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书名: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研究
作者:
朱陆民著
本章字数:
106703
更新时间:
2023-09-25 11:12:23

第六章美国同盟战略背景下中国的应对策略

尽管特朗普政府表面上极力抛弃奥巴马政府的各项政治遗产,为反对而反对,但务实性和功利主义却使其低调延续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精髓。具体到东南亚,即使特朗普政府声称将对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东南亚战略束之高阁,但对于这项战略的精髓——同盟战略,特朗普政府非但无法置之不理,还通过增加对南海的常态化巡航、与东南亚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的互访等各项外交政策继续强化之。再加上在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中国被毫不留情地视为美国的主要挑战之一。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2017, p.2.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长时间内,在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美国应对中国挑战的路径非同盟战略莫属。这就使中国如何反应对美国的同盟战略变得意义非凡。而这又可以追溯至中国如何应对美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

鉴于中国因素是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中国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最为重要的是,中国首先应理性客观地全面评价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要明确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拥有多重目标,遏制中国仅仅只是其中的目标之一。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对打击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也是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公共产品的受益者。总体而言,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展开与美国的合作。就中国的具体应对措施而言,首先,中国必须保持提升综合实力和对外的魅力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综合实力的提升是外交的坚强后盾,因而中国必须坚定地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在外交上,中国应实行魅力外交来削减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鉴于东南亚卓越的地缘位置,而且是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实践地,加大与美国在该地区的合作就是中国的重要任务,以降低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对中国的负面效应。同时,中国要加大与东南亚各国以及东盟的合作。由于美国通过强化与菲、泰、新等东南亚传统盟友的关系,发展与越、印尼、东盟、马来西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具体实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东南亚国家以及东盟在该战略中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需加大与东南亚国家和东盟的合作来应对。再次,中国需加大与周边大国的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拉拢中国周边大国也是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重要内容,再加上大国关系本身十分重要,因此中国需加大与周边大国的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最后,在南海问题上“软硬兼施”。南海问题是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重要抓手,因此,缓解南海紧张局势,中国需“软硬兼施”,综合运用“软制衡”和“硬制衡”策略。

第一节理性客观地评价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

从部分与整体角度而言,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是部分,而美国全球战略则是整体,部分从属并服从于整体。而在作为部分的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当中,同盟战略是重返东南亚的手段和工具,并不完全针对中国,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因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考量之一。一方面,随着权力的增加,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迅速增强,随之导致地区权力格局变化,美国重返东南亚及亚太“再平衡”战略无疑有遏制和平衡中国的目的。另一方面,正是中国的快速崛起及地区影响力的迅速上升,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极其重要的角色,任何国际事务,如果缺乏中国的参与,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同样,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与中国的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美时任国务卿希拉里曾高调放言,缺少美中任何一方,或缺少美中共同合作,全球问题甚少能得到解决。Hillary Clinton, Ted Geithner, “New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with China”,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uly 27, 2009.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面对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更要讲究策略,不要反应过度,更不能逞匹夫之勇。理性、自信地评估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非常重要:过分夸大美国制衡或遏制中国,会造成中美的对立;如果过低估计,则会损害中国在亚太的某些战略主导权。“年终报道:2010年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基本成型”,http://gb.cri.cn/27824/2010/12/30/5187s3108488.htm.

一、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目标:不仅仅是遏制中国

1.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内涵广泛,遏制中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从主观方面来说,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是美国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出发,对反恐战略矫枉过正进行深刻反思,对其自身战略进行自调的结果,是战略弱势的反应。它也是美国长期以来界定亚太区域利益的一个支战略,是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侧翼,服务于亚太“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只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子目标,其总体战略目标更长远、战略内容更宽广。换言之,重返东南亚是为确保美国在亚太的主导地位,是对美国过去十年相对忽视东南亚政策的矫正,用战术上的进攻弥补战略上的不足,这也是美国欲保持全球霸主地位的外交大战略之一部分。西方学者、政要普遍认为,削弱和遏制中国影响力仅仅只是“重返”短期的、暂时的目标;其长远目标则是将中国纳入美国塑造和主导的亚太秩序。由此观之,“重返”和“再平衡”战略中制衡和遏制中国的考量并非无中生有,然而我们也并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过分夸大其遏制中国的意图。实际上,对于两大战略有无遏制中国之意图,美国国内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可参见Robert Ross, “The Problem with the Pivot”, November/December 2012,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sia/20121101/problempivot.有部分学者认为,如果“重返”造成亚太地区局势紧张及中美关系恶化等负面效应,那么显然它就不符合美方的利益。时任国防部副部长阿什顿·卡特曾指出 “再平衡”战略“不针对任一国家或国家集团”。Cheryl Pellerin, “Partnerships Highlight U.S. Rebalance within AsiaPacific Region”, April 10, 2013, http://www.defense.gov/News/newsarticle.aspx?ID=119733.更有美国学者强调美国几乎对阻碍中国崛起、凭借同盟包围中国、进行中美新冷战等遏制中国的选项不感兴趣。David Gompert and Phillip Saunders, The Paradox of Power, SinoAmerican Strategic Restraint in an Age of Vulnerabilit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11, p.21.因此,正在崛起但并没有意愿改变地区和全球秩序的中国大可不必简单奉行冷战思维、持负面态度,把对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遏制中国的消极方面。总之,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的总目标就是重新获得和维持地区领导权和主导地位。具体而言,就是政治上保持在地区的政治主导地位;经济上加强与东南亚的合作,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安全上塑造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因此,缺少争霸能力且目前也没有争霸意愿的中国不必过于担心美国的重返战略把中国作为唯一遏制目标。

2. 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两面下注,不希望美国过分遏制中国

虽然在安全方面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对中国存在安全担忧,因而希望美国长期驻守东南亚并提供安全保障,但同时,它们也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和外交关系。中国毕竟已是地区几乎所有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东南亚国家不希望在中美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中美对东南亚国家都很重要。在此背景下,如果美国要像冷战时那样遏制中国,地区国家也不会支持。正如新加坡时任内阁资政李光耀奉劝美国的那样,“如果美国试图羞辱中国、压制中国,中国一定会成为美国的敌人”,中美是无可置疑的竞争对手,但双方完全不必互为冲突对象。Graham Allson and Robert Blackwill, “Interview: Lee Kuan Yew on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March3, 2013, http://www.theatlantic.com/china/archive/2013/03/interviewleekuanyewonthefutureofuschinarelations/273657/.不赞成美国抗衡中国的观点也得到新加坡学者西蒙·塔伊(Simon Tay)的支持,他强调亚太欢迎美国的加入和参与,但反对美国建立地区霸权以及单纯抗衡中国。Fareed Zakaria, “The U.S. Can OutChaim China”, Newsweek, December 12, 2005.印尼时任驻美大使也曾呼吁美国不要在该地区同中国争夺权力和影响力。Dino Patti Djalal, “Remark at Carnegie Endowment Event”, December 6, 2011, http://carnegieendowment.org /files /120611_transcript_Rebalancing Asia Ties.Pdf.显然,在一贯实施大国平衡的东南亚国家看来,在中美之间“非此即彼”式的选择,依赖一方得罪另一方的做法是非理性的,操控中美,让其保持温和适度的竞争才符合东盟国家的最佳利益。实际上,没有东南亚国家愿意与中国成为敌人,想要放弃中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联美制中是其应对中国不确定意图的体现,且这并非双边关系的主流。合作与共同发展才是东盟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常态和主流。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拒绝对中国采取僵化的遏制,强调东盟地区论坛不是遏制中国的场所,而是促使中国与地区更加融合的平台。Jusuf Wanandi, “ASEANs China Strategy: Towards Deeper Engagement”, Survival, Vol. 38, No.3, 1996, pp.117128; David Shambaugh, “Containment or Engagement of China: Calculating Beijings Respon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1, No.2, 1996, pp.180209.新加坡国际关系学者基肖尔·马赫布巴尼(Kishore Mahbubani)更是曾撰文批评美国,认为美国作为世界秩序的主导,应该对中国愿意继续遵守美国制定的规则感到高兴。同时,他认为中国对以美国为主导的规则的遵守是和平与稳定的关键,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的复兴和现代继承性发展也将给美国带来诸多启示。他继而批评美国频繁采取的破坏中国稳定的行为,而且他还将中美间的不信任归结于美方缺乏连贯一致的对华政策。因此,他建议美国对症下药,制定一个连贯的对华政策,且在决策过程中要换位思考,多站在中国角度看待问题,并全面评估自身行动将对中国造成的影响。Kishore Mahbubani, “Understanding China”, September/October 2005,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sia/20050901/understandingchina.总之,东盟不希望得罪中美任意一方,也不希望成为一方遏制另一方的棋子,中美在东南亚保持温和适度的竞争,使地区安全得到保障是东盟的目标。

3. 中国有足够的战略自信应对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带来的不利影响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时期,也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影响力及军事实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经济上,中国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金灿荣、戴维来:《冷静看待美国重返亚洲》,载《当代世界》,2012年第4期。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世界经济最强引擎。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年均30%左右。据2017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7和2018年世界GDP增速分别为3.5%和3.6%。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Gaining Momentum?” April 2017.而在当年10月再次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2017年和2018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都被调高0.1%,分别为3.6%和3.7%。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更强劲增长预期的推动,2017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率由4月份报告中的6.6%上调到6.8%。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Seeking Sustainable Growth”, October 2017.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近十多年来已逐渐成为亚太地区所有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在政治和外交上,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累累硕果: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会议,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到2017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在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等,不仅彰显中国特色外交的欣欣向荣,而且也逐渐展现中国的全球领导力。在军事上,中美两国的军事实力虽然差距较大,但近年来中国大力进行军事现代化,军事力量稳步发展。据全球火力网站显示,2011—2020年中国军力排名稳坐世界第三。“GFP power ranking index of nations since 2005”, https://www.globalfirepower.com/globalranksprevious.asp.尽管近十年来中国军力排名未变,但实际上中国军事实力有了较大提高。近年来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中国的军事武器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在海军方面,中国已经拥有两艘航母:“辽宁号航空母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其中后者是国产航母,已于2019年12月17日交付中国海军。另外还在加紧打造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的航母。另在建各种新型潜艇和水面舰艇,近海防御力量基本成型。在空中力量方面,各类战斗机、运输机取得较大进展。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成为可以媲美美国GPS的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之一,再加上卫星精确制导技术和“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提升,中国已初步拥有空天作战能力。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3”, 2013, http://archive.defense.gov/pubs/2013_China_Report_FINAL.pdf.另一方面,中国军事力量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中国军队于2008年首次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到非洲东海岸亚丁湾海域护航,至今已派出24批舰艇编队。2016年,中国开始在吉布提建立后勤保障设施,以方便护航编队的补给。总之,综合国力的提升使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应对来自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平衡或牵制。

二、 中国也是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公共产品的受益者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还包括其他重要内容,其中之一就是为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在某些方面,中国也是其受益者之一。

第一,对美国而言,同盟战略是美国控制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的一种手段,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更是如此。作为与美国实力悬殊的东南亚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它们深受美国军事力量的影响甚至操控。虽然因为美国的支持,菲律宾和越南在与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争端中态度强硬,但也正是由于美国极力避免被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拖入并不希望的相关军事冲突中而对它们的控制,Shannon Tiezzi, “The X Factors: How Third Parties Destabilize USChina Relations”, March 13, 2014, http://thediplomat.com/2014/03/thexfactorshowthirdpartiesdestabilizeuschinarelations/.把握住一定的度,菲、越在与中国的对抗中才不至于过分张扬,降低了双方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南海问题虽是美国削弱中国的重要抓手,但是维持南海地区的稳定、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端也是美国利益之一,因此,推动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等南海声索国在与中国争端中保持一定的度,是多年来南海争端斗而不破的重要动因之一。

第二,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不仅为其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保护,也为地区提供了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安全,这种公共产品不但能有效应对传统军事安全威胁,也是有效应对地区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结果。包括东南亚传统军事盟友在内的亚太双边同盟体系构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支柱,被美国视为亚太安全和繁荣的基石,也是美国塑造包括保护海上通道安全,应对恐怖主义、传染性疾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应对地区减灾等地区安全议程的抓手。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2010, p.42.美国2012年发布的新版国防战略指南再次强调与亚洲盟友和核心伙伴的同盟为亚太地区的安全提供了根基。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 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January 2012, http://www.defense.gov/news/defense_strategic_guidance.pdf.从这个角度来看,维护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和平、安全、稳定的秩序,促进地区的发展可被视为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客观效果。这为中国构建和平、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影响中国的国家安全及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这种较长时间和平与稳定的周边环境使中国得以一心一意进行经济建设。此外,这种公共产品还有利于中国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也为中美两国在东南亚的合作预留了极大空间。

三、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对中国的挑战

毋庸讳言,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确实有削弱和遏制中国的一面。从权力竞争角度而言,不管主观意愿如何,中国都给美国带来巨大挑战。对此,时任美国务卿希拉里曾言简意赅地指出,中美关系不仅是普通的大国关系,而且具有特殊性,因为其影响极大、后果重大,所以最具挑战。而在美国官方报告中,中国则被作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或敌手,美方认为成为地区大国的中国将具备影响美国经济和安全的潜在能力。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January 2012, http://www.defense.gov/news/defense_strategic_guidance.pdf.美国智库学者彼得·布鲁克斯(Peter Brookes)则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的崛起不仅会对亚洲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美国在亚洲的利益造成根本性影响。他还强调中国正在试图取代美国在太平洋乃至全球的主导性地位。James Przystup, “AsiaPacific Region: National Interests and Strategic Imperatives”, paper from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April, 2009. 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则更是将中国视为威胁,在他们看来,飞速崛起的中国不仅是美国地缘政治利益、经济安全的威胁,而且其整个发展模式也被视为与美国模式背道而驰,不被认可。Benjamin Shobert, “US AntiChina Rhetoric at Danger Lever”, Asia Time Online, July 8, 2010.不仅如此,美国还利用中国东部与其他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积极插手,支持其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以加大对中国的压力和牵制。

保持在东南亚地区的优势和领导地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对中国崛起的主观战略及应对之策。只要中国继续发展,其所受到美国的压制就会时刻伴随左右。美国采取同盟战略重返东南亚,其一是想将南海问题作为抓手削弱中国,其二是想通过巩固盟友关系和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将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的权力加于自身,防止他们倒向中国,避免增加对手中国的权力;另一方面控制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将其作为棋子,用于与中国在当地的博弈中。换言之,遏制中国是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重要动因。“尽管美国的政治领导人对此通常予以否认,但事实上美军正致力于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Justin Logan, “China, America, and the Pivot to Asia”, January 8, 2013, http://www.cato.org/publications/policyanalysis/chinaamericapivotasia.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是美国与中国争夺亚太地区影响力的政策选择,是奥巴马政府欲“收复布什时代失地”的举措。美国显然希望在亚太维持保护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进行牵制。

总之,美国在重返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把中国视为其战略对手——地缘政治挑战者、军事威胁者、经济竞争者,刘飞涛:《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降速纠偏?》,载《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特朗普政府甚至在新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直言不讳地将中国列为主要挑战之一,这些都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对中国的机遇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对中国而言,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不仅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其一,美国强化在亚太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构建和平的周边环境。美国通过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强化在亚太的双边同盟及促进其向网络化方向发展,这是美国塑造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基础。和平稳定的亚太地区秩序符合美国的利益,也有利于中国构建和平的周边环境。一方面,美国在亚太的存在有利于管控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改变一些国家如日本和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使其在与中国的领土领海争端中不至于太过分,降低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因为从同盟困境角度而言,美国并不希望被盟友拖进一场与自身并无直接关联的冲突和战争中。另一方面,美国在亚太的存在有利于维护地区非传统安全。这对中国构建和平的周边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之,美国在亚太的存在给该地区提供了诸多公共物品,中国也能从中获得益处。

其二,以美国为主导的亚太地区秩序需要中国的融入。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既是美国塑造以其为主导的亚太地区秩序的手段,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力的大量增长客观上对亚太地区秩序构成冲击,美国要想维持其主导的亚太秩序的稳定就必须将中国融入该秩序中。对美国而言,正在崛起的国家对国际体系的融入问题是其核心利益问题。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10, https://www.defense.gov/Portals/1/features/defenseReviews/QDR/QDR_as_of_29JAN10_1600.pdf.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同时也极力推动中国尽快融入体系中并成为其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Robert Zoellick, “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 Remarks to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September 21, 2005, http://www.state.gov/s/d/rem/53682.htm.

其三,美国要维持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需要中国的认同、支持和合作。美国要维持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还必须获得亚太地区国家的认同、支持和合作。对亚太地区受美国保护和恩惠的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来说,对美国主导权的认同及对美国的支持和合作是无须赘言的。冷战结束以来,由于亚太盟友没有能力确保美国的安全,因而美国在亚太地区构建的同盟轴辐体系的本质在于美国为盟友提供安全保障,盟友则支持美国的主导地位。刘丰:《中美战略竞争与东亚安全态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8期,第27页。除此之外,对美国亚太地区主导权影响最大的国家则非中国莫属了。中国是一个亚太国家,且是发展最快的新兴国家,中国的快速崛起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权力格局造成极大冲击。因而美国要维持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就离不开中国的认同、支持和合作。一方面,美国需要中国认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这是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中国权力和影响力的蒸蒸日上使其在地区和全球都占据重要一席,因此,在维护亚太地区主导权过程中,美国迫切需要中国的支持和合作。这两方面为美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美国强调要推动与中国共同经营国际秩序、共担风险和责任。Robert Zoellick, “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 Remarks to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September 21, 2005, http://www.state.gov/s/d/rem/53682.htm.这种思想频繁体现在美国官方文件以及政要演讲中。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0版)就包含与中国建立全方位、建设性关系的内容。美国政要也多次提及此种思想。奥巴马曾多次表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对地区和全球的发展和繁荣大有裨益,且前者是后者的引擎和发动机。时任美副国务卿多尼隆则在公开演讲中将“建设性的中美关系”视为“再平衡”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并热情回应中国提倡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称“致力于构建现存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新型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责任”。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January 2012, http://www.defense.gov/news/defense_strategic_guidance.pdf.美时任副防长卡特则演讲表示,“与中国建立并维持积极合作关系对美国‘再平衡’战略的成功至关重要”。Cheryl Pellerin, “Partnerships Highlight U.S. Rebalance within AsiaPacific Region”, April 9, 2013, http://www.defense.gov/News/newsarticle.aspx?ID=119733.从这些官方文件和名流政要的演讲可知,美国官方充分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不仅将其视为美国未来不可或缺的部分张蕴岭:《东亚合作之路该如何走》,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2期。,更将其视为事关亚太未来走向的核心命题。为巩固双边关系,美国通过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增信释疑,还增强与中国军方的了解和交往,降低军方疑虑,增加相互信赖。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May 2010, 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rss_viewer/national_security_stTategy. pdf.时任国务卿克里则向中国传达善意,表示美方愿意从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宽阔的视角对美国与中国关系进行新的定位,愿意与中国共谋合作,共塑亚太未来。对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他强调美方愿意为其增添新动力。“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4/13/c_115377206.htm.此外,在实际行动中,美国也积极拉拢中国融入当前以其为主导的亚太秩序。如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平洋演习,这标志着两国安全互信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未来的双边互信建设中,在保持不触碰对方底线和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双方逐渐开诚布公、坦诚相待,有望在亚太地区探索合作共处之道。刘飞涛:《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降速纠偏?》,载《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在与中国的实际合作中,相对于小布什政府“合作、建设、坦率”的指导三原则,奥巴马政府则将其修正为“积极、合作、广泛”的新三原则,意在向中国表明不挑战中国的底线,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以共同合作追求更广泛的共同利益。为表明美国不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决心,美方执意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写进中美联合声明中。此外,相比于小布什政府仅仅将与盟友的对话称为“战略对话”,奥巴马政府则大方地将此称谓用于与中国的对话,并称中国为“战略伙伴”,表明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前所未有的重视。Timothy Garton Ash, “Two Ways for West to Meet China”, November 20, 2009, http://www.straitstimes.com/Review/Others/STIStory456690.html?sunwMethod=GET.

总之,美国在维持亚太主导权过程中不仅需要中国的认同、支持和合作,还大力鼓励中国融入其中。美国鼓励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国家,鼓励中国在从东亚到中东的国际事务中与美国一道维护新的世界秩序。[美] 罗伯特· 库恩著,吕鹏等译:《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第449页。中国应充分抓住历史机遇,在不挑战美国亚太地区主导权的基础上积极与美国展开地区合作。

第二节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和对外的魅力外交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从整体上来说,在内政方面,中国应保持国内优先发展,继续提升综合实力;在外交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实行魅力外交,削弱“中国威胁论”,提升中国影响力。一国内部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是外交的坚强后盾,因而,保持国内优先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是中国进行外交的前提。在外交实践方面,鉴于存在“中国威胁论”的杂音,中国应坚持睦邻友好政策,开展魅力外交,以求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认同,削弱“中国威胁论”及提升影响力。同时,积极参与地区多边主义,削弱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效应。

一、 坚持提升综合实力,为外交奠定基础

坚持提升综合实力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即中国国情特有的“大国小国双重性” 决定的。说中国是大国,即人口多,块头大;说中国是小国,即综合国力人均量小,经济效益低。中国国力有限,也就制约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因而,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5.html.“战略的永恒之力在于自己的利益和力量。”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1页。国家实力之于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正如黄金之于国际货币,是一国政策和战略得以实践的基础和后盾。实力足够强大的国家,可以承受战略上重大失误或偏差所带来的损失或代价;而实力弱小的国家,即使战术问题上的小失误,也会对国家实力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中国应抓住机遇,致力于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为睦邻外交奠定基础。一方面,中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壮大中国经济,夯实经济大厦的基石,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奠定经济基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往往与自身经济建设成就成正比。因而要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务必要提升经济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0—241页。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强调:“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要靠经济的发展。”《军队高中级干部理论学习读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第90页。因此,经济建设是中国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首要任务,它是实现中国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后盾。此外,中国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是周边国家继续搭乘中国经济便车的基础,从而提升中国在周边地区的被认可度和软实力。实际上,中国在周边地区软实力的提升来源于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可及从中获取的巨大利益。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也是中国的长久任务。Shaun Breslin, “Understanding Chinas Regional Rise: Interpretations, Identities and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85, No.4, 2009, p.830.

另一方面,中国必须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相匹配的军事能力,以维护国家安全以及为提供地区安全公共产品奠定良好基础。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强权政治之强就在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实力以及巨大的军事实力,这些都是支撑强权政治在国际社会实行霸道的根本。丛鹏:《大国安全观比较》,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287页。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治国的根本,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有力保障。《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年11月13日,第1版。新加坡学者理查德·毕辛格(Richard Bitzinger)曾指出,“如果中国真的获得了并非一艘,而是一群航母,将显著改变亚太地区的力量均势,其影响是革命性的。”Richard Bitzinger, “Aircraft carriers will make waves”, The Straits Times, April 10, 2009.中国无意改变地区均势,但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国受人欺辱的百年历史一再警醒世人:强大的实力是保卫和平与发展的基础。

再一方面,中国需建设文化强国,增强中国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是人类智慧的教科书,夏建国:《文化模式与全球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1页。也是当今世界秩序的重要主导力量之一。卢爱华:《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启示》,载《前沿》,2012年第9期。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一方面,我们要大力传承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与时俱进,改进和创新传统文化,使中国成为文化强国,吸引其他国家对我国文化的认同。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政策的顺利推进和实施依赖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依托于发达的经济、强大的军事以及有魅力的文化等载体。美国研究中国和中美关系的著名学者兰普顿也建议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妥善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同时以发展为重,持续建设国家军事、经济和观念实力。David Lampton, The Three Faces of Chinese Power: Might, Money, and Mi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p.2.总之,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加快军事现代化建设、增强文化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承担更大国际责任和对地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能力。金灿荣、周鑫宇:《美国东亚政策的新特点》,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5期。

二、 践行周边魅力外交,增强中国的地区影响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友好政策是中国外交政策必须持续坚持的原则。走魅力外交路线,削弱“中国威胁论”和提升中国影响力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友好政策原则不动摇。

(一)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友好政策,削弱“中国威胁论”

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周边外交政策是构建稳定的周边环境的基础。中国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友好政策不动摇。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并积极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友好政策,周总理在万隆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在中国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中产生了良好反响。未来中国应坚持和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求同存异”以及“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安邻、富邻”政策,切实打消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威胁论”的疑虑。前总理朱镕基曾在演讲中强调:“……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坚持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与亚洲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唐进修:《朱镕基在“新加坡讲座”发表重要演讲:迈向新世纪的中国与亚洲》,《人民日报》,1999年12月1日。中国的邻国普遍希望中国“甩掉中央王国的情结”,采取与邻为善的政策,不要成为区域霸主,并加入国际社会大家庭,成为“负责任的国家”。[新加坡] 许通美著,李小刚译:《美国与东亚:冲突与合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76—77页,第90—91页。在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又恰到好处地提出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指导思想,为构建和平、和谐、合作的周边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重视周边外交,坚持睦邻友好,促进共同发展,一直是中国外交的优先考虑。休·桑提斯(Hugh De Santis)认为,东南亚国家越是依赖中国的经济机制,成为中国经济的受益者,它们就越有可能对北京的善意予以信任;政治上,中国对亚洲多边主义的支持也有助于加强它的睦邻形象。Hugh De Santis, “The Dragon and the Tigers: China and Asia Regionalism ”, World Policy Journal, No.2, 2005.总之,在与东南亚国家交往时,中国必须时刻牢记和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指导原则,将“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落到实处,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地与东南亚国家展开合作,支持和认同东盟在地区机制和地区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在经济上更多让利,让东南亚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此外,在安全上,中国务必要加大宣传自身在东南亚国家中的合作意图,更为重要的是要多为地区提供安全公共产品,提升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安全依赖。

(二) 实施魅力外交,提升中国影响力

在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以及坚持外交原则的同时,中国外交应走魅力路线,以增强中国的地区影响力。魅力外交能够降低周边国家因中国综合实力增强所引发的“中国威胁论”。David Park, “The ‘Charm Defensive’: Chinas Soft Power Strategy in Southeast Asia”, April 9, 2012,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464.1556&rep=rep1&type=pdf.在中国周边践行魅力外交主要体现在:首先,中国在周边地区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具体包括周边利益共同体、周边安全共同体以及周边理念共同体。推动构建周边利益共同体,中国需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健康发展,持续为周边各国提供经济红利,形成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动构建周边安全共同体,意味着中国需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多安全公共产品。部分周边国家鼓噪的“中国威胁论”主要体现在安全和军事方面,因此,要想消除之,中国必须转变身份,从安全产品享用者变成安全产品提供者。在此方面,中国还有巨大提升空间。推动构建周边理念共同体,中国需发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在周边国家中大力推动“和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荣辱与共”等理念,形成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理念共同体。总之,在周边构建命运共同体,将美国在中国周边的所有传统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全部纳入与中国的命运共同体中,能较为削弱美国同盟战略的能效。

其次,具体在东南亚地区,中国采取的魅力外交政策应包括提升对该地区的援助、提升文化外交力度以及加强文化机制建设以培养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等。第一,强化对东南亚地区的援助。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都是援助大国,但同时,它们的援助伴随着大量的附加条件。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是用援助绑架受援国,打着援助的旗号,实际却是谋求实现自身的各项利益。而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对外援助也日趋增多。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援助不存在任何附加条件,不将自身利益的实现与对外援助挂钩。Brian McCartan, “ASEAN Tightens up to Ride China Rise”, Asia Times, December 17, 2008.中国援助的这一巨大特色不仅让受援国甚感欣慰,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受援国对中国的亲近和好感。事实上,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援助虽起步晚,但进展快,效果显著。2002年时,中国对印尼的援助额就超过美国对印尼援助额的一倍;2006年时,中方对老挝援助超过美国对其援助的两倍;甚至对于美国的传统盟友菲律宾,中方对其的援助也超过美国对其援助的三倍。Joshua Kurlantzick, “Chinas Charm: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Policy Brief, No.47, 2006.总之,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援助东南亚地区最多的国家之一。Thomas Lum, Christopher Blanchard, Nicolas Cook, Kerry Dumbaugh et al., “Comparing Global Influence: Chinas and U.S. Diplomacy, Foreign Aid,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CRS Report, 2008, p.84.与此同时,中国在该地区民众中的评价也日趋正面和积极,甚至开始超越美国在当地的评价。王正绪、杨颖:《中国在东南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基于跨国问卷调查的分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5期,第55页。这是中国在该地区魅力外交实践获得成功的标志之一。总之,通过强化对东盟国家无附加条件的援助,中国广泛构建了与当地国家的共同利益,Kerry Dumbaugh, “ChinaU.S. Relations: Current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 CRS Report, January 22, 2008, p.24.也提升了当地国家对中国的认同度。

第二,强化对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外交。一个国家的崛起不能只靠经济力、科技力和军事力,还必须依靠它的软实力,其中,优秀的文化所产生的亲和力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http://www.chinapeople.com/peopleele/pqrty/pqrtyinfo.aspx?pid=4044.文化不仅影响国家行为的各种动机,还对国家认同具有深刻影响。因而,要提升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认同度,文化外交是必要手段。首先,中国要大力推进在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育。汉语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也是其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周边国家推广汉语教育,能激发当地民众对汉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为进一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中国也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自2004年以来,中国已累计派出志愿者和教师达数千名,分布在全球近百个国家从事汉语教育,其中东南亚众多国家以其地缘临近以及分布最多华侨华人而近水楼台先得月,特别是印尼、老挝、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国家,是中方推广汉语教育的重中之重。http://www.hanban.edu.cn/en hanban/content.php.其次,大力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人员和文化、艺术交往。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互派留学生。中国灿烂的文明在东南亚国家深受欢迎,近年来,汉语学习和留学中国在东南亚国家中掀起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在此大好时机下,中国需趁热打铁,再接再厉继续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培养“知中友好人士”。同时,中国也应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另一方面,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其他国家各领域的学术交流是展示中国优秀文化的良好机会。再次,重视海外华人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海外华人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东南亚华侨华人,其经济实力雄厚的人员比例比其他地区要高,再加上地缘临近,更增添了他们成为中国与当地国家联系桥梁的优势,因而,他们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天然力量,是中国在东南亚施展魅力外交的独特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三、 积极参与地区多边主义,弱化美国对中国的遏制

对于多边合作,中国历来都是热心参与和积极推动者。因为多边主义不仅是中国展示和平、温和、合作意图的最佳平台,也是中国融入地区化和机制化秩序中的最佳路径。中国的多边取向意图在于提高国际形象和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美] 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与美国参与多边主义旨在遏制中国不同,中国所参与和推动的多边主义并非以国家为针对对象,而是以地区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为针对对象,即对事不对国家。因而,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不具排他性,往往能够获得地区国家的积极支持,如东盟—中国自贸区、上海合作组织等。前者以推动地区的经贸合作为目标,后者则主要谋求解决地区国家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以恐怖主义为首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这些多边合作都是围绕解决参与者所面临的安全和经济问题而展开,多边进程的推进,不仅有利于解决安全和经济的紧迫问题,而且这种对事不对国家的形式能有效地消除这些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疑虑,增强彼此信任,密切双方的经济、安全等各项联系,增强彼此的相互依赖。而美国在亚太地区建构和维持的同盟体系具有排他性,有明确的针对对象国。因此,中国所倡导的多边主义客观上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构成挑战,且能有效应对同盟战略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中国与东盟“10+1”为例,中国与东盟不仅于2010年正式建成了自贸区,而且还在安全等其他方面展开了大量合作,使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提升。这使美国很难拉拢东盟对抗中国。“联合早报:中国不追求联盟 却促使美国同盟无效化”,http://www.chinanews.com/hb/2013/1015/5380825.shtml.

第三节加大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合作

对美国而言,中国在其战略中被定义为非敌非友的国家,即美国并没有将中国视为朋友国家,但也绝非将中国视为敌对国家。然而,中国正处于崛起之中,美国作为守成大国,对中国作为崛起国的防范和遏制是令中国警惕的。在这种战略定位下,美对中采取的是接触合作与防范遏制的双重政策,其中大部分形势下接触合作是主流。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虽然对中国构成威胁,但这种威胁依然在可控范围内。因此,中国要凸出与美国合作的一面,无限延长美国对中国接触合作的时期,加大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合作,降低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对中国的负面效应。具体而言,首先应亮明中国不会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的意图。其次,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对中国的行为策略:在对美对华防范层面审慎低调处理;在对美对华接触层面做出积极反应。再次,要加强中美战略互信,为中美在东南亚的合作奠定基础。最后,中国需采取具体措施加强与美国在东南亚的务实合作,以应对同盟战略对中国的包围。

一、 中国无意挑战美国在亚太的主导权

维护美国在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主导权是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奥巴马任期内,美国先后频繁发布战略文件,包括《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军事战略报告》《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等。这些报告都将维持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作为重点内容。实际上,除了在全球谋求领导地位,在亚太地区,美国也是将维持和巩固地区领导地位作为亚太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最重要目标。因而,中国不应主动挑战美国在亚太的主导权。只要中国不触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这条战略红线,中美两国在该地区就不会卷入大的冲突之中。时殷弘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不应成为美国这位世界领导者的挑战者。他从长周期理论中总结出数百年间世界领导者和挑战者的经验之一就是,近500年来的“挑战者”统统失败了。时殷弘:《国际政治世纪性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5期。因此,中国应避免处于挑战者的地位,将挑战现有世界领导及重新塑造地区和世界秩序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最高目标并不符合中国战略利益。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中国并无能力和意愿与美国争夺地区主导权和改变以美国为主的地区秩序。

1. 中国缺乏能力与美国争夺亚太主导权

冷战的结束终结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唯一对手,将美国推上全球独一无二的全球性大国地位。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7, p.7.中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实力有所上升,但整体实力与美国比还相差甚远,美国仍然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仍然是处于“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顶端,是唯一的霸主,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这种状态。简言之,中国还并未具备挑战美国的能力。

这种能力最重要的体现是在军事、经济以及科技和创新领域。在这几大领域,中美差距巨大。

第一,中美在军事领域相差巨大。就军费开支而言,美国常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军费开支国,比第二名到第十三名的军费开支总和还要多。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Yearbook 2012: Armaments, Disarma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12.据美国《国务新闻》的研究,2017年美国军费开支达到60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军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16年3.2%上升到2017年的3.4%。中国2017年军费开支约为1514.3亿美元,约为美国的1/4,占中国当年GDP的1.3%。空中力量方面,中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美国有超过13000架飞机,中国各种飞机总和还不足3000架。美国空军现役战机是第五代的F22和F35,且已在役数年;中国空军则还处于第三四代战机交替时期,第四代战机才占一半战机编制。海军方面,中美两国的全球力量投送能力差距大。投送能力主要依靠航空母舰、驱逐舰以及潜艇。而中美航母数量比为1∶10;驱逐舰32∶62;潜艇68∶75。这表明美国在全球的投送能力和执行任务的范围都广大。而中国的远洋投送能力才刚起步。在海外部署方面,中国还未有海外部署行动,更没有海外军事基地。而美国在海外拥有超过600个军事基地,海外部署遍布全球各区域。Christopher Bodeen, “US Military Remains Dominant in Asia, but China is Rising”, March 7, 2017, https://www.defensenews.com/digitalshowdailies/globalforcesymposium/2017/03/07/usmilitaryremainsdominantinasiabutchinaisrising/.

第二,中美两国经济实力差距大。就经济规模而言,2016年,美国GDP为18.6万亿美元,中国则为11.2万亿美元,仅占美国GDP总量的60%。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CN&view=chart.在人均GDP方面,中美更是差距巨大。以2016年为例,中国人均GDP为8123美元,而美国则达到57467美元,中国仅为美国的14%。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DP.PCAP.CN?locations=US&view=chart.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额为1060亿美元,美国当年对外直接投资额则达到3370亿美元,中国仅为美国的31.5%。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5”, New York and Geneva, 2015, p.5.

第三,中美在科技和创新领域差距大。在科技投入差距方面,2012年美国研发科技投入为4360亿美元,中国则为1997亿美元,不足美国的一半。Goldman Sachs, “Outlook”, 2013, p.15.在科技创新方面差距巨大。以科技含量最高的诺贝尔奖为例,美国常年斩获诺贝尔奖的大部分奖项,而中国至今仍斩获有限。在国家创新指数方面,根据2016年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美国位于第1,中国则位于第18位。《中国创新指数综合排名升至第18位》,《光明日报》,2016年6月30日。此外,在全球竞争力方面,据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称,在144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排名第3,中国则排名第28。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4—2015”, 2014, pp.1320.

尽管实力相对衰落,但美国仍有强劲的修复和发展能力,未来一段时间美国仍将是无可匹敌的世界老大。奈认为美国世纪将从20世纪延续到21世纪中期。“约瑟夫·奈:中国崛起终结美国世纪?”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1313?full=y.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则指出2030年前美国极有可能仍然保持世界第一地位。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译:《全球趋势2030:变换的世界》,时报出版社,2013年,第170页。总之,美国的综合实力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都将继续大幅领先中国,中美差距难有实质性缩小。Michael Beckley, “Chinas Century? Why Americas Edge Will End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6, No.3, 2011/2012, pp.4178.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尽管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短时期内并不具备与美国争夺主导权的能力。

2. 中国并无意愿挑战美国的亚太主导权

首先,中国具有包容性强的政治文化,这是中国不挑战美国亚太主导权的根源。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以和为贵”、“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庸之道”等包容性极强的政治文化。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极少发生对外扩张和侵略。在这种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选择成为地区和国际社会的融入者、参与者和建设者,而非颠覆者。《携手合作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人民日报》,2012年7月8日。布热津斯基也认为中国并无意图在军事上挑战美国,中国仍聚焦于经济发展和获得世界认可这两大主要任务。Zbigniew Brzezinski, “Make Money, Not War”, Foreign Policy, No.146, January/February 2005, p.46.这样的身份定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使中国不可能挑战美国的主导权,不管是地区主导权还是全球主导权。

其次,包容性强的政治文化在外交上具体体现为中国坚定的不称霸思想和主张。中国不称霸的思想和主张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人,后经几代领导人的坚定继承与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在重要会议、接见外宾、出国访问等重要场合反复强调不称霸的思想和主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表示中国永不做超级大国。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曾指出中国不会发生对外扩张的事。参见《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191、256、303、178、303页。《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97、491页。这是不称霸政策的基础。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继承和发扬了不称霸思想。早在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演讲时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永不称霸。“1946年4月6日 邓小平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78561/79699/5524601.html.1989年后,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也永远不当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6、104、158、363、383页。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在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表示今后发达起来的中国也永不称霸。“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7/65446/4526308.html;“资料:江泽民在中国十五大上的报告(全文)”,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honggong18da/content4/detail_2012_11/04/18821363_2.shtml.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则在博鳌亚洲论坛等场合强调中国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永不称霸和扩张。“胡锦涛:中国永远不称霸 永远不搞扩张”,http://news.hexun.com/20080412/105188253.html.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多次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如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参见“中国为什么要‘永远不称霸’?”http://www.people.com.cn/n/2013/0131/c3323220390774.html;2015年9月22日在西雅图演讲时习近平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参见“习近平: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509/7553502.html.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10.html.此外,中国在军事上军费增长较快、军事现代化建设稳步发展,但中国始终强调实行防御性军事政策。虽然是一个有核国家,但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政府立刻郑重宣布中国永远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战史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510/16/c_128325373.htm.

再次,中国国家目标的内向性决定了中国并无意愿与美国争夺主导权。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经济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2.html.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以在国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国家的长期奋斗目标。正如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所言,从人均水平来看,中国仍远落后于美国,因而其政策目标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目标范围则只能锁定于其所在区域。至少在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之前,中美可以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美] 约瑟夫·奈:《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3月11日。换言之,中国致力于在国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主客观上都不会与美国争夺主导权。

3. 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

冷战结束以来,同盟体系支撑着美国在亚太和全球的主导权。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美国建立的五对传统双边同盟以及美新准同盟奠定了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以及地区秩序的基础。而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更是拥有50多个传统军事盟友。正是这些盟友撑起了美国冷战以来的霸权和主导权。而中国则在不结盟政策的指导下没有建立一对同盟关系。Yan Xuetong, “How China Can Defeat America?”November 20, 2011, http://www.nytimes.com/2011/11/21/opinion/howchinacandefeatamerica.html.中国对不结盟政策的坚持,凸显中国无意与美国争夺亚太主导权。

总之,中国并无意争夺与美国的主导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不称霸不扩张的思想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血脉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因而中国当然也不会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和主导权。此外,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崛起国将理性考量通过霸权获取安全收益与谋求霸权所要承担的风险。Jonathan Kirshner, “The Tragedy of Offensive Realism: 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 Rise of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8, No.1, 2012, pp.5375.因而从成本收益角度而言,中国也不会与美国争夺亚太霸权和主导权。

二、 对美对华防范层面审慎低调处理

中国发展日新月异,不仅使自身的权力和财富快速扩展,而且引发“人红是非多”的效应,招徕一波接一波的“中国威胁论”的质疑。对此,中国应坚定地以和平发展回应质疑。在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中,中国对美国的对华防范的一面必须利用战略克制和战略耐心审慎低调处理。邓小平当年提出的“韬光养晦”的政策原则也适合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坚持“韬光养晦”,坚持融入地区和全球秩序体系,并帮助修补而非重塑当今体系才是中国的分内之事。无论是对于美国重返东南亚还是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中国都必须学习如何更好地做好准备,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每一个现代社会成员都会受到的批评与指责。李庆四:《中美软实力外交比较研究》,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一般而言,迅速崛起的大国都会遭受质疑和阻碍,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国家更面临各方压力,中国要发扬传统的儒道中庸思想,用耐心和克制回应。

同盟容易导致敌对同盟或者反同盟的出现。美国采取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来应对中国崛起和维护地区主导权,但中国切不可直面其挑战,避免陷入互为敌人、相互冲突的恶性循环。面对美国在东南亚和亚太地区咄咄逼人的军事同盟战略,中国要避其锋芒,继续坚持不结盟政策,多强调政治上的沟通与交流,强调经济上的合作,避免陷入军事竞争。

总之,面对美国的质疑和防范甚至压制,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要尤为克制。对于地区和国际秩序,中国要积极融入和参与,并热心以参加者的身份尽力帮助改革和完善现有秩序,为地区和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地发展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中国应避免挑战美国地区和全球主导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应理性认识美国的地区存在,并谋求与美国、东南亚地区国家合作,共促地区发展。

三、 对美对华接触层面做出积极反应

在东南亚地区,推动美对华接触的理由有二:一方面,从整体上来说,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度前所未有地提升,零和博弈日益减少,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则逐渐成为主流。尤其是对于美中这两个数一数二的大国而言,同舟共济、合作共赢不仅是两国自身的需求,也是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共同的殷切期盼。这为美对华采取接触政策提供了大环境。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交往历史悠久,如果美国在该地区对中国一味排斥,不寻求中国的合作,那么美国很可能无法取得理想收益。美国著名智库报告就将与中国保持建设性合作视为美国亚太政策的要害。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政策报告:《亚太构架下的美中关系》,《联合报》,2012年1月12日。这建立在广泛的事实基础上:中美在包括东南亚的广阔亚太地区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在传统安全方面,共同维护地区安稳和南海等地区航道的畅通;在非传统安全方面,合作反恐,合作进行灾害人道主义救援,共同合作援助地区经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在这些方面,美国都少不了要与中国积极接触,谋求合作。中国则需抓住这种机遇,积极应对与美国的合作意向,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要塑造条件谋求与美国在这些方面的合作。中国对东盟地区论坛发表反恐声明表示明确支持,对美国在东南亚的反恐行动表示理解和支持等都是与美国合作姿态的具体体现。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基建合作时也应该将美国拉入其中。这一方面能有效降低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中美在东南亚合作的新契机。

四、 增强中美战略互信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美关系被视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Robert Kapla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to China what the Greater Caribbean was to the United States’”, June 19, 2015,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opinion/munkdebates/robertdkaplanthesouthchinaseaistochinawhatthegreatercaribbeanwastotheunitedstates/article25039063/?arc404=true.中美两国间的互信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美互信赤字见长,中美两国有关机构合作撰写的《中美安全关注调查报告》指出中美之间战略互信度较低;Michael Swaine, et al., “U.S.China Security Perceptions Survey: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December 12, 2013, http://carnegieendowment.org/2013/12/12/u.s.chinasecurityperceptionssurveyfindingsandimplicationspub53820.王缉思和李侃如则在合作撰写的报告中详细指出了中美互不信任的具体问题。Kenneth Lieberthal, Wang Jisi, “Addressing U.S.China Strategic Distrust”, John Thornton China Center Monograph Series, No.4, 2012, pp.739.这些不信任不仅不利于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也不利于全球诸多问题的解决。改善中美关系必须从增强双方战略互信着手。

其一,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作为新时代发展两国关系的指导理念。近年来中国实力增长迅速。国际关系史的经验显示,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很可能发生争夺和冲突。John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2001.有学者研究显示,自16世纪以来,在15对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关系的案例中,有11对最终走向了战争。Graham Allison, “Obama and Xi Must Think Broadly to Avoid a Classic Trap”,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6, 2013.如果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双方都认同冲突不可避免的观念,那么这种观念将塑造两国的态度、行为和政策,并最终使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冲突成为“自我实现的语言”。Aaron Friedberg, A Contest for Supremacy: China, America, and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Asia, 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2012;Thomas Fingar, “Chinas Rise: Contingency, Constraints, and Concerns”, Survival, Vol.54, No.1, 2012, pp.195204.正如约瑟夫·奈所指出的,“冲突在所难免”的信念是导致战争的最主要原因,而非国家崛起本身。当各方都认为战争必定会发生时,军备竞赛就获得了合理性。Joseph Nye, “A New Great Power Relationship?”February 26, 2013, http://www.chinausfocus.com/foreignpolicy/anewgreatpowerrelationship.这对中美两国提出了艰巨的挑战,两国要坚信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冲突并非必然和注定的,Thomas Donil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siaPacific in 2013”, March 11, 2013,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03/11/remarkstomdonilonnationalsecurityadvisorypresidentunitedstatesa.两国必须极力避免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大国政治悲剧。要达成这个目标,中美两国必须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作为新时期两国关系发展的指导理念:应摒弃零和思维,坚信两国可以达到合作互利共赢;要抛弃冷战思维,绝不能搞意识形态和军事同盟对抗;要丢弃傲慢与狭隘思维,在处理双边和多边事务中相互谦虚地学习优点和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短处。王缉思等:《构建中美战略互信》,载《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2期,第12—13页。新型大国关系就是“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的关系,《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时强调:相互尊重扩大合作,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人民日报》,2013年3月15日。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温宪、陈一鸣:《跨越太平洋的合作——杨洁篪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成果》,《人民日报》,2013年6月10日。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中美两国减少战略互疑,提升战略互信。李永成:《战略意图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载《外交评论》,2013年第5期。

其二,构建中美意图沟通机制。基辛格指出,美国针对他国从来都是评估其用心或动机,而非其实力。[美] 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786、804页。中国学者朱峰则更直接表示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评估从以往的意识形态等问题转变为中国的能力和意图问题。朱峰:《奥巴马政府“亚洲再平衡”战略与中美关系》,载王缉思主编:《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2》,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第22页。而中美在中国军事发展、国家安全问题、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经贸问题等众多问题上对对方的意图不明Kenneth Lieberthal, Wang Jisi, “Addressing U.S.China Strategic Distrust”, John Thornton China Center Monograph Series, No.4, 2012, pp.739.,因而需要建立意图沟通机制,以减少误解。

其三,拓展双方共同利益,构建利益共同体。中美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在全球治理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但这些挑战也给中美关系的改善带来了机遇。中美任何一国都无法单独管理和解决恐怖主义、大规模武器扩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地区热点问题、重大疾病等各种全球问题,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Global Trends 2030: Alternative Worl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2012.这些问题不仅是中美的共同挑战,也为两国合作协调、共同领导带来了机遇。Robert Manning, Principal Drafter, “Envisioning 2030: US Strategy for a PostWestern World”, Washington, D.C.: The Atlantic Council, 2012, http://www.acus.org/files/publicationpdfs/403/Envisioning2030web.pdf.中美两国须在合作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建立利益共同体,为构建战略互信奠定基础。

其四,促进经济、政治相互依赖和军事安全互信进一步深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依赖关系的深化有利于促进中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关系,Thomas Fingar, “Chinas Vision of World Order”, in Ashley Tellis and Travis Tanner, eds., Strategic Asia 201213: Chinas Military Challenge, Seattl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2012, pp.343373.是建立中美战略互信的必要条件。然而,经济和政治相互依赖只能对冲突起一定缓和作用。换言之,经济和政治相互依赖是阻止冲突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Michael Nacht, “Building Mutual Reassurance in U.S.China Relations”, December 31, 2012, p.12, http://www.isn.ethz.ch/DigitalLibrary/Publications/Detail.因而,中美两国还需建立军事安全互信,因军事安全互信是中美建立战略互信的基础。“习近平同特朗普举行中美元首第二场正式会晤”,http://www.mod.gov.cn/shouye/201704/08/content_4777634.htm.中美两国应努力建立健全各层次的军事安全对话机制,并务必避免将对话交流流于形式,而是要落到实处,为两国建立军事安全互信奠定制度化基础。王志军:《基于信任理论范式的中美战略互信问题研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第3期,第55页。

综上,中美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必须加快建立战略互信。中美双边战略互信的提升意味着相互间伤害的减少,David Gompert and Phillip Saunders, The Paradox of Power, SinoAmerican Strategic Restraint in an Age of Vulnerabilit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11, p.3.同时也为两国在东南亚加强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 加强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传统安全合作

根据现实主义理论,中美存在结构性权力冲突,在东南亚地区两国的安全竞争也很激烈。然而中美两国都不想陷入与对方的军事冲突中。Bo Zhiyue, “Could the South China Sea Cause a ChianUS Military Conflict?”May 27, 2015,http://thediplomat.com/2015/05/couldthesouthchinaseacauseachinausmilitaryconflicy/.这为中美两国在安全领域展开合作提供了重要条件。因而在东南亚地区,中美还是有可能在传统安全方面展开合作的。一方面,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在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主导的安全体系需要中国的认同和支持,美国应努力将中国纳入这种安全体系和安全合作实践中。这既可以消除中国对美国利用东南亚同盟遏制中国的疑虑,又可以推动中国为地区安全承担更多责任,作出更多贡献。James Dobbins, et al., “Conflict with China: Prospects, Consequences, and Strategies for Deterrence”, 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2011, p.vii.然而,目前美国在积极接纳中国融入地区安全体系方面还做得不够。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东南亚地区存在引发中美间接性结构冲突的第三方因素。李开盛:《间接性结构冲突——第三方引发的中美危机及其管控》,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7期。在学者归纳出的引发美中军事冲突的可能因素中,就包含了南海或东南亚冲突因素等由第三方引发的冲突因素。James Dobbins, et al., “Conflict with China: Prospects, Consequences, and Strategies for Deterrence”, 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2011, pp.25.而且,奥巴马政府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利用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平衡中国,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奥巴马政府由不选边到积极介入,热情支持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导致在奥巴马任期内,菲律宾与越南都曾与中国因南海争端而发生过紧张局势。在南海争端中,菲律宾和越南成为引发中美结构性冲突的第三方因素。在中美在该地区的互动中,虽第三方因素的存在对互动带来了巨大挑战,但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中美的共同利益,因而共同管控第三方因素也给中美在该地区加强传统安全合作带来了机遇。首先,中美之间应建立必须保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共识。鉴于深入介入南海问题、支持作为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的南海主权声索国已成为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朱锋:《南海主权争议的新态势:大国战略竞争与小国利益博弈——以南海“981”钻井平台冲突为例》,载《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2期,第5页。美国已是南海争端中极为重要的力量。甚至可以说,要解决南海争端及维持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已经离不开美国的参与。因而,中美间达成保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共识是必要的。其次,中美以及第三方需合作建立冲突管控机制。在中美爆发直接结构性冲突可能性下降的情况下,当前南海局势的起伏不定警醒我们,中美之间因第三方引发的间接性结构冲突的可能性反而有所提高,因而建立冲突管控机制就变得迫切和尤为重要。

此外,中美需在东盟主导的地区多边机制内加强对解决地区其他传统安全问题的交流与合作。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中美需借助东盟主导的多边机制共同合作解决东南亚的传统安全问题。在这一方面,中美合作已有先例: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解决以及东帝汶部署联合国维和部队等。在东南亚地区,还有诸如缅甸、柬埔寨问题等传统安全问题,未来中美要加强在这些安全问题上的合作,通过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外长扩大会议等地区多边机制扩大交流,将这些地区安全问题纳入多边机制中来,开展预防性外交,以防止此类安全问题再度发生,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也维护中美两国的利益。第二,中美需借助东盟主导的多边机制共同合作推动解决亚太其他地区的传统安全问题。这主要是指朝核问题。美国日益将东盟地区论坛等东盟主导的地区多边机制视为解决朝核问题的平台,中国应利用参与地区多边机制的机会积极协商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传统安全问题。

六、 推动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战略互动与协调性合作

如前所述,如果说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传统安全领域还存在潜在合作空间,那么,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合作则潜力更大。东南亚地区是中美两国展示软实力魅力外交少有的典型地区之一,两国展示软实力外交的方式各异。长期以来,东南亚国家视美国为安全依托,因此,美国在当地的军事软实力得以快速增长。

而地理临近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往来为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提供了良好条件,东南亚地区也成为中国影响力辐射的重要地区之一。对中国而言,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外交主要体现为经济和文化软实力。在经济软实力方面,中国凭借庞大的贸易、投资以及援助等方式,使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经济产生高度依赖。在文化软实力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地区影响深远。总之,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外交有效推动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密切了与该地区国家的关系,也提升了中国的地区影响力,使美国拉拢东南亚国家,将其作为遏制中国的工具的意图逐渐削弱。“中国静悄悄走向超级大国”, http://www.5seecn.com/world/2005/9436.html.

然而,整体而言,中美两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仍不可同日而语,前者仍然远远落后于后者,尤其是在军事软实力方面。中国在该地区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实施外交、文化、军事以及社会方面的软实力,以增强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同和支持,进而提升中国的地区信誉。Christopher Whitney, David Shambaugh, “Soft Power in Asia: Results of a 2008 Multinationa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and the East Asia Institute, June, 2009.

如果说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那么近年来,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竞争则是和平互利的,中国在提升自身软实力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而在注重军事和安全的美国东南亚外交政策不断受挫的情况下,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路径为美国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模式,中美在东南亚的正反馈正在形成。张雨涵:《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及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第37页。

众多分析家对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观点达成高度一致,他们将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视为中国重要的软实力基础。Lee Kuan Yew, “Chinas SoftPower Success”, Forbes, June 18, 2007.而美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则是其综合运用文化、政治观念和外交政策的结果。实际上,中美两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发展态势是由各自政策和行为引发的客观效应,是平行竞争导致的自然结果。不存在中国软实力上升是以美国软实力下降为代价。一个和平、稳定和繁荣的东南亚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这是两国软实力合作的出发点,也是合作的目的。两国在促进东南亚经济发展、维护地区稳定、反恐和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都存在合作的机会。从共赢的观念思考,建立中、美和东盟三方合作机制以解决跨国威胁和地区发展的问题,可以拓宽中美的合作领域,增进相互信任。

总之,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有相同的利益,在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中美需要把相互依赖的关系变为相互依赖的战略——共同的经济发展、高度的政治合作与相互支持和协调的安全政策。美国在东南亚地区既有单独行动的需求,也有寻求合作的动机。中国则在该地区谋求非排他性的战略利益,承认美国在东南亚的力量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美国要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特别是不能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南海主权问题。同时美国应该接受中国发展带来的利益空间的扩展。融合型东南亚秩序,而不是对抗性和竞争性的东南亚秩序是中美两国的福祉,也是东南亚地区其他国家的愿景。

随着威胁来源的多元化,作为威胁应对工具的同盟,其功能也随之趋于多样化。从应对传统威胁,到应对非传统威胁;从应对主权国家及其集团,到应对灾害、恐怖主义,等等,同盟功能的图谱也在日益丰富,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在东南亚地区运用软实力时,要将软实力的发挥与地区问题或威胁的解决密切联系,寻找与美国共同合作的契机。因此,中国应因势利导,积极参与到应对多元威胁的努力之中,在此过程中寻找和调试多元的共同利益,不仅加强与美国在该地区软实力方面的合作,并且耗散美国重返东南亚同盟战略的对中国的对抗性功能。

第四节加大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

中国是一个面积辽阔的亚太国家,亚太对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及亚太“再平衡”战略也是以亚太作为落脚点。亚太地区已成为并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保持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中心位置。因而,中国外交的中心和重心也应是亚太地区。朱志群:《美国“战略再平衡”与中国外交》,载《美国问题研究》,2013年第1期,第28—29页。中国不称霸,但作为亚洲强国,又有地理上的优势,中国应聚焦亚太地区,寻求稳定的周边环境。亚太安,则中国安,亚太繁荣,则中国繁荣。东南亚是亚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沟通中国与南亚印度洋以及大洋洲的中转站。东南亚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价值:中国在南海地区的主权权益受到东南亚部分南海主权声索国的掣肘;该地区也有事关中国经济安全的海上交通要道;该地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渔业资源事关中国民族复兴的千秋大业;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中国专心经济建设的保障;该地区也是美国对中国实行“岛链封锁”的重要一环。再加上东南亚地区与中国交往源远流长,历史上以中国为主导而构建的和平的地区秩序曾长期存在并影响深远。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打破了东南亚地区传统的和平秩序,中国也沦落到半殖民地境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迅速,对东南亚地区的辐射和影响日强,同样,东南亚地区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反作用力也随之日益增大。更重要的是,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是以东南亚地区为平台的,未来这一地区将继续成为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政策的重要舞台。因而,中国需为东南亚国家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以及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以应对美国的同盟战略。

一、 为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提供公共产品

(一) 积极维护地区安全,为东南亚各国提供安全公共产品

首先,维护东南亚的地区安全,中国可以从非传统领域着手,积极为东南亚各国提供非传统安全公共产品,为维护安全的地区秩序尽一份力。近年来,东南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尤其是海上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走私贩毒、武器扩散等问题日益严重。东南亚地区海域和热带雨林面积广阔,为各种犯罪分子提供了藏匿空间,使上述问题易溢出国界,具有跨国性。同时,东南亚国家大多军事实力欠佳,单个国家根本无力应付这些问题,因此,东南亚国家团结一致以及与其他大国合作,共同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则成为其最优之选。张艳军:《非传统安全与中国的新安全观》,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第16期。近年来,中国抓住机遇,在与东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首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4日。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双方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其次,在实践方面,在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方面,中国与东盟积极合作。如中国对东盟国家援助资金和武器用于打击恐怖主义;对受灾国家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等。对马六甲海峡及其周边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作为海峡重要使用国之一的中国,始终对其保持高度重视,并积极提倡维护海峡安稳,积极推动马六甲海峡周边三国在打击海盗和反恐方面的工作,并为它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中国为东南亚地区提供更多的非传统安全公共产品可以带来双重好处:其一,中国在维护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中发挥更重大的作用,维护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其二,为东南亚地区各国带来更好、更多的非传统安全公共产品,一定程度上降低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的安全依赖。

其次,中国需在东南亚地区传统安全问题中多尽一份力。东南亚地区存在南海问题、缅甸问题等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地区安全。中国需在这些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中多承担责任,多尽一份力。在南海问题上,中国须保持承诺不首先使用武力及努力追求以和平协商来解决分歧,维持南海局势的和平与稳定。在缅甸问题等地区传统安全问题上,中国需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最大限度地为谋求地区和平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地区安全层次,中国的政策是加大参与力度,承担更多的单边、双边与多边的义务,在地区危机的解决中扮演积极和建设性的角色,为东南亚地区提供更多的传统安全公共产品。

东南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新的挑战;再加上东南亚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变化与调整,传统安全问题仍然占据各国安全的重要位置。可以说,目前东南亚地区正处于非传统安全因素与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时期。因而,中国要积极承担责任和义务,力争为构建安稳、繁荣的地区安全环境作出积极贡献,为东南亚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安全公共产品。

(二) 积极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为东南亚地区提供经济公共产品

其一,强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东盟各国都是“出口型经济体”,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外需减弱,导致“出口导向型”的东南亚国家经济遭受巨大连带打击,经济进入波动期。泰国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出口猛降26.5%,全年经济下降4.3%。菲律宾2011年的经济增长跌入近年来的低谷,而2012年的经济增长则只能依靠政府支出和国内消费的拉动,以降低西方需求大幅减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陆建人:《20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载《创新》,2011年第4期,第6页。东盟人均GDP最高的新加坡则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一轮世界经济危机面前,中国经济再次展现了其活力和吸引力,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He Liu and Wang Jingzhong, “ China Takes Leading Role in Global Recovery: Asia Pacific Business Leaders”, November 15, 2009,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90001/90776/90883/6813259.html.2011年11月,世界两大巨头咨询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认为中国消费者对国外产品的兴趣和偏好拯救了这些产地的经济,成为推动经济繁荣的动力。John Berthelsen, “Will Chinese Consumers Come to the Wests Rescue?”Global Asia, Vol.6, No.4, Winter 2011, p.25.一言以蔽之,从生产、投资到消费,全球经济发展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少不了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Roundtable, “Chinas Surrounding Security Environment”, China Review, March 2011, pp.5367.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和利益,东南亚地区可以优先分享。特别是在欧美经济衰退、自顾不暇之时,中国又一次在金融危机中帮助东南亚国家恢复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立,同年双方贸易额创新高,同比上涨近38%。朱耀顺、孙康、丁红卫:《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载《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6期,第148页。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有效降低了东南亚国家因欧美出口减少而产生的经济冲击。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与贸易上有着相当大的互补性。中国在电子及机械产品、服装及纺织品上占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对东盟相对落后的成员国如缅甸、老挝、越南以及柬埔寨等出口上具有很大的潜力。而东南亚各国丰富的矿物产品、林业资源产品在中国也有很大的需求。尤其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正式建成之后,东盟从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中获益更多。就投资而言,中国对东盟投资从2003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0亿美元,七年间超过13倍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50页。的飞速增长为双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贸易领域,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至2011年已达3628.5亿美元,20年间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12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超过4000亿美元,为2002年的7倍多。中国继续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12年中国东盟贸易额突破4千亿美元 是2002年的7.3倍”,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723/c100422292436.html.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贸易、投资的增多是中国为该地区提供经济公共产品的重要体现。此外,中国与绝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对这些国家具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中国大力推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并与当地国家合作,结合当地实际,帮助他们探索出适合各自国家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是中国为该地区提供经济公共产品的体现。

其二,在东南亚地区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利用亚投行推动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除新加坡外东南亚国家中,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存在数万亿美元的巨大需求,中国应抓住机遇,在东南亚国家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利用亚投行推进东南亚国家改善基础设施。这不仅能使东南亚国家政府受益,也使东南亚国家的普通民众成为最大的受惠者。此外,中国在东南亚具体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扩大东南亚国家民众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受益面。卢光盛:《区域公共产品与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关系》,载《创新》,2011年第3期。换言之,中国提供的公共产品不仅要对当地国家和政府有利,而且也必须直接有利于东南亚地区人民。

二、 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

与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如火如荼的军事合作相比,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还非常落后,仅处于起步阶段。以与中国军事合作最好的泰国为例,中泰两国军事演习的数量和质量与美泰演习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就数量而言,美泰两国演习年均超过40次;在演习规模上,两国演习规模日益提升,演习时间长,双方参演兵力多达万名以上,还出动各种飞机、舰艇等参与演习。中泰联合军事演习自2005年至今才寥寥数次,且投入力量较少,历时也较短。2005年的中泰联合搜救演习历时短短3小时就宣告结束,这与美泰联合演习动辄持续十多天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福田保、邵鸣:《美国和中国与东南亚的军事合作比较:权力转移与军事合作平衡》,载《南洋资料译丛》,2012第4期。因此,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是中国东南亚政策的重点内容。具体包括:一增加军事演习;二增加对东南亚国家的武器销售;三与东南亚国家军事人员展开交流、培训等;四增加对东南亚国家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和资金援助等;五建立和巩固与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和军事合作机制。

强化与东盟各国军事合作对中国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中国可借此机会向东盟国家展示中国和平的军事意愿以及防御性的军事战略,降低并消解“中国军事威胁论”;另一方面通过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向东南亚国家表明中国有能力和意愿为该地区提供更多的安全公共产品。如此,中国一定能处理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从容应对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对中国的牵制和平衡。

第五节加大与东盟整体的合作

毫无疑问,东盟是东南亚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组织。同时,作为奥巴马政府的战略伙伴之一,东盟在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中作用和地位也不容小觑。而且在中国国际战略环境中,东盟的影响也极为关键:一是美国在实践重返东南亚过程中加大与东盟合作的发展趋势对东盟对华关系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地应对已成为中国对东盟关系的重要考验;二是东盟一体化进程加快,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有意愿继续领导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国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张,要求中国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与东盟关系;三是东盟地区的政局稳定、经济增长、对华友好直接影响着中国周边安全、对外发展,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着力点。因此,深化与东盟的合作是我周边外交政策的重点,中国不仅要采取切实有效、系统协调的积极行动推动双方合作,促进双方的利益融合,Lee Kuan Yew, “Chinas SoftPower Success”, Forbes, June 18, 2007.还应采取集预见性、积极性、协调性、务实性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对东盟合作行动。许宁宁:《中国与东盟关系现状、趋势、对策》,载《东南亚纵横》,2012年第3期。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与东盟的政治互信;强化双方经济合作;支持构建东盟安全共同体。

一、 加强与东盟的政治互信

周边国家往往是一国获得信任的重要区域,也是一国国际信任传播的起始点。因而,东盟的信任是中国获得国际社会信任的基础。王日华:《中国传统的国家间信任思想及其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3期。中国、东盟的互信不仅有利于中国构建良好的周边环境,而且也有利于推动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局势的维持;Bruce Stokes, “Asias view of Chinamostly wary, but Japan most of all”, August 5, 2013, http://www.pewglobal.org/2013/08/05/asiasviewofchinamostlywarybutjapanmostofall/.不仅有利于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东亚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因此,中国应继续完善与东盟的政治对话机制,强化中国、东盟的政治互信。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多年来,双方政治关系经历了从“磋商伙伴”到“对话伙伴”再到“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发展,并最终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熊红明:《中国和东盟:不断磨合差异寻求共同发展》,载《广西经济》,2011年第11期,第11页。双方建立的具体的政治对话机制包括:领导人会议、十一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五个工作层对话合作机制。许宁宁:《中国与东盟关系现状、趋势、对策》,载《东南亚纵横》,2012年第3期,第52页。中国应继续努力将双方政治对话机制推向更深层次发展,增加互信。此外,双方还应以维护东盟在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为目标,在国际事务中积极配合。特别是要努力完善“10+3”机制,将“10+3”打造成为东亚一体化合作的唯一载体。

此外,中国在发展和巩固与东盟的政治互信时,还应该处理好南海争端问题,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强化与东盟的民间交流等。陈瑶:《中国—东盟政治互信:现状、问题与模式选择》,载《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4期,第39页。

二、 强化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作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引擎作用日益明显。东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增长最强劲的区域经济联合体,经济发展潜力惊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强化是发展中经济体合作的榜样,也是双方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双方共同不懈努力的目标。此外,对中国而言,通过开放经济,让地区国家共享发展和增长红利,是加强双方伙伴关系的良好机遇。因而中国应强化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特别是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是双方经济合作的重大里程碑。中国—东盟自贸区虽正式成立,但其相关机制发展完善仍需时日,有大量的合作尚需务实细化,如需积极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加快双方互联互通、处理好开放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等的关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中国—东盟自贸区相关机制:

其一,丰富完善中国—东盟一系列自由贸易协议框架内容。中国与东盟2002年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的《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此后数年中,中国与东盟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争端解决等相关问题先后达成了不同协议,且这些协议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为完善自贸区的机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在中国—东盟未来的经济合作中,双方必须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继续完善自贸协议框架内容,为推动双方经济合作提供法制保障。

其二,进一步提升进出口贸易额。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有较快增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东盟仍不是中国的首要贸易伙伴;对中国而言,作为近邻的东盟,其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原料产地的优势还未完全发挥,双方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其三,加大对东盟的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范围。相比其他大国,中国—东盟的相互投资起步较晚,整体而言还有巨大提升空间。以2011年为例,当年美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已达1595亿美元,东盟在美国也有246亿美元的投资。ASEAN, “External Trade Statistics”, August 14, 2012, http://www.asean.org/news/item/externaltradestatistics.而当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仅为29.08亿美元,东盟对华投资也仅为45.5亿美元。至次年6月止,中国东盟双向投资累计还不足930亿美元。这与美国、东盟间的投资不可同日而语。“商务部:中国在东盟投资额已达188亿美元”,http://jingji.cntv.cn/20120810/108618.shtml.整体而言,中国、东盟间的投资还处于较低水平,投资范围也有赖继续扩大。东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地点,中国应在东南亚地区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利用亚投行加大对东盟的投资力度,扩展投资范围,以推动双方经济合作。

其四,加大中国西南地区省市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中国西南地区与中南半岛接壤,具备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地缘优势。因此,推动中国西南地区省市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是促进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此外,这种合作还可推广到其他各省市区,尤其是南方省市。

其五,在能源领域提升与东盟的合作。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所需其他能源也大部分依赖进口。东盟国家能源资源丰富,海上东南亚国家中的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是重要的油气出口国,新加坡则是世界主要的炼油中心和石油贸易中心之一;陆上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是东盟国家中第二大石油储量国,泰国、缅甸则油气潜力大。而且东盟国家距离中国近,能源运输相对有保障。中国能源需求巨大,且有丰富的油气勘探开采经验和技术。因此,中国与东盟能源战略互补性强,能源合作应成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名单上的重头戏,主要内容包括:完善能源合作机制;拓展能源合作领域;在南海合作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共同维护马六甲海峡、南海等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合作建设新的能源运输通道等。

三、 积极推动以东盟为主导的东亚安全共同体

包含东盟经济、安全以及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东盟共同体虽然已于2015年12月31日宣布正式成立,但东盟安全共同体仍面临诸多挑战,因而其发展完善仍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对于东盟安全体构建面临的具体问题,学界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使东盟安全共同体进展缓慢的原因有如下:其一,各国间差异大。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具差异性的地区,各国之间在政治体制、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程度等领域差异都很大。更有学者指出,东盟包括十个国家,涵盖五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体量对统一价值观的形成构成巨大挑战。Donald Emmerson, “Security, Community, and Democracy in Southeast Asia: Analyzing ASEAN”,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6, No.2, 2006, p.173.其二,东盟运作方式缺乏威慑力。东盟安全共同体的运作借助其独特的“东盟方式”展开,使东盟安全共同体区别于传统的、规范的安全共同体。然而,以追求主权平等、和平解决争端、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为主要内容的“东盟方式”缺乏传统安全共同体所拥有的集体安全模式和军事一体化的运作机制,Jurgen Hacke, ASEANs Diplomatic and Security Cultur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London: Routledge Press, 2003, p.1.因而其运作缺乏威慑力和强制性,运作效能有限。还有学者从安全共同体的主要框架规范、制度、认同的角度,认为东盟安全共同体由于缺乏主导性国家而面临着规范难建立、制度难生成以及国家间集体认同单薄的问题。郭琼、陈一一:《主导性国家与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载《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5期。虽然角度不同,但学界对东盟全共同体存在各种问题却有着统一认识。因而需要一个受到共同体内各国认同的主导性国家来主持应对这些问题。主导性国家应符合以下几个标准:具有相对强大的综合实力;获得潜在主导性国家及安全共同体内他国的认同;获得安全共同体外大国的认同。郭琼、陈一一:《主导性国家与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载《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5期。就国家综合实力而言,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位列东南亚地区前三名,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越南实力上升也较快,这些国家都是潜在的主导性国家。其中,印尼的优势又大于其他三国。但东盟成员国内部差异大,相互认同度低,谁也不服谁的领导。因此,东盟成员国都难以胜任主导国家。而美国因不是域内国家,且美国只是将东盟视为维护其地区利益的工具,难以获得所有东盟成员国的认同,且美国的长期介入必将对东盟安全共同体构建产生致命影响。郭琼、陈一一:《主导性国家与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载《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5期,第57页。

在国际关系中,安全永远是稀缺品。随着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任何一国都难以凭一国之力维护自身安全。因此,谋求合作安全或共同安全是当今各国维护本国安全利益的必由之路,尽早建立东亚安全共同体应是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努力的目标。长久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东亚地区始终缺少一个像欧盟那样深入发展的一体化组织。为加强中国的周边安全,也为了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更为了有效应对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所导致的东亚安全形势的复杂甚至恶化,中国应积极推动建立以东盟为主导的东亚安全共同体。该安全共同体是以东盟地区论坛为主体、以“东盟安全共同体”为领导核心的地区安全框架。该安全共同体与历史上和现阶段已有的传统安全共同体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其成员不仅包括区域内国家,也包括域外大国,且它并非军事排他集团,缺乏具体的国家针对对象,仅仅只是针对某些安全问题。Hugh De Santis, “The Dragon and the Tigers: China and Asian Regionalism”, World Policy Journal, No.2, 2005.东盟是东亚安全合作方面的佼佼者,其自身内涵丰富的东盟共同体已正式建成,不仅标志着东盟有长期安全合作的历史经验,而且体现出其在主导建立东亚安全共同体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和意愿。对中国而言,在多边安全共同体建设中应以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的身份出现。因此,中国要维护自身利益,便更需坚定支持东盟在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发挥主导和中心地位。中国要坚定支持东盟在东亚地区安全机制建设以及安全合作方面保持中心地位,要坚定维护“东盟+”的东亚地区安全合作模式,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地区认同的东亚安全共同体。

第六节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拉拢中国的周边大国,将它们纳入美国的亚太同盟框架中共同制衡中国,因而中国亟须通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来合理应对。在探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周边大国环境的复杂性。

一、 中国周边大国环境的复杂性

大国历来都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角,大国的兴衰荣辱和大国相互交错的复杂关系谱写了国际关系史的主要脉络。大国关系不仅关系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关系到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与否以及秩序的塑造。在某些重要的历史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甚至决定着整个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中国背靠欧亚大陆,面朝太平洋,面临着最为复杂的大国周边环境:周边大国数量多以及周边热点问题多。中国周边每个地缘方向都分布有大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与周边大国都有过领土纷争,而且有部分领土纷争至今悬而未决,成为影响中国与相关国家关系的定时炸弹。整体而言,周边大国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都存在激烈竞争,中国的周边大国关系充满挑战。就热点问题而言,中国周边就有南海问题、台湾问题、朝核问题、克什米尔问题等。这些热点问题都直接或间接与中国周边大国有莫大关联。由于东亚地区缺少安全合作机制,因而大国磋商和协调是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的关键。有学者认为,不论环境和形势如何变化,大国关系仍将是未来长期影响东亚安全形势的关键变量。尽管大国之间关系变幻莫测,但都趋向于维持基本的均势平衡,正是这种均势平衡构建了东亚的和平与安稳。牛军:《东亚安全的出路何在》,《环球时报》,2003年12月26日。此外,随着全球权力中心转移,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近年来逐渐成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重镇,各种利益在此交汇和重叠,使该地区不仅成为新一轮大国竞争和博弈的主要平台,也成为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重要舞台。

在中国地缘环境非常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在尊重地缘政治利益倍增规律的基础上加强与大国的合作。简言之,地缘政治利益倍增规律是指两个邻国如若和平相处,则两国收益将因地缘临近而翻倍;反之,若敌对,则灾难也将翻倍。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0页。在中国不断和平发展过程中,中国与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但同时与大国的共同利益也日趋增多。因此,在地缘政治利益倍增规律指导下,中国应避免历史上大国之间必然的冲突与对抗逻辑,寻求合作,获得收益。寻求大国之间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举措。

二、 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措施

为应对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和复杂的周边大国环境,中国必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来削弱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维护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胡锦涛十八大报告(全文)”,http://news.china.com.cn/politics/201211/20/content_27165856.htm.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构架。“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5.html.具体而言中国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拓展大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建立大国利益共同体。如果说仅仅维护各个国家各自的利益很可能将国家引向竞争,那么拓展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则有利于国家之间的合作。这为大国拓展共同利益提供了基础。在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地缘战略价值重要的亚太地区,维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亚太大国最大的共同利益。近年来,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多发之地,不仅对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也损害了区内各国尤其是大国的利益。因此,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地区提供安全共同产品是亚太大国之间最为重要的共同利益。中国需要与亚太各大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框架内拓展地区共同利益,积极合作,为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安全公共产品,为建构良好的新型大国关系奠定基础。

第二,建立大国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大国之间不仅要处理相互之间的互动,还需处理地区和全球问题,因而大国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中国要与其他大国建立和完善相互之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多层次的沟通协调机制,对处理大国本身之间的分歧和冲突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中国应与其他大国建立处理重大热点问题和突发问题的协调机制。亚太地区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多,且这些问题几乎都涉及相关大国,因此中国应与相关大国建立相应的针对具体问题的功能性协调机制,管控和管理这些地区热点和敏感问题,以防止中国与其他大国因第三方因素而卷入冲突之中。亚太地区是大国利益汇集之地,建设亚太地区大国沟通协调机制,是中国与各大国的共同义务和历史责任,不仅对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有利于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的新型大国关系。

第三,加深与大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加深与大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安全等各领域的相互依赖有利于推动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合作。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逐渐成为其他大国的第一大进出口市场或投资来源国。中国与大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不仅能有效抑制对方采取对抗和冲突行为,且降低对抗的程度,对走向失控和恶化的竞争起到缓冲作用,David Shambaugh, “Prospects for a ‘New Type of Major Power Relationship’”, March 7, 2013, http://www.chinausfocus.com/foreignpolicy/prospectsforanewtypeofmajorpowerrelationship.还能强化两者之间进行合作的基础核心和内在动力。一言以蔽之,中国加深与大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有利于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第七节在应对南海问题上“软硬兼施”

南海问题是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的重要抓手,不仅如此,南海问题还是影响中国与东盟以及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重要变量,需要妥善处理。中国需机智灵活,做足软硬两手准备,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方针,另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外来势力插手,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与扩大化。

一、 运用“软制衡”缓解南海紧张局势

(一) 加强与南海声索国沟通交流,将南海争端维持在和平协商范畴内

和平、友善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互谅互让、友好协商是中华民族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对于南海问题,中国政府主张与各个南海声索国通过和平协商的对话方式解决。不管是双边沟通还是多边谈判,中国都积极主张和平协商的方式——这是中国政府不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旨在将南海问题控制在和平的框架内。鉴于南海其他声索国抱团趋势日益明显以及东盟在南海争端中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中国政府在坚守和平协商原则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地提出解决南海争端的双轨思路:一方面,继续坚持与南海声索国践行和平协商;另一方面,非但不排斥东盟参与南海问题,反而主动将维护南海安稳的部分责任分担给东盟。“中国首次提出‘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具有开创性意义”,http://gb.cri.cn/42071/2014/08/13/5931s4652099.htm.而这种双轨思路的核心也是和平协商。总之,在南海问题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和彻底解决的情况下,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维持南海局势稳定不失为权宜之计。

(二) 资源开发先行

南海地区蕴藏丰富的油气等能源资源、各种鱼类等渔业资源。在南海周边国家大肆开采、利用南海资源的形势下,中国对南海的资源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起步晚、技术落后的特点。因此,我国应加快开发利用南海资源。其一,开发利用南海油气资源需快马加鞭。南海有着令周边各国垂涎三尺的丰富油气资源,这也是南海争端长期悬而未决的根源。一直以来,由于对深海油气开发研究的投入薄弱,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和设备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油气开发还主要集中在陆上和近海。随着周边各国对南海油气资源的侵占及开发持续升温,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和石油资源净进口国,必须加快对南海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油气资源需求亦受影响,但同时也使深海油气开发工程及相应的装备研制成本下降,我们应抓住机遇,以该深海海域的条件和工程对象需求为牵引,制定和加强系统性研究的近、中、远期规划。尽快推动落实南海深海油气开发的现实需求,振兴我深海油气开采事业。一方面,既要鼓励中石油等大型国有企业积极进军南海油气开发,又要鼓励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大胆开采南海油气资源。另一方面,在南海争议海域采取共同开发原则,与南海周边国家企业以及发达国家的跨国能源企业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张礼祥:《南海能源安全问题及其战略选择》,载《理论导刊》,2012年第3期。其二,强化利用渔业资源力度。中国应鼓励渔民到南海地区进行捕捞作业,设置渔场、网箱等,同时,海警船、海监船只要同行进行护航。

(三) 设置和强化专门机构统管南海事务

一方面,中国需在南海地区设立完善的行政机构,以加强对南海的行政管理。增加已经在中国管辖范围内的南海海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确并加强对这些海域的行政管理,并进一步提升对南海海域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是在新形势下捍卫我南海主权的必然之举。中国在这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2012年,我国成立三沙市,自此,西沙、南沙以及中沙三群岛及其海域有了具体行政归属。这是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海域进行有效管理的尝试。未来,中国应在南海地区设立完整的市、区、县、乡各级行政单位,并委派国家行政人员进行管理,加强在南海地区的行政存在。罗援:《解决南海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1期,第31页。

另一方面,建立专门中央机构,统筹处理南海问题。杨毅:《周边环境困局与安全政策悖论》,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1期,第30页。在应对南海问题上,中国现有的渔政、海监、海事、海警等部门等协同度低,缺乏专门机构有效协调统筹。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对这些部门进行整合,设置专门机构统管南海事务。而且,鉴于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国际性,仅仅是外交部和相关海事部门已不足以合适地处理,因此,中国应成立中央统一领导机构,协调统筹各部门力量,一致应对南海问题。

(四) 加强中国南海话语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强调要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增强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4日。这给维护中国南海权益提供了新启示和新路径,即中国必须加强南海话语体系建设。这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方面,中国拥有对南海无可争辩的主权是具有法理依据的。中国应在国际上对此大力宣扬和传播,凭借融通中外的新表述,讲好南海故事,传播好南海“主权属我”的中国声音,增强中国南海国际话语权,为中国赢得舆论优势。另一方面,中国致力于采用和平的方式谋求南海问题的解决。因此,中国在国际传播中要着重强调将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的中国理念,释放中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善意和诚意,强化南海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以引导南海舆论向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再一方面,中国还应塑造法律话语权,引导南海周边国家和域外大国对中国维护南海合理、合法权益产生认同。张青磊:《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安全化”:进程、动因与解决路径》,载《南洋问题研究》,2017年第2期,第21页。

二、 运用“硬制衡”护持南海主权

虽说和平协商是中国在处理南海争端中所坚守的原则,然而这并非等于软弱,如果单纯的和平外交方式不能解决问题,适度的显示实力也是必要的。通过国家军事力量的威慑作用,使南海声索国意识到,中国随时准备武力惩治破坏和平的国家。因此,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南海主权争端中,中国也必须充分运用“硬制衡”手段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一) 尽快提高中国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实力是维护南海主权的关键

中国作为南海周边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却遭受南海周边小国关于南海主权争端的挑衅及域外大国对南海问题的强力干涉,造成这种态势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中国军事实力不强,维权力度不够。近代以来,中国百年受辱的历史深深烙印于中华民族的记忆中,血与泪的残酷教会中华儿女,只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护国家不受人宰割!

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经济规模的发展,进口能源、原材料,出口产品的海上通道,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中国目前的海军力量远远无法应对外来威胁和满足国家的安全需求,建立强大海军迫在眉睫。一方面,一支强大的海军能够有效慑止其他国家对中国海洋权益的不法侵害,有助于解决海洋领土纠纷,捍卫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另一方面,一支强大的海军能够为海上交通运输线畅通提供有效保障,有助于拓展中国海洋利益,维护中国和平发展权利。因此,中国需要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提升军事训练,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现实需要,可以考虑建造航空母舰群。目前中国是大国中航母力量最弱的国家。直到2011年8月,中国才正式成为有航母的国家,而中国的航母编队成形更是遥遥无期。建造航母是大国的象征,也是中国几代海军人的梦想,更是维护中国海上利益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很有必要建造航母。现实主义理论强调:国家利益、国际冲突等概念都是以国家间的物质互动,特别是军事力量的竞争为基础的。试想如果中国像美国那样拥有12艘航空母舰,那么至少某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蚕食不至于如此肆无忌惮。漫长的海岸线使中国成为一个海陆型国家,中国要保护广阔的海洋领土以及维护海上生命线的安全、维护海外利益,亟须构建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强大远洋海军。侯晓敏:《新一轮南中国海争端问题的起因及其解决思路》,安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年,第24页。此外,虽然中国强调实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利益的扩大,要求强大的军事做保障。换言之,中国需要发展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军事能力。因而,中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9.html.提升安全自给能力。军事力量的提升才能使中国在外力侵略、威胁和干涉中保持独立。中国军事自强才能在解决南海问题上占据有利地位。黄小勤:《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调整及中国的对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位论文,2001年,第66页。

(二) 在南海保持适度军事存在

在南海局势日益复杂化、国际化的形势下,在南海地区保持适度军事存在是维护中国南海权益的必要条件。中国在南海地区保持适度军事存在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调用海警、海监、渔政以及其他相关军事力量保护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正常施工作业,包括渔业作业、深海油气开发等。第二,在中国实际拥有主权的南海岛屿岛礁上修建后勤保障设施以及派遣相关力量轮流驻守。第三,派遣军事或非军事力量定期巡航南海区域,以保持南海航道的安全和畅通。第四,在南海区域进行以反恐、海上救援等为目的的军事演习。

总之,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应对南海争端的思想准备,而且需双管齐下,做好软硬两手准备。在软的方面,在国内完善各项机制,巩固对三沙市的行政管辖;在国际上继续构建、传播有利于我方的南海话语权;同时加快利用南海油气资源步伐。在硬的方面,积极构建护持南海主权所需的各项军事力量。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 中文学术专著和译著

1.[美] 鲁塞尔·法菲尔德著,群力译:《美国政策中的东南亚》,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

2.[美]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4. 阎学通等著:《中国与亚太安全:冷战后亚太国家的安全战略走向》,时事出版社,1999年。

5. 吕有生:《称霸亚太:新世纪美国亚太战略大调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

6. 陈舟编著:《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访谈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7. 张锡镇:《当代东南亚政治》,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8. 陈乔之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东南亚:改革与发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9. 曹云华:《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 [美] 詹姆斯·多尔蒂等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11. [美] 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 [美] 斯蒂芬·沃尔特著,周丕启译:《联盟的起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 [美] 汉斯·摩根索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国家间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 [英] 马丁·怀特著,宋爱群译:《权力政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15. [美] 约瑟夫·奈著,何小东、盖玉云等译:《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

16. [英] 乔纳森·哈斯拉姆著,张振江、卢明华译:《马基雅维利以来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17. 余起芬主编:《国际战略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18. [美] 威廉·奥尔森等编,王沿等译:《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9. [美] 布鲁斯特·丹尼著,范守义、秦亚青译:《从整体考察美国对外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

20. [美] 塞缪尔·莫里森等著,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译:《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21. [苏联] 波将金等编,史源译:《外交史》(第一卷),三联书店,1979年。

22. 李庆余编著:《美国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23.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 [美] 卡罗尔·卡尔金斯著,曹德谦等译:《美国建国史话》,人民出版社,1984年。

25. [苏] 哥尼昂斯基著,何清新、叶林译:《拉丁美洲和美国 (1939—1959年)外交关系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

26. [美] 斯帕尔尼著,段若石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商务印书馆,1992年。

27. 肖伟:《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新华出版社,2000年。

28. [美] 劳伦斯·肖普著,冬梅译:《卡特总统与美国政坛内幕》,时事出版社,1980年。

29.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下)》,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3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欧研究中心:《反恐背景下美国全球战略》,时事出版社,2004年。

31. [美] 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 [美] 罗伯特·A·斯卡拉皮诺著,辛耀文译:《亚洲及其前途—向各主要强国提出的问题》,新华出版社,1983年。

33. [新西兰] 尼古拉斯·塔林主编,贺圣达等译:《剑桥东南亚史》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4.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

35. 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著,林东译:《理清纷乱的世界:跨世纪全球战略评估》,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

36. [美] 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

37. 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38. 任晓、胡泳浩等著:《中美日三边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9. [美] 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著,隋丽君等译:《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

40. 杨洁勉等著:《大磨合:中美相互战略和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41. 唐世平、张洁主编:《冷战后近邻国家对华政策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42. 张蕴岭:《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43. 曹云华:《探究亚太新秩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44. [加] 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5. [新加坡] 许通美著,李小刚译:《美国与东亚:冲突与合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46. 郭新宁:《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研究》,时事出版社,2009年。

47. 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48. 叶自成主编:《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年。

49. 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50. 丛鹏:《大国安全观比较》,时事出版社,2004年。

51. [美] 汉斯·摩根索著,卢明华等译:《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52. 王建朗、栾景河主编:《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53. [英] 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54. [美]入江昭编:《巨大的转变:美国与东亚》,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55. 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6. [美] 阿拉斯泰尔·伊恩·约翰斯顿、罗伯特·罗斯编,黎晓蕾、袁征译:《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新华出版社,2001年。

57. [美] 戴维·蓝普顿著,姚芸竹译:《中国力量的三面》,新华出版社,2009年。

58. 苏浩:《从哑铃到橄榄枝——亚太合作安全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59. 朱幸福:《风云诡谲的菲岛政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60.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译:《全球趋势2025:转型的世界》,时事出版社,2009年。

61. 华世平主编:《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62.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5年。

63. 李光耀:《李光耀40年政论选》,现代出版社,1994年。

64. 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60. 马晋强编著:《当代东南亚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65. 刘同舜等:《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50—1951》第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66. 《关于美国国防部侵越秘密报告材料汇编》,三联书店,1973年。

67. [美] 孔华润(沃伦·科恩)主编,周桂银等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新华出版社,2004年。

68. 王士录、王国平:《从东盟到大东盟——东盟30年发展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69. [美] 杜勒斯著,北京编译社译:《战争或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

70. [美] 斯蒂芬·沃尔特著,郭盛、王颖译:《驯服美国权力:对美国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71. 曹云华主编:《东南亚国家联盟:结构、运作与对外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

72. 陈峰君主编:《亚太安全析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

73. 冯绍雷、相蓝欣主编:《俄罗斯与大国及周边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74. 孙士海主编:《南亚的政治、国际关系及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5. [美] 威廉·恩道尔著,吕德宏、赵刚、郭寒冰译:《霸权背后》,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76. 秦亚青主编:《东亚地区合作:2009》,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77. 吴士存:《纵论南沙争端》,海南出版社,2005年。

78. [美] 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三联书店,1998年。

79. [美] 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著,王玉珍等译:《世界政治》,华夏出版社,2001年。

80. 王帆:《美国的亚太联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81. [美] 威尔·杜兰特著,幼狮文化公司译:《世界文明史》(11),东方出版社,1999年。

82. [美] 华盛顿著,聂崇信等译:《华盛顿选集》,商务印书馆,2012年。

83.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84. 俞正梁等著:《大国战略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85. [美] 里查德·尼克松著, 上海市直属机关“五·七”干校六连国际班编译:《尼克松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对外政策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

86. [美] 亨利·基辛格著,陈瑶华译:《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

8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编著:《世界发展状况97年》,时事出版社,1997年。

88.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欧研究中心编:《反恐背景下美国全球战略》,时事出版社,2004年。

89. 尚书:《美日同盟关系走向》,时事出版社,2009年。

90. 王士录、王国平:《走向21世纪的东盟与亚太——东盟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亚太的影响》,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

91. 陈峰君主编:《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新华出版社,1999年。

92.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93. 段立生:《泰国文化艺术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

94. 王缉思等主编:《美国在东亚的作用:观点、政策及影响》,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

95.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越南国情报告(2014)》,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

96. 尼瓦尔·阿木提、张胜旺: 《石油与国家安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97. 赵理海:《海洋法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98. [加] 阿米塔·阿查亚著,李佳译:《人的安全:概念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99. [美] 罗伯特· 库恩著,吕鹏等译:《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100. 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10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2. 《军队高中级干部理论学习读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

103. 夏建国:《文化模式与全球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4.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译:《全球趋势2030:变换的世界》,时事出版社,2013年。

105. 《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

106. 《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10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8. [美] 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

109. 王缉思主编:《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2》,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

110. 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111. 张蕴岭:《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12.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872—1916)》,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

113.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45—1947)》,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

114.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58—1959)》,世界知识出版社,1974年。

115.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50—1952)》,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

116.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66—1968)》,世界知识出版社,1978年

117.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63—1965)》,世界知识出版社,1976年。

118.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53—1955)》,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

119.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60—1962)》,世界知识出版社,1975年。

120. [美] F.C.琼斯、[英] 休·博顿、R.B.皮尔思著,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教研组译:《国际事务概览,1942—1946的远东》,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二、 中文期刊

1. 汪伟民、张爱华:《单极体系下的同盟理论与实践》,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2期。

2. 王帆:《同盟管理理论与同盟管理困境》,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4期。

3. 曹云华:《在大国间周旋——评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载《暨南学报》,2003年第3期。

4. 王帆:《冷战后美国亚太联盟战略的调整》,载《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 李金明:《菲律宾的军队现代化与菲美访问部队协议》,载《东南亚》,2000年第1期。

6. 王飞:《新加坡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关系》,载《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

7. 赵可金:《军事同盟及其生命力问题》,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4期。

8. 曹云华、郑蔚康:《美国经济衰退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载《亚太经济》,2008年第4期。

9. 宋德星、李高峰:《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缘政治考量》,载《和平与发展》,2011年第4期。

10. 朱华友、 鞠海龙:《南海航行安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载《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 3期。

11. 王致诚:《海盗猖獗马六甲》,载《当代海军》,2004年第9期。

12. 喻波:《试析美军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意图》,载《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3. 杨光海:《美国的东亚同盟体系:态势、趋向及意图》,载《国际论坛》,2002年7月,第4期。

14. 夏立平:《美国“重返东南亚”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2002第8期。

15. 张景全:《美菲同盟强化及其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作用》,载《南洋问题研究》,2014年第1期。

16. 李晨阳:《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变化》,载《当代亚太》,2004年第8期。

17. 曹筱阳:《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及其影响》,载《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

18. 林锡星:《美缅关系的趋缓与缅甸政治生态探析》,载《东南亚研究》,2009年第6期。

19. 杨保筠:《柬埔寨政党政治的发展及其特点》,载《当代亚太》,2007年第1 期。

20. 储召锋:《亚太战略视域下的美国—东盟关系考察》,载《国际展望》,2012年第1期。

21 郑迎平:《布什政府的新联盟战略思想》,载《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1期。

22. 樊吉社:《美国军控政策的调整与变革:从制度建设到志愿者同盟》,载《美国研究》,2006年第 4期。

23. 张刚等:《美国联盟战略的新动向》,载《国防科技》,2008年第4期。

24. 李益波:《奥巴马政府对东南亚政策的调整及原因分析》,载《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1期。

25. 李益波:《浅析奥巴马政府的东南亚外交》,载《东南亚研究》,2009年第6期。

26. 孙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网络化及前景》,载《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4期。

27. 杜兰:《从重返到再平衡: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东南亚政策》,载《东南亚纵横》,2013年第8期。

28. 王作成、李明波:《从美国重返东南亚管窥美国对华政策》,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29. 汤继强:《美国的同盟体系对亚太安全合作的影响》,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0. 王光厚:《浅析美国与东盟的反恐合作》,载《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5期。

31. 李松寒、王森:《与大国共舞——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载《东南亚纵横》,2012年9期 。

32. 赵怀普:《论冷战后美欧关系的调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4期。

33. 魏松:《东南亚六国的军事对外交流及其对本国军事现代化影响》,《东南亚之窗》,2008年第2期。

34. 朱陆民、刘燕:《中菲南海对峙的深层原因及对东盟的双重影响》,载《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35. 曹云华、费昭珣:《同盟理论视角下的菲美同盟构建》,载《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5期。

36. 马燕坤:《美国重返东南亚对秩序的创建》,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6期。

37. 王胜今、张景全:《东亚军事同盟与区域合作之关系——一种机制视角的分析》,载《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第3期。

38. 张景全:《日美同盟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载《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5期。

39. 潘远洋:《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调整与泰国的应对》,载《东南亚之窗》,2009年第1期。

40. 吴丽春:《试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大陆东南亚的援助政策》,载《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1期。

41. 高秋福:《美国“民主化”战略的三个主攻方向》,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第4期。

42. 赖向阳、潘启亮:《近期美国的东南亚战略及对中国的影响刍议》,载《东南亚研究》,2002年第2期。

43. 王义栀:《美国亚太秩序观的新变化及其面临的挑战》,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3期。

44. 赵学功:《关于反恐与美国对亚洲政策的几点思考》,载《国际观察》,2003年第6期。

45. 孙承:《东南亚反恐与地区形势》,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

46. 王小颖:《印尼酒店爆炸案的背后——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出现反弹》,载《当代世界》,2003年第9期。

47. 成雪峰:《“9·11”事件后东盟反恐合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载《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3期。

48. 郑泽民:《东南亚:位置所决定的命运》,载《世界知识》,2003年第9期。

49. 姚建国:《美借反恐加快在东南亚军事重返》,载《世界纵横》,2002年第8期。

50. 张蕴岭:《东亚地区经济的形势与特点》,载《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

51. 金灿荣、周鑫宇:《美国东亚政策的新特点》,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5期。

52. 虞群、曾文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东南亚局势”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东南亚之窗》,2013年第1期。

53. 赵可金:《深度剖析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载《学习月刊》,2011年第1期。

54. 马奔:《协商民主: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选择》,载《理论学刊》,2006年第9期。

55. 陈乔之:《美国重返东南亚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1期。

56. 马燕冰:《当前美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及其影响》,载《亚非纵横》,2007年第3期。

57. 曹云华:《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与东盟的关系》,载《当代亚太》,2002年第12期。

58. 翟坤:《美国与东盟关系的退与进》,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4期。

59. 韩锋、张洁:《美国与东南亚反恐合作的影响》,载《当代亚太》,2003年第3期。

60. 马孆:《美国—东盟关系与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调整》,载《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4期。

61. 侯金莉:《美国重返亚洲政治经济战略对我国与东盟贸易影响研究》,载《现代商业》,2013年第23期。

62. 刘飞涛:《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降速纠偏?》,载《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

63. 张蕴岭:《东亚合作之路该如何走》,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2期。

64. 时殷弘:《国际政治世纪性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5期。

65. 罗会钧:《美国重返东南亚的中国因素与中国的战略应对》,载《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5期。

66. 李庆四:《中美软实力外交比较研究》,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

67. 许宁宁:《中国与东盟关系现状、趋势、对策》,载《东南亚纵横》,2012年第3期。

68. 郭琼、陈一一:《主导性国家与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载《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5期。

69. 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8期。

70. 任怀锋:《论区域外大国介入与南海地区安全格局变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5期。

71. 胡庆亮:《印度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载《南亚研究季刊》,2008年第1期。

72. 李旭东:《美国对华地缘战略层次架构及中国崛起的选择》,载《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第2期。

73. 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74. 陈东晓:《布什政府亚太政策的调整》,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9期。

75. [美] 约瑟夫·奈、王缉思:《中国软实力的兴起及其对美国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

76. 白雪峰:《冷战后美国东南亚政策的调适》,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77. 林利民:《“9·11”以来美国地缘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5期。

78. 萨本望:《布什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和平与发展》,2002年第4期。

79. 王路:《大国竞相拓展与东盟关系》,载《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80. 陈奕平:《菲美安全合作及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分析》,载《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6期。

81. 黄莺:《“9·11”事件后的菲美军事关系》,载《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第5期。

82. 常征:《美国军事上重返东南亚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载《国际问题论坛》,2003年第2期。

83. 谭笑、王广金、吴金平:《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关系》,载《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1期。

84. 吴俊青:《浅析“9·11”事件后美国在印尼的反恐战略》,载《成功(教育)》,2011年第23期。

85. 李红甫:《“9·11”事件以来美国东南亚政策的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载《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4期。

86. 金迅:《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的研究——基于东南亚反恐军演的视角》,载《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87. 任远喆:《奥巴马政府的湄公河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2期。

88. 成汉平:《奥巴马政府重返东南亚的真实意图》,载《东南亚之窗》,2009年第3期。

89. 王梦平:《美国政府的东南亚政策》,载《国际资料信息》,2010年第1期。

90. 朱锋:《奥巴马政府“转身亚洲”战略与中美关系》,载《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4期。

91. 晋军:《美国影响力重返亚太背景下的缅甸国内变局》,载《唯实》,2013年第3期。

92. 张金荣、詹家峰、张新月:《美缅关系回暖的动因分析》,载《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93. 徐瑶:《冷战后美国亚太军事基地体系的调整及其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9期。

94. 刘卿:《美国在亚太战略部署的新变化》,载《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5期。

95. 董明林、贺尚峰、郭宏伟:《美军建设新动向及其影响》,载《国防科技》,2005年第5期。

96. 张兴利:《美国当前的亚太安全战略》,载《当代亚太》,1999年第9期。

97. 赵明昊:《“重返”还是“重构”:试析当前美国亚太战略调整》,载《当代世界》,2010年第12期。

98. 牛新春:《美国的“全球民主化战略”》,载《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6期。

99. 陆伯彬:《和平的地理学:21 世纪的东亚》,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1期,

100. 李晓娴:《美日同盟的强化与困境——以“联盟维系”为视角》,载《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01. 秋千:《美国和缅甸:一对冤家能走多近》,载《世界知识》,2009年第23期。

102. 王霄、朱振宇:《从奥巴马访缅看美缅关系发展变化》,载《和平与发展》,2013年第1期。

103. 姜志达:《印尼苏西洛政府的“自信”外交》,载《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6期。

104. 金灿荣、刘宣佑、黄达:《“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载《东北亚论坛》,2013年5期。

105. 王志军:《基于信任理论范式的中美战略互信问题研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第3期。

106. 董明林、贺尚峰、郭宏伟:《美军建设新动向及其影响》,载《国防科技》,2005年第5期。

107. 刘卿:《美国在亚太战略部署的新变化》,载《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5期。

108. 徐瑶:《冷战后美国亚太军事基地体系的调整及其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9期。

109. 朱锋:《奥巴马政府“转身亚洲”战略与中美关系》,载《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4期。

110. 胡利明、周山丹、冯丹:《马六甲海峡与中国石油运输安全》,载《价值工程》,2010年第35期。

111. 张青磊:《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安全化”:进程、动因与解决路径》,载《南洋问题研究》,2017年第2期。

112. 罗援:《解决南海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1期。

113. 张礼祥:《南海能源安全问题及其战略选择》,载《理论导刊》,2012年第3期。

114. 王俊生、杨永斌:《超越大国政治悲剧的新尝试》,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5期。

115. 陈瑶:《中国—东盟政治互信:现状、问题与模式选择》,载《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4期。

116. 熊红明:《中国和东盟:不断磨合差异寻求共同发展》,载《广西经济》,2011年第11期。

117. 王日华:《中国传统的国家间信任思想及其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3期。

118. 福田保、邵鸣:《美国和中国与东南亚的军事合作比较—权力转移与军事合作平衡》,载《南洋资料译丛》,2012第4期。

119. 卢光盛:《区域公共产品与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关系》,载《创新》,2011年第3期。

120. 张艳军:《非传统安全与中国的新安全观》,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第16期。

121. 朱志群:《美国“战略再平衡”与中国外交》,载《美国问题研究》,2013年第1期。

122. 朱锋:《南海主权争议的新态势:大国战略竞争与小国利益博弈——以南海“981”钻井平台冲突为例》,载《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2期

123. 李开盛:《间接性结构冲突——第三方引发的中美危机及其管控》,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7期。

124. 李永成:《战略意图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载《外交评论》,2013年第5期。

125. 王缉思等:《构建中美战略互信》,载《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2期。

126. 刘丰:《中美战略竞争与东亚安全态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8期。

127. 金灿荣、戴维来:《冷静看待美国重返亚洲》,载《当代世界》,2012年第4期。

128. 赵青海:《美印军事合作及其制约因素》,载《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5期。

129. 漆海霞、周建仁:《军售与美国亚太地区战略布局》,载《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130. 王传剑:《理性看待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载《外交评论》,2012年第5期。

131. 吴心伯:《论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载《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2期。

132. 张兴利:《美国当前的亚太安全战略》,载《当代亚太》,1999年第9期。

133. 陈乔之:《美国重返东南亚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1期。

134. 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载《南开学报》,2010年第4期。

135. 王生:《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中国的安全环境以及战略应对》,载《当代世界》,2010年第 10 期。

136. 魏玲:《小行为体与国际制度——亚信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与亚洲安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5期。

137. 刘若楠:《大国安全竞争与东南亚国家的地区战略转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4期。

138. 唐小松、刘江韵:《论东盟对中美的对冲外交困境及其原因》,载《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

139. 朱陆民:《特朗普“美国第一”外交与美国的东南亚政策及其趋势》,载《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年第6期。

140. [美] 帕特里克·克罗宁:《维持东南亚的再平衡:下一届美国政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载《南洋资料译丛》,2017年第1期。

141. 赵明昊:《“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取向》,载《外交评论》,2017年第4期。

142. 李益波:《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与印尼的军事安全合作》,载《美国研究》,2016年第1期。

143. 王涛:《美国与新加坡军事关系解析》,载《现代军事》,2013年第8期。

144. 宋清润:《从“亚太再平衡”战略看美泰军事同盟关系》,载《国际研究参考》,2015年第2期。

145. [韩] 朴成观:《东南亚反美主义的背景和特征研究》,载《南洋问题研究》,2016年第2期。

146. 刘昌黎:《日本与东盟经济关系的新发展新课题》,载《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47. 刘宗义:《冲突还是合作——“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选择》,载《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4年第4期。

148. [俄] 维亚切斯拉夫·阿米罗夫、叶夫根尼·卡纳艾夫:《俄罗斯与东南亚的关系:现状与未来》,载《南洋资料译丛》,2016年第1期。

149. 朱陆民:《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背景下美菲同盟强化及中国的对策研究》,载《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150. 虞群:《试论东南亚自然地缘特征对地区海上安全的影响》,载《东南亚之窗》,2012年第1期。

151. 张锡缜:《9·11后美国加紧推进同东盟国家关系及我国的应对之策》,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4期。

152. 王良生:《浅析冷战后美国与印尼军事关系的演变》,载《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2期。

153. 仇朝兵:《“9·11”事件后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军事关系的正常化》,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54. 王飞:《新加坡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关系》,载《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

155. 李红甫:《“9·11”事件以来美国东南亚政策的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载《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4期。

156. 刘宏:《美国对东南亚政策重心的转变:从卡特到里根》,载《南洋问题研究》,1987年第1期。

157. 尤洪波:《冷战期间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演变》,载《东南亚》,2000年第3—4期。

158. 《霍尔德里奇1981年7月15日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上的讲话》,载《当代东南亚》,1981年第3期。

159. 夏立平:《美国军事上重返东南亚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载《美国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160. 卞庆祖:《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载《和平与发展》,2007年第1期。

161. 李俊久:《日本对东亚经济战略的调整与中国的对策》,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162. 丁志刚:《地理政治争夺的新态势》,载《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5期。

163. 赵洪、黄兴华:《试析冷战后东盟与俄罗斯的关系》,载《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4期。

164. 马孆:《论前苏联与俄罗斯的东南亚政策及其影响》,载《国际观察》,1998年第2期。

165. 赵银亮:《调整中的俄罗斯与东南亚关系及影响因素》,载《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3期。

166. 常冰:《俄罗斯与印度尼西亚在核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载《国外核新闻》,1997年第10期。

167. 赵洪:《中国视角中的印度与东盟关系》,载《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

168. 周忠菲:《澳大利亚与东盟经贸关系及澳新政府对东盟的政策设想》,载《世界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169. 杨权:《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东亚地区双边货币互换的发展——东亚金融合作走向及人民币角色调整》,载 《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6期。

170. 翟崑:《小马拉大车——对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载 《外交评论》,2009年第2期。

171. 储昭根:《冷战后美国的经济安全与外交》,载《国际观察》,2015年第4期。

172. 成汉平:《奥巴马重返东南亚的真实意图》,载《东南亚之窗》,2009年第3期。

173. 林利民:《“9·11”以来美国地缘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5期。

174. 李晨阳:《西方国家制裁缅甸的目的及其效用评析》,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75. 张蕴领:《如何认识和理解东盟:包容性原则与东盟成功的经验》,载《当代亚太》,2015年第1期。

176. 张习宗:《美国海军宣布要控制的16个海上咽喉航道》,载《现代军事》,1998年第2期。

177. 刘琳:《美菲推动落实〈强化防务合作协议〉的意图和影响》,载《世界知识》,2016年第4期。

178. 宋颖慧:《试析TPP谈判进展及其趋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3期。

179. 任远喆:《奥巴马政府的湄公河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2期。

180. 张鸿石:《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论纲》,载《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第6期。

181. 杨伯江:《〈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载《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第6期。

182. 韩经纶:《美国亚太总体战略的主要特点》,载《世界经济》,1997年第11期。

183. 宋玉华:《评美国政府的亚太新战略》,载《太平洋学报》,1994年第2期。

184. 冯仲平:《分居不离婚:欧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载《世界知识》,2002年第10期。

185. 沈世顺:《美欧矛盾的新发展及其影响》,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

186. 冯昭奎:《发展与世界潮流相一致的中日关系:兼论中美博弈对中日关系的影响》,载《日本学刊》,2010年第6期。

187. 张景全、程鹏翔:《美日同盟新空域:网络及太空合作》,载《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1期。

188. 张威威:《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3期。

189. 李雪薇:《美韩同盟新拓展——网络空间安全合作》,载《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4期。

190. 方晓志:《美澳扩大军事合作:亚太安全格局新变量》,载《当代世界》,2013年第11期。

191. 杨毅:《澳大利亚强化美澳同盟及其前景》,载《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3期。

192. 李向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挑战》,载《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2期。

193. 沈铭辉:《美国的区域合作战略:区域还是全球?——美国推动TPP的行为逻辑》,载《当代亚太》,2013年第6期。

194. 朱陆民:《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背景下美菲同盟强化及中国的应对策略》,载《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195. 张振江:《美国重返东亚:政策与影响》,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196. 吴心伯:《促进中美在亚太地区的良性互动》,载《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5期。

197. 周建仁:《同盟理论与美国“重返亚太”同盟战略的应对》,载《当代亚太》,2015年第4期。

198. 赵春哲:《2016年美国经济形势分析》,载《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第12期。

199. 郭延军、任娜:《湄公河下游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各国政策取向与流域治理》,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13年第7期。

200. 曹云华等:《东南亚:新世纪中国外交的前沿》,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01. 张凯:《重返东南亚:美国的战略进取及其影响》,载《当代世界》2016年第3期。

202. 贾旭阳:《美国强化与越南经济关系:动机、进程及影响》,载《当代世界》,2016年第4期。

203. 仇朝兵:《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公共外交》,载《美国研究》,2007年第2期。

204. 尤洪波:《论美国对菲律宾的经济援助》,载《亚太经济》,2011年第6期。

205. 唐小松、刘丹:《美国的东南亚民主战略与〈东盟宪章〉背后的困境》,载《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4期。

206. 陈建荣:《东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及布什政府的东盟政策》,载《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5期。

207. 仇朝兵:《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全面伙伴关系”评析》,载《美国研究》,2015年第2期。

208. 韩凝:《美国国际开发署对菲律宾援助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年第2期。

209. 马荣久:《国内政治与外交决策:以领土争端中的印度对华决策为例(1959—1962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2期。

210. 李松寒、王森:《与大国共舞——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载《东南亚纵横》,2012年9期 。

211. 白雪峰:《冷战后美国东南亚政策的调适》,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12. 韩锋:《美国使用樟宜海军基地的战略影响》,载《当代亚太》,2001年第7期。

213. 傅梦孜:《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期。

214. 萨本望:《布什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和平与发展》,2002年第4期。

215. 王路:《大国竞相拓展与东盟关系》,载《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216. 陈奕平:《菲美安全合作及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分析》,载《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6期。

217. 黄莺:《“9·11”事件后的菲美军事关系》,载《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第5期。

三、 学位论文

1. 费昭珣:《同盟理论视角下的美国与东南亚军事关系》,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

2. 邵君昱:《美国21世纪“重返”东南亚的安全战略分析》,国防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3. 王肖亮:《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体系、结构与效能》,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

4. 张雨涵:《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及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5. 赵鹏:《“9·11”之后的泰美关系研究》,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6. 毛吉康:《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研究——兼论中国的对策》,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7年。

7. 赵嵘:《美国联盟战略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03年。

8. 汪伟民:《联盟理论与美国的联盟战略——以美日、美韩联盟研究为例》,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5年。

9. 付瑞红:《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1989—2008)》,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论文,2010年。

10. 王兰:《奥巴马政府的东南亚政策解析》,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11. 侯晓敏:《新一轮南中国海争端问题的起因及其解决思路》,安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年。

12. 黄小勤:《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调整及中国的对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位论文,2001年。

13. 翟航宇:《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14. 吴永刚:《“民主化”缅甸:奥巴马政府缅甸政策》,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3年。

15. 顾园园:《奥巴马政府的东南亚公共外交》,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16. 杨雪梅:《关于重新升温的美菲同盟关系之研究》,南京大学学位论文,2013年。

17. 董立彬:《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年。

18. 曲道恩:《美国奥巴马政府南海地缘战略研究》,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4年。

19. 程鹏翔:《同盟拓展:21世纪初美澳同盟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

20. 林宗汉:《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战略1991—2004》,台湾中山大学学位论文,2005年。

四、 外文资料

(一) 学术专著和报告

1. George Liska, Nations in Alliance: The Limits of Interdependenc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62.

2. Stephen Walt,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2.

3. Robert Rothstein, Alliances and Small Power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5.

4. Davi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Macmillan, 1968.

5. William Riker,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Coalitio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2.

6. Robert Osgood, Alliance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8.

7. Glenn Snyder, Alliance Politic,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

8. Charles Kegley, Jr., and Gregory Raymond, When Trust Breaks Down: Alliance Norms and World Politics, South Carol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9. Arnold Wolfers ed., Alliance Policy in the Cold War,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59.

10. Norman Graebner ed., Ideas and Diplomacy: Readings in the Intellectual Tradition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11. Alexander Decode, A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78.

12. Thomas Bailey, A Diplomatic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4.

13. John Peters, The U.S. Military: Ready for the New World Order,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3.

14. Robert Black Will and Paul Dibb, eds., Americas Asian Alliances,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

15. Robert McMahon, The Limits of Empire: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east Asia since World War Ⅱ,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16. Joshua Kurlantzick, Chinas Charm: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Policy Brief, No.47, 2006.

17. James Tyner, Americas Strategy in Southeast Asia: From the Cold War to the Terror War, Washington D.C.: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6.

18. John King, Southeast Asia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56.

19. David Wils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uture of Thailand, California: Praeger Publishers, 1970.

20. Edward Keefer, David Mabon, Frus, 1955—1957, East Asian Security;Cambodia;Laos, Vol.ⅩⅪ,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0.

21. Chitamani Mahapatra, American Role in the Origin&Growth of ASEAN, New Delhi: ABC Publish House, 1990.

22. Gary Hess, United States Emergence as a Southeast Asian Pow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7.

23.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John Kennedy, 1963, Washington, D.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3.

24. Ken Booth and Tim Dunne, eds., Word in Collision: Terror and the Future of Global Order, London: Palgrave/New York: St Martins, 2002.

25.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September 30, 2001.

26.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02.

27. John Ikenberry and AnneMarie Slaughter, Forging a World of Liberty under Law, U.S.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September 27, 2006.

28. Kim Kyungwon, Tommy Kob, Farooq Sobhan, Americas Role in Asia: Asian Views, The Asia Foundation, 2004.

29. Donald Weatherbe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The Struggle for Autonomy,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9.

30. Jeffrey Bader, Obama and Chinas Rise: An Insiders Account of Americas Asia Strateg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2.

31. Donilon, President Obamas Asia Policy and Upcoming Visit to Asia, CSIS Report, November 9, 2012.

32. Patrick Cronin, Sustaining the Rebalance in Southeast Asi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Next Administration,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2016.

33. Michael Wesley, The Howard Paradox, Australian Diplomacy in Asia, 1996—2006, Sydney: ABC books, 2007.

34.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Japans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White Paper 2011.

35. Stewart Firth, Australia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Australian Foreign Policy, New South Wales: Allen & Unwin, 1999.

36. Australia Department of Defence, Australias Strategic Policy, 1997.

37. Department of Defence, Defence White Paper: Defence 2000Our Future Defence Force, 2000.

38. 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8.

39. Dick Nanto, East Asian Regional Architecture: New Economic and Security Arrangements and U.S. Policy, CRS Report, 2008.

40. Ashley Tellis, Andrew Marble, &Travis Tanner eds., Asias Rising Power and Americas Continued Purpose, Strategic Asia 201011, Washington, DC: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2010

41. Ashley Tellis, Andrew Marble and Travis Tanner, ed., Asias Rising Powers and Americas Continued Purpose,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2010.

42. John Bresnan, From Dominoes to Dynamo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utheast Asia,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994.

43. Peter Chalk and Carl Ungerer, Neighbourhood Watch: The Evolving Terrorist Threat in Southeast Asia, 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2008.

44.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trategy for Combating Terrorism, 2003.

45. Kwa Chong Guan and John Skogan eds., Maritime Security in Southeast Asi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46. Maria Ressa, Seeds of Terror: An Eyewitness Account of AlQaedas Newest Center of Oper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Free Press, 2003.

47. Kumar Ramakrishna and See Seng Tan eds., After Bali: The Threat of Terrorism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2003.

48. Robert Ellsworth, Andrew Goodpaster, and Rita Hauser,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A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2000, Report for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July 2000.

49. The White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y 2010.

50.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4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February 28, 2005.

51. The White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rch 2006.

52. Evelyn Goh, Sheldon Simon ed., China, the US and South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09.

53. Bruce Vaughn and Wayne Morrison, 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Trend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April 4, 2006.

54. Evelyn Goh, Meeting the China Challenge: The U. S. in Southeast Asian Regional Security Strategies, No.16, Washington, D.C.: The EastWest Center, 2005.

55. Ralph Cossa, Brad Glosserman, Michael McDevitt, Nirav Patel, James Przystup, Brad Roberts,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Pacific Region: Security Strategy for Obama Administration, February 2009.

56. Wilson Lee, Robert Hathaway, William Wise ed., U.S. Strateg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ashington: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2003

57.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2012.

58. Michael Green, Zack Cooper, Kathleen Hicks, John Schaus, Mark Cancian, Asia Pacific Rebalance 2025: Capabilities, Presence and Partnerships, An Independent Review of US Defense Strategy in the AsiaPacific, CSIS Report, January 2016.

59. Richard Sokolsky, Angel Rabasa, C.R. Neu, The Role of Southeast Asia in U.S. Strategy Toward China, Rand Corporation, 2000.

60. Walter Lohman, Tim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to Turn to Substance in Southeast Asia, The Heritage Report, June 20, 2009.

61. Renato Castro, Walter Lohman, Empowering a New Era in the United StatesPhilippines Security Alliance,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June 28, 2010.

62. Mark Manyin, Susan Lawrence, et al, Pivot to the Pacific?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Rebalancing” Toward Asia, CRS Report, March 28, 2012.

63. Evan Feigenbaum and Robert Manning,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New Asia,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Special Report 50, November 2009.

64. CSIS Southeast Asia Initiative, U.S. Alliances and Emerging Partnerships in Southeast Asia: Out of the Shadows, July 2009.

65. Michael Green, Victor Cha, Bonnie Glaser, Mattew Goodman, Christopher Johnson, Scott Miller, Richard Rossow, “Pivot 2.0”How the Administration and Congress Can Work Together to Sustain American Engagement in Asia to 2016, A Report of the CSIS Asia Program, January 2015.

66. Richard Cronin and Timothy Hamlin, Mekong Turning Point: Shared River for a Shared Future, Stimson Center, 2012.

67. Kurt Campbell, The Pivot: The Future of American Statecraft in Asia, Hachette Book Group, 2016.

68.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09, London: Routledge, 2009.

69. Evan Medeiros, Keith Crane, et al, Pacific Currents: The Responses of US Allies and Security Partners in East Asia to Chinas Rise, RAND Corporation, 2008.

70. Kerry Dumbaugh, ChinaU.S. Relation: Current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April 2, 2009.

71. Steven Mosher, Hegemony: Chinas Plan to Dominate Asia and the World, San Francisco: Encounter Books, 2000.

72. Thomas Lum, Wayne Morrison and Bruce Vaughn, Chinas “Soft Power”in Southeast Asia,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2008.

73. Department of Defense, Joint Operational Access Concept, January 17, 2012.

74. Vikram Singh, Yuan Peng, Melanie Hart, Brian Harding, Zhang Xuegang, Chen Wenxin, and Zhang Fan, Recalibrating U.S.China Re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October 25, 2016.

75. Michael Donelan,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2.

76. Francis Beer, ed., Alliances: Latent War Communitie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0.

77. Julian Friedman, Christopher Bladen and Steven Rosen, eds., Allianc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oston, Mass: Allyn and Bacon, Inc., 1970.

78. William Riker,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Coalitio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2.

79. Winston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Cassell, 1948.

80. William Langer, The Diplomacy of Imperialis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53.

81. Seyom Brown, The Faces of Power: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from Truman to Johns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82. Martin Wight, Power Politics,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78.

83. Randall Schweller, Deadly Imbalances: Tripolarity and Hitlers Strategy of World Conque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84. Paul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2000, New York: Rnadom House, 1987.

85. Graham Allison and Gregory Treverton eds., Rethinking America s Security: Beyond Cold War to New World Orders, New York: Norton, 1992.

86. Alexander Decode, A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78.

87. Department of Stat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50—1955, Basic Documents,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l957.

88. William Slany, John Glennon, Douglas Houston, N. Sappington and George Kent,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1945, European Advisory Commission, Austria, Germany, Volume Ⅲ,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8.

89. Walter Liperman, The Cold War: Studied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72.

90. Kathleen Rasmussen,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9—1976, Volume E15, Part 2, Documents on Western Europe, 1973—1976,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14.

91. Richard Nixon, U.S. Foreign Policy for the 1970s: Building for Peace, New York: Harper&Row Publishers, 1971.

92. Roger Buckley, USJapan Alliance Diplomacy, 1945—1990,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93. John Peters, The U.S. Military: Ready for the New World Order, New York: Praeger, 1993.

94. Michael Brown et al, ed., The Peril of Anarchy: Contemporary 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95.

95. Axel Krause, Inside the New Europ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1.

96. Department of Defense, Report on the BottomUp Review, October 1993.

97. Department of Defense, 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 Pacific Region, 1995.

98. Richard Armitage and Joseph Nye, The U.S.Japan Alliance: Anchoring Stability in Asia, CSIS Report, 2012.

99. Australia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Defence, Defence White Paper 2013, May 2013.

100. Hans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Revised by Kenneth Thompson, sixth editio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1. Emma ChanlettAvery and Ben Dolven, Thailand: Background and U.S. Relations, CRS Report, 2013.

102.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Independent Panel, The QDR in Perspective: Meeting Americas National Security Needs in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U.S. Institute of Peace, 2010.

103. Thomas Lum,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U.S. Interests, CRS Report, April 5, 2012.

104. CSIS Southeast Asia Institution, U.S. Alliances and Emerging Partnerships in Southeast Asian out of the Shadow, 2009.

105. J.J. Suh, Peter Katzenstein and Allen Carlsion, eds., Rethinking Security in East Asia: Ident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06. Power and Efficiency, Singapore: NUS Press, 2008.

107. Amitav Acharya,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Toronto: Rutledge, 2009.

108. Bilveer Singh, The Vulnerability of Small States RevisitedA Study of Singapores PostCold War Foreign Policy, Indonesia: MADA University Press, 1999.

109. Tim Huxley, An Arms Race in the Region? Southeast Asian Defence Policies, Military Spending and weapons Procurement, IISS(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y, Singapore)Adelphi Paper 449, 2008.

110. U.S.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Toward A New Partnership in Responsibility Sharing: An Overview of the 1996 Report to Congress on Strategic Context of Responsibility Sharing, 1996.

111. Robert Art,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and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112. Mark Beeson edited, Bush and Asia: Americas Evolving Relationships with 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06.

113. Pavin Chachavalpongpun, Competing Diplomacies Thailand Amidst SinoAmerican Rivalry, in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Singapore: ISEAS Yusof Ishak Institute, 2011.

114. Ashley Tellis, Abraham Denmark and Greg Chaffin ed., Strategic Asia 201415: U.S. Alliances and Partnerships at the Center of Global Power, Seattle and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2014.

115. Elizabeth Randall, Alliances and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Carlisl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6.

116. U.S. Department of Defence, The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5, 2015.

117. Michael Leifer, ASE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1989.

118. Joseph Chinyong Liow and Ralf Emmers eds., Order and Security in Southeast Asia: Essays in Memory of Michael Leifer, London: Routledge, 2006.

119. Nguyen Manh Hung, Oil Rig Crisi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rompts Vietnam to Consider Stronger Tie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CSIS Report, May 30, 2014.

120.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Limits in the Seas, China: Maritime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ecember 5, 2014.

121. Australia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Defence, Defence White Paper 2016, 2016.

122. Ely Ratner, A Summer Calendar for Advancing U.S. Policy toward the South China Sea,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May 2014.

123. T.V. Paul, James Wirtz, and Michel Fortmann,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24. Richard Cronin and Timothy Hamlin, Mekong Turning Point: Shared River for a Shared Future, Stimson Center Report, 2012.

125. Mark Webber, James Sperling and Martin Smith, NATOs PostCold War Trajectory: Decline or Regeneratio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126. Nevelina Pachova, Mikiyasu Nakayama and Libor Jansky eds., International Water Security: Domestic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Tokyo: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2008.

127.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and Thail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 Greater Mekong Environmental Outlook 2007, Bangkok: UNEP, 2007.

128. Nguyen Thi Dieu, The Mekong River and the Struggle for Indochina, Praeger, 1999.

129. Matti Kummu, Marko Keskinen and Olli Varis eds., Modern Myths of the Mekong, Helsinki: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

130. Richard Cronin and Timothy Hamlin, Mekong Turning Point: Shared River for a Shared Future, Stimson Center, 2012.

131. Ashok Swain, Managing Water Conflict: Asia,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London: Routledge, 2004.

132. IMF,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2016.

133. AseanChina Expert Group, Forging Closer ASEAN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 Report Submitted by the ASEANChina Expert Goup, 2001.

134. Saw SweeHock, Sheng Lijun, Chin Kin Wah, AseanChina Relations: Realities and Prospects, Singapore: Utopia Press Pte Ltd, 2005.

135. Anne Booth, Chinas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Indonesia: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2011.

136. David Shambaugh ed., Tangled Titan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13.

137. Thomas Lum and Ben Dolve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U.S. Interests 2014, CRS Report, 2014.

138. U.S. Department of Defence,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2.

139.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6, May 13, 2016.

140.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2010 Report, 2010.

141. Ronald ORourke,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2013.

142.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2009 Report, 2009.

143. John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2001.

144. Cam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Chinas Military & the U.S.Japan Alliance in 2030: A Strategic Net Assessment, May 3, 2013.

145. Iis Gindarsah, Politics, Security and Defense in Indonesia: Interactions and Interdependencies,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National Security College Issues Brief, No.3, 2014.

146. DSCA, Foreign Military Sales, Foreign Military Construction Sales and Other Security Cooperation Historical Facts, Fisical Year Series, September 30, 2013.

147. Jim Thomas and Harry Foster, The Geostrategic Return of the Philippines,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 April 18, 2012.

148. David Berteau, Michael Green, Gregory Kiley, Nicholas Szechenyi, U.S. Force Posture Strategy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An Independent Assessment, CSIS, 2012

149.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The Antiterrorism Assistance Program: Report to Congress for Fiscal Year 2004, 2005.

150. Murry Hiebert, Ted Osius, Gregory Poling, A U.S.Indonesia Partnership for 2020: Recommendations for Forging a 21st Relationship,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port, 2013.

151.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Patterns of Global Terrorism, 2003.

152. Bruce Vaughan, Indonesia: Domestic Politics, Strategic Dynamics, and U.S. Interests, CRS Report, January 31, 2011.

153. Carol Lancaster, Transforming Foreign Aid: United States Assist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

154. 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1979.

155. John Montgomery, Foreign Aid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nglewood: PrenticeHall, Inc., 1967.

156. Mark Manyin, U.S.Vietnam Relations in 2011: Current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2012.

157. Thomas Lum and Rhoda Margesson, Typhoon Haiyan(Yolanda): U.S. and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Philippines Disaster, CRS Report, February 10, 2014.

158. Guy Arnold, Aid and the The Third World: North/South Divide, London: Robert Ryce Limited, 1985.

159. Murray Hiebert, Phuong Nguyen, Gregory Poling, A New Era in U.S. Vietnam Relations, Center for Strategic&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4.

160. Thoma Lum, U.S. Foreign Aid to East and South Asia: Selected Recipients, CRS Report, 2008.

161.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oreign Aid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Washington, D.C., 2002.

162. Department of State and USAID, Security, Democracy, Prosperity: Strategic Plan, Fiscal Years 2004—2009, 2003.

163. Bureau for Policy and Program Coordination,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 Foreign Aid: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Twenty First Century, 2004.

164. Millennium Challenge Corporation, Report on the Criteria and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ing the Eligibility of Candidate Countries for Millennium Challenge Account Assistance in FY 2005, Washington D. C., 2004.

165.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 for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and the 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 Office of Inspections, Inspection of Voice of Americas Indonesian Service, Report Number ISPIB1161, August 2011.

166. Albert Weinberg, Manifest Destiny: A Study of Nationalist Expansionism in American History,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3.

167. David Shambaugh, ed.,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168. James Dobbins, David Gompert, David Shlapak and Andrew Scobell, Conflict with China: Prospects, Consequences, and Strategies for Deterrence, Rand Occasional Paper, 2011.

169. Alex Schmid, Public Opinion Survey Data to Measure Sympathy and Support for Islamist Terrorism: A Look at Muslim Opinion on AlQaeda and IS, ICCT Research Paper, 2017.

170. Mark Manyin, Stephen Daggett, Ben Dolven, Susan Law Rence, Michael Martin, Ronald Rourke, and Bruce Vaughn, Pivot to the Pacific?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Rebalancing” Toward Asia, CRS Report, 2013.

171. Department of Defense of United States,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Asian Pacific Rim: A Report to Congress, 1992.

172. The White House,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 July 1994.

173. Bruce Vaughn et., Terrorism in Southeast Asia, CRS Report, 2004.

174. Bruce Vaughn et., Terrorism in Southeast Asia, CRS Report, 2005.

175. Emma ChanlettAvery, Thailand: Background and US Relations, CRS Report, June 21, 2010.

176. Richard Grimmett, U.S. Arms Sales: Agreements with and Deliveries to Major Clients, 2002—2009, CRS Report, 2010.

177. US Department of State, The Antiterrorism Assistance Program: Report to Congress for Fiscal Year 2002, 2003.

178. US Department of State, The Antiterrorism Assistance Program: Report to Congress for Fiscal Year 2003, 2004.

179. Mark Manyin, U.S.Vietnam Relation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2008.

180. Overview of ASEANUnited States Dialogue Relations, ASEAN Secretariats Information Paper, October 2017.

181. Views of a Changing World: The Pew Global Attitude Project,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People and the Press, 2003.

182. Sheldon Simon ed., China, the US and South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09.

183. John Prescott, Political Geography of the Oceans, Newton Abbot: David & Charles, 1975.

184. Hiebert Murray, Ted Osius, and Gregory Poling, A USIndonesia Partnership for 2020, CSIS Report, 2013.

185. Park Hee Kwon, Maritime Issues and Disputes in Northeast Asia: A Challenge for Cooperation, 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0.

186. Ronald Rourke, Navy Role in Irregular Warfare and Counterterrorism: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June 4, 2009.

187. Aaron Friedberg, A Contest for Supremacy: China, America, and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Asia,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2011.

188. Lan Fergusson and Bruce Vaughn, The 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CRS Report, December 12, 2011.

189. Carola Mcgiffert ed., Chinese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CSIS Report, 2009.

190. Patrick Cronin, Restraint Recalibrating American Strategy,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June 2010.

191.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 Review of Maritime Transport 2016, 2016.

192. Myron Nordquist, John Norton Moore & Kuenchen Fu ed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the Sea and China, Leiden/Boston: Martinus Nijhoff, 2006.

193. Muthiah Alagappa, eds., Asian Security Order: Instrumental and Normative Featur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94. Andrew Nathan and Andrew Scobell,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195. Kent Calder and Francis Fukuyama, eds., East Asian Multilateralism: Prospects for Regional Stabilit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8.

196. David Gompert and Phillip Saunders, The Paradox of Power, SinoAmerican Strategic Restraint in an Age of Vulnerabilit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11.

197.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17: Gaining Momentum?April 2017.

198.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Seeking Sustainable Growth, October 2017.

199.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3, 2013.

200. David Lampton, The Three Faces of Chinese Power: Might, Money, and Mi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201.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7.

202.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Yearbook 2012: Armaments, Disarma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12.

203.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5, New York and Geneva, 2015.

204. Goldman Sachs, Outlook, 2013.

205. 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4—2015, 2014.

206. Kishore Mahbubani, The Great Convergence: Asia, the West, and the Logic of the On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3.

207.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Global Trends 2030: Alternative Worl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2012.

208. Ashley Tellis and Travis Tanner, eds., Strategic Asia 201213: Chinas Military Challenge, Seattl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2012

209. Christopher Whitney, David Shambaugh, Soft Power in Asia: Results of a 2008 Multinationa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and the East Asia Institute, June, 2009.

210. Jurgen Hacke, ASEANs Diplomatic and Security Cultur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London: Routledge Press, 2003.

211. U.S.Department of Defense, Strengthening U.S. Global Defense Posture, Washington, D.C., September 2004.

212. Jon Klaus, US Military Overseas Basing: Background and Oversight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2004.

213. Kenneth Conoboy, Challenges to the U.S.ASEAN QuasiAlliance,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Report, No.60, April 21, 1987.

214. 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2017.

215. Ruhl Bartlett, The Record of American Diplomac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47.

(二) 论文

1. George Modelski, “Studies of Alliances: A Review”, Journal of Conflict Solution, Vol.7, December 1963.

2. Glenn Snyder, “Alliance Theory: A Neorealist First Cu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4, No.1, Spring 1990.

3. Glenn Snyder, “The Security Dilemma in Allianc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Vo1.34, No.3, July l984.

4. Brian Lai, Dan Reiter, “ Democracy, Political Similarity, and International Alliance, 1816—1992”,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44, No.2,2000.

5. Brett Ashley Leeds, “Alliance Reliability in Times of War: Explaining State Decisions to Violate Treat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7, No.4,2003.

6. Michael Altfeld, “The Decision to Ally: A Theory and Test”,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Vol.37, No.4,1984.

7. James Baker, “American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Winter 1991/1992, Vol.70, No.5,1992.

8. Diane Manzy and Brian Job, “US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Limited Reengagement after Years of Benign Neglect”, Asian Survey, Vol.47, No.4, 2007.

9. John Conybeare and DongHun Kim, “Democracy,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Corporate Alliance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No.54, October 2010.

10. Marvin Ott,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Challenges: Americas Responses?”Strategic Forum, No. 222, October 2006.

11. Gregory Corning, “ The Philippine Bases and U.S. Pacific Strategy”, Pacific Affairs, Vol.63, No.1,1990.

12. Renato Cruz de Castro, “The USPhilippine Alliance: An Evolving Hedge against an Emerging China Challeng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Affairs, Vol.31, No.3, December 2009.

13. Purnendra Jain and John Bruni, “Japan,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Little NATO or Shallow Allianc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 Pacific, Vol .4, 2004.

14. Matthew Daley, “U.S. Interests and Policy Priorities in Southeast Asia”, The DISA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ssistance Management, Vol.25, No.4, 2003.

15. Aaron Friedberg, “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for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8, No.3, Winter 1993—1994.

16. Michael Green, “Get Asia Right”, Asia Policy, No.7, January 2009.

17. Jusuf Wanandi, “ASEANs China Strategy: Towards Deeper Engagement”, Survival, Vol. 38, No.3, Autumn 1996.

18. David Shambaugh: “Containment or Engagement of China: Calculating Beijings Respon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1, No.2, Fall 1996.

19. Hillary Clinton, “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189, November 2011.

20. Hugh De Santis, “The Dragon and the Tigers: China and Asian Regionalism”, World Policy Journal, No. 2, Summer 2005.

21. Donald Emmerson, “ Security, Community, and Democracy in Southeast Asia: Analyzing ASEAN”,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6, No.2, 2006.

22. John Berthelsen, “ Will Chinese Consumers Come to the Wests Rescue?”Global Asia, Vol.6, No.4, Winter 2011.

23. Evan Resnick, “Strange Bedfellows: U.S Bargaining Behavior with Allies of Convenien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Vol. 35, No. 3, Winter 2010/11.

24. Joey S.R. Long, Simon Tay, Kumar Ramakrishna, Carlyle Thayer and Zheng Wang, “U.S. Reengagement in Asia”, Asia Policy, No.12, July 2011.

25. Paul Chambers, “U. S. Thai Relations after 9/11: A New Era in Cooperation? ”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6, No. 3, 2004.

26. Zachary Abuza, “Tentacles of Terror: AlQaedas Southeast Asian Network”,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4, No.3, 2002.

27. Renato Cruz De Castro, “The Revitalized PhilippineU. S. Security Relations”, Asian Survey, Vol. XLⅢ, No. 6, Nov/Dec 2003.

28. Hiro Katsumata, “Establishment of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Constructing a Talk Shop or a Norm Brewery?”The Pacific Review, Vol.19, No.2, 2006.

29. John Berthelsen, “Will Chinese Consumers Come to the Wests Rescue?”Global Asia, Vol.6, No.4, Winter 2011.

30. Thomas Fingar, “Chinas Rise: Contingency, Constraints, and Concerns”, Survival, Vol.54, No.1, 2012.

31. Kenneth Lieberthal, Wang Jisi, “Addressing U.S.China Strategic Distrust”, John Thornton China Center Monograph Series, No.4, 2012.

32. Jonathan Kirshner, “The Tragedy of Offensive Realism: 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 Rise of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8, No.1, 2012.

33. Michae Beckley, “Chinas Century?Why Americas Edge Will End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6, No.3, 2011/2012.

34. Shaun Breslin, “Understanding Chinas Regional Rise: Interpretations, Identities and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85, No.4, 2009.

35. David Shambaugh, “Containment or Engagement of China: Calculating Beijings Respon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1, No.2, 1996.

36. Jusuf Wanandi, “ASEANs China Strategy: Towards Deeper Engagement”, Survival, Vol. 38, No.3, 1996.

37. Ash Carter, “The Rebalance and AsiaPacific Security: Building a Principled Security Network”, Foreign Affairs, Vol.95, No.6, 2016.

38. John Ikenberry,“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3.0: America and the Dilemmas of Liberal World Order”,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7, No.1, 2009.

39. Robert Ross, “The Problem with the Pivot: Obamas New Asia Policy Is Unnecessary and Counterproductive”, Foreign Affairs, Vol.91, No.6, 2012.

40. Stephen Biddle, “Rebuilding the Foundations of OffenseDefense Theo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63, No.3, 2001.

41. Kai He, “Institutional Balancing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Balance of Power Strategies in Southeast Asia”, Europ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4, No.3, 2008.

42. John Mearsheimer, “Chinas Unpeaceful Rise”, Current History, Vol.105, No.690, 2006.

43. Joseph Nye, Jr.,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wer: Dominance and Decline in Perspective”, Foreign Affairs, Vol.89, No.6, 2010.

44. Joshua Rowan, “The U.S.Japan Security Alliance, ASEA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Asian Survey, Vol.45, No.3, 2005.

45. Chia Lin Sien,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raits of Malacca and Singapore”, Singapor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Comparative Law, No.2, 1998.

46. Antonio Fiori and Andrea Passeri, “Hedging in Search of a New Age of NonAlignment: Myanm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The Pacific Review, Vol.28, No.5, 2015.

47. Robert Ros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4, 1999.

48. Bhubhindar Singh, “ASEANs Perceptions of Japan”, Asian Survey, Vol.XLⅡ, No.2, 2002.

49. Renato De Castro, “The 21st Century PhilippineU.S. 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EDCA): The Philippines’ Policy in Facilitating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Strategic Pivot to Asia”, The Korean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 Vol.26, No.4, 2014.

50. Meredith Kolsky Lewis,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New Paradigm or Wolf in Sheeps Clothing?”Bos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Vol.34, No.1, 2011.

51. Carlyle Thayer, “US Rapprochement with Laos and Cambodia”,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32, No.3, 2010.

52. Lee JaeHyung, “Chinas Expanding Maritime Ambi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the Indian Ocea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4, No.3, 2002.

53. Howard Dooley, “The Great Leap Outward: Chinas Maritime Renaissance”,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Vol.26, No.1, 2012.

54. Lyle Goldstein, “Chinese Naval Strateg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 Abundance of Noise and Smoke, but Little Fir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33, No.3, 2011.

55. YannHuei So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 the New Millennium: Before and after 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 Ocean Development & International Law, Vol.34, Issue 3/4, 2003.

56. Sheldon Simon, “Conflict and Diplomac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View from Washington”, Asia Survey, Vol.52, No.6, 2012.

57. A.Z.Hilali, “Indias Strategic Thinking and It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Asian Survey, Vol.41, No.5, 2001.

58. Alice Ba, “ASEANs Stakes: The South China Seas Challenge to Autonomy and Agency”, Asia Policy, Vol.21, No.1, 2016.

59. Catherine Jones, “Great Powers, ASEAN, and Security: Reason for Optimism?”The Pacific Review, Vol.28, No.2, 2015.

60. Wei Ling, “Rebalancing or DeBalancing: U.S. Pivot and East Asian Orde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 Vol.35, Issue 3, 2013.

61. Mark Beeson and Diane Stone, “Patterns of Leadership in the AsiaPacific: A Symposium”, The Pacific Review, Vol.27, No.4, 2014.

62. Walter Lohman,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Southeast Asia”,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Strategic Affairs, Vol. 39, Issue 1, 2017.

63. Christian Le Mire, “Rebalancing the Burden in East Asia”, Survival, Vol.55, No.2, 2013.

64. Seng Tan, “Facilitating the US Rebalanc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Singapore as Americas Security Partner”, Security Challenges, Vol.12, No.3, 2016.

65. Renato Cruz De Castro, “The Philippines in 2011, Muddling through a Year of Learning and Adjustment”, Asian Survey, Vol.52, No.1, 2012.

66. Victor Sumsky, “America in East Asia: The Rise and The Waning of a Benevolent Hegemony Image”,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No.18, 2007.

67. Rory Medcalf, “In Defence of the IndoPacific: Australias New Strategic Map”,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8, No.4, 2014.

68. Renato Cruz De Castro, “Addressing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in Southeast Asia: A Matter of Strategic or Functional Approach?”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6, No.2, 2004.

69. Shawn Crispin,“Thailands War Zon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1, 2004.

70. John Oneal, “The 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 and Burden Sharing in NAT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4, No.3, 1990.

71. Mancur Olson, Richard Zeckhauser, “An Economic Theory of Allianc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48, No.3, 1966.

72. Tony TaiTing Liu and Hung MingTe, “U.S. Foreign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under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Explaining U.S. Return to Asia and Its Strategic Implications”, USAK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Law, Issue 5, 2012.

73. Catharin Dalpino, “US Security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 in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Strategic Affairs, Vol. 39, Issue 1, 2017.

74. William Tow, “Trump and Strategic Change in Asia”, Strategic Insights, No.113, 2017.

75. Ian Storey and Malcolm Cook, “The Impending Trump Presidency and Southeast Asia”, Perspective, No.63, No. 21, 2016.

76. Donald Trump, “America First”,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Vol. 82, Issue 6, 2016.

77. David Scott, “The ‘IndoPacific’New Regional Formulations and New Maritime Frameworks for USIndia Strategic Convergence”, AsiaPacific Review, Vol.19, No. 2, 2012.

78. Paule Dobriansky, “Human and U.S. Foreign Policy”,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12, No.2, 1989.

79. Sheldon Simon, “Thai Turmoil;President Postpones Indonesia Trip Again”, Comparative Connections, Vol.12, Issue 2, 2010.

80. Andrew Boutton and David Carter, “FairWeather Allies?Terrorism and the Allocation of US Foreign Aid”,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58, No.7, 2014.

81. Keith Griffin, John Enos, “Foreign Assistance: Objectives and Consequen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18, No.3, 1970.

82. Robert Mckinlay, Richard Little, “A Foreign Policy Model of U.S. Bilateral Aid Allocation”, World Polities, Vol.30, No.1, 1977.

83. Hans Morgenthau, “A Political Theory of Foreign Aid”,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6, No.2, 1962.

84. Satu Limaye, “United StatesASEAN Relations on ASEANs Fortieth Anniversary: A Glass Half Full”,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9, No.3, 2007.

85. “U.S.Indonesia Relations: Searching for Cooperation in the War Against Terrorism”,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 Vol.2, No.2, 2003.

86. Peter Chalk, “U.S. Security Assistance to the Philippines: A Success Story Against Terrorism”, CTC Sentinel, Vol.1, Issue 3, 2008.

87. Mark Valencia, “PSC Operations in the Malacca Strait: Legal and Political Issues and Options”, The Indonesian Quarterly, Vol.33, No.4, 2005.

88. Pamela Sodhy, “U.S.Malaysian Relations during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ecurity Aspects”,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Affairs, Vol.25, No.3, 2003.

89. Paul Chambers, “U.S.Thai Relations after 9/11: A New Era in Cooperatio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6, No.3, 2004.

90. “Singapore and the US: Security Partners, Not Allies”, Strategic Comments, Vol.19, Issue 5, 2013.

91. Zachary Abuza, “Learning by Doing: AlQaedas Allies in Southeast Asia”, Current History, Vol.103, No.672, 2004.

92. Charles Comer, “Leahy in Indonesia: Damned if You Do(and Even if You Dont)”, Asian Affairs: An American Review, Vol.37, No.2, 2010.

93. Samuel Huntington, “Americas Changing Strategic Interests”, Survival, Vol.33, No.1, January/February 1991.

94. Peter Petri and Michael Plummer,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nd AsiaPacific Intergration: Policy Implications”, Policy Brief, No.PB1216, 2012.

95. John Wong, Sarah Chan, “ChinaAsia Free Trade Agreement Shaping Future Economic Relations”, Asian Survey, Vol.XLⅢ, No.3, 2003.

96. Alyssa Greenwald, “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ACFTA): a Legal Response to Chinas Economic Rise?”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 International Law, Vol.16, 2006.

97. Ian Tsungyen Chen,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Power: Assessing Chinas Global and Regional Interdependence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 Vol.14, No.2, 2014.

98. Avery Goldstein, “First Things First: The Pressing Danger of Crisis Instability in U.S.China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7, No.4, 2013.

99. Stephen Walt, “Why Alliances Endure or Collapse, ”Survival, Vol.39, No.1, 1997.

100. Raymond Millen, “AirSea Battle and the Danger of Fostering a Maginot Line Mentality”, Military Review, Vol.95, No.2, 2015.

101. Robert Pape, “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 No.1, 2005.

102. Peter Van Ness, “Hegemony, not Anarchy: Why China and Japan Are not Balancing US Unipolar Pow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 Vol.2, No.1, 2002.

103. Robert Kagan, “Strategic Dissonance”, Survival, Vol.44, No.4, 2002—2003.

104. Michael Brenner, “The CFSP Factor: A Comparison of United States and French Strategies”,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38, No.3, 2003.

105. Danie Nexon, “Review Articles: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Balance”, World Politics, Vol.61, No.2, 2009.

106. West Pacc, “Singapore and the US: Security Partners, Not Allies”, Strategic Comments, Vol.19, No.5, 2013.

107. Amitav Sharpe, “An ASEAN Way to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The Pacific Review, Vol.16, No.2, 2003.

108. Barry Desker, Kumar Ramakrishna, “Forging an Indirect Strategy in Southeast Asi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5, No.2, 2002.

109. Robert Kagan, “Power and Weakness”, Policy Review, No.113, June and July 2002.

110. Randall Schweller, “ Bandwagoning for Porfit: Bring the Revisionist State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93.

111. W. Scott Thompson,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System”, Orbis, Vol.20, No.4, 1977.

112. Douglas Gibler and John Vasquez, “Uncovering the Dangerous Alliances, 1495—1980”,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2, No.4, 1998.

113. Joseph Nye, Jr., “The Case for Deep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Vol.74, No.4, 1995.

114. Mark Valencia, “Asia, the Law of the Sea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73, No.2, 1997.

115. Leszek Buszynski, “The South China Sea: Oil, Maritime Claims, and U. S.China Strategic Rivalry”,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2012.

116. Taylor Fravel, “Chinas Search for Military Power”,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1, No.3, 2008.

117. Joseph Nye, Jr.,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wer: Dominance and Decline in Perspective”, Foreign Affairs, Vol.89, No.6, 2010.

118. Prashanth Parameswaran, “The Power of Balance: Advancing USASEAN Relations under the Second Obama Administration”, The Fletcher Forum of World Affairs, Vol.37, No.1, 2013.

119. Daniel Twining, “Americas Grand Design in Asi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0, No.3, 2007.

120. Ian Holiday, “Raising the Stakes in Burma”,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2009.

121. John Mearsheimer, “Imperial by Design”,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111, 2011.

122. Ash Carter, “The Rebalance and AsiaPacific Security”, Foreign Affairs, Vol.95, No.6, 2016.

123. Joseph Nye,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Regional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23, No.3, 1969.

124. Ralf Emmers, “The Influenc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within the ASEAN Regional Form”,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3, Iss.2, 2001

125. Nadesan Ganesan, “ASEANs Relations with Major External Power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n, Vol.22, No.2, August 2000.

126. Evelyn Goh, “Great Powers and Hierarchical Order in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2, No.3, 2007/2008.

127. Denny Roy,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Balancing or Bandwagon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7, No.2, 2005.

128. Kumar Ramakrishna, “The Southeast Asian Approach to CounterTerrorism: Learning from Indonesia and Malaysia”,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Studies, 2005.

129. Amitav Acharya and Arabinda Acharya, “The Myth of the Second Front: Localizing the ‘War on Terror’ in Southeast Asi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0, No.4, 2007.

130. Barry Desker and Arabinda Acharya, “Targeting Islamist Terrorism in Asia Pacific: An Unending War”, Asia Pacific Review, Vol.11, No.2, 2004.

131. Anthony Smith, “A Glass Half Full: IndonesiaU.S.Relations in the Age of Terror”,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5, No.3, 2003.

132. Thomas Lum, et al.,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Current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South, Southeastern, and Central Asia, Vol.20, No.2, 2011.

133. ChengChwee Kuik, Nor Azizan Idris, Abd Rahim Md Nor, “The China Factor in the U.S.‘Reengagement’with Southeast Asia: Drivers and Limits of Converged Hedging”, Asian Politics &Policy, Vol.4, No.3, 2012.

134. Amitav Acharya and See Seng Tan, “Betwixt Balance and Community: America, ASE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 Vol.6, No.1, 2006.

135. Elizabeth Economy, “Chinas Rise in Southeast Asia: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14, 2005.

136. John Stirling, “ASEAN: The AntiDomino Factor”, Asian Affairs, Vol.7, No.5, 1980.

137. Frank Darling, “United States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Permanency and Change”, Asian Survey, Vol.14, No. 7, 1974.

138. John Gershman, “Is Southeast Asia the Second Front?” Foreign Affairs, Vol.81, No.4, 2002.

139. Robert Pape, “Empire Falls”, National Interest , No.99, February 22, 2009.

140. JaeKyung Park, “The US Pivot to Asia and Asias Pivot to the US”, Asia Pacific Bulletin, No.173, July 19, 2012.

141. Ralph Cossa, “Continuity and Change: U.S. Asia Policy”, PacNet, No.18, 2009.

142. Robert Sutter,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and U.S. Policy in Asia”,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31, No.2, 2009.

143. Sheldon Simon, “US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Courting Partners”, Comparative Connections, Vol.17, No.2, 2015.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撰写的优秀著作。该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艾思奇在书中采用了生动有趣的写作风格,将复杂的哲学问题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使得哲学变得贴近实际、易于理解。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哲学基本概念,并通过大量实例和分析,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大众哲学》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更是一部普及哲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阐述方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无论是对于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读物和参考书籍。
已完结,累计21万字 | 最近更新:三十四 非常时对宗教的态度:答熊实君

第一章 绪论

书名:
大众哲学
作者:
艾思奇
本章字数:
5969

一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哲学的踪迹可以在日常生活里找到

提起哲学,有的人会想到旧社会大学校教室里的一种难懂的课程,也有的人会想到那些算命先生。许多人总以为哲学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学问,或者是一种谈命运说鬼神的神秘思想,以为哲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隔得天地一般的远,普通人决难过问。其实,哲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哲学的踪迹。只因为是日常生活,我们太习惯了,太觉得平淡了,因此即使有了哲学,如果不仔细反省和体会一下,也就不觉得它是哲学。例如你有一个朋友,抗日战争以后和你离别七八年,现在又相见了。这时你作何感想?你首先就会觉得他和以前有种种不同,你觉得他的面容多少有些苍老了,但是,经过八年抗战的锻炼磨折,你会看出他的思想知识更进步,经验更丰富更成熟了。你们再攀谈攀谈,把七八年来各人的经历再叙述一番,就会使你有更多的感触。你会觉得一切都不同了。世界变了样,中国变了样。希特勒没有了,墨索里尼没有了,在中国的领土上也没有日本军阀横行霸道了。

中国有很大的地方成了解放区,广大的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翻了身,另外的地方却仍在国民党反动派专制独裁统治之下,在那里,美帝国主义代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地位,蒋介石的国民党代替了汪精卫的国民党的地位,广大人民遭受着比以前更厉害的压迫和痛苦,也更加积极更加团结地要起来反对这种压迫。就你们以前的朋友亲戚的情形来说,变化一定也很多。有的由小孩变成青年,有的由衰老而死亡了。有的人参加过抗战成了英雄,有的成了牺牲者,有的发了国难财或者胜利财,有的穷困失业。总之,你们会感到一切和以前都有不同,你们会觉得在七八年的时间过程中,有的事物新生出来,有的事物毁灭了,有的事物正欣欣向荣,成为新世界的主人,有的事物衰老没落,或者奄奄一息地进了坟墓,或者正在作疯狂的临死挣扎。这一切现象会使你们感动、叹息、兴奋,并且在你的头脑里,深深地印上一个“一切都变了”的观念。

这时,即使你是对哲学毫无研究的人,你在无意中已经有了一个真真实实的哲学思想了。你能觉察到这就是一种哲学思想吗?你只以为朋友的久别重逢是人们生活里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这件事情当中你的一切感想也只是日常生活里很平常的感想。你以为这种感想和你平常想象中的那种高深玄妙的哲学是毫不相干。你不但不了解这里面就有哲学,而且如果听见有人说这就是一种哲学思想,说不定你会大吃一惊,说:为什么这样普通的一件事和这样普通的感想中也有哲学呢?其实,你本来一点也用不着吃惊,你所以吃惊,只因为你向来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只有那种哲学专家们所写的书本里才有哲学,而忘记了千万人在生活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思想里面,到处包含着哲学思想的根苗。

千万人的生活和斗争中所发生的思想里包含着哲学思想的根苗

请你注意,我们说在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哲学的踪迹;我们又说,千万人在生活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思想里面,到处包含着哲学思想的根苗。这些话,有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哲学这东西并没有什么神秘玄妙,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很密切,书本上似乎很高深的哲学,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某些很平常的思想中间,并没有隔着铜墙铁壁。另一方面是说,日常生活的普通思想中,还不一定就有系统完整的哲学思想,它包含着哲学思想的一些根苗,没有它,就不能生长起哲学思想,就好像没有根苗就不可能生长起树木来一样。但是,完整的哲学思想必须是相当有系统的、明确的思想;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却常常不是这样,它常常是片断的、含糊的、零零碎碎而前后不一贯的感想,因此它和完整的哲学还是多少有些差别。

日常生活中的感想常是没有系统和不明确的,它还不能算完整的哲学思想

如像前面所说的,你和朋友久别重逢,觉得世界上一切都变了。这是你一时的感想。请问你对于自己所遭到的事物,是不是任何时候都作这样的想法?我想你一定很难作肯定的答复。你一定会觉得,有的时候,对于某些事物,你往往又会发生固定不变的感想。例如,你往往会以为石头是没有变化的东西,你在反动环境里生活和工作,碰到许多困难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生一种绝望的想法,以为黑暗环境无法改变。你有朋友不进步,不学好,你劝他许多次还没有效果的时候,你往往会想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成语。你还可以从你自己和别的朋友的日常思想中,举出其他许多例子,来证明这许多的感想,和你与朋友久别重逢时所想的并不一样,或者甚至于完全相反。这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的感想,常常是动摇不定的,常常被暂时的事物现象所影响,不能前后一贯。究竟是“一切皆变”呢?还是许多事物都不会变化呢?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往往在你一个人的头脑里混杂在一起,你往往觉得两种思想都好像有道理,没有方法辨别哪一种对和哪一种不对。这就表明日常的感想常常是没有系统的、不明确的,这里虽然有“一切皆变”的正确的哲学思想的萌芽,但还不能集中起来,成为前后一贯的完整的哲学思想。

要研究哲学,才能获得完整的哲学思想

因此,如果把哲学看成非常神秘玄妙的东西,以为它和人类日常生活隔着十万八千里,这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明白肯定地说,哲学就在千万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里。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以为日常生活中的感想里就有完整的哲学思想,那也同样是犯了错误。因为这样一来,就等于说,任何人都用不着研究哲学了,即使不研究,也可能有自己的明确而有系统的、甚至于很正确的哲学思想了。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哲学思想不是完整的哲学思想?为什么它常常是片断的、零零碎碎的、含糊不明的呢?为什么必须要经过一番研究,我们才可能掌握一种有系统的、明确的,前后一贯的完整哲学思想呢?

什么是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要答复这些问题,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我们的生活和思想。首先应该指出,我们的生活,不是平静无事的。它是阶级斗争的生活,是以工农为主的广大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斗争的生活。在我们中国,广大的人民的生活历来都是非常艰难困苦。一两千年来,人民受着封建统治阶级:皇帝、官僚、土豪劣绅,地主,恶霸以及国民党以来的新旧军阀:的压迫剥削,一百多年来,又加上了一个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以及和帝国主义密切结合的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经常勾结在一起,就像两座很大的山,压在中国人民的身上,其恶果首先是中国广大的农民没有地种,或种了地自己也吃不饱,工人失业,或有业也难养活家庭,学生不能安心读书,工商业不能发展。中国人民要向前发展,就必须推翻这两座大山。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了推翻这两座大山,进行了艰苦、英勇的伟大斗争。这些斗争发展成几次的革命高潮,最主要的是:清朝时候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辛亥革命运动,以上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没有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以后,又有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其中包括一九二四到一九二七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一九二七到一九三七年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十年国内革命战争),一九三七到一九四五年的抗日战争,以及一九四五年以后反对美蒋反动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经过了这样长期的英勇斗争,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成绩,在中国已经接近了全国的解放,在解放了的地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都被推翻了,农民得到了田地,工人生活得到了改善,工商业界得到发展的条件。但是,我们的斗争还是没有完结。因为,一方面,解放区以外的人民,现在还是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之下受压迫。在解放区,虽然这些反动势力都被推翻了,而它们的残遗势力并未完全消灭。因此全国人民,不论是解放区的或非解放区的,在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为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势力,并在将来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

我们的生活,就是广大人民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斗争

这一个斗争,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和这斗争发生关系,决不能逃避它的影响。所以,如果有人要问什么是我们当前的生活时,就应该答复说:我们的生活,就是广大人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斗争的生活,是在今天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以便将来更进一步争取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我们也许不觉得自己是在这样的斗争当中,但实际的情形却是如此。

复杂的各种各样的斗争,文化、思想的斗争是要反对思想上的麻醉,使广大人民觉醒起来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剥削人民的方法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我们的斗争内容,也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有军事的斗争,有政治的斗争,此外还有经济的和文化、思想的斗争。我们现在只讲一下文化、思想的斗争。这种斗争表现在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戏剧,小说、诗歌、理论、科学、哲学、法律、道德等许多方面。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通过他们的文化工具,散布他们的一套反动的、专制独裁的、殖民地奴化主义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内容主要的是要麻醉广大人民使之忘却自己是中国真正的主人,盲目服从专制独裁的“领袖”,向帝国主义者屈服,向封建势力和投机垄断的大官僚资本家屈服。因此,人民必须和这种思想作斗争。今天人民在革命的军事、政治、经济斗争中已锻炼出一套新的革命思想,这种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它的主要內容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大地主、大官僚资本家的专制独裁统治,要求广大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翁,在经济上得到解放,并且解放后向前发展,使我们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向帝国主义者献媚讨好,要求中国人民的独立、自由并与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平等的友好关系。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必须同时进行思想斗争,使自己的新的革命的思想明确地建立起来,使自己不受反动派思想的麻醉,不受某些落后思想的障碍,使自己的觉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导下日益提高,才能充分发挥革命斗争的力量。

我们的日常思想,经常受到全国文化、思想斗争的影响

现在要回到我们原来的本题上说话了。已经讲过,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斗争是分不开的,是时时刻刻受着这斗争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我们的日常思想,自然不断地受着这个伟大斗争的影响,首先是受着军事、政治、经济斗争的影响,同时也受着文化、思想斗争的影响。这些斗争是非常复杂、非常曲折的,而我们各个人的阶级出身和阶级地位也是极不一致的,因此在斗争中所形成的各个人的思想,也是各式各样,非常复杂的。特别是不在革命队伍当中,没有经过政治斗争锻炼和政治教育的普通人民的日常思想,常常是混乱的,它一方面也可能受到进步的革命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搀杂许多反动派的思想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或小资产阶级落后思想的成分。举最普通的例子来说,有一种人一方面也同情革命势力,另一方面又羡慕官僚军阀的阔绰生活(实际上是腐朽堕落的生活)。这种思想上的混杂和自相矛盾,就是同时受了互相斗争的两种势力的思想影响的结果。这种情形,不仅仅在普通的人们中间,就是在参加革命队伍的人们中间,也往往可以碰到的。革命队伍里经过政治锻炼和教育的人,一般都是有着明确的革命思想的,但也有个别的人,由于品质恶劣、锻炼不够和受了反动派以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等等原因,而追求个人享受,不顾革命利益,甚至于腐化堕落的。这种情形告诉我们,文化、思想的斗争是非常深刻普遍的,它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细微的地方,我们如果不随时随地加以防范,经常学习研究,经常检查反省,那就往往会不知不觉中受到封建思想或殖民地奴化思想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毒害,我们的觉悟就不能提高,就会麻痹大意,就不能发挥最大力量来向反动派斗争。

在两种敌对的哲学思想影响之下,我们的日常思想就常常混乱

哲学思想,也是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部门,也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常常受进步的、正确的、合乎真理的哲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也常常受反动的、错误的、蒙蔽真理麻醉人民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当我们想到“一切皆变”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前一种哲学思想的萌芽。如果把这种思想明确而有系统的掌握住了,我们就会相信;中国的现状也要变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是可以彻底消灭、推翻的,被剥削被压迫的广大工农人民是要完全翻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定要变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愈更深刻地坚决地掌握了这种思想,对于周围事变就愈更能够获得正确的认识,就愈更有革命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这种哲学思想就是符合于广大人民的利益的、进步的、正确的、合乎真理的哲学思想,唯物辩证法哲学就包括着这种思想。当我们从相反的方面来想,觉得黑暗的环境无法改变,或者如许多落后的人一样,以为一切都决定于鬼神命运,自己只能听天由命,这时我们就受到了反动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我们就会失去向反动势力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违背真理的,它对于广大人民的斗争非常有害,而对于反动势力的统治却非常有利。两种相反和敌对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人中间进行斗争,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不研究,不辨别,听任反动的、错误的思想影响我们,这就会使得我们的思想没有系统、混乱、零碎、不明确、不一贯,就难于掌握完整的、正确的哲学思想。如果我们满足于日常的哲学思想,而不加一番学习研究的工夫,对自己的思想不认真地检讨分析,不批判错误的有害的思想,我们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哲学知识,就不可能对周围事变获得正确的认识,不可能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气,和全国广大人民站在一起,来进行革命的斗争。

研究哲学的目的就是要抓紧正确的哲学思想,免除思想上的混乱

写作这本《大众哲学》,就是想在中国人民的文化、思想斗争方面尽一点小小的力量。其目的,就是想帮助读者研究一下。什么哲学思想是进步的、正确的、合乎真理的,合乎广大人民斗争利益的,什么是反动的、带欺骗麻醉性的、只能帮助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这里不妨先指出来,最进步的、正确的、合乎真理的哲学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哲学思想,以后逐步讲清其中的道理。我尽可能用大家日常都知道的事例来说明这些问题,以便大家能够把日常思想中正确有益的思想抓紧,而把错误有毒的思想清除,以便较系统、明确地掌握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哲学思想,使我们有可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事变的发展情况,更有勇气和信心为广大人民的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要靠这一本粗浅的小册子完全达到这个目的,是不可能的。这本书只能做一些初步的启发工作,引导大家进一步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哲学,并在实践中应用。这是我的希望,不知是否做得到。如有不对的地方。很希望大家提出批评,以便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