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书名:
“案”藏玄机
作者:
林然
本章字数:
12658
更新时间:
2023-12-27 17:13:06

历史就是这样,有失败者也有胜利者,其中的功过谁也说不清楚,唯一能给出的结论就是没有结论。

李自成战败之后下落何方

李自成大部分的部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整日不是狎妓取乐,便是做着新朝登基的春秋大梦。明朝的半壁江山还没有打下来,当时的形势依然很复杂。将军李岩给他提了四条建议:一是不要急于称帝。二是颁布的贪官追赃法令要严格按律执行,在政局还不够稳定的时候,尤其要严明法纪。对于实在贪污严重者可以杀,其余都可以不予追究,对于那些清廉的官员更要在政策上保护,以争取这部分人的支持。三是严明军纪,一切军士均不得扰民,违令者斩。四是明朝各地握有军队的官员现处于观望状态,切不可兴兵讨伐,如若讨伐必将陷大顺于万劫不复之境地。可以采取安抚的策略,赐侯封爵未尝不可。

可是李自成没有采纳这四条建议,入京不足一月便被迫出走,一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结束了。

兵败后李自成带领余部南撤,途中遭遇围追堵截、屡战屡败,后闯王不知所踪,成为历史之谜。

关于战败后的李自成究竟下落何方,有两种说法。

一说客死九宫山。这个说法来自当时清朝名将爱新觉罗·阿济格,他是在山海关大破李自成农民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他对李自成如何殉难是这样解释的:“李自成窜走时,随身只有士兵20人左右,在九宫山被山民围困,不能逃脱,然后自缢而死。”但阿济格并非亲眼所见,不足为信。

据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绥寇纪略》中有关于李自成兵败九宫山的记述:“至九宫山,独自上山谒元帝庙,当地山民误以为是盗贼,首领‘碎其首’而亡。”而费密的《荒书》记述:“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被山民围攻,十八骑被杀,李自成和山民程九伯搏斗,不慎被程九伯外甥金某从背后袭击致死。”

二说夹山灵泉寺隐匿。

澧州知州何磷首先否定了清廷关于李自成死于九宫山的说法,他在《李自成传》中称,兵败后李自成逃到夹山削发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因为李自成曾号称自己是奉天倡义大元帅)。而且何磷还去实地考察过,说他见到一个操着陕西方言自称曾经服侍过奉天玉和尚的老人,并且他还有奉天玉和尚的画像,据说画上的和尚与当时史书上闯王的模样极为相似。在奉天玉和尚的墓葬中发现的很多遗物以及《塔铭》都与何磷记述寺内的遗物和皇室玉器极为吻合,而且从夹山寺里发现了只有君王才能使用的石雕龟形敕印,这似乎在向研究者说明这个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

由于关于李自成起义的很多文献资料都不知所踪,所以我们不能真实地了解当时的情况,进而对这位起义领袖的归宿也不得而知,因此关于李自成失败后的结局就成为一个历史疑案,有待后人评说。

袁崇焕多变之秋的千古冤狱

明朝末年,后金军队攻打明朝,明朝将领袁崇焕率领部队东征西战,沉重打击了后金军队,收复辽东失地。然而,这位曾经为明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将领,却被崇祯皇帝下令逮捕入狱,次年则被杀害。关于明将袁崇焕之死,历来学者有着不同的说法。

一说被崇祯皇帝误杀。有学者认为,袁崇焕因为崇祯帝听信阉党的诬告,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被误杀。在明军与后金军作战时,后金军曾两次被袁崇焕军击败。后金军见形势不利,就避开辽东防线,转而绕道进攻北京。袁崇焕得知消息后迅速回京防守,在北京城再次痛击后金军。此时,皇太极意识到明军的势力之猛,要进取中原,必须除掉袁崇焕。于是,皇太极用了一个反间计:后金军的副将高鸿中和参将鲍承按照皇太极的计谋,假装耳语说:“撤兵不过是个计谋,袁巡抚有密约,事情即将告成。”而此时被后金军俘获的明廷太监窃听到了他们的谈话,等到被后金军放回明朝后,太监便向崇祯皇帝告知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密约”之事。崇祯皇帝听说袁崇焕背叛了朝廷,立即下令将其逮捕入狱。这样,皇太极就借着明崇祯帝的皇权除掉了袁崇焕。可悲的袁崇焕被中了反间计的崇祯帝而枉杀刀下。

二说被崇祯帝蓄意杀戮。有人对崇祯帝轻信反间计而误杀袁崇焕一说表示质疑,认为袁崇焕之死完全是崇祯帝的蓄意谋杀。其真实原因是崇祯皇帝担心袁崇焕及其东林党人对皇权构成威胁,崇祯帝以巩固皇权、防止大臣结党并削弱东林党势力为目的,以反间计为借口杀掉了袁崇焕。

三说基于袁崇焕自身的性格悲剧。袁崇焕性格耿直,敢说敢为,这令阉党极其不满,也令崇祯帝极为反感。加上他是整个后金战局的统帅,有很大的军权,势必成为皇帝猜忌的一个因素。崇祯帝开始起用东林党人又继而起用阉党,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专权,而袁崇焕常常目无君主,曾因擅自诛杀明辽东大将毛文龙一事而遭致崇祯帝的不满,但当时崇祯帝容忍了他功高盖主的行为。随后的“己巳之变”,让崇祯帝和袁崇焕之间的君臣关系难以维持,导致崇祯帝下定决心痛杀袁崇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来,袁崇焕实质上是君臣冲突的牺牲品。

年羹尧飞扬跋扈,丢官丧命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为太保、一等公。年羹尧曾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入京,深得雍正帝的特殊宠遇,位极人臣。

然而短短一年时间,92条大罪,一丈白绫,断送了这个曾集高官显爵于一身的大清功臣。究其原因,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年羹尧自恃功高盖世,不把天子和朝臣放在眼里。在一次庆功宴上,雍正出于爱将之心,多次要求将领们将铠甲卸下,却无人敢动。唯等年羹尧发话之后,众人才敢卸下铠甲。年羹尧还把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当做奴仆使唤,对雍正的恩诏不行三跪九叩之礼,甚至在知道雍正打算亲笔为《陆宣公奏议》撰序的情况下,都敢以不愿烦扰圣驾为由,自拟序言,更要求雍正公诸天下。如此飞扬跋扈,雍正岂能容他?

对于雍正大力整顿吏治一事,年羹尧处处干预,诸多阻挠。其贪敛财富、结党营私、任人唯亲等举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便被贬职上任,仍大运财产,更带数千亲兵同往。年羹尧不知收敛地撞在这风口浪尖之上,正好给了雍正帝杀一儆百的机会。

也有人认为,年羹尧参与了雍正夺位之事,他的死正是一代帝王为巩固帝位而上演的“鸟尽弓藏”的悲剧。据说康熙帝原本指定皇十四子允禔继位,而雍正帝篡改诏书夺取帝位,并且得到当时任川督的年羹尧助其一臂之力,牵制了拥兵于四川的皇十四子允褆,使其无法兴兵争位。雍正既登帝位,又有雄才大略治世贤能,若留下年羹尧这个知其篡位阴谋的功臣,实乃一大掣肘。加之年羹尧一旦得势就不知收敛,功高盖主而不自知,就注定了迟早会落个丢官丧命的下场。

更有甚者认为,年羹尧之死是因其自立为帝的计划败露。陈捷在《年羹尧死因探微》中认为,“羹尧妄想做皇帝,最难令人君忍受,所以难逃一死”。《永宪录》中也提到年羹尧曾与静一道人、占象人邹鲁商谈做皇帝的事。《清代轶闻》一书更记载了年羹尧失宠之后,“当时其幕客有劝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观天象,浩然长叹日:不谐矣。始改就臣节”。由此可见,年羹尧似乎真有称帝之心,只因为“事不谐”,不得不“就臣节”。

貂蝉倩影幽魂何处去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传说在一个月圆之夜,已长成花季少女的貂蝉正对月而拜,本高悬于空中的月亮竟慌忙躲进云中,再不肯出来,她的美令明月都自惭形秽。于是,貂蝉又以“闭月”的美名来形容。

曾经倾注大量笔墨渲染貂蝉义举的罗贯中,对貂蝉“长安兵变”后的下落,始终保持沉默。在她的历史价值被榨干之后,却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抛弃。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问她的下落,继而任意虚构故事,以致其结局形成了“惨死”和“善终”两大系列。

“惨死系列”至少包含了四种不同的版本。第一种版本是昆剧《斩貂》细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斩首,其妻貂蝉被张飞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拒绝受纳这位污点美女,怕其水性杨花,朝三暮四,难免为他人所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节。于是,乘夜传唤貂蝉入帐,拔剑痛斩美人于灯下。

第二种版本出自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是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遣貂蝉前去引诱。貂蝉使出浑身解数,上下挑逗,关羽心如磐石,为了自己不受魅惑,杀死了貂蝉。

基于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来,貂蝉和关羽的形象日益贴近士绅阶层的伦理标准。第三种版本出自明剧《关公与貂蝉》,剧中的貂蝉向关羽痛说内心冤屈,详述其施展美人计为汉室除害的经历,赢得关羽的爱慕,但关羽决计为复兴汉室献身,貂蝉只好怀着满腔柔情自刎,以死来验证自身的政治贞操。

第四种版本陈述貂蝉在怜香惜玉的关羽的庇护下逃走,削发为尼,曹操派人追捕,为使桃园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残杀的覆辙,貂蝉毅然触剑身亡,一缕幽怨的香魂追随国家大义而去。

“善终系列”则有三个核心版本。第一种版本是貂蝉出家为尼,以匿名方式写下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贡献,最后在尼姑庵里寿终正寝。

第二种版本则宣称关羽不恋女色,护送貂蝉回到其故乡木耳村,而貂蝉则一直守节未嫁,终于熬成了一个贞烈老妪,被乡人建庙祭奠。为谋生和丰富群众文艺生活起见,貂蝉还组织戏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戏台成为该村一个诱人的景点。

第三种版本称貂蝉被关羽纳为小妾,并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后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却兵败身死,可怜的貂蝉从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无主的村妇。

关于自杀说。在央视版《三国》中貂蝉(陈红饰)在吕布杀死董卓后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当她被吕布发现时早已身亡了。在海外的日本版《三国志》和横山光辉《三国志》这两部著名作品中,貂蝉的结局和央视版《三国》的完全一样,董卓被杀死后,她自己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因此貂蝉选择了自杀。

曾有新闻称,某老人1971年于成都北郊拾得一块古碑,其铭文约略为:貂蝉,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葬于华阳县外北上涧横村黄土坡……这是有关貂蝉下落的最新证据,却无力证明任何东西。这里的“炎帝”疑为“关帝”的讹记,公元1652年清顺治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此后民间才会出现“关帝”的简称。成都发现的墓碑,最多只是清代好事者的伪作。

貂蝉的下落,依旧是个不可索解的悬谜。

大唐美人香消玉殒马嵬的种种谜团

杨贵妃,名玉环,号太真,出生在官宦之家,自小学习音律,能歌善舞,姿色超群。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时,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寿王李瑁对她一见钟情,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唐玄宗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

五年后,唐玄宗竟然也对杨玉环有了爱慕之情,为了得到她,唐玄宗先是打着为窦太后荐福的旗号,下诏令杨玉环在太真宫出家做道士。公元745年,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下诏让其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成为贵妃后,杨玉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唐玄宗为了她甚至能够“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安史之乱发生后,西逃的李隆基在马嵬驿歇息,兵变的将士们射杀杨国忠后,强烈要求李隆基处死杨玉环。李隆基无可奈何,只得“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就在两人难舍难分中,高力士缢死杨玉环于佛堂前梨树下,陈玄礼等人还亲自检验杨玉环已死去,这才令将士散去。

这也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史实。中唐白居易《李夫人》和郑隅《津阳门诗注》等均明确提到了杨玉环死后葬在马嵬驿,郑隅还详细地记载了李隆基命高力士移葬杨玉环的情形;宋朝乐史的《杨太真外传》也说是高力士将杨玉环缢死于佛堂前的梨树下。

然而,杨贵妃是否真的魂断马嵬坡?杨贵妃墓位于陕西咸阳市兴平县12.5公里的马嵬坡,该墓其实只是杨玉环的衣冠冢。墓冢占地约100平方米,高约3米,以青砖包砌。墓东、西、北三面均有回廊,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上刻有名人题咏。

在杨贵妃墓后的半坡上修有一亭,亭边用汉白玉雕刻了一尊高近3米的贵妃站像,塑像表情凝重,仪态雍容。近年来,经过政府不断的修葺,增添了碑廊、献殿等建筑。杨贵妃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一部分学者认为杨玉环的确死于马嵬驿,但不是被高力士缢死的,而是死于乱军的刀下,如杜甫的《哀江兴》有云:“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此诗作于安禄山占据的长安城内,所以有可能暗示贵妃并非是缢死的,而是死于乱刀之下。

还有一部分人并不认为杨玉环死于马嵬驿,而是最终流落民间。俞平伯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首先提出这一观点,他主要是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进行了考释。1984年,周煦良先生在《晋阳学刊》上发表了《(长恨歌)恨在哪里》一文,对杨玉环未死之说进行了全面的论证。

《长恨歌》里则描述道:“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所谓“空”字,根本就没有找到尸骨。李隆基就派方士去找,最终方士在“玉妃太真院”里找到了杨玉环。杨玉环还拿出信物“金钗钿合”带给李隆基,以证其实。

基于种种原因,俞、周两人认为马嵬坡事起仓促,杨玉环虽被赐死,但未必真死。当日仓促之间,很可能使用了掉包计。由于高力士和验尸者陈玄礼都是李隆基的亲信,派人秘密送走杨玉环,用一个宫女代替是极为可能的事。杨玉环流落民间后,住在“玉妃太真院”,故杨玉环最终沦落为娼妓。

史学界有一部分人赞同杨玉环未死之说,但却认为杨玉环逃往日本,这种观点在日本民间和学术界广为流传。据说,杨玉环在马嵬坡并没有被缢死。而是由高力士、陈玄礼策划,用一个宫女做替身死去,然后叫人护送贵妃南逃,漂泊到日本。

由于某种原因,杨玉环最终未能回国而客死异乡。据说,日本至今仍有杨玉环之墓。

一代名伶李师师归宿之谜

北宋末年,京城汴梁出了个倾国倾城的名妓,不仅姿色出众,气质优雅,而且能歌善舞,颇具大家闺秀之风范,她就是李师师。

得知京城出了一个色艺双绝的名妓后,喜好寻花问柳的宋徽宗变得寝食难安。当宋徽宗目睹了这位绝色佳人的风采之后,竟然不顾群臣反对,正式将李师师迎入宫中,册封为李明妃。然而,宋钦宗即位后,李师师却被贬为庶人而被逐出皇宫。

关于李师师的下落,民间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其一,靖康之难后,李师师逃出汴京,来到慈云观中做了女道士。

其二,在金兵攻破汴京之后,李师师不幸被俘,然后随金兵北上,并嫁给一个身有残疾的金兵,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在清人所著的《续金瓶梅》等书中都有这种说法。

其三,汴京沦陷后,李师师辗转南渡,成为一个商人的小妾。此时的她已经衰老憔悴,全无往日风姿。这种说法在很多野史上都有记载,如《青泥莲花记》中记载:“靖康之乱,师师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间,衰老憔悴,无复向时风态。”《宣和遗事》中也曾记载:“后流落湖湘间(今湘南一带),为商人所得。”

其四,进入汴京后,金主垂涎李师师的美色,便派降臣张邦昌千方百计寻找,为讨金主欢心的张邦昌不惜重金悬赏,最终将李师师找到。李师师不愿意伺候金主,先是用金簪自刺喉咙没有成功,于是又折断金簪吞下自杀。大多数史学家都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认为这只不过是后人借塑造李师师这一形象讽喻当世。

那么,一代名妓李师师的归宿究竟如何,恐怕永远是一个难解之谜了。

一代红颜陈圆圆:殉情出家难定论

山海关战役后,吴三桂从李自成手中夺回陈圆圆。随后,吴三桂被清政府封为平西王,陈圆圆也跟着他去了云南。那么,之后的陈圆圆又经历了哪些事情?她的结局到底如何呢?

史学界流传的一种说法是,陈圆圆年老色衰,好色的吴三桂对她产生厌倦,转而疼爱“四面观音”“八面观音”(均为吴三桂宠妾的绰号)。看破红尘的陈圆圆立意吃斋念佛,不与他人争宠。虽然她还住在吴三桂的寝宫,但独处一室,常年吃素,与外世隔绝,与“出家”无本质区别。

还有一种说法,当清兵攻破昆明城时,吴三桂之孙吴世潘服毒自杀,而吴世潘妻子与陈圆圆均自缢而亡,或陈圆圆绝食而死。清代文人孙旭在《平吴录》中记载:“(吴三桂叛乱失败时)桂妻张氏前死,陈沅(圆)及伪后郭氏俱自缢。一云陈沅不食而死。”《平滇始末》也说:“陈娘娘、印太太及伪皇后俱自缢。”又有人说,陈圆圆在吴三桂兵败后,没有自杀或者绝食而亡,而是在昆明归化寺出家做了尼姑,法名“寂静”。

直到1983年,贵州岑巩县的考古工作者提出“陈圆圆魂归岑巩”的说法,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至此,有关“陈圆圆结局”的争论才告一段落。

据考古学家称,在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狮子山土有陈圆圆的墓。墓碑上刻有“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原来,马家寨的人全部姓吴,是吴三桂的后代。当年,吴三桂将败,其爱将马宝将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儿子吴启华偷偷送至四州(今岑巩)。陈圆圆死后,家人不敢明目张胆地写上她的名字,便采用暗语“聂”。陈圆圆本名姓邢,后跟养母姓陈,邢和陈都带有“耳”字旁,且“双”字含有美好、团圆之意,因此“聂”暗指陈圆圆;“位席”有正妃之意,表示其地位崇高。于是,墓碑上“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就可以理解成“母亲苏州人氏陈圆圆王妃之墓”。

但后来有人根据史书记载,“马宝在楚雄继续对抗,最后兵败被俘,被押送省城,终被凌迟致死”,认为马宝没有去过岑巩。

一代美女陈圆圆究竟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尼,还是为吴三桂殉情,抑或吴三桂兵败后她隐姓埋名生活数年,史学界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

小凤仙情定蔡锷为其终?

小凤仙是民国初年的青楼女子,因与将军蔡锷交往密切及助蔡出走的事迹成为当时政坛上的一段传奇。

关于小凤仙的出身家世,有的说小凤仙的父亲是清朝武官,落职后家庭窘困,小凤仙也遂此堕入青楼。还有的说小风仙是一位旗人姨太太的女儿,后来无奈辗转入青楼。

后来,小凤仙得以与蔡锷相识。民国初年,蔡锷到云南组织护国军,小凤仙帮助蔡锷逃脱了袁世凯的羁绊。关于小凤仙助蔡逃牢笼的事件,各家也有不同的记载。

有的人说蔡锷带着小凤仙去往天津,在旅馆内谎称生病,从后门乘日本船只逃走。也有的人说在出走之日,蔡锷打了一夜的牌后次日打电话给小凤仙到某处,趁人不察时,蔡锷出西苑门乘车赴天津,绕道日本。还有的人说蔡锷由津渡日时,小凤仙要求一同前往,却被蔡阻止。关于小凤仙和蔡锷如何逃脱一事,曾经追随蔡锷多年的僚属雷飙有一段蔡锷口述的赴滇经过:一日晚间,小凤仙处请客,正当宾客满座畅饮之际,蔡锷悄然离座,单身赴车站乘火车赴天津,次日早晨到达,住进日本共和医院。袁世凯得到报告后,立即派人赴津挽留。蔡锷告诉他们来津是为了养病,并请他们转达给袁世凯。蔡锷知道天津并非久留之地,就在当天晚上隐姓埋名,化装后去了塘沽坐船赶赴上海。不料到了上海后,有军警上船搜查,于是蔡锷没有上岸,而是继续乘原船赴日本神户。神户的警察也在进行十分严密的搜寻,蔡锷只好乘船返回上海,在其他人的帮助下秘密买好去香港的船票,最后由香港到越南辗转到云南。这一说法普遍为人所认可。

后来蔡锷去世后,《北京晚报》曾发表文章称,小凤仙隐姓埋名,与一个工人结婚。这一说法也否定了小凤仙因蔡锷的去世而自杀的传闻。

奇女赛金花的褒贬评说

赛金花本是苏州一个贫家女子,为生活所迫而入青楼,后来嫁给状元鸿钧。赛金花随同丈夫出使德法英俄等国家,鸿钧去世后,她又重入风尘,在京津沪一带享有艳名。

庚子之变时,赛金花因八国联军及日后和议而名震一时,其后重操旧业,先后嫁过铁路职员曹瑞忠、前江西议员魏斯炅。

赛金花生平有许多的不解之谜。她自称姓赵,名彩云,入青楼后冒姓富。但是刘半农的《赛金花本事》附言中称,她的赵姓“也是冒出,实乃姓曹,为清代某显宦的后代”。赛金花自称是徽州休宁县人,但曾朴说是江苏盐城县人。另外,关于她的年龄也并不确定,她自称是1871年出生,有时则说是1874年出生。据考证,应是1864年。

关于赛金花之谜争议最多的,要数“赛瓦公案”和“促成和议”这两件事。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德兵闯入赛金花居住处,赛金花略懂德语,于是就向德兵打听过去在德认识的名人包括瓦德西的情况。德兵感到很惊奇,回去报告统帅瓦德西,瓦德西在第二天接赛金花进兵营,此后往来频繁。那么,赛金花与瓦德西是初次相识还是以前就已熟识呢?刘半农的《赛金花本事》记载其口述说:“我同瓦德西以前并不认识,我小时同洪钧去过德国。”但曾繁的《赛金花外传》中记载:“到德国那年结识了瓦德西将军,他和洪先生是常来往的,故而我们也很熟识。”“在北京相见时,瓦德西隐约间还认得我。”在赛金花自述中,还谈到瓦德西托她代办过军粮的事。她又诉说民众罹害之苦,恳求瓦德西下令停止杀戮抢掠,“瓦德西将军便下令不准士兵违律妄行”。

在赛金花的自述中,还提到议和之事。议和之时曾陷入僵局,由于德公使被义和团杀害,其夫人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甚至要西太后偿命,要皇上赔罪等,把全权负责的议和大臣李鸿章逼得毫无办法。“我私下里便向瓦德西劝说了数次”,又经瓦德西介绍劝服德国公使夫人,以建立牌坊并用皇帝的名义刻碑的方式表示对德公使遇害的纪念。经过赛金花的一番说服,议和事件才告一段落。

还有一些人认为,赛金花根本没有见过瓦德西,更不可能与之谈论国事。当时一切国事的交涉是由各国公使进行的,赛金花虽然略懂德语,但还没有资格与之谈论国事。瑜寿的《赛金花故事编年》中,对赛金花与瓦德西在京相见的时间也表示怀疑。赛金花自述是在联军入侵北京后到京,后遇德兵的骚扰,此后才见瓦德西。联军是八月十五日攻陷北京的,而瓦德西十月十七日才到京,所以赛金花的口述也有待考证。

秦始皇执迷求方丹之谜

秦始皇自登上帝位以来,很宠信方士,让他们到处给自己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山东。在黄县停留期间,秦始皇下诏书见了徐福。徐福奉命陪同秦始皇登莱山、祭月神。秦始皇一行人离开黄县之后,经牟平县(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到达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今山东省荣成市境内)。在返回的路上,秦始皇等人登上了芝罘岛(今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境内),然后南行前往琅琊郡,并在那里住了三个月。

在秦始皇畅游琅琊的时候,徐福等人上书说渤海中有三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山中住着许多仙人,还珍藏着一种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奇药,他愿求取献给始皇帝。秦始皇很高兴地批准了徐福的请求,命他入海求取仙药。

据说徐福第一次出海求仙,因风大浪急失败而归。他回来对秦始皇说:“臣在海中遇到海神,海神告知‘以美好童男童女和各种工匠用具作为献礼,就可以得到仙药’。”秦始皇听后,遂命徐福征发童男童女、工匠用具去求仙药。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山东。秦始皇虽然在途中遭到韩国贵族张良派遣的刺客的伏击,但他仍按计划经黄县直赴芝罘,然后再次住进琅琊行宫。这次因徐福入海求仙未归,秦始皇没有拿到长生不老之药,最后只好先返回咸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东巡山东。这时,徐福闻讯秦始皇驾临琅琊,急忙从家乡赶来面见秦始皇。徐福因没有求得仙药,为了逃避惩罚,只好向秦始皇说,长生不老药本来可在蓬莱仙山求得,请皇帝增派一些射箭能手同去。秦始皇求药心切,当即批准了徐福的请求。

秦始皇一行乘船直到临近芝罘才看见一条大鱼。秦始皇将大鱼射杀以后,西航至黄县北海岸的黄河营港。在此做短暂停留后,秦始皇等人乘船继续西行,至莱州湾西岸的厌次县(今山东省阳信县东南处)上岸。然而,在返回咸阳的路上,秦始皇却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平乡县境秦始皇人入内海求仙处),至死也没吃上长生不老药。

唐太宗暴亡含风殿案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有为皇帝,可以说,是他一手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最辉煌时期——唐代。这么一位杰出的帝王,却因慢性中毒而死。

据史载,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四月,“上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二”,所记很简单。李世民的具体死因,传统认为是死于痢疾,实际却并非如此。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得了中风的疾病,瘫痪在床上。经御医诊治,半年后病体稍愈,可以三天上一次朝了。如继续边治边养,说不定会逐渐康复的。可是,此时的他却迷恋上了方士们炼制的金石丹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他先是服食了国内方士炼出的丹药,并不见效,以为国内方士们的道术浅,于是派人四处访求国外高人。

贞观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中,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献给李世民。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甚至成仙。

这番话打动了李世民,遂把这个印度和尚安排住进了豪华的馆驿,每餐都是丰盛的美食,天天有下人侍奉,生活不亚于帝王。印度和尚见李世民对自己深信不疑,就煞有介事地开出很多稀奇古怪的药方,李世民号令天下,按此方采集诸药异石,不论任何代价,只要能采到印度和尚药方中的药,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得取来。一年之后,药配制好了,李世民非常高兴,毫不迟疑地把药全吃了下去,结果七窍流血中毒暴亡,年52岁。

留给后人可叹的是,一代王君竟成了中国历史上被“长生药”毒死的第一位皇帝。

千古罪人秦桧:金人奸细之辨

世人眼中的秦桧一生作恶无数——窃权弄柄、里通外国、无耻求和、屠害忠良、贪污索贿……坏事干尽,天良无存。然而,无恶不作、陷害忠良的奸佞小人秦桧,真如世人所咒骂的那样,是金人放回的奸细吗?

认为秦桧是金人放回的奸细,在学术界几乎也成了一个公认的事实。坚持此看法的学者们,主要以古籍文献中的记载为依据。朱胜非的《秀水闲居录》中记载:“秦桧随敌北去,为大帅达资任用,至是与其家俱得归。桧,王氏婿也。王仲山有别业在济南,金为取千铢解其行,然全家来归,碑仆无故。人知其非逃归也。”

先说朱胜非其人,靖康之耻后,金人欲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秦桧坚决反对,并“进状争之”,而朱胜非正是张邦昌的女婿,他与秦桧之间早有矛盾。秦桧执政时,朱胜非被废居八年。他写的《秀水闲居录》中认定秦桧不是从金国逃归,很难排除是为了对秦桧打击报复而擅自作出的臆测。

再看《秀水闲居录》所言之事,疑问颇多。为何“全家来归,碑仆无故”就能“人知其非逃归也”?以秦桧的奸猾伎俩,也许真有办法逃脱也未可知。其中细节史书中均无记载,后人不详。可见一切皆属推断,难免夹杂主观情感,有失公允。

说秦桧是金人的奸细,也许的确冤枉了他。但不得不说,这是他咎由自取。秦桧回国后的所作所为,实难让人不误会其名为宋朝宰相,实为金国奸细。秦桧先是力主与金人议和,其后用“莫须有”的罪名置岳飞于死地。客观地说,以南宋当时的奄奄之势,议和的确比不自量力强;而陷害岳飞,若无高宗皇帝的昏庸与纵容,若无“岳家军”的名望震动皇帝的至上权威,秦桧是办不到的。

岳飞因秦桧而死于一时,秦桧却因岳飞而遗臭万年。一句“人在世间羞名桧,我于坟前愧姓秦”,可见秦桧纵使能在史书典籍中得以平反,但在世人的心目中,他仍是千古唾骂的奸贼。

吴三桂冲冠不只为红颜

吴三桂忠明叛明,联李破李,降清叛清,因此吴三桂是大汉奸的盖棺定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是,学术界对于吴三桂降清却存在颇多争议。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杀,吴三桂放弃山海关,引清兵入关击退李自成。清政府建立之后,吴三桂被封平西王。

近年来,经史学家考证,当年李自成十万大军到达山海关下,吴三桂确有向清求援的举动,但是吴三桂是否降清,还有待商榷。

广为传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吴三桂降清的主因。其实,吴三桂降清与否的疑点还是颇多。大多数人认为吴三桂主动投降清朝,依据主要在于:清政府建立之后,给了吴三桂王爵,吴三桂作为明将,为何会被清政府封为平西王呢?极有可能是因为吴三桂投降,献出山海关,让清军顺利通过山海关,入主中原。吴三桂的投降对清朝一统天下的大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清政府以封王来奖励吴三桂。此外,明朝灭亡以后,南明政权曾多次要拉拢吴三桂反清复明,吴三桂却采取了追杀南明永历王的举动,这无疑成为吴三桂背叛明朝的铁证。

但是,也有不少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吴三桂并未降清,而是形势所迫。吴三桂的确向清政府借过兵马以攻打李自成。关键在于他所借兵马的人数只有一万人。难道吴三桂就会因为多了这一万清兵就能打败李自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况且,李自成率十万大军兵临山海关下,虽然吴三桂只有五万兵马驻守山海关,但这并不代表吴三桂怕了李自成。因为吴三桂这五万兵马都是长年南征北讨而组成的精锐之师,李自成虽然在人数上占优势,可是他的大军战斗力并不强。所以,从战斗力上来说,吴三桂的大军并不会输给李自成。

既然吴三桂并不害怕李自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向清军借兵呢?他又是如何向清军借兵的呢?这就涉及与吴三桂和清朝都有密切关系的两个人,即降清明将洪承畴和祖大寿。洪承畴是吴三桂的老上司,祖大寿则是吴三桂的舅舅。当初洪承畴降清时,被俘明军有三千人,而祖大寿降清之时,被俘明军有七千多人,两组人数相加正好是一万人。与吴三桂借兵一万正好吻合。在祖大寿与洪承畴的配合之下,吴三桂想要借得这一万人马也极有可能。然而,吴三桂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借兵,而是要收回这一万兵马,并借此摆脱清军的威胁。

吴三桂与多尔衮商定,清军由中协(喜峰口)入关,与吴军配合,两面夹击李自成。当战役打开之时,清军十四万支援大军直扑山海关而来。形势对吴三桂极为不利,吴三桂不得不让出山海关。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吴三桂一开始就有意降清,那么他也没有必要向清军借兵,甚至发动对李自成的战役,最后还让本来已经落入自己圈套的李自成逃走,而害死了自己的亲人。

其次,还有问题在于,吴三桂打退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之后,南明小朝廷曾经为了表彰吴三桂打退李自成的功绩,特封吴三桂为蓟辽王。如果吴三桂降清,南明朝廷也不可能封赏一个背叛自己的叛将。这也说明吴三桂当年并未降清。

以吴三桂刚直的性情来说,他也不可能降清。山海关之战,吴三桂与多尔衮双方已经失去信任感。因此在多尔衮执政期间,吴三桂根本不可能降清。吴三桂真正降清应该是在多尔衮去世之后。

争议人物施琅:是民族英雄还是叛臣汉奸

施琅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认识人们往往存在这样的分歧:施琅是收复宝岛台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爱国将领,还是背弃明朝,投靠清朝的叛臣?

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不久成为郑成功旗下最为得力的一名骁将。

早年时的施琅,拥有要强的脾气性格,常与郑成功对立。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对郑成功“舍水就陆”,掠夺军饷的举动提出了异议,引发了彼此之间强烈的不满。之后,施琅的部下曾德因犯罪而逃至郑成功处,并在郑军中得以重用。施琅不顾郑成功的意愿,杀了曾德,因而再次得罪郑成功。郑成功下令将施琅父子三人(施琅及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逮捕起来,投入大牢。施琅用计逃到大陆,可是其父和弟弟却惨遭杀害,施琅被迫降清,任福建水师提督,与郑成功为敌。

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施琅率领清军东征,攻克澎湖,打下台湾郑氏王朝,对完成清朝的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收复台湾后,朝廷内部对是否留台的问题产生了争论,在施琅等少数大臣的力争下,康熙转变了之前“弃台”的观点,采纳了施琅的意见,决定留守台湾。

有人视施琅为“叛徒”。原因是台湾本是他的故土,而他却引狼入室,带领清廷军队攻打台湾,这是对国家的不忠;明清之争乃满汉之争,施琅投身强大的清政府而欺凌弱小的台湾,是对民族的不仁;施琅进攻台湾,打倒郑氏政权,背叛了曾经的君主,是对君王的不义,由此可见是个十足的“汉奸”。

也有人追捧施琅为“民族英雄”。此时清朝的建立和强大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郑氏坚守的台湾与清朝政府不再是两个民族、两个帝国之间的斗争,而是关乎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问题。施琅收复台湾,是从整体的利益出发,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所以说施琅是个忠国忠民的有功之士。

还有人认为,评价施琅,不能够因为他投靠清军,就给他戴上“叛臣”的罪名,而否定其作出的贡献,也不可因为收复台湾而一味将其尊奉为“忠义”的圣贤,忽视他易主的事实。施琅到底是不是忠臣,也自有后世来评说。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罪全书.7

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 空中尸体、农村三鬼、卤煮人手、食人疯犬…… 无比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 善与恶的较量,我们将付出多大的代价? 寻找真凶,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已完结,累计15万字 | 最近更新:第四十章 相亲大会

第一卷 麦田怪圈

书名:
罪全书.7
作者:
蜘蛛
本章字数:
401

我骑着上帝去远方。

——保罗·策兰

四川大凉山脚下,正值小麦抽穗时期,青山环抱着一大片麦田,风柔柔地吹来,田野泛起一片片碧绿色的麦浪,嫩嫩的麦芒刺向湛蓝的天空,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绿色的麦田,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还有田埂上一簇簇杂色野花,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田园画卷。

有一天早晨,山上悬崖村的村民发现山脚下那一大片麦田里出现了一个模糊的怪圈。

待到朝阳初升,薄雾消散,麦田怪圈渐渐地清晰起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田野里的麦子倒伏贴地形成了几何图案。这个图案呈旋涡状,大得吓人,目测直径有百米左右,看上去给人一种异样恐怖的感觉。麦田怪圈中心是一个完美的圆,按照顺时针方向,从中心延伸出6条弧线,每条弧线穿过10个小一点的圆形,6条弧线向周围螺旋展开,形成一个旋涡状的图案。

这是中国出现的第一个麦田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