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之十 信仰信念卷(2)

书名:
羊皮卷(最新版)
作者:
阿瑞丝
本章字数:
12715
更新时间:
2023-10-24 11:03:51

NO.5物质不是满足

本节要点:赚钱不是目的;金钱不代表幸福;工作不能只看薪水。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达,实行以钱易物的规则。因此很多人就把钱看得很重,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顺口溜,“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钱不是万能,但没钱是万万不能”,就连那些有钱人,对于钱也仍是看重,李嘉诚就说:“世界上并非每一件事情,都是金钱可以解决的,但是确实有很多事物需要金钱才能解决。”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这个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但是,有了钱,就能够得到幸福吗?关于这一点,也没有人敢打保证。物质富足了,并不一定能够带来人生的满足。

不是为了钱而赚钱

很多人大概都以为,那些有钱人、那些企业家们,比一般人更喜欢做冒险的事情,从而做了别人不敢想或者不敢做的事情,因而企业家创造了比平常人多得多的财富。而他们敢于冒险的动机是为了金钱,也就是说,这些人之所以成为“企业家”,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爱财,对金钱有更强的欲望。但是,经过专家的研究却发现,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其实不是因为追求金钱而创办自己的企业的。几乎没有因为追求金钱和个人财富而能成功地做大做强自己企业的例子。没有。相反,对个人财富和金钱的追求倒是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商业欺诈和强盗式商业扩张的败局。

企业家他们创办企业就是因为他们喜欢做这样的事情,他们喜欢挑战自己。如果说他们有一个崇高的理想的话,那么他们的理想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来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世界的存在方式。这样说并不抽象,事实上,在近代史上我们看到的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与一个企业家的名字以及他的一项发明的技术、创新的产品或者一个崭新的理念相联系着。福特汽车、柯达照相、多米诺比萨饼、微软、派克笔等等,都是我们身边可以信手捻来的例子。还有一些企业家,是因为家里富有才喜欢去追求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创办自己的企业,而不是反过来因为贫困才想通过办企业来“致富”。

而反观我们中国的转轨时期,有大量的所谓的企业家,他们并不能也没有能力通过发明或者创新活动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相反,他们更热中于欺骗活动和投机活动。在今天,我们绝大多数迅速扩张的企业似乎都与房地产和证券市场的炒作、欺诈与内幕交易关联。这样的事实还不值得我们警醒吗?

在哈佛商学院,很多已经事业有成和富足的商人支付了很昂贵的学费来这里学习,他们学什么?难道学怎样挣更多的钱吗?不是,他们已经很有钱。而哈佛商学院的第一堂课是商业(企业)伦理学。这里的教授们要讲述历史的故事,告诉这些富有的“学生”,对企业家来讲,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企业家如何出色地服务和回报社会与社区。

一个人并不需要很多的财富,更多的钱对自己是没有用的。那些聪明的企业家们,把这些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用的钱视为社会的,又回馈给社会,帮助社会整体向前发展,使钱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金钱带不来幸福

假如我们住在黑暗狭窄的的小房子里,一天天辛苦劳动赚的还不够自己的花用,生活得很穷,只能吃菜市场的下脚菜,不能吃肯德基,不能玩计算机,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下去,没有人会以为这样的日子能产生幸福。我们常常听说这样“男人有钱就变坏”、“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故事。可即使是华衣美服、香车宝马那样的富裕生活,就代表快乐了吗?那个时候同样感觉不到真正的宁静和幸福,对金钱、成功永无止境的追求使自己总被焦虑感、不安全感折磨着。这就是现代人的尴尬处境。现代人在种种物质的围裹下,已渐渐失去了领悟简单、朴素、平凡生活的能力以及和这种生活紧密相关的感情,比如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等等。

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之中,不知不觉地自己就变成了金钱的奴隶。

许多人到餐馆吃自助餐,不用多少钱,但是可以随便吃,就让自己吃得发撑,吃得难受,就为了把自己的钱吃回来。因为不吃白不吃,多吃并不多花钱。为什么许多人做出这样的傻事,因为要对得起自己所花的钱。还有更多的人被钱所驱使,做出损人损己的事。我们不是成了钱的奴隶吗?有些富人已经有了成千上万的家当,几辈子也花不完,但是在钱上还是斤斤计较,为了赚钱昼夜奋斗,连花钱享受的时间也没有,到了一脚踏进棺材里才醒悟,这一生究竟得到了啥。有些企业家,为了钱和多年来同甘共苦的合伙者反目成仇,不但丢失了友情,还把企业搞垮,落得人财两空。更有那些贪污分子,昧着良心赚钱,金钱不可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倒是使他们成天提心吊胆。即使他们的罪行没有被发现,生活在恐惧之中,又有什么快乐可言!但是他们毫不自觉。因为已经把自己交托给钱,成了钱的奴隶。做奴隶是痛苦的。

当今社会虽然变富了,可是没有更快乐,就是因为许多人做了钱的奴隶而变得痛苦。

人不能只为了金钱而活,生命中还有其他的很多值得我们去开掘,只为金钱,一生不会快乐幸福。

工作不能只是为了薪水

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就是那些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的人。除了薪水,你应该还有其他需求。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四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四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人们为报酬而工作,斤斤计较于收入,实际主要是为了满足这个方面的需要。

人们在这个社会上,还有更高的需求,那是第四个层次的需求,人们要求有成就,实现自我价值,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

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

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这更接近于精神上的需求。

最低的需求是生物的,人们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才需要在薪水上仔细考虑,但是对于现代社会企业公司所提供的工作机会,足可以满足人们这最低的要求,这方面其实已经不是人们所需要看重的了,活着,工作,更重要的还是得到他人认、尊重与实现自己的价值。

真正有利于一生的,不是薪水,而是实现自己。不要太顾及你的雇主所给你的薪水是多少。你对此不如去想一想你自己还可以从中获得各种可能的薪水,如技巧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及整个生命的充实等等各方面。

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自己的老板亏待自己,所以只是提供吝啬的服务,刻意使之与薪水相等,这种做法只会阻碍自己的成长,拦阻自己的前程,从而使自己终身只做半个人,而不是整个人;使他们自己成为一个卑小、狭隘、无用的人,而不是一个有精神、崇高、完备的人。

雇主给我们提供的工作,是我们用来塑造品性与人格的机会和条件。那是一所训练才干、张扬精神、发达智力的实验学校,而不是用来从中榨压出金银的石磨。

在你服务于一种职业时,你应该想到,那是你自己的职业,是在为你自己而工作。当然,薪水的数目,对你来说当然希望多多益善,但你该记住,这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当你从事该种职业时,你就获得了一个深入那个职业的详情,以及接触其中人物的机会;得到了一个可以用你的耳目尽量吸取关于那个职业的知识,且与你的前途很有关系的知识的机会。你可以从你对工作的忠心,从你在工作时的善良与高尚心志中,取得十分丰厚的报酬。你从这种方式所取得的报酬与雇主所付给你的薪水相比,那后者真可谓无足轻重了。前者支付给你的是金钱,而后者则付给你可贵的经验,善良的训练,效率的增加,自我的表现,人格的造就。

一个人一旦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除此之外便没有了其他较高的动机,那这个人将是不忠实的。而受此欺骗最厉害的人正是他自己。

他就是在日常工作的量与质中欺骗了自己。这种因欺骗而蒙受的损失,纵使他日后怎样奋起直追,努力振作,也是永远无法补偿的。

不要害怕你的雇主会对你的努力与功绩视而不见,而不考虑对你的提拔。假使他是一位努力寻求高效率雇员的雇主,那在你值得被提升时,将你提升,正是他的心愿。

我们常常看见,许多很有作为的青年,他们在低微的薪水下工作多年后,会突然像变魔术一般,跳上一个高级而负重任的位置,为什么?就因为在他们的雇主每星期只给他们极少薪水的时候,他们却正在积累使他们终身受益的工作经验:办事能力的增加,经营手段的进步。

所以,别在你的薪水上反复纠缠了,去发现你在工作中能够得到的东西吧,那才是你一生的财富。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同闹钟,会在适当的时刻将你唤醒。

NO.6时刻都需要正确的信念

本节要点:正确的信念让人超越自己;失败只是暂时的;当面对失败,要保持清醒。

你需要正确的信念

美国著名的心理医生基恩博士,他是一位黑人。众所周知,一个黑人要在美国的白人社会中脱颖而出很难,但还是有很多黑人们走到了金字塔的前几阶梯,基恩博士就是其中之一。基恩博士告诉那些想要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人们,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信念。

他谈到这样一个故事,那是他小时候的亲身经历:一天,在公园里,几个白人小孩正在那儿玩。基恩也在,但是他看看自己的样子,又看看他们的样子,不敢上去和这些白人孩子玩。

只是站在旁边看。这时,一位卖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上去,每人买了一个气球,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的气球跑开了。基恩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气球,它们飞在空中多么漂亮。他也想有一个气球。克服了自己的恐惧,他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恳求地问道:“您能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当然可以,”老人慈祥地打量了他一下,温和地说,“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他鼓起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这个黑人小孩,旋即送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气球。他开心地接过气球,小手一松,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基恩愣愣地看着那个飞舞在空中的气球,惊讶地喊了起来:“黑色的也能飞吗?”

那个老人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基思的后脑勺,说:“孩子,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形状,而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在于自己心中是否有自信。对自己的看法决定了未来。正确的信念是奠基成功的基石。信念在很多时候是对自己的信心。

你无法用“想象”来移动一座山,也无法靠“想象”实现你的目标,但是只要有积极的信心,你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赢得成功。

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关于信心的威力,并没有什么神奇或神秘可言。信心起作用的过程是这样的: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产生了能力、技巧与精力这些必备条件,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不少年轻人开始新的工作,他们都“希望”能登上最高阶层,享受随之而来的成功果实。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不具备必要的信心与决心,因此他们无法达到顶点。也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达不到,以致找不到登上巅峰的途径,他们的作为也一直停留在一般人的水准。

拥有信心的人,不管面对何种艰难,都能想出办法克服,他们最后一定能登上金字塔,成为塔尖上的人物。

失败,只是暂时的失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人能够正确看待别人的失败,能够劝慰失败的朋友重新站起来,但是却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失败,这也是所谓当局者迷的道理。但是,不管这种失败有多么严重,顶多也就是把自己打回原形罢了,有信心的人依然可以东山再起。整理一下你还有些什么,这是你必须面对的严酷现实。

固定资产、现金、商标、专利、土地、专有技术、公共关系、客户,这些都是创业者的资源。这些资源中有价值的内容正是你可以翻身再创业的前提条件,在失败的创业者头脑中必须非常清楚,资源的重新组合就是你再创业的前期投入。

清点完自己还有什么后,还要积极反思失败的原因。不想明白自己是失误在哪个地方,将来面对的时候很可能还栽在相同的问题上。

我有个朋友创业失败后至今已12年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主要原因是他不能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反而一味地沉迷在失败之中。

在最短的时间里控制住你的情绪,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学习你能够掌握的新的知识,这将有助于你开始新的实践。

上帝虽然不会帮助所有的“自助之人”,但是上帝一定只帮助“自助之人”永远是对的。只有你自助,上帝才帮你。

能够抓住机会的人一定是不断充实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对商品有敏锐视觉的人。

当机会来临时,有人看不见,有人看得见抓不到,有人看见了也抓到了,有人看见了抓到了也把机会变成了金钱,希望你是最后一种人。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不愿去尝试。

尝试,就可能会失败,可能是遗恨千古的失败。而人类的进步,就是用无数次前赴后继的尝试所垒成的。尝试,可以是大到社会的变革,可以是小到幼儿的学步。其实,每一个人生来都具备尝试的素质,英雄如此,百姓也是如此,只是后来我们背上了各种各样的包袱,在胜败里就称出了各种各样的分量。

失败后依然保持清醒

失败,是谁都不喜欢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又不能阻止它的登门,这个时候,唯有保持头脑清楚,才是制胜之法。失败才是最考验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唯有头脑清楚的人,能在惊涛骇浪中平稳地驾驶船只的人,才是社会中能够担当重任、完成大事业的人。动摇、犹豫、没有自信的人,碰到难关就会跌倒的人,遇到灾害就会丧胆的人,是一个经不起风雨的人,他就像年轻胆小的姑娘一样,只能在风平浪静时驾驶扁舟。

精神的平衡,代表着一种“力量”,因为精神的平衡是精神和谐的结果。片面发展的大脑,不管它在某一方面是怎样的特殊与发达,它也永远不会平衡;正像一棵树木,假使将滋养它的全部液汁输送给其中一个巨枝,而使其他部分枯萎致死,它也决不成为一棵茂盛的树木。

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形之下,你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人家失去镇静时,你要保持镇静;在旁人都在做愚蠢可笑的事情时,你仍能保持正确的判断力。能够这样做的人,他一般具有强大的稳定性,也是一个能找到平衡且能自制的人。

一个头脑容易模糊的人,一面临非常事件,或受到重大压力时,就张皇失措的人,是一个弱者,他不能担当重任。

韦伯斯特之所以能在律师界及参议院中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是受赐于他精神的镇静与沉稳。

成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在你失败后,一定要牢记,最重要的是:失败了,你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你将永远地失败下去。

失败后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只会让人觉得你输不起,只会让自己更消沉,此时没有人会支持你,甚至于你自己也放弃了,告诉你,从此以后你再也见不到胜利的奖赏了。

因此,一定要保持风度,保持你的清醒,这样,就算你失败了,那也只是暂时的,接着尝试,你还有成功的机会。

在进取者眼中,生活就是建功立业。

NO.7进取:一个时髦的名词

本节要点:遭受挫折不要紧,拥有正确的信念就能把它克服;人往高处走;进取是时代的大趋势。

不要给自己错误的信念

歌德告诫我们:凡事都可做,梦想皆成真,开始吧,勇气中蕴藏着天才、力量和奇迹。

只要你永不停留,大步迈向前,你的事业,你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当然,生活与工作中,你难免会遇到把事情搞糟的时候,这个时候,有的人以下面的话来表达他们的失望情绪:“我知道这事会发生的。”语气中流露出这样的认知:自己的运气不好,或是愚蠢,或是注定不可能成功,或者“我为什么总是这样不幸?”他们认为问题的要害是,命运一次次地证明他们的运气不好,总是不好,因此他们安于现状了。但事实上是他们创造了自己命运不幸的强大信念,因此对他们来说,任何事情都会进一步加强这种信念。他们把自己的体验储存于下意识里,不断加强着他们那可怜的自我信念。另一方面,当他们有好运时,他们又觉得好运与自己一贯不成功的形象极不协调,因而不去慎重地对待它,以避免它与自我信念相冲突。

有一位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商人,他认为自己很笨,小时候就经常磕磕碰碰、丢三落四的。他小时候的情况与你我没有什么不同,惟一的差别可能是每次他丢失或是碰撞了什么东西时,他的父母就说他是个笨孩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才最终抛弃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挂在他脖子上的笨人标签。如果你有意或无意地认为自己笨、丑陋、无法成功、与社会格格不入,那么,这种信念便会蓄意破坏或有意排除掉与你的自我信念相对立的任何信息。正是这种自我信念决定着你如何对待成功道路上的障碍。

个人与事业同样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如果我们对于要实现的目标有坚定的信仰和不断向前的决心,那么,我们便能战胜困境。如果能够树立起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那么,我们便会把挫折仅仅看成是我们要越过的障碍,看成是对我们的智慧的挑战。

相反,如果缺乏这种坚强的力量,挫折就会变成摧毁我们自身信念的工具,变成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不可逾越的难关。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有正确的信念,那么总有一天,他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人往高处走

向上的力量是每一种生物体都具有的本能,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

埋在地里的种子存在这样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激发它破土而出,推动它向上生长,并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美丽与芬芳。所有的昆虫也具有这种力量,每个个体都在存储自己的能量,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完美,所以物种才在不断的进化。

这种向上的力量当然也存在于我们人类的身体内,它推动我们完善自我,追求完美的人生。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人类都有不断进取,以使自己生活得更好的信念。

一旦我们有幸受这种伟大推动力的引导和驱使,我们就会成长、开花、结果。但如果我们无视这种力量的存在,或者只是偶尔接受这种力量的引导,我们就只能使自己变得微不足道,不会取得任何成效。

这种内在的推动力从不允许我们停息,它总是激励我们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一旦我们想原地踏步时,我们的耳边就会响起那个声音,听到了向更高目标努力的召唤。也就是说,总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推动我们追求更高的理想。

琼·菲特说:“信心和理想是我们追求幸福和进步的一种强大推动力。”

梭罗说:“你是否听说过这样的事:一个人穷尽毕生精力向着一个目标努力,竟然会一事无成?一个人始终有所期望、受到持久的激励,竟然无法使自己提升?一个人以英勇般的姿态、宽广的胸襟、真诚的信念和追求真理的决心行事处世,竟然没有任何收获?难道这些努力会白费吗?”

进取的信念是一种伟大的自我激励力量,它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崇高。只要我们心中具备哪怕只是一种最微弱的进取心,它也会像天堂里的一颗种子,经过我们的耐心培育和扶植,茁壮成长,直至开花结果。

大多数年轻人都认为,进取心是一种天生的东西,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增进。但事实上,即使是最伟大的雄心壮志,它也会由于多种原因而受到严重的伤害。比如,拖延的毛病、避重就轻的习惯都会使一个人的雄心严重削弱。

人们通常能意识到,进取心时常会扣响自己心灵的大门。但如果我们不注意它的声音,不给予它鼓励,它就会渐渐远离我们。正如一个人的功能和品质如果未加利用就会退化一样,人的雄心也会因未能得到发挥而退化,它甚至尚未发挥任何作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你发现自己拒绝这种来自内心的召唤,这种催你奋进的声音,那你可要加以注意了。如果你真的这样仍不悔改,这种声音就会越来越微弱,直至消失。到了那时,你的进取心也就衰竭了。当这个来自内心、促你上进的声音在你耳边回响时,你一定要注意聆听。它是你最好的朋友,将指引你走向光明和快乐。

进取正当时髦

在这个 E时代,进取的话题被人们广泛地说着。个人需要进取,企业需要进取,政治家需要进取,总之谁都离不了进取!进取可是个时髦的名词了。

进取精神是那些商业老板和政客们的时髦话,他们认为企业集团必须具有进取精神,如果他们想在21世纪里继续生存下去的话。而且目前商业领导人必须给雇员足够的自信心,让他们不要担心失败,这种管理企业的模式存在巨大的潜在优势,而缺乏企业进取精神将对社会和商业都带来不好的影响。企业家们认为进取心可以创造财富。

贝斯和盖斯勒,是1960年费城一家电视公司的制作人。他们发现录影带比影片具有更大的市场,虽然他们并非一流的制作专家,但他们决定开创自己的事业。

于是他们便成立了一家录影公司,虽然他们无法制作一流的节目,但他们可以提供一些其他有价值的服务:他们提供最好的设备和空间,给其他制作公司使用。他们也了解更进一步的道理,除了提供设备空间之外,他们还提供客户一些最新技术,就像盖斯勒在接受《成功杂志》访问时所说的:“我们告诉客户他们可能想都没有想到的技术,他们得到好评,而我们得到付款。”

贝斯和盖斯勒的公司目前除了制作一些表演节目之外,还为录影技术人员提供训练讲座,他们还为一些公司,像IBM、花旗银行等,提供公司内部通讯服务,也就是提供将位于纽约、洛杉机等不同城市的人员连线以便召开电视会议的服务。

贝斯和盖斯勒,并非最先洞察视讯系统在未来市场上会拥有一片天空的人,但由于他们有采取行动、制定计划、承担风险和提供他人服务的进取心,故使得他们成为这一行的第一人,赢得了生存的优势。

个人进取心还可以创造进步。培养个人进取心会为你带来好运。

艾美是一家子公司的行销策划人员,她看准了该公司视为失败的一项产品:白雪洗发精。它是一种价格低廉而且不含添加剂的洗发精,这种洗发精没有华丽的包装,但却能吸引讲究价格的消费者。于是她决定再次为“白雪”全力以赴并将它再呈给管理阶层,并告诉他们“白雪”的价值所在。最后管理阶层接受了她的提议,而“白雪”竟成为该公司销售最好的洗发精之一。

由于“白雪”销售成功,艾美成为该公司一家分公司的负责人。后来,她研创了一系列新的护发产品,而这些产品最后也都成了市场宠儿。

如今艾美已成为布瑞尔通讯的执行副总裁,该集团所从事的正是市场行销服务。由于她不断地以她的个人进取心为公司引进更多更好的产品,故她得到今天的职位可说是实至名归。她的公司同样也了解她愿意提供超过她应该提供的服务,哈佛商业学校也颁给她“马克斯和柯恩卓越零售奖学金”,个人进取心使艾美获得认同、进步和选择工作的机会,赢得了生存的优势。

其实,进取又岂是现在才这么时髦,早在有人类以来,它就一直是人类的主旋律。只不过现在越来越提上日程。作为个人,需要进取,才能使自己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作为企业,需要进取,才能使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站稳,发展自己;作为国家,需要进取,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声宣布:我们需要进取。

找准人生大海上自己的坐标与航线,才不会触礁。

NO.8选对池塘钓大鱼

本节要点:先确定自己正确的自我印象;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选择一份适合的工作;胜任你的工作。

建立正确的自我印象

每个人都要在社会上立足,都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立足点,但是这个立足点,并不是那么容易寻找到的,要想找到自己的最好位置,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

有的女人,对于自己的形象十分在意,就通过整容,给自己一张人工的脸,但是,即使整过容,她们也未必开心,因为她们认为自己不美丽。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正确,即使外在的条件怎么变化也没有用。而一个并没有漂亮皮相的人,如果她认为自己已经很好,她一样是漂亮的,自信使女人产生美丽。

自我形象决定生命的成败。自我形象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内心形象”。如果你现在的自我形象是负面的,那么你可以改变它,把一个正面的形象想象出来。不要埋怨、不要找托辞,成功或失败,发达或贫穷,都是决定于你的自我形象,而你的自我形象是你与生俱来的想象力的产品。

成功的一个大秘密,就是将自己视为成功者而不是失败者。这个自我形象,是吸引金钱的“磁石”。

种种自我信念皆具有催眠作用,如将美景摄入照相机一样,信心就像冲洗的底片,经过暗房处理,呈现张张精彩的画面。因此自我信念应常记在心,必能使你意识到自己的不凡。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面貌都是由自己塑造而成的,如果我们能学会接受自己,看清自己的长处、明白自己的短处,便能踏稳脚步,达到目标;这样就不至于浪费许多时间精力,空自苦恼。

潜意识中隐含着一股令人难以想象的推动力,具有帮助你达成任务的效果,能使你的感情或情绪丰富明朗化,蛰伏的思想源源涌出。

这股伟大的力量虽然存在,但似乎始终处于冬眠的状态中,必须靠着不断的自我提升才能使它醒来。要发挥完全的自我,必须时时将此牢记在心。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在生活中,很多人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成功者看待的,认为自己就是一平凡人,没什么出色之处,在茫茫众生中不能够脱颖而出,这么定义自己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而相反,那些自我印象良好的人,他们的身上就像会发光,即使在很多人中,你们也可以一眼就认出他们来。

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这一问题自古皆然,这是人性丛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也是造成许多精神衰弱症、精神异常或精神错乱的根源。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先给了自己以良好的印象,才可能让别人也认同你。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说:“做企业家,你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你是谁?做企业,做着做着,自己是谁,做来做去就不清楚了,就迷失了。很多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到最后出事儿,大家仔细研究一下的话,他都出在最基本的问题上,自己到底是谁不清楚了。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容易迷路。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始终不要忘记你是谁。”

人一定要时刻都把握好自己的定位,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我能够做到什么?……

学会选择

什么是选择?就是能够找准自己人生的位置,即定位准确。很多人浪费机遇,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所以一事无成。这是教训!但也有很多人都是能够正确选择,故成就了大事。

曾经有一位男孩愿意牺牲一切,只为成为一名歌剧演员。他的父母花钱让他上课,就像如今的父母,花钱让小孩上音乐课、舞蹈课一样,虽然花的钱很多,但是父母支持儿子的意愿。但是经过几年的练习之后,男孩却没有什么进步,于是男孩的老师认为他不能成为职业演唱家。“孩子,”老师告诉他,“你的声音听起来就像风吹着百叶窗!”

男孩很伤心,哭着回家问母亲: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能成为一个歌唱家。男孩的母亲鼓励他:“孩子,这是你的选择。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成为歌唱家,那我们就不再去学。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那么继续努力,你一定可以成功的。”

男孩仔细地想了想,他不认为自己天生很笨,他喜爱音乐。所以他坚定的告诉母亲,他想继续学习。于是,她送他到另一位更有经验的老师那儿学习。为了支付儿子的学费,她没钱买新鞋——有时甚至挨饿,但她都没有后退过。

这名男孩后来果然成为了歌唱家,成为了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男高音——他就是卡罗素。

你能做什么?这是心灵的发问,而且这也是时代的质问。如果一个人位置不当,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工作的话,他就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反之,如果选择长处来工作的话,则会发挥无限潜能因而成功。

这样的例子还少吗?那些当初在学校表现并不好的孩子们,很多成了世界著名的人。爱迪生,老师认为他真是个傻瓜;爱因斯坦,上手工课时,交上的小板凳真是丑得难看;英国著名将领兼政治家威灵顿,小的时候,连他母亲都认为他是低能儿,但是正是这些人,在恢弘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知道怎样选择,选择相信自己,选择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对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池塘

我们应当像那些成功者一样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场所。一个有发展前途的能够使你不断进步的职业,才是正确的选择。

任何人踏入社会之前都会想到一个问题——“我干哪一种职业比较好呢?”,对于一个找不到正当合适的职业的人来讲,他的生活将会十分动荡无聊。

选择一种光明正大,既能利人、又能利己的工作吧!但千万不要去做那些自觉可疑、心里不安的工作,因为如果你的内心不安定,工作起来就绝不会有很高的热情,也很难有成功的希望,即使你有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本领,也不见得在其他的行业也做的得心应手。

你应该选择一种前途无量的职业,选择一种可以学得一些技能的职业。在可能的情况下,你应该抛弃那些有损于你的健康、日以继夜或永无休假日的职业,你不必为工作担心,只要做那些与你相配的工作,一切非人生活的工作,大可不必去尝试。

有些人看在“钱”的份上,竟去做那些卑鄙低微的工作,这些工作既使你丧失人格、损害身体、磨灭志气、又埋没了才能,他们将永无希望。

选择职业就像从所有书籍中选择你喜欢阅读的读物一般,应尽可能选取那些适当的工作,我们的目光必须远大,我们所做的必须是有益于别人和自己的工作。

一个人,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一个与自己不相干的工作上去,埋没自己的理智与才干,那人生还有什么前途和希望呢?俗语说得好:“不进步就是退步”,这句话值得所有人牢牢记住。

世上所有人中,不乏一些具有聪明才智和健康身体之人,他们都可以有一番作为,但他们却宁愿将这些宝贵的财富牺牲在一些毫无意义、引人堕落的工作上,所以社会上平添了很多有才华的穷人。

世上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一个人背叛了自己,去干他内心所不愿去干的工作。

世上有许多事都值得你去做,只要不妨害你的自尊心,不违背天良,不牺牲快乐,不违反情理,不埋没你的才能。

你应该自己拟好一个计划,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上去,你要获得成功,就非这样做不可。

一个能成大事的人,遇到一件较重大的事情时,一定会仔细地想:“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一方面呢?我怎么做才不会受到损害能够获得最大的效果?”

你首先应该去做的,就是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环境,然后竭尽全力做得尽善尽美,以期达到自己预定的目的。你所选择的环境,必须适合你的性格、才智和体力。总之,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必须能够迈开步伐,然后才能大步地前进,当你找到一个适合的环境之后,做起事来才能胜任愉快,顺利无阻。

一般人往往存有一种不太正当的观念:以为某人从小就对某事发生兴趣,所以长大之后如果去从事这方面的职业一定适当。其实这是不对的,有许多人,一直要到中年才能决定自己究竟应该走哪一条路,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才算比较定型,他们对工作都已有了相当的经验,一着手就能很顺利地做下去了。

我们都应该及早选择一种最适当的职业,但不可过于急躁和鲁莽;如果实在一时不能决定,不妨放缓步伐慎重考虑一下。当然这样的问题对有聪明才智的人而言是不难决定的,但是我们常看见很多人为了这种事弄得心绪紊乱,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往哪一方面走,当机会来时,反而不知该如何去选择。其实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即使没有多大的志向,只要他们有良好的品格,勤奋自勉、肯于努力,仍然不难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平心钓鱼,愿者上钩

有人问美国银行家贝勃特是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他说:“我何尝去找过它?是它自己找上门来的!”有许多琐碎的事情,如巧遇、环境、出生地、穷困、失学等,往往会成为我们获得某种职业的积极因素,正如许多小问题能影响一生的命运一样。有些人的一生也就是因为偶尔读了一本书、听了一次演讲、受到一种教训、接受一个批评、得到一番奖励或遭遇一场危险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导致一生事业的成败。

有些人在开始时常常茫无头绪:“我应该怎么做呢?”、“我应该做什么事?”、“我必须怎么做才能发挥我的才干呢?”如果有人替他们解决这些疑问,不但可以消释他们的烦恼,甚至可以间接影响人类文明的进步,因为假使世上每一个人都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那么人类的文明就永远达不到最高境界。

如果你要决定自己一生的事业,请记住唯一的定律:“你所要干的事,必须比其他任何事业都能够胜任。”

姜太公在河边钓鱼,用的是直钩,所谓“愿者上钩”。后来,果然钓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要你选择对自己的职业,在职位上兢兢业业,成功不用你去找,它就会叩响你的房门。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毛姆小说精选集(全四册)

《毛姆小说精选集》套装收录毛姆经典代表作《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刀锋》《面纱》。四篇小说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命运,诉说了同一个主题:青年人如何找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被无数青年人奉为“人生之书”。 毛姆小说精选集》收录毛姆长篇小说代表作四部:《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以画家高更的生平为素材创作的关于追寻梦想的故事。<《人性的枷锁》是作家本人的半自传体小说,讲述了青年人在面对世界感到迷茫时,该如何与自我相处。《刀锋》是毛姆晚年炉火纯青之作,投注了毛姆本人一生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全部思考。《面纱》是毛姆游历中国后的根据素材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在爱情和自我之间的挣扎和选择。<毛姆提出的问题和思考是每个青年人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二十几岁的人一定不能错过毛姆!
已完结,累计101万字 | 最近更新:毛姆中国游记 《在中国的屏风上》(节选)

月亮与六便士 第一章

书名:
毛姆小说精选集(全四册)
作者:
(英)毛姆
本章字数:
4729

说实话,我刚认识查尔斯·史特利克兰的时候,一点儿都没有看出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凡响的地方,不过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会否认他是个伟大的人。我说的这种伟大,并不是哪个政客因官场走运而显赫一时,也不是某个军人因骁勇善战而声名卓著——那种人的功成名就,与其说是因为他们自身具有伟大的品质,倒不如说是他们所处的地位成就了他们,一旦时过境迁,他们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们时常发现,一位卸任的首相当年只不过是个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一位将军离开了军队无非是个无所作为的市井英雄。但是查尔斯·史特利克兰的伟大却是名副其实的。你可能会不喜欢他的作品,但是无论如何你都不会否认他的艺术引起了你的兴趣。他的作品摄人心魄,让你难以平静。他遭受揶揄讥嘲的年代已经过去,为他辩护也好,赞颂他也好,都不再会被斥为不可理喻的行为或乖张的表现。他的一些不足之处也被世人接受,认为没有这些缺点也就不会有他的那些优点。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尽可以继续争论。崇拜者对他的颂扬或许跟贬抑者对他的诋毁一样,都可能有失偏颇。但是有一点不容置疑:他肯定是个天才。在我看来,艺术中最令人神往的是艺术家的个性;一个艺术家只要天赋异禀,哪怕他有一千个缺点,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可原谅的。我认为,委拉斯凯兹[1]的绘画艺术造诣胜过埃尔·格列柯[2],只是他笔下所描画的人与事让我们习以为常,反而冲淡了我们对他的欣赏;而那位来自克里特岛的画家却擅长在作品中表现肉欲和悲情,犹如奉献永恒祭品一般袒露出自己灵魂深处的秘密。

凡是艺术家——无论是画家、诗人,还是音乐家——都会以自己或高尚或美好的艺术手段来满足世人的审美情趣。但是这种行为与满足人的性欲本能不无相似,多少也带有野蛮征服的冲动——艺术家也会不由自主地渴望在自己的作品中向别人展现他们超越常人的伟大天赋。探索一个艺术家的秘密颇似读侦探小说那样引人入胜。这与探寻宇宙万物的奥秘一样,因难以找到谜底而让人欲罢不能。即使在史特利克兰最不重要的作品中也能看出这位艺术家奇特而复杂的个性和他心灵遭受的折磨。毋庸置疑,正是这种个性让哪怕不喜欢他作品的人也无法对他漠然视之;也正是这种个性激发了世人对他的生平和性格产生如此浓厚的好奇心。

直到史特利克兰去世四年后,莫利斯·休瑞写的那篇评论文章在《法兰西信使》上问世,才使这位当时鲜为人知的画家未被历史湮没,而且此后对这位画家的评论大都恭顺地追随那篇文章开创的路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的艺术评论界没有哪个人享有如此无可争辩的权威,而休瑞对这位画家的评价无法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评价虽然在当时看来不免有些夸大,但后来都一一得到了公认,查尔斯·史特利克兰如今享有的不朽声名,也就不可动摇地建立在休瑞所奠定的这个基调上。这位画家的声名鹊起,可谓艺术史上最富浪漫色彩的一段佳话。但是我无意在这里对查尔斯·史特利克兰的作品妄加评论,我最多只会谈到他的作品与他的性格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些画家高傲地认为外行根本不可能懂绘画艺术,他们能够表现自己欣赏画家作品的最佳做法,不外乎是三缄其口,默默地递上支票。把艺术看作只有能工巧匠才能完全理解的工匠技艺,实在是一种荒谬的误解。艺术是表现情感的,而表现情感的语言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不过我也承认,艺术评论家如果对技巧缺乏来自实践的知识,的确很难对艺术作出真正有价值的评论,而我自己对绘画一窍不通。幸好我用不着去冒这个风险,因为我的朋友爱德华·雷加特先生——他既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画家——已经写了一本篇幅不大的书[3],对查尔斯·史特利克兰的作品作了详尽的探讨。这本书的优美文风为艺术评论开创了一个典范,可惜这种文风在英国远不如在法国受人推崇。

莫利斯·休瑞在他那篇有名的文章里简要介绍了查尔斯·史特利克兰的生平,这是他精心安排的,目的是要吊起读者追根究底的胃口。他对艺术的热爱绝非出于个人好恶,他是真心想要唤起有识之士对一位独具匠心的天才画家的注意。不过他也是一个深谙世事的记者,不会不知道利用“人之常情的兴趣”可以让他更容易达到目的。曾经跟史特利克兰有过接触的人,有的是在伦敦就认识他的作家,有的是在蒙玛特尔的咖啡厅里跟他见过面的画家,后来都大吃一惊,蓦然发现这位当初他们眼中平淡无奇的落魄画家,竟然是个真正的天才,而他们竟然与这样一个天才失之交臂。自那以后,他们便开始在法国和美国的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这个回忆往事,那个鉴赏作品。这些文章让史特利克兰声名大噪,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却并未满足他们的胃口。写这位画家竟然成了一时之风,于是我们看到勤奋的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在他那部洋洋洒洒的专著[4]中列出了一份详尽的权威书单。

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只要发现哪个所谓出类拔萃的人物一生中有什么令人感到惊奇或者神秘的事情,人们就会趋之若鹜,编造出种种传奇故事,继而狂热地深信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这是人的浪漫心理对乏味生活的一种抗议。传奇故事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奇闻轶事也就成为主人公名垂青史最可靠的通行证。瓦尔特·雷利爵士之所以能为世人铭记和景仰,并不是因为他把英格兰的荣耀带到了他在探险历程中新发现的国土,而是因为他曾经把自己的披风铺在地上让童贞女王踏着走过去——这样的事应该会让玩世不恭的哲学家哑然失笑吧。查尔斯·史特利克兰生前默默无闻,他总是树敌而不善交友。因此,写这位画家的文章大都没有多少真实的回忆,只能借助活跃的想象来填补空缺,这也就不足为奇了。显而易见的是,尽管他的生平事迹鲜为人知,却也足够让满脑子浪漫想象的作者有机会从中找到可写的素材:他在生活中常有让人感到怪异甚至可怕的行径,他的性格中有不少乖张的怪癖,而他的命运也不乏可悲的遭遇。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一个神话般的传奇便从这些铺陈演绎中产生了,而对这样的传奇故事,明智的历史学家也不会轻易诘难。

然而,罗伯特·史特利克兰牧师偏偏不是这样一位明智的历史学家。他写了一部有关他父亲的传记[5],并公开说明自己写这部传记是为了“澄清”关于他父亲后半生的“某些已经广为流传的误解”,因为这些误传“给仍在世的亲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显然,现在外界广为流传的有关画家史特利克兰的生平描述中确有不少会让一个体面家庭感到难堪的事。这本传记实在写得枯燥乏味,可我却读得饶有兴味,为此我不由得佩服自己。史特利克兰牧师笔下描绘的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一个性情温和、品行端正、勤快肯干的男人。现代神职人员所精通的学问——我相信他们称之为“经书诠释学”——让他们学会了惊人的狡辩本领,不过,罗伯特·史特利克兰牧师竟然能够在他的传记中如此微妙地“诠释”他父亲生平中那些或许一个孝顺儿子不方便记住的事情,他的这般能耐想必会在时机成熟时让他荣登教会的最高职位。我分明看到了他那肌肉强健的小腿已经绑上了主教的皮裹腿。他这样做或许很有勇气,但也是危险的,因为他的父亲之所以声名鹊起,多半要归功于外界普遍接受的传说。很多人对这位画家的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要么是出于对他性格的嫌恶,要么是对他的潦倒惨死寄予同情。由此看来,儿子的这番良苦用心,反倒给他父亲的崇拜者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无独有偶,就在史特利克兰牧师写的这部传记出版引起热议后不久,史特利克兰的一幅最重要的作品《萨玛利亚的女人》[6]在佳士得拍卖行被人买走,售价竟比九个月前卖给一位有名的收藏家时低了235英镑——这幅画再度拍卖是因为那位收藏家突然去世了。要不是具备人类制造神话奇妙天性的读者没有耐心去理会一个让他们的猎奇心大失所望的故事的话,仅靠史特利克兰的个人声望和独特的艺术造诣恐怕也不足以挽回局势。就在此后不久,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的那部专著及时问世,终于平息了所有艺术爱好者心中的疑虑不安。

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属于这样一个历史学派,他们相信人性不但可能是恶劣的,甚至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恶劣得多。与那些不怀好意地乐于把富有浪漫色彩的伟大人物千篇一律地描绘成家庭美德典范的作家相比,这些历史学家的作品无疑更能给读者带来乐趣。在我这样的读者看来,认为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经济联盟,我自当感到遗憾;而要我相信提贝里乌斯[7]是和乔治五世一样无可指责的君主,现在已有的证据还远远不够——谢天谢地!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在评论罗伯特·史特利克兰牧师写的这部无辜的传记时所用的措辞,读起来很难叫人不对这位倒霉的牧师生出一丝恻隐之心。凡是牧师顾及体面而有所保留的描述,都被指摘为虚伪,凡是他拐弯抹角未能直说的内容,一概被说成撒谎,而他对某些事情隐忍不言,则干脆被斥为背叛。书中确有一些瑕疵,就一部传记而言固然不可接受,但是出自一个儿子的手笔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就连这些瑕疵也被博士小题大做,甚至所有盎格鲁-萨克逊人都受到牵连,一概被他说成道貌岸然,装腔作势,自命不凡,狡诈欺人,连烹饪手艺也乏善可陈。以我个人之见,史特利克兰牧师在反驳外界已经相信的关于他父母亲之间的某些“不愉快”的传闻时,实在做得不够慎重。他在书中引述查尔斯·史特利克兰从巴黎写的一封家信,信中称自己的妻子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没想到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居然把原信刊印出来,而原信上的那段话是这样写的:“上帝诅咒我的妻子吧!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但望她下地狱。”就算教会在势力鼎盛时期也不会这样对待不便公开的事实证据。

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是查尔斯·史特利克兰的热心崇拜者,即便他想为史特利克兰洗刷污点也不会招来什么危险。不过他目光如炬,能看穿一切遮掩在纯真行为背后的可鄙动机。他不仅是一个艺术研究者,也是一位心理病理学家,人的潜意识活动对他而言毫无秘密可言。没有哪个玄学大师能比他更善于捕捉普通事物背后的深层意义。玄学大师能看懂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奥秘,而心理病理学家能看懂用语言说不出口的东西。看到这位博学的作者是如何急切地挖掘出每一个有可能让他笔下的主人公蒙羞的琐碎细节,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当他可以举出某个例子来证明主人公的冷酷或卑劣时,他会立刻对他生出恻隐之心;当他可以用某件已被人遗忘的轶事来嘲弄罗伯特·史特利克兰牧师对他父亲的孝心时,他就像宗教法庭的法官审判异教徒那样兴致勃勃。他的勤奋着实令人赞叹。再细小的琐事他也没有放过。读者尽可放心,哪怕查尔斯·史特利克兰有一笔洗衣店的账单没有付清,他也会巨细无遗地交代清楚,要是他欠人家一块钱没有归还,这笔债务的每一个细节也都不会漏过。

[1] 委拉斯凯玆(Diego Rodriguezde Silvay Velazquez, 1599—1660),西班牙画家。他通常只画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人物和场景。(如无特殊说明,本书注释均为译者注)

[2] 埃尔·格列柯(El Greco, 1541—1614),西班牙画家,出生于希腊的克里特岛,他的名字意为“希腊人”。

[3] 《当代画家查尔斯·史特利克兰作品评述》,爱尔兰皇家学院会员爱德华·雷加特著,马丁·塞克尔出版社,1917年。——原注

[4] 《查尔斯·史特利克兰的生平与作品》,雨果·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著,莱比锡施威英格尔与汉尼施出版社,1914年。——原注

[5] 《史特利克兰的生平与作品》,画家的儿子罗伯特·史特利克兰著。海因曼出版社,1913年。——原注

[6] 佳士得拍卖目录中对这幅画有这样的描述:一个土生土长在社会群岛的裸体女人,躺在一条小溪边的草地上,背景是棕榈树和芭蕉等构成的热带风景,60英寸×48英寸。——原注

[7] 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尼禄(Tiberius Claudius Nero),又译提庇留、台伯留、提比略等,罗马帝国的第二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