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六 唐纪二 武德元年(618)八月至十二月,不满1年

书名:
讲透《资治通鉴》.20
作者:
华杉
本章字数:
19722
更新时间:
2023-11-22 15:33:20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中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

薛举病逝,太子薛仁果继位

1 八月,薛举派儿子薛仁果进兵包围宁州,被刺史胡演击退。郝瑗对薛举说:“如今唐兵新破,关中骚动,应该乘胜直取长安。”薛举同意,不巧有病而止。八月九日,薛举病逝。太子薛仁果继位,居于折墌城,谥薛举为武帝。

2 皇帝李渊想要与李轨联手图谋秦、陇地区,遣使秘密抵达凉州,招抚他,写信给他,称呼他为堂弟。李轨大喜,派他的弟弟李懋入朝进贡。李渊任命李懋为大将军,命鸿胪少卿张俟德册拜李轨为凉州总管,封凉王。

3 当初,朝廷以安阳县令吕珉为相州刺史,将原相州刺史王德仁调任岩州刺史。王德仁由此怨愤,八月十二日,王德仁引诱山东大使宇文明达进入林虑山,将他杀死,叛归王世充。

【华杉讲透】

王德仁这是职场典型,一不开心就跳槽。他本来是跟李密的,因为对李密杀翟让不满,杀了李密的使者房彦藻,投降李渊。现在又对李渊给他的工作调动不满,杀了李渊的使者宇文明达,投降王世充。他两次杀的都是使者,柿子拣软的捏,使者只有卫队,而他有军队。

身处乱世,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该选择哪个阵营,这是自身安全和家族兴亡的历史抉择,选择的标准是看谁能成事,而不是看谁能让我开心。不开心就走,下一个地方还是不开心。

每个人都有人生机会,王德仁投降李渊,就是他的人生机会,岩州刺史的位置很差吗?如果觉得自己得不到信任和重用,首先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如果被贬,被贬的时候,就是赢得信任和重用的最佳时机,因为你此刻只需要毫无怨言,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就可以加倍翻本。觉得自己的机会有的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跳槽多了,最终就会无处容身。

中国有句俗话:“树挪死,人挪活。”应该反过来说,“人挪死,树挪活”,特别是现在,大树移植技术成熟得很,树可以随便挪,而人,越挪越贬值。在争天下的年代,更是不能随便挪,做“三姓家奴”。跟谁就跟到底,他灭亡了我再投降,也不失为忠义之臣,王琮就是例子。

4 八月十七日,皇帝李渊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攻击薛仁果。

5 八月二十五日,临洮等四郡归降唐朝。

6 隋朝江都太守陈稜求得隋炀帝的灵柩,取宇文化及所留下的皇帝辇辂及鼓吹乐队,勉强凑成一支天子仪仗队,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其余被杀的王公以下,都埋在杨广坟墓之侧。

7 宇文化及从江都出发时,任命杜伏威为历阳太守;杜伏威不接受,仍上表于隋,皇泰主拜杜伏威为东道大总管,封楚王。变民首领沈法兴也上表于皇泰主,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制设置百官,以陈杲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左仆射,殷芊为左丞,徐令言为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李百药,是李德林之子。

8 九月,隋朝襄国通守陈君宾投降唐朝,拜为邢州刺史。陈君宾,是陈伯山之子。

9 虞州刺史韦义节攻打隋朝河东通守尧君素,久攻不下,数次作战不利;九月十日,以工部尚书独孤怀恩替代韦义节。

10 当初,李密既杀了翟让,颇为骄矜,不体恤士众;虽然占着粮仓,粟米很多,但是没有府库钱帛,战士有功,没有东西赏赐;又过分优待初附之人,众心颇有怨恨。徐世勣曾经在宴会时讥刺他的缺点;李密不悦,派徐世勣出镇黎阳,虽然名为委任,实际上也是疏远他。

李密开洛口仓散发粮食,但是没有人看守,没有人称重统计数量,也不需要凭券,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来取,也随意取多少;于是有的人离仓之后,背得太多,力不能致,就把粮食丢弃在街道上,自仓城到外城郭门,地上米堆积厚达数寸,为车马所碾压踩踏;群盗来就食者连同家属近一百万人,没有瓦罐木盆,织荆条为筐来淘米,稻米大量漏出,洛水两岸十里之间,望上去就像白色的沙滩。李密喜悦,对贾闰甫说:“这就叫作足食了!”贾闰甫回答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如今人民之所以扶老携幼,如流而至,就是因为‘天’在这里。而有司毫不爱惜,这样糟蹋粮食!我担心一旦米尽民散,明公与谁来成就大业呢?”李密感谢他的话,即刻任命贾闰甫为判司仓参军事。

【华杉讲透】

数胜必亡,骄兵必败

数胜必亡,骄兵必败。为什么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因为只要天下还未平定,仗还没打完,所有的胜利,就都还不是最后胜利。而数战数胜之后,会带来一种“主骄民疲”的情况,数胜则主骄,数战则民疲,以一个骄傲的主帅,率领一群疲惫的兵民,灭亡就在眼前了。这就是此刻李密的形势。

当然他本人不知道,他正处在一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的兴奋状态。人一骄傲自满,一兴奋,智商就会直线下降。发放粮食居然没人统计记账,随意拿取,以至街道上,河岸两旁,数十里满地堆积白花花的大米,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心疼。李密却兴奋,掉书袋,说他看到了“足食”,他说的是哪本书呢?是《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政治怎么搞,孔子说,关键就三条:粮食充足,军队强大,对人民讲信义。李密认为他做到了孔子说的,所以得意,孔子的话,我知道了!他却不知道他三条都没做到。足食,是要足天下人之食,不是占领了粮仓,吃前朝人民的积蓄,这叫坐吃山空,不叫足食,没有一粒米是你种的粮食,你足什么食?足兵,现在争天下的军队还多呢,他只是其中一支。讲信义,这根本就是他的软肋,他杀了翟让,失了信义,人心已经散了,他还自以为干得漂亮!

还有一个问题,“又厚抚初附之人,众心颇怨”,这是非常典型和普遍的毛病,现在很多企业家也是这样,对员工,高薪去挖外面的人,伤了旧人的心。他总觉得外面的人优秀,其实主要是因为他对对方不了解,对旧人呢,他了解了,就认为人家不过如此。这就是不明白一个领导者的责任,领导者的责任是创造环境条件让每个人得到最大的发挥,而不是挖来“人才”,他就自动替我干出成绩了。

这是一种猴子掰苞米的行为,对人才的猴子掰苞米。在今天的商业社会里还有一种典型,对客户的猴子掰苞米,已经给他钱的客户,他就放松了,认为已经“搞定”了,然后投入精力去争取新客户,那么老客户也就有怨言了。

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难能可贵;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一切都需要不断获取,而“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不断获取的先后次序,就是由近及远,近悦远来,始终从近处着手,新人再好,我也不会抛弃旧人,这样才能人人安心。

王世充进逼李密,李密军败逃

李密认为东都兵多次战败,实力微弱,而将相自相屠灭,很快就会被他平定。而王世充呢,既专掌大权,开始厚赏将士,缮治器械,也秘密图谋攻取李密。当时隋军缺粮,而李密军缺衣,王世充请交易,李密感到为难;长史邴元真等因为在这项交易中可以牟取私利,劝李密同意。之前,东都人投归李密的,每天都数以百计;既得了粮食,来投降的人就减少了,李密后悔,停止交易。

李密击破宇文化及之后,其劲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王世充想要乘其疲弊攻击他,担心人心不一,于是诈称左军卫士张永通三次梦见周公,令他宣意于王世充,当勒兵相助击贼。于是为周公立庙,每次出兵,先到庙前祈祷。王世充令巫师宣言周公想要下令仆射急讨李密,当有大功,否则士兵们都要发瘟疫而死。王世充的兵多是楚人,相信妖言,全都请战。王世充简选精锐得二万余人,马二千余匹,九月十日,出师攻击李密,军旗之上都书写“永通”二字,军容甚盛。九月十一日,抵达偃师,扎营于通济渠南,在渠上架了三座桥。李密留王伯当守金墉,自引精兵从偃师北出发,封锁邙山,严阵以待。

李密召诸将会议,裴仁基说:“王世充倾巢而来,洛阳必定空虚,可分兵守其要路,让他不得向东,简精兵三万,沿河西上,以逼东都。王世充还师救援,我军则按兵不动;王世充再出,我们又进逼。如此反复,则我有余力,他劳于奔命,必定能击破他。”李密说:“你的计策非常好。如今东都兵有三不可挡:兵仗精锐,这是其一;决计深入,这是其二;食尽求战,这是其三。我只需要登城固守,蓄力以待;他求战不得,求走无路,不过十日,王世充之头可送到麾下。”陈智略、樊文超、单雄信都说:“算下来,王世充战卒甚少,屡经摧破,都已丧胆。《兵法》说‘倍则战’,何况我军兵力不止比他们多一倍!况且江、淮新归附我军的战士,都盼望乘此机立功效力;趁他们士气高昂而用,可以得志。”于是诸将群情激昂,求战的有十分之七八,李密惑于众议,听从。裴仁基苦争不得,击地叹息说:“公之后必定后悔!”魏徵对长史郑颋说:“魏公虽骤然取胜,而骁将锐卒大多战死,士气低落,此二者难以应敌。况且王世充缺粮,志在死战,难与争锋,不如深沟高垒以拒之,不过十天半月,王世充粮尽,必然自退,追而击之,无不取胜。”郑颋说:“你这是老生常谈而已。”魏徵说:“这是奇策,何谓常谈?!”拂衣而起。

程知节率内马军与李密一同扎营在北邙山上,单雄信率外马军驻营于偃师城北。王世充派数百骑兵渡过通济渠攻打单雄信营,李密派裴行俨与程知节助战。裴行俨先驰赴敌,被流箭射中,扑倒于地;程知节救他,杀了数人,王世充军溃退,于是抱着裴行俨,两人骑一匹马返回。两人被王世充骑兵追逐,一槊刺来,洞穿程知节身体,程知节回身斩断槊杆,并斩死追者,与裴行俨一起逃脱。这时日暮,各自收兵还营。李密骁将孙长乐等十余人也都身受重伤。

李密新破宇文化及,有轻视王世充之心,不设壁垒。王世充夜里派二百余骑兵潜入北山,埋伏在溪谷中,命军士都喂饱战马,早上起来,就在床前就食。九月十二日黎明,将战,王世充动员说:“今日之战,不只是争胜负;而是争生死,一切在此一举。如果取胜,富贵姑且不论;如果战败,必定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回去。所争的是死,不只是为国,各位自勉!”

天亮之后,引兵进逼李密。李密出兵应战,还没来得及列阵,王世充纵兵突击。王世充的士卒都是江、淮剽勇之士,出入如飞。王世充先找出一个长得像李密的人,捆绑了藏起来。战斗正酣,派人将他牵着走过阵前,鼓噪大喊:“已经抓获李密了!”士卒们都高呼万岁。伏兵发动,乘高而下,飞驰压向李密大营,纵火焚烧其庐舍。李密部众大溃,其将张童仁、陈智略都投降,李密与一万余人奔驰逃往洛口。

王世充当夜包围偃师;郑颋镇守偃师,其部下翻城而出,迎接王世充入城。

当初,王世充家属在江都,随宇文化及到滑台,又随王轨投降李密,李密把他们留在偃师,想要以此招降王世充。等到偃师陷落,王世充得到他的哥哥王世伟,儿子王玄应、王虔恕、王琼等,又俘虏李密将佐裴仁基、郑颋、祖君彦等数十人。王世充于是整兵向洛口,俘获邴元真妻子儿女、郑虔象母亲及李密诸将的子弟,都抚慰他们,让他们秘密招降各自父兄。

当初,邴元真为县吏,因为贪污犯罪,逃坐,跟从翟让于瓦岗;翟让因为他曾经做过官吏,让他掌管文书。后来李密开幕府,选拔人才,翟让推荐邴元真为长史;李密不得已而用他,而行军谋划,从未让他参与。李密西拒王世充,留邴元真镇守洛口仓。邴元真性格贪鄙,宇文温对李密说:“不杀邴元真,必定成为您的祸患。”李密不回应。邴元真知道了,阴谋背叛李密;杨庆听闻,告诉李密,李密固然也有疑心。至此,李密将入洛口城,邴元真已派人秘密招引王世充。李密得知消息,但不动声色,与众人谋议,等王世充兵渡洛水渡过一半的时候,发动突击。王世充军抵达,李密的侦察骑兵却没有及时发现,等到将要出战,王世充军已经全部渡河完毕。单雄信等又勒兵自保,拒绝接受作战命令;李密算计下来,自己一个人兵力不足,于是率麾下轻骑奔往虎牢,邴元真于是献出洛口城投降王世充。

当初,单雄信骁勇敏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称“飞将”。房彦藻认为单雄信轻于去就,劝李密铲除他;李密爱他的才华,不忍心杀他。等到李密失利,单雄信就以所部投降王世充。

李密将要前往黎阳,有人说:“杀翟让的时候,徐世勣几乎也被杀死,如今作战失利,而去投奔他,能保证安全吗?”当时王伯当放弃金墉,退保河阳,李密从虎牢前往投奔他,引诸将一起商议。李密想要南边以黄河为屏障,北边把守太行山,东方连接黎阳,以图进取。诸将都说:“如今军队刚刚战败,众心危惧,如果再停留,恐怕叛变逃亡,一日之间,就一走而空。而且,人情不愿,难以成功。”李密说:“我所依靠的,就是大家而已,大家既然不愿,我也没有办法了。”想要自刎以谢众。王伯当抱住李密,号哭昏绝,众人都悲泣,李密又说:“诸君如果不相弃,当一起归附关中,我虽然没有功劳,诸君必保富贵。”府掾柳燮说:“明公与唐公同族,又有之前的友好盟约;虽然没有跟他一起起兵,但是阻断东都,截断隋军归路,让唐公不战而据长安,这也是您的功劳啊!”众人都说:“对。”李密又对王伯当说:“将军家族庞大,还能与我同行吗?”王伯当说:“当年萧何尽率子弟以从汉王,我恨不能兄弟们全部跟从,岂能以公今日之失利就轻于去就呢?就算在荒野上被分尸,也心甘情愿!”左右莫不感激,跟从李密入关者共二万人。于是李密的将帅、州县多投降东都隋朝。朱粲也遣使降隋,皇泰主封朱粲为楚王。

【华杉讲透】

永远按老生常谈来决策

李密之败,典型地演绎了“数胜必亡”,百战百胜,一败而亡。这前面已经讲解了,不赘述。在这一页要学到的,有两条:

一是我们要永远按“老生常谈”来决策行事,老生常谈,就是绝对正确。但是,智力低下的人,就瞧不起老生常谈,总认为“这回不一样”“我跟别人不一样”,实际上每次都一样,每个人都一样,这才会形成老生常谈嘛。李密的初心本谋,魏徵的意见,都是兵法上的标准战法,一切都跟书上写的一样,结果当然也跟书上一样。

二是对自己不信任的人要及时处理,特别是已经知道他的毛病,还心软拖延。邴元真贪鄙,单雄信“轻于去就”,就是“养不熟”,随时会叛变投敌,转换阵营,这李密都知道,却没有及时处理。当年黄帝出游,遇到一个牧马童,说:“小伙子,你这马放得不错啊!”牧马童说:“这放马嘛,跟您治理天下的道理也差不多。”黄帝问:“哟呵!你还懂治理天下,说说看,怎么能和放马一样?”牧马童说:“就是把害群之马牵出去。”李密没有把害群之马及时牵出去,就被害群之马耽误了。

11 九月十二日,唐朝秦州总管窦轨攻击薛仁果,不利;骠骑将军刘感镇守泾州,薛仁果包围。城中粮尽,刘感将自己所乘的马杀了,把肉分给将士们,而自己一口都不吃,只是煮马骨汤和着木屑吞食。城几次到了陷落边缘,正巧长平王李叔良率军抵达泾州,薛仁果于是扬言说他的粮食吃尽了,引兵南去。

九月十三日,薛仁果又派高墌人假装献出城池投降。李叔良派刘感率众前往接收,九月十七日,抵达城下,城中人说:“贼已离去,可以翻城墙进来。”刘感下令火烧城门,城上放水下来灭火。刘感知道有诈,派步兵先撤,自己率精兵殿后。过了一会儿,城上举起三道烽火,薛仁果兵从南原蜂拥而下,战于百里细川,唐军大败,刘感为薛仁果所擒。

薛仁果再次包围泾州,令刘感对城中守军说:“援军已败,不如早降。”刘感许诺,到了城下,大呼:“逆贼饥馁,亡在朝夕,秦王率数十万众,四面俱集,城中勿忧,努力作战!”薛仁果怒,抓捕刘感,于城旁挖土埋到膝盖,驰骑射击;刘感厉声诟骂,直到气绝。李叔良婴城固守,仅能自全。刘感,是刘丰生的孙子。

12 九月十八日,陇州刺史、陕人常达攻击薛仁果于宜禄川,斩首一千余级。

13 皇帝李渊派侄子、襄武公李琛,太常卿郑元璹赠送女妓给始毕可汗。九月二十日,始毕可汗再次派骨咄禄特勒来访。

14 九月二十一日,白马道士傅仁均制成《戊寅历》,上奏,颁行。

15 薛仁果屡次进攻常达,不能取胜,于是派部将仵士政率数百人诈降,常达优厚地抚慰他们。九月二十三日,仵士政抓住机会,率众劫持常达,拥城中二千人降于薛仁果。常达见了薛仁果,词色不屈,薛仁果敬佩他的壮烈,释放他。奴贼帅张贵对常达说:“你认识我不?”常达说:“你是一个逃死奴贼而已!”张贵怒,要杀他,其他人援救,获免。

16 九月二十九日,唐朝追谥隋太上皇为炀帝。

宇文化及鸩杀杨浩,自即皇位,国号许

17 宇文化及抵达魏县,张恺等密谋要铲除他;事情被察觉,宇文化及杀了他们。如此,自己的心腹差不多都要杀光了,兵势一天比一天窘迫,兄弟二人束手无策,只是每天相聚酣宴,歌舞女乐。宇文化及喝醉,埋怨宇文智及说:“我当初什么都不知道,都是听你的,强迫立我为盟主。如今一无所成,士马日散,背负着弑君之名,为天下所不容。现在要被灭族,岂不都是因为你?”抱着自己两个儿子哭泣。宇文智及怒道:“事捷之日,你怎么不埋怨我?如今要败了,却归罪于我,你何不杀了我,投降窦建德!”两人来回争吵,说话没大没小;总是喝得大醉,酒醒之后又再喝,每天如此。部众大多逃跑,宇文化及自知必败,叹息说:“人生固当死,岂不能当一天皇帝吗?”于是鸩杀秦王杨浩,即皇帝位于魏县,国号许,改年号为天寿,署置百官。

【华杉讲透】

宇文化及这跳梁小丑,死到临头,还要实现他的皇帝梦。如果这就算当过皇帝,任何一个占山为王的盗贼都可以称帝了。

18 冬,十月一日,日食。

19 十月七日,李渊宴请突厥骨咄禄特勒,请骨咄禄特勒登上御座,以示恩宠。

李密抵达长安,投靠唐朝

20 李密将要抵达长安,皇帝遣使迎接慰劳,使者一个接一个,前后相望于道路。李密大喜,对他的随从们说:“我拥众百万,一朝解甲归唐,山东连城数百,知我在此,遣使招降,也当全部回归;比起窦融,我的功劳也不小,岂不给我一个台司(三公)的位置吗?”

十月八日,李密到长安,有司供应接待不怎么周到,所部兵整天都得不到饭吃,众心颇怨。既而任命李密为光禄卿、上柱国,赐爵邢国公。李密既得不到满足,朝臣又多轻视他,掌权的人有的还来索贿,李密愤愤不平;唯有皇帝对他亲密礼敬,常呼他为弟,把自己舅舅的女儿独孤氏嫁给他为妻。

【华杉讲透】

李密轻佻小人,每一句话都不懂事,所谓“拥众百万,一朝解甲”,这事根本不存在,因为他并不是带了一百万人来投降唐朝,而是一百万人全没了,狼狈来求收容。至于山东连城数百,他一句话就能招降,如果能,他就不会败了,这也是信口开河,逞口舌之能。

什么叫小人?孔子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李密见李渊对他好,就开始不逊,等心理有了落差,他就要怨恨,惹出事情来。所以这种人,你不敢对他好,因为你一对他好,他马上就膨胀,越要越多,直到你给不起为止。

别人对你好,你不能当真,皇帝亲密礼敬,其他人可不一定服气。恰恰相反,皇帝越对你亲密礼敬,其他人越不服气,你一个败军之将,落魄来投,牛什么牛呢?大家关注的只有一件事情,也是最核心的事情,你之前那么大事业,差不多也是一国之主,肯定搞了不少钱!你带了多少钱来?是不是该分一点给我们?对李密接待不周,以至于他的兵一整天都得不到饭吃,和皇帝的态度落差那么大,就是要钱的意思。李密不愿给,人家就直接索贿了。

李密应该怎么办?他应该一到长安,就把所有钱财都拿出来,捐给国家做军费,也算有个见面礼,同时让大家知道我没钱了。要不呢,你就用来给大家送礼,搞好关系。总之,不能啥都要,只想着自己。

李密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心理有了落差,之后就要自取灭亡了。

21 十月九日,皇帝下诏,命右翊卫大将军、淮安人王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山东诸军都受他节度;任命黄门侍郎崔民干为他的副手。

【胡三省注】

崔民干是山东望族,所以派他去。

22 邓州刺史吕子臧与抚慰使马元规攻击朱粲,击破。吕子臧对马元规说:“朱粲新败,上下危惧,请并力攻击,一举可灭。如果拖延,他的部队重新集结起来,兵力强,粮食又吃光了,必定和我们死战,祸患更大。”马元规不听。吕子臧请求独自率自己所部兵攻击,马元规不许。既而朱粲收集余众,兵势再次大振,自称楚帝于冠军,改年号为昌达,进攻邓州。吕子臧捶胸叹息,对马元规说:“老夫今天被你害死了!”朱粲包围南阳,不巧天降大雨,城墙崩坏,亲信劝吕子臧投降。吕子臧说:“岂有天子方伯降贼的吗?”率麾下赴敌而死。一会儿工夫,城陷,马元规也战死。

23 十月十二日,王世充收集李密的美人、珍宝及降卒十余万人回到东都,陈列在宫阙之下。

十月十四日,皇泰主杨侗下诏大赦。

十月十五日,任命王世充为太尉、尚书令,总督内外诸军事,仍让他开太尉府,备置官属,选拔人才。王世充认为裴仁基父子骁勇,对他们十分礼敬。徐文远再次进入东都,每次见王世充,必先跪拜。有人问他:“你见李密时,非常倨傲,而对王公(王世充)却这么礼敬,为什么?”徐文远说:“魏公(李密)是君子,能容纳贤士;王公是小人也,能杀故人,我怎敢不拜?”

24 李密的总管李育德献出武陟,投降唐朝,拜为陟州刺史。李育德,是李谔的孙子。其余将佐刘德威、贾闰甫、高季辅等,或者献出城邑,或者率领所部,相继来降。

当初,北海贼帅綦公顺率其徒众三万人攻打北海郡城,已攻克其外城城郭,进攻子城;城中粮食吃尽,綦公顺自以为攻克就在旦夕之间,不设防备。明经(科举考试的一种学位资格,明习经书之意)刘兰成纠合城中骁健之士一百余人出城袭击,守城部队继后,綦公顺大败,弃营逃走,郡城得以保全。于是郡官及望族分城中民为六军,各自担任将领,刘兰成也率领一军。有一位叫宋书佐的,离间诸军说:“刘兰成得众心,必定对大家不利,不如杀了他。”众人不忍心杀,但是夺了他的部队,交给宋书佐。刘兰成害怕遭祸,逃亡投奔綦公顺。綦公顺军中喜悦鼓噪,要推举他为盟主,刘兰成坚决推辞,于是任命他为长史,军事行动都听他的。

过了五十多天,刘兰成简选军中矫健者一百五十人,前往北海抢掠。距城四十里,留下十人,让他们多多地割草,分为一百多堆;距城二十里,又留二十人,各执大旗;距城五六里,又留三十人,埋伏在险要之处;刘兰成自己带了十个人,夜,距城一里许埋伏;剩下八十人分别布置在方便之处,约定听到鼓声就抢掠人口和牲畜,迅速离去,并及时焚烧草堆。

第二天清晨,城中远望没有烟尘,都出城打柴放牧。中午时分,刘兰成率十人直抵城门,城上钲鼓之声大作;刘兰成伏兵四出,抄掠杂畜一千余头及打柴放牧的人而去。刘兰成度量着抢掠得手的人已经走远,徐徐步行而还。城中虽然出兵,但是害怕有伏兵,不敢急追;又看见前面有旌旗、烟火,于是不敢前进,撤退回城。既而城中知道刘兰成一共就没多少人,后悔没有穷追。

过了一个多月,刘兰成谋划攻取郡城,又以二十人直抵城门。城中人竞相出城追逐,走了不到十里,綦公顺率大军赶到。郡兵奔驰回城,綦公顺进兵包围,刘兰成出面招谕,城中人争相出降。刘兰成抚存老幼,礼遇郡官,见宋书佐,也对他礼遇如旧,并给他旅费,送他出境,内外平安。

当时,海陵贼帅臧君相听闻綦公顺占据北海,率其众五万人来争战;綦公顺兵少,闻之大惧。刘兰成为綦公顺献策说:“臧君相现在离我们还很远,必定不设防备,请将军倍道兼行,袭击其营。”綦公顺听从,亲自率领骁勇五千人,带着熟食,倍道突袭。将要抵达臧君相大营时,刘兰成与敢死士二十人前行,距敌营五十里,看见敌军出来抄掠的人挑着担子回营,刘兰成也与他的人挑着蔬菜、粮米、炊具,假装成抢掠部队士兵,跟着一起走,择空而偷听探察,得知他们的暗号口令及主将姓名;到了黄昏时分,与贼比肩而入,挑着担子巡视军营,知其虚实,得到他们新的暗号口令。于是在空地燃火煮饭,到了三更时分,忽然在主将幕前交刀乱下,杀一百余人,贼众惊扰;綦公顺兵也杀到,急攻,臧君相仅仅逃得一命,俘虏斩首数千人,缴获其物资、粮食、盔甲、武器,得胜而还。由此綦公顺党众大盛。后来,李密占据洛口,綦公顺率众归附,李密战败,綦公顺投降唐朝。

【华杉讲透】

什么叫用兵如神,刘兰成就是了。他是标准的分战法,“以正合,以奇胜”。第一次去抢掠,150人的兵力,他居然分成了五支!一支正兵,仅仅10人,四支奇兵,各有任务。与臧君相之战,他首先是“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仗在哪里打,什么时间打,全是他主动,敌人是完全没有准备。其次,仍是分战法,“以正合,以奇胜”,一支正兵,仅仅20人;一支奇兵,5000人。

偷营这种战法,自家军营里混进了敌人,而且还掌握我军口令,乱砍乱杀,而我军士兵不辨敌我,怎么办?对于正规军,这应该有预案,标准预案,兵书上都有。首先,不可不设防备,每一天晚上,军营都有可能混进敌人,发动突袭;或者根本没有敌人,士兵们以为混进了敌人,惊慌失措,互相砍杀,这叫惊营。这都是非常、非常、非常容易发生的,不是黑天鹅,而是灰犀牛。其次,事先要有布置,军营中当搭有高台,布置有火堆,当惊营或劫营事件发生,则全军按各自营房和编制原地不动,就地集合,各班、各排都在一起,相互都认识,手持武器,但是不动。这样,到处乱动的就是敌人了。同时,点燃全部篝火,将营中照得通明如白昼,出动别动队——神箭手登高台向下射击,只要在走动的就射,像刘兰成这进来二十人,一会儿工夫就杀光了。所以,对付这种情况,是从军营怎么规划布置开始。当年诸葛亮撤退,司马懿巡察他留下的军营痕迹,观察他的规划,惊为天人,就是这个意思。除了事先规划,还要经常演习,演练敌人偷营时的各种情况,让每个人都形成肌肉记忆。像臧君相这种变民军队,乌合之众,哪里有这样的专业军事人才和训练,所以轻松就被刘兰成袭破了。刘兰成也没打过仗,但他是“明经”,真的明经,明习经典,读过书,而且读懂了。这读过书的对上没读过书的,就成了降维打击。

25 隋末群盗蜂起,冠军县司兵李袭誉建议西京留守阴世师派兵占据永丰仓,发放粮食以赈济穷乏,拿出库物赏赐战士,移檄郡县,同心讨贼;阴世师不能用。于是请求在山南招募新兵,阴世师批准。皇帝李渊攻克长安,将李袭誉从汉中召还,任命为太府少卿;十月二十四日,将李袭誉的名字列入皇室族谱。李袭誉,是李袭志的弟弟。

26 十月二十五日,朱粲入寇淅州,皇帝派太常卿郑元璹率步骑兵一万出击。

27 本月,免去窦抗纳言职务,另行任命为左武候大将军。

28 十一月四日,凉王李轨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安乐。

【华杉讲透】

皇帝梦,害死人!天下未定,自己不过占据了巴掌大一点土地,就要称帝,好好的凉王不做,非要自取灭亡。

29 十一月七日,王轨(李密的滑州总管)献出滑州,投降唐朝。

李世民击败宗罗?,薛仁果出降

30 薛仁果当太子时,与诸将多有矛盾;即位之后,众心猜惧。郝瑗哭悼薛举,悲痛成疾,一病不起,由是国势渐弱。

秦王李世民抵达高墌,薛仁果派宗罗?将兵拒战;宗罗?数次挑战,李世民坚壁不出。诸将全都请战,李世民说:“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之心,最好紧闭营门,等待时机。等他骄傲怠惰,而我军士兵人人思奋,可以一战而克。”于是下令军中说:“敢言战者斩!”相持六十余日,薛仁果粮尽,其将梁胡郎等率所部来降。李世民知道薛仁果将士离心,命行军总管梁实扎营于浅水原,引诱他。宗罗?大喜,尽锐攻击,梁实守险不出;营中无水,人马好几天都没有水喝。宗罗?攻之甚急;李世民度量着贼军已经疲惫,对诸将说:“可以出战了!”天色将明,派右武候大将军庞玉列阵于浅水原。宗罗?并兵攻击,庞玉迎战,几乎不能支撑,李世民引大军从浅水原北出其不意,宗罗?引兵还战。李世民率骁骑数十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唐兵表里奋击,呼声动地。宗罗?士卒大溃,斩首数千级。李世民率骑兵二千余人追击,窦轨拉住马头苦谏说:“薛仁果仍然占据坚城,虽然击破了宗罗?,不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察。”李世民说:“我已经考虑很久了,破竹之势,机不可失,舅舅不用再说!”于是进兵。薛仁果列阵于城下,李世民在泾水旁扎营,薛仁果的骁将浑幹等数人临阵来降。薛仁果惧,引兵入城拒守。日暮时分,大军继至,于是围城。夜半,守城者争相翻城出降。薛仁果计穷,十一月八日,出降;得其精兵一万余人,男女五万口。

诸将皆贺,并问:“大王一战而胜,竟不带步兵,又没有攻城装备,轻骑直造城下,众人都以为不能攻克,而一下子就拿下了,为什么?”李世民说:“宗罗?所率领的都是陇外之人,将骁卒悍;我只是出其不意而击破他们,斩获不多。如果缓一缓,让他们都进了城,薛仁果抚慰而用他们,就不易攻克了;我急追急攻,他们就散归陇外,各自逃回老家。如此,高墌虚弱,薛仁果胆破,来不及制定计谋,这就被我攻克了。”众人喜悦佩服。

李世民所得降卒,全都让薛仁果兄弟及宗罗?、翟长孙等率领,与他们一起射猎,毫无猜疑。贼畏威衔恩,都愿效死力。李世民听闻褚亮声名,求访,找到他,礼遇甚厚,任命为王府文学。

皇帝李渊遣使对李世民说:“薛举父子杀了我们很多士卒,一定要杀光他们的党羽,以谢冤魂。”李密进谏说:“薛举虐杀不辜,这正是他之所以灭亡的原因,陛下有什么怨愤呢?怀服之民,不可不抚。”于是下令只诛杀首恶,其余全部赦免。

皇帝派李密迎接秦王李世民于豳州,李密自恃其智略功名,见皇帝尚且有傲色;等见到了李世民,不觉惊服,私底下对殷开山说:“真英主也!不这样,又怎能平定祸乱!”

皇帝下诏,任命员外散骑常侍姜謩为秦州刺史,姜謩抚以恩信,盗贼全部投降,士民安定。

【华杉讲透】

善用兵者,一是治气,二是伐谋

李世民此战,用了《孙子兵法》两条,一是治气,二是伐谋。

《孙子兵法》说:“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读者可以留意,李世民几乎每一仗,都是这么打的,对方锐气正盛的时候,他就坚壁不战,让对方士兵的气越耗越泄,等己方士兵的气越憋越足,等到把对方的气耗尽了,而己方的气已经憋得要爆炸了,他就放出一个诱饵,引对方出战,然后一击取胜。原理就这么简单,李世民就这一个套路,但是,什么时候,几号几点几分几秒是正确出击时间,那就是他的军事艺术了。

治气,还包括了治力和治心。《孙子兵法》说:“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总之就是把敌人的心气、力气都给他耗光、搞掉,而让我军士兵心气越来越高,力气越来越足。

治气、治心、治力,先是治敌我双方士兵,然后就是治敌方主将,《孙子兵法》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以夺心。”高墌虚弱,薛仁果破胆,就是都被李世民夺了心,心胆俱裂。

最后就是上兵伐谋了,李世民这一战,是先伐兵,后伐谋。伐谋,是伐掉对方的计谋。李世民带着骑兵穷追,而两千骑兵是根本无法攻城的,他的目的,是不让宗罗?的骑兵进城,追赶他们各自逃回老家。精锐部队没了,薛仁果吓破了胆,仓促之间,来不及制定计谋,这就是伐掉了他的“谋”。加上其他人纷纷翻墙投降,薛仁果也就了?,降了。

再说李密,李密见李渊还“犹有傲色”,见了李世民“不觉惊服”,这是他的毛病,也是很普遍的毛病,就是随时揣着一颗评判比较之心,评判自己遇到的每一个人,把他和自己比较,然后下结论,这人还行,或者这人不怎么样,来决定自己和他交往的态度。有时遇到这样的人,他跟你说:“我这人从来不服任何人的,但是我就服你!”听到这话,前半句肯定是真心话,后半句就不一定。心里老是在掂量服谁不服谁的人,他就是谁都不服,摆不正自己位置,最后总要搞出事情来。

正确态度是什么呢?尊重人,不存在服不服的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我们对人的正确态度。

31 徐世勣占据李密旧境,还没有归属任何一方。魏徵随李密至长安,于是自请去招抚山东各势力,皇帝任命他为秘书丞,乘驿车到黎阳,送信给徐世勣,劝他早降。徐世勣于是决计西向,对长史、阳翟人郭孝恪说:“这些土地,都是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献给皇上,是因主公之败而获利,当成自己功劳来求取富贵,我实在耻于这么做。如今应该把郡县户口和战士名册、战马数目报告魏公,让他自己去献给皇上。”于是派郭孝恪到长安,又运粮支援淮安王李神通(李神通是朝廷任命的山东道安抚大使,山东诸军都受他节度)。皇帝听闻徐世勣使者到了,但是没有奏章,只是报告给李密,觉得非常奇怪。郭孝恪详细解释了徐世勣的意思,皇帝于是叹息说:“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真是纯臣!”赐姓李。任命郭孝恪为宋州刺史,让他与徐世勣经营虎牢以东,所得州县,委托他们选补官吏。

32 十一月十二日,独孤怀恩攻打尧君素于蒲坂。行军总管赵慈景娶皇帝女儿桂阳公主为妻,被尧君素生擒,就在城外枭首示众,以示毫无降意。

33 十一月二十二日,秦王李世民回到长安,斩薛仁果于市,皇帝赏赐常达绸缎三百段。追赠刘感为平原郡公,谥号忠壮。扑杀仵士政于殿庭。因为张贵尤其淫暴,腰斩。皇帝享劳将士,对群臣说:“我在诸公辅佐之下,以成帝业,如果天下承平,可以共保富贵。假使王世充得志,公等还能有后代子孙吗?就像薛仁果君臣,岂不就是前车之鉴!”

十一月二十八日,任命刘文静为户部尚书,兼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恢复殷开山爵位。(二人因浅水原之败被除名。)

34 李密骄贵日久,又自负有归国之功,朝廷给他的待遇没有达到他的期望,郁郁不乐。有一次大朝会,李密为光禄卿,应负责饮食供应准备,深以为耻;退下之后,告诉左武卫大将军王伯当。王伯当也怏怏不乐,于是对李密说:“天下之事,都在您度量之中而已。如今东海公(徐世勣)在黎阳,襄阳公(张善相)在罗口,河南一带可以调动的兵马,掰着指头就能算出来,岂能长久如此!”李密大喜,于是献策于皇帝说:“臣虚蒙荣宠,安坐京师,对国家没有效力;山东之众,都是臣的旧部,请派我前往安抚招降。凭借国威,取王世充就如同拾起地上一根芥草!”皇帝听闻李密旧部多不归附王世充,也想派李密前往招降。群臣多劝谏说:“李密狡猾好反叛,现在派他去,就如同投鱼于泉,放虎于山,必定不会回来了!”皇帝说:“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就算他叛去,也就如同以蒿箭射在蒿草中而已!他们互斗,我正可以坐收其弊。”

十二月一日,派李密前往山东,招降他还未归附唐朝的旧部。李密申请与贾闰甫同行,皇帝批准,命李密及贾闰甫同升御榻,赐食,又向他们敬酒,说:“我们三人同饮此酒,以明同心;望你们好好地建立功名,不要辜负朕一番心意。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确实有人坚持不愿让贤弟去,朕推赤心于贤弟,不是他人所能离间的。”李密、贾闰甫再拜受命。皇帝又任命王伯当为李密副手,一同启程。

【华杉讲透】

李渊说李密如果反叛,谈不上是放虎归山,无非是“以蒿箭射蒿中耳”。蒿草到处都是,低贱不值钱,但是,把草杆制成箭杆,那蒿箭就是贵重有力的武器,把蒿箭射入蒿草,是弃贵就贱,打回原形。一个人的力量,来源于他所在的组织,离开了组织,就是蒿箭回归蒿草而已。

李密呢,他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调整不了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徐世勣对他那么忠诚,更增强了他再起风云的信心,就要铤而走险了。

35 窦建德的首都乐寿,突然有五只大鸟降临,又有群鸟数万只跟从,过了一天多才飞去。窦建德认为是应在自己身上的祥瑞,改年号为五凤。宗城有人得到一尊黑色的玉器玄圭,献给窦建德,宋正本和景城丞、会稽人孔德绍都说:“这是天帝当初赐给大禹的,请改国号为夏。”窦建德听从,任命宋正本为纳言,孔德绍为内史侍郎。

当初,王须拔劫掠幽州,中流箭而死,他的部将魏刀儿代领其众,占据深泽,在冀州、定州一带抢掠,部众发展到十万,自称魏帝。窦建德假装与他联合,魏刀儿松弛了防备,窦建德发动突袭,将他击破,于是包围深泽;魏刀儿的部下抓捕他,投降,窦建德斩魏刀儿,兼并了他的部众。

易州、定州等都投降窦建德,唯独冀州刺史麹稜不降,麹稜的女婿崔履行,是崔暹的孙子,自称有奇术,可以让攻城者自己失败,麹稜相信了。崔履行命守城者都端坐,不得妄斗,说:“贼虽登城,你们不要害怕,我会让贼兵自己捆缚自己。”于是筑起高坛,夜里,拜表设祭,然后自己穿着丧服,手拿竹杖,登北楼恸哭;又令妇女登上屋顶,向四方掀动衣裙。窦建德攻城紧急,麹稜将要战斗,崔履行坚决制止。一会儿工夫城池陷落,崔履行还没哭完。窦建德见了麹稜,说:“你是忠臣!”优厚礼遇他,任命为内史令。

36 十二月二日,皇帝李渊下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蒲州、河北诸府兵马都受他节度。

37 十二月三日,西突厥曷娑那可汗脱离宇文化及,前来投降唐朝。

38 隋将尧君素镇守河东,皇帝派吕绍宗、韦义节、独孤怀恩相继攻打,都不能攻下。当时城外围攻严急,尧君素制作一只木鹅,把奏章挂在鹅颈上,详细汇报局势,然后顺着河漂流下去;河阳隋军捞起来,送到东都。皇泰主杨侗见了,叹息,拜尧君素为金紫光禄大夫。

庞玉、皇甫无逸脱离东都前来,投降唐朝,皇帝派他们到河东城下,陈说利害,尧君素不从。又赐给金券,许以不死。他的妻子又到城下,对他说:“隋室已亡,君何必自苦!”尧君素说:“天下名义,非妇人所知!”引弓射击,妻子应弦而倒。尧君素也自知不济,但是志在守死,每每言及国家,未尝不嘘唏。对将士们说:“我当年事奉主上于藩邸,按大义,我不得不死。如果一定是隋祚永终,天命有属,我自当砍下头颅,交给你们,让你们持取富贵。如今城池甚固,仓储丰备,大事还未可知,你们不可横生二心!”尧君素性格严明,善于驾驭部众,部下不敢叛变。时间长了,粮仓粟米吃尽,人相食;又俘获外面的人,隐约知道江都已经倾覆。十二月六日,尧君素左右薛宗、李楚客杀尧君素以降,首级送到长安。

之前,尧君素派朝散大夫、解县人王行本率精兵七百人驻防在其他地方;王行本收到消息,赴救,没有赶上,于是逮捕杀尧君素的党羽数百人,全部诛杀,再次登城拒守。独孤怀恩引兵包围。

39 十二月七日,隋朝襄平太守邓暠献出柳城、北平二郡投降;皇帝任命邓暠为营州总管。

40 十二月十一日,太常卿郑元璹攻击朱粲于商州,击破。

罗艺递表降唐,获任幽州总管

41 当初,宇文化及遣使招罗艺,罗艺说:“我是隋臣!”斩其使者,为隋炀帝发丧,哀悼三日。窦建德、高开道分别遣使招他,罗艺说:“窦建德、高开道,都是巨盗。我听闻唐公已定关中,人心所向。这才真是我的主公,我将跟从他,敢沮议者,斩!”正巧张道源慰抚山东,罗艺于是呈递奏表,与渔阳、上谷等诸郡都来投降。

十二月十一日,皇帝下诏,任命罗艺为幽州总管。

薛万均,是薛世雄之子,与弟弟薛万彻都以勇略为罗艺所亲待,皇帝下诏,任命薛万均为上柱国、永安郡公,薛万彻为车骑将军、武安县公。

窦建德既攻克冀州,兵威益盛,率众十万入寇幽州。罗艺将要迎战,薛万均说:“彼众我寡,出战必败。不若派老弱兵出城,背靠城池,在河边列阵,敌军必定渡水攻击。我以精骑一百人埋伏于城旁,等他渡过一半,发动突击,一定取胜。”罗艺听从。窦建德果然引兵渡水,薛万均邀击,大破窦建德军。窦建德无法攻到城下,于是分兵抢掠霍堡及雍奴等县;罗艺再次邀击,取胜。前后相拒一百余日,窦建德不能克,撤回乐寿。

罗艺俘获隋朝通直谒者温彦博,任命他为司马。罗艺决定献出幽州,回归朝廷时,温彦博赞成。皇帝下诏,任命温彦博为幽州总管府长史,不久,征召入朝,任中书侍郎。温彦博的哥哥温大雅,当时为黄门侍郎,与温彦博对门而居,关系亲密,时人都认为是一种荣耀。

42 册封西突厥曷娑那可汗为归义王。曷娑那献上大珍珠,皇帝说:“珍珠诚然是至宝;但是,朕以大王的赤胆忠心为宝,珍珠对我没有用。”将珍珠还给他。

43 十二月十五日,皇帝车驾抵达周氏陂,重访故居。

44 当初,羌豪旁企地以所部归附薛举,等到薛仁果败亡,旁企地来降,被羁留在长安,旁企地不乐,率其众数千人叛变,入南山,出汉川,所过烧杀抢掠。武候大将军庞玉出击,为旁企地所败。走到始州,旁企地抢了一位女子王氏,与她一起醉卧于野外;王氏拔下他的佩刀,斩首送到梁州,其部众于是崩溃。皇帝下诏,赐王氏号崇义夫人。

45 十二月二十二日,王世充率众三万包围谷州,刺史任瑰拒战,将他击退。

李密叛唐,为盛彦师斩杀

46 皇帝派李密把麾下部众一半留在华州,率领另一半出关。长史张宝德被安排在出关行列中,担心李密逃跑,自己也要被牵连获罪;上亲启密奏,说李密必叛。皇帝于是中途改变心意,又怕李密惊骇,于是下敕书慰劳,令李密留所部徐徐前行,自己单骑入朝,另有任务。

李密走到稠桑,收到皇帝敕令,对贾闰甫说:“皇上派我去,无故又召我回,天子之前说,‘有人坚决反对’,这就是又有人进谗言了。我今天如果回去,必定不能活命,不如击破桃林县,收其兵粮,渡黄河北上。等消息传到熊州,我已经走远了。如果能抵达黎阳,大事必成。你意下如何?”贾闰甫说:“主上待明公甚厚;况且国家姓名,图谶上都写得很清楚(指李氏当为天子应在李渊身上),天下终当一统。明公既已归诚,又再生异图,任瑰、史万宝据守熊、谷二州,我们早上举事,他们的兵晚上就到,就算攻克桃林,军队岂能马上就集结起来,一旦被称为叛逆,谁还能容纳我们?为明公计,不如且应朝命,以表明本无异心,小人谗言自然不攻自破;如果还想前往山东,也可慢慢再想办法。”

李密怒道:“唐国让我与周勃、灌婴之流站在同列,怎能忍受?!况且谶文之应,他姓李,我也姓李!今天他没有杀我,让我东行,足以证明王者不死;就算唐国平定关中,山东终为我有。天与不取,岂能束手投人!你是我的心腹,怎么这样?如果不与我同心,我先斩了你再走!”

贾闰甫哭泣说:“明公虽然说起来是应了谶言,但最近观察天意人心,稍稍已经违背。如今海内分崩,人人都想自擅自专,强者为雄;明公一旦奔亡,谁肯听您的命令?况且自从杀了翟让之后,人人都说你弃恩忘本,今天又有谁愿意把自己所有的兵都交给你呢?他一定担心自己变成第二个翟让,坚决拒抗,你一朝失势,岂有容足之地?我如果不是蒙受您的厚恩,怎能深言不讳?希望明公深思熟虑,只怕大福不再。如果明公能有安身之所,我又何辞一死?!”

李密大怒,挥刀要砍贾闰甫;王伯当等坚决谏止,于是释放他。贾闰甫逃奔熊州。王伯当也劝阻李密,认为不可,李密不听。王伯当于是说:“义士之志,不因为存亡改变自己的心意。明公如果一定不听,王伯当与公同死而已,但是,恐怕终究也无益于事。”

李密于是逮捕朝廷使者,斩首。十二月三十日,李密欺骗桃林县官说:“奉诏暂还京师,家人请暂时寄居在县舍。”于是简选骁勇数十人,穿着妇人衣裳,头戴面纱,藏刀于裙下,诈为妻妾,自己带着进入县舍。一会儿工夫,变服突出,占据县城。裹挟部众,直奔南山,沿着险要道路向东进发,派人驰告故将、伊州刺史、襄城人张善相,令他以兵接应。

右翊卫将军史万宝镇守熊州,对行军总管盛彦师说:“李密是个巨盗,又辅以王伯当,如今决策而叛,恐怕势不可当。”盛彦师笑道:“请给我几千人去邀击,一定割下他的脑袋。”史万宝说:“你有何计策?”盛彦师说:“兵法尚诈,现在不能跟您说。”即刻率众翻逾熊耳山向南,据守要道,令弓箭手夹路把守在高处,刀盾兵埋伏于溪谷,下令说:“等贼兵渡河一半,同时发动。”有人问:“听说李密要去洛州,而您进山,为何?”盛彦师说:“李密声言向洛,实际上是想出人不意,前往襄城,投奔张善相而已。如果贼进入谷口,我从后面追击,山路险隘,无所施力,他留一个人殿后,我们就过不去。如今我先得入谷,必定将他擒了。”

李密既穿过陕州,认为其他都不足为虑,于是拥众徐行,果然翻逾山南而出。盛彦师出击,李密部众首尾断绝,不得相救。于是斩李密及王伯当,都传首长安。盛彦师以功赐爵葛国公,并拜为武卫将军,仍镇守熊州。

李世勣在黎阳,皇帝遣使将李密首级送给他看,告诉他李密造反前后情形。李世勣北面拜伏号恸,上表请收葬;皇帝下诏,将李密尸体交给李世勣。李世勣为他穿丧服,备君臣之礼。大具仪卫,全军缟素,葬李密于黎阳山南。李密一向得将士人心,为他哀哭的人多哭到呕血。

47 隋朝右武卫大将军李景镇守北平,变民首领高开道包围,过了一年多也不能攻克。辽西太守邓暠率军增援,李景率其部众转移到柳城;后来准备回幽州,在路上为盗匪所杀。高开道于是攻取北平,进而攻陷渔阳郡,有马数千匹,部众近万,自称燕王,改年号为始兴,定都渔阳。

怀戎和尚高昙晟,趁着县令设斋会,士民大集,高昙晟与和尚五千人裹挟斋众造反,杀县令及镇将,自称大乘皇帝,立尼姑静宣为邪输皇后,改年号为法轮。遣使招高开道,立为齐王。高开道率众五千人归附他,过了几个月,高开道袭杀高昙晟,兼并了他的全部部众。

48 有犯法不至死者,皇帝李渊特命杀他。监察御史李素立进谏说:“三尺之法,王者与天下共同遵守;法一动摇,人们就手足无措。陛下刚刚创下开国大业,为什么就抛弃法律?臣身为司法官员,不敢奉诏。”皇帝听从,从此对他特别恩遇,命有司授给他七品清要官(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有司拟任命他为雍州司户,皇帝说:“此官要而不清。”又拟秘书郎。皇帝说:“此官清而不要。”于是擢升为侍御史。李素立,是李义深的曾孙。

皇帝任命一位胡人舞蹈演员安叱奴为散骑侍郎。礼部尚书李纲进谏说:“古代乐工不与士人并列,就算贤德如师旷、师襄,子孙们都一致继承祖业。唯独齐末封曹妙达为王,安马驹为开府,后世国君都引以为戒。如今天下新定,开国功臣还没有全部得到赏赐,高才博学之士还没有得到任用;而先擢升一个歌舞的胡人为五品官员,让他身上挂着玉佩,系着印信的丝带拖在地上,在皇宫中走来走去,这不是给后世的好榜样。”皇帝不悦,说:“我已经授给他了,不可追回。”

【陈岳论曰】

受命之主,发号施令,都要考虑到子孙将来一定会效法;一件事不中理,就成为取祸的阶梯。如今高祖说:“业已授之,不可追回。”如果授给他是对的,当然很好;如果授给他是错的,怎么不能追回呢?君人之道,不得不把“业已授之”这句话作为警诫!

49 凉帝李轨的吏部尚书梁硕,有智略,李轨常倚靠他为军师。梁硕见胡人势力越来越膨胀,秘密劝李轨应该加以防察,由此与户部尚书安修仁有矛盾。李轨的儿子李仲琰曾经去拜访梁硕,梁硕对他没有特别恭敬,李仲琰与安修仁一起在李轨跟前说梁硕坏话,诬告他谋反,李轨用毒酒把梁硕杀死。

有胡人巫师对李轨说:“上帝会派玉女从天而降。”李轨相信,征发民夫筑台以等候玉女,劳民伤财。河右地区饥荒,人相食,李轨倾尽家财以赈济;还是不够,想要打开粮仓,发放储备粮食,召群臣商议。曹珍等人都说:“国以民为本,岂能爱惜粮食而坐视人民饿死?”谢统师等都是隋朝旧官,心中始终不服,秘密与胡人结党,排斥李轨的故人,于是诟骂曹珍说:“百姓饿死的,都是自己身体羸弱,勇壮之士都不至如此。国家储备粮食,是用来防范紧急情况的,怎么能散发去喂养这些羸弱之人?仆射只想收买人心,却不为国家着想,不是忠臣。”李轨信以为然,于是士民离怨。

【华杉讲透】

唯有信义,宁死不可放弃

胡三省注解说:“为李轨败亡张本。”胡三省的注解中“张本”是高频词,意思是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起源于、开始、缘由、依据。这是《资治通鉴》的一种写法,事先埋下话头,以后事态怎么发展,事机就在这里。或者说,这就是“危机”,危亡的扳机,他扣下了,事情的进程就启动了。

这一段也正好用于了解《论语》一段学术公案,和之前李密的“足食”是同一段,不过是后半段。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前半段好理解,子贡问政,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关键就三条:足食,足兵,对人民讲信义。后半段,问题来了,子贡接着问,如果遇到危机,这三条不能都做到,先放弃哪一条呢?孔子说,去掉兵。子贡再追问,如果危机更大,剩下两条也不能都做到,再放弃哪一条呢?孔子说,去掉食。唯有信义,宁死不可放弃。

“去食”两个字,历代误解很多,两个误解,一是把第一句就解释错了,解释成“如果足食,足兵,人民就会信赖政府”。生活富足,军力强大,人民就安心。为什么会这么误解呢?因为很多统治者就是这么想的,你有吃有穿,我有兵,自然安定团结。这个错误比较明显,比较容易说清楚。因为下文子贡问,如果要去掉一条,这三条先去掉哪一条。可见这是有吃、有兵、有信,这三条是并列的,而不是因果关系。

第二个误解,去食,去谁的食?自古皆有死,是让谁死?很多人,包括朱熹、张居正,都理解成去人民之食,让人民去死。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似乎“民”是主语。人没有信义,还活着做什么?宁愿他死,也要他讲信义。这是希特勒的想法,如果德国战败,德国民族的生存就没有意义了,还活着干什么?

正确答案是,遇到迫不得已的危机,比如大荒年,先去掉军备。周朝就有“凶岁去兵”的规矩,《周书》说:“年饥则军备不制。”去掉军备,不害怕吗?如果政府和人民互信,不怕人民推翻政府,自然就没有什么害怕。去兵而有食有信,与民固守,自足立国,也不怕别国打进来。

大荒年,去掉了军备,财政还是支撑不了,那就去食,去掉粮食储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要谁死?要谁不怕死?是要君主不怕死,贵族们不怕死。军备没了,粮食财货储积都没了,我的政权靠什么呢?孔子说,大不了一死,身死国灭嘛,你为了人民,裁了军备,空了粮仓,就算死了,人民对你感恩戴德,你虽死犹生。再说了,你为了人民,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人民会放弃你吗?你想死还死不了呢!反过来,“民无信不立”,如果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你守着粮仓,加强军备,以为那可以保护你,那全国人民都是你的仇敌,用不着别国侵略,你自己就垮了,那才要死。这个也有历史案例,东汉董卓为了防止自己失败,在长安城二百六十里之外,修筑超级军事堡垒郿坞,存了三十年粮食,还根据不同年龄段,从娃娃抓起,养了供他享用三十年的美女八百人,说:“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终老。”他享受到了吗?别说民无信不立,他连和自己的干儿子吕布之间的信义都没有建立,被吕布捅死了。

李轨此时面对子贡问孔子的极端情况,他不能“去食”,就要败了。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南北朝:帝国黎明前的生存启示录

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南北朝史!南北朝何止一个“乱”字,读乱世史,学习如何在剧变中积蓄力量。收获阅读快感的同时,也收获知识点!谌旭彬、李浩白、吕峥、南门太守等诚意推荐!
已完结,累计28万字 | 最近更新:南北朝历史年表

自序 大分裂时代下的绝望与希望

书名:
南北朝:帝国黎明前的生存启示录
作者:
张程
本章字数:
1399

身逢乱世,如何生存?南北朝可能是最大的案例库、最好的试验场。

一个北方老百姓,不是牺牲在鲜卑人的铁骑之下,就是辛苦劳作的成果为乱兵劫掠一空——北朝早期不发官俸、各军自筹粮饷。

一位江南的农夫,不是筚路蓝缕开发荒凉的处女地,就是寄身于豪门世族的庄园,耕耘、采摘,制作庄园主的种种所需。

南北朝自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420)始,至隋朝灭陈统一全国(589)而终。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因为南北方政权大致沿着江淮与秦岭一线对峙而得名。南朝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朝代;北朝前期由北魏统一,北魏后分裂为东魏、西魏,二者又各自为北齐、北周所取代。南方四个朝代和北方五个政权长期维持均势。

每个个体,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是大分裂时代的蝼蚁。

南北朝延续了魏晋的混乱,如果要追溯源头,种子在西晋末年戎狄大批涌入黄河流域时就已经种下。北朝基本是少数民族的天下,五个政权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近一百七十年间,中国从南北对峙、北方分裂走向大一统的盛世,期间难以确数的皇冠落地,权贵身首异处、血肉横飞;烽火硝烟起了又散,散了又起,多少生灵涂炭;几代人背井离乡,走向希望和危险并存的未知地域。北方游牧民族跳下马背,来到黄河岸边置地耕耘,中原汉族百姓则携家带口,深入长江以南的蛮荒之地,继续向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读书人则梦想实现个人价值、继而国泰民安,而最高统治者们也一直没有放弃天下一统的追求。美好的梦想,是乱世中最耀眼的光,虽然一再遭到残酷现实的打击,却支撑了当时无数人的人生,让他们能够冲出动乱,挺立在严冬之中,并且穿透千年尘埃,闪耀到了今日。

汉族、鲜卑族和其他众多民族在争斗杀伐中不断融合。从服饰语言到思想观念,最终都在熔炉一般的中原大地锻造成相同的身影。南北朝,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破坏的同时进行建设。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汉化,是这个潮流的关键词。他的汉化是全面的、彻底的、激进的改革,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如今,显赫一时的匈奴、鲜卑等民族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看似无迹可寻,但他们的历史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如今中华儿女身上流淌的基因之一。

脱胎于魏晋的世家大族,到南北朝时膨胀为门阀豪强。门阀势力的不可侵犯,是身逢南北朝的人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现实。南北朝是一个在社会结构上“试错”的时期。世袭门阀在南北朝稳固发展,世家大族垄断政权、霸占肥田良产。政治保障经济,并且公权力世袭化,传子及孙。出身打倒一切,将能力、品德、功绩等踩在脚下。世族子弟不劳而获,富贵一生;寒门之后终日奔波劳累,为生计发愁。中国社会的等级开始固化,冻结了社会的流动性。

南北朝的门阀制度表面上登峰造极,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下坡路。清要显贵的官职都被世族子弟占据,实职实权却渐渐流入寒族子弟的手中。后期,出身卑微的人才越来越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实现飞黄腾达。世族门阀势力的衰弱已成事实,这个制度也遭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反对。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得以创建,公开选才取代了门阀世袭。科举制是中国的又一大发明,可算是在南北朝门阀制度“试错”之后的正确创举,保障了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和各阶层间相对的公平公正。

人始终是历史最活跃的要素,是历史的创造者。无数的蝼蚁也能塑造历史的新面相。

无论是在枪林箭雨中博取荣华富贵的赳赳武夫,还是凭借兢兢业业而掌握实权的刀笔小吏,抑或是幸运地躲进桃花源的编户小民,他们都缓慢却持续地塑造着历史,为新的大一统的到来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