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好妈妈一定要知道的常识02

书名: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作者:
韩笑
本章字数:
12667
更新时间:
2023-12-27 17:13:41

2.多给孩子一些短期目标

不要给孩子设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的目标。孩子的意志力和耐力都是有限的,他们很可能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放弃努力。因此,应该多给孩子设立一些短期的目标,一旦孩子达到目标或取得进步,就及时赞扬他。

及时夸奖孩子,能表现出父母对孩子的真心赏识和热切期望,还能传递给孩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会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3.最重要的是及时

在第一时间把赞扬和肯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期望,从而满怀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这是赏识教育里很重要的一课。

天下的父母们,当孩子有出色的表现时,不管你在忙什么,是工作还是学习或者做家务,都请你马上停止。因为,在这个时刻,最需要你的,是你那可爱的孩子,他或她在眼巴巴等待着父母的反应,请你第一时间回应他一句:“孩子,你确实做得很不错,我为你骄傲!”

在众人面前赞扬孩子

写给妈妈的话:

我们应该把对孩子的赏识扩展到别人的面前,要善于当着别人的面赏识和尊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充分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欣赏,从而激励孩子产生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生活案例

案例1:

一次,阳阳的爸爸请几位朋友来家里吃饭,几杯酒下肚,几个人开始谈论起各家的儿女,可是他们都是在夸奖别人的孩子,却没有一个夸奖自己的孩子。

这时,阳阳的爸爸非常兴奋地说道:“你们都别互相吹捧了,我还就觉得我们家阳阳好,我这儿子既聪明又听话,还特别关心别人。就前几天,我干活累了,他还帮我捶肩揉背呢。儿子的小手捶在我的肩膀上,别提有多舒服了!”

说这话的时候,阳阳爸爸的几个朋友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其中有一个朋友说:“阳阳真是个好孩子,我们真羡慕你!”

“其实你们的孩子也都很好,只是你们光挑他们的毛病,却忽略了孩子的优点。”阳阳的爸爸对朋友们说。

阳阳在自己的房间里听到了爸爸和朋友们的谈话,心里高兴极了,他决心以后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爸爸对自己的赞赏!

父母在赏识别人孩子的同时,其实也是让别人来赏识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有时,这比父母的赏识更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案例2:

在学校门口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两位父母在学校门口相遇,孩子尚未出来,于是他们便聊上了。在一番寒暄之后,一位父母说:“唉,还是你家小孩聪明,将来一定有出息,不像我家那个,将来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另一位父母说:“哪里的话,你家孩子也不错,我家孩子只不过是暂时好一些,以后怎样更不用说了。”……

他们似乎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但是若让天真的孩子听了,却免不了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爸爸妈妈总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更谈不上什么自尊心,其实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十分珍视自我。

案例3:

邻居一位年轻妈妈一次随随便便地说:“啊!你家小妹妹真可爱,真乖,不像我家乐乐吵吵闹闹,只会淘气,让人心烦。”在一旁的乐乐瞪大了眼睛怯声声地说:“妈妈我乖。”不料妈妈却大声说:“乖什么乖,就知道淘气烦人,一边去!”过了几天,人们发现乐乐变了,天真活泼的乐乐看到妈妈回来,躲在椅子后面不敢往前去。妈妈说:“乐乐过来亲亲妈妈!”乐乐小心翼翼地亲亲妈妈后竟然冒出一句:“妈妈我乖,你别心烦。”所有在场的人听了都大吃一惊。

应对策略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作为父母,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在外人面前,孩子的自尊心更加强烈,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和训斥孩子,将会大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大脑还处在混沌天真的状态,大人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孩子的一切。当你漫不经心或火冒三丈地说孩子“笨”的时候,就是让孩子形成一种概念:我是天下最笨的孩子。孩子一次次地接受大人苛责,也就等于一次次地接受对自己的否定:我什么也比不上别的孩子。

有些父母自己的自尊心往往比较强,而对孩子的自尊心却毫不在意,就算已经感觉到孩子受了委屈或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不以为然,认为小孩子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甚至有时还有意给他们一点小伤害作为惩戒。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因为这不但不能激励孩子,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不可磨灭的伤害,甚至让孩子怨恨父母,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赏识教育的理论告诉我们,对孩子要多赞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责骂。经常对孩子赞扬、鼓励,尤其是当着别人的面赞扬孩子,能使孩子产生成功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做事的信心。

在别人面前赏识自己的孩子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态度必须是真诚的

不能因为炫耀自己或者敷衍别人而故意吹嘘,夸大孩子的优点。

2.必须有根有据

要根据孩子的平时表现来赏识孩子,不能因为赏识而赏识,凭空捏造事实,让孩子感觉你在作假。

3.要适可而止

不要说起来没完,让孩子感觉不自在。要知道,赏识的话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说得多了反而无益。

4.孩子比成人更爱面子

他们对于赞扬是极其敏感的,他们在比我们想象的更早的幼年时期就具有这一敏感度。他们觉得,自己能被别人看得起,尤其是被父母看得起并当众夸奖,是一种莫大的快乐。所以,当跟别人说起自己的孩子时,不管孩子是否在场,都要怀着赏识和尊重的心态去谈论他:“我的孩子很棒,我很喜欢他!”

用小目标鼓舞孩子

写给妈妈的话:

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动力。所以,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小目标,以保持孩子的信心。

生活案例

有一个叫龙飞的孩子,从小天资聪颖,许多难题一点就通,从小学到初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但他也非常贪玩,自控能力差,遇到挫折容易消沉。

当龙飞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一天上音乐课,老师叫龙飞起来回答有关五线谱的问题,可龙飞从没学过,所以回答得不好。这时,老师非常生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他,并挖苦道:“简直是个傻子。”音乐老师的话严重挫伤了龙飞的自尊心,他怎么也想不开,反复要求妈妈把他转到其他的学校。面对儿子泪汪汪的双眼,妈妈李爱军心里像刀绞一样,但她却耐心地说:“你同班的同学学习这门课程已经一年了,而你只学了三天。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超过他们。”在妈妈的鼓励下,一周后龙飞不但赶上了其他同学,还被选入校文艺宣传队。

上高中后,龙飞的数学突然倒退为全班的后5名,这使李爱军非常震惊,也非常焦急。为此,李爱军通过延长儿子的学习时间、陪儿子做作业等办法帮助儿子学习,但一直没有奏效。

后来李爱军仔细观察,发现儿子学习退步的原因是不喜欢数学老师。因此,她决定对症下药。李爱军了解到,该老师曾经历经坎坷、受尽磨难,但他不屈不挠自学成才。于是,她将这些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儿子听。龙飞对老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此,他喜欢上了这位老师。他讲的每节课龙飞总是认真听,不明白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很快龙飞的数学成绩再次名列前茅。后来,年仅15岁的龙飞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用目标为孩子指明方向,让孩子不满足于现状,这就是李爱军育子的一大法宝。

应对策略

不要认为赏识一定要怎样夸奖孩子,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设定一个“够得着”的小目标,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赏识,而且这种情况下的赏识不会产生“副作用”。

设定一个合适的目标。“跳一跳,够得着”是很好的形容。如果孩子不需要跳起来就够得着,或者怎么跳都够不着,那就失去了目标的意义。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为孩子设定目标来引导孩子呢?

1.不要急于求成

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能力和现实条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切忌急于求成,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情况把握不准,最好与孩子的老师商量后再做决定。给孩子设定的目标最好是一个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的,这样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然后再逐步引导孩子向更高的目标进军。在目标设定时还应该和孩子一起商量,这样不仅能听取孩子的意见,也能使孩子对实现目标更有积极性。

2.强化孩子的目标意识

但有时的情况是,即使给孩子制定了目标,孩子自己也很感兴趣,可是时间稍微一长,孩子却可能把自己应该做的给忘了。怎么办?

这就需要强化孩子的目标意识,让这个目标在孩子心中扎根。比如可以把目标写在墙上或者床头比较显眼的地方,最好用彩色的纸,这样容易被孩子看见,时刻给孩子以提醒。如果目标有一定的时间限度,那么再给孩子一本“目标日历”,目标应该完成的那一天要显著地标出来。

3.适当的非物质奖励

在小目标达成后给予适当非物质的奖励。比如,在目标达成那天的晚餐时,给孩子的座位放一个好看的垫子,让孩子在晚饭前“致辞”,全家人表示庆贺;或者看电影,打电脑游戏,或者去肯德基吃饭;等等。奖励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件他自己喜欢做的事。

用目标引导孩子,当孩子向着目标努力时,教师和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赞赏,加以鼓励,加以强化。进步可能是细微的,那么我们就使用放大镜。让孩子自己相信“我也能成为好孩子”,而且让这思想成为一种定势,化为一股前进的动力。

分享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

写给妈妈的话:

让我们在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愁,一起分享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如此,你会得到很多。

生活案例

案例1:

当三岁的女儿又一次告诉你她自己系好了上衣的扣子,你是因为她早已熟练掌握了这一技能而机械地、惯性地说声“不错”,还是放下手里的事、走过来仔细看看她的“成绩”,温柔地说:“这件新衣服的扣子比昨天那件衣服的扣子难扣,没想到你竟自己穿好了!”然后微笑着轻轻刮一下她的鼻子、冲她做个鬼脸,深情地说声“你真棒!”或“你真了不起!”可别小瞧这些小动作,它能让孩子确认“妈妈很爱我”。

案例2:

小文有一双可爱的儿女。一天,当一家人一同去超级市场时,8岁的儿子因为姐姐先坐进汽车而不高兴时,小文在车门口蹲了下来,两只手握住儿子的双手,脸对脸地、目光正视着孩子诚恳地说:“鹏鹏,谁先坐进汽车并不重要,对吗?”鹏鹏看着爸爸会意地点点头,钻进了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下了。又有一次,大家一起去公园玩,鹏鹏和姐姐跑跑跳跳,到湖边去看戏水的鸭群时,不小心绊了一跤,眼泪在他的大眼睛里滚动着,马上要流出来了。这时,小文又很自然地蹲下来,亲切地对儿子说:“你已经不是小宝宝了,是不是?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绊一下是没关系的,对吗?”这时,孩子一下子就收住了眼泪,自豪地玩去了。小文谈起自己的教育方式时说:“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同我们说的,我认为,他们就像是我的朋友。只因他们比我们矮一些,我们就应该蹲下来同他们说话……”

应对策略

不要抱怨为了孩子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带着感激之情去体会孩子给你带来的天伦之乐,使你拥有了生命的又一次轮回。父母应学会分享,而与孩子一起分享他的点滴进步、点滴成就,对孩子而言是比表扬、物质奖励更好的激励。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因他而快乐、自豪时,会受到多么巨大的激励呀!他一定会暗下决心,要做得更好!

1.与孩子分享应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孩子的童年有许多创作,如涂鸦、彩绘、写几个字,或画一幅自以为是爷爷奶奶的图,面对这么多翩然而起的灵感,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和一般父母一样,让创作在不经意间丢弃;或是拿出来批判一番;或让孩子自行处理?研究指出,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分享与赞美!

●你可以把孩子完成的图画,用磁铁贴在冰箱下方,或找个公布栏贴起来。让他和自己的作品合影。

●鼓励孩子在作品的背后写上几句祝福的话,寄给远方的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增添一些生活情趣。

●表示你很欣赏他的创作,择优裱上镜框,且不定期予以替换,甚至置于最明显的地方。

●替换下来的作品,请孩子妥善收好,或代为处理。例如,每一年或每半年拿出来整理一次,再装订成册。

●如果你有自己的书桌,不妨考虑将书桌上所夹的明星照片、风景图画取下,改换为孩子的画作,这不仅代表重视,更意味着爱与关怀。

事实上,家庭教育在孩子所接受的所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具有启蒙性、个别性和终身性的特点,家庭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与否。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储备“能量”。因此,作为父母要尽力精心营造一个适合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

2.和孩子做朋友,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来对待他们

孩子的地位应该是和大人平等的。父母在做决定时都要尽可能地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就是交往过程中,他们也非常在意孩子的感受。他们常常把孩子抱起来,放到沙发上、床上,或者自己蹲下身去,平视着孩子的眼睛说话。谈话过程中也不会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这种姿态完全是朋友式的,而不是“严父”型的。一项跨文化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孩子自尊心强,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愿意心平气和地倾听别人说话,态度不卑不亢。

而且,这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更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

父母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出成人对小孩子的事情或问题的认真又亲切的态度。采用这样的姿态,能促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受到尊重的人,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采用这样的姿态,能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或缺点,为孩子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听而不闻或产生逆反心理。

蹲下来和他说话,成为他的朋友,你愿意这样做吗?

激励孩子需要有耐心

写给妈妈的话:

如果父母耐心持久地激励孩子做某一件事,那么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就会有所增加,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也会增多,渐渐开始突出于本身其他优点,加上点天分就会在同龄的孩子中显得出类拔萃。

生活案例

莱特兄弟从小善于想象,当他们9岁的时候,一次,两人在一棵大树下玩,抬头看见密密麻麻的树叶丛中有一轮皓月正挂在树梢上,于是他们就想把月亮摘下来带回家玩。结果,两人还没爬上树就摔了下来,还跌伤了腿。爸爸知道后对孩子们的做法非但没有批评反而加以赞扬:“你们想爬上树摘月亮的想法是新奇的,是伟大的。可是月亮距我们那么远,岂是爬上树就能摘到的。我希望你们将来制作一种有神翼的大鸟,骑着它到天上摘月亮去。”小哥俩听了爸爸的赞扬,可来劲了。此后,他们开始实现他们的梦想,不断地设计那种能去天上摘月亮的“神鸟”,爸爸也一直不停地鼓励、赞扬他们。后来,他们成功地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可能很多孩子都有摘星星、摘月亮的奇想,可是是否每个妈妈都像莱特的爸爸那样从一件小事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并长期不懈地给予支持和鼓励呢?

应对策略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孩子的激励也是一件长期的事。不可能像“春天播种,秋天收获”那么简单。当一道极复杂的数学题摆在你面前,令你找不着半点头绪时,你可以不耐烦地把它扔到一边去,说明天再做或索性放弃它。但孩子不是数学题,不是你烦了就可以放弃对他们的教育的。另外,由于儿童个性的不稳定性,你们必须要有耐心,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这儿所说的耐心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在某一件事上有耐心,特别是比较细小的事上要有耐心。其实由小见大,许多细节往往成为他们以后能否成功的关键。

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卡鲁索很小的时候便想成为一位歌唱家,他的老师知道后说:“你不可能成为歌唱家,你根本没有好的歌喉,你唱歌的声音像穿过百叶窗的风一样。”可他的妈妈却给他以莫大的支持和激励说:“你的想法很好,我很相信你,只要你有信心,认真地练,一定能行。”以后的日子他妈妈陪着儿子经常练习,并成为儿子最忠实的听众,每当他有了新的突破时总加以表扬,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

此外,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激励一定要把道理讲明白,不要就几句“对”“做得好”。你一定要给他分析清楚,在这件事中他做了什么,对人对己有什么好处,别人会怎么看等。还是举个实例来说明吧!

工作了一天,小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宝贝儿子一声“妈妈”令她高兴又令她害怕,如果儿子缠着她去玩智力大转弯,那该怎么办?可这次儿子没有,只是拉着她的手坐下,说:“妈妈你说好累,今天就别玩了好不好,我去给你拿杯水吧!”这下可把小陈乐坏了。她不由赞道:“儿子真懂事,懂得体贴妈妈了,让妈妈好高兴。”这下儿子知道了给妈妈拿杯水是体贴别人,体贴别人是值得激励的。以后他就会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体贴这个词。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激励都需要耐心。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你觉得他们还小,一点事也不懂,所以苦口婆心是应该的。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后,你的耐心是否依然存在呢?在孩子还在幼儿园里时问你“鸟儿为什么不造个飞机,那么它们就不用自己飞了”之类的问题时你觉得自己应该告诉他鸟儿不是人,人可以做很多事情,鸟儿的力量小,鸟儿自己有翅膀之类。凡你所知道的,凡认为他们能听懂的,一下子全说出来,直到孩子点头说是时为止。但如果孩子到了中学还问你这类问题,你能保证你还可以那样不厌其烦地说给他听吗?这就能证明你是否有耐心了。

其实你不妨想想,孩子既然在问就肯定有所不知;既然问你,是相信你有能力解决它。无论他问什么,你告诉他就会令他增加一份知识,你又何必在乎他问的题目是幼稚还是可笑的呢?

有耐心地持久激励孩子,对孩子成长有很多好处。

1.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

缺点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只是我们只能看到质变为缺点以后的表现方式。因此要改正缺点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了,而需要你持久的激励。如孩子久而久之形成了挖鼻子的习惯,你骂他、打他一顿,他当时可能不敢了,但你一走开,他又会那样。但如果你耐心地激励效果就好多了,你指出挖鼻子的危害,然后相信孩子能改掉。当孩子没有挖的时候,总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这样,孩子就能不知不觉地摈弃这个坏毛病。

2.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形成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

当父母老是支配孩子时,孩子形成了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的个性;当父母是不关心型时,孩子形成攻击、情绪不稳定、冷酷、自立的个性;当父母对孩子是长期激励型时,孩子则会形成合作、独立、温顺、社会的性格。这些说明了只有耐心地赞扬才能使孩子培养出适应社会生活的个性,它有利于孩子特点长处的形成。这里的特点区别于个性是指孩子所擅长的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其形成与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激励分不开。

送给孩子一个礼物

写给妈妈的话:

给孩子的东西,不一定要是最好的。东西虽然不起眼,孩子却会非常珍惜。因为那里面饱含着一份“爱”。

生活案例

安妮是一个活泼的姑娘,每当回忆起她贫穷的妈妈送给她的礼物,她总是很激动:

“在小学六年级入学时,学校规定要穿皮鞋。当时家里很贫穷,于是妈妈花了两个礼拜的时间给人做家政工作,用赚到的钱买了一双皮鞋送给我。第一天上学,同学就发现我的皮鞋跟同学所穿的不一样,鞋头很尖,因为那是老款式的。我穿起皮鞋来,觉得很幸福,也很小心,不敢太用力踩它,以免弄坏。穿了两年,那皮鞋底部被磨得很薄了,下雨天,雨水会渗进去,袜子都给弄湿了,不过我还是照穿去学校。”

孩子的感觉是很敏锐的。他们对妈妈所作所为的点点滴滴,都有敏锐的感觉,并留下深刻的记忆。

应对策略

作为成人,你送东西给别人,或许只有几个月或几年的感觉,但是,孩子们不同,父母送给孩子的东西或对孩子的鼓励性言语,却会是一辈子的记忆。尤其是那些令他特别感动的,不常发生的事件。送件礼物给他,他对你的感激之情会深刻铭记。

聪明的父母们可能在事业、在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唯独抱怨跟自己的孩子相处困难重重。可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与事业相比,你花多少心力与时间在孩子身上?与事业(专业)上所受的教育、训练与学习相比,你花多少心力与时间学习如何跟孩子相处、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呢?其实,你所需花费的心力与时间并不一定很多,有时只需一个小小的礼物,一份小小的惊喜。但由于孩子的纯真与敏感,成效与回报却是很大。

进入21世纪,人们渐渐重视品质。亲子时间若经营得好,可称之为品质时间。爸爸需要抽时间,花一点巧思,跟孩子做有品质的相处。父子之间虽然无法像母子之间一般,无话不谈,但是经由小小礼物安排,找到共同的兴趣,然后一面做一面聊,其实爸爸也可以很自然地流露感性的一面,并增进父子间的了解与沟通。

实际上,孩子看重的是你对他的关怀。只有沐浴在一种明显的、强烈的爱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感到幸福,才会真正快乐地成长。

礼物,作为一种心意的象征,再没有比它更好的情感纽带。

有的父母认为,给孩子送礼物很容易,小女孩,就送她一个最新流行的芭比娃娃;小男孩,随便买个变形金刚就打发了。然而,当接过礼物的时候,他们却没有那种欢呼雀跃的惊喜,这表明您的礼物并不受他们欢迎。

送孩子礼物时要投其所好,不要按照成年人的习惯挑选礼物。如送一整套绘画用品给他,希望他成为画家,但孩子对这也许并不感兴趣。他们毕竟是孩子,不能奢望靠送礼物去实现父母的愿望。

其实,您只要留意,就会在孩子的生活、游戏、绘画和阅读中,很轻易地发现他们的爱好。最简单的方法,便是直接问他们喜欢什么。孩子们只要一谈起心中想要的礼物,那肯定是说个没完没了。

礼物不只是物品,它能表达父母的一片爱心,是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的一种辅助手段。给孩子送一份好的礼物,有时能给他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总而言之,给孩子送礼的原则有四点。

1.送关心

冬天,您可以给孩子买毛衣、手套等礼物,表明您关心他的冷暧;新年里,您给他的礼物可以是一套知识图书,表示您对他的学习和成长很关注。不同的礼物将表明您对孩子某一方面的关心程度。

丽达·海曼是美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她的童年收到礼物时的情景如今仍历历在目:

“圣诞节的清晨,我一醒来,发现我的床边没有任何礼物,我的泪水一下漫了出来。然后赌气地冲出了门,我甚至没有跟趴在桌子上瞌睡的妈妈打声招呼。

傍晚我回到家里,看见我的书桌上放着一份精美的礼物。那是一把小提琴。我惊喜万分,当时我正在练习小提琴,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礼物。

其实,圣诞前几周,妈妈一直忙于采购给我的礼物。她托人从遥远的瑞士买了这把小提琴,头天晚上熬夜包装,直到清晨才完工,还没来得及放到我床前,她已经疲惫不堪,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妈妈含着微笑对我说:丽达,圣诞老人给你送礼的时候,你不在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下扑进妈妈的怀里,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只有关心我的妈妈。从此,我也学会了关心妈妈,关心别人。”

2.送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送去礼物,将会受到欢迎。如果您的孩子向您要求一件特定的礼物,那肯定是他感兴趣的,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雕刻家朱莉安娜小时候精力过人,但贪玩,玩什么东西都虎头蛇尾。而其爸爸赠送的一个小小划桨板却引起她极大的兴趣。

她开始用这块板做玩具,专心致志。家人经常接到她自己用划桨板制作的锅把、座垫和雕刻品。她的这种兴趣后来也带给她事业上的成功。

3.送启发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他们需要弄清一些事物的构造和来龙去脉,给予启发是必要的,所以,送给孩子的礼物要考虑到启迪智慧的成分。说不定,您的礼物可能使孩子创造奇迹,让他走上一条成功之路。

加利福尼亚一对夫妇,他们的两个孩子刚刚毕业。父母送给他们一份富有启发性的礼物:两张去欧洲大陆的火车票,并把他们送上了火车。多年后,两个孩子都事业有成。

这位爸爸事后回忆说,孩子们一路上有过很不寻常的经历,但是他们从中学到了应变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对他们后来的成长不无益处。

4.送知识

知识性的礼物能使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闻,让他们从小对学习产生兴趣,对事物产生好奇心。

智力玩具、学习机、复读机、书籍以及知识的音像制品,都是送给孩子不错的礼物。

礼物也是一种夸奖方式。许多人到老年时依然记得小时候父母曾送给他们的礼物,因为那是人生的点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亲爱的父母们,花点心思为你的孩子挑选一些别致的礼物吧,也许那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简单的赞美不如加点鼓励

写给妈妈的话:

教会孩子自己做事不容易,但有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则是,孩子需要我们的鼓励。孩子都是在不断的鼓励中坚定自己做事的信心的。

生活案例

妈妈、爸爸、阿里和8岁的琼丝准备穿游泳衣去游泳。孩子们非常喜欢游泳,爸爸也喜欢教他们游泳。

12岁的阿里非常熟练地穿上了游泳衣,而8岁的琼丝却撅着小嘴巴十分不高兴地站在那里。

“快点呀,琼丝,穿上你的游泳衣。看爸爸已经穿好了。”妈妈和姐姐已经到了游泳池边,琼丝还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妈妈见琼丝这么长时间还不出来,就回来找她。“你站这儿干什么,穿上你的游泳衣!”

“我不会穿。”琼丝回答道。

妈妈只好说:“过来呀,我给你穿上。”琼丝是家里最小的,从以前的经验琼丝知道,只要她不穿,妈妈就会过来替她穿,这样她就可以得到妈妈的额外注意力。

我们认为,妈妈做错了。妈妈为了使琼丝高兴,为她做了她自己能做的事儿。妈妈的耐心服务,让琼丝没有机会发展她自己的独立能力。

琼丝需要得到鼓励,她需要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她需要妈妈耐心的鼓励。妈妈应该明白琼丝自己是能够穿上游泳衣的。

应对策略

鼓励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教会一个年纪小的孩子为自己做事的时间,远比我们动手为他们做要花费得多;而当孩子再大一点,我们就又厌倦让他们自己摸索了。但不论孩子年龄多大,千万别掉进陷阱去为他们做所有的事。

刘易斯,美国男子田径运动员,出身于田径世家,在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夺取四枚金牌。

刘易斯说:“不管我做什么,我总会想到爸爸,想起在威灵伯勒的岁月,想起他的教诲。他教育我不管做什么都必须尽力做好。爸爸敏感而理智。他能整整一天与任何人谈论任何事。他与人为善,心胸开阔。但是一旦你说了他的坏话,或者做出违背他信仰的事,他就会与你干到底。”

他爸爸一再教导刘易斯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

“并不是你想要做的任何事都可以做,而是你认为是对的,你才可以做。如果你认为你正在做一件正确的事,而且深信它是正确的,就不要受外界的任何干扰。”

1984年,在许多人指责刘易斯,许多媒体传播谣言时,爸爸则安慰他说:“卡尔,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没有做伤害他人的事,没有中伤过其他人,也没有错待过任何人,这些事你都没有做过。你做得很好,坚持你自己的主见,不要理会你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会好起来的。”

而妈妈对刘易斯在1984年奥运会期间和之后所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态度,与爸爸截然不同,她总想反击那些说了或者写了刘易斯坏话的人,甚至想给每一个她知道电话号码的人打电话,告诉他们她对这些评论的看法。

他爸爸却说:“不,没有必要这样做,那些事情无关紧要。只要卡尔相信他做的是对的,这才是重要的。我们不需要对任何人做出回答,现在不,将来也不。”

爸爸的鼓励,给了刘易斯最大的力量。

比赛之后,刘易斯说:“在那场比赛中,每件事、每个成功和胜利都是爸爸带给我的,包括比赛那天的勇气和因胜利带来的激情。”

刘易斯永远感谢爸爸。

在爸爸病逝时,刘易斯决定将他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作为礼物,赠给爸爸。因为那块金牌是凝结着他们父子共同努力的所有美好回忆的东西,代表着由于爸爸精心培育而发生在他身上的光辉业绩。

在爸爸的葬礼上,刘易斯亲自为爸爸写了一首歌,并亲自唱给爸爸,把金牌放在爸爸的手里。他坚定地对爸爸说:“你放心吧,我会赢得另一枚。”这是他对爸爸的承诺。

在孩子发展和提升技能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的支持,也需要我们忠实的建议。鼓励,能扩展孩子的体验范围,让他们做得更好。同时,让他们明白,即使失败,父母也都和他们站在同一阵线上。

1.“鼓励”二字的意思是“给心”

鼓励孩子,就是将我们鼓励的心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孩子有信心,这既是孩子所需要的,也是做父母的职责。这件事很微妙,何时该介入,何时该退出,何时赞美,何时批评,需要智慧拿捏,这是一门艺术。

2.我们应细心地留意孩子的需求、能力和意愿

注意他们的各别差异性。想好在沮丧或心烦时该如何处理,如何有计划地鼓舞,何时需要更多的协助和引导,哪种方式更能使之独立。充分了解了这些才能有效地指引孩子朝他们的目标做更大的努力。

3.我们可以透过鼓励,帮助孩子达到目的

有许多可行的方法,有时在他们被打败前先伸出援手,有时就此旁观让他们自行解决问题。不管怎样,几句关心的话,轻拍他的背,或适时的建议等,都会让孩子备觉温馨。

这是我们给天下父母的建议,简单的赞美不如加点鼓励。

真诚地向孩子学习

写给妈妈的话:

父母向孩子学习,体现了父母尊重孩子的平等、民主意识。父母只有弯下身向孩子学习,才会下功夫去读好孩子这本“书”,才会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为孩子的朋友,教育、引导孩子并与孩子共同成长。

生活案例

上海黄浦公园常有很多外国人出入,公园附近有家小小的杂货店,做爸爸的老板虽会做生意,可偏偏来往的顾客中有不少老外,由于语言障碍,只能通过“哑语”手势进行沟通,有时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令生意难以做成。在一次与老外的生意失败后,站在一旁的儿子开始给爸爸“洗脑”,而做老子的则向儿子“屈服投降”,发誓要向儿子学英语。

从那天起,爸爸和儿子每天很早就起床,拿着书本,提着录音机,跑步来到黄浦公园,找个幽静的座位,边听磁带边轻声朗读单词。就这样,不管刮风下雨,每天从不间断。

两年来,爸爸从“英语盲”到今天能用英语接待来自四方的老外顾客,不但做成生意,还交了几个外国朋友,而儿子的英语水平也大有提高。

以上是一个爸爸向孩子学习的例子。70年前,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这样一首《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陶先生的这首诗十分形象生动地把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表现了出来。在陶先生眼里,儿童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蒙台梭利说:“……成人为了变得伟大,就必须谦逊,必须向儿童学习。”向孩子学习,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为人父母者自身的需要!

应对策略

今天的孩子非常幸运地成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这些父母的想象力。一件新的电器买回家,父母常常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孩子却能在几分钟就能让功能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器听从他们的指挥,并教给父母如何使用;到商场买东西,父母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地挑来选去时,孩子会马上告诉你,哪种式样的衣服最流行,哪种已经过时,让你不得不听他的……在有些方面,孩子确实比我们父母懂得多。

1.虚心向孩子请教

著名人类文化学家米德就认为:当代青少年有着很强的“文化反哺”能力,他们能够把对不断变动中的社会生活的理解和不断涌现出的新知识传递给自己的长辈。有的社会学家甚至断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和信息反哺的时代。”

因此,现代家庭不仅是休养生息的居所,更应该是学习进修的教室;家庭成员之间不仅是血缘关系,还应该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要主动放下架子、抛开面子,虚心向孩子请教,真心地把孩子当成讨论问题的朋友。这样一来,不仅父母能从孩子那里汲取活力和能量,孩子也能在父母的尊敬、请教的激励中形成内在成长机制,增加自我成长的动力。

2.欣赏导致成功,训斥导致失败

能够做父母的老师,让父母听自己的,这是多么神气的事情!孩子自然会从心里发出“我能行”的正信息。在充满失败语言的家庭或学校,是不可能向孩子学习的。与此相反,优秀的父母与教师总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而及时、热情地欣赏孩子的优点,则是最有效的教子之方。欣赏带来成功,训斥导致失败。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青少年的哈佛学习课

这是一本教育青少年如何学习的书。众所周知,哈佛大学是成功者的聚集地,它前后共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以及无数的知名企业家和世界级学术领军人物……对此,世人在惊叹之余,也充满了各种疑问:为什么哈佛大学能成为天才的摇篮?为什么哈佛人个个都是精英?为什么大家将哈佛的理念奉若神明?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征服了学习,进而征服了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征服学习呢?那就是像哈佛学子一样自信、坚持、勤奋、惜时,以及敢于创新、勇于挑战……实际上,哈佛人的学习方法远不止如此,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书才应运而生! 本书从自信、目标、恒心、兴趣、勤奋、惜时、创新、挑战、合作、快乐等方面入手,对哈佛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从而让莘莘学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哈佛,读懂哈佛的学习理念。不仅如此,本书还以轻松、略带幽默的手法,透过细腻的文字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能在享受阅读之余,轻松掌握哈佛征服学习的方法!
已完结,累计9万字 | 最近更新:如何面对失败

致青少年的一封信:如何才能征服学习?

书名:
青少年的哈佛学习课
作者:
黄荧
本章字数:
1084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当你们看见这封信时,说明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喜欢学习的人,是绝不会在书山题海之余,还挤出仅有的休息时间来充实自己,以便能够更好地学习。不可否认,学习需要一颗热爱的心,哪怕你们只爱那么一点点,也足以促使自己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了。

然而,对学习仅仅只有热爱是不够的,你们还必须学会征服它,让它甘愿任你摆布。但如何才能征服学习呢?哈佛大学能给你们答案!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是成功者的聚集地,它前后共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以及无数的知名企业家和世界级学术领军人物……对此,世人在惊叹之余,也充满了各种疑问:为什么哈佛大学能成为天才的摇篮?为什么哈佛人个个都是精英?为什么大家将哈佛的理念奉若神明?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征服了学习,进而征服了世界!

那么,哈佛学子们又是怎么征服学习的呢?答案马上揭晓!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每个哈佛学子踏进校园的第一件事,便是规划好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哈佛的老师们也不遗余力,时而对他们谆谆教导,时而用现实告诫他们,甚至不惜花费十年的时间来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老师们深知,唯有设定好目标,学子们才能明确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未来又应该做些什么,否则一生都将碌碌无为。

其次,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

在哈佛大学的选课上,培养兴趣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刚进哈佛的新生是不分系的,办理好入学事宜后,他们便开始了7大类“核心教育”的学习,大一修完这些课程,大二就可以从40多种不同类型的课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

再次,勤奋是必不可少的习惯。

哈佛的图书馆总是座无虚席,莘莘学子都伏在桌案上或阅读书籍或奋笔疾书;而在哈佛的学生餐厅里,几乎听不见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都是边吃饭边看书或边做笔记,很难看见有人闲聊或嬉闹;甚至就连在哈佛的医院里,也是同样的安静,无论有多少人候诊,他们都毫无例外地端着一本书看,或者拿着一个小本做记录,不受任何打扰。

……

显然,要想征服学习,哈佛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也正因为如此,本书才应运而生!

无论学习的道路有多么艰辛,它都是获取成功的利器,它也不仅仅只局限于求学阶段,还将伴随我们整个人生。在未来的岁月,我们每到一个城市,每换一个职位,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无论你们出于何种机缘得到了本书,都一定要认真地阅读,这绝对有益于你们的成长!

最后,预祝你们能尽快征服学习,从此翻身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