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书名:
牛津通识课:人真的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吗?
作者:
托马斯·平克
本章字数:
5843
更新时间:
2023-11-02 14:07:23

关于自由意志问题的文献浩如烟海,因此,本文不可能罗列出一个包罗万象的必读书目。我只能挑选出一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通用类著作

在牛津哲学系列读物中,由加里·沃森(Gary Watson)编辑的《自由意志文献》(Free Wi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2nd edn., 2003)收集了很多有借鉴意义的文章。

由罗伯特·凯恩(Robert Kane)编辑的《牛津自由意志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Free Wi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收罗了当代学人从各个角度讨论自由意志问题的相关文章。

若欲进一步阅读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前辈学人关于行为的理论,可参阅托马斯·平克(Thomas Pink)和马丁·斯通(Martin Stone)合编的《意志与人类行为:从古至今》(The Will and Human Action: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Day, Routledge, 2003)。

古代哲学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收录了先贤关于行为和道德责任的著名论述。该书现有许多现代英语版本。至于现代学人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有趣论述,可阅读理查德·索拉比(Richard Sorabji)的《必然性、原因和责任》(Necessity, Cause and Blame, Duckworth, 1980)和萨拉·布罗迪(Sarah Broadie)编辑的《亚里士多德与伦理学》(Ethics with Aristot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至于再晚一些的许多希腊思想,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其中一些吉光片羽了。由A. A. 隆(A. A. Long)和D. N. 塞德利(D. N. Sedley)编辑的《希腊哲学家》(The Hellenistic Philosop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是一本非常有用的著作,其中收录了古书节选和一些批判性的论述。这本著作涵盖了与自由意志以及许多其他哲学领域有关的问题。

与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一样,斯多葛学派关于行为的理论,也对中世纪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布拉德·英伍德(Brad Inwood)在《早期斯多葛主义中的伦理和人类行为》(Ethics and Human Action in Early Stoic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一书中,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最近,苏珊娜·博济恩(Suzanne Bobzien)在其《斯多葛哲学中的决定论和自由》(Determinism and Freedom in Stoic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一书中,以风趣的语言,对斯多葛学派关于道德责任和自由的理论进行了具有挑战性的论述。

古代晚期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圣奥古斯丁围绕着自由与意志撰写了大量著作,不过,他在这些著作中提出的不少观点却是颇有争议的。De Libero Arbitrio(Hackett, 1993)一书是其代表作。托马斯·威廉姆斯(Thomas Williams)将这本书译成了英文。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13世纪哲学界的一个中心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他把关于行为和自由关系的重要论述收进了《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一书中。该书是他对神学和相关哲学领域的总论和概述。这部洋洋大著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人是理性的动物。第二部分又进一步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从第6—第17共12个问题,对人类行为进行了详尽而有趣的论述。这些观点和见解,一直是后辈学人研究和评论的对象。阿奎那关于人类行为的观点和见解,收进了一本拉丁文和英语双语对照的、非常实用的多卷本文集中,该文集在20世纪60年代由多米尼加的神父们编辑而成,名为《阿奎那自己的教学方法》(Aquinas’s Own Teaching Order)。翻到该文集的第17卷《人类行为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Human Acts, Eyre & Spottiswoode, 1964)即可读到阿奎那关于人类行为的观点和见解。

当代学人关于阿奎那行为理论的论述,主要有拉尔夫·麦金纳尼(Ralph McInerny)的《阿奎那的行为理论》(Aquinas on Actio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1992),以及丹尼尔·韦斯特伯格(Daniel Westberg)的《正确的实践理性》(Right Practical Reas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4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是约翰·邓斯·司各脱(John Duns Scotus)。司各脱关于意志和行为的批判性论述,已由编辑艾伦·沃特(Allan Wolter)辑为一个重要的文集,即《邓斯·司各脱论意志和道德》(Duns Scotus on the Will and Morality,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1986)。

若欲进一步详尽了解中世纪关于行为的理论并了解这些行为理论与霍布斯的异同之处,可参阅我撰写的《苏亚雷斯、霍布斯以及传统学者的行为理论比较》(Suarez, Hobbes, and the Scholastic Tradition in Action Theory)一文。这篇文章收录于托马斯·平克(Thomas Pink)和马丁·斯通(Martin Stone)合编的《意志与人类行为》(The Will and Human Action)一书中。

关于加尔文(Jean Calvin)的《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我使用的是麦克尼尔与巴特尔合编的版本,该书收入《基督教经典书库》(Christian Classics, Westminster Press, 1960)。那些对宗教改革运动争论感兴趣的人,可以进而阅读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之间展开的思想交锋,记录两人思想交锋辑成的文献,可以在《路德和伊拉斯谟:自由意志与救赎》(Luther and Erasmus: Free Will and Salvation, SCM Press, 1969)一书中找到。该书由E. 戈登·拉普(E. Gordon Rupp)和P. S. 沃森(P. S. Watson)合编。

霍布斯、休谟和康德

要理解霍布斯关于自由意志的理念,不能不了解他与布莱姆霍尔主教之间的思想交锋。两位哲人思想碰撞所产生的火花,辑入《关于自由、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The Questions Concerning Liberty, Necessity and Chance)一书中,于1656年在伦敦出版。布莱姆霍尔(Bramhall)是德里的英国圣公会主教,内战期间,他和霍布斯一起流亡至巴黎。在这场思想交锋中,布莱姆霍尔代表了基于意志的中世纪学术传统,并在梳理阿奎那和斯考图斯等思想家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人类行为及其自由进行了阐述。霍布斯的批评意见既尖刻又影响深远。为了考订新克拉伦登版的霍布斯作品,我正在研读现代版的《关于自由、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一书。霍布斯在这场思想交锋中所呈现的思想火花,已单独收入《自由与必然性》(Liberty and Necessity)一书中。这部著作以及霍布斯其他著作的节选,见于D. D. 拉斐尔(D. D. Raphael)编辑的《英国道德学家:1650—1800》(British Moralists 1650ā1800, Hackett, 1991)一书。另外,霍布斯论政治的宏伟著作《利维坦》(Leviath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一书,在开头部分对行为和情感进行了探讨,也值得我们一读(见开始几个章节,特别是第6章),该书由R. 塔克(R. Tuck)编辑。另外,亦可参阅前面提到的我关于霍布斯和中世纪传统理论的论文。

在《人类理解论》(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参见P. H. 尼迪奇(P. H. Nidditch)编辑的版本一书的第2卷第21章“权力”部分],约翰·洛克(John Locke)对人类行为和自由进行了论述。他的论述远比霍布斯要复杂得多,但是显然,洛克对霍布斯的借鉴之处,远比他所承认的还要多。

现代英语语言中的相容论,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卫·休谟有关。大卫·休谟关于相容论的观点,在《人类理解力论》(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一书的第8节“论自由和必要性”中有重要的介绍,参见L. A. 塞尔比-比格(L. A. Selby-Bigge)所编的版本。休谟对于人类知识以及人类对因果作用的体验持怀疑态度,这在《人类理解力探究》一书的第7节“论必然联系”中有所阐述。休谟关于因果作用的阐述是有争议的,可参阅约翰·P. 赖特(John P. Wright)的《大卫·休谟的怀疑论现实主义》(The Sceptical Realism of David Hum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3),以及盖伦·斯特劳森(Galen Strawson)的《神秘关系》(The Secret Connex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要理解康德关于行为和自由的看法,以及他关于普遍道德的相关理论,不能不读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Groundwork of a Metaphysics of Morals, Harper & Row, 1964),可参见H. J. 佩顿(H. J. Paton)翻译的版本。但是,康德的观点复杂而多变,即使在他思想已臻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如此。另外,亨利·E. 埃里森(Henry E. Allison)的《康德的自由理论》(Kant’s Theory of Free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也值得推荐。

当代学人的著述

在当代英语文献中,关于相容论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推荐阅读A. J. 艾耶尔(A. J. Ayer)的《自由与必然性》(Freedom and Necessity)一文,该文收录在由加里·沃森(Gary Watson)编辑的《自由意志》(Free Will)的第一版里,还收进了艾耶尔所编的《哲学论文集》(Philosophical Essays, New York, 1954)里。

至于书籍,我推荐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的《自由空间》(Elbow Room, MIT Press, 1984)一书。

在加里·沃森所编的文集里,收有彼得·斯特劳森(Peter Strawson)的《自由与不满》(Freedom and Resentment)一文,对指责与不满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进行了精妙的阐述。

理性主义认为,自由意志和责任其实就是人们理性行动的能力,对此,苏珊·沃尔夫(Susan Wolf)在其《理性的自由》(Freedom within Reas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一书中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要了解与此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可阅读盖伦·斯特劳森(Galen Strawson)的《论道德责任的不可能性》(The Impossibility of Moral Responsibility),该文收进加里·沃森编辑的文集里,亦可阅读斯特劳森的《自由与信仰》(Freedom and Belief,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一书。

哈里·法兰克福特(Harry Frankfurt)在他的《选择的可能性和道德责任》(Alternate Possibilitie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一文中,提出道德责任应建立在自愿而不是自由的基础上。该文收入他的论文集《我们关心之物的重要所在》(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罗伯特·凯恩(Robert Kane)在其《论自由意志的重要性》(The Significance of Free Wi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一书中,对自由意志论进行了辩护。这是最近学术界的一部重要著作。伦道夫·克拉克(Randolph Clarke)的《自由意志论者论自由意志》(Libertarian Accounts of Free Wi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一书,对近来自由意志论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个很好的概述。不过,这两部作品所阐述的观点与我的观点截然不同。

我关于自由和行为的观点,在我的《行为伦理:行为和自主》(The Ethics of Action: Ac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一书中有更进一步的阐述。在该书的姊妹卷《行为伦理:行为和规范性》(The Ethics of Action: Action and Normativity)一书中,我将探讨人类行为在道德中的地位,并重点分析道德义务的性质。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主要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技术,网络技术教育应用以及CAI课件、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原理及方法等,理论和应用实践融为一体。本书不仅适用于各类师范院公共课教学,也适用于各级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学习参考。
已完结,累计19万字 | 最近更新:第四章

第一章

书名: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作者:
冉新义,刘冰,安素平主编
本章字数:
33776

前言前言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工程能力标准(试行)》中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正式发布和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2016年6月颁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为了实现“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要做到应用上新台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进一步深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创新模式”。因此,要从学校、教师、师范生的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能使师范生毕业后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教育技术。

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现代教育技术》编写于2012年8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收到师生好评的教材。201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该课程名称修改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本书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我们在修订时也将名称改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在2012年版《现代教育技术》的原有基础上,做必要的修改、补充,不是全部重写;定位为高等学校非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公共课教材,教材体系和特色基本保持不变;编写中弱化理论深度,积极吸纳本科教学实践经验,增加学科发展最新热点,如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网络新技术的教育应用,以及最新实用的教育应用软件的应用。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应使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初步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技能、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技能、构建和应用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能力。

本书按照理论与设计篇、教学资源开发篇、应用篇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理论与设计篇,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具有积极的教育技术意识、态度,主要侧重隐性能力的培养,重在思考与研究。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与灵魂,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师范生对教学流程的系统化思考与应用能力。第二部分是教学资源开发篇,1

!"#$%&'(包括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是教育技术公共课的主体与重心,主要侧重显性能力的培养,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训练学生的技术开发能力,重在实践与创新。第三篇是应用篇,包括数字化教学环境、网络教育应用,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构建和应用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能力。

参加本书的编写人员都是教育技术学各研究方向的专业骨干教师,他们是冉新义(第1章)、安素平(第2章)、刘冰(第3章)、郑琼(第4章)、贺宏伟(第5章、第6章)、袁东斌(第7章),最后由冉新义、刘冰统稿。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和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公共课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各类教师和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我们的经验、学识有限,加之成书仓促,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仁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专家、学者的著作、论文和网上资源,考虑到教材使用的方便性没有在书中一一注明,而是作为参考文献在书末列出,在此向作者致以谢意。如有遗漏,敬请谅解。

本书是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2016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配套教材,在超星MOOC平台(http://fjzs.fanya.chaoxing.com/portal)提供全部视频资源、课件、习题及在线测试。

作者2016.122

目录目录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1.1信息时代的教育………………………………………………………………………21.1.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21.1.2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31.1.3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41.2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历史沿革…………………………………………………………51.2.1教育技术的概念…………………………………………………………………51.2.2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81.2.3我国教育技术发展………………………………………………………………111.3视听与传播理论………………………………………………………………………131.3.1视听教育理论……………………………………………………………………131.3.2多媒体学习理论…………………………………………………………………151.3.3教育传播理论……………………………………………………………………181.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3思考与实训…………………………………………………………………………………24第2章教学设计……………………………………………………………………………282.1教学设计概述…………………………………………………………………………292.1.1教学设计的概念…………………………………………………………………292.1.2教学设计的发展…………………………………………………………………312.1.3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322.2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解析………………………………………………………332.2.1学习需要分析……………………………………………………………………332.2.2学习者特征分析…………………………………………………………………342.2.3教学目标的编写…………………………………………………………………362.2.4教学策略的选择…………………………………………………………………422.2.5教学媒体的选择…………………………………………………………………432.2.6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442.3信息化教学设计………………………………………………………………………462.3.1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462.3.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素及流程…………………………………………………482.4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572.4.1什么是翻转课堂…………………………………………………………………572.4.2翻转课堂教学过程………………………………………………………………581

!"#$%&'(2.4.3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582.4.4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592.4.5教学平台总体设计………………………………………………………………592.5案例分析………………………………………………………………………………602.5.1小学数学“特殊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602.5.2“FourSeason”教学设计………………………………………………………65思考与实训…………………………………………………………………………………68第3章数字化教学环境……………………………………………………………………693.1校园网络………………………………………………………………………………703.1.1校园网的基本组成………………………………………………………………703.1.2校园网的基本应用………………………………………………………………723.1.3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743.2多媒体教室……………………………………………………………………………753.2.1多媒体教室的基本组成…………………………………………………………763.2.2多媒体教室的主要功能…………………………………………………………793.2.3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应用…………………………………………………………793.2.4交互式电子白板…………………………………………………………………793.3多媒体网络教室………………………………………………………………………823.3.1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基本组成……………………………………………………823.3.2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基本功能……………………………………………………843.3.3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教学应用……………………………………………………853.4智慧教室………………………………………………………………………………863.4.1智慧教室的作用…………………………………………………………………863.4.2智慧教室的主要特征……………………………………………………………873.4.3智慧教室的组成…………………………………………………………………873.5微格教学系统…………………………………………………………………………893.5.1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893.5.2微格教学的实施…………………………………………………………………91思考与实训…………………………………………………………………………………95第4章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964.1文本素材………………………………………………………………………………974.1.1文本素材的格式…………………………………………………………………974.1.2文本素材的获取…………………………………………………………………984.1.3文本素材的编辑与应用…………………………………………………………994.2图形与图像素材……………………………………………………………………1114.2.1图形与图像的比较……………………………………………………………1114.2.2图像素材的常见格式…………………………………………………………1124.2.3图像的获取……………………………………………………………………1134.2.4图像的编辑……………………………………………………………………1172

目录4.3动画素材……………………………………………………………………………1274.3.1动画的基本概念………………………………………………………………1274.3.2动画的类型……………………………………………………………………1284.3.3动画素材制作技术……………………………………………………………1294.4声音素材……………………………………………………………………………1294.4.1声音素材的常见格式…………………………………………………………1294.4.2声音素材的获取………………………………………………………………1304.4.3声音素材的编辑………………………………………………………………1314.5视频素材……………………………………………………………………………1384.5.1视频素材的常见格式…………………………………………………………1384.5.2视频的特点……………………………………………………………………1404.5.3视频的获取……………………………………………………………………1404.5.4视频的编辑……………………………………………………………………142思考与实训…………………………………………………………………………………147第5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1485.1多媒体课件概述……………………………………………………………………1495.1.1多媒体课件的定义……………………………………………………………1495.1.2多媒体课件的特点……………………………………………………………1495.1.3多媒体课件的类型……………………………………………………………1505.1.4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流程……………………………………………………1505.1.5多媒体课件的评价……………………………………………………………1525.2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之PowerPoint2013…………………………………………1535.2.1PowerPoint2013简介…………………………………………………………1535.2.2PowerPoint2013的特点………………………………………………………1535.2.3在PowerPoint中插入swf动画………………………………………………1615.2.4SmartArt图形操作实例………………………………………………………1655.3Flash多媒体课件的制作…………………………………………………………1695.3.1FlashCS6简介及基本操作…………………………………………………1695.3.2基本动画类型及操作方法……………………………………………………1755.3.3综合应用实例———情景朗读课件……………………………………………180思考与实训…………………………………………………………………………………190第6章微课程设计与制作…………………………………………………………………1916.1微课程简介…………………………………………………………………………1926.1.1微课程的概念…………………………………………………………………1926.1.2微课程的由来…………………………………………………………………1926.1.3微课程的特点…………………………………………………………………1936.1.4微课程的设计流程……………………………………………………………1936.1.5相关概念辨析…………………………………………………………………1936.2微课程设计策略……………………………………………………………………1943

!"#$%&'(6.2.1规划选题………………………………………………………………………1946.2.2内容设计………………………………………………………………………1946.2.3类型选择………………………………………………………………………1976.2.4评价要素………………………………………………………………………2006.3微课程制作技巧……………………………………………………………………2016.3.1微课程制作流程………………………………………………………………2016.3.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方式………………………………………………………2016.4微课程制作软件之Camtasia………………………………………………………2076.4.1Camtasia软件介绍……………………………………………………………2076.4.2CamtasiaRecord录屏…………………………………………………………2086.4.3Camtasia后期编辑……………………………………………………………209思考与实训…………………………………………………………………………………217第7章网络教育应用………………………………………………………………………2217.1网络教育概述………………………………………………………………………2227.1.1“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影响………………………………………………2227.1.2网络教育及相关概念…………………………………………………………2227.1.3网络教育应用的研究内容与特征……………………………………………2237.2网络教育资源及其教学应用………………………………………………………2257.2.1网络教育资源概述……………………………………………………………2257.2.2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使用………………………………………………2267.2.3MOOC的运用…………………………………………………………………2317.2.4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应用……………………………………………………2387.3移动学习及其资源开发……………………………………………………………2437.3.1移动学习………………………………………………………………………2437.3.2移动学习资源开发……………………………………………………………2447.3.3微信公众号的教育应用………………………………………………………246思考与实训…………………………………………………………………………………253参考文献………………………………………………………………………………………2544

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学习目标】1.理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2.了解教育技术产生、发展历史。

3.掌握视听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4.理解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

5.了解多媒体教学原则。

6.会利用传播模式分析教育过程。

7.了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知识导学图】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教育科学群体中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传统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随着现代教育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在不断深入,它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在不断完善之中。

1!"#$%&'(1.1信息时代的教育1.1.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有时也叫作“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信息技术可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贮信息的功能。

我国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不断涌现,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

1.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获取与利用方式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知识就在手头”成为现实,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外部海量存储的知识随需可得,关键是要掌握获取与利用的方式。随着知识载体从以往的单一书本形式转化为多媒体知识包,知识的组织形式从以往的线性排列转向超文本结构。充分发挥人类的联想机制,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知识构建方式,建立面向知识分享的社交网络,通过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建构、交流与共享,推动社会化的知识组织与共享模式,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与集体智慧的增长。

2.信息技术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持下,教育信息资源不再具备独占性和排他性。用户将由单一被动的信息资源获取者,转变为既是信息资源的获取者,又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者。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使得人人可以享有优质资源和学习机会,使教师和学生拥有了平等的信息地位,迫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大大推进了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进程。

3.信息技术开始深刻地影响教育关系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与教育形态,变革了教育模式,将引起教育关系的变化,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同伴之间的教育关系都将因信息化的到来而创新发展。此外,信息化对于学校的管理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优化教育管理模式,改善学校治理结构,也将促使新型教育关系的产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技术,能够有力促进教育系统的重新组合和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实施了远程教育工程,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最大限度地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2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4.信息技术引起教与学方式变革网络学习资源日趋丰富,如网络精品课程、慕课、微课等课程形式,满足了学习者高效获取资源、自我控制学习进度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网上学习、移动学习、游戏学习、项目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学习方式正在加速知识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内化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推动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改变传统的教与学行为方式。泛在学习也正从理想转变成现实,学习者从传统的在课堂向教师学习,转变为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源和视频互动学习平台,随时随地向教师学习,与同伴交流。

5.信息技术改变教育评价标准信息时代人才观更加注重人才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适应能力。在信息化时代,道德是人才的灵魂,体力和智力是人才的基础,信息和网络能力是人才的主要特点,而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信息时代需要“数字公民”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必要的信息技能,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公民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目标。面对数字化浪潮,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学习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切实提高信息素养。

1.1.2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美国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目的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教育必须迎接来自互联网的网络教育的挑战。《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是美国发展教育技术的纲领性文件。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变局中,美国教育部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教育技术背景制定的利用技术发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继1996年后,美国教育部又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分别制定并发布了另三轮计划,强调了不同时期的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重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指明了未来方向并提出了发展策略。自奥巴马执政后,美国政府更加注重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相关机构合作营造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实现社会、学校、家庭多方互动创新的教育技术模式,全方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1996年,美国教育部制定了第一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使美国学生为进入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教育的挑战》,该计划的关注点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2000年,美国教育部提出了第二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数字化学习:让所有孩子能够随时随地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该计划关注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利用率,支持并鼓励学生在教室、学校、社区及家庭中随时随地应用信息技术。2005年,美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第三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因特网、法律和当代学生变革展望》。该计划总结了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变化,以及示范学校的教学变革,重点提出了发展教育技术的七项行动建议。自第三个教育技术计划发布以来,技术进步以及对学习研究的新成果为教育创造了许多机遇。2010年3月5日,美国教育部3

!"#$%&'(教育技术办公室正式发布了第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计划提出了一个技术推动的21世纪学习模式,围绕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生产力五个方面,提出了主要发展目标和建议。

《迎接未来学习:重思教育技术》作为美国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的第五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简称2016NETP),倡导技术是改变学习的强有力的工具。认为技术有利于改善和加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改进学习和协作的方法,缩小长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适应学习体验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提出了教育信息化五个方面的发展目标。

1.学习:让每个学习者都能通过技术参与学习体验。所有学习者都拥有校内外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的体验,从而使他们成为全球网络化社会中主动的参与者,具有渊博的知识、创新意识和良好的道德标准。

2.教学:利用技术来开展教学。确保教育者拥有全面的技术支持,可以随时随地与人、数据、各种资源、专业知识进行连接,为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3.领导:为创新和改变创造文化和氛围。各级教育领导要充分了解教育技术,视其为主要职责之一;设定各州、各地区以及本土教育技术的愿景。

4.评价:为了改善学习。各级教育系统将利用技术的力量来评价学习的有关事项并且充分利用评估的数据来改进工作,提高学习效率。

5.基础设施:有效连接与使用。让所有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随需求使用完善的基础设施。

1.1.3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信息化社会”的概念第一次出现时,其内涵基本上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指“通过从有形物质产品来创造价值的社会,向利用无形信息资源来创造价值的社会的转化和演变过程”。社会的信息化是指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总称。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教育发展十年规划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计划组织推动下,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渠道重点建设,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2004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普及信息化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出版的《教育领域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教育信息化划分为形成、应用、融合、革新四个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处于应用阶段向融合阶段的过渡期。

祝智庭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育形态/方式。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好比“信息化硬币”的两面。南国农认为,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4

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息化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二是信息化教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直至现在)。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过程,信息化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后的表现形态。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

2016年6月7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其中提出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1.2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历史沿革教育是一种为适应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人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活动。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任何一类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都曾对教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以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更是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教育教学领域的观念、理论和方法也随之不断更新,教育技术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2.1教育技术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首次出现“教育技术”的术语,1963年的“视听传播”是教育技术的第一个正式定义。1970年6月25日,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andTechnology,AECT)”,它所定义的术语是“教育技术”而不是“视听教育”。目前,教育技术已经从一种视听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实践领域的专业和学科,并对教育改革,实现有效、高效学习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

1.教育技术AECT定义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有形技术主要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往往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育教学媒体表现出来。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论等。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

1994年,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的英文原文是:“InstructionalTechnologyisthetheoryandpracticeof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andevaluationofprocessesandresourcesforlearning.”从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定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方法。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学习资源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5

!"#$%&'(分。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同伴、小组、群体等,非人力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设施、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等。教育技术AECT1994研究内容见图1-1。

图1-1教育技术AECT1994研究内容按照此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具体的内容。

设计:是指为达到一个确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理论、学习心理、媒体传播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系统进行完整而详细的设计过程,包括对目标、学习者、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媒体的选择,效果的评价等多个环节。这一领域已发展成一个较为独立的教学设计研究方向,成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是指将各种教学模式、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研究,是对教学设计成果的“物化”过程,同时又是为理论的发展提供实践数据的过程。因此,这种开发不仅是依靠某种媒体技术制作教学产品,更广泛的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实践与改进。开发的范围可以是一节课、一个教学项目,也可以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的规划与实施。

利用:是指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各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以及各类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传播。

管理:是指对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包括对教学系统的管理、信息与资源的管理、教学研究与开发的管理等。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优化。

评价:则是指对教学系统运行状态及效率的评价研究。这里既涉及单一环节或因素的评价,也有对系统整体的评价,既有总结性评价,也有形成性评价。多角度、多方位的科学评价体系,才能保证教学系统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以上是按照教育技术定义的表述方式,分别对各部分内涵进行解释。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方面并不是相互孤立、各自为营的,更多的是多个部分的有机结合,如设计与开发、利用与管理、设计与评价、开发利用与评价等。可以说教育技术是在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综合运用中,对各类不同模式和大小的教学系统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其目的就是要达到教学(学习)效果的优化。所以教育技术虽然从学科属性上归于教育学科,但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交叉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对教育技术的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

6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对“教育技术”,AECT在2005年公布了新定义,彭绍东教授将其翻译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英文原文为:“Educationaltechnologyisthestudyandethicalpracticeoffacilita-tinglearningandimprovingperformancebycreating,using,andmanagingappropriatetechnologicalprocessesandresources.”教育技术AECT2005的研究内容如图1-2所示。

图1-2教育技术AECT2005的研究内容该定义表明:(1)该领域的名称又从“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technology)回到“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

(2)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教育技术实践要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

(3)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由此看出,随着事业的发展,教育技术的目的已从“为了学习”扩展到“促进学习”,而不是“控制或强迫学习”,并扩展到学习之外的“绩效”的改善方面,扩展到对学校教育与企事业人员培训的双重考虑,扩展到教学效果、企业效益与教育投入(成本)等多因素的整体评价。

(4)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造”“使用”“管理”。对所有的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与行为提出了较高要求———“符合道德规范”,加上教育中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及,明确提出要以道德规范来约束教育中的技术行为,不只是研究“能做”,还要研究“应做”。按管理科学的解释,“管理”范畴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包括“评价”这一子范畴。因为管理中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与控制”是建立在准确、及时、经常性的“评价”基础之上的。

(5)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不过,AECT2005定义中的“过程”和“资源”之前有一个限定词,指“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与“资源”,这与AECT1994定义中的“过程”与“资源”有一定区别。

(6)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技术性。表现为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是适当的技术性过程与技术性资源,表现为技术实践的“符合道德规范”性、技术工具与方法运用的先进性、技术使用效果的高绩效性。

2.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电化教育领域从美国引进了“教育技术”的概念和理论。为了7

!"#$%&'(适应我国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促进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吸取了美国教育技术中的有益成分,如强调教学设计、强调系统方法等,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加上“现代”一词无非是想突出教育技术更应关注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提供的物质条件,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特色,更重视对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运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改变现有的教与学方式,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则主要是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3.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几个概念视听教育是由国外的直观教育、视觉教育、播音教育发展而来的,其内容和范围比较广泛,凡是运用照片、图标、模型、标本、仪器、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影等视听工具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及直接由视听获得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参观、旅行、表演、展览、实验、实习等都属于视听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教育技术是从视听教育发展而来的,其研究内容与范围更加广泛。AECT1994定义认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AECT2005定义认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从中可以看出,二者的研究对象趋向一致。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称,在研究范围上,比视听教育和教育技术要小,侧重于现代教育媒体。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最大特色,是我国电化教育与外国视听教育或教育技术的最大区别。电化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在现代教育媒体和媒传教法作用下的教学过程,而不是一般的教学过程;是与电教资源自然地交织在一起的那些学习资源,而不是一般的学习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是来自美国的洋货,‘现代教育技术’是出自本国的土产。”信息化教育是电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与教育信息化是同一件事情———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过程,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后的表现形态。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由此可见,视听教育、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从来源和本质上看是一致的,甚至指的是同一事物,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如果说它们有区别的话,就是在研究重点和对某些问题的研究视角上有所不同。

1.2.2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为科学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经验主义认识论。教育技术产生的最原始动机是人们对直观教学(objectteaching)的追求。教育技术从历史上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书中的插图、18世纪教室中使用的黑板。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提出直观性原则。他认为,人总是通过观察实物本身,从事物的本源去获得知识,因此,应运用事物和图形来补充口语和书面教学。夸美纽斯主张,“让一切学校布满图像”,“让一切教学用书充满图像”,并于1658年编写了专为儿童教学8

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而设计并附有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其中150幅木刻画是学与教的手段。他被西方国家誉为“直观教学之父”。迈耶(Mayer)认为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是多媒体教学的先驱。

1.视觉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电子类新媒体大量涌现。在直观教学思想的促进下,这些新的科技成果迅速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13年爱迪生曾预言:“电影注定要彻底革新我们的学校教育系统。”事实上,在20世纪20年代对教育技术美国采用的名称是“视觉教育”,主要是指利用各种视觉媒体如幻灯、无声电影等,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以辅助教学。美国在1918—1928年间兴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教学改革运动———视觉教育运动。今天,学术界正是以这场视觉教育运动为标志,作为教育技术的起点。1928年美国柯达公司成立教学电影部,专门组织制作教学电影。全国成立了5个视觉教育专业组织,20多个教师培训机构开设了视觉教育课程,出现了5种视觉教育学术杂志。这些机构的建立为教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教学人员在这一领域中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在视觉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2.视听教育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开始应用于学校教育,使得“视觉教育”一词无法概括新的实践活动,于是人们开始采用“视听教育”一词,视觉教育扩展到视听教育。在视听教育初期,在“二战”这特定的历史时期,视听教育在企业和军队的训练中得到大力的发展。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育分会正式改名为视听教育分会。1953年出版了专业刊物《视听传播评论》。在视听教育理论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教育家、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戴尔(E.Dale)。他的代表作《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作为视听教育的标准教科书广泛流行。书中所论述的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了当时乃至后来视听教育中的主要理论依据。

在媒体技术方面,一般认为,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S.L.Pressey)是世界上第一台教学机器的发明者,但由于当时社会上对其需求不强烈,加之机器性能有限,没得到推广。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在普莱西教学机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教学材料的程序化思想,并设计了新一代教学机器,即程序教学机,技术第一次被特别开发以迎合教育的需要。在斯金纳的推动下,1958年美国哈佛大学和拉德克利夫学院用10部程序教学机进行人类行为课程的教学。这一时期教学机器所用的程序教材也曾在很多国家的各级各类教学和训练中逐步推行。

3.视听传播进入20世纪50年代,视听教育(audio-visualcommunication)因传播理论和早期系统观念的引入,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风靡一时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深入,视听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媒体变革时期。教材操作的自动化、形态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程序化等新的研究目标与尝试,引发了人们对“视听教育”的重新界定。“视听传播的实际目的是使用有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能力的各种传播方法和媒体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在理论研究方面,系统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方法论学科,其目的是从新的角度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霍本9

!"#$%&'((CharlesF.Hoban)和芬恩(JamesFinn)这两位当时美国视听教育界的泰斗,于50年代末向业内介绍了系统理论,并提出了教学系统的概念,指出视听领域的研究重心应是整体教学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而非只限于教具和教材本身。“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理论模型的几个步骤如下:(1)明确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2)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3)进行视听传播设计。(4)把视听传播设计的产物———教学系统投入教学情境中使用。(5)对评价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图1-3教育传播过程中的视听关系在实践应用方面,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电视台雨后春笋般地在世界各地涌现,仅美国就有300多个,日本也有100多个。20世纪70年代中期卫星电视系统开始出现,1974年美国通过6号实用技术卫星转播电视教学节目,揭开了卫星教育电视的序幕。由此产生了教育技术中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领域———远程教育,并很快成为教育技术中规模最大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对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尤其是偏远地区教育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拓宽了视听领域的视野,学者们开始把关注的焦点从视听教具逐渐过渡到整体教学传播过程和教学系统的宏观层面上。鉴于这样一种变化,1971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正式更名为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4.教育技术1972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将其实践的领域定名为教育技术。至此,教育技术一词才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正式名称确立下来,此后又相继出现过教学技术、学习技术等。在随后的20多年里,教育技术在相关学科的发展影响下,不断地进化和丰富。在早期程序教学理论的深刻影响下,教学设计研究开始出现,并与系统理论相结合,使教学系统开发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学设计理论日趋成熟,与媒体技术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同时,学习心理学的新发展为教育技术的理论注入了新活力。在新的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教育技术的热点。

教育技术在研究领域和范畴上的变化,也促进了人们对“教育技术”一词的再认识。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此作的定义阐述,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明确阐明教育技术内涵的定义,也是受认可程度最高的。总之,教育技术的理论发展与媒体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性,通常是对探索性实践的总结、综合与升华,之后是对实践的再指导。

10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2.3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与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基本相似的,只是由于我国经济、历史、科技的原因,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所滞后。美国在发展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方法和发展范式,这些理论和发展范式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实践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AECT教育技术定义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的界定,加深了人们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1.电化教育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受美国视觉教育运动的影响,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南京等地的学校中,教育界人士开始尝试用无声电影、幻灯等媒体进行教学,标志着我国电化教育的萌芽。“电化教育”一词在我国较为正式地使用始于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由各地选派学员参加,随后,电化教育一词逐步流传开来。30年代到40年代,这一活动发展很快,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出现了电化教育的专业培训机构,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出现了一些文章和专著。这一时期南京金陵大学在推进电化教育方面是最为著名的。40年代,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电化教育”一词作为这一领域的正式名称开始确认。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对电化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文化部和教育部的推动下,全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出版了多种专业期刊、论著。60年代开始各类学校应用录音、电影、幻灯投影等媒体进行教学的活动十分活跃,同时无线广播在社会教育方面获得大规模应用,各地建立起了官方性质的电教机构。1978年成立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利用卫星电视进行教学。在80年代中期,一些师范大学开设了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对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出现了大量专业期刊和论著。

当时的电化教育专门指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后来人们对电化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尤其是自1978年以来,人们对其概念的界定进行了广泛探讨,提出了很多定义。新中国电教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南国农先生认为:“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用公式表示就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说明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是构成电化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缺一都不能取得成功的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并不排斥传统教育媒体,强调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恰当结合,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与国外教育技术界交流的增加,新的理论、经验、成果的不断吸纳,人们发现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在视听教育的研究范畴中。人们发现,美国的教育技术同中国的电化教育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必要借鉴国外教育技术的成果和经验,对电化教育重新定位。在这样一个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电化教育开始向教育技术转变,出现了教育技术全面发展的新态势。

(1)广播电视教育继续发展我国远程教育在这一时期的继续发展主要表现为卫星电视教育的开创和发展。我国政11!"#$%&'(府在80年代后期投资购买了国际通信卫星上的两个转发器,分别于1986年7月1日和1988年11月1日起开通了两个专用的教育卫星电视频道。为了组织好卫星电视教育,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87年正式建立了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要任务是组织有关专家制定高等专科和中等师范各学科专业的专业计划和课程设置,组织和协调各类课程印刷教材及广播电视教学节目的制作和发行。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组织的各类师范学历教育课程即在职培训课程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专用教育卫星电视频道播出。学生注册和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以及考核和发证由各地师范院校、电视大学组织实施。

(2)教育技术学科体系逐步形成在学科发展上,从90年代开始各高校纷纷将原电化教育专业名称改为教育技术学,同时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高。1978年到1984年,电教人员和电教机构蓬勃发展的形势和背景推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出现和壮大。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先开设四年制本科电化教育专业和教育信息技术专业。1986年底,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在内已有25所高校设置了电化教育专业、教育技术专业或教育传播专业。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明确了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1992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将“教育技术”正式写入文件中,将课程设置中原来的“电化教育概论”改为“教育技术学导论”。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到1996年,全国有30余所高校设立了本(专)科教育技术学专业,10余所高校建立了硕士点,3所高校具有博士授予资格。

(3)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顺利实施“农远工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壮举。实施数年来,千百万农村中小学生从中受益,与城市学生一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003年以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工程投入以地方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扶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着力于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与农村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与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与“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相结合。“农远工程”有三个技术模式。

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可实现光盘教学资源播放功能,其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电视机、DVD播放机、成套教学光盘。特点:成本低且维护简单,使用方便。适用对象主要是具备基本供电条件的农村小学教学点。

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可实现卫星教学资源收视、互联网接入和文件打印等功能,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特点:该模式同时具备模式一的全部功能,教育教学资源更新及时,传输速度快,资源量大,并可为农村普及实用科学技术、传递经济市场信息、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服务。适用对象主要是具备12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基本供电和通信条件的农村小学。模式三:计算机教室该模式同时具备模式一和模式二的全部功能,是为农村初中学生提供网络和多媒体条件下的学习环境。该模式具有较大的可扩展性,可实现互联网接入,适当增加配置,还可实现双向交互式辅助教学、局域网组播和教学节目录制,及与当地有线电视网或闭路电视系统相结合等功能。适用对象主要是具备基本供电和通信条件的农村乡镇初中。

2016年6月7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规划要求“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1)积极推动“专递课堂”建设。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逐步使依托信息技术的“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

(2)大力推进“名师课堂”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积极组织推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3)创新推进“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利用“名校网络课堂”带动一定数量的周边学校,使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1.3视听与传播理论1.3.1视听教育理论视听教育理论研究如何利用视觉、听觉感官的特点和功能,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效果。它的心理学基础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背景的视感知规律、听感知规律和“经验之塔”理论。

1.课程的视觉化思想到了20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相、幻灯和无声电影被用于教学。美国人提出了“视觉教育”的概念,并于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建立了视觉教育分会。1937年霍本等人在《课程的视觉化》一书中,提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如图1-4),系统地论述了视觉教育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将各种媒体按具体或抽象程度进行分类的观点,并设计出了分类的层级模型。这个模式主要以教具为基准,按其所提供的教材的具体-抽象程度排列成示意图:从实地见习开始,它提供的教材最具体;越向上,具体性逐渐减少而抽象性逐渐增加。相对来说,言语最抽象。霍本还指出,在选用视觉教材时有四个方面值得考虑,即视觉教材本身的现实性、学生过图1-4课程的视觉化去的经验范围和性质、教育目的和教室环境、学生智力的成熟程度。

13!"#$%&'(2.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1)经验之塔的基本思想在众多关于视听教育的研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戴尔(E.Dale)于1946年出版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Audio-VisualMethodsinTeaching)。书中研究了录音、广播等视听教学手段怎样在教学中使用,会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等一系列问题,总结出一系列视听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理论,这就是视听教学理论。戴尔把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来系统描述,因此,人们又将这一理论称为“经验之塔”理论。由于视听教育的效果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肯定,所以二战以后的10余年的时间里视听教育得到了稳步发展。

“经验之塔”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是视觉教具层级分类模型的发展。它依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各种经验依照抽象程度,将人类学习的经验分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三大类,并按抽象程度分为十个层次:有目的直接经验,设计的经验,参与活动,观察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电影、电视,广播、录音、照片、幻灯,视觉信号以及词语符号。如图1-5所示。

图1-5戴尔的“经验之塔”“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而位于塔的中部的广播、录音、照片、幻灯、电影电视等介于做的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既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又便于借助于解说或教师的提示、概括、总结,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2)“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戴尔“经验之塔”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向上越抽象。底层的经验易于14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理解和记忆;顶层的经验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2)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学习间接经验要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教学不能止于直接经验,必须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因为概念是思维推理的工具,它使探求知识的智力过程大为简单化、经济化。

(4)位于塔腰部分的是替代经验,它能突破时空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克服了教学中具体经验向抽象经验过渡脱节的矛盾。替代学习经验的思想是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理论依据。

(5)应充分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传统教学比较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对直接经验重视不够,应予纠正。但如果把直接经验过分看重,是否也有危险?戴尔说,危险是危险,但不会那样大。如果教育太过于具体化,那就是没有达到更普遍的充分了解,但在今日这种危险只是理论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开始做到教学应有的具体程度。这种思想对指导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仍具有现实意义。

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育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即使到了今天,它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网络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方式和所要学习的内容都较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都已或轻或重打上了网络的烙印,网络时代的“经验之塔”是传统经验与网络经验的融合。

1.3.2多媒体学习理论1.多媒体认知过程(1)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多媒体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媒体的交互式呈现方式,包括文本、声音、静态图像、动态图像和动画等元素,当电脑呈现的材料包含两种以上的上述元素时,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多媒体的呈现。依靠多媒体呈现方式所进行的学习就是多媒体学习。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迈耶(RichardE.Mayer)等人在双重编码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揭示了多媒体学习的认知过程,即多媒体学习是从所呈现的文本或叙述中选择相关语词或从所呈现的画面中选择相关图像,并将所选择的文字组织成连贯清晰的语言心理表征(或者将图像组织成图像表征),进而将言语模型、图像模型与先前知识进行整合。认知过程模型如图1-6所示。

图1-6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根据加拿大心理学家佩维奥(Pavio)提出的双重编码理论,认为视觉和言语材料在不同的加工系统中进行加工,视觉通道的输入开始于眼睛,最后产生的是图片表征,而听觉通道的输入开始于耳朵,最终产生的是言语表征。因此,迈耶针对多媒体学习理论提出以下三个15!"#$%&'(基本假设:①双通道假设。人们对视觉表征和听觉表征的材料分别拥有单独的信息加工通道,当信息呈现在眼睛(如图表、动画、录像或屏幕文本等)时,人们开始在视觉通道加工该信息;而当信息通过耳朵呈现时(如叙述和非言语的声音),人们用听觉通道加工信息。

②容量有限假设。人们的每个通道上一次加工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当呈现图表或动画时,学习者在其工作记忆中只能同时保持几个图像,而且这些图像还只是反映了呈现材料的部分,人们通过元认知策略来对这些有限的认知资源进行分配、监控和调整。

③主动加工假设。人们为了对经验建立起一致的心理表征,会主动参与认知加工。这种主动的加工包括形成注意、组织新进入的信息和将新进入的信息与其他知识进行整合。主动认知加工能产生一个一致的心理表征结构,因此主动学习可以看作模型建构的过程。这个假设对多媒体设计有两个重要的启示:一是所呈现的材料应该有一致的结构,二是应该向学习者提供建立结构的引导信息。

(2)多媒体学习的认知过程根据迈耶的观点,学习应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作为信息的主动加工者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其目标不应该停留在记忆和保持上,更重要的形成理解和迁移。学习者的认知活动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过程:选择、组织和整合。

①选择过程。学习者需要注意经过眼、耳进入信息加工系统的视觉与言语信息中的有关内容,从呈现的言语信息中,学习者选择重要的词语进行言语表征(即语词选择),其结果是建构命题表征或语词库,对多媒体信息中相关的语词给予注意。在多媒体学习中,多媒体呈现包括语言和图片两种,图片通过眼睛进入感觉记忆,而语言可通过眼睛(以屏幕文本的形式)或耳朵(以听觉叙述的形式)进入感觉记忆。

②组织过程。学习者从感觉记忆中选择相关的语言和图像进行加工,这些加工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在工作记忆中,认知积极的学习者会建立心理联系,把语言和图像分别组织进“言语心理模型”和“视觉心理模型”。对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图像的加工分别在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中进行,所占用的工作记忆也各不相同。

③整合过程。学习者会将言语和视觉心理模型与他们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相关先前知识进行整合,把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相关认知结构中去,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有意义学习。要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必须完成这些认知加工的每个步骤,即选择相关的单词和图像,将它们组织进相应的言语和视觉表征,并与相应的言语和视觉表征整合。

这些认知活动,特别是在言语和视觉表征间建立联系,在学习者可以同时在记忆中保持相应的视觉和言语表征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因此,教学信息就应该设计来使得这些重要的认知加工产生的机会最大。在多媒体信息加工过程中,这三个过程并非总是以线性的顺序发生。

2.多媒体教学原则遵照多媒体设计的原则,恰当地表征信息、研究媒体的优化组合,才能设计出符合人类心理认知方式的网络课程。迈耶2009年出版的MultimediaLearning第二版中提出了多媒体设计的12条原则和2个边界条件,如表1-1。其中,第1~5条属于减少外在加工(re-ducingextraneousprocessing)的原则,第6~8条属于管理必要加工(managingessentialprocessing)的原则,第9~12条为培养生成加工(fosteringgenerativeprocessing)的原则。

16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另外,每个原则都有需要遵循的边界条件(boundaryconditions),包括学习者的个人特点和呈现的复杂性和步调。

表1-1迈耶多媒体教学原则(2009)①原则描述一致性原则()

当无关的语词、画面、声音和音乐等材料被排除时更能促1.

coherenceprinciple进学生的学习2.

signalingprinciple对重要内容的组织给予突出强调会提升学习效果标记原则()

3.

redundancyprinciple学生学习由“动画+解说”组成的呈现材料比学习由“动画

+解说+

屏幕文本”组成的呈现材料能取得更好的冗余原则()

效果4.

spatialprinciple书页或屏幕上的对应的语词与画面邻近呈现比隔开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空间邻近原则()

5.

temporalprinciple对应的语词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继时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时间邻近原则()

分割原则()

多媒体教学信息按照学习者学习步调分段呈现,学习者6.

segmentingprinciple的学习效果更好7.

pre-trainingprinciple学习者掌握和了解学习内容的主要概念的名称和特征以后会从多媒体中学习得更好预训练原则()

,通道原则()

学生学习由“动画和解说”组成的多媒体呈现比学习由8.

modalityprinciple动画和屏幕文本组成的多媒体呈现的学习效果好“

”多媒体原则()

学生学习“语词和画面”组成的呈现比学习只有语词的呈9.

multimediaprinciple现学习效果好个性化原则()

学习者使用会话风格的多媒体材料进行学习,效果好于10.

personalizationprinciple使用一般说明风格的多媒体材料11.

voiceprinciple多媒体信息中的言语使用标准口音比使用机器和外语进行解说效果更好标准发音原则()

,形象出镜原则()

多媒体形式呈现信息的时候,讲解者的形象出现在屏幕12.

imageprinciple上的学习效果不一定更好设计原则的边界条件1.

individualdifferencecondi-多媒体设计效果对知识水平低的学习者要强于对知识水平高的学习者对空间能力强的学习者要好于对空间能个性差异条件(,

)tions力弱的学习者2.

complexityandpla-多媒体设计效果对高复杂性的学习内容要强于低复杂性复杂性和步调条件(cingconditions的学习内容,对快节奏的呈现要好于慢节奏的呈现)

①RichardE.Mayer.MultimediaLearning(SecondEdition)[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9:267-269.

17!"#$%&'(遵照多媒体设计的原则,恰当地表征信息、研究媒体的优化组合,才能设计出符合人类心理认知方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限容量假设理论、声音原则和图像原则说明在网络课程多媒体设计应努力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使网站的内容简洁易懂,并能准确、快速传达网站的构成内容,这就要求多媒体设计需符合视觉认知习惯,使用标准字、标准语言,同时还需考虑网络课程的可传播性。个性化原则、分割原则以及预训练原则要求多媒体设计需要体现出教学设计,内容安排合理,导航清晰明确,超链接设置得当。

1.3.3教育传播理论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从远古的生物进化,到当代形形色色的社会活动,无不涉及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是随着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体的发展,逐步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它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通过教育媒体,将相应的教育内容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它与大众传播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关系密切,可以把传播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现代媒体教育中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因此,传播理论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1.传播的概念和类型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教育传播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是传播理论向教育研究渗透而产生的结果。传播(communication)原指“通信、传达、联系”之意,后专指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广义的传播可理解为“大自然中一切信息的传送或交换”,包括植物、动物、机器、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狭义的传播主要指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而且又分为人的内在传播(或称自我传播)、人与人的传播。人与人的传播通常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1)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直接传播主要是以语言表达信息,或用表情、姿势来强化、补充、修正语言的不足。间接传播是以媒体为中介,如电话、电报、电视、书信等进行信息交流。人际传播的目的是沟通和调节。(2)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组织是一群相互关联的个体的组成,每一个人都属于一定的组织,可以说,没有人能够离开组织而独立生活。组织传播的目的是与其他组织达成有效的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使组织内部成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和睦共处,以共同的行动促进共同的利益。(3)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传播者用专门编制的内容,通过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不是某个人,而是有组织的传播机构。大众传播的目的是从多方面影响受众,使之接受或认同传播者的意向。(4)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18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

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教育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明确的目的性。教育传播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活动。

内容的严格规定性。教育传播的内容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规定的。受者的特定性。教育传播有特定的对象。

媒体和传播通道的多样性。在教育传播中,教育者既可以充分发挥口语和形体语言的作用,又可以用板书、模型、幻灯、电视等作媒体;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又可以是远距离的传播。

(5)网络传播若以媒体分类,现代传播又可分为书刊传播、电话传播、电报传播、广播传播、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物质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既是对传统传播的一种继承,又具有以下自身的特征:传播的数字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只传递0和1的数字。传播的互动性。网络公众通过BBS论坛、QQ聊天室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

传播的快捷性。网络传播省略了传统媒体的印刷、制作、运输、发行等中间环节,发布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给受众,而且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实现刷新,在内容上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信息的大容量。互联网络实现了在线资源共享,任何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只要联网,都成为公众的共享资源。

检索的便利性。利用搜索引擎或新闻站点等多种检索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媒体的综合性。网络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综合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信息的再生性。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可以复制或打印,成为个人信息。

传播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传播对象的平等性和传播范围的广阔性。

传播的选择性。网络传播的网站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选择范围极为宽广,每位网民都可自由选择适合的个性化网站。

2.传播模式传播学者研究传播过程,都毫不例外把传播过程分解成若干个要素,然后用一定的方式去研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这样就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研究传播过程的模式。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

(1)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模式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如图1-7所示,是传播研究中最有名的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简便方法,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向谁说(to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即5W。

拉斯威尔传播理论明确地说明了传播的概念和过程,以及传播的基本要素,是传播的基19!"#$%&'(图1-7拉斯威尔的“5W”传播模式本理论。拉斯威尔传播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一模式过于简单,具有以下明显的缺陷:首先,它忽略了“反馈”的要素,是一种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模式。由于这个模式的影响,过去的传播研究忽略了反馈过程的研究。其次,这个模式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在动机方面,有两种值得重视的动机:一是受众为何使用传播媒体;二是传播者和传播组织为什么去传播。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拉斯威尔“5W”模式,主要是发挥传者(教师)、受者(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和组合适合教育内容的现代教育媒体,通过这些媒体将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受者,并通过实践检验或证明其产生的效果。因此,此模式对指导现代媒体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2)香农(ClaudShannon)-韦弗(Weaver)的传播模式1949年,由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提出,从电话、电报的传播模式出发,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科学。其传播模式如图1-8所示。

图1-8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认为,传播过程是“信源”(即传者)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编码”(即转变成某种符号,如声音、文字、图片、图像等),通过一种或多种媒体传出。“信宿”即受者接收这些经过“译码”(即解释符号)的信息符号。有效的信息传播需要传者的经验与受者的经验有一部分重叠,否则受者难以理解或正确认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环境的干扰,或受者在处理收到的信息时会有反应,这种反应通过一定的渠道反馈给传者,传者根据反馈的情况重新设计或修改传播内容,使之更适合受者的需要,提高传播效果。香农-韦弗的传播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传播过程中引入了“反馈原理”。

(3)贝罗的传播模式贝罗(D.Berlo)传播模式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大众传播学、行为科学等新理论,去解释在传播过程中的各个不同要素。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信息、通道和受传者。贝罗模式也叫SMCR模式,S代表信息源(source),M代表信息(message),C代表通道(channel),R代表接受者(receiver)。贝罗模式明确而形象地说明了影响信息源、接受者和信息实现其传播功能的条件。如图1-9。

贝罗的传播模式比较适合用于研究和解释教学传播系统的要素与结构。该模式现在常20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图1-9贝罗传播模式被用来解释教育传播过程,如“S-M-C-R”相当于“教师-课业-手段-学生”。它说明了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影响和决定教学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各因素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4)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德国的鲍尔·海曼(P.Haimann)与赫尔马·弗朗克(H.Frank)提出了一个课堂教学系统的六维空间结构模式,如图1-10所示。整个六维坐标系表示出影响课堂教学的六大因素:B:教学系统怎样施教?

L:用什么教材施教?

M:用什么教学媒体施教?

P:对谁施教?

S:在什么情况下(环境)施教?

Z:为什么(目的)施教?

图1-10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21!"#$%&'(这六大要素相互关联、互相制约,构成教学传播过程。这一模式明确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六大要素,是一种由六大要素构成的模式。教学过程要同时重视这六大要素,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模式简单明了,清晰表明了教学系统有六个重要变量,适当控制这六大要素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但这一模式过于简单,未能表示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3.教育传播过程教育传播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在教育传播中,构成传播系统的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媒体、通道、环境等。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通过信息的控制,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通道传送;接收与解释;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如图1-11所示。

图1-11教育传播过程(1)确定教育传播信息教育传播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传送的教育信息,传送什么信息,要依据教育目的和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一般来说,课程的文字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通常都体现了要传送的教育信息。因此,在这一传播阶段,教育者要认真钻研文字教材,对每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将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对学习者要达到的学习水平。

(2)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选择教育传播媒体去呈现要传送的信息,实质就是编码的过程。某种信息该用何种符号和信号的媒体去呈现或传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用一套理论与方法去指导。(3)通道传送在这阶段,教育传播通道通过教育媒体传送出信号,也称施教阶段。在这里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信号要传递多远,多大范围。例如,课堂教学传播,教学对象是几十至几百人,范围是在几十至几百米之间;至于远距离教育传播,则要将信号传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之外,受教育的对象可以有千千万万之多。因此,要根据信号的传送要求,选好传送通道,保证信号的传送质量。二是信息内容的先后传送顺序问题。在任何课堂教学传播中,每一节课,从开始至结束,教师何时口语传播,何时利用幻灯媒体,何时利用电视媒体,要遵循课程的教学结构;在远距离教学传播过程中,无论用广播、电视媒体,还是寄发印刷媒体,也有一个学习的先后顺序。因此,在通道传送前,教育者必须做好每一次传送的结构设计,在通道传送时,有步骤地按照教学结构方案去传送信号。通道传送应尽量减少各种干扰,确保传送信号的质量。(4)接收与解释在这一阶段,受教育者接收信号并将它解释为信息意义,也就是信息译码阶段。受教育22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者首先通过视、听、触等感觉器官接收传来的信号,信号对感官的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至中枢神经,通过分析将它转换为相应的符号,然后,受教育者依据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将符号解释为信息意义,并将它储存在大脑中。(5)评价与反馈受教育者接收信号解释信息之后,增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能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及阶段性的考试等。评价的结果是教育传播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反馈信息。(6)调整再传送通过掌握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发现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再次调整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和传送通道,进行再次传播。如在课堂提问时发现问题,即时调整传播;在课后作业、考试中发现问题,可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在远距离教学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可以补发辅导资料,或者可能时集中在一处做面对面的辅导等。

4.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教育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取得良好的教育传播效果。教育传播效果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传播过程完成之后,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教学效率、教育规模等。研究发现,教育传播要取得好的效果,需遵循一些原理或规律,其中利用媒体进行传播有以下几个主要原理。(1)共同经验原理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一方面,对学生缺乏直接经验的事物,要利用直观的教育媒体帮助学生获得间接的经验;另一方面,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2)抽象层次原理抽象层次高的符号能简明地表达更多的具体意义。但抽象层次越高,理解便越难,引起误会的机会也越大。所以,在教育传播中,各种信息符号的抽象程度必须掌握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并且要在这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3)重复作用原理重复作用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以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呈现。如在几个不同的场合下接触某个外语生词,以达到长时记忆。二是将一个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如同时或先后用文字、声音、图像去呈现某一概念,以加深理解。(4)信息来源原理有权威、有信誉的人说的话,容易为对方所接受。资料来源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传播中,作为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之一的教师,应树立为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所用的教材与教学软件,其内容来源应该正确、真实、可靠。

1.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全23!"#$%&'(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国各省市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也纷纷开始制定各自的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在这些规划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都被放在重要位置,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被认为是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伴随着“能力提升工程”被提出来的,在“能力提升工程”中明确提出了要“研制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包括“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培训测评指南”。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教育部先后颁布了3个文件。2014年5月27日,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4年5月30日,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系列的课程,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2014年7月7日,为规范指导各地组织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要求各地参照执行。

思考与实训1.说说你对教育技术定义、现代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

2.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视听教育、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3.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

4.简述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及多媒体教学原则。

5.传播模式有哪几种?利用这些模式解释教学过程。

6.什么是教育传播?它有什么特点?

7.简述教育传播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理。

附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24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中,Ⅰ.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Ⅱ.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维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Ⅰ.

Ⅱ.

1.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1.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主动探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索和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识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2.

2.

操作常用设备作,了解其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技

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探索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术

3.

3.

素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