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往北吹 9.2
完结 签约作品 现代言情 现实生活
作者: 苁林 主角: 石秀英 邓丰收 邓春风
28.25万字 0.1万次阅读 0.5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134章 大结局 2024-03-31 23:04:04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2
    作品总数
  • 45.26
    累计字数
  • 111
    创作天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134章
简介

1958年,为满足酒泉钢铁公司的煤炭供应,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矿区石城。石家大姐石秀英被迫丢了成为工人的工作,意外地成为了照相馆实习生。父亲是第一代煤炭工人,弟弟石建英、爱人邓丰收,成为了第二代煤炭工人,石秀英用她的照相机,记录下了小城从荒无人烟到经济繁盛、人口增长的时代变化。石家也因为行业的蓬勃发展,搭上了经济快车。 女儿邓春风和青梅竹马的王英波,受父母影响,对小城有着深厚的感情,立志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然而,石城面临着转型,石家各人命运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两个人,从互不理解到相知相爱,一起跟随着时代的变迁,克服重重困难,打破固有观念,实现青春的热血,成功转型。 三代煤炭工人,半个世纪的坚守,从打造第一家煤炭工厂,到遍地是煤炭热潮,再到支持国家环保、面临资源枯竭,不同的青年,有不同的观念,也始终在各自的战线上努力拼搏,书写时代的鸿篇巨制。

第1章 新工作

1958年,为满足酒泉钢铁公司的煤炭供应,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矿区石城。

在大西北的山边上,石头跟着风沙跑的艰苦时代,能成为矿区工人是许多人的骄傲。退伍返乡的石建国也光荣地当上了第一批煤炭工人,并且娶妻结婚的第三年生下了长女石秀英。

石建国稀罕女儿,每天下班都会给石秀英带块儿糖,父女俩嬉闹一会儿才进屋。偶尔碰上个可心的小玩意儿,两人能玩上半个小时。

自从石建国当了工人,家里生活条件一路走高,一连添置了好几件大件家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石家有钱了。因为喜欢孩子,石建国、于淑珍后来又生了老二石建英、老三石平英,老四石慧英。儿女双全,令人羡慕。

1977年,初秋。

石秀英十七岁了,建英十六岁、平英十二岁,小妹慧英八岁。

傍晚,石建国风尘仆仆地回到家,把一只会跳的绿皮青蛙,放在了石秀英的手心里。

这绿皮青蛙在国营小卖部里可是限量的时髦的新玩意儿,石秀英能得到这个玩具,那简直是矿区大院里的佼佼者!一般人只有眼红的份儿!

石秀英赶紧把坐在炉子上的铁锅端到一边,脱掉围裙,找了块儿干净的红砖地,拧了发条开心地玩起来!

这青蛙没有方向感,跳得东倒西歪,惹得石秀英开怀大笑。

突然,青蛙被人一把抓了过去。石秀英抬头,是小两岁的弟弟石建英放学回来了。

“呀!绿皮青蛙!”石建英乐滋滋地喊。

石秀英脸色骤变,快步走过去,伸手想要夺回来。石建英却侧身一躲,将青蛙藏在了身后,嬉皮笑脸地说:“姐,这个玩具给我吧!你天天搁家做饭,没时间玩儿。”

“谁说没有,这是爸爸给我的。”石秀英再次伸手去抢,却没成功。

石秀英表情严肃,眉宇间已经摆起了大姐的威严,建英却一点没怕,小舌头一吐做了个鬼脸,撒腿往屋里跑儿。

平常石建国、于淑珍不在家时,建英最怕石秀英,一点都不敢造次。但父母在家时,那便是有人给他撑腰了,自然胆也肥了,就敢光明正大地抢东西。

反正于淑珍每次都会向着他,一点亏也吃不着。

每次只要石建英搬出“重男轻女”的于淑珍,总能压大姐一头。往往这个时候,石秀英基本上没有转圜的余地,只能听从父母安排。

“你是大姐,让着弟弟怎么了?”

果然,耳熟能详的谦让论调又来了。于淑珍不知什么时候从屋里走出来,招手把石建英叫过去,护在身后。

小心思得逞,石建英趴在于淑珍的肩膀上,冲着石秀英做鬼脸。

“去盛饭,大家都等着呢。”于淑珍温和地催促,在石秀英听来,都是冰冷的命令。

被扫兴的石秀英转身进了小厨房,将一家人的饭菜都端上了桌。

意外的是,她的位子上多了一张表格和一支笔。

石秀英拿起空表看了下,眉眼都开了。她认出来那是一张招工信息表。秀英两只手紧紧捏着薄薄的纸,藏起半张脸,小心翼翼地问石建国:“爸爸,这是给我的吗?”

石建国笑眯眯地说:“是,明年你就十八了,矿上招人,我就跟领导打了个申请。”

“太好了!”石秀英从板凳上跳起来,兴奋地转起圈,她终于也可以进厂当工人了。

岂料,石建英的凉水泼来得更快。

“姐,矿上都是男人,成天下井,很辛苦的。别高兴得太早。”

爱逃学的石建英,瞅着那表格眼红。

“用你管,吃你的饭!”石秀英第一次当着父母的面,堵了弟弟一句。

石建英还想撒娇,却被于淑珍白了一眼。

“快吃饭!”

两人这才乖乖坐回去。

一屋的人因为这张表,晚饭吃得极其安静。石秀英嘴角的笑容一直没有散去,倒是石建英盯着大姐手里的招工表,味同嚼蜡。

收拾完厨房,石秀英捧着字典,工工整整地填好了所有内容。贴照片处空着,只能等后面贴了。准备工作做完了,石秀英摸了又摸招工表上的每一个字,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了,才小心翼翼地交给了石建国。

一想到第二天就要面试,石秀英就特兴奋,特意奢侈地用肥皂洗了头,准备好干净的衣服和发绳。万分期待和父亲一起上班的日子。

石建国很少讲矿上的事,每次都是石秀英问才说。

在大西北有一句调侃是“一年不刮风,一刮刮两季,一季刮半年”,在西北的山边上,一年四季除了风沙只剩下风沙。

开矿的那几年,荒无人烟的山边上,为了打井,所有流程都需要人工挖掘。从山边挖走的山石,从地下挖走的泥土,都需要人工一袋一袋地背到外面去。

没有运输车,也只能靠人力运输。或许是工资高,也或许是大家都穷怕了,似乎从没有人意识到这种日子有多苦,有多累。

石建国每次下班回家,更是只字未提,石秀英也仅仅从父亲的脸上,看到几分疲惫和憔悴。

后来,随着厂里挖出煤炭了,那煤炭又黑又亮,放进炉洞里点着了,也没多少烟儿。运输到外面,受到了好评,厂里的效益好了,才特意购置了一批劳动工具。慢慢地,有了小推车,挖掘机,开始着手铺设小轨道。

一矿的煤炭进入稳扎稳打的时期,厂里的领导又商量着在十几公里外的选址二矿开采。石秀英还是听着矿区大院里的阿姨叔叔闲扯,知道的。正是紧要关头,石建国当年打仗落了腿疾,一直走路有一点坡脚。一矿大食堂吃饭也比较方便,二矿食堂里还没几个煮饭师傅呢。石秀英正担心父亲的身体,要是能和他一起上班,每日她早起一会儿,就能带上,免得担心父亲舍不得花钱凑合吃饭。

矿上一旦有什么事,她也能第一个知道,不用整日提心吊胆地担心父亲的安全。父女俩也能相互照拂。

那一夜,石秀英睡得很香儿,做了一夜的美梦,畅想着家里又多了一个工人,生活更幸福了。

天亮了,雪白的窗户纸上,通红一片,透出一道金色黄的光,刺得石秀英睁不开眼。太阳仿佛比平日里升起得要早,石秀英转头没看见弟弟妹妹,匆忙翻身洗漱。

她麻利地把黑如瀑布的齐腰长发,拧成粗粗的麻花辫,油光油光的,恨不得一根头发也散不下来。整理完头发,她又对着镜子拽了拽衣襟,这才出门。

然而,当她走到大门口时,才发现石建国已经带着石建英上班去了。

连同那张表格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