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书名:
人体解剖生理学
作者:
盖一峰主编
本章字数:
248918
更新时间:
2023-09-25 11:58:37

2.直肠的形态直肠分为两部分,在盆膈以上称直肠盆部,此部下端的肠腔膨大称直肠壶腹。盆膈以下管腔缩窄称直肠肛门部。直肠并非直管,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弯曲沿着骶骨盆面凸向后,称骶曲;下部弯曲绕尾骨尖凸向前,称会阴曲(图1-3-25)。

3.直肠的结构直肠盆部内面的黏膜突向肠腔,形成2~3条半月形横行皱襞,称直肠横襞。直肠肛门部内面的黏膜形成6~10条纵行皱襞,称肛柱。各肛柱下端图1-3-25直肠88?第一篇?解剖学??第三章?消化系统间有半月形黏膜皱襞相连,称肛瓣。两个相邻肛柱下端与肛瓣围成袋状小陷窝,称肛窦。各肛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一锯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或肛皮线,是皮肤和黏膜的分界线。齿状线以下有一宽约1cm的环状带,表面光滑而略有光泽,称肛梳。在齿状线以上的黏膜下层和肛梳的皮下组织中有丰富的静脉丛,病理情况下静脉丛淤血曲张则形成痔,在齿状线以上者称内痔,以下者称外痔。肛梳的下缘有一环状浅沟,称白线,此线恰为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的交界处,肛门指检时可以触到(图1-3-26)。白线以下的皮肤颜色较深,下方不远即终于肛门。

肛门周围有内、外括约肌围绕。肛门内括图1-3-26直肠的内面观约肌是直肠壁环行平滑肌增厚而成,有协助排便作用。肛门外括约肌在肛门内括约肌外周,由骨骼肌构成,它受意识支配,有括约肛门和控制排便的作用。

第三节?消化腺一、肝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占体重的1/40~1/50,具有分泌胆汁、参与物质代谢、贮存糖原、解毒、防御等功能。

(一)肝的形态肝呈红褐色,质软而脆,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破裂。肝似楔形,可分为前、后两缘,上、下两面。肝的前缘锐利,后缘钝圆。肝的上面凸隆,位于膈下,又称膈面,借矢状位的镰状韧带分为大而厚的右叶和小而薄的左叶(图1-3-27)。肝的下面凹凸不平,与腹腔器官相邻,又称脏面(图1-3-28),此面有排列呈“H”形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位。右纵沟宽而浅,其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后部有下腔静脉通过。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肝的脏面借“H”形的沟分为四叶:右纵沟右侧为右叶,左纵沟左侧为左叶,两纵沟之间在图1-3-27肝的膈面第一篇?解剖学??第三章?消化系统?89肝门前方的为方叶,后方的为尾状叶。

(二)肝的位置和体表投影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肝的上界与膈穹一致,其最高点在右侧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交点。肝的下界,右侧大致与右肋弓一致,在腹上区可达剑突下3~5cm。7岁前小儿肝的体积相对较大,肝的下缘可低于右肋图1-3-28肝的脏面弓下缘1~2cm。肝的位置可随膈的运动而上、下移动,在平静呼吸时,肝可上、下移动2~3cm。

(三)肝的微细结构肝表面被覆一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肝门处的结缔组织随出入肝门的结构伸入肝的实质,将肝分隔成许多肝小叶。相邻的几个肝小叶之间有门管区(图1-3-29)。

1.肝小叶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肝小叶呈多面棱柱状,主要由肝细胞构成。肝小叶中央有一条纵行的中央静脉。中央静脉周围有大致呈放射状图1-3-29肝的微细结构排列的肝板,肝板是由单层肝细胞排列成的板状结构,相邻的肝板互相连接成网。在切片中,肝板呈索状,叫肝索。肝板之间有肝血窦。肝板内相邻肝细胞之间有胆小管(图1-3-30)。

图1-3-30肝板和肝血窦的关系90?第一篇?解剖学??第三章?消化系统(1)肝细胞肝细胞呈多边形,体积较大,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核仁明显。肝细胞质内富含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糖原颗粒以及少量脂滴和色素等。线粒体很多,为肝细胞的功能活动提供能量;粗面内质网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滑面内质网具有合成胆汁、参与糖类和脂类代谢、固醇类激素的灭活及解毒等多方面的功能;高尔基复合体参与肝细胞分泌活动;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参与细胞内“消化”和胆色素代谢,以及铁的贮存。

(2)肝血窦是位于肝板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其内充满血液,窦壁由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有孔,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内皮外面无基膜,因此,肝血窦壁的通透性较大,有利于肝细胞和血液间的物质交换。肝血窦内散在有多突起的肝巨噬细胞,胞体大,形态不规则,此细胞可吞噬、清除血液中的细菌、异物及衰老的红细胞等。

电镜观察显示,肝血窦的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有极狭窄的间隙,称窦周隙(图1-3-31)。窦周隙是肝血窦内血液与肝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胆小管胆小管位于相邻的肝细胞之间,由局部凹陷的肝细胞膜围成,在肝板内穿行并吻合成网(图1-3-31)。胆小管以盲端起于中央静脉附近,向小叶周边延伸,出肝小叶后汇成小叶间胆管。

图1-3-31窦周隙、胆小管超微结构2.门管区几个相邻的肝小叶之间,有结缔组织围绕着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此区域称门管区。小叶间动脉是肝固有动脉的分支,管径细,管壁厚;小叶间静脉是肝门静脉在肝内的分支,管腔大而不规则,管壁薄;小叶间胆管由胆小管汇集而第一篇?解剖学??第三章?消化系统?91成,管径较小,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

(四)胆囊和输胆管道1.胆囊位于右季肋区,肝下面的胆囊窝内。上面借结缔组织与肝相连,下面盖有腹膜。

胆囊呈梨形,可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四部分(图1-3-32)。胆囊底常露于肝的前缘,与腹前壁相贴,其体表投影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下缘交点处,当胆囊病变时,此处有明显压痛;胆囊颈和胆囊管的黏膜呈螺旋状突入管腔,形成螺旋襞,有控制胆汁进出的作用。

胆囊有贮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

2.输胆管道是将胆汁输送至十二指肠的管道(图1-3-33)。输胆管道分肝内和肝外两部分。肝内部分包括胆小管和小,叶间胆管,肝外部分由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总管等组成。胆小管先合成小叶间胆管,小叶间胆管逐级汇合,在肝门内合成肝左管和肝右管,肝左管与肝右管出肝门图1-3-32胆囊后合成肝总管,肝总管下行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经十二指肠上部后方下降,到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份的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形成膨大的肝胰壶腹(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胆总管和胰管的末端以及肝胰壶腹周围有环行平滑肌增厚,形成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此括约肌具有控制胆汁和胰液排出的作用。

图1-3-33输胆管道模式图(五)胆汁的产生与排出途径肝细胞分肝左管胆小管小叶间胆管肝总管胆总管十二指肠泌的胆汁肝右管胆囊92?第一篇?解剖学??第三章?消化系统二、胰(一)胰的位置?胰横置于胃的后方,紧贴腹后壁,相当于第1、2腰椎的高度,其前面被有腹膜。

(二)胰的形态?胰呈长棱柱状,质柔软,色灰红,可分胰头、胰体、胰尾三部分。

胰头宽大,在第2腰椎右前方,被十二指肠环抱;中部呈棱柱状,为胰体,位于第1腰椎高度;胰尾较细,向左上方达脾门。

在胰的实质内,有一条自胰尾沿胰长轴右行的输出管,称胰管,它沿途收集许多支管,与胆总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三)胰的微细结构胰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构成(图1-3-34)。

图1-3-34胰的微细结构1.外分泌部包括腺泡和导管。腺泡由腺细胞组成;导管起始于腺泡腔,逐级汇合形成胰管。胰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排入十二指肠腔,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2.内分泌部又称胰岛,是散布于腺泡之间大小不等的细胞团,成人约100万个。胰岛主要有A、B、D三种内分泌细胞:A细胞,多分布在胰岛的外周部,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B细胞,数量最多,多位于胰岛中央,分泌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原,使血糖浓度降低;D细胞,数量较少,分泌生长抑素,对A、B细胞的分泌起调节作用。

第一篇?解剖学??第三章?消化系统?93第四节?腹?膜一、腹膜和腹膜腔腹膜为覆盖在腹、盆壁内面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浆膜。腹膜薄而润滑,呈半透明状。腹膜依其分布部位不同,分为脏腹膜与壁腹膜。衬于腹壁和盆壁内面的叫壁腹膜;覆盖在腹腔和盆腔脏器外表面的叫脏腹膜。壁腹膜与脏腹膜相互移行所围成的腔隙叫腹膜腔(图1-3-35)。男性的腹膜腔是封闭的,女性的腹膜腔可经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通向体外。

图1-3-35腹膜的配布(矢状切面)腹膜具有支持和固定脏器、防御、吸收、修复等功能。正常腹膜分泌少量浆液,润滑脏器表面,减少器官在运动时相互摩擦。病理情况下,腹膜渗出增加,可形成腹水。腹膜有广阔的表面,并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特别是上腹部腹膜的吸收能力更强,故腹膜炎的病人多采取半卧位,以减少对毒素的吸收。

二、腹膜与器官的关系根据腹膜覆盖器官的程度不同,可将腹、盆腔器官分为三类(图1-3-36)。

(一)腹膜内位器官器官表面几乎都包被腹膜的,称腹膜内位器官,如胃、十二指94?第一篇?解剖学??第三章?消化系统图1-3-36腹膜与器官的关系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及输卵管等。这类器官活动陛较大。

(二)腹膜间位器官大部分或三面包有腹膜的器官,称腹膜间位器官,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部、膀胱和子宫等。这类器官活动性较小。

(三)腹膜外位器官仅有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称腹膜外位器官,如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胰、肾、肾上腺、输尿管等。这类器官位置固定,几乎不能活动。

了解腹膜与器官的关系,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如对腹膜内位器官进行手术,必须通过腹膜腔,但对肾、输尿管等腹膜外位器官和膀胱等腹膜间位器官进行手术,可不通过腹膜腔,而于腹膜外进行,以免损伤腹膜而引起腹膜腔的感染和器官黏连。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腹膜在器官与腹壁或盆壁之间,以及器官与器官之间,互相移行,形成韧带、系膜、网膜、陷凹等腹膜结构(图1-3-37)。

(一)韧带由双层或单层腹膜构成,如肝的上面有镰状韧带,肝的下面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子宫的两侧有阔韧带等。

(二)系膜主要是指将肠管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系膜有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等。肠系膜呈扇形,把空、回肠系于腹后壁。其附着于腹后壁的部分,称肠系膜根。肠系膜根自第2腰椎体的左侧斜向右下,至右侧骶髂关节的前方。肠系膜较长,因而空、回肠的活动范围较大,若空、回肠和乙状结肠的系膜过长时,易发生肠扭转。

(三)网膜网膜是与胃大弯、胃小弯相连的腹膜结构,包括小网膜与大网膜(图1-3-38)。

1.小网膜是肝门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它分为两部分:连于肝门和胃小弯之间的,称肝胃韧带;连于肝门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称肝十二指肠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肝固有动脉、胆总管和肝门静脉通过,右缘游离,后方为网膜孔,经此孔通网膜囊。网膜囊(又称小腹膜腔)为小网膜和胃后方的腹膜间隙,借网膜孔与大腹膜腔相通(图1-3-39)。

第一篇?解剖学??第三章?消化系统?95图1-3-37腹膜形成的结构图1-3-38网膜2.大网膜是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腹膜结构。大网膜似围裙,悬垂于横结肠和96?第一篇?解剖学??第三章?消化系统小肠的前方。大网膜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当腹腔器官有炎症时,可向病变处移动,并将病灶包裹,以限制炎症蔓延扩散。小儿的大网膜较短,当下腹部器官,如阑尾发炎穿孔时,不易被大网膜包裹局限,因而炎症扩散的机会较多,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四)陷凹盆腔脏器之间的腹膜反折移行,形成较大而恒定的陷凹。男性在膀胱与直肠之间,有直肠膀胱陷凹;女性在直肠与子宫之间有直肠子宫陷凹,膀胱与子宫之间有膀胱子宫陷凹(图1-3-39)。这些陷凹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腹膜腔内如有积液时易在这些陷凹内积存。

图1-3-39网膜囊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97第四章?呼吸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图1-4-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左、图1-4-1呼吸系统概况98?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右主支气管。肺由肺内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等构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管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而将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称为下呼吸道。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此外,鼻另有嗅觉功能,喉还有发音的功能。

二、祖国医学对呼吸系统的有关记载在祖国医学著作中,对呼吸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有描述。如在《灵枢·邪客》中记述:“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集注》:“会厌者,在喉咙之上,乃咽喉交会之处,凡人饮食,则会厌掩其喉咙,而后可入于咽,此咽喉之上管,故为音声之户,谓声气之从此而外出也。”明代李土材所著《医林必读》中写道:“肺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灵枢九针论》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肺两叶大面向背,……肺管下分为两杈,入肺两叶,每杈分九中杈,每中杈分九小杈,每小杈长数小枝,枝之尽头处,并无孔窍,其形仿佛麒麟菜,肺外皮亦无孔。其内所存,皆轻浮白沫。”这些认识与现代医学的研究都是很接近的。

第二节?呼吸道一、鼻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又是嗅觉器官,并辅助发音。鼻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组成。

(一)外鼻由骨和软骨作支架,外覆皮肤而成。外鼻位于面部中央,上窄下宽,位于两眶之间的部分称鼻根,鼻根向前下隆起的嵴叫鼻背,鼻背下端的最突点为鼻尖,鼻尖两侧扩大呈半圆形隆起为鼻翼。在平静呼吸时鼻翼无明显活动,当呼吸困难时,可出现鼻翼扇动,在小儿更为明显。外鼻下方有一对鼻孔,是气体进出呼吸道的门户。

(二)鼻腔由骨和软骨围成,内面衬以黏膜和皮肤。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个鼻腔。每侧鼻腔向前以鼻孔通外界;向后经鼻后孔通鼻咽。每侧鼻腔又可分为前下部的鼻前庭和后部的固有鼻腔。

1.鼻前庭由鼻翼围成,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可滤过空气中的灰尘和阻挡异物,鼻前庭是疖肿的好发部位,由于该处缺乏皮下组织,故发生疖肿时,疼痛较为剧烈。

2.固有鼻腔由骨性鼻腔内覆以黏膜构成。其外侧壁上有上、中、下三个鼻甲。各鼻甲的下方有相应的上、中、下鼻道(图1-4-2)。上鼻道和中鼻道有鼻旁窦的开口;下鼻道的前部有鼻泪管的开口。鼻腔的内侧壁为鼻中隔,多偏于一侧,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层有丰富的血管丛,90%的鼻出血均发生于此区域,临床上称为“易出血区”(图1-4-3)。

固有鼻腔的黏膜可因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嗅区和呼吸区两部分。嗅区位于上鼻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99上鼻甲上鼻道固有鼻腔中鼻甲中鼻道鼻前庭下鼻甲下鼻道图1-4-2鼻腔的外侧壁(右侧)图1-4-3鼻中隔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上部,活体上呈淡黄色,黏膜内含有嗅细胞,司嗅觉;呼吸区为嗅区以外的部分,活体上呈粉红色,表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黏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黏液腺,对吸入的空气起加温、湿润及净化作用。

(三)鼻旁窦又称副鼻窦,共四对: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各窦均开口于鼻腔(图1-4-4)。上颌窦、额窦以及筛窦的前小房和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筛窦的后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的后上方。

上颌窦是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位于上颌骨骨体内,窦口高于窦的底部,窦腔内的分泌物不易排出,故上颌窦的慢性炎症较为多见。

鼻旁窦可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100?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额窦筛窦的开口蝶筛隐窝(蝶窦的开口)额窦的开口蝶窦鼻泪管上颌窦的开口的开口图1-4-4鼻旁窦的开口(右侧,鼻甲已部分切除)二、咽咽是消化管与呼吸道共有的器官,详见消化系统。

三、喉喉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

(一)喉的位置喉位于颈前部正中,喉咽的前方。成年人的喉相当于第5~6颈椎的高度,小儿高于成人,女性略高于男性。喉上方借韧带和肌与舌骨相连,下与气管相续,故当吞咽或发音时,喉可上、下移动。

(二)喉的结构喉以软骨为支架,内腔衬以黏膜构成。软骨间有关节、韧带相连,附有喉肌。

1.喉软骨主要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和会厌软骨(图1-4-5)。

(1)甲状软骨位于舌骨的下方,环状软骨的上方,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甲状软骨由左、右两块略呈方形的软骨板在其前缘处相互愈着而成,愈着处构成凸向前方的前角,前角上端向前突起,形成喉结,成年男性尤为明显。

(2)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下与气管相连。环状软骨呈环状,前部低窄呈弓形,称环状软骨弓,后部高宽呈方形板状,称环状软骨板。环状软骨是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对支撑呼吸道的畅通有重要作用。

(3)杓状软骨左、右各一,呈三棱锥体形,位于环状软骨后部的上方。杓状软骨底的前端与甲状软骨前角的内面有声韧带相连。

(4)会厌软骨形似树叶,上宽下窄,下端附着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当吞咽时,喉上提,会厌软骨则盖住喉口,可防止食物进入喉腔。

2.喉腔喉的内腔称喉腔,内衬黏膜,上与喉咽相通,下与气管腔相续,其上口称喉口。

在喉腔中部的侧壁上,有上、下两对呈前后方向的黏膜皱襞,上方一对称前庭襞,活体呈粉红色;下方一对称声襞,活体呈苍白色。两侧前庭襞之间的裂隙称前庭裂,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声襞、声韧带和肌共同构成声带,当气流通过声门裂时振动声带而发音。

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101图1-4-5喉软骨及其连结喉腔可分为三部分,前庭裂以上部分称喉前庭;前庭裂和声门裂之间的部分称喉中间腔,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隐窝称喉室;声门裂以下的部分称声门下腔(图1-4-6)。声门下腔的黏膜下层结构疏松,炎症时易发生水肿,尤其幼儿因喉腔较窄,水肿时易引发喉阻塞,造成呼吸困难。

图1-4-6喉腔(冠状切面,矢状切面)102?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3.喉肌为数块短小的骨骼肌,附着于喉软骨。其主要作用是使声带紧张或松弛,声门裂开大或缩小,从而调节音调的高低和音量的大小(图1-4-7)。

图1-4-7喉肌(后面,侧面)四、气管与主支气管(一)气管1.气管的形态结构气管为后壁略扁的圆筒状管道,长约11cm,主要由气管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气管软骨呈“C”形,为透明软骨,一般为14~16个,其间由结缔组织的环状韧带相连接,后壁无软骨、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所封闭。

2.气管的位置和分部气管的上端平第6颈椎体下缘高度接环状软骨,向下入胸腔,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其分叉处称气管杈。

根据气管的行径和位置,可分为颈部和胸部。颈部位于颈前部正中,较短,位置表浅,可在体表触到,临床上常在第3~5气管软骨处行气管切开术;胸部位于胸腔内,较长。

(二)主支气管自气管发出后,分为左、右两支,各自经肺门入左、右肺内。左主支气管细长,走行方向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粗而短,走行方向较垂直,所以气管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图1-4-8)。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的微细结构气管与主支气管的管壁结构相同,由内向外依次由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构成(图1-4-9)。

1.黏膜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有杯状细胞;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大量的弹性纤维和弥散的淋巴组织。

2.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腺体。腺体和上皮中的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润滑黏膜表面,并黏附吸入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等。上皮的纤毛有节律地向喉部、咽部摆动,将黏附物排出。

3.外膜主要由“C”形透明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

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103环状软骨气管软骨右主支气管左主支气管气管杈图1-4-8气管和主支气管图1-4-9气管的微细结构104?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第三节?肺一、肺的位置和形态肺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

肺似海绵状,质轻而柔软,富有弹性,小儿肺呈淡红色,随着年龄的增大,因吸入尘埃,肺的颜色由暗红色逐渐变为灰黑色。左肺因心偏左而狭长,右肺因肝的影响而宽短(图1-4-10)。

图1-4-10气管、主支气管和肺肺呈半圆锥体,具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肺尖钝圆,经胸廓上口向上突入颈根部,达锁骨内侧1/3段的上方2~3cm,所以在锁骨上方进针时,要避免刺伤肺尖造成气胸。

肺底与膈相贴,向上方凹陷,又称膈面。肺的外侧面与肋相邻,称肋面;内侧面朝向纵隔,故又称纵隔面,中部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出入(图1-4-11)。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和胸膜包绕成束,称肺根。肺的前缘和下缘薄而锐,右肺前缘近于垂直,左肺前缘下半有一弧形凹陷,称心切迹;肺的后缘圆钝,贴于脊柱的两旁。

每侧肺都有深入肺内的肺裂,并借肺裂分成肺叶。左肺被一由后上斜向前下的斜裂分成左肺上叶、左肺下叶两叶。右肺除有斜裂外还有一近似水平走向的水平裂将右肺分为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和右肺下叶三叶。

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105上叶上叶图1-4-11左右肺内侧面二、肺段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左、右主支气管在肺门处入肺后,首先分出肺叶支气管(左肺二支、右肺三支)。

肺叶支气管入肺后再分为肺段支气管,继而在肺内反复分支,越分越细,形似树枝,故称支气管树,最后连于肺泡。每一肺段支气管的分支及其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一般每侧肺各有10个肺段。每个肺段从结构和功能来看,可视为一个独立性单位,故临床上常以肺段进行定位诊断及肺段切除(图1-4-12)。

三、肺的微细结构肺的表面被有浆膜。肺的微细结构可分为肺实质部和肺间质部两部分。肺实质由肺内各级支气管的分支和肺泡构成,肺间质由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等构成。

肺实质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

(一)导气部是肺内传送气体的管道,肺叶支气管在肺叶内分出肺段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再分出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直径1mm以下)及末端的终末细支气管(直径0.5mm以下)。每个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泡构成一个肺小叶。临床上所说的小叶性肺炎,就是指肺小叶的炎症。

肺导气部随着支气管的反复分支,其管径由大渐小,管壁由厚变薄,各层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变化的主要特点是:黏膜逐渐变薄,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逐渐演变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逐渐减少,至终末细支气管消失;黏膜下层的腺体逐渐减少,至终末细支气管消失;外膜中的软骨由“C”形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平滑肌逐渐增多,至终末细支气管,为完整的环形肌层。细支气管由于失去软骨支持,故平滑肌舒缩可控制管腔的大小,调节出入肺泡气体的流量。如某种诱因,使细支气管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可造成呼吸困难,临床上称为支气管哮喘。

106?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图1-4-12肺内结构模式图(二)呼吸部?由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等构成,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图1-4-13)。

1.呼吸性细支气管是终末细支气管的分支,管壁上有少量肺泡开口,故管壁不完整,上皮为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其外面有少量平滑肌和结缔组织。

2.肺泡管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分支,管壁有许多肺泡开口,故管壁更不完整。

3.肺泡主要由肺泡上皮和基膜构成。肺泡一面开口于肺泡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肺泡上皮为单层上皮,由两种类型的细胞构成(图1-4-14)。Ⅰ型肺泡细胞,呈扁平状,数量多,很薄,构成了广阔的气体交换面;Ⅱ型肺泡细胞,呈立方形,数量少,位于Ⅰ型细胞之间,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磷脂类物质),布于肺泡的内表面,可降低肺泡回缩力,稳定肺泡直径,使肺泡不致因过度呼气而塌陷。

(2)肺泡隔位于相邻肺泡上皮之间,其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弹性纤维和巨噬细胞。弹性纤维可协助扩张的肺泡在呼气时自然回缩。若弹性纤维变性、断裂,则肺泡不能回缩,而长期处于过度扩张状态,形成肺气肿。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异物和细菌的功能,吞噬灰尘颗粒后的巨噬细胞,称尘细胞。

(3)呼吸膜(图1-4-14)呼吸膜又称气血屏障,位于肺泡腔与肺泡隔的毛细血管腔之间,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须透过的结构。呼吸膜主要由肺泡上皮及其基膜,毛细血管内皮的基膜与毛细血管内皮四层组成。

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107图1-4-13肺的微细结构图1-4-14肺泡上皮108?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四、肺的血管肺有两套血管系统,一套是肺的功能性血管,专门进行气体交换,由肺循环的肺动脉和肺静脉组成。肺动脉入肺后,随着气管的分支而分支,到肺泡形成毛细血管网,通过呼吸膜进行气体交换后,汇集成小静脉,小静脉逐渐汇集成肺静脉出肺。另一套是肺的营养性血管,由体循环的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组成。支气管动脉入肺后,与支气管伴行,沿途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营养各级支气管、肺和胸膜,然后汇集成小静脉,一部分注入肺静脉,另一部分汇入支气管静脉出肺。

五、肺的体表投影两肺尖和肺前缘的投影均起自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斜向下内,经胸锁关节后方图1-4-15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109至胸骨角中点处,两肺前缘靠拢。右肺前缘由此垂直下降,至右侧第6胸肋关节处,移行为右肺下缘;左肺前缘垂直下行至第4胸肋关节处沿肺的心切迹向左下作弧形弯曲至第6肋软骨中点(距前正中线4cm)处,移行为左肺下缘。两肺下缘投影大致相同。在平静呼吸时,两肺下缘均沿第6肋软骨下缘向外下方行走,至锁骨中线处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处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处与第10肋相交,继续向内侧,在接近脊柱时,平第10胸椎棘突高度(图1-4-15);在深呼吸时两肺的下缘均可向上、向下移动2~3cm。

第四节?胸膜与纵隔一、胸膜(一)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图1-4-16)胸膜是覆盖于肺表面和胸壁内面的浆膜,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脏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实质紧密结合,并伸入肺裂;壁胸膜依其所在部位可分为四部分:肋胸膜,紧贴于胸壁内面;膈胸膜,贴于膈的上面;纵隔胸膜,贴附于纵隔的两侧;胸膜顶,是包围肺尖的部分,向下与肋胸膜和纵隔胸膜互相延续,向上突出于胸廓上口达颈根部,其最高点可高出锁骨内侧1/3部上方2~3cm。

图1-4-16胸膜和胸膜腔示意图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部互相移行,在左、右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的腔隙,称胸膜腔。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呈负压,含少量浆液,以减少呼吸110?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时胸膜间的相互摩擦。任何因素导致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可产生气胸。故针刺胸壁的穴位,不宜直刺、深刺,以免误伤肺组织与胸膜,造成气胸。

胸膜腔在肋胸膜和膈胸膜的反折处,形成一个半环形深隙,称肋膈隐窝(肋膈窦)。

肋膈隐窝是胸膜腔最低部位,在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会伸入其内,胸膜炎的渗出液常积聚于此,是临床上胸膜穿刺抽液或引流的部位。

(二)壁胸膜的体表投影两则胸膜顶和胸膜前界的体表投影,分别与肺尖和肺前缘的体表投影基本一致(图1-4-15)。两则胸膜前界与肺的前界在胸骨左下半部形成一个无胸膜区,即心包区,临床上常在胸骨左缘第4或第5肋间隙进行心包穿刺或心内注射,避免损伤肺和胸膜。

两侧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左右一致,比两肺下缘的投影位置约低两个肋(图1-4-15)。肺下缘与胸膜下界投影比较如下表1-4-1:表1-4-1?肺和胸膜下界投影比较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接近脊柱处肺下界第6肋第8肋第10肋平第10胸椎棘突胸膜下界第8肋第10肋第11肋平第12胸椎棘突二、纵隔(一)纵隔的概念和境界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纵隔上界达胸廓上口,下界为膈,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的胸部,两侧界为两侧的纵隔胸膜。

(二)纵隔的分部和内容?纵隔以胸骨角平面将其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图1-4-17)。

图1-4-17纵隔分部示意图第一篇?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111上纵隔主要有:胸腺、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气管、食管、胸导管、淋巴管、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等;下纵隔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

1.前纵隔位于胸骨与心包之间,内有少量结缔组织和淋巴结等。

2.中纵隔主要有心包、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主支气管的起始部等。

3.后纵隔位于心包与脊柱之间,主要有食管、主支气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及其属支、迷走神经、交感干、胸导管及淋巴结等。

112?第一篇?解剖学??第五章?泌尿系统第五章?泌尿系统第一节?概?述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图1-5-1)。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通过尿液排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尿酸、尿素以及多余的水、无机盐等,由血液输送至肾,在肾内形成尿液,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贮存。当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泌尿系统是排出人体代谢废物的最主要的途径,排出的废物量大、种类多,对调节机体内水盐代谢、酸碱平衡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1-5-1肾和输尿管第一篇?解剖学??第五章?泌尿系统?113二、祖国医学对泌尿系统的有关记载祖国医学有关泌尿系统的记载甚多。在肾的形态方面,如《素问》:“脏各有一,肾独有二”。关于膀胱的位置,如《医宗金鉴》:“膀胱当十九椎,居肾之下,大肠之前”。以上记载说明祖国医学对泌尿系统很早就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二节?肾一、肾的形态肾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形如蚕豆,前后略扁。新鲜肾呈红褐色。肾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侧、外侧两缘。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等出入肾的部位。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合称肾蒂。肾门向肾内扩大的腔称肾窦,窦内含有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大盏、肾小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二、肾的位置肾位于腹后壁,脊柱的两旁,是腹膜外位器官。一般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第12肋斜过左肾后方的中部。右肾由于受肝的影响,位置比左肾约低半个椎体,第12肋斜过右肾后方的上部(图1-5-2)。肾的位置存在着个体差异,儿童低于成人,新生儿更低。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肾区。当肾病变时,叩击或触压该区时,常可引起疼痛。两肾上内缘邻肾上腺。

图1-5-2肾的位置(后面观)三、肾的被膜及固定肾表面由内向外有三层被膜(图1-5-3),即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114?第一篇?解剖学??第五章?泌尿系统矢状断面(经右肾和肾上腺,右面观)横断面(平第1腰椎,上面观)图1-5-3肾的被膜(一)纤维囊是薄而坚韧的结缔组织膜,包于肾表面,在正常状态下,容易与肾实质剥离,但在肾有病变时,则与肾实质黏连。

(二)脂肪囊是位于纤维囊外面的囊状脂肪层,对肾起弹性垫样的保护作用。

(三)肾筋膜在最外面,分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在肾的外侧及上方,两层互相融合;在肾的下方,前、后两层分离,其间有输尿管通过;在肾的内侧,两侧肾筋膜前层互相连续;后层与腰大肌筋膜融合。

肾被膜、肾血管、肾的近邻器官、腹内压及腹膜等都对肾起固定作用,维持肾的正常位置。肾的固定装置不健全时,即可发生肾移位。

第一篇?解剖学??第五章?泌尿系统?115四、肾的结构肾的实质分浅、深两部,浅层为肾皮质,深层主要为肾髓质。肾皮质富含血管,呈红褐色,其深入肾髓质内的部分称肾柱。肾髓质颜色较浅,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肾锥体呈圆锥形,其底稍向外凸,并与皮质相连;尖端钝圆,稍伸入肾小盏,称肾乳头。肾小盏是漏斗状的膜性短管,其宽端包绕肾乳头。每2~3个肾小盏汇合成一个肾大盏。每侧肾有2~3个肾大盏。肾大盏汇合成肾盂。肾盂呈略扁的漏斗状,出肾门后逐渐变细,弯行向下,移行为输尿管。

五、肾的微细结构肾实质主要由大量泌尿小管构成,其间有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泌尿小管是形成尿的结构,可分为肾单位和集合小管两部分,其组成如表1-5-1。

表1-5-1?泌尿小管的组成血管球肾小体肾小囊近端小管曲部(近曲小管)肾单位近端小管近端小管直部肾小管细段肾单位袢泌尿小管远端小管直部远端小管远端小管曲部(远曲小管)集合小管(集合管)(一)肾单位每个肾有100万~15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又可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1.肾小体呈球形,位于皮质,由血管球和肾小囊两部分所组成(图1-5-4)。

(1)血管球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一团盘曲成球状的毛细血管,被肾小囊所包裹。入球小动脉较粗短,出球小动脉较细长,所以血管球的毛细血管内压较高。在电镜下观察,血管球的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有孔的内皮细胞及其外面的基膜组成。

(2)肾小囊是肾小管的盲端膨大并凹陷形成的双层囊。两层囊壁之间的腔隙称肾小囊腔。

肾小囊的外层是单层扁平上皮,与近端小管相续;内层紧贴血管球的毛细血管的外面,是单层有突起的足细胞构成。电镜观察:足细胞发出几个较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发出许多次级突起,紧贴于毛细血管基膜外面。相邻足细胞的次级突起互相交错,突起之间的裂隙称裂孔。裂孔上覆盖着裂孔膜(图1-5-5)。

血管球内的血液成分,在向肾小囊腔过滤时必须经过有孔的内皮细胞、基膜及裂孔膜。

116?第一篇?解剖学??第五章?泌尿系统图1-5-4肾单位的微细结构图1-5-5足细胞与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模式图这三层结构对大小不同分子的滤过起限制作用,故称滤过膜或滤过屏障。经滤过膜进入肾小囊的液体称原尿。

2.肾小管肾小管与肾小囊外层相连续,并与肾小囊腔相连通。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三部分(图1-5-4)。

(1)近端小管近端小管起始部盘曲在肾小体附近,此部分称近端小管曲部(近曲小管)。然后直行入髓质,此部为近端小管直部。近端小管管壁上皮细胞呈锥体形,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电镜下观察,刷状缘是排列整齐的微绒毛,它使细胞表面积扩大,有利于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2)细段为肾小管中最细的一段,一端与近端小管直部相连,另一端与远端小管直部相连,三者共同形成肾单位袢(髓袢)。细段管壁薄,为单层扁平上皮。肾单位袢的主要功能是减缓原尿在肾小管中的流速,有利于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3)远端小管由细段返折上行变粗形成。远端小管直行向皮质的部分,称远端小管第一篇?解剖学??第五章?泌尿系统?117直部,至肾小体附近呈盘曲状的部分称远端小管曲部(远曲小管)。远端小管的管壁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游离面无刷状缘,其直部能吸收钠;曲部有吸收钠和水以及排出钾的功能。

(二)集合小管是直行的小管(图1-5-4),起于皮质,进入髓质,沿途有多条远端小管曲部汇入。至锥体乳头时,几条集合小管再汇合成乳头管,开口于肾乳头。随着管径的增粗,管壁上皮由单层立方上皮逐渐移行为单层柱状上皮,至乳头管开口处与肾小盏的变移上皮相连续。集合小管有重吸收功能。

(三)球旁复合体包括球旁细胞和致密斑(图1-5-6)1.球旁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接近血管球处,由入球小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细胞变形而成。球旁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细胞核呈圆形。球旁细胞能分泌肾素。肾素能引起小动脉收缩,使血压升高。

2.致密斑位于远端小管曲部靠近球旁细胞处,是远端小管曲部管壁的上皮细胞变形所形成的椭圆形结构。致密斑的细胞呈柱状,排列紧密,细胞核多位于细胞的顶部。一般认为它有调节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的作用。

图1-5-6球旁复合体模式图六、肾的血液循环特点肾的血液循环有两种作用,一是营养肾组织,二是参与尿的生成。其特点如下:1.肾动脉是肾的营养性血管,又是肾的功能性血管。肾动脉直接来自腹主动脉,血管粗短,故血压高,流速快,每4~5分钟流经肾的血量,约与全身的血量相当。这有利于尿的生成。

2.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粗短,出球小动脉细长,使肾小球内形成较高的压力,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可以及时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3.肾血循环中动脉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第一次是入球小动脉形成血管球,第二次是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管周围形成毛细血管网。前者有利于原尿的形成,后者有利于肾小管对原尿中水分和无机盐的重吸收。

118?第一篇?解剖学??第五章?泌尿系统第三节?输尿管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全长25~30cm。输尿管上端起于肾盂,沿腰大肌前面下行,至小骨盆上口时越过髂总动脉分叉处,进入盆腔,在膀胱底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图1-5-1)。

输尿管全长有三处狭窄,分别位于输尿管的起始部、小骨盆的入口处、穿膀胱壁处。

尿路结石易在狭窄处滞留,而引起疼痛。

第四节?膀?胱膀胱是一个肌性囊状的贮尿器官,有较大的伸缩性,成人膀胱的容积为300~500ml,新生儿膀胱的容积约为50ml(图1-5-7)。

图1-5-7膀胱侧面观一、膀胱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膀胱的形态、位置随其尿液的充盈程度而改变。

膀胱充盈时,略呈卵圆形,空虚时则呈锥体形。其尖朝向前上方,称膀胱尖;底朝向后下方,略呈三角形,称膀胱底;底、尖之间的大部分称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颈的下端有尿道内口通尿道。

成人膀胱位于盆腔内,耻骨联合的后方。膀胱空虚时,其尖与耻骨联合的上缘平齐;充盈时其上部可膨入腹腔,并与腹前壁相贴。新生儿的膀胱位于腹腔内。随着年龄的长大,逐渐下降。

膀胱底在男性与精囊、输精管末端和直肠相邻;在女性则与子宫颈和阴道相邻;男性第一篇?解剖学??第五章?泌尿系统?119的膀胱颈与前列腺相接,女性的膀胱颈则直接与尿生殖膈相邻。

膀胱空虚时只有上面盖有腹膜,充盈时大部分盖有腹膜,且腹膜在膀胱与腹前壁之间的返折线,也随之上移,因此当膀胱充盈时沿耻骨联合上缘进行膀胱穿刺,穿刺针可不经腹膜腔直接进入膀胱。

二、膀胱壁的构造膀胱壁分三层,由内向外依次是黏膜、肌层、外膜。黏膜的上皮是变移上皮,膀胱空虚时,黏膜形成许多皱襞,充盈时则消失。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黏膜光滑无皱襞,称膀胱三角,是肿瘤的好发部位。肌层由平滑肌构成,大致分为外纵、中环、内纵三层,这三层肌束相互交错,共同构成逼尿肌。在尿道内口处,还有环行的膀胱括约肌。膀胱上面的外膜为浆膜,其他部分为纤维膜。

第五节?尿?道尿道是膀胱通往体外的排尿管道。起于膀胱尿道内口,止于尿道外口。

女尿道宽而短,行程较直,长3~5cm,仅有排尿功能。它始于尿道内口,穿过尿生殖膈,终于尿道外口。尿道外口位于阴道的前方。尿道与阴道相邻,易引起逆行性泌尿系统感染。

男尿道与生殖系统关系密切,故在男性生殖系统叙述。

120?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第六章?生殖系统第一节?概?述一、生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包括生殖腺、输送管道和附属腺。

男性生殖腺是睾丸,是产生男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的器官。输送管道包括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睾丸产生的精子,先储存在附睾内,当射精时经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排出体外。附属腺包括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它们的分泌物与精子共同组成精液,供应精子营养并有利于精子的活动。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

女性生殖系统也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包括生殖腺、输送管道和附属腺。女性生殖腺是卵巢,是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输送管道包括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卵巢内卵泡成熟后破裂,把卵子排出,经腹膜腔进入输卵管,在管内受精后移至子宫内膜内发育成长。成熟的胎儿在分娩时出子宫口经阴道娩出。附属腺是前庭大腺。外生殖器即女阴。

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和分泌性激素以维持性的特征。

二、祖国医学对生殖系统的有关记载祖国医学对生殖系统的记载甚多,医著《内经》的《素问》中有“丈夫……二八肾气盛,……精气溢泻……”“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又说:“七七……天癸竭,……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男子在十六岁,女子在十四岁,开始具备了生殖能力。又指出妇女到50岁左右,月经停止,失去生育能力。此外,历代医籍中提到的“胞宫”“女子胞”以及“精室”和“玉茎”等器官名称,即现代解剖学所指的“子宫”“睾丸”和“阴茎”等。

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121第二节?男性生殖系统一、睾丸睾丸是男性的生殖腺,具有产生男性生殖细胞和分泌男性激素的功能。

(一)睾丸的位置和形态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睾丸呈扁椭圆形,表面光滑。上端和后缘有附睾贴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经后缘进出睾丸(图1-6-1),(图1-6-2)。

图1-6-1男性生殖系统概观睾丸除后缘外均被有腹膜,称睾丸鞘膜。睾丸鞘膜分脏、壁两层,脏层紧贴睾丸的表面,壁层贴附于阴囊的内面。脏、壁两层鞘膜在睾丸后缘处相互移行,构成一个封闭的腔,称鞘膜腔。鞘膜腔内含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如鞘膜腔内液体增多,临床上称为睾丸鞘膜积液。

(二)睾丸的微细结构睾丸表面有一层坚厚的致密结缔组织膜,称白膜。白膜坚韧而缺乏弹性,当睾丸发生急性炎症肿胀时,由于白膜限制而产生剧痛。白膜在睾丸后缘处增厚,并伸入睾丸内形成睾丸纵隔。从睾丸纵隔又发出许多小隔呈放射状将睾丸实质分成许多呈锥形的睾丸小叶。每个睾丸小叶内含有1~4条细长弯曲的精曲小管。精曲小管经精直小管进入睾丸纵隔,交织成睾丸网,最终形成睾丸输出小管进入附睾。精曲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称睾丸间质(图1-6-3)。

1.精曲小管是产生精子的部位。管壁上皮由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构成(图1-6-4)。

(1)支持细胞细胞较大,略呈长锥形。对生精细胞有支持和营养作用。

(2)生精细胞是一系列不同发育阶段的男性生殖细胞。生精细胞的最幼稚阶段是精原细胞。从青春期开始,精原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发育成精子。其分化过程:精原细胞→初122?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图1-6-2睾丸和附睾(左侧)图1-6-3睾丸、附睾的结构和排精途径模式图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123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它们从管壁的基膜向管腔依次排列。精子生成后,游动于精曲小管内,经精直小管、睾丸网、睾丸输出小管,入附睾储存。

精子形似蝌蚪,可分为头、尾两部分。头由精子细胞的细胞核浓缩而成,头前2/3有顶体覆盖。顶体为一扁平囊,囊内含有透明质酸酶和蛋白分解酶等,在受精中起重要作用。

精子的尾细长,能摆动,使精子向前游动(图1-6-5)。

图1-6-4精曲小管的微细结构图1-6-5精子的形态2.睾丸间质是精曲小管之间富含血管和淋巴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其内含有间质细胞。间质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单个或成群分布,能分泌雄激素。

雄激素有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精子形成以及激发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作用。

二、附睾?

附睾贴附于睾丸的上端和后缘。附睾为一长条状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上端膨大称为附睾头,中部扁圆称为附睾体,下端较细称为附睾尾。

附睾头由睾丸输出小管盘曲而成,各输出小管相互汇合形成附睾管。附睾管迂回盘曲构成附睾体和尾。附睾管末端折而向上,延续为输精管。

附睾具有储存和输送精子的功能,并可分泌液体,使精子进一步成熟和获得较强的运动能力。

附睾为男性生殖器结核的好发部位,在病变部位往往出现硬结。

124?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三、输精管和射精管输精管和射精管是输送精子的管道。

输精管是附睾管的延续,沿睾丸后缘上行,经阴囊根部和腹股沟管进入腹腔,继而弯向内下进入小骨盆腔,至膀胱底的后方,与精囊的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图1-6-6)。

射精管是输精管末端与精囊的排泄管汇合而成的管道,穿前列腺,开口于尿道的前列腺部。

输精管的管壁较厚,管腔细小,活体触摸时呈较硬的细索状。输精管在阴囊根部、睾丸的后上方,位置表浅,是临床输精管结扎术(男性绝育术)常选用的部位。

输精管自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深环的这一段,有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淋巴管和神经等伴行,外面包有筋膜,它们共同形成一条柔图1-6-6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软的圆索状结构,称精索。

四、精囊精囊又称精囊腺,是一对长椭圆形的囊状器官,表面有许多囊状膨出,下端缩细为排泄管,与输精管末端汇合成射精管。

精囊位于膀胱的后方和输精管末端的外侧。

精囊分泌淡黄色液体,构成精液的一部分。

五、前列腺前列腺形似栗子,底向上,尖向下,后面正中有一浅的前列腺沟(图1-6-6)。

前列腺位于膀胱的下方,尿生殖膈的上方。前列腺的后面与直肠相邻,所以经直肠可以触及前列腺。

前列腺为实质性器官,主要由腺组织及平滑肌组成,其内有尿道和射精管穿过。前列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尿道,参与精液的组成。

小儿的前列腺较小,腺组织不发育。至青春期,腺组织迅速生长。老年人腺组织逐渐退化,若腺内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前列腺肥大,可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

六、阴茎阴茎悬垂于耻骨联合的前下方。阴茎可分为阴茎根、阴茎体和阴茎头三部分,阴茎头顶端有尿道外口(图1-6-7)。

阴茎主要由两条阴茎海绵体和一条尿道海绵体构成,外面包有筋膜和皮肤。阴茎海绵体位于背侧,尿道海绵体位于阴茎海绵体的腹侧,有尿道贯穿其全长。阴茎的皮肤薄而柔软,富有伸展性。皮肤在阴茎的前端形成包绕阴茎头的双层环形皱襞,称阴茎包皮。阴茎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125图1-6-7阴茎的外形和结构包皮与阴茎头的腹侧中线处连有一条皮肤皱襞,称包皮系带。

幼儿的包皮较长,包着整个阴茎头。若成年男子阴茎头仍被包皮包覆,能够上翻者称包皮过长,不能上翻者称包茎。包茎易藏包皮垢,长期刺激易患阴茎癌,故包茎患者须进行包皮环切术。

七、阴囊阴囊位于阴茎的后下方,为一皮肤囊袋。它由阴囊中隔分为左、右两部,容纳睾丸、附睾和精索下部。

阴囊壁由皮肤和肉膜构成。肉膜中含有平滑肌纤维,平滑肌纤维的舒缩可使阴囊皮肤松弛或皱缩,以适应精子的生存和发育(图1-6-8)。

八、男性尿道男性尿道是尿液和精液排出体外所经过的管道。它起始于膀胱的尿道内口,终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长18~20cm(图1-6-9)。

(一)尿道的分部?男性尿道全长可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三部分。临床上将尿道的海绵体部称为前尿道,将尿道的膜部和前列腺部合称为后尿道(图1-6-10)。

1.前列腺部为尿道穿经前列腺的部分。其后壁有射精管及前列腺排泄管的开口。

图1-6-8阴囊和精索126?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图1-6-9男性尿道2.膜部为尿道穿经尿生殖膈的部分。此部周围有尿道外括约肌环绕,此肌收缩,可控制排尿。

3.海绵体部为尿道穿经尿道海绵体的部分。

(二)尿道的形态特点男性尿道有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

1.三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以尿道外口最为狭窄。

2.两个弯曲阴茎自然悬垂时,尿道呈现两个弯曲:一个位于耻骨联合下方,凹向上,称耻骨下弯,此弯曲恒定不变;另一个位于耻骨联合的前下方,凹向下,称耻骨前弯,如将阴茎向上提起,此弯曲即消失。

临床上在使用尿道器械时,应注意尿道的狭窄和弯曲,以免损伤尿道壁。

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127膀胱直肠耻骨联合精囊尿道前列腺部射精管前列腺尿道海绵体部尿道膜部耻骨下弯耻骨前弯尿道外口图1-6-10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第三节?女性生殖系统一、卵巢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具有产生卵细胞、分泌女性激素的功能。

(一)卵巢的位置和形态卵巢左、右各一,位于盆腔的侧壁,髂总动脉的分叉处(图1-6-11)。

卵巢呈扁椭圆形,灰红色。其前缘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卵巢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都经系膜出入卵巢。卵巢的大小和形态因年龄而异。幼女的卵巢较小,表面光滑。性成熟期卵巢体积最大,此后由于多次排卵,卵巢表面形成许多瘢痕。35~40岁卵巢开始缩小,50岁以后随月经停止而逐渐萎缩。

(二)卵巢的微细结构卵巢的表面被有单层扁平上皮,上皮的深面有一层致密结缔组织,称白膜。卵巢实质的周围部,含有不同阶段的卵泡,称卵巢皮质;卵巢实质的中央部,由疏松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构成,称卵巢髓质(图1-6-12)。

1.卵泡的发育卵泡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1)原始卵泡是最幼稚的卵泡。它的中央是一个较大的初级卵母细胞,周围是一层小而扁平的卵泡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是卵细胞的幼稚阶段,卵泡细胞对卵母细胞起支持和营养作用。

(2)生长卵泡自青春期开始,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部分原始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初级卵母细胞逐渐增大,并在其周围出现一层嗜酸性膜,称透明带。卵泡细胞分裂128?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图1-6-11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图1-6-12卵巢的微细结构增殖,由一层变为多层,并在卵泡细胞之间出现小腔隙,继而融合成卵泡腔,腔内液体称卵泡液。在卵泡腔的形成过程中,靠近卵母细胞的卵泡细胞逐渐变为柱状,围绕透明带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其他的卵泡细胞构成了卵泡壁。

随着卵泡的发育,卵泡周围的结缔组织形成富含细胞和血管的卵泡膜。

(3)成熟卵泡是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卵泡体积显著增大,直径可达1cm左右,并向卵巢表面隆起。在排卵前,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小的细胞,小的细胞称第一极体。

2.排卵卵泡发育成熟,更向卵巢表面隆起,由于卵泡液剧增,卵泡最终破裂。次级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129卵母细胞连同放射冠、透明带和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进入腹膜腔,这一过程称排卵。

在生育年龄,一般每隔28天排卵一次,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每次排卵,排出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偶尔有排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象。

卵泡细胞和卵泡膜的细胞分泌雌激素。雌激素有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和维持女性第二性征、促进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

3.黄体的形成与退化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和血管随之陷入,逐渐发育成一个富含血管的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黄体能分泌孕酮(黄体酮)和少量雌激素。孕酮有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和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分泌、乳腺发育等作用。

黄体维持的时间取决于排出的卵是否受精。若排出的卵受精,黄体继续发育,约维持到妊娠6个月时开始退化,这种黄体称妊娠黄体;若排出的卵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两周便退化,这种黄体称月经黄体。黄体退化后,逐渐被结缔组织代替,称白体。

二、输卵管输卵管是一对输送卵细胞的管道。

输卵管连于子宫底的两侧,包裹在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图1-6-13)。

图1-6-13女性内生殖器输卵管呈长而弯曲的喇叭形,由内侧向外侧可分为四部分:(一)子宫部为输卵管穿子宫壁的部分,以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

(二)输卵管峡短而狭细,是临床行输卵管结扎术(女性绝育术)的常选部位。

(三)输卵管壶腹约占输卵管全长的外2/3段,粗而弯曲,卵细胞通常在此部受精。

若受精卵未能移入子宫,而在输卵管内发育,即成宫外孕。

(四)输卵管漏斗为输卵管外侧端的膨大部分,呈漏斗状,末端有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输卵管漏斗周缘有许多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是手术时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130?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三、子宫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受精卵发育成长为胎儿的场所。

(一)子宫的形态成年未孕的子宫,呈前后略扁、倒置的梨形。子宫可分为三部分(图1-6-13):子宫底,是两侧输卵管子宫口上方的圆凸部分;子宫颈,是子宫下部缩细呈圆柱状的部分;子宫体,是子宫底与子宫颈之间的大部分。子宫颈可分为两部分:子宫颈伸入阴道内的部分称子宫颈阴道部,子宫颈在阴道以上的部分称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是癌肿的好发部位。子宫颈与子宫体相接的部位稍狭细,称子宫峡。在非妊娠期,子宫峡不明显;在妊娠期,子宫峡逐渐伸展延长,形成子宫的下段,产科常在此处进行剖腹取胎术。

子宫的内腔狭窄,可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位于子宫体内,称子宫腔,呈前后略扁的三角形,其两外上角通输卵管,尖向下通子宫颈管。下部在子宫颈内,称子宫颈管,呈梭形,其上口通子宫腔,下口通阴道,称为子宫口。未产妇的子宫口为圆形,经产妇的子宫口呈横裂状(图1-6-13)。

(二)子宫的位置和固定装置?子宫位于骨盆腔的中央,在膀胱和直肠之间,呈前倾前屈位。前倾是指子宫整体向前倾斜,前屈是指子宫颈与子宫体构成凹向前的弯曲(图1-6-11)。

子宫的正常位置依赖于盆底肌的承托,子宫韧带的牵拉与固定。若这些结构松弛或损伤,可引起子宫位置的异常。子宫的韧带有(图1-6-14):图1-6-14女性盆底的韧带1.子宫阔韧带为自子宫的两侧缘至骨盆腔侧壁的双层腹膜皱襞。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2.子宫圆韧带是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的圆索。起于子宫外侧缘,输卵管子宫口的前下方,在子宫阔韧带两层之间行向前外方,达骨盆腔侧壁,继而经过腹股沟管,止于阴阜和大阴唇皮下。子宫圆韧带是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主要结构。

3.子宫主韧带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下方,自子宫颈连于骨。盆侧壁。子宫主韧带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子宫颈,防止子宫向下脱垂。

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1314.骶子宫韧带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起于子宫颈后面,向后绕过直肠,附着于骶骨前面。骶子宫韧带牵引子宫颈向后上,有维持子宫前屈位的作用。

(三)子宫壁的微细结构子宫壁由内向外可分为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和子宫外膜三层(图1-6-15)。

1.子宫内膜即子宫黏膜,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固有层由增殖能力较强的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子宫腺和螺旋动脉。子宫内膜分浅、深两层。浅层称功能层,自青春期至绝经期有周期性脱落的特点,约28天为一个周期。脱落的子宫内膜与血液一起经阴道排出,即为月经。深层称基底层,不发生脱落,有增生、修复功能层的能力。

2.子宫肌层由分层排列的平滑肌构成,为全身平滑肌最厚的器官。

3.子宫外膜大部分为浆膜,只有子宫颈为纤维膜。

四、阴道?

阴道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

阴道位于盆腔的中央,前邻膀胱和尿道,后邻直肠(图1-6-11)。

图1-6-15子宫的微细结构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之间的肌性管道,前壁短,后壁长,前、后壁经常处于相贴状态。阴道上部环抱子宫颈阴道部,两者之间形成的环状间隙称阴道穹。阴道穹分前部、后部和两侧部,其中后部较深,与子宫直肠陷凹紧邻,仅隔以阴道壁和腹膜。当子宫直肠陷凹内有积液时可经阴道穹后部穿刺,以帮助诊断和引流。阴道的下端以阴道口开口于阴道前庭。在处女,阴道口周缘有处女膜。

五、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女阴。由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和阴蒂等组成(图1-6-16)。

(一)阴阜?为位于耻骨联合前面的皮肤隆起区,青春期后生有阴毛。

(二)大阴唇位于阴阜的后下方,是一对纵行的皮肤皱襞,构成女阴的外侧界。

(三)小阴唇是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较薄的皮肤皱襞。

(四)阴道前庭是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前部有尿道外口,后部有阴道口。

(五)阴蒂由两条阴蒂海绵体构成。其头部位于两侧小阴唇前端连接处的上方,富有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灵敏。

(六)前庭大腺为女性附属腺。成对,形如豌豆,位于阴道口后外侧的深部,分泌的黏液经排泄管至阴道前庭,润滑阴道口。

132?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图1-6-16女性外生殖器第四节?乳房和会阴一、乳房女性乳房是哺乳器官,男性乳房不发育。

(一)乳房的位置和形态乳房位于胸前部,在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成年未哺乳女子的乳房呈半球形,紧张而富有弹性。乳房中央有乳头,其表面有输乳管的开口。乳头周围的环形色素沉着区,称乳晕(图1-6-17)。乳头和乳晕的皮肤薄弱,易于损伤,哺乳期图1-6-17女性乳房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133尤应注意,以防感染。

(二)乳房的内部构造乳房由皮肤、乳腺、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图1-6-18)。乳腺被脂肪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分隔成15~20个乳腺叶,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每个乳腺叶均有一条排出乳汁的输乳管,开口于乳头。乳房手术时,应尽量采取放射状切口,以尽量减少对输乳管的损伤。

图1-6-18女性乳房的矢状切面乳房表面的皮肤、胸肌筋膜和乳腺之间连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束,称乳房悬韧带,对乳腺有支持作用。乳腺癌患者,由于癌组织浸润,乳房悬韧带牵拉皮肤,使皮肤形成许多小凹,临床上称为橘皮样变,是乳腺癌的征象之一。

二、会阴会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会阴是指封闭骨盆腔下口的全部软组织。此区呈菱形,前为耻骨联合下缘,后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弓、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以两侧坐骨结节的连线为界,可将会阴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图1-6-19)。前方的称尿生殖区,男性有尿道穿过,女性则有尿道和阴道穿过;后方的称肛区,有肛管穿过。

狭义会阴是指肛门和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也称为产科会阴。产科会阴在分娩时伸展扩张较大,结构变薄,应注意保护,以免造成会阴撕裂。

134?第一篇?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图1-6-19会阴的分区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35第七章?脉管系统第一节?概?述一、脉管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脉管系统由一套密闭和连续的管道所组成,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心血管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其内流动着血液;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其管道内流动着淋巴,最后也注入心血管系统。

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气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将它们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水,运输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因此,脉管系统在人体的机能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祖国医学对脉管系统的有关记载祖国医学早在2000年前就对脉管系统有过记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记载了“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这些记载对脉管系统作了较深刻的论述。

第二节?心血管系统一、概述(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血管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是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的动力器官。动脉是输送血液出心的血管,自心室发出后,在行程中不断分支,最后移行于毛细血管。静脉是输送血液回心的血管,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途中逐渐汇集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毛细血管是连136?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通于小动与小静脉之间的微血管,互相连接成网状,是血液同组织器官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由心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再返回心,周而复始,形成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循环的具体途径的不同,可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图1-7-1)。

图1-7-1血液循环示意图1.体循环(大循环)由左心室射出的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同时又把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回收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37进入血液。这样鲜红的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静脉血经过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个循环途径称体循环。体循环的特点是行程长、流经范围广,主要功能是实现物质交换。

2.肺循环(小循环)由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经肺动脉的各级分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肺泡内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这样使静脉血又转化为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各级属支,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个循环途径称肺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行程短,只流经肺,主要功能是实现气体交换。

二、心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收纳由静脉回心的血液,同时又把血液射入动脉。

(一)心的位置心位于胸腔的纵隔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

心的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遮盖,只有小部分与胸骨体和左侧第3~6肋软骨相邻。

心的两侧与纵隔胸膜、胸膜腔和肺相邻。心的后方有食管和胸主动脉等。心的下方为膈。

心的上方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

(二)心的外形?心的形状像倒置的圆锥体,稍大于本人的拳头。心具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和三条沟。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在左侧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摸到心尖的搏动。心底朝向右后上方,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心的前面朝向胸骨体和肋软骨,故称胸肋面;心的下面临膈,称膈面。心的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左缘钝圆,主要由左心室构成;下缘接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左心室构成。心的表面近心底处有一几乎成环形的冠状沟,是心房与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心的胸肋面和膈面各有一条自冠状沟延伸到心尖稍右侧的浅沟,分别称为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前、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图1-7-2,3)。

(三)心的各腔心有四个腔,即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右心房间有房间隔分隔,左、右心室间有室间隔分隔,因此,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互不相通。而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分别有右房室口和左房室口相通。

1.右心房构成心的右上部。它向左前方的突出部分称右心耳。右心房有三个入口:上部有上腔静脉口,下部有下腔静脉口,在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这些入口分别导入人体上半身、下半身和心壁的静脉血。右心房的出口为右房室口,通向右心室。在房间隔下部有一卵圆形浅窝,是胎儿时期的卵圆孔于生后闭合的遗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多在此处发生(图1-7-4)。

2.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右心室的入口即右房室口。右心室的出口位于右心室的前上部,叫肺动脉口,通向肺动脉干。在右房室口的周缘附有三片略呈三角形的瓣膜,称右房室瓣(三尖瓣)。瓣膜的边缘有数条腱索向下连到心室壁的乳头肌上。在肺动脉口的周缘附有三片半月形的袋状瓣膜,称肺动脉瓣,袋口开向肺动脉干。

当右心室收缩时,血液推动三尖瓣,使其相互对合,封闭右房室口。由于乳头肌的收缩,腱索的牵拉,三尖瓣刚好对紧不致翻向右心房,从而可防止血液倒流入右心房;受血流的推动,肺动脉瓣开放,血液进入肺动脉干中。当右心室舒张时,由于肺动脉干内血液138?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图1-7-2心的外形及血管(前面)图1-7-3心的外形及血管(后面)的回冲压力,肺动脉瓣关闭,防止血液从肺动脉干倒流入右心室;受右心房血液的推动,三尖瓣开放,右心房血液流入右心室(图1-7-5,6)。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39图1-7-4右心房图1-7-5右心室3.左心房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构成心底的大部分。它向右前方的突出部分称左心耳。左心房有四个入口,位于左心房后壁两侧,左、右各两个,称肺静脉口。左心房的出口是左房室口,在左心房的前下部,通向左心室(图1-7-7)。

140?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图1-7-6心瓣膜模式图图1-7-7左心房和左心室4.左心室位于右心室的左后下方。左心室的入口即左房室口。左心室的出口称主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的右前方。左房室口的周缘附有两片三角形瓣膜,称左房室瓣(二尖瓣),瓣膜边缘也有数条腱索连到乳头肌。主动脉口的周缘附有三片半月形的袋状瓣膜,称主动脉瓣。

当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左心房;主动脉瓣开放,血液进入主动脉。当左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防止血液从主动脉倒流入左心室;二尖瓣开放,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图1-7-8)。

(四)心壁的微细结构?心壁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图1-7-9)。

1.心内膜是衬于心各腔内面的一层光滑的薄膜,由内皮及其深面的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中含有心的传导系统的分支。心内膜与血管内膜相连续。心内膜在房室口和动脉口处折叠形成心的瓣膜。

心内膜是风湿性疾病易侵犯的部位,可引起结缔组织增生,使心瓣膜变形,导致瓣膜闭锁不全或引起瓣膜黏连,使房室口或动脉口狭窄。

2.心肌层由心肌纤维组成,是心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心室肌比心房肌厚,尤以左心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41图1-7-8左心室图1-7-9心壁的微细结构142?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室肌最厚。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连续,分别附着于左、右房室口周围的纤维环上。心的纤维环共有四个,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分别位于肺动脉口、主动脉口和左、右房室口的周围,环上除附有心房肌和心室肌外,还附有心瓣膜。

3.心外膜是被覆在心肌层外面的一层光滑的浆膜,即浆膜心包的脏层。

(五)心的传导系统心的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传导冲动,维持心正常的节律性舒缩。心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图1-7-10)。

图1-7-10心的传导系统1.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呈椭圆形。是心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发源地,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2.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冠状窦口前上方的心内膜深面,呈扁椭圆形。房室结发出房室束入室间隔。房室结既能传导来自窦房结的冲动,又有产生兴奋的作用,但由于其兴奋频率较窦房结低,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起作用。

3.房室束又称希氏(His)束。房室束自房室结发出后入室间隔,在室间隔上部分为左束支和右束支,分别沿室间隔左、右侧心内膜深面下行,逐渐分为许多细小分支,称蒲肯野(Purkinje)纤维,与心室肌纤维相连。

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至心房肌,引起心房肌的收缩,同时冲动也传至房室结,再经房室束、左右束支及蒲肯野纤维网传至心室肌,引起心室肌收缩。如果心传导系统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心律失常。

(六)心的血管1.动脉营养心的动脉是左、右冠状动脉(图1-7-2,3)。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43(1)左冠状动脉起自升主动脉起始处的左侧壁,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根部之间向左行,至冠状沟后,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右侧,至后室间沟下部与后室间支吻合,前室间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前2/3和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旋支沿冠状沟向左行,绕过心左缘到心的膈面,分支分布于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侧壁和后壁。

左冠状动脉分支分布到左心房、左心室、室间隔前2/3和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

(2)右冠状动脉起自升主动脉起始处的右侧壁,经右心耳与肺动脉干根部之间向右行,绕过心的右缘至心的膈面,发出后室间支,下行于后室间沟内。

右冠状动脉分支分布到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和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还发出分支分布到窦房结和房室结。

2.静脉心的静脉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多与动脉伴行,最后汇入冠状窦。冠状窦位于冠状沟的后部,以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

(七)心包心包是包裹心和大血管根部的膜性囊,有固定心和防止心过度扩张的作用(图1-7-11)。

图1-7-11心包心包由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两部分组成。纤维心包是坚韧的结缔组织囊,它的上部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相延续,下部与膈的中心腱愈着。浆膜心包可分为脏、壁两层,脏层覆盖于心肌表面,即心外膜,壁层贴在纤维心包的内面。浆膜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两层之间的腔隙称心包腔。心包腔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心在搏动时的摩擦。

在病理情况下,可发生心包炎、心包积液等病变。

144?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八)心的体表投影心在胸前壁的体表投影可用四个点及其间的连线来确定(图1-7-12)。

图1-7-12心的体表投影1.左上点在左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约1.2cm处。

2.右上点在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约1cm处。

3.右下点在右侧第6胸肋关节处。

4.左下点在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处(或在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

左上点、右上点的连线为心的上界,左下点、右下点的连线为心的下界,右上点、右下点间微凸向右的连线为心的右界,左上点、左下点间微凸向左的连线为心的左界。了解心的体表投影,对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

三、血管(一)血管概述1.血管的吻合及侧支循环人体的血管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吻合。毛细血管普遍吻合成毛细血管网。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也常借吻合管互相吻合,分别形成动脉间吻合(如动脉网、动脉弓、动脉环)和静脉间吻合(如静脉网、静脉弓、静脉丛)。血管吻合对保证器官的血液供应,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作用。

此外,有些较大的动脉常发出与主干平行的侧副管,它自主干的近侧端发出,汇合于主干的远侧端。在正常情况下,侧副管的管腔很小,如果主干血流受阻(如结扎或血栓形成),侧副管即变粗,血流量增大,代替主干发挥运血作用,形成侧支循环。侧支循环对于器官在病理情况下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图1-7-13)。

2.血管的微细结构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类。根据管径的大小,动脉和静脉又都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级。大动脉是指接近心的动脉,如主动脉和肺动脉等;管径小于1mm的动脉属小动脉,其中接近毛细血管的小动脉称微动脉;管径介于大、小动脉之间的属中动脉,如桡动脉和尺动脉等。大静脉的管径大于10mm,如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等;管径小于2mm的静脉属小静脉,其中与毛细血管相连的小静脉称微静脉;管径介于大、小静脉之间的属中静脉。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45图1-7-13侧支循环模式图(1)动脉管壁较厚,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图1-7-14,15)。

图1-7-14大动脉的微细结构图1-7-15中动脉的微细结构1)内膜最薄,由一层内皮和结缔组织等构成,表面光滑,可减少血液流动的阻力。

2)中膜最厚,由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等构成。大动脉的中膜以弹性纤维为主,故管壁有较大的弹性,因而大动脉也称弹性动脉。中、小动脉的中膜以平滑肌为主,故中、小动脉也称肌性动脉。小动脉平滑肌的舒缩,可明显改变血管的口径,影响其灌流器官的血流146?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量,而且可改变血液流动的外周阻力,影响血压。

3)外膜较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2)静脉与各级相应的动脉比较,静脉的管径较大,管壁较薄。静脉的管壁也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但三层的分界不明显。静脉的内膜薄,由一层内皮和结缔组织构成;中膜稍厚,主要由一些环行平滑肌构成;外膜较厚,由结缔组织构成。大静脉的外膜内还含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图1-7-16,17)。

内膜中膜内膜中膜外膜外膜图1-7-16大静脉的微细结构图1-7-17中静脉的微细结构(3)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分布广泛,互相连通成网。毛细血管的管径很细,直径7~9μm。毛细血管的管壁结构简单,主要由一层内皮和基膜构成。分布于肝、脾、骨髓和某些内分泌腺中的毛细血管腔大,壁薄,粗细不均,称为血窦。

3.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通过微循环,血液向组织细胞提供氧和营养物质,运走细胞代谢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所以微循环是实施脉管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图1-7-18)。

微循环一般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六个部分。

微动脉是小动脉接近毛细血管的部分,管壁有完整的平滑肌层,平滑肌的舒缩可调节进入微循环的血流量。

后微动脉是微动脉的分支,管壁的平滑肌稀少。

真毛细血管即通常所说的毛细血管,它是后微动脉的分支。在真毛细血管起始处有少量环行平滑肌,称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它的舒缩可以调节真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量。一般情况下,只有小部分真毛细血管开放。当局部组织代谢增强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真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增加。

直捷通路是后微动脉的延伸部分,直接通入微静脉。其管壁结构与毛细血管相同。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47图1-7-18微循环模式图直捷通路较短直,血流量较快。当组织处于静止状态时,后微动脉内的血液大部分经直捷通路进入微静脉。

动静脉吻合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直接连通的血管。动静脉吻合收缩时,血液由微动脉进入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松弛时,则血液经此直接流入微静脉。

微静脉它收集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和动静脉吻合等的血液。

(二)肺循环的血管1.肺动脉干短而粗,起自右心室,向左上方斜行,达主动脉弓的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分别经左、右肺门进入左、右肺。肺动脉在肺内经多次分支,最后到达肺泡壁形成毛细血管网。

在肺动脉干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连接一条结缔组织索,称动脉韧带,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动脉导管在出生后不久即闭锁,如不闭锁,就成为动脉导管未闭,属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2.肺静脉肺的静脉起自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肺内逐级汇合,最后形成左、右各两条肺静脉,出肺门后,注入左心房。

(三)体循环的动脉体循环的动脉主干为主动脉。

主动脉起自左心室,先向右前上方斜行,然后向左后方呈弓状弯曲,达第4胸椎下缘水平,再沿脊柱前方下行,经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腹腔,继续下行,至第4腰椎下缘水平分为左、右髂总动脉。主动脉全长可分为三段: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降主动脉以膈为界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图1-7-19)。

1.升主动脉是主动脉发出后向右前上方上行的一段。在升主动脉的起始处发出左、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心。

2.主动脉弓是主动脉向左后方呈弓状弯曲的一段。主动脉弓位于胸骨柄的后方。从主动脉弓的凸侧向上发出三个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短而粗,向右上方斜行,至右胸锁关节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148?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图1-7-19主动脉分部及其分支主动脉弓壁内有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弓下方有2~3个粟粒状小体,称主动脉小球,是化学感受器。

主动脉弓的分支主要分布于头颈部和上肢。

(1)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右颈总动脉起白头臂干,左颈总动脉起自主动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49脉弓。两侧颈总动脉均在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升,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图1-7-20)。

图1-7-20头颈部的动脉在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分叉处,有两个重要结构,即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颈动脉窦是颈内动脉起始处膨大的部分。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能感受血压的变化,当血压升高时,刺激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颈动脉小球是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的动脉壁上的一个椭圆形小体,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时,颈动脉小球和主动脉小球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在环状软骨的两侧,可摸到颈总动脉的搏动,在此处将颈总动脉向后内方压迫到第6颈150?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椎横突上,可进行一侧头颈部的临时性止血。

1)颈外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后向上行,进入腮腺实质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个终支。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在颈外动脉的起始部发出,行向前下方,分布于甲状腺和喉。

面动脉自颈外动脉发出后经下颌下腺深面,在咬肌前缘绕过下颌骨下缘到面部,经口角和鼻翼外侧到达眼的内眦。面动脉分支分布于下颌下腺和面部的肌和皮肤等。

面动脉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位置表浅,可摸到其搏动,在此处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可进行面部的临时性止血(图1-7-21)。

颞浅动脉在外耳门前方上行,越过颧弓根部到颞部,分支分布于颞部及颅顶部软组织。

在外耳门前方颧弓根部可摸到颞浅动脉的搏动,在此处压迫颞浅动脉,可进行颞部和头顶部的临时性止血。

上颌动脉在下颌支深面向内前方行走。上颌动脉分支分布于口腔、鼻腔和硬脑膜等处。上颌动脉有一重要分支叫脑膜中动脉,向上穿颅底的棘孔入颅腔,分前、后两支,分布于硬脑膜。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颅骨翼点内面,当翼点附近骨折时,易损伤脑膜中动脉前支而致硬膜外血肿。

2)颈内动脉由颈总动脉发出后向上行,经颅底颈动脉管入颅腔,分支分布于脑和视器(详见中枢神经系统)。

图1-7-21面动脉的压迫止血点(2)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起自头臂干,左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经胸廓上口到颈根部,继而行向外侧,到第1肋的外缘移行为腋动脉(图1-7-20)。

于锁骨上窝中点将锁骨下动脉向后下方压在第1肋上,可进行上肢的临时性止血。

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有:1)椎动脉向上行,穿经上六个颈椎的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支分布于脑和脊髓。

2)胸廓内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后向下行,在距胸骨外侧缘约1cm处,沿肋软骨的后面下行,分支分布于胸前壁、心包、膈和腹直肌等处。其较大的终支叫腹壁上动脉,穿过膈肌入腹直肌鞘内,沿腹直肌的后面下降,分布于腹直肌和腹膜等处。

3)甲状颈干是一短干,其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分布于甲状腺和喉等处。

(3)上肢的动脉1)腋动脉为锁骨下动脉的延续,是上肢的动脉主干。位于腋窝内,向外下方行走,至臂部移行为肱动脉。腋动脉的主要分支分布于肩部和胸前外侧壁(图1-7-22)。

2)肱动脉是腋动脉的延续,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51肱动脉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臂部和肘关节。

在肘窝稍上方肱二头肌腱的内侧,肱动脉位置表浅,可触及其搏动,是测量血压时的听诊部位。在臂中份的内侧将肱动脉压向肱骨,可进行压迫点以下的上肢临时性止血(图1-7-23)。

图1-7-22上肢的动脉图1-7-23肱动脉的压迫止血点3)桡动脉和尺动脉在肘窝由肱动脉分出,分别在前臂肌前群的桡侧部和尺侧部内下行(图1-7-22),经腕部到达手掌。桡动脉和尺动脉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前臂和手。

桡动脉在前臂远端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位置表浅,可触及其搏动,是临床切脉和记数脉搏的部位。

4)掌浅弓和掌深弓桡动脉和尺动脉的终支在手掌互相吻合,形成掌浅弓和掌深弓152?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图1-7-24)。掌浅弓位于手掌指屈肌腱的浅面,掌深弓位于手掌指屈肌腱的深面。掌浅弓和掌深弓的分支分布于手掌和手指。其分布于手指的分支沿手指掌侧面的两侧行向手指尖。在手指根部两侧血管的行经部位进行压迫,可阻止手指的出血。

图1-7-24手的动脉(右侧)3.胸主动脉胸主动脉是胸部的动脉主干,位于脊柱的左前方。胸主动脉的分支有脏支和壁支两种。

(1)脏支主要有支气管动脉和食管动脉,分别分布于气管、主支气管、肺和食管。

(2)壁支主要有肋间后动脉和肋下动脉。肋间后动脉共九对,走行于第3~11肋间隙相应的肋沟内。一对肋下动脉沿第12肋下缘走行。肋间后动脉和肋下动脉主要分布到胸壁、腹壁的肌和皮肤等处。

4.腹主动脉腹主动脉是腹部的动脉主干,位于脊柱的前方。腹主动脉的分支也分为脏支和壁支。

(1)脏支分不成对脏支和成对脏支两类。不成对脏支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成对脏支主要有肾动脉和睾丸动脉(卵巢动脉)等。

1)腹腔干为一短干,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立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图1-7-25)。

胃左动脉先向左上方行至胃的贲门部,然后沿胃小弯向右行走,分支分布于食管腹段和胃小弯附近的胃壁。

肝总动脉向右走行,到十二指肠上部的上方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

肝固有动脉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上行,至肝门附近分为左、右两支,经肝门入肝。右支在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53图1-7-25腹腔干及其分支进入肝门前发出胆囊动脉,分布于胆囊。肝固有动脉在其起始处还发出胃右动脉,沿胃小弯向左行,分支分布于十二指肠上部和胃小弯附近的胃壁。胃十二指肠动脉经幽门后方下行,分为胃网膜右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沿胃大弯向左行,沿途分支分布到胃大弯附近的胃壁和大网膜。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走行于十二指肠降部与胰头之间,分支分布于十二指肠和胰。

脾动脉沿胰的上缘向左行至脾门处分为数支入脾。脾动脉的主要分支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和胰支等。胃网膜左动脉沿胃大弯向右行,分支分布于胃大弯附近的胃壁和大网膜。胃短动脉有3~4支,分布于胃底。胰支为多条细小的分支,分布于胰体和胰尾。

腹腔干的分支主要分布到食管的腹段、胃、十二指肠、肝、胆囊、胰、脾和大网膜等处。

2)肠系膜上动脉在腹腔干起始处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向下经胰头和十二指肠水平部之间,进入肠系膜根内,呈弓形行向右下方(图1-7-26)。

肠系膜上动脉的主要分支有: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共有12~16支,行于肠系膜两层之间,分布于空肠和回肠。

回结肠动脉为肠系膜上动脉右侧壁最下方的分支,分布于回肠末端、盲肠、阑尾和升结肠的一部分。其中分布于阑尾的分支称阑尾动脉。

右结肠动脉在回结肠动脉的上方发出,分布于升结肠。

中结肠动脉在右结肠动脉的上方发出,行于横结肠系膜两层之间,分布于横结肠。

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主要分布于胰、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升结肠和横结肠。

154?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图1-7-26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3)肠系膜下动脉约在第3腰椎平面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沿腹后壁行向左下方(图1-7-27)。

图1-7-27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55肠系膜下动脉的主要分支有:左结肠动脉沿腹后壁横行向左,分布于降结肠。

乙状结肠动脉有2~3支,斜向左下方,分布于乙状结肠。

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支,下行到直肠后面,分布到直肠上、中部。

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主要分布于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中部。

4)肾动脉约在第2腰椎水平起自腹主动脉的侧壁,横行向外侧,分4~5支经肾门入肾。

5)睾丸动脉在肾动脉起始处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沿腰大肌前面斜向外下方,经腹股沟管入阴囊,分布于睾丸和附睾。在女性此动脉称卵巢动脉,分布于卵巢和输卵管。

(2)壁支主要是四对腰动脉,起自腹主动脉的侧壁,横行向外,分布于腰部和腹前外侧壁的肌和皮肤,并有小支进入椎管营养脊髓。

5.髂总动脉左、右各一,在平第4腰椎下缘自腹主动脉分出,沿腰大肌内侧向外下方行,至骶髂关节的前方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图1-7-28)。

图1-7-28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及其分支(1)髂内动脉是盆部的动脉主干,为一短干,下行入盆腔,分支有脏支和壁支。

156?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脏支分布到盆腔各脏器。其主要分支有:膀胱下动脉分布于膀胱和前列腺等处。

直肠下动脉分布于直肠下部。

子宫动脉仅存在于女性。自髂内动脉发出后,向内下行进入子宫阔韧带两层之间,在子宫颈外侧越过输尿管的前方至子宫侧缘。分支分布于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等(图1-7-29)。

图1-7-29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从梨状肌下方出盆腔,进入会阴深部,分支分布于肛门、会阴和外生殖器。分布于肛门的分支叫肛动脉(图1-7-30)。

2)壁支闭孔动脉沿骨盆侧壁向前,穿闭孔出骨盆至股内侧部,分布于大腿肌内侧群等。

臀上动脉经梨状肌上方出骨盆,分布于臀中肌和臀小肌。

臀下动脉经梨状肌下方出骨盆,分布于臀大肌。

(2)髂外动脉沿腰大肌内侧缘下行,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至股前部,移行为股动脉。髂外动脉在腹股沟韧带的上方发出腹壁下动脉,经腹股沟管腹环内侧行向内上方,进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57图1-7-30会阴的动脉入腹直肌鞘,分布于腹直肌,并与腹壁上动脉吻合。

(3)下肢的动脉1)股动脉接续髂外动脉,是下肢的动脉主干。在股三角内下行,至股三角下份穿向背侧到腘窝,改名腘动脉(图1-7-31,32)。股动脉的分支分布于股部及髋关节。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内侧的下方,股动脉位置表浅,可触及其搏动,于此处将股动脉压向耻骨,可进行下肢的临时性止血。

2)腘动脉在腘窝深部下行,到腘窝下角处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腘动脉分支分布于膝关节及其周围的肌(图1-7-32)。

3)胫前动脉向前进入小腿前部,在小腿肌前群内下行,经踝关节的前方到足背,移行为足背动脉(图1-7-31)。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分支分布于小腿肌前群、足背和足趾。

足背动脉位于足背,位置较表浅。在踝关节的前方,内踝与外踝连线的中点处易触及其搏动。

4)胫后动脉在小腿肌后群浅、深两层之间下行,经内踝后方入足底,分为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侧动脉。胫后动脉的分支分布于小腿肌后群、外侧群和足底肌(图1-7-32)。

体循环动脉的主要分支可归纳如表1-7-1。

158?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表1-7-1?体循环动脉的主要分支心

甲状腺上动脉升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面动脉颈外动脉颞浅动脉右颈总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头臂干颈内动脉桡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掌浅弓、掌深弓主动脉弓尺动脉左颈总动脉椎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胸廓内动脉—腹壁上动脉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胃右动脉胸主动脉支气管动脉肝固有动脉左支食管动脉胃左动脉右支—胆囊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胃短动脉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左结肠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左、右肾动脉左、右睾丸动脉膀胱下动脉腰动脉直肠下动脉子宫动脉(女性)髂内动脉阴部内动脉—肛动脉闭孔动脉左、右髂总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外侧动脉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59图1-7-31下肢的动脉(前面)图1-7-32下肢的动脉(后面)(四)体循环的静脉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它始于毛细血管,逐级汇合,最后汇成大静脉注入心房。静脉具有以下特点:静脉内血流缓慢,压力低,管壁较薄,管腔比相应的动脉大。

静脉管壁的内面有静脉瓣(图1-7-33)。瓣膜呈半月形小袋,袋口朝向心脏,可阻止血液倒流。四肢的浅静脉静脉瓣数量较多,大静脉、肝门静脉和头颈部的静脉一般无静脉瓣。

体循环的静脉在配布上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浅静脉位于皮下组织内,故又称皮下静脉。由于浅静脉位置表浅,临床上常通过它们作静脉内注射、输液和输血。

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浅静脉之间,深静脉之间,以及浅、深静脉之间均存在广泛的交通。在某些部位或器官周围常形成静脉网或静脉丛。

体循环的静脉可分为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心静脉系已在“心的血160?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管”中叙述。

1.上腔静脉系上腔静脉系由上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上腔静脉系主要收集头、颈、胸部(心除外)和上肢的静脉血。

(1)上腔静脉上腔静脉是上腔静脉系的主干。它是一条短而粗的静脉干,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沿升主动脉右侧垂直下降,注入右心房。在其注入右心房前有奇静脉注入(图1-7-34)。

(2)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左、右各一,在胸锁关节的后方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头臂静脉的主要属支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1)颈内静脉在颈静脉孔处接乙状窦,在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外侧下行,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颈内静脉收集颅内、颅外和颈部器官的静脉血(图1-7-35)。

颈内静脉在颅外的主要属支有面静脉。

面静脉在眼内眦处起自内眦静脉,伴面动脉下行,至舌骨平面汇入颈内静脉。面静脉收集面部软组织的静脉血。

面静脉通过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面静脉在平口角以上的部分一般无静脉瓣,故面部尤其是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危险三角)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切忌挤压,图1-7-33静脉瓣以免细菌经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

2)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外缘处接腋静脉,向内行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主要收集上肢及颈浅部的静脉血。锁骨下静脉的属支除腋静脉外,还有颈外静脉。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沿胸锁乳突肌浅面下行,注入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主要收集枕部和颈浅部的静脉血(图1-7-36)。

颈外静脉位置表浅而恒定,故临床儿科常在此做静脉穿刺。

3)上肢的静脉上肢的静脉分深静脉和浅静脉。

上肢的深静脉从手掌至腋窝的深静脉都与同名动脉伴行,而且多为两条。两条肱静脉汇合成一条腋静脉,腋静脉收集上肢浅、深静脉的全部血液,跨过第1肋骨外缘后续为锁骨下静脉。

上肢的浅静脉手的浅静脉在手背形成手背静脉网,继续向心回流途中汇成下列主要静脉,即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图1-7-36)。

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部,沿前臂桡侧和臂外侧上行,至三角肌与胸大肌之间注入腋静脉。

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部,沿前臂尺侧和臂内侧上行,到臂的中部,注入肱静脉。

肘正中静脉位于肘窝皮下,自头静脉向内上方连到贵要静脉。

临床上常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作静脉穿刺。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61图1-7-34全身静脉模式图(3)胸部的静脉胸部的静脉主干是奇静脉。

奇静脉位于胸后壁,沿脊柱胸段的右前方上行,至第4胸椎平面向前弯曲,过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奇静脉直接或间接地收集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支气管静脉和腹后壁等处的静脉血(图1-7-37)。

2.下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下腔静脉系主要收集下肢、盆162?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图1-7-35头颈部的静脉部和腹部的静脉血。

(1)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是下腔静脉系的主干。下腔静脉为人体最大的静脉,在第5腰椎的水平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沿脊柱右前方、腹主动脉的右侧上行,经肝的后方,穿膈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注入右心房(图1-7-38)。

(2)髂总静脉在骶髂关节的前方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汇合而成,向内上方斜行,至第5腰椎水平汇成下腔静脉。

1)髂内静脉是盆部的静脉主干。在小骨盆侧壁的内面上行,与同侧髂外静脉汇合成髂总静脉。髂内静脉收集盆腔器官和盆壁的静脉血。

髂内静脉的属支分壁支和脏支两种。壁支包括:闭孔静脉、臀上静脉和臀下静脉等,分别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脏支包括:直肠下静脉、子宫静脉和阴部内静脉等,分别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

2)髂外静脉在腹股沟韧带深面接续股静脉,沿髂内动脉内侧向上内方行,与髂内静脉汇合成髂总静脉。髂外静脉主要收集下肢和腹前壁下部的静脉血。

3)下肢的静脉也分深静脉和浅静脉。

下肢的深静脉从足底起始至小腿的深静脉都有两条,并与同名动脉伴行。胫前静脉和胫后静脉上行到腘窝汇合成一条腘静脉。腘静脉上行延续为股静脉。股静脉位于股动脉的内侧,上行达腹股沟韧带的深面移行为髂外静脉。

下肢的浅静脉足背皮下的浅静脉形成足背静脉弓,由弓的两端向上延续为两条浅静脉,即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图1-7-38)。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63图1-7-36上肢的浅静脉图1-7-37躯干后壁的静脉大隐静脉在足背的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和大腿的内侧面上行,在腹股沟韧带的下方注入股静脉。

大隐静脉在内踝的前方位置表浅,临床上常在此处作静脉穿刺或切开。

小隐静脉在足背的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端,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到腘窝,穿深筋膜注入腘静脉(图1-7-38)。

(3)腹部的静脉腹部静脉的主干为下腔静脉,直接注入下腔静脉的属支分壁支和脏支两种。

1)壁支主要是4对腰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直接注入下腔静脉。

2)脏支主要有睾丸静脉、肾静脉和肝静脉等。

睾丸静脉起自睾丸和附睾,呈蔓状缠绕睾丸动脉而组成蔓状静脉丛,此丛向上汇合成一条睾丸静脉,右睾丸静脉以锐角注入下腔静脉,左睾丸静脉以直角注入肾静脉。在女164?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图1-7-38下肢的浅静脉性此静脉称为卵巢静脉,其流注关系与男性相同。

肾静脉从肾门横行向内侧,注入下腔静脉。

肝静脉肝内的小叶下静脉逐步汇合,最后合成肝静脉。肝静脉有三条,均包埋于肝实质内,在肝的后缘注入下腔静脉。肝静脉收集肝门静脉及肝固有动脉运到肝内的血液。

(4)肝门静脉是一条粗短的静脉干,长6~8cm,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肝门静脉向右上方斜行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经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到肝门处分左、右两支进入肝左、右叶(图1-7-39)。肝门静脉收集食管下段、胃、小肠、大肠(到直肠上部)、胰、胆囊和脾等腹腔内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

1)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肠系膜上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

脾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除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外,还收纳肠系膜下静脉。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65图1-7-39肝门静脉及其属支肠系膜下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注入脾静脉。

胃左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

附脐静脉为数条细小静脉,起于脐周静脉网,沿肝圆韧带走行,注入肝门静脉。

2)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部位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主要的吻合部位如下(图1-7-40):食管静脉丛位于食管下段的黏膜下层内。肝门静脉系的胃左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通过食管静脉丛相互吻合交通。

直肠静脉丛位于直肠下段的黏膜下层内。肝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通过直肠静脉丛相互吻合交通。

脐周静脉网位于脐周围的皮下组织内。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胸壁的浅、深静脉通过脐周静脉网相互吻合交通;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腹壁的浅、深静脉相互吻合交通。

3)肝门静脉的侧支循环正常情况下,肝门静脉系和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支细小,血流量少,各属支分别将血液引流向所属的静脉系。如果肝门静脉回流受阻(如肝硬166?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图1-7-40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化等),由于肝门静脉内缺少功能性瓣膜,致使其中的血液可以逆流,并通过上述吻合部位建立侧支循环,分别经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心。肝门静脉系的侧支循环途径主要有三条:肝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

肝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胸壁的浅、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肝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腹壁的浅、深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造成吻合部位的细小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如食管静脉丛曲张、破裂,可引起呕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可引起便血。由于血液逆流,可引起脐周静脉网和腹壁静脉明显曲张,也可引起脾肿大及胃肠淤血等。

体循环主要静脉的回流,可归纳如表1-7-2。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67表1-7-2?体循环的静脉回流头颇内的静脉颈内静脉颈面部、颈部等颅外静脉部颅外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桡静脉上手的深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尺静脉贵要静脉肢手臂静脉网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头肋间后静脉奇静脉肋管静脉丛部支气管静脉心的静脉冠状窦右心房腹左睾丸静脉右肾静脉右睾丸静脉、右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肝门静脉肝静脉部脾静脉盆盆壁的静脉髂内静脉部盆腔内脏的静脉丛髂总静脉下腔静脉胫前静脉下足的深静脉腘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胫后静脉小隐静脉肢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第三节?淋巴系统一、淋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淋巴管道可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胸腺和腭扁桃体等。淋巴组织是含有168?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组织,主要分布于消化管和呼吸道的黏膜下,也具有防御功能。

当血液经动脉运行到毛细血管的动脉端时,其中部分液体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滤出,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被吸收入静脉,小部分则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淋巴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后汇入静脉。因此,淋巴管道是静脉的辅助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参与机体的免疫等功能(图1-7-41)。

图1-7-41全身浅、深淋巴管和淋巴结二、淋巴管道(一)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分,以膨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毛细淋巴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管壁的通透性大于毛细血管,一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异物和癌细胞等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分布广泛,除脑、脊髓及无血管的结构外,毛细淋巴管几乎遍布全身。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69(二)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管壁结构与静脉相似,也有丰富的瓣膜。淋巴管在向心的行程中,一般都经过一个或多个淋巴结。淋巴管根据所在的位置,可分为浅淋巴管和深淋巴管两种。浅淋巴管行于皮下,深淋巴管与深部的血管伴行。浅、深淋巴管之间有小支相交通。

(三)淋巴干?全身的淋巴管逐渐汇合成较大的淋巴干。全身共有九条淋巴干: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的淋巴;左、右锁骨下干,收集上肢的淋巴;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胸部的淋巴;左、右腰干,收集下肢、盆部和腹腔内成对脏器的淋巴;肠干,收集腹腔内不成对脏器的淋巴。

(四)淋巴导管全身九条淋巴干汇集成两条大的淋巴导管,即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图1-7-42)。

图1-7-42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170?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道,长30~40cm。胸导管下端起于乳糜池。乳糜池位于第1腰椎体前面,是左、右腰干和一条肠干汇合而成的一个梭形膨大部。胸导管自乳糜池起始后,上行经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食管的后方,沿脊柱的前方上行到左颈根部,接受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后,注入左静脉角。胸导管收集下半身和上半身左侧半的淋巴。

2.右淋巴导管为一短干,长约1.5cm,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图1-7-42)。右淋巴导管收集上半身右侧半的淋巴。

三、淋巴器官(一)淋巴结1.淋巴结的形态淋巴结为灰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小体。淋巴结的一侧隆凸,另一侧向内凹陷为淋巴结门。输入淋巴管从凸侧进入,输出淋巴管从淋巴结门穿出。

2.淋巴结的微细结构淋巴结的表面有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向实质伸入许多小隔叫小梁。淋巴结的实质由淋巴组织构成,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和髓质内部有淋巴窦通过(图1-7-43)。

图1-7-43淋巴结的微细结构(1)皮质按位置和结构分为浅皮质和深皮质,两部分无明显界限。

1)浅皮质位于皮质浅层,淋巴组织密集成团,形成许多淋巴小结。淋巴小结主要由B淋巴细胞构成,还有少量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细菌、病毒等抗原的刺激下,淋巴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71小结中央部的B淋巴细胞能分裂、分化,形成生发中心,产生新的B淋巴细胞。

2)深皮质位于皮质深层,是一片弥散的淋巴组织。它主要由T淋巴细胞构成。

(2)髓质主要由髓索构成。髓索是淋巴组织构成的条索,彼此相连成网。髓索主要由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

(3)淋巴窦是淋巴结内淋巴流经的管道,窦壁由内皮细胞构成,窦内有许多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等。淋巴在淋巴窦内流动缓慢,有利于巨噬细胞对异物的清除。

3.淋巴结的功能(1)过滤淋巴当淋巴流经淋巴结时,淋巴窦内的巨噬细胞可以将细菌等异物吞噬清除,起到过滤淋巴的作用。

(2)产生淋巴细胞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可以分裂繁殖产生新的淋巴细胞。

(3)参与机体的免疫淋巴结是产生抗体和T效应细胞的重要免疫器官。

4.全身主要的淋巴结群淋巴结一般成群分布于人体的一定部位,并接受一定器官或一定部位回流的淋巴。因此,局部感染可引起有关淋巴结群的肿大和疼痛,癌细胞也常沿淋巴管转移,并停留在淋巴结内分裂增殖,致使淋巴结逐渐肿大。反之,当某一群淋巴结肿大时,可在其引流的范围内检查病变之所在。故熟悉淋巴结群的位置及其引流范围,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图1-7-44)。

图1-7-44全身淋巴结和淋巴流向示意图172?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头颈部的淋巴结群1)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下腺的附近。收纳面部和口腔的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图1-7-45,46)。面部和口腔感染时,常引起该淋巴结肿大。

图1-7-45头颈部浅淋巴管和淋巴结图1-7-46颈深部淋巴管和淋巴结2)颈外侧浅淋巴结沿颈外静脉排列。收纳耳后部、枕部和颈浅部的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图1-7-46)。颈外侧浅淋巴结是淋巴结核的好发部位。

3)颈外侧深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颈外侧深淋巴结位于锁骨上方的部分称锁骨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73上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直接或间接地收集头颈部诸淋巴结的输出管,其输出管汇成颈干,左侧的注入胸导管,右侧的注入右淋巴导管(图1-7-47)。胃癌或食管癌患者,癌细胞可经胸导管经颈干逆流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引起该淋巴结肿大。

(2)上肢的淋巴结群主要有腋淋巴结。

图1-7-47腋淋巴结和乳房的淋巴管图1-7-48胸腔脏器和淋巴结174?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内。收纳上肢、胸壁和乳房等处的浅、深淋巴管,其输出管汇成锁骨下干,左侧的注入胸导管,右侧的注入右淋巴导管。乳腺癌常转移到腋淋巴结(图1-7-47)。

(3)胸部的淋巴结群主要有支气管肺门淋巴结。

支气管肺门淋巴结又称肺门淋巴结,位于肺门处。收纳肺的淋巴管,其输出管汇入气管杈周围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后者的输出管注入气管旁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的输出管汇成支气管纵隔干,左侧的注入胸导管,右侧的注入右淋巴导管(图1-7-48)。肺癌时,常见肺门淋巴结肿大。

(4)腹部的淋巴结群1)腰淋巴结位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周围。收纳髂总淋巴结的输出管和腹腔成对脏器的淋巴管,其输出管汇成左、右腰干注入乳糜池(图1-7-49)。

2)腹腔淋巴结位于腹腔干周围。收纳腹腔干分布区的淋巴管,其输出管参与组成肠干(图1-7-49)。

3)肠系膜上、下淋巴结均位于同名动脉根部的周围。它们分别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淋巴管,其输出管参与组成肠干(图1-7-49)。

图1-7-49腹腔和盆腔器官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75(5)盆部淋巴结群沿髂内动脉和髂内静脉、髂外动脉和髂外静脉、髂总动脉和髂总静脉排列,分别称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和髂总淋巴结。它们分别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淋巴管,最后经髂总淋巴结的输出管注入腰淋巴结(图7-49)。

(6)下肢的淋巴结群1)腹股沟浅淋巴结位于腹股沟皮下。收纳腹前壁下部、外生殖器的淋巴管和下肢的浅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图1-7-49,50)。

图1-7-50下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176?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2)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股静脉根部周围。收纳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管和下肢的深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髂外淋巴结。

全身淋巴的流注关系,可归纳如表1-7-3。

表1-7-3?全身淋巴的流注右头颈部的淋巴右颈外侧深淋巴结右颈干右上肢的淋巴右腋淋巴结右锁骨下干右淋巴导管右胸部的淋巴右支气管纵隔干右静脉角右头臂静脉左头颈部的淋巴左颈外侧深淋巴结左颈干上腔静脉左上肢的淋巴左腋淋巴结左锁骨下干左静脉角左头臂静脉左胸部的淋巴左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腹腔内不成对脏器的淋巴肠干乳糜池腹腔内成对脏器的淋巴腰淋巴结左、右腰干下肢、盆部的淋巴(二)脾1.脾的位置脾位于左季肋区,与第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时脾在左肋弓下不能触及(图1-7-51)。

图1-7-51脾的形态和位置2.脾的形态脾略呈扁椭圆形,色暗红,质软而脆,受暴力打击时容易破裂。脾可分为膈、脏两面,上、下两缘。脾的膈面平滑隆凸,与膈相贴;脏面凹陷,近中央处为脾门,是脾的血管、神经出入之处。脾的上缘锐利,有2~3个切迹,称脾切迹,可作为触诊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77脾的标志。脾下缘较钝。

3.脾的微细结构脾的表面有一层间皮,间皮深面为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向实质内深入形成许多小梁,小梁互相连接成网,构成脾的支架。脾的实质由淋巴组织构成。在脾的切面上观察,脾的实质大部分呈暗红色,称为红髓;在红髓中散在有1~2mm大小的灰白色小点,称为白髓(图1-7-52)。

图1-7-52脾的微细结构(1)白髓包括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两部分。动脉周围淋巴鞘是位于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是T淋巴细胞。淋巴小结位于动脉周围淋巴鞘的一侧,其形态与淋巴结内的淋巴小结相同,主要是B淋巴细胞。

(2)红髓由脾索与脾窦构成。脾索呈索状,主要是B淋巴细胞,并有网状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红细胞等。脾窦是位于脾索之间的形状和大小不规则的血窦。在窦壁的内、外均有巨噬细胞。

4.脾的功能(1)过滤血液血液流经脾时,脾内的巨噬细胞可吞噬血液中的细菌等异物,以及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当脾功能亢进时,可引起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2)造血功能胚胎时期,脾能产生各种血细胞。出生后,脾产生淋巴细胞。脾保持有产生多种血细胞的潜能,当严重贫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能重新产生多种血细胞。

(3)储存血液脾可储存血液。当机体需要时可将储存的血液输入血液循环。

(4)参与免疫反应脾内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三)胸腺1.胸腺的位置和形态胸腺位于上纵隔前份,胸骨柄后方。胸腺呈锥体形,分为不对称的左、右叶(图1-7-53),色灰红,质柔软。新生儿及幼儿胸腺相对较大,随年龄的增178?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长,胸腺继续发育,至青春期以后,则逐渐萎缩,被脂肪组织所代替。

图1-7-53胸腺2.胸腺的微细结构胸腺表面有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被膜伸入胸腺实质内把胸腺分成许多小叶。小叶可分为表浅部分的皮质和深部的髓质。

胸腺的实质主要由淋巴细胞和上皮性网状细胞所构成。胸腺内的淋巴细胞都是T淋巴细胞(图1-7-54)。

图1-7-54胸腺的微细结构3.胸腺的功能胸腺是淋巴器官,兼有内分泌功能,其主要功能是产生T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素。

(1)产生T淋巴细胞从骨髓来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素的作用下,迅速地分裂和分化,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称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随血循环离开胸腺输送到全身淋巴结和脾等淋巴器官。

第一篇?解剖学??第七章?脉管系统?179(2)分泌胸腺素胸腺素是由上皮性网状细胞分泌,它可以使从骨髓来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成T淋巴细胞。

[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人体内除血液里的中性粒细胞外,所有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的总称。它包括结缔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肝内的巨噬细胞,肺内的巨噬细胞,神经系统内的小胶质细胞和淋巴结、脾、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等。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在形态结构上无直接联系,但它们均起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而且它们的功能也相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和清除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异物和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的功能,并参与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

180?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第八章?感觉器第一篇?解剖学第一节?概?述一、感觉器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感觉器是由感受器及其附属器构成。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把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该冲动经感觉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质,产生相应的感觉。因此,感受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物质基础。

感受器种类繁多,有的感受器结构简单,如接受痛觉的感受器,仅为游离神经末梢。

有的感受器则极为复杂,除神经末梢外,还有复杂的附属器,此类感受器称为感觉器,如视器、前庭蜗器。

皮肤具有多种功能,因它与感觉功能有关,故也在本章一并叙述。

二、祖国医学对感觉器的有关记载祖国医学对感觉器的研究是比较早的。从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眼病(当时称“疾目”)的记载,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考查,我国最早的眼科书籍是《隋书》经籍志所载之《陶氏疗目方》和甘浚之《疗耳目方》。《灵枢·脉度》中有“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中论及服用羊肝和猪肝治疗夜盲症;王焘著《外治秘要》中已经介绍了白内障的手术疗法和青光眼是由于眼孔不通所致等。这些论述说明祖国医学对感觉器的解剖部位、功能意义和治疗方法都早已有一定的研究和认识。

第二节?视?器视器即眼,能感受光波的刺激,它由眼球及眼副器两部分组成。

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181一、眼球眼球位于眶的前部,是视器的主要部分,后端由视神经连于间脑。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图1-8-1)。

图1-8-1眼球的构造(一)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分为眼球纤维膜、眼球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

1.眼球纤维膜由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具有保护眼球内容物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

(1)角膜占眼球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曲度较大,有折光作用。角膜无血管,富有感觉神经末梢,感觉敏锐。

(2)巩膜占眼球纤维膜的后5/6,为白色坚韧不透明的膜。巩膜前方与角膜相接处深面有一环形的巩膜静脉窦。巩膜后方有视神经穿出,并与视神经的鞘膜相延续。

2.眼球血管膜在眼球纤维膜内面,含有大量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呈棕黑色。此膜从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图1-8-2)。

(1)虹膜位于角膜后方,呈圆盘形,中央有一圆孔,称为瞳孔。在虹膜与角膜交界处,构成虹膜角膜角。虹膜内有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平滑肌,一种以瞳孔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的称瞳孔开大肌,另一种环绕瞳孔周围呈环形排列的称为瞳孔括约肌,它们分别可使瞳孔开大和缩小。

(2)睫状体位于虹膜的外后方,是眼球血管膜的增厚部分。睫状体前部有许多突起称为睫状突。突上有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睫状体内有平滑肌,称睫状肌,该肌收缩与舒张,牵动睫状小带,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3)脉络膜续于睫状体后部,占眼球血管膜的后2/3。此膜富有色素细胞和血管,有营养眼球内的组织和吸收眼内散射光线的作用。

3.视网膜位于眼球血管膜的内面,其中贴在脉络膜内面的有感光作用,称视网膜182?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图1-8-2睫状体视部;贴在虹膜和睫状体内面的无感光作用,称视网膜盲部。在视网膜后部中央稍偏鼻侧处,有一白色盘状隆起,称视神经盘,此处无感光作用,故称盲点。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图1-8-3)。

图1-8-3右侧眼底视网膜分内、外两层(图1-8-4),外层为色素上皮层,紧贴脉络膜,为单层上皮,细胞内含色素,有吸收光线和保护视细胞的作用。内层为神经细胞层,由三层神经细胞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感光细胞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视锥细胞有感受强光和辨色能力,视杆细胞仅能感受弱光。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向视神经盘处集中,穿过脉络膜和巩膜后构成视神经。

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183图1-8-4视网膜的结构(示意图)(二)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些结构和角膜一样,都透明,无血管,具有屈光作用,共同组成眼的屈光系统。

1.房水充满于眼房内,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由睫状体产生,除有屈光作用外,还具有营养角膜、晶状体以及维持眼内压的作用。

眼房是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空隙,被虹膜分隔为眼球前房和眼球后房。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后,从眼球后房经瞳孔到眼球前房,再经虹膜角膜角渗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汇入眼静脉。若房水循环发生障碍,则引起眼内压增高,临床上称为青光眼。

2.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呈双凸透镜状,无色,透明,具有弹性,无血管和神经。晶状体外包有晶状体囊,为一层透明而有弹性的薄膜。晶状体借睫状小带连于睫状体。晶状体屈光功能的调节,主要借睫状体和睫状体小带去完成。当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依其本身弹性变凸,屈光能力增强。视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拉紧,晶状体变扁,折光力减弱。随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而失去弹性,调节功能减低,而成为老花眼。若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临床上称为白内障。

3.玻璃体为无色透明且具有屈光作用的胶状物质,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具有屈光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若玻璃体混浊,可影响视力。

光线经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一系列屈光物质投射到视网膜上,引起感光细胞兴奋,产生冲动,冲动依次经双极细胞、节细胞和视神经传入脑,产生视觉。

二、眼副器眼副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和眼球外肌等。具有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一)眼睑?俗称眼皮,位于眼球的前方,保护眼球。眼睑可分上睑和下睑,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为睑裂。睑裂的内侧角叫内眦,外侧角叫外眦。睑的游离缘称睑缘,生有184?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睫毛(图1-8-5),睫毛的根部有睫毛腺,此腺的急性炎症临床上称为麦粒肿。

图1-8-5眶(矢状切面)眼睑自外向内由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和结膜构成(图1-8-6)。眼睑的皮肤细薄,皮下组织疏松。肌层主要为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睑板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呈半月形,分上睑板和下睑板。睑板内有许多与睑缘呈垂直排列的睑板腺,开口于睑缘。睑板腺分泌物有润滑睑缘作用。当睑板腺阻塞时,可形成睑板腺囊肿,亦称霰粒肿。

(二)结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黏膜,富有血管。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三部分(图1-8-5),贴附于上、下睑内面的叫睑结膜;覆于巩膜前部表面的称球结膜;介于球结膜与睑结膜之间的移行部分,分别形成结膜上穹和结膜下穹。闭眼时全部结膜形成一个囊状腔隙,称结膜囊,通过睑裂与外界相图1-8-6眼睑的结构通。

(三)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图1-8-7)。

1.泪腺位于眼眶内眼球的外上方,其排泄小管开口于结膜上穹。泪腺分泌的泪液具有冲洗结膜、湿润角膜和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

2.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上、下睑缘的内侧端各有一个乳头状隆起,中央有一小孔,叫泪点。泪小管为连接泪点与泪囊的小管,分为上泪小管和下泪小管,共同开口于泪囊。泪囊为一膜性囊,位于泪囊窝内,上端为盲端,下端移行为鼻泪管。鼻泪管为连接泪囊下端的膜性管道,位于骨性鼻泪管内,下端开口于下鼻道。

(四)眼球外肌?配布在眼球周围,为骨骼肌,包括6块运动眼球的肌和l块运动眼睑的肌(图1-8-8)。运动眼球的肌有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

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185图1-8-7泪器上、下直肌分别使瞳孔转向上内和下内;内、外直肌可分别使瞳孔转向内侧和外侧;上、下斜肌分别使瞳孔转向下外和上外。眼球的正常运动,是以上各肌协同作用的效果(图1-8-9)。运动上睑上提的肌叫提上睑肌。

图1-8-8眼球外肌(侧面)图1-8-9眼球外肌及运动方向三、眼的血管(一)眼动脉?是颈内动脉在颅内的一个分支,与视神经共同经视神经管入眶,在眶186?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内分支营养眼球外肌、泪腺及眼球。其重要分支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眼球后方穿入视神经,往前行至视神经盘处通往视网膜内,可分四支,即视网膜颞侧上、下动脉和视网膜鼻侧上、下动脉(图1-8-3)。

(二)眼静脉?有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收集眼球和眼副器的静脉血,向后经眶上裂进颅腔注入海绵窦。眼静脉向前与面静脉相交通,如面部感染有可能蔓延入颅内。

第三节?前庭蜗器前庭蜗器又称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图1-8-10)。外耳和中耳是收集和传导声波的结构,内耳有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

图1-8-10前庭蜗器全貌一、外耳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

(一)耳郭?主要由弹性软骨作支架,外覆皮肤而成。耳郭皮下组织很少,但血管、神经丰富。耳郭下方小部分无软骨,含有结缔组织和脂肪,称耳垂,为临床常用的采血部位(图1-8-11)。

耳郭的前外面凹凸不平,后内面凸隆,其游离缘卷曲成耳轮,耳轮脚起自外耳门的上方。耳轮的前方有一与其相平行的弓状隆起,称对耳轮,它向上分两脚,分别称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两脚之间的凹陷称三角窝。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沟叫耳舟。在对图1-8-11耳郭(示前外面)耳轮前方的深凹叫耳甲,它被耳轮脚分为上方的耳甲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187艇和下方的耳甲腔。耳甲腔的前方有一结节状凸起,称耳屏。在对耳轮下端有一结节状突起,称对耳屏。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切迹,称耳屏间切迹。耳甲腔向内经外耳门通入外耳道。耳郭的外部形态为耳针定穴的标志。

(二)外耳道?为外耳门至鼓膜之间的弯曲管道,长约2.5cm,外侧1/3为软骨部,内侧2/3为骨部,两部交界处较狭窄。

外耳道的皮肤较薄,富有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与软骨膜及骨膜紧密结合,故炎症时疼痛剧烈。

(三)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为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呈倾斜位,向前外与外耳道底成45°角。鼓膜中心向内凹陷,为锤骨柄末端附着处,称鼓膜脐。鼓膜上方小部分薄而松弛,称松弛部,其余大部分为紧张部。在鼓膜中心的前下方有三角形的反光区,称光锥(图1-8-12)。

二、中耳图1-8-12鼓膜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

(一)鼓室?位于鼓膜与内耳之间,为颞骨岩部的含气小腔,形态不规则,室壁衬有黏膜。此黏膜与咽鼓管、乳突小房等处的黏膜相延续。鼓室有六个壁,室内有三块听小骨(图1-8-13)。

图1-8-13鼓室外侧壁1.鼓室的壁①上壁为一薄骨板,称鼓室盖,鼓室借此与颅中窝相邻。②下壁称颈静脉壁,亦为一薄骨板,将鼓室与颈内静脉起始部隔开。③前壁为颈动脉壁,即颈动脉管后壁,此壁上部有咽鼓管的开口。④后壁为乳突壁,此壁上方有孔,向后通乳突小房。⑤外侧壁为鼓膜壁,主要由鼓膜构成。⑥内侧壁为迷路壁,即内耳的外侧壁,此壁后上方有前庭窗,被镫骨底封闭;后下方有蜗窗,被结缔组织膜封闭,称第二鼓膜。

2.听小骨有三块,由外向内为锤骨、砧骨、镫骨。锤骨附着于鼓膜内面,镫骨的底封闭前庭窗。三骨互以关节连成听骨链。当声波振动鼓膜时,通过听小骨的传导,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图1-8-14)。

(二)咽鼓管?是咽腔通连鼓室的管道,管壁内面衬有黏膜,空气沿咽鼓管进入鼓室,使鼓室和外界气压平衡,利于鼓膜正常振动。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腔径相对188?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图1-8-14听小骨较大,故咽部感染易沿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三)乳突小房?是颞骨乳突内的许多含气小房,相邻的小房相互通连,小房的壁衬有黏膜。乳突小房的前部借乳突窦通鼓室,故中耳炎时可向后蔓延,并发乳突炎。

三、内耳内耳位于颞骨岩部骨质内,在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内耳由构造复杂的管腔组成,故称迷路。迷路分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骨迷路为颞骨岩部内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行囊管。膜迷路内含有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的间隙内充满外淋巴。

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一)骨迷路?由骨质构成,由前向后可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三部分(图1-8-15)。

图1-8-15骨迷路1.前庭位居骨迷路中部,略成椭圆形的空腔,其外侧壁即鼓室内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前庭向前通耳蜗,向后通三个骨半规管。

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1892.骨半规管呈“C”形,共有三个,相互垂直排列,按其位置分为前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和后骨半规管。每个半规管均有两脚,其中有一脚膨大为骨壶腹,两脚都开口于前庭。

3.耳蜗在前庭的前内方,形似蜗牛壳,由一骨性蜗螺旋管环绕蜗轴旋转两圈半构成。自蜗轴发出骨螺旋板突入蜗螺旋管内,此板约达蜗螺旋管腔的一半,其缺损处由膜迷路(蜗管)填补封闭,因此将蜗螺旋管分为上部的前庭阶和下部的鼓阶。前庭阶和鼓阶在蜗顶相通。前庭阶通前庭窗,鼓阶通向蜗窗。

(二)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图1-8-16)。

椭圆球囊管前膜壶腹外膜半规管硬脑膜球囊椭圆囊前膜半规管后膜半规管骨迷路连合管蜗窗后膜壶腹膜半规管内淋巴管蜗管镫骨总膜脚骨半规管图1-8-16内耳模式图1.椭圆囊和球囊两者均位于前庭内,椭圆囊连通三个膜半规管,球囊与蜗管相通。

两囊之间有椭圆球囊管相连。两囊腔壁上分别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是位觉感受器,能接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2.膜半规管在骨半规管内,形状和骨半规管相似,其中有一脚也膨大,称膜壶腹。

膜壶腹壁上有壶腹嵴,也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椭圆囊斑、球囊斑和三个壶腹嵴合称为前庭器。

3.蜗管在耳蜗内。横切面呈三角形,位于前庭阶和鼓阶之间,其下壁(基底膜)上有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毛细胞和盖膜组成(图1-8-17,18)。

四、声波的传导途径声波的传导途径有二,即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一)空气传导?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前庭阶的外淋巴→蜗管的内淋巴→螺旋器→蜗神经→大脑皮质听觉中枢。

(二)骨传导?声波经颅骨传入内耳而引起听觉。

在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但在听力检查中可用到骨传导。

190?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图1-8-17蜗管的切面图1-8-18耳蜗切面示意图第四节?皮?肤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的结构相连,有保护深部结构、感受刺激、调节体温、排泄和吸收等功能。当皮肤受到破坏,如大面积烧伤时,可以危及生命。

一、皮肤的微细结构?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层(图1-8-19)。

(一)表皮?位于皮肤表层,属于复层扁平上皮。根据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结构特点,可将表皮由内向外分五层: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化层。

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191图1-8-19手指的皮肤1.基底层位于表皮的最深层,借基膜与深部的真皮相连。基底层是一层排列整齐的低柱状细胞,胞质中常含有黑色素。此层细胞有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

2.棘层由4~10层多边形细胞构成。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的棘状突起。

3.颗粒层由2~3层梭形细胞构成,胞质中有较大的透明角质颗粒。

4.透明层为数层扁平细胞,胞质呈均质透明状,细胞核已消失。

5.角质层由数层或数十层扁平的角质细胞构成。细胞质内充满了角质蛋白。此层是皮肤的重要保护层,对酸、碱和摩擦有较强的抵抗力。角质层表层细胞不断脱落,形成皮屑。

(二)真皮?位于表皮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1.乳头层紧靠表皮,结缔组织呈乳头状突向表皮。乳头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受器,如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等。

2.网状层较厚,在乳头层的深面,二者无明显分界。网状层的结构较致密,结缔组织纤维束互相交织成网,使皮肤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此层含有较多的小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以及毛囊、皮脂腺、汗腺和环层小体等。

真皮的深面为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不属于皮肤结构,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具有保温和缓冲作用。皮下组织厚薄程度,随年龄、性别、个体和身体部位而异。

常用的皮下注射就注入此层,而皮内注射是注入在真皮内。

二、皮肤的附属器皮肤的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图1-8-20)。

(一)毛发?毛发分毛干和毛囊两部分。毛干露于体表,毛根埋入皮肤内,周围包有192?第一篇?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图1-8-20皮肤的附属器模式图毛囊。毛囊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毛根和毛囊的下端都较膨大,底部凹陷,结缔组织突入其内,形成毛乳头。毛乳头对毛发的生长有重要作用,毛发的一侧附有斜行的平滑肌束,称竖毛肌,收缩时,可使毛发竖立。

(二)皮脂腺?位于毛发和竖毛肌之间,其导管开口于毛囊。皮脂腺的分泌物叫皮脂,对皮肤和毛发有保护作用。

(三)汗腺?是弯曲的管状腺,其分泌部位于真皮网状层内,盘曲成团;导管经真皮到达表皮,开口于皮肤表面。汗腺遍布于全身皮肤,以手掌和足底最多。汗腺分泌汗液,可以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

有的人腋窝、会阴等处分布有一种大汗腺,分泌物较浓稠,含有较多的脂酸,经细菌作用后,可发生特殊的臭味。

(四)指(趾)甲?位于手指和足趾远端的背面,由排列紧密的表皮角质层形成。甲的前部露于体表,称甲体;后部埋入皮肤内,称甲根;甲体的深面为甲床;甲根深部的上皮为甲母基,是指甲的生长点,拔指甲时不可破坏。甲体两侧和甲根浅面的皮肤皱襞,叫甲襞。甲襞和甲体之间的沟,称甲沟。

第一篇?解剖学??第九章?内分泌系统?193第九章?内分泌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两部分。内分泌器官,是指形态结构上独立存在、肉眼可见的内分泌腺,如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和松果体等。内分泌组织,是指分散存在于其他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团,如胰腺内的胰岛、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卵巢内的卵泡和黄体,以及消化管壁内的内分泌细胞等(图1-9-1)。

图1-9-1人体的内分泌194?第一篇?解剖学??第九章?内分泌系统二、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内分泌腺的细胞多排列成索状、团状或泡状,腺细胞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称为激素。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运送至全身各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等。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内分泌腺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是通过神经纤维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达到调节功能;内分泌系统则通过血液运送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而实现其调节功能。一种激素一般只作用于某种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内分泌系统的任何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亢进或低下,均可引起人体的功能紊乱,甚至形成疾病。

第二节?甲状腺一、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甲状腺略呈“H”形,分为左叶、右叶以及中间的甲状腺峡。有的人的甲状腺从甲状腺峡向上伸出一锥状叶(图1-9-2)。

图1-9-2甲状腺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左、右叶贴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甲状腺峡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的前方。甲状腺借结缔组织固定于喉软骨,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甲状腺左、右叶的后外方与颈血管相邻,内侧面与喉、气管、咽、食管、喉返神经等相邻,故当甲状腺肿大时,可压迫以上结构,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

第一篇?解剖学??第九章?内分泌系统?195二、甲状腺的微细结构甲状腺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中的结缔组织伸入腺的实质内,将甲状腺实质分为许多小叶,每个小叶内含有许多甲状腺滤泡,滤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滤泡旁细胞(图1-9-3)。

图1-9-3甲状腺的微细结构(一)滤泡?大小不一,呈球形或椭圆形。滤泡壁由单层立方形细胞组成,滤泡腔内充满胶状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甲状腺球蛋白。

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甲状腺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对于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十分重要。

(二)滤泡旁细胞?位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和滤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单个或成群分布,细胞体积较大,呈卵圆形。

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

在小儿期,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导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形成呆小症;在成年人,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长期缺碘,可导致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形成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三节?甲状旁腺一、甲状旁腺的形态和位置甲状旁腺为棕黄色的扁椭圆形小体,大小似黄豆(图1-9-4)。

甲状旁腺通常有上、下两对,分别位于甲状腺左、右叶的后缘,有时埋入甲状腺的实质内。

196?第一篇?解剖学??第九章?内分泌系统图1-9-4甲状旁腺图1-9-5甲状旁腺的微细结构二、甲状旁腺的微细结构甲状旁腺的主要腺细胞为主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其腺细胞排列成团状或索状(图1-9-5)。

甲状旁腺的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该激素可促使骨质溶解,并能促进肠和肾小管对钙的吸收,从而使血钙升高。

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时(如临床手术损伤或误切甲状旁腺),可导致血钙降低,引起手足抽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过度脱钙,容易发生骨折。

第四节?肾上腺一、肾上腺的位置和形态肾上腺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两肾的内上方,与肾共同包裹在肾筋膜内。

肾上腺呈黄色。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右肾上腺呈三角形。

二、肾上腺的微细结构肾上腺的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被膜,肾上腺的实质分为浅表的皮质和深部的髓质(图1-9-6)。

(一)皮质?为肾上腺的周围部,占肾上腺的80%~90%,根据细胞的排列形式,可将皮质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1.球状带位于皮质浅层,较薄。细胞呈低柱状,排列成球状团块。球状带的腺细胞第一篇?解剖学??第九章?内分泌系统?197分泌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体内的水盐代谢。

2.束状带位于皮质中层,最厚。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排列成索状。束状带的腺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和蛋白质的代谢。此外,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变机体的反应性,降低过敏反应,故临床常用这种激素配合其他药物治疗严重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3.网状带位于皮质内层。细胞呈多边形,排列成索状并互连成网。网状带的腺细胞分泌雄激素和少量的雌激素。

(二)髓质?位于肾上腺的中央部。髓质细胞呈多边形,排列成团或索。髓质细胞的细胞质内有许多易被铬盐染成棕黄色的颗粒,故亦称嗜铬细胞。

髓质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心肌,使心跳加快加强。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是使小动脉的平滑肌收缩,使血压升高。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可引发库欣综合征。

图1-9-6肾上腺和微细结构第五节?垂?体一、垂体的形态、位置与分部垂体呈椭圆形,位于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垂体的前上方与视交叉相邻,当垂体发生肿瘤时,可压迫视交叉的交叉纤维,引起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垂体分为前部的腺垂体和后部的神经垂体。腺垂体包括远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神经垂体包括神经部及漏斗。通常将远部和结节部称前叶,将中间部和神经部称后叶(图1-9-7)。

垂体分部简表如下:198?第一篇?解剖学??第九章?内分泌系统远侧部前叶腺垂体结节部中间部垂体后叶神经部神经垂体漏斗部图1-9-7垂体图1-9-8垂体的微细结构二、垂体的微细结构(一)腺垂体?主要由腺细胞构成,腺细胞排列成索或团状,细胞团索之间有丰富的血窦。腺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图1-9-8)。

1.嗜酸性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性,数量多,细胞质中含有嗜酸性颗粒。

嗜酸性细胞分泌催乳激素和促生长素。催乳激素能促进乳腺的发育,在妊娠晚期和哺乳期能促进乳汁的分泌。促生长素能促进骨骼的生长。

在幼年时期,促生长素分泌不足,可引起侏儒症;促生长素分泌过多,可引起巨人症。在成人,促生长素分泌过多,可引起肢端肥大症。

2.嗜碱性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呈圆形或多边形,数量少,细胞质中含有嗜碱性颗粒。

嗜碱性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包括两种激素:卵泡刺激素,在女性可促进卵泡的发育,在男性可促进精子的生成;黄体生成素,在女性可促进黄体的形成,在男性称间质细胞刺激素,能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3.嫌色细胞数量最多,染色浅,细胞轮廓不清。其功能尚不清楚。

第一篇?解剖学??第九章?内分泌系统?199(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主要由无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不含腺细胞,无内分泌功能。无髓神经纤维起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是两个神经核内分泌神经元的轴突。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内分泌神经元分泌的激素经无髓神经纤维运输至神经垂体储存,待需要时释放入血。

在视上核及室旁核内合成,由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有抗利尿激素(加压素)和催产素两种。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远端小管曲部和集合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小;也能使小动脉的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故也称加压素。若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则尿量大增,称为尿崩症。

催产素能使妊娠子宫收缩和促进乳腺分泌。

200?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一节?概?述一、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图1-10-1)。

图1-10-1人的神经系统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0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按分布的范围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自主神经)。躯体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器(骨、关节、骨骼肌),管理感觉和运动。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其中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其作用不同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它一方面控制和协调人体内部各系统的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另一方面通过感受各种刺激而调整机体的功能,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生产劳动、语言功能和社会生活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大脑皮质高度发展。而人脑作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器官,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和语言的发展。因此,人类不仅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能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这是人类神经系统的最主要的特点。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神经系统活动表现极为复杂,但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神经系统对内外界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部分(图1-10-2)。反射弧的任何部位受损,反射活动即出现障碍。临床常用检查反射的方法,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图1-10-2髌反射图解202?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一)灰质和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称为灰质;神经元轴突集中的地方,色泽苍白,称为白质。位于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二)神经核和神经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皮质以外的灰质块,内含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的集团,称为神经核;位于周围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的地方,形态略膨大,称为神经节。

(三)纤维束和神经?在中枢神经白质内,起止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纤维束;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构,称神经。

(四)网状结构?此结构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即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在其中。

五、祖国医学对神经系统的有关记载早在2000多年以前,《灵枢·大惑论》中有“则随眼系以入于脑”。这“眼系”是指视神经,正确地阐述了视神经自眼至脑的联系。《灵枢·海论》中有“脑为髓之海”。

《素问·五藏生成篇》中有“诸髓者,皆属于脑”。可见当时已有了脑的概念。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34中,有“脑为元神之府”的记载,把脑提高到了它应有的地位。

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有“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等说法,均符合近代解剖学和生理学。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一、脊髓(一)脊髓的位置与外形?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的下缘,新生儿平第3腰椎。

脊髓为细长而前后略扁的圆柱状,长约45cm。脊髓全长有二处膨大,位于上部的称颈膨大,连有分布到上肢的神经;位于下部的称腰骶膨大,连有分布到下肢的神经。脊髓的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脊髓圆锥的下端续已无神经组织的细丝,称终丝,止于尾骨后面的骨膜(图1-10-3)。

脊髓表面有6条纵行的沟裂。在脊髓前、后面分别有较深的前正中裂和较浅的后正中沟;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的两侧,各有一条浅沟,分别称为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前、后外侧沟分别连有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在后根上有膨大的脊神经节(图1-10-4)。

(二)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每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03图1-10-3脊髓的外形图1-10-4脊髓与脊神经204?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一个脊髓节段。脊神经有31对,因此,脊髓分为31个节段,即颈髓(C)8节、胸髓(T)12节、腰髓(L)5节、骶髓(S)5节、尾髓(Co)1节。

在胚胎3个月以前,脊髓与脊柱等长,所有脊神经都平伸向外,出相应的椎间孔。从胚胎4个月起,脊髓生长比椎管慢下来,而且上端连接脑处位置固定,脊髓颈上部各节段与相应椎体的位置关系大致相当;但以下的脊髓节段则逐渐高于相应的椎骨,神经根也向下斜行至相应椎间孔。腰骶尾部的神经根出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降,围绕终丝集聚成束,称马尾。成年人,在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故临床上腰椎穿刺常在第3腰椎以下进行,以免损伤脊髓。

在成人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大致是:颈髓上部(C1~4)和同序数椎骨相对应,颈髓下部(C5~8)和胸髓上部(T1~4)比同序数椎骨高一个椎体,胸髓中部(T5~8)比同序数椎骨高两个椎体,胸髓下部(T9~12)比同序数椎骨高三个椎体,全部腰髓平对第10~12胸椎体,骶髓和尾髓平对第1腰椎(图1-10-5)。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图1-10-5脊髓的节段(三)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脊髓中央的纵行小管,称中央管(图1-10-6)。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05图1-10-6脊髓的内部结构1.灰质在横切面上呈“H”形,每侧灰质,向前扩大的部分称前角(柱),后部狭细称后角(柱),前、后角之间,从胸1~腰3脊髓节段向外突出,称侧角(柱)。

(1)前角内含躯体运动神经元胞体,通称前角运动细胞,其轴突出脊髓构成前根中的躯体运动成分,支配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运动。脊髓前角受损时,引起同侧相应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障碍,张力低下、反射消失、肌萎缩等,临床称软瘫。

(2)后角内含联络神经元的胞体,称后角细胞,它们接受后根感觉纤维传来的神经冲动,其轴突有的进入白质形成上行纤维束,将后根传入的神经冲动传导到脑;有的在脊髓不同节段间起联络作用。

(3)侧角内含交感神经元的胞体,它们的轴突构成前根中的内脏运动交感成分。骶髓无侧角,在骶髓第2~4节段的前、后角之间,有副交感神经元(骶副交感核),其轴突也经前根走出。

2.白质在灰质周围,每侧借脊髓的纵沟分为3个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称前索,前、后外侧沟之间称外侧索,后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称后索。各索主要由上、下行的纤维束构成。

(1)上行纤维束①薄束和楔束:薄束在后正中沟两旁;楔束在薄束外侧,仅见于第4胸节以上。两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深感觉)和精细触觉。②脊髓丘脑束:位居外侧索的前部和前索中。它将来自躯干和四肢的痛觉、温度觉及粗触觉的冲动上传到脑。

(2)下行纤维束主要有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分别位于前索和外侧索内。

它将来自大脑皮质的神经冲动,传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司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四)脊髓的功能1.传导功能脊髓能将躯干、四肢的感觉上传入脑,又能将脑发放的运动冲动传至效应器。因此,脊髓是感觉和运动冲动的主要传导通路。

2.反射功能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躯体反射(如膝反射)和内脏反射(如排尿反射)。

206?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二、脑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四部(图1-10-7)。

图1-10-7脑的正中矢状切面(一)脑干?位于颅后窝内,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中脑上接间脑,延髓下续脊髓。延髓和脑桥的背侧有小脑,三者之间的空腔为第四脑室。

1.脑干的外形(1)腹侧面延髓上宽下窄,表面有脊髓向上延续的沟裂。在延髓上部前正中裂的两侧各有一纵形隆起,称锥体。它由大脑皮质到脊髓的皮质脊髓束构成。锥体下方,皮质脊髓束的大部分纤维左、右交叉,构成锥体交叉。

脑桥下缘借延髓脑桥沟与延髓分界,上缘与中脑相连。脑桥的腹侧面膨隆,向两侧逐渐细窄,并与背侧的小脑相连。膨隆部的正中有一条纵行浅沟,称基底沟。

在中脑腹侧面有一对柱形结构,称大脑脚。两脚之间的凹窝,称脚间窝(图1-10-8)。

(2)背侧面延髓下部后正中沟的两侧,各有两个纵行隆起,内侧的称薄束结节,外侧的称楔束结节,两者深面分别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延髓上部与脑桥共同形成菱形窝(第四脑室底)。中脑背侧面有两对隆起,上方的一对称上丘,与视觉反射有关,下方的一对称下丘,与听觉反射有关(图1-10-9)。

人的脑神经共有12对,其中后10对脑神经均与脑干相连。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在延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07图1-10-8脑干的腹面图1-10-9脑干的背面208?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髓后外侧沟自上而下有第9对舌咽神经、第10对迷走神经和第11对副神经,第12对舌下神经则经前外侧沟穿出。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在延髓脑桥沟内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6对展神经、第7对面神经和第8对前庭蜗神经,在脑桥腹侧面开始变窄处连有第5对三叉神经。第3对动眼神经经中脑脚间窝穿出,而第4对滑车神经则由中脑背侧下丘下方穿出。

2.脑干的内部结构脑干与脊髓相似,也由灰质和白质构成,但其结构远为复杂。脊髓中央管到延髓和脑桥背面扩展成菱形,参与形成第四脑室,在中脑内则为中脑水管。

(1)灰质脑干的灰质配布与脊髓不同,它不形成连续的灰质柱,而是分散成团块,称神经核,其中与脑神经有关的称脑神经核。脑神经核可分为运动核和感觉核。运动核是脑神经运动纤维的起始核,包括躯体运动核和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感觉核是脑神经感觉纤维的终止核,包括躯体感觉核和内脏感觉核。

脑神经核的名称,多与其相连的脑神经名称一致(图1-10-10)。如与动眼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称动眼神经核和动眼神经副核。

图1-10-10脑神经核的脑干背面的投影各脑神经核在脑干内的位置,也多与其相连脑神经的连脑部位相对应,即延髓内含有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有关的脑神经核;脑桥内含有与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有关的脑神经核;中脑内则含有与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有关的脑神经核。

脑干内除脑神经核外,还有其他神经核。如延髓中的薄束核与楔束核,其与本体觉和精细触觉冲动的传导有关。中脑内的黑质和红核,对调节骨骼肌的张力有重要作用。

(2)白质主要由纤维束组成。脑干的纤维束主要有:1)下行纤维束主要有锥体束是大脑皮质发出的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传导束。包括两部分纤维:一部分在脑干下行中陆续止于脑神经躯体运动核称皮质核束;另一部分通过脑干下降到脊髓,止于脊髓前角细胞称皮质脊髓束。锥体束在延髓上部形成锥体,在锥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09体下端,大部分纤维交叉(锥体交叉)后到脊髓外侧索即皮质脊髓侧束,小部分纤维不交叉进入脊髓前索内,即皮质脊髓前束。

2)上行纤维束①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前方左右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折向上行,组成内侧丘系。

②脊髓丘脑束由脊髓向上,至延髓走在内侧丘系背外侧,经过脑干各部,上行到背侧丘脑。

(3)网状结构位于脑干的中央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部有广泛联系。

3.脑干的功能(1)传导功能大脑皮质、间脑与脊髓、小脑相互联系的上行和下行纤维束,都经过脑干。

(2)反射中枢脑干内具有多个反射的低级中枢,如延髓内有调节呼吸运动和心血管活动的“生命中枢”,这些中枢受损,可危及生命。

(3)网状结构的功能有维持大脑皮质觉醒、引起睡眠、调节骨骼肌张力以及内脏活动等功能。

(二)小脑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小脑位于颅后窝内,脑桥和延髓的背面。小脑中间缩细称小脑蚓,两侧部膨大称小脑半球。小脑半球下面靠近小脑蚓的椭圆形隆起,称小脑扁桃体(图1-10-11,12)。小脑扁桃体紧靠枕骨大孔,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被挤入枕骨大孔内,压迫延髓,危及生命,临床上称为枕骨大孔疝或小脑扁桃体疝。

图1-10-11小脑上面2.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的表层为灰质,称小脑皮质,内部为白质,称小脑髓质。白质内埋有几对灰质块称小脑核,其中最大者为齿状核(图1-10-13)。

3.小脑的功能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小脑损伤时,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走路时抬腿过高,迈步过大(跨阈步态),取物时过度伸开手指等,临床上称为“共济失调”。

(三)间脑?位于中脑的前上方,大部分被大脑半球掩盖。间脑内的腔隙称第三脑室。间脑包括背侧丘脑、下丘脑等(图1-10-7,8)。

210?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图1-10-12小脑下面图1-10-13小脑的横切面1.背侧丘脑又称丘脑,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位于间脑的背侧份,是皮质下感觉中枢,全身躯体浅、深感觉的纤维在上行传导过程中,均在背侧丘脑更换神经元,然后到达大脑皮质相应感觉区。

背侧丘脑后端的外下方,有一对隆起,位于内侧的称内侧膝状体,与听觉冲动传导有关;位于外侧的称外侧膝状体,与视觉冲动传导有关。

2.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在脑底面,下丘脑的范围从前向后为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灰结节向下方伸出一细蒂称漏斗,漏斗下端连垂体(图1-10-14)。

下丘脑中含有多个核群,重要的有视上核和室旁核,两者均属神经分泌性核团。视上核位于视交叉上方,分泌加压素;室旁核位于第三脑室侧壁内,分泌催产素。

下丘脑的功能比较复杂,它不仅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腺的皮质下中枢,而且对体温、水盐代谢和情绪反应等也有重要作用。

(四)端脑?通常又称大脑,由左、右大脑半球构成。覆盖于间脑、中脑和小脑的上面。左、右半球之间的裂隙为大脑纵裂,裂底有连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称胼胝体。大脑半球和小脑之间的缝隙,称大脑横裂。

1.大脑半球的外形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深浅不同的大脑沟。沟与沟之间的隆起称大脑回。每个半球可分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底面)(图1-10-15,16)。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11图1-10-14下丘脑的主要核团图1-10-15大脑半球的上外侧面(1)大脑半球的分叶大脑半球被3条较重要的沟分为5个叶(图1-10-17)。3条沟是中央沟、外侧沟和顶枕沟。

中央沟在半球上外侧面,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外侧沟位于半球的上外侧面,此沟较深,由前向后斜行。顶枕沟位于半球内侧面的后部,由前下向后上,并略转至半球上外侧面。

五个叶是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额叶在外侧沟以上和中央沟之前。顶叶在中央沟与顶枕沟之间。枕叶在顶枕沟以后。颞叶在外侧沟以下。岛叶在外侧沟的深处。

212?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图1-10-16大脑半球的内侧面图1-10-17大脑半球的分叶(2)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和回1)大脑半球的上外侧面①额叶在中央沟前方,有与之平行的中央前沟,两沟之间为中央前回。自中央前沟的中部,向前发出上、下两条平行的沟,为额上沟和额下沟,两沟将额叶中央前沟之前的部分,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②顶叶在中央沟后方有一条与之平行的中央后沟,两沟之间为中央后回。在顶叶下方,围绕外侧沟末端为缘上回,围绕颞上沟末端的脑回为角回。

③颞叶上部有一条与外侧沟平行的颞上沟,两沟之间的脑回为颞上回。在颞上回的后部外侧沟的下壁上,有数条横行的脑回,称颞横回。

2)大脑半球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自半球上外侧面延续到半球内侧面的部分,称中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13央旁小叶。从胼胝体的后方,有一条向后走向枕叶后端的深沟,称距状沟,此沟与顶枕沟中部相遇。在胼胝体上方有与之平行的扣带回,其后端变窄并弯向前方接连海马旁回。海马旁回的前端弯成钩形,称为钩。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钩,几乎呈环形围于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故称边缘叶(图1-10-16)。

3)大脑半球的下面在半球下面有一呈前后走行的纤维束,称嗅束。嗅束前端膨大,称嗅球。嗅束和嗅球与嗅觉传导有关。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大脑皮质。皮质深层为白质,称大脑髓质。白质中的灰质团块,称基底核。半球内的腔隙,称侧脑室。

(1)大脑皮质的结构及其功能定位大脑皮质由无数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所构成。皮质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均分层排列。在不同部位,各层的厚薄以及神经元的大小、形态各有差异,这是与不同部位皮质具有不同功能相联系的。

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人的大脑皮质已确定许多功能区,又称中枢(图1-10-18,19),重要者如下:图1-10-18大脑皮质的中枢(上外侧面)图1-10-19大脑皮质的中枢(内侧面)214?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1)躯体运动中枢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管理对侧半身的骨骼肌运动,并有一定的定位关系,即中央前回上部及中央旁小叶前部支配下肢肌的运动,中央前回中部支配上肢、躯干肌的运动,下部支配头颈部肌的运动。此关系好像一个头在下脚在上的倒置人形,但头面部的投影是正立的。

2)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接受对侧半身浅、深感觉的冲动。和躯体运动中枢相似,其投射区也是倒置的人形,头面部依然是正立的。

3)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上、下的皮质。一侧视觉中枢接受同侧视网膜颞侧半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视觉冲动。

4)听觉中枢在颞横回。每侧听觉中枢都接受来自两耳的听觉冲动。

5)语言中枢语言功能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此区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多存在于左侧大脑半球,包括说话中枢、书写中枢、阅读中枢和听话中枢四种语言中枢。

①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此区受损,喉肌等虽不瘫痪,但丧失说话能力,称运动性失语症。

②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此区受损,手虽仍能运动,但却丧失了书写文字符号的能力,称失写症。

③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角回。此区受损,病人视觉无障碍,但不能阅读,亦不能理解文意,称失读症(字盲)。

④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位于缘上回。此区受损,听觉虽无障碍,即能听到别人的讲话,但不能理解其意义,称感觉性失语症(字聋)。

(2)基底核是埋藏在大脑底部白质内的灰质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核等。尾状核与豆状核合称纹状体(图1-10-20)。

1)尾状核弯曲如弓状,环绕在背侧丘脑的外侧,分头、体、尾三部,尾端连有杏仁核。

2)豆状核位于背侧丘脑外侧,被穿行于其中的纤维分成三部分。外侧部最大,称壳;其余两部分称苍白球,是纹状体中古老的部分,称旧纹状体。壳与尾状核称新纹状体。纹状体的主要功能是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肌群间的运动。

(3)大脑白质由大量神经纤维组成。这些纤维可分三类:1)联络纤维为同侧半球皮质各部间相互联络的纤维。

2)连合纤维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皮质的横行纤维,其最主要者为胼胝体。

3)投射纤维是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结构之间的上、下行纤维,这些纤维大都经过内囊。

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密集而成的白质区(图1-10-21)。在大脑两半球的水平切面上,双侧呈“〉〈”形。可分为三部分:位于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部分为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部分为内囊后肢;前、后肢相交处,为内囊膝。内囊膝有皮质核束通过,内囊后肢内从前向后主要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视辐射和听辐射通过。当一侧内囊损伤,可出现对侧半身感觉及运动等功能障碍。

3.边缘系统由边缘叶及其与之密切联系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核、下丘脑、背侧丘脑前核等)所组成,其功能与内脏活动、情绪和记忆有关,所以又称“内脏脑”。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15图1-10-20纹状体和背侧丘脑示意图1、2两图是上图1、2两线处的水平面图1-10-21内囊的水平切面(右侧)216?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三、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室及脑脊液循环(一)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和脊髓的外面包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它们有保护和支持脑和脊髓的作用。

1.硬膜是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包被于脑的部分称硬脑膜,包被于脊髓的部分称硬脊膜。

(1)硬脊膜呈管状包被脊髓。其上端附着于枕骨大孔周缘,下部包裹终丝附于尾骨。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有硬膜外隙(图1-10-22)。隙内为负压,含淋巴管、静脉丛、脂肪和脊神经根等。临床上把麻醉药注入此隙内,阻滞脊神经根,称硬膜外麻醉。

图1-10-22脊髓的被膜(2)硬脑膜包于脑的表面,与硬脊膜相比,硬脑膜有如下特点:1)硬脑膜由两层构成,其外层相当于颅骨内面的骨膜,硬脑膜的血管神经即行于两层之间。在颅底部,硬脑膜与颅骨连接紧密,当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脑膜及蛛网膜同时撕裂,导致脑脊液外漏;而在颅盖部连接较疏松,故颅顶外伤时,则易形成硬膜外血肿。

2)硬脑膜内层在某些部位折叠,伸入大脑的某些裂内。如伸入大脑纵裂内,形成大脑镰;伸入大脑横裂内,形成小脑幕(图1-10-23)。幕的前缘游离并凹陷成切迹,称幕切迹,切迹前围绕中脑。海马旁回及钩恰在切迹上方的两侧,当颅内压升高时,可嵌入此切迹内,压迫中脑及动眼神经,称小脑幕切迹疝。

3)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形成含静脉血的腔隙,称硬脑膜窦。较大的窦有:①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的上缘。

②下矢状窦位于大脑镰的下缘。

③横窦和乙状窦横窦位于小脑幕的后缘(横窦沟内),其外侧端向前续乙状窦(位于乙状窦沟内),乙状窦向前下经颈静脉孔续颈内静脉。

④窦汇位于横窦、上矢状窦连接处。

⑤海绵窦在蝶骨体两侧。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眼神经通过。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17图1-10-23硬脑膜和硬脑膜窦海绵窦向前经眼静脉与面静脉相交通。上述各窦的血液流注关系如表1-10-1。

表1-10-1?硬脑膜窦血液的流注关系颅顶导静脉颅外静脉上矢状窦颈内静脉下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海绵窦眼静脉面静脉2.蛛网膜薄而透明,缺乏神经和血管。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隙,隙内有脑脊液。在某些部位,此隙扩大,称蛛网膜下池。其中有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与延髓之间。在脊髓末端与第2骶椎水平之间的一段蛛网膜下隙,称终池。终池内无脊髓而只有马尾,故临床上常在此处做腰椎穿刺。

脑蛛网膜在上矢状窦两旁,形成许多小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图1-10-24)。蛛网膜下隙内的脑脊液经此粒渗入上矢状窦。

3.软膜薄而透明,含有丰富的血管,紧贴在脑和脊髓的表面,分别称软脑膜和软脊膜。在脑室的某些部位,软脑膜及其毛细血管和脑室壁上皮一起突入脑室腔内,形成脉络丛。此丛可产生脑脊液。

218?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图1-10-24上矢状窦与蛛网膜粒(二)脑室和脑脊液循环1.脑室脑室是脑内的腔隙。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图1-10-25)。各脑室内都有脉络丛并充满脑脊液。

图1-10-25脑室投影图(1)侧脑室左、右各一,分别位于左、右大脑半球内。侧脑室经左、右室间孔通第三脑室。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19(2)第三脑室是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及下丘脑之间的矢状裂隙。前上方经左、右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后下经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3)第四脑室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室底即菱形窝。第四脑室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向背侧和两侧分别借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图1-10-26)。

图1-10-26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2.脑脊液及其循环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脑脊液主要产生于侧脑室脉络丛,第三、四脑室脉络丛也各生成一部分。

侧脑室中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然后经正中孔和两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最后经过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中(图1-10-27)。如脑脊液循环受阻可引起脑积水或颅内压升高。

脑脊液可缓冲震动,对脑和脊髓有保护及营养作用。此外,由于脑脊液的不断循环,可带走脑与脊髓的代谢产物、调整颅内压力等。脑脊液循环途径如表1-10-2。

表1-10-2?脑脊液循环途径室间孔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第四脑室外侧孔上矢状窦颈内静脉(三)脑和脊髓的血管1.脑的血管(1)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1)颈内动脉起自颈总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腔,在视交叉外侧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等。大脑前动脉位于大脑纵裂内,在胼胝体的背侧向后走行,分布于大脑半球枕叶以前的内侧面及上外侧面的上部(图1-10-28);大脑中动脉沿外侧沟向上走行,分布于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图1-10-29)。

2)椎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后,在脑桥下缘左、右椎动脉合成一条基底动脉。该动脉在脑桥基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分出左、右大脑后动脉。后者供应大脑半球的枕叶及颞叶的下面。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沿途分支至小脑、延髓和脑桥等(图1-10-30)。

220?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图1-10-27脑脊液循环模式图图1-10-28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动脉3)大脑动脉环在大脑基底面,视交叉、漏斗和乳头体的周围,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借交通支互相吻合,形成大脑动脉环(Willis环)(图1-10-30)。此环对保证大脑的血液供应起重要作用。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21图1-10-29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动脉图1-10-30脑底面的动脉222?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分支,大致分两类:皮质动脉(皮质支),供应灰质和白质浅深层;中央动脉(中央支),供应白质深层、间脑、基底核和内囊等。大脑中动脉的中央动脉细长,并以直角起自大脑中动脉的起始部,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及内囊等处(图1-10-31)。当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容易破裂出血。

图1-10-31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和中央支(2)脑的静脉大脑的静脉不与动脉伴行,可分浅、深两组。浅静脉位于脑的表面,收集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的静脉血;深静脉收集大脑深部的静脉血。两组静脉均注入附近的硬脑膜窦。

2.脊髓的血管(1)脊髓的动脉主要来自椎动脉、肋间后动脉、腰动脉。椎动脉入颅后发出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沿脊髓表面下降,并先后与来自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吻合,在脊髓的表面形成血管网。由血管网发出分支营养脊髓(图1-10-32,33)。

(2)脊髓的静脉与动脉伴行,大部分注入硬膜外隙内的静脉丛。

(四)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具有一层选择性通透作用的结构,此结构称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是: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突起形成的胶质膜。血脑屏障具有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维持脑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临床选用药物治疗脑部疾病时,必须考虑其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23图1-10-32脊髓的动脉224?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图1-10-33脊髓内部动脉的分布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一、脊神经脊神经共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

每对脊神经均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脊神经前根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的纤维,后根含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的纤维。因此,每对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的(图1-10-34)。

图1-10-34脊神经的纤维成分及其分布示意图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25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后两支。后支较短而细,主要分布于项、背和腰骶部的深层肌和皮肤。前支粗大,主要分布于颈、胸、腹、四肢的肌和皮肤。除第2至第11对胸神经前支不形成丛外,其余的前支分别交织成神经丛,由丛再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区域。

神经丛左、右对称,计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一)颈丛?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发出皮支和膈神经。

1.皮支自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点附近浅出,呈放射状布于枕部、耳部、颈前侧区、胸壁上部及肩部的皮肤(图1-10-35)。

图1-10-35颈丛皮支2.膈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是颈丛的主要分支。膈神经自颈丛发出后下行,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胸腔,沿心包的外侧面下降入膈(图1-10-36),其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及膈下面中央部的腹膜。

(二)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臂丛向外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经锁骨中点的后方进入腋窝,围绕腋动脉排列。臂丛在锁骨中点后方比较集中,临床上常在此做臂丛阻滞麻醉(图1-10-37)。臂丛的主要分支有:1.肌皮神经在肱二头肌深面下行,沿途发出肌支支配臂前群肌。在肘窝的稍下方,穿出深筋膜布于前臂外侧部皮肤,称前臂外侧皮神经(图1-10-38)。

2.尺神经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伴肱动脉下行至臂中部,离开肱动脉向后下,经肱骨内上髁后方至前臂伴尺动脉下行,经腕前部入手掌(图1-10-38)。尺神经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在手掌,尺神经的肌支支配手肌内侧群和中间群的大部,以及使拇指内收的肌。尺神经的皮支布于手掌尺侧1/3、尺侧掌面一个半指的皮肤、226?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图1-10-36膈神经图1-10-37臂丛的组成手背尺侧半及尺侧背面两个半手指的皮肤(第3、4两指毗邻侧只分布于近节)。

尺神经在肱骨内上髁后方紧贴骨面,位置表浅,易受损伤。尺神经损伤后,屈腕力弱,手内侧群肌萎缩,拇指不能内收,各掌指关节过伸,第4、5指指间关节屈曲,各指不能并拢,表现为“爪形手”;感觉障碍以手内侧缘和小指为最明显(图1-10-39)。

3.正中神经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伴肱动脉下降至肘窝,在前臂中线上于指浅、深屈肌之间下行入手掌。其肌支至尺神经支配肌以外的前臂前群肌和手肌,皮支分布于手掌桡侧2/3、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及其中、远节背面的皮肤(图1-10-38)。

正中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弱,拇指不能对掌,手外侧群肌萎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27图1-10-38上肢前面的神经图1-10-39上肢后面的神经缩;感觉障碍以桡侧三指的远节皮肤最明显。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合并损伤时,由于手内、外侧群肌全部萎缩,手掌变平坦,类似“猿手”(图1-10-40)。

4.桡神经为臂丛最粗大的分支,初在腋动脉后方斜向下外,继沿肱骨桡神经沟经前臂伸肌群之间至手背。桡神经的肌支支配臂肌后群和前臂肌后群。皮支布于臂和前臂的背面,在手背桡神经的皮支分布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近节背面的皮肤(图1-10-39)。

桡神经在桡神经沟内紧贴肱骨的骨面,故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桡神经。损伤后前臂伸肌瘫痪,腕关节不能伸,呈“垂腕”状态;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图1-10-40)。

5.腋神经在肩关节囊的下方,绕肱骨外科颈行向后外,分布于三角肌、肩关节及肩部的皮肤(图1-10-40)。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易伤及腋神经,主要表现为三角肌瘫痪,上肢228?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图1-10-40桡、尺、正中神经损伤时的手形不能外展。

(三)胸神经前支?共12对。第1~11胸神经前支位于相应的肋间隙,与肋间血管在肋沟内伴行,称肋间神经;第12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第12肋下方,称肋下神经。肋间神经除分支布于肋间肌、胸前外侧壁的皮肤和壁胸膜外,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还经肋间隙前端进入腹壁,分布于腹前外侧壁的肌、皮肤及壁腹膜(图1-10-41)。

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皮肤的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性。第2胸神经前支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第4胸神经前支分布于乳头平面,第6胸神经前支分布于剑突平面,第8胸神经前支分布于肋弓平面,第10胸神经前支分布于脐平面,第12胸神经前支分布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平面。因此,临床可根据感觉障碍的平面,推断脊髓损伤的节段。

(四)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共同构成。腰丛位于腰大肌的深面(图1-10-42)。其主要分支有:1.股神经为腰丛中最大的分支,初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继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至股部,在股动脉外侧,其肌支支配大腿肌前群,皮支布于大腿前面皮肤,其最长的皮支称隐神经,与大隐静脉伴行,向下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图1-10-43)。

股神经损伤时,由于股四头肌瘫痪,不能伸小腿,膝跳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2.闭孔神经自腰大肌内侧缘穿出,沿小骨盆侧壁前行,穿经闭孔到股内侧部,布于大腿内收肌群及大腿内侧面的皮肤。此神经损伤时,大腿不能内收。

(五)骶丛?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5腰神经前支以及全部骶、尾神经的前支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29图1-10-41胸神经前支组成。骶丛位于盆腔内,梨状肌的前面(图1-10-42)。骶丛分布于盆壁、会阴、臀部、股后部、小腿及足等处的肌和皮肤。其主要分支有:图1-10-42腰骶丛230?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1.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一般在梨状肌下缘出骨盆至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至大腿后面,下行于股二头肌深面达腘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图1-10-44)。坐骨神经本干发支布于大腿肌后群和膝关节。

图1-10-43下肢前面的神经图1-10-44下肢后面的神经坐骨神经干的体表投影为:自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到股骨内、外侧髁之间中点作一连线,该连线的上2/3段即坐骨神经干的体表投影。坐骨神经痛时,在该投影线上有明显压痛。

(1)胫神经为坐骨神经本干的直接延续,沿腘窝中线下降,在小腿三头肌深面与胫后动脉伴行,至内踝后方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入足底布于足底肌和皮肤。

胫神经本干分支布于小腿肌后群及小腿后面的皮肤。

(2)腓总神经由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腘窝上外缘行向外下方,绕腓骨头下外方至小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31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1)腓浅神经在小腿肌外侧群内下行至足背,肌支支配小腿肌外侧群,皮支布于足背和趾背的皮肤(第1、2趾相对缘除外)。

2)腓深神经在小腿肌前群之间与胫前动脉伴行。肌支支配小腿肌前群,皮支布于第1、2趾相对缘背侧面的皮肤。

腓总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足下垂并内翻,行走时呈“跨阈步态”,小腿前外侧面和足背皮肤感觉障碍。

2.阴部神经与阴部内动脉一起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绕坐骨棘向前,分支布于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的肌和皮肤。其中支配阴茎的神经,走在其背侧,作包皮环切术时需阻滞此神经。阴部神经在坐骨直肠窝分出肛神经,分布于肛门外括约肌及肛门部皮肤。

二、脑神经脑神经共12对(图1-10-45)。其顺序和名称为:图1-10-45脑神经概况232?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按照各脑神经所含的纤维成分,可分为运动性神经、感觉性神经和混合性神经。含有感觉纤维的脑神经与脊神经后根相似,一般都有神经节,称脑神经节。这些神经节一般位于所属脑神经穿越颅底裂孔的附近。

(一)嗅神经?为感觉性神经。它起自鼻黏膜的嗅区,向上穿过筛板入颅腔,连于嗅球。传导嗅觉冲动。

(二)视神经?为感觉性神经。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集聚而成,自眼球向后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连于视交叉。传导视觉冲动。

(三)动眼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副交感)两种纤维。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向前穿过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其躯体运动纤维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及下斜肌,副交感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图1-10-46)。

图1-10-46动眼、滑车和展神经动眼神经损伤时,患侧上睑下垂,眼外斜视,瞳孔开大及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四)滑车神经?为运动性神经。由中脑背侧的下丘下方、中线的两侧出脑,绕大脑脚外侧,向前经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图1-10-46)。

(五)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两种纤维。三叉神经离脑桥不远处有一三叉神经节,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终于脑干内的三叉神经感觉核群,周围突组成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图1-10-47)。来自脑桥内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的躯体运动纤维,组成下颌神经的小部分。因此,下颌神经是混合神经。

1.眼神经它向前穿过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分支布于泪腺、球结膜以及上睑和鼻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33图1-10-47三叉神经背的皮肤,其中一支经眶上切迹出眶,布于额部的皮肤,称眶上神经。

2.上颌神经穿圆孔出颅后经眶下裂入眶内,延续为眶下神经,继沿眶下壁前行出眶下孔至面部,分数支布于睑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上颌神经在穿出眶下孔以前,沿途分支至上颌窦和鼻腔的黏膜,以及上颌牙齿和牙龈等处。

3.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后分成数支。躯体感觉纤维布于颞部、耳前以及口裂以下的皮肤、舌前2/3的黏膜和下颌诸牙及牙龈等。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为下牙槽神经,经下颌孔入下颌管,沿途分支布于下颌牙齿及牙龈,末支出颏孔称颏神经,布于口裂以下的皮肤。

(六)展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自延髓脑桥沟中线两侧出脑,向前穿经海绵窦、眶上裂入眶,支配外直肌(图1-10-46)。

(七)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副交感)及内脏感觉三种纤维。面神经在展神经外侧出脑,经内耳门入面神经管,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都在管内自面神经分出。内脏运动纤维支配泪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内脏感觉纤维布于舌前2/3的味蕾。躯体运动纤维经茎乳孔出颅,穿腮腺实质,呈扇形分支支配面肌(图1-10-48)。

面神经损伤表现为患侧面肌瘫痪,如患侧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健侧及患侧角膜反射消失。

(八)前庭蜗神经为感觉性神经,分前庭神经和蜗神经。前庭神经的纤维束来自前庭和半规管的感受器,传导平衡觉;蜗神经的纤维束来自耳蜗的感受器,传导听觉。两者合成前庭蜗神经,经内耳门入颅,在面神经外侧自延髓脑桥沟入脑桥。

(九)舌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躯体运动、内脏运动(副交感)及内脏感觉纤234?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图1-10-48面神经维。舌咽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下行至颈内动、静脉之间,继而弓形向前入舌(图1-10-49)。其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咽肌,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腮腺,内脏感觉纤维布于咽、舌后1/3的黏膜和味蕾。此外,内脏感觉纤维集成一二条颈动脉窦支,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将它们的冲动传入脑,反射性地调节血压和呼吸。

图1-10-49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和副神经(十)迷走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最广的神经。主要含内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35脏运动纤维(副交感)和内脏感觉纤维,管理胸、腹腔脏器的运动和感觉。此外,尚有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软腭和咽喉肌,躯体感觉纤维布于硬脑膜、耳郭和外耳道。

迷走神经在延髓后外侧沟连于脑干,经颅底颈静脉孔出颅。在颈部,行至颈内、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经胸廓上口入胸腔。在胸部,越过肺根的后方,沿食管下降,且左、右迷走神经在食管表面形成食管丛,至食管下端,左迷走神经形成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形成迷走神经后干。前、后干穿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在腹部,前干布于胃前壁,并分支加入肝丛布于肝;后干布于胃后壁,并分支加入腹腔丛布于肝、胰、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的肠管(图1-10-50)。

图1-10-50迷走神经迷走神经的主要分支有:1.喉上神经在颈静脉孔的下方自迷走神经分出,在颈内动脉内侧下行,分支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和部分喉肌。

2.颈心支2~3支,沿颈总动脉入胸腔,与交感神经的分支交织成丛,由丛发出分支,布于心肌。

3.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在胸部的分支。左喉返神经发出部位较低,勾绕主动脉弓;236?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右喉返神经发出部位较高,勾绕右锁骨下动脉。两者均返行向上于食管、气管间沟内,分支支配大部喉肌和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

(十一)副神经为运动性神经。离脑后经颈静脉孔出颅,行向后下方,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图1-10-49)。

(十二)舌下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自延髓的前外侧沟离脑,经舌下神经管出颅,支配舌肌(图1-10-49)。一侧舌下神经损伤,患侧舌肌(颏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顺序、性质、连脑部位、分布范围和损伤后的表现,归纳如表1-10-3。

表1-10-3?十二对脑神经归纳表顺

名称性质连脑单位出入颅部位分布范围损伤后症状序

颅前窝端

Ⅰ嗅神经感觉性脑嗅球筛孔鼻黏膜嗅区嗅觉障碍Ⅱ视神经感觉性间视交叉视神经管眼球视网膜视觉障碍脑颅中

窝上、下、内直肌,下斜眼外斜视,上睑下垂,瞳Ⅲ动眼神经运动性中脚间窝眶上裂脑肌,提上睑肌等孔开大,对光反射消失眼不能向外下方斜视,中上斜肌当向外下方注视时出现Ⅳ滑车神经运动性脑下丘下方眶上裂复视现象泪腺、眼球、结膜及额眼神经感觉性分布区感觉障碍颅顶部皮肤等三中腹侧面向睑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Ⅴ叉上颌神经感觉性脑外侧开始窝圆孔分布区感觉障碍神桥及上颌诸牙等经变细处口裂以下皮肤、下颌诸分布区感觉障碍,咀嚼下颌神经混合性卵圆孔牙、咀嚼肌等肌瘫痪Ⅵ展神经运动性中部眶上裂外直肌眼内斜视面肌,舌前2/3的味面肌瘫痪表现为额纹消Ⅶ面神经混合性脑外侧部内耳门→茎乳孔蕾,泪腺、下颌下腺、失、不能闭目、鼻唇沟桥舌下腺等变浅、口角偏向健侧前庭蜗神经延髓内耳的球囊斑、椭圆囊前庭神经感觉性沟眩晕、眼球震颤斑、壶腹嵴Ⅷ外端内耳门蜗神经感觉性螺旋器耳聋后外侧沟颅咽肌、腮腺、咽和舌后咽反射消失,舌后1/3味Ⅸ舌咽神经混合性上部后1/3的黏膜及味蕾觉消失,吞咽困难窝

后外侧沟咽、喉、胸、腹腔脏器误吞或吞咽困难,声音Ⅹ迷走神经混合性中部颈静脉孔的平滑肌、腺体、心肌嘶哑,心动过速延

髓一侧损伤头向健侧转动后外侧沟Ⅺ副神经运动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无力,患肩下垂,耸肩下部无力舌肌瘫痪、萎缩,伸舌Ⅻ舌下神经运动性前外侧沟舌下神经管舌肌时舌尖偏向患侧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37三、内脏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图1-10-51)。内脏神经系统分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

图1-10-51内脏运动神经概观(一)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1.内脏运动神经的形态结构特点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相比,在形态结构、分布范围等方面有以下特点:(1)躯体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到其支配的骨骼肌只有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到其支配的器官,则须在周围部的内脏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即需要两个神经元才238?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能完成。第一个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或脊髓内,其轴突称节前纤维;第二个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内脏神经节内,其轴突称节后纤维。

(2)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成分;而内脏运动神经则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形成多数器官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现象。

(3)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而内脏运动神经的节后纤维多沿血管或攀附脏器形成神经丛,由丛分支再至所支配的器官。

(4)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受意志支配;而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不受意志控制。

2.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节的灰质侧角内,侧角内交感神经元的轴突即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交感神经周围部包括节前、节后纤维及交感神经节。

(1)交感神经节依其所在位置分为椎旁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为交感神经的节后神经元所在处。节后神经元的轴突即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椎旁节位于脊柱两旁,借节间支连成交感干。交感干上自颅底下至尾骨,两干下端合于单个尾节。颈部交感干每侧有颈上、中、下三个神经节;胸部每侧有10~12个神经节;腰部每侧有4~5个神经节;骶部每侧有2~3个神经节;尾部为1个单节,称奇神经节(图1-10-52)。

椎前节位于脊柱的前方。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分别位于同名动脉根部附近。

(2)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行走和分布规律交感神经节的前纤维,随脊神经前根进入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又离开脊神经,进入交感干。然后有三种去向(图1-10-53):①一部分节前纤维在椎旁节交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②另一部分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在较远距离的椎旁节更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直接分布于头、颈、胸腔各器官。③还有一部分节前纤维,穿经椎旁节到椎前节更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形成神经丛,随血管分布至腹、盆腔各器官。如来自胸髓第5~12节侧角的节前纤维,穿经胸部椎旁节后,组成内脏大神经和内脏小神经,下行至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布于肝、脾、肾等实质器官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来自腰髓第1~3节侧角的节前纤维,穿经腰部椎旁节,至肠系膜下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随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及盆腔器官。

交感神经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来自胸髓第1~5节侧角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头、颈、胸腔器官和上肢;来自胸髓第5~12节侧角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来自腰髓第1~3节侧角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器官和下肢。

3.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核和骶髓第2~4节的骶部副交感核(相当于脊髓侧角的部位)。这些核内副交感神经元的轴突即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周围部包括副交感神经节及进出于节的节前、节后纤维。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39图1-10-52交感干全貌副交感神经节位于器官的近旁或器官壁内,因而有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之称。

(1)颅部副交感神经脑干内的副交感核发出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分别随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走行,至各神经所支配器官附近或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别布于所支配的器官(图1-10-51)。

(2)骶部副交感神经骶髓第2~4节的骶副交感核发出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随第2、3、4对骶神经出骶前孔后,离开骶神经组成盆内脏神经,至腹腔下部和盆腔在所支配器官附近或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别布于所支配的器官(图1-10-51)。

4.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内脏运动神经,常支配同一个内脏器官,形成对内脏器官的双重神经支配。但在来源、形态结构、分布范围和对所支配器官的生理作用上,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又有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节的灰质侧角内,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核和骶髓第2~4节的骶部副交感核。

(2)周围神经节的部位不同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的两旁(椎旁节)和脊柱的前方(椎前节),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附近(器官旁节)或器官壁内(器官内节)。因此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较长,而节后纤维则较短。

240?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图1-10-53交感神经纤维走行模式图(3)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一个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可与较多的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而一个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则与较少的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

(4)分布范围不同交感神经的分布范围广泛,除胸、腹部脏器外,还分布到全身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而副交感神经的分布则不如交感神经广泛,一般认为大部分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均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5)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是互相拮抗又是互相统一的。当机体运动加强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加强,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则减弱,于是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增高、支气管扩张、瞳孔开大、消化活动受抑制等现象,这有利于机体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而当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或睡眠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活动减弱,出现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瞳孔缩小、消化活动增强等现象,这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和能量的储存。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互相拮抗又互相统一的作用下,机体得以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

(二)内脏感觉神经?每一个内脏器官除有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外,还有丰富的内脏感觉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和脑神经节内。这些神经元的周围突随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走行,中枢突进入脑干和脊髓。

内脏感觉神经与躯体感觉神经形态基本相似,但内脏感觉神经有如下特点:①内脏器官对牵拉、膨胀、冷热以及强烈的内脏活动等刺激敏感,对切割刺激则不敏感;②由于内脏感觉的传入途径比较分散,即一个脏器的感觉冲动可经几条脊神经后根,传入脊髓的几个节段;另外,一条脊神经可含有来自几个脏器的感觉纤维。因而,内脏痛觉往往是弥散的,定位较模糊。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41第四节?神经传导通路神经传导通路是指高级神经中枢与感受器或效应器之间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通路。它是由若干神经元连接而成的神经元链。

由感受器将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各级中枢传至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称为感觉传导通路(上行传导通路);将大脑皮质发出的神经冲动经皮质下各级中枢、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的神经通路称为运动传导通路(下行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一)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传导通路?本体觉又称深感觉,是指来自肌、腱、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本体觉传导通路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精细触觉是指辨别皮肤两点距离的辨别觉和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软硬和纹理粗细的实体觉。

本体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肌、腱、关节及皮肤的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同侧的后索,组成薄束和楔束上升,至延髓,两束分别终于薄束核和楔束核。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薄束核和楔束核,它们发出的纤维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的两侧上升,构成内侧丘系。内侧丘系向上经脑桥、中脑终于背侧丘脑。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背侧丘脑,它发出的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图1-10-54)。

头面部的本体觉一般认为是经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中脑核向上传导,最后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下部。但其具体途径尚不清楚。

本体觉传导通路受损时,患者闭目不能确定其相应部位的位置姿势和运动的方向,震动觉消失,同时精细触觉也消失。

(二)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浅感觉是指皮肤、黏膜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肤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终于后角。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后角,它发出的纤维先向对侧斜升1~2个脊髓节段,至对侧外侧索和前索上行,构成脊髓丘脑束,经脑干终于背侧丘脑。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背侧丘脑内,它发出的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图1-10-55)。

脊髓丘脑束一侧受损,受损平面下1~2节段以下的对侧皮肤的痛觉、温度觉减弱或消失,而触觉影响不大,因后索也传导触觉。

(三)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也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内,其周围突随三叉神经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和鼻、口腔黏膜的感受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入脑桥,终于同侧的三叉神经感觉核群。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感觉核群,它发出的纤维交叉到对侧,伴随内侧丘系上升,终于背侧丘脑。

242?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图1-10-54痛觉、温度觉、触觉传导通路图1-10-55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背侧丘脑,它发出的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下1/3部(1-10-55)。

此传导通路在交叉以上损伤,出现对侧头面部浅感觉障碍。若在交叉以下损伤,则浅感觉障碍在同侧。

(四)视觉传导通路?当眼球固定向前平视时,所能看到的空间称为视野。视野可分为鼻侧半和颞侧半,由于眼球屈光装置对光线的折射作用,鼻侧半视野的物象投射到颞侧半视网膜,颞侧半视野的物象投射到鼻侧半视网膜。

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为光感受器细胞。视觉传导通路也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为视网膜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至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中枢突和视网膜的节细胞相突触。第二级神经元为节细胞,其轴突在视神经盘处集中,穿出眼球壁组成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颅腔,形成视交叉后,延为视束。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交叉后加入对侧视束,来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视束。因此,每侧视束都是由来自同侧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和来自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共同组成的。视束绕大脑脚向后,主要终止于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外侧膝状体,它发出的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枕叶距状沟的两侧(图1-10-56)。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43图1-10-56视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损伤,临床表现不同:一侧的视神经损伤,出现患侧眼全盲;视交叉中间部损伤,出现双眼视野的颞侧半偏盲;一侧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或视觉中枢损伤时,出现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即同侧眼视野的鼻侧半偏盲,对侧眼视野的颞侧半偏盲。例如:左侧视辐射损伤,则引起双眼视野右侧半偏盲(左眼视野的鼻侧半和右眼视野的颞侧半偏盲)。

视束的另一部分纤维终于中脑上丘的上方,参与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眼球,引起双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其中被照射侧的瞳孔缩小,叫直接对光反射;同时另一侧瞳孔也缩小,称间接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如下:光照→视网膜→视神经→两侧视束→中脑两侧动眼神经副核→两侧动眼神经→两侧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

二、运动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包括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一)锥体系?是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传导通路。一般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它们发出的轴突组成下行纤维束,称为锥体束。其中终止于脑干的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称皮质核束,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纤维束称皮质脊髓束。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干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和脊髓前角,它们发出的轴突分别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

244?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1.躯干、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传导通路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它们发出的轴突下行组成皮质脊髓束,经内囊后肢、中脑大脑脚、脑桥至延髓,形成锥体。在锥体下部,皮质脊髓束的大部分纤维互相交叉,称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脊髓外侧索内下降,称皮质脊髓侧束,其纤维沿途终止于各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小部分纤维不交叉,下行于脊髓的前索,称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只达中胸节段以上,在下降中逐节交叉至对侧,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前角,它们发出的轴突构成脊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随脊神经支配躯干、四肢的骨骼肌(图1-10-57)。

图1-10-57运动传导通路2.头、颈、咽、喉部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传导通路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1/3部,它们发出的轴突下行组成皮质核束,经内囊膝下降至脑干,在行经脑干的过程中,陆续终止于双侧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但面神经核下部(支配面下部面肌)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45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干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它们发出的轴突组成脑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随各有关脑神经支配头、颈、咽、喉部的骨骼肌。

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其余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包括面神经核上部,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支配。因此,一侧皮质核束损伤,只出现对侧面下部面肌和对侧舌肌瘫痪,而受面神经核上部支配的面上部面肌以及其余脑神经躯体运动核支配的咀嚼肌、眼球外肌、咽肌、喉肌等均不受影响。

一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核束损伤出现的面肌和舌肌的瘫痪,临床上称为核上瘫。面神经核上瘫表现为对侧面下部面肌瘫痪,病灶对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低垂并向病灶侧偏斜,流涎,不能做鼓腮、露齿等动作,但两侧额纹存在,眼睑闭合正常。舌下神经核上瘫表现为病灶的对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的对侧。

脑神经躯体运动核或脑神经损伤出现的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临床上称为核下瘫。面神经核下瘫的表现为患侧所有面肌瘫痪,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面下部的表现同核上瘫。舌下神经核下瘫表现为病灶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侧(图1-10-58,59)。

图1-10-58面肌的核上瘫和核下瘫图1-10-59舌肌的核上瘫和核下瘫锥体系的任何部位损伤都可引起其支配区的随意运动障碍,出现瘫痪。由于下运动神经元接受上运动神经元的控制和调节,所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后,瘫痪所表现的体征不同。

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锥体束)受损时,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了上运动神经元对它的抑制作用,使其功能释放,活动增强,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246?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进,瘫痪的肌呈痉挛状态,同时出现病理反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出现的瘫痪称为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或硬瘫)。

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脑干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脊神经、脑神经)受损时,反射弧被破坏,深、浅反射均消失。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瘫痪的肌松弛变软。由于神经营养障碍,导致肌肉萎缩。因反射弧被破坏,也不出现病理反射。下运动神经元出现的瘫痪称为周围性瘫痪(弛缓性瘫痪或软瘫)(表1-10-4)。

表1-10-4?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表现的区别症状和体征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肌张力增高降低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瘫痪痉挛性(硬瘫)弛缓性(软瘫)病理反射出现(阳性)不出现(阴性)肌萎缩不明显明显(二)锥体外系?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控制骨骼肌活动的传导通路。它起于中央前回以外的大脑皮质(主要起自额叶和顶叶),在下降过程中,与纹状体、小脑、红核、黑质及网状结构等广泛联系,经多次更换神经元,最后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或脑神经躯体运动核,然后通过脊神经或脑神经支配骨骼肌。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肌张力、协调肌群的活动,以协助锥体系完成精细的随意运动。

[附]?神经系统各部损伤的临床表现(一)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损伤?可产生对侧运动障碍。因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面积较广,一般病变只损害某一部位,多出现对侧局部瘫痪,如对侧单个肢体瘫痪,临床上称为单瘫。

(二)内囊损伤?常见于脑出血。一侧内囊损伤可引起:①对侧半身偏瘫,包括对侧面下部面肌、舌肌的核上瘫(皮质核束受损)和对侧上、下肢的痉挛性瘫痪(皮质脊髓束受损);②对侧半身感觉障碍(丘脑皮质束受损),包括浅、深感觉;③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受损)。上述症状临床上称为“三偏症状”。

(三)脑干损伤?脑干一侧损伤,因伤及一侧未交叉的锥体束和某一脑神经核或脑神经根,出现交叉性瘫痪,即患侧的脑神经瘫和对侧身体偏瘫。例如中脑一侧大脑脚损伤?像小脑幕切迹疝压迫大脑脚,可使一侧锥体束及动眼神经根受损。其表现为:患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面神经核上瘫及舌下神经核上瘫。

(四)脊髓损伤1.脊髓前角病变?可引起患侧节段性周围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2.脊髓后角病变?产生患侧节段性痛觉和温度觉障碍,但触觉和深感觉仍存在(分离性感觉障碍)。

3.脊髓横断性损伤(1)颈膨大以上颈髓损伤?损伤平面及其以下全部运动、感觉丧失。四肢为中枢性瘫第一篇?解剖学??第十章?神经系统?247痪,并有膈肌的麻痹。

(2)颈膨大损伤?损伤平面及其以下全部运动、感觉丧失。上肢为周围性瘫痪,下肢为中枢性瘫痪。

(3)胸髓损伤?上肢不受影响,下肢呈中枢性瘫痪,受损平面及其以下感觉障碍。

(4)腰骶膨大损伤?上肢不受影响,下肢呈周围性瘫痪,受损平面及其以下感觉障碍。

4.脊髓半横断损伤(1)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身体中枢性瘫痪(一侧皮质脊髓束受损)。

(2)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身体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一侧后索薄束、楔束受损)。

(3)损伤平面下1~2节段以下对侧身体的痛觉、温度觉障碍(一侧脊髓丘脑束受损)。

(4)损伤节段同侧周围性瘫痪和感觉障碍、反射消失(损伤节段灰质受损)。

248?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第一节?概?述人体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体的发生,是从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开始的。胚胎在母体子宫内经过约266天的发育,成为成熟的胎儿娩出。通常将胚胎发育分为两个时期:一是胚期,是指1~8周的早期发生阶段。此期内,胚体外形及各器官的发育初具雏形,这个时期的个体称为胚(通常称胚胎);二是胎期,是指9~38周的发育阶段。此期胚胎在具备人体雏形的基础上,继续生长、分化、发育直至分娩,这个时期的个体称为胎(通常称胎儿)。

本章主要介绍生殖细胞的成熟和受精、人体胚胎早期发育、胎儿的附属结构、胎儿血循环的特点、孪生与畸形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生殖细胞的成熟一、精子的成熟精子是在睾丸的精曲小管发生的。从青春期开始,精曲小管的精原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并生长成初级精母细胞,其染色体组型为46,XY。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两次成熟分裂形成四个精子,其中有两个精子的染色体组型为22+X,另两个精子的染色体组型为22+Y。精子在附睾中进一步成熟,在女性生殖管道内获能,最后成为具有受精能力的雄性配子。

二、卵子的成熟卵子是在卵巢内发生的,从卵原细胞增殖分化为初级卵母细胞,其染色体组型为46,XX。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两次成熟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型为22+X,以及三个极体,极体不久自行退化(图1-11-1)。第二次成熟分裂要在受精时才能完成。如果卵不受精,则第二次成熟分裂不能完成,并于排卵后12~24小时后退化。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249图1-11-1精子和卵发生过程示意图第三节?胚胎的早期发育受精卵在2个月内的发育变化,称胚胎早期发育,包括卵裂、胚泡形成、植入、三胚层的形成及其分化等过程。

一、受精和卵裂(一)受精?精子与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称受精。受精的地点通常在输卵管的壶腹部。

1.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女性生殖管道后,由于子宫、输卵管分泌物的作用,获得受精的能力。当精子和卵子相遇时,包围在卵周围的精子释放出顶体酶,以溶解放射冠和透明带,于是精子的细胞质与核进入卵内。精子钻进卵后,核膨大变圆,形成精原核(雄性原核)。卵由于受到精子的激发,立即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成熟的卵,其核称卵原核(雌性原核)。精原核与卵原核逐渐靠近,并互相融合,受精卵形成。

2.受精的意义(1)受精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两性生殖细胞互相被激活,新陈代谢加快,使受精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连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个体。

(2)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46条,其中23条来自精原核,23条来自卵原核,因此,受精卵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

250?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图1-11-2受精过程示意图(3)受精决定性别。精子染色体半数为22+X,半数为22+Y,而卵子成熟时染色体均为22+X。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结合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女性胎儿;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结合所形成的受精卵,则发育为男性胎儿。

3.受精的条件(1)正常发育的精子与卵子在限定的时间内结合是受精的必须条件。精子排出20小时之内,卵子排出24小时内具有结合的能力。若错过此时期,即使两者相遇也不能结合。

(2)精子的数目和活动能力是保证受精的重要条件。正常成年男子每次射出精液量为2~5ml,内含精子3亿~5亿个,如果每毫升精液中含精子数少于500万,或其中发育异常的精子如小头、双头、双尾超过20%,或者精子活动太弱,则受精的可能性就少。

(3)男、女性生殖器官发育要正常,生殖管道要畅通。如果男性或女性生殖管道堵塞,精子和卵子不相遇,受精也不能实现。若采用输卵管、输精管黏堵或结扎等避孕措施,可阻止精子与卵子相遇,达到节育目的。

(二)卵裂?受精卵早期的细胞分裂称卵裂(图1-11-3)。卵裂形成的细胞称卵裂球。

受精卵一边进行卵裂,一边逐渐向子宫腔方向移动,并于受精后3~4天到达子宫腔。此时,受精卵已分裂形成12~16个卵裂球,聚集如桑葚,故称为桑葚胚。

(1)二个卵裂球(2)四个卵裂球(3)桑葚胚图1-11-3卵裂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251二、胚泡的形成、植入与蜕膜(一)胚泡的形成?桑葚胚进入子宫腔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于第5天已有107个卵裂球,并按一定规则排列,周围的细胞排列成单层,称滋养层,在滋养层的一侧有一团细胞紧贴其内面,称内细胞群。在内细胞群与滋养层之间逐渐出现一个腔,称胚泡腔,腔内充满液体,此时的胚称胚泡(图1-11-4)。覆盖在内细胞群外面的滋养层称极端滋养层。随着胚泡的形成,胚泡外面的透明带变薄消失,胚泡与子宫内膜接图1-11-4胚泡触,开始植入。

(二)植入?胚泡逐渐陷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或着床(图1-11-5)。植入开始于受精后的第6~7天,至第11~12天完成。

图1-11-5胚泡植入过程胚泡植入时,极端滋养层的细胞首先与子宫内膜接触,并分泌蛋白水解酶将接触处的子宫内膜溶解,形成一个小缺口,胚泡由此缺口逐渐侵入子宫内膜。随后,子宫内膜缺口周围的内膜上皮增生,将缺口修复。

胚泡植入部位通常在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胚泡植入的部位,即将来形成胎盘的部位,所以植入部位的正常与否,可影响胚胎发育的后果。若植入靠近子宫颈,未来的胎盘将覆盖子宫颈口,成为前置胎盘,在妊娠后期常引起严重出血和分娩困难。若植入发生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称宫外孕。宫外孕可发生在卵巢、输卵管、腹膜腔、肠系膜等处,其中以输卵管多见,由于局部组织不能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故多引起胚胎早期死亡或组织破裂,造成大出血。

胚泡植入的必备条件:①在神经内分泌调节下使子宫内膜保持在分泌期;②受精卵一边进行卵裂,一边正常地运行到子宫腔;③胚泡发育过程中,透明带要及时消失;④保持正常的宫内环境。这一系列的过程是在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下进行的,如果母体内分泌失调,胚泡不能适时到达子宫腔,或子宫腔内有异物干扰(如宫内避孕器),均可阻止植入。

(三)蜕膜?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后,子宫内膜的功能层改称蜕膜,胎儿分娩时将脱落。

蜕膜分为三部分(图1-11-6):①基蜕膜,位于胚泡深部的蜕膜,它将随着胚胎的发育而不断扩大,参与胎盘的形成;②包蜕膜,包在胚泡表面的蜕膜;③壁蜕膜,胚泡植入处252?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以外的蜕膜。包蜕膜与壁蜕膜之间为子宫腔,随着胚胎发育长大,包蜕膜与壁蜕膜逐渐靠近,最后合并,子宫腔随之消失。

图1-11-6植入和蜕膜的关系三、胚层的形成及分化(一)三胚层的形成1.内、外胚层的形成胚泡植入后,大约在受精后第2周,内细胞群不断分裂增生,分化成两层不同的细胞,面向胚泡腔的一层为小立方形的细胞,称内胚层;内胚层与极端滋养层之间的一层柱状细胞,称外胚层。内胚层与外胚层紧密相贴,共同形成圆盘状的结构,称胚盘(图1-11-7),胚盘的外胚层面为背面,内胚层面为腹面。胚盘是胚胎发育的原基。接着,外胚层和滋养层之间出现一空隙,称羊膜腔。第2周末,内胚层周缘的细胞向腹侧生长,逐渐围成一个囊,称卵黄囊。

在内、外胚层形成的同时,滋养层细胞不断分裂增生,由一层变成两层,外层细胞界限不清,称合体滋养层;内层细胞界限清晰,称细胞滋养层。细胞滋养层不断图1-11-7胚盘形成增生,并向胚泡腔内增生出许多星状细胞,填充在胚泡腔内,称胚外中胚层。第2周末,胚外中胚层中逐渐形成一个大腔隙,称胚外体腔。胚外体腔将胚外中胚层分成两层,一层衬贴在滋养层内面,一层附着在羊膜腔和卵黄囊的外面。在羊膜腔顶部,一部分连在胚盘尾端和滋养层之间的胚外中胚层,称体蒂,以后参与脐带的形成。

2.中胚层的形成第3周初,在胚盘尾端的中轴线上,外胚层细胞增生,形成一条纵行的细胞索,称原条(图1-11-8)。原条细胞不断增生,并向腹侧内陷在内、外胚层之间,向左右及头尾方向伸展,形成新的细胞层,称胚内中胚层(简称中胚层)(图1-11-9)。胚内中胚层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253在向头尾扩展时,在头、尾部各遗下一个无中胚层圆形区,此处内、外胚层直接相贴,分别成为口咽膜和泄殖腔膜。于是胚盘由两层演变成具有三个胚层的胚盘。

原条的出现决定了胚盘的头尾方向,原条出现的一端即为胚体的尾端。在原条演变的同时,原条头端的细胞也分裂增殖,形成一半圆形隆起,称原结。原结细胞迅速增生,并在内、外胚层之间的中线上向头端伸展,形成一管状结构,以后发育成为一条纵形细胞索,称脊索。脊索是人体胚胎早期暂时性中轴器官,对神经管的形成有诱导作用,以后退化成为人体椎间盘中的髓核。

三胚层形成后,由于胚盘各部分生长快慢不同,羊图1-11-8胚盘背面观(示原条)膜腔扩展较快等因素,胚盘向腹侧卷曲形成向背拱起的图1-11-9通过原条的横切面(示中胚层的形成)圆柱状的胚体。到第2个月末,已初步具备了人体的外形和各器官的原基,以后的发育主要是各器官组织的生长和进一步分化。

(二)三胚层的分化?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称分化。三胚层的细胞经过分化和增殖,形成了人体的各细胞和组织,各组织构成了人体的器官。

1.外胚层的早期分化随着脊索的发生,位于背侧的外胚层细胞形成一条纵行板状结构,称神经板,神经板两侧隆起,形成神经褶,两褶的中央凹陷,称神经沟。随着神经沟的加深,两侧的神经褶逐渐靠拢融合,形成神经管。神经管的头侧部分发育较快,形成脑的各个部分;尾侧部分形成脊髓(图1-11-10)。此外,外胚层还形成皮肤的表皮及其附属结构等。

2.内胚层的早期分化胚胎第3周,胚盘的周缘部向腹侧卷折,使平膜状的胚盘变成圆桶状的胚体。随着胚体的形成,内胚层被包入胚体,形成原肠。原肠主要形成消化管和消化腺的上皮等。

3.中胚层的早期分化靠近神经管两侧的中胚层生长加厚,并形成节段状的体节。体节有42~44对,将来形成椎骨、骨骼肌和皮肤的真皮。体节外侧的中胚层叫间介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以后分化成泌尿生殖系统。

间介中胚层外侧的中胚层叫侧中胚层。在侧中胚层内形成的腔隙叫胚内体腔。胚内体腔将来形成心包腔、胸膜腔和腹膜腔。胚内体腔将侧中胚层分成两层,与内胚层相贴的部分,称脏壁中胚层,它与内胚层共同形成消化管的管壁;与外胚层相贴的,称体壁中胚254?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图1-11-10神经管的形成层,它们共同参与胸腹部前外侧壁的形成。

此外,在三个胚层之间,还有一些散在的中胚层细胞,称间充质细胞。间充质细胞是一种幼稚的结缔组织细胞,具有向多方面分化的能力,可分化成肌组织和结缔组织等。

三个胚层所形成和分化的组织、器官见表1-11-1。

表1-11-1?三胚层分化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一览表胚层分化的组织和器官表皮及毛发、皮脂腺和汗腺等上皮外口腔、牙釉质、直肠肛门部和唾液腺的上皮胚鼻腔和鼻旁窦的上皮层垂体和肾上腺髓质视网膜、晶状体、外耳道和内耳迷路的上皮神经组织、角膜结缔组织、真皮、软骨、骨和血液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肾和输尿管中

眼球纤维膜、血管膜、脑脊髓膜胚

睾丸、附睾、输精管和精囊腺层

卵巢、输卵管和子宫肾上腺皮质心血管、淋巴管、淋巴结、脾、骨髓、胸膜、腹膜、心包膜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255(续表)胚层分化的组织和器官咽以下消化管各段的上皮、肝、胰、胆囊的上皮呼吸道(喉以下)及肺泡上皮内膀胱、尿道及前列腺的上皮胚阴道上皮层中耳鼓室与咽鼓管的上皮、鼓膜内层上皮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上皮胸腺和扁桃体的上皮第四节?胎膜和胎盘一、胎膜胎膜是胚胎发育中形成的附属结构,主要包括绒毛膜、羊膜和脐带等(图1-11-11),对胚胎起保护和物质交换的作用。当胎儿娩出时,胎膜即与胎儿脱离,而相继由母体排出。

图1-11-11胎膜的形成及其与胚胎的关系(一)绒毛膜?由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发育形成。胚胎第3周初,滋养层的细胞向周围生长,形成许多细小的突起,叫绒毛。面向子宫包蜕膜面的绒毛,因受压营养不良而逐渐消失,故此处的绒毛膜称平滑绒毛膜;面向子宫基蜕膜面的绒毛,因营养丰富而枝干繁茂,称丛密绒毛膜,将来形成胎盘的胎儿部分。

256?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绒毛膜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还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在绒毛膜的发育中,如果绒毛内血管未能通连,则引起胚胎死亡;如绒毛中轴的结缔组织变性水肿,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样结构,则形成葡萄胎;如绒毛滋养层细胞过度增生,异常发育则发生癌变,称绒毛膜上皮癌。

(二)羊膜?羊膜是半透明的薄膜,羊膜所围成的腔,称羊膜腔。随着胚体的形成,羊膜腔迅速扩大,胚盘向腹侧卷曲,羊膜和羊膜腔将整个胚体包围,胚体即位于羊膜腔中。

羊膜腔中充满羊水。羊水呈黄色,由羊膜上皮分泌,其中含有胎儿的分泌物。胎儿在羊水中生长发育,羊水能保护胎儿免受震荡和挤压;防止胎儿与羊膜黏连;分娩时,羊水还有扩张子宫颈,冲洗并润滑产道的作用。

足月胎儿的羊水为1000~1500ml。羊水过多(超过2000ml)或羊水过少(少于500ml),对胎儿的发育或分娩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脐带?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之间的一条圆索状结构,内有一对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所以脐带是胎儿与胎盘物质运输的通道。

足月胎儿的脐带长约55cm。若脐带过长(120cm以上),容易发生脐带绕颈或缠绕打结,影响胎儿发育,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若脐带过短(20cm以下),胎儿分娩时易引起胎盘过早剥离,引起产妇大出血。

二、胎盘(一)胎盘的形态?足月胎儿的胎盘呈椭圆形或圆盘状,质软,直径为15~20cm,厚2~3cm,重500~600g。胎盘的中央部厚,边缘薄。胎盘的胎儿面因有羊膜覆盖,故表面光滑,中央有脐带相连;胎盘的母体面粗糙(图1-11-12)。

图1-11-12胎盘外形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257(二)胎盘的结构?胎盘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基蜕膜共同组成(图1-11-13)。

图1-11-13胎盘构造模式图胎盘的丛密绒毛膜上的绒毛很发达,在绒毛周围有许多腔隙,称绒毛间隙。在绒毛间隙内充满了来自母体子宫小动脉的血液,绒毛浸浮在母体血中,与母体血进行物质交换。

因此,母体血和胎儿血是互不相混的两套血循环,其间隔着数层结构,即:绒毛膜表面的滋养层细胞及其基膜,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两层基膜间的结缔组织。这三层结构构成胎盘屏障(胎盘膜)。胎盘屏障能阻止母体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进入胎儿体内,但对抗体、大多数药物和某些病毒,如风疹、麻疹和脑炎病毒等,并无屏障作用。

(三)胎盘的功能1.物质交换胎盘是母体和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胎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经胎盘屏障排入母血中,而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也经此结构从母血中摄取。

2.分泌激素胎盘可分泌多种激素。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维持母体卵巢内的黄体继续存在,受精后的第3周出现于孕妇尿中,第6周达高峰,故临床常检测尿中有无此种激素作为早期妊娠的辅助诊断。

(2)雌激素和孕激素(孕酮)妊娠第4个月开始分泌,以后逐渐增多,在母体妊娠黄体退化后,继续维持妊娠。

(3)绒毛膜促乳腺生长激素(胎盘催乳素)受精后第2个月出现,第8个月达高峰直至分娩,能促进母体的乳腺生长发育。

第五节?胎儿血循环特点及出生后的变化一、胎儿血循环的特点胎儿在母体内,肺不进行呼吸,呼吸和排泄功能全靠胎盘来执行,故胎儿血循环有以258?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下特点。

(一)卵圆孔?在胎儿心脏,房间隔的下部有一卵圆孔,左、右心房经此孔相通。由于胎儿右心房内血液的压力大于左心房,所以血液只能自右心房经卵圆孔流入左心房。

(二)动脉导管?是一条连接肺动脉干和主动脉弓的大血管。胎儿出生前,肺处于不张状态,由右心室射出的血液大部分经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

(三)脐动脉?一对,自髂总动脉发出,经胎儿脐部进入脐带,其末梢分支在胎盘绒毛中形成毛细血管。它将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的血运往胎盘绒毛。

(四)脐静脉?一条,起于胎盘绒毛中的毛细血管,由胎儿的脐部进入胎儿体内,沿腹前壁上行,到肝下面分成两支:一支经静脉导管,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另一支合于肝门静脉入肝,经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脐静脉为含有营养物质和氧的血管(图1-11-14)。

图1-11-14胎儿的血循环途径二、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胎儿出生后,由于胎盘血循环中断和肺开始呼吸,使血循环发生以下的变化(图1-11-15)。

(一)卵圆孔封闭成为卵圆窝?胎儿出生后,肺开始呼吸,肺静脉的血液大量回流入左心房,所以左心房的压力升高,使卵圆孔封闭。胎儿出生后1年左右,卵圆孔即完全封闭,并在房间隔的右面形成卵圆窝(图1-11-15)。如果1岁以后,卵圆孔未封闭或封闭不全,称卵圆孔未闭。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259图1-11-15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途径的变化(二)动脉导管逐渐闭锁形成动脉韧带?由于肺动脉内的血液大量流入肺内,动脉导管便逐渐闭锁,形成动脉韧带。如果出生后,动脉导管不闭锁或闭锁不全,则肺动脉干与主动脉仍然相通,称动脉导管未闭。

(三)脐动脉大部分退化形成脐侧韧带?近侧段保留形成膀胱上动脉。

(四)脐静脉和静脉导管?分别形成肝圆韧带和静脉韧带。

经过上述变化,新生儿具备了和成人完全相同的血循环方式。

第六节?孪生与先天性畸形一、孪生一次分娩出生两个新生儿,称孪生或双胎。孪生可分单卵孪生和双卵孪生(图1-11-16)。

(一)单卵孪生?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两个胎儿的遗传基因、性别、血型相同,相貌和生理特点也很相似,他们共用一个羊膜腔、绒毛膜和胎盘。发生单卵孪生的原因可能有:1.由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胚泡,每个胚泡发育成一个胎儿。

2.在一个胚泡内形成两个内细胞群,每个内细胞群发育成一个胎儿。

260?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图1-11-16单卵孪生形成示意图3.在一个胚盘上形成两个原条和脊索,从而形成两个胎儿。

(二)双卵孪生?一次排出两个卵子,各自受精发育而成。双卵孪生两个胎儿的遗传基因不同,性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外貌和生理特性犹如兄弟姐妹。他们各有自己的羊膜、绒毛膜和胎盘。

二、先天性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的异常,称先天性畸形。凡是能干扰胚胎正常发育过程、诱发胎儿畸形的因素,称致畸因素。致畸因素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

(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或受精卵因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先天性畸形,可分为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类。

1.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愚型、先天性睾丸(或卵巢)发育不全、室间隔缺损及双侧唇裂等。

2.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碱基的组成或位置顺序发生变化,以致影响细胞的结构蛋白或酶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多指(趾)、多囊肾、血友病、色盲等。

(二)环境因素1.生物因素母体在妊娠早期感染某些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病毒、肝炎病毒等均可引起胚胎发生畸形,这些病毒主要影响胚胎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一篇?解剖学??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2612.化学因素某些药物和环境污染物有致畸作用。目前已知600余种化学物质可致胚胎畸形,如镇静药、抗肿瘤药、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尼古丁、乙醇、肝素、可的松(激素)等。环境污染,如汞、铅、有机磷等也可引起神经系统畸形和四肢畸形等。

3.物理因素大剂量X线照射和α、β、γ射线都可引起畸形,如腭裂、脊柱裂等。

各种致畸因素的作用与胚胎细胞的分裂速度和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胚胎第3~8周,细胞分裂分化程度高,大部分器官原基已形成,对致畸因素高度敏感,称致畸敏感期,或临界期。8周以后的胎儿多数器官基本定型,对致畸因素的敏感性较低。

262?第二篇?生理学??绪?论第二篇?生理学绪?论生理学属于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机体是一切生物体的总称,机体所表现的各种功能活动,统称为生命活动。

一、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及其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是以正常人体功能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这种与人类的医疗实践紧密相关的生理学,称为人体生理学。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的需要,动物和植物及一切有生命物体的功能活动相继纳入生理学的研究范围,也就相应产生了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医学生学习的生理学一般是指的人体生理学(或医学生理学)。

生理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生命活动的具体过程及生命活动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一切生命活动产生的原理,从而阐明生命活动的规律。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医学的主要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人类健康。

只有全面系统掌握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正常的生命过程和规律,才能正确认识和正确预防、治疗各种疾病。而生理学则正是解答正常生命过程和规律的科学,也就是说生理学是指导临床工作者做好一切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理论基础。同时临床实践工作也不断为生理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从而推动了生理学的不断发展。

二、生理学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表现为需要创造条件,以便对某种生命活动进行反复观察、精密分析与综合探讨。为了避免实验对于人体的创伤,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利用活体动物进行研究。动物实验的方法大致可分为离体与在体两大类,前者是将动物某一组织或器官从第二篇?生理学??绪?论?263体内取出,放置于适宜环境下观察其功能状态;后者又分为急性在体实验和慢性在体实验两种。急性在体实验是将实验动物麻醉后,暴露出需要观察的组织器官,当即进行实验。

慢性在体实验是将动物进行必要的手术等处理并康复后,在其清醒、接近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进行实验。急性实验条件控制较好,结论比较可靠,但与机体正常、完整的功能状态有一定区别;慢性实验的结论更接近正常整体状态,但实验周期长,干扰因素难于全部消除,实验条件不易控制。

要学好生理学,必须根据生理学的学科特点,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一)结构与功能联系?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结构是一切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功能活动则是这些结构的运动形式。临床经验表明,一旦结构变化,功能随之变化;而功能长期改变,也可逐渐演变成结构的改变。因此学习各器官系统生理时,及时复习有关形态结构,对理解和掌握相应功能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二)局部与整体联系?重视和强调机体的整体性、统一性是祖国医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构成机体整体的各器官、各系统虽然各具独特的结构与功能,但这些局部的结构和功能并非孤立的,而是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教材的编写和本课程教学按器官系统分章进行,只是为了便于学习和理解。因此我们在学习各器官、各系统的生理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各部分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观念。决不可片面地、孤立地、机械地、分割地理解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活动。

(三)机体与环境联系?机体生活于环境之中,并通过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而生存。这样,环境的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机体的功能。祖国医学早有“天人相应”思想,认为机体的功能活动与天时气候、地理条件的变化是相适应的。特殊环境下机体的功能活动必然表现为特殊的变化。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空间已向极地、太空、深海等特殊空间延伸,这就给生理科学带来了更多研究课题。我们在学习和理解生命活动时,一定要注意环境条件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四)理论与实践联系?正如前述,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实验教学与课堂、书本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验教学中需要积极参与,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特别是一些非损伤性的人体实验,如正常心音听取、正常体温与血压测定等,一定要在本课程教学中达到熟练掌握的要求。通过动物实验训练,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生命的基本特征将一切有生命物体与非生命物体相比较,我们发现有机体具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等四个非生命物体不具备的独特的生命现象。

(一)新陈代谢?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从而达到不断自我更新的生命过程称为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与异化两个方面。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并转换为自身成分,以实现生长、发育、更新、修复,称为同化作用;体内成分不断破坏、分解,转化为代谢产物并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异化作用。在以上物质代谢过程中,同时伴随能量的产生、转化、贮存、释放和利用,即能量代谢。新陈代谢是有机体整个生命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生命现象,一旦新陈代谢停止,生命活动也就随之终止。

264?第二篇?生理学??绪?论(二)兴奋性?当机体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其功能活动会发生相应变化,例如刺激性气味引起喷嚏或屏气,气温下降时皮肤血管收缩等。这种有机体对于内外环境变化具有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我们通常将引起机体功能改变的内外环境变化称为刺激。机体接受刺激后功能活动的变化则称为反应。根据接受刺激后机体功能变化的情况,可将反应分为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机体接受刺激后,功能活动由弱变强或由静止到活动的变化称为兴奋;反之,机体接受刺激后功能活动由强变弱或由活动到静止则称为抑制。

机体不同的组织以及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其兴奋性是不相同的。肌肉、神经、腺体三类组织兴奋性较高,只需要很小的刺激即可引起明显的反应,称为可兴奋组织。生理学常以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刺激阈的大小来作为衡量机体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所谓刺激阈是指刚刚引起机体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大于刺激阈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而小于刺激阈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对于组织而言,刺激阈越小的兴奋性越高,反之,兴奋性越低的刺激阈越大。

(三)生殖?生命个体均具有一定的生存寿限,为了延绵种族,延续生命过程,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必须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一生理过程称为生殖。早期的简单生命物体(如单细胞生物)通过简单分裂或较复杂的有丝分裂,分成两个子代个体。高等动物则需经过两性的生殖细胞结合才能形成新的子代个体。

四、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体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是以整体进行的,这种整体反应包括行为调节和生理调节两个方面。其中生理调节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三种调节机制。

(一)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1.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实现对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所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如强光照射眼睛引起瞳孔缩小,进食引起唾液分泌等均为典型的反射。

图2-0-1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图2-0-1)。以搔扒反射为例,用沾有硫酸溶液的纸片接触实验动物蛙的某一肢体末第二篇?生理学??绪?论?265梢,将引起该肢体屈曲。其中与硫酸纸片相接触的皮肤上有对伤害性化学刺激敏感的感受器,该感受器与硫酸纸片接触后产生传入冲动,经躯体感觉传入神经送至脊髓,脊髓经整合发出运动冲动,经躯体运动神经导致受刺激肢体屈肌收缩,达到回避伤害刺激以免遭进一步损伤的保护目的。对于反射而言,反射弧的五个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反射弧任何环节结构或功能障碍,反射活动都将无法进行。

反射的类型:按反射形成的条件和反射弧的特点的不同,可将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1)非条件反射由种族遗传因素决定,先天具备,与个体生存密切相关,反射弧相对固定的一种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例如吸吮反射就是一种典型的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经后天学习建立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详见神经系统生理一章)。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速度较快,调节的结果较准确,针对性强而影响面较窄。

2.体液调节由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液运输而发挥的调节作用称为体液调节。例如进食后随着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产生胰岛素,胰岛素选择性地作用于机体某些细胞,经多种途径使进餐后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调节就是典型的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比较,其调节速度较慢,作用范围较广,但调节结果也比较精确。

3.自身调节机体的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和体液因素而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称为自身调节。例如,脑的血流量在体动脉压变化时要保持相对不变,就是通过颈动脉的肌源性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当体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时,脑血管自动收缩,增大血流阻力,使脑的血流不因血压增高而过度增多;反之,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时,脑血管舒张,降低血流阻力,保障脑血流不因血压下降而减少过多。自身调节是一种较原始的低级的调节方式,因其调节结果欠准确,调节的力度较小,在人类等高等动物发挥的调节作用已不是很大了。

(二)机体调节的自动控制原理?人体调节系统如同一个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在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调节中起着控制作用,称为控制系统。而机体其他器官系统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控制,称为被控制系统。机体控制系统通常是一种闭环系统,即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改变受控制部分的活动;受控制部分也可发出信号返回到控制部分,并改变控制活动的强度,由受图2-0-2负反馈(A)与控部分返回到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反馈信息。这种受控部正反馈(B)分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功能活动的过程称为反馈(图2-0-2)。根据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强度影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反馈分为负反馈与正反馈两种不同类型。

1.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负反馈使原控制效应减弱,促使被控制系统生理状态恢复到调控变化之前。血糖浓度的调节、血压的调节等需要维持相对稳定生理状态的调控,均为典型的负反馈调节。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各系266?第二篇?生理学??绪?论统功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因此,负反馈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最重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2.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活动的反馈称为正反馈。正反馈使原控制效应得到加强,促使生理控制过程加强加快,这种反馈在机体调节控制中常见于需要快速完成的一些生理过程之中,如血液凝固、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分娩过程等均为正反馈的实例。这些生理过程一旦发动,就会通过正反馈不断增强和加速,保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完成。

第二篇?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267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构成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尽管体内各种细胞结构不尽相同,功能也各有特色,但其物质转运、生物电、受体及三类不同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却都具有许多共性。机体的各类生命活动也都是在细胞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理解和掌握这些细胞所具有的共性的生理知识,对于学习各器官、各系统的生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与受体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细胞膜是覆盖在细胞表面、分隔细胞内容物与细胞外环境的膜性屏障。经分析表明,细胞膜成分主要由脂质、蛋白及少量的糖类等物质组成。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膜可分为内、中、外三层结构,按照液态镶嵌模型学说,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内镶嵌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糖链连于脂质或蛋白分子之上,伸出细胞膜外(详见解剖学)。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就必须不断从细胞外获取氧和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这种物质经细胞膜出入细胞的过程称为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由于进出细胞的物质理化性质不同,导致转运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转运方式有以下几类。

(一)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如氧、二氧化碳等)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膜的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扩散的过程称为单纯扩散。其单位时间扩散的量取决于细胞膜两侧被转运的物质浓度差,浓度差越大扩散的量越多;另外还与该物质的脂溶性和分子量大小有关,脂溶性越大或分子量越小,经细胞单纯扩散的阻力越小,扩散的速度也就越快。

(二)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亲水性强的小分子物质借助细胞膜的特殊蛋白质帮助,由膜的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称为易化扩散。近年的研究表明,易化扩散是借助膜的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镶嵌蛋白来进行转运的。

1.经载体蛋白的易化扩散载体蛋白是细胞膜的一种镶嵌蛋白,被转运的非脂溶性小分268?第二篇?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浓度高的一侧与载体选择性结合,使载体变构,在膜的低浓度一侧被转运物质由载体释放出来,而达到顺浓度差扩散的目的。此类易化扩散具有三个特点:①高度特异性:一种载体只能转运一种物质,如氨基酸载体只能转运氨基酸。

②饱和性:即单位时间内通过载体易化扩散转运物质的量是有限的,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同时每个载体一次与被转运物质的结合位点的数目有限所致。

③竞争性抑制:结构近似的物质可争夺同一载体,当A、B两种或两种以上类似物同时存在于细胞一侧时,载体蛋白可同时转运A、B两种物质,当转运A增加时,则转运B的能力就会相应下降。此即竞争性抑制。

2.经通道蛋白的易化扩散通道蛋白也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镶嵌蛋白,如同一条贯通细胞膜的管道。

该管道是处于开放还是处于关闭取决于其构型。某些通道构型取决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或激素)的存在,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另一些通道构型则取决于膜电位变化,称为电压依从性通道。当管道开放时,被转运的特殊离子由膜的高浓度一侧经通道向低浓度一侧扩散。通道关闭时,即使存在离子浓度差,也不能产生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三)主动转运?物质由细胞膜的低浓度一侧借助膜的生物泵转运至膜的高浓度一侧的过程称为主动转运。这里所指的生物泵也是膜上的一种镶嵌蛋白,这种泵蛋白具有ATP酶的生物活性,能水解ATP释放能量,供给细胞本身逆浓度差主动转运所++用。以钠泵(图2-1-1)为例,这种特殊镶嵌蛋白图2-1-1钠泵主动转运Na、K示意图可以通过构型改变逆着浓度差将细胞内的钠泵出,同时将细胞外的钾泵入。

(四)出胞和入胞?大分子或团块物质进、出细胞须经细胞膜一系列运动方可完成,分别称为入胞和出胞过程。

1.入胞细胞外的大分子或团块物质进入细胞内的过程称为入胞。其中进入细胞内的是固体大分子物质称为吞噬,进入细胞内的是液态大分子物质则称为吞饮。

入胞过程,以吞噬细胞吞噬细菌为例,首先是细胞识别细菌,随之细胞朝向细菌作趋化运动。当细胞膜接触到细菌时,伸出伪足包绕细菌并内陷。随着膜的断裂,细菌被纳入细胞内,然后经膜的融合与修复,入胞过程完成。

2.出胞细胞内的大分子或团块物质(如分泌颗粒、神经递质等)由细胞内排出至细胞外的过程称为出胞。与入胞相反,分泌物包绕于膜性图2-1-2入胞与出胞过程示意图第二篇?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269囊泡之中,当分泌细胞受刺激时,囊泡向质膜内侧移动,囊泡膜与质膜于某点接触并相互融合,于融合处形成裂口,囊泡内容物一次性排至细胞外(图2-1-2)。

三、细胞膜的受体功能细胞膜上能与某些化学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并引发一系列生理效应的特殊蛋白质称为细胞膜的受体。一般来说,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也是膜的镶嵌蛋白。膜受体的作用是先识别,即认识和辨别与其特异性结合的化学物质;其次是结合,即受体与特异性化学物质形成受体—化学物质复合物;最后才是引发相应的生理效应(详见内分泌章节)。

第二节?细胞生物电现象生物体生命过程中所伴随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生物电活动不仅是一种非常普遍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命活动。机体的不同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其兴奋的外在表现存在很大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切可兴奋细胞兴奋过程中均会产生动作电位。临床上利用生物电现象检查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检查,都是根据心脏、神经、肌肉活动时所伴随的生物电原理设计的。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包括安静时的静息电位和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即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

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的概念?当细胞处于未受刺激的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之间的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应用枪乌贼的巨轴突作材料,将微电极插入轴突内,我们可以发现静息电位呈现为细胞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差(图2-1-3)。以细胞膜外电位为零,则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在静息时膜内电位大约为-70mV。

图2-1-3静息电位示意图A膜外各点之间无电位差B膜内、外两侧有电位差(二)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应用离子学说能够较满意地解释生物电产生的原理。离270?第二篇?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子学说的基本内容是: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分布不均匀,细胞内有较高浓度的带正电荷的钾离子和带负电荷的蛋白阴离子,而细胞外则有较多的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表2-1-1);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上只有钾离子通道是开放的,而其他离子通道处于相对关闭状态。因此,细胞未受刺激时,只有膜内的钾离子顺着浓度差带着正电荷由细胞内流向膜外,钾的外流在膜外形成正电场,可阻止钾的顺浓度差继续外流,当由正电场形成的阻力与浓度差形成的动力相当时,这种钾外流终止,即可形成一种平衡电位。离子学说认为:静息电位就是这种钾的平衡电位。

表2-1-1?哺乳动物神经轴突内外的离子浓度(mmoI/L)K+Na+Cl-内140104外5130120内外浓度比28:11:131:30流动方向外流内流内流(三)几个重要的电生理学术语?生理学通常将静息时内负外正的电位差别状态称为极化状态,简称极化。而内负外正差别缩小称为去极化,差别扩大称为超极化,内负外正转化成内正外负称为反极化,由内正外负恢复到内负外正称为复极化。

二、动作电位(一)动作电位的概念?可兴奋细胞接受有效刺激之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系列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称为动作电位。表现为:①它是一个连续的电位变化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电位差值;②它是一切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肌肉、腺体、神经等可兴奋组织在兴奋时外在表现分别为收缩、分泌和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但其内部兴奋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的形成;③细胞任一部位产生动作电位,都会快速向细胞的四周扩布。

(二)动作电位变化过程?如(图2-1-4)所示,可兴奋细胞接受有效刺激之后,首先是内负外正静息电位差别的较快缩小,即由-70mⅤ去极至-50mⅤ;随后进一步快速去极化达到膜电位为零,并反极化使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30mⅤ),去极化与反极化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相。当细胞反极化达到+30mⅤ之后,膜电位快速恢复至内负外正接近静息电位水平,即复极化过程,此复极过程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相。

(三)动作电位的特点?与静息电位和局部电位图2-1-4动作电位模式图相比较,动作电位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①“全或无”现象:任何刺激只要引起细胞膜去极达到阈电位,就会导致动作电位产生。如果刺激达不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会达到最大值(全),此时即使加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幅度也不会相应增大。换言之,不管刺激强度多大,动作电位的幅度总是相等的。②脉冲式:在一个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细胞兴奋性下降至不应期,此时任何刺激都不能使之第二篇?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271产生新的动作电位,因此相邻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就使得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发生融合。③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任一部位产生,就会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向膜的其他任一部位扩布,并且不会因为扩布的距离加大而使其幅度下降。

(四)动作电位形成原理?应用离子学说可解释动作电位形成的原理。如前所述,由于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是不均匀的,而细胞接受刺激后其膜的通透性发生根本改变,钾通道由静息时的开放状态转变为关闭,而钠通道则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放状态。此时,钠离子由细胞外带着正电荷顺着浓度差流入细胞内,从而形成了动作电位的去极和反极的上升相。当细胞反极达+30mV时,膜的钠通道关闭,钾通道重新开放,钾离子由细胞内流出细胞外,细胞跨膜电位恢复为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构成动作电位的下降相。

(五)动作电位的传导?细胞任一部位一旦产生动作电位,该动作电位将沿细胞膜向整个细胞快速扩布。动作电位在单个细胞的扩布称为传导。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关于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可以局部电流学说加以解释。下面以神经冲动传导为例说明动作电位在单一细胞上的传导过程。如图2-1-5所示,当a点最先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受刺激部位出现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图2-1-5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此时膜外兴奋A:表示无髓神经纤维的传导点为负,与其相邻的其他部位未兴奋,B:表示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因此仍为正。膜内情况恰好相反,已兴弯箭头:表示细胞膜内、膜外局部电流方向奋点为正,相邻未兴奋点为负。由于细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胞内外液体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在已兴奋点和相邻未兴奋点之间必然形成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流动方向是:在膜内由已兴奋点流向相邻未兴奋点,而膜外则是由相邻未兴奋点流向已兴奋点。这种局部电流使最初兴奋点恢复为静息时的极化状态,而相邻未兴奋点则由于局部电流而去极化。当去极达到阈电位时,相邻未兴奋点就产生了动作电位。新的兴奋点以同样的局部电流方式,导致动作电位快速向整个细胞扩布。由于这种接力式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局部电流使未兴奋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而引发动作电位的,所以,动作电位在单根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非递减的,也就是说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为传导距离加大而下降。

有髓神经纤维由于膜外包裹有一层电绝缘性的髓鞘,因此动作电位只能从没有髓鞘的朗飞结之间跳跃式传导。这样,相对而言,动作电位在有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比无髓神经纤维更快。

272?第二篇?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节?骨骼肌的收缩功能机体含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即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它们构成了机体自主运动和随意运动的结构基础。这三类肌组织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功能上,均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因此本节以骨骼肌纤维为例,说明机体自主运动和随意运动的细胞学基础。

一、兴奋在神经肌接头的传递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导到达轴突末梢时,将引起末梢膜钙通道开放,钙离子顺着浓度差从末梢外经钙通道流向末梢内。钙的内流触发肌浆内微管微丝收缩,使含有乙酰胆碱的囊泡向接头前膜方向移动。当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接触时,两膜融合并形成裂口,囊泡内的递质释放到接头间隙中。这些递质很快作用于肌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使肌膜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带着正电荷由肌细胞内流向细胞外,引起肌膜去极化,生理学称这种终板膜的去极化为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即可产生肌膜的动作电位(图2-1-6)。

图2-1-6神经肌接头化学传递示意图二、骨骼肌收缩原理(一)骨骼肌细胞结构特点?骨骼肌与其他细胞比较,其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肌浆中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和发达的肌管系统。如图2-1-7所示,肌细胞内的肌原纤维平行排列,纵贯肌细胞全长。光镜下观察呈现明暗相间的节段,分别称为明带和暗带。明带中央有一与肌原纤维垂直的横线称为Z线,暗带中央也有一条横线称为M线。相邻两条Z线间的节段称为肌小节,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功能单位。

肌管系统分为横管和纵管两类,横管是肌膜在明带与暗带交界处向细胞内陷形成的。

第二篇?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273三联体图2-1-7肌原纤维与肌管系统示意图动作电位沿肌膜传导至横管时兴奋就能由肌细胞表面深入肌细胞内部。纵管又称肌质网,分布于肌小节中间,与肌原纤维平行排列,纵管在横管附近扩大,称为终池。在功能上终池具有摄取、贮存、释放钙离子的作用,故又称为钙池。

(二)肌细胞收缩机制——滑行理论?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肌细胞收缩时肌原纤维的长度缩小,并不是肌丝的缩短或卷曲造成的,而是由于粗、细肌丝之间的滑行的结果。静息时,原肌凝蛋白位于肌动蛋白与肌凝蛋白的结合点之间,使肌凝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称为位阻作用。当肌膜兴奋通过横管传至肌细胞内部后,终池释放钙,引起肌浆钙浓度增高,钙与肌钙蛋白结合。钙—肌钙蛋白结合物可将原肌凝蛋白从肌动蛋白上拖开,从而使位阻作用解除。肌凝蛋白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激活横桥ATP酶,分解ATP,释放能量,同时引起横桥摆动,推动细肌丝向M线,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反之,肌浆钙浓度降低时,钙与肌钙蛋白分离,原肌凝蛋白复位至肌动蛋白的作用点上,细肌丝回到原位,肌节恢复原来长度,肌细胞舒张。

(三)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将电特性的肌膜兴奋转换成机械特性的收缩,需要一个中间过程,这个将兴奋收缩联结起来的中间过程就称为兴奋—收缩偶联。兴奋—收缩偶联大致由下列步骤组成:①肌膜的动作电位经横管系统传入肌细胞内部;②受横管膜兴奋的影响,与其邻近的终池膜对钙的通透性增高;③终池钙顺着浓度差由终池释放到肌浆,触发肌丝滑行。兴奋之后,肌浆中的钙被重新摄入终池,导致肌肉舒张。由此可见,钙在兴奋—收缩偶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骨骼肌收缩形式(一)等张与等长收缩?骨骼肌收缩时,按照肌纤维是否缩短可将收缩分为等长收缩274?第二篇?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等张收缩两种类型。

1.等长收缩所谓等长收缩就是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的收缩。这种收缩发生于肌肉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大于或等于收缩力的情况下。这种收缩由于没有肌肉的缩短,即使产生了相当大的张力,但肌肉所作用的物体没有发生位移,因此不对物体作功。其作用主要是维持人体姿势,例如站立时,为对抗重力维持姿势而产生的有关肌肉的收缩就是等长收缩。

2.等张收缩所谓等张收缩就是只有长度缩短而没有张力变化的收缩。这种收缩发生于肌肉收缩时肌肉承受的负荷小于肌肉收缩力的情况下。此时肌肉收缩除克服所遇负荷外,还可以使物体发生位移,因此它对所作用的物体作功。机械功的大小等于肌肉缩短的长度与物体重量的乘积。

(二)单收缩与强直收缩?骨骼肌在接受不同频率的刺激时,由于刺激间隔时间不同,可引起单收缩和强直收缩两种不同的收缩形式。

1.单收缩一个肌细胞或整块肌肉受到一次有效的阈上刺激时,引起一次短暂的收缩与舒张,称为单收缩。如图2-1-8所示,单收缩的收缩曲线记录可分为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三个时相。

图2-1-8骨骼肌的单收缩和强直收缩曲线ab为潜伏期,bc为收缩期,cd为舒张期2.强直收缩若给予肌肉连续短促刺激,且刺激频率较高,则肌肉将出现强直收缩。

当刺激频率较高,使下一个刺激落在上一个刺激引起的收缩的舒张期时,就会产生一个不完全强直收缩。当刺激频率进一步增加,使下一个刺激落在上一刺激引起的收缩的收缩期时,就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三)前负荷与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1.前负荷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称为前负荷。前负荷使肌肉收缩前处于一种被拉长的状态,即具有一定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增加时初长度增加,肌肉收缩产生的力也相应增加。当给予最适前负荷时,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可产生最大的收缩张力。

2.后负荷肌肉收缩后才遇到的负荷称为后负荷。后负荷不能改变肌肉初长度,但可以阻碍收缩时肌肉的缩短。当肌肉收缩遇到后负荷时,总是先要增加张力,用来克服后负荷,只有张力等于或大于后负荷后,肌肉才能产生长度的缩短。因此凡是有后负荷的收缩总是先有等长收缩,后有等张收缩。后负荷越大等长收缩的时程就越长,等张收缩就来得越慢。反之,后负荷越小,肌肉缩短出现越早,速度也越快。

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275第二章?血液生理血液是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一种液体组织,在心脏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担负着机体的运输、防御、保持内环境相对稳态和实现体液调节等重要功能。

第一节?血液与内环境一、体液及其分布机体内的液体总称为体液。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0%,按其所在部位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总量的2/3;另1/3存在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等。细胞内液是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细胞外液则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之间隔有细胞膜,在组织液与血浆之间隔有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都有一定的通透性,水分和一切能透过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均可在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之间进行交换。因而,这三部分体液虽彼此隔开,却又相互沟通(图2-2-1)。

二、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由于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在生理学上为区别于整个机体所处的大自然外环境,将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化图2-2-1体液的分布及其物质交换示意图箭头示物质交换的方向学成分和理化特性,如O2和CO2的含量、离子的组成与浓度、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等,虽然经常处于变动中,但变动范围很小,这说明内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276?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态。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由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而酶促反应只有在一定的理化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此外,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也只有在一定的离子浓度下才能维持正常。

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外界环境经常发生剧烈的变化,体内细胞又不断地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随时都在影响或破坏内环境稳态。由于体内各器官在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进行各种复杂的生理协调活动,因而能保持内环境稳态。一旦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将引起机体某些功能紊乱,导致疾病。

三、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其中,红细胞占绝大部分。

(一)血细胞比容?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若将经抗凝处理的血液置于分血计玻管内,经离心沉淀后,分血计中的血液分为两层(图2-2-2):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浆;下层红色不透明的为红细胞,在红色沉淀的表面有一白色的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女性为37%~38%。血细胞比容的数值反映了红细胞数量的相对值。如某些贫血的患者血细胞比容可减小,严重脱水病人的血细胞比容可增大。

(二)血浆?血浆为血液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存的环境。血浆量及其成分的相对稳定,是维持血细胞正常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测定血浆的成分,从中了解体内物质代谢或某些器官的功能状况,对诊断疾病有很大帮助。

1.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总称。用盐析法可将其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大类。

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为60~80g/L,其中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为40~50g/L;球蛋白含量占20~30g/L,图2-2-2血细胞比容示意图血浆球蛋白是多种球蛋白的混合物,用蛋白电泳法又可分为α1、α2、β、γ四种。其中γ球蛋白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为免疫球蛋白(缩写Ig),它是血液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为2~4g/L,主要参与凝血。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为1.5/1~2.5/1。临床上测定A/G比值,主要用于肝功能检查。当肝脏病变时(如肝硬化),可致A/G比值下降,甚至出现倒置。这是因为白蛋白全部由肝脏合成,而有的球蛋白可由肝外组织合成。

此外,血浆蛋白还具有物质运输、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及缓冲血浆酸碱度的功能。

2.无机盐无机盐约占血浆总量的0.9%,绝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血浆中的正离子++2+2+--2-主要为Na,还有少量K、Ca、Mg;负离子主要为Cl,还有HCO3、HPO4等。这些离子可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功能。

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2773.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其他含氮物质总称为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和胆红素等。临床上把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所含氮的总量称为非蛋白氮(NPN)。正常成人血浆中NPN含量约为14.5~25mmol/L,其中1/3~1/2为尿素氮。由于血中NPN主要经肾脏排出,故测定血中NPN或尿素氮含量,有助于了解肾脏功能和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情况。

此外,血浆中还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酮体等有机物质和微量的酶、激素、维生素,以及少量的气体等。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浆的比重和黏滞性?正常成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它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血浆的比重为1.020~1.030,它主要与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

血液黏滞性主要来源于红细胞和血浆蛋白等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血液的黏滞性为水的4~5倍,血浆为水的1.6~2.4倍。严重贫血病人,红细胞减少,黏滞性降低;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血浆水分渗出,黏滞性增加。当血液黏滞性增大时,将明显增加血流阻力,加大心脏负荷,影响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

(二)血浆渗透压1.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渗透压是溶液的一种基本特性。当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时,则水分子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这种现象称渗透现象。产生这种渗透作用的力称渗透压力,即指溶液中的溶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在单位容积的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愈多,渗透压愈大;数目愈少,渗透压愈小。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和数值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血浆中无机盐、葡萄糖、尿素(主要为NaCl)等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由血浆蛋白(主要为白蛋白)等胶体物质所形成的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物质的分子量小,颗粒数目多,故所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大,为5800mmHg(770kPa)。而血浆蛋白分子量大,颗粒数目少,因此所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小,仅为25mmHg(3.33kPa)。由于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近,临床上称为等渗溶液。在生理学中所谓的高渗或低渗都是与血浆渗透压比较而言的。

3.血浆渗透压的作用在体内,血浆所接触到的是两种生物膜,即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同,因而表现出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不同的生理作用。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细胞膜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某些无机离子等不易通过,对蛋白质则不允许通过。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内、外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细胞内、外水分相对平衡,血细胞也得以保持正常形态和功能。如果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因渗透作用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增多,使红细胞膨胀,直至破裂,导致溶血。反之,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则红细胞内水分渗出而引起皱缩。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较大,水分子和晶体物质可以自由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壁两侧的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但管壁不允许大分子的蛋白质通过,278?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因此,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取决于血浆胶体渗透压,如果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浓度减小,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向组织间隙转移,引起组织液生成增多,造成水肿。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正常血浆容量有重要的作用。

(三)血浆酸碱度?正常人血浆为弱碱性,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血浆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是组织细胞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血中酸性物质过多,使pH值低于7.35,称为酸中毒;相反,pH值高于7.45,则称为碱中毒。酸中毒或碱中毒都会影响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血浆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首先是依靠血液本身的缓冲作用。在血液中含有数对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其中以血浆中的NaHCO3/H2CO3这一缓冲对最为重要。只要两者比值为20/1,pH值就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其次,通过肺脏、肾脏的功能活动,不断地排出体内过剩的酸或碱,使血中的NaHCO3/H2CO3比值和血浆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五、祖国医学对“血”和“津液”的认识(一)祖国医学对“血”的认识?祖国医学认为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具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的组成主要是营气和津液。营气是水谷之气中比较富有营养的物质,它分布于血脉之中。《素问》记载:“营者,水谷之精气也”。故营气是富有营养作用的气。由于营气与血同行脉中,故常“营血”并称。《灵枢》记载:“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津液和润,变化而赤为血”。说明营气和津液对血液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津液与血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血的生成是以营气、津液以及水谷精微等为物质基础,通过脏腑功能活动而完成的。

血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环于周身脉管中,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素问》记载:“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捏”。说明人体必须有血的滋养才能进行各种正常功能活动。此外,血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祖国医学中“津液”的概念?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可分为津和液两种。清而稀者为津,稠而浊者为液。津与液两者本质相同,都是水谷所化生,故通常津液并称。津液包括脏腑内外的水液,如胃液、肠液、关节腔内液体、汗液、泪液及尿液等等。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经过胃消化后的水液,由小肠“泌清别浊”,把精微物质上输到脾,并由脾转化而生成津液。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输布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毛肌肤,输布体内的津液能滋润脏腑,流于关节的津液能润利关节,流经孔道的津液能滋润孔窍,渗于骨髓的津液能滋润骨髓和脑髓。津液进入脉管生化为血。

津液与血,都属于体液。两者的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都有营养、滋润的作用。所不同的仅是,血色赤,循环于脉管之中;而津液透明无色,存在于脉管之外。津能生血,血能化津,两者相互转化,关系极为密切。故古人有“养血可以生津,保津即保血”之说。

总的看来,祖国医学的“血”和“津液”与现代医学的血液和体液的认识基本相似。

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279第二节?血细胞一、红细胞(一)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对血液酸碱度变化起缓冲作用。这两项功能都是由所含的血红蛋白来完成的。一旦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入血浆,其功能即丧失。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最低值,称为贫血。贫血患者的血液运氧能力不足,常可引起组织缺氧。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的比重虽大于血浆,但如将抗凝血注入血沉管垂直静置,发现红细胞下沉十分缓慢。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通常以红细胞在1小时末下沉的速度来表示,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用韦氏法测定,正常成年男性的血沉为0~15mm/h;女性为0~20mm/h。血沉的快慢是衡量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指标。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降低。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某些疾病,如活动期肺结核、风湿热、恶性肿瘤等,血沉可明显加快。

血沉加快是因为红细胞叠连增多,叠连是指许多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重叠在一起的现象。当红细胞发生叠连时红细胞与血浆的接触总面积减少,血沉加快。红细胞叠连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血浆的成分,而不是红细胞本身。一般情况下,血浆中白蛋白增多,可减少红细胞叠连,延缓血沉;而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多,可促进红细胞叠连,使血沉加快。

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正常红细胞膜在低渗溶液中,对水分渗入所引起的膨胀有一定的抵抗力。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抵抗力的大小,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如果将红细胞置于一系列渗透压不同的低渗溶液中,观察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抵抗力的大小,称为脆性试验。

抵抗力大的脆性小,反之则脆性大。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在0.6%~0.8%NaCl溶液中,水分渗入红细胞使之膨胀,但不破裂,说明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正常红细胞在0.42%~0.46%NaCl溶液中,开始出现部分红细胞破裂,在0.32%~0.34%NaCl溶液中,则全部红细胞破裂溶血。一般来说,初成熟的红细胞脆性小,衰老的红细胞脆性大。某些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的脆性明显增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红细胞的脆性显著减小。因此,红细胞脆性试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呈动态平衡,使其在血液中的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1.红细胞的生成过程成人红细胞的生成来自红系定向祖细胞,然后分化为原红母细胞,再经四次有丝分裂,由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至成熟红细胞。一个原红母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可形成16个成熟的红细胞。当机体受到大剂量放射线照射或某些药物(如抗癌药、氯霉素)作用时,骨髓的造血功能会受到抑制,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2.红细胞生成的原料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是蛋白质和铁。通常一般饮食中蛋白280?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质大致能满足需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若铁的吸收或再利用障碍,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引起临床上常见的缺铁性贫血。也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在红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还需要有微量的维生素B12和叶酸。它们均为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其中,维生素B12需与胃腺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成一种复合物,才能在小肠内被吸收。如维生素B12和叶酸不足或内因子缺乏时,可造成红细胞成熟障碍,细胞分裂增殖减慢,使许多红细胞停滞在幼红细胞阶段,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称大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正常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维持,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雄性激素的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最主要因素。当机体贫血或缺氧时,可刺激肾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也有认为是使肾脏产生一种红细胞生成酶,它能促使血浆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肝产生的球蛋白)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直接刺激骨髓,使之造血功能加强,并促进成熟红细胞入血。待红细胞数量增加,机体缺氧缓解后,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酶随之减少,靠这种负反馈调节,使红细胞数量维持在正常水平(图2-2-3)。高原居民比平原居民的红细胞数量较多,就是由于缺氧造成的。

图2-2-3红细胞生成调节示意图雄性激素对红细胞的生成,一方面可直接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加强;另一方面又可作用于肾脏,使其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因此,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女性。

4.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衰老的红细胞主要被肝、脾等器官中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和分解。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铁和血红素。铁可供再造血红蛋白,珠蛋白参加体内代谢,血红素则转化为胆红素及其衍生物经肠道及肾脏排出。当脾功能亢进时,可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脾性贫血。

二、白细胞一般说来,各类白细胞对机体有防御和保护功能。具体地说,各类白细胞又各有其功能特点。

(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具有十分活跃的变形能力和吞噬作用。它能吞噬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机体自身的坏死组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当细菌入侵,引起局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281部炎症时,中性粒细胞可渗出毛细血管,趋向炎症部位,将其吞噬并消化分解。因此,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发生急性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它实际上处于机体抵制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故急性感染时,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若中性粒细胞减少,则容易发生感染。

单核细胞在血液中的吞噬能力较弱,当它离开血管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能力大为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功能有:1.吞噬作用单核巨噬细胞能吞噬清除较难杀灭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等)、衰老或受损的细胞及其碎片。

2.参与免疫反应经单核巨噬细胞摄取处理的抗原,其抗原性增强,能激活淋巴细胞,引起特异性免疫功能。

3.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二)嗜碱和嗜酸粒细胞?这两类细胞在血液中停留时间不长,主要在组织中发挥作用。它们在功能上有密切的相互关系,但所起的作用不同。

嗜碱粒细胞的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能释放肝素、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使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和肠道平滑肌收缩,引起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可吸引嗜酸粒细胞聚集于反应局部。

嗜酸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抑制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从而抑制它们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嗜酸粒细胞能黏着于蠕虫体上,借助细胞溶酶体内碱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等,杀伤蠕虫。故患有过敏反应或某些寄生虫疾病时,血中嗜酸粒细胞数量增多。

(三)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它是构成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淋巴细胞发生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胸腺依赖式淋巴细胞(又称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另一类是非胸腺依赖式淋巴细胞(又称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三、血小板(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黏着和聚集当血管内膜受损时,血小板立即黏附在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的现象,称为黏着。血小板黏着是止血过程的开始。血小板一旦发生黏着,便彼此黏连而形成聚合体,这一过程称为聚集。聚集过程开始时是可逆性的,即可以再分散。然后在血小板自身所释放的ADP的作用下,形成不可逆的聚集。

2.释放和收缩血小板聚集后,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可释放出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ADP、5-羟色胺、儿茶酚胺和血小板因子等,这些物质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此外,血小板内含有收缩蛋白,可在钙离子作用下引起收缩,使聚集的血凝块回缩,形成坚实的止血栓。

(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1.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可随时沉着于血管内壁上,以填补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也可与血管内皮细胞融合,这对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和修复282?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有重要作用。当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下时,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微小的创伤就会使皮肤和黏膜下出现出血点或产生紫癜,临床上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参与生理性止血及血液凝固过程小血管破损引起出血,经一定时间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称生理性止血,所需的时间称出血时,正常值为1~5mim,止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与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小血管收缩有关。同时,血小板对血液凝固过程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促进血凝块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血液流出血管至出现纤维蛋白细丝所需的时间称凝血时,其正常值为2~8min。临床上测定凝血时可协助了解凝血因子是否缺乏或减少。

第三节?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血液由流体状态转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凝血。凝血是一个由许多凝血因子参与的循序发生的酶促反应过程。其最终反应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细丝,这些细丝交织成网,把血细胞网罗起来形成血凝块。血液凝固的生理意义在于防止血管损伤后造成大量出血。

(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指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国际上按其被发现的先后次序,按国际命名法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表2-2-1)。此外,也有的因子不用罗马数字命名的,例如,血小板第三因子(PF3)和前激肽释放酶。

表2-2-1?按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编号同义名编号同义名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因子Ⅷ抗血友病因子因子Ⅱ凝血酶原因子Ⅸ血浆凝血致活素成分因子Ⅲ组织因子因子Ⅹ斯多特-拍劳因子因子ⅣCa2+因子Ⅺ血浆凝血致活素前质因子Ⅴ血浆加速球蛋白因子Ⅻ接触因子因子Ⅶ稳定因子因子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上述凝血因子,只有因子Ⅲ来自组织细胞,其余因子均存在于血浆中。除因子Ⅳ是Ca2+和因子Ⅲ是脂蛋白外,余者都属于蛋白质。绝大多数凝血因子在肝脏内合成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只有被激活后才能发挥作用。这些被激活的因子,通常在其编号右下角加“a”。此外,因子Ⅱ、Ⅶ、Ⅸ、X的合成需要有维生素K参加,属于维生素K依赖因子。所以,当维生素K不足或肝病患者,常出现凝血障碍。

(二)血液凝固过程?血液凝固过程是上述凝血因子顺序激活的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即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和纤维蛋白的形成。

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283其间关系如下所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一步)凝血酶原凝血酶(第二步)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第三步)2+凝血酶原激活物是Ⅹa、Ⅴ、Ca、PF3同时并存的总称。其形成的关键是因子Ⅹ的激活,而因子Ⅹ的激活可分为内源性激活和外源性激活两条途径。

1.内源性激活途径由因子Ⅻ激活开始至因子X被激活的过程,称为内源性激活途径。这个过程完全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当血管内膜受损时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使因子Ⅻ被激活成因子Ⅻa,Ⅻa能激活前激肽释放酶,使之成为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对因子Ⅻ的激活有正反馈作用。Ⅻa又能激活因子Ⅺ,Ⅺa在Ca2+参与下,又激活Ⅸ。由Ⅸa与因子2+Ⅷ、PF3、Ca组成“因子Ⅷ复合物”,可使因子Ⅹ激活。因子Ⅷ本身不是蛋白酶,不能激活因子Ⅹ,但能使因子Ⅹ的激活加快几百倍。缺乏因子Ⅷ时,凝血过程十分缓慢,甚至微小的创伤亦可引起出血不止,并且也可有自发性皮下、黏膜、关节腔内出血,临床上称之为血友病。

2.外源性激活途径在血管外组织释放的因子Ⅲ参与下,导致因子Ⅹ激活的过程,称为外源性激活途径。当组织损伤、血管破裂时,组织细胞释放因子Ⅲ便启动外源性凝血过程。因子Ⅲ与血浆中的Ca2+和因子Ⅶ共同组成“因子Ⅶ复合物”促使因子Ⅹ激活成Ⅹa。

2+因子Ⅹa与因子Ⅴ、Ca和PF3形成的凝血酶原激活物,可迅速地将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凝血酶可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同时,凝血酶还激活因子ⅩⅢ,ⅩⅢa在Ca2+参与下使纤维蛋白单体形成稳固的纤维蛋白细丝,即不溶于水的血纤维(图2-2-4)。血纤维网罗血细胞而形成血凝块。

总之,凝血过程是许多凝血因子相继激活的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通过正反馈作用,加快了凝血反应过程的完成。当血液凝固一段时间后,血凝块逐渐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及某些被消耗的凝血因子。

(三)抗凝系统?正常人血液中虽含有各种凝血因子,但血液是不会在血管中凝固的。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因子Ⅻ不易发生表面激活,血液中又无因子Ⅲ,故不会启动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加之,血液循环很快,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使凝血过程不能完成。另一方面是正常血浆中存在着抗凝系统,其中主要的是凝血醇Ⅲ和肝素。

抗凝血酶Ⅲ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脂蛋白,为血浆中主要的抗凝物质。它能够和凝血酶以及因子Ⅶ、Ⅸa、Ⅹa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肝素主要由肥大细胞产生,存在于体内大多数组织中,尤以肝、肺含量最多。它能与抗凝血酶Ⅲ结合,使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增加100倍,加速凝血酶的失活。此外,肝素还能抑制血小板的黏着、聚集和释放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和降低血脂,因而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

284?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图2-2-4血液凝固过程示意图(四)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根据凝血原理,在临床上可采取一些措施来加速或延缓血液凝固。如进行外科手术时,常用温盐水纱布压迫伤口,原因就是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Ⅻ并促使血小板解体释放PF3等,利用温热加速酶促反应,使血液凝固加速,有利于止血。

为防止维生素K缺乏病人在手术时大出血,常在术前给予一定量的维生素K,促使肝脏合成Ⅱ、Ⅶ、Ⅸ、Ⅹ凝血因子,以加速血液凝固。

此外,在临床输血、检验和科研中,需要血液不凝固,常在抽出体外的血液中加入适量的抗凝剂。如加入柠檬酸钠,可与血浆中的Ca2+形成不易电离的可溶性络合物,其用量适度对机体无害,所以常作为输血时的抗凝剂。加入草酸盐,可与血浆中的Ca2+结合形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钙沉淀,是化验室常用的抗凝剂,因草酸盐对机体有毒性,故不能用于临床输血。两者都是通过使血浆中的Ca2+显著减少或消失,达到抗凝作用。

二、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降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纤溶的生理意义在于使血液保持液态,保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的形成。纤溶和凝血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过程。

(一)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即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图2-2-5)。

1.纤溶酶原的激活纤溶酶原是血浆中的一种β球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它经各种激活物的作用转变为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分布很广。主要有三类:①血管激活物:在小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当血管内出现血纤维时释放于血浆中,以促进血管内血凝块溶解。

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285图2-2-5纤维蛋白溶解过程②组织激活物:这类激活物广泛地存在于体内组织中,其中以子宫、肾上腺、前列腺、甲状腺和肺等组织中含量较多,当这些组织器官受损伤时,组织激活物便大量释放出来,促进纤溶加快。所以,这些器官手术时不易止血和术后易发生渗血,妇女月经血不凝固也是此原因。此外,肾脏合成和分泌的尿激酶,也属这类激活物,目前已从尿液中提取出来,作为血栓溶解剂应用于临床。③依赖于因子Ⅻa的激活物:血浆中的前激肽释放酶被Ⅻa激活生成激肽释放酶,即可激活纤溶酶原。

2.纤维蛋白的降解纤维蛋白降解是纤溶酶的作用。它可使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许多可溶性的小肽,统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从而使血凝块溶解。

(二)纤维蛋白溶解的抑制物?血液中对抗纤溶的物质称为纤溶抑制物。按其作用环节分为两类:一类抑制纤溶酶原激活作用的称为抗活化素,另一类抑制纤溶酶作用的称为抗纤溶酶。这两类物质存在于血浆和组织中。正常血液中,抗纤溶酶的作用远强于纤溶酶,故纤溶酶难于发挥作用,不易对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其他凝血因子起水解作用。在血凝块中,由于纤维蛋白能吸附纤溶酶原和激活物。而不吸附抑制物,因此,纤溶酶大量形成和发挥作用,使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的激活物和抑制物以及纤溶的酶促反应,总称为纤溶系统。

正常情况下,血液凝固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共同维持血流通畅。当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发生紊乱时,即可出现凝血和出血方面的异常。

第四节?血量和血型血量相对稳定是保持正常血液循环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如失血过多通常需要采取输血措施,而输血则必须血型相配。因此,血量和血型与临床关系非常密切。

一、血量血量是指体内循环系统中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70~80ml血液。在安静状态下,人体绝大部分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循环血量;其余一小部分血液在肝、肺、腹腔及皮下静脉丛等处,流动缓慢,这286?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部分血量称为贮存血量。当机体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大失血时,贮存血液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以增加或补充循环血量,维持机体需要。

血量维持相对稳定对机体有重要意义。若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10%时,可以通过贮存血的补偿和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反应,使血量很快恢复。失掉的液体可在1~2h内补足,血浆蛋白可在24h内补足。故一次献血200~300ml时,一般不会影响健康。若失血一次达20%时,则可出现血压下降,导致心、脑功能严重障碍。如果失血量超过30%,将会危及生命,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最佳的方法是立即输血。

二、血型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抗原类型。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目前已发现的人类红细胞血型多达二十几种,其中与临床关系较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系统的分类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抗原(凝集原)的种类不同或有无来分型。将其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个基本类型。这一系统中,红细胞膜上含有两种不同的抗原,也称凝集原,分别称A凝集原和B凝集原。在血浆(或血清)中存在两种与抗原相对抗的天然抗体,分别称为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体的血液中,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是不会同时并存的。凡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浆中含有抗B凝集素;膜上只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其血浆中含有抗A凝集素;膜上A.B两种凝集原均有的为AB型,其血浆中两种凝集素均无;膜上两种凝集原均无的为O型,其血浆中抗A、抗B凝集素均有(表2-2-2)。

表2-2-2?ABO血型系统的基本类型血型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血浆中的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B无O型无抗A、抗B2.血型与输血临床输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要避免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红细胞凝集反应。如果在输血时,当含有A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凝集素的血清相遇,或含有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B凝集素的血清相遇,且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均会引起红细胞凝集反应,使红细胞破裂溶血。因此,临床上输血要求输同型血。只有在缺乏同型血的情况下,才可根据供血者的红细胞确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的原则,可缓慢、少量(一般不超过300ml)输入异型血液。O型血液的红细胞膜上无凝集图2-2-6ABO血型之间输血原,故在必要时可输给其他血型者;而AB型血液的血清中无凝关系示意图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287集素,故可接受其他型血液(图2-2-6)。至于供血者输入的血浆中凝集素进入受血者的血循环后,很快被稀释,使其浓度降低到不足以引起同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的水平。

3.交叉配血试验为确保输血安全,不论同型或异型输血,均应在输血前作变叉配血试验(图2-2-7)。即把供图2-2-7交叉配血试验示意图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称为直接配血(主侧);再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相混合,称为间接配血(次侧)。如果两侧均无凝集反应时,则可输血。如果主侧凝集,不能输血。如果仅次侧凝集,可谨慎地少量输血,且要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

4.血型遗传血型是先天遗传的。人类ABO血型的遗传,受细胞核染色体上A、B和O三个等位基因所控制。其中A和B属于显性基因,O则属于隐性基因。每一个血型均由两个遗传基因所决定(表2-2-3)。血型的两个基因分别由父母双方各遗传一个给子女。故知道父母亲血型,就能估计出子女可能有的血型(表2-2-4)。但在法医判断血缘关系时,只能否定,而不能肯定父母与其子女的关系。

表2-2-3?ABO血型的遗传基因和表现型血型遗传基因AA、AOBB、BOABOO血型的表现型A型B型AB型O型表2-2-4?子女可能有的血型父亲血型母亲血型OABABOOO、AO、BA、BAO、AA、OO、A、B、ABA、B、ABBO、BO、A、B、ABB、OA、B、ABABA、BA、B、ABA、B、ABA、B、AB(二)Rh血型系统?Rh血型是与ABO血型系统同时存在的另一类血型系统。因最先发现于恒河猴(Rhesusmonkey)的红细胞膜上,故命名为Rh血型。人类红细胞膜上的Rh抗原有C、c、D、E、e五种,其中以D抗原的活性最强。在临床应用中,通常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有D抗原,将其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凡红细胞膜上含有D抗原者为Rh阳性,无D抗原者为Rh阴性。Rh血型系统的特点是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D抗体。抗D抗体是由含有Rh抗原的红细胞进入体内后而产生的,即为免疫抗体。在输血方面,Rh阴性的受血者第一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不会发生凝集反应。但可使受血者血清中产生抗D抗体。这样,在第二次再输入Rh阳性血液时,就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在妊娠方面,当Rh阴性的288?第二篇?生理学??第二章?血液生理母亲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时,胎儿的红细胞因某种原因(如少量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也可产生抗D抗体。如果第二次再孕育Rh阳性胎儿时,母亲体内的抗D抗体就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使胎儿的红细胞凝集,发生溶血,重者可导致胎儿死亡。

我国汉族绝大多数人属Rh阳性,Rh阴性者不足1%。但有些少数民族,Rh阴性者较汉族高,如塔塔尔族为15.8%,苗族为12.3%,布依族和乌孜别克族均为8.7%。因此,在Rh阴性较多的地区工作的医护人员,对Rh血型应当特别重视。

由于血型种类较多,所以输血不仅要鉴定血型,而且每次输血之前均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289第三章?循环生理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它们起着运输、分配血液及物质交换的作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按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①实现血液功能。通过血液循环,实现血液的功能,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②内分泌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心肌、心包、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还可以分泌心房钠尿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起着调节心血管、泌尿、水盐代谢等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心脏和血管不仅有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第一节?心脏生理心脏能够推动血液循环,是通过心肌不停的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心肌的这种功能活动是由心肌本身的生理特性所决定,而心肌的这种生理特性又是以心肌细胞生物电为基础的。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有两类:一类是普通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心室肌,这类细胞接受刺激能产生并传导兴奋,因而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同时,胞浆中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具有收缩性,称为工作细胞。但是正常情况下它们不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故又称非自律细胞。

另一类是一些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已丧失收缩功能,但仍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特别是具有自动产生兴奋的能力,即自律性,称为自律细胞。自律细胞构成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房室束、蒲肯野纤维。现以心室肌细胞、窦房结细胞和蒲肯野细胞为例,说明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约-90mⅤ,其产生原理与神经纤维基本相同。而动作电位心室肌细胞与神经纤维却有明显不同。其复极化过程比较复杂。通常将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0、1、2、3、4五个时期(图2-3-1)。

1.去极化过程(0期)心室肌细胞的去极化过程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0期)。

此期形成的原理,与神经纤维相似。由于形成0期的Na+通道激活,开放的速度很快,失活290?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图2-3-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形成的原理也快,故0期去极的速度很快,仅占1~2ms,其幅度也大,从-90mⅤ至+30mⅤ,上升约120mⅤ。这种Na+通道又称为快通道。

2.复极化过程分四期。

1期(快速复极初期)心室肌细胞去极到顶峰后,立即开始复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到0mⅤ左右,形成1期。历时约10ms。此期快钠通道已经失活,Na+停止内流,而K+外流是1期快速复极的主要原因。

2期(缓慢复极期)此期复极非常缓慢,膜内电位下降速度极慢,停滞在0mⅤ左右,形成平台状,故2期又称平台期,历时100~150ms。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区别于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动作电位主要特征,也是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原因。2期内有Ca2+内流和K+外流同时存在。初期,两种离子流保持相对平衡状态,膜电位稳定在1期复极末的电位水平。随后,Ca2+内流逐渐减弱,K+外流逐渐增加,膜内电位逐渐下降,形成平台期晚期。由于Ca2+通道的激活和失活过程均较缓慢,故称为慢通道。

3期(快速复极末期)此期Ca2+通道完全失活,Ca2+停止内流,K+外流进一步加快,膜内电位很快下降到静息电位水平(-90mⅤ),完成复极化过程,故此期又称为快速复极末期,历时100~150ms。

4期(静息期)此期心室肌细胞的膜电位虽已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但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膜内Na+、Ca2+增多,膜外K+增多,致使膜内外的这几种离子浓度有所改变。4期内细胞膜离子泵进行主动的逆浓度差转运,把进入细胞内的Na+和Ca2+排到细胞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291外,把外流的K+摄回细胞内,以恢复细胞内外离子的正常浓度,保持心肌细胞的正常兴奋能力。

表2-3-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各期变化和离子转运的比较分期时间(ms)膜内电位变化膜的通透性和离子转运由-90mⅤ→上升到+30mⅤ升幅度去极过程(0期)1~2钠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大,去极速度快由+30mⅤ下降到0,1期与0期组成钠通道已关闭,膜对K+通透性1期10锋电位增加,K+外流膜内负电位去极到-40mV,钙复

2期100接近零电位,复极缓慢,形成平台通道开放,Ca2+缓慢内流,同极

时有K+外流过

由0→-90mV,下降逐渐加快,期程3期100—150钙通道关闭,K+外流末恢复到静息电位电位稳定在静息电位水平,膜内侧膜上“离子泵”活动增强,将4期正负离子出入相等Na+和Ca2+泵出,摄回外流的K+(二)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生物电现象?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都为自律细胞。自律细胞有一个共同特点,即4期膜内电位不稳定,可自动缓慢地逐渐去极化,称为4期自动去极。4期又称舒张期。心肌自律细胞4期自动去极,是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的主要区别,也是形成自律性的基础(图2-3-2)图2-3-2心房肌、窦房结和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按动作电位的特征不同,心肌自律细胞又可分为快反应自律细胞和慢反应自律细胞两种类型。窦房结和房室交界(结区除外)自律细胞属于慢反应自律细胞;结间束、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的自律细胞则属于快反应自律细胞。现以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为例,说明两类自律细胞在动作电位分期、0期去极和4期自动去极的形成原理方面的差异(表2-3-2)。

292?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表2-3-2?心肌的快、慢反应自律细胞比较快反应自律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项目(以浦肯野细胞为例)(以窦房结细胞为例)共同特点4期膜内电位不稳定,可自动缓慢地逐渐去极化动作电位分期0、1、2、3、4五期0、3、4三期由于快通道开放,Na+大量快速内流所形由于慢通道开放,Ca2+内流形成,去极速0期去极成,去极速度快,幅度大度慢,幅度小由于膜对Na+的通透性逐渐增加,使Na+缓主要由于膜对K+通透性逐渐降低,K+外流4期自动去极慢内流所造成逐渐减少所造成二、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理特性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前三个特性是在心肌生物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故称为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将动物的心脏摘出体外,保存在适当的环境中(例如两栖类动物的心脏摘出后,放置在任氏溶液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心脏仍能自动地、有节律地跳动。心脏在没有任何外来刺激的条件下,仍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心脏的自动节律性。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

自律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自动产生兴奋的次数是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各部位自律性高低不等。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约100次/min),房室交界(约50次/min)和房室束依次减少,浦肯野纤维最低(约25次/min)。正常情况下,由于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主导着整个心脏的兴奋和跳动,称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跳节律,称为窦性心律。其他传导组织的自律性均低于窦房结,故不能表现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当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或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时,将导致心律失常,这时的潜在起搏点,称为异位起搏点。由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跳节律,称为异位心律。

(二)传导性?心肌细胞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导性。心肌细胞产生的兴奋,不仅可以沿同一细胞膜传导,还可通过闰盘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引起整个心房或心室兴奋。

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由窦房结发出的兴奋通过心房肌传到两心房,并沿心房的优势传导通路以较快的速度传到房室交界,再经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传到心室肌,引起两心室兴奋。

兴奋在心脏内各个部位的传导速度不相同。其中房室交界区较慢,又以结区最慢,为0.02m/s。而房室交界又是正常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的必经途径,房室交界区这种缓慢的传导,称为房—室延搁。房—室延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使心房兴奋和收缩完毕之后,心室才开始兴奋和收缩,这有利于心室得到充分的血液充盈,从而保证有足够的射血量。

但是,当心脏传导兴奋的功能发生障碍时,房室交界又常是传导阻滞的好发部位。

(三)兴奋性?所有的心肌细胞均具有兴奋性。

1.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心室肌细胞为例,在接受刺激而产生兴奋的过程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293中,心室肌细胞的膜电位要发生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其兴奋性也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心肌兴奋性变化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图2-3-3)(1)有效不应期从0期去极化开始至3期复极达-55mⅤ的这段时期内,给予任何强大的刺激也不能使膜再次产生任何去极化,表明其兴奋性等于零,称为绝对不应期。从-55mⅤ复极到-60mⅤ的这段时期,给予特别强大的刺激,肌膜可以产生局部反应,发生部分去极化,说明兴奋性在开始恢复,但并不能引起扩布性兴奋,称为局部反应期。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合称有效不应期,该期内不能再次接受刺激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图2-3-3心室肌的动作电位和收缩曲线与(2)相对不应期3期复极化继续进行兴奋性变化关系到-60~-80mⅤ的这段时期,心肌细胞的兴奋性继续恢复,但仍低于正常,给予阈上刺激方可产生动作电位,称为相对不应期。

(3)超常期膜内电位由-80mV复极到-90mV的这段时期,给予阈下刺激亦可产生动作电位,表明兴奋性已恢复到高于正常,称为超常期。

最后,膜复极完毕,达静息电位水平,兴奋性恢复正常。

心肌细胞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机械收缩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只有在舒张早期开始之后,兴奋性变化才进入相对不应期,对阈上刺激才可能发生兴奋和收缩。心肌组织的这一特点,使心肌不会产生完全性强直收缩,始终保持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这对心脏完成泵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正常心脏按窦房结发出的兴奋频率进行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在正常节律性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在心室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来之前,受到一次人工的(实验条件下)或异位起搏点传来的额外刺激,心室可以对这一额外刺激发生一次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这是因为期前兴奋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当下一次窦房结发出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中,因而心室不能产生兴奋和收缩,使这次窦性心搏脱失,必须等到再下一次窦房结发出的兴奋传来时,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图2-3-4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因而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期前收缩是临床1.心室收缩曲线2.刺激记号上常见的一种异位心律(图2-3-4)(四)收缩性?心肌工作细胞有收缩性,其收缩原理与骨骼肌相似,但具有以下特点。

294?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1.对细胞外液中Ca2+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心肌兴奋—收缩偶联所需的Ca2+,一部分由终池释放,另一部分来自细胞外液,而心肌细胞的肌浆网终池很不发达,贮Ca2+量比骨骼肌少,故心肌细胞收缩时对细胞外液中Ca2+浓度的依赖性较大。

2.“全或无”式收缩当刺激达到阈强度时,由于心脏内特殊传导组织传导兴奋的速度很快,而且心肌细胞之间闰盘电阻很低,兴奋容易通过,所以兴奋几乎是同时到达所有的心房肌或心室肌,引起心房肌或心室肌同时收缩,并达到一定的收缩强度。如果刺激达不到阈强度,心肌就不发生收缩。

3.不产生强直收缩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在兴奋性中已叙及,这里不再重复。

(五)理化因素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细胞外液中,多种理化因素的改变都要影响心肌的生理特性。

1.温度和酸碱度变化的影响温度升高,心率增快,体温升高1℃,心率可增加12~18次/min,体温降低,心率减慢。pH值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加;pH值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

2.K+、Ca2+、Na+浓度变化的影响(1)K+血钾浓度的变化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极为重要,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钾浓度过高,将引起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降低,表现为心率减慢、传导阻滞、心肌收缩力减弱,甚至引起心脏活动停止于舒张状态;血钾浓度过低,则引起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收缩性增加,传导性降低,表现为心率增快、收缩力增强,可使心脏在收缩期停跳或出现异位心律。

(2)Ca2+当血钙浓度升高时,心肌收缩力增强,血钙浓度过高,可使心脏活动停止在收缩状态;血钙浓度降低则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3)Na+心肌细胞对钠浓度的变化不敏感,要发生明显变化才会影响心肌的生理特性。临床上血钠浓度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况是少见的。故钠浓度变化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如钾、钙变化重要。

高血钠可使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增加,但心肌收缩力减弱;低血钠时心肌自律性、传导性降低,而收缩力增强。

三、心脏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每分钟心动周期的次数,称为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率为60~100次/min,平均约75次/min。心率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并受性别、年龄及其他生理因素的影响。女性稍快于男性,儿童也较快,睡眠时减慢,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加快。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心率可在50~200次/min范围内变动。

心动周期持续的时间为60s除以心率。以成人心率75次/min计算,每个心动周期平均为0.8s。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活动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图2-3-5)。

首先两心房收缩,历时约为0.1s,继而舒张,历时约为0.7s;当心房开始舒张时,两心室进入收缩期,约为0.3s,然后两心室舒张,历时0.5s。心室舒张期的前0.4s,心房也处于舒张期,故把这段时间称为全心舒张期,该期利于血液不断地由静脉流入心房,由心房流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295图2-3-5心动周期示意图一个周期为0.8s,每1/8周为0.1s人心室,保证心室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心室舒张期的最后0.1s时,两心房又收缩,进入了下一个心动周期。由于推动血液流动主要依靠心室的舒缩活动,故常把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作为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简称心缩期和心舒期。

如果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但舒张期缩短更为明显。因此,心率过快,心肌的工作时间相对增多,而休息时间相对减少,这对心脏的血液充盈和持久活动均不利。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泵血过程,左心和右心的活动基本一致。根据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和容积等的变化,又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图2-3-6)。

心室射血期心室充盈期图2-3-6心脏的射血与充盈示意图1.心室收缩期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1)等容收缩期心房收缩完毕进入舒张期后,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力迅速增高。

当室内压力超过房内压时,心室内的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血液不致倒流入心房。此时,室内压还低于动脉压,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在这段时期内,心室腔处于关闭状态,无血液进出心室,心室肌虽在持续收缩,作用于不可压缩的血液,心室容积并不改变,故称等容收缩期,约持续0.05s。此期心室收缩只增加室内压力。

(2)射血期随着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力继续上升,当超过大动脉压时,心室296?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内的血液顺着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压力梯度,冲开动脉瓣,迅速射入动脉,进入射血期,约持续0.25s。射血期的前期,血液射入动脉的速度快,射入的血量占心室一次射血量的80%~85%,心室容积明显缩小,这段时期称快速射血期(0.11s);射血期的后期,射血速度减慢,称慢速射血期(0.15s)。

2.心室舒张期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大动脉压时,动脉内的血液向心室方向倒流,推动动脉瓣使其关闭,以防止血液倒流入心室,但这时室内压还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这个时期也无血液进出心室,心室容积没有改变,称为等容舒张期,持续0.06~0.08s。

(2)充盈期心室肌继续舒张,室内压力继续下降,当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心房内的血液顺房室之间的压力梯度推开房室瓣,快速流入心室,使心室充盈,心室容积迅速增大,称快速充盈期(约0.11s)。这段时期流入心室的血量约占心室总充盈量的2/3。随着心室的充盈,静脉内的血液经心房流入心室的速度减慢,称慢速充盈期(0.22s)。心室舒张期的最后0.1s开始时,进入了下一个心动周期,心房又开始收缩(约0.1s)。

3.心房收缩期心房开始收缩前,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此期的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静脉血顺压力梯度流入心房,由心房再流入心室;此时室内压也远低于动脉压,故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

当心房收缩时,心房容积缩小,房内压力升高,使心房内的血液流入心室,心室充盈的血量进一步增多。心房收缩持续0.1s,随后进入房舒期。房缩期流入心室的血量,只占一次心室充盈总血量的1/3左右。

综上所述,心脏泵血功能是通过以下活动来实现的:心室肌收缩和舒张造成室内压力变化,导致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而压力梯度推动血液流动、决定瓣膜开闭,瓣膜的开闭引导血液向着单一方向流动。心脏这样规律地活动,就推动了血液循环。

四、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一)心输出量?心脏输出的血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它与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相适应。

1.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心脏搏动一次,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心输出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左右心室的心输出量基本相等。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每搏输出量约为70ml,心率以75次/min计算,心输出量约5L。心输出量可因性别、年龄及其他生理因素而不同,如剧烈运动时可高达25~35L,麻醉情况下可降至2.5L。

2.心指数正常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中等身材的成年人,在安静和空腹时的心指数为3.0~3.5L/(min·m2)。心指数是分析比较不同个体心脏功能常用的评定指标。

3.射血分数正常成人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约145ml,每搏输出量为70ml,可见,在心室收缩期内并没有将心室内的血液全部射出。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297比,称为射血分数。正常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射血分数也作为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而且比单纯依据每搏输出量作为评定指标更为全面。例如,在心室异常扩大,心室功能已减退的情况下,其每搏输出量可能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但射血分数却已明显下降,此种情况,若仅测定每搏输出量,就会对心脏功能作出错误判断。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输出量取决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每搏输出量或心率的改变均可影响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又取决于心室舒张末充盈量、心肌收缩能力和动脉血压。

1.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即心肌前负荷)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射血后留在心室内的剩余血量之和。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增加,心肌前负荷增大,心室容积随着增大,心肌纤维“初长”(即收缩前的长度)增长,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多。相反,静脉回流量减少时,每搏输出量也减少。这种由于心肌纤维初长度的改变来调节心肌收缩力的调节方式,称为每搏输出量的异长自身调节。如果静脉血回心速度过快,量过多,可造成心肌前负荷过大,心肌初长过长,心肌收缩力反而减弱,导致每搏输出量减少。故临床静脉输液或输血时,其速度和量应掌握适当。

2.心肌收缩能力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将心肌保持在同一初长度的情况下,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多;而另一些因素,如乙酰胆碱,则使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每搏输出量减少。显然,这种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与心肌初长无关,而是取决于心肌本身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的改变而引起每搏输出量的改变,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每搏输出量的等长自身调节。

人体心脏的收缩能力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如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多;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则引起相反效应。

3.动脉血压动脉血压为心肌后负荷。当动脉血压升高,心肌后负荷增大时,因心室收缩时阻力增大而导致半月瓣开放推迟,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时间缩短,使每搏输出量减少。但每搏输出量减少的结果要造成心室内剩余血量增多,如果此时静脉回流量不变,则使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增加,心肌初长增加,又可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来增强心肌收缩力,恢复其每搏输出量。

应该指出,此时每搏输出量的维持是心肌收缩加强的结果。如果动脉血压长期升高,心室肌将因长期处于收缩加强的状态而逐渐肥厚,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致泵血功能减退。临床治疗这类病人时,适当考虑使用血管扩张药以降低动脉血压,减轻心肌后负荷,增加每搏输出量,对改善心脏功能是有益的。

4.心率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心输出量随之增减。但如果心率太快(超过170次/min),因心室舒张期明显缩短,心室充盈量明显减少,将引起心输出量下降;心率过慢(低于40次/min),心输出量亦明显减少。心率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详见本章第三节)。

(三)心力贮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增强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贮备。正常成人安静时心输出量为5L左右,强体力劳动时可增加到25~30L,为安静时的5~6倍,说明正常人有很大的心力贮备。某些心脏病患者,安静时心输出量与健康人几乎相等,但在活动增强时心输出量却不能相应增加,因而不能满足代谢增强的需要,表明心力贮备已减弱。在有适量静脉血回心的情况下,心输出量减少,不能维持组织代谢的需要,这种状态298?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称为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五、心音与心电图(一)心音?心音是指在心动周期中产生的声音。用听诊器在胸前壁一定部位可听到清晰的心音。每一心动周期内一般可听到两个心音,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约0.12s,发生在心缩期内,标志着心室收缩开始。第一心音主要是由心室肌收缩和房室瓣关闭以及心室射出的血液冲击动脉壁引起振动而产生。

第二心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约0.08s,发生在心舒期内,标志着心室舒张开始。

第二心音的产生是由于心室舒张时,半月瓣迅速关闭,血液冲击动脉根部引起振动而产生。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之间的时间相当于心缩期,第二心音至下一个第一心音之间的时间相当于心舒期。第一心音可反映心肌收缩的强弱和房室瓣的功能状态,第二心音可反映动脉瓣的功能状态。在心肌或心瓣膜发生病变时,心音也将随之改变,出现“心杂音”。

例如,动脉瓣狭窄或房室瓣闭锁不全时,在心缩期内出现杂音,称为收缩期杂音;房室瓣狭窄或动脉瓣闭锁不全时,在心舒期内出现杂音,称为舒张期杂音。根据心杂音发生的时间和表现的性质,有助于对心脏疾病的诊断。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区别如表2-3-3。

表2-3-3?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比较项目第一心音第二心音标志心室收缩开始心室舒张开始心音特点音调低,历时较长音调高,历时较短心室肌收缩,房室瓣关闭,血流冲击半月瓣关闭,血液冲击动脉根部引起主要形成原因动脉壁引起振动振动心杂音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除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外,有时还可听到第三心音,多见于部分青年人。它是由于心室舒张开始后,血液由心房快速流入心室,引起心室壁振动所形成。第三心音的音调低,频率20~40次/s,持续时间也短,约为0.06s,故一般不易听到。

(二)心电图?在每一心动周期中,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先后引起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的兴奋。心脏这种兴奋传导过程伴图2-3-7正常心电图波形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299随的生物电变化,是一个复杂而规律的综合电位变化。这种心脏活动的生物电周期变化,可通过心脏周围导电组织和体液传导到体表。若将心电图机的测量电极置于体表一定部位,就可记录到心脏活动的综合电位变化的图形,称为心电图(图2-3-7)。

典型的心电图包含五个主要波形和两个间期,现仅就其意义简介如下: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的兴奋过程,正常P波历时0.08~0.1s,波幅不超过0.25mⅤ,其时间和波幅超过正常者反映心房肥厚。

QRS波群代表左右两心室的兴奋过程。历时0.06~0.1s,波幅在不同导联中变化较大。肢导联为0.6~1.5mⅤ。在心室肥厚或心室内兴奋传导异常等情况时,QRS波群常发生改变。

T波代表心室兴奋后的恢复过程。幅度为0.1~0.8mⅤ,一般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历时0.05~0.25s。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的方向一致。当心肌损伤、缺血或血液电解质发生紊乱时,T波将发生变化。

S-T段指从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它表示心室全部兴奋。正常时和基线平齐,上移一般不超过0.1mⅤ,下移不超过0.05mⅤ。若S-T段偏离基线超过正常范围,表示心肌有损伤、缺血或其他疾病。

P-R(或P-Q)间期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之间的这段时间。代表由窦房结产生兴奋,经过心房、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到心室肌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正常0.12~0.2s。若超过正常,就表示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长短与心率有关,如心率越快,则P-R间期越短。

Q-T间期指从QRS波群的起点到T波终点之间这段时间,表示心室从兴奋开始到兴奋恢复为止,总共历时为0.36~0.44s。Q-T间期延长,常见于心肌炎、心功能不全以及血K+、Ca2+过低时。

总之,心电图不同于单个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的图形,它反映整个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的过程。检查心电图,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六、心脏的血液供给特点1.冠脉血流丰富,流速快,血流量大。心脏的血液来自冠脉循环,它供给心脏活动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冠状动脉起始于主动脉根部,其分支大部分走行于心肌组织之中,冠状静脉终止于右心房。冠脉循环途径短,量大。中等体重成人安静时的冠脉血流量约225ml/min,占心输出量的4%~5%;剧烈运动时,血流量可增加4~5倍2.冠脉血流量受心室的舒缩影响较大。心室收缩时,由于心肌挤压小血管,冠状循环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量减少。心室舒张时,心肌对小血管的挤压作用消除,血流阻力减小,血流量增加。加之,心舒期较心缩期长,因而心舒期冠脉循环流量明显超过心缩期,故冠状循环血流量主要决定于心舒期的长短和心舒期血压的高低。

3.心脏的毛细血管很丰富,与心肌纤维平行排列,两者数量大致相等。当心肌纤维发生代偿性肥大时,由于毛细血管数量不能相应增加,所以肥大的心肌容易发生缺氧。心肌对缺氧极为敏感,如果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因缺氧及酸性代谢产物的刺激,将引起剧烈的“心绞痛”。由于心肌缺血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严重者甚至出现心跳骤停。

300?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七、心脏的内分泌功能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进展,证明心脏不仅具有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心房钠尿肽(又称心房肽或心钠素)是由心房肌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多肽,主要作用是:利钠,利尿,舒张血管,降低血压。临床上,应用人工合成的心钠素治疗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和心衰等多种疾病,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八、祖国医学对“心”的认识祖国医学中“心”与现代医学中心脏的生理功能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功能是主血脉,藏神,其华在面,主汗,开窍于舌。

心主血脉,是指全身血脉皆属于心。《内经》记载:“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说明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依赖心气推动,循行周身而起营养全身的作用。心、脉、血三者虽密切相关,但心在血液运行方面起主导作用。

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面部色泽反映出来。《素问》记载:“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因心主血脉,血行脉中,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无处不到。面部血脉丰富,皮肤浅薄,所以心脉活动,可从面部色泽变化反映出来。上述看法与现代医学基本一致。

心藏神(主神志),是说人的精神、情志、思维、意识等高级生命活动都是由心主宰。《内经》记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说明心位于五脏六腑之首,生命活动受心的支配。

心是精神情志居舍的脏器,在心功能正常情况下,五脏六腑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活动,保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神志清醒。如果心受损伤,则脏腑功能随之紊乱,出现神志失常,甚至丧失。

心主汗(主汗液),是指汗液的生成及分泌与心有关。由于心主血,血与汗同源,皆为津液变化而来,故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内经》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都说明心与汗液之间有密切关系。

心开窍于舌,是指舌的语言功能与心有关。心有病变可反映到舌上来。由于心主神志,而语言是人的思维活动的直接反映,故有“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的说法。《内经》记载:“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说明内在的心和外在的舌有直接联系。

总的看来,祖国医学的“心”功能除包括心血管功能外,还包括大脑的某些功能以及神经和体液调节等,因而,祖国医学中的“心”是这些生理功能的综合概念。这与现代医学的传统看法有所不同。近年来,由于心钠素的发现,心脏的内分泌功能为人们所重视,已有人报道心脏中还存在其他激素样物质。可以设想,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对心脏等脏器功能的认识,有可能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统一起来。

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301第二节?血管生理血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行血液。而各类血管又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故血管不单是运行血液的管道,在形成和维持血压、调节组织器官的血流量、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以及使心脏的断续射血变为血液在血管内的连续流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血压及动脉血压的概念?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动脉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称为动脉血压。此外,尚有毛细血管血压、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动脉血压升高,升高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所降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二)动脉血压正常值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临床上常用听诊法间接测定的肱动脉血压作为动脉血压的正常值。我国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为90~130mmHg(12.0~17.30kPa),舒张压为60~90mmHg(8.0~12.0kPa),正常人在安静状态时动脉血压是比较稳定的,但有个体差异,并因年龄、性别差异而有不同。一般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升高,男性略高于女性,运动、情绪激动时暂时升高。如果舒张压持续超过95mmHg(12.7kPa),或40岁以上的人,收缩压持续超过160mmHg(21.3kPa),称为高血压;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12.0kPa)或舒张压低于50mmHg(6.6kPa),称为低血压。

动脉血压必须保持稳定,才能保证各器官有足够的血流量。如果动脉血压过低,可致机体各器官血流量减少,特别是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可因缺血、缺氧造成严重后果;动脉血压过高,心室肌后负荷长期过重,可致心室肥厚,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同时,过高的血压容易损伤血管壁,如脑血管可因受损而破裂出血,造成脑溢血,这是高血压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动力系统。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量,是形成血压的前提条件。心室收缩射血的动力与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特别是血液经小动脉和微动脉时遇到的阻力最大,称为外周阻力,这两者相互作用,是形成血压的两个基本因素。如果动力和阻力失去任何一方,动脉血压不复存在,另外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对血压的形成也起着一定作用,当心室收缩射血时,大动脉扩张,血管容积增大,血液对管壁的侧压力减小,使收缩压不致过高;心室舒张时,被扩张的动脉管壁弹性回缩,血管容积相对减小,使血管内保持一定的压力,推动血液继续向外周流动,这样使心室间断射血变为血液持续流动(图2-3-8)。

(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如果每搏输出量增多,心缩期中射入主动脉和大动脉内的血量增多,对血管壁侧压力增大,引起收缩压升高。若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收缩压升高,使血流速302?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度加快,到心舒期末,在大动脉内存留的血量不会增加很多,故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增大。

相反,若每搏输出量减少,则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故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如果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当心率增快时,使心舒期缩短明显,在心舒期内流至外周的血量减少,使心舒期末存留在大动脉内的血量增多,使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

反之,当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增大。因此,心率改变对舒张压影响较大。

3.外周阻力血流阻力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液与血管壁之间和血液成分之间的摩擦阻力。后者表现为血液黏滞度的大小。血液与图2-3-8大动脉弹性对血液及血压的作用管壁的摩擦力决定于血管的口径和长度。在生理情况下,血管长度和血液黏滞度变化不大,因此血流阻力主要取决于血管口径的大小,口径愈小,血流阻力愈大。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外周阻力增大,可使动脉血压升高,主要是舒张压升高。因为心舒期中血液流向外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大动脉中的血量增多,使舒张压升高。相反,当外周阻力减小时,主要是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增大。因此,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就是由于血管的口径变小,使外周阻力过高,明显表现为舒张压升高。

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大动脉管壁靠其弹性具有被动扩张和弹性回缩的能力,使收缩压不致过高和舒张压不致过低。一般说来,40岁以下的人,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不会有明显变化。40岁以上的人,管壁中的胶原纤维增生,逐步取代弹性纤维,以致管壁的弹性减弱,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减小,使老年人的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但老年人的小动脉常伴有硬化而致口径变小,外周阻力增大,故舒张压也可升高。所以,脉压的大小可反应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是相适应的,从而使血管内有足够量的血液充盈,这是形成动脉血压的重要前提。如果发生失血,循环血量减少,此时若血管容积未相应减小,则引起动脉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应及时给病人输血、输液,以补充循环血量。若因药物过敏或细菌毒素的作用而使全身小血管扩张时,血管容量将增大,而循环血量并未改变,此时因血管内血液的充盈度降低而使动脉血压急剧下降。对这种病人采用血管收缩的药物治疗,使血管容量与循环血量相适应,血压方可回升。

以上所讨论的影响动脉血压的诸因素中,是在假设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讨论某一个因素变化时对动脉血压发生的影响。这样的情况在完整机体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某种情况下所引起的动脉血压变化,常常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五)动脉脉搏及波形?动脉脉搏是指心动周期中动脉管壁的周期性起伏搏动。这种搏动发生在主动脉起始部,能沿着动脉管壁向外周传播。用手能扪到身体浅表部位的动脉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303脉搏,如桡动脉脉搏(图2-3-9)。

脉搏的频率和节律与心搏的频率和节律是一致的,脉搏的强弱和紧张度,能反映血管内血液的充盈度,脉压大小以及血压高低,故扪诊脉搏可作为检查心血管功能的一种方法。祖国医学常把切脉作为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图2-3-9桡动脉脉搏示意图用脉搏描记仪可以记录到浅表动脉脉搏的波形,称为脉搏图。检查脉搏图,有助于对血管疾病的诊断。

二、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静脉管壁薄,口径大,血压低,因此,静脉的容量和扩张性都较大,它不仅是血液回流入心脏的通道,还起着贮存血液的作用,故静脉被称为容量血管。

(一)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各器官或肢体的静脉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正常人平卧时肘静脉压为6~10cmH2O(0.59~0.98kPa),门静脉压约为13cmH2O(1.27kPa)。

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其正常变动范围为4~12cmH2O(0.39~1.18kPa)。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如果心脏功能良好,能及时将回心血液射入动脉,或静脉回流速度减慢,回心血量减少,均可使中心静脉压较低。相反,心脏功能减弱,不能及时将回心血液射入动脉,或静脉回流速度增快,回心血量增多,可引起中心静脉压升高。故测定中心静脉压,可作为判断心血管功能的一项指标。临床上对休克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应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情况。若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则提示输液速度过快或心脏功能减弱,应减慢输液速度;如果中心静脉压低于正常,表明输液量不足,应加快输液速度。

(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单位时间内由静脉回心的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凡能影响这个压力差的因素,均可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1.心脏收缩力心脏收缩力的改变,是影响静脉回心血量最重要的因素。当心脏收缩力增强时,心室收缩射入动脉的血量增多,心舒期室内压较低,有利于静脉血回心。反之,心脏收缩力减弱,如右心衰竭时,右心室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心舒期室内压力较高,使血液淤积于右心房和腔静脉内,因而中心静脉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减少,由于体循环的静脉回流受阻,患者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浮肿等体征;如果发生左心衰竭,则引起肺静脉回流受阻,造成肺淤血和肺水肿。

2.重力和体位人体直立时比平卧时静脉回心血量要少些,平卧体位,身体各部位的静脉与心脏的位置基本在同一水平,故重力大致相等。当体位从平卧变为直立时,由于重力的影响,使心脏水平以下的静脉压力增高,血管充盈扩张,所容纳的血流比平卧时大约多500ml,从而导致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因此长期卧床或体弱久病的人,从卧位或蹲位突然直立时,可出现头晕或眼前发黑。这是由于患者静脉血管的紧张性降低,下肢肌肉收缩无力,挤压静脉的作用减弱等原因,造成静脉回心血量比正常人更少,心输出量明显减少,血压骤然下降,从而引起脑缺血或视网膜缺血所致。

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骨收缩时,位于肌肉或肌肉间的静脉受到挤压,促进静脉304?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血液回流。人体在运动时,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收缩时,挤压肌肉间静脉血液向前流动;舒张时,虽然静脉血压下降,由于有静脉瓣的存在,可阻止血液逆流,并促进毛细血管血液流入静脉而重新充盈,故静脉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回流。人体下垂肢体的静脉血液回流,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骨骼肌的舒缩活动实现的。

4.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膜腔内负压值增大,使位于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扩张,使容积增大,中心静脉压下降,促进静脉血回心;呼气时相反,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三、微循环(一)微循环的概念及组成?微循环是指以毛细血管为中心的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物质交换,即向各组织细胞运送养料和氧气,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典型的微循环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及微静脉等部分组成(图2-3-10)。

图2-3-10典型微循环组成示意图(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功能1.迂回通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真毛细血管,然后汇集到微静脉。真毛细血管穿插于细胞间隙中,互相连通构成网络,称为真毛细血管网。真毛细血管数量多,管径细,管壁薄,通透性大,血流缓慢,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此通路又称“营养通路”。

真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安静时,骨骼肌中同一时间内大约只有20%的真毛细血管开放,其余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

2.直捷通路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进入微静脉。直捷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而有血液流通,且血流速度较快,故这一通路的物质交换较少,其主要功能是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静脉。

3.动—静脉短路血液从微动脉经过动—静脉吻合支直接进入微静脉。这条通路的血管壁较厚,血流迅速,血液流经此通路时,不可能进行物质交换,故又称“非营养通路”。在一般情况下,此通路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在人的皮肤,特别是手掌、足底、耳郭等处,这类通路较多。若此通路开放可使皮肤血流量增加,促进皮肤散热,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三种微循环血流通路比较见表2-3-4。

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305表2-3-4?微循环的血流通路比较表血流通路血流特点生理意义迂回通路真毛细血管数量多,交替开放,管壁薄,血流缓慢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直捷通路通血毛细血管经常开放,血流速度较快保证血液迅速回流动—静脉短路动—静脉吻合支管壁厚,平时关闭,无血流通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四、组织液和淋巴液(一)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组织液是血浆滤出毛细血管壁而生成的。由于毛细血管壁极薄,通透性大,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外,其余成分均可通过毛细血管壁。促使血浆滤出毛细血管壁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是由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四个因素所决定的。其中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毛细血管内液体滤出成为组织液的力量,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则是促使组织液重吸收入毛细血管的力量。滤过力量和重吸收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可用下列算式表示: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体循环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约为30mmHg(4.00kPa),静脉端血压约为12mmHg(1.60kPa),血浆胶体渗透压约为25mmHg(3.33kPa),组织液流体静水压约为10mmHg(1.33kPa),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约为15mmHg(2.00kPa)。按上述算式计算,毛细血管动脉端的有效滤过压为10mmHg(1.33kPa),在毛细血管静脉端的有效滤过压为-8mmHg(-1.07kPa)。因此,在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中部分液体由毛细血管滤出生成组织液;在静脉端则部分组织液被重吸收回流入毛细血管(图2-3-11)。由于血液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流向静脉端的过程中,毛细血管血压逐渐下降,因此有效滤过压从正值逐渐降低到负值,而毛细血管中液体的滤出和重吸收也是一个逐步移行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回流保持着动态平衡。组织液回流的途径有二:大部分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被重吸收回流入血;其余小部分组织液流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然后经淋巴系统回流入大静脉。如果某些因素使组织液生成过多或回流减少,则动态平衡被破坏,导致组织间隙中液体增多,形成水肿(图2-3-11)。

(二)淋巴液循环及生理意义?淋巴液是由进入毛细淋巴管的组织液生成。淋巴液经淋巴系统最后回流入静脉。淋巴回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生理意义:1.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这是淋巴回流最重要的生理意义。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小孔进入血液,但很容易通过毛细淋巴管而进入血液。每天由淋巴液带回到血液的蛋白质达75~100g,故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能保持在较低水平。如果机体的主要淋巴管发生阻滞,将引起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受阻,造成水肿。

2.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每天回流的淋巴液大致相当于全身血浆总量,故对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保持平衡起着一定的作用。

306?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图2-3-11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图中数字单位为mmHg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使心输出量和各组织器官的血流量能适应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需要,并保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一、神经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是通过心血管反射实现的。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脏和血管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

(1)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延髓的心迷走中枢通过心迷走神经支配心脏。其作用是:抑制心脏的活动。表现为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速度减慢,从而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2)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延髓心交感中枢通过心交感神经支配心脏。其作用是:使心脏活动加强。表现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房室传导速度加快,从而引起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

一般而言,心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相对抗的,但在不同状态下,又各占优势。在安静状态下,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占优势,故正常成人的心率经常保持在75次/min左右;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增强,而心迷走中枢紧张性相对减弱,使心率明显增快。

2.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1)缩血管神经延髓缩血管中枢通过交感缩血管神经支配全身小血管平滑肌。交感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307缩血管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使血管收缩。正常情况下,有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存在,故安静时血管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收缩。当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增强时,血管平滑肌收缩加强;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时,血管平滑肌收缩减弱,引起血管舒张。

(2)舒血管神经在猫、狗等的骨骼肌和皮肤血管证实有交感舒血管神经支配,使微动脉舒张。人体内可能也有交感舒血管神经存在。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大多数血管只有交感缩血管神经支配,只有脑、唾液腺、胃肠道腺体、外生殖器等少数器官中的血管平滑肌,除受交感缩血管神经支配外,还受副交感舒血管神经支配。这种神经纤维兴奋时引起血管舒张,起着调节组织器官局部血流量的作用。

(二)心血管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为心血管中枢。从脊髓至大脑皮层都有与调节心血管活动有关的中枢。

通常认为,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延髓。动物实验表明,延髓的心血管中枢可分为:心迷走中枢(又称心抑制中枢);心交感中枢(又称心加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

很多实验结果还表明,延髓以上的脑干各段以及小脑和大脑中,都存在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而且这些部位的心血管中枢对小血管活动所起的调节作用比延髓心血管中枢更为高级,对心血管活动与机体其他功能活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心血管反射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传入神经末梢,它感受动脉血压对血管壁的牵张刺激,称为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为窦神经,它加入舌咽神经进入延髓。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为主动脉神经,它加入迷走神经进入延髓。该反射的效应器为心脏和血管。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所受牵张刺激增强,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延髓的冲动增多,使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强,而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经心迷走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增多,而经心交感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减少,因而心率变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同时,由交感缩血管神经传至血管平滑肌的冲动减少,故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使动脉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所以这一反射又称为降压反射(图2-3-12)。实际上,在正常安静状态下,动脉血压已高于压力感受器的阈值水平,该反射平时就经常在起作用,以保持动脉血压在正常范围。相反,如果动脉血压降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到的牵张刺激减弱,沿相应的传入神经传入冲动减少,使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活动增强,而心迷走中枢紧张性活动减弱,从而引起心输出量增多,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回升(图2-3-12)。

图2-3-12减压反射的示意图308?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由此可见,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方式,可防止或缓冲动脉血压的骤升骤降,这对保持机体动脉血压相对稳定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分别存在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动脉弓区域的球形小体,是一种能够感受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变化的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的传入纤维行走于窦神经中,主动脉体的传入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内。

化学感受性反射在平时对心血管活动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只有当机体处于缺氧、窒息、大失血,引起动脉血压过低以及酸中毒等异常情况下才发挥作用。但对呼吸运动则具+

有经常性的调节作用。缺O2、CO2分压过高、H浓度过高等,均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冲动沿传入纤维传至延髓,一方面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另一方面使缩血管中枢紧张性活动增强,沿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增多,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此时,全身绝大多数器官,如骨骼肌、内脏、肾等处的血流量因血流阻力增大而减少,但心、脑器官的血管却无收缩反应或略有舒张,使血液重新分配,以保证对心、脑等最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所以化学感受性反射是一种应急反应。

此外,存在于心房、心室、肺循环大血管壁内的感受器(总称为心肺感受器)以及躯体感受器等,接受相应刺激后,冲动沿相应的传入纤维传至心血管中枢,亦可引起心脏和血管活动的改变。

二、体液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但体液调节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它与神经调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全身性体液因素1.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髓质所分泌。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加强,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多;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使皮肤、肾、胃肠道等器官的血管收缩,但对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在小剂量时使其舒张,而大剂量时使其收缩。故小剂量肾上腺素,使总的外周阻力变化不大。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的作用弱于肾上腺素,但它可使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全身血管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加,使动脉血压升高。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肾血流量减少,或流经致密斑的小管液中Na+含量减少等因素的作用下,肾脏的近球细胞释放一种称为肾素的酸性蛋白酶,经肾静脉进入血液。肾素使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原(由肝脏生成后进入血液的一种糖蛋白)水解,相继生成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Ⅲ。

血管紧张素Ⅰ对大多数组织细胞是没有生理活性的,它能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升高血压。血管紧张素Ⅱ可使全身微动脉平滑肌收缩,增大外周阻力而升高血压;它还能促使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和排出钾,起保钠、保水和排钾的作用,使血量增多,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Ⅲ缩血管的作用弱于血管紧张素Ⅱ,但对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醛固酮的作用较强。

第二篇?生理学??第三章?循环生理?309正常情况下,肾素分泌很少,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血压调节不起明显作用。但对于大失血患者,由于血压显著下降,肾血流量减少,可引起肾素分泌增多,该系统起着使血压回升,阻止血压过度下降的作用。肾血管长时间痉挛或狭窄的患者,由于肾血流量长期减少,亦可引起肾素分泌增多,生成的血管紧张素增多,从而导致肾性高血压。

3.血管升压素它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一种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被运输到神经垂体内贮存,并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血管升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它还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升压素不参与对血压的调节。如果发生失血等情况,循环血量的减少可引起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多,对于维持动脉血压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局部性体液因素1.激肽血浆以及肾、唾液腺、胰腺、汗腺等组织中均有激肽释放酶,它作用于血浆中的激肽原,使其水解为血管舒张素和缓激肽。这类物质能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起到增加局部组织血流量的作用。实验证明,血管舒张素和缓激肽是舒血管作用最强的物质。现在认为激肽还是一种参与全身性血压调节的体液因素。

2.组胺皮肤、肺和肠黏膜等许多组织的肥大细胞中均含组胺。当组织发炎或出现过敏反应等情况时,都可引起组胺释放。它能使血管舒张,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管壁的通透性增加,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间隙,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水肿。

+3.组织代谢产物CO2、H、乳酸、腺苷等许多代谢产物,当其在组织中的浓度升高时,可引起局部血管舒张,使局部血流量增加。

此外,尚有心房钠尿肽、前列腺素、阿片肽等多种体液因素,都具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作用。

310?第二篇?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生理第四章?呼吸生理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O2和CO2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它包括以下过程(图2-4-1)。

图2-4-1呼吸的全过程呼吸全过程,由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的四个环节来完成: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换气。由此可见,呼吸不仅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需要血液系统来配合,这种协调配合,以及它们与机体代谢水平相适应,又都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呼吸的生理意义主要是维持机体内环境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组织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呼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可引起组织细胞缺O2或(和)CO2积聚,从而影响新陈代谢,尤其是脑、心、肾的正常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第一节?肺通气肺通气指气体经呼吸道出入于肺的过程。实现肺通气的器官包括呼吸道、肺泡和胸廓等。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泡的通道;肺泡是气体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胸廓的节律性扩大和缩小使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气体总是由压力高处流向压力低处,因此只要有压力差的存在,气体就要流动。推动气体流动的力量是动力,阻止气体流动的力量是阻力,只有通气动力大于通气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一、肺通气动力(一)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所造成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第二篇?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生理?311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其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1.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人在安静状态下和缓均匀的呼吸运动,称为平静呼吸。它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舒缩引起。平静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同时肋间外肌收缩,牵动肋骨上升和胸骨前移,肋骨下缘还略外展,使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泡,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产生吸气;平静呼气时,隔肌和肋间外肌同时舒张,肋骨和胸骨回位,胸廓和肺缩小,肺内压力升高,当高于大气压时肺内气体排出体外,产生呼气。可见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过程,呼气是被动过程。

人在劳动和运动时加深加快的呼吸运动,称为用力呼吸。用力吸气时,除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加强外,其他辅助吸气肌(如胸大肌、胸锁乳突肌等)也参与收缩,使胸廓和肺进一步扩大,吸入更多的气量;用力呼气时,不仅吸气肌舒张,而且还有呼气肌参加收缩,使胸廓和肺进一步缩小,排出更多的气量。可见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过程。

2.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的运动,表现为胸壁的起伏,这种以肋间肌舒缩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膈肌的升降,可引起腹内压的周期性变化,导致腹壁的起伏,这种以膈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正常成人为混合型呼吸。但在妊娠或有腹水、腹腔肿瘤等疾患的情况下,膈肌活动受限,可呈胸式呼吸;胸膜炎患者,可因疼痛致肋间肌活动减弱,而呈腹式呼吸。

3.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运动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它可因年龄、性别、肌肉活动和情绪变化等差异而不同,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

(二)胸膜腔内压及其生理意义?用检压计测量证实,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吸气或呼气胸膜腔内压均低于大气压。正常成人的胸膜腔内压在平静呼气末为-3~-5mmHg(-0.40~-0.67kPa),平静吸气末为-5~-10mmHg(-0.67~-1.33kPa)。

胸膜腔负压主要由肺回缩力造成。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都等于大气压。大气压通过胸膜脏层作用于胸膜腔,胸膜腔内压本应等于大气压,但肺具有回缩力,此力的方向与大气压对胸膜腔的作用方向相反,抵消了一部分大气压对胸膜腔的作用。因此,胸膜腔内压实际上应是: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所以,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压常为负压。

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是:①牵引肺,使其保持扩张状态。②可降低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内的压力,促使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二、肺通气阻力肺通气阻力可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一)弹性阻力?弹性阻力是指外力使弹性组织变形时,弹性组织产生对抗变形的回位力。肺通气的弹性阻力包括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一般指前者。正常情况下肺总是处于一定程度的被动扩张状态,故肺弹性阻力即肺回缩力与吸气肌作用力方向相反,而与呼气肌作用力方向相同,因而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1.顺应性顺应性是表示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可扩张性。它反映外力、弹性阻力和扩张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弹性阻力小则容易扩张,说明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大则不易扩张,说明顺应性小。因此,顺应性与弹性阻力呈反比。临床上常见的肺弹性阻力增大,例如肺充血、肺不张等病理情况下,患者肺的顺应性减小,表现为吸气困难。

312?第二篇?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生理2.肺回缩力肺回缩力1/3来自肺泡壁弹性纤维的回位力,2/3来自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是指肺泡内液—气界面使肺泡表面积缩小的力。正常的液—气界面之间还分布着单分子层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它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且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使肺泡表面张力降低为原来的1/7~1/14。这一作用的生理意义是:①使肺回缩力减小,有利于肺的扩张。②降低表面张力对肺毛细血管中液体的吸引作用,因而可以防止液体滤出,避免肺水肿的发生。如果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则肺泡表面张力增大,回缩力增强,可引起肺不张和肺水肿。

(二)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呼吸道阻力。呼吸道阻力与呼吸道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正常呼吸周期中吸气时的气道管径比呼气时的大,因此,呼吸道阻力吸气时比呼气时减小。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时,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呼吸道阻力明显增大表现为呼吸困难,且呼气困难更明显。呼吸道阻力与气流速度成正比,因此,呼吸加深加快时,呼吸气流速度加快,呼吸道阻力增大。

三、肺容量和肺通气量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一)肺容量?肺容量是指肺容纳的气量。在呼吸周期中,肺容量随着进出肺的气体量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幅度与呼吸深度有关(图2-4-2)图2-4-2肺容量的组成与记录曲线1.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潮气量。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ml。深呼吸时,潮气量增加。

2.补吸气量和深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增加的吸入气量,称为补吸气量,正常成人为1500~2000ml。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称为深吸气量。深吸气量是衡量肺通气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未再尽力呼气所能增加的呼出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正常成人为900~1200ml。

4.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最大呼气末肺内残余的气量,称为残气量或余气量。正常成人为1000~1500ml。平静呼出肺内存留的气量,称为功能残气量,它是补呼气量和残气量之和,正常时很稳定。肺气肿患者的功能残气量增加,呼气基线上移;肺实质性病变时则第二篇?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生理?313减少。

5.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作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它等于深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肺活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一般测定值比正常值低20%以上为异常。肺活量是反映一次呼吸所能达到的最大通气量。时间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用力呼气,同时记录第1、2、3s末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以各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正常成人第1、2、3s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83%、96%、99%。第1s末时间肺活量意义最大,低于60%为不正常。时间肺活量比肺活量更能反映肺通气功能。

(二)肺通气量1.每分肺通气量指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简称为每分通气量。其值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故每分通气量为6~8L;如果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最大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一般只测15s,将测得值×40。其正常值,成人男性约为104L,女性约为82L。它可反映肺通气功能潜力的大小。

2.每分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进肺泡或出肺泡的有效通气量,简称为肺泡通气量。气体进出肺泡必经呼吸道,呼吸道内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故将呼吸道称为解剖无效腔,正常成人其容积约为150ml。每次进或出肺泡的有效通气量等于潮气量减去无效腔气量,故每分肺泡通气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每分肺泡通气量(L/min)=(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肺泡通气量约为4.2L,相当于每分通气量的70%左右。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对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潮气量减半而呼吸频率增加1倍,潮气量增加1倍而呼吸频率减半时,每分通气量不变,但肺泡通气量却发生了明显改变,以表2-4-1可以看出,深慢呼吸比浅快呼吸的气体交换效率要高。

表2-4-1?潮气量、呼吸频率与肺泡通气量的关系潮气量呼吸频率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ml)(次/min)(ml/min)(ml/min)平静呼吸50014500×14=7000(500-150)×14=4900浅快呼吸25028250×28=7000(250-150)×28=2800深慢呼吸100071000×7=7000(1000-150)×7=5950第二节?气体的交换和运输一、气体交换(一)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交换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它们换气的原理相同,都是以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来实现的,气体净扩散方向总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移动,直至动态平衡。因此,存在于生物膜两侧的各气体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并决定气体扩314?第二篇?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生理散的方向。

气体分压:在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中,某种气体所占有的压力,称为该气体的分压。其中氧所占有的压力叫氧分压(PO2),二氧化碳所占有的压力叫二氧化碳分压(PCO2)。

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分子从液体中逸出的力,称为张力。气体的张力也就是气体在液体中的分压。体内肺泡与静脉血间、动脉血与组织之间都存在着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差(表2-4-2),这就成为气体扩散的动力。

表2-4-2?肺泡气、血液及组织内氧与二氧化碳的分压〔mmHg(kPa)〕分压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组织PO2102(13.6)40(5.3)100(13.3)30(4.0)PCO240(5.3)46(6.1)40(5.3)50(6.7)(二)气体交换的过程1.肺换气过程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换气时,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叫呼吸膜,呼吸膜在电镜下可见有六层结构,但很薄(图2-4-3)。

由于肺通气使肺泡气成分相对稳定,肺泡气的氧分压总是高于静脉血中氧分压,而肺泡气的二氧化碳分压总是低于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当静脉血流经肺毛细管时,氧顺其分压差由肺泡扩散入血液;同时,二氧化碳顺其分压差由静脉血扩散到肺泡,通过肺换气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组织换气的过程组织换气指组织毛细血管内血液与组图2-4-3呼吸膜结构示意图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通过组织毛细血管壁、组织液和细胞进行的。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过程和关系见图2-4-4。

(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肺换气除上述气体分压差和气体溶解度外,还受以下因素影响。

1.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的厚度成反比。正常呼吸膜的平均厚度不到1μm,对气体通透性很大,气体容易扩散通过。若呼吸膜增厚,如肺纤维化、肺水肿等病理情况,气体扩散速率降低,扩散量减少。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扩散面积成正比。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膜的有效扩散面积约为40m2;劳动或运动时,由于肺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多,扩散面积可增达图2-4-4气体交换示意图70m2以上,使气体扩散量增多,适应机体活动需要。肺第二篇?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生理?315气肿使肺泡融合,肺不张使肺泡萎缩,均致呼吸膜扩散面积减小,气体扩散量减少。

2.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称为通气/血流比值。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肺泡通气量约为4.2L,每分肺血流量与心输出量相当,约为5L,则通气/血流比值为4.2/5=0.84。此比值表示通气量与血流量配比相当,即肺泡气体能充分地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换气效率最高。无论比值增大或减小,都可导致肺换气效率降低。如血流量不变,但通气量减少,比值减小,将使一部分静脉血得不到气体交换;或通气量不变而血流量减少,使比值增大,将使一部分肺泡气不能与血流进行气体交换,形成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和解剖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所以,比值增大也就是扩大了生理无效腔。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有两种,即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物理溶解的量虽然很少,但很重要,因为气体必须先经过物理溶解,而后才能化学结合;在化学结合或解离时,又须通过物理溶解扩散。

(一)氧的运输1.物理溶解物理溶解的量与气体分压成正比。临床高压氧疗的原理,就是提高肺泡气中氧分压,使溶解于血液的氧量增加,达到缓解缺氧的目的。

2.化学结合是指氧和红细胞内血红蛋白(Hb)中的Fe2+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因HbO2中仍保持低铁状态,故不是氧化作用,而称氧合;Hb和氧结合是可逆的,其反应迅速,又不用酶催化,主要取决血中的氧分压。当血液流经肺时,由于氧分压高,Hb和氧迅速结合成HbO2;而被运送到组织时,由于组织处氧分压低,HbO2则迅速解离,释放出氧,成为去氧血红蛋白。

氧分压高(肺)Hb+O2HbO2氧分压低(组织)氧合血红蛋白呈鲜红色,而去氧血红蛋白呈暗蓝色,当表浅毛细血管中血液含去氧血红蛋白量超过50g/L,皮肤、黏膜、甲床等呈紫蓝色,称为紫绀。紫绀通常是缺氧的标志。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1.物理溶解正常成人每100ml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含量约为53ml,物理溶解仅3ml,约占5%。

2.化学结合二氧化碳的化学结合运输形式有两种:(1)碳酸氢盐形式二氧化碳以碳酸氢盐(主要是钠盐)形式运输,约占二氧化碳运输总量的87%。其运输过程参见图(2-4-5)。

当血液流经组织时,二氧化碳顺分压差由组织扩散入血浆,因血浆中缺乏碳酸酐酶,故血浆中二氧化碳很快进入红细胞内,在碳酸酐酶作用下,二氧化碳迅速与H2O结合成+--H2CO3,并可解离成H和HCO3。由于红细胞膜对负离子容易通透,于是HCO3一小部分在+

红细胞内形成KHCO3外,大部分顺浓度差透入血浆,与血浆中Na结合而形成NaHCO3。因---正离子不能随HCO3透出,造成红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而影响HCO3的透出,这时吸引Cl向红-

细胞内转移,维持了膜内外电平衡,又促进HCO3透出,这一现象称为氯转移。可见,红细316?第二篇?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生理图2-4-5二氧化碳的运输胞中碳酸酐酶的作用及氯转移的效应,使血液运输二氧化碳能力大大增强,当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顺分压差不断由血浆扩散入肺泡,于是上述反应向相反方向进行,二氧化碳被释放排出。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当血液流经组织时,进入红细胞的二氧化碳除大部分形成图2-4-5二氧化碳的运输-

HCO3外,同时还有一部分二氧化碳直接与血红蛋白的自由氨基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又称碳酸血红蛋白(HbCO2)。它约占二氧化碳运输总量的7%。HbCO2形成后随静脉血流经肺部时,又解离释放出二氧化碳,故HbCO2形成和解离也是可逆的,不需酶参与。此反应进行很快,主要取决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上述反应表示如下:二氧化碳分压高(组织)Hb+CO2HbCO2二氧化碳分压低(肺部)三、祖国医学对“肺”的认识祖国医学中“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主肃降,通调水道,主皮毛,开窍于鼻。

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吸清(氧气)、呼浊(二氧化碳)的作用。《素问》记载:“天气通于肺”。这里的“天气”就是指自然界的空气;“通于肺”就是指肺的呼清浊的功能。《医宗必读》记载:肺是“吸之则满,呼之则虚”。说明肺的呼吸过程。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主管体内诸气,尤其是经脾胃吸收上输于肺的水谷之气。此气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为宗气,通过心脉而分布于全身,维持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素问》记载:“诸气者,皆属于肺”,就是说肺有主管一身之气的作用。肺主宣发、主肃降。主宣发是指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

由于肺的宣发,使全身各部得到气、血、津液的温煦和濡养。主肃降是指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通畅的作用。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宣发是向外散发,肃降是向内收敛。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能很好的肃降;没有正常的肃降,宣发也不能正常。

第二篇?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生理?317肺通调水道,是指有疏通和调节人体水液平衡作用。人体水液平衡是由肺、脾、肾等脏腑共同完成的。肺由宣发使水液布散全身,部分水液由体表发散;由肃降使水液下降于肾,由肾化为尿排出体外。故肺有调节水道的作用。

肺主皮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素问》记载:“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肺主皮毛是指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可使皮毛得到气、血、津液的营养,以发挥其正常的汗液分泌和防御外邪的作用。

肺开窍于鼻,是指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与肺有关。鼻是肺内气体出入的“门户”,故称“鼻为肺窍”。《灵枢》记载:“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这就说明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与肺气的作用有关。

总的看来,“肺”的生理功能中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等功能,与现代医学的肺脏呼吸功能基本一致的。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又与肺的非呼吸功能有相似之处。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运动是一种节律性的运动,其频率和深度能随内外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这都是依靠神经系统调节来实现的。

一、呼吸中枢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节律性舒缩引起,在动物实验中,切断支配呼吸肌的神经后,呼吸肌即失去节律性收缩。可见呼吸肌的节律性舒缩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所引起。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它们分布在大脑皮层、间脑、脑桥、延髓和脊髓等部位。多年来,许多学者采用横断、电刺激等多种方法,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对各级中枢在呼吸节律产生和调节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呼吸基本中枢?若从脑桥和延髓之间横切,保留延髓和脊髓的动物,节律性呼吸仍存在,但与正常呼吸形式不同,常呈节律不规则的喘息样呼吸,说明原始的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即延髓呼吸中枢是形成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但正常节律性呼吸的形式还有赖于上位中枢的参与。

实验研究证明,延髓有吸气神经元和呼气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背侧和腹侧两组神经核团内,分别称为背侧呼吸组和腹侧呼吸组,呼、吸神经元通过下行纤维支配脊髓呼、吸运动神经元,调节呼气肌和吸气肌的活动。

(二)呼吸调整中枢?在中脑和脑桥之间横切,动物的呼吸节律保持正常,说明脑桥呼吸中枢对延髓呼吸中枢的节律性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同时,也说明上位脑不是产生节律性呼吸所必须的。而正常呼吸节律的形成是脑桥和延髓呼吸中枢共同活动的结果。现在已知,脑桥前部存在有与呼吸相关的神经细胞群,它们并与延髓呼吸区之间有双向联系。同时,实验表明,这些神经细胞群的作用为限制吸气,促使吸气向呼气转换,习惯称它们为呼吸调整中枢。至于脑桥和延髓呼吸中枢如何共同活动,怎样形成正常呼吸节律,目前尚不清楚,虽然有多种假设,但均未得到证实。

318?第二篇?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生理(三)上位脑对呼吸的调节?上位脑虽不是产生节律性呼吸所必须的部位,但在正常情况下,呼吸还是经常受到脑桥以上部位,如下丘脑、大脑皮层的调节,从而能使呼吸精确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功能活动的需要。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是很明显的,人可在一定限度内有意识地控制呼吸深度和频率,如做短时深快呼吸、暂时屏气等,从而使呼吸运动能与说话、读书、唱歌、吹奏乐器、潜水等活动相配合。此外,大脑皮层还可通过条件反射调节呼吸运动,如运动员看见或听到竞赛信号时,呼吸运动即有所加强,这样为即将进行活动的肌肉事先做好供氧准备。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呼吸节律虽然产生于脑,但其活动可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影响。这些刺激可通过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使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发生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射:(一)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通常是指由于肺扩张引起吸气抑制的反射,其反射过程是:吸气使肺扩张到一定容积时,牵拉刺激了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平滑肌的肺牵张感受器,兴奋冲动沿迷走传入纤维至延髓,抑制吸气性神经元活动,使吸气转入呼气。呼气时肺缩小,肺牵张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传入冲动减少,解除了对吸气性神经元的抑制,吸气性神经元再次兴奋,进入另一个呼吸周期。

肺牵张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共同加速吸气与呼气活动的交替,形成基本呼吸节律。在正常人平静呼吸时,此反射不明显;但在病理情况下,如肺水肿、肺不张,因肺顺应性减小,吸气时肺牵张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加强,可反射性地引起浅而快的呼吸。

(二)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主要是指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和H+浓度的改变,作用于化学感受器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变化。调节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器因部位不同,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前者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冲动分别由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至延髓呼吸中枢;后者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能直接感受脑脊液中H+浓度的变化,并通过一定神经联系影响延髓呼吸中枢。

1.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动脉血中一定水平的二氧化碳分压是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兴奋性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素。如人过度通气,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使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可使呼吸抑制,出现呼吸暂停现象。相反,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可使呼吸增强。若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过高,可出现头痛、头昏甚至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中枢兴奋实现的,但以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为主。

2.H+对呼吸的调节动脉血中H+浓度增加可兴奋呼吸;反之,则抑制呼吸。如代谢性酸中毒,病人呼吸加深加快;代谢性碱中毒时,呼吸变浅变慢。血中H+对呼吸的调节,主要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来实现。因为H+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故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不明显。

3.低氧对呼吸的调节动脉血中氧分压下降到80mmHg(10.7kPa)以下,呼吸可加深第二篇?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生理?319加快。但切断动物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后,低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完全消失。表明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中枢兴奋实现的。

低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但在通常情况下,可被低氧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引起的呼吸中枢兴奋所对抗,故呼吸表现出加深加快。只有严重低氧时,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能对抗低氧对呼吸中枢的抑制时,呼吸才出现减弱,甚至停止。

从上述可见,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的生理意义主要是通过调节肺通气量,以维持动脉血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以及H+浓度的相对稳定。如动脉血中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和H+浓度升高时,通过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运动加强,肺通气量增加,肺泡气更新率加速血液通过肺泡更多地获取氧和排出二氧化碳,以恢复血中氧、二氧化碳和H+的正常水平。

此外,呼吸还有本体感受性反射、咳嗽反射、喷嚏反射等。

320?第二篇?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机体在生命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以补充自身活动能量的需要和生长、修复的物质需要。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及水。食物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则需要在消化系统内分解后才能为机体利用。这种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消化可分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两种。①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道肌肉运动将食物磨碎、搅拌、混合、推送从而分解食物的过程;②化学性消化:是指经过消化腺分泌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将食物分解的过程。被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经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第一节?消化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道除口、咽、食道上段和肛门括约肌是骨骼肌外,其余均为平滑肌。消化道的各种运动主要是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活动。与骨骼肌相比较,消化道平滑肌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将离体胃肠平滑肌标本放置于37℃左右的台氏液中,可以观察到在去神经体液情况下这种离体胃肠平滑肌仍可自动有节律地收缩。消化道平滑肌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兴奋和收缩的特性,称为消化道平滑肌的自律性。与心肌自律性相比较,消化道平滑肌自律性要慢得多,而且不够规则。

(二)较大伸展性?消化道平滑肌能适应需要而舒张展长,最长时可比原长度增加好几倍。这一特性使消化器官特别是胃可以容纳大量的食物而不产生运动障碍和过大的压力变化。

(三)较低兴奋性?相对骨骼肌而言,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较低,收缩时的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均比骨骼肌为长。

(四)紧张性?消化道平滑肌经常处于微弱而持续的收缩状态,这一特性称为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紧张性收缩对于保持消化道各部分正常的形态和位置是十分重要的,紧张性收缩还可以保持消化管内一定的基础压力,同时消化道各种收缩活动也是在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发生的。

第二篇?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321(五)刺激敏感性?消化道平滑肌对于电刺激、切割刺激等不敏感,但对于牵张刺激、温度变化刺激、酸和碱等化学刺激非常敏感。

二、消化道的主要运动形式与机械性消化(一)口腔与食道运动形式及机械性消化1.咀嚼通过咀嚼肌和牙齿的作用将食物研磨,使食物由大变小。在咀嚼过程中,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为吞咽提供条件。同时在咀嚼过程中,通过神经内分泌反射,提前唤起胃肠道分泌和运动。

2.吞咽口腔内食物经食道进入胃内的动作称为吞咽。

一般可将其分为三个步骤:①口腔阶段:食物被舌头搅拌成食团后,经舌头的翻卷运动将食团向后向上移动至咽部。

②咽部阶段:食团到达咽部,反射性引起软腭和腭垂上举,隔绝鼻咽通路;同时会厌软骨向后盖住喉门以免食物进入喉部,因此吞咽时讲话、发笑等均可导致呛咳。③食管阶段:食团进入食管后,可导致食管的蠕动,所谓蠕动,是消化道平滑肌的一种共有运动形式,表现为上段收缩下段舒图2-5-1食管蠕动示意图张,食团从上段推送到下段(图2-5-1)。

(二)胃的运动?胃于非消化期运动不明显,当食物经吞咽进入胃以后,胃活动进入消化期则有明显的运动。

1.胃的主要运动形式有以下三种类型:①容受性舒张:胃在未进食时,其容量只有50ml,当食物刺激口腔和食管时,可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平滑肌舒张,从而使胃容积扩大(可扩大至1~2L),其生理意义在于使胃容量扩大以完成容纳和贮存食物的功能。

②紧张性收缩:胃充盈后,紧张性收缩逐渐加强,有利于胃液更好地渗入食物中。同时形成较高的胃内压,加速胃内容物向小肠的排空。③蠕动:食物入胃后大约5min,胃就开始蠕动,蠕动从胃中部向幽门渐进。胃蠕动的主要作用是,推送食物由胃排入小肠,研磨固体食物使之变细,增加食物与胃液的接触。食物与胃液混合后形成的黏稠糊状的半流体称为食糜。

2.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排空的动力来自胃的运动所产生的胃内压增高,而排空的先决条件则是幽门开放和胃窦、十二指肠的舒张。影响胃排空的因素主要有:①胃内容物的多少,胃内容物越多排空越快,反之则慢;②胃内容物的性质,以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③食物的物理性状,流体食物较固体食物排空为快。

3.呕吐胃肠内容物经口腔强力驱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呕吐。引起呕吐的原因较多,舌根、咽部、胃肠及泌尿生殖器等内脏器官受刺激可引起呕吐;颅内高压可直接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呕吐的过程通常是先深吸气,接着声门和鼻、咽等气道关闭,胃窦、腹肌、膈强烈收缩,而食管和胃的其他部分舒张,驱使胃肠内容物从口腔吐出。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内排出,因此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但剧烈持久的呕吐可导致消化液大量丢失,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三)小肠运动?小肠运动的功能主要是继续研磨食糜,使食糜与肠液充分混合,并322?第二篇?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增加食糜与肠黏膜的接触,便于吸收。小肠主要运动形式有:①紧张性收缩:是小肠的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收缩,是小肠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当小肠紧张性增高时,其内容物运送加速,反之则减慢。②分节运动:这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收缩与舒张相互交替的节律性运动。此种运动将小肠内食糜分割为若干节段,然后在每节的中间发生收图2-5-2小肠分节运动示意图缩,使食糜重新分节(图2-5-2),其主要作用是使食糜与肠液充分混合,同时增加了食糜与肠黏膜的接触,有利于吸收。③蠕动:小肠蠕动主要作用也是将食糜从肠上段向下段推送,除慢速短距离的一般蠕动之外,小肠还有一种快速、远距离的蠕动冲,可以一次性将食糜运送至小肠末端。另外小肠还有一种由下段往上段反方向的蠕动,称为逆蠕动。逆蠕动的生理意义在于促使小肠内容物在小肠内上下往返,延长了消化后的食糜在小肠停留的时间,从而增加了吸收的机会。

(四)大肠的运动与排便1.大肠的主要运动形式有①分节运动:大肠具有类似小肠的分节运动,只是其频率较慢,作用主要是形成一定的肠壁内压力。②蠕动:大肠蠕动也与小肠类似,主要是将内容物由上段推送至下段。大肠也有一种快速远距离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

表2-5-1?消化道的主要运动形式与作用消化器官运动形式主要作用口腔1.咀嚼切割、磨碎、搅拌、混合食物2.吞咽推送食物进入胃内胃1.容受性舒张接纳、贮存食物2.紧张性收缩增加胃压、控制排空、促进混合、保持形状3.蠕动磨碎食物、促进混合、推进排空小肠1.紧张性收缩混合食糜2.分节运动混合、推进食物3.蠕动短距离慢速推进食物4.蠕动冲远距离快速推进食物大肠1.分节运动促进混合、推进食物残渣2.蠕动慢速短程推进食物残渣3.集团蠕动快速远程推进食物残渣2.排便食物残渣一般在大肠内停留10h左右,其中水分大部分被吸收后,浓缩形成粪便。当粪便被推送进入直肠后,可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传入冲动由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入脊髓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便意。在时间、地点允许之时,传出冲动经盆神经引起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同时,阴部神经传出冲动减少,肛门外括约肌舒张,使粪便排出体外。另外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兴奋,导致膈肌和腹肌收缩,引起腹内压增高,协助排便。

排便反射的反射弧任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即可导致排便反射的异常。当脊髓骶段与大第二篇?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323脑皮层之间神经联系中断,丧失意识对排便的控制作用,只要直肠内有粪便充盈,不管时间、地点是否允许,均可引起排便反射,称为大便失禁。如果脊髓骶段本身病变,导致排便反射消失,造成粪便在直肠内堆积,称为大便滞留。

三、消化腺分泌的各种消化液成分与化学性消化(一)唾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人的口腔内有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唾液腺,另外口腔黏膜上还有一些散在的小腺体,由这些口腔腺体分泌的液体总称为唾液。正常唾液是一种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为6.6~7.1)的液体。其主要有机物成分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黏蛋白。其中唾液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可水解淀粉为麦芽糖,溶菌酶则可抑制和杀灭细菌,大量唾液还可冲洗口腔内有害物质。

(二)胃液的成分与作用?纯净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pH0.9~1.5)液体,其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分别是:1.盐酸盐酸又称胃酸,是由胃腺的壁细胞分泌的。其主要作用为:①激活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使其成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抑制和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③盐酸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液、胰液、胆汁的分泌和排放;④盐酸可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⑤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

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由胃腺主细胞合成,刚分泌出来无活性。在胃酸作用下活化成可水解食物蛋白的胃蛋白酶。这种胃蛋白酶的最适作用环境是pH为2。在胃酸配合下,胃蛋白酶可将食物蛋白水解为初级降解产物。

3.内因子胃腺壁细胞还可分泌一种分子量约为6000的糖蛋白,称为内因子。这种糖蛋白可与维生素B12结合,既可保护维生素B12免受蛋白水解酶的破坏,还可促进维生素B12在小肠的吸收。由于维生素B12与红细胞成熟有关,因此胃液中内因子分泌减少时,可导致红细胞发育障碍,产生临床上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黏液胃黏液是由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黏液细胞共同分泌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这种黏液均匀涂布于胃黏膜表面,既可防止粗糙食物对黏膜的直接摩擦损伤,又可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破坏。

胃的自身保护机制胃液中的盐酸和蛋白酶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同时也可直接对胃黏膜形成损害作用。为使胃黏膜免受损害,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自身保护机制,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①胃黏液屏障:黏液的凝胶特性和黏滞性既可防止食物对黏膜的直接摩擦损伤,又可减少氢离子在黏液层的扩散速度,同时黏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也可中和胃酸中的氢离子,使黏膜表面总是处于中性或偏碱性,从而保护了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②胃黏膜屏障:胃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之间以紧密连接相连,构成的胃腔与胃黏膜之间的一道生理屏障,称为胃黏膜屏障。胃黏膜屏障的腔面膜是一种脂蛋白,这种致密结构使氢离子难以从胃腔向黏膜内扩散,有效地防止了胃酸对黏膜的损害作用。③胃壁细胞的保护作用:近年发现胃黏膜上皮可合成和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而这种前列腺素具有明显的细胞直接保护作用。

(三)胰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胰液是由胰腺外分泌腺分泌的一种无色透明碱性液体,其成分除大量的水以外,主要还有由腺泡细胞分泌的有多种消化酶和由导管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这些成分的主要功能分别是:324?第二篇?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1.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这两种消化酶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从胰腺分泌出来,进入小肠后经肠激酶、盐酸等激活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糜蛋白酶原被激活成糜蛋白酶。两种有活性的蛋白酶具有很强的消化食物蛋白作用,是消化食物蛋白的最重要的消化酶。

2.胰脂肪酶胰脂肪酶可将食物脂肪水解为甘油、甘油一酯和脂肪酸。

3.胰淀粉酶与唾液淀粉酶相似,胰淀粉酶主要作用是水解食物淀粉成为麦芽糖和葡萄糖。其活性以肠液的弱碱性环境下为最佳。

4.碳酸氢盐由导管细胞分泌,主要作用是中和胃酸,保护肠壁免受胃酸的侵蚀。另外为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水解食物提供合适的碱性环境。

(四)胆汁的主要成分与作用?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一种有色(肝胆汁为金黄色、胆囊胆汁呈现黄绿色)、味苦的黏稠液体。经由肝管转入胆囊(胆囊胆汁),或直接经胆管排入十二指肠(肝胆汁)。除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之外,由胆汁酸、牛磺酸及甘氨酸形成的钠盐、钾盐组成的胆盐,是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其消化作用体现为:①作为乳化剂,胆盐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食物中的脂肪裂解为极小的脂肪微滴,分散于肠腔表面,从而增加了胰脂肪酶与食物脂肪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分解。②肠内胆盐达到一定浓度可聚合形成微胶粒,而脂肪酸、甘油一酯等不溶于水的产物,可掺入胆盐微胶体之中,对于这些脂肪分解产物经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液是十分重要的。③胆汁通过促进脂肪的吸收而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

(五)小肠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小肠液呈弱碱性,除水分和无机盐之外,小肠液与消化有关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有:①由十二指肠勃氏腺分泌的碱性液体,主要作用是中和胃酸,保护肠黏膜;②由小肠腺分泌的多种消化酶,其中肠激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肠淀粉酶则可直接水解食物淀粉;③肠上皮还含有多肽酶和二糖酶,可分别水解多肽成为最终产物氨基酸,水解二糖为葡萄糖表2-5-2。

表2-5-2?各种营养物质的化学消化被消化底物消化部位酶类消化产物蛋白胃、小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胃蛋白酶、胨二肽小肠上皮细胞二肽酶氨基酸淀粉口腔、胃、小肠唾液、胰淀粉酶、肠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小肠纹状缘麦芽糖酶葡萄糖甘油三酯小肠胆盐(乳化)、脂肪酶甘油、脂肪酸第二节?吸收如前所述,食物消化的产物、水分及无机盐等,经消化管黏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第二篇?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325一、吸收的部位消化道各部位的组织学特性不同,食物在不同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及停留时间不同,因此食物在不同部位吸收的量和速度也就不尽相同,口腔、食管、胃基本上不吸收营养物质,而小肠则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这与以下因素是分不开的:①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小肠长度虽然只有大约4m,但其黏膜上的环形皱褶、皱褶上的绒毛、绒毛上的微绒毛多级放大,使其总面积可达200m2,比一个成人的体表面积要大110倍;②绒毛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非常丰富;③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3~8h,因此使食物在此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被彻底消化和吸收;④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彻底消化,水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一)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主要以葡萄糖和半乳糖方式从肠黏膜吸收入血。目前认为,葡萄糖的吸收是随同钠离子的主动吸收偶联进行的。即通过在肠腔内形成钠—载体—葡萄糖复合物,葡萄糖与钠离子一起经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二)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的吸收方式主要是氨基酸,吸收机制与葡萄糖类似,通过与钠离子共用载体,氨基酸的吸收与钠的主动吸收偶联进行。

(三)脂肪的吸收?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其中甘油溶于水,与单糖一起被吸收;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必须先与胆盐结合,形成微胶粒,才能透过肠上皮的表面水层进入上皮细胞内,然后以乳糜微粒形式进入淋巴。

第三节?消化功能调节机体可根据消化器官是处于消化期还是处于非消化期,准确地调节消化液分泌的质量和消化道平滑肌运动强度,这种适应性调节都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实现的。

一、神经调节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包括外来神经系统和内在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二者相互协调,一起参与胃肠功能的神经调节(图2-5-3)。

(一)内在神经系统?胃肠内在神经系统简称为肠神经系统,是一种存在于消化管壁内的神经细胞与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网络,这些神经细胞中有专门感受胃肠道化学、温度、机械刺激的感觉神经元,也有支配胃肠平滑肌、腺体和血管的运动神经元,还有大量的中间联络神经元。这一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可单独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

(二)外来神经系统?胃肠外来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其中起自脊髓胸腰段外侧角的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递质,主要支配壁内神经,抑制其兴奋性;同时支配胃肠平滑肌、血管平滑肌以及消化腺,引起胃肠运动减弱、腺体分泌减少。支配消化道的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和盆神经,其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递质,其兴奋引起胃肠运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加。

326?第二篇?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图2-5-3胃肠神经支配二、体液调节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调节消化道的生理功能与其他器官系统有所不同,其激素主要是来自胃肠道本身黏膜上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其次才是其他的局部体液因素。

(一)胃肠激素?由胃肠道黏膜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目前已经发现消化道激素的种类之多位居全身各器官系统之首。这些胃肠激素通过内分泌、外分泌、旁分泌三条途径作用于消化道的腺体和平滑肌。

1.促胃液素食物进入胃、十二指肠,可兴奋胃壁及小肠壁的内分泌G细胞,使其合成并释放促胃液素。目前已认识到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①刺激胃酸分泌,增强胃的平滑肌运动;②刺激胃肠黏膜修复和生长;③引起食道括约肌收缩,而幽门括约肌松弛;④促进大肠蠕动。

2.促胰液素食糜进入小肠后,其中胃酸、脂肪酸、蛋白降解产物都可刺激小肠黏膜S细胞产生促胰液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有:①促进胰腺导管细胞分泌碳酸氢盐和大量的水;②刺激肝胆汁、小肠液的分泌;③加强幽门括约肌收缩,抑制胃的排空;④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

3.缩胆囊素食糜进入小肠,其中胃酸、蛋白质和脂肪成分可刺激小肠Ⅰ细胞,使其产生缩胆囊素。主要作用是:①促进胆囊收缩,壶腹括约肌松弛,使胆汁排入十二指肠,②促进胰腺腺泡细胞产生富含消化酶的胰液分泌;③增强肝细胞分泌胆汁,促进小肠液分泌。

4.血管活性肠肽食物中的机械、化学因素对咽、食管、胃的刺激,均可导致几乎整个胃肠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产生血管活性肠肽。其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小肠液的分泌;②抑制胃酸分泌;③抑制胃肠运动,抑制胆囊收缩。

第二篇?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3275.生长抑素生长抑素是胃肠道黏膜中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作用是抑制上述四种胃肠激素的分泌,同时还明显抑制胃肠运动。

(二)其他体液因素?除以上胃肠激素之外,由组织细胞产生的组胺可与壁细胞H2受体结合,促进胃酸的分泌。另外盐酸也以负反馈形式调节胃酸的分泌。

三、祖国医学的“脾胃”概念中医的“脾胃”概念,与现代消化生理大致相当,但不完全相等。中医理论认为“脾”与“胃”是互为表里的一对脏腑。机体通过它们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营养物质的转化、运输等生理功能。其主要功能是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主升,胃主降;脾恶湿,胃恶燥。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是指脾有主管消化食物、生化和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而胃则具有容纳和消化水谷的作用。《素问》载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意指食物入胃,经胃和脾共同作用,消化成为营养物质,再吸收入脾,使之生化为气血津液,营养机体,成为生长发育之必需,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

脾主升,胃主降,是指脾能将生化的水谷精微不断地输于肺,再散布至全身各脏腑,而胃则能将腐熟后的水谷下传于小肠,其精微上输于脾布散于全身。脾胃的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消化与输布,以保障机体的健康和营养。

脾恶湿,胃恶燥,指脾虽有运化水湿,促进机体水代谢的作用,但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又是脾的致病因素,与现代医学营养不良性水肿有一定的关联;燥常为胃的致病因素,胃喜湿润,只有津液充足,胃的受纳腐熟功能才会正常,使水谷不断降至小肠。

第四节?肝脏生理肝脏是机体一个极为重要的内脏器官,除上述消化、吸收功能之外,肝脏在物质代谢、生物转化、解毒、激素灭活以及排泄等多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一)肝脏与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人体最基本的组成成分,同时,蛋白质在机体内担负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细胞膜上的受体、通道、载体、离子泵等都是蛋白质,体内参与生化反应的各种重要的酶,以及大部分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也都是蛋白质。而肝脏则是机体合成和水解蛋白质的最主要场所。

1.肝脏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人体平均每天合成98g蛋白质,大约40%来自肝脏的合成。大多数血浆蛋白是在肝脏合成的,另外肝脏本身的结构蛋白与酶也是在肝脏合成的。临床发现肝功能受到损害时,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下降,化验检查表现为:血浆总蛋白质降低,白蛋白/球蛋比值变小,或者倒置。

2.肝脏为蛋白质分解的主要器官肝脏含有丰富的转氨酶和脱羧酶,通过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和转氨基作用,将氨基酸分解,最终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当肝功能下降,328?第二篇?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氨基酸代谢发生障碍,可导致血氨浓度提高,甚至产生脑组织功能紊乱,出现肝性脑病。

(二)肝脏与糖代谢?葡萄糖是机体进行各种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糖也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糖在体内的有氧氧化、无氧酵解,以及糖原合成、糖的异生等过程称为糖的代谢。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糖(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于4.44~6.66mmol/L(80~120mg/dl)。血糖浓度高于7.22mmol/L(130mg/dl)称为高血糖,低于3.89mmol/L(70mg/dl)称为低血糖。血糖过高过低均对机体不利,血糖过低时,可引起心脏和大脑等重要性组织、器官能量供应不足,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血糖过高不仅会导致尿糖,还会引起一系列全身不良反应。肝脏通过以下途径维持血糖的稳定:1.肝糖原的分解与合成机体进餐以后,食物中淀粉类成分经消化成葡萄糖后,由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增高。此时大部分血液葡萄糖在肝脏生成肝糖原,另外小部分直接经血液运输到达机体各部分组织。反之,机体处于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下降,肝糖原立即分解成葡萄糖,以补充机体组织活动的能量所需。

2.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与有氧氧化葡萄糖在肝脏和机体其他组织内被分解利用以释放能量,主要有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两种形式:①有氧氧化:当机体组织供氧充足时,葡萄糖可充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相比之下,有氧氧化可生成较多的ATP,产生和释放更多的能量。②无氧酵解:在机体氧供应相对不足时,葡萄糖在体内可部分分解为乳酸,这一过程称为糖的无氧酵解。无氧酵解所产生的ATP数量较少,释放的能量也远远少于有氧氧化。当机体供氧充足时,酵解产生的乳酸可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3.糖的异生与转变机体过度饥饿或耗糖过多时,糖原贮存的能量不足以补充机体所需,此时肝脏可利用甘油、乳酸、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这一过程称为糖的异生。反之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也可转变为脂肪和氨基酸,称为糖的转变。因此肝脏可通过糖异生和糖转变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三)肝脏与脂肪代谢?首先,肝脏通过制造胆盐以乳化食物脂肪,协助脂肪消化,同时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其次,脂肪酸的氧化主要是在肝脏内进行的。另外机体的胆固醇和磷脂也都是在肝脏内合成的。

二、肝脏在生物转化中的作用机体代谢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大多数药物均可经肝脏进行代谢转变,改变其毒性或活性,使之顺利地从机体排出,这种物质在体内代谢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一)肝脏的解毒功能?有毒物质经肝脏转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的过程称为肝脏的解毒,肝脏解毒分为氧化解毒和结合解毒两种方式:1.氧化解毒有毒物质在肝脏内经过氧化分解为无毒物质的过程称为氧化解毒。如乙醇经肝脏的酶促生化反应转变为乙醛,乙醛再经氧化成为乙酸,乙酸可进一步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这样本来对肝脏和机体其他组织有损伤作用的乙醇代谢成了无毒的代谢产物。

2.结合解毒某些有毒物质在肝脏酶的作用下,与体内一些正常成分结合成为无毒化合物的过程称为结合解毒。如胆红素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而降低毒性。

第二篇?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器官生理?329(二)肝脏的激素灭活功能?有活性的激素经肝脏的生物转化后转变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称为激素的灭活。雌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激素均在肝脏内通过结合等方式失去活性。当肝脏功能下降时,体内激素灭活不及时,可出现雌激素、醛固酮水平过高的临床表现。

三、肝脏与胆色素代谢机体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从红细胞内释放出来,在巨噬细胞中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在酶的作用下氧化,脱去铁离子转变成游离的胆红素。游离的胆红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脂溶性物质,借助血中白蛋白运载到达肝脏。当胆红素随血液流经肝脏时,肝细胞立即将其摄取,经酶作用,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被肝细胞排至毛细胆管中,随胆汁进入肠腔。大部分随大便排出体外。

四、祖国医学对“肝”的认识祖国医学将“肝”的生理功能归纳为“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其中主要是藏血。

肝主藏血,意指肝脏具有贮存和调节血量的作用。《素问》记载:“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运于诸血经,人静则归于肝脏,肝主血海故也”。这与现代生理学的肝脏是储血库的认识相当一致。

肝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疏展畅通气血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情志与消化两个方面。首先在情志上,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才能心平气和,心情舒畅。否则,肝气郁结,可致抑郁或亢奋(如肝性脑病等)。其次在消化方面,肝的疏泄可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这与肝的分泌胆汁功能有关。胆汁为肝之余气,按现代生理学的观点,胆汁与消化吸收关系极为密切。当肝失疏泄时,可引起胆汁分泌排泄障碍,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出现胃气不降的嗳气、脾气不升的腹胀等症状和体征。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还可出现胸肋刺痛、月经不调和水液代谢障碍。

肝主筋,是指全身肌腱筋膜都受肝脏功能影响,主要是筋膜受肝血滋养。肝血充盈,则筋膜功能正常;肝功能受到损害,则运动功能会出现障碍。

肝开窍于目,是指眼的视觉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表现为《内经》所言:“目受血而能视”,当肝血不足时,可出现视物不清甚至出现夜盲。按现代医学观点,可能性与肝脏的维生素A代谢有关。临床上发现,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

330?第二篇?生理学??第六章?体?温第六章?体?温体温指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人体保持恒定的体温,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为一系列酶促反应,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具有高度的活性,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使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第一节?体温正常值及生理波动一、体温正常值体温通常是指机体深部温度,由于测定困难,临床上常测口腔、腋窝、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37.9℃,口腔比直肠温度低约0.3℃,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约0.4℃。

二、体温的生理变异(一)昼夜变化?正常人体温在一昼夜中呈周期性变化,早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波动一般不超过1℃。

(二)性别?女性体温比男性约高0.3℃,且女性由于受黄体酮及其产物的影响,体温在月经周期中呈规律性变化(图2-6-1)。

图2-6-1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的变动第二篇?生理学??第六章?体?温?331(三)年龄?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随年龄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四)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肌肉活动可使体温升高,活动停止后可逐渐恢复,情绪激动以及进食等都会影响体温。

第二节?产热和散热一、产热过程机体热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主要是糖和脂肪。机体处于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器官和脑,其中肝脏产热最多。当运动或劳动时,肌肉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代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热过程,凡能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均能影响机体的产热。

例如:环境温度、肌肉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均能影响机体的产热。

二、散热过程人体各器官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由皮肤散发,小部分随呼吸、粪、尿的排出而散发到体外。皮肤散热有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四种。

(一)辐射散热?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周围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取决于皮肤与环境间的温度差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二)传导散热?指热量直接从皮肤表面传给与其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散热量取决于皮肤与物体的温度差、物体的导热性能、人体与物体接触面积。临床上常用冰袋和冰帽给高热病人降温就是这个道理。

(三)对流散热?指机体凭借空气流动的散热方式。散热量取决于气温高低和气流速度。

上述三种散热方式主要见于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其散热量约占总散热量的70%。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散热。

(四)蒸发散热?指皮肤或黏膜表面水分蒸发带走体热的散热方式。散热量取决于环境温度和空气流速。人体体表蒸发散热有显汗和不显汗两种形式。

1.不显汗是指人体内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黏膜,并在未聚成水珠前就蒸发的一种散热方式。室温30℃以上,人体一天不显汗量约1000ml。

2.显汗汗腺的分泌物在蒸发表面上以明显的汗滴进行蒸发散热的一种方式。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或人体剧烈运动时,显汗成为人体最有效的散热方式。人若处在高温、高湿度和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汗液不能有效蒸发,可引起体温持续升高以至中暑,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第三节?体温调节人体内存在着体温调节机构。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他们对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不断进332?第二篇?生理学??第六章?体?温行调节,使其达到相对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体温调节分自主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两个方面。

一、自主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是指机体在各种环境温度条件下,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机构的活动,以维持体温相对平衡。这是体温调节的基础。

(一)温度感受器1.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体腔和内脏等处,包括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感受内外环境温度的变化。

2.中枢温度感受器从脊髓、脑干到下丘脑,都有对温度敏感的神经元,即中枢温度感受器,可分为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最多。PO/AH对深部血液的温度和血中的致热物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各种多肽都发生反应;也接受脑干、脊髓和外周感受器传来的温度信息。

(二)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都存在一些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结构,而下丘脑为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的温度敏感神经元不仅能感受局部组织温度变化,而且能对其他途径传入的温度变化信息作整合处理,为体温调节中枢的关键结构。

1.调节方式自主性体温调节是一种反射性调节,是保证机体恒温的基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着产热器官(肝、骨骼肌)和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的活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恒定的水平。例如,当体内外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性温度敏感神经元将温度变化信息传入中枢,经PO/AH汇集和最后整合后,经自主神经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的活动,经躯体神经调节骨骼肌,经肾上腺、甲状腺等影响物质代谢,最终使产热与散热平衡。

2.体温调定点体温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PO/AH热敏神经元可能起着调定点的作用,它对温热的感受有一定的阈值,正常人为37℃左右,这个阈值为体温恒定的调定点。当体温高于37℃时,即可刺激热敏神经元并发放冲动,引起散热过程加强,产热过程减弱,将升高的体温降到37℃。当体温低于37℃时,热敏神经元发放冲动减少,使散热减弱产热增强,将体温回升到37℃。调定点学说虽不够完善,但亦可解释一些现象,例如某些微生物作用于人体,可以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它通过前列腺素E抑制PO/AH中热敏神经元的活动,使调定点上移,此时散热过程减弱(手足发冷、皮肤苍白),产热过程增强(骨骼肌寒战),引起发热。解热药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故能解除对热敏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恢复正常调定点,使散热加强而起解热作用。

二、行为性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指机体在不同温度环境中,通过有意识的、适应性的行为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例如,人常避开过冷或过热环境,或改变姿势、增减衣着等。这些意识行为也是通过产热和散热而发挥调节作用。

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333第七章?肾脏生理第一节?概?述一、排泄和排泄器官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及过剩的或不需要的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排泄可通过不同的排泄器官经不同的途径完成。它们主要有:①肺脏: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少量水和挥发性物质;②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盐及尿素等;③消化道:通过粪便排出一些无机盐和胆色素等;④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尿酸、肌酐、某些药物、毒物以及胆色素等。

二、肾的功能由上所见,肾脏排出的物质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因而,肾脏是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可通过泌尿排泄功能,调节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此外,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和前列腺素等。一旦肾脏功能障碍,可导致代谢产物积聚,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

三、尿液(一)尿的组成成分?尿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5%~97%,余者为溶解于水中的固体物。其中主要是电解质和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另外,正常尿中也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和蛋白质,在临床上一般检查方法不易测出,故可忽略不计。若查出尿中有蛋白质或红细胞时,一般说明肾脏功能障碍。

(二)尿的理化性质1.尿量正常成人一昼夜尿量为1~2L,平均1.5L。尿量的多少与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有直接关系。如果每昼夜超过2.5L,称为多尿;少于0.5L而多于0.1L时,称为少尿;少于0.1L时,则为无尿。多尿可因水分丢失过多引起脱水。由于0.5L尿量是溶解必需排泄物的最低值,当机体少尿或无尿时可使代谢产物积聚体内,导致氮质血症及水盐代谢紊乱,严重影响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甚至可产生严重后果。

2.颜色正常新鲜尿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尿液的颜色主要来自胆红素代谢产物,其334?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深浅度与尿量多少有关,一般尿量多则色浅,尿量少则色深。尿的颜色也受食物和色素药物的影响,如摄入大量胡萝卜或服用黄连素、维生素B2等药物,尿呈深黄色。正常尿液久置后,由于尿胆原被氧化为尿胆素和磷酸盐等发生沉淀,而使尿液变得色深且混浊。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尿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时,尿呈洗肉水色,称为血尿。

3.比重和渗透压正常尿的比重一般在1.015~1.025之间,其变动范围在1.001~1.035之间。尿的比重与尿中所含溶质浓度成正变关系。其渗透压也取决于尿的溶质浓度,一般最大变动范围在30~1450mmol/L。

4.酸碱度正常尿液呈弱酸性,pH值在5.0~6.0之间,尿液的酸碱度变化主要受食物性质影响。多食荤食者(如鱼、肉等),尿液偏酸性;多食素食者(如蔬菜、水果等),尿液偏碱性。

第二节?尿的生成过程尿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生成的,其基本过程有三:①肾小球的滤过;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电解质和小分子的有机物等,经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中除不含大分子血浆蛋白外,其余成分及浓度都与血浆基本相同(表2-7-1),因而,原尿就是血浆经肾小球滤过不含血浆蛋白后的超滤液。

表2-7-1?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比较(g/L)成分血浆原尿终尿终尿浓缩倍数水9009809601.1蛋白质800.30—葡萄糖110—钠3.33.33.51.1钾0.20.21.57.5氯3.73.76.01.6磷酸根0.030.031.240.0尿素0.30.320.060.0尿酸0.020.020.525.0肌酐0.010.011.5150.0氨0.0010.0010.4400.0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335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取决于三个因素:即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

(一)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膜是滤过的结构基础。它的通透性是由机械屏障和电学屏障共同作用的。机械屏障由三层结构组成,内层是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中间是基膜(这是屏障作用的主要结构),外层是肾小囊内层上皮细胞。这三层结构上都存在着大小不同的孔道,可分别阻止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通过。此外,在滤过膜的三层结构中,都覆盖有一薄层带负电荷的涎蛋白(酸性糖蛋白),带有负电荷的物质(如白蛋白)不易通过。这种因同性电荷相斥而不易通过滤过膜的作用,形成肾小球滤过的电学屏障。两种屏障以机械屏障显得更为重要。

(二)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它由三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产生(图2-7-1)。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是促使血浆滤出的动力,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是阻止血浆滤出的阻力。其计算公式如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构成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各种压力数值,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入球端和出球端变化甚微,两端的血压几乎相等,平均值为45mmHg(6.0kPa)。血浆胶体渗透压在入球端为20mmHg(2.67kPa),随着滤过的持续进行,由于血浆中的部分水及小分子物质不断滤出,使血浆蛋白的浓度相对逐渐增加,待到达出球端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已升高到35mmHg(4.67kPa)。图2-7-1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示意图肾小囊内压平均为10mmHg(1.33kPa)。尽管原尿不断产生,因随时流经肾小管中,故肾小囊内压力变化不大(图2-7-2)。

根据上述数值,肾小球毛细血管入球端和出球端的有效滤过压分别为:入球端45-(20+10)=15(mmHg)出球端45-(35+10)=0(mmHg)计算结果表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入球端和出球端的有效滤过压是一递减的过程,在入球端,有效滤过压为正压,所以有滤过作用,而在出球端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故无滤液生成。

(三)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每分钟两肾所生成的原尿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约为125ml/min。按此值计算,每天从肾小球图2-7-2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有效滤过压变化示意图滤出的原尿量约为180L,约为人体血浆总图中数字单位为mmHg336?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量的60倍,即全身血浆每日要通过肾脏净化60次。男子的肾小球滤过率一般比女子高10%左右。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情况下,每分钟流经两肾的血浆量约为650ml。故滤过分数为125/650×100%=19%。表明流经肾脏的血浆约有1/5滤过到肾小囊内生成原尿。据上已知,每天生成的原尿量为180L,而每天排出的终尿量只有1.5L。可见,99%以上的原尿在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只有不到1%形成终尿排出体外。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由肾小囊流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绝大部分水和某些溶质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壁上皮细胞,重新回到周围血液的过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一)重吸收方式?分为主动和被动重吸收两种。主动重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将小管液中溶质转运到组织液、血液的过程。例如葡萄糖、氨基酸、Na+、K+等物质,主要是主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是指小管液中的溶质以被动扩散、渗透的方式,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血液的过程,例如水、尿素等是被动重吸收。

被动重吸收和主动重吸收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互相影响。例如,小管液中Na+被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钠泵主动重吸收后,造成肾小管内外的电化学梯度,使小管液内Cl-顺电化学梯度扩散到肾小管外。随着Na+Cl-被重吸收,小管液中溶质减少,渗透压降低,水又经渗透作用被吸引到肾小管外。

(二)重吸收能力?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各有特点(表2-7-2)。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物质种类最多,数量最大,为等渗性重吸收,是重吸收的最主要部位。这主要指近曲小管。此段水和Na+的重吸收量总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肾小球滤过率和近端小管重吸收率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比例的现象,称为球管平衡。球管平衡对机体水分变化和尿量多少影响不大,对维持细胞外液总量和渗透压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

此段水属于不可调节性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和Na+的重吸收量虽比近端小管少,但此段的重吸收量可根据机体情况而发生相应改变,尿量多少主要取决于这部分的重吸收作用。故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属于调节性重吸收,对调节机体水平衡和无机盐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表2-7-2?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重吸收的主要物质近端小管65~70全部: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2+--大部:水、Na、K、Ca、Cl、HCO3部分:尿素、尿酸、硫酸盐、磷酸盐髓袢10水、Na+、Cl-、+--远曲小管10水Na、Cl、HCO3集合管10~20水、Na+、Cl-、尿素另外,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原尿中某些物质超过肾小管对该物质重吸收的限度时,该物质将在终尿中出现。

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337(三)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1.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在近端小管全部被主动重吸收。是一种不带电荷而又被完全重吸收的物质。葡萄糖的重吸收随着Na+的主动重吸收相伴进行,所以如缺Na+或Na+的重吸收障碍时,葡萄糖的重吸收就会明显减少或停止。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超过近端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能力的极限,多余的葡萄糖随尿排出。尿中出现葡萄糖,称为糖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重吸收能力称为肾糖阈。通常以尿中不出现糖的最高血糖浓度来表示。其正常值为9~10mmol/L。

2.Na+、Cl-的重吸收肾小管液中99%以上的Na+被重吸收,仅有不到1%Na+从尿中排出。Na+65%~70%在近端小管被主动重吸收。在Na+主动重吸收的同时,Cl-和水随之被动重吸收。在髓袢升支粗段,Na+是随着Cl-的主动重吸收而被动重吸收的。

3.K+的重吸收肾小管液中的K+绝大部分被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由终尿排出的K+则几乎全部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

4.水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很大,原尿中99%的水被重吸收,仅有1%排出。若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减少1%,尿量就会成倍增加,说明水的重吸收量多少可直接影响尿量。由上表已知,尽管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不一,但它们的重吸收都是一种渗透性重吸收。

在近端小管,管壁对水的通透性很高,是远曲小管的4~5倍,水可伴随各种溶质的重吸收而被渗透性重吸收,属于等渗性重吸收,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而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虽然管壁对水的通透性较低,可它们的重吸收量却能随体内水分多少而改变,主要受抗利尿激素(ADH)的调节。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排到小管液中的过程。排泄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直接将血浆中的某些物质排入管腔的过程。分泌与排泄都与重吸收作用相反。通常分泌和排泄无严格界限,一般统称为分泌。分泌的主要++物质有H、NH3、K、尿酸和肌酐等。

(一)H+的分泌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都能分泌H+,其中80%由近曲小管+

分泌。目前认为,H的分泌是小管上皮细胞内的CO2和H2O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生成-+-H2CO3,H2CO3可迅速解离为HCO3和H,由小管上皮细胞主动分泌入管腔,而HCO3则留在细胞内。H+的分泌造成了小管内外电荷的不平衡,因而在分泌H+的同时,小管液中的Na+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被动扩散进入细胞内。再由Na+泵主动转运至组织液而入血液。与此同-+时,细胞内的HCO3也顺电化学梯度随Na一起进入血液,形成NaHCO3。可见,肾小管每分++-+泌一个H入小管液,就可从小管液中重吸收一个Na和一个HCO3入血。这种由H的分泌和Na+的重吸收伴随进行的过程,称为H+-Na+交换(图2-7-3)。通过H+-Na+交换过程,既可+

以排出代谢过程中的大量H,同时,又保留了NaHCO3(碱储备),从而实现了排酸保碱作用,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NH3的分泌?NH3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谷氨酰胺和氨基酸脱氨而来。

338?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它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透过细胞膜扩散入管腔。NH3的分泌决定于小管液的酸碱+

度,具有易向酸性溶液扩散的特性。当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增多,泌H作用加强时,NH3向+++小管液中扩散,并与H结合成NH4。NH4为水溶性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它与小管液中-

强酸盐(如NaCl)的负离子(如Cl)结合成铵盐(如NH4Cl)随尿排出;而强酸盐的正离++-子(Na)可与H交换,并与HCO3结合在一起被转运回血液(图2-7-4)。因此,NH3的分+

泌可促进H的分泌,说明NH3的分泌同样具有排酸保碱、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

图2-7-3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泌H+作用图2-7-4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泌氨作用(三)K+的分泌?K+是在肾小管中既可被重吸收又可被分泌的一种物质。原尿中的K+绝大部分在近端小管已被重吸收,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所分泌。K+的分泌与Na+的重吸收有密切关系。当有Na+的重吸收时,才有K+的分泌。在Na+的主动重吸收后,使肾小管内外电荷分布不平衡。促使K+从组织间隙向和腔内扩散,这一现象称为K+-Na+交换。由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泌H+、泌K+,都可与Na+进行交换,因此,H+-Na+交换与K+-Na+交换之间存在着竞争抑制现象。即H+-Na+交换增多时,K+-Na+交换减少;K+-Na+交换增多时,H+-Na+交换减少。例如,当机体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H+增加,H+-Na+交换增多,K+-Na+交换减少,导致血K+浓度升高,出现高血钾症。同理,碱中毒时可导致低血钾症。

(四)其他物质的排泄机体代谢产生的尿酸、肌酐等终产物,既能从肾小球滤过,又能由肾小管和集合管排入管腔。如尿酸排泄减少或重吸收过多,使血浆中尿酸含量过高,可引起临床上称为“痛风”的疾病。此外,进入体内的酚红、青霉素等药物也主要通过近端小管排入管腔,然后排出体外。临床常用的酚红排泄试验,就是自静脉注射一定量酚红,然后每隔一段时间收集尿液,测定酚红排出量,以助判断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泄功能是否正常。

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339第三节?影响尿生成的因素由上述所知,凡能影响肾小球滤过膜、有效滤过压、肾血浆流量的因素,都可影响肾小球滤过,使原尿的质和量发生改变。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一)肾小球滤过膜的改变1.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主要影响滤液的成分。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比较稳定。但在炎症、缺氧、缺血和中毒等病理情况下,可使肾小球滤过膜机械屏障与电学屏障作用破坏,导致通透性增大,使原来难以滤过和不能滤过的血细胞与蛋白质也可通过滤过膜而进入肾小囊,出现血尿和蛋白尿。

2.滤过膜的面积滤过膜面积变化主要影响尿量。正常成人,两侧肾小球滤过膜的总面积约为1.5m2以上,生理状态下变化不明显。当某些疾病时,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增生、肿胀,导致管腔变窄或完全阻塞,有效滤过面积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出现少尿或无尿。

(二)有效滤过压的改变?凡能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的因素,都可改变有效滤过压,从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受全身动脉血压的影响。当动脉血压变动于10.7~24.0kPa(80~180mmHg)之间时,肾血管可通过自身调节,入球小动脉口径发生相应变化,维持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相对稳定,使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改变。只有在动脉血压降低到10.7kPa以下时(如大失血),超出肾脏自身调节范围,才会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导致少尿。当动脉血压进一步降低至5.33~6.7kPa(40~50mmHg)时,使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将降为零,出现无尿。故大量失血引起全身动脉血压下降的病人,常出现少尿甚至无尿。但在高血压的病人,尿量并不相应增加;病情严重者,由于入球小动脉痉挛或狭窄,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有效滤过压明显降低,反而出现尿量减少。

2.血浆胶体渗透压生理状态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不大,对有效滤过压影响不明显。在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时,血浆蛋白被稀释或低蛋白血症,降低了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使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增高,使尿量增多。

3.肾小囊内压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内压比较稳定。当某些原因使肾小管或输尿管阻塞,如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时,可导致肾小囊内压增高,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此外,某些磺胺类药物,很容易在小管液酸性溶液中结晶析出,堵塞肾小管而引起囊内压升高,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下降。

(三)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正常情况下,肾血管靠自身的调节,肾小球血浆流量可保持相对稳定。当剧烈运动、剧痛、大失血、休克、严重缺氧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肾血管收缩,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滤过率降低,目的是使更多的血液流经肺、脑340?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等器官。

此外,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使肾血管收缩,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原尿量减少。

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一)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决定着小管液渗透压的高低,是对抗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而使尿量减少的力量。如果小管液中某种物质浓度增多,小管液渗透压便升高,对抗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力量增大,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因而尿量增多。这种由于增加小管液溶质浓度,提高了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而使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在糖尿病患者,由于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致使小管液渗透压增高,水的重吸收减少,出现多尿。临床上常采用能被肾小球滤过而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如甘露醇等,就是通过提高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达到利尿和消除水肿之目的。

(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又名血管升压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大部分)和室旁核神经细胞合成,沿着下丘脑—垂体束运送到神经垂体贮存并释放。

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分的重吸收而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如果释放减少,就形成稀释尿。抗利尿激素释放量的多少,主要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变化的影响。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这是生理条件下调节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的最主要因素。

下丘脑视上核附近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其对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非常敏感。当机体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下,体内水分丧失过多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加强,使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量增加,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于是产生抗利尿效应,减少体内水分的排出,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相反,当大量饮水后,体内水分增加,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量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于是尿液稀释,尿量增多。这种由于大量饮清水后而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2.循环血量的改变在心房(主要是左心房)和胸腔大静脉处存在着容量感受器。当循环血量增加时,左心房和腔静脉管壁扩张,容量感受器受牵拉刺激而兴奋,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下丘脑,反射性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使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以排出多余水分而使循环血量得以恢复。反之,当严重失血而造成循环血量减少时,对容量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传入冲动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释放量增加,增强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水分的排出以恢复正常循环血量。

3.其他因素的影响动脉血压升高可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疼痛刺激和情绪紧张可促进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引起少尿或无尿。弱的寒冷刺激可使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多。下丘脑或下丘脑—垂体束发生病变时,抗利尿激素合成与释放量发生障碍,尿量可明显增多,每日排尿量多达10L以上,临床上称为尿崩症。

(三)醛固酮?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K+的排泄。在Na+重吸收的同时,Cl-及水的重吸收也增加,从而使细胞外液中保留较多的Na+、Cl-和水。因此,醛固酮有保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341Na+、排K+及维持细胞外液和渗透压相对稳定的作用。如醛固酮分泌过多,可造成机体钠、水潴留导致组织水肿。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血中K+、Na+浓度的影响(图2-7-5)。

图2-7-5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素是肾脏近球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它的分泌主要与肾内两种感受器及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当某种原因使循环血量减少,引起肾动脉血压下降,肾血流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壁上的牵张感受器刺激减弱,使肾素分泌增加。由于肾血流量的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滤过的Na+量减少,于是激活了致密斑感受器,也使肾素分泌增加。另外,交感神经兴奋时,又能使肾素分泌增加。肾素入血后,能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生成血管紧张素Ⅰ(10肽),血管紧张素Ⅰ经肺转换酶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Ⅱ(8肽),血管紧张素Ⅱ有很强的收缩血管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可进一步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Ⅲ,血管紧张素Ⅱ和Ⅲ均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醛固酮。

2.血K+和血Na+的浓度当血K+浓度升高或血Na+浓度降低时,都能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集合管的保Na+排K+作用。相反,当血K+浓度降低或血Na+浓度升高时,醛固酮分泌则减少,保Na+和排K+作用减弱。这对恢复血K+和血Na+的正常浓度起重要作用。

第四节?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是与血浆渗透压比较而言。原尿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上相同,终尿的渗透压变动范围较大。当机体缺水时,由于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尿中溶质浓度升高,尿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称为高渗尿,表示尿液被浓缩。若体内水分过剩时,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尿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称为低渗尿,表示尿液被稀释。如果肾脏浓缩与稀释尿液的功能严重受损,则不论体内水分是否缺乏或过剩,342?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终尿的渗透压总是接近血浆渗透压,出现等渗尿。故可根据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来了解肾脏对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能力,而通过肾脏对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能力,调整尿液中溶质和水的比例,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对于机体的水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主要在肾髓质内进行,它与肾髓质存在渗透压梯度有密切关系。肾髓质的渗透梯度是从肾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开始,越向髓质深部,组织液的渗透压浓度越高,到锥体乳头部的渗透浓度可比血浆高出3~4倍(图2-7-6)。肾髓质的渗透压梯度和肾小管各段的通透性不一,是对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前提条件。最终决定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则取决于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水平。

图2-7-6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示意图一、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和保持图中数字单位为mmHg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与各段肾小管对Na+、水和尿素的通透性各不相同有关。

(一)肾外髓渗透压梯度的形成?由于外髓髓袢升支粗段对Cl-主动重吸收和Na+被动重吸收,但对水却不易通透,使小管液变为低渗,同时因NaCl的重吸收,使外髓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形成外髓渗透梯度。因此,肾外髓渗透梯度,主要是由NaCl的重吸收形成。

(二)肾内髓渗透梯度的形成?肾内髓渗透梯度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由于尿素在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和外髓集合管不易通透,致使集合管中尿素浓度逐渐增高。当小管液流经集合管内髓段时,此段对尿素的通透性良好,于是尿素顺浓度梯度进入内髓,造成内髓渗透浓度升高。另一方面,小管液由髓袢转折处流入髓袢升支细段时,此段对水不易通透,对NaCl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因而NaCl顺浓度梯度进入内髓,增加了内髓的渗透浓度。所以,肾内髓渗透梯度主要是尿素和NaCl重吸收形成(图2-7-7)。

图2-7-7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和保持粗箭头表示主动重吸收,粗线表示对水不易通透,Xs表示未被吸收的溶质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343(三)肾髓质渗透梯度的保持?有赖于直小血管的作用。由于直小血管降支与髓袢降支并行排列,髓质组织中NaCl和尿素浓度比血浆浓度高,NaCl和尿素顺浓度梯度进入直小血管降支内,形成和髓质内相同的渗透压梯度。当血液由直小血管升支向皮质方向流动时,由于直小血管升支内渗透压高于同一水平的组织液,故组织液中水渗透入直小血管升支。同时,直小血管升支中的NaCl和尿素则扩散到组织液,并由组织液再进入直小血管降支,形成NaCl和尿素在直小血管降支—升支—组织液—降支的短路循环。通过这一短路循环,既保留了肾髓质的溶质,又运走了重吸收的水分,故能保持肾髓质的渗透梯度。

二、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过程鉴于上述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存在,当来自近端小管的小管液流经髓袢时,其渗透压的变化与髓质组织液渗透压基本上保持一致。但因髓袢升支粗段对Cl-的主动重吸收,对Na+的被动重吸收和对水的不易通透,使小管液中NaCl浓度低于血浆渗透浓度,成为低渗溶液。髓袢升支粗段这一特性,是尿液稀释的关键所在。当低渗小管液流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经肾髓质过程中,水受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影响又被重吸收。水重吸收量的多少,受抗利尿激素的控制。当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管壁对水的通透性增大,小管液中的水重吸收增加,于是尿液浓缩成高渗尿。当机体水分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水分不通过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小管液中的水分重吸收减少,但从髓袢升支来的低渗Na+和尿素仍能被重吸收,故使小管液中溶质浓度进一步降低,形成低渗尿。

第五节?尿的输送、贮存和排放一、尿液的输送与贮存尿液在肾单位和集合管内不断生成后,由肾乳头流经肾盏驱入肾盂,在压力差和肾盂收缩作用下进入输尿管。输尿管通过节律性的蠕动将尿液输送入膀胱。

尿液主要贮存于膀胱。当尿液进入膀胱后,膀胱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平滑肌的紧张性,使其容积随尿量的增多而增大,故膀胱内压无明显的变化。当膀胱内尿量贮存到一定程度,使膀胱内压升高时,便可引起排尿反射。所以,膀胱排尿是间歇进行的。

二、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膀胱平滑肌又称逼尿肌,它和尿道内括约肌都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副交感神经来自盆神经,当它兴奋时,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弛,引起排尿。交感神经来自腹下神经,当其兴奋时,则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内括约肌收缩,阻止排尿。尿道外括约肌是骨骼肌,受阴部神经支配,来自骶神经,属躯体运动神经,受大脑的随意支配,兴奋时使尿道外括约肌收缩,阻止排尿。

三、排尿反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反射过程,一般成人膀胱内尿量在400ml以下时,其膀胱内压很低。

344?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当膀胱内贮存尿量增加到400~500ml,膀胱内压升高超过0.98kPa时,膀胱壁上的牵张感受器受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上传到脊髓骶段排尿初级中枢,同时,兴奋冲动也传入大脑皮层,引起尿意。如情况允许,大脑皮层发放冲动使骶髓排尿中枢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出,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弛,尿液进入尿道。尿液进入尿道后,刺激尿道感受器,冲动沿传入神经传至脊髓骶部的排尿中枢,加强排尿活动,并抑制阴部神经的活动,使尿道外括约肌松弛,于是,尿液排出体外。

由于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排尿反射可随意进行。通常成人有尿意时,可引起排尿反射,如果当时情况不允许,中枢可发放冲动经腹下神经至膀胱,使逼尿肌舒张,内括约肌收缩。同时经阴部神经使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加强,抑制排尿活动。在婴幼儿,因其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善,对排尿初级中枢控制能力较弱,故排尿次数多,且易发生遗尿现象。

若贮尿或排尿发生障碍时,都可出现排尿异常。临床常见的有尿频、尿失禁和尿潴留。尿频是指排尿次数过多,常因膀胱炎症或机械性刺激(膀胱结石等)引起。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常见于脊髓受损伤,排尿初级中枢与大脑皮层联系中断,排尿表现为简单的不随意反射。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尿液过多而不能排出,多见于脊髓的骶部损伤或尿路受阻所造成。

四、祖国医学对“肾”的认识祖国医学中“肾”,与现代医学的肾脏在功能方面有较大的区别。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其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司二阴。

肾主藏精,是指肾具有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功能。“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先天的生殖之精和后天的五脏六腑之精。《灵枢》记载:“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意思是说,人在胎儿阶段,最先生成的就是精,然后在精的发育前提下,脑髓、骨髓、筋脉、皮肉、毛发等形体组织才逐渐生长成熟。这里所述的精,就是先天的精,是构成新一代形体之前的原始物质,即精子、卵子、受精卵及遗传物质等。《素问》记载:肾能“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这里所述的精,是后天之精,它是来源于饮食精微,由脾胃所化生,是维持生命、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才能充分发挥生理作用,后天之精也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得到化生,两者都藏肾,故肾有“生命之根”之称。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能化气,称为“肾气”。肾阴和肾阳在人体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动态平衡。如果这一功能失调,常表现为肾阴和肾阳的失常。如肾阴虚,出现眩晕耳鸣、健忘少寝、咽干舌燥、潮热盗汗等;肾阳虚,出现精神不振、腰膝冷痛、肢冷尿频、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症状。

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它主要表现为水液的升清降浊:一方面是将能滋养组织的清液上输到肺,再由肺宣发到周身;另一方面将组织利用后的浊液下降至膀胱,再排出体外。肾主水功能失调,可造成水液代谢障碍,水液潴留可见水肿、尿少;水液丢失过多,可见尿频、尿崩等症状。

第二篇?生理学??第七章?肾脏生理?345肾主骨、生髓,是指肾与骨、髓的发育及其功能有密切关系。这是因为肾藏精生髓,而髓又能养骨,髓藏于骨,故称为骨髓,肾与骨髓的生成发育有密切关系。髓又包括脊髓,脊髓上通于脑,脑为髓聚合而成,故有“脑为髓之海”之说。脑主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所以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情志,除与心、肝有关外,与肾亦有密切关系。

肾开窍于耳及司二阴,是指肾与耳的听觉功能和前后二阴的功能有密切联系。耳的听觉需有肾中精气的充养,听觉才能灵敏。故有“肾气通于耳”之说。二阴是指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二阴的功能也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故有“肾司二便”之说。此外,肾主纳气与呼吸功能亦有关系。

总的看来,祖国医学所说的“肾”,包括现代医学的肾脏、生殖、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部分生理功能。近几十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肾虚病人的24小时尿17-羟皮质醇含量均低于正常人,经补肾后,随着症状好转,其检验值均有所提高。证明“肾”与肾上腺皮质有密切关系。同时测定尿17-酮类固醇,也显示“肾”与性腺有关。从而提示肾与现代医学中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下丘脑—腺垂体—性腺之间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肾”与肾脏有较大区别。

346?第二篇?生理学??第八章?感觉器官第八章?感觉器官第一节?概述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感受器是指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各种感受器的结构是不同的,有的很简单,只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而有的则是一些高度分化的感觉细胞(如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等)。感受器加上有利于发挥其生理功能的非神经性细胞的附属结构称为感觉器官。如眼、耳、鼻等。

感受器可根据存在部位及功能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体表的外感受器,可感受外环境的变化,并将信息通过感觉神经传到中枢,引起明确的主观感觉。它对机体适应外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如视、听、嗅、痛觉等感受器。另一类是位于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中的内感受器,可感受内环境变化刺激,其信息到达中枢后,一般不产生意识感觉。但对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如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等。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一)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只对某种刺激最为敏感,这种最敏感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例如波长介于370~740nm的光波,是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介于16~2Hz的声波是听觉器官的适宜刺激。

(二)换能作用?感受器能把各种能量形式的(如光能、热能、机械能或化学能)刺激转变为相应的神经冲动,称为换能作用。当感受器受到适宜刺激时,首先在感受器的细胞膜上引起一个局部电位变化,称为感受器电位。当其达到一定数值,经扩布使感觉神经末梢细胞膜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便爆发动作电位,并沿传入纤维传到相应中枢引起特定感觉。

(三)适应现象?指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感受器对其适宜刺激的敏感性逐渐下降,传入冲动逐渐减少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各种感受器适应的快慢不同,如触觉、嗅觉等感受器适应很快,有利于机体不断接受新的刺激;而颈动脉窦、主动脉弓、肌梭等感受器适应较慢,有利于机体对血压、姿势等进行持续监测,并进行持久的调节。

适应不是疲劳,而是感受器的功能特点,当适应产生后,如再增强该刺激,又能使传入冲动增加。

第二篇?生理学??第八章?感觉器官?347第二节?视觉器官眼是视觉器官。发光的客观物体,通过视觉器官及其传入系统传至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

眼从功能上可分为折光系统与感光系统两部分。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所组成,它们能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聚焦成像于视网膜;感光系统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而兴奋,将光能转换为视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枕叶视觉中枢,引起视觉。

一、眼折光系统的功能(一)眼的折光成像?外界光线入眼后,通过眼的折光系统时发生光的折射,最后于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倒置实像。眼的成像原理与凸透镜成像原理基本上相似,但由于人眼的折光结构不像凸透镜那样简单,为便于图2-8-1简约眼的视网膜物像形成图解理解,通常用简约眼来说明眼的折光和成像(图2-8-1)。

简约眼是假定眼球由一个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构成,眼内容物均匀,折光指数为1.33。节点(总光心)距角膜前表面5mm,后主焦点在节点后15mm,正相当于视网膜的位置。

实测证明,凡在眼前6m以外直至无限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至眼的光线近于平行,折射后都可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不需作任何调节,就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但是,由于视网膜到节点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物像大小与物体大小呈正比,与物体到眼的距离成反比。即物体太小或物距太远等情况,都可能看不清楚。

(二)眼的调节?眼为使6m以内不同近距离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而进行调整的过程,称为眼的调节。通常把眼作最大调节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点称为近点。把眼作最大限度调节所能增加的折光能力称为调节力。眼的调节力用D来表示。在眼镜行业中1D=100度。人眼的调节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表现为近点远移,调节力降低(表2-8-1)。

表2-8-1?不同年龄人正常眼的调节年龄(岁)调节力(D)近点1011.38.8209.610.4307.812.8405.418.5501.952.6601.283.3701.0100.0348?第二篇?生理学??第八章?感觉器官眼视近物时的调节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三个方面的变化:1.晶状体的调节当眼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使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由于本身的弹性回位变凸,眼折光力增强,使来自近处的辐射光线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由于随之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减退,调节力也逐渐减弱,近点逐渐远移。

如上所示,10岁儿童平均近点8.8cm,40岁以后晶状体弹性明显减退,至50岁时近点为52.6cm,此时,正常眼静息状态下看52.6cm以内近物时,视物不清,这种近点远移的状态,称为老视(老花眼),需戴凸透镜加以矫正,以增加折光能力。

2.瞳孔的调节瞳孔的大小随视物的远近和光照强弱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视近物时,在晶状体凸度增大的同时瞳孔缩小,以减小进入眼内的光量;视远物时,瞳孔扩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瞳孔随物体远近而改变的现象,称为瞳孔反射。其作用是使亮度适宜,物像更清晰。另一种情况是视强光时瞳孔缩小;视弱光时,瞳孔扩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眼时,对侧瞳孔亦同时缩小,称为互感反应。其意义是限制光线的摄入量,保护视网膜不受强光的损伤。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中脑,临床上常把此反射作为判断全麻深度和昏迷病人垂危程度的重要指标。

3.眼球会聚当双眼注视的物体向眼前移近时,可见两眼球同时向鼻侧聚合,称为眼球会聚或辐辏。其意义是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对称点上,形成清晰的单一视觉,否则将出现复视。

(三)眼的折光异常?正常眼的折光系统不需进行调节就可以使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经调节的眼,只要物体离眼的距离不小于近点,也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正视眼〔图2-8-2(1)〕。若眼的折光能力或眼球的形态发生异常,致使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称折光异常或屈光不正。常见的折光异常有近视、远视和散光。其主要原因和矫正方法如下:1.近视眼多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过强,使平行光线聚焦成像于视网膜之前,近点近移,所以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的方法是戴凹透镜〔图2-8-2图2-8-2眼折光异常及其矫正(2)〕。高度近视与遗传有关,但大多数近视的形成主要是后天用眼不当。如看书距离太近或姿势不正、看书过久或字迹太小及照明不足等,均可造成睫状肌过度紧张或双侧紧张度不对称。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视力保健宣传教育,以减缓近视眼逐年上升的趋势。

2.远视眼因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力太弱,使平行光线聚焦成像于视网膜之后,因而物像不清。远视眼无论在视远物或视近物时都需要调节,当其视近物时,则需要进行更大程度的调节才能看清物体。由于晶状体的调节有一定的限度,故视近物时眼的调节余第二篇?生理学??第八章?感觉器官?349地减少,近点远移。远视眼易发生调节疲劳,引起头痛。幼儿眼球小,眼轴过短,多呈远视,至6岁左右发育成正视眼。远视眼矫正的方法需戴凸透镜以增加折光力,使物像聚焦于视网膜上〔图2-8-2(3)〕。

3.散光眼是由于眼球折光面(角膜)不是正圆的球面,折光力不一,平行光线不能同时聚焦,所以视物不清,物像易变形。矫正的。方法是戴适宜的圆柱透镜(图2-8-3)。

图2-8-3散光透镜成像特点二、眼感光系统的功能(一)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1.视锥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部分。尤以黄斑区中央凹最为密集,视锥细胞对光的敏感度较低,只能感受较亮光的刺激,能分辨颜色,有色觉。故视锥细胞专司昼光觉和色觉。

2.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外周部分。对光的敏感度较高,只能感受弱光刺激,无辨色能力。故专司暗光觉和黑白视觉。

(二)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在接受光刺激后,能将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其物质基础是感光细胞内含有的感光色素。

1.视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它在光照时,分解为视黄醛和视蛋白,同时出现感受器电位。在暗处,视黄醛又与视蛋白重新合成视紫红质。视黄醛是维生素A的氧化物,在视紫红质分解与合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需要血液中的维生素A来补充,如果体内维生素A缺乏,将会影响视紫红质的合成及其化学反应过程的正常进行,从而引起夜盲症。其过程简示如下:光

视紫红色视黄醛+视蛋白暗处酶

维生素A2.视锥细胞与色觉目前已知,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与视杆细胞的差别主要是视蛋白部分不同。由于视蛋白结构的差异又使视锥细胞区分为三种能分别感受不同颜色的感光色素,分别为红、绿、蓝三种颜色,称为“三原色学说”。这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红(波长700nm)、绿(波长540nm)、蓝(波长450nm)光刺激最为敏感。当三种光波以不同比例刺激视网膜时,这三种视锥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兴奋,引起三种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不同程度分解,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色觉。人眼能分辨不下150种颜色。

当人眼缺乏辨别某种颜色的能力时,称为色盲。色盲可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全色盲极为少见;部分色盲中以红绿色盲较为多见。这种患者除极少数是由于视网膜病变引起外,绝大多数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是缺乏某种视锥细胞所致。如辨别颜色的能力较正常人差,称为色弱。色弱多与健康和营养有关。临床上,色觉障碍的人,不能从事与颜色有关的一些职业,如司机、医务人员等。

350?第二篇?生理学??第八章?感觉器官(三)暗适应与明适应?当人从光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暂时看不清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看清,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相反,当从暗处突然进入强光下,一时强光耀眼不能视物,稍待片刻后视觉恢复,这一现象称为明适应。

以上两种情况都和感光色素的合成与分解有关。暗适应是由于在明处两种感光细胞中的感光色素都被分解,但程度不同。视杆细胞中的视紫红质分解量多,剩余量少,不足以引起兴奋;而视锥细胞中的感光色素仍可在新的水平上维持分解与合成的动态平衡,保持明视觉。进入暗处后,只有当视紫红质合成达到能使其兴奋的水平时,暗视觉才得以恢复。

明适应过程较快,由于在暗处合成的视紫红质到亮光下大量分解,因而产生耀眼的感觉。待视紫红质减少后,即恢复由视锥细胞维持的明视觉。

三、视力与视野(一)视力?视力又称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一般以眼能分辨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衡量标准。通常以视角的大小为指标。所谓视角是指物体上两点光线射入眼球后在节点交叉所形成的夹角。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不同的人眼所能辨别物体两点图2-8-4视敏度示意图的最小视角是不同的,视角越大,视力越差;相反,视角越小,视力越好。正常眼视力能分辨的最小视角为l′角。1′角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两点间距离为4~5μm,恰好相当于一个视锥细胞的直径,可见,两条光线分别刺激两个视锥细胞,并且中间间隔一个未被刺激的视锥细胞(图2-8-4)。视力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视力表上的每个E字缺口,在规定距离处,于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相当于一个视锥细胞的直径,所以可分辨出两点,即E字缺口的朝向。

当人眼能看清5m远处视力表上的第11行E字缺口,两光点间距为1.5mm时,定为正常视力,以5.0(标准对数视力表)表示,即用小数记录为1.0,这时视角为1′角。

(二)视野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用视野计可测绘出视野图,正常人视野范围,颞侧与下侧大于鼻侧与上侧。这与面部结构有关。不同颜色的光所测得的视野大小也不一样,白色视野最大,其次是黄蓝色,再次为红色,绿色视野最小(图2-8-5)。

视野能反映视网膜感光的空间范围,对协助诊断视网膜、视神经和视觉传导通图2-8-5人右眼视野图第二篇?生理学??第八章?感觉器官?351路的病变有一定的意义。

四、双眼视觉两眼同视一物体时的视觉称为双眼视觉。此时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分别经两侧视神经传到中枢,经大脑皮层整合作用形成单一视觉。双眼视觉不仅可扩大视野,以弥补生理盲点的缺陷,而且能形成立体视觉。

第三节?位听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又是位置觉和平衡觉器官。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构成传导声音与感受声音的听觉器官。内耳的前庭器官是人体对运动状态及其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能感受头部和身体位置的变化,由其传至中枢的信息,会引起相应的前庭感觉和反应,对维持身体的平衡起重要作用,故又称平衡器官。

一、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一)外耳的功能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并助于声源定向的功能。外耳道既是声波传导的通道,又是声波传导的共鸣腔,能增强作用于鼓膜的声压,提高声音的强度。

(二)中耳的功能中耳由鼓膜、鼓室、听小骨、听小肌及咽鼓管等构成。总的作用是完成声波的传导,调节鼓室内外气压平衡。

1.鼓膜的功能鼓膜是一个弹性好、有一定张力的漏斗形膜,是一个压力承受装置。

当其受到声波的压力后,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即振动与声波共始终,很少有残余振动。因此能如实地将声波传入内耳。

2.听骨链的功能听骨链由锤骨、砧骨和镫骨连接而成。在功能上它们形成了一个杠杆系统,锤骨柄附着于鼓膜,为长臂,砧骨长突为短臂,镫骨底板正嵌在内耳前庭窗上。由此,鼓膜、听骨链与前庭窗共同构成了声波由外耳传向内耳的最有效通路。鼓膜的振动通过这一杠杆系统传到前庭窗时,使声波振幅减少而强度增大(图2-8-6)。这样,可避免过强振动刺激对内耳的损伤。

图2-8-6声波的传导途径3.咽鼓管的功能咽鼓管是鼓室与咽腔相通的管道,平时处于闭合状态,当吞咽、呵欠和喷嚏时开放。以使鼓室内气体暂时与大气相通。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鼓室内空气与大气之间的气压平衡,保持鼓膜的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功能。当耳、咽部有炎症时,使咽鼓管闭塞,鼓室内气体被吸收而形成负352?第二篇?生理学??第八章?感觉器官压,致使鼓膜内陷,振动性能失常,出现耳闷、耳鸣等症状。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声波传入内耳包括气传导与骨传导两条途径。气传导是指声波经外耳道、鼓膜和听骨链至前庭窗传入内耳的途径,这是声波传入的主要途径。此外,声波还可通过鼓室内的空气振动经蜗窗传入内耳。此途径对正常听觉并不重要,只有当鼓膜穿孔或听骨链硬化时才显得重要。骨传导是指声波直接振动颅骨经耳蜗骨壁传入内耳的途径。正常骨传导的作用甚微。临床上常检查气传导和骨传导的受损情况,来协助诊断耳聋的性质。如气传导受损,而骨传导不受影响,则多是由外耳或中耳病变引起的传音性耳聋;若气传导和骨传导同样受损,一般是由耳蜗病变引起的感音性耳聋。

二、耳蜗的感音功能(一)耳蜗的结构?内耳耳蜗形似蜗牛壳,被前庭膜与基底膜分隔为蜗管、前庭阶和鼓阶。

蜗管内充满内淋巴,前庭阶和鼓阶内为外淋巴,并通过蜗顶部的蜗孔相互沟通。在耳蜗底部,前庭阶与前庭窗膜相接,鼓阶与圆窗膜相接。基底膜上有感受声音的螺旋感受器(又称柯蒂器),由内外毛细胞与支持细胞构成。

毛细胞顶端有纤毛,纤毛上有盖膜,纤毛接触或插入盖膜之中。

图2-8-7耳蜗管横断面图毛细胞底部与耳蜗神经相连(图2-8-7)。

(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声波传入内耳,无论是气传导还是骨传导,都可振动耳蜗淋巴,引起基底膜的振动,于是螺旋器的毛细胞与盖膜之间相对位置不断发生改变,使毛细胞的纤毛受力而弯曲,随之毛细胞的纤毛弯曲引起耳蜗的电位变化,尔后转变为神经冲动,沿耳蜗神经传到大脑皮层颞叶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三)耳蜗对声波的初步分析?耳蜗内的基底膜是一种弹性膜,由2000~3000条横行纤维组成,底部纤维短,顶部纤维长。根据行波理论,表明基底膜的振动是以行波的方式进行的,即内淋巴的振动首先引起靠近前庭窗处的基底膜振动,然后以行波形式沿基底膜向蜗顶传播,如同人在抖动一条绸带时,行波沿绸带向远端传播一样。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最大振幅的部位不同,振动频率愈低,行波传播的距离愈远,最大振幅出现在蜗顶部位;振动频率越高,行波传播的越近,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前庭窗。由于不同区域有关的毛细胞受到的刺激不同,向中枢传入冲动的组合就有所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调感觉。

三、内耳前庭器官的位置觉功能前庭器官包括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是人体头部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受器,在调节肌肉的紧张性和维持身体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第二篇?生理学??第八章?感觉器官?353(一)椭圆囊和球囊的功能?两囊的侧壁上各有一囊斑,囊斑中毛细胞的纤毛穿插在耳石膜中,耳石膜是由碳酸钙和蛋白质构成的胶质板。

当头部位置改变或作直线变速运动时,由于惯性和重力作用,耳石膜与毛细胞发生位移,毛细胞受牵拉刺激而兴奋,冲动沿前庭神经传入相关中枢,引起姿势反射以维持身体平衡,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空间位置感觉或变速感觉。

(二)半规管的功能?三个半规管互相垂直配布在三个平面上。每管末端近椭圆囊处有膨大的壶腹部,内有一隆起的壶腹嵴,其中的毛细胞顶部纤毛埋植于圆顶形胶体终帽内。

当人体作旋转变速运动时,与运动方向相应平面上的半规管内淋巴因惯性冲击终帽,使之倾斜,牵拉纤毛使毛细胞受刺激而兴奋,冲动沿前庭神经传入中枢,引起姿势反射,维持躯体平衡。同时冲动上传大脑皮层,产生旋转运动感觉。

前庭器官受到过强、过久的刺激或感受器敏感性过高的人,常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心率加快等自主神经反应。这些反应明显的人可发生晕车、晕船等现象。

如进行适当锻炼,适应能力可以提高。

354?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神经系统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功能系统,它既能协调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功能活动具有完整统一性;又能在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调节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统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态。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形态有多种多样,但在结构上大致都可分为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

神经元通过胞体或树突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或感受器的信息,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将信息传给中枢的神经元称为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将中枢的信息传给效应器的神经元称为运动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其余大量在中枢内起联络作用的称为中间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通常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信息。

第一节?反射中枢反射中枢是指在中枢神经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在反射活动中,神经元间联系最普遍的方式是突触联系。

一、突触与突触传递(一)突触的结构与类型?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能传递信息的部位。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图2-9-1)。

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面对突触间隙的膜称为突触前膜。突触小体内的轴浆中有较多的线粒体和突触小泡,小泡内贮存兴奋性递质或抑制性递质。突触后神经元面对突触间隙的膜称为突触后膜,膜上有与相应递质结合的受体。突触前膜与图2-9-1突触结构示意图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355突触后膜之间为突触间隙。

突触根据接触部位不同分为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轴突突触等类型(图2-9-2);根据突触传递的效应不同,又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二)突触传递的过程?突触前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过程称为突触传递。

1.兴奋性突触的传递当突触前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传到轴图2-9-2突触类型示意图突末梢突触小体时,引起膜外的Ca2+内流。使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最后与前膜接触、融合、破裂,释放出兴奋性递质到突触间隙,并扩散至突触后膜,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显著提高,引起后膜局部去极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当EPSP达到阈电位时,使突触后膜神经元爆发动作电位,出现兴奋。这种突触称为兴奋性突触。

2.抑制性突触的传递在抑制性突触处发生的变化和兴奋性突触相似,但由于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对Cl-、K+(尤其是Cl-)的通透性显著提高,引起后膜发生超级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表现出抑制,这种突触称为抑制性突触。

现将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概括如下:突触前神经释放兴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末梢兴奋性递质(突触后膜去极化)突触前神经释放抑制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抑制末梢兴奋性递质(突触后膜超极化)二、中枢神经元间的联系方式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为数甚多,它们之间通过广泛复杂的联系,实现对信息的传布与处理。其主要的联系方式有以下几种(图2-9-3)。

(一)辐散式?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过分支与多个神经元发生联系。它使中枢神经系统得以实现信息的扩布。

(二)聚合式?多个神经元通过其轴突末梢共同与一个神经元联系。这样使信息得以总和。图2-9-3神经元间联系方式(三)环路式?一个神经元轴突侧支,356?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经过若干中间神经元又返回与该神经元发生联系。这不仅可以延长信息的传递时间,而且通过环路联系实行自我控制。

三、反射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一)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具双向性。而兴奋通过突触时,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向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树突或轴突,不能逆传。这就保证了反射活动有规律地进行。

(二)中枢延搁?也称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得多,因其传递过程必须经历递质释放、扩散及对后膜受体作用等。反射活动中通过的突触数目愈多,中枢延搁时间愈长。一般来说,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时间为0.3~0.5s。

(三)总和?在反射过程中,由单根神经纤维传入的单一冲动,一般不能引起反射性传出效应。但通过若干条纤维同时把冲动传至同一中枢,或一条纤维有若干个冲动连续传入,就能够引起反射活动,这种现象称为总和,并分别称为空间总和与时间总和。因为在同时或先后有较多的传入纤维兴奋时,突触后电位则随递质释放量的增加而加大,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则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而爆发动作电位。

(四)后放?在反射活动中,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放冲动,这种现象称为后放。中枢内神经元的环路式联系是后放的结构基础。

(五)易疲劳性?冲动在神经纤维传导具有相对不疲劳性,但信息在突触传递是最易疲劳的部位。当突触前轴突末梢反复受到较快频率刺激时,由于递质耗竭,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减少,影响反射活动的进行,此现象称为突触传递的疲劳。它可防止神经中枢过度兴奋,对神经中枢起保护作用。

(六)易受内环境变化和某些药物的影响?内环境的任何变化,例如缺氧、血液酸碱度的变化或咖啡因、茶碱、麻醉药等,都会影响突触的传递。如酸中毒的病人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可导致昏迷,碱中毒的病人易诱发抽搐。

四、中枢抑制的分类和作用神经中枢内除有兴奋活动外,还有抑制活动。抑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生理过程。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调整神经中枢兴奋的强度和广度,使反射活动适度、有效、精确与协调,同时对机体具有保护性意义。根据中枢抑制产生的部位和电位变化不同,分别称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

(一)突触后抑制?是指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一种超极化抑制。它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实现的。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使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从而使突触后膜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这种抑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普遍存在。例如,人在走路时,伸肌与屈肌之间的交互抑制就属于突触后抑制。当引起屈肌反射的刺激,沿传入神经传入的冲动使屈肌中枢兴奋时,同时经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使与屈肌相拮抗的伸肌中枢抑制,引起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完成屈肌反射(图2-9-4)。突触后抑制的作用是使反射活动协调。

(二)突触前抑制?是指发生在突触前膜上的一种去极化抑制,通过轴突—轴突突触的活动实现。由于兴奋性神经元的突触在另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影响下,即通过轴突—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357轴突突触的活动,发生了去极化,使随之传来的动作电位幅值减小,释放兴奋性递质量减少,突触后膜的EPSP亦相应减少,以致不易或不能爆发动作电位而呈现抑制性效应(图2-9-5)。突触前抑制的主要作用是全面调节感觉传入信息。

图2-9-4交互抑制示意图图2-9-5突轴前抑制产生原理示意图+:中枢兴奋-:中枢抑制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各种感受器受到内、外环境的适宜刺激时,都能将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再沿传入系统传入大脑皮层产生感觉。

一、信息传入系统机体的信息传入系统可分为特异性传入系统和非特异性传入系统(图2-9-6)。

(一)特异性传入系统?机体各种感受器的传入信息(除嗅觉外)进入中枢后,都要在丘脑最后交换神经元,再由丘脑发出特异性投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投射系统,称为特异性传入系统。特异性传入系统的作用特点是:①一种传导径路一般只传导一种特定感觉;②典型的传导径路一般包括三级神经元;③终止于皮层特定区域,呈点对点的投射。特异性传入系统的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放传出冲动。

(二)非特异性传入系统?各种特异性感觉传入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多次换元后到达丘脑,再由丘脑发出纤维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该传入系统称为非特异传入系统。其作用特点是:①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不是点对点投射;②上行传导径路呈多突触联系;③不产生特定感觉。实验证明:从中脑头端切断动物网状结构,动物则出现昏睡状态。若刺激中脑网状结构,能唤醒睡眠358?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动物。说明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故这一系统又称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非特异性传入系统的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保持觉醒。由于这一系统是多突触联系,因而易受麻醉药和催眠药的影响,如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原理主要是由于其阻断了上行激活系统兴奋传递的结果。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大脑皮层能对传入的信息作最后的分析与综合,是神经系统感觉分析功能的最高级部位。皮层的不同区域,引起不同的感觉。

感受不同性质信息的大脑皮层区域,称感觉代表区。

(一)体表感觉区?体表感觉(即皮肤的痛、温、触觉等)传入纤维主要投射到中央后回,又称第一体感区。第一体感区定位图2-9-6信息传入系统示意图明确而精细。它具有以下特征:①感觉投射是左右交叉的,但头面部感觉投射是双侧的;②投射区的空间分布上下倒置,但头面部内部是正立的;③区域的大小与感觉的灵敏程度有关,灵敏度高的部位如唇、舌和手指的感觉代表区所占范围较大,而感觉迟钝的躯干投射区较小。

此外,在中央前回和脑岛之间还存在第二感觉区,此区的特征是面积小,双侧投射,正立位安排,定位不明确,对感觉仅有粗略的分析作用,可能与痛觉有关。(图2-9-7)。

(二)内脏感觉区?内脏感觉代表区可能位于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叶等。

(三)视觉区和听觉区?视觉代表区位于枕叶皮层内侧面距状裂上下两缘,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与颞上回。由于视神经是鼻侧纤维交叉,颞侧不交叉,故一侧枕叶受损,将产生对侧偏盲。一侧听区接受双侧性投射,故一侧颞叶受损,不致引起全聋。

(四)嗅觉区和味觉区?嗅觉区位于梨状区皮层图2-9-7大脑皮层的感觉及运动代表区前部、杏仁核的一部分等,味觉区则位于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区的下侧。

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359三、痛觉痛觉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感觉,常伴有情绪和防御应激反应,对机体具有保护性意义。疼痛又常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因此,在临床上医生可根据疼痛的性质、特征等协助诊断疾病。

(一)皮肤痛觉?皮肤痛觉感受器是存在于组织中的游离神经末梢。任何形式的刺激,只要超过一定强度,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引起组织损伤而释放一些致痛物质,如H+、K+、组胺、5-羟色胺以及缓激肽等。这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入中枢,引起痛觉。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出现两种性质不同的痛觉,首先出现定位清楚、短暂而尖锐的“刺痛”,称为快痛;随后出现定位不清、较持久的“烧灼痛”,称为慢痛。慢痛常伴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呼吸等方面的变化。

(二)内脏痛与牵涉痛?内脏痛是指内脏受刺激时所产生的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与皮肤痛相比,内脏痛有以下特征:1.对炎症、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等刺激较敏感。

2.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

3.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定位不精确,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常伴有不安等情绪反应。

4.有的内脏痛还伴有牵涉痛。

牵涉痛是内脏疾患引起特定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对某些疾病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常见内脏疾病引起牵涉痛的部位如表2-9-1。

表2-9-1?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患病器官体表疼痛部位心脏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胃、胰左上腹、肩胛间肝、胆右肩胛肾、输尿管腹股沟区阑尾上腹部或脐周围关于牵涉痛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患病内脏和被牵涉皮肤部位的传入神经纤维在同一脊髓节段进入脊髓内同一区域交换神经元,并由同一纤维上传。由于平时该通路传入冲动多来自体表皮肤,故误认为是来自皮肤而产生了牵涉痛。另方面,来自患病内脏的传入冲动进入脊髓后,可向周围扩散,因而提高了邻近神经元的兴奋性,以致产生皮肤痛觉过敏。

(三)针刺镇痛原理的探讨?针刺镇痛是以针刺有关穴位使疼痛减轻或消失的一种疗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针刺麻醉”。实验证明,针刺合谷穴,可使皮肤痛阈提高80%~100%,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头痛和牙痛取得明显疗效。针刺足三里穴可以抑制胃肠运动,达到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腹痛。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针刺镇痛的基础上,我国又首创针刺麻醉,患者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甲状腺、胸腔以及盆腔器官等手360?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关于针刺镇痛的原理,综合有关资料,主要有经络观点、神经观点和递质观点等三种学说。

经络观点认为,在针刺“得气”时针感沿一定方向和路线传导,到达有关肢节和脏腑,达到镇痛的效果。神经观点认为,针刺的感觉传入信息与伤害性传入信息在中枢内相互作用,针刺穴位的传入信息抑制了痛觉传入信息,从而产生了镇痛效应。递质观点则认为,针刺镇痛与多种递质有关,尤其是与脑组织释放的内啡肽有关。内啡肽与脑组织内的吗啡受体结合,可以产生类似于注射吗啡的镇痛效应。

第三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人类生存离不开劳动和运动。人体各种躯体运动,都是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各肌群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来完成的。这种协调与配合又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

一、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中央前回是皮层的主要运动区,其功能特征有:①左右交叉支配,但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数为双侧性;②具有精确的功能定位,定位呈倒置性,头面部正立;③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运动愈精细、肌肉愈复杂,代表区愈大。

(二)信息传出系统?机体的信息传出系统包括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就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活动来完成的。

1.锥体系是指由大脑皮层发出经内囊和延髓锥体下行至脊髓的传导束,即皮层脊髓束,或称锥体束。由皮层发出抵达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皮层脑干束),虽不经过延髓锥体,但功能相似,所以也包括在锥体系的概念中。

锥体系的功能是发动随意运动和完成手、足的精细动作。在锥体系活动时,既可引起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兴奋,发动随意运动,又可使γ运动神经元兴奋,调整肌梭的敏感性,间接控制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以调整骨骼肌的活动。

2.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由大脑皮层发出的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活动的下行通路。这一系统除起源大脑皮层的有关区域外,还包括基底神经节、红核、黑质、脑干网状结构和小脑等。它们之间有神经纤维形成复杂的环路联系。

锥体外系的功能是调节肌紧张,维持身体正常姿势,协调肌群活动。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脑干网状结构除上行激活系统外,还有对肌紧张具有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的下行系统,分别称为易化区和抑制区(图2-9-8)。

(一)易化区及其作用?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分布于脑干中央区域的背外侧部分,范围较大。易化区的作用是加强肌紧张和肌肉运动。

(二)抑制区及其作用?抑制区位于脑干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范围较小。它的作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361图2-9-8网状结构下行系统示意图用是抑制肌紧张和肌肉运动。抑制区本身不能自动发放冲动,需要大脑皮层、尾状核和小脑等处抑制区的下行始动作用,才能维持其对肌紧张的抑制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网状结构下行易化作用和抑制作用保持协调平衡。一旦平衡失调,将出现肌紧张亢进或减弱。

(三)去大脑僵直?在动物中脑四叠体(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图2-9-9去大脑僵直状态脊柱挺硬的角弓反张状态,称去大脑僵直(图2-9-9)。

去大脑僵直是由于去大脑动物的大脑皮层和尾状核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切断,导致高位中枢始发作用消失,抑制区活动减弱,易化区活动相对增强的表现。临床上有些中脑损伤、出血或炎症等患者,也可出现类似动物去大脑僵直的现象。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按其进化发展可分为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其调节躯体运动的功能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维持身体平衡?主要是古小脑(即绒球小结叶)的功能。损伤这部分小脑的病人,表现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时常跌跤。此平衡功能与前庭核活动有密切关系,其反射弧是:前庭器官—前庭核—绒球小结叶—前庭核—脊髓运动神经元—骨骼肌。

(二)调节肌紧张?主要是旧小脑的功能。旧小脑前叶对肌紧张的调节有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它发出纤维分别在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换元,转而达到调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作用。在进化过程中,人与高级动物则以易化作用占优势。小脑前叶病变时,常出现肌无力、肌紧张降低等现象。

(三)协调随意运动?这是新小脑的功能。新小脑与红核、丘脑、脑桥、大脑皮层运动区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整合多方信息,通过反馈环路将信息返回大脑皮层运动区,使随意运动协调、准确。因而,新小脑损伤的病人,随意运动的力量、方向、速度、顺序等均发生障碍,表现为走路时抬腿过高,进食时张口太大,行走摇晃不稳,指物不准,在完成动作中肢体震颤等,称为“意向性震颤”。静止时震颤消失,言语缓慢,说话不清等。

上述运动协调障碍,称小脑共济失调。小脑损伤后出现的症状,经过一段时间可逐渐改善,这是大脑皮层代偿的结果。

362?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四、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是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躯体运动反射和内脏反射。正常情况下,脊髓在各级高级中枢的调节下,通过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的活动,完成牵张反射。

(一)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称为牵张反射。

1.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肌肉中。感受器呈梭形包埋在肌肉中,称为肌梭。肌梭内的特殊纤维叫梭内肌纤维,与梭外肌纤维并行排列。梭外肌受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支配,当其兴奋时,引起所支配的肌纤维兴奋收缩。梭内肌受γ运动神经元所支配,当γ运动神经元兴奋时,主要提高肌梭的敏感性(图2-9-10)。图2-9-10骨骼肌的神经支配和牵张反射2.牵张反射的类型及其意义根据对肌肉牵拉强度和方式不同,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1)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或叩击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图2-9-11),快速叩击股四头肌肌腱,使之受到牵拉,股四头肌即发生一次收缩。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反射弧较简单。临床上常用某些腱反射的检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情况。

腱反射亢进,往往提示高位中枢对脊髓控制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反射弧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2)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具体表现是使受牵拉的肌肉产生持续微弱的收缩状态,从而阻止肌肉被拉长,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性。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的基础,也是产生各种随意运动的前提。

图2-9-11膝跳反射(二)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脑中枢突然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将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主要表现为断面以下躯体的感觉和随意运动完全丧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粪尿积聚,发汗停止等。经一段时间后,可逐渐恢复。恢复的快慢与动物进化程度有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363关。如蛙只要几分钟即可恢复,狗需数日,人则需数周以至数月。若断面以下的躯体感觉和随意运动永远丧失,临床上称截瘫。脊休克的原因,是由于突然失去了高位脑中枢的易化作用,使脊髓神经元的兴奋性极度降低所致。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因内脏活动一般不受意识控制,所以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或内脏神经系统。其中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各有关部位,外周部分则是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一)拮抗、协调作用?大多数器官接受交感和副交感双重神经支配,其作用往往相拮抗。例如,交感神经使心脏兴奋,活动加快、加强;而副交感神经使心脏抑制,活动减慢、减弱。对胃、肠平滑肌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而副交感神经则有兴奋作用。这种拮抗作用,从兴奋和抑制两个方面调节着内脏的活动以适应机体需要。但对有些器官,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一致的,如两者都使唾液分泌增加。不过前者促进分泌的是黏稠唾液,含黏液蛋白较多;而后者促进分泌的是稀薄黏液,含酶较多,这就使唾液腺更全面地发挥了其在消化活动中的作用。

(二)紧张性作用?自主神经经常向其所支配的器官发放低频率的神经冲动,使效应器官处于一种微弱的持久活动状态,称为紧张性作用。如切断心迷走神经,心率加快;切断心交感神经,心率变慢。表明正常情况下,两者都有紧张性作用。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生理意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按系统归纳见表2-9-2。

表2-9-2?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器官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循环器官心跳加快、加强,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心跳减慢,心房收缩减弱,部分血管(如以及分布于唾液腺和外生殖器的血管均收软脑膜动脉和外生殖器的血等)舒张缩,脾脏收缩,肌肉血管可收缩(肾上腺素能纤维)或舒张(胆碱能纤维)呼吸器官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促进黏液腺分泌消化器官分泌黏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及胆囊收缩,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液、胰液分泌,促促进括约肌收缩进胃肠运动和胆囊收缩,舒张括约肌泌尿生殖器官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促进怀孕子宫泌尿肌收缩,括约肌舒张收缩,未孕子宫舒张眼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上眼睑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睫状肌收缩,促进泪腺分泌皮肤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代谢促进糖原分解,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364?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范围较广,常以整个系统参加反应。其生理意义是“应付急变”,即动员机体贮备的能量,来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例如,在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窒息、寒冷、大失血等情况下,机体出现心跳加快、皮肤和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支气管扩张、瞳孔扩大、糖原分解加速等交感神经兴奋样作用。同时,伴有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故生理学上把两者看做一个功能活动系统,称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的活动范围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广泛。其生理意义是促进胃肠消化、积蓄能量、减少消耗、加强排泄和生殖活动等,以维持生理平衡。例如,在安静状态下,出现心血管活动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活动加强、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缩小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样作用。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常伴有胰岛素的分泌,故合称为迷走—胰岛素系统。

三、自主神经的递质与受体(一)递质?自主神经的递质主要包括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

1.乙酰胆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小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均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凡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2.去甲肾上腺素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

这类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图2-9-12)。

(二)受体?自主神经节细胞和效应器细胞膜上存在着受体。神经递质必须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凡能与乙酰胆碱递质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受体。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递质结合的受体则称为肾上腺素受体。凡能占据受体或改变受体构型,使递质不能发挥作用的药物等,称为受体阻断剂。

1.胆碱受体根据分布和效应不同图2-9-12自主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分为:毒蕈碱样受体,简称M型受体;烟碱样受体,简称N型受体。

(1)M型受体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的细胞膜上,与乙酰胆碱递质结合后,主要产生副交感神经兴奋样作用,表现为心脏活动抑制,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收缩,消化腺、泪腺分泌等。阿托品是M型受体阻断剂。所以阿托品是临床上治疗有机磷中毒、胃肠痉挛和扩瞳的常用药物。

(2)N型受体分N1和N2受体。N1受体分布于神经节突触后膜上,N2受体分布于骨骼肌终板膜上。当乙酰胆碱与N1和N2受体结合后,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终板电位,使节后神经元兴奋或骨骼肌兴奋收缩。筒箭毒是N受体阻断剂。

2.肾上腺素受体分为α型受体和β型受体两种。

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365(1)α型受体这类受体主要分布于小血管的平滑肌上,尤其是皮肤、肾脏和胃肠血管最多。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后,主要引起兴奋性效应,表现为扩瞳肌收缩、血管和子宫收缩。但小肠平滑肌则是抑制的,表现为舒张。酚妥拉明是α受体阻断剂。

(2)β型受体可分为β1和β2两个亚型。β受体分布范围较广,β1受体分布于心肌,与相应递质结合后呈兴奋效应,使心脏活动加强。β2受体分布于支气管、消化道、子宫平滑肌及逼尿肌上,与递质结合后呈抑制性效应,表现为舒张。β受体的阻断剂是心得安。

四、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脊髓与脑干?脊髓可完成一些基本内脏反射,如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尿和排便反射、勃起反射等。但脊髓只能对内脏进行初级的调节,不能很好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

脑干是许多自主神经中枢的所在地,如延髓有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以及与消化有关的中枢。若损伤延髓可立即致死,故延髓有基本生命中枢之称。

(二)下丘脑?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它能把内脏活动与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如调节体温、摄食、水平衡、内分泌以及情绪反应等生理过程。

(三)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不仅是感觉和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还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电刺激大脑新皮层时,既可引起躯体运动反应,又能出现内脏活动的变化。

如果切除大脑新皮层,除有关感觉、躯体运动丧失外,很多自主功能均异常,如血压、排尿和体温等调节都失去精确性。

边缘系统包括大脑皮层边缘叶和有关的皮层下结构。其生理功能非常复杂,对内脏活动有广泛而复杂的调节作用,成为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故有“内脏脑”之称。

边缘系统对情绪反应具有明显的影响,而情绪反应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现象,亦称精神现象。情绪反应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自主神经功能的情绪反应,表现为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相对抗的现象。例如,求医心切的病人,到医院遇到一个服务态度恶劣的医务人员,就可能会气得发怒、呼吸急促、心率加速、血压骤升、瞳孔扩大、食欲锐减、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等。上述表现说明是交感—肾上腺髓质活动亢进的现象。但另一方面,情绪反应也可表现为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亢进,如充满忧虑的人,往往出现精神不振,悲伤流泪等。自主神经功能的情绪反应,也因人而异,交感和副交感两个神经系统对立统一的改变,仅指在某种情况下某种功能占优势而已。

第五节?脑的高级功能一、条件反射(一)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在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也可人工地加以形成。例如,给狗吃食物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凡是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366?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为非条件刺激,给狗以铃声刺激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果在给狗进食前,先给予铃声刺激,这样,铃声与食物结合若干次后,铃声则变为食物的信号,成了信号刺激,或称为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称为条件反射。可见,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称为强化)。任何无关刺激通过与非条件刺激的结合,都可形成条件反射(图2-9-13)。

条件反射既可建立,又可消退。条件反射建立后,如多次仅用条件刺激(如铃图2-9-13条件反射形成示意图声),而不用非条件刺激(如食物)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乃至最后消失,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这是因为多次不强化,条件刺激便转化成了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抑制的刺激。这种由条件反射消退而产生的抑制,称为消退抑制。人们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可被看做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强化能增强记忆,不强化就会遗忘。正因为条件反射可以建立,可以消退,又可重新恢复,因此条件反射具有极大的易变性和灵活性。

(二)条件反射的意义?条件反射是可以不断建立、不断消退、数量无限的后天获得行为。条件反射具有高度地适应性,能有预见性地、准确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二、人类大脑皮层活动的特征(一)两种信号系统1.第一信号及第一信号系统以客观事物的具体理化属性,如声、光、食物的性状等作为信号刺激,来建立条件反射,这种现实具体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

2.第二信号及第二信号系统随之人类不断进化,在社会交往和劳动中产生了语言、文字。而以相应的语言、文字组成的词代替具体信号,来形成条件反射,这图2-9-14人类大脑皮质语言代表区种词语抽象信号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人类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367思想,并进行抽象的思维、概括,形成概念进行推理,不断扩大认识能力,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优势半球1.语言中枢语言是人类大脑皮层活动的高级功能。当大脑皮层一定区域受到损伤时,可造成特有的语言活动障碍,这表明大脑皮层存在有与语言相关的皮层区(图2-9-14)。分别控制说、听、写、读等四个方面的功能。

(1)语言运动区(说话中枢)位于中央前回下部的前方。若此区损伤,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讲话,尽管发音器正常,但不能讲话,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称为运动失语症。

(2)语言听觉区(听话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如此区损伤,病人能讲话、会读、会写,也能听到别人说话声,但却听不懂语言的含义,称为感觉失语症。

(3)语言视觉区(阅读中枢)位于角回部位。若此区损伤,病人能说、能写,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看见文字但不懂文字的含义,称为失读症。

(4)语言书写区(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接近于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如此区损伤,病人能听懂别人谈话,看懂文章,自己也会说话,但却丧失书写和绘画能力,称为失写症。

2.优势半球上述控制语言活动的中枢往往集中在一侧大脑半球,这侧大脑皮层的思维语言活动功能相对占优势,称为“优势半球”。一般来说,大多数人以右手活动为主,其优势半球在左侧,若以左手活动为主者,其优势半球在右侧。这种优势主要是后天逐步形成的。

(三)语言、文字、社会心理与健康?人类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形成第二信号系统,可运用语言、文字形成更高级的条件反射。词语是现实的概括和抽象。人类可以借助词语抽象思维和表达思想,并且通过语言文字还能直接或间接地传授他人或先人的经验,以进一步发现客观事物的规律。这不仅能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能主动地改造自己和客观世界,使人类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人是社会性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使用的语言、文字都能引起心理的变化以及情绪反应。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来说,在自身具有良好心境的同时,要求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医德,要用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热情地为病人服务。而不能因自己的一言一行,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情绪波动和精神创伤。否则,将会导致病人心理障碍,影响健康。

三、大脑皮层细胞的电活动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具有生物电活动,在安静情况下,皮层无任何明显刺激时所产生的节律性电位变化,称为自发脑电活动;当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时,在大脑皮层一定部位产生的电位变化称为诱发电位。用脑电图机记录到的脑电波形,称为脑电图(EEG)。也可在脑外科手术时或将动物的颅骨打开,直接在皮层的表面引导出电位变化,称为脑皮层电图(ECOG)。

根据正常脑电图波频率、振幅的不同,可将脑电图区分四种基本波形,如图2-9-15。

其波形参数见表2-9-3。

368?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图2-9-15正常脑电图波形表2-9-3?正常脑电图波形参数及意义波形频率(次/s)振幅(μV)出现的条件意义α波8~1320~100安静、清醒、闭目时皮层处于安静状态的同步化波β波14~305~20睁眼视物、思考时皮层兴奋状态的表现θ波4~7100~160困倦时皮层抑制状态的表现δ波0.5~320~200睡眠时深度麻醉,缺O2等可出现一般来说,当脑电波趋向于频率增快、振幅降低时,称为去同步化,表示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增强;反之,若趋向于频率减慢、振幅升高时,称为同步化,则表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发展。

成人在不同状态下,四种波形均可出现。在婴儿期一般只见δ波和θ波,10岁后出现α波。若12岁以上儿童在清醒睁眼时出现δ波,证明智力发育欠佳。临床上有些脑部病变的患者常可出现特殊的脑电波形。

因此,脑电图的描记不仅是研究脑功能的重要方法,同时,也对某些脑部疾病(如癫痫、肿瘤等)有一定诊断价值。

四、觉醒与睡眠觉醒与睡眠周期是机体最明显的昼夜节律之一,是两个必要的生理过程。机体在觉醒状态下进行各种活动,而通过睡眠则可使精力得到恢复。睡眠有障碍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功能的失常,进而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可见睡眠对机体是十分重要的。正常人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时间随年龄、工作性质、个体差异而不同,成年人一般需要7~9h,新生儿18~20h,儿童12~14h,老年人5~7h。根据脑电波的不同,把睡眠分为两个时相:(一)慢波睡眠?脑电波呈同步化慢波,故又称同步化睡眠。主要表现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运动反射及肌紧张减弱,心率和呼吸减慢,血压下降,代谢降低等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增强和发汗功能增强。同时,在该时相生长素分泌增多,有利于体力恢复,消除疲劳;有利于生长发育。慢波睡眠时相,胃酸分泌增多,对于正常人有利于消化、吸收;对于因胃酸增多的溃疡病人,往往使症状加剧,故用抑酸药物治疗时,以睡前服药为宜。

第二篇?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369(二)快波睡眠?脑电波呈去同步化快波,故称快波睡眠或异相睡眠。表现为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肌肉几乎完全松弛,但有阵发性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躯体抽动,血压升高,心率增加,呼吸快而不规则等。梦的发生也多在此时相内。此外,在快波睡眠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加速,对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和成人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以及增强记忆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说明了某些疾病,如心绞痛、哮喘病等之所以常在夜间突然发作或加剧的部分原因。

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可互相转化,成年人由觉醒进入睡眠状态,一开始首先进入慢波睡眠,可持续约90~120min,便可进入快波睡眠,持续约20~30min后,又转入慢波睡眠,在一夜睡眠过程中,两个时相可互相转化3~5次,最后,从两个时相都能转化为觉醒状态。

370?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第十章?内分泌生理第一节?概?述一、内分泌系统的概念与组成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器官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内分泌器官是结构上独立的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细胞则散在地分布于其他组织器官之间,为单个细胞或细胞团块,如消化道黏膜内和脑、心、肾等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配合,密切关联,共同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态。

二、激素的概念、分类、作用特点与原理(一)激素的概念?由内分泌系统产生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激素经血液运行到达机体全身各处,然后有选择地作用于某一器官、组织或细胞,发挥其调节控制作用。这些被激素所选择作用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分别称为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

(二)激素的分类?激素按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含氮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

1.含氮激素在激素分子组成上含有氮元素的一类激素称含氮类激素。包括蛋白质类(胰岛素等)、肽类(生长激素等)和胺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此类激素分子量较大,脂溶性较小。除甲状腺激素外,此类激素在消化道内均易被消化酶破坏,因此口服通常是无效的。

2.类固醇激素亦称甾体激素,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和性腺产生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性激素等。此类激素分子量较小,脂溶性较高,口服容易吸收。

(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点1.特异性一类激素通常只是有选择地作用于某一或某些组织器官,这一特性叫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这是因为只有靶细胞上才有与激素相对应的受体,而没有相应受体的其他细胞则不受激素的影响。

2.高效性虽然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血中浓度一般在nmol/L,甚至在pmol/L数量级),但其作用却非常之大。临床上发现,血中某激素稍增稍减都会导致明显的功能亢进或低下的病理变化。激素的高效性,主要是由于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了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造成的。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经过逐级放大,形成了一个效能极高的生物放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371大系统。

3.相互作用激素之间在作用上存在着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称为激素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协同作用,如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均可升高血糖;也可表现为相互拮抗,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前者使血糖降低,而后者则升高血糖;第三种情况表现为某种激素的存在使另一激素作用得以增强,如糖皮质激素本身并无收缩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但它的存在可使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增强,称为允许作用。

(四)作用原理1.含氮激素的作用原理(第二信使学说)含氮激素到达靶细胞后,先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经Mg2+的参与,促使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转换成环—磷酸腺苷(cAMP),cAMP浓度增高,促使细胞内酶系统活化,从而改变靶细胞生理效应。激素在此作为第一信使,将信息从内分泌腺传至靶细胞膜,cAMP则作为第二信使再将信息从细胞膜转至细胞内,从而引发生理效应(图2-10-1)。图2-10-1含氮激素作用原理示意图cAMP在细胞内可被磷酸二酯酶水解成5′-AMP而失活。现已发现,cGMP(环磷酸鸟苷)、Ca2+以及肌醇三磷酸等也可起第二信使作用。

2.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原理(基因表达学说)类固醇激素分子小,且具脂溶性,在到达靶细胞后可直接进入细胞内,与胞浆内特异性受体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再进入细胞核,与核内受体结合,转变为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从而启动基因DNA的转录和酶蛋白的合成,经酶蛋白的作用,产图2-10-2类固醇激素作用原理示意图生靶细胞生理效应(图2-10-2)。

第二节?垂?体垂体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主要由腺细胞构成,可分泌一系列内分泌激素;神经垂体属神经组织,主要贮存和释放两种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372?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一、腺垂体(一)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主要生理作用1.生长激素生长激素(GH)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其生理作用有两个主要方面:(1)促进生长作用生长激素经刺激肝脏产生生长素介质,促进蛋白质合成,胶原组织增生,软骨细胞分裂,基质增殖,从而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将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临床称为侏儒症;生长期分泌过多则可导致生长发育过度,引起身材异常高大,称为巨人症;成年期若分泌过多,因长骨骨骺已闭合,故只能使短骨过度增粗,形成手大、指粗、鼻高、下颌突出等体征,称为肢端肥大症。

(2)调节物质代谢生长激素可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形成正氮平衡;加速脂肪分解,促进脂肪酸释放入血,从而加强脂肪酸氧化,使酮体生成加快;生理量的生长激素还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加强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过量的生长激素则可抑制糖利用,使血糖升高,可出现糖尿,形成垂体性糖尿病。

2.催乳素催乳素(PRL)也是由腺垂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的生长发育,并引起和维持成熟乳腺的泌乳。

3.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由嗜碱性细胞生成,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甲状腺组织增生发育,并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由嗜碱性细胞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并促进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5.卵泡刺激素促卵泡激素(FSH)能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在小量黄体生成素的协同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在男性,卵泡刺激素也叫精子生成素,有促进睾丸生精的作用。

6.黄体生成素少量黄体生成素(LH)配合卵泡刺激素可促使卵泡合成并分泌雌激素,大量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协同作用则可促进卵泡排卵和生成黄体,并使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男性,黄体生成素也称为间质细胞刺激素,其作用是促使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7.促黑(素细胞)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MSH)能促进毛发、皮肤等处的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

(二)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腺垂体内分泌功能受下丘脑和靶腺双重控制和影响:1.下丘脑释放九种调节性多肽,分别促进或抑制腺垂体的分泌活动。

2.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具有反馈作用。腺垂体激素所作用的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称为外周靶腺。这些外周靶腺分泌的激素达到一定量以后,往往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腺垂体的活动,减少相应的促激素或释放因子分泌,从而保持相应靶腺激素血浆浓度的相对恒定(图2-10-3)。图2-10-3下丘脑—腺垂体—靶3.内外环境影响下丘脑—腺垂体功能。内外环境变化腺调节示意图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373经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性地影响到下丘脑—垂体功能。如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创伤、感染、寒冷、饥饿等)时,中枢神经反射性地引起下丘脑分泌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导致腺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最后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有利于机体应付这些不良的环境,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二、神经垂体(一)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及主要生理作用?神经垂体主要由无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纤维及细胞间有丰富的窦样毛细血管。无髓神经纤维是来自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内分泌神经元的轴突,其末梢紧靠窦样毛细血管膜。下丘脑内分泌神经元合成的含有激素的分泌颗粒,经轴浆运输至位于神经垂体内的末梢,在末梢内颗粒将激素释放进入窦样毛细血管,这种现象称为神经内分泌。神经垂体只具有储存和释放激素的作用,而没有合成激素的功能。神经垂体储存释放的激素有两种:1.抗利尿激素(ADH)也叫血管升压素(VP)。其生理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在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抗利尿激素的另一个作用是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所以又称为升压素。大剂量抗利尿激素能使全身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但因它也能使冠脉血管收缩,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脏活动减弱,故一般不用于升血压,临床常用于肺出血、食管出血的止血治疗。生理剂量的抗利尿激素并无明显升压效应。

2.催产素(OXT)催产素具有刺激乳腺及子宫的双重作用,以刺激乳腺为主。催产素明显的促进妊娠子宫平滑肌收缩,产科常用于引产或产后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的止血治疗。催产素能促进哺乳期乳腺腺泡和导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促使乳汁排放,并维持乳腺泌乳,防止其萎缩。

(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主要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的影响,当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或组织创伤和情绪紧张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可反射性地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妊娠晚期的子宫、阴道受牵拉,哺乳时婴儿吸吮乳头等刺激,都可反射性地促使催产素释放。

第三节?甲状腺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含碘酪氨酸的衍生物,包括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血中T3浓度较T4低,T4约占总分泌量的90%,但T3活性比T4强5倍。甲状腺激素是促进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其具体作用有:(一)促进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对于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均有明显影响。在能量代谢方面,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机体有氧氧化,提高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从而使基础代谢率增高。在物质代谢方面,生理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超生理量则效应374?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相反;甲状腺激素通过增加小肠对糖的吸收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而升高血糖;甲状腺激素还能加速脂肪和胆固醇的氧化分解。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往往伴有肌肉消瘦、“尿糖”等症状体征;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则蛋白质合成减少,皮下组织黏蛋白增多,形成黏液性水肿。

(二)维持机体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对于机体的骨骼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出生后的开始4个月最为明显。因此,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骨骼生长停滞,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临床称为“呆小症”。

(三)影响其他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甲状腺激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亢病人往往有容易激惹、焦虑烦躁、失眠、手指颤抖等兴奋性增强的表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则有表情淡漠、记忆减退、少语嗜睡、行为迟缓等表现。甲状腺激素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这就是甲亢患者心率加快、收缩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原因。甲状腺激素也能促进食欲,这与体内物质氧化、消耗加强有关。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功能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功能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控。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腺垂体使其产生促甲状腺激素(TSH)。如前所述,TSH具有促使甲状腺滤泡增生并分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当血中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T3、T4可经负反馈抑制腺垂体的分泌,并且阻断TRH对于腺垂体的作用,使TSH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也随之减少。反之当血中T3、T4浓度降低时,这一负反馈抑制解除,使血中甲状腺激素随TRH、TSH分泌增加而提高。由此可见,下丘、腺垂体、甲状腺构成了一个自动控制环路,精确地调控甲状腺功能活动,使正常人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正常状态(图2-10-4)。

另外,血液中碘的浓度对甲状腺分泌也起到一定的调控图2-10-4甲状腺功能的调控作用。如缺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不足,T3、T4水平下降,TRH、TSH分泌增加,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肥大,形成所谓“大脖子病”,临床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第四节?调节钙磷代谢的有关激素机体钙、磷代谢生化过程及血浆中钙、磷的浓度主要受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及维生素D3的控制。

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375一、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由甲状旁腺的主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使血钙升高,血磷下降。甲状旁腺激素一方面加强破骨细胞的活动,动员骨钙释放入血,另一方面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并抑制磷酸盐的重吸收,具有保钙排磷的作用。此外,甲状旁腺还能促进肾脏产生1,25-二羟维生素D3,间接促进肠道吸收钙。在甲状腺手术中如不慎将甲状旁腺摘除,可导致甲状旁腺激素下降而引起血钙浓度降低,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增高,出现四肢抽搐。

二、降钙素(CT)降钙素是由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减慢溶骨过程而降低血钙。此外还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和胃肠道对钙的吸收来降低血钙。

三、1,25-二羟维生素D3维生素D主要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也可从动物食品中获取。这些维生素D需经肝脏和血液作用转化成有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其作用主要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和磷的吸收,增高血中钙磷含量。同时也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

促进骨钙沉着和骨的形成;在血钙降低时,又能增强破骨细胞活动,促进骨溶解,骨钙释放入血以升高血钙。

第五节?肾上腺一、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分泌的调节(一)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肾上腺皮质可以分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少量性激素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的皮质束状带产生,有皮质酮和皮质醇等,以皮质醇为主。其生理功能表现为:(1)调节物质代谢糖皮质激素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往往导致肌肉消瘦无力(如库欣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抑制机体组织利用血糖,促进肝脏糖的异生,使血糖升高,这就是库欣综合征高血糖的原因所在。糖皮质激素能使机体四肢的脂肪分解加强,而躯干、肩颈、面部、背部的脂肪合成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呈现脂肪的向中性异常分布,临床描绘为“满月脸”“水牛背”。

(2)参与机体应激反应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创伤、感染、饥饿、寒冷、缺氧、过敏、休克、手术等情况下,血中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增高。它可使机体对于上述有害刺激的耐受性大大提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阿狄森综合征)时,机体应激功能下降,在376?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内外环境稍有变化时,机体功能就可发生明显紊乱,甚至导致死亡。

(3)其他作用①作用于血液,可促使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而嗜酸粒细胞减少,并导致淋巴细胞溶解。所以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②提高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③促使胃腺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原,减少胃黏蛋白的分泌,所以临床上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到可能有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的副作用。④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小剂量时可产生欣快感,过多则可引起思维不集中,烦躁不安和失眠等反应。

2.盐皮质激素机体产生的盐皮质激素以醛固酮为主。其生理作用主要为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它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钠。与此同时,水的被动重吸收也增加,而钾的排泄增加。因此,醛固酮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保钠、保水、排钾”。临床上有一种被称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周期性麻痹)的病人,其表现主要为体内水钠潴留而水肿,血钾降低而出现神经肌肉麻痹。临床应用盐皮质激素时,常同时补钾。

3.性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性激素以雄激素为主,也有少量的雌激素。正常情况下这些性激素分泌的量都很少,活性也不高,所以对机体作用不明显。当肾上腺分泌的性激素过多时,则可表现为女性男性化和男性副性征过早出现。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1.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糖皮质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与前述甲状腺调节相类似。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作用于腺垂体使其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再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组织细胞增生,分泌增强。当血中糖皮质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可经负反馈机制抑制下丘脑、腺垂体的活动,CRH、ACTH水平下降。反之,血中糖皮质激素水平降低时,这种负反馈抑制减弱,CRH、ACTH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分泌量加大,以保持血液糖皮质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

由于糖皮质激素对CRH、ACTH的分泌均有负反馈作用,故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致肾上腺皮质渐趋萎缩,而突然停用又会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表现。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糖皮质激素不可长期、大量使用,且最好是糖皮质激素与ACTH交替使用,停药前首先应逐渐减量。

2.盐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醛固酮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的调节。当血钠下降或流经肾脏的血量减小时,肾脏产生并分泌肾素。肾素可将血液中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原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Ⅰ,经肺循环再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该物质除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外,还与血管紧张素Ⅲ共同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产生醛固酮。因此,有时将其称作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及其分泌的调节(一)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以肾上腺素为主(约占80%)。其生理作用主要表现为:1.对心血管的作用二者对于心血管的作用既相似又有所不同。肾上腺素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明显提高心输出量,收缩皮肤、内脏血管,但使冠状血管和肌肉血管舒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377张,总的作用是使全身动脉血压有所升高。临床上肾上腺素常作为“强心剂”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病人。去甲肾上腺素则通过体内减压反射减慢心率,稍增强心肌收缩力,除冠状动脉外,强烈收缩全身血管,因此具有显著的升高血压的作用,当低血压病人在补足血容量后血压仍不见升高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等作为“升压药”。

2.代谢作用肾上腺素可使机体脂肪分解增加,强烈、迅速地升高血糖,使机体产热量增加,而去甲肾上腺素这一作用则较弱。

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均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使机体反应更为敏捷,参与“应急反应”。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的短暂兴奋可使髓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另外ACTH和糖皮质激素均可增加髓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髓质激素本身血中浓度高低也可负反馈抑制其合成与分泌。

第六节?胰?岛一、胰岛素(一)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类激素。胰岛素是体内合成代谢的主要激素,可促进糖、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和贮存。具体表现为:1.促进全身特别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抑制糖异生,从而增加糖的去路,减少糖的来源,使血糖降低。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大量糖从尿排出,临床上称为“糖尿病”。

2.胰岛素促进血中氨基酸进入细胞内,促使蛋白质合成与贮存,抑制蛋白质分解。

3.胰岛素可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再转运到脂肪细胞内贮存起来。胰岛素分泌不足可导致血脂增高,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心血管系统严重疾病。

我国早在1965年就首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胰岛素。这是人类合成蛋白质的重大进展。

(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就增加;反之,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另外,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及胃肠道激素都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迷走神经直接支配胰岛的B细胞,当迷走神经兴奋时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

二、胰高血糖素(一)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其作用与胰岛素相反。

胰高血糖素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动员物质释放能量的激素。它具有强烈的促进糖原分解和促进糖异生的功能,使血糖明显升高。胰高血糖素还能促进脂肪分解,使酮体生成增加,加速氨基酸进入肝细胞,脱氨基后经糖异生途径转化为糖。

(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浓度378?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明显增加;反之,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迷走神经兴奋,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则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第七节?性?腺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的生理过程称为生殖。

人体从出生到青春期前,男、女性的区别仅表现为生殖器官的差异,其中主要是性腺的差别,男性性腺为睾丸,女性性腺为卵巢,这称为第一性征,系先天形成。青春期开始后,在体内内分泌激素作用下,出现了一系列与性别有关的特征,如:男性表现为长出胡须,喉结突出,肌肉发达,宽肩窄臀等;女性表现为乳房发育,骨盆宽阔,皮下脂肪丰满等,这称为第二性征(又称副性征),系后天形成。人类的生殖系统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男、女性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虽有差异,但都包括内、外生殖器两部分。生殖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

一、男性性腺——睾丸的主要功能(一)睾丸的内分泌功能?睾丸精曲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称为睾丸间质,其中散布着三五成群的一种特殊细胞,称间质细胞。间质细胞可以分泌雄激素,雄激素的主要成分为睾酮。睾酮在其靶细胞内被还原酶还原为双氢睾酮,再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睾酮的主要生理作用有:①维持生精作用,可促进精子的生成;②刺激性器官的生长发育,并维持其成熟状态,促进男性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其正常状态;③维持正常的性欲;④促进蛋白质合成,尤其是肌肉和生殖器官的蛋白质的合成,同时还能促进骨骼生长及红细胞生成释放等。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睾酮的分泌量逐渐减少。

(二)睾丸的生精功能?精子由精曲小管生成。精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分为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支持细胞起着支持和营养生精细胞的作用。青春期开始,在体内雄性激素作用下,原始生精细胞经过逐级分裂与发育,最后成为精子。精子移入管腔暂贮存于附睾内,进一步成熟。

温度、射线等因素明显影响着生精的过程,隐睾患者睾丸和附睾停留在腹腔内,较之正常阴囊温度高出1~8℃,妨碍精子正常发育。X射线也可破坏生精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内分泌激素下降,生精功能也呈现日渐下降之势。

(三)睾丸功能的调节?睾丸功能主要受下丘—腺垂体—睾丸轴的调控,另外尚有其他局部调节机制也发挥对睾丸的调节控制。

1.下丘脑和腺垂体对睾丸活动的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GnRH,影响腺垂体LH和FSH分泌和释放,从而影响睾丸的功能。

(1)腺垂体对间质细胞内分泌功能的调控由腺垂体分泌的LH促进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因此有人又称LH为间质细胞刺激素(ICSH)。LH与间质细胞的LH受体结合之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379后,经G蛋白介导,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导致细胞内cAMP增加,再激活PKA,并促进睾酮合成酶系的磷酸化,加速睾酮的合成。

(2)腺垂体对精曲小管的精子生成的调控由腺垂体分泌的LH和FSH都具有调节生精的作用。实验表明,FSH具有启动生精过程的作用,而睾酮只有维持生精的作用。

(3)睾丸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馈调节LH促进间质细胞分泌睾酮,而一旦血中睾酮达到一定浓度后,即可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抑制LH和FSH的分泌,FSH促进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抑制素又对腺垂体FSH分泌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图2-10-5)。

2.睾丸内的局部调节新近实验研究表明,支持细胞中的芳香化酶可将睾酮转化为雌二醇,雌二醇通过对下丘脑—腺垂体进行反馈调节,并能直接抑制间质细胞合成睾酮。此外,睾丸本身也可产生多种肽类物质,如转化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可能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对睾丸的调节作用。

二、女性性腺——卵巢的功能(一)卵巢的内分泌功能1.雌激素及其作用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主要器官。

此外,睾丸、胎盘和肾上腺皮质也能产生少量的雌激素。

雌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1)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它具有促进青春期女子附属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等发育成熟。还能促进阴道上皮增生、角化,并合成大量的糖原。当含有大量糖原的上皮细胞脱落后,被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分解而合成乳酸,降低阴道内的pH值,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故可增加局部抵抗力,称为阴道自洁作用。

(2)对副性征的影响雌激素具有刺激并维持乳房发育、骨盆宽阔、臀部肥厚、音调高而尖、皮下脂肪丰满等女性第二性征的作用,还能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3)对子宫的作用促使子宫肌增生,并使子宫内膜的血管及腺体增生。图2-10-5下丘脑—腺垂体—睾丸(4)对代谢的影响雌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激素系统的功能及调节吸收,同时增加肾小管对ADH的敏感性,因此,具有保Na+、保水而增加血容量和细胞外液量的作用,故有的妇女产生月经前水肿。此外,还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作用,临床上使用雌激素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2.孕激素孕激素在卵巢内主要是由黄体产生。其主要作用是保证胚胎着床和妊娠的维持。

(1)在雌激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子宫内膜和其中的血管、腺体增生,并引起腺体分泌。

(2)使子宫和输卵管平滑肌活动减弱,降低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从而利于受精卵的运行和着床,故能安胎和防止流产。

380?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3)使宫颈腺分泌少而黏稠的黏液,形成黏液塞,不利于精子通过。有些孕激素避孕药可能就是影响这个环节而起作用的。

(4)能刺激乳腺腺泡发育成熟,为分娩后分泌乳汁做准备。

(二)卵巢的生卵功能?青春期后,在体内女性激素作用下,每个月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卵泡发育,但通常只有一个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其余的于发育不同阶段先后退化,成为闭锁卵泡。在激素作用下,成熟卵泡破裂,卵细胞与附着的透明带、放射冠以及卵泡液一起由卵泡排出,称为排卵。

排卵后残余的卵泡发育成为黄体。若排出的卵未受精,黄体于排卵后10天开始退化,最后被吸收、纤维化,成为白体。若排出的卵受精,则黄体继续发育为妊娠黄体。

三、月经周期(一)月经周期中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变化?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在整个生殖年龄中,除妊娠和哺乳期外,生殖器官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的最明显的外部表现是每月一次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经阴道流出,该现象称为月经。这种周期性变化过程,称为月经周期。成年妇女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一般13~15岁开始第一次来月经,第一次月经称为月经初潮,45~50岁月经停止以后称绝经期。在月经周期中,根据卵巢和子宫内膜变化,可将月经周期分为三期(图2-10-6)。

图2-10-6月经周期形成原理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3811.卵泡期(增殖期、排卵前期)此期是由月经停止日开始至卵巢排卵日止,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5~14天。此期内卵泡生长、发育和成熟,并且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迅速增生增厚、血管增生,腺体增多变长,但不分泌。此期末卵巢排卵。

2.分泌期(黄体期、排卵后期)从排卵起至下次月经前,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排卵后卵泡颗粒细胞形成黄体细胞,继续分泌雌激素和大量孕激素。在这两种激素作用下,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变厚,血管扩张、充血,腺体迂曲,并分泌黏液。此期子宫活动减弱,子宫内膜变松软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为妊娠做准备。

3.月经期指阴道流血开始到停止,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4天。此期是由于排出的卵细胞未受精,黄体萎缩,血中孕激素和雌激素迅速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这两种激素的维持而发生崩溃脱落出血,并从阴道流出。此期一般持续4天左右,总出血为50~100ml。

月经血因含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故月经血不凝固,有利于排出。

(二)月经周期的形成原理?在一个月经周期开始时,血中雌激素、孕激素处于较低水平,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使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在这两种激素作用下,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和成熟,并产生雌激素。在雌激素作用下,使子宫内膜呈现卵泡期的变化。排卵前一天左右,血中雌激素达到最高峰。此时,高浓度的雌激素通过正反馈作用,使下丘脑大量释放GnRH,促使腺垂体分泌FSH和LH增加,以LH分泌最明显,形成黄体生成素高峰,从而导致成熟卵泡排卵。

卵泡排出卵细胞后的残余卵泡在LH作用下形成黄体,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大量的孕激素,在这两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子宫内膜呈现分泌期的变化,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若排出的卵细胞未受精,血中高浓度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可反馈地抑制下丘脑及腺垂体,血中FSH和LH浓度下降;黄体萎缩,导致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迅速降低,子宫内膜失去上述两种激素的维持而崩溃脱落出血,进入月经期。由于此期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下降,从而解除了对FSH和LH分泌的反馈抑制,致使FSH和LH分泌增加而重复下一个月经周期。

若排出的卵细胞受精,黄体则在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下继续生长发育成妊娠黄体,并继续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不但不脱落反而继续增厚,故怀孕期间没有月经。

月经周期可随剧烈的情绪波动、生活改变以及体内其他疾病等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们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性地影响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的活动来改变月经周期,导致月经失调。

四、胎盘及其激素胎盘是妊娠期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可以分泌多种重要的蛋白类激素、肽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以维持妊娠和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胎盘绒毛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hCG由α、β两个亚单位组成,这两个亚单位在结构上均与LH极其相似,因此其生物效应和免疫特性与LH基本相似。

382?第二篇?生理学??第十章?内分泌生理受精卵6日龄左右,胚泡形成滋养层细胞并开始分泌微量的hCG。妊娠早期形成绒毛组织后,由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大量的hCG。至妊娠18~10周,血中hCG浓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妊娠20周达较低水平,并一直维持至妊娠末期。妊娠过程中,孕妇尿中hCG动态含量与血中hCG平行,因此临床上以母体血中或尿中hCG水平作为早孕诊断的准确指标。

(二)雌激素和孕激素?妊娠早期,hCG刺激卵巢的月经黄体变为妊娠黄体,维持妊娠前10周较高浓度的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妊娠10周后,由胎盘接替妊娠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三)胎盘其他激素?胎盘除分泌以上激素外,尚可分泌人胎盘催乳素(HPL)、人绒毛膜生长素(hCS)。

第二篇?生理学??第十一章?老年生理?383第十一章?老年生理生、老、病、死是生命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加上医疗保健事业的空前发展,人类平均寿命正在不断延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已达总人口的6.96%。按照7%的标准,我国已有许多大、中城市跨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我国老年人口数目之众,老龄化进程之快,老年人占用卫生资源比例之大,促使老年医学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保健事业关注的焦点之一。老年生理学主要从基础医学的角度,重点阐述老年人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增龄性变化,揭示老年人生命活动的规律,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保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概?述一、寿命、衰老、老年的概念一个人从出生经过生长发育成熟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存时间称为寿命。以年龄(岁)为度量单位,衡量人类寿命有两大指标:一个是平均寿命,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的平均存活年龄;另一个是最大年龄(又称寿限),是指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条件下,从遗传学而言,人类可能存活的最大年龄。据科学家推测,人类寿限可达百岁以上。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均寿命已由1949年前的33岁增长到1990年的68.92岁,尽管与发达国家水平(日本男性平均寿命为76.11岁,女性平均寿命为82.11岁)比较还有一定距离,但增长趋势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百岁老人并不罕见。

机体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地、全面地降低的过程称为衰老。衰老是生物体在其生命后期缓慢发生的、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十分复杂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这种退化过程导致机体适应能力和储备能力日趋下降。

对老年的界定有两个标准,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而亚太地区等发展中国家则将6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60~74岁称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称为老年人,90岁以上称为长寿老年人。

384?第二篇?生理学??第十一章?老年生理二、老化因素机体为什么会老化?目前要回答这一问题还比较困难。我们将一切可引起机体衰老的因素称为衰老原因。衰老原因可分为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两类。

(一)遗传因素?调查资料表明,人类寿命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百岁老人家族长寿率表现为多代、两代连续长寿以及隔代长寿,表明遗传因素对寿命和衰老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类约10万个遗传基因中,有一部分遗传基因是控制衰老与寿命的主要物质。其生化本质就是DNA片段所组成的遗传单位。衰老基因位于衰老细胞中,可使各种细胞按程序降低代谢功能而导致衰老。凋亡基因则存在于老年人的凋亡细胞内,通过激活核酸内切酶使染色体DNA裂解,导致神经细胞减少。在各类生物中发现的长寿基因通常在衰老过程中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此时如果将长寿基因转移到生殖细胞,使长寿基因数目增加,则可使寿命延长40%。

(二)非遗传因素:1.生理因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随年龄增加结构功能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机体整体功能下降而出现衰老。

2.心理因素动物实验表明,不良心理刺激可使大脑皮质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加速大脑皮质萎缩,使神经系统不能有效地发挥对机体的调节控制功能,导致疾病的产生,加速衰老。心情舒畅者健康长寿,而情绪波动、抑郁者则易患各种心身疾病,加速衰老进程。

3.环境因素世界五个著名长寿地区(我国新疆和广西巴马,前苏联高加索和达斯格多,厄瓜多尔的伟尔卡班巴,巴基斯坦的丰扎)均处于山区或边远地带,这些地方自然条件优越,良好的水土资源,宜人的气候,新鲜的空气,幽雅的环境,加上长年素食和较多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延缓衰老与保持长寿。

4.社会因素经济状况、家庭生活、社会制度、职业类型、宗教信仰、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直接间接影响着衰老的进程。

5.行为因素起居无常、饮食无节、吸烟酗酒、挑食厌食等日常生活无规律,均易导致代谢紊乱,加速衰老进程。而良好的生活行为则有益于长寿和延缓老化过程。

三、老化过程的生物学机制(一)自由基学说?1956年Harman发现射线照射动物时,体内产生自由基,同时实验动物寿命缩短。假如预先给实验动物使用抗氧化剂(自由基消除剂),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对射线具有防护作用。另外给实验动物饲料中增添抗氧化剂,可使其寿命延长。因此提出老化是由于代谢过程中自由基产物有害作用的结果的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可使类脂质发生过氧化,破坏生物膜并形成脂褐素,从而导致细胞老化和死亡;此外,自由基可使蛋白质发生羟基化和巯基丢失,从而使蛋白质分解,导致酶的失活;自由基还可使DNA碱基变化,单链断裂,均可导致老化。

(二)差错灾难学说?这一学说认为,老化是从DNA复制,到最终生成蛋白质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错误累积造成的。在DNA转录复制过程中,如果错误的核苷酸进入DNA或mRNA,就会产生错误的DNA或mRNA,从而导致合成错误的蛋白质;另外在mRNA翻译蛋白质时,若有错误的氨基酸进入,也会产生错误的蛋白质。非正常的蛋白质逐渐增第二篇?生理学??第十一章?老年生理?385多,就会导致细胞生理功能的破坏,给机体带来灾难。

(三)基因程控学说?该学说认为老化过程是受精卵的基因程控的。它可以较满意解答为什么同一物种具有较恒定的年龄范围,这是因为同一物种的基因大致相同,其中控制老化的基因也大致相同。反之不同种的动物基因差别较大,与老化有关的基因也有很大差异,使老化速度不同,其寿命也就不同了。

(四)体细胞突变学说?这一学说认为体细胞可因物理的(射线等)、化学的(药物等)乃致生物的因素引起突变,这种突变意味着细胞内功能基因的减少和变异,结果引起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破坏,从而加速了老化的进程。

第二节?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一、内脏器官的变化老年人空腔器官因肌纤维萎缩而出现以下老化表现:①管腔变小,如膀胱容量减少;②管腔松弛扩大,如胃、肠下垂,食道、十二指肠和结肠憩室;③管壁变硬,如血管硬化影响血流畅通,胆囊和胆管壁增厚容易生成结石;④管壁腺体萎缩,分泌功能降低,如胃黏膜变薄变白,胃液分泌减少。

老年人的实质器官因血管硬化、细胞凋亡、结缔组织增生等,从而使肝、肾、脾、胰、脑等呈现萎缩性改变。但前列腺呈现肥大性改变,导致排尿困难。晶状体弹性下降,导致老视和白内障。内脏器官变化具体表现为:(一)心血管的老化?老年人心肌组织脂肪成分增加,肌纤维相对减少,心肌收缩力不同程度下降,因此老年人每搏量减少,心排血量仅为年轻人的70%左右。心力贮备减少,当机体活动增强、代谢增加时,主要依赖加快心率以提高心排血量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因此老年人在劳累、发热、贫血、输液等心脏负荷加大时,极易出现心力衰竭。

(二)呼吸系统的老化?随年龄增长,胸廓逐渐趋于桶状,呼吸肌收缩力减弱,呼吸幅度变小。同时,老年人肺的回缩力减小,小气道萎缩,增加了呼吸时的气道阻力。另外,老年人的肺气肿变化,使肺泡腔变大,肺泡壁变薄,弹性下降,功能余气量增加,导致换气量减少。特别是肺泡壁的融合和肺毛细血管数目下降,导致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换气效率降低。因此老年人从事强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老年人气管、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肺泡壁上的尘细胞吞噬功能下降,呼吸道自卫能力降低,所以老年人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

(三)消化系统的老化?牙齿脱落是衰老征象之一,使食物在口腔内的咀嚼受限。同时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消化道平滑肌运动功能减退,导致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整体下降,容易继发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和骨质软化症。由于胃肠道蠕动的减慢、变弱,所以老年人容易出现便秘。老年人肝细胞萎缩,结缔组织增生,酶的活性下降,导致肝脏的合成、解毒等功能下降,为此,老年人的临床用药剂量应适当减少。

386?第二篇?生理学??第十一章?老年生理(四)肾脏的老化?肾实质特别是皮质明显萎缩,肾单位数目相应减少,这种结构的退行性变,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减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尿的浓缩功能下降,故老年人易出现多尿和夜尿。

二、调节系统的变化(一)感觉器官的老化?老年人的感觉器官随年龄增加逐渐出现一系列的结构功能变化。45岁左右开始,由于晶状体的弹性减退,眼的屈光力降低而出现老花眼,表现为视近时必须佩带一定度数的凸透镜方可看清近物。由于类脂沉积于眼球角膜边缘而产生老年环。同时老年人泪腺分泌减少,导致老年人角膜失去光泽。40岁左右开始,鼓膜和卵圆窗膜变厚变硬,弹性降低,耳蜗基底膜上的毛细胞也开始萎缩变性,听神经的结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增龄性的听力逐渐下降。其他感觉器官如味觉、嗅觉以及体表感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

(二)神经系统的老化?随年龄增加,神经细胞的结构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化,老年人的脑组织日趋萎缩,脑内递质合成与释放减少,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减退,从而导致神经元之间信息联系削弱,造成脑的高级神经功能障碍。所以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可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运动不够精确等功能改变。脑血管的增龄性硬化,可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老年人神经精神功能紊乱症状的出现。

(三)内分泌系统的老化?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出现逐渐的退化,例如甲状腺功能随年龄增加有逐渐降低趋势,因此老年人代谢水平呈现增龄性下降,导致怕冷、皮肤干燥、心率减慢、容易疲倦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表现。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下降,可导致老年人对创伤、感染、饥寒等有害刺激的应激能力降低。随年龄增加,胰岛分泌胰岛素逐渐减少,导致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较年轻人为高。由于老年人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功能活动减弱,血中性激素水平逐渐下降,从而导致生殖功能减退,女性于45~50岁之间因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而月经紊乱,直至绝经,此为更年期。此期因内分泌失调,伴有面部潮红、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出汗、畏寒、骨质疏松、发胖等更年期综合征表现。

第三节?延缓衰老人类要延长寿命必须防止意外死亡、病死和老死,尤其以防止老死最为重要。因为个体即使不生病,不发生意外,大多数到了85岁左右就因器官功能明显下降而难以继续生存。延缓衰老是指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减慢、防止和逆转老化的过程。

一、非药物抗衰老(一)限食?动物实验表明,从幼年期开始持续或间断限食,能延缓衰老,延长最高寿限,但中老年期开始限食则无此效应。限食幅度要求至少30%~50%以上才有效果,限食第二篇?生理学??第十一章?老年生理?387时间越长,增寿效果越明显。限制糖、脂肪、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等)均有增寿效应。人类能否通过限食增寿,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尽管大量限食难以接受,但适当限食是有益于健康的。

(二)寒冷?机体衰老速度与体温密切相关,降低体温可减慢衰老的速度。变温动物可随气温下降而减慢老化速度,这是因为在低温环境中,机体体温下降,耗氧量减少,反之在高温环境中变温动物的体温升高,耗氧量增加,寿命缩短。如果能降低人的体温,也可达到减慢衰老速度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三)运动?适当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可延缓衰老速度,并矫正体内外总水量和脂肪的增龄性变化,增强机体代谢和改善器官功能,使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推迟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年龄,降低死亡率,从而延长寿命。

二、药物抗衰老(一)维生素E?动物和人类某些细胞中脂褐素呈现增龄性累加。维生素E缺乏可促使这种蓄积加速。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通过自身的氧化,减慢类脂质在自由基作用下转化为脂褐素的速度。此外,维生素E还能保护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消除自由基,稳定细胞膜和亚细胞膜。动物实验表明,维生素E具有延长动物平均寿命的作用。

(二)硒?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化中心,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0倍,能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损害,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三)氯酯醒?该药可溶解细胞内脂褐素,并将色素颗粒挤出细胞外,从而清除细胞内脂褐素,可延长实验动物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限。

(四)司立吉林?是一种单胺氧化酶的抑制剂,可抑制多巴胺受体前膜对多巴胺的再吸收,从而增强脑内多巴胺作用,同时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还可恢复老龄实验动物的性功能,明显延长实验动物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

(五)中药?目前认为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蛤蚧、冬虫夏草、绞股蓝、花粉,桑葚等。

388?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第一章?细胞和基本组织一、细胞【实验要点】1.细胞的形态。

2.细胞的结构。

【实验材料】平滑肌切片。

【实验内容与方法】学生自己观察平滑肌切片(HE染色)。

低倍镜下可见平滑肌细胞呈长梭形,彼此交错排列,胞质呈粉红色,细胞核呈椭圆形,位于肌细胞中央,胞膜不明显。

二、基本组织(一)上皮组织【实验要点】1.上皮组织的结构。

2.各类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3893.杯状细胞的结构特点。

【实验材料】1.单层扁平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

3.单层柱状上皮。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5.复层扁平上皮。

6.变移上皮。

【实验内容与方法】1.学生自己观察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1)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切片,HE染色)1)低倍镜观察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甲状腺滤泡的断面,泡腔内有染成红色的胶状物质。

2)高倍镜观察滤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染色粉红色。

(2)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横切片,HE染色)1)肉眼观察切片呈环形,靠近管腔面染成紫蓝色的部分是气管的上皮。

2)低倍镜观察气管的上皮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排列紧密,选一段结构清晰的上皮,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观察。

3)高倍镜观察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中的柱状细胞、梭形细胞和锥体形细胞的界限不清晰,细胞质染成粉红色。由于各类细胞的高低不一,所以细胞核也不在同一平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复层上皮,而实际上是一层上皮细胞,上皮的基膜较厚,染成粉红色。在柱状细胞之间,呈空泡状或染成深蓝色的结构是杯状细胞。

柱状细胞的游离面,排列整齐的丝状结构是纤毛,转动细调节螺旋,可观察得更清晰。

(3)复层扁平上皮(食管横切片,HE染色)1)肉眼观察切片呈环形,靠近管腔而染成紫蓝色的部分是复层扁平上皮。

2)低倍镜观察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的数量多,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染成粉红色,细胞核染成蓝色。选择细胞界限比较清晰的部分,换高倍镜观察。

3)高倍镜观察表层细胞呈扁平形,细胞核为扁圆形;中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为圆形,细胞界限清晰;基底层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核为椭圆形,染色较深。

2.示教(1)单层扁平上皮(肾切片,HE染色)。

(2)单层柱状上皮(小肠切片,HE染色)。

(3)变移上皮(膀胱切片,HE染色)。

【实验报告】绘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显微镜下图。注明细胞膜、细胞核。

(二)结缔组织【实验要点】1.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390?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2.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

3.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

4.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

5.软骨组织及骨组织的结构特点。

【实验材料】1.疏松结缔组织铺片。

2.血液涂片(切片)。

3.透明软骨。

4.脂肪组织。

5.网状组织。

6.骨组织。

【实验内容与方法】1.学生自己观察疏松结缔组织铺片和血液涂片(1)疏松结缔组织(铺片,HE染色)1)肉眼观察标本染成淡紫红色。纤维互相交织成网状。选择标本较薄的部位进行低倍镜观察。

2)低倍镜观察胶原纤维呈淡红色,粗细不等,有的弯曲呈波纹状;弹性纤维呈暗红色,较细而直。纤维交织成网,细胞分散在纤维之间。选择细胞和纤维分布均匀、结构清晰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

3)高倍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多呈星形或梭形,细胞质染成极浅的淡红色,细胞轮廓不甚清楚,细胞核呈椭圆形,染成紫蓝色。巨噬细胞的外形不规则,细胞质中含有吞噬的颗粒(呈蓝色),细胞核呈圆形,染成深紫蓝色。

(2)血液(涂片,瑞特染色)1)低倍镜观察在视野中,染成粉红色无细胞核的细胞是红细胞,有紫蓝色细胞核的是白细胞。

2)高倍镜观察在进一步看清各类血细胞后,换油镜观察。

3)油镜观察先将高倍镜转到一侧,在血液涂片正对载物台圆孔的中央处滴一滴香柏油,再将油镜头轻轻转向血液涂片,使油镜头与油滴接触,然后徐徐转动细调节螺旋,直至看清血液涂片中的细胞。

红细胞呈圆形,无细胞核,染成淡红色。红细胞的中央部染色较浅,边缘部染色较深。

中性粒细胞细胞质内含有淡紫红色颗粒,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细胞核染成紫蓝色,分成2~5叶,核叶之间有细丝相连。

嗜酸粒细胞细胞质内含有橘红色颗粒,颗粒粗大,分布均匀。细胞核染成蓝色,多分成两叶。

嗜碱粒细胞细胞质内含有紫蓝色颗粒,颗粒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细胞核呈S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淡。嗜碱粒细胞数量很少,镜下一般不易找到。

淋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细胞质很少,染成天蓝色。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成深蓝色。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391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单核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较多,染成浅灰蓝色,细胞核呈肾形或蹄铁形,常位于细胞的一侧,染成蓝色。

血小板呈不规则的紫蓝色小体,血小板常成群存在,分布在细胞之间。

2.示教(1)透明软骨(气管横切片,HE染色)。

(2)脂肪组织(皮下组织切片,HE染色)。

(3)网状组织(淋巴结切片,HE染色)。

(4)骨组织、哈佛系统(骨磨片)。

(5)嗜酸粒细胞(血液涂片,瑞特染色)。

(6)嗜碱粒细胞(血液涂片,瑞特染色)。

【实验报告】1.绘高倍镜下疏松结缔组织图,注明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2.在油镜下绘各类血细胞图,并分别注明它们的名称。

(三)肌组织【实验要点】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的一般结构。

【实验材料】1.骨骼肌。

2.心肌。

3.平滑肌。

【实验内容与方法】1.学生自己观察骨骼肌(骨骼肌切片,HE染色)(1)肉眼观察切片中染成红色的长方形结构为骨骼肌的纵切面。

(2)低倍镜观察骨骼肌纤维呈细长的圆柱状,有不甚明显的明暗相间的横纹。每条肌纤维内可见多个细胞核。细胞核呈扁椭圆形,染成紫蓝色,位于肌膜的深面。肌纤维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选择轮廓清晰的肌纤维,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观察。

(3)高倍镜观察肌纤维内有许多纵行的线条状结构,即肌原纤维。下降聚光器,在视野内的光线较暗时,继续观察肌原纤维及其明带、暗带,肌纤维细胞核的位置和形态。

2.示教(1)心肌(闰盘)(心壁切片,HE染色)。

(2)平滑肌(小肠横切片,HE染色)。

【实验报告】绘骨骼肌纵切面高倍镜下图。注明肌纤维的肌膜和细胞核。

(四)神经组织【实验要点】1.神经元的结构。

2.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

3.触觉小体的形态。

392?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运动终板的形态。

【实验材料】1.多极神经元。

2.有髓神经纤维。

3.触觉小体。

4.运动终板。

【实验内容与方法】1.学生自己观察多极神经元形态结构(脊髓横切片,HE染色)(1)肉眼观察切片标本呈扁圆形,其中部染色较深,是脊髓的灰质。灰质的每一侧,有一端较宽,是脊髓灰质的前角。

(2)低倍镜观察在灰质前角内的紫红色多突细胞,是多极神经元;其他小而圆的深色结构,是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核。选一个突起较多,又有神经核的神经元,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观察。

(3)高倍镜观察多极神经元的胞体不规则,突起多已被切断,只能见到突起的根部,且不易区别它是树突还是轴突。细胞质染成红色,细胞质内呈颗粒状或小块状的物质,是尼氏体。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大而圆,染色淡,在细胞核的中央,有时可见到圆点状、染色很深的核仁。

2.示教(1)有髓神经纤维(坐骨神经切片,HE染色)。

(2)触觉小体(手指皮肤切片,HE染色)。

(3)运动终板(肋间肌压片,氯化金染色)。

【实验报告】绘多极神经元高倍镜下图,注明神经元胞体,尼氏体、细胞核和突起。

第二章?运动系统一、骨和骨连结【实验要点】1.骨的分类和各类骨的形态构造。

2.关节的基本构造。

3.一般椎骨和骶骨的形态,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

4.脊柱的组成、连结和形态。

5.胸骨和肋的形态,胸廓的组成和形态。

6.各部颅骨的名称和位置,颅各面的形态结构。

7.下颌骨和颞骨的形态。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3938.上肢各骨的名称和位置。

9.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的形态。

10.肩关节、肘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前臂骨的连结,桡腕关节的组成。

11.下肢各骨的名称和位置。

12.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态。

13.骨盆的组成、分部和性别差异,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距小腿关节的组成。

14.全身各部的主要骨性标志。

【实验材料】1.全身骨架标本及全身各骨标本。

2.股骨、跟骨和顶骨的剖面标本。

3.脊柱和椎骨连结的标本。

4.躯干标本。

5.颅及颅的各切面标本,下颌骨、颞骨标本。

6.四肢的骨连结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骨(1)骨的分类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观察它们的形态特点和分布。

(2)骨的外形和构造取股骨及其纵切标本,观察下列内容:骨干、骺端、关节面、骨密质和骨松质的配布和形态。

2.骨连结(1)直接连结分别观察椎间盘和颅骨之间的缝,说明直接连结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2)关节取关节囊已切开的肩关节和膝关节标本,观察关节的基本结构和韧带、关节盘、半月板等辅助结构。

3.躯干骨及其连结(1)脊柱1)椎骨在胸椎上观察椎体、椎弓、椎弓板、椎弓根、椎孔、横突、棘突和上、下关节突,然后观察椎管和椎间孔的位置。

选取寰椎、枢椎、一般颈椎和腰椎,结合胸椎,进一步观察和比较它们各自的形态特点。

取骶骨,确认骶骨的前、后面,然后观察下列结构:骶前孔、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在自己身上触摸骶角的位置。

2)椎骨的连结取脊柱腰段切除1~2个椎弓和切除1~2个椎体的标本,以及脊柱腰段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如下结构:椎间盘的位置、外形和构造,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的位置及其韧带之间的邻接关系,关节突关节的位置和组成。

3)脊柱的整体观从前方、后方和侧面观察脊柱,观察椎体大小的变化、棘突排列、四个生理性弯曲的部位和方向。结合活体辨认第7颈椎棘突。

(2)胸廓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观察胸廓的组成和胸廓各骨的位置。

394?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在胸骨标本上辨认胸骨柄、胸骨体、剑突、颈静脉切迹和胸骨角等标志。

在肋骨标本上辨认肋头和肋沟。

在胸廓前壁的标本上观察肋和胸骨的连结形式,胸骨下角的形成。

在活体上触摸以下结构:颈静脉切迹、胸骨角、第2~12肋、肋弓。

4.颅骨及其连结(1)颅的组成取整颅、颅的水平切面、正中矢状切面和显示鼻旁窦的颅骨标本,以及下颌骨、颞骨等标本,观察颅的分部,各颅骨在整个颅骨中的位置,以及下颌骨、颞骨的形态。

(2)颅的整体观取颅的水平切面和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进行观察。

1)颅的顶面辨认颅顶部各骨位置,观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的形态和位置。

2)颅底内面在颅底的标本上区分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观察、辨认各窝内的孔、管、裂,并注意这些孔、管、裂多数与颅外相通,故应同时观察其在颅外的位置。

3)颅底外面在标本上观察骨腭、牙槽弓、枕外隆凸、颈静脉孔、茎突、茎乳孔、乳突、下颌窝、关节结节、颈动脉管外口等标志。

4)颅的侧面观察乳突、外耳门、颞窝、翼点等位置。

5)颅的前面观察眶的位置和毗邻关系,骨性鼻腔的组成、位置和结构,组成鼻旁窦各窦的位置和形态。

在体表摸辨下列体表标志:枕外隆凸、乳突、眶上切迹、眶下孔、颏孔、颧弓、下颌角。

(3)颞下颌关节在切开关节囊的颞下颌关节标本上观察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关节囊的结构特点,关节盘的形态。

5.四肢骨及其连结先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四肢各骨,并逐一观察其邻接关系。

(1)上肢骨结合人体骨架标本,观察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的形态,并在各骨上辨认教材中学习过的各骨的骨性标志。

上肢骨观察结束后,在活体上摸辨下列体表标志:锁骨全长、肩峰、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鹰嘴、尺神经沟、尺骨茎突、桡骨茎突。

(2)上肢骨的连结结合肩关节、肘关节、前臂骨的连结、桡腕关节的标本,观察各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并结合活体,验证上肢各骨连结的运动。

(3)下肢骨在下肢各骨上,结合人体骨架标本,观察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的形态,并在各骨上辨认教材中学习过的各骨的骨性标志。

以上内容观察完毕,在活体上摸辨以下结构: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髂后上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股骨大转子、内侧髁和外侧髁、髌骨、胫骨粗隆、腓骨头、内踝和外踝。

(4)下肢骨的连结结合骨盆、髋关节、膝关节、小腿骨连结、距小腿关节等标本,观察各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并结合活体,验证下肢各骨连结的运动。

二、肌【实验要点】1.肌的分类,构造和辅助结构。

2.斜方肌、背阔肌、胸锁乳突肌、胸大肌、前锯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的位置和起止点。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3953.竖脊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坐骨直肠窝、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颞肌、咬肌、肩部各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缝匠肌、长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诸肌、窝的位置。

4.肋间肌的位置、分层和名称。

5.膈、腹直肌鞘和白线、腹股沟管、盆膈和尿生殖膈的位置与形态。

6.腹前外侧壁各肌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7.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和内容。

8.前臂肌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实验材料】1.全尸解剖标本。

2.面肌和头颈肌标本。

3.膈的标本。

4.腹壁横切面标本。

5.会阴的解剖标本。

6.上肢肌和下肢肌标本。

7.躯干肌标本。

8.大腿的横切面标本。

【实验内容和方法】1.肌的分类和构造在各肌标本上观察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的形态,区分肌腹、肌腱和腱膜。

2.肌的辅助结构在大腿的横切面标本上观察浅筋膜和深筋膜的结构及分布部位。在示教标本上观察滑膜囊和腱鞘。

3.躯干肌取全尸标本和躯干肌标本,按实验要点的要求观察以下各肌:(1)背肌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

(2)颈肌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上、下肌群。

(3)胸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和肋间肌。

(4)膈结合膈的标本观察膈的位置和形态。

(5)腹肌结合腹壁横切面标本观察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及腹直肌鞘和白线、腹股沟管等。

(6)会阴肌结合会阴的标本观察肛提肌和会阴深横肌。

4.头肌取面肌和头颈肌标本,按实验要点的要求观察枕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和咀嚼肌。

5.上肢肌取上肢肌标本,结合全尸解剖标本,按实验要点的要求观察以下各肌:(1)肩肌三角肌。

(2)臂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3)前臂肌1)前群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拇长屈肌、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

396?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2)后群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

(4)手肌观察手肌内侧群、外侧群和中间群的位置。

6.下肢肌取下肢肌标本,结合全尸解剖标本,按实验要点的要求观察以下各肌:(1)髋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2)大腿肌1)前群:股四头肌、缝匠肌。

2)内侧群:长收肌、股三角。

3)后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3)小腿肌1)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

2)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3)后群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长屈肌、胫骨后肌。

第三章?消化系统一、消化管【实验要点】1.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消化系统的组成。

3.口腔结构。

4.消化管各段的位置形态。

【实验材料】1.消化系统概况标本。

2.人体半身模型。

3.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模型。

4.牙、舌、咽腔(咽后壁切开)标本、模型。

5.头面部解剖示口腔腺标本。

6.消化管各段离体、切开标本、模型。

【实验内容与方法】1.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在活体上和人体半身模型上,指出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消化系统的组成在消化系统概况标本上观察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范围,注意消化管各段的连续关系。

3.口腔在活体和模型上观察口腔的构造;舌的形态,牙的形态、构造,恒牙的牙冠及牙式;咽峡;腭扁桃体的位置和形态。活体观察时可采用同学间相互观察或对镜自我观察。

在头面部解剖示口腔腺标本上观察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形态和位置。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3974.消化管各段的位置、形态在消化管各段离体标本或模型上观察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二、消化腺【实验要点】1.肝的位置、形态。

2.胆囊的位置、形态、肝外胆道的组成。

3.胰的位置、形态。

【实验材料】1.腹腔解剖标本、模型。

2.人体半身模型。

3.肝的离体标本、模型。

4.胆囊及输胆管道、胰腺、十二指肠标本、模型。

【实验内容与方法】1.肝和胆囊的位置在腹腔解剖标本或人体半身模型上观察肝和胆囊的位置。在肝的离体标本或模型上观察肝的形态,辨认出入肝门的结构。取胆囊、胰和十二指肠标本,观察肝外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穿经十二指肠壁的部位。

2.胰的形态位置在胰和十二指肠标本或模型上观察胰的形态和分部,确认胰头与十二指肠的关系。胰管的位置及其与胆总管的关系。在腹腔解剖标本上观察胰的位置。

三、腹膜【实验要点】1.腹膜的配布和腹膜腔的形成。

2.腹膜形成的结构。

【实验材料】1.腹膜标本和模型。

2.腹腔解剖标本。

3.男、女性骨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腹膜的配布和腹膜腔的形成取腹膜标本或模型,观察脏腹膜、壁腹膜的配布和腹膜腔的形成。

2.腹膜形成的结构在腹腔解剖标本上,观察辨认大网膜、小网膜、肠系膜的位置、形态。在男、女性骨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或模型上,观察确认直肠膀胱陷凹、膀胱子宫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

四、消化系统的微细结构【实验要点】1.消化管的基本结构。

2.消化管各段结构特点。

398?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3.肝的微细结构。

4.胰的微细结构。

【实验材料】1.食管横切片。

2.胃底切片。

3.空肠、回肠横切片。

4.结肠切片。

5.肝切片。

6.胰切片。

【实验内容与方法】1.学生自己观察食管横切片、胃底切片、空肠切片、肝切片(1)食管横切片(HE染色)1)肉眼观察管腔不规则,管壁近腔面染成紫蓝色的部分为黏膜,其深部由内向外浅红色的部分为黏膜下层,染红色的为肌层,外膜不易看出。

2)低倍镜观察从腔面逐渐向外,边看边移动切片,分清管壁四层结构。

①黏膜层在管壁的最内层。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黏膜肌层较厚,为纵行平滑肌束,在切片上呈横断面。

②黏膜下层染色稍浅,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较大的血管和食管腺。

③肌层分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注意区分为哪种肌组织组成,并据此判断该断面属于食管的哪一段。

④外膜为纤维膜,由结缔组织构成。

(2)胃底切片(HE染色)1)肉眼观察表面不光滑并染成紫蓝色的部分为黏膜,深部染成红色的部分依次是黏膜下层和肌层,外膜不明显。

2)低倍镜下观察边看边移动切片,分辨胃壁的四层结构,重点观察黏膜。

①黏膜较厚,表面的凹陷是胃小凹。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界限清晰,固有层内含有大量排列紧密的胃底腺,腺体主要有主细胞和壁细胞构成。黏膜肌由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

②黏膜下层染色较浅,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血管和神经。

③肌层较厚,由内斜、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构成。

④外膜为浆膜,是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外有间皮覆盖。

选一外形完整的纵切胃底腺,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观察。

3)高倍镜观察仔细观察胃底腺结构,辨认主细胞和壁细胞。

①主细胞多见于腺的中、下部,数量较多,细胞呈柱形,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的基底部,细胞质嗜碱性,染成淡蓝色。

②壁细胞多分布于腺的上、中部,细胞较大,呈圆形或锥体形,细胞核位于中央,细胞质嗜酸性,染成红色。

(3)空肠横切片(HE染色)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3991)肉眼观察凹凸不平染成淡紫红色的部分是黏膜,由此向外依次是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2)低倍镜观察移动切片,首先将四层分清,选一肠绒毛比较完整的部位观察。

①黏膜表面细小的指状突起为肠绒毛,此为小肠的特征性结构,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

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夹有杯状细胞。固有层形成绒毛的中轴,内有结缔组织、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散在的平滑肌、淋巴组织。在绒毛的基部有肠腺,肠腺主要由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等组成。黏膜肌为平滑肌,染色稍红。

②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小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

③肌层为排列较整齐的内环、外纵平滑肌构成。

④外膜为浆膜。

3)高倍镜观察选择一个典型的肠绒毛进一步观察,辨认上皮固有层、杯状细胞、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和平滑肌。

(4)肝切片(HE染色)1)低倍镜观察可见切片一侧为被膜,其余为肝实质。肝实质被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的肝小叶。观察时,先找到中央静脉,在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是肝索(肝板)。

肝索之间的不规则腔隙为肝血窦。几个肝小叶之间的区域为门管区,内含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等。

2)高倍镜观察选择典型的肝小叶和门管区观察。

①肝小叶中央静脉是肝小叶中央的腔隙,管壁不完整,与肝窦相通,有的腔内可见红细胞。

肝板由肝细胞构成,呈索条状。肝细胞呈多边形,胞体较大,细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核仁明显。

肝窦为肝板之间的不规则腔隙。窦壁为单层扁平细胞(内皮),与肝细胞紧贴,核扁小,染色较深。肝窦内可见肝巨噬细胞(枯否细胞),细胞不规则,染色呈粉红色。

②门管区首先用低倍镜找到此区,再用高倍镜观察,可见有三种管腔。

小叶间动脉管腔小而较圆,管壁厚,有数层平滑肌构成,染成红色。

小叶间静脉管腔大而不规则,管壁薄,染色较浅。

小叶间胆管管腔小,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细胞核圆形,排列整齐,染成紫蓝色。

2.示教(1)回肠黏膜、集合淋巴滤泡(回肠横切片,HE染色)。

(2)结肠黏膜(结肠切片,HE染色)。

(3)胰腺腺泡、胰岛(胰切片,HE染色)。

(4)中央乳糜管(空肠切片,HE染色)。

(5)胆小管(肝切片,银染)。

【实验报告】1.绘肠绒毛高倍镜下图,注明上皮、固有层、杯状细胞、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

2.绘肝小叶和门管区低倍镜下图,注明中央静脉、肝板、肝窦、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400?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第四章?呼吸系统一、呼吸道【实验要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

2.外鼻、固有鼻腔的形态结构及鼻黏膜的分区。

3.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部位。

4.喉的位置和结构。

5.气管和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

【实验材料】1.呼吸系统概况标本。

2.人体半身模型。

3.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模型。

4.鼻旁窦标本、模型。

5.喉软骨标本、模型,喉矢状切面标本、模型。

6.气管、主支气管标本、模型。

【实验内容与方法】1.呼吸系统的组成在呼吸系统概况标本或模型、人体半身模型上,观察呼吸系统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划分及各器官的连续关系。

2.外鼻和固有鼻腔的结构在活体上确认鼻根、鼻背、鼻尖、鼻翼和鼻孔。在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上区分鼻前庭和固有鼻腔,确认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辨认嗅区和呼吸区的范围。

3.鼻旁窦的位置及其开口取鼻旁窦标本,辨认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的位置及其开口部位。

4.喉的位置和结构在活体上观察喉的位置,触摸喉结。在喉软骨标本上,识别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的形态及其连结。在喉矢状切面标本、模型上观察前庭襞、声襞、前庭裂、声门裂。

5.气管和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取气管与主支气管的标本观察气管软骨,比较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异,理解气管异物易掉入右主支气管的原因。

二、肺【实验要点】1.肺的位置。

2.肺的形态、分叶。

【实验材料】1.切除胸前壁的半身标本、模型。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012.肺标本、模型。

【实验内容与方法】1.肺的位置在切除胸前壁的半身标本与模型上观察肺的位置。

2.肺的形态、分叶取肺标本与模型,观察左、右肺的形态(肺尖、肺底、两面、三缘)及其差别,辨认左肺、右肺的斜裂及右肺的水平裂,识别右肺的上、中、下三叶,左肺的上、下两叶。肺的内侧面观察肺门,识别肺动脉、肺静脉等肺门的结构,并比较左、右肺门各结构的位置关系。

三、胸膜与纵隔【实验要点】1.胸膜的配布和胸膜腔的构成,壁胸膜的分部,肋膈隐窝的位置。

2.纵隔的境界、分部及主要内容。

【实验材料】1.胸腔的解剖标本。

2.纵隔标本、模型。

【实验内容与方法】1.胸膜的配布和胸膜腔的构成在胸腔的解剖标本上观察脏胸膜和壁胸膜的配布,壁胸膜的分部,注意脏、壁胸膜的移行部位,体会胸膜腔的潜在性。观察胸膜顶、肋膈隐窝的位置和形态。

2.纵隔的境界、分部及主要内容在胸腔的解剖标本上确认纵隔的境界;取纵隔标本、模型,观察其分部及主要内容。

四、呼吸系统的微细结构【实验要点】气管、肺的微细结构。

【实验材料】1.气管横切片。

2.肺切片。

【实验内容与方法】1.学生自己观察气管横切片和肺切片(1)气管横切片(HE染色)1)肉眼观察标本呈环形,在管壁中部可见浅蓝色的透明软骨。

2)低倍镜观察由管壁的管腔面向外可见黏膜层、黏膜下层和具有软骨的外膜。

3)高倍镜观察黏膜层靠近管腔内表面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染成淡紫红色,上皮内夹有空泡状的杯状细胞;固有层结缔组织细密,染成粉红色;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较多,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气管腺;外膜由结缔组织及“C”形透明软骨构成,软骨的缺口处有横行平滑肌束和结缔组织。

(2)肺切片(HE染色)1)肉眼观察组织疏松,其内有许多血管和各级支气管的管腔断面。

402?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2)低倍镜观察视野中大小不等、外形不规则和染色浅淡的泡状结构为肺泡的断面,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为肺泡隔。肺泡之间还可见到大小不等的支气管和肺血管分支的断面。

3)高倍镜观察①小支气管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但逐渐变薄,杯状细胞、腺体逐渐减少,软骨呈片状。

②细支气管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腺体、软骨更少,环行平滑肌增多。

③终末细支气管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或单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腺体、软骨完全消失,平滑肌呈环形排列。

④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不完整,有少数肺泡开口。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上皮外有少量平滑肌。

⑤肺泡管呈不规则的弯曲状,管壁上有许多肺泡开口,在相邻肺泡开口处之间的游离部分,可见少量平滑肌形成的结节状膨大。

⑥肺泡由I型和Ⅱ型细胞构成,壁极薄,上皮界限在光镜下不易分辨。

⑦肺泡隔为相邻肺泡之间的结构,其内可见许多毛细血管的断面和巨噬细胞(尘细胞)。

2.示教终末细支气管、肺泡隔、巨噬细胞(肺切片、HE染色)。

【实验报告】绘肺高倍镜下图,注明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和肺泡隔。

第五章?泌尿系统【实验要点】1.泌尿系统的组成。

2.肾的位置、形态、被膜和构造。

3.肾的微细结构。

4.输尿管的形态、行程和狭窄。

5.膀胱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膀胱三角。

6.女性尿道的特点、开口部位。

【实验材料】1.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概观标本。

2.离体肾及肾的剖面标本。

3.男、女性骨盆正中矢状切标本。

4.离体膀胱标本。

5.肾切片。

【实验内容与方法】1.取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概观标本,离体肾及肾的剖面标本,男、女性骨盆正中矢状切标本,离体膀胱标本,按实验要点的要求,观察以下内容: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03(1)肾肾的位置、形态、被膜及肾的剖面结构。

(2)输尿管的形态、行程和狭窄。

(3)膀胱膀胱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膀胱三角。

(4)女性尿道女尿道的特点、开口部位。

2.取肾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以下内容:(1)低倍镜观察肾小体、近端小管、远端小管。

(2)高倍镜观察1)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的内层和外层。

2)肾小管和集合小管肾小管各部分和集合小管管壁细胞的结构特点。

3.示教致密斑和球旁细胞。

【实验报告】绘高倍镜下皮质主要结构图,注明肾小囊外层、血管球、肾小囊腔、近端小管曲部和远端小管曲部。

第六章?生殖系统一、男性生殖系统【实验要点】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男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实验材料】1.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

2.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3.阴茎的解剖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睾丸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观察:睾丸的位置和形态,睾丸鞘膜的配布和鞘膜腔的形成。

2.附睾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观察附睾的位置和形态。

3.输精管和射精管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和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输精管的起始、行程,并结合活体触摸输精管的硬度;精索的构成;射精管的合成、行程和开口部位。

4.精囊腺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观察精囊的位置和形态。

5.前列腺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和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前列腺的位置、形态,以及与膀胱颈和直肠的位置关系。

6.阴茎和阴囊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和阴茎的解剖标本,观察:阴茎的构造及三条海绵体的形态和位置关系,尿道外口的位置,阴囊的构造。

7.男性尿道取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尿道的起始和分部,尿道的两个404?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弯曲和三个狭窄的形态和部位。

二、女性生殖系统【实验要点】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女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实验材料】1.女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

2.女性内生殖器标本。

3.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4.女阴标本。

5.女性乳房解剖标本。

6.男、女性会阴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卵巢取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卵巢的位置和形态。

2.输卵管取女性内生殖器标本,观察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特征。

3.子宫取女性内生殖器标本和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子宫的位置,以及子宫与膀胱、阴道和直肠的位置关系;子宫的形态和分部;子官腔和子宫颈管的形态及其通连关系;子宫各韧带的位置。

4.阴道取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阴道的位置,阴道穹的构成,阴道穹后部与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关系。

5.女阴取女阴标本,观察:女阴的形态,尿道外口与阴道口的关系。

三、乳房和会阴【实验内容与方法】1.乳房取女性乳房解剖标本,观察乳房的形态、输乳管的排列方向和乳房悬韧带的形态特点。

2.会阴取会阴肌标本,观察会阴的范围;划分尿生殖区和肛区,观察通过该二区的结构。

四、生殖系统的微细结构【实验要点】1.睾丸的微细结构。

2.卵巢的微细结构。

3.子宫的微细结构。

【实验材料】1.睾丸切片。

2.精液涂片。

3.卵巢切片。

4.子宫切片(内膜为增生期)、子宫切片(内膜为分泌期)。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05【实验内容与方法】1.睾丸切片(HE染色)(1)低倍镜观察睾丸实质内的精曲小管被切成许多断面,各断面之间的结缔组织为睾丸间质。

(2)高倍镜观察1)精曲小管壁厚腔小。管壁由多层细胞构成,紧贴基膜的一层细胞主要是精原细胞,精原细胞的管腔侧依次分布有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最内层是精子细胞。精子位于精曲小管的管腔内。

2)间质细胞单个或成群分布于睾丸间质内,细胞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

2.卵巢切片(HE染色)(1)低倍镜观察卵巢的周围部是卵巢皮质,主要由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构成。卵巢的中央部是卵巢髓质,由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2)高倍镜观察主要观察卵巢皮质。

1)原始卵泡位于卵巢皮质的浅层。由一个大而圆的卵母细胞和包绕在它周围的一层卵泡细胞构成。

2)生长卵泡卵母细胞的体积较大;卵母细胞的周围有嗜酸性的透明带;卵泡细胞排列成多层;紧靠卵母细胞的卵泡细胞呈柱状,围绕透明带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卵泡周围的结缔组织形成卵泡膜。

3)成熟卵泡其结构与晚期的生长卵泡相似,但体积更大,并向卵巢表面凸出。成熟卵泡取材不易,很难见到。

3.子宫切片(子宫内膜为增生期,HE染色)(1)肉眼观察染成紫蓝色的部分为子宫内膜,染成红色的部分是子宫肌层。

(2)低倍镜观察由子宫内膜向子宫外膜逐层观察。

1)子宫内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深面为固有层,其内可见子宫腺和小血管。

2)子宫肌层为很厚的平滑肌。

3)子宫外膜由一层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

4.子宫切片(子宫内膜为分泌期,HE染色)低倍镜观察子宫内膜的结构特点:子宫内膜较增生期明显增厚,子宫腺粗大弯曲,子宫腺周围的结缔组织结构疏松。

5.示教精子(精液涂片)。

第七章?脉管系统一、心血管系统(一)心【实验要点】1.心的位置。

2.心的外形。

406?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3.心各腔的形态和结构。

4.心壁的构造。

5.心的传导系统。

6.心的血管。

7.心包与心包腔。

【实验材料】1.胸腔的解剖标本。

2.离体心标本。

3.心腔的解剖标本。

4.心的血管标本。

5.心的传导系统标本。

6.离体带心包的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心的位置取胸腔的解剖标本,观察:心的位置,心与肺、胸膜、胸骨和肋的毗邻关系。

2.心的外形取离体心标本,观察:心的外形,心尖、心底、心的三缘、胸肋面、膈面的形态和构成;心表面的冠状沟,前、后室间沟。

3.心各腔的形态和结构取心的解剖标本,观察:(1)右心房观察右心耳的外形。观察右心房的三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一个出口:右房室口。在房间隔的下部寻找卵圆窝。

(2)右心室在右房室口的周缘,观察右房室瓣的形态和开口方向,以及瓣膜、腱索、乳头肌的连接关系。观察肺动脉口,肺动脉瓣的形态和开口方向。

(3)左心房观察左心耳的外形。观察左心房的入口: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

(4)左心室在左房室口的周缘,观察左房室瓣的形态和开口方向。观察主动脉口,主动脉瓣的形态和开口方向。

4.心壁的构造取心腔的解剖标本,观察: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以及心内膜与瓣膜的关系;心房壁和心室壁,以及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壁的厚度。

5.心的传导系统心传导系统在人心标本上不易辨认,可借助牛心标本进行观察。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前方的心外膜深面观察窦房结;在冠状窦口前上方的心内膜深面观察房室结;房室结发出房室束,在室间隔的上缘分为左束支和右束支;在室间隔的左、右心室面观察左、右束支的分支和分布。

6.心的血管取心的血管标本观察:(1)动脉观察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和分布。

(2)静脉观察冠状窦的位置、注入部位和接受的属支。

7.心包取胸腔的解剖标本,观察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区分浆膜心包的脏层和壁层,观察心包腔的构成。

(二)肺循环的血管【实验要点】1.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的行程。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072.肺静脉的行程和注入部位。

【实验材料】1.胸腔的解剖标本。

2.心肺连属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肺动脉取胸腔的解剖标本和心肺联属标本,观察:肺动脉干的起始、行程及左、右肺动脉的行程;在肺动脉干分叉处和主动脉弓下缘之间观察动脉韧带。

2.肺静脉取胸腔的解剖标本和心肺联属标本,观察肺静脉每侧各两条,注入左心房。

(三)体循环的动脉【实验要点】1.主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部。

2.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和髂总动脉的主要分支和分布。

【实验材料】1.全身的动脉标本。

2.躯干后壁的动脉标本。

3.头颈部和上肢的动脉标本。

4.腹后壁的动脉标本。

5.盆部和下肢的动脉标本。

6.胸腔的解剖标本。

7.离体心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取躯干后壁的动脉标本和全身的动脉标本,观察主动脉的起始、行程、分部和各部分支概况。

1.升主动脉取胸腔的解剖标本和离体心标本,观察升主动脉发出左、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心。

2.主动脉弓取全身的动脉标本、头颈部和上肢的动脉标本,观察从主动脉弓的凸侧发出三个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1)颈总动脉观察: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支;颈内动脉的行程;颈外动脉的行程,各主要分支的行程和分布。

结合标本,在活体上找出颈总动脉、颞浅动脉和面动脉的压迫止血点。

(2)锁骨下动脉观察左、右锁骨下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各主要分支的行程和分布。

结合标本,在活体上找出锁骨下动脉的压迫止血点。

(3)上肢的动脉1)腋动脉观察腋动脉的位置和分布。

2)肱动脉观察肱动脉的行程、与肱二头肌腱的位置关系和分布概况。结合标本,在活体上确定肱动脉的压迫止血点和测听血压的部位。

3)尺动脉和桡动脉观察尺动脉和桡动脉在前臂的行程和分布。结合标本,在活体上408?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找出桡动脉的摸脉点。

4)掌浅弓和掌深弓在屈指肌腱的浅面和深面,分别观察掌浅弓和掌深弓,观察其分支和分布。

3.胸主动脉取躯干后壁的动脉标本,观察肋间后动脉的行程和分布。

4.腹主动脉取全身的动脉标本和躯干后壁的动脉标本进行观察。

(1)腹腔干在膈的主动脉裂孔之下方,观察腹腔干,辨认其分支:观察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以及它们的分支分布。

(2)肠系膜上动脉观察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分布。观察阑尾动脉。

(3)肠系膜下动脉观察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分布。

(4)肾动脉观察肾动脉的行程和分布。

(5)睾丸动脉观察睾丸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布。

5.髂总动脉取盆部和下肢的动脉标本,观察髂总动脉的位置和分支。

(1)髂内动脉观察其行程和主要分支的分布范围。

(2)髂外动脉观察其位置及腹壁下动脉的行程和分布。

(3)下肢的动脉1)股动脉观察:股动脉与髂外动脉和腘动脉的移行关系;股动脉的分布范围。

结合标本,在活体上确定股动脉的压迫止血点。

2)腘动脉观察腘动脉的位置和分布。

3)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观察它们的行程和分布;观察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的移行部位,在活体上确定足背动脉的摸脉点。

(四)体循环的静脉【实验要点】1.上腔静脉系的组成。上腔静脉的位置、主要属支的名称和收集范围。

2.下腔静脉系的组成。下腔静脉的位置、行程、主要属支的名称和收集范围。

3.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主要属支的名称和收集范围。肝门静脉系的侧支循环途径。

【实验材料】1.离体心标本。

2.胸腔的解剖标本。

3.躯干后壁的静脉标本。

4.头颈部和上肢的静脉标本。

5.腹部的静脉标本。

6.肝标本。

7.盆部和下肢的静脉标本。

8.肝门静脉系的侧支循环途径模型。

【实验内容与方法】1.上腔静脉系(1)上腔静脉取离体心标本和胸腔的解剖标本,观察上腔静脉的合成、行程和注入部位。

(2)头臂静脉取离体心标本和胸腔的解剖标本,观察头臂静脉的合成和位置。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091)颈内静脉取头颈部的静脉标本,观察颈内静脉的行程、收集范围以及它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形成的静脉角。

观察面静脉的行程和收集范围。

2)锁骨下静脉取头颈部的静脉和上肢的静脉标本,观察锁骨下静脉的位置,注意它与腋静脉的延续关系。

观察颈外静脉的位置和注入部位。

3)上肢的静脉取头颈部和上肢的静脉标本进行观察。观察上肢的深静脉,注意桡静脉和尺静脉、肱静脉、腋静脉的延续关系。

观察上肢的浅静脉,观察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

结合标本,在活体上观察颈外静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

(3)胸部的静脉取躯干后壁的静脉标本和离体心标本,观察奇静脉的行程、收集范围和注入部位。

2.下腔静脉系(1)下腔静脉取躯干后壁的静脉标本,观察下腔静脉的合成、行程和注入部位。

(2)髂总静脉取盆部和下肢的静脉标本,观察髂总静脉的合成和位置。

1)髂内静脉沿骨盆侧壁观察髂内静脉及其各主要属支。

2)髂外静脉观察髂外静脉的位置及其属支腹壁下静脉的注入部位。

3)下肢的静脉取盆部和下肢的静脉标本进行观察。观察下肢的深静脉,注意胫前静脉和胫后静脉、腘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的延续关系。

观察下肢的浅静脉,在内踝的前方和外踝的后方分别确认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追踪它们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

(3)腹部的静脉取腹部的静脉标本进行观察。

1)肾静脉观察它的注入部位。

2)睾丸静脉观察左、右睾丸静脉的行程和注入部位。

3)肝静脉观察肝静脉的注入部位。

(4)肝门静脉取腹部的静脉标本,观察肝门静脉的合成、行程和注入部位。在肝门静脉系的侧支循环途径模型上,观察肝门静脉系的侧支循环途径。

结合标本,在活体上观察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二、淋巴系统【实验要点】1.胸导管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2.右淋巴导管的形成、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3.下颌下淋巴结和颈外侧浅、深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

4.腋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

5.胸部、腹部和盆部各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

6.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

7.脾的位置和形态。

8.胸腺的位置和形态。

410?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实验材料】1.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标本。

2.全身主要浅淋巴结群的标本。

3.胸部、腹部和盆部的淋巴结标本。

4.腹腔的解剖标本。

5.离体的脾标本。

6.胸腺的解剖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取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标本进行观察。观察胸导管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观察右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2.全身主要的淋巴结群取全身浅淋巴结群标本和胸部、腹部、盆部的淋巴结标本进行观察。观察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腋淋巴结、支气管肺门淋巴结、腰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髂总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和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结合标本,在活体上触摸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腋淋巴结和腹股沟浅淋巴结。

3.脾取腹腔的解剖标本,观察脾的位置。取离体的脾标本,观察脾的形态。

4.胸腺取小儿胸腺的解剖标本,观察胸腺的位置和形态。

三、脉管系统的微细结构【实验要点】1.心壁的微细结构。

2.大动脉管壁的微细结构特点。

3.中动脉和中静脉管壁的微细结构。

4.小动脉管壁的微细结构。

5.淋巴结的微细结构。

6.脾的微细结构。

7.胸腺的微细结构。

【实验材料】1.心壁的切片。

2.大动脉的切片。

3.中动脉和中静脉的切片。

4.淋巴结的切片。

5.脾的切片。

6.胸腺的切片。

【实验内容与方法】1.心的切片(HE染色)低倍镜观察,心内膜较薄,由一层内皮和少量的结缔组织构成。心肌层最厚,心肌纤维呈不同方向的切面。心外膜为浆膜,由表层的间皮和间皮下少量的结缔组织构成。

2.中动脉和中静脉的切片(HE染色)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11(1)肉眼观察标本中壁厚、腔圆而小的为中动脉,壁薄、腔大而不规则的是中静脉。

(2)低倍镜观察先观察中动脉,内膜很薄,由一层内皮和少量的结缔组织构成;中膜最厚,主要由环行的平滑肌纤维构成,内有少量弹性纤维;外膜较中膜稍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观察中静脉,管腔不规则,管壁较中动脉者厚,也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但其界限不如中动脉明显。

3.淋巴结的切片(HE染色)(1)肉眼观察外周部染色较深,是皮质;中央部染色较浅,是髓质。

(2)低倍镜观察1)皮质浅皮质内由淋巴组织聚集成的圆形结构即淋巴小结,淋巴小结中央染色较浅的区域为生发中心,弥散于皮质深层的淋巴组织是深皮质。

2)髓质髓质内由淋巴组织聚集成的条索状结构即髓索。

3)淋巴窦淋巴小结与被膜之间,以及淋巴小结与小梁之间的染色浅淡区为皮质内的淋巴窦,髓索之间和髓索与小梁之间的染色浅淡区是髓质内的淋巴窦。

4.示教(1)大动脉的切片(主要观察中膜)。

(2)小动脉的切片。

(3)脾的切片。

(4)胸腺的切片。

第八章?感觉器一、视器【实验要点】1.眼球壁的层次,各层次的分部和形态。

2.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及其形态。

3.眼睑的形态结构。

4.结膜的特点和分部。

5.泪器的组成、各部的位置及泪道的开口。

6.眼球外肌的名称和作用。

【实验材料】1.眼球标本。

2.新鲜猪或牛眼球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标本。

3.泪器的解剖标本。

4.眼球外肌的解剖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取眼球标本,观察其外形及视神经的附着部位。

412?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2.取眼球冠状切面的前半部标本,由后向前依次观察以下结构:充满于眼球内的透明胶状物为玻璃体;移去玻璃体,可见晶状体;晶状体周围为黑色环形增厚的睫状体;用镊子轻提晶状体,可见其与睫状突之间有纤细的睫状小带;移除晶状体,即可见到位于其前方的虹膜,虹膜中央的孔为瞳孔;眼球壁外层前部的透明薄膜是角膜;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间隙为眼房,被虹膜分为眼球前房和眼球后房。

3.取眼球冠状切面的后半部标本,由内向外观察。玻璃体充满于眼球内,透过玻璃体可见到乳白色的视网膜;在视网膜后部可见一白色圆盘状隆起,即视神经盘;移除玻璃体和视网膜,可见到一层黑褐色的脉络膜;脉络膜外周的一层乳白色结构即巩膜。

4.在眼球矢状切面标本上,先观察眼球的前房、后房、晶状体和玻璃体,然后再由内向外辨认眼球壁的三层膜。

5.在活体上辨认角膜、巩膜、虹膜、瞳孔和眼球前房等结构。并观察上、下睑缘和睫毛,内眦和外眦,近内眦处辨认泪点;翻起上、下睑,观察结膜的性状和分布。

6.取泪器解剖标本,观察泪腺的位置和形态,在泪囊窝内观察泪囊的形态及其上、下泪小管和鼻泪管的关系。

7.取眼球外肌解剖标本观察各眼球外肌的位置和肌束的方向。

二、前庭蜗器【实验要点】1.外耳道的形态。

2.鼓膜的位置和形态。

3.鼓室和听小骨的位置和形态。

4.乳突小房和咽鼓管的位置及通连关系。

5.迷路各部的形态。

【实验材料】1.耳的解剖标本。

2.颞骨的锯开标本。

3.听小骨标本。

4.内耳模型。

【实验内容与方法】1.取耳的解剖标本并结合活体观察耳郭的形态,外耳道的分部和弯曲以及鼓膜的位置和形态。

2.取颞骨的锯开标本和耳的解剖标本,先观察中耳各部的位置,然后观察鼓室的位置和形态,听小骨的组成,乳突小房和咽鼓管的位置及连通关系。

3.取耳的解剖标本和内耳模型,观察内耳在颞骨中的位置,辨认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在膜半规管中寻认壶腹嵴,在前庭内辨认椭圆囊和球囊,以及分别位于两囊壁上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在耳蜗内寻认蜗管。

三、皮肤【实验要点】1.皮肤的微细结构。

2.皮肤的附属结构。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13【实验材料】1.皮肤模型。

2.头皮和手指皮肤切片。

【实验内容与方法】1.取皮肤模型观察,区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五层细胞的排列,比较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结构上的差别,毛囊和毛乳头的形态,皮脂腺的位置和开口部位,汗腺的位置和开口。

2.观察活体指甲,辨认甲体、甲皱襞及甲沟。

3.低倍镜示教:①指尖皮肤表皮和真皮的乳头层;②头皮毛根、毛球和皮脂腺。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器官的解剖【实验要点】1.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

2.甲状旁腺的形态和位置。

3.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

4.垂体的形态和位置。

【实验材料】1.颈部的解剖标本。

2.离体的喉、气管和甲状腺的标本。

3.腹膜后间隙的器官标本。

4.头部的正中矢状断面标本。

5.颅底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甲状腺取颈部的解剖标本,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

2.甲状旁腺取离体的喉、气管和甲状腺的标本,在甲状腺左、右叶的后缘查寻甲状旁腺,注意甲状旁腺的形态、数量以及与甲状腺的关系。

3.肾上腺取腹膜后间隙的器官标本,观察肾上腺的位置和形态。

4.垂体取头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结合颅底标本,观察垂体的位置、形态以及与视交叉的毗邻关系。

二、主要内分泌器官的微细结构【实验要点】1.甲状腺的微细结构。

2.肾上腺的微细结构。

414?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3.腺垂体的微细结构。

【实验材料】1.甲状腺切片。

2.肾上腺切片。

3.垂体切片。

【实验内容与方法】1.甲状腺切片(HE染色)(1)低倍镜观察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甲状腺滤泡的断面,泡腔内有染成红色的胶状物质。滤泡之间为结缔组织。

(2)高倍镜观察滤泡壁由单层立方形上皮细胞构成。在滤泡上皮细胞之间和滤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观察滤泡旁细胞,其数量较少,体积较大,呈卵圆形。

2.肾上腺切片(HE染色)(1)低倍镜观察表面为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染成红色。被膜的深面为实质,分为浅表的皮质和深部的髓质。观察皮质,由浅入深依次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2)高倍镜观察1)肾上腺皮质①球状带位于皮质浅层,较薄。细胞呈低柱状,排列成球状团块。

②束状带位于球状带的深面,最厚。细胞呈立方形,排列成索状。

③网状带位于皮质的内层,较薄。细胞呈多边形,排列成索,相互连接成网。

2)肾上腺髓质位于肾上腺的中央部,染成紫蓝色。主要由髓质细胞构成。髓质细胞大,呈多边形。

3.示教腺垂体(垂体切片,HE染色)。

第十章?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系统【实验要点】1.脊髓的位置、外形及内部结构。

2.脑的分部,脑干的外形及与有关脑神经的连接关系。

3.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

4.间脑的位置和分部,背侧丘脑的位置、形态及下丘脑的组成和位置。

5.大脑半球的外形及内部结构。

6.各脑室的位置形态及连通关系。

7.脑和脊髓被膜的配布,硬膜外隙的位置,硬脑膜与颅骨骨膜的关系,大脑镰、小脑幕的形态和位置。

8.蛛网膜的位置和形态特点,蛛网膜下隙的位置。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159.软膜的位置、分部和结构特点。

10.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行程及分布范围,大脑中动脉中央支的行程和分布。

11.椎动脉在颅内的行程和分支。

12.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和组成。

【实验材料】1.离体脊髓标本。

2.切除椎管壁的脊髓标本。

3.脊髓横切面模型。

4.整脑标本。

5.脑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6.脑干和间脑标本。

7.脑神经核模型。

8.小脑水平切面标本。

9.大脑水平切面标本。

10.基底核模型。

11.脑室标本及模型。

12.硬脑膜标本。

13.包有蛛网膜的整脑标本。

14.脑的血管色素灌注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取离体脊髓标本,自上而下观察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及终丝。辨认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和前、后外侧沟。

2.取脊髓切面标本,借助于放大镜观察:①脊髓表面的沟裂;②脊髓灰、白质的配布及脊髓中央管的位置;③识别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侧束、脊髓丘脑束、薄束、楔束的位置。

3.取整脑标本和脑的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或模型观察:脑可分为脑干、间脑、端脑和小脑,注意它们的连接和位置关系。

4.取脑干标本和模型按下述顺序观察:(1)腹侧面:自下而上依次观察。

1)延髓①前正中裂、前外侧沟及前外侧沟相连的舌下神经。②锥体和锥体交叉是位于前正中裂上部两侧的一对膨大,由锥体束构成,锥体下端的数条束状斜行交叉束,即锥体交叉。

2)脑桥辨认:①延髓脑桥沟;②基底沟;③脑桥向两侧变细,向后连于小脑,在开始变细处的上缘寻觅三叉神经根;④在延髓脑桥沟内,由内侧向外侧依次辨认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3)中脑脚间窝及由脚间窝发出的动眼神经。

(2)背侧面主要辨认如下结构:416?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1)延髓①辨认与脊髓相续的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②在后外侧沟内自上而下寻认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根;③在后正中沟的两侧观察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④延髓上部中央管敞开组成菱形窝的下部。

2)脑桥中下部敞开,组成菱形窝的上部,脑桥的上部缩细与中脑相连。

3)中脑分辨上丘和下丘,下丘的下方有滑车神经出中脑。

5.脑干的内部结构。取脑神经核模型,观察各脑神经核的位置,上行和下行纤维束在脑干内的走行部位。

6.小脑(1)在小脑标本上观察①小脑蚓②小脑半球及小脑扁桃体。

(2)小脑的内部结构观察小脑水平切面标本,辨认小脑皮质、髓质和齿状核的形态和位置。

7.第四脑室。在脑的正中矢状切面标本上,观察第四脑室的位置和形态,及其与中脑水管和中央管的通连关系。在整脑标本上,菱形窝下角的正上方寻查第四脑室正中孔。在延髓脑桥和小脑连接部附近,寻查第四脑室外侧孔。

8.间脑。取间脑脑干标本或模型,结合脑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间脑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1)背侧丘脑及第三脑室背侧丘脑是位于中脑上方的一对卵圆形灰质块,两侧背侧丘脑之间的矢状裂隙,即第三脑室。在背侧丘脑内侧面的下方有一条与中脑水管相连的浅沟,在沟的前端查找室间孔。在背侧丘脑右下方的一对小隆起,位于内侧的称内侧膝状体,外侧的称外侧膝状体。

(2)下丘脑在背侧丘脑的前方,由前向后依次观察视交叉、漏斗及其末端连接的垂体,乳头体为漏斗后方的一对隆起。

9.端脑。在整脑标本上观察两大脑半球之间的大脑纵裂及其裂底的胼胝体,大脑半球和小脑之间的大脑横裂。

(1)大脑半球的外形取大脑半球的标本,首先辨认其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然后依次观察:1)大脑半球的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2)分叶。额叶位于中央沟之前,外侧沟的上方;顶叶在中央沟和顶枕沟之间外侧沟的上方;枕叶为顶枕沟后方的部分;颞叶位于枕叶的前方,外侧沟的下方;岛叶隐于外侧沟的深部,略呈三角形。

3)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

①上外侧面主要观察下述沟、回:在中央沟的前方寻认与其平行走向的中央前沟及位于两沟之间的中央前回,在中央前回的前下方寻查额下回。在中央沟的后方,寻认与其平行走向的中央后沟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央后回。在颞叶、外侧沟的下壁处,可见数条短而斜行的脑回,即颞横回。

②内侧面主要辨认以下结构:距状沟位于枕叶内,呈前后弓状走行。

扣带回为紧邻胼胝体背面和头端的脑回。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17中央旁小叶位于扣带回的背侧,分前后两部,分别为中央前、后回在半球内侧面的延续部分。

海马旁回和钩海马旁回为副侧沟前部上方的脑回,其前端折向后的部分即钩。

③下面观察嗅球和嗅束的位置和形态。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在大脑水平面切面标本上,自浅入深观察:1)大脑皮质比较不同部位的厚度差别。

2)基底核首先用基底核模型观察豆状核、尾状核及杏仁体的形态及其与背侧丘脑的位置关系。穿行其间的两层纤维板,分隔为内、中、外三部分,外侧份为壳,其余两部分为苍白球。

3)大脑髓质主要观察如下结构:①胼胝体在脑的正中矢状切面标本上,观察胼胝体的位置和形态;在大脑剥制标本上,观察胼胝体的纤维走向。

②内囊在冻脑纤维剥制标本和脑水平切面上,首先辨认豆状核、尾状核和背侧丘脑,然后观察位于三者之间的内囊,注意其形态和分部。

③联络纤维指联系本侧大脑半球不同部位皮质的纤维,在冻脑纤维剥制标本上容易观察。

④侧脑室取脑室标本或模型观察侧脑室的形态及脉络丛的形态。

10.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和脊髓的被膜是相互延续的,在标本中已切成两部分。

(1)脊髓的被膜取切除椎管后壁的脊髓标本,逐层观察脊髓的被膜。

1)硬脊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上部在枕骨大孔处与硬脑膜相续,下部在第2骶椎以下包绕终丝,附于尾骨的背面,向两侧包绕脊神经根。硬脊膜与椎骨内面骨膜之间为硬膜外隙,隙内包含有脂肪和静脉丛,并有脊神经根穿过。

2)蛛网膜翻开硬脊膜,观察蛛网膜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与硬脊膜的连接关系。用镊子翻开蛛网膜,观察蛛网膜下隙及软脊膜,注意蛛网膜下隙的形态、位置和内容。

3)软脊膜是脊髓被膜的最内层,紧裹在脊髓的表面,自脊髓圆锥以下形成终丝。

(2)脑的被膜分别与脊髓的同名膜相续。

1)硬脑膜取硬脑膜标本观察,硬脑膜虽与硬脊膜相续,但与颅骨内面的骨膜相愈合,故无硬膜外隙,硬脑膜深入大脑的裂内形成隔幕,在某些部位硬脑膜的双层分开形成硬脑膜窦。

①大脑镰位于大脑纵裂内,形似镰刀。

②小脑幕伸入大脑横裂内,其前缘形成的弧形切迹,即幕切迹。

③硬脑膜窦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的上缘,向后与窦汇相通,寻认窦内的蛛网膜粒。

横窦和乙状窦横窦位于小脑幕的后缘,其外侧端续乙状窦,乙状窦向前内经颈静脉孔续接颈内静脉。

窦汇位于左、右横窦与上矢状窦的连接处。

海绵窦位于蝶骨体的两侧,向后注入乙状窦,注意观察穿行其中的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

418?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2)蛛网膜取包有蛛网膜的整脑标本,观察它与软脑膜之间的空隙,即蛛网膜下隙。

3)软脑膜紧裹脑的表面,不易分离。

(3)脑和脊髓的血管脊髓的静脉与脊髓动脉伴行;脑静脉直接或间接注入硬脑膜窦,本实验只观察脊髓和脑的动脉。

1)脊髓的动脉取脊髓血管色素灌注标本,分别在脊髓的前正中裂和外侧沟内,寻认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观察并注意它们的起始、行程和分布。

2)脑的动脉在脑的血管色素灌注标本上辨认和观察。

①大脑中动脉在大脑半球的外侧沟内,寻认大脑中动脉,并追踪观察其起始、行程和分布。

②大脑前动脉在大脑半球的内侧面,胼胝体的上方,寻认大脑前动脉,并追踪观察其起始、行程和分布。

③椎动脉观察颅内段的行程,基底动脉的位置和组成,大脑后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布。

④大脑动脉环在下丘脑周围观察动脉环的形态和组成,大脑中动脉中央支的行程和分布。

二、周围神经系统【实验要点】1.脊神经的分布概况。

2.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的组成、位置、分支和分布。

3.胸神经前支的行程和分布。

4.各对脑神经进、出颅腔所穿经的孔、裂、行程,其重要分支的行经和分布。

5.交感干的组成、位置及与脊神经的关系。

6.交感干的分部。

7.副交感神经骶部与脊神经的关系。

【实验材料】1.脊神经标本。

2.头颈及上肢肌、血管和神经标本。

3.胸神经标本。

4.腹下壁、腰及下肢肌、血管和神经标本。

5.头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6.眶内结构标本。

7.三叉神经标本和模型。

8.面部浅层结构标本。

9.切除脑的颅底标本。

10.颈部深层的血管神经标本。

11.迷走神经和膈神经标本。

12.内脏神经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1.脊神经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19(1)脊神经分布概况在脊神经标本上,自上而下计数和观察颈、胸、腰、骶和尾神经的对数,寻认它们穿出椎管的部位。

(2)脊神经丛和胸神经前支:1)颈丛取头颈和上肢肌、血管神经标本,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点,寻认颈丛各皮支并观察其行程和分布。翻开胸锁乳突肌:①寻认颈丛,并观察其组成;②辨认膈神经,追踪观察至颈根部。

2)臂丛利用头颈及上肢肌、血管和神经标本,先在锁骨中点的后方寻认臂丛,并向上追踪至颈部观察臂丛的组成;在腋窝内观察其与腋动脉的关系,最后观察臂丛的主要分支。

①尺神经在肱骨内上髁的上方,寻认尺神经,向上追踪观察其发出部位及与腋动脉的位置关系;向下观察其在前臂的行程,注意其与尺动脉的关系。在前臂寻认:①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的肌支;②布于尺侧一个半指及其相应掌部皮肤。

②正中神经在臂下部,肱动脉和尺神经之间,寻认粗大的正中神经,观察其在前臂的行程及其穿过肘窝的部位。观察:①支配前臂肌前群(尺侧腕屈肌和肱桡肌除外)肌支;②皮支在手部的分布。

③肌皮神经在肱二头肌的深面寻认肌皮神经,并追踪观察其行程,注意其在肘窝内的浅出部位,寻认肌皮神经支配臂肌前群的肌支及前臂外侧皮神经。

④桡神经在腋动脉的后方寻查桡神经,观察:①桡神经的行程;②肌支的分布范围;③各皮支在上肢背面的分布。

⑤腋神经在肱骨外科颈的后方寻查腋神经,①观察其行程;②寻查腋神经布于肩关节、三角肌和肩部皮肤的各分支。

3)胸神经前支取胸神经标本观察:①第1胸神经和第12胸神经前支分别与臂丛和腰丛的关系;②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的行程,与肋间血管的关系及其分支的分布。

4)腰丛取腹下壁、腰及下肢肌、血管和神经标本,先在腰大肌的深面观察腰丛的组成,然后观察其下列分支:①闭孔神经在腰大肌的内侧缘查找,观察其行程和分布。

②股神经是腰丛的最大分支,经髂肌和腰大肌之间下降,穿过腹股沟韧带的深面至股部。观察:股神经与股血管的位置关系,各肌支和皮支的分布。

5)骶丛取下腹壁、腰及下肢、血管和神经标本,在盆腔内、梨状肌的前方,先观察该丛的组成,然后观察其下列分支:①阴部神经在坐骨棘的背面寻认阴部神经,它与阴部内血管伴行,观察其分支和分布。

②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观察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位置关系,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坐骨神经的分支和分部,坐骨神经分成终支的部位。

检查坐骨神经的终支:胫神经翻开小腿三头肌,寻认此神经,观察其行程,分支和分布。

腓总神经它在腓骨头下方两横指处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分别观察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2.脑神经脑神经共12对,它们各自的连脑部位已分别在脑干、间脑和端脑中观察,现在主要观察各对脑神经出颅时所穿过的孔、裂及其行程、分支和分布。

420?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1)各对脑神经出颅时所穿过的孔、裂取切除脑的颅底标本自前向后依观察:①嗅神经穿过筛板;②视神经穿视神经管入眶;③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及上颌神经,穿过海绵窦后,除上颌神经经圆孔出颅外,其余各脑神经均眶经上裂入眶;④三叉神经的分支下颌神经穿卵圆孔出颅腔;⑤前庭蜗神经入内耳门;⑥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穿过静颈脉孔至颅外;⑦舌下神经则穿同名管出颅腔。

(2)各对脑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1)嗅神经取头部正中矢切面标本,在靠筛板处,剥离上鼻甲及鼻中隔的黏膜,在剥离面上寻认嗅神经,并向上追踪至筛板。

2)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展神经取眶内结构标本,根据视神经连于眼球、其余各神经支配眼球外肌的分布,逐一辨认,并观察其在眶内的行程。

3)三叉神经取三叉神经标本结合模型进行观察:①三叉神经节的位置;②眼神经及其穿过眶上切迹,布于额部皮肤的分支。

4)面神经取面部浅层结构标本,观察面部各神经的走向和分布。

5)前庭蜗神经利用挂图、幻灯片及内耳模型,观察和理解该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6)舌咽神经取颈部深层血管神经标本,在舌骨大角上的内侧,寻认咽后壁的舌咽神经,并在颅内、外动脉间寻认其分支——颈动脉窦支,追踪观察其行程和分布。

7)迷走神经取迷走神经标本,观察其行程分支、分布。

①行程迷走神经颈段行于颈总动脉和颈静脉之间的后方,胸段过肺根的后方,在食管的表面左、右迷走神经交织成丛,迷走神经腹段已组成前、后两干,追踪观察前、后干的分支和分布。

②分支喉上神经自迷走神经颈段发出,沿颈内动脉的内侧下降,分为内、外两支,观察上述两支的行程和分布。

喉返神经在食管和气管之间的沟内,分别寻认左、右喉返神经,观察其起始部位、行程和分布。

8)副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深面寻认支配该二肌的副神经。

9)舌下神经在舌骨的上方寻认呈弓形向前走行的该神经,并观察其行程及分布。

3.内脏神经内脏神经为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本实验只观察新鲜交感神经和内脏丛。

(1)交感神经在内脏神经标本上,观察:①交感干在脊柱的两侧观察呈串珠状的交感干,它上起颅底,下端在尾骨的前面,两干相并,终于一个神经节。每条交感干有22~24个神经节,借节间支相连。

②交感干的分布及其分支交感干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颈、胸、腰、骶和尾五部分,注意各部分神经节的数目及其与脊神经的关系。

(2)内脏丛在内脏神经标本上,逐一观察心丛、肺丛、腹丛、主动脉丛,注意各丛的位置和分布。

实验指导??第一部分?解剖学?421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实验要点】1.卵裂的过程,胚泡的结构特点,蜕膜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

2.三胚层的形成及早期分化。

3.胎膜和胎盘的形态结构。

【实验材料】1.卵裂及桑葚胚模型。

2.胚泡模型。

3.妊娠子宫剖面模型。

4.三胚层形成模型。

5.胚盘的模型。

6.第2~7周的胚胎模型、标本。

7.新鲜胎盘标本。

【实验内容及方法】1.学生自己观察胚胎标本、模型(1)卵裂在卵裂和桑葚胚模型上,观察卵裂球形态,数量及大小变化,并观察桑葚胚的形态。

(2)胚泡在胚泡剖面模型上,观察胚泡滋养层、胚泡腔、内细胞群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蜕膜在妊娠子宫剖面模型上,观察子宫内膜与胚胎的关系。胚胎与子宫肌层之间为基蜕膜,覆盖在胚胎的子宫腔面为包蜕膜,基蜕膜和包蜕膜以外的子宫内膜为壁蜕膜。

(4)三胚层的形成与分化在三胚层和第2~7周胚胎模型、标本上观察:1)羊膜腔和卵黄囊是原来内细胞群所在部位形成的结构,靠近滋养层的小腔是羊膜腔,位于羊膜腔腹侧的小囊是卵黄囊。

2)内胚层和外胚层卵黄囊的顶是内胚层,羊膜腔的底是外胚层。内胚层与外胚层紧密相贴,构成胚盘。

3)胚外中胚层和胚外体腔胚外中胚层衬在绒毛膜的内面及羊膜和卵黄囊的外面。由胚外中胚层围成的腔隙,叫胚外体腔。连接胚盘和绒毛膜的胚外中胚层,称体蒂。

4)绒毛膜由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形成,它外表面的突起为绒毛。

(5)胎膜和胎盘的形态结构观察新鲜胎盘标本,可见其一面光滑、覆有羊膜为胎儿面,中央连有脐带,透过羊膜可以看到以脐带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的血管。另一面粗糙不平为母体面,有浅沟将其分隔成15~30个胎盘小叶。

2.示教标本、模型(1)在胚盘模型上示教原条、原结、脊索。

(2)在2~7周的胚胎标本,模型上示教神经沟,神经褶,神经管,体节等结构。

(3)在脐带标本上示教脐动脉,脐静脉。

(4)畸形胎儿标本。

422?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第二部分?生理学总?论一、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要求生理学是医学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课和理论课是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做到:1.初步学会生理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及人体功能活动的一些测试方法。

2.叙述生理学实验原理。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培养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3.在实验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积极思考和仔细分析,并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

二、生理学实验要求和实验报告书写形式(一)生理实验的基本要求?生理学是功能学科,通过实验来提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复习有关的理论内容,力求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时,按实验指导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过程中,必须爱护实验器材、标本和模型,节省实验用品,保持室内安静,相互协作,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完成本次实验。

4.实验结束前,应整理好实验器材、标本和用具,并搞好实验台和实验室的卫生,将东西放回原处。

5.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书写?除写明姓名、班级、实验日期等外,一般还应包括下述内容:1.实验题目。

2.目标。

3.原理。

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234.对象。以人为实验对象时,应注明姓名、性别、年龄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时,应注明动物品种、体重等。

5.步骤。可扼要叙述,有的也可省略。

6.结果。根据实验情况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剪贴或描绘实验记录曲线。数字要准确,并注明单位。必要时也可绘图或制表,以求简单明了。但结果应客观、真实。

7.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有关理论逐项进行分析。对不正确的结果也应加以分析,以找出失败的原因。

8.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及分析,归纳出概括性的、合乎逻辑的结论。但应注意简明扼要。

三、实验室规则1.遵守学习纪律,穿好工作服,准时到达实验室。

2.必须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要轻声讲话,保持实验室安静。

3.实验的器材、标本、模型、物品等,在使用前应清点清楚,不得随意与别组调换;如有损坏或使用不灵时,应及时报告教师。实验用物在用完后必须立即归还原处。

4.要爱护公共财物,注意节省实验器材和动物。

5.注意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用物、标本、废物等应放到指定地点,不得随意乱。

6.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用品擦洗干净,查点清楚,放回原处。

四、常用实验器材简介(一)记录仪器1.记纹鼓分单鼓和双记纹鼓,可记录肌肉收缩、心脏节律性活动、血压及呼吸运动等,但结构庞大不便操作,现多已被淘汰。

2.记录仪能通过各种换能器将非电能转变为电讯号并记录,以便于对生物信号进行监视、放大和分析。可记录肌肉收缩、呼吸运动、心脏活动、小肠蠕动、血压及心电图测定等。其灵敏度、精确度指标很高,已代替记纹鼓。按描笔的多少分为:二道、三道、四道等类型。目前比较先进的有美国产的3400s/DASA型四道生理记录仪,它可同时记录四项生理指标,在与IBM-PC/AT计算机合用时,可同步记录八项生理指标。

3.示波器本仪器能显示生物电波形,便于观察、照相、监听等分析研究用。其扫描范围广,适合快慢变化的生物电讯号,有内外触发,且有校正电压,可做信号显示、时间测量、电压测量,配合前置放大器等仪器,应用广泛,可分为中短余辉示波器(如SBR-1型)和超低频示波器(如SR-54型、SBD-6型)。

4.换能器也称传感器,是将能量的一种形式转换成电流、电压等电量讯号,然后输入示波器或记录仪,以便观察、照相和分析用。

换能器分两类:一类是机械—电换能器,另一类是压力—电换能器(血压换能器)。

(1)机械—电换能器常用于测量骨骼肌、平滑肌、呼吸运动等。

(2)血压—电换能器常用于血压的测量(即动脉血压调节实验和尿生成的影响因素等实验)。

5.电子刺激器本仪器利用电刺激的强度、频率和波宽的作用,使活组织受到刺激而发424?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生变化,使组织产生兴奋。现在常用的刺激器有“生理实验多用仪”,它除了电子刺激外,还配有计时器和计滴器。还有PST-2型双脉冲电子刺激器,两者在实验中的各参数相同。

6.医用生物前置放大器本仪器通过增益,可将生物电信号先放大后输入到示波器,并能提高为后极放大用的输入阻抗。应用范围:降压神经放电、呼吸运动调节等实验。

7.生物电监听器本仪器为监听生物电的信号频率,可连接在医用生物电前置放大器与示波器之间。

(二)常用实验器械1.蛙类解剖器材(1)剪刀包括粗剪刀(用于剪毛皮和骨骼等粗硬组织)、手术剪和眼科剪刀(用于剪神经和血管等细软组织)。

(2)镊子包括眼科镊子(用于夹持和分离精细组织)、无齿镊子(用来分离组织、夹持血管、肌肉和内脏)和有齿镊子(用来夹持切口的皮肤、筋膜,以防组织滑脱)。

(3)探针用来破坏蛙或蟾蜍的脑、脊髓。

(4)玻璃分针用于分离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

(5)蛙板固定蛙类,以便解剖。

(6)蛙钉固定蛙的四肢于蛙板上。

2.哺乳类动物解剖器材(1)剪刀同蛙类器材。

(2)镊子同蛙类器材。

(3)止血钳包括蚊式血管钳(用以分离精细组织及止血)和小直血管钳(用以钳夹浅部组织的出血点等)。

(4)手术刀用来切开皮肤和脏器。

(5)动脉夹用来阻断动脉血流。

(6)气管插管是玻璃Y型管,急性动物实验时插入气管。

(7)动脉插管可插入动、静脉管内。

(8)解剖台用于固定狗、兔,以便实验操作。

(三)常用生理实验溶液的配制1.麻醉药物25%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25g氨基甲酸乙酯加入100ml蒸馏水配制而成。使用剂量:狗、猫、兔:每公斤体重4ml。

2.抗凝剂抗凝血用3.8%柠檬酸钠,注入动脉插管用0.5%的肝素液。用肝素全身抗凝时,一般剂量如下:大白鼠:每200~300g体重3~25mg,兔:每公斤体重10mg,狗:每公斤体重5~10mg。

3.生理盐溶液如表实2-1。

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25表实2-1?生理盐溶液配制任氏溶液乐氏溶液台氏溶液生理盐水药品名称(两栖类)(哺乳类)(哺乳类:小肠)哺乳类两栖类氯化钠6.50g9.00g8.00g9.0g6.5g氯化钾0.14g0.42g0.20g氯化钙0.12g0.24g0.20g碳酸氢钠0.20g0.1~0.3g1.00g磷酸二氢钠0.01g0.05g氯化镁0.10g葡萄糖2g(可不加)1.0~2.5g1.00g蒸馏水加至1000ml加至1000ml加至1000ml加至1000ml加至1000ml备注:配制液体时要将氯化钙基础液单独稀释后再加入到其他基础液中,要缓慢地搅拌。葡萄糖应在临用时加入。

实验一?刺激与反应【目标】学会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观察刺激强度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理解阈刺激、阈下刺激和阈上刺激的概念。

【原理】刺激是引起反应的原因,反应是刺激的结果。通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可了解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对象】蟾蜍或蛙。

【用品】蛙板、蛙类解剖器械、探针、玻璃分针、蛙钉、滴管、锌铜弓、培养皿、肌动器、记录仪(或记纹鼓)、电子刺激器、电磁标、铁支架、双凹夹、任氏液、大头针等。

【步骤】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破坏脑和脊髓蟾蜍一只,用纱布包住蛙身,左手握蛙.并以食指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前俯。右手持探针经枕骨大孔(由头前端沿正中线向尾方划去,触及凹陷处即枕骨大孔)垂直刺入,再向头方刺入颅腔,左右捣毁脑组织。然后将探针退出,向后转向尾端刺入椎管,破坏脊髓。此时蟾蜍四肢松软,表示脑脊髓已完全破坏。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在蛙骶髂关节水平上0.5~lcm处,用粗剪刀剪断脊柱,然后提起断端下部脊柱骨块,在耻骨联合水平前剪除内脏、头、躯干和前肢,仅留一段脊柱、后肢及坐骨神经。

(3)剥皮左手捏住脊柱断端,右手捏住断端皮肤边缘,向下用力剥掉全部后肢皮426?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肤,然后将标本浸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再洗净手和器械。

(4)分离两腿用镊子夹住脊柱,将标本提起,然后用粗剪刀沿着正中线将脊柱分为两半,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腿,完全分离两腿,再分别浸于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5)游离坐骨神经取一标本,将标本背侧向上放于玻璃板或蛙板上,并用蛙钉固定于蛙板上。用玻璃针沿脊柱侧方游离坐骨神经,再在下肢股部背侧股二头肌及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腿部坐骨神经,小心分离,并于近脊柱外穿线结扎(切不可用金属器械或手指直接接触分离神经)。用粗剪刀剪下一小段与神经相连的脊柱,再用镊子夹住脊柱,将神经轻轻提起,剪断坐骨神经的所有分支,分离神经直达膝关节处为止。

(6)分离坐骨神经小腿标本用玻璃针将腓肠肌跟腱分离然后穿线、结扎,再剪断跟腱,在膝关节周围剪掉全部大腿肌肉,然后在股骨上中1/3处,剪除上段股骨,只保留腓肠肌的起始端与骨的联系,即制成了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7)游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处,然后沿膝关节至小腿其余部分全部剪掉,即成为一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实2-1)。

(8)用锌铜弓检查标本兴奋性用浸有任氏液的锌铜弓轻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明显收缩,则标本(1)小腿标本(2)腓肠肌标本兴奋性良好,置任氏液中备用。

图实2-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2.标本固定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股骨端插入肌动器电极旁的小孔内,再旋紧螺丝固定,然后把腓肠肌跟腱结扎线缚接在肌动器传动杠杆上。如用记录仪则将结扎线连接张力换能器(图实2-2)。

图实2-2记录神经—肌肉标本收缩反应的实验装置N-M标本:神经—肌肉标本3.实验观察(1)电刺激用电子刺激器给坐骨神经单个刺激,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直到引起肌肉发生收缩。然后再改用连续刺激,频率由低到高,观察肌肉收缩有何变化?

(2)机械刺激用镊子夹持坐骨神经,观察肌肉有何变化。多次重复夹同一部位,肌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27肉收缩又有何改变?

(3)温度刺激用镊子夹持一烧热的大头针迅速接触神经,观察肌肉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时,注意勿损伤神经。

2.将神经—肌肉标本装置于肌动器上时,不要拉长,尽可能保持其自然长度。

3.每次刺激之后,要使肌肉有相同的休息时间(0.5~1min),并用任氏液湿润标本。

4.记录引起肌肉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强度),以利分清阈下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

实验二?反射弧的分析【目标】分析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说明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原理】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实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部分的破坏,都将导致反射活动不能进行。

【对象】蛙或蟾蜍。

【用品】蛙解剖器械、铁支架、双凹夹、肌夹、小烧杯、滤纸片、药棉、0.5%与1%硫酸液等。

【步骤】1.脊蛙的制备将粗剪刀横插入蛙口,剪去蛙头部.保留下颌和脊髓,即制成脊蛙。用肌夹将蛙下颌夹住挂在铁支架上,然后进行实验。

2.检查屈肌反射将悬挂的蛙右足趾浸入装有0.5%硫酸液的小烧杯中,观察蛙右趾有无屈曲(屈肌反射)。

3.剥去一侧足趾皮肤剥去右下肢皮肤,重复步骤2,观察有无屈肌反射;再用同样方法刺激左足趾,观察有无屈肌反射?

4.剪断另一侧坐骨神经取下脊蛙,在蛙左大腿背面皮肤作一纵形切口,用玻璃针分开肌肉,找出坐骨神经,剪断后再将蛙挂起,然后用硫酸液刺激左足趾,观察有无屈肌反射。

5.检查搔扒反射用浸有1%硫酸液的滤纸片贴在蛙腹部皮肤,观察有无反应。

6.捣毁脊髓用金属探针插入脊蛙椎管捣毁脊髓,再重复步骤5,观察有何种反应。

【注意事项】1.用硫酸刺激蛙足趾时间只能几秒钟,以免损伤皮肤。每次浸入硫酸的面积应一致,注意足趾不应触及小烧杯的底或边缘。

2.每次硫酸刺激出现反应后,蛙足应立即用水清洗,并用纱布擦干,以免硫酸被稀释。

3.剥皮时,注意足趾的皮肤必须剥干净。

428?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实验三?ABO血型的鉴定【目标】学会用标准血清测定ABO血型的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加深理解血型分型的依据以及血型鉴定在输血中的意义。

【原理】根据红细胞凝集反应的现象,用已知的标准血清(凝集素)来鉴定受测者红细胞膜上未知的凝集原。

【对象】人。

【用品】显微镜、A型和B型标准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棉球、采血针、双凹玻片、小试管、吸管、牙签、干棉球和玻璃蜡笔等。

【步骤】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玻璃蜡笔在两端分别标明A、B字样。

2.在A端中央滴加A型标准血清一滴,在B端中央滴加B型标准血清一滴。

3.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指腹后,用消毒针刺破皮肤,滴1~2滴血于盛有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中混匀,制成红细胞混悬液。

4.用吸管各吸取红细胞混悬液一滴,分别加入A型和B型标准血清中,并用两根牙签分别混匀。

5.放置10min后,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然后根据观察结果判定受试者的血型(图实2-3)。

【注意事项】1.用牙签混匀时,严防两种血清接触。

2.肉眼不能确定有无凝集反应时,应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3.红细胞混悬液和标准血清均新鲜,否则可产生假凝集。

图实2-3ABO血型检查结果判断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29实验四?出血时和凝血时的测定【目标】学习出血时和凝血时的测定方法,能评价出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是否正常。

【原理】出血时是指皮肤微小血管破损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行停止的一段时间。出血时的长短与小血管的收缩,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有关。所以测定出血时可了解毛细血管及血小板数量与功能是否正常。正常值为1~5min。凝血时是指血液流出体外至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凝血时的长短可反映凝血因子及血液凝固过程是否正常。正常人的凝血时为2~8min。

【对象】人。

【用品】钟表、75%酒精棉球、干棉球、采血针、滤纸、玻片及大头针等。

【步骤】1.出血时测定以75%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指端后,用消毒过的采血针刺入皮肤2~3mm,让血自行流出,记下时间。每隔半分钟用滤纸轻触血滴一次,吸干流出的血液,让滤纸上的血点依次排列,直至滤纸上不再印有血点为止。计算开始出血至止血的时间,或以滤纸上的血点数除以2,即为出血时。

2.凝血时测定同上操作,刺破耳垂或指端后,让血自然流出,记下时间。用玻片接纳第一滴血后,每隔半分钟用针尖挑血一次,直至挑起细纤维状血丝,即表示凝血开始。

计算开始流血至挑起细纤维状血丝的时间,即为凝血时。

【注意事项】1.采血时勿要挤压创口。

2.挑血时应沿一定方向,切勿多方向挑动而破坏纤维蛋白网状结构,造成不凝的假象。

实验五?人体心音听诊【目标】学习心音听诊方法,熟悉心瓣膜听诊区部位,了解正常心音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原理】心音是心动周期过程中心肌收缩和心瓣膜开闭引起震动所产生的声音。用听诊器在心前区胸壁上可听见两个心音,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对象】人。

430?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用品】听诊器。

【步骤】1.确定听诊部位受检查者面向亮处端坐于检查者前面,解开上衣。检查者肉眼观察用手触诊受检查心尖搏动位置,弄清听诊区(表实2-2)。

表实2-2?心脏听诊区心瓣膜听诊区位置二尖瓣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三尖瓣胸骨右缘第4肋间或胸骨剑突下主动脉瓣胸骨右缘第2肋间肺动脉瓣胸骨左缘第2肋间2.听心音检查者戴好听诊器,以右手的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头(胸件),按(图实2-4)所示顺序听诊。通常是二尖瓣区→三尖瓣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注意区分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以及不同听诊区两心音的声音强度。

图实2-4心音听诊区部位示意图【注意事项】听诊器耳端的弯曲方向应与外耳道一致。听诊时,听诊器胸件不能在体壁滑动,橡皮管不可交叉扭转,以免摩擦干扰。如呼吸音影响心音时,可令受检者屏气。

实验六?人体心电图描记【目标】学习人体心电图的描记方法,辨认正常心电图的波段,了解各波段的生理意义。

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31【原理】心脏在收缩之前,先发生生物电变化,生物电由窦房结开始经传导系统至心肌。生物电可通过心脏周围组织和液体传至体表。将心电图机的引导电极置于人体体表一定部位可测得此生物电变化。心电图机所描记的生物电变化波形即为心电图,它反映了心脏兴奋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的电位变化。

【对象】人。

【用品】心电图机、生理盐水或导电膏、分规、放大镜。

【步骤】1.记录正常心电图受检者静卧诊察床上,在手腕、足踝和胸前安放好引导电线。导连线连接方法如表实2-3:表实2-3?心电图电极连线连接方法电极立置符号插头颜色或标记右臂RA红色I或1左臂LA黄色Ⅱ或2左腿LF或LL蓝或绿色Ⅲ或3胸前V或C白色N或4右腿(接地)RF或RL黑色V或5然后调整心电图机放大倍数,使1mV标准电压推动描笔向上移动10mm。依次记录工、Ⅱ、Ⅲ、aVR、aVF、V1、V3、V5导联心电图。记录完毕后,松解电极,将各控制旋钮转回原处,取下心电图纸,标明导联和受检姓名、性别、年龄、日期。

2.分析心电图选第Ⅱ导联记录的波形做以下分析:(1)辨认波形区分P波、QRS波群、T波、P-P间期和Q-T间期。

(2)测量波幅和时间用分规测量P波、QRS波群、T波的时间和电压,并测定P-R间期和Q-T间期的时间。

(3)测定心率测量相邻的两个心动周期中P波与P波间隔时间,若相差在0.12s以上,称为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1.连接线路时,切勿将电源线、导联线和地线等接错位置。

2.在放置电极处,涂上少许生理盐水或导电膏,橡皮带的固定要松紧适宜。

实验七?人体动脉血压测量【目标】学习间接测量动脉血压的方法,测定人体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常值。

432?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原理】常用间接测压法测量人体肱动脉的血压值。

其原理是从管外面加压,用听诊法根据动脉音的产生、减弱或消失测定收缩压和舒张压(图实2-5)。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并没有声音,如果血流经过狭窄处形成涡流,则可听到血管音。当用橡皮球向缠缚于上臂的袖带内打气,使其压力超过收缩压时,完全阻断了肱动脉内血流,从置于肱动脉远端的听诊器中听不到任何声音,也触不到桡动脉的脉搏。然后缓慢放气以降低袖带内压,当其压力低于肱动脉的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将断续地流过受压的血管,形成逐渐增强的动脉音。此时可在被压的肱动脉远端听到,也可触到桡动脉脉搏。如果继续放气,使袖带内压逐渐降低直至等于舒张压时,则血管内血流复由断续变成连续,动脉音突然由强变弱图实2-5人体动脉血压测量或消失。因此,刚能听到动脉音时的袖带内压相当于收缩压,而动脉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的袖带内压则相当于舒张压。

【对象】人。

【用品】血压计,听诊器。

【步骤】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血压计由水银检压计、袖带和气球三部分组成。检压计是一个标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通大气,下瑞和水解储槽相通。袖带是一个外包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借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的水银储槽和气球相通。气球是一个带有螺丝帽的橡皮球,供充气和放气用。

2.测量血压的准备工作(1)让受试者脱去一侧衣袖,静坐桌旁5min以上。

(2)松开血压计上气球的螺丝帽,驱出袖带内的残余气体,然后将螺丝帽旋紧。

(3)让受试者前臂平放于桌上,手掌向上,将袖带缠在该上臂,袖带下缘位于肘关节上2cm处,松紧须适宜。

(4)将听诊器两耳件塞入外耳道,务必使耳件的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

(5)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所在,将听诊器胸件放置其上。

3.测定收缩压用橡皮气球向袖带内打气加压至180mmHg(24.0kPa)左右。随即松开气球螺丝帽,缓慢放气以降低袖带内压,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当突然听到“崩崩”样的第一声动脉音时,血压表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代表收缩压。

4.测定舒张压使袖带继续缓慢放气,这时动脉音有一系列变化,先由低而高,而后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33由高突然变低,最后则完全消失。在声音由强突然变弱这一瞬间,血压表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代表舒张压。

【注意事项】1.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2.受试者上臂必须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3.听诊器胸件放在肱动脉搏动处,不可用力压迫动脉,更不能压在袖带底下进行测量。

4.动脉血压通常连测2~3次,以最后一次数值为准。重复测量时压力必须降到零后再打气。

5.发现血压超出正常范围时,应让被试者休息10min后复测。

实验八?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调节【目标】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各种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原理】动脉血压是心血管活动的重要指标,而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主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本实验可通过改变流经颈总动脉血量,使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所感受的牵张刺激发生改变,观察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对血压的调节作用;通过电刺激方法,观察该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作用。通过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进一步观察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

【对象】家兔。

【用品】兔手术台、二道生理记录仪或记纹鼓、血压换能器、电磁标、保护电极、电刺激器、水银检压计、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动脉插管、动脉夹、铁支架、双凹夹、注射器、玻璃钩、有色丝线、20%氨基甲酸乙酯、肝素(1000U/m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等。

【步骤】1.实验准备(1)二道生理记录仪和血压换能器的安装参照二道生理记录仪中有关血压记录方法,将记录仪分别与血压换能器、电刺激器相连接。为防止凝血,先将血压换能器和相连的动脉插管内充满肝素再连接记录仪,并按要求调节好各种参数。调试完毕后备用(图实2-6)。

(2)记纹鼓和水银检压计的安装水银检压计的安装高度以零点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为准。两电磁标装置如图实2-6,上一电磁标接电刺激器,记录刺激记号;下一电磁标接记时434?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图实2-6兔动脉血压记录装置虚线处箭头表示记录仪描记的接点(连接颈总动脉插管)器,记录时间。水银检压计的描笔尖与两电磁标的描笔尖装置在同一垂直线上。其下侧管与动脉插管主管之间用橡皮管相连接,管道内注满加有肝素的生理盐水(不能有气泡)。

(3)动物的麻醉与固定用20%氨基甲酸乙酯按1g/kg的剂量,从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将其麻醉,然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4)手术分离动物颈部血管和神经剪去颈前部手术野兔毛,沿颈部正中线切开5~7cm切口,用止血钳纵向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气管。再用止血钳将气管两侧的肌肉拉开,即可在气管两旁见到左、右颈总动脉。同时可见与动脉伴行的一束神经:其中最粗的是迷走神经,较细的是交感神经,而最细的是减压神图实2-7兔颈部神经血管解剖部位经。必须经仔细辨认后,用玻璃沟将三条神经分离,并在每条神经下穿上不同颜色的丝线,以便区别备用(图实2-7)。

(5)插动脉插管钝性分离左颈总动脉,尽可能分离靠近动物头侧的动脉,并在其远心端穿线结扎。用动脉夹夹住动脉的近心端。结扎处与动脉夹之间的距离愈长愈好,一般至少达3cm。在此段血管下穿一丝线,以备动脉插管插入后结扎用。在靠近远心端结扎处,用眼科剪刀在动脉上做一斜形切口,大约剪开管径一半,然后将备好的动脉插管朝心脏方向插入血管,用备用线结扎,并固定在插管的侧管上,以保持插管与动脉方向一致,防止插管从插入处滑出或刺破动脉管壁。打开动脉夹,即可见血液冲入动脉插管。

2.观察项目(1)观察正常血压曲线记录正常血压曲线。仔细观察曲线中由心脏舒缩引起的血压波动(一级波)和呼吸时肺的扩张与缩小所引起的血压波动(二级波),同时观察有无三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35级波出现。

(2)夹闭颈总动脉用动脉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5s,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3)刺激减压神经用两条细丝线在右侧减压神经中部结扎,并于两结扎线间剪断神经。分别用保护电极刺激减压神经的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4)刺激迷走神经结扎并剪断右侧迷走神经,观察血压有何变化。然后再用保护电极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

(5)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先观察比较两耳血管网情况,可见双侧对称,血管口径基本相同。然后结扎并剪断右侧交感神经,对比两耳血管网是否对称,血管口径有何变化(如观察不清,可用灯光透照)。最后,用保护电极刺激交感神经外周端(靠头侧端),观察对比右耳血管网和血管口径的变化。

(6)注入肾上腺素从耳缘静脉注入1∶10000肾上腺素溶液0.3ml,观察血压和兔耳血管有何变化。

(7)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待血压恢复后,由静脉注入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溶液0.2ml,同样观察血压和兔耳血管的变化同上有何异同。

(8)注入乙酰胆碱静脉注入1∶10000乙酰胆碱0.2ml,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

【注意事项】1.麻醉要深浅适宜。过浅动物易挣扎;过深使反射不易出现,甚至导致死亡。

2.实验过程中,手术须仔细,有渗血或出血时要及时止血。

3.做完一项实验时,必须待血压恢复后才能进行下一项实验。

实验九?肺通气功能的测定在肺通气过程中,肺容量随着进出肺的气量而变化,因而测定肺容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的通气功能(一)肺活量的测定【目标】学习简单肺量计(肺活量计)的使用及肺活量测定的方法。

【原理】肺通气可稳定肺泡的成分,保证气体交换和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对象】人。

【用品】简单肺量计、75%酒精棉球。

【步骤】受试者先练习作几次深呼吸运动(鼻吸气,口呼气),尔后在深吸气之末,迅速捏鼻,向肺量计吹嘴内从容缓慢作最大呼气至不能再呼气时为止,此时指针所指的数值即为436?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肺活量。如此可连测3次,取其中最大值为标准(图实2-8,9)。

图实2-8简单肺量计图实2-9改良式肺量计(二)肺容量和肺通气量的测定【目标】学习肺量计的使用和测定肺容量、肺通气量的方法。

【对象】人。

【用品】改良式肺量计(或肺功能机)、75%酒精棉球、钠石灰等。

【步骤】受试者闭目静立(或坐),口衔橡皮接口,并用鼻夹夹鼻,练习用口呼吸2~3min后,进行下列各项测定。

1.肺容量的测定(1)潮气量开动慢鼓(纸速每分钟为50mm),记录平静呼吸约30s。各次呼或吸气量的平均值即为潮气量。

(2)补吸气量即在一次平静吸气之末,再继续吸气直至不能再吸气为止所吸入的气量。

(3)肺活量受试者尽力做最大吸气后,随即从容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即为肺活量。前三者气量总和应大致与所测肺活量相等。

2.时间肺活量的测定(1)在肺量计内重新充灌新鲜空气4~5L,受试者按前述方法,用慢鼓记录平均呼吸数次。

(2)然后做最大吸气,屏气1~2s,并加快鼓速(每秒25mm),立即尽力最快地将气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37体呼出,直至不能呼出为止,随即停鼓。分别计算第1、2、3s的时间肺活量。

3.每分通气量测定将已测得的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次/min)即得静息每分通气量(L/min)。

【注意事项】1.排气时,应先打开浮筒顶端活塞,下压浮筒速度不宜快,以免水从简内外溢。

2.测量时,受试者应立于肺量计的正前方,勿使皮管扭转,保证气流畅通。如发现皮管内有水泡声,应排除管内水分后重测。

3.每进行一测量项目,都须将指针调整到“0”位。

实验十?人体体温测定【目标】掌握人体体温的测定方法,比较运动前后体温的变化,加深理解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

【原理】体温一般指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而言。通常测量体温的部位有口腔、腋窝和直肠,尤以测量口腔和腋窝温度最常用。人体温度有一定的生理变动,但变化范围不超过1℃。

【对象】人。

【用品】口表(最好有肛表对照比较)、75%酒精棉球、干棉球、有盖消毒盘(盛消毒温度计用)。

【步骤】1.体温测量法(1)口腔温度测量法受试者静坐数分钟。检查者从消毒盘中取出已消毒的体温计,用手腕部力量将体温计中水银甩降至35℃以下,然后将体温计的水银端斜放于受试者的舌下,闭口含体温计3min,取出用干棉球擦干,读数。

(2)腋温测量法受试者解开衣钮静坐,用纱布擦干腋下。检查者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受试者腋窝顶部,屈臂夹紧体温计,测量10min后,取出读数。

2.体温的测定每小组2人,相互用口腔温度测量法和腋下温度测量法测量安静时的体温各一次,读数后记录。然后去室外运动5min,立即回室内测量口腔和腋下温度各一次,读数后记录。比较同一人、同一部位运动前后体温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1.测量口腔温度前,受试者勿喝热水或冷饮,以避免误差。

2.每次用体温计前应检查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甩体温表时应小心,防止碰坏表头。

3.不能用高温灭菌法消毒体温计。实验过程中可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实验后(或实验前)用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体温计30min,然后以冷开水冲洗干净后,用消毒纱布拭干,放入有盖消毒盘内备用。

438?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实验十一?影响尿生成的因素【目标】通过尿量的观察,分析各种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原理】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均能影响尿的生成而改变尿量。

【对象】家兔。

【用品】兔手术台、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二道生理记录仪、常用记录装置、计滴装置、电磁标、保护电极、塑料输尿管导管或膀胱插管、试管、试管架、酒精灯、试管夹、小烧杯、班氏试剂、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溶液、1∶1000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速尿、等渗盐水、丝线、纱布等。

【步骤】1.动物麻醉与固定兔的麻醉、固定、颈部手术、直接测定血压及描记同实验八。

2.引流尿液可选用输尿管插管法或膀胱插管法。

(1)输尿管插管法自耻骨联合上缘沿腹正中线作一长约5cm切口,切开腹壁,暴露膀胱,并将膀胱轻拉向下翻转,找到膀胱三角,仔细辨认输尿管,用线将输尿管近膀胱端结扎,在结扎之上部剪一斜口,把充满等渗盐水的细塑料管向肾脏方向插入输尿管内,用线结扎固定,导管另端开口连至计滴装置上,以便计滴。

(2)膀胱插管法在耻骨联合上缘,沿腹正中线作一长约3cm的切口,切开腹壁,将膀胱轻移腹外。在膀胱顶部作一荷包缝合,在缝合中心剪一小口,插入膀胱插管,收紧缝线关闭切口。手术完毕后,用温盐水纱布覆盖切口,将膀胱插管通过塑料管与计滴装置相连,以便计滴。

3.实验观察(1)开动记录装置,描记一段正常血压曲线和尿液滴数。

(2)静脉注射37℃生理盐水20ml,观察与记录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3)静脉注射20%葡萄糖液20ml,观察和记录血压及尿量的变化。(在注射前与注射效应后要收集尿液,分别作尿糖定性试验)(4)刺激一侧迷走神经,使血压降低50mmHg(6.6kPa)左右,维持30s,观察和记录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5)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5ml,观察和记录血压及尿量的变化。

(6)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U,观察和记录血压及尿量的变化。

(7)静脉注射速尿(5ml/kg),观察和记录尿量的变化。

(8)由颈动脉插管处(或股动脉插管处)放血,使血压下降并维持在50mmHg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39(6.6kPa)左右,观察和记录尿量变化;然后,再迅速输入生理盐水,观察和记录血压及尿量的变化。

【注意事项】1.为保证动物有足够尿量,实验前一天给兔多吃新鲜蔬菜。

2.手术过程中操作应轻巧、仔细,避免损伤血管过多,造成出血较多影响手术视野;避免由于刺激输尿管而引起痉挛或插入管壁夹层,造成无尿现象。

3.采取输尿管插管法,以两侧同插为好,插好后接上Y型管,经此管流出的尿液滴在计滴器上,便于尿液滴数观察和记录。取膀胱插管法,要对准输尿管出口,膀胱回纳腹腔时,注意不要扭曲。

4.为注射方便,可将注射针头固定在耳缘上供多次使用。若多次进行静脉注射,应保护耳缘静脉,即静脉注入部位先从耳尖部开始,逐步移向耳根部。

5.注射麻醉药速度宜慢,以免造成动物死亡,注射生理盐水和高渗葡萄糖液的速度宜快,并注意勿将空气推入造成气栓。

6.各项实验必须在血压及尿量恢复后才能继续进行。

实验十二?视力测定【目标】学会视力测定的方法,了解视力测定的原理。

【原理】视力亦称视敏度,指眼分辨物体微细结构的能力。以能分辨空间两点的最小视角作为标准,视角为1′角时的视力为正常视力。视力表是根据这个原理制定的。目前我国使用的“标准对数视力表”为5m距离两用式,这种视力表对受试者视力可用小数记录(V),也可用5分记录(L)。两种推算的公式为:d(受试者辨认某字的最远距离)V(受试者视力小数记录)=D(正常视力辨认该字的最远距离)L(受试者视力5分记录)=5-logα(视角)对数视力表每行字两边的数字,即依上式推算而来。表示在5m远处能辨认该行字母的视力。例如,受试者在5m远处能辨认第11行字母时,该行字的每一笔画两边发出的光线在眼球恰好形成1′视角,受试者视力:L=5-log1=5;V=55=1.0【对象】人。

【用品】对数视力表、指示棒、遮眼板、米尺。

【步骤】1.将标准视力表悬挂于光线均匀而充足的墙上,且视力表的第11行字母应与受试者眼440?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睛在同一高度。

2.受试者坐或站立在视力表前5m处,用遮眼板遮住一眼,另一眼注视视力表。

3.检查者站在视力表旁,用指示棒自上而下指示表上字母,令受试者说出该字母缺口的朝向,直至能辨认清楚最小一行字母为止。依照表旁所注的数字来确定其视力。

4.视力表中最上一行字是正常眼睛在50m距离处能够辨认的。若受试者对最上一行字也不能清楚辨认,则令其向前移动,直至能辨认清楚最上一行字为止。测量受试者与视力表的距离,再按上述公式推算出视力。

5.用同样方法测试另一眼的视力。

【注意事项】1.光源应从受试者的后方射来,避免测试过程中由侧方射入光线干扰测定。

2.测试过程中应用遮光板遮住一侧眼,不宜用手遮眼。

实验十三?视野测定【目标】学会测定视野方法,测出正常人的各色视野。

【原理】视野是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正常视野范围:颞侧大于鼻侧;下方大于上方;各种颜色视野不同,白色最大,绿色最小。通过视野测定可帮助了解视网膜、视神经和视觉传导通路的功能如何。

【对象】人。

【用品】视野计,视野图纸,遮眼板,白、黄、红、绿各色视标,铅笔。

【步骤】1.按图实2-10了解视野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受试者背对光源,面对视野计坐好。

令其下颌置托颌架上,眼眶下缘嵌在眶托上,调整托颌架高度,使被测眼与圆弧中心点(白点或小镜子)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将圆弧旋至水平位置。用遮眼板遮住一眼,令受试者眼固定注视圆弧的中心点,测定者持白色视标沿圆弧内面,由周边向中心缓慢移动。同时询问受试者是否能看到视图实2-10视野计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41标,一旦受试者说出看不到时,测试者再移行视标,以便找出看见视标的精确位置。然后根据圆弧刻度,在视野纸上找出相应的经纬度方位,用铅笔标出。

4.将圆弧架旋转45°角,依次重复上述测定方法,共测定4次,8个方向0°~180°、90°~270°、45°~225°和135°~315°。在视野图纸上分别找出8个点,用铅笔分别连接起来,即为所求的视野范围。

5.换各有色(黄、红、绿)视标,按上述方法测出各色视野。

6.用同样方法,测出另一眼的视野。

【注意事项】1.受试者的眼睛必须始终注视中心点。

2.测定视野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眼睛过于疲劳而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十四?色盲检查【目标】学会色盲检查的方法。

【原理】色盲可分全色盲和部分色盲两种,常见者为部分色盲。色觉是主观现象,色觉异常往往不易觉察,但可借色盲检查图检查出来。色盲检查图是根据各种类型的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某些颜色的色调,却能分辨其明亮度的特点绘制的。绘制中将各种颜色的色调不同而明亮度相同,或各种颜色的色调相同而明亮度不同的色点,以色点组成数字或图形,使色盲者难以辨别,以检查出色盲的类型。

【对象】人。

【步骤】1.在明亮、均匀的自然光线下,令受试者遮蔽一眼,先检查另一眼色觉。

2.检查者向受试者逐页展示色盲检查图,令受试者在5s内读出图表上的数字或图形。

如果读错、读不出来或发现正常人不能读出而受试者反能读出等情况,则可按色盲图中说明确定受试者属于哪类色盲。

3.按上法再检查另一侧眼有无色盲。

【注意事项】检查最好选择在晴天,检查过程中不得暗示。

实验十五?瞳孔对光反射【目标】学会瞳孔对光反射的检查方法,能进一步理解其生理意义。

442?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原理】瞳孔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射入眼内的光量。当外界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开大。这种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反射性引起瞳孔的改变,称为瞳孔对光反射。通过对瞳孔对光反射的检查,可了解包括中脑在内的反射弧是否正常。

【对象】人。

【用品】手电筒、遮眼板。

【步骤】1.在较暗处,让受试者背光静坐,观察其两眼瞳孔大小。然后用手电筒照射受试者一侧眼睛,观察该眼瞳孔是否缩小;停止照射,瞳孔是否开大。

2.让受试者用遮眼板垂直放在鼻梁上,隔离照射眼球的光线。然后用手电筒照射受试者左眼,观察右眼瞳孔有何变化。30s后,观察两侧瞳孔是否恢复原来大小。

【注意事项】受试者应注视远方,不可注视灯光,以免引起瞳孔调节,影响结果。

实验十六?去大脑僵直【目标】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对肌紧张的影响。

【原理】去大脑动物,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与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致使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加强。所以,去大脑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大脑僵直。

【对象】家兔。

【用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颅骨钻、咬骨钳、骨蜡、纱布、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等。

【步骤】1.用20%氨基甲酸乙酯,按每公斤体重1g进行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并将动物俯卧于手术台上。

2.将动物头略抬高,沿颅顶正中线切开头皮,用手术刀柄剥离两侧肌肉和骨膜。暴露颅骨后,用骨钻在一侧钻一圆孔,再用咬骨钳逐渐扩大开口,应及时用骨蜡止血。用带齿小镊子夹起硬脑膜,剪开硬脑膜,暴露两侧大脑半球,用刀柄在大脑半球后缘轻轻将其翻开,暴露四叠体。取头部水平位,用手术刀背于四叠体(上、下丘)之间切断。

3.给动物松绑,侧卧于手术台上,观察动物的姿势和全身肌紧张情况,是否出现僵直实验指导??第二部分?生理学?443现象。

【注意事项】1.动物不宜麻醉太深,否则不易出现去大脑僵直甚至会导致死亡。

2.开颅时,勿伤及矢状窦与横窦,以防大出血。

3.脑干切断水平勿偏高或偏低。如偏高不会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若偏低会伤及延髓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实验十七?人体腱反射检查【目标】学会腱反射的检查方法,理解其机理。

【原理】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人体的牵张反射受高位中枢控制,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检查某些腱反射,来了解反射弧的完整性和高位中枢的功能状态。

【对象】人。

【用品】橡皮叩诊锤、诊断床。

【步骤】1.膝跳反射受试者采取坐位,两小腿自然下垂悬空。检查者以左手稍托起膝关节部,右手持叩诊锤,轻叩膝盖下股四头肌肌腱(在髌骨和胫骨之间),引起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直。

2.跟腱反射受试者采取仰卧位,下肢稍屈曲,大腿稍外展并外旋,检查者一手轻握足趾部,另一手持叩诊锤叩击跟腱,腓肠肌收缩,足趾屈曲。

3.肱二头肌反射受试者端坐位,肘关节屈曲,使前臂稍内旋。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其右肘部,左前臂托住其右前臂,并将左手拇指按在受试者的右肘部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右手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的左拇指,使肱二头肌受剌激,引起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4.肱三头肌反射检查者左手托起受试者屈曲的右肘部,并让其前臂搭在检查者的左前臂上,用叩诊锤叩击尺骨鹰嘴突上方肱三头肌肌腱,使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直。

以上腱反射检查,在正常人均可引起。检查过程中,可根据反射的正常、消失或减弱、亢进等不同的表现,诊断反射弧是否完整和高位中枢的功能状态。

【注意事项】1.检查应在密切配合下进行,消除人为的注意力。

2.受试者双侧肢体要保持对称,并尽可能放松。

3.叩击部位应准确,叩击的轻重要适度。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祛除湿热,一身轻松

祛除湿热并不容易。本书之中从认识湿热,到湿热的预警信号,湿热发生的诱因,辨清体质除湿热,再到湿热侵袭身体各个部位时的不同表现、祛除方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既包括经络疗法、饮食疗法、按摩疗法,也包括精神的调节,内容详尽而具体。让你清楚地认识自己出现的湿热是哪个部位、哪种类型、何种原因导致的,有针对性地祛除体内的湿热。
已完结,累计13万字 | 最近更新:§绿豆甘草粥,清除湿热牙不痛

前言

书名:
祛除湿热,一身轻松
作者:
王淼
本章字数:
685

湿热是中医名词术语,是致病因素,属风、寒、暑、湿、燥、火(热)中的两邪,也是中医的证候名,比如湿热证,为湿热蕴结于身体之中,脏腑经络受阻而致。

长时间居住在潮湿之处,或生活在高温高湿的气候中,或喜欢吃甜而肥腻之品,或持久饮酒等,都很容易形成湿热体质。

受湿热侵袭的人应当从燥湿清热入手调节自身,饮食清淡,远离烟酒,避免住低洼潮湿之处,居住环境干燥、通风,保持睡眠的规律。

湿热滞留于脏腑经络,就会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而且,湿性留着,黏滞难移,经常同定一处,病势难缠,不易痊愈。特别是湿邪和热邪相互勾结之时,想要祛除湿热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湿热勾结在一起,就会形成慢性、顽固性疾病,如感冒、咳嗽、胸闷、乏力、腹泻、腰痛腿肿、痤疮等症,湿热为“万病之源”,涉及身体的十二经络和其他地方,会在不知不觉中危害人体健康,发现它的时候它通常已经引发疾病。

朱丹溪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之八九。”治疗起来一向都非常棘手,缠绵而不易痊愈。

由此可见,祛除湿热并不容易。本书之中从认识湿热,到湿热的预警信号,湿热发生的诱因,辨清体质除湿热,再到湿热侵袭身体各个部位时的不同表现、祛除方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既包括经络疗法、饮食疗法、按摩疗法,也包括精神的调节,内容详尽而具体。让你清楚地认识自己出现的湿热是哪个部位、哪种类型、何种原因导致的,有针对性地祛除体内的湿热。

治疗湿热时通常要分清湿重和热重,湿重则以化湿为主,热重则以清热为主,在这个原则之下,根据湿热表现出的症状辨证施治,同时规范自己的饮食和生活,做到不暴饮暴食,少食油腻,不熬夜,适当运动等,离湿热远一点,离健康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