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名如何 爱如何生命该如何 9.2
作者: 马文戈
16.34万字 0.1万次阅读 1.2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评 语 2023-10-17 13:59:47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1
    作品总数
  • 16.34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66章
简介

他曾有着对红尘深厚的爱,却在*绚烂至极的时候,突然斩断世情俗怨,抛妻别子,遁空门,“索性做了和尚”。也许,这就是弘一大师李叔同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作为一代高僧,弘一大师其人如大海,认真、宽容、超然别有极致;其言如诗文,才骨、风骨、傲骨尽显其中。本书文笔鲜活,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娓娓道来的叙述,将主人公的生平、才艺、情谊、游学、困惑、佛学等予以多角度呈现,既严谨,又通俗,从而让读者深了解和领略一代大师的传奇人生历程和感受大师认真与超然的智慧。

§与大师一起修行

初次与大师结缘,是从一首被广为传唱的歌曲《送别》开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歌的作词者,便是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才子高情,佛陀慈怀,当含人间至醇之情味!

大师便是这样一个人,“十分像人的一个人”。

他是津门“桐达世家”的富公子。

他是浪漫风情的民国少爷之一。

他是中国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

他是“一袭旧衲衣,一双破芒鞋,几册梵典,满怀清凉,飘飘而来,行走于尘世之中,弘法利生,救心济世”的半世僧。

……

是的,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才华横溢、学贯中西,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凭借超常的智慧,给世人无限的思索和追仰。“二十文章惊海内”“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大师不仅自己是大师,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大师,如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

大心凡夫,“一笑寥寥空万古”。

也许,大师一生极富传奇色彩的,令世人惊叹不已的,便是在他绚烂至极的时候,突然抛妻别子,遁入空门,“索性做了和尚”。

大师一生走过63个春秋,在俗39年,在佛24年。其生其死都充满诗意和神秘。半为艺术半为佛,一生光明磊落,潇洒飘逸,道德文章,高山仰止。

大师的一生,是求真、求善、求美的一生;大师的人生之路,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思索,不断寻觅,不断扬弃,不断升华,最后终归大彻大悟的哲人道路。

自出家始,大师“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戒律精严,苦心向佛,被后代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其实,大师出世不是为了避世,而是“以入世的精神”说法传经,以戒为师,用心至善,“念佛不忘救国”,“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求众生得离苦。”

记得大师的弟子丰子恺先生曾用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来诠释李叔同:“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

丰子恺所言不虚。无论是早年的艺术,还是晚年的宗教,从本质上讲,大师都在追求一种人生的理想境界。

这是一种生命的参悟,更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无论在俗世,还是在佛门,大师都曾有不同的挂牵,但其一生,都是认真的:一个认真的居士,一个认真的和尚。其才情和胸怀,慈悲和忏悔,决绝和精进,都足以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

1918年大师出家之际,写给好友夏丏尊四个字:“勇猛精进”。这难道不是大师一生的精神写照吗?大师都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执意前行。从人间到佛门,一路走来。

大师终于归家了,他的灵魂最终得到了安顿。大师常说:“死,芥末事耳。可是,了生死,却是大事。”

“悲欣交集”,这是大师最后的绝笔,以此,他给自己的一生做了最好的阐释和终结,有着说不尽的“香光庄严”。

悲欣交集谁了然?一个人悲什么,欣什么,也许,最了然者,唯有自己。

天心月圆,华枝春满。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以生命见证生命,让灵魂皈依灵魂。

大师就是这样“真善美”的一个人。在我们既短且长的人生道路上,他永远是我们每一个人敬仰和怀念的大师。

但愿,这本书里的文字,能够还原一个认认真真的生命,见证一个永恒自在的魂灵。

与大师结缘,一起修行,是我们的荣幸和快乐。