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成物

书名:
体用论
作者:
熊十力
本章字数:
10438
更新时间:
2024-02-28 11:39:05

余回忆弱冠以前,曾有一度登高,睹宇宙万象森然,顿起无量惊奇之感。自是以后,常有物质宇宙何由成之一大疑问在,而无法解答。后来稍能读书,知识渐启,惟觉古今哲人与余同怀此疑问者殊不少。今总核其所作解答,大概可分两派:第一派,细分和集论。以后省称细分论。印度胜论说极微亦名细分,今采用此名。和集者,多数细分于一个处所,互相近附,(附者,言其若相亲也。)故谓之和。集者,多数细分虽互相和,而彼此仍互相隔离,不是混然为一,故谓之集。些如众兵和合成阵。阵,整体也。实则众兵在整体中仍是各别,彼此间距离颇远。又如众树和合成林。林,整体也。实则众树在整体中,仍是各各别异,彼此间距离颇远。无量细分各别和集,而成万有不齐之众物。乃至万物互相和集,而成大整体,是为物质字宙。细分论,自古代已有极微说、元子说。近世科学家关于元子电子之发明,其视古说,虽精粗相去大远,毕竟同为细分论。大辂始于椎轮。积累久而后益彰其美也。有问:“细分和合而成大物,则说和合可也。何为复言集乎?”答曰:凡言极微或元子电子者,虽说他们合成大物,(他们,谓极微或元子电子。下同。)却没有说他们是糅杂密结,如百味混成药丸,浑然不可分辨也。(却没有三字,一气贯下为句。)细分彼此之间毕竟有很大的距离,故应复言集。和集,恰似众兵成阵,众树成林。全体论者,以为宇宙万象不是许多许多细分之和集,而是一大势力圆满无亏、周流无碍、德用无穷、一大二字,须注意。一者,无对义,非算数之一。大者,言其至大无外也。圆满者,言其能兴万化、起万变,为万德万理之所自出也。浩然油然,分化而成万殊的物事。浩然者,盘大貌。油然者,生动貌。譬如大海水分化而成无量众沤相。众沤相,比喻万物。万物虽形成各各别异相,而皆变动不居,本非各自独立的实物,故以众沤为喻。大海水比喻万物之实体,是为全体。实体无对,生生不息,而浑然大全,无有分吟。故以大海水为喻。全体是生生活跃,不是催固的死体。故恒起分化,恒字,吃紧。无有不分化时,故言恒。《易大传》云“坤化成物”是也,其义当详于后。全体论之发明最早者,莫如中国之《大易》,至孔子而其理论益精审。

全体论者,以为宇宙万象不是凭空突起。凭空突起便是无中生有,断无此理。故说宇宙必有实体。譬如见众沤活跃,知其即是大海水。此成年人所能也,小孩则只见众沤而不悟众沤本身即是大海水。小孩缺乏辨识力也。学人只承认宇宙万象而不信有实体,其短识与小孩何异?

物质之最微小者是名细分,说见前。若从物质发展而言,至大之物始于微小。《易》著履霜坚冰之象,圣人言之夙矣。《坤卦》初爻曰:“履霜,坚冰至。”言行人履霜,便知坚冰将至。霜之为物甚微,及至坚冰,则始于微而终乃大矣。一切物之发展,皆由微小以至盈大。《易·坤卦》初爻,阐明物理,至可玩也。细分只是生生活跃、轻动至极之物。轻动一词,借用佛典。轻者,言其异乎重浊之物也。动者,言其动跃而不暂住也。《坤卦》初爻,象曰:“阴,始凝也。”此正说明细分本非固定的质碍物。《易》以坤或阴为质力之通称。《大传》有明文,说在《原儒》下卷。质力本来不二,但不妨分言之。虽复分言,毕竟不可作两种物事来猜想。此义辨明,方可了解“阴始凝也”一语。此处,阴,谓物质。须知所谓质者,本非固定的质,惟依翕凝的动势,说为质而已。凝之始,当是极轻微动跃之质点,《中庸》所谓小也。而从来学人有执细分是各各具有质碍性的许多小个体,如古代极微论者,说极微是团圆之体。近世亦有以元子电子为小颗粒者。则其与《大易》之创见相违不亦远乎!若知细分只是轻微动跃之物,则可下一结论曰:细分不是各有固定的质碍性,亦决不是凭空幻现。以理推征,细分为全体分化所成,可断言也。实体亦称全体,以其完然大全,无有封吟,故称曰全体。

余以实体流行,翕辟成变,阐明心物万象。其概要已见《明变章》。今于此中,更将流行与翕辟诸词略加疏会,以防误解。疏析而融合之,曰疏会。如实体流行一语,或人以为由实体发生功用,是名流行。或人者,不举其名氏故。功用,犹云力用。彼意盖云,彼,谓或人。实体是独立的,功用是从实体发生出来的,故实体不即是功用。易言之,实体不即是流行。

倘以此说为然,则实体乃与造物主不异,何可若是迷谬乎?

余说实体流行一语,本谓实体即此流行者是。注意。譬如大海水即此腾跃的众沤相是。相字,读相状之相。大海水,比喻实体。众沤相,比喻功用。盖以实体变成无量功用,宛然万象灿著,故以众沤相比喻之也。倘不悟此,将求实体于流行之外,是犹求大海水于腾跃的众沤之外。非甚愚不至此也。

翕辟云何?实体变成大用决不单纯,单,犹独也。纯者纯一,无相反也。定有翕辟两方面以相反而成变。翕,动而凝也;辟,动而升也。升,有多义,略言以二:曰开发、曰向上。凝者,为质为物。升者,为精为神。精神与物质,皆析言之,取行文之便耳。盖实体变成功用,即此功用之内部已有两端相反之几,遂起翕辟两方面之显著分化。几者,动之微。将由微而著也。万变自此不竭也。阴阳既分,遂兴万变,故无穷竭。夫翕,惟成物。物则形成各别,如世共见万物散殊是也。散者,凡物皆相离故。殊者,凡物皆相异故。辟,则以至精之运,至者,赞美词。精者,精神之省称。精神,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力。然《大易》不谓之力,而称曰精神者,则以其力用至大不可测量,至妙困于形容,未可以力名之也。运,有二义:曰运行,曰运用。遍入一切物、遍包一切物,无定在而无所不在。是故物,分而滋多。精,则浑然不可分,浑然者,言不可剖析也。随物之散殊,而莫不遍运之。运,解见上。惠子所谓“大一”者,即指精神而目之也。目,犹名也。夫精神遍入一切物、遍包一切物,无定在而无所不在。有问:遍包云云何解?答曰:遍者普遍,包者包含。精神弥满大宇,散殊的一切物质,皆其所含摄。故云遍包。故物质世界虽貌若散殊,而实有至精之力用,遍运乎散殊的物质中为其统御。至精,解见上。物质界毕竟不是互相睽离,学者不可不深穷其缢也。就生物言,一个小动物实与大自然通为一体,并非孤生。一片青叶吸收阳光、空气、土壤等等,亦非离大自然而独营生活。就天文言,太空无量数诸天体,亦是互相维系而为整体,实非各各独立。此等事理,学者虽能言之,但只就一切物之互相关联而说为整体耳。今之学者只肯定有物质,而不承认有精神,则其所谓整体毕竟无生命。余诚迁钝,愿笃守先哲遗说。《大易·乾卦》,首明六龙御天之义。六龙,乾阳之象也。象,犹譬喻也。六龙者,《乾卦》六爻皆阳,故曰六龙。古代以龙为活动力甚强之物,故以乾阳取壁于龙。(乾,亦称阳,今以乾阳为复词。)《易》以乾阳为精神。姚信曰:“乾称精。”(《隋志》有《九家易解》,集荀典、京房、马融、郑玄、宋表、虞翻、陆绩、姚信、翟子玄九家易说。据此,则姚信盖古易家巨子也。精者,精神之省词。《易》以乾阳为精神,坤阴为物质。此乃古义,姚信述之耳。)余在本论,以辟为精神。余所谓辟,犹《易》之乾阳也。御天者:御,谓统御;天,谓太空诸天体。此言乾阳之力用,统御乎诸天体也。余按:言诸天,则万物皆含摄在内。“六龙御天”之云,盖谓乾阳遍运乎散殊的物质之中而统御之云尔。乾阳即精神之称。精神遍在散殊的一切物质中为其统御,犹心为吾身五官百体之统御者也。就精神在吾人身上而言,亦名为心。精神与物质本非两体,不可剖析。实体变成功用,即此功用之内部起分化,而为翕辟两方面。辟,为精神。翕,为物质。质则散殊,精乃大一。翕辟以相反而归统一,完成全体之发展。《易大传》所以有德盛之叹也。

余持全体分化之论,实宗主《大易》,非余一己之臆说也。实体是大全的,故云全体。《易》明乾元,分化为乾坤。明者,阐明之也。乾元者,乾之元,非乾即是元。坤之元即乾元,非坤别有元。乾元亦名太极,是乾坤之实体也。乾坤虽分,而实互相含。《乾卦》中有坤象,明乾阳主动以运乎坤,是阳含阴也。《坤卦》中有乾象,明坤阴承乾而动,是阴含阳也。乾坤不可剖作两体,只是功用之两方面,不是二元。更不可于此两方面任意而取其一,如唯心、唯物诸戏论。唯心论者,只取精神为一元,是有乾而无坤也。唯物论者,只取物质为一元,是有坤而无乾也。大化之流,不有反对,无由成变;不极复杂,何有发展?大化,犹云大用。流者,流行。乾阳、坤阴,以相反对而成变化。可考《大易》。此乃法尔道理,不容疑也。法尔道理,见中译佛籍,犹云自然之理。本论谈翕辟义,准《大易》之乾坤而立。理见其真,后先相应。后学与先哲相应合也。胡可自标异乎!

附识:有问:“实体变成功用一语,若将变成二字改作变起,似较好。”答曰:否,否。倘如汝说,将以为由实体自身变起一种向外动作的功用。如此则实体犹如造物主,而不即是功用也。余不用变起二字,而直曰变成者,防人之曲解也。须知,一言乎变,则是实体自身发起变动,已含有起字的意义,不必复言起也。成字,则明示实体起变,便将他自身完完全全的变成了翕辟的功用。譬如大海水起变,便将他自身完全成了翻腾的众沤。这一成字,才见体用不二。无可曲解。科学解析万物,归本质力。物质与能力。余常有一大疑问,即质力是否可分而为二?此余所蓄疑数十年,未敢遽决者。余于自然科学无基础,诚不敢任臆想而轻下断语。然近取诸身,自吾有生之始,以迄少壮老衰,日常吸收动植诸物质,药物中亦多无机物质。经胃力消化,即变成种种能力。此等能力,复新生吾之体质。此则质可变为力,力可变为质之明证也。外取诸物,水为流质,受阳光之热则变为蒸气上升,即由质变为力。及遇冷气则凝成雨点下坠,力复变为质也。此等事例,不可胜举。若质力是二物,何可互变?此中物字,作虚字用。乃指质力二者而言。《易大传》曰:“坤以简能。”简者,贞固专一,坤之德也。又曰:“坤化成物。”按《大传》云物者,即物质之省称。其云能者,即能力之省称。据此则《易》以坤为质力。坤为质力者,言坤即是质力,异名同实也。轮为精神,仿此。是其不以质力为二物之主张,已极明白。余考《易纬》,有“太初气之始也”云云。郑玄释此气字,曰元气。太者,大也。初,犹始也。言元气,为物质宇宙之始基也。推郑氏意,盖以元气即是坤。故《纬》书尊之曰太初也。郑氏东汉人,犹承西京儒生遗说。西京去六国犹近,七十子后学传授《易》义,颇有存者。郑释必有所本。惟汉以来治《易》者,于气字不求正解,只模糊而谈,是可惜耳。此气字,不是空气或风气等气字意义。余谓气者,形容词,惟质力轻微流动,故形容之曰气耳。气,是质力之形容词,亦即是质力之别一名称。《大传》曰:“坤以简能。”盖言坤以贞固之德,而得成为能,是坤即能力也。曰“坤化成物”,是坤即物质也。岂有元气在质力之先乎?可曰坤为元气乎?《大传》坤为质力,其可叛乎?且古人用气之一名,其意义极模糊,不可不董正。余故以元气为质力之别一名称,庶几不背《大传》。古代阴阳家天文学之祖。推论宇宙泰始,元气未分,漾鸿而已。未分者,星云及诸天体俱未凝成,故曰濠鸿。漾者,无可分辨之貌。鸿,犹大也。漾漾不可辨,大荒之象也。元气未分,见《春秋·命历序》。尔时,惟质力混然,轻微流动,布渡太空。此元气之名所由立也。有问:“力,固不是粗重的物,可以说为轻微流动。质与力应有别。”答曰:来问,只是将质、力作二物想。其实,质力不是二物,不可剖分。天文家推究宇宙泰始,星云及诸天尚未凝成时,质亦何曾是粗重的物,何可说不是轻微?是时太空漾然大荒,本无一物,力亦无集中之处。力不集中便轻微。须知,质力元是轻微流动的,到凝成天地诸大物时,他并没有改易其轻微流动的自性。学如水是流液的物,到凝成坚固的冰时,何曾改变其流液的自性?汝何疑于余之说。其后质力发展,万物既成,宇宙已非漾鸿之象。古云元气,只可作为质力之别一名称耳,实非有元气在质力之先也。质力本非二物,而其机其势则两方面判然矣。质的方面有趋于凝固之势,力的方面有捷于发散之机。力发而猛,有助于质之凝成;如燃香楮,猛力旋转便见火轮。此火轮即火光得猛旋之力为助,而凝成轮相也。由此,可悟质之凝敛而成物,其凝敛必有资于旋转之猛力也。力如外散过度,质将因之而渐消失。凡物,因其内部之力外散太甚,则其质渐消,而是物乃不得不鳗灭。两方面相反相成。质之凝固、力之发散,本相反也。然相反适以相济,遂成万物。此万物所以繁然万殊,油然时时舍故生新,无已止也。中国古《易》说,不以质力为二物,亦不承认物质有对碍性。对碍一词,见佛籍。世间共信,凡物皆有实质,如目可睹、手可摸之类,可证物质有坚固的碍性也。由有碍故,此物彼物不可一处并容,是为有对,故世间确信物质有对碍性。《易》家则谓物质本性,元是变动不居。其既成为一个一个的物,虽似有对碍,要非其本然也。《易经》每卦六爻。爻也者,阐明万物之变动不居也。倘谓凡物皆本有对碍性,则何变动可言乎?圣人作《易》,其观物也深矣。惟物质无对碍,益足甄明其与能力本来不二也。

《易大传》曰:“变动不居。”“不居”二字,吃紧,谓不暂停也。非深达刹那生义者,难与语此。清儒姚配中《易注》,于《乾卦》二爻“见龙在田”注云:“言在者,暂在也。”姚氏书中唯此六字可贵,自昔群儒罕有悟此。余更申一言,万物刹那刹那舍故生新。姚云暂在,只刹那才生之顷耳。

《坤卦·彖》曰:象者,断也。断定一卦之义也。“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按《易》之卦辞、爻辞,皆取象以显理。显,犹说明之也。象,犹譬喻。《易》首建乾坤。而以乾为阳性,坤为阴性,其义当别论。若乃世俗以阴阳判庶物之类,则以地在天之下,属诸阴类。马之牝者亦属阴,故谓牝马是地之类也。行地无疆者,《说文》:疆,本作量,界也。按界,有限制义。马,强有力,其行至健,无有限制,故曰无疆。

今有问言:“《坤卦》明坤,明者,说明。而取牝马及地二象,其义云何?”答曰:其取牝马之象者,盖以牝马阴类,明坤是阴性也。马,强有力,故取马为坤之象,明坤为能力也。取地象者,盖以地有实质,取地以为坤之象,明坤为物质也。《坤卦·彖》辞明示坤的自身只是一团质力。《大传》言“坤以简能”、能者,能力。“坤化成物”,物者,物质。此二语明示坤即是能,亦即是质,不可析质力为二。正从此《象》而出。可互证也。

问:“行地无疆,何义?”答:以马为力之象,以地为质之象,前已言之矣。以牝马与地为同类,则隐示质力不异性,不是二物也。隐示者,不明举质力而言,但取象以示之,故曰隐。“行地无疆”者,盖以马行地上之象,隐示力之储乎物质中者,今发动而出,能改造物质之锢闭。殆若马之健行,不受限制也,故曰“无疆”。又如力之暴烈而出,其威势大极,当之者即被摧毁。亦如戎马行于阵地,所向无敌。故自然之力,人以大正之道善制驭而利用之,则自求多福。罔道而用之,人类将自毁也。

本论以翕辟成变,明宇宙万象所自始。余之言翕,实乃绍述《大易》之坤。翕即是力,亦即是质。如吾案上小刀,究其所由成,则亦翕之凝成也。《大传》曰:“坤化成物。”按《易》之坤,实即本论所谓大用流行之翕的方面。翕,只是质力冲和,起一种凝敛作用,故名为翕。翕便成物。冲和者,冲亦与衡通,相忌曰冲。质宜凝,而力主发散。是两方面之机相忌也。而卒同归于和凝,是由冲得和也。和故成物。而此小刀有短而狭之形,有利于割之能。利于割之能,力也;短而狭之形,质也。质力本不二,昭然矣。即物穷理,近在目前。岂逞臆妄说乎?

附识:余在清季,始阅格致译本,皆小册也,清季译物理学曰格致学。取《大学》格物致知义。稍闻质力之说。当时即发生一问题,质力是天然各别,但互相影响乎?抑是一物而内含两方面相忌之机乎?此中物宇,是虚用。盖隐指翕而言之。未几,参加革命,废学累年。其后专研中国哲学,复寻此问题。而自古籍以迄汉、宋诸家,皆于此问题不涉及。余费力于佛家大乘者颇多,更不相关。及余出佛法而归《大易》,深玩乾坤义海,其义深广至极,譬之以海。始断定质力不是二物。余虽寡学,而数十年游意于斯,解悟所至,惟宗《大易》。有问:“先生书中屡以心物或神质并举,而很少提及一力字,何耶?”答曰:若见到质力本不二,则举物或质时,便已摄力在内。

质力和凝成物之始,盖分化而为无量小物。无量有二义:小物众多,不可数计,故云无量。小物微细至极,更无有小于此者,无从测定其小至若何,其为极细粒子钦?其为跃动之微波软?毕竟无固定相,故亦谓之无量。此以难测,而名无量也。古之传记曰:“至大之物,必起于小。”韩非书,有此语。盖引古说耳。小者,物质宇宙之始基也。《中庸》曰:“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语,犹说也。说到小物,则天下人所公认为莫能破之物也。英能破有二义:一、物之极小者,不可更破析也。若更可破,则此物犹不名小。二、此小物常起灭活跃而不暂住,并非固定相,(此相字,读相貌之相。他处用相字,未及注者,当随文取义而辨之。)亦无可施以破析也。余以为观物而深察至小,非格物之术达于精者莫能为。《大易·复卦》创明小辨于物之术,参考《原儒·原外王篇》。惜乎经传亡失,今不可考耳。惠施有“小一”之论,盖根据儒学,而益以己意,当不无创见。“小一”,即中庸之所谓小。儒说在前,故知患子据儒立论也。患子精物理,其说小一,必有创获。独惜庄生不述其理论。儒家始言小,亦必详明其义。而传记泯绝,患子书复亡。近人称印度有极微论,为晚世元子、电子说之权舆。独中国自昔无此论。(《尔雅》曰:权舆,始也。)殊不知,儒家所谓小,患子所谓小一,本与极微之论互不相谋,而有殊方遥契之异。明文足征,胡不考耶?有问:“小一之名,何义?”答:惠子盖以每一个小物,皆是组成大物之一独立物,譬如一砖一瓦一木都是组成大厦之一独立物。所以说名“小—”。

余据《大易》推究“小一”之义,略说以二:一义,“小一”是刹那刹那,别别顿起,活活跃跃,都不暂住。剥那,重复言之者,盖通无数刹那,相续不断而言,非克就一刹那顷而言也。别别者,每一刹那的“小一”,都是各别突然顿起,不是前刹那的“小一”可延长到后刹那故。问:“前后刹的‘小一’,既是各别突起,然则前后刹之中间将空缺而无物耶?”答:前刹的“小一”方灭,后刹的“小一”紧接而新生,中间那有空缺?如汝身体刹刹舍故生新,汝自觉新故改换之际,曾有中间空缺否?

《大易》六爻之义,阐明万物变动不居。不居之义极深,即是刹刹都不暂住。此从仰观、俯察,体物入微,乃有此发见,体物之体,是体察义。非浅识所得窥也。儒家与惠子“小一”之理论,当本于《大易》。吾依据《易》义,断定“小一”是变动不居之物,此物字,是虚用。隐指上“小一”而目之也。绝非以己意强为之说。《易经》具在,大义炳然。有问:“如先生言,小一只是能力,本无物质欤?”答曰:否,否。质力本是一物,不可剖析为二,吾言之屡矣。此中物字虚用,隐指质力而目之也。变动不居者,固是力,亦不无质。若本无质,唯独有力,云何独力而得成有对碍之物?从来学人探到万物之始基,好执一端之见。此大误也。如一元唯心论者,以物质为精神之发现,则能力亦本于精神,此执一端也。一元唯物论者,以精神为物质之作用,或物质发展之形式,此又执一端也。万物由质力和凝而成,斯理昭昭,不容横生异论。“小一”自是质力混然,生动活跃之物。此物字虚用,隐指“小一”。若猜度“小一”,唯是能力现起,本无有质,则亦自陷于错误也。质本不无,但不可妄计质是有固定的质碍性,余谓其轻微流动与力混然为一,自信无误。

附识:昔人说六爻亦名六位。其实六爻中,从二至五,虽有当位、不当位之别,要皆酌人事之宜,而假说当位与否耳。初爻及上爻都不言位,以此可知六爻实无定位之义。《易大传》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效,犹仿也。观万物之变动不居,而立六爻以仿效之,将使学者玩六爻而明于斯理也。何可说六爻为六位?位者,空间也。空间为万物存在的形式。克就日常经验言,则认定万物存在,即有位可说。若穷理入深,便当别论。《大易》本以六爻明示万物变动不居,未可以位言。

二义,“小一”如何集成大物?《六经》传记亡缺,不可考。司马谈言,《六艺》经传千万数。西汉时已全亡或残缺。惠书亦不传。今据《易大传》“物以群分”之原理而推之,其略犹可索也。宇宙泰初,质力混然,游散太空,可谓之元气未分。此虽古天文家之臆说,要自切近事理,无可非难也。及质力和凝,分化而成无量数“小一”,是为有物之始。然一切“小—”,如其散布虚空,各各孤立,互不相联。则“小一”虽众多,毕竟不能集为大物,其异于泰初之漾鸿者亦无几耳。余详究物质宇宙之所由成,而深有味乎“物以群分”之原理。物必相群,不群则无可和集以成大物。和集二字,解在本章首节,可覆看。群必有分,无分,则充塞太空只是“一合相”,无万殊可言。“一合相”一词借用中译《金刚经》语,而与原义不必符。

此中意谓,合成独一的大物,无有别异,块然不可辨,故云“一合相”。若是,则无有变动,无有生生,还成甚宇宙?是故物必相群,群必有分。此二义者,宏大无外,万物无有外于此二义而得成其为物也。深远至极。群、分二义,人皆以为平淡无奇。实则至深至远,正在至平至淡中。浅识者不悟耳。

问:“群、分义,云何?”云何,问何以说斯义也。答:无量“小一”,散布六合。若某处所,有若干“小一”,互相和集,而为一平等协和系统者,是谓之群。六合,谓东西南北上下为六。即指虚空而假说六合,更可于六合中假说某处某处也。仅言若干数者,以难测其定数故,无数的“小一”都是各自独立的细物,其和集为一个平等协和的系统,即是若干“小一”和集而成的一个新物。今此姑称之曰“小一群”。无可数计的“小一群”,亦各各互相和集,而渐渐成就繁然万殊之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云云,借用佛氏说。只形容世界不一耳,非限于三千之数也。细者如微尘,最大者如太空诸天体,皆由无数的“小一群”和集而成也。故说群必有分。

散布六合之无数“小一群”,其分别和集,而为状态、性质,种种都不同之一切物,不至混然无分者,果由何道?此其故殆难穷。大概少数“小一群”和集起来,不能为一大物。若最大多数的小一群和集起来,自是一最大之物。凡物由若干“小一群”和集而成时,其结构或排列当不能一致,诸物之状态、性质种种,亦因之而皆不能同也。余可略言者止此,其详则非今所及论。有问:“一切‘小一’都无异性乎?”答曰:古籍本无可征。若准《大易》之阴阳而推,则“小一”当可分阴性、阳性二类。本论采古义,斟酌颇严。

余前已云,宇宙泰初,质力混然,轻微流动,充塞大宇,是称元气。及其分化乃为无量“小一”,和集而成万物。自万物既成,于是质的方面急趋于凝固,现似对碍。对碍非其本性,故云现似。力的方面,有一切物体为其集中之处所。故其遇机缘而发动则威势猛极,不止排山倒海。奇哉!质力之为用也,凝敛与发散以反而相成,万变、万化、万物、万事,繁然生生,无穷无尽,可谓谲怪极矣。万物灿然散布太空,此中万物一词,遍含万有。如无数的诸天体及一切物或人类,无不含摄在内。虽若各各独立,若者,犹俗言好像是这样。而实为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之整体,整者,完整。万物是一大完整体。譬如吾人的五官百体,元是一身。是为物质宇宙。

或有问曰:“公持全体论者。今以‘小一群’之各别和集成为无数的巨细诸物,尽太空所有一切巨细诸物,复互相和集成为大整体。此与细分论者之说,有甚不同乎?”答曰:根本处不同也。细分论者以为,宇宙泰始惟有多数小物,积小成大。若印度古代极微论,其大略盖如此。此乃唯物论之开山也。唯物论者不悟宇宙实体,只执定物质是实有而已。本论上宗《大易》,以体用不二为主旨,以为实体变成功用。譬如大海水,完完全全的变作起灭无常、腾跃不住的众沤。此以大海水比喻实体,以众沤比喻功用。功用亦称力用。物质精神皆实体之功用也。即此功用之内部隐有两端相反之几,便显为翕与辟二方面。碎,谓精神,以其有刚健、开发、向上等性,故谓之辟。翕,谓物质。然本论言物质,即含摄能力在内,说见前。显者,著现之谓,由隐微而至明著也。此乃全体分化之始。全体者,以实体是大全的、无对的,故亦称全体。今在此处,唯当谈翕。翕者,质力凝敛,故称翕。凝者,凝结或凝固。敛者,聚而不解散,亦犹凝也。此功用之一方面也。精神是另一方面,可覆看《明变章》。质力混然,轻微流动。及其凝敛成物,便分化而为无数的“小一”。“小一”是物之始见。见,读现,犹云物初出现。上言成物之物字,与此云“小一”是物之始见,此等物字皆指自然界诸物而言。中文物字,有实用,有虚用。作虚字用者,则为措辞之便而用之。如老子云:“道之为物。”此物字乃虚用之,以隐指句首之道,非谓道是物质或自然界之某物也。余故以此为虚用之字。此例多,不及举。物字作实字用者,亦有分别:一,物质一名亦省称物。如《易经》以坤为物。此言坤即是物质,乃自然界各个别之诸物所由之以成者。二,《易》曰:“坤化成物。”则此物字是指自然界各个别之诸物也。此两物字皆以名实物,并非虚用。然复须知,物字实用者虽有分别,而自然界各个别诸物,通是物质。但就义理分际言,物字之实用者,宜有上述两种分别耳。本论,凡用物字宜随文取义。他处未及注。此本论之大略也。余究明物质宇宙所由成,本主全体分化论。此与细分论者相较,不止九天九地之隔绝,根本处诚无可相容也。此中自然界诸物,谓天地或一切物质现象。

有问:“公言‘小一’成物,以和集二义明之何耶?”答曰:此物性自然耳。每一个“小一”是一小物,多数“小一”合成较大之物时,并不是混然揉作一团。“小一”还是各各保持他的个别与特性,故说和集。和者,言其互相亲附。亲附者,好像是互相爱而结合。集者,言其彼此之间各各不丧失其个别与特性。譬如日与诸大行星成为太阳系统,此个系统,犹如“小一群”。日与诸行星,犹如诸“小一”。日及行星都不丧失自己。其系统亦不溃散,此物性之贞常也。万物虽云个别,毕竟是一大整体,譬如五官百体成一身。此理近取即是,岂远乎哉!个别的物一齐发育,方是整体盛大,乃不易之理也。然个别终亦不可离整体而独得发育。尝试思之,天地临坏灭时,尚有一微尘能傲然孤存于太空否?应知,个别之物无可离大整体而得存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