目”,“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多欲多求的生活方式。“为腹不为目”的生活方式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低碳生活、环保生活,同时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去彼取此”,意思就是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

此段文字不多,不难背诵。大家宜对古人所说“五色”“五味”“五音”等名词做切实掌握和理解,既要知道这些专有名词的原意,又要对它们延伸出去的意思有所理解,还要知道它们与人体感官的对应关系,比如,五色与眼睛相对应,五音与耳朵相对应,五味与味觉相对应。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0第2周?骑着青牛远去的背影这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主要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表面看上去很好的事情,往往背后暗藏陷阱。老子用三组对比来说明这个道理,第一组对比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指真实可信的话,“美言”指悦耳动听的话。老子发现,真实可信的话不见得悦耳动听,悦耳动听的话不见得真实可信。好听的话未必是真话,光拣好听的说的人也未必是良善之人。第二组对比是“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见得善良。第三组对比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里的“知”同“智”,意思是有智慧。“博”指广博、渊博。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会样样都精通,看上去样样都精通的人也未必有真本事。

第一层意思讲完之后,老子开始讲第二层意思,第二层意思还是讲圣人的境界。“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积”,积攒,占有。“既以为人已愈有”,意思是,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

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圣人没有占有的欲望,他倾其所有去帮助别人,他自己反而越发富有;他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别人,自己反而收获更多。

接下来的一句话是对上一句话意思的引申。“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中“利而不害”,就是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这段话的意思是,天道的运行规律是让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去伤害它们。圣人之道是帮助别人,而不与他人争夺。这也就在暗示,圣人之道是合乎天道的。总结一下就是,圣人的境界是没有私心和占有欲,竭尽自己的一切去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圣人不考虑得到,只想着奉献,就像天道一样,无私地帮助万物而不妨害万物,“为而不争”。

本章的两层意思看似没多大联系,实则有内在的逻辑。第一层意思是老子对世人的提醒,告诉人们: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不像你们看上去那么简单,你们要多加注意,保持警惕性。第二层意思是老子对世人的勉励和期许,即大家要向天道靠拢,最好是像天道帮助万物一样无私地帮助他人,“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只有达到这个境界的,才是真正的圣人。

21一年文言文这一章中,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句子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倾其所有去帮助别人,他自己反而越发富有;他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别人,自己反而收获更多。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可这样理解:你要帮助别人,得有帮助的资本呀,如果你自己啥本事也没有,怎么帮助别人?圣人要帮助他人,自己首先就得有本事。圣人要帮助许许多多的人,他就要学会许许多多的本事。

他帮助的人越多,他掌握的本事就越大。正是在无私地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圣人才成就了自己的德能。理解了老子为什么会这么说,你再诵读也就不会感觉太难了。

22第3周?孟子的浩然正气第3周孟子的浩然正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肤,空乏其身,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曾益其所不能。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行拂乱其所为,23一年文言文孟母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母亲之一,她曾为了给儿子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不惜连续搬了三次家。

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这一点跟孔子有点像),教育孟子的责任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刘向《列女传》中记载了“孟母教子”的故事。最初,孟子的家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号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学习了些祭拜之类的事。孟母看到了便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于是,就带着孟子将家搬到市集上。

集市之上有人杀猪宰羊。到了那里,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玩起了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游戏。孟母看到了,皱起了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带着孟子就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宫(古代的学校)附近。每月初一和十五,官员们都会到学宫祭拜文庙,他们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看见这些也跟着模仿。这时,孟母感到很满意:“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他们就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果然,受学宫浓厚学习氛围的影响,孟子也成了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后来成长为儒家学派的“亚圣”,也就是地位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人。这便是有名的“孟母三迁”,此事告诉我们:人是很容易受环境和周围人影24第3周?孟子的浩然正气响的,经常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多受良好环境的熏陶,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说完了孟母,我们也得说说孟子本人。孟子从子思(孔子的孙子)门人那里学习了儒家的思想学说,学成之后又根据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发展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孟子一直以孔子为榜样,他不仅在思想学说上与孔子一脉相承,就是在推行仁政理念的方式上也很相似。孔子在春秋末期周游列国,试图劝说各国诸侯施行仁政,孟子则在战国中期周游列国,也通过游说的方式试图规劝国君来推行仁政。孟子游历过齐、宋、鲁、魏、滕、邹等国,劝说这些诸侯国的国君实行儒家的仁政主张,但这些国君都不肯“行仁政”。最后,孟子回到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讲学著书,写下了《孟子》一书。

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是“民本”思想最强烈的一个人。在那个变革剧烈、战乱频仍的年代,国君们关注的往往是如何开疆辟土,如何不被别国吞并,纵横家和法家想的是如何将自己推销出去,以便“借壳上市”,建功立业,享受荣华富贵。孟子的关注点与这些人都不同,他最关心的是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坚守基本的道德底线,这些才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如果统治者完全不顾及老百姓的感受,对下层民众压榨太甚,那么统治者就会失去民心,政权就会垮掉。

孟子劝说各诸侯国君王要实行“王道”,怎么实行“王道”呢?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让老百姓对生、养、老、死之类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没有不满情绪,这是一个政权实行王道的开端。他曾对魏惠王说:“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则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意思是,国君实行仁政,就要减少刑罚,减轻赋税,先让老百姓能够精耕细作,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然后,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让年轻人在闲暇时间知道孝养父母、敬爱兄长。国民有了为人忠心、诚实守25一年文言文信的美好品德之后,他们在家里是孝子,很好地侍奉父母,在朝廷上就可尽忠,做优秀的臣子。如果大王您能够得到了优秀民众的支持,然后就可以抵御秦、楚等大国的侵犯了。大王不要只看到秦、楚两国的武器装备先进,民心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大王若是真能按我说的去做,就一定能赢得民众对您的衷心拥护。如果有了民众的拥护,大王您的士兵即使拿木头棒子当兵器也能抵御得住秦、楚两国的军队。

孟子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国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负有爱护人民的义务,要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而不可横征暴敛,残酷地压迫人民。按照孟子的看法,政治统治有两种,一种是“王道”,一种是“霸道”。施行“王道”,要求统治者对人民怀有温情,要靠道德教化而不是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霸道,这是完全依靠武力、权势,用严刑峻法和横征暴敛来残酷压榨百姓。孟子认为,越是在乱世之中,越是要施行仁政,行“王道”。如果统治者施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国君不顾人民死活,推行暴政,就将会失去民心,变成独夫民贼。面对独夫民贼,人民就有权起来反抗,推翻其残暴的统治。

①傅说(fùyuè):人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①举于版筑之间,胶鬲②名,殷商时贤相。

③②胶鬲(gé):人名,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商纣王时大臣。

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③百里奚(xī):人名,春秋时期虞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国人,后来做了秦相。不能。

26第3周?孟子的浩然正气在这一段中,孟子一口气列举了六位在逆境中发愤图强,成功逆袭的历史人物,他们分别是大舜、傅说、胶鬲、管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第一个人物就是大舜。大舜,姓姚,名重华。大舜早年的遭遇也很不幸,母亲早逝。父亲瞽叟后来又娶了一个女子,这位继母很嚣张,后来继母又给舜生了一个弟弟,名叫象,象生性傲慢,忌妒心强,又桀骜不驯。于是,舜就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恶劣家庭环境之中。一般而言,生活在如此恶劣的家庭环境中,一个孩子是很容易长成“问题少年”的。可是大舜不是一般人,天生具有圣人禀赋。他对父母不失孝道,与弟弟也十分友善,最后终于感化了他们,处理好了家庭关系。后来,舜得到了尧的赏识和提拔,并最终继承了尧的位置。

第二个历史人物是傅说。傅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他辅佐商朝中期的君王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的盛世。傅说在被武丁发现之前,是一个出身非常低贱的奴隶,在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东)做苦役,筑墙,修路。商王武丁求贤若渴,一直想找到贤臣来辅佐自己治国,结果他就在梦中梦到了一位圣人,武丁梦醒之后,就将梦中圣人的样子画了下来,然后让人照着画像去寻找,结果就找到傅说。于是,傅说被提拔为“相”,他辅佐武丁,成就了历史一段有名的明君贤臣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