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 9.2
32.06万字 0.1万次阅读 0.4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第三章 2023-11-03 11:27:23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32.06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章
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按资金循环运动的一般流程,同时考虑学生由浅入深接受知识的一般规律来安排各章节的逻辑顺序。本书适合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会计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大专生的参考用书和在职人员的培训教材。

第一章

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财会专业财务管理学(第2版)陈四清包晓岚主编郑玲王静唐梅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书内容简介财务管理学是财务管理、会计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书内容包括财务管理概述、财务管理的价值基础、企业筹资方式、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优化、项目投资管理、流动资产运营管理、证券投资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分析、企业并购与重组。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学科,本书编写既注重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注重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要求,强化财务管理实践内容,突出案例教学。本书可作为高校本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大专生的参考用书和在职人员的培训用书。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财务管理学/陈四清,包晓岚主编.--2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2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财会专业ISBN978-7-305-18255-6Ⅰ.①财…Ⅱ.①陈…②包…Ⅲ.①财务管理-高等学校-教材Ⅳ.①F27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17703号出版发行南京大学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出版人金鑫荣丛书名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财会专业书名财务管理学(第2版)主编陈四清包晓岚策划编辑胡伟卷责任编辑黄园园蔡文彬编辑热线010-88252319照排北京圣鑫旺文化发展中心印刷宜兴市盛世文化印刷有限公司开本787×10921/16印张19.25字数499千版次2017年2月第2版2017年2月第1次印刷ISBN978-7-305-18255-6定价46.00元网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微信服务号:njuyuexue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前言财务管理学是财务管理、会计、审计及资产评估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其他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主修课程。本书适用于上述各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专生的参考用书和在职人员的培训用书。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各层次、各专业教学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本书在《财务管理学》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根据时代的变迁和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本书主要从内容上进行更新,力求知识体系更加完整,逻辑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学科。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既注重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注重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要求,强化财务管理实践内容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知识体系完整,逻辑结构合理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按照资金循环运动的一般流程,同时考虑学生由浅入深接受知识的一般规律来安排各章节的逻辑顺序。各章节在编写详略上也有所差异,重点突出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运用较为普遍的基础知识。

2案例教学贯穿始终首先,在每章的开始采用案例导入的方式,结合本章知识点以案例引出将要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在后文知识点的讲解中通过对案例有呼应性的介绍、释疑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更明确财务管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其次,在章节中适时穿插一些小阅读案例,使行文更加生动活泼。最后,在各章后附有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分析思考。众多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始终将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陈四清、包晓岚任主编,郑玲、王静、唐梅任副主编,濮兆平参编。具体分工为:第一章和第三章由湖南商学院陈四清编写;第二章和第六章由华中农业大学包晓岚编写;第四章和第五章由天津科技大学王静和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濮兆平共同编写;第七章和第八章由湖南商学院郑玲编写;第九章和第十章由华中农业大学唐梅编写。全书由陈四清统稿并定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借鉴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本书的出版还得益于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也一并财务管理学(第2版)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的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敬请同行学者及读者朋友批评指正,以使本书不断完善。

编者2016年12月本书PPT下载Ⅱ目录本章小结/141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1思考题/142第一节财务与财务管理内涵/1练习题/142第二节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与原则/7案例分析题/142第三节财务管理的目标与职能/10第五章项目投资管理/144第四节财务管理的环境/16第五节财务管理组织机构/24第一节项目投资概述/144第六节财务管理的发展/26第二节现金流量的测算/147本章小结/29第三节项目投资财务评价的指标/151思考题/29第四节项目投资决策/159练习题/30第五节项目投资风险分析/165本章小结/168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基础/32思考题/168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32练习题/168第二节风险价值/46案例分析题/169本章小结/59第六章流动资产运营管理/170思考题/59练习题/59第一节流动资产管理概述/170案例分析题/61第二节货币资金的管理/172第三节应收账款的管理/178第三章企业筹资方式/65第四节存货的管理/183第一节企业筹资概述/65本章小结/191第二节权益资本筹资方式/71思考题/191第三节债务资金筹资方式/93练习题/191本章小结/115案例分析题/192思考题/115第七章证券投资管理/197练习题/115案例分析题/116第一节证券投资概述/198第二节债券投资管理/201第四章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优化/117第三节股票投资管理/206第一节资本成本/117第四节基金投资管理/212第二节杠杆效应与风险/125本章小结/218第三节资本结构优化/129思考题/219第四节资本结构理论/138练习题/219财务管理学(第2版)案例分析题/221本章小结/274思考题/275第八章收益分配管理/223练习题/275第一节收益分配的原则与程序/224案例分析题/277第二节股利分配方式/226第十章企业并购与重组/281第三节股利分配理论/233第四节股利政策/236第一节企业并购/281本章小结/243第二节企业重组/284思考题/243本章小结/289练习题/243思考题/289案例分析题/245案例分析题/289第九章财务分析/246附录/291附表一复利终值系数表/291第一节财务分析概述/246附表二复利现值系数表/293第二节偿债能力分析/255附表三年金终值系数表/295第三节营运能力分析/261附表四年金现值系数表/297第四节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分析/263第五节现金流量分析及综合财务参考文献/299分析/268Ⅱ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案例导入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和江苏银监局批准,由江苏省内的原无锡商行、苏州商行、南通商行、常州商行、淮安商行、徐州商行、镇江商行、扬州商行、盐城商行和连云港商行共10家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合并重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22日,经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江苏银行是一家已实现江苏省内市县机构全覆盖、辐射全国三大经济圈,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14年12月31日,该行注册资本为1039亿元,资产总额为1038309亿元,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88512亿元,存款总额为681297亿元,股东权益总额为56065亿元。由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保荐,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6"1181号)核准,江苏银行于2016年7月26日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普通股(A股)股票115445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627元,募集资金总额为72384015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129154900元。此次股票发行后江苏银行注册资本为1154445亿元。

资料来源: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案例思考:本案例涉及的财务管理问题有哪些?

第一节财务与财务管理内涵一、财务与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一般是指与社会财富相关的事务。社会财富的货币表现是资金,相关事务引起资金运动,称为财务活动。财务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与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关系,称为财务关系。财务管理就是对各经济组织或个人财务实施的管理,是有效组织财务活动,正确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由于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职能及经济属性的不同,各类经济组织的资金运动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书主要阐述企业组织的财务管理问题,对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的财务管理仅作简单介绍。

书财务管理学(第2版)(一)企业财务活动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企业资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兼有两种运动形式:物质运动和资金运动。资金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价值形式。企业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然后通过资金投放和配置,转化为各类生产经营要素,再通过销售收回资金并获得利润,最后进行合理的收益分配,确保再生产活动得以延续。制造业再生产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通过供应、生产、销售环节,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的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资金运动过程就是财务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

1筹资活动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需要,从一定渠道采取一定方式筹措资金的行为和过程。筹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在企业创立、扩张及日常生产经营中都离不开筹资活动。

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渠道和方式筹集资金,其资金来源性质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权益资金,即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以及内部留存收益等方式取得的资金,其资金供应者称为投资者,通常是国家、法人或自然人;另一种是债务资金,即企业通过贷款、发行债券及应付款项等方式取得的资金,其资金供应者称为债权人,通常是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往来企业或自然人。

2投资活动投资是指以实现未来资本增值为目的而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中的行为和过程。投资是筹资的目的和归宿。

企业投资是通过购买、建造各类资产来实现的。资金投放于企业内部形成对内投资,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原材料,损耗固定资产,支付职工薪酬和其他费用,先转化为在产品资金;产品完工后转化为产成品资金,同时支付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及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资金投放于企业外部形成对外投资,用于购买政府债券及其他经济实体的股票、债券等金融性资产或直接投资于其他经济实体。

3收益分配活动收益分配是指企业将投资成果在相关利益主体间进行分配的行为和过程。

投资成果表现为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取得的营业收入补偿各种成本费用后实现的利润和对外投资获得的投资收益。企业通过投资活动取得的收入,首先要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缴纳各种流转税、支付债务利息;其次,实现的利润需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包括弥补亏损、依法缴纳所得税、提取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财务活动的3个方面。筹资是资金运动的起点,投资是筹资的目的和归宿;收益分配影响到资金规模和结构,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它们共同构成了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制造业资金运动过程如图11所示。资金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货币资金,其他资产都是货币资金在流转中的转化形式。因此,可以说,财务活动是以资金收支所形成的资金运动。

2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图11制造业资金运动过程(二)财务关系企业在组织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必然与各经济利益主体发生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即财务关系。财务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利益,根据契约理论,每一种财务关系实际上都是相关利益者之间签订的一份契约。

1投资者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投资者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表现为投资者(国家、法人、自然人)按约定向受资者(企业等经济组织)投入资金,受资者向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后成为企业所有者,享有企业收益分配权和最终财产所有权,对企业债务承担以投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受资者对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拥有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向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投资者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实质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是投资与分享投资收益的关系。

企业所有者(投资者)与经营者(受资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一般而言,企业所有者期望以较低的代理成本实现财富最大化,而经营者更看重的是增加报酬、提高待遇、降低劳动强度、避免风险等。如果所有者过多强调“代理成本”,则难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经营者过多强调自身利益,势必损害所有者利益。协调这一矛盾的途径有以下4种。①激励。将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业绩挂钩,常用的激励方式有年薪制、绩效股、股票期权等。②监督。监事会、独立董事、内部审计等机制都是为监督而设计的。③解聘。因经营管理不善给股东利益带来重大损失时,董事会有权解聘经营者。④接收。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导致股价下跌,为企业被低价收购提供了机会。

2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表现为债务人(企业、债券发行者等经济组织)按双方签订的借贷合同或协议,从债权人(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借入资金或赊购商品,并按约定的时间向债权人偿还本金、支付利息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债权人3财务管理学(第2版)与债务人之间财务关系的实质是债权与债务关系,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债权人拥有按期向债务人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权利,债务人有按期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并归还本金的责任和义务。

处理好这种财务关系的依据是双方签订的借贷合同或协议,必须按期还款、收款,保障各方权益不受侵犯。

从实际情况来看,债务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并不少见,有的延期还债,有的借债不还,有的假破产真逃债等。债权人为了降低借款风险,除了寻求法律保护外,一方面要评估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并持续关注其财务状况变化;另一方面,必要时在借款合同中附加限制性条款,如限制资金用途、限制债务人负债融资比例等。

3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表现为税务机关依法向企业征收各种税费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行使国家行政职能,具有无偿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权利。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基础,政府税务机关有权依法对公司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经济组织,有义务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缴纳所得税、流转税及其他有关税费。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的实质是依法纳税和征税的一种法人义务与国家权利的关系。要处理好这种财务关系,就要求企业必须按税法规定的税种、税率,及时、足额地缴纳各种税款。

4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财务关系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并按等价交换原则,以货币资金支付货款和劳务费用而形成的货币结算关系;二是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采用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销售商品、劳务而形成的短期资金融通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投资形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

5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共同为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而分工协作、相互协调,各部门与财务部门都会发生领款、报账、代收代付等收支结算关系。在实行内部经济核算制和内部经营责任制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有相对独立的资金定额或独立支配的费用限额,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也要计价结算。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的实质是分工合作的资金结算关系。处理好这种财务关系,要严格分清各部门的责、权、利,制定合理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奖惩制度,以便有效地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6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表现为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务,企业向员工支付劳动报酬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应该从企业获得相应的报酬。企业依据员工提供劳务的数量、质量及企业业绩向员工支付工资、津贴、奖金及福利等劳动报酬。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实质是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处理好这种财务关系,需要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合理的工资、奖金分配制度,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的资金运动,从表面上看是钱和物的增减变动,其实质是各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者要透过资金运动的现象,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本质,只有处理好财务关系,才能有效地组织财务活动。

4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特点(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这3个方面的管理也相应地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1筹资管理企业筹资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依据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所需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合理安排筹资时间;其次,根据企业内部融资要求和内外部融资环境,选择恰当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不同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其所筹资金总量、资金占用时期的长短、资金成本的高低、筹资风险的大小、附加限制条款的宽严等都是不同的,企业必须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与风险,追求最佳资本结构,尽可能地降低综合筹资成本。

2投资管理有效配置企业各种资源并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是投资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企业对内投资管理包括项目投资管理和流动资产管理两大内容。项目投资管理首先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其次是对拟购建或更新的具体项目的收益和风险进行科学预测,进而进行财务效益评价,选择预期财务效益最佳的投资项目,项目实施后需进一步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实现预期效益。流动资产管理主要是优化流动资产内部结构,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流动资产营运效率。流动资产管理的重点主要是货币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需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信用政策及存货管理策略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主要是对拟投资金融资产的风险与价值进行评估,据以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考虑到证券投资的高风险性,企业需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并随时把握证券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确保证券投资的安全性、盈利性。

3收益分配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确定收益分配比率、收益分配方式及分配时间等。企业应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要求,结合企业资本结构、筹资能力、资金成本、未来投资机会、税法和投资者对当期收益和未来收益的相对偏好等具体情况,确定企业合理的收益分配和留存比率。收益分配政策的合理性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社会声誉造成重大影响,如果股利支付率过低会引起股东不满,影响公司声誉及股票的市场表现;如果股利支付率过高会导致企业留存过少,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等等。企业制定收益分配政策需兼顾投资者目前利益和企业长期发展要求。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财务管理的主体是财务管理机构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具有涉及面广、灵敏度高和综合性强的特点。

①涉及面广。财务管理与企业内外部有着广泛的联系,企业购、产、销、运输、技术更新、设备维护、人事、行政事务等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无不伴随着资金运动,各项业务的资金收支都需要通过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需对各职能部门组织资金收入和使用资5财务管理学(第2版)金的合理性、合法性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监督。

②灵敏度高。财务管理能迅速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财务信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会通过各项财务指标及时反映出来。例如,应收账款周转率低,说明企业的销售货款不能及时收回,可能造成后期支付困难的后果;存货周转速度慢,反映企业的销售状况不佳;销售利润率低,说明企业的成本费用需要控制,等等。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时向管理层提供反映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信息,以便管理层及时了解经营决策的得失和经营行为的成败,适时控制和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③综合性强。以价值形式反映出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很强的综合性。资金、成本、利润等价值指标,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类财产资源配置的数额、结构和周转情况,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力消耗和物资耗费,反映各种营业收入和非营业收入及其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能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工作质量,便于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的业务活动及财务管理内容(一)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的业务活动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以保证经济能够正常有序运行。广义的政府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行政机关。政府的业务活动有政治活动、发展与调控活动、管理活动和服务活动。

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涵盖了教育、科研、社会工作、慈善、公共交通、公益展览等广泛的领域。各行业的业务活动内容各异,但具有以下共同特点:①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剩余收益不得用于分配;②出资方出资后可以规定资金使用范围,但不得从中获取收益,也不能收回投资;③只能在出资方限定范围内使用资金。

(二)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由于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的经济属性、资金来源和运作方式都与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其财务活动也有其特殊性,形成独特的财务管理活动。

现金收入的充足性,现金收支金额和时间的平衡性,将直接影响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的运行效率和效果。因此,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现金收入管理和现金支出管理。

1现金收入管理现金收入是指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依据其来源渠道的不同,可以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大部分来源于税收,其他收入来源于出资人的捐赠或会员的会费等。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应该遵循国家政策规定取得各项收入,各项收入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是为了履行某种社会责任而运作的,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收费是低水平或者是免费的,不能完全按照市场价格收费。非营利性组织的合法经营需满足两个条件:①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其非营利性目标;②经营收入或利润继续用于组织的运作和发展,不能分配给出资人及其他人员。

6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2现金支出管理现金支出是指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依据其业务活动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基本建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等。与企业投资管理类似,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的现金支出管理也涉及项目投资管理、流动资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投资管理的内容。但需注意某些资金受特定使用方向和项目的限制,不得挪作他用,其债权投资只能投资于中央财政发行的政府债券等。

政府是对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补充,政府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定位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非营利性组织是为实现某种社会使命而存在的,其财务管理目标应着眼于组织的稳定与发展,确保现金收支平衡。非营利性组织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持续的收不抵支必将危及非营利性组织的生存,因此,非营利性组织的盈利也很重要。

第二节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与原则一、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财务管理假设是指对财务管理领域中存在的尚未确知或无法论证的事物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作出的推理或判断。财务管理假设是建立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是进行财务管理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有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资本市场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

(一)理财主体假设理财主体是指财务管理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通常是指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独立性是理财主体的主要特征,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理财主体有自己能够控制的资金,拥有资金的经营权,并对资金的运营效果承担责任;②理财主体可以自主地从事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

理财主体假设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可据以将不同理财主体的财务管理活动区分开来。在现代股份制公司中,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股份公司作为独立的理财主体,严格区分公司财务活动与其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活动,正是理财主体假设的意义所在。

理财主体假设为企业明确财务管理目标、科学划分权责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理财主体的经济活动可以持续进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只有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才能获得股东投入的长期资本和债权人给予的长期债务资金;企业才有必要实施长期投资去谋取长期的投资收益。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时间范围。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为了及时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定期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必须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时期,由此派生出理财期间假设。企业财务管理期间一般与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也可以根7财务管理学(第2版)据特定项目的实际情况延长或缩短财务管理期间。

持续经营假设是财务管理的基本前提。企业筹资中合理安排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资金结构;企业投资中合理配置长期资产与短期资产的资产结构;企业收益分配中兼顾投资者的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等等,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

(三)有效资本市场假设有效资本市场假设是指企业筹资和对外投资所依附的资本市场是健全有效的。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已反映了该金融资产所有的可获得信息,而且当新信息出现时,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完全能迅速地作出调整。

有效资本市场假设要求企业理财时慎重使用金融工具。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企业购买或出售金融工具的交易行为都不会改变企业价值。作为从资本市场上取得资金的筹资方,不可能通过单纯的筹资活动增加企业价值;作为向资本市场提供资金的投资方,也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应的投资报酬,而无法通过证券投资获取投机收益。只有那些在专利权、专有技术、良好信誉、市场份额等方面有一项或几项比较有优势的企业,才能够在一些生产经营性直接投资中获得超额收益,增加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

有效资本市场假设要求理财时重视市场对企业的估价。资本市场是企业的一面镜子,又是企业行为的校正器。例如,股价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业绩,当企业股价上升时,说明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评价上升,企业发展前景较好;当企业股价下跌时,说明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评价降低,应及时分析企业的行为是否出了问题并设法改进。用变更会计方法、资产交换,关联交易等人为操纵企业利润的做法,在有效资本市场中都是无济于事的。

有效资本市场假设是建立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

(四)理性理财假设理性理财假设是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性的,他们的理财行为都是理性的,即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能够按照成本效益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面临的一切机会进行优化选择。一般而言,任何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都是理性的,他们都是从备选的财务管理方案中选择了最有利的方案,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只有在理性理财的环境中,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对企业内外部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准确的判断,作出正确的财务管理决策。

理性理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理财是有目的的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都是有一定目标的,既有企业整体的理财目标,也有分期的阶段性理财目标和各环节具体的理财目标。②资金再投资假设。资金只有投入再生产才能产生增值,为了追求资本不断增值效益,理性理财者不会将大量资金留存闲置,他们会为资金寻找新的投资项目,进行循环再投资。

理性理财假设是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建立财务管理原则、优化财务管理方法的前提。例如,资金时间价值原则、资源合理配置原则、财务管理决策方法等都是建立在理性理财假设基础上的。

二、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财务管理原则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从企业财务8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管理实践中抽象出来,反映财务管理规律性的行为规范,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资源合理配置原则资源合理配置就是要求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和调节,以保证各项资金资源和物质资源具有最优化的比例结构。只有资源合理配置,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畅运行,并由此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否则就会影响企业供、产、销的协调发展,降低资金周转效率,甚至危及企业生存。为此,企业在配置资源时要充分考虑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和时效性,既要防止资源供应不足而影响企业的整体规模效益,又要避免各个环节上的资源过剩和浪费。企业还应该经常性地评价资源配置情况,定期考核和分析资金的周转能力和盈利水平,为企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企业在资本结构决策、资产结构决策、投资组合决策、流动资产管理决策等方面都需要遵循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二)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收益与风险均衡就是全面分析每一项财务活动的收益性与安全性,在均衡其收益与风险的基础上作出合理抉择,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高的收益。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如果只愿意承担较小的风险,则必须牺牲一部分收益;如果要赚取更高的收益,往往要以承担更大的风险为代价。例如,企业扩大负债筹资比例可降低资金成本,相应增加股东收益,但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偿债风险,危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股东权益。因此,基于不同风险程度的盈利水平,或基于不同盈利水平的风险程度,都是不可比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把握和处理好收益与风险的均衡关系,做到既不盲目冒险也不过于保守,特别要注意将高风险、高收益项目与低风险、低收益项目进行适当组合,做到既降低风险又能获得较高收益。同时还要尽可能回避风险,化风险为机遇,在危机中找对策,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资金收支平衡原则资金收支平衡就是要求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资金收支总量平衡和一定时日资金收支数量的协调平衡。企业投资形成资金支出,经过购、产、销环节后取得资金收入。资金收支平衡归根结底是企业购、产、销环节的衔接平衡。企业只有保持资金收支平衡,资金周转才能顺畅,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协调稳定的发展。资金收支不平衡,势必妨碍资金的顺利周转,降低资金的利用效率,甚至导致企业经营失败。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整资金收支中的矛盾,既要量入为出,根据现有财力安排各项支出;又要量出为入,积极开辟财源,以满足生产经营所需,力求从动态中求平衡,从平衡中求发展。

(四)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就是对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分析,权衡经济行为的得失,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要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处处讲求效益和节约成本,任何不顾成本,盲目追求产值或利润最大化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成本效益原则也并不是要求企业单纯降低成本,而是要求企业消除无效成本和低效成本,企业的一切成本费用的发生,都要联系相应的收益来分析其有效性。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涉及成本效益问题,如筹9财务管理学(第2版)资管理中的资金成本与资产报酬、项目投资管理中的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日常经营管理中的经营成本与经营利润等,都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五)权利责任对等原则权利责任对等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承担与其权利相对等的责任,任何无责任的权利和无权利的责任都是不合理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直接关系到各利益者的积极性和期望收益的满足程度,是组织好财务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长期协调稳定发展的基础。要恰当地处理好财务关系,必须遵循权利责任对等原则,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责任,才能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企业外部而言,需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权利和责任;就企业内部而言,需合理划分各单位的权利和责任,建立起以责任为中心、以权利为保证、以利益为手段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责任制。

第三节财务管理的目标与职能一、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中,通过有效地组织各项财务活动,实施各项财务管理职能,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财务管理的过程和发展方向,是财务运行的驱动力,也是评价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标准。科学设置财务管理目标,对优化财务管理行为、实现财务活动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目标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总目标对财务管理目标起统辖作用,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于企业整体目标,并受其制约。

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其最终目标是获利。企业首先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谋求不断发展,才能实现持续获利。因此,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生存,核心目标是发展,最终目标是获利。

1生存企业生存的“土壤”是市场,在市场中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是以收抵支,即企业从市场获得的货币至少要等于付出的货币才能维持继续经营。因此,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以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取得收入,并且不断降低成本,减少货币的流出。如果收不抵支,企业资金就会萎缩,直到无法维持最低的营运条件而终止。企业生存的另一个条件是到期偿债。

国家为维持市场经济秩序,通过立法规定债务人必须“偿还到期债务”,必要时“破产偿债”。

企业如果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就可能被债权人接管或破产。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力求保持企业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风险,从而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

2发展在科技不断进步的现代经济中,企业必须不断地推出更好、更新、更受顾客欢迎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足。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发展,不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能扩大自己的10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市场份额,就会被其他企业排挤出去,企业的停滞是“死亡”的前奏。而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更新设备、技术和工艺,并不断地提高各种人员的素质,也就是要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各种资源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资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因此,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帮助企业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

3获利盈利是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财务上看,盈利就是使资产获得超过其投资的回报。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取得的每一笔资金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尽可能提高投资回报,才能使企业更多地获利,如要避免存货积压,尽快收回应收账款,充分利用暂时闲置的现金等。财务管理要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让企业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二)财务管理目标及其评价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先后就财务管理目标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以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4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每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足。

1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观点认为,利润代表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利润越多,表明企业增加的财富也越多。利润最大化起源于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的假说,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常常是实务界评价企业经营行为和绩效的标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表现在几个方面:①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标;②利润是衡量企业最终财务成果的综合指标,能够反映企业整体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③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助于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改进技术,合理配置资源,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④利润是企业新创造的财富,是社会财富的积累;⑤用利润衡量企业业绩,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

但通过长期的财务管理实践发现,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存在着如下缺陷。①没有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忽视了利润的时间价值,不同时间的现金流入其价值是不同的。②容易忽略利润实现的风险因素。一般而言,报酬越高,风险越大。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会使财务决策优先选择高报酬同时又是高风险的项目,使企业处在高风险的营运状态下,容易导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③可能掩盖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一定时期的利润与现金流量不是完全同步的,过分追求利润,可能引发企业不当的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行为。④没有反映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利润额无法反映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关系,无法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难以比较不同投资规模状态下的企业业绩。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有可能导致企业优先选择高投入的项目而放弃投资回报高的项目。⑤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只注重当前或局部的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企业整体和长远的发展的短期行为。例如,企业为了降低耗费而忽视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环境保护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投入,甚至以损害企业未来发展的综合实力为代价。可见,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最大化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与其净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所有者投11财务管理学(第2版)入资本的盈利能力。每股收益是上市公司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反映股东投入股本的盈利能力。这两个指标都是计算净利润与股本或自有资本的比率关系,可以比较不同资本规模下的盈利水平。但由于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还是以利润为基础计算的,仍然忽视了资金的时间因素和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在我国一些以每股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上市公司,也确实出现了明显的盈余操纵现象。

显然,单一的财务指标难以全面衡量企业财务管理绩效,作为财务管理目标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3股东财富最大化持股东财富最大化观点的人认为:股东作为资本提供者,是企业终极产权所有者,也是企业最终风险的承担者,享有企业最终的财产权与收益权,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服务于股东利益。按照现代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经营者与股东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股东出资并委托经营者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应尽可能地为股东谋取利益,而股东的利益目标就是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增加财富。在股份制企业,股票是反映股东投资价值的证券,股票市场价格的高低体现了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所作的客观评价,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就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①股票市价受预期每股收益的影响,反映了资本和利润的关系,也便于与其他社会资本获利能力的比较;②股票市价反映了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③企业取得收益的时间和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时间因素和风险因素。

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也很难普遍适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除了公司经营业绩等内部因素外,股票价格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不能有效影响股东财富,有可能使企业管理者更多地关注股市而不是企业自身的经营。②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过度强调股东的利益,忽略了政府、债权人、企业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能导致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冲突。

③对非上市公司而言,不存在客观公允的股票价格,其股东财富难以衡量。

4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指企业本身值多少钱,即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也是企业股票和负债的市场价值总和。企业价值高低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前景、财务状况及企业风险等多种因素,是市场对企业综合评价的结果。当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好、资本结构合理、预计未来持续稳定并有良好发展前景时,这个企业就是优质商品,市场认可的价值就高。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从理论上说是比较合理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反映了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越高,企业价值才越高。②体现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计量企业价值常用的是“未来企业报酬贴现值”,是按照时间价值原理计量的结果,其贴现率包含了风险报酬。风险越高,贴现率越大,企业价值越低;反之则企业价值越高。③符合企业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企业当前业绩和未来预期业绩都影响着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使企业必须注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协调发展。④兼顾了各方利益。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及政府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都影响着企业价值。⑤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通常总是流向公司价值最大的企业,从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12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不少障碍,具体有几个方面:①企业价值是在对企业未来报酬和加权资金成本预计的基础上估算出来的,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计中难免出现较大的偏差;②通过资产评估确定企业价值时,评估结果受评估主体、评估环境、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而难以做到客观公正,而且全面评估需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③各利益主体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难以实现协调一致。

财务管理目标除上述4种观点外,还有学者提出了每股现金流量最大化、财务能力协调化、可持续能力最大化等多种观点,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财务管理具体目标是指开展某项具体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明细化和具体化。根据财务管理内容,可将具体目标细分为筹资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和收益分配管理目标。

1筹资管理目标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可以从多种渠道,采取多种筹资方式取得。不同来源的资金,其可使用时间的长短、资金成本的高低、财务风险的大小和限制性条款约束的强弱等均有所不同。企业筹资管理的目标是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尽可能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适当的财务风险筹集资金,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

2投资管理目标企业长期资产的投资因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变现能力差,不确定因素多而存在较大的风险,对备选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必须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分析,选择最优投资方案。在项目投入营运后,一定时期内资金周转速度越快,就可以利用一定数额的资金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取得更多的收入和报酬。企业投资管理的目标是权衡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尽可能以较低的资金投放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加速资金周转,不断提高营运资金的利用效果。

3收益分配管理目标企业一方面需努力挖掘企业潜力,以尽可能少的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经营成果,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实现的利润还需在企业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而收益分配方案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各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到企业财务的稳定性和未来的长远发展,进而影响企业价值。企业收益分配管理的目标是合理确定收益留存比例和分配形式,兼顾投资者当期收益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总价值。

(四)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同时还必须兼顾社会责任。从长远来看,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整体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有冲突。

1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的一致性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必须生产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才能实现产品的价值;②要提升企业价值,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拓宽经营范围和领域,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企业的发展还将大大增加社会的就业机会,增加社会成员的财富,也就实现13财务管理学(第2版)了社会公众利益的最大化;③企业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必须实现更多的利润,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就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税收和更好的社会福利条件,使社会总财富的积累达到最大。

2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冲突及其协调从某一特定时间段来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为承担社会责任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投资者的财富,企业可能单纯地为了自身利益而违背商业道德,甚至非法经营。例如,某些不法经营的企业会采用假冒伪劣或以次充好的手段来损害消费者利益,也会通过偷漏税款的方法逃避社会责任,甚至会有污染环境,做虚假广告,对社会公众利益带来损害。要有效地协调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必须通过法律制约、行政干预、舆论监督和商业道德等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手段来综合制约。一方面,国家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规定企业的基本行为规范及其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并通过一些行政条例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来制止企业对社会的危害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应自觉地遵守有关法规,并接受商业道德的约束和社会公众舆论的监督,自愿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

二、财务管理的职能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财务规划与财务控制。财务规划职能通过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工作来实施,财务控制职能通过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工作来实施,它们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

(一)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根据有关的历史资料、现实条件和目标要求,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未来财务收支、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预计和测算。财务预测的目的是为财务决策和编制财务计划提供科学依据。财务预测的内容包括资本预测、现金流量预测、销售收入预测、成本费用预测、利润预测等。

财务预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基本程序如下。

1)确定财务预测对象和目标,制订预测计划。

2)收集和整理预测资料。财务预测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相关财务信息资料基础之上,尤其应重视理财环境的调查研究。

3)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值。

4)分析预测误差,修正预测结果。

财务预测方法可分为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两大类。定性预测法主要是利用直观资料,依靠个人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做出主观判断,常用的有经验判断法和调查研究法;定量预测法是根据历史资料以及变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对未来财务发展趋势作出数量预测,常用的有趋势预测法和因果分析法。

(二)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为实现预定的财务目标,在财务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对可供选择的若干财务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和优选的过程。财务决策是企业财务规划的重点和核心,14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一项重大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有时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财务决策的内容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收益分配决策。

财务决策的一般程序如下。

1)确定财务决策对象和目标。

2)根据财务预测结果提出若干备选方案。

3)选择决策标准和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选定最优方案。财务决策方法因财务决策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方法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介绍。另外,财务决策方法与财务预测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通用的。

(三)财务计划财务计划是对未来一定时期的财务工作的预先安排。财务计划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数量化和具体化,是企业及其各部门工作的奋斗目标,是组织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控制财务收支和考核财务业绩的依据。财务计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执行可以保证企业资金收支平衡、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财务计划的内容包括筹资计划、用资计划、财务收支预算、成本费用计划、财务成果计划等。

财务计划最终是以财务预算的形式体现的。财务预算的编制依赖于业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财务预算编制的一般程序如下。

1)根据财务预测所提供的数据及财务决策的结果,确定计划指标。

2)对各项计划指标进行协调,保持指标间的勾稽关系,实现计划的综合平衡。

3)具体落实各项计划指标的数字,编制财务预算。财务预算常用的方法有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概率预算法等。

(四)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以财务计划和财务制度为依据,利用财务手段对资金收支等财务活动施加影响,进行检查、监督、调节和引导,力求财务活动符合预定的标准,实现预定目标。财务检查、财务核算、财务考核评价均寓于其中。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是实施有效财务控制的制度保障。

财务控制的一般程序如下。

1)制定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责任。

2)确定执行差异,及时消除差异。

3)考核执行结果,按照奖惩制度奖优罚劣。

(五)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利用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与方法,用以揭示各项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据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价。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财务活动的规律;可以掌握财务计划完成情况,揭示问题,分清责任,查明原因,及时纠正错误,改进工作;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资料,为以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提供资料。

财务分析的一般程序如下。

15财务管理学(第2版)1)搜集资料,掌握情况。

2)指标对比,揭示矛盾。

3)因素分析,明确责任。

4)提出措施,改进工作。

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

第四节财务管理的环境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外部因素的统称。企业财务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财务管理主体必须熟悉并深入研究财务管理环境,根据各种环境条件采取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财务策略,以实现财务管理最佳效果。

财务管理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企业的内部影响因素,如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技术水平、管理制度及员工素质等,也称可控环境;外部环境是指企业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经济环境等,也称不可控环境。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很多,本节着重讲解外部环境因素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法律环境财务管理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法律是企业财务活动必须遵循的规范,无论是投资、筹资还是收益分配,都要受到各种相关法律条款的制约。同时,合法合规的企业也会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保护。企业财务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理财。与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企业组织法规、税法和财务会计法规。

(一)企业组织法规企业组织法规主要是对企业组织的设立条件、设立程序、事务运行、组织机构、组织变更、法律责任和企业清算等方面所制定的法律规范。企业组织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是依照不同的企业组织法规设立并运行的,其法律责任、经营规模、组织结构等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3类。

1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的优势有几点:①规模一般较小,设立条件不高,设立程序简便;②组织结构简单,所有者即经营者,经营方式灵活,决策迅速;③不是企业纳税主体,其盈利并入投资者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所有权能够自由转让。个人独资企业的缺陷有几点:①由于受到投资者个人财力和能力的影响,个人独资企业抵御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能力较低,外部筹资比较困难;②投资者需承担无限偿债责任,企业资不抵16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债时,其个人财产也要用于偿债;③独资企业的存续期不长,一旦投资者死亡、丧失民事能力或不愿意继续经营即告终结。

2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合资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常见的合伙企业有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建设设计事务所、医疗诊所等。

合伙企业的优势有几点:①创建成本低;②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企业信用一般优于个人独资企业,外部筹资能力有所增强;③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合伙企业的缺陷有几点:①权力分散,可能出现意见分歧;②无限偿债责任;③所有权转让困难;④有限的生命力。

3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其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公司”字样。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以下特征。①机构设置灵活。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和一至二名监事,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②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并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③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④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经同意转让的股份,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购买。⑤不公开发行股票,其股东虽然也有各自的股份及股权证书,但该股份只是一种记名证券,并非有价证券。

(2)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一般简称股份公司,是指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字样。

股份公司具有几个特征:①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是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②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所有权属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全体股东,公司经营权属于董事会和总经理;③股份公司资本由等额股份组成,同股同权同利;④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明确,易于转让;⑤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需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与独资公司和合伙制企业相比,股份公司具有以下优势。①永久性。股份公司独立于所有者而存在,公司寿命不受制于所有者寿命。②有限责任。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仅限于投17财务管理学(第2版)资额。③股权的可转让性。股份公司的股权可以通过股票买卖转让,所有权转移便利。

④外部筹资能力强。一方面,股份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筹资大量的社会资金;另一方面,因其自有资本雄厚而有较强的举债筹资能力。但股份公司也存在几点不足:①设立的程序烦琐,周期较长;②由于股票流动性强,部分股东对企业缺乏责任感,当公司业绩不佳时会选择转让、出售股份,导致股价下滑;③股份公司的盈利要双重纳税,公司要缴企业所得税,股东分得的税后净利还要缴个人所得税。

企业组织形式的差异导致财务管理形式差异。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所有者即经营者,享有全部财务管理权,并承担相应的财务风险和无限责任。

而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所有者一般只参与重大财务决策和承担有限的财务责任,经营者则负责一般财务决策和具体财务管理事务。

本书所述企业主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对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较少涉及。

(二)税法税法是国家税务机关和一切纳税单位及个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税法规定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债务利息可税前抵扣而股利不能税前抵扣,将影响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国家对鼓励发展产业的税收优惠和对限制发展产业的税负增加,将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现金股利税和资本利得税的税率差异,将影响企业股利分配政策。

税负是企业的一种费用,要增加企业的现金支出,因而对企业财务管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无不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少税务负担,但税负的减少,只能靠企业财务管理的精心安排和筹划,而不允许在纳税行为已经发生后去偷税漏税。所以,财务人员要学习税法,精通税法,并可利用税法进行税务筹划。

(三)财务会计法规财务会计法规是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实务工作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外,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规范分3个层次:《企业财务通则》、行业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其中《企业财务通则》是所有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实施财务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起统帅主导作用;行业财务制度是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为适应不同行业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由财政部制定的行业规范;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企业管理层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和行业财务制度的规定,考虑到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而制定的用来规范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具体规则。

此外,与企业财务管理直接相关的财务会计法规还有许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结算法》等。财务人员要熟悉这些法规,在守法的同时,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完成财务管理职能,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金融环境(一)金融市场与财务管理金融环境主要是指金融市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筹资管理与投资管理都是企业财18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筹资和投资活动都离不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因素,熟悉和利用金融市场是搞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

1金融市场是企业投资与筹资的场所金融市场上有许多种融通资金的方式,并且比较灵活。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到金融市场上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方式筹资;企业有了剩余资金,也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选择投资方式,为其资金寻找出路,从而促使资金合理流动,调节企业投资与筹资的规模及方向。

2金融市场能实现企业长短期资产的相互转化企业持有的股票和债券是长期投资,在金融市场上随时可以转手变现,成为短期资产;远期票据可以通过贴现变为现金,等等。与此相反,短期资产也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变为股票、债券等长期资产。

3金融市场能提供影响财务决策的重要信息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能反映出资金的供求状况;证券市场价格和证券指数的波动,能反映出市场对企业业绩的评价。这些金融市场参数的变动,一方面影响着企业的筹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也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收益分配政策。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某种形式融通资金的场所。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市场,如银行、证券交易所等;也可以是无形市场,如支付宝等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交易主体、交易对象和交易工具。

1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是指进行金融交易的市场参与者,包括筹资者、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筹资者即资金需求者,其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金;投资者即资金供应者,其通过金融市场转让资金使用权获得投资收益;金融机构是连接筹资者和投资者的桥梁,是中介机构;监管机构是指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节的政府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等。

2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指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标的物。狭义的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资金,广义的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除资金外,还包括外汇、黄金,以及大豆、汽油、小麦等实物资产。本书主要探讨狭义的金融市场,如筹资者从金融市场获得资金,投资者将资金提供给金融市场,银行的存款、贷款和证券的买进、卖出,实现的都是资金这一特殊商品的交易。与普通商品交易不同的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是资金的使用权,而商品市场上交易的是商品的所有权。

3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是指资金供需双方进行交易时所使用的信用工具,是交易对象的载体,也称金融工具,是用来明确资金供需双方权利和责任的合约凭证。金融工具多种多样,包括商业票据、债券、股票、期权、对冲基金、存款证书、黄金、保单等。任何金融工具都具有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的特征。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够转化为货币资金;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投资收益;风险性是指金融工具可能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交易方式有以下3种。①直接交易。不需要中介机构,资金需19财务管理学(第2版)求者直接将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出售给资金供应者,实现资金融通。②经由投资银行的间接交易。资金需求者将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出售给投资银行,再由投资银行转售给最终的资金供应者。此时投资银行是一种承销公司新证券并协助公司获得资金的中介机构。③经由其他金融机构的间接交易。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证券来获得供应者的资金,再用资金购买其他公司发行的证券,实现资金转移。在这种方式下,金融机构可以进行金融工具的转换,金融市场的效率得以提高。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1按融资期限不同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交易的是融资期限不超过一年的短期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短期存放款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贴现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和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等;资本市场交易的是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金融工具,包括长期存贷款市场、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等。

2按资金交割的时间分为即期市场与远期市场即期市场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当场或几个交易日内办理交割的市场,也称现货市场;远期市场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双方约定的未来某一特定时日按照契约规定进行交割的市场,包括期货、远期、互换和期权市场。远期市场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又称衍生市场。

3按证券发行和交易的程序分为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发行市场也称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是指发行新证券、新票据的市场;流通市场也称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是指买卖已流通在外的证券、票据的市场,是投资者之间买卖转让证券的市场。

4按市场区域分为全球市场、全国市场与地方市场全球市场是指金融交易活动超越国界、涉及多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如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目前最大的全球性证券交易市场;全国市场是指只限于本国居民和企业参与交易的金融市场,如我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地方市场是指局限于国内某一地区交易的金融市场,如美国加州证券交易所。

(四)金融市场中的利率在金融市场上,利率是转让资金使用权的价格,是金融工具的投资收益率。金融市场的许多功能都是通过利率的调节得以实现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利率既是筹资者的成本,又是投资者的收益。②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利率水平的高低,利率随着资金供应的增加而下降,随着资金需求的增加而上升。利率水平的高低又反过来影响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资金供应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资金需求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降。③利率的高低是金融市场反映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指标。④利率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利率一般是由纯粹利率、通货膨胀溢酬和风险溢酬3个部分构成,其中风险溢酬又包括违约风险溢酬、流动性风险溢酬和期限风险溢酬。名义利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名义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溢酬+违约风险溢酬+流动性风险溢酬+期限风险溢酬20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1纯粹利率纯粹利率是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为0且无风险情况下的平均利率。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短期政府债券的利率可视为纯粹利率。

纯粹利率取决于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其一,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故利率受平均利润率的制约,纯粹利率总是在社会平均利润率和0之间上下摆动。其二,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纯粹利率取决于金融业和工商业之间的竞争结果,即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市场利率的水平。其三,由于利率变动对经济有很大影响,国家往往通过调节利率来调控经济。当经济过热时,往往通过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来调高利率;与之相反,为刺激经济发展,往往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来调低利率。

2通货膨胀溢酬通货膨胀降低了货币购买力,也降低了投资者实际投资报酬率。为了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购买力损失,投资者会在期望获得的利率水平上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因此,无风险的短期国库券的实际利率等于纯粹利率与通货膨胀溢酬之和。

3违约风险溢酬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可能无法按时支付利息或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金的风险。债权人为了弥补违约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要求在利率中包括违约风险溢酬。债权人承担的违约风险越大,要求的违约风险溢酬越多,利率越高。

4流动性风险溢酬流动性风险是指因证券资产变现力强弱不同产生的风险。变现力强的证券,如已上市流通的政府债券和大公司股票,投资人随时可以出售收回现金,其流动性风险较小。相反,一些未能上市流通的证券则不易变现,其流动性风险较大。投资者承担的流动性风险越大,要求的流动性风险溢酬越多,利率越高。

5期限风险溢酬期限风险是指在债权存续期间,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对债权价值的影响。债权存续期越长,市场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期限风险越大,其期限风险溢酬就越高。因此,长期资金的利率一般高于短期资金利率。

三、经济环境(一)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财务管理的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和经济政策等。

1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运行呈现出一定的循环往复、周期性波动的特征,通常需经历复苏、繁荣、衰退、萧条4个阶段。企业处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的生产规模、营销状况、竞争环境等都有较大的差异,使企业财务管理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要求财务人员预先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财务管理对策,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

在经济复苏阶段,社会购买力逐步提高,市场销售有所好转,企业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

财务人员应及时选择适合企业的投资机会,并应在新产品投产运营后,采用积极进攻的营销21财务管理学(第2版)战略和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等财务策略,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繁荣阶段,企业应采取更为扩张的政策,如扩充厂房、更新设备、扩大经营规模等,但在制定财务策略时应留有一定余地以防不测。在实施一系列扩张性政策时,应保证能够稳定已有的消费群,并能适当地进行盈余积累,为顺利度过经济衰退期和萧条期打下基础。

在经济衰退阶段,企业应压缩投资规模,尽量减少风险投资。如果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于诸如国债之类的无风险资产,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在经济萧条阶段,经济已衰退到谷底,企业应着重维持现有规模而不再减小,并设置新的投资标准,适当考虑一些低风险的投资机会。同时,由于市场上的现金极度短缺,可适当放宽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以保证资金周转的顺畅。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引起价格的不断上升,货币贬值,对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存货决策都会产生影响。例如,原材料及人工费用的上升,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支出,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也会增加;利率的通货膨胀溢酬增加,资金成本上升,提高企业筹资成本,加上有价证券的价格下跌,导致企业筹资困难;通货膨胀还会引起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本流失。为减少通货膨胀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财务人员应预测通货膨胀趋势,适时调整财务策略,如提前购买设备和存货、进行套期保值等。

3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指导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它们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大影响。当政府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企业融资渠道多,融资成本低,融资便利;相反,当政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企业融资困难,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规模。国家对某些地区、某些行业、某些经济行为的优惠、鼓励和有利倾斜,构成了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凡是属于国家鼓励和扶持发展的地区和行业,都可能得到某些政策上的优惠,反之则会受到经济政策一定程度的限制。企业在财务决策时,要认真研究政府的经济政策,按照政策导向行事,才能趋利除弊,获得最大的投资报酬。

(二)微观经济环境影响财务管理的微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市场环境、生产环境和人员环境等。

1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可进一步细分为销售市场环境和采购市场环境。

(1)销售市场环境销售市场环境是指企业产品所处市场的竞争状况,它决定着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价格,一般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4种类型。

①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价格波动大、业务量不稳定、业绩也随之波动,市场风险极大。企业可以采取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和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成本控制以提高销售利润率,谨慎运用负债筹资以免陷入财务困境。

22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往往是具有资本、技术、人才、品牌、质量等优势的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是产品的特色与品牌。企业需在开发研究、技改、广告、售后服务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满足产品创新的需要。

③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它们占有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可以通过价格联盟与合作取得一定的垄断利润。但这种垄断和优势地位是通过提供优质和特色服务取得的,这类企业仍然需要注意在创名优产品和提供优势服务方面的投入。

④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卖方独此一家,价格垄断,能获得高额稳定的垄断利润,市场风险极小。这类企业由于掌握着经营主动权,其财务活动也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可采取大量的负债融资。

(2)采购市场环境采购市场环境是指企业采购生产资料等物质供应市场的状况,一般可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在买方市场,生产资料供应充足,采购便利,可以适当减少库存;在卖方市场,生产资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大,可适当增加库存。

2生产环境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资金周转速度。生产周期不同的产品,其生产环节占用的资金量不同,占用资金的时间也不同,因此要求企业作出不同的资本结构决策和资产结构决策。

3人员环境人员环境主要是指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顾客、政府,他们与企业存在各种各样的财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必须全面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妥善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

综上所述,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做到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利用环境,还需要准确把握财务管理环境的以下特征。①综合性。构成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一个多变量、多层次的综合系统,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引起与此相关的其他因素的变化。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尽可能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变化的基础上作出合理决策。②复杂性。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文化、市场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也是复杂的,有的起有利作用,有的起不利作用;有的起主要作用,有的起次要作用。财务管理人员要善于从复杂的因素中明辨主次,抓住关键的主要因素,兼顾次要因素,从而作出准确判断。③动态性。财务管理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生变化。有的因素是逐渐变化的,不易及时察觉和把握;有的因素是突变的,很快就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的因素会逐步改善,给企业带来便利和机遇;有的因素会逐步恶化,给企业带来困难和麻烦。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及时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及其可能给企业造成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财务管理策略。④相对稳定性。从长期来看,财务管理环境是变化的,具有动态性,但在一定的时期内,财务管理环境的许多因素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例如,国家的税收政策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是瞬息万变,在某一段时期内又是不变的。财务管理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为企业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提供了条件。

财务管理人员要善于把握各种环境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时机,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23财务管理学(第2版)第五节财务管理组织机构一、财务治理结构(一)委托代理关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詹森和麦克林在其合著的论文中对代理学说作了系统的描述,认为现代企业的代理关系可以定义为一种契约或合同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一个或多个人(委托人)雇用其他人(代理人),授予其一定的决策权,使其代替雇主的利益从事某种活动。在公司制下,代理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公司资源的提供者(股东和债权人,即委托人)与公司资源的使用者(管理当局,即代理人)之间以资源的筹集和运用为核心的代理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公司内部高层经理与中层经理、中层经理与基层经理、经理与雇员之间(上层经理既是代理人,又是下层经理的委托人)以财产经营管理责任为核心的代理关系。代理关系的本质体现为各方经济利益关系,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各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如股东追求股票价格最大化、债权人追求债权风险最小化、经营者追求薪酬待遇最高和工作条件最优等,关系人各方利益目标不一致将不可避免地引起相互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是由关系人各方签订一系列的契约和合同,这种契约和合同有的是明确的(如借贷契约、购销合同、用工合同等),有的是模糊的(如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契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在本质上是由若干人之间的一组相互重叠的“契约关系的综合”。

现代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代理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契约各方存在着利益不均衡、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对等的情况,由此决定了契约的监督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系列沟通、激励、协调代理关系的管理机制———公司治理,以促使代理人采取适当的行动,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利益。

(二)公司财务治理结构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认为: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明确规定了公司各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时的应咨询点规则和程序;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结构,用以设置公司目标,并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

现代企业应该建立满足公司治理要求的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结构是规范所有者和经营者财务权限、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的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按照财务治理结构要求,公司财务决策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实施。股东作为出资者拥有财产所有权,通过股东大会实施所有者财务管理;董事会受股东大会的信任委托并通过公司章程加以约定,托管公司的法人财产和负责公司经营,拥有受约束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具有所有者财务管理和经营者财务管理的双重职能;经理层受董事会委托拥有公司经营管理权,其委托代理关系通过聘任契约加以约定,经理层实施经营权财务管理。所有者财务管理的对象是所有者投入公司的资本,只对投入资本及其权益行使产权管理;而经营者财务管理的对象是公司的全24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部法人财产。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公司财务治理结构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决定公司战略管理,选举和更换董事,董事会负责聘任和解聘经理人员,日常经营管理则交给经理层负责,并由董事会对其进行监督、考核和激励。在权责关系上,董事会对股东负责,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在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不同。

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着眼于公司长远发展目标,实施重大财务战略,进行重大财务决策。股东大会参与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①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②审议批准年度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策;③审议批准收益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④对公司注册资金增加或减少作出决定;⑤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定;⑥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作出决定,等等。

董事会由股东选举的董事构成。董事会着眼于公司中长期发展,基本职能是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实施具体财务战略,进行财务决策。董事会参与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①决定公司的投资方案和经营计划;②制定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财务决策方案;③制定收益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④制定增减公司注册资金的方案;⑤制定发行公司债券方案;⑥制定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方案;⑦决定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⑧聘任或解聘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等等。

经理层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机构。经理层着眼于公司短期经营行为,执行财务决策,进行财务控制。经理层参与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①组织实施公司年度投资方案和经营计划;②组织实施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财务决策方案;③组织实施收益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④组织实施增减公司注册资金的方案;⑤组织实施发行公司债券方案;⑥组织实施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方案;⑦拟定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机构设置方案;⑧提请聘任或解聘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等等。

(三)财务总监与独立董事制度财务总监与独立董事代表所有者对公司经理层的财务活动进行财务监督,已成为我国财务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完全一致,需要设立代表所有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专业人员对公司经理层进行财务监督。

财务总监由公司董事会任命,有的还作为委派的董事进入董事会。财务总监作为所有者的代表对经营者的财务活动加以约束,体现的是一种来自产权约束的监督关系,其监督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约束经理层行为,防止企业“内部人控制”;②实施产权监管,保护所有者权益;③参与经营决策,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财务总监的责任主要有:①对25财务管理学(第2版)上报的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②对国有资产的流失承担相应责任;③对公司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责任;④对公司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