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9.2
作者: 郑日昌
24.44万字 0.1万次阅读 0.9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参考文献 2023-12-19 17:07:44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3
    作品总数
  • 46.24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127章
简介

郑日昌著的《催眠术(原理方法与应用)》介绍了催眠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各种神奇的催眠现象,翔实说明了催眠感受性的测试方法及催眠诱导、深化与唤醒技术。书中还重点介绍了当代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大量案例展示了催眠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提到催眠术,人们无不对其充满好奇。门外汉们会惊讶于催眠术何以能够如此轻易地操纵或改变个人的体验;有成见者会嗤之以鼻,将其看作旁门左道,贬为迷信和巫术;而催眠技术的学习者却觉得这个领域充满了挑战。

我对催眠感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我通过考试,受国家教育部派遣,以访问学者身份先后去美国教育测验中心(ETS)、匹兹堡大学、美国大学测验中心(ACT)研修两年。1986年,我有幸参加了由圣地亚哥艾瑞克森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催眠与策略干预年会,初次感受到催眠的神奇和玄妙,遂对其萌发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我当时主要的研修方向是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且指导教授均不从事催眠研究,故没有更多接触催眠的机会。

回国后,我一直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两门课的教学及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全国教育科学“八五”“九五”“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在国内最早接触到的催眠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上流传的催眠大师马维祥的催眠演示录像带,并聆听过一次马老师的催眠课。我自己只是在心理咨询课堂上对催眠做过简单介绍,或在个别咨询案例中偶尔用一点儿催眠法,更多的是在辅导学生克服考试焦虑时运用最基本的催眠放松技术,并开发多种放松磁带。

1997年,经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我再次获得出国研修一年的机会。从网上搜索到,澳大利亚心理学会会长、新南威尔士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凯文·M.麦坎基(Kevin M.McCongkey)教授是国际知名催眠专家,主编或参编催眠著作多部,遂通过电子邮件与其联系,表达访学愿望。麦坎基博士欣然应允,热情相邀,于是我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成为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客座教授。

临床心理学是新南威尔士大学心理学院的优势学科,尤以员工心理援助(EAP)和催眠治疗见长,除一般咨询室外,另有催眠治疗室多间。在访学过程中,我不但旁听了麦坎基教授为博士班开设的催眠治疗课程,多次参加催眠疗法工作坊和催眠案例研讨会,而且观看了数十盘催眠治疗和催眠研究的录像带,收获颇丰。麦坎基还将其自著和与人合著的催眠教材或专著《临床催眠手册》(Handbook of Clinical Hypnosis)、《催眠与体验——现象和过程探讨》(Hypnosis and Experience,The Exploration of Phenomena and Process)、《犯罪调查中的催眠、记忆和行为》(Hypnosis,Memory,and Behavior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赠送给我,并介绍我加入澳大利亚催眠学会和国际催眠学会。

1998年年初,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心理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的一位好友来北京考察调研,我请他将在澳大利亚很流行的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理念和资料介绍给我的学生。两位当时在读的研究生以年轻人的睿智,看到了EAP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硕士一毕业便创办了中国第一家EAP专业服务机构,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机构如今已颇具规模,不但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而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我曾多次应该机构之邀,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南方电网等多家大型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举办压力与情绪管理工作坊,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催眠放松技术。

2004年,我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派遣,去刚刚成立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任访问教师,历时近7年,除开设了领导者(包括党政官员和大型国企领导者)心理调适课程外,还运用催眠原理,协助该学院创建了专门用于为领导者减压的音乐放松室,得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高层领导的肯定。此外,我还多次去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讲授压力与情绪管理课程,适当穿插了催眠放松环节,受到各级领导的普遍欢迎。

本书是在我多年催眠研究和临床应用基础上,依据在多处催眠培训班和工作坊上的讲稿修改补充而成的。书中内容有编有著,书中所引催眠案例,有些是我本人所为,更多的是引自国内外催眠专家的著作,特别是艾瑞克森和麦坎基教授的著作,除在书中一一注明外,还要借本书出版之机,向书中所有提到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编写过程中,我的两位弟子傅纳博士(带领其在北师大教育学部的几位研究生)和朱仙桃硕士,协助翻译和收集了部分国内外催眠资料,亦在此略表谢忱。

避免江湖气,增强学术性,是我在写作时坚持的原则和努力方向。这不是一本催眠的科普读物,因此没有用一些离奇古怪的催眠现象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思路,系统阐述催眠术的原理、方法与应用,特别是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催眠感受性的测试方法,各种催眠诱导、加深技术,当代影响最大的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理论,催眠的临床应用以及催眠治疗的研究方法。因此,将本书作为应用心理学本科生或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的专业教材,以及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参考书可能更适合一些。

2012年年初完稿的本书第一版《催眠疗法》由开明出版社发行,这次再版对全书做了较大修订,除书名变为《催眠术:原理、方法与应用》外,框架结构和章节标题基本不变,但删除和增补了许多内容,特别是补充了多种催眠诱导方法和更多催眠应用的案例。为了今后修订联系方便,新版本改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

我虽从事心理学研究多年,但在催眠研究领域还只能算一名新兵。这里不揣浅陋,将多年来研习心得及拙见呈现书中,为催眠术在中国的发展贡献绵薄。

书中引用了许多海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催眠案例,虽然一一注明出处,但并未征得原作者同意,在此除深表谢意外,尚请各位同道海涵。

然个人水平有限,书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方先进贤达和读者诸君批评雅正,不吝赐教。倘若有所反馈和评论,无论正面还是负面,均是笔者之大幸。

郑日昌

2017年春末

于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