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书名:
骆驼祥子(新课标)
作者:
老舍
本章字数:
14905
更新时间:
2023-11-22 15:25:38

[1]开篇解读了以“骆驼祥子”为书名的缘由,引出悬念。同时,也使得主要人物祥子的出场很自然,开门见山。

[2]进入故事之前,作者先交代了“人力车夫”这个行当,并把其中的三类车夫进行对比,可让我们初步了解社会背景,体会到车夫的生活不易,流露出作者的创作倾向。

[3]这几句话进一步交代了车夫生活的凄楚,也暗示了祥子的命运。

[4]把“那辆车”比作“徽章”,形象地写出了祥子对于生活的简单质朴的追求。在他心目中,拥有自己的车就等于拥有了未来和希望。所以在他看来:那辆车是奋斗的见证,是荣誉的象征。

[5]这一处心理和动作描写,细腻传神地表现出祥子初出茅庐时的干练,充满着干劲。“傻子似的笑”这一神态,凸显出祥子的憨厚、可爱。

[6]富有个性的外貌描写,塑造了一个健壮、可爱、充满力量的祥子,展现出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7]初出茅庐的祥子是多么淳朴、厚道,与后文他经历一系列变故后的行为形成对比,更好地揭示旧社会把好人逼成坏人的现实。

[8]短短的两句话,透露出祥子为攒钱买车的辛苦不易,以及“凑足一百块钱”的欣喜。

[9]祥子心中有美好的梦想,按照他这样奋斗下去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可是,真的能实现吗?“祥子的也非例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10]通过“弓子”“车把”“车厢”“喇叭”等全方位的描写了新车的样子,侧面展现了祥子内心的骄傲与自豪,形象地写出祥子对新车的喜爱。

[11]把“轻响的皮轮”比作“利飕的小风”,形象地写出祥子拉车速度之快。

[1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结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暗示着祥子即将到来的悲剧。

[13]短短几句话,写出了祥子遇到问题时的疑虑,也表现出祥子内心的谨慎。

[14]可以看出被称呼为“大个子”,满足了祥子小小的虚荣;丰厚酬金的诱惑,让祥子的侥幸心理占了上风,准备铤而走险。

[15]之前还让自己得意而“傻笑”的行头都被抢走了,反衬出那些“兵”们的残忍霸道、泯灭人性。作者写被抢后祥子的狼狈不堪,除了表现祥子伤痛一无所有,也突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16]显然,这次被抢,激怒了祥子,他开始恨这个混乱的世道;“落泪”的祥子,内心真正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17]形象地写出祥子在筹划逃跑路线时的兴奋与激动。

[18]环境的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也为祥子逃出军营创造了条件。

[19]祥子在逃跑前分析自己的处境,表现出他的冷静与机智。

[20]绝路逢生的祥子,在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未来虽然还不明晰,但也要稍作准备。只是,从此刻起,祥子完美的人格出现变化。

[21]“天黑”烘托祥子此时慌乱紧张的心情。

[22]此时的祥子非常冷静,从他考虑的这些方面,表现出祥子考虑问题时的细致周到。

[23]写出了祥子因为匆忙赶路而感到心理和身体的疲倦,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在黑暗中摸索,孤独、寂寞、无奈充满着他的内心。

[24]一个“跳”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祥子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可见拥有一辆车的梦想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如今这个梦想又要实现了,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25]祥子的心目中,“车”远比“土地”和“珍珠”重要,可见他对梦想的执着。“拉车”是他对自己身体和梦想的信任,是他强大的精神支撑。

[26]骆驼如此狼狈,那么此时祥子的形象可想而知。作者通过对骆驼的狼狈形貌的描写,衬托出祥子的狼狈不堪。

[27]虽然“形象狼狈”,但眼中的景物还是如此可爱。对早晨景物的描写,烘托出祥子内心的喜悦。

[28]经历了九死一生,祥子终于脱离了险境,获得重生,此处景物描写表现了祥子看到人烟后的激动。

[29]农村破落、凋敝、荒凉。但此时的祥子并不关心这些,他心中只想着骆驼。

[30]老头的话,意味着祥子“靠卖骆驼买车”的愿望并不容易实现,同时也进一步交代社会背景。

[31]写出老者对祥子的同情以及买骆驼时的谨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不按常理”的社会现实。

[32]形象地写出祥子得到卖骆驼的钱后的喜悦,以及想尽快回城的急切心理。

[33]把祥子的身体比作“皮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祥子的病情很严重,并交代了“骆驼祥子”绰号的由来。

[34]外貌和动作写出祥子一心要强,好面子,他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他的狼狈。

[35]写出祥子的坚强,不想成为别人的笑柄;在这样的磨难后,仍然充满自信。与后文堕落后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36]环境描写中融入细节描写,写出了景色的优美,渲染了和谐、美好的氛围,烘托出祥子此时愉悦的心情。

[37]进了城的祥子恢复了往日的精神,动作利落,精神抖擞,心情有说不出的敞亮。

[38]刘四爷出场,交代了他的经历、性情与经历背景,表现了他为人的世故精明。“听他摆弄”暗示了作为车厂老板的他对雇车拉活的车夫的任意盘剥。

[39]用“虎头虎脑”“吓住了男人”来形容一个女孩子,突出她的与众不同,也暗示了她的爱情和婚姻不会顺利。

[40]“更喜欢”是因为祥子真诚自然地听命于她,满足了她的“指使欲”,但并不是那种建立在公平和信任基础上的爱情,这种特殊感情,为下文他执意嫁给祥子以及婚姻的悲剧做铺垫。

[41]个性化的语言,有力度的动作,突出虎妞泼辣、蛮横的性格特点。

[42]“后悔”“更难过”是因为祥子觉得“卖亏了”,“平静下来”则体现出他心地善良与积极乐观的心态。

[43]祥子的话透露出对自己做人做事原则的坚持。认定的事他愿意全力以赴去做。“愣了愣”后说的话,突出了祥子的心虚和后怕。

[44]祥子虽然“不合群”但人们挑不出“毛病”,而“骆驼”让大家对“发财”的祥子猜疑并嫉妒。人人渴望“邪财”的扭曲心理反映出社会道德的沦丧。

[45]“天天听到”可见大家的无聊和嫉妒,惹得祥子爆粗,突出祥子的愤恨与无奈。

[46]再一次突出了洋车对祥子的重要性。买了车,拉上自己的车是他最大的梦想。

[47]急于实现自己买车的梦想让祥子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忘记了疲倦,只想拼命地挣钱。

[48]刘四爷唯利是图,对女儿也没有亲情,只是利用。这一处心理描写突出了这个人物的自私自利、毫无情义的丑恶嘴脸,也为下文他拒绝虎妞与祥子成亲的要求埋下了伏笔。

[49]在张妈面前,杨先生和两位太太都不敢造次,反映了他们欺软怕硬的本性。

[50]简陋的住处,这就是杨家人对待下人的做派,写出他们的为富不仁。

[51]递“一毛钱”而“手哆嗦”,生动形象地写出看似体面的杨家人的吝啬、小气。

[52]被激怒的祥子,不堪忍辱,愤辞工作。“摔”字显出祥子的愤怒。

[53]环境描写渲染了祥和的气氛,反衬出祥子迷乱的心情;自尊心很强的祥子可以任劳任怨,可是他不允许别人贬低他。写出了他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54]细致地刻画出祥子复杂的心情,进退两难。

[55]动作和心理描写突出了祥子的自尊心很强,特别是在虎妞面前。

[56]形象地写出虎妞妖娆的打扮,突出她家境的殷实,身份的特殊,更有高人一等的傲气。

[57]犀利的语言和利索的动作,可见虎妞性格的泼辣。

[58]一连串的短句子,准确、有力、形象地写出祥子喝酒时的畅快。

[59]此时的祥子有些意乱情迷,此时的虎妞成了他心中迷恋的港湾,既新奇又刺激。

[60]渲染了寂静的气氛,在这静谧的夜晚祥子沦陷了,烘托出祥子此时混乱的心情。

[61]“疑惑”“羞愧”“难过”来写祥子复杂的心理,突出了他的懊悔与不安,这也与后文他和虎妞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62]这一段心理描写可见祥子对于虎妞没有好感,但又不能违拗良心。同时他又爱面子,对于眼前和未来,他不知道如何面对,所以他苦闷、纠结、挣扎、痛苦。

[63]祥子在努力恪守着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此时没有喝酒,但后文因为虎妞难产去世却喝酒了。作者交代这些,是让我们看到祥子是如何一步步地堕落的。

[64]与曹先生的偶遇让祥子很兴奋,好像抓到了救命的“稻草”。可见曹先生在祥子心目中的位置。

[65]语言描写再次写出虎妞的泼辣、刁钻,她敢于捅破“窗户纸”,目的是让祥子永久地成为她的“工具”。

[66]虎妞的则斥和奚落,坚定了祥子离开人和车厂的决心。“掏出两天的车租”可见祥子人品端正,讲究做人的原则

[67]此时的祥子很纠结,他不情愿跟虎妞相处,也找出了自我宽慰的理由,可又怕闹掰了丢了自己存在刘四那儿的钱。这就为他跟虎妞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68]自信的资本放在这世道竟然不管用,这说明祥子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追求。

[69]为下文阮明出卖他埋下了伏笔。同时也暗示了曹先生虽然能对祥子这样的底层劳动人民表现出一定的关心和同情,能尽自己所能解决他人一时之困。但是他的思想受到时代局限,这并不能成为真正的战士。

[70]“绿洲”这一比喻暗示周围的世界黑暗,让人活不下去。“奇迹”“圣贤”这是祥子的感受,这一感受是通过跟其他人相处得来的,突出祥子对曹先生的敬仰之情。

[71]虽然在曹宅拉车,但“心病”折磨着他,此时的发泄,为后文的车祸埋下了伏笔。

[72]侧面烘托。透过车损的严重,即可以想见祥子拉车的疯狂,又可知他受伤的程度。

[73]尽管曹先生在他心中是“圣贤”,但此时祥子感觉到曹先生不再会雇用他。他自始至终没有顾及自己的伤情,还想主动承担责任,可见祥子的善良。

[74]再次凸显祥子的自尊要强以及对曹先生的尊重。这也与后来祥子在虎妞死后的蜕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75]不仅不怪祥子,还为这次车祸找原因以安慰祥子。可见曹先生不是伪善,对祥子是真关心。

[76]这句话击中了祥子的软肋,动摇了他一直崇尚的凭力气挣钱,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的信念。高妈的话对祥子触动很大,也加快了他思想的转变。

[77]“胜利”表明祥子认同了高妈的观点,他开始对“卖力气挣钱,不是奴才”之类的话产生了怀疑,自信心开始崩塌。

[78]这既是因为祥子的钱来之不易,又因为他被抢、被敲诈的经历。钱在他的心中就是一切,有了钱就可以买车,拥有自己的车就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

[79]祥子不仅愚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而且心里执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观察和对待新生事物。

[80]渴望钱,对于所有能挣钱的途径都感兴趣。但又胆小怕事,缺少魅力和能力,这也是造成他一生悲剧的性格因素。

[81]“送夜壶”是个颇好笑的情节,但可以看出祥子待人的真诚。他晓得曹先生一家对自己好,他也懂得用自己的方式感恩和回报。

[82]神态描写。把祥子的得意与忸怩刻画的形神兼备,让人忍俊不禁。

[83]“愿意”表明他打定了主意。环境描写和拉车的情形,突出祥子身体健壮,这也是他自信可以挣钱买车的资本。

[84]“他们”处境其实就是今后祥子的人生缩影。造成这人间惨象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可是,祥子不愿意面对,也不去想。

[85]在普遍以个人为主义的社会环境中,祥子也只能被这种潮流包围,乃至淹没。但他此时竟痴心把自己排除在洪流之外,妄想着实现自己所谓的幸福生活。这也是他悲剧的根源之一。

[86]“忽然”脸红,可见心中有“病”,“像包着一团火”是因为被愧疚、惶恐、焦虑、无奈等情绪包围了,暗示了祥子处境的窘迫。

[87]两人的精神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就意味着他们之前所谓的“爱情”并没有共同的趋向和坚实的基础,注定是一场悲剧。

[88]此时的虎妞既有对爱情的渴盼,有对祥子躲而不见的幽怨。她想粗暴地发火训斥祥子的种种不端,可又怕让祥子狗急跳墙。

[89]“爆裂”出两个字,祥子的心在颤抖,他非常在乎自己的“清白”。他不愿意向虎妞妥协,又怕虎妞嚷嚷出来,让自己无颜见人。

[90]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衬托出祥子此时心中的慌乱和无助。他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压力,但无法摆脱,只好努力平静自己。

[91]虎妞也有小女人的一面,她渴望得到祥子的回应,按照自己谋定的计划去“赚取”老头子。

[92]“没言语”说明祥子对虎妞的建议没有回应。这既说明他对与虎妞结合仍然是不情愿,同时他也认为虎妞的想法过于一厢情愿,不一定能成。

[93]再写月色,“微茫”暗示前途不明,两人的恋情不会那么美好顺遂。“冷寂萧索”则让人不寒而栗,这与向往爱情的幸福格格不入。

[94]“连头也没回”表明他对虎妞并没有感情,此时的虎妞给他带来的不是什么喜讯,而是一种灾难。他的失态是因为他要去面对不情愿接受的事情,而且这件事还要经历很多考验和磨难,不敢想象未来是什么样子。

[95]“数钱”“呆呆地看”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形象地刻画出钱在祥子心目中的位置。他虽然遇到了最难为情的事,百般纠结无从适可,唯有钱才可以让他找回自信,让他有勇气去面对一切。

[96]“喝酒”意味着祥子已经失去了自控力,开始打破了他自己坚守的做人、做事的一些规则。

[97]还在挣扎,不愿意放弃自己。仍想坚持自己的原则。

[98]猜忌、怀疑、动摇,这些坏情绪完全占领了祥子的内心世界,使得他纠结难下,恼恨交加。

[99]“怀疑自己”意味着心中的支撑摇摇晃晃,也暗示了祥子会屈从现实,违心地接受命运带给自己的一切。

[100]“最理想”“暗暗摇头”说明祥子对自己的追求彻底动摇了,他无力左右自己的前途,只能任人摆布。

[101]细节描写。直接呈现祥子所受的苦,这一直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祥子的弱小,他无法反抗损害自己的人或物,只能咬着牙忍受。

[102]对于身份的认同也意味着对于命运的屈服。之前的自信和做人原则慢慢地消失了,他将沦为这个吃人社会的砧上肉,最终变成“鬼畜”。

[103]车夫老马不是一个粗野无礼的人。他的言谈甚至可以看到曹先生的影子,可是作为车夫他养不了家,糊不了口。老马的遭遇,之于祥子又是一个沉闷的打击,让祥子想到了今后的自己。

[104]神态描写,反衬出祥子五味杂陈的内心世界。之前,他对自己的自信已经产生了怀疑,但仍残存一些念想,看了老马的遭遇,他的心凉透了。

[105]“接”“又自动拿”可见小马饥饿难耐,迫不及待。

[106]“拥有自己的车”这可是祥子孜孜以求的,可拥有车的老马竟然是这般处境,怎能不让祥子心灰意冷呢!

[107]“自信”没了,现在连最看重的“清白”也觉得不重要了。祥子的精神世界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意味着他开始彻底地走向没落。

[108]“似乎看明白了”其实还是自我解脱,他心中执着的东西并没有彻底放下,他还不愿意去面对严酷的现实。

[109]心神不宁,不能专心拉车。这是对自己的怀疑,更是对命运的怀疑。

[110]环境描写。显示出这个世界“辉煌”外衣下的晦暗、阴冷。祥子他们之于这种辉煌尤显得凄凉落魄。

[111]小细节足见曹先生宅心仁厚。敞着车也让他发现被人跟踪,从而进一步展开了情节。

[112]曹先生已经意识到情况的不妙。这神态描写设置了悬念。

[113]曹先生想得很周到,可见他对于今天的情景有过预判,也想好了退路。

[114]拉车的坐上汽车,当然很别扭,再加上此时紧张的心情,还有着急曹先生交代的事情。“楞头磕脑”一词形神兼备,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115]“看清”“不动”,祥子看清了对象,知道在劫难逃。出事的曹先生有处可逃,无罪的祥子却受制于人,让人为祥子的命运唏嘘。

[116]孙侦探的威逼利诱起了作用,想起之前被大兵捉去所受的苦楚,祥子的内心开始瓦解。孙侦探的罪恶就要得逞。

[117]“吭哧”半天说出的话,有很多无奈。他不想出卖曹先生,但他更不愿意丢掉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这句话也表明孙侦探欺软怕硬,只能欺负祥子这样的弱者。

[118]“没办法”简单的三个字,现实地写出了祥子的处境,虽然有一身力气,有梦想,但面对邪恶却无力抗争,足见这个社会的黑暗。

[119]“洁白”“大黑脚印”对比分明,大雪的洁白终究盖不住黑暗和邪恶,让人感觉无尽的苍凉。

[120]“银白的世界”与“黑暗的社会”,“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这些镜头组合在一起,让人感到压抑。祥子失去了赖以支撑的资本,真的是心灰意冷。

[121]再次渲染环境,突出“雪花”的“落井下石”,突出了祥子对吃人的社会和孙侦探之流的坏人的无比憎恨之情。

[122]心理描写。祥子还是有良心,讲义气,很忠诚的。

[123]祥子矛盾的话语中透露出宝贵的善良。他丢了钱,急于倾诉委屈。可又不想给正处于窘急中的曹先生增添心理负担。

[124]祥子的学坏是被这个世道和周围的人所逼迫的。他做好人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发现做坏事不仅挺容易,还能满足一些做好人得不到的东西。

[125]原来从不喝酒,现在酒也喝了,烟也接住了。说明祥子一再打破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此时抽烟更能突出他内心的惶恐和愤恨。

[126]“乱世”之中,人们不仅生活没有保障,连言论的自由也没有。更可悲的是,同处在受压迫的底层,人与人之间还互相攻讦,互相摧残。

[127]作为唯美主义的曹先生不会像一般的世人那样曲折地实现自己的所谓价值和声誉,也不会采取激烈的行动来实践自己的那点社会主义思想的。这几句心理描写也为读者揭露了另一种借“革命”谋取名利的手段——通过入狱来提高自己的声誉。

[128]即便是陷入如此窘迫的境地,祥子依然坚持不做坏事,保持自己的清白。

[129]尽管是万分纠结,还是“心中一亮”,表明此时祥子已经坚定了“清白”的决心。

[130]这一处对话描写,不仅刻画出祥子质朴、单纯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现出祥子对自身清白的重视,对伦理道德的重视。

[131]这一段扫雪的动作描写细腻入微。祥子是在扫雪也是在打扫内心,表现出祥子为维护自己的清白而小心谨慎的心理,烘托出他对清白的重视。

[132]反衬出心里的亮堂。不做亏心事,心里畅快了,吃饭也显得格外香甜。

[133]眼前的景物明丽耀眼,表明祥子燃起希望时痛快的心情。此处描写运用短句,更能突出那种掩饰不住的欢快。可悲的是这种欢愉是暂时的。

[134]“愣了半天”再问,表明祥子得知希望破灭后仍不甘心的心理。

[135]“白”还是没有掩住“黑”,预示了祥子内心的灰暗、失落。

[136]神态描写。掩饰不住得意,看来祥子回来是在虎妞的意料之中,接下来的事情也不会离谱。

[137]想利用祥子,先夸几句,表明刘四爷深知祥子品行。

[138]“好像死了心”:既然来到虎妞身边,祥子显然是认了命,但买车的执念并没有消失,这种行为和心理流露出的是不甘和委屈。

[139]表现出祥子的实诚,同时也表现出祥子是借不停地做事来麻痹自己,不去想令自己烦心的事。

[140]“没答碴”说明刘四并不想根据女儿的提议跟祥子扯上什么关系。但他又从女儿的言行、神态中捕捉到了深意,又“想了想”而岔开话题。

[141]车夫们的愤愤不平可见刘四的贪婪和霸道。

[142]大家不敢对刘四父女抱怨,但可以从祥子身上找到“怒气的出路”。同是底层受压迫者,不敢团结起来斗争,反而有勇气欺负自己的同伴。这正是这部分人的不幸所在。

[143]喜事却流露出“悲情”,流露出刘四爷为自己的没有儿子而伤心,耿耿于怀,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进一步的心理描写做了铺垫。

[144]刘四情绪的对比,进一步表明他对虎妞只是利用,并没有像对待“儿子”那样倚重和寄予希望。这也为下文他坚决反对虎妞与祥子的亲事埋下了伏笔。

[145]此处依然可以看见自尊、要强的祥子。

[146]心理描写。祥子对之前坚持的伦理道德否定,他已经意识到这个社会不让好人好好地活。与其如此,不如做一个坏人。

[147]刘四的心理描写,直接流露出他对女儿嫁给祥子这件事的看法,为下文的冲突做了铺垫。

[148]山雨欲来风满楼,虎妞的不耐烦,决定着下面冲突的剧烈。这个外貌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她急于跟人吵一架的心理。

[149]导火索点着,矛盾一触即发。

[150]把因为愤怒而变得“黑红”的脸比作“煮老了的猪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虎妞发现自己的计划被父亲识破后的震惊、担忧和茫然无措的复杂心理。

[151]一个“揍”表明祥子已经认同了此前的“做坏人”的想法,不愿意向任何人低头。

[152]细节描写。祥子虽然想做一个“坏人”,虽然想天不怕、地不怕,但并不擅长辩理。此处表现出祥子因为木讷而无法用话一泄内心愤怒时的情态。

[153]以反衬的手法,突出祥子在刘四心目中是个无用、懦弱的人。“的确是个老实人”也是对祥子品性的肯定。

[154]“揍”本来是祥子的想法,但并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此处的心理描写表明祥子之前所坚守的道德准则依然在深刻地影响着他,令他无法兑现“变成坏人”的想法。

[155]形容虎妞强势霸道,有主见。

[156]虎妞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横下心来跟父亲一刀两断,大刀阔斧地安排自己跟祥子的婚事,丝毫没有考虑祥子的感受。此时的“似信似疑”表明她对祥子并不真的了解,也不是完全出自真情真心。这就为这段婚姻埋下了悲剧的因子。

[157]结了婚住进了“白房子”,而且还要受着虎妞的欺压。祥子想到自己的命运,想到自己如此强壮却要“委身于人”,怎能不觉得是一种嘲弄呢?这种心境令人感到凄凉、悲哀。

[158]再次渲染他对虎妞的感觉。这种压抑让他不自在,让他心不在焉,甚至觉得羞耻,却又无法逃避。此处细节可见他内心的挣扎。

[159]祥子还很在意自己的“清白”,他不甘心陷入污浊中,太想抗争,但又找不到出路和办法。

[160]想逃避又舍不得,这个人的舍不得其实更多的是他的人生梦想——买车、拉车,过上想要的生活。

[161]家给了他温暖,让他爱。但一想到这个家的来由,他又恨。这种矛盾的情感折磨着他,也写出了祥子无依无靠的处境。

[162]之前的饭食很粗疏,但祥子吃得很香。因为是靠自己的力气挣来的。现在的饭食很精美,却吃不香,是因为他是在虎妞身边讨饭吃。

[163]祥子的心理反映出他的封建意识以及对娶了虎妞耿耿于怀。而且他从与虎妞的相处中看到了虎妞卑劣的品行,自然也就心生怨恨了。

[164]细节描写,表现出祥子被人伤害尊严时愤怒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165]三个“掐”字将祥子遭受当面侮辱时的愤怒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烘托出祥子的要强、自尊心强的性格特点。

[166]虎妞简单的一句话,让祥子的英雄气委顿下来,这也形象地揭露了在城市中那种以金钱为基础的畸形扭曲的人伦关系。

[167]虎妞不仅霸道,看来还很有些手段,她在用心“降伏”祥子。而“降伏”祥子的目的则是让祥子跟她一起向刘四低头,拿回自己的利益。

[168]大杂院的环境和大杂院的这些“苦人儿”,让读者见识了底层人民贫穷至极,无可依靠的状况。以及他们之间建立在金钱关系上的冷酷无情的人伦关系。

[169]祥子与虎妞的婚姻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也谈不上志同道合。所谓的情感只是虎妞一厢情愿的享乐需要。

[170]初六结婚,十七拉车。祥子跟着虎妞“享福”也仅仅支撑了十天左右的工夫。他拉车挣钱,是想找回自信,找回在虎妞面前丢失的尊严。

[171]这句话是对车夫命运的一种论断。这种观点跟祥子之前期待的完全不同。做了车夫就决定了悲剧人生。这让祥子开始审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172]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开始与虎妞“抗争”。他也摸准了虎妞的脾性,采用“软抵抗”的形式,让虎妞无可奈何。

[173]虎妞尽管对祥子的耍脾气不屑,也知道祥子逃不出自己的手心,但她也深知祥子的脾气,弄崩了也不好收拾。所以她采用了刚柔相济的办法。

[174]找刘四不是出于亲情,而是金钱利益。但她又深知刘四的品性,知道刘四不会轻易接纳她和祥子。

[175]虎妞打心里并不愿意跟着祥子过苦日子,她心里是瞧不起祥子的。

[176]虎妞心里很矛盾,患得患失。她也开始审视与祥子的所谓爱情,只不过是为了得到从前没有过的那种感觉,为了自我的享受,而不是对祥子的爱。

[177]车厂曾经寄存过祥子的梦,也带给祥子很多噩梦和委屈。也正是因为车厂使得他与虎妞联系在一起。祥子此时五味杂陈。

[178]“人”变成“仁”让他困惑,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的批判:这个社会需要“仁”,在没有“仁”的社会里,“人”们变得自私冷漠,处于这样的社会,也倍感黑暗和压抑。

[179]从对虎妞的嫌恶到此时“真诚”的笑,这关键还是因为虎妞答应给他买车,可以看出车在祥子心目中是何等重要!

[180]心理描写,细腻完整地传递出祥子对待刘四爷将车行卖掉一事的态度,令人物形象显得十分真实。

[181]虎妞听到消息表现得极为惶恐和愤恨,也可看出刘四爷心肠毒辣,没有给虎妞留下任何盘桓的余地。

[182]大杂院里到来的只是春天这样季节,但没有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183]后路没了,又要面对这样的现实,再想想今后的处境,难怪虎妞“心中凉了半截”。

[184]本以为父亲离不开自己,需要自己帮着回来继续料理车行。现在父亲的所做作为让她彻底断了念想。此处说“宝押错了地方”有些失落,也有些无奈,只得满足祥子买车的愿望。

[185]虎妞不愿意把所有的一切都托付给祥子,指望着钱来享乐的思想依然没有改变。正是因为过于在意对生活的追求,才给自己后来的怀孕生产留下了隐患。

[186]卖儿鬻女换取生活,二强子夫妇的眼泪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讽刺。

[187]拿着卖女儿的钱换来的车还要如此显摆,可见二强子是一个不知羞耻、不求上进的人。这也为他一家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188]“给了娘家人十五块钱”这才是娘家人让步的原因。娘家人当初不答应的目的不在于讨个说法,其实还是为了钱。

[189]作者这样写其实是在影射二强子:一个男人卖了女儿、打死了老婆、又卖了赖以生计的车,这种人和鬼没有什么区别了。

[190]简单的一句话写小福子被无情抛弃的情况,揭示了有钱有势人内心的丑恶。

[191]这个比喻写出了处于底层女孩们的低贱,也流露出作者对她们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的指责。

[192]连用两个感叹句,再加上比喻修辞的使用,将小福子不得已卖身的悲痛、愤恨、不甘心又无奈,只能等待命运的宰割的心境有力地表现了出来。

[193]没有好脾气,但这脾气只能耍给自己的老婆孩子,体现出这部分人的可怜、可悲。

[194]淡淡的一句话,凸显出“钱”的好处。

[195]“例外”并不是什么特立独行,其实是另一种不幸。作者这样写,流露出对这两个人命运的忧心。

[196]运用拟人、比喻,极力渲染天热。让人担心大杂院的人们,尤其是外出拉车的车夫们。

[197]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天热的程度,让人为拉车的祥子揪心。

[198]祥子还是很要强的,他还是相信自己的身体能战胜这样的天气。

[199]担心自己的身体不行了,更担心自己重蹈老马和二强子那样的覆辙。

[200]“滚”写出了黑云漫布之快,也反衬出风的强劲,烘托出暴雨即将到来的紧张的气氛。

[201]间接描写,意味着暴雨即将到来,人们慌着躲避。

[202]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大而急。祥子的处境令人担心。

[203]拉车的淋成了落汤鸡,坐车的安然无恙,而且对车夫没有丝毫同情。

[204]暴雨涤荡了污浊的世界,但冲不掉人心的丑恶,也冲不走社会的黑暗。

[205]雨看似公道地下在这个世界上,但雨带给富人和穷人的结果截然不同。作者通过对比,控诉了这个社会的不公,也揭示了祥子他们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206]迷信,愚昧。

[207]显然,在虎妞心中,大夫的位置比不上神仙。

[208]心理描写。细致地描摹祥子生病期间内心的煎熬:对自己身体垮掉的伤心,对钱只进不出的忧心,担心今后日子过不下去的愁苦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09]暗示了后文虎妞死后小福子跟祥子的恋情。

[210]在传统社会,贞操、名节对一个女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小福子为了养活两个弟弟只能忍辱舍弃这些最宝贵的东西。在这儿作者用“最伟大”来赞扬小福子所展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丽。

[211]可见虎妞还有善良的一面。

[212]向身体示弱也就意味着向命运示弱。

[213]祥子还在固守着心中的善良和道德准则。但即便如此拼却全力,命运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

[214]贪吃、懒得动,这些都给她的难产制造了条件。

[215]虎妞追求享乐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正是这种极端的享乐断送了自己。

[216]“欣喜”是因为要当爹了;“惭愧”是因为不能给孩子好的生活和将来;“自慰”是因为还能凭拉车挣点钱;“烦闷”当然是源于虎妞了,她的闹腾让祥子招架不了。

[217]“三天三夜”“一切神佛都喊到”,虎妞的愚昧令人替她着急。她就这样把自己活活耽搁了,真是可悲!

[218]祥子显然也没有主见。他与虎妞一样迷茫和愚昧,他听命于虎妞,不敢自作主张。

[219]既然信心不多了,还要照着陈二奶奶的话来做。祥子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同时也是心疼请人花的那五块钱。

[220]祥子之所以残忍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关键原因还是没有钱。虎妞的死,既是因为她自己的愚昧,也是由不公正的黑暗社会造成的。

[221]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是祥子一生追求的目标。再次失去车,对祥子的打击可想而知。

[222]这把火是对命运不公的抗议,是对吃人社会的控诉。

[223]心理描写。祥子对自己的经历做了一番简要的总结,突出了他从希望到失望乃至绝望的过程。行文采用了长短句结合的形式,更能凸显祥子的愤怒情绪,更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24]祥子喜欢的是小福子纯洁美好的心灵,这种美好的心灵是从她的隐忍和无私奉献体现出来的,这些祥子都看在眼里,所以他对小福子是真喜欢。

[225]祥子心目中的“家”并不是跟虎妞结合的那样,而是能找一个像小福子那样能真心对待自己好的女人。

[226]“黑影”即与小福子结合就得养活他的父亲和两个弟弟,那就得需要很多钱。钱,让祥子对爱情的追求刹住了车。

[227]小福子虽然渴望与祥子结合,但她也明白这将会给祥子带来什么。对于祥子的退却她能理解,但心里很难受。她不会像虎妞那样胁迫祥子,只得把绝望留给自己。

[228]祥子曾经把钱看作一切,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但此时对着钱却不知如何是好,可见祥子经历如此严酷的打击后,感觉到生活没有希望了。

[229]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遭受打击后的祥子的萎靡不振。

[230]从原来的不抽烟到现在的“上了瘾”,一个细节可以看出祥子巨大的变化。

[231]为何不敢动?他自己两次患病和虎妞的死使他看到了人的脆弱,关键的时候还得需要钱。

[232]这种经验既是黑暗世道的浸染,也是他屡遭不幸、希望破灭的扭曲心理体现。祥子已经不正常了,他在一步步滑向黑暗。

[233]手很紧还要养外室,此人的丑陋可见一斑。难怪祥子也瞧不起他。

[234]与小福子比,祥子似乎眼羡这个女人的漂亮;与虎妞比,则流露出祥子对小福子的念念不忘。他觉得所有的女人都比不上小福子。

[235]祥子已经完全丢掉了之前所坚持的道德准则,此时只想讨便宜,也不在乎尊严之类的了。

[236]这一情景印证了祥子此前判断的夏太太像虎妞的想法,表现出夏太太粗野刁蛮,为下文的情节做了铺垫。

[237]这种客气其实是另有企图,并不是出自对祥子的敬重。

[238]祥子的堕落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和周围的人在引诱着他,逼着他走向毁灭。

[239]“谁管它”可见祥子放弃了对自己做人原则的坚持,开始纵容自己的欲望。

[240]这表明祥子的受惑不仅仅是夏太太一个人的原因,他本身就在变坏。所以一经引诱,便上了钩。

[241]令人震惊的一个信息:祥子这次真的是做了“不清白的事”,但不再羞愧和苦恼,反而成为炫耀的资本了,这个人真的变了,有些令人可怕了!

[242]“想开了”其实就是认命、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因为经过一系列苦难的打击,祥子已经看不到要强和克制自己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游戏人生却可以有暂时欢愉,何乐而不为呢!

[243]祥子之所以选择“喝点酒”忘掉小福子,其实他心里还放不下小福子,所以后来得到小福子的死讯才会瞬间崩溃。

[244]这句话揭露了社会对“苦人”的不公,你越善良它就越欺负你,你耍无赖反而畏惧你。这是一个病态十足的社会。

[245]对车态度的改变,其实也意味着人生态度的变化。他没有了追求方向,得过且过。也没有了道德准则,只求暂时行乐。

[246]印证了虎妞之前的猜测,刘四果然是躲起来了。但他内心深处并没有完全丢弃虎妞,所以见了祥子马上打听虎妞的下落。得知虎妞的死讯,一下子怔住了。

[247]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将祥子发泄心头怒气后的畅快淋漓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

[248]心理描写,战胜了刘四让祥子重新找回了自信。他之前对于生活的希望和精神的追求又重新萌动起来,这为他去找曹先生、找小福子埋下了伏笔。

[249]曹先生代表着善良和正义,小福子意味着爱情和幸福。此时的祥子又像个人了,可惜这种快乐和劲头只是暂时的。

[250]比喻、夸张,将祥子打定主意后的喜悦与激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251]“九毛钱”这个细节,从收益较往日多来表现祥子的能力,更令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他要努力过上体面的生活,并娶回小福子。

[252]“哆嗦”可见祥子的紧张,也可看出他对此行的期望较大。

[253]我们又看到了木讷、不善表达的祥子。

[254]祥子在曹先生面前能倾诉衷肠,但对于未来他却变得结结巴巴。可见过去的一段对他打击很大,心里已经有了阴影,他现在是希望曹先生给他拿主意。

[255]说到小福子,祥子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有同情心疼,也有伤感无奈。无论如何,小福子在他心中的位置是不会改变的。

[256]环境描写,衬托出祥子此时无比欣喜、激动地心情。因为他就要见到小福子,并且兑现接她走的诺言了。

[257]祥子的内心充满希望,他把过去的苦楚都忘却了。这就是一个“苦人”的可爱之处,生活对他千般苦,他可以咬着牙承受。但凡给他一点阳光,他便无比灿烂。

[258]心理描写,解释小福子适合祥子的种种原因,从而进一步突出小福子之于祥子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得知小福子下落的祥子的反应才会如此剧烈,信念和希望轰然崩塌。

[259]“汗全落下去”可见祥子见不到小福子的惊恐,也足见小福子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260]发现小福子失踪了,祥子刚刚积攒的劲头又一下子消散了,再次跌落到抽烟、喝酒的颓废状态中。

[261]老马也不拉车了,没有车的老马不仅身子垮了,精神也彻底垮了。这对于祥子又是一个打击。

[262]老马的经验之谈,帮助祥子否定了心眼好和身体健壮的作用,也否定了祥子想靠这些谋取幸福的想法。落魄的老马又把祥子往堕落的路上推了一把。

[263]这个比喻与对比十分准确,将个人的弱小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对于祥子来说,极具有震撼力。

[264]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阴冷的氛围,预示了小福子的不幸命运。

[265]善良的小福子被这个黑暗的社会吞噬了。她的死使得祥子失去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丝希望和温存。

[266]想到小福子的下场,祥子心灰意冷,也放弃了努力和挣扎。所以他彻底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267]有理想有追求的还是个人,倘若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是为了苟延残喘,那就和野兽没有什么区别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把人逼成“兽”的无比愤慨。

[268]现在的祥子已经变成了只是为了活着的野兽,再没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志气,也没有了一颗干净、单纯的心了。

[269]不后悔现在的荒唐就等于对之前追求的全盘否定。他不在有良心的羁绊,不再有道德准则的约束,毫无顾忌地做一些丑恶无赖的事情。作者详细地刻画堕落的祥子,实际上是对不公道社会对人性摧残的控诉。

[270]曾经木讷实诚的祥子如今变得油嘴滑舌,巧言令色,还会利用别人的信任和同情骗取财物,真是令人悲哀。

[271]个人主义已经占据了祥子的灵魂,祥子已经变得自私、麻木,令人唾弃。

[272]“不知怎么好”,其实这“好”中透露着无聊。天气是真的好,可享受这美好天气的人却消极颓丧,麻木不仁。

[273]人们既然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灵魂的归宿,只好借助所谓的“热闹”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打发时间。

[274]三个“到处”极力渲染这种热闹的氛围,为下文的热衷于看“杀人”埋下了伏笔。

[275]三个“足以”可见人们无聊至极,自身命运不济又无力改观,却又热衷于瞧看别人的不幸,足见人们心理的扭曲。

[276]阮明的枪毙被人反复咀嚼。人们关注的是杀人的刺激,并不关心阮明为何被枪毙。

[277]“蓝天红日”“东风柳条”,画面唯美,可这样的背景下却要上演观看杀人的闹剧,让读者脊背发凉。

[278]阮明懦弱的表现,暗示了阮明并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为下文的补叙做了铺垫。

[279]“决定不再惊慌”意味着祥子告发阮明之后一直惴惴不安,良心受责。但他为了钱要努力面对和接受。

[280]自己的动作反而吓住了自己,反衬出祥子的心虚。但摸到身上的钞票,马上又镇定下来,他现在完全是为钱而活着,且这钱只用来暂时的享乐,他再没有了之前买车创业的梦想。

[281]阮明的投机给了祥子另一种期待,他拉拢祥子其实是在为自己掘墓。两个人内心世界都已经失衡,最终的结果是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282]“个人主义”支配下的祥子,完全迷失了自己,也完全放弃了挣扎,任由这个黑暗的社会吞噬自己。

[283]祥子在走向毁灭。他的灵魂腐朽了,赖以自豪的身体也垮了,那么他的人生也就要走向完结。

[284]这段对祥子一生的评论和命运的判决,流露出作者的惋惜、憎恨和无奈。“社会病态里的产儿”是对他所处黑暗社会的揭露,“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则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者说祥子是“末路鬼”,也是诅咒这样的社会必将走向末路。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红楼梦

《红楼梦(珍藏版)》,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全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时代家族和社会的没落。
已完结,累计86万字 | 最近更新:第一百二十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书名:
红楼梦
作者:
曹雪芹
本章字数:
7789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时,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贾雨村”云云。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何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联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之不尽,乃问道:“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笼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曰:“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污秽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傍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词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哄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馀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顽,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以为何如?”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细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乃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讨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傍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故事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对半。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颠颠,挥霍谈笑而至。及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携了雨村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掐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鬟掐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宽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得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蓝缕,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无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他回头,便以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禁,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一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

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平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云: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岂敢。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谬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过这边书院中来。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得接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乃亲斟一斗为贺。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馀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都中去,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因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全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调治。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氏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产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置些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做等语。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吓,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可巧这日拄了拐,挣扎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搭连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当下烘动街坊众人,当做一件新闻传说。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服侍,主仆三人日夜做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如何了。

这日甄家大丫头在门前买线,忽听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鬟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俄而大轿内抬着一个乌纱猩袍的官府过去。丫鬟倒发了个怔,自忖这官好面善,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至晚间正待歇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许多人乱嚷,说本府太爷的差人来传人问话。封肃听了,吓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