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相似证与颠倒说

书名:
破破新唯识论:摧惑显宗记
作者:
熊十力
本章字数:
4097
更新时间:
2024-02-28 11:39:07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

莫言及其作品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也备受国外学者的关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莫言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对他的研究出现井喷状态,形成“莫言热”。“莫言热”进一步引发了读者的“读书热”和作家的“创作热”,带动了国内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新评价和认识,打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新通道和新方式,对于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出去”“走进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示范意义。
已完结,累计21万字 | 最近更新:第三章

第一章

书名:
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
作者:
姜智芹著
本章字数:
9425

南理工: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二校成品:230*170版心:27行*32字文件路径:B02J

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

姜智芹

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

出版社南大序号

校次校份数

录入陈文件名

组版陈总页码

图片图数

校对版式

送校日期

联系电话85992128

您对稿件的要求、意见和建议请直接与生产责任人孙志洋联系(13813855199)。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 / 姜智芹著. —南京: 南

京大学出版社, 2019.1

ISBN 9787305210297

Ⅰ. ①莫…Ⅱ. ①姜…Ⅲ. ①莫言-小说-文化传播

-研究-国外Ⅳ. ①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27577号

出版发行南京大学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

出版人金鑫荣

书名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

著者姜智芹

责任编辑施敏

照排南京理工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印刷盐城市华光印刷厂

开本787×9601/16 印张 16.25 字数 225千

版次2019年1月第1版2019年1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5210297

定价50.00元

网址: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

官方微信号:njupress

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

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3〗00

序言

00

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

序言

莫言从一个乡村放牛娃,到成为军队里的新闻干事、政治教员、报社记者,再到成为作家,登上文学殿堂的最高领奖台,摘取诺贝尔文学奖。一路走来,他对于饥饿、孤独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书写,在收获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伴有质疑和批评之声。“莫言热”成为一种文学现象,也一度成为一个文化事件,在世界范围内被阅读、翻译、研究。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莫言注定要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值得特别书写的篇章。根据小说《红高粱》改编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旋风,《丰乳肥臀》在国内的停印、销毁风波,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的国内喧哗与国外骚动,使莫言成为中国当代作家中作品被翻译语种最多的作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和普罗大众关注的焦点。现如今,他的《红高粱》和《透明的红萝卜》分别入选高中选修读本《中国小说欣赏》和《中外短篇小说选读》;相关作品也走进在欧美高校应用甚广的文学作品选和文学史,如《铁孩子》入选刘绍铭、葛浩文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Mo Yan, “Iron Child,” in Joseph S. M. Lau, Howard Goldblatt eds,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红高粱》节选收入《中国现代文学大红宝书》

Mo Yan, Red Sorghum (excerpt), in Yunte Huang ed., The Big Red Book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ritings from the Mainland in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W. W. Norton, 2016.,《哥伦比亚现代东亚文学史》中有“莫言与《红高粱》”章节

Yomi Braester, “Mo Yan and Red Sorghum,” in Joshua S. Mostow ed., The Columbia Companion to Modern East Asian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邓腾克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指南》

“Mo Yan,” in Kirk Denton ed., The Columbia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6.

有“莫言”专章。这一切都标志着莫言在国内外的阅读、接受和影响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考察莫言作品的西播东渐、西诠东释和其作品所传达的中国形象,剖析莫言创作的文学传统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众声喧哗,可以为当前大力推进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莫言堪称当代作家中在国外翻译最多、研究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当代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世界上40余种语言,译介的语种之多,国外馆藏量之大,关注度之高,都是当代作家中少有的。英译者葛浩文,法译者尚德兰、杜特莱,瑞典语译者陈安娜,德语译者郝慕天,俄语译者叶果夫,日本语译者藤井省三、吉田富夫,韩国翻译家、作家朴明爱,越南翻译家陈廷宪、陈忠喜等,都是莫言作品跨语种传播的重要使者,他们几年如一日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将莫言的小说翻译成自己的母语,让莫言作品披上世界文学的色彩,拓展了它们的生命宽度,造就了它们的世界影响力。

国外国内的莫言研究正越来越形成一个学术研究共同体。国外的莫言研究特别是硕博论文,越来越多地引用国内的研究成果;国内的莫言研究也大量引用国外研究者的观点,并将国外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译成中文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如杜迈可的《论〈天堂蒜薹之歌〉》(《当代作家评论》 2006 年第 6期)、托马斯·英吉的《西方视野下的莫言》(《长江学术》2014年第1期)、史景迁的《重生——评〈生死疲劳〉》(《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苦竹:两部中国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4期)、德国奥格斯堡大学语言中心主任、奥格斯堡德中友好协会主席汉斯约克·比斯勒米勒的《和善先生与刑罚》(《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杨小滨的《盛大的衰颓——重论莫言的〈酒国〉》(《上海文化》2009年第3期)、美国作家、《纽约时报》前北京特派员白礼博的《时代的书:你几乎能触摸一个中国农民的“二十二条军规”》(《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6期)、《蛙》的荷兰语译者马苏菲的《莫言小说荷文翻译随想——从〈蛙〉谈起》[《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等。国内外的莫言研究互相促进,彼此增益。

莫言作品的翻译、引介与研究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翻译是莫言作品在海外传播的主导方式,他的作品主要通过翻译与各国读者和研究者见面。翻译是对原著最切近的加工,也是其他接受活动的前提,而引介和研究性文章对翻译作品起到推广和深化的作用。引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附在译本前面或后面的序、跋、后记、译后记,通过这些“副文本”的补充和介绍,国外读者得以进一步了解莫言的个人经历、创作背景和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思意蕴;二是报刊上发表的介绍性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有些虽不懂中文,但往往是具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的作家、记者、文学研究者,他们的评论对普通读者能起到引领和推荐作用;三是作家本人到国外演讲、参加书展、访问、访谈活动,读者与作家近距离接触,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产生阅读、研究其作品的愿望,这是泛媒介时代新媒体传播的蝴蝶效应。

莫言在国外的研究也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期刊论文,研究中国文学的国外学者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对同时代或后代学者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是硕博论文和研究著作,它们比期刊论文篇幅长、容量大,体现着研究者自身的学术立场和独特视角;最后还有进入国外中国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材料以及文学史内容,通过高等教育将莫言及其作品变成一种可持续传播的知识。

这些建立在翻译基础上的引介和研究借助报刊、出版社等大众传播工具以及高校师生等精英教育,实现了在“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中的传播”

谢淼:《鲁迅在德语世界的传播及此历程中的互动关系》,《中国比较文学》,2016 年第4 期。,而这些传播又反过来会影响接下来莫言作品翻译的篇目选择、印数和发行。当代文学包括莫言作品的对外传播“一方面要依赖翻译,将更多的作品翻译成外文,使其流通范围超越自己的文化原产地,即‘走出去’;另一方面还要对翻译出去的作品进行研究、诠释,让其在国外落地生根,即‘走进去’,成为他国文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其施以影响,给其带来启示启发。因而,作品翻译出去以后,还要有研究紧跟其上,这样才能巩固翻译的效果,真正实现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姜智芹:《〈今日世界文学〉与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外国语文》,2017年第4期。。

文学具有建构和传递国家形象的功能。莫言在作品中塑造了沸腾的民间形象、传奇化的男人与女人形象、批判与反思的社会形象,这些形象与其他当代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一道,融入中国形象塑造的总体话语体系之中,彰显了中国形象的多向度、多色调、多意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气象、大气节、大格局。

莫言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格调、气韵,纵横捭阖,气象万千,他对本土传统和外来资源都进行了巧妙的创生和化用。他的作品中“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预言、神秘、魔幻,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荒诞,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存在主义等等”

张学军:《莫言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齐鲁学刊》,1992 年第4期。,但又不是其中任何一种。他受到中国民间资源的滋养,但他笔下的民间又不同于任何作家、艺术家眼中的民间;他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但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中国古典小说卓然不同;他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前进,但又是对鲁迅先生的反向挖掘。他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创作资源作为撬动他文学王国的支点,但装点他文学王国的是莫言式的人、事、物、景,是专属于莫言的谋篇布局、运筹帷幄。正所谓“持续推动莫言小说海外广泛传播、深度传播、经典传播的‘原动力’”,是“莫言小说自身所具有的迷人魅力”。

杨四平:《莫言小说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澳门理工学报》,2013年第1期。正因为如此,莫言才有幸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眷顾,宣泄了我们“全民集体无意识的焦虑感”,因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更在意欧美的强势文化”。“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认同。”

《海外传播须有道 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出国门》,http://news.cri.cn/gb/36724/2012/10/24/6471s3898311_1.htm#none, 2017320。因而,围绕莫言获奖引起了媒体的一场狂欢。

谢文雅、张迪:《媒体“狂欢”为莫言》,《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10月16日。莫言获诺奖的消息在分秒之间从瑞典传到中国,各大媒体第一时间予以报道,不仅获奖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插播了这一消息,而且第二天,《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和众多地方报刊也在头版头条报道莫言获奖的消息,新华社、凤凰卫视等第一时间推出莫言专访,其中很多是深度报道。这些专访和报道以夺人眼目的标题、独出心裁的视角、华美抑或朴实的语言,把莫言的写作人生呈现在或对莫言耳熟能详、或对莫言知之甚少的读者、观众、听众面前。与媒体的狂欢同时并行的,是学界的众说纷纭,赞扬、祝贺者众,批评、冷嘲者也不乏其人,令莫言感慨“将近一个月来,我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问题,诸多的争论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看到了人心、看到了世态,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我自己”

莫言:《在“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座谈会”上的发言》,《艺术评论》,2012年第11期。。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在国外莫衷一是,在国内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他慰藉了国人的诺奖焦虑,也引发了人们对诺奖的“直抒胸臆”。不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对于中国文学更快更好地“走出去”,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启发和示范意义。

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活跃地存在”于其他文学体系之中。一国文学借助翻译流通到其他国家,并在异域文化中被成功地激活,这才是有效的文学交流与传播。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走进去”成为当下更为关注的问题。所谓“走进去”就是中国文学翻译成其他语种后,能够在异域文化中被唤醒,成为可激活的文本,让域外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并成为他们富有意义的阅读经历”,影响并形塑域外研究者的“阐释策略与价值判断”。

刘亚猛、朱纯深:《国际译评与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活跃存在”》,《中国翻译》,2015年第1期。莫言作品的译本一定程度上走进了异域文化体系,活跃地存在于其他文学体系之中。其作品的译介模式、翻译策略、营销方式、传播效果等,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因为莫言为中国文学成功地“走出去”和“走进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案例。

南理工: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二校成品:230*170版心:27行*32字文件路径:B02J

〖3〗00

第一章莫言作品的西播东渐

00

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研究

第一章莫言作品的西播东渐

莫言有不少国外的读者和“粉丝”。据李敬泽回忆,莫言去西班牙访问期间,突因胃部不适到当地医院就医。一位西班牙医生看了病历竟说道:“噢,莫言啊!”原来这位医生读过莫言的小说。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有巧合的成分,但也说明莫言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非凡的影响力。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目前作品被译介到国外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无疑是莫言。应当说,莫言赶上了中国当代文学对外传播的好氛围、好时机。从传播渠道上来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对外传播既有我国官方主动推介出去的,也有域外汉学家自主选择译介的。从前者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创办的英法文版《中国文学》杂志、20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熊猫丛书”、2004年开始国务院新闻办和新闻出版总署发起并实施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004年中国外文局成立的“对外传播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作家协会启动的“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译介工程”、2007年外文出版社策划的“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2009年国家启动的“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2009年年底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经典中国出版工程”、2011年《人民文学》打造的该刊英文版等,都给作家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强调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世界各国的汉学家及中国文学爱好者亲近中国当代文学敞开了大门,他们中的一些人出于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无怨无悔、不计个人得失荣辱地将一大批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翻译成各自的母语,对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莫言的作品就是在这种“里应外合”的良好态势下走出国门的,他最早被翻译成外文的小说是《枯河》,1987年发表在《中国文学》英文版上,而他的更多作品是通过各国汉学家的翻译进入国外读者和研究者视线的。总体来看,莫言作品的域外译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逐渐增多,21世纪以来形成热潮。

莫言的作品在国外得到持续而大量的译介,其译者的水平之高,翻译的语种之多,出版社的级别之高,重印或再版的次数之多,国外图书馆的收藏量之大,翻译的频次之高、密度之大、覆盖面之广,世界影响力之强,都是其他中国当代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在西方世界和东方国家,主要有哪些译者促成了莫言作品的跨国旅行?哪些出版社担纲起莫言小说的海外传播与流布之责?莫言作品的海外译介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与特点?影响莫言作品西播东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作为海外传播的典型案例,莫言给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这些是我们本章所要着重探讨的。

第一节莫言作品在西方世界的译介

他者的认同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获得自信心和价值感的重要维度。就莫言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译介来看,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西方语种的译介更被看重。关于文学作品翻译,获得“中国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的许钧教授曾这样比喻:“好作家遇上一个好翻译,几乎就是一场艳遇。”

缪志聪:《许钧:行走天下的孤独译者》,《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14日。

幸运的是,莫言遇到了一批好的译者,正是和他们的一次次 “艳遇”,让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走向世界,走进异域读者的心间。

笔者以“Mo Yan”为检索词,通过世界上最大的联机书目数据库Worldcat进行检索,发现截至2017年4月,莫言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按翻译成各语种的数量排序,分别为英语、法语、越南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韩语、瑞典语、荷兰语、波兰语、意大利语、塞尔维亚语、俄语、斯洛文尼亚语、罗马尼亚语、捷克语、希伯来语、挪威语、阿拉伯语、泰语、阿尔巴尼亚语、巴斯克语、保加利亚语、加泰罗尼亚语、世界语、希腊语、匈牙利语、印度尼西亚语、曼丁果语、旁遮普语、波斯语、泰米尔语、土耳其语。除此之外,通过其他途径,还可以发现莫言的作品亦有葡萄牙语、芬兰语、丹麦语、乌克兰语、克罗地亚语、爱沙尼亚语、波斯尼亚语、斯洛文尼亚语、斯洛伐克语、哈萨克语、锡伯语、格鲁吉亚语等语种的译本。莫言作品覆盖的世界语种之多之广,着实令人惊异。本节主要分析莫言在西方主要语种中特别是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的翻译情况。

首先来看看莫言作品的英译情况,包括作品单行本、收入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集中的篇目以及刊登在英文期刊杂志上的短篇或长篇节选,按译文出版/发表的时间先后,列表如下。

表1.1莫言作品英语翻译统计

序号

中文名英文名译 者出版社/杂志出版、重印、

再版/发表

时间

1《民间音乐》“Folk Music”

Yu Fanqin

Chinese

LiteratureSpring 1988

2

《枯河》“Dry River,” in

Spring Bamboo: A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hort Stories

Jeanne Tai

NY:

Random

House

1989

续表

序号

中文名英文名译 者出版社/杂志出版、重印、

再版/发表

时间

3《养猫专业户》

“The Cat Specialist”Janice

Wickeri

RenditionsAutumn 1989

4《大风》

“Strong Wind”

Mei Zhong Chinese

Literature

Winter 1989

5《白狗秋千架》“White Dog Swing”Christopher

SmithChinese

Literature

Winter 1989

6

《爆炸及

其他故事》

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

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是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莫言的六个短篇:“Explosions” (《爆炸》)、 “The Old Gun”(《老枪》)、“Flies”(《苍蝇》)、“The Flying Ship”(《飞艇》)、“The Amputee”(《断手》)、“The Yellow-Haired Baby”(《金发婴儿》)。

Janice

WickeriResearch

Centre for

Translation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1, 1993

7《白狗秋千架》“White Dog and the

Swings” in Worlds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Michael Duke

(tr./ed.)Armonk: M.

E. Sharpe

1991

8

《红高粱》

Red Sorghum: A

Novel of China

Howard

Goldblatt

NY: Viking1993, 1995

London:

Heinemann1993

New York,

London,

Ringwood:

Penguin

Books1994

London;

Auckland:

Minerva 1994

Arrow Books 2003, 2012

续表

序号

中文名英文名译 者出版社/杂志出版、重印、

再版/发表

时间

9

《神嫖》“Divine

Debauchery,” in

Running Wild:

New Chinese

Writers

Andrew

F. Jones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

《灵药》“The Cure,” in

Chairman Mao

Would Not Be

Amused: Fiction

from Todays

China

Howard

Goldblatt

NY: Grove

Press

1995

11

《秋水》“Autumn Waters,”

in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Richard

F. Hampsten

and

Maorong

Cheng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12

《天堂蒜

薹之歌》

The Garlic Ballads:

A Novel

Howard

Goldblatt

NY: Penguin

Books 1995, 1996,

2011

NY: Viking

1995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95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6

London:

Methuen

2006

NY: Arcade

Publishing 1995, 2005,

2006, 2011,

2012

NY: W. W.

Norton &

Company

2012

续表

序号

中文名英文名译 者出版社/杂志出版、重印、

再版/发表

时间

13

《酒国》

The Republic of

Wine: A Novel

Howard

Goldblatt

London:

Hamish

Hamilton

2000

NY: Arcade

Publishing

2000, 2001,

2002, 2012

London:

Penguin2001

NY: W. W.

Norton 2012

Docklands,

Australia:

Penguin

2016

14《师傅越

来越幽默》

收入了莫言的八篇小说,分别为 “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师傅越来越幽默》)、 “Man and Beast” (《人与兽》)、 “Soaring”(《翱翔》)、 “Iron Child”(《铁孩》)、 “The Cure”(《灵药》)、 “Love Story”(《爱情故事》)、 “Shen Garden”(《沈园》)、 “Abandoned Child”(《弃婴》)。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 Howard

Goldblatt

NY: Arcade

Publishing

2001, 2003,

2011, 2012

London:

Methuen2001, 2002,

2003

15《翱翔》“Soaring”Howard

GoldblattRenditions Spring

2001

16

《丰乳肥臀》

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A

Novel

Howard

Goldblatt

London:

Methuen 2004, 2005,

2006

NY: Arcade

Publishing2004, 2012

US: Audible

Studios on

Brilliance

2016

续表

序号

中文名英文名译 者出版社/杂志出版、重印、

再版/发表

时间

17《我的故乡

和童年》

“Memories of My Old

Home” (Cultural

China Series), in

Hometowns and

Childhood Ren Zhong

and Yuzhi

Yang

San Francisco:

Long River

Press

2005

18

《马语》、《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